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维度下的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梁启超、王国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人都拥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与广博的外来文化。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思想充分反映了古今中西文学思想、文化思想的碰撞。“现代性”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主题,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的碰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近代文学思想逐步走向现代的表现。由于梁启超、王国维在文学的性质、作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上的观点具有互补性,所以,在现代性维度下比较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思想,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今中西思想,了解我国的国民性,了解文学的性质、作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等根本性问题。前人对于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思想虽然不乏大量研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前人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彻底——或者缺少比较的角度,或者缺少“现代性”的维度,或者即使在“现代性”维度下进行了比较研究,但却不够系统、深入。因此,本论文拟在“现代性”维度下对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现代性可以被定义为那种其主要特征与传统文化特征相对立的文化状态。”①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其现代性都突出表现在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上。只不过,在西方长期以来压抑人的主体性的是宗教文化,而在中国长期以来压抑人的主体性的是封建的伦理道德与宗法观念。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现代性的共同点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现代性的不同点在于,梁启超利用文学启蒙民众,教育国民要有独立精神、公德思想以及国家意识。王国维则表现出对于人的情感、欲望的充分尊重。
     本论文从梁启超、王国维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入手,以个体与群体、情感与理性为切入点,对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的现代性进行了比较。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文学是为人生的。由于国民意识的觉醒,他们都提高了小说的地位。他们的文学思想都兼具有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②。
     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梁启超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群体性,由此出发,在文学的本质问题上梁启超认为文学是维护群体生存、发展的工具,在小说的功能问题上梁启超要借“新小说”以“新民”。王国维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有“纯粹之知识”与“微妙之感情”。由此出发,王国维认为文学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小说的功能在于“探索天下万世之真理”。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之所以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梁启超、王国维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
     本论文拟用导言、十一章正文、以及简短的结语三个部分,在现代性维度下对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
     导言部分,回顾前人对于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的研究,分析前人研究的成就、不足,说明自己为什么要研究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思想,为什么要对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另外,为什么要在“现代性”维度下进行比较。明确现代性的涵义。说明本论文的立意、目标、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梁启超、王国维生平经历、文化积累等方面的比较。梁启超、王国维二人成长的时代背景大致相同,二人青少年时代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大致相同,梁启超、王国维二人都有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经历,梁启超、王国维二人的身份都是著名学者。但是,梁启超、王国维也有很大不同。首先,梁启超兼具政治家和学者双重身份,而王国维终其一生都是一名学者。其次,梁启超、王国维二人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吸收各有不同。第三,梁启超、王国维的人生态度很不相同。
     第二章,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的现代性比较。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思想都具有现代性特质,然而,他们的文学思想又有很大不同,这一章旨在探索梁启超、王国维二人文学思想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
     第三章,梁启超的群体性意识与王国维的个体性关切。“群体本位”是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这种文化在带来它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局限性。梁启超的群体性承担与王国维的个体性承担在维护个体的独立、自由、权利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传统的现代性特质,但是,二者同时又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
     第四章,梁启超、王国维关于小说本质特征的认识。虽然表面上梁启超、王国维都给予了小说很高的地位,但是实际上梁启超、王国维二人对于小说本质的认识有一定差异,而对于小说本质认识的不同,又源于梁启超、王国维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很不相同。
     第五章,梁启超、王国维关于文学功能的认识。过去学界往往认为在文学功能问题上王国维是无功利主义的,梁启超是现实功利主义的。其实,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前后期是有所不同的,前期的功利色彩远比后期要直接一些,浓烈一些。至于王国维,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所以,在文学功能问题上王国维不可能彻底的“无功利”,他所主张的不过是“审美功利主义”罢了。
     第六章,梁启超的“守望家园”与王国维的“俯瞰苍生”——梁启超、王国维小说视角比较。角度不同,则观点各异。梁启超与王国维在小说评论中的观点分歧颇多,原因之一就在于梁启超、王国维二人审视小说的角度不同。简单地说,梁启超是站在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立场来看待小说的,他用的是“守望家园”的视角;而王国维则超越了民族、国家——甚至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人”,他用“俯瞰苍生”的视角来看待小说。毋庸置疑,“守望家园”的视角在特定的时代发挥了它的历史作用,然而,就小说的内在规律而言,或许,只有“俯瞰苍生”才能揭示真实而复杂的生活。
     第七章,梁启超的“趣味说”与王国维的“嗜好说”。“‘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与核心理论范畴。……‘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根本标识。”“嗜好,是王国维审美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鉴于此,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趣味说”与“嗜好说”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
