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以前古籍中相同或类似内容重复出现现象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周、秦和漢初古籍中常有相同或類似內容重複出現於多種古書的現象,前輩學者已經注意到這種現象,並對西漢以前古書的體例特點和著作觀念有所認識。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大量出土的戰國秦漢簡帛古籍對於傳世先秦秦漢古籍的整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即以出土簡帛古籍為中心,充分吸取現代學者根據出土簡帛古籍校讀秦漢古籍的成果,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對西漢以前古籍中相同或類似內容重複出現現象進行整理研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西漢以前人的著作觀念以及古籍著作體例上的特點,梳理了有關古籍的源流(包括其成書年代和過程、資料來源以及篇章的分合變化等),並從學派性質、校勘、訓詁等角度進一步理解新出土簡帛古籍。
     我們所說的“相同或類似內容重複出現”指的是:某些出土簡帛古書與其他古書具有相同或類似內容的現象,這些內容或有相襲關係,或係同出一源。兩種以上的古書記載同一模式的故事的現象,也在考察之列。
     我們研究的時間範圍是“西漢以前”(包括西漢)。根據內容,我們把西漢以前的古書大致分為三類:一般著作、兵書和數術方技之書。
     對於一般著作(如《禮記》等傳記著作和諸子著作等),我們依據其文字表述,按照“篇章-段落-語句”的層次,將“相同或類似內容重複出現現象”大致分為四類。
     1.兩種以上的古書存在重複之篇的情況;
     2.某種單獨成篇的古書被整篇吸收或被割裂等情況;
     3.兩種以上的古書存在文字相同或類似的段落或語句(不包括通行言辭)的情況;
     4.通行言辭被引用或彙錄的情況;
     本文一到四章分別論述這四種情況。第五章論述兩種以上的古書記載同一模式的故事的情況。
     相對於一般著作而言,數術方技之書的情況比較特殊。數術方技之書實用性很強,內容上往往存在明顯的前後相承的關係,只是有的文字表述不盡相同(有時甚至差別很大),難以根據文字相合的程度進行歸類。所以本文將它們單列為一類,在第七章中加以討論。
     兵書的情況介於一般著作和數術方技等實用類著作之間:目前所見的出士兵書多為兵學理論,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性質與一般著作相近;但也有討論具體的作戰技巧的,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如銀雀山漢簡《守法守令》篇。所以本文將兵書單列為一類,在第六章中加以討論。
     “結語”部分總結本研究在古籍整理研究方面的作用:其一,本文的研究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先秦秦漢人“不以因襲為嫌”的著作觀念以及先秦秦漢古籍在著作體例上的特點;其二,在利用“先秦秦漢古籍中相同類似內容重複出現現象”整理傳世古籍方面,本文具體探討了《鶡冠子》、《文子》等書的真偽和時代以及《孔子家語》、晏子書等古籍的成書和流傳過程;其三,在利用“西漢以前古籍中相同或類似內容重複出現現象”解讀出土簡帛古籍方面,本文對相關出土簡帛古籍的性質和特點作了進一步探討,並從校勘、訓詁等角度對某些出土簡帛古籍作出解讀。
TITLE
     The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ame or Similar ContentsRepeated in Different Books before Western Han Dynasty——Taking the Excavated Bamboo and Silk Books as the Center
     During Chou,Qin and early Han Dynasty some writings always repeated the sameor similar contents in different ancient books.Predecessors had paid attention to thisphenomenon and recognized these ancient books'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he creationconcept before Western Han Dynasty.
     Since 1950's,A number of bamboo and silk books have been excavated,which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cognition research of the ancient books from Pre-Qin to Han Dynasty.In this article,we take the excavated bamboo and silk books asthe center,absorbing modern scholars' research results,using comparative analyticmethod,arrange and study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ame or similar contents repeatedin different books before Western Han Dynasty.On this basis,we investigate thecreation concept and the ancient books' stylistic features before Western Han dynasty.We also research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books,including the ancientbooks' writing date,complication course,data resources,chapters' division andcombination,and so on.Moreover,in view of collation sand exegesis we give furtherexplanation to the ancient books involved.
     The so-called“the same and similar contents repeated in different books”meansthat some excavated bamboo and silk books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contents withthe other ancient books,which have inheritable relation,or have the same origin.Thephenomenon that several ancient books recorded the stories in the same modes hasalso been concluded.
     The time range we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is before Western Han Dynasty.Accordingto their contents,we divided the books into three categories:the common books,thebooks of strategists,and the technical books.
     For the common books such as Confucian notes like Liji,and Pre-Qinphilosophers 'works,according to the levels of“chapter - paragraph - sentence”,wedivide the phenomenon into four categories as follows:
     1.There were repetitive chapters in several different ancient books;
     2.One self-contained book was separated or absorbed completely by other books;
     3.There were the same or similar paragraphs or sentences in several differentancient books;
     4.Popular verbalisms were quoted or collected in different ancient books.
     In Section 1 to Section 4 we discuss these four categories separately.
     In Section 5 we discuss the phenomenon of several ancient books recorded thestories in the same mode.
     In Section 6 we discuss the phenomenon in the range of the books of strategists.
     In Section 7 we discuss the phenomenon in the range of the technical books.
     At last,we have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value of this article.
