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一项面向事情本身的问题探索。从理论与实践上对“什么是教育史”这一学科基本问题进行反思是有必要的。在对这一概念的先行理解中,发现通常意义上的“教育史”含有教育历史、教育史学和教育史哲学三重内涵。教育史学作为一项专门的学术实践领域,由教育史学说与教育史学科两大体系构成。教育史学者在从事教育史学实践的过程中,均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教育史”进行了理解,并应用到自己的学术实践中。教育史学者一般以显性与隐性两种逻辑指导学术实践,显性逻辑表现为教育史文本的叙述体系,隐性逻辑在研究范式中体现。教育史学者是活动的人,教育史学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结合生活实践、交往实践来考察其叙述体系与研究范式,是理解教育史学实践的路径。
     自1901年《教育世界》创办以来,罗振玉、王国维、蒋黼等人率先从事教育史学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是一种以移植为主,结合考据学方法的自发性学术实践。黄绍箕和柳诒徵则在“中国本位”的思想指导下,运用西方思想学说解释中国古代教育史,将考据学与西方实证史学相结合。胡适与陈东原在“实验主义”影响下追求科学的教育史学,使教育史学实践从自发走向方法论的自觉,教育史学说在此过程中创生,并使实证主义范式的教育史学达到顶峰。梁启超、何炳松提出的相对主义史学与实证主义史学针锋相对,姜琦与冯品兰以相对主义史学为理论指导,确立了相对主义范式的教育史学,使教育史学从客观记述转向主观解释。杨贤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从事唯物主义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以教育实质存在考察教育史。三种范式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教育史学。
     1949年后的中国教育史学实践在革命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博弈、阶级观念与历史主义的调和中,逐渐走向了一元化的革命史范式,教育史学沦为思想批判的工具,教育史学说失语,教育史学科停滞。1977年后的中国教育史学实践重新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指导。教育史学在拨乱反正中回归传统,确立了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制度史研究范式。在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影响下,现代化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肃清了革命史观的影响,以现代化为视域考察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变迁。文化史与教育史联姻的过程中,教育历史叙事成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并确立了叙事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教育史元研究兴起,在面向教育史本身的过程中,教育活动史研究同样是一种令人关注的研究取向。四种研究范式使当代教育史学表现出一元多式的学术特征。
     对教育实践、生活、经验、事件的过程性关注,当代教育史学在实践转向中提升自己的实践品性。基于实践的视域与生活的立场,教育史学者在视域融合中回到教育历史现场,进行历史构境。
     综上,什么是教育史的可能理解是:一切教育史都是人的教育活动的结果,一切教育史学都是视域融合与历史构境的过程。
     基于此,本文结构如下:
     导论:问题提出、方法选择、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意义诉求;
     第一章:对教育史学的概念、体系、视域与前提作了先行理解;
     第二章:分析了实证主义、相对主义与唯物主义范式共同构成的多元化的教育史学实践;
     第三章:分析了革命史范式主导下的一元化的教育史学实践;
     第四章:分析了回归传统、现代化、叙事史、活动史范式构成的一元多式的教育史学实践;
     第五章:论述了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教育史学的实践转向;
     余论:提出教育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教育史学是视域融合与历史构境的过程。
The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explora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think about the basic problem of education history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Accompany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ion of education history, we will find that there are three connotations including education history, education historiography and education historical philosophy. Education historiography is consisting of education histor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 historical course. Scholars have their own ideas about education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history practice, and apply to their ideas in their scholar practice. Manifest logic and hidden logic, these two kinds of logics are used to guide practice, as manifest logic shows statement system of the education history text, while hidden logic reflects in research paradigm. Scholars who study in education history are active people, and education history is the result of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Combine with daily life practice and intercourse practice to study narrative system and research paradigm is the path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e paradigm of researchers.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World of Education in 1901, Luo Zhengyu, Wang Guowei and Jiang Fu started practice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history. It is the spontaneous scholar practice that based on the transplantation, and combine with textology. Guided by the idea of China-centered, Huang Shaoqi and Liu Yizheng took the western thought and theories to explain ancient Chinese education history, and combine textology with western empirical historiography. Influenced by the idea of experimentalism, Hu Shi and Chen Dongyuan pursued the education history to be a kind of science. They made education history to the way of methodology spontaneously from practice.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history was found, and it made education history which based on empirical paradigm to the peak. Liang Qichao and He Bingsong's relativism historiography confronted with empirical historiography. Guided by relativism historiography, Jiang Qi and Feng Pinlan found the education history paradigm, which made the education history to the way of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from objective narration. China-centered historiography, empirical historiography and relativism historiography, the three paradigms, make the diversified education historiography.
     Gamed between revolutionary history view and materialism historical idealism, reconciled between concept of class and historicism, education historical practice in China after 1949 became the unified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paradigm.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history became the tool of idea criticism. The theory was aphasia, the system was stagnation. Until 1977, materialism historical idealism was established as conception of history and methodology. Setting things right made education history back to tradition. It was established by two paradigms which ar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history of educational system. Influenced by the moder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paradigm was instead of modernization paradigm. The new paradigm studies Chinese educa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in the fusion of modernization. During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cultural history and educational history, education historical narration becomes a new kind of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established education history practice based on narrative historiography.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oriented, the rising of educational history meta-study makes the education activity history to be a new focused research orientation. These four kinds of research paradigms make modern education history become monistic multilinkers.
     Focused on the education practice, life, experience, and process of events, modern education history improves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ay to practice. Based on fusion of practice and standpoint of life, education scholars back to the education history site in the fusion of horizons, and then establish the historical situating.
     All in all, reasonable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education history is as following:education history is the result of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education historiography is the process of fusion horizons and historical situating.
     Based on this, the structur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as following:
     Introduction:problem posing, method selection and meaning seeking.
     Chapter one:pre-understanding of concept, system, and fusions of education history.
     Chapter two:analyze the diversified education history practice which consists of empirical education historiography, relativism historiography and materialism historiography.
     Chapter three:analyze the unified education history practice guided by revolutionary history paradigm.
     Chapter four:analyze the education history practice which consists of tradition, modernization, narration and activity paradigm.
     Chapter five:discuss the practice-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history under the fusion of practical materialism.
     Conclusion:education history is the result of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education historiography is the process of fusion horizons and historical situating.
