该拿什么音声“献”给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江苏省姜堰市北部里下河地区存在着两种大型仪式——会船和龙会。会船以孤魂野鬼为祭祀对象,龙会以不同神祗为祭祀对象。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仪式在音声活动上却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那么,“为什么两种仪式在音声使用上会趋同?”“为什么在这两种仪式中会出现这些音声?”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从“谁选择了音声”、“选择怎样的音声”、“为什么选择这些音声”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并在阐述的过程中将历时与共时的视角置入其中。以上问题中包含了“谁(Who)、什么(What)、为什么(Why)”的提问,行文中则包含了“如何(How)、何时(When)"以及“何地(Where)"的有关信息。
     全文在仪式呈现的基础上,首先从“谁选择了音声”切入。在笔者看来,仪式中音声的选择主要受仪式组织者、执仪者以及参与者的影响,他们是仪式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他们身份、观念的变化将对仪式音声产生影响。
     “选择怎样的音声”则以仪式音声为主体,从音声的历时演变、不同村庄在仪式中所用音声的共时比较两个角度进行了梳理,顺着这条线索我们会发现,会船和龙会仪式中的音声的趋同以及它们哪些变化了、哪些没有变化。
     在前文的基础上,需要对现象作理论阐释。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在两种仪式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音声并且有趋同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音声的选择与仪式组织者、参与者以及执乐者的身份、年龄有关,由于这些人在年龄和情感上较为一致,因此对某种音声会有情感上的认同;除此之外,这两种仪式分别代表了村落内部和地域内部的祭祀,因此音声也是社群认同的表征;第二,当地的文化语境影响了人们对音声的选择;第三,文化传播也对音声内容产生影响;第四,在大型的“会”中,历史上形成的一些传统性制度对其中的会社群体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将通过会社的音声内容或类型传递出来,最终由音声反映或隐喻了生活的变迁。
     最后,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个地域内两种“会”的分析来阐释为何千百年来中国民俗性的“会”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丰富的音声,并以此响应人类如何制造音乐和为何制造这种音乐这一民族音乐学之重要学术命题。
In the region of Li Xia He, north part of Jiang Yan in Jiangsu Province, there are two kinds of large-scale rituals-Hui Chuan and Long Hui. The Hui Chuan is organized to worship ghosts, while the the Long Hui is held to offer sacrifices to different gods. With the field work,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soundscapes of the two totally different rituals share the similarity surprisingly. Then why do the soundscapes used in the two rituals seem to be converging? For what reason do the soundscapes come up in the rituals mention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riddles, the author tried to make interpretations with diachronicity and synchronicity, from 3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at is, who choose the soundscape, how to choose and why to choose them. Who, What, and Why are included in the questions mentioned above,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paper contains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How, When, and Where.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rituals, the paper is started with the question of who choose the soundscape. From the view point the author, the soundscape chosen in the ritual a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 ritual organizers, performers and participants, who are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success of rituals. Therefore, the changes in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ideas may have influences over the soundscape in ritual.
     The question of what kind of soundscape is chosen is subject to the ritual soundscape, and is answered by the synchronic comparison of soundscapes used in different village rituals. By following the clu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convergences as well as changes in the soundscapes between Hui Chuan and Long Chuan.
     Then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phenomena is require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varieties of soundscapes in rituals and their convergence are a function of several factors. First of all, the soundscapes in ritual are related to the social status and age of the ritual organizers, performers, and participants, who share the similarities in terms of age and emotions, so they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some soundscape emotionally. Furthermore, the two kinds of rituals represent the sacrifices in different villages and region, thus soundscapes are the symbol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Secondly, the choice of soundscapes is affected by the local cultural context. Thirdly, cultural diffusion also exerts influences over the formation of soundscapes. Fourthly, the historically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have effects on social communities, and such effects are materialized by content or types of soundscape, which finally reflect or metaphorize the changes in life.
     Finally, analyzing the 2 kinds of rituals-Hui Chuan and Long Hui, the author wants to offer a solution to explaining why there are a great variety of soundscapes in the rituals with Chinese folk customs, in order to produce a positive response to one academic proposition in ethnomusicology-how and why human make music.