     第八章,梁启超的社会发展与王国维的自我拯救。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但是,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工具理性也越来越为人们铸造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牢笼”;另外,为了维持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常常被广告、舆论等外力左右而不得不消费。表面上,人们花天酒地、挥金如土,可是,人们内心却未必得到真正的休憩。梁启超的“趣味说”、王国维的“嗜好说”对于克服劳动生产以及休闲娱乐过程中人的异化现象都有很好的作用。
     第九章,梁启超的乐观精神与王国维的悲观情怀。梁启超与王国维对待人生的态度迥然不同,梁启超乐观而王国维悲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他们的家庭因素、个人经历,更有在文化选择上二人的不同偏好。而梁启超、王国维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又决定了他们对文学功能的不同看法:梁启超以文学为新民的武器,而王国维则以文学为情感慰藉的良药。
     第十章,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进化论思想。19世纪末进化论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在进化论的应用问题上,梁启超、王国维有所不同。梁启超奉行经世致用的思想,他用进化论宣传生存竞争的道理,希望借此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王国维借鉴进化论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在进化论问题上,梁启超、王国维二人虽有分歧,但是他们的观点均具有现代性。
     第十一章,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接受比较。本章从艾布拉姆斯文学活动四要素的角度,分析了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际遇的原因。
     结语: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都具有现代性,但是,他们文学思想中的现代性的表现又有所不同。梁启超偏重于人的群体性(当然,梁启超也很重视群体社会中个体人的独立),侧重从现实层面启蒙民众;王国维偏重于人的个体性,侧重文学艺术对于人精神的拯救。梁启超、王国维文学思想之所以差异颇大,原因之一就在于二人接受的中外文学思想、中外文化思想不同。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both had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They both had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and plentiful external cultur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he collision between Liang Qi-chao and the literature of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literature theories,in a sense,is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dernity process.On the one hand,"Modernity"is the topic of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On the other hand,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had complementary opinions on many aspects,for example,on the character of literature,on literature function,an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etc. The study comparing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theories under the angle of modernity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the two great men's literature ideologies, Chinese ideology, western ideology, the Chinese character,the character and function of lit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etc. more deeply.Though the study on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theories was abundant,the study was not thoroughgoing.Some study lacked the angle of comparing,some study lacked the angle of modernity.Though some study compared the two people's literature theories with the angle of modernity,the study was not systematic and thoroughgoing.Therefore,this thesis will compare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theories in the view of "modernity".
     "modernity should be defined as the culture state which has the contrary charact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Both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s modernity shows respect for the people.However,the oppression was from the religion culture in the west,and the oppression was from the feudal culture in China.The modernity of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was the initiative.
     Though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theories both showed modernity,their modernity had some differences.Liang Qi-chao used literature to enlighten the people,while Wang Guo-wei gave more attention to emotion and appetite.
     Using the individual and colony,sensibility and logo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s,the thesis compared the two persons'literature theories from their different ideas of "the essence of human".Their common characters are as follows.First,both of them insisted that literature should work for the life.Second,both of them upgraded fictions'status.Third,both of them had enlighten modernity and aesthetic modernity.
     The differences are as follows.Liang Qi-chao insisted that the essence of human should be a colony.Therefore,Liang Qi-chao believed that literature should be a tool to maintain the colony.On the literature function,Liang Qi-chao hoped that"new fiction"can "enlighten the people".Wang Guo-wei insisted that "pure knowledge"and"subtle sentiment" should be the essence of human.Therefore,Wang Guo-wei believed that literature should have its independent evalue,and the function of fiction should be "probing the truth of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gener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To accomplish the task,this thesis will compare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theories in the view of modernity.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e thesis: the introduction,11 chapters,and the concluding remarks.