引文
①[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13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4-35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④[美]汉斯·凯尔纳认为历史学家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定的焦虑,历史学、哲学与文学等领域的专业化就是将一系列特定的焦虑铭刻在接受专业教育的研究者心中。参见[波兰]埃娃·多曼斯卡主编,彭刚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⑤关于“教育史哲学”一词的使用在国内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杜成宪在《教育史学》中同时使用了“教育史哲学”与“教育历史哲学”,由于没有严格地对此进行界定,以致在同一意指中前后使用两种叙述方式,如“中国教育历史哲学到底是什么呢?……中国教育史哲学是对中国教育史的一种哲学研究。”更为具体的论述请参见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243页。郭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更多地是使用“教育历史哲学”这一概念,她认为“教育历史哲学是指对教育历史进程进行的抽象的理论研究,是对教育历史的研究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理解。”此处的教育历史哲学应该是教育历史的哲学,而没有包含教育史学的哲学在内。参见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62页。笔者认为,根据教育史所包含的“教育历史”与“教育史学”两种内涵,教育史哲学应该含有“教育历史哲学”与“教育史学哲学”两种哲学形态。具体阐释请参见第一章的部分内容。
    ①[德]伽达默尔对“问题的开放性”进行分析时指出,“被提问东西的开放性在于问答的不固定性。被提问的东西必须是悬而未决的,才能有一种确定的和决定性的答复。被问的东西必须被带到悬而未决状态,以致正和反之间保持均衡。每一个问题必须途径这种使它成为开放的问题的悬而未决的通道才完成其意义。每一个真正的问题都要求这种开放性。”参见[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66-467页。
    ②[美]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64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页。
    ①陈先达:《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页。
    ①[美]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8页。
    ②陈世清:《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总序》,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③杨耕:《“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由来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载《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⑥杨耕:《“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由来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载《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①王炽昌:《教育史》,中华书局1923年版,第3页。
    ②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张斌贤有关中国教育史学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关于“教育史学”的构想》,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第3期;《历史唯物主义与教育史学科的建设》,载《教育研究》1988年第9期;《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历史感》,载《教育研究》1990年第8期;《教育历史:本性迷失的过程》,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整体史观:重构教育史的可能性》,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另发表有《论整体教育史观》、《教育史学引论》等文章,收录于张斌贤著:《教育是历史的存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①陈桂生:《“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页。
    ①徐中仁:《困境中的探索:中国教育史学元研究管窥》,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②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③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经作者修改以《反思与探索——教育史学元研究》为名由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
    ④郭法奇:《再论什么是教育史研究》,载《教育学报》2009年第4期。
    ⑤许可峰:《教育史学科如何走近实践》,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①丰向日:《关于“教育史学”学科性质与研究取向的思考》,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9期。
    ②李忠:《建国后教育史研究取向的转换》,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③梁淑红、杨汉麟:《我国教育史学科研究范式的反思与转换》,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242页。
    ②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③[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1页。
    ①[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页。
    ②[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③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④[日]丸山高司著,刘文柱译:《伽达默尔:视域融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⑤[法]布洛赫著,张和声译:《为历史学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①[法]布洛赫著,张和声译:《为历史学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页。
    ③此处使用“教育史”、“教育史学”、“教育史哲学”是为了与它们在教育史学科中出场的历史顺序保持一致。实际上,三者并不构成一种对等的关系,“教育史”包含“教育史学”与“教育史哲学”。而“教育历史”、“教育史学”、“教育史哲学”,才在“教育史”中有着的不同内涵与范畴。
    ①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导论》,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9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25页。
    ⑤《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⑥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转自《王国维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⑦黄绍箕、柳诒徵:《中国教育史》,选自《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⑧《教育世界》,连载于第15期至22期,1905年9月至12月。
    ⑨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版。
    ①杨贤江:《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1页。
    ②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序一》,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③王凤喈:《中国教育史·绪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④王炽昌:《教育史》,中华书局1923年版,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8-119页。
    ③[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
    ①韩震:《历史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9页。
    ③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④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94页。
    ⑤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序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①张斌贤:《关于“教育史学”的构想》,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第3期。
    ②张斌贤:《关于“教育史学”的构想》,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第3期。
    ③周洪宇:《教育史研究改革管抒》,载《教育评论》1991年第2期。
    ④[英]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⑤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②[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译序》,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7页。
    ③[英]莱蒙著,毕芙蓉译:《历史哲学:思辨、分析及其当代走向·总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①庄子:《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②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第十》。
    ③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④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①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儒学上》卷一百九十八。
    ②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1页。
    ③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7页。
    ④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9页。
    ①[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2-273页。
    ①[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7-68页。
    ②[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12页。
    ①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259页。
    ①[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页。
    ②[奥]维特根斯坦著,汤潮、范光棣译:《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83页。
    ③[英]麦基编,周穗明、翁寒松译:《思想家》,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页。
    ⑤[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385页。
    ①[美]鲁滨逊著,何炳松译:《新史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8页。
    ④[意]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8页。
    ⑤《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⑥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②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8页。
    ④孙正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7页。
    ④杨楹:《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①何兆武:《诗与真:历史与历史学》,《历史学家茶座》第8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②[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5页。
    ③[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④李泽厚:《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3页。
    ⑤李泽厚:《论美是生活及其他》,《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05页。
    ⑥李泽厚:《美学三题议》,《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⑦杨楹:《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⑧《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页。
    ①《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8页。
    ②[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③[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3页。
    ①夏甄陶:《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一种关于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72页。
    ①参见陈祎鸿:《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蒋黼<中国教育史>资料探微》,载《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897年担任家塾蒙师。1898年任《时务报》书记校对,初识罗振玉。1898年入“东文学社”学习日语。1900年秋在罗振玉资助下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留学,因突发脚气病归国,任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执事。协助罗振玉主编《教育世界》杂志,发表多篇教育类文章。1903年执教于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堂,1904年执教于罗振玉创办的江苏师范学堂,主讲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1906年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1925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