引文
1[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頁247—248。
    2 葉瑛《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169。
    3 余嘉錫《古書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 裘錫圭在課程講義中引述了上舉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三“秦漢書多同”條的論述,認為“他的話是很有見地的”,舉出了大量出土竹書帛書中能夠印證上述觀點的例子。本論文的寫作從中獲益良多,詳細情況將在正文中注明。
    1 裘錫圭《四十年來發現的簡帛古籍對傳世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性(提要)》,見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頁289—293。駢宇騫、段書安《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李學勤《初識清華簡》,《光明日報》2008年12月1日第12版。王丹紅《清华大学入藏战国竹简典籍》,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0/211938:html。
    2 裘錫圭《談談地下材料在秦漢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140。
    3 銀雀山漢墓整理竹簡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頁11。
    1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定縣40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見《文物》1981年第8期,頁11—12。
    2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頁145。
    3 同前注,頁193。
    4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頁253。
    5 陳偉.《<語叢>一、三中有關禮的幾條簡文》,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第二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頁110—111。按:李天虹還指出,讀為“度”的那個字實應讀為“文”,參看李天虹《釋楚簡文字“(?)”》,見饒宗頤主编《華學》第四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頁85—87。
    6 董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dongshan001:htm。
    7 兩文皆收入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119—133、341—349。
    1 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見《考古學報》1975第1期,頁17—27。李學勤.《<鶡冠子>與兩種帛書》,見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84—96。
    2 這些文章多已收入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93—185。
    3 李學勤《對古書的反思》,見《李學勤集——追溯·考據·古文明》,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頁42—45。
    4 李零《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的再認識》,見《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頁29—30。
    5 袭錫圭《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96。
    1 李天虹《<性自命出>的編連及分篇》,見李學勤、謝桂華主编《簡帛研究2001》上冊,桂林:廣西師範 大學出版社,2001,頁149—152。馮勝君《從出土文獻談先秦兩漢古書的體例(文本書寫篇)》,《文史》第69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25—36。
    1 錢存訓《帛卷的材料和性質》,見錢存訓《書於竹帛》,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頁102—103。李零《楚帛書的再認識》,見《李零自选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頁227—262。李學勤《新出簡帛與學術史》,見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5。李零《簡帛的形制與使用》,見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頁115—131。劉國忠《古代的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馮勝君《從出土文獻談先秦兩漢古書的體例(文本書寫篇)》,《文史》第69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25—36。程鵬萬博士學位論文《簡牘帛書格式研究》,長春:吉林大學,2006。
    2 整理者已經指出:“本編共九支簡,其內容由《莊王既成》和《申公臣靈王》兩篇合成。前篇《莊王既成》的結束語與後篇《申公臣靈王》的首句同在第四簡上,篇間由墨釘劃分。”參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頁239。
    3 沈培《上博(六)中<平王問鄭壽>和<平王與王子木>應是連續抄寫的兩篇》,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11。
    1 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春秋事語>釋文》,見《文物》1977年第1期,頁32。駢宇騫《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448—449。
    2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叁]》,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頁3—20。下文引整理者意見皆同此,不再出注。
    3 裘錫圭《帛書<春秋事語>校讀》,見《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期,長沙:《船山学刊》杂志社编辑出版,2004,頁72—95。
    1 裘錫圭《帛書<春秋事語>校讀》,見《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期,長沙:《船山学刊》杂志社编辑出版,2004,頁83。
    2 郭永秉《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補釋三則》,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頁330—332。
    1 裘錫圭《帛書<春秋事語>校讀》,見《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期,長沙:《船山学刊》杂志社编辑出版,2004,頁90。
    2 鄭良樹《<春秋事語>校釋》》,見鄭良樹《竹簡帛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頁38—39。
    1 裘錫圭《帛書<春秋事語>校讀》,見《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期,長沙:《船山学刊》杂志社编辑出版,2004,頁92。
    2 同前注,頁93。
    3 郭永秉《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補釋三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頁320—327。
    1 裘錫圭《帛書<春秋事語>校讀》,見《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期,長沙:《船山学刊》杂志社编辑出版,2004,頁94—95。本段下引《校讀》皆同此。
    1 張政烺《<春秋事語>解題》,見《文物》1977年第1期,頁36—39。本節下引張政烺說皆同此。
    2 駢宇騫《帛書<春秋事語>與<管子>》,見《文獻》1992年第2期,頁153—161。
    3 鄭良樹《<春秋事語>校釋》,見鄭良樹《竹簡帛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頁43。本段所引鄭良樹說皆同此。
    4 參看裘錫圭《談談三年垣上官鼎和宜陽秦銅鍪的銘文》之後的“附記”,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281。
    1 駢宇騫《帛書<春秋事語>與<管子>》,見《文獻》,1992年第2期,頁160。
    2 《座談馬王堆漢墓帛書》,見《文物》1974年第9期,頁51。
    1 裘錫圭《帛書<春秋事語>校讀》,見《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期,長沙:《船山学刊》杂志社编辑出版,2004,頁73。
    2 張政烺《<春秋事語>解題》,見《文物》,1977年第1期,頁37。
    3 李學勤《帛書<春秋事語>與<左傳>的流傳》,見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275。
    4 《座談馬王堆漢墓帛書》,見《文物》1974年第9期,頁51。
    5 李學勤《帛書<春秋事語>與<左傳>的流傳》,見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266—277。
    6 徐仁甫《左傳疏證》卷五,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頁212—218。
    1 王莉《<春秋事語>研究二題》,《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5期,頁45。
    2 李學勤《帛書<春秋事語>與<左傳>的流傳》,見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269。