     The introduction reviews the former study on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ideology,analyses the accomplishment and the deficiency, explains the reason about why studying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theories,and why use the comparison means and the modernity view.Then define the meaning of modernity,explain the intention,the clue,and the means of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the differences an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in experience and culture accumulation.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had the same growing backgroud.They both received traditional culture.In their youth,both of them had the experience of going abroad. Both of them were famous scholars.But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also had many different aspects.First,Liang was a scholar and politician,yet Wang was only a scholar.Second,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absorbed different thoughts from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Third,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ha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 life.
     The second chapter,comparison between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ideologies in modernity.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theories both presented modernity factors,however,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ideologies.This chapter's goal is to explore the deeply reasons that resulted in their differences.
     The third chapter, Liang Qi-chao's colony consciousness and Wang Guo-wei's individuality concern, "colony standard"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Colony standard"brings its positive influence,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it brings its limitations.There are some modernity factors both in Liang Qi-chao's colony-undertaking and in Wang Guo-wei's individuality-undertaking,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oth Liang Qi-chao's colony-undertaking and Wang Guo-wei's individuality-undertaking affirmed the independence,freedom and right,which belonged to the modernity concepts.however, Both Liang Qi-chao's colony-undertaking and Wang Guo-wei's individuality-undertaking had limitations.
     The fourth chapter,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function of fiction. In the past,many scholars held the idea that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ideology was non-utilitarianism and Liang Qi-chao was realistic utilitarianism.In fact,Liang Qi-chao's literature ideologies are different during his former and later period. Though,we can said that Liang Qi-chao's literature ideologies are utilitarianism generally,however, the former utilitarianism is more directness and more intensity than the latter.Because of being exerted a gradual influence by the Confucian school,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ideology has no possible to be non-utilitarian thoroughly.What Wang Guo-wei's insisting is nothing but aesthetic utilitarianism.
     The fifth chapter, Liang Qi-chao's overlooking the World & Wang Guo-wei's keeping-and-watching the homestead——comparing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fiction angle.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angle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opinions not only in Liang Qi-chao's literature but also in Wang Guo-wei's literature.One of the reasons is that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surveyed novels from different angles.Simply speaking,Liang looked fictions from an angle of view in favor of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while Wang Guo-wei surveyed novels from an angle exceeding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Even exceeding "human",Wang Guo-wei used the "overlooking"angle of view to survey novels.Without the slightest doubts, the angle of keeping-and-watching the homestead played its historical role,however,only the overlooking angle can reveal the realistic and the complicated life.
     The sixth chapter, the interest of Liang Qi-chao & the hobby of Wang Guo-wei. "'interest'is the philosophy foundation and the core of Liang Qi-chao's aesthetic ideology......'interest'is the root character of Liang Qi-chao's aesthetic ideology." "'hobby'i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Wang Guo-wei's aesthetic ideology".For these reasons,this thesis compares the interest of Liang Qi-chao & the hobby of Wang Guo-wei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seventh chapter,Liang Qi-chao'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ang Guo-wei's self redemption.The fast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lies more and more material products,however,on the other hand,tool-logos goes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ol-logos is gradually making a "prison"which exists everywhere. Moreover, to keep the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people have to consume excessively,which are often controlled by the public opinion.Apparently,people had a rich life,however,people's heart had never got a good rest.The interest of Liang Qi-chao & the hobby of Wang Guo-wei have a good effect to conquer the alienation in working and lying fallow.
     The eighth chapter, optimism of Liang Qi-chao and pessimism of Wang Guo-wei.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had different life attitudes:Liang Qi-chao was optimistic,while Wang Guo-wei was pessimistic. The factors which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ce are as follows:their family factors,their experiences, their different favor to the culture.The different life attitudes determined their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literature function.Liang Qi-chao looked literature as a weapon to enlighten the people,however, Wang Guo-wei looked literature as the good medicine to relieve life pain.