    ③樊炳清(1877-1929),字少泉、抗父,号志厚,浙江绍兴人。1898年入“东文学社”学习日语,与王国维、沈
    紘并称“东文学社三杰”。1899年开始翻译新学,参与罗振玉主持的东文学社及教育世界社的翻译事务,担任《科学丛书》、《哲学丛书》、《农学丛书》、《教育丛书》和《农学报》、《教育世界》的主要编译。1900年翻译出版《东洋史要》,并任职于南洋公学译书院。1901年至1906年,先后供职于湖北农务学堂、江苏师范学堂、江楚编译局。1906年供职于学部图书馆编译局。与严复等人主编了中国近代第一套中小学教科书。1911年任职于教育部。1912年任商务印书馆国文部高级编辑,编辑《共和国教科书》、《辞源》、《中国古今名人大辞典》及《教育大辞书》。
    ④沈紘,生卒年不详,浙江桐乡人。我国清末最早翻译日本书籍资料者之一。早年入“东文学社”学习外语,是“东文学社三杰”之一。在《农学报》、《教育世界》发表大量日本农学、教育学译述。代表的教育学类译述有《内外教育小史》、《家庭教育法》、《简便国民教育法》、《社会教育法》、《欧美教育观》等。
    ⑤蒋黼(1866-1911),字伯斧,江苏吴县人。与罗振玉交往密切,曾协助罗振玉创办农学会、《农学报》、“东文学社”、《教育世界》。1904年后随同罗振玉任职于两广学务处、江苏师范学堂。1905年,在《教育世界》发表《中国教育史资料》。1906年,任职于晚清学部,后任京师大学堂教习,直至1911年病卒。
    ⑥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670页。
    ①罗振玉:《江苏师范学堂现行章程》,参见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76页。
    ②[俄]杜娜叶夫斯卡娅著,傅小平译:《马克思主义与自由》,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③罗振玉:《集蓼编》,载《雪堂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①就甲骨文的发现而言,实属偶然,发现之功应归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他于1899年在名为“龙骨”的药材上发现刻有文字,遂大肆搜购有1500多片。后因变故转归好友刘鹗(与罗振玉是儿女亲家),刘鹗又斥资搜购近5000片,并于1903年印行出版中国第一本甲骨文资料选编《铁云藏龟》。罗振玉曾为该书作序,并从刘鹗处获得甲骨文拓墨本。在此基础上,罗振玉也搜购得甲骨文约20000片,并以之进行考史、证史研究,断定甲骨文能代表中国文字的来源,作为史料,比正史更可靠。先后写成《殷商贞卜文字考》、《殷墟书契前编》、《殷虚书契菁华》、《铁云藏龟之余》、《殷虚书契考释》、《殷虚书契后编》、《殷虚古器物图录》、《殷虚书契续编》。而敦煌石室藏书的发现,则在1900年被王圆篆道士在修整洞窟时发现,分别于1907年、1908年被英国人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与法国人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以低价掠走数万件字画。1909年9月,罗振玉得伯希和之邀请鉴定敦煌石室中掠走的文物,震惊敦煌文字出土却被外人掠走。罗振玉从伯希和处获得了写本的照片与胶卷,并促成学部购回莫高窟剩余写本8000卷。会见伯希和之后,罗振玉连续发表了《敦煌石室书目及发现之原始》(《东方杂志》第六卷第十期)、《莫高窟石室秘录》(《东方杂志》第六卷第十一期、十二期),与蒋黼合编《敦煌石室遗书》,后又编成《鸣沙石室佚书》、《鸣沙石室佚书续编》、《鸣沙石室古籍丛残》、《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与王国维共同倡导简牍研究,开辟了国学研究新领域。
    ②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载《王国维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③樊炳清:《最近二十年间中国旧学之进步》,载《东方杂志》1922年第3期。
    ④罗振玉:《集蓼编》,载《雪堂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⑤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自序二》,载《大家国学·王国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⑥罗振玉:《观堂集林·序一》,载王国维:《观堂集林》,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页。
    ⑦蒋汝藻:《观堂集林·序二》,载王国维:《观堂集林》,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3页。
    ①王国维:《古史新证》,载《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39页。
    ②陈祎鸿:《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蒋黼<中国教育史>资料探微》,载《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③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号鲜庵,浙江瑞安人。后期清流党领袖。曾任四川提学使,武英殿纂修。1895年秋筹组北京强学会、发起成立上海强学会。1898年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后任京师大学堂总办,研究日本与西方各国学制,并手订章条。1900年任两湖书院监督。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1906年被浙江旅京人士推为“浙学堂”总理,又授翰林侍读学士,同年出任湖北提学使,率各省提学使东渡日本考察学务。1908年因积劳成疾病卒。
    ①柳诒徵(1879-1956),字翼谋,号劬堂,江苏镇江人。曾任教江南高等商业学堂、江南高等实业学堂、宁属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北京明德大学;并一度主持镇江府中学堂校政。1914年2月,应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授。1925年东南大学发生学潮后一度离去北上,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东北大学。1927年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并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考试院委员、江苏省参议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和重庆中央大学,兼任国史馆纂修。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于复旦大学。
    ②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③陈祎鸿:《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蒋黼<中国教育史>资料探微》,载《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④据洪震寰考定,黄绍箕、柳诒徵的《中国教育史》在版权上以柳诒徵自述的“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最为公允,在出版时间上,目前可见只有一个1925年的版本,而未见其他年份版本。此书为黄绍箕的遗作,柳诒徵自称费时两年于1910年辑成,完稿之后交给了端方,而端方可能交给了黄绍箕的儿子,在1925年付印出版。参见洪震寰:《黄绍箕的生平及其教育事业》,载《温州师专学报》1985年第3期。
    ⑤伍铨萃:《国史儒林传·黄绍箕传》,转自洪震寰:《黄绍箕的生平及其教育事业》,载《温州师专学报》1985年第3期。
    ⑥伍铨萃:《国史儒林传·黄绍箕传》,转自洪震寰:《黄绍箕的生平及其教育事业》,载《温州师专学报》1985年第3期。
    ①洪震寰:《黄绍箕的生平及其教育事业》,载《温州师专学报》1985年第3期。
    ②黄绍箕:《答张文伯书》,选自《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③黄绍箕:《与陈善余书》,选自《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④黄绍箕:《与陈善余书》,选自《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①洪震寰:《黄绍箕的生平及其教育事业》,载《温州师专学报》1985年第3期。
    ②黄绍箕:《采辑中国教育史长编略例》,选自《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③杜成宪:《关于中国第一部<中国教育史>的几个问题》,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④叶尔恺:《中国教育史·序》,选自《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186页。
    ①黄绍箕、柳诒徵:《中国教育史》,选自《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页。
    ②黄绍箕、柳诒徵:《中国教育史》,选自《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
    ③黄绍箕、柳诒徵:《中国教育史》,选自《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④黄绍箕、柳诒徵:《中国教育史》,选自《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①姜义华、武克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胡适口述,唐德刚整理:《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101页。
    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选自《杜威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②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选自《杜威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③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选自《胡适论学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05页。
    ④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⑤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转自桑兵等编:《近代中国学术思想》,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63页。
    ⑥胡适:《书院制史略》,选自《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3页。
    ①胡适:《演化论与存疑主义》,选自《胡适文选》,东亚图书馆1947年版,第3-4页。
    ②胡适:《实验主义》,选自《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资料(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1964年编印,第5页。
    ③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④中华书局1923年版。
    ⑤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室1926年版。
    ⑦沈阳长城书局出版社1929年版。
    ⑧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⑨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⑩胡适:《与陈世桑论中国教育史》,转自《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
    11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①胡适:《与陈世菜论中国教育史》,转自《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
    ①胡适:《与陈世棻论中国教育史》,转自《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199页。
    ②胡适口述,唐德刚整理:《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104页。
    ③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转自《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48-257页。
    ④陈东原(1902-1978),安徽合肥人。1918年就读于安徽省立第一师范。1922年至1926年在北京大学读预科两年,教育系本科2年。期间编写出版了《大众心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教育论》等著作。1927年任武汉总工会教育委员会编辑。1928年出版《中国妇女生活史》。1929年1月至8月,回北京大学教育系四年级学习并毕业。9月任安徽省教育厅督学,数月后辞职。1930年至1934年任安徽省立图书馆馆长,主办《学风》杂志。1935年留学美国后获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36年出版《中国教育史》。1937年回国先后任安徽大学教授、中央教育部督学兼社会教育学院教授、重庆女子师范学院院长兼教授。1951年任川东教育学院教授。1956年调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任教授,直至去世。
    ⑤陈东原:《中国教育史·自序》,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5页。
    ⑥陈道元:《陈东原先生大事记》,转自陈道元网易博客:http://daoyuan.chen.blog.163.com/。笔者就此求证过陈道元先生,关于这一点得于其母蒋心仪(1900-1991)女士生前的讲述。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自序》,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页。
    ①陈东原:《中国教育史·自序》,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陈东原:《中国教育史·自序》,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③陈东原:《中国教育史·自序》,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①陈东原:《中国教育史·自序》,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陈东原:《中国教育史·自序》,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①梁启超:《新史学》,选自《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246页。
    ②胡适:《研究国故的方法》,载《东方杂志》,1921年第16期。
    ①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选自《梁启超讲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选自《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0页。
    ③[美]鲁滨逊著,何炳松译:《新史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页。
    ④何炳松:《历史研究法》,载《民铎》,1929年第1号。
    ⑤[美]鲁滨逊著,何炳松译:《新史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20页。
    ①[美]鲁滨逊著,何炳松译:《新史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3页。
    ②[美]鲁滨逊著,何炳松译:《新史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3页。