引文
3 朱宝善,“海陵竹枝词”,泰州市图书馆提供,1999年第37页。
    4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据1936年大达图书供应社本影印,第110页。
    5 内部资料,泰州市图书馆提供,2008年第292、83页。
    12南北朝·杨街之著、周振甫编,《洛阳伽蓝记》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6页。13同上,第94页。
    14 宋·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47页。
    15 转引自吴凡博士论文,2006年,第2页。
    16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合刊本,张江裁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17 吴效群,《妙峰山——北京民间社会的历史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 习五一,《近代北京庙会文化演变的轨迹》载,《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214-229页。
    19 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0 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载《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38-383页。
    21刘晓春,《区域信仰——仪式中心的变迁:一个赣南客家乡镇的考察》,载《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68-218页。
    22 周大鸣,《传统的断裂与复兴——凤凰村信仰与仪式的个案研究》,载《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19-253页。
    23 刘铁梁,《村落庙会的传统及其调整——范庄“龙牌会”与其他几个村落庙会的比较》,载《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54-309页。
    24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载《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10-337页。
    25 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26 王铭铭,《山街的回忆——一个台湾社区的信仰与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27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页。
    28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7页。
    29 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30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 王铭铭,《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2 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33 唐力行主编,《国家·社会·民众的互动及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
    34 张思,《近世以来华北农村青苗会组织的成长与村民自治》,载唐力行主编《国家·社会·民众的互动及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1-162页。
    35 申浩,《明清江南城乡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从城隍、解钱粮等信仰活动谈起》,载唐力行主编《国家·社会·民众的互动及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56-368页。
    36 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37 赵世瑜著,《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38赵世瑜,《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关于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以及二者的关系》,载《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31-256页。
    39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0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44-463页。
    41景军,《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中国北方两座孔庙之实地考察》,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49-386
    42宋磊,《“国家与社会”视阈下的民间仪式变迁——临潭新城迎神赛会的个案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43 王新蕊,《王权、国家社会与民间信仰》,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44 高丙中,《一座博物馆——村庙建筑的民族志》,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45 岳永逸,《传说、庙会与地方社会的互构——对河北C村娘娘庙会的民俗志研究》,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第100-107页。
    46 小田,《近世江南庙会与社区民间权威》,载《民族艺术》2001年第2期,第79-87页。
    47 段友文、卫才华,《乡村权力文化网络中的“社”组织研究——以晋南万荣通化村、荣河村和河津西(?)村为例》,载《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第31-60页。
    48 刘晓春,《非狂欢的庙会》
    49 刘铁梁,《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活动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第1-7页。
    50 李海荣,《北京妙峰山香会组织变迁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51 谢永栋,《清代至民国山西平鲁的庙会与乡村社会》,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2 张义飞,《北京妙峰山民间武会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3 王峥,《陕北庙会与二十世纪上半期陕北社会变迁》,延安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54 戴雪纷,《旧街花朝节庙会的发展与演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55 李秋香,《河南庙会文化及当代变迁》,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64-67页。
    56 梁方,《城镇庙会及其嬗变—以武汉地区庙会为个案分析》,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99-103页。
    57 卢忠民,《明清至民国时期任丘鄚州镇庙会变迁初探》,载《古今农业》2006第1期,第97-103页。
    58 详见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音乐艺术》2006年第3期,第89--91页。
    59 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南卷、西北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0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南卷、华东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61 叶明生,《莆田贤良港妈祖信仰、祭祀仪式与音乐研究》,载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东卷》(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153页。
    62 周显宝,《信仰、仪式和音声及其互动关系阐释——皖北民间信仰与庙会、婚礼、祭祖仪式及其音声环境研究》,载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东卷》(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248-314页。