     The ninth chapter, the Evolution Theory of Liang Qi-chao & Wang Guo-wei.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were shocked when the Evolution Theory was introduced at the end of 19th century.In using the Evolution Theory,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Liang Qi-chao pursued Using ideology.He publicized the idea of survival competiton by using the Evolution Theory. Liang Qi-chao wanted to save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Wang Guo-wei claimed that the learning should be independent,and there was no boundary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in learning.Wang Guo-wei studied the literature history with the Evolution Theory.On the Evolution Theory,thoug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their ideas both have modernity factors.
     The 10th chapter,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ssence of fiction.Though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both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fiction,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 ha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ssence of fiction,which resulted from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ssence of human.
     The 11th chapter,the comparison between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receiving.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reasons why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ideology had different receiving during different ages from the angle of M.H.Abrams' four-factor-in-literature.
     The 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Liang Qi-chao and Wang Guo-wei's literature theories.Liang Qi-chao attached more attention to colony and hoped to enlighten the people.Wang Guo-wei attached more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and hoped to comfort the people.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literature theories.One of the reasons is that they received different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引文
①钱中文:《文学观念:世纪之争及其更新》,载《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童庆炳、陈雪虎《百年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之省思》,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①陈平原、王枫:《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②陈平原、王枫:《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
    ③顾颉刚:《致王国维的三封信》,《文献》第15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④陈平原、王枫:《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⑤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34-435页。
    ①夏晓虹:《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②夏晓虹:《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③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97页。
    ④本文对梁启超、王国维的比较研究回顾参考了程国赋《王国维文艺思想研究的世纪考察》,见《学术交流》2005年第二期;郑玉明、李茂民《最近五年王国维、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见汝信、曾繁仁主编《中国美学年鉴2005》,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为论文集,第230-240页。
    ①以上分析参考了程国赋《王国维文艺思想研究的世纪考察》,见《学术交流》2005年第二期
    ②以上分析见郑玉明、李茂民《最近五年王国维、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综述》,汝信、曾繁仁主编‘中国美学年鉴2005》,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为论文集,第230-240页
    ①以上分析见萧艾《一代大师——王国维研究论丛》,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120页
    ①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384-400页。
    ①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序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页。
    ①戚真赫《“探其本”与“第一义”:王性转型研究》,《文史哲》2007年第6期,第95-113页
    ①周宪、许钧《〈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第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①周宪、许钧《〈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第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②严家炎,袁进《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57页;杨联芬在其著作《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有一章《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潮》(第1-16页)均提出了这种看法。
    ③(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19页。
    ④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5页。
    ⑤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霍克海姆、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②寇鹏程《西方审美现代性的三大范式》,《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第165-168页。
    ①周宪:《现代性的张力》,见1999年第1期《文学评论》第135页。
    ①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孟祥才、杨希珍:《梁启超》,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8页。
    ②陈鸿祥:《王国维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37页。
    ③陈鸿祥:《王国维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63、164页。
    ④陈鸿样:《王国维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①陈鸿祥:《王国维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页。
    ②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7页。
    ③陈鸿祥:《王国维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页。
    ④张品兴:《梁启超全集·前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⑤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⑥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423页。
    ①陈鸿祥:《王国维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第283-284页。
    ②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162页。
    ①孟祥才、杨希珍:《梁启超》,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②丁宇、刘景云:《梁启超教子满门俊秀》,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③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7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⑤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73页。
    ⑥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75页。
    ①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②梁启超:《三十自述》,见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4页。
    ③王国维:《自序一》,见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7页。
    ①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97页。
    ①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89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58页
    ①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3页。
    ②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7页。
    ③李泽厚:《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7页。
    ④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7页。
    ⑤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①“审美功利主义”是杜卫在《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174页)及《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提出来的,借用到这里,意在区分梁启超前后期文学思想中功利主义的不同。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
    ③朱维铮《清代学术概论·前言》,《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④寇鹏程《西方审美现代性的三大范式》,《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第165-168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8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8页。
    ③王国维认为:“诗歌之所写者,人生之实念,故吾人于诗歌中,可得人生完全之知识。故诗歌之所写者,人及其动作而已,而历史之所述,非此人即彼人,非此动作即彼动作,其数虽巧历不能计也。然此等事实,不过同一生活之欲之发现,故吾人欲知人生之为何物,则读诗歌贤于历史远矣”。见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4-45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67页。
    ①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
    ①王和:《群体本位的中国人》,《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2期,第13页。
    ②陈伯海:《中国文化之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③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④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页。