    ③姜琦(1886—1951),字伯韩,浙江永嘉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获明治大学政治科硕士学位。1915年回国,历任浙江省立第十和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校长。1917年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南学校。1920年任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校长。1921回南高师任教。1922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1925年获教育硕士学位,归国后任暨南大学校长。1927年任上海浦东中学校长兼大夏大学教授。1928年春,任日本留学生监督。1930-1934年,历任大夏大学教育行政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湖北省立教育学院院长。1934年夏,任福建省统一师范校长。1938-1945年,任教育部训育委员会专任委员兼教育部参事,期间历任西北联大教授兼教务长、浙江大学训导长、中央大学教授等职。1946年后专任编译馆编纂。著有《西洋教育史大纲》、《教育史》、《现代西洋教育史》、《中过国民道德原论》、《德育原理》、《教育学新论》等20余部著作。
    ④姜琦:《西洋教育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第5页。
    ⑤姜琦:《西洋教育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第6页。
    ①冯品兰(1894-1984),原名泽兰,字蕙田,浙江乔亭人。1917年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回国,后长期从事师范教学与研究,曾任浙江省立金华中学师范部主任、金华师范学校校长。著有《西洋教育史》、《现代教育思潮》、《儿童研究》、《法兰西史》、《社会学纲要》等。
    ②姜琦:《西洋教育史大纲·编辑大意》,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第3页。
    ③冯品兰:《西洋教育史》,大华书局1933年版,第4-5页。
    ①姜琦:《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2页。
    ②姜琦:《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3页。
    ③冯品兰:《西洋教育史·编辑大意》,大华书局1933年版,第2页。
    ④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2页。
    ⑤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10-11页。
    ⑥冯品兰:《西洋教育史》,大华书局1933年版,第6页。
    ①姜琦:《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3页。
    ②姜琦:《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8页。
    ③姜琦:《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8-9页。
    ④冯品兰:《西洋教育史》,大华书局1933年版,第3-4页。
    ⑤冯品兰:《西洋教育史》,大华书局1933年版,第6-7页。
    ①姜琦:《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17页。
    ②姜琦:《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7页。
    ③姜琦:《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7页。
    ④姜琦:《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7页。
    ①姜琦:《教育哲学》,群众图书公司1933年版,第72-73页。
    ②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8页。
    ③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8页。
    ④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190页。
    ①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6页。
    ②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8页。
    ③朱谦之:《<现代史学>发刊辞》,载《现代史学》创刊号,1933年1月。
    ④常乃德:《历史的本质及其构成的程序》,载《历史哲学论丛》,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26页。
    ⑤雷海宗:《史实、现实与意义》,载《北平时报》1947年10月19日。
    ⑥王云五(1888-1979),原名云瑞,字云五,号岫庐。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中山。近代著名学人。没有学历,自学成才。1912年,南京临时大总统府任秘书。临时政府北迁后,在教育部专门教育司任科长、佥月事、主任秘书、司长。后在全国煤油矿事宜处任编译股主任、苏粤赣三省禁烟特派员等职。1921年,由胡适推荐,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倡议编辑百科小丛书,为日后出版《万有文库》作准备;组织全国学者出版《大学丛书》300多种。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1928年,主编《中山大辞典》,出版《万有文库》,影印《丛书集成》。1929年,辞去商务印书馆的职务,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法制组主任兼研究员。1930年3月,重返商务印书馆,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编审部部长。1946年5月,辞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职务,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等职。1951年去台湾。1979年病逝。著有《中国古代教育思潮》、《岫庐论教育》等。
    ①据王云五在1965年7月15日为其教育文集《岫庐论教育》而作的序文所记,《中国古代教育思潮》一书原是他以“王一鸿”为笔名而出版的个人专著,“中间对于我国古代教育思潮,曾以王一鸿之笔名,于退食之余,分别研究孔孟、荀卿、庄、墨之教育主张,撰为专论四篇,合刊为一册,曾收入万有书库第一集。”参见:王云五:《王云五文集·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98页。
    ②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③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就影响而言,雷通群的《西洋教育通史》比《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要大,但其在《西洋教育通史》中指出,要使教育史成为一种“比较教育学”、“教育思潮”,乃至“教育哲学”。《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而新写成的著作,因而该书理应成为研究雷通群教育史学观的重要文本。而教育史学界以往多以《西洋教育通史》作为其代表作加以分析,鲜有对《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进行研究,亟待加强。故本文对雷通群的教育史学观研究,以《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文本为主,《西洋教育通史》为辅。
    ④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选自《梁启超讲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⑤梁启超:《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选自《梁启超讲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②主要有:谭平山(署名谭鸣谦):《现代教育思潮论》,载《广东群报》1920年1月13、15、16、17、18日;陈启天:《中国新教育思潮小史》,载《中华教育界》第13卷第7期(1922年第8号);梁启超:《颜李学派与现代教育思潮》,载《东方杂志》1924年第21卷第2号(1924年1月);郑次川:《教育思潮概说》,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李石岑、任白涛:《现代教育思潮批判》,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范錡:《最近欧美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钱鹤:《日本最近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高卓:《现代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王一鸿:《中国古代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王璧如:《现代教育思潮》,中华书局1933年版;张望骞:《先秦教育思潮》,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版;雷通群:《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张安国:《生产劳动教育思潮及实施办法》,新中国书局1935年版;朱经农:《近代教育思潮七讲》,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①谭鸣谦:《现代教育思潮论》,原载《广东群报》1920年1月13日。转自《谭平山文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页。
    ②雷通群:《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页。
    ③雷通群:《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页。
    ①谭鸣谦:《现代教育思潮论》,原载《广东群报》1920年1月13日。转自《谭平山文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②雷通群:《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页。
    ③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载《每周评论》第31号,1920年7月20日。
    ④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载《每周评论》第31号,1920年7月20日。
    ①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载《每周评论》第31号,1920年7月20日。
    ①王一鸿:《中国古代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2页。
    ②王一鸿:《中国古代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2页。
    ③王一鸿:《中国古代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30-131页。
    ①[英]科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97页。
    ②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上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
    ③[英]科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47页。
    ①雷通群:《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8-30页。
    ②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上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①张文生:《李大钊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页。
    ①杨贤江(1895—1931),字英父,笔名李浩吾,浙江余姚(现慈溪)人。1912年至1917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毕业经校长经亨颐向郭秉文推荐,进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作,任学监处事务员。1919年参与了“五四运动”,经邓中夏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并任南京分会书记。1920年与李大钊等7人被选为少年中国学会总评议员。1921年2月受聘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负责编辑《学生杂志》。1927年担任《革命军日报》社长。1927年底避难日本,从事进步教育论著的撰写、翻译工作,1931年病逝于日本长崎。著有《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等。
    ②《杨贤江全集》(第1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③《杨贤江全集》(第4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页。
    ④潘懋元、宋恩荣、喻立森:《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①金立人、贺世友:《杨贤江传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②《杨贤江全集》(第1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③喻本伐:《杨贤江“新教育”理论的形成》,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89-138页。
    ④任钟印:《杨贤江与教育史研究》,载《教育评论》1986年第2期。
    ⑤《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0页。
    ①《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1页。
    ②《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1页。
    ③《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1页。
    ④《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1页。
    ⑤《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1页。
    ⑥《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0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②《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5页。
    ③《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6页。
    ④《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6页。
    ⑤《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6页。
    ⑥《李大钊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⑦《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5页。
    ⑧《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7页。
    ①《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2页。
    ②姜琦:《西洋教育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第6页。
    ③《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2页。