    3 沈玉成、劉寧《今文學和<左傳>真偽之爭》,見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頁329—409。
    4 裘錫圭《帛書<春秋事語>校讀》,見《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期,長沙:《船山学刊》杂志社编辑出版,2004,頁72—73。李學勤《帛書<春秋事語>與<左傳>的流傳》,見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266。
    5 裘錫圭《帛書<春秋事語>校讀》,見《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期,長沙:《船山学刊》杂志社编辑出版,2004,頁73。
    1 曉菡《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概述》,見《文物》1974年第9期,頁42。
    1 限於篇幅,表格下的說明內容只是幾個本子之間的重要差別,以及某些可以作為校正帛書或古書依據的文字對照。更為詳盡的文本比較可參看:(1)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2)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叁]》,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以上兩種書釋文和注釋的內容基本無別,只是(1)為簡體字本,(2)則改成了繁體字。本文引用時徑稱“整理者”。(3)楊昶《<戰國策>校讀記》,見《江漢論壇》1982年第2期,頁76—82。按:下文引稱“楊昶”。(4)裘錫圭《讀<戰國縱横家書釋文注釋>札記》,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362—386。下文簡稱“《札記》”。
    2 查看圖版,帛書此處確用“趙”字而非“勺”字。帛書下文還有這種情況,釋文直錄為“趙”,不贅。
    1 《札記》疑“哭”乃“喪”之形近誤字,參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363。
    1 此段釋文编聯參考李零《讀銀雀山漢簡<三十時>》,見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395—415。
    1 《禮記·月令》無此句。
    2 《禮記·月令》無此句。
    3 《禮記·月令》無此句。
    4 《禮記·月令》作“土事毋作,慎毋發蓋,毋發室屋及起大眾,以固而閉。地氣沮泄,是謂發天地之房,諸墊則死,民必疾疫,又隨以喪”。
    5 《五令》所謂“義令失”,按其行文規律當指在夏行秋令,因此才會有與秋季相對應的“毛蟲”為災;但《時則》的記載略有不同。毛蟲當指獸類,不過無論是《時則》還是《月令》,都沒有在夏季失令的內容里涉及到獸類造成危害的情況。《時則》中的“螽蝗為敗”,《禮記·月令》作“蝗虫为灾”,《呂氏春秋·孟夏紀》作“虫蝗为败”。
    6 何寧引莊達吉云:女災,鄭康成以為敗任,是即生子不育之義也。按:人為蠃蟲之長,故“女災”當可與《五令》“蠃蟲為災”相應。參看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410。
    1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馬王堆帛書四種古醫學佚書簡介》,見《文物》1975年第6期,頁16—19。
    2 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概述》,見《文物》1985年第1期,頁9—15。
    3 這部份內容包含各種疾病名稱六十餘種,依從頭至足次序排列。它跟馬王堆《五十二病方》內容並不相同,只是其中有些病名見於《五十二病方》。表格中列在上下兩欄只是為了排版方便,二者並不是對照頊。
    4 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頁235。
    1 按:此“踝”並非指腳踝(由脛骨和腓骨下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腿與腳之間左右兩側的突起部分),而應指前臂骨下端的膨大部分,手掌後小指側的高骨,也叫“尺骨小頭”。《靈樞·本輸》:“陽谷,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清張志聰《黃帝內經集注·靈樞集注》云:“臂骨盡處為腕,腕下兌骨為踝。”參看[清]張志聰《黃帝內經集注·靈樞集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頁86。
    2 《校注語譯》頁112校[九]:嗌,張注本作“咽”。
    3 《校注語譯》頁112校[十]:以,《圖經》卷二作“回”。
    4 《校注語譯》頁112校[十一]:頰,《脈經》卷六第四、《圖經》卷二“頰”下並有“頜”字。按:下“頸頜”之“頜”字是由“頰頜”誤移,應據《脈經》改正。
    1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馬王堆四種古醫學佚書簡介》,見《文物》1975年第6期,頁1—5。
    1 鐘益研、淩襄《我國現已發現的最古醫方——帛書<五十二病方>》,見《文物》1975年第9期,頁49—60。
    2 張維波《中醫外治法的鼻祖——砭石療法》,見《中國針灸》2003年第5期,頁299—300。
    1 連劭名《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初探》,見《文物》1989年第7期,頁75—81。
    1 彭浩《張家山漢簡<引書>初探》,見《文物》1990年第10期,頁87—91。高大倫《張家山漢簡<引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頁67—75。下文徑稱“高大倫”。下文兩個對照表係在該書所列對照表基礎上,根據《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整理而成的。參看張家山二四七號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頁283—299。
    1 此書撰成於公元984年(當中國宋太宗雍熙元年),是一種仿中國唐代《外臺秘要》體例、摘錄兩百餘種中醫書及文史書而编成的漢方類書。
    2 沈澍農《醫心方校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頁1332—1344。
    3[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頁18—21。
    4[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頁193—194。 三字,《諸病源候論》此處作“盛榮”,且另有“洗浴遠避寒暑”一頊。
    1 三本皆無帛書“毋食□”的禁忌而有“和以茱萸,調以五味”之說。
    2 帛書“養氣”之後無他說,三本皆有“以定五臟”之說。
    3 帛書“未□□□”,三本中不見對應內容。
    4 帛書“[乃始成]骨”的“骨”,《產經》作“骨髓”,疑“髓”字衍文;其餘二本與帛書同。
    5 帛書“居燥處,毋使[□□]”,《產經》對應處分別作“居必燥之”,“無使身安”;其餘二本相應處皆作“居處必燥”,“無使定止”。三本此二句的次序均與帛書相反。
    1 帛書“美齒”,《產經》和《千金要方》作“堅齒”,《諸病源候論》作“牢齒”。
    2 帛書“密腠理”之下無他語,三本均多出“而光澤顏色”五字。
    3 帛書“十月”部分殘缺,傳世的三個本子中,《千金要方》和《諸病源候論》文字較接近。
    1 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臺北:臺灣藝文印書館,2004,頁43。
    2 參看裘錫圭《馬王堆醫書釋讀瑣議》,見《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87年第4期,頁44。又見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頁525—536。本節下文簡稱“《瑣議》”,不再出注。
    3 《瑣議》指出:此方針對的情況是“夫婦相惡”:施治方式為“塗”,所塗方位在“戶”。從這三點來
    1 葉瑛《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頁63。
    1 參看顧史考《以戰國竹書重讀<古書通例>》,“2008芝加哥簡帛論壇”會議論文。
    2[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頁247—248。
    3 余嘉錫《古書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頁94—98。
    1 裘錫圭《四十年來發現的簡帛古籍對傳世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性(提要)》,見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頁289—293。
    1 同前注。
    2 參看劉建國《先秦偽書辨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頁341。
    3 參看《座談馬王堆漢墓帛書》,見《文物》1974年第9期,頁45—46。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見《考古學報》1975年第1期,頁17—27。
    4 類似的話還見於帛書《經法·四度》:“廢私而立公,人之稽也。”
    1 《鶡冠子》舊注:“忒一作或。”按:作“或”字則可讀為“惑”,與帛書同。
    2 裘錫圭《談談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漢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144。
    1 下文我們將要談到,從敦煌本《文子》殘卷來看,柳宗元所辨《文子》大概跟今博本《文子》的面貌是比較接近的。後文“《文子》”即指今本《文子》。
    2 劉建國《先秦偽書辨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頁178。
    3 參看李學勤《試論八角廊簡<文子>》,見《文物》1996年第1期,頁36—40。
    4 參看: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定縣40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見《文物》1988年第8期,頁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縣漢簡整理小組《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釋文》,見《文物》1995年第12期,頁27—35。張豐乾《出土文獻與文子公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頁229。