    ⑤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135页。
    ⑥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56页。
    ①夏晓虹: 《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7页。
    ②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0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⑤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6页。
    ①参见颜德如《理解的可能:〈卢梭学案〉与〈社会契约论〉之比较》,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2005年版,第302页。
    ②曹亚明:《审视西方的另种目光——从梁启超著作中的外国人名谈起》,《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3期,第156页。
    ③颜德如《理解的可能:〈卢梭学案〉与〈社会契约论〉之比较》,见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2005年版,第302页。
    ④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①夏晓虹: 《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09-110页。
    ②1898年王国维到上海,在维新运动的刊物《时务报》任校对,然而,即使在维新运动处于高潮时期,他对政治上的改革也是抱冷漠的态度。王国维在致许同蔺的信中说:“常谓此刻欲望在上者变法,万万不能,惟有百姓竭力做去,做得到一分就算一分。”(《王国维全集·书信》,吴泽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半,第3页)然而,就在同一封信中,王国维对西学的引进则表示了极大的关心:“若禁中国译西书,则生命已绝,将万世为奴矣”,由此不难看出,在王国维这里,学术勇气是高于政治责任的。
    ③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3页。
    ④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⑤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61页。
    ①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182页。
    ②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5-176页。
    ③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18页。
    ④梁启超的原话是:“其奈今日世界文明之程度,固未足以语于此。两害相权取其轻,然则舍最大多数最大幸福一义,何以哉?”见张品兴编‘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19-920页。
    ①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6页。
    ②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1页。
    ③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④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5页。
    ⑤梁启超说:“凡人之所以不得不群者,以一身之所需求所欲望,非独立所能给也,以一身之所苦痛所急难,非独立所能捍也。于是乎必相引相倚,然后可以自存”。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94页。
    ①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78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③胡适:《胡适全集(第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63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③王国维曾对叔本华的解脱说提出了质疑,详见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14-19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7页。
    ①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4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③童庆炳:《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④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页。
    ⑤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⑥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①袁进就曾批评梁启超:“梁启超办的小说杂志就命名为‘新小说’,以区别于《红楼梦》之类的‘旧小说’,其实从文学观念上看,梁启超的‘新’反倒是比‘红楼梦》‘旧’得多,求‘新’反倒是得了‘旧’。这在中国古代,自然是不存在的;而在中国现代,也没有这么典型。”(见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前言第3页。)王德威也曾表示,“富于政治理念与教诲意图的‘新小说’赢得这场角逐的胜利,固然可以归根于古典文学文以载道的传统、西方政治小说的介绍或者文人‘感时忧国’等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假定存在另一种机遇,其他形式的小说革新就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换言之,我们从一开始便无法预测一场文学革新注定会证实某种单一的进化途径,而且也没有哪一场文学革新会以相同的方式重复发生,因为实现现代的任何途径,都会沿着纷杂混沌的形式,逐步展开。”(见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②袁进认为王国维的小说观时文学真正摆脱了依附于“道”的从属地位,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见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6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②王国维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呜呼!美术之无独立之价值也久矣。此无怪历代诗人,多托于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之意,以自解免,而纯粹美术上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无人为之昭雪者也。此亦我国哲学美术不发达之一原因也。”(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见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
    ③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0页。
    ④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3页。
    ⑤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1页。
    ⑥王和:《群体本位的中国人》,《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2期,第13页。
    ⑦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①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②梁启超说:“著书之人,皆一时之大政论家,寄托书中之人物,以写自己之政见,固不得专以小说目之。”(《饮冰室自由书》,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这段话即可作为梁启超重政治家而轻小说家的绝好证据。
    ③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79-680页。
    ④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3页。
    ①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页。
    ②这也正符合梁启超所接受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价值秩序。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页。
    ④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⑤在《新中国未来记·绪言》中梁启超曾坦白说:“余欲著此书,五年不能成一字。况年来身兼数役,日无寸暇,更安能以余力及此。顾确信此类之书,于中国前途,大有裨助,夙夜志此不衰。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不如限以报章,用自鞭策,得寸得尺,聊胜于无。”(《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见陈平原、夏晓虹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页。
    ②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8页。
    ①本文曾发表于2009年第1期《天府新论》,原题目为《审美与启蒙——梁启超、王国维之争》,有改动。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①“审美功利主义”是杜卫在《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174页)及《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中提出来的概念,借用到这里,意在区分梁启超前后期文学思想中功利主义的不同。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③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
    ④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2页。
    ⑤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⑥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页。
    ⑦“审美功利主义”的说法见杜卫《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及杜卫《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174页)。杜卫认为,王国维讲审美的“无用之用”就是否定美学上的政治功利主义,而主张美学上的人文功利主义。正是因为后一种 功利主义强调以人生论为基础,从审美和艺术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推演出对于人生以及社会的积极功用,所以也可以把它叫作“审美功利主义”。
    ①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页。
    ②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③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④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⑤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①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
    ②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4页。
    ③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
    ④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6页。
    ⑤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⑥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89页。
    ⑦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58页
    ⑧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2页
    ①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8页。
    ②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8页。
    ③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1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①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6页。
    ②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页。
    ③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0页。
    ④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页。
    ⑤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页。
    ①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3页。
    ②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4页。