    ④《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9页。
    ⑤《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2页。
    ⑥杨贤江:《现代新教育的特征——病征》,载《教育杂志》,1928年第8期,。
    ①《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34页。
    ②《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79页。
    ③《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80页。
    ④《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81页。
    ①《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3-414页。
    ②《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34页。
    ③《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2-413页。
    ①《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44页。
    ②《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44页。
    ③陈青之(1891-1943),又名炎联,号春阳。湖北沔阳(今仙桃木兰口)人。6岁入村塾破蒙,18岁肄业于沔城高等小学堂,后入省立第一师范、省立第二中学就读。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毕业后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入北京高师教育研究科,毕业后在北京创办群化中学,曾先后任教于北京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南通女子师范、汉口市二女中、宜昌省立四中、武昌中华大学等校。在此期间,开始研究和撰写《中国教育史》,于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曾任教于宣恩李家河省一女师、宣恩沙沟女师。除《中国教育史》外,尚有《中国通史》等历史教学教材及有关的彩色挂图如《中国历史朝代变迁图》、《中国疆域变迁图》。
    ①陈青之:《中国教育史·编前语》(上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陈青之:《中国教育史·编前语》(上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9页。
    ①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中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
    ②原名胡瑗(993-1059),字翼之,世称安定先生。理学先驱,讲求实用。曾于1042年间主持湖州州学,创立分斋教学法,即在同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科教学。
    ③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④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
    ①陈青之:《中国教育史·编前语》(上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陈青之:《中国教育史·编前语》(上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②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③方与严(1889-1968),原名方昌,字禹言,又字竹因,歙县王充人。1910年在家乡创办多所学校,先后担任歙县伊川小学教导主任、校长等职。1927年入南京晓庄师范学习,此后成为陶行知的得力助手,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和最早宣传者之一。1929年任晓庄学校办公室主任、代理校长。1931年主编《儿童生活》、《师范生》期刊。先后协助陶行知创设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社、山海工学团、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1935年任广西省教育厅专员。1937年任上海战时服务团总干事,组织战时短期训练班,举办各类补习学校。1938年秋任香港中华业余学校教务主任。1939年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皖南视察员。1941年任重庆育才学校校务主任。1945年协助陶行知筹办重庆社会大学,任副校长兼生活教育系主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副司长、民族教育司副司长。著有《新教育史》、《生活教育简论》、《大众诗人和大众教育家》等。
    ④方与严:《新教育史·编辑例话》,选自《方与严教育文集》(上),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①方与严:《新教育史·编辑例话》,选自《方与严教育文集》(上),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方与严:《新教育史》,选自《方与严教育文集》(上),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③方与严:《新教育史》,选自《方与严教育文集》(上),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①莫新:《新教育的道路》,大众书店1949年版,第1页。
    ②莫新:《新教育的道路》,大众书店1949年版,第19页。
    ①冯友兰:《对于中国近五十年教育思想进展的体会》,载《人民教育》1950年第4期。
    ②冯友兰:《对于中国近五十年教育思想进展的体会》,载《人民教育》1950年第4期。
    ①柳湜:《关于“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载《人民教育》1950年第4期。
    ②冯友兰:《再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载《人民教育》1950年第5期。
    ①《重要徵文启事》,载《人民教育》1951年第7期。
    ②《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③《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
    ④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选自《毛泽东选集》,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1938年版,第20页。
    ①《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5页。
    ②范文澜:《关于<中国通史简编>》,载《人民教育》1951年第7期。
    ③翦伯赞:《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载《历史教学》1952年第9期。
    ①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页。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74页。
    ③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85页。
    ④沈灌群:《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3期。
    ①吴亮夫:《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民性问题》,载《安徽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57年第1期。
    ②杨荣春:《孔子的教育思想》,载《华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4期
    ③杨铭:《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载《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学报》1958年第3期。
    ④王越:《论先秦私人讲学之风,不始自孔子》,载《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
    ⑤许梦瀛:《孔子的教育思想》,载《光明日报》1954年6月14日。
    ⑥冯友兰、黄子通、马采:《孔子思想研究》,载《新建设》1954年第4期。
    ⑦赵光贤:《论孔子不代表地主阶级》,载《新建设》1956年第8期。
    ①沈灌群:《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3期。
    ②王炳照:《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云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③载《新建设》1955年第6期。
    ④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⑤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⑥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⑦本次研讨会于1961年6月2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由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主持,邀请了范文澜、翦伯赞、林砺儒、瞿菊农等历史学、教育学者,专门讨论中国教育史中的一些问题。此文作为本次研讨会的摘要发表于1962年1月25日的《文汇报》。
    ①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页。
    ②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③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④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页。
    ⑤沈灌群:《中国古代教育与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7页。
    ⑥沈灌群:《中国古代教育与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9页。
    ①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8页。
    ②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③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④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页。
    ⑤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载《安徽教育》1958年第10期。
    ①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载《安徽教育》1958年第10期。
    ②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②[美]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2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100页。
    ④[美]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①杨耕:《为马克思辩护·代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陈勇:《读<劝学篇>——兼驳“法家无教育”》,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第4期。
    ①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页。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页。
    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教育史上的儒法斗争概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第1-2页。
    ④刘文义:《孔丘——反动的奴隶主阶级的教育家》,载《光明日报》1974年1月26日。
    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教育史上的儒法斗争概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第4页。
    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教育史上的儒法斗争概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第4-17页。
    ③T. Shamin. "The third stage:Marxist Social Theory and the Origins of Our Time", i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6.3(1976):305.转自[美]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④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页。
    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孔子是怎样利用教育进行反革命复辟活动的》,选自《孔丘反动教育思想批判》,湖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页。
    ②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④“影射”一词最早见于列宁发表于1917年6月23日《真理报》上的《影射》一文,列宁指出:“只有知道多数不在自己一边、人民群众也不赞成自己的人,才会如此野蛮地发作,才会在恶毒的文章里作这样的影射。”参见《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0卷,第295页。新中国成立前,郭沫若、翦伯赞、范文澜、吴晗等史学家即采用过影射手法对国民党的极端专制主义进行过批判。“文革”后,在古为今用的实用主义追求下,影射手法表现出不良倾向。1976年第6期《历史研究》编辑部发表《痛打落水狗梁效、罗思鼎》的评论文章中指出:“他们恣意歪曲、编造历史,以古喻今,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影射比附。”该文所提及的“影射”一词专指“四人帮”及其御用学者所使用的影射手法。1977年第5期《教育革命》发表宁学的署名文章《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正式形成了“影射史学”这一专门指称。
    ⑤汪征鲁:《中国史学史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
    ①唐晓文:《孔子是“全民教育家”吗?》,载《人民日报》1973年9月27日。
    ②湖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③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
    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教育史上的儒法斗争概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第2页。
    ⑤参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教育史上的儒法斗争概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
    ⑥湖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⑦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①《在华主席领导下发展教育革命大好形势》,载《人民日报》1976年12月19日。
    ②《华主席是高举毛主席教育革命旗帜的光辉典范》,载《人民日报》1977年4月12日。