    1 參看朱大星《<文子>敦煌本與竹簡本、今本關係考論》,見《敦煌研究》2003年第2期,頁60。
    2 同前,頁60—63。
    1 何志華《<文子>著作年代新證》,香港漢達古文獻研究計劃,2004,頁17。
    2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定縣40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見《文物》1981年第8期,頁12。
    1 張豐乾《出土文獻與文子公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頁55—68。
    2 蔡偉《據戰國文字“亙、亟相混”現象校讀古籍(二則)》,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33。
    1 參看劉建國《先秦偽書辨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頁276。
    2 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見《考古學報》1975年第1期,頁17—27。
    3 轉引自單育辰《從戰國簡<曹沫之陳>再談今本<吳子>、<慎子>的真偽》,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09。
    1 參看劉建國《先秦偽書辨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頁294。
    2 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見《考古學報》1975年第1期,頁17—27。
    1 裘錫圭《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後佚書與“道法家”——兼論<心術上> <白心>為慎道田駢學派作品》,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342—343。
    2 廖名春《楚竹書<曹沫之陳>與<慎子>佚文》,見趙聰惠主编《趙文化論叢》,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頁396—406。
    3 單育辰《從戰國簡<曹沫之陳>再談今本<吳子>、<慎子>的真偽》,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09。
    1 參看銀雀山漢簡整理小組《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王兵>篇釋文》,《文物》1976年第12期,頁36—43。
    2 裘錫圭《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後佚書與“道法家”——兼論<心術上> <白心>為慎道田駢學派作品》,《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並非<黃帝四經>》,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330—360。
    3 董珊《“弌曰”解》,見《文物》2007年第3期,頁60。
    1 楊寬《月令考》第六節《<月令>與<豳風·七月>、<夏小正>之比較》將三篇文獻的內容列表對照,用以論述從西周經春秋到戰國這三種文獻所記載的“物候”知識是一脈相承的,按時令進行的農事也是一脈相承的。參看楊寬《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頁463—510。
    2 參看趙守正《管子通解》,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頁161。
    3 錢玄《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頁34—52。
    1 裘錫圭《談談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漢古籍整理中的作用》,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143—144。
    1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儒家者言>釋文》,見《文物》1981年第8期,頁13—19。
    3 韓自強《<儒家者言>章題、<春秋事語>章題及相關竹簡》,見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頁162。
    1 同前注。
    2 高亨《<晏子春秋>的寫作年代》,見《文學遺產》(增刊)1961年第11期。
    3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頁160。
    4 董珊《讀<上博六>雜記(續二)》,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8。
    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頁203。
    2 董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2005/dongshan001.htm。
    3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簡——甲渠候官與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頁204。薛英群《居延漢簡通論》,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1,頁521—523。
    1 李學勤《竹簡<家語>與漢魏孔氏家學》,見《李學勤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頁508—515。
    1 胡平生《阜陽雙古堆漢簡與<孔子家語>》,見《國學研究》第七卷,2000,頁516—546。。
    2 福田哲之《阜陽漢墓出土木牘章題考——以一號、二號木牘為中心》、《阜陽漢簡一號木牘章題與定州漢墓竹簡<儒家者言>——與<新序><說苑><孔子家語>之關係》,見福田哲之《中國出土文獻與戰國文字之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頁63—86,頁87—115。
    1 李學勤《簡帛與漢初學術史》,見《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頁368—372。李學勤《竹簡<家語>與漢魏孔氏家學》、《八角廊漢簡儒書小議》,並見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380—397。
    1 兩文均收入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329—360。
    2 李學勤《信陽楚墓中發現最早的戰國竹書》,見《光明日報》1957年11月27日第3版。
    3 史樹青《信陽長臺關出土竹書考》,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63年第4期,頁89—93。
    4 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一篇浸透著奴隸主思想的反面教材——談信陽長臺關出土的竹書》,見《文物》1976年第6期,頁76—79。
    5 李學勤《長臺關竹簡中的<墨子>佚篇》,見《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0,頁1—8。
    6 王志平《<孔子家語>札記》,見王元化主編《學術集林》卷九,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頁119—131。
    7 楊澤生《信陽楚簡第一組38號和3號研究》,見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2001》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頁1—5。下文簡稱“《研究》”。楊澤生《長臺關竹書的學派性質新探》,見《文史》2001年第4期,頁31—38。下文簡稱“《新探》”。
    1 陳鼓應《<太一生水>与<性自命出>发微》,見陳鼓應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頁393—411。
    2 劉樂賢《<性自命出>的學派性質》,http;//www.bamboosilk:org/Wsssf/Liulexuan.htm。楊樹達《淮南子證聞》指出兩文同者有七、八節之多。劉樂賢進一步統計,《繆稱》採用《子思子》的地方不少於十二處,參看劉樂賢《<性自命出>與<淮南子·繆稱>論“情”》,見《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頁22—27。
    1 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拼合與编連問題小議》,見《文物》2003年第5期,頁58。陳偉《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從政>校讀》,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henwei01.htm。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札記》,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zhoufengwu01.htm。劉信芳《上博藏楚簡<從政> “四毋”補釋》,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liuxinfang02.htm。為行文簡便,本節下文引用時徑以作者之名代稱其文。
    2 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札記》,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zhoufengwu01.htm。
    3 楊朝明《上博藏竹書<從政>篇“五德”略議——兼說<從政>應該屬於<子思子>佚篇》,http://www.jianbo.org/Wssf/2003/yangchaoming01.htm。
    4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頁219。