    63 杨红,《山东鲁西南民间仪式与鼓吹乐的田野考察与研究》,载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东卷》(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315-386页。
    64曹本冶、周凯模,《大理‘白族端午祭本主仪式’音乐叙事》,载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南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52页。
    65 李莘,《自为风气自变迁:河北霸州胜芳镇民间花会音乐民俗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66吴凡,《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阳高庙会中的阴阳与鼓匠》,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6年。
    67 杨民康,《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68 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69薛艺兵、吴犇,《屈家营“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载《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2期,第81-96页。
    70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71 谢穗,《河北徐水县迁民庄南乐会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6年。
    72 张颖,《西安周至南集贤东村鼓乐社的现状与变迁》,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7年。
    73 陈敏红,《泉州南音乐社传承现状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74白莉,《河北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8年。
    75 方墨涵,《原生与再生——豫中省管乐班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9年。
    76 文君,《东门岛妈祖诞辰信仰仪式音声研究》,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9年。
    77 陈燕婷,《南音北祭——泉州弦管郎君祭的调查与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78 杨晓,《嘎老传统与族群认同》,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未刊稿。
    86各村庄都有自己的主祀神,除此之外,迎会时还有其他不同神祗一起游街。
    6 彭玉华,“花庄神潼关的传说”,载黄建全主编《文化俞垛》,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12 资料来自姜堰市宣传部宣传委员黄立群访谈。
    13 明·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书社,1982年,卷一,第8-9页。
    14 明·王稚登,《吴社编》,《丛书集成初编》3025册。
    15 转引自小田2002:49。
    16 转引自申浩2004:360
    17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北录”,中华书局,2004年,第137页。
    18 即邗上蒙人所说“马上戳”,也就是“六苏”,此时为乐种之一。
    19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4年,第251-253页。
    20 清·邗上蒙人,《风月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92-93页。
    21 同上,第118-199页。
    22 《东台市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1008页。
    23 金光,“从敬神驱邪斋醮礼忏到愉群乐众动感怡情——‘泰州道教音乐’溯源”,载《海陵潮撷英》,2004年第1期,第324-329页。
    1 这句话引自王铭铭《经验与心态》一书专门针对葛兰言《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的评述,2007:258。
    北魏·杨街之,周振甫:《洛阳伽蓝记》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明·《嘉靖维扬志》,由泰州市图书馆提供。
    明·王稚登《吴社编》,《丛书集成初编》,第3025册。
    明·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书社,1982年。
    清·邗上蒙人:《风月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4年。
    清·厉秀芳[厉鼎禹]:《真州竹枝词》,载夏友兰、陈天白、顾一平编《扬州竹枝词续集》,2004年。
    清·潘荣陛;清·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合刊本,张江裁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王孙骖:《蕊亭随笔》,泰州市图书馆提供。
    清·夏耐庵:《泰县风俗谈》,泰州市图书馆提供。
    清·夏兆麟:《耐庵从著》第二集之三,清稿本,卷十。
    清·徐鸣珂:《东咏轩笔记》,泰州图书馆提供。
    清·朱宝善《海陵竹枝词》,泰州图书馆提供。
    清·《续纂泰州志》,由泰州市图书馆提供。
    民国·《民国泰县志》,由姜堰史志办公室提供。
    东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东台市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东台镇志编写组:《东台镇志》,东台市东台镇人民政府。
    姜堰市史志档案办公室编著:《泰县人民革命斗争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姜堰市统计局:《姜堰统计年鉴》,2007、2008年。
    钱锡万编:《姜堰乡土志》,文明书社印行,内部资料。
    泰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泰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泰州市志编纂委员会:《泰州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泰州市诗词协会编:《历代诗词咏泰州》(姜堰分卷),内部资料,2008年。
    兴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兴化市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载《学术探索》2004年第1期,第32-36页。
    曹本冶:“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定位及方法”,载《“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国际研
    讨会论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275-289页。“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载《音乐艺术》2006年第3期,第87-102页。《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一统音乐学”,载《大音》第二卷,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3-50页。
    曹学林、俞华生主编: 《溱湖风情》,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
    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明代的社会与会”,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陈克秀:“雁北鼓吹乐艺人的‘黑话’”,载《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4期,第61-66页。
    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邓春丰:“傅相祠庙会与乡村社会的精神生活”,载《沧桑》,2008年地3期,第55-57页。
    杜俊芳:“乡村庙会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建构——以明清时期襄汾黄崖村华佗庙会为中心”,载《沧桑》,2008年第1期,第47-48页。