    ③张德成:《标准只有一个》,载《人民日报》,1978年3月26日。
    ①《上海师大学报》1978年第1期。
    ②《学术研究》1978年第3期。
    ④参见张瑞璠:《再评孔丘的“有教无类”》,载《上海师大学报》1978年第1期。
    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⑤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编:《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代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①张惠芬:《教育史中的批判与继承》,载《教育研究》1981年第1期。
    ①周洪宇:《教育史研究改革管抒》,载《教育评论》1991年第2期。
    ②写作于1962-1964年间,初版于1979年。
    ③写成于1964年,初版于1981年。
    ④写成于“文革”前,初版于1985年。
    ⑤写作于1961-1963年间,初版于1979年。
    ⑥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⑦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前言》,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①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前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①王炳照口述、周慧梅整理:《王炳照教育口述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页。
    ②宋恩荣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1996年版。
    ③王炳照、阎国华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④孙培青、李国钧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⑤李国钧、王炳照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⑥陈东原:《中国教育史·自序》,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⑦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5页。
    ⑧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7-8页。
    ①《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0页。
    ②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前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③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绪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①董宝良、陈桂生、熊贤君:《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七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145页。
    ②董宝良、陈桂生、熊贤君:《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七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页。
    ③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总序》,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④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总序》,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⑤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总序》,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①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总序》,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于述胜:《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问题》,载《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②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③《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1页。
    ①章开沅:《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选自林被甸、董正华:《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②章开沅主持的国家“七五”课题形成了《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其中《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国情、民性与近代化——以日中文化问题为中心》、《西学东渐与自由意识》、《东方的觉醒——近代中印民族运动定位观照》、《东方的复兴——中印经济近代化对比观照》、《西俗东渐记——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演变》、《折断的杠杆——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比较研究》等,均为近代化研究的早期代表性成果,《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是该丛书的总结性研究成果。
    ③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④章开沅:《离异与回归·自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⑤章开沅:《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选自林被甸、董正华:《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7页。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③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④[美]德里克:《革命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香港)1995年春季卷。转自董正华:《从历史发展多线性多史学范式多样化》,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⑤此文初次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辑刊》(香港),1996年秋季卷,后作为《现代化新论》(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十三章。
    ⑥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87页。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6页。
    ②《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
    ①该丛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分别为:《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刘正伟著)、《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别必亮著)、《经商与办学——近代商人教育研究》(阎广芬著)、《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商丽浩著)、《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谢长法著)。其中商丽浩的《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获2002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②宋恩荣:《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的拓荒之作》,载《出版参考》2005年第20期。
    ③本丛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包括:《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吴民祥著)、《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李涛著)、《交流与改革——教育交流视野中的教育改革(1978-2000)》(朱宗顺著)。
    ④周维强:《评<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载《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5期。
    ⑤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总前言》,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①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总前言》,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②田正平:《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延误》,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③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3页。
    ④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总前言》,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①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总前言》,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②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前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于述胜、王俊明:《在积累与反思中深化教育现代化史研究》,载《教育学报》2010年第8期。
    ①陈敏、陈德云、熊建辉:《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上)》,载《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第7期。
    ②周勇:《丁钢教授的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世界》,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③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④丁钢:《中国教育传统的结构、特征与特性及其与文化的关系》,载《教育研究》1987年第12期。
    ⑤章学诚:《上朱大司马论文》,选自: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4页。
    ⑥《论语·雍也》。
    ⑦刘知几撰,黄寿成校:《史通·叙事第二十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②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71页。
    ③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67页。
    ④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①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代前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②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代前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③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代前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④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代前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⑤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者之语》(第3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者之语》(第3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③丁钢:《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①王学典:《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9页。
    ②丁钢:《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③司洪昌著,丁钢指导:《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④张素玲著,丁钢指导:《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⑤姜丽静著,丁钢指导:《历史的背影—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教育记忆》,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⑥蒋纯焦著,杜成宪指导:《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中国塾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⑦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⑧[美]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①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32页。
    ②丁钢:《铸造中国教育研究的新纪元》,载《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18日。
    ③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者之语》(第4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④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者之语》(第4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转自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①危兆盖:《关心社会参与历史——访章开沅教授》,选自《章开沅演讲访谈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②周洪宇、程启灏、俞怀宁、熊建华:《关于文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6期。
    ③周洪宇、程启灏、俞怀宁、熊建华:《关于文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6期;周洪宇、俞怀宁、程继松:《文化系统论纲》,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④参见周洪宇:《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