    5 陳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從政>篇研究(三題)》,見邢文主编《儒學的再思考——第三屆國際簡帛研討會論文選》,TrinityUniversitySanAntonio,U.S.A,2006。下文簡稱“《三題》”。
    6 《三題》原注:郭沫若《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收入《郭沬若全集·歷史编》第2冊,第128頁,人民出版社,1982。
    1 《三題》原注:“寬則得眾”又見於《論語·堯曰》首章之末:“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此五字衍文),敏則有功,公則說。”翟灏《四書考異》以為此數句即“子張問仁”章之“脫亂不盡之文”。參看:程樹德《論語集釋》,第1367—1368頁,中華書局,1990。
    2 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中篇)札記》,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zhoufengwu01.htm。
    3 楊朝明《上博藏竹書<從政>篇“五德”略議——兼說<從政>應該屬於<子思子>佚篇》,http://www.jianbo.org/Wssf/2003/yangchaoming01.htm。楊朝明《新出竹書與<論語>成書問題再認識》,見《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3期,頁32—39。
    1 《三題》原注:姜廣輝《郭店楚簡與原典儒學》,《郭店簡與儒學研究(姜廣輝主編《中國哲學》第二十一輯)》,第263—273頁,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廖名春《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郭店楚簡研究(姜廣輝主編《中國哲學》第二十輯)》,第36—74頁,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王博《郭店竹簡與子張之儒的研究》,收入《簡帛思想文獻論集》,第87—129頁,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2 姜廣輝《上博藏簡<容成氏>的思想史意義——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初讀印象札記》,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jiangguanghui01:htm。
    3 趙平安《楚竹書<容成氏>的篇名及其性質》,見饒宗頤主編《華學》第六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頁75—78。饒宗頤《由尊盧氏談到上海竹書(二)的<容成氏>——兼論其與墨家關係及其他問題》,見《九州學林》2006·春(總第11期),頁2—16。
    4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頁307、313。
    1 吳根友《上博簡<容成氏>政治哲學思想探析》,丁四新主编《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頁8—18。
    2 單育辰《新出楚簡<容成氏>與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研究》,吉林大學2008年“985工程”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項目號:20081203)。
    3 郭永秉《從<容成氏>33號簡看<容成氏>的學派歸屬》,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集刊》第二輯,頁188—194。
    4 裘錫圭《新出土先秦文獻與古史傳說》,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36。
    1 裘錫圭《考古发现的秦汉文字资料对於校读古籍的重要性》,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97。
    2 張春龍《慈利楚簡概述》,見艾蘭、邢文主编《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頁5。
    3 陳劍《<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重编新釋》,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集刊》第二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頁173。
    4 參看裘錫圭《馬王堆醫書釋讀瑣議》,見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530。
    5 參看裘錫圭:《古文獻中讀為“設”的“埶”及其與“執”互訛之例》,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東方文化》Volume XXXVI,1998 Numbers1 and 2,2002,頁39—46。裘錫圭《出土古文獻與其他出土文字資料在古籍校讀方面的重要作用》、《簡帛古籍的用字方法是校讀傳世先秦秦漢古籍的重要依據》,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129—130,頁170—176。裘錫圭《再談古文獻以“埶”表“設”》,2009香港中文大學“古道照顏色——先秦兩漢古籍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1[日]金谷治著,曹峰、西山尚志譯《楚簡<性自命出>的考察》,見龐樸主編《儒林》第二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頁49—75。
    2 參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93—176。
    河南省文物工作隊第一隊.我國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信陽長臺關發掘一座戰國大墓[J].文物參考資料,1959(9).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南信陽楚墓圖錄[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信陽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山東博物館、臨沂文物組.山東臨沂西漢墓發現《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等竹簡簡報[J].文物,1974(2).
    羅福頤.臨沂漢簡概述[J].文物,1974(2).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組.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孫臏兵法》釋文[J].文物,1975(1).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組.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王兵》篇釋文[J].文物,1976(12).
    銀雀山漢簡整理小組.銀雀山簡本《尉繚子》釋文(附校注)[J].文物,1977(3).
    銀雀山漢簡整理組.銀雀山漢墓竹簡(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吳九龍.銀雀山漢簡釋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河北省文物所.河北定縣40號漢墓發掘簡報[J].文物,1981(8).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定縣40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J].文物,1981(8).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儒家者言》釋文[J].文物,1981(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縣漢簡整理小組.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釋文[J].文物,1995(12).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二、三號墓發掘簡報[J].文物,1974(7).
    曉菡.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概述[J].文物,1974(9).
    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釋文[J].文物,1974(10).
    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五星占》附表釋文[J].文物,1974(11).
    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戰國策》釋文[J].文物,1975(4).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馬王堆帛書四種古醫學佚書簡介[J].文物,1975(6).
    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釋文(一)[J].文物,1975(6).
    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釋文(二)[J].文物,1975(9).
    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春秋事語》釋文[J].文物,1977(1).
    陳松長、廖名春.帛書《二三子問》、《易之義》、《要》釋文[J].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戰國縱横家書(簡注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經法(簡注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馬王堆漢墓帛書[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叁][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季勛.雲夢睡虎地秦簡概述[J].文物,1976(5).