    ③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5页。
    ④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8页。
    ①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①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①该文曾发表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6期,第76-81页,略有改动。
    ②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页。
    ③〈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①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3页。
    ②粱启超批评人们:“动言天国,言大同,言一切众生”,“所谓博爱主义、世界主义,抑岂不至德而深仁也哉?虽然,此等主义,其脱离理想而入于现实界也,果可期乎?此事或待至万数千年后,吾不敢知”。见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3-664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①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4页。
    ②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79页。
    ①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2页。
    ②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62页。
    ③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④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①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67页。
    ③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创作之初》http:/www.cctv.com/culture/special/C11494/20031229/100576.shtml.
    ④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⑤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361页。
    ①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②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③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⑤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82页。
    ①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流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流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67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⑤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9-20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52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⑤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⑥粱启超曾指出:“述英雄则规画《水浒》,道男女则步武《红楼》,综其大较,不出诲盗诲淫两端。”见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⑦拙文《王国维的悲观与梁启超的乐观》(《三峡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43-45页)对于王国维的生命意识与人间情怀有专门探讨。
    ①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②王一川:《中国现代性的特征(下)》,《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第90页。
    ①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页。
    ②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③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1页。
    ④谢有顺:《此时的事物》,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①该文曾发表于《新乡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69页。
    ③该文曾发表于《五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④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69页。
    ①张岱年:《评“内圣外王”》,《群言》1990年第10期,第36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93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94页。
    ④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1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80页。
    ②研因:《梁启超文选》,上海:民声书店1935年版,第6页。
    ③研因:《梁启超文选》,上海:民声书店1935年版,第8页。
    ④研因:《梁启超文选》,上海:民声书店1935年版,第9页。
    ⑤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八)书朱守乾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⑥夏晓虹: 《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5页。
    ⑦梁启超:《复余姚评论社论邵二云学术》,‘饮冰室合集·专集:(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6页。
    ⑧陈国恩、朱华阳:《阳明心学与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
    723页。
    ①梁启超:《复余姚评论社论邵二云学术》,《饮冰室合集·专集:(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9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7-478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4页。
    ②侯宜杰:《梁启超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69页。
    ④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页。
    ⑤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2页。
    ⑥侯宜杰:《梁启超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274页。
    ⑦侯宜杰:《梁启超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页。
    ⑧侯宜杰:《梁启超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①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3页。
    ②丁宇、刘景云:《梁启超教子满门俊秀》,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③丁宇、刘景云:《梁启超教子满门俊秀》,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39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0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⑤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⑥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⑦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①陈元晖:《王国维与叔本华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第59-60页。
    ②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④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⑤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①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②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4页。
    ③张桂芳:《“欲”:中国近现代美学的基本范畴》,《学术交流》2009年第5期,第10页。
    ①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②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③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④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⑤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⑥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②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页。
    ③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3-45页。
    ④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2-72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94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0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2页。
    ④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页。
    ⑤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0页。
    ⑥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⑦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⑧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⑨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5页。
    ②陈鼓应:《〈庄子〉内篇的心学(上)》,《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25页。
    ③陈鼓应:《〈庄子〉内篇的心学(上)》,《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25页。
    ④陈鼓应:《〈庄子〉内篇的心学(上)》,《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29页。
    ⑤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①1913年,《东方杂志》第10卷第1号发表了钱智修所撰写的《现今两大哲学家学说概略》,柏格森第一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梁启超称柏格森为“新派哲学巨子”,对柏格森十分敬仰,旅法期间,梁启超曾特意彻夜精心准备了资料,拜访了这位“十年来梦寐愿见之人”。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0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69页。
    ①杜卫:《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 《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第22页。
    ②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③钱中文:《我国文学理论与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发动——评梁启超的“新民”、“美术人”思想》, 《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第130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56页。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5页。