    ①周洪宇:《论教育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载杨孔炽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②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③杨贤江:《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6页。
    ④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总序》,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15页。
    ①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②由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分别为:《反思与探索——教育史学元研究》(郭娅著)、《话语与权力——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话语分析》(但昭彬著)、《重振与衰变——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广少奎著)、《雅礼与中国——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赵厚勰著)、《合作与共进——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对华活动研究(1922-1951)》(肖会平著)、《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申国昌著)、《开拓与创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周洪宇著)、《融通与创新——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蔡幸福著)、《革故与鼎新——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耿红卫著)、《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27)》(汪楚雄著)。
    ③周洪宇:《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历史自觉意识》,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1期。
    ①王凤喈:《中国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参见周洪宇、申国昌:《教育活动史:视野下移的学术实践》,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周洪宇:《对教育史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①周洪宇:《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历史自觉意识》,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2期。
    ②本部分下述内容已公开发表,并已做扩充。参见刘来兵:《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活动史研究》,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页。
    ⑤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⑥周洪宇、申国昌:《教育活动史:视野下移的学术实践》,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⑦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后由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①申国昌:《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②本段内容已公开发表,参见杨汉麟、刘来兵:《叙事与分析相融事实与感觉协奏》,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1期,已做部分扩充。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页。
    ①刘来兵、周洪宇:《实践品性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史研究》,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②张明武:《民国时期武汉教师薪俸及其生活状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2页。
    ②该著原为周洪宇1991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现由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②本标题以下内容已公开发表,参见刘来兵、周洪宇:《实践品性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史研究》,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③[波]埃娃·多曼斯卡编,彭刚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④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⑤邬志辉:《论教育实践的品性》,载《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①田正平:《老学科新气象——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载《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①[意]克罗齐著,田时纲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6期。
    ②[意]克罗齐著,田时纲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6期。
    ③[法]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译:《为历史学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9页。
    ①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①[法]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译:《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②周洪宇、申国昌:《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载《华东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沈亮:《“官味度”揭开教育科研官本位面纱》,载《南方周末》,2009年1月16日。
    ①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②[波]埃娃·多曼斯卡编,彭刚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③丁钢:《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载《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1期。
    ④在现代小说中,其叙事内容与教育相关的有《倪焕之》(叶圣陶,1928)、《围城》(钱钟书,1947)、《文博士》(老舍,1936)、《啼笑因缘》(张恨水,1930),这些文学叙事作品虽然不是“历史”,却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教育图景,再现了教育人物的生活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是对“当代”教育史叙事的一种尝试。参见田正平、陈桃兰:《观念世界的教育变革——现代小说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刍议》,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⑤[加]许美德著,没分开勇译:《圆满:一个加拿大学者的中国情愫》,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美]唐纳德·里奇著,王芝芝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美]布鲁斯·M·斯蒂文著,江丽译:《中国口述史学的调查》,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①本标题以下内容已公开发表,参见刘来兵、周洪宇:《视域融合与历史构境:实践活动取向的教育史研究》,载《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①叶澜:《我与“新基础教育”——思想笔记式的十年研究回顾》,载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周洪宇: 《对教育史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③丁钢:《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页。
    ①周洪宇,申国昌:《教育活动史:视野下移的学实践》,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②丁钢:《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④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二辑):立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⑤[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90-391页。
    ①[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53页。
    ②章开沅:《“眼光向下”与社会原态——关注近代中下层社会群体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页。
    ①张一兵:《历史构境:哲学与历史学的对话》,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②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二辑):立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页。
    ①田正平:《老学科新气象——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载《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①[德]海德格尔著,陈小文、孙周兴译:《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8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陈小文、孙周兴译:《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3页。
    ①[法]罗兰·巴特著,怀宇译:《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②转自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③[美]杜威:《经验与教育》,选自《杜威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页。
    ①这种认识与杜成宪教授在《教育史学》中将“教育史”理解为创造和实践的、记录和描述的、思索和研究的、自觉地、系统地思索和研究的教育史,比较接近。具体请参见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③[波兰]埃娃·多曼斯卡:《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论语》。
    司马迁著:《史记》。
    孙光宪著:《北梦琐言》。
    宋祁、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儒学上》。
    庄周著:《庄子》。
    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编辑组编:《胡适论学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编辑组编:《李达文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编辑组编:《谭平山文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编辑组编:《杨贤江全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陈诒昆、陈成业、朱应松主编:《黄绍箕集》,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社1998年版。
    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胡适撰:《胡适文选》,东亚图书馆1947年版。
    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版。
    刘柯编辑:《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85年版。
    吕达、刘立德、邹海燕主编:《杜威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方与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编:《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资料(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1964年编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教育史上的儒法斗争概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
    常乃德:《历史哲学论丛》,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丁钢:《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董宝良、陈桂生、熊贤君:《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七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冯品兰:《西洋教育史》,大华书局1933年版。
    冯天瑜:《孔子教育思想批判》,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韩震:《历史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何兆武:《诗与真:历史与历史学》,《历史学家茶座》第8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胡适口述,唐德刚整理:《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编:《孔丘反动教育思想批判》,湖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黄绍箕、柳诒徵:《中国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姜琦:《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姜琦:《教育哲学》,群众图书公司1933年版。
    姜琦:《西洋教育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
    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姜义华、武克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金立人、贺世友:《杨贤江传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 1年版。