    湖北省孝感地區第二期亦工亦農文物考古訓練班.湖北雲夢睡虎地1號秦墓發掘簡報[J].文物,1976(6).
    雲夢秦簡整理小組.雲夢秦簡釋文(一)[J].文物,1976(6).
    睡虎地秦簡整理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八開綫裝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
    雲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雲夢睡虎地秦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睡虎地秦簡整理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八開精裝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安徽省文物王作隊、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縣文化館.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發掘簡報[J].文物,1978(8).
    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簡介[J].文物,1983(2).
    荊州博物館.江陵九店東周墓[J].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九店楚簡[M].北京:中華書局.2001.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張家山三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簡[J].文物,1985(1).
    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概述[J].文物,1985(1).
    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釋文[J].文物,1989(7).
    張家山247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247號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甘肅省文物考古所和天水市北道區文化館.甘肅天水放馬灘戰國秦漢墓群的發掘[J].文物,1989(2).
    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J].文物,1989(2).
    文物,1990(10)圖版柒
    考古學報,1995(2)圖版陸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石板村36號戰國墓發掘簡報[J].文物,1990(1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考古漫步[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荊州郭店一號楚墓[J].文物,1997(7).
    荊州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
    “郭店楚簡新釋”項目釋文(待刊)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陳劍主持“上博簡字詞全编”項目成果《上博一~六釋文(工作本)》等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簡——甲渠候官與第四燧[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詹鄞鑫主持“戰國楚簡集釋長編”頊目成果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2003.
    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朱彬.禮記訓纂[M].北京:中華書局,1996.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M].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孫詒讓.大戴禮記斠補[M].台灣:文史哲出版社,1988.
    方向東.大戴禮記彙校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8.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西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東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諸祖耿.戰國策集注彙考(增補本)[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徐元誥.國語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02.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彙校集注(修訂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孔子家語[M].《四部叢刊》本,上海:上海書店,1985.
    [清]陳士珂.孔子家語疏證[M].上海:上海書店,1987.
    羊春秋.新譯孔子家語[M].臺北:臺灣三民書局,1996.
    楊朝明.孔子家語通解[M].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62.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戴 望.管子校正[M].北京:中華書局,2006.
    黎翔鳳.管子集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4.
    趙守正.管子通解[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
    鐘兆華.尉繚子校注[M].鄭州:中州書畫社,2005.
    吳子[M].《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1954.
    婁樹元、吳樹平.六韜譯注[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M].成都:巴蜀書社,2002.
    何 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閻振益、鐘夏.新書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0.
    向宗魯.說苑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7.
    石光瑛.新序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1.
    [隋]巢元方.諸病原候論[M].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M].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清]張志聰.黃帝內經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沈澍農.醫心方校釋[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明]郎 瑛.七修類稿[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白於藍.《郭店楚墓竹簡》讀後記[J].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110—116.
    白於藍.《郭店楚墓竹簡》考釋(四篇)[J].見李學勤、謝桂華.簡帛研究2001(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192—198.
    蔡偉.古文獻中所見“危、免互訛”之例[EB].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20.
    蔡偉.據戰國文字“亙、亟相混”現象校讀古籍(二則)[EB].http://www.bsm.org.cn/show_rticle.php?id=533.
    曹峰.《二德》與《黃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A].見:曹峰.[博楚簡思想研究[M].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241—266.
    陳鼓應.《太一生水》与《性自命出》发微[J].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393—411.
    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J].文物,2003(5):56—59.
    陳劍.郭店簡《窮達以時》、《語叢四》的幾處簡序調整[A].見:艾蘭、邢文.新出簡帛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316—322.
    陳劍.上博竹書《曹沫之陳》新編釋文(稿)[EB].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2005/chenjian001.htm.
    陳劍.談談《土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编聯問題[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4.
    陳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從政》篇研究(三題)[A].見:邢文.儒學的再思考——第三屆國際簡帛研討會論文選[C].Trinity University San Antonio,U.S.A.2006.
    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A].見: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M].北京:綫裝書局,2007:20—38.
    陳劍.釋上博竹簡和春秋金文的“羹”字異體[A].見: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C].258—290.
    陳劍.《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重編新釋[J].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集刊(第二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60—187.
    陳劍.試說戰國文字中寫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諸字(2008,待刊稿).
    陳來.郭店楚簡與儒家記說續探[J].中國哲學(第21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60—91.
    陳偉.郭店楚簡別釋[J].江漢考古,1998(4):67—72.
    陳偉.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從政》校讀[EB].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chenwei01.htm.
    陳偉.《昭王毀室》等三篇的幾個問題[J].出土文獻研究(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0—34.
    陳偉.《鮑叔牙與隰朋之諫》零識(續)[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3.
    陳偉.也說《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與《管子·霸形》的對讀[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6.
    陳偉.讀《上博六》條記[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7.
    陳偉.《王子木蹠城父》校讀[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5.
    陳偉.上博楚竹書《莊王旣成》初讀[J].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485—488.
    陳偉武.試論簡帛文獻中的格言資料[A].“2008芝加哥簡帛論壇”會議論文.
    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6.
    陳志向.《上博七·武王踐阼》韻讀[EB].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38.
    董珊.“弌曰”解[J].文物,2007(3):57—61.
    董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EB].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2005/dongshan001.htm.
    董珊.《曹沫之陳》中的四種“復戰”之道[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77.
    董珊.讀《上博六》雜記(續二)[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8.
    董珊.讀《上博六》雜記(續四)[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9.
    范常喜.《上博五·三德》札記三則[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2.
    范常喜.《上博七·吳命》 “殃”字補議[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55.
    馮勝君.從出土文獻談先秦兩漢古書的體例(文本書寫篇)[J].《文史》(第69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25—36.