    ①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4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③聂振斌:《王国维美学思想》,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①杜卫:《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第21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89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58页。
    ④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⑤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9-10页。
    ⑥周锡山: 《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②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93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0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
    ④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0页。
    ⑤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69页。
    ⑥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⑦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⑧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2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2页。
    ①王元骧:《审美:现代人的自我拯救之道——对于美育现代意义的哲学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3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08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18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548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550-551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38-139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39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页。
    ①弗洛姆:《生命之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5-46页。
    ④张光芒:《席勒式的张力:在人性启蒙与审美启蒙之间》,《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4页。
    ⑤陈炎:《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文明与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①陈炎:《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文明与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①该文曾以《王国维的悲观与梁启超的乐观》为名,发表在2009年第5期《三峡大学学报》(社科版)上,略有改动。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④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69页。
    ⑤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69页。
    ⑥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8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69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4页。
    ③李喜所:《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④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59页。
    ⑤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8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3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1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9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3页。
    ⑤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73页。
    ①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0页。
    ②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③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1-322页。
    ①郑大华:《强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②郑大华:《强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页。
    ③郑大华:《强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④夏晓虹: 《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74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08页。
    ②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2页。
    ①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页。
    ②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④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页。
    ⑤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页。
    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①此文曾发表在2009年第2期《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有改动。
    ②王栻:《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③王栻:《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④王栻;《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⑤李难:《生物学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第337页。
    ⑥陈旭麓:《陈旭麓文集》,(第4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④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页。
    ⑤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⑥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①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②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88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⑤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⑥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9页。
    ②胡汉民:《述侯官严氏最近政见书》,《民报》,1905第2号。
    ③鲁迅:《朝花夕拾·琐记》,《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6页。
    ④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①梁启超:《(王静安先生纪念号)序》,陈平原、王枫:《追忆王国维》天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99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34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35页。
    ⑤粱启超:《新民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⑥胡适:《四十自述》,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①此文曾发表于《嘉兴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此处略有改动。
    ②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99-400页。
    ③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页。
    ⑤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⑥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8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④郭沫若:《少年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⑤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9页。
    ⑥王拭:《严复集(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45页。
    ⑦王蘧常:《梁启超诗文选注·前言》,王蘧常:《梁启超诗文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①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37页。
    ②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第357页。
    ④郭沫若:‘学生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页。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②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33页。
    ③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页。
    ④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⑤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⑥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99-400页。
    ⑦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①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8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③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7页。
    ①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②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③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1页。
    ④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29页。
    ⑤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3页。
    ⑥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⑦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页。
    ①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①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②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③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④王国维说:“美术中以诗歌、戏曲、小说为其顶点,以其目的在描写人生故。”见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⑤童庆炳:《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②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③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5页。
    ①杜卫:《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 《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第23页。