    段友文、卫才华:“乡村权力文化网络中的‘社’组织研究——以晋南万荣通化村、荣河村和河津西
    王村为例”,载《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第29-58页。
    [德]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载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100-110页。
    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法]葛兰言(Marcel Granet)著,赵丙祥、张宏明译:《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古塔、弗格森:“学科与实践:作为地点、方法和场所的人类学‘田野’”,见古塔、弗格森编:《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和基础》,骆建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顾颉刚:《妙峰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载《外国语》1997年第6期,第17-23页。
    黄国文: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载《民间文化论坛》2003年第1期,第16-22页。
    黄翔鹏:“传统乐种召唤着研究工作”,北京:《中国音乐年鉴》,1990年。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以上海古琴文化变迁为个案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据1936年大达图书供应社本影印。胡曦雯搜集:《姜堰民谣》,姜堰文史资料第九辑,姜堰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吉发涵:“庙会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载《民俗研究》1994年第1期,第48-54、94页。
    姜彬:《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金光:“从敬神驱邪斋醮礼忏到与群乐众动感怡情——‘泰州道教音乐’溯源”,载《海陵潮撷英》,2004年第1期。
    景军:“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中国北方两座孔庙之田野研究”,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49-386页。
    克莱德·M·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梁方:“城镇庙会及其嬗变—以武汉地区庙会为个案分析”,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99-103页
    李安民:“关于文化涵化的若干问题”,载《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4期,第45-52页。
    李鸣镝:“传统音乐之城市化研究”,载《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2期,第82-83,72页。
    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李友梅:“基层社区研究提问法及其变化”,载《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廖明君、萧梅:“‘巫乐研究的新探索’”,载《民族艺术》2008年第3期,第31-41页。
    刘红:“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之概念和方法讨论”,载《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1期,第131-140页。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刘少杰主编:《国外社会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42-48页。“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活动活动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第1-7页。“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载《民间文化》2001年第1期,第48-54页。
    刘晓春:“一个地域神的传说和民众生活世界”,载《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3期,第34-40页。“非狂欢的庙会”,载《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第17-23页。
    刘勇:“中国唢呐历史考察”,载《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2期,第44-47页。
    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麻国庆:“‘会’与中国传统村落社会”,载《民俗研究》1998年第2期,第8-11页。
    倪万辉:“从翻译实践看文本文化语境的多元化”,载《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6 年6月第1期,第74-77页。
    潘名祥主编:《邵伯民歌民乐集》,内部资料,2005年,由江都市邵伯镇文化馆提供。潘世伟主编,李友梅等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庞朴:“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问题”,载《论中国传统文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彭安玉:“论明清时期苏北里下河自然环境的变迁”,载《中国农史》2006年第1期,第113-120页。
    彭玉华:“花庄神潼关的传说”,载黄建全主编《文化俞垛》,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
    彭兆荣:“仪式音乐叙事中的族群历史记忆—广西贺州地区瑶族‘还盘王愿’仪式音乐分析”,载《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南卷(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241-327页。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华康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钱存德:“一步两座庙”,载杨震甲、张逸群、胡曦雯主编《古镇溱潼风情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8-264页。
    钱传仓:《扬州民俗》,方志出版社,2005年。
    乔建中:“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论纲”,载《国乐今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56页。“当代仪式音乐研究启示录”,载曹本冶主编《大音》第一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301-322页。
    齐坤:“论仪式音乐的程式——以徽州礼俗仪式音乐为例”,载《艺苑》第23-30页。“音乐文化内应机制—以上海南汇丝竹清音的百年传承与变迁为分析对象”,载《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2期,第61-71、43-52页。 《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苏州市文化局编:《苏州民间器乐曲集成》,古吴轩出版社,1999年。
    申浩:“明清江南城乡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从城隍、解钱粮等信仰活动谈起”,载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56-368页。
    施祥生著,赵玥译:《沪剧:现代上海的传统戏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
    史江:《宋代社会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概要(下)”,载《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3期,第117-125页。《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
    涂尔干,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根法:“姜堰迎神赛会”,载《东南文化》1995年第2期,第96-100页。