    馮勝君.戰國楚文字“黽”字用作“龜”字補議[J].中國文字學會、河北大學漢字研究中心.漢字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478—479.
    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M].北京:錢裝書局,2007.
    馮勝君.《性情論》首句“凡人雖有生”新解[J].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简帛(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27—230.
    福田哲之.中國出土文獻與戰國文字之研究[M].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學生讀書會.攻研雜志(一)[EB].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01.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EB].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76.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脈書》校釋[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引書》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1995.
    高亨.《晏子春秋》的寫作年代[J].文學遺產(增刊),1961(11).
    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M].濟南:齊魯書社,1989.
    葛亮.《上博七·鄭子家喪》補說[EB].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16.
    顧史考.上博竹書《三德》篇逐章淺釋.屈萬里先生百嵗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6.9.15—16.
    顧史考.楚文“唬”字之雙重用法:說“競公‘痼’”及苗民五‘號’之刑[J],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388—390.
    顧史考.以戰國竹書重讀《古書通例》.“2008芝加哥簡帛論壇”會議論文.
    郭靄春.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釋[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管子集校[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郭沂.郭店楚簡與先秦學術思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郭永秉.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補釋三則[J].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330—332.
    郭永秉.《競公瘧》篇“病”字小考[EB].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77.
    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郝士宏.再讀《武王踐阼》小記二則[EB].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30.
    何有祖.慈利竹簡試讀[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1.
    何有祖.慈利竹書與今本《吳語》試勘[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9.
    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6.
    何直剛.《儒家者言》》略說[J].文物,1981(8):20—22.
    何志華.《文子》著作年代新證[M].香港漢達古文獻研究計劃,2004.
    胡平生.阜陽雙古堆漢簡數術書簡論[J].中國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獻研究(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12—30.
    胡平生、李天虹.長江流域出土簡牘與研究[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黃德寬、徐在國.郭店楚簡文字考釋[A].見:黃德寬、徐在國、何琳儀.新出楚簡文字考[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1—16.
    黃懷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詩論》解義[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季旭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M].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季旭昇.《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毋內錢器”句小考[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3.
    姜廣輝.上博藏簡《容成氏》的思想史意義——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初讀印象札記[EB].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jiangguanghui01.htm.
    金谷治.楚簡《性自命出》的考察[J].儒林(第二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49—60.
    井上亘.《内豐》篇与《昔者君老》篇的编联问题[ED].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432.
    李存山.《孔叢子》中的“孔子詩論”[J].孔子研究,2003(3):8—15.
    李家浩.讀《郭店楚墓竹簡》瑣議[J].中國哲學(第二十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353—354.
    李家浩.讀張家山漢墓竹簡《蓋盧》札記一則[J].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五輯):98—104.
    李零.《管子》三十時節與二十四節氣[J].管子學刊,1988(2):18—24.
    李零.李零自选集[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6.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6.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修訂本)[M].北京;三聯書店,2008.
    李天虹.釋楚簡文字“(?)”[J].華學(第四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85—87.
    李天虹.《性自命出》的編連及分篇[J].見:李學勤、謝桂華.簡帛研究2001(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149—152.
    李天虹.《景公瘧》“市”字小記[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1.
    李天虹.上博(六)札記兩則[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50.
    李學勤.信陽楚墓中發現最早的戰國竹書[N].光明日報,1957,11(27):3.
    李學勤.李學勤集——追溯·考據·古文明[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
    李學勤.長臺關竹簡中的《墨子》佚篇[A].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集[C].成都:巴蜀書社,1990:1—8.
    李學勤.試論八角廊簡《文子》[J].文物,1996(1):36—40.
    李學勤.古文獻叢論[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李學勤.郭店楚簡與儒家經籍[J].中國哲學(第20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18—21.
    李學勤.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李學勤.郭店楚簡《六德》的文獻學意義[A].見: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會.武漢國際會議論文集[C].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7—21.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李學勤.初識清華簡[N].光明日報,2008.12(1):12.
    連劭名.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初探.[J].文物,1989(7):75—81.
    梁靜.《景公瘧》與《晏子春秋》的對比研究[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75.
    廖名春.帛書《二三子問》簡說[J].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90—195.
    廖名春.帛書《繆和》《昭力》簡說[J].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09—215.
    廖名春.荀子新探[M].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廖名春.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J].中國哲學(第20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36—74.
    廖名春.楚竹書《內禮》與《曾子立孝》首章的對比研究[A].見: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C].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265—287.
    廖名春.楚竹書《曹沬之陳》與《慎子》佚文[A].見:趙聰惠主編《趙文化論叢》[C].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396—406.
    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M].臺北:臺灣藝文印書館,2004.
    林澐.包山楚簡札記七則[A].林澐.林澐學術文集[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19—21.
    劉國忠.古代的帛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劉洪濤.上博竹書《民之父母》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2008.
    劉洪濤.上博五《弟子問》小考兩則(修訂稿)[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75.
    劉洪濤.《民之父母》、《武王践阼》合编一卷说[EB].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14.
    劉建國.《先秦偽書辨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M].台北:臺灣文津出版社,1994.
    劉樂賢.《性自命出》與《淮南子·繆稱》論“情”[J].中國哲學史,2000(4):22—27.
    劉樂賢.《性自命出》的學派性質[EB].http://www.bamboosilk.org/Wssf/Liulexuan.htm.
    劉樂賢.郭店楚簡《六德》初探[A].見: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會.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384—388.
    劉樂賢.郭店楚簡雜考(五則)[J].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205—209.
    劉樂賢.讀上博簡《容成氏》小札[A].見: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编[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353—357.
    劉樂賢.“遠者不方”補說[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1.
    劉樂賢.讀上博五《競建內之》札記[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8.
    劉樂賢.馬王堆天文書考釋[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劉信芳.孔子詩論述學[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
    劉信芳.上博藏楚簡《從政》 “四毋”補釋[EB].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liuxinfang02.htm.