    1、张品兴:《梁启超全集》(10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中华书局编:《饮冰室合集》(12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3、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4、丁宇、刘景云:《梁启超教子满门俊秀》,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年版。
    5、夏晓虹:《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6、连燕堂:《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7、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9、(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江苏人民出
    版社,1997年版。
    10、 (美)约瑟夫·阿·勒文森著,刘伟等译:《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王蘧常:《梁启超诗文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3、吴其昌:《梁启超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4、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5、孟祥才:《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6、孟祥才、杨希珍:《梁启超》,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7、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8、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杨晓明:《梁启超文论的现代性阐释》,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0、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吉林人民
    出版社,2004年版。
    21、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傅杰:《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陈鸿祥:《王国维年谱》,齐鲁书社,1991年版。
    25、陈鸿祥:《王国维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6、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9、陈平原、王枫《追忆王国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27、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8、聂振斌:《王国维美学思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陈元晖:《王国维与叔本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
    3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2、萧艾:《一代大师——王国维研究论丛》,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3、夏中义:《世纪苦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5、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6、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7、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8、吴立昌:《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中国现代文学派别论争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2、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八)书朱守乾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3、王栻:《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44、李难:《生物学史》,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
    45、陈旭麓:《陈旭麓文集》(第4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下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
    4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1、胡适:《四十自述》,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版。
    5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3、郭沫若:《少年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4、郭沫若:《学生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5、王拭:《严复集(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
    56、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7、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58、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
    60、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3、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64、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5、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6、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8、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69、(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0、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71、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张爱玲:《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3、谢有顺:《此时的事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4、托马斯·奥斯本:《启蒙面面观》,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5、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6、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7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童庆炳:《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80、(德)黑格尔著,朱光潜:《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81、(德)席勒著,宗白华等译:《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8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84、李泽厚:《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版。
    85、(美)W.C.布斯著,华明等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6、(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87、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8、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0、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1、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上海书店,1994年版。
    92、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3、敏泽、党圣元:《文学价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94、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俄)尼古拉·别尔嘉椰夫著,徐黎明译:《人的奴役与自由》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6、谭好哲等著:《现代性与民族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7、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98、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9、张永芳:《晚清诗界革命论》,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100、郭延礼:《中国文学的变革:由古典走向现代》,齐鲁书社,2007年版。
    10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102、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
    103、陈鼓应译注:《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04、陈炎:《文明与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5、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6、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7、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09、(美)希利斯·米勒著,秦立彦译:《文学死了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0、 (德)叔本华著,石冲之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11、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2、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3、(美)汉斯·罗伯特·耀斯著,顾建光等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1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序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115、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三联书店,2001年版。
    1、张岱年:《评“内圣外王”》,《群言》1990年第10期。
    2、陈国恩,朱华阳:《阳明心学与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
    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王和:《群体本位的中国人》,《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2期。
    4、曹亚明:《审视西方的另种目光——从梁启超著作中的外国人名谈起》,《社会
    科学辑刊》2005年第3期。
    5、胡汉民:《述侯官严氏最近政见书》,《民报》1905年第2号。
    6、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文艺复兴》1946年第二卷第三期。
    7、张桂芳:《“欲”:中国近现代美学的基本范畴》,《学术交流》2009年第5期。
    8、寇鹏程:《西方审美现代性的三大范式》,《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
    9、陈鼓应: 《〈庄子〉内篇的心学(上)》,《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10、 杜卫: 《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 《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
    11、王一川:《中国现代性的特征(下)》,《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12、钱中文:《我国文学理论与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发动——评梁启超的“新民”、“美术人”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
    13、陈思和:《本世纪初西方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王国维鲁迅比较论》,《复旦学报》1987年第3期。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创作之初》
    http://www.cctv.com/culture/special/C11494/20031229/1005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