    雷通群:《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李泽厚:《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讲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85年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林被甸、董正华:《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刘知几撰,黄寿成校:《史通·叙事第二十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罗振玉:《雪堂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莫新:《新教育的道路》,大众书店1949年版。
    潘懋元、宋恩荣、喻立森:《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思想》,中华书局2008年版。
    申国昌:《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沈灌群:《中国古代教育与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正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汪征鲁:《中国史学史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王炳照:《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云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王炽昌:《教育史》,中华书局1923年版。
    王凤喈:《中国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王国维:《大家国学·王国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王学典:《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杨耕:《为马克思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杨孔炽:《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版。
    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二辑):立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喻本伐:《杨贤江“新教育”理论的形成》,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彬:《从浙江看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张文生:《李大钊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章开沅:《章开沅演讲访谈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周洪宇:《开拓与创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周洪宇:《陶行知研究在海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奥]维特根斯坦著,汤潮、范光棣译:《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92年版。
    [波兰]多曼斯卡编,彭刚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
    [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俄]杜娜叶夫斯卡娅著,傅小平译:《马克思主义与自由》,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法]巴特著,怀宇译:《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法]布洛赫著,张和声译:《为历史学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加]许美德著,周勇译:《圆满:一个加拿大学者的中国情愫》,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美]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美]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美]里奇著,王芝芝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美]鲁滨逊著,何炳松译:《新史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日]丸山高司著,刘文柱译:《伽达默尔:视域融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意]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三联书店1997年版。
    [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莱蒙著,毕芙蓉译:《历史哲学:思辨、分析及其当代走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麦基编,周穗明、翁寒松译:《思想家》,三联书店1987年版。
    [英]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布鲁斯·M·斯蒂文著,江丽译:《中国口述史学的调查》,《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意]克罗齐著,田时纲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世界哲学》2002年第6期。《重要徵文启事》,《人民教育》1951年第7期。
    蔡振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陈敏、陈德云、熊建辉:《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上)》,《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第7期。
    陈先达:《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陈祎鸿:《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蒋黼<中国教育史>资料探微》,《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陈勇:《读<劝学篇>——兼驳“法家无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第4期。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丁钢:《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1期。
    丁钢:《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丁钢:《中国教育传统的结构、特征与特性及其与文化的关系》,《教育研究》1987年第12期。
    丁钢:《铸造中国教育研究的新纪元》,《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18日。
    董正华:《从历史发展多线性多史学范式多样化》,《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杜成宪:《关于中国第一部<中国教育史>的几个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第1期。
    樊炳清:《最近二十年间中国旧学之进步》,《东方杂志》1922年第3期。
    范文澜:《关于<中国通史简编>》,《人民教育》1951年第7期。
    丰向日:《关于“教育史学”学科性质与研究取向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9期。
    冯友兰、黄子通、马采:《孔子思想研究》,《新建设》1954年第4期。
    冯友兰:《对于中国近五十年教育思想进展的体会》,《人民教育》1950年第4期。
    郭法奇: 《什么是教育史研究——以外国教育史研究为例》,《教育学报》2005年第3期。
    郭法奇: 《再论什么是教育史研究》,《教育学报》2009年第4期。
    何炳松:《历史研究法》,《民铎》1929年第1号。
    洪明、黄仁贤:《“危机时代”的教育史学科建设》,《教育评论》2004年第6期。
    洪震寰:《黄绍箕的生平及其教育事业》,《温州师专学报》1985年第3期。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每周评论》第31号,1920年7月。
    胡适:《研究国故的方法》,《东方杂志》1921年第8卷第16期。
    翦伯赞:《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历史教学》1952年第9期。
    雷海宗:《史实、现实与意义》,《北平时报》1947年10月19日。
    李忠:《建国后教育史研究取向的转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梁淑红、杨汉麟:《我国教育史学科研究范式的反思与转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刘来兵、周洪宇:《实践品性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期。
    刘来兵、周洪宇:《视域融合与历史构境:实践活动取向的教育史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刘来兵:《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活动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2期。
    刘文义:《孔丘——反动的奴隶主阶级的教育家》,《光明日报》1974年1月26日。
    柳湜:《关于“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风》,《人民教育》1950年第4期。
    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安徽教育》1958年第10期。
    任钟印:《杨贤江与教育史研究》,《教育评论》1986年第2期。
    沈灌群:《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3期。
    沈亮:《“官味度”揭开教育科研官本位面纱》,《南方周末》2009年1月16日B10版。
    宋恩荣:《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的拓荒之作》,《出版参考》2005年第20期。
    田正平、陈桃兰:《观念世界的教育变革——现代小说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刍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田正平:《老学科新气象——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田正平:《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延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第4期。
    王建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
    邬志辉:《论教育实践的品性》,《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夏甄陶:《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一种关于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
    徐中仁:《困境中的探索:中国教育史学元研究管窥》,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许可峰:《教育史学科如何走近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许梦瀛:《孔子的教育思想》,《光明日报》1954年6月14日。
    杨汉麟、刘来兵:《叙事与分析相融事实与感觉协奏》,《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杨贤江:《现代新教育的特征——病征》,《教育杂志》1928年第8期,。
    杨楹:《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于述胜、王俊明:《在积累与反思中深化教育现代化史研究》,《教育学报》2010年第8期。
    于述胜:《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问题》,《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2期。
    张斌贤:《关于“教育史学”的构想》,《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第3期。
    张德成:《标准只有一个》,《人民日报》1978年3月26日。
    张惠芬:《教育史中的批判与继承》,《教育研究》1981年第1期。
    张瑞璠:《再评孔丘的“有教无类”》,《上海师大学报》1978年第1期。
    张一兵:《历史构境:哲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章开沅:《“眼光向下”与社会原态——关注近代中下层社会群体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赵光贤:《论孔子不代表地主阶级》,《新建设》1956年第8期。
    周洪宇、程启灏、俞怀宁、熊建华:《关于文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6期。
    周洪宇、申国昌:《教育活动史:视野下移的学实践》,《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周洪宇、申国昌:《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华东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周洪宇、俞怀宁、程继松:《文化系统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周洪宇:《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历史自觉意识》,《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1期。
    周洪宇:《教育史研究改革管抒》,《教育评论》1991年第2期。
    周维强:《评<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5期。
    周勇:《丁钢教授的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世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朱谦之:《<现代史学>发刊辞》,《现代史学》创刊号,1933年1月。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姜丽静:《历史的背影——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教育记忆》,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中国塾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申国昌:《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阎锡山与山西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张明武:《民国时期武汉教师薪俸及其生活状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郑刚:《史学转型进程中的“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周洪宇:《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华中师范大学1991年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