    劉信芳.上博藏六《用曰》12、13號簡試解[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74.
    劉信芳.上博藏六《用曰》試解四則[J].中國文字學報(第二輯):49—53.
    劉釭、袁仲一.秦文字通假集釋[M].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劉雲.說《上博七·吳命》中的“先人”之言[EB].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33.
    劉釗.關於馬王堆和張家山出土醫書中兩個詞語解釋的辨正[J].古籍整理與研究學刊,1994(3):34—35.
    劉釗.釋馬王堆帛書《日月風雨雲氣占》中的“木剽”和“沒戟”[J].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45—448.
    劉釗.《馬王堆天文書考釋》注釋商兌[J].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01—508.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魯家亮.《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與《管子·戒》對讀札記[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26.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
    羅福頣.臨沂漢簡所見古籍概略[J].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38—39.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寧鎮疆.由《民之父母》與定州、阜陽相關簡牘再說《家語》的性質及成書[A].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新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277—310.
    彭浩.張家山漢簡《引書》初探[J].文物,1990(10):87—91.
    彭浩.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注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彭浩.試說“畝纆短,田纆長,百糧箽”[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2.
    彭林.《郭店楚簡·性自命出》補釋[J],《中國哲學》(第20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315—319.
    駢宇騫.帛書《春秋事語》與《管子》[J].文獻,1992(2):153—161.
    駢宇騫、段書安.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錢存訓.書於竹帛[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錢玄.三禮通論[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秦倞.馬王堆帛書《易傳》釋文(2007,未刊稿).
    裘錫圭.馬王堆醫書釋讀瑣議[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87(4):42—44.又見:裘錫圭.古文字論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2:532—533.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化隨筆[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裘錫圭.考古資料與傳世先秦秦漢古籍的整理(課程講義,未刊)
    裘錫圭.古文獻中讀為“設”的“埶”及其與“執”互訛之例[A].見: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東方文化》Volume XXXVI,1998 Numbers1 and 2,2002:39—46.
    裘錫圭.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郭店楚墓竹簡研究項目介紹[J].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
    裘錫圭.帛書《春秋事語》校讀[J].《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期),長沙:《船山学刊》杂志社编辑出版,2004:72—95.
    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裘錫圭.釋戰國楚簡中的“(?)”字[J].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220—255
    裘錫圭.談談三年垣上官鼎和宜陽秦銅鍪的銘文“附記”[J].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281.
    裘錫圭.银雀山竹简第二辑编辑说明(未刊稿).
    裘錫圭.再談古文獻以“埶”表“設”.2009香港中文大學“古道照顏色——先秦兩漢古籍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饒宗頤.談銀雀山簡《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J].簡帛研究(第一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113—119.
    饒宗頤.唐勒及其佚文——楚辭新資料[A].見: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十一)[M].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57—63.
    饒宗頤.由尊盧氏談到上海竹書(二)的《容成氏》——兼論其與墨家關係及其他問題[J].九州學林,2006·春(總第11期):2—16.
    單育辰.從戰國簡《曹沫之陳》再談今本《吳子》、《慎子》的真偽[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09.
    單育辰.新出楚簡《容成氏》與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研究項目(吉林大學 2008年“985工程”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 項目號:20081203)
    沈培.《上博(六)》中《平王問鄭壽》和《平王與王子木》應是連續抄寫的兩篇[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11.
    沈培.《上博(七)》殘字辨識兩則[EB].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98.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史黨社.讀上博簡《容成氏》小記[EB].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473.
    史樹青.信陽長臺關出土竹書考[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63(4):89—93.
    蘇建洲.讀《上博六》筆記[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82.
    湯淺邦弘.戰國楚簡與秦漢之思想史研究[M].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湯彰平.論唐勒賦殘簡[J].文物,1990(4):48—52.
    唐蘭.《黃帝四經》初探[J].文物,1974(10):48—52.
    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J].考古學報,1975(1):17—27.
    汪少華.《觸龍說趙太后》 “必勿使反”何故、“持其踵”何為[A].見汪少華.古詩文詞義訓釋十四講[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263—271.
    王博.關於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的結構與性質[J].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 三聯書店,1999.
    王博.關於郭店楚墓竹簡綴合的幾個問題[J].中國哲學(第21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258—259.
    王丹紅.清华大学入藏战国竹简典籍[EB].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0/211938.html.
    王鍔.《禮記》成書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晶.釋《上博五·三德》簡十六[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4.
    王莉.《春秋事語》研究二題[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5):42—45.
    王治平.《孔子家語》札記[J].見:王元化.學術集林(卷九),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119—131.
    魏宜輝、周言.讀《郭店楚簡》札記[J].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234—235.
    肖毅.慈利竹書《國語·吳語》初探[EB].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9.
    解文超.先秦兵書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徐仁甫.左傳疏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徐少華.郭店楚簡《六德》篇思想源流探析[A].見: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會.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375—383.
    薛英群.居延漢簡通論[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1.
    顏世鉉.郭店楚简《六德》笺释[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二本第二分).
    楊昶.《戰國策》校讀記[J].江漢論壇,1982(2):76—82.
    楊朝明.上博藏竹書《從政》篇“五德”略議——兼說《從政》應該屬於《子思子》佚篇[EB].http://www.jianbo.org/Wssf/2003/yangchaoming01.htm.
    楊朝明.《禮記·孔子閒居》與《孔子家語》[A].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新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51—56.
    楊朝明.新出竹書與《論語》成書問題再認識[J].中國哲學史,2003(3):32—39.
    楊懷源.讀上博簡(三)《中弓》札記四則補[EB].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HTML/yanghuaiyuan02.htm.
    楊澤生.《上海博物館所藏竹書(二)》補釋[EB].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yangzesheng02.htm.
    楊澤生.信陽楚簡第一組38號和3號研究[J].見:李學勤、謝桂華.