    王铭铭:《山街的记忆:一个台湾社区的信仰与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王斯福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明清时期的区位、行政与地域崇拜——来自闽南的个案研究”,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9-130页。《漂泊的洞察》,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命与历史”,载《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汪小洋、周欣主编:《江苏地域文化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王兆祥、刘文智:《中国古代的庙会》,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
    吴凡:《阴阳与鼓匠: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中国艺术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年。
    吴滔:《清代苏州地区的村庙和镇庙:从民间信仰透视城乡关系》,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项阳:“当下传统音乐与民间礼俗的依附与共生现象”,载《音乐研究》2005年第4期,第5-11页。
    项阳、张咏春:“从《朝天子》管窥礼乐传统的一致性存在”,载《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第33-42页。
    萧梅:“音乐本体论”,载《田野萍踪》,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97-244页。“面对文字的历史:仪式之‘乐’与身体记忆”,载《音乐艺术》2006年第1期,第84-93页。“唱在巫路上—广西靖西壮族‘魔婆’音声的考察与研究”,载《中国民间仪式音
    乐研究华南卷(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328-494页。《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萧梅、韩锺恩:《音乐文化人类学》,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小田:“传统庙会与乡土江南之闲暇生活”,载《东南文化》1997年第2期,第100-105页。“‘庙会’界说”,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第103-109页。“近世江南庙会与社区民间权威”,载《民族艺术》2001年第2期,第79-87页。 “庙会仪式与社群记忆——以江南一个村落联合体庙会为中心”,载《民族艺术》2003年第3期,第45-49页。
    徐春雷:“桐乡芝村蚕花庙会调查”,载《吴越民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
    徐松如、潘同、徐宁:《关于国家、地方、民众相互关系的理论与研究状况概述》,载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83-598页。
    薛艺兵:“屈家营‘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载《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2期,第81-96页。“仪式音乐的概念界定”,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28-33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载《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第5-16页。“论仪式音乐的功能”,载《音乐研究》2003年第3期,第38-46页。“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处境”,载《在音乐表象的背后》,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42-253页。
    杨民康:“信仰仪式与仪式音乐”,载《艺术探索》2003年第3期,第50-58页。“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载《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2期,第22-31页。
    杨晓:《嘎老音乐传统与侗人社群认同——以贵州省从江县小黄侗寨为个案的考察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杨荫浏、曹安和:《苏南吹打曲》,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年。
    扬州市文化艺术研究室、扬州民间器乐曲编辑部编:《扬州民间器乐曲》,1992年。
    杨震甲、张逸群、胡曦雯主编:《古镇溱潼风情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易耀秋:《水泊名镇》,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
    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
    袁静芳主编:《民族器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民族器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岳永逸:“村落生活中的庙会传说”,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第43-54页。
    张伯瑜编译:《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98年。
    张振涛:“‘吹鼓手’一词的社会学释义——‘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1-6页。《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济南:山东文化出版社,2002年。
    张荣翼:“当代流行文化的五大特征”,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
    赵友才搜集整理:《溱潼庙会的传说》,2004年7月。
    赵世瑜:“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的几点比较”,载《史学集刊》1995年第1期,第40-46页。“远亲不如近邻:从祭祀中心看城市中的行业与街区”,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3期,40-45页。“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17-25页。“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以及二者的关系”,载《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75-189页。
    赵旭东:《乡土社会中的权威多元与纠纷解决——一个华北村落的法律人类学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8年。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88年。
    钟铭:“湖州水稻种植习俗调查”,载《中国民间文化》第10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钟思第著、吴凡译:“字里行间读《集成》——评宏伟卷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载《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3期,第103-128页。《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
    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上、下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第5版。
    周志陶:《乡土杂咏》,内部资料,由姜堰市史志办公室提供。
    朱学纯:《海陵习俗》,泰州市海陵区政协提案文史委员会编,2007年。
    朱越利:“何谓庙会”,载刘锡诚主编《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族流变》,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
    [美]S. E.Taylir L.A. Peplau D.O. Sears,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E·H·斯宾塞著、傅爱兰译:“文化移入”,载《民族译丛》,1987年第3期,第21-25页。
    Beals, R-Aceulturation. Anthropology today editdebyA-L-kroeb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53.
    Bee, Robert L. Patterns and Processes, New York.1974, pp.78—79.
    Bell, Catherine. "Constructing ritual. " in Readings in Ritual Studies. Edited by Ronald L. Grimes. New York:Prentice-Hall.1996, pp.21-32.
    Blacking, John. How Musical is Man?.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3.
    Bowie, Fiona. 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an Introduction.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2000. "Chapter 1. Theories and Controversies." 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An Introduction. Oxford, England:Blackwell.2000, pp.1-32,
    Durkheim, Emile. "Ritual, Magic, and the Sacred." Readings in Ritual Studies.1996. pp.213-256.
    Forster, M· Culture Contact as a Dynamic Process, Africa, Vol.9,1936.
    Feuehrwong, Stephan. "Domestie and communal worship in Taiwan",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rthur Wolf ed., Stanford,1974, pp.105-130.
    Geertz, Clifford. "Deep play", in h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Basic Book,1973, pp.412-454.
    Hoebel,E·L· "Man in the Primitive Word:An LntroductiontoAanthropology", New York,1949.
    Hood, Mantle The ethnomusicologist.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1971,1982.
    Herskovits,Melvi J·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york,1964.
    Krober, A-L-Anthropology, NewYork, Charpter12.,1984.
    Kunst, Jaap. Ethnomusicology. Reprinted and enlarged edition of Musicologica (1950) and the 2nd e dition of the supplement (1955).1974.pp.1-24.
    Leong, Y. k & Tao, L. K Village and Town Life in China. 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15.
    Meeriam, Alan.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 Evanston,111.: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Chapter Ⅰ-Ⅲ pp. 3-60; Chapter Ⅺ1964, pp.209-227.
    Myers, Helen. Ethnomusicology An Introduction. The Macmillan Press,1992.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Nida, Eugen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 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Qureshi, Regula Burckhardt. Musical Sound and Contextual Input:A Performance Model For Musical Analysis, Ethnomusicology, Volume 3, Number 1, Winter,1987, pp.56-86.
    Rees, Helen. Echoes of history: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Rice, Timothy "Toward the Remodeling of Ethnomusicology,"Ethnomusicology 31:1987, pp.469-488. "Toward a Mediation of Field Methods and Field Experience in Ethnomusicology." In Gregory F. Barz and Timothy J. Cooley eds., Shadows in the field:New Perspectives for Fieldwork in Ethnomusicology, pp.101-120.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Time, Place, and Metaphor in Musical Experience and Ethnography," Ethnomusicology, 47:2003, pp.151-179.
    Seeger, Anthony Why Suya Sing:a Musical Anthropology of an Amazonian Peopl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Ethnography of Music." In Helen Myers ed., Ethnomusicology:an Introduction, New York:W.W. Norton.1992. pp88-109.
    Turner, Victor W. The Ritual Process.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4. From Ritual to Theater and Back:the Human Seriousness of Play. New York:PAJ Publications.1982. "Symbols in African Ritual". (1973) In Lehmann, A. C. and Myers, E. eds. Magic, Witchcraft, and Religion: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the Supernatural. Californi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1985.
    Van Gennep, A. The Rites of Passage (1908).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5.
    Vianna,H "The Mystery of Samba:Popular Music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Brazil." In Ethnomusicology 44:pp.521-524.2000.
    Harviland, W·A· Anthropology, Holt Rinchart,1953, Charpter16.
    Wolfson, N. Sociolinguistics and Tesol:Perspective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9.
    Stephan, Feuehrwong. "Domestie and communal worship in Taiwa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rthur Wolf ed. Stanford,1974, pp.105-130.
    http://www.iscnt.gov.cn/pub/jscnt/iscnt wtys/jscnt xqzs/200605/t20060529 45522.htm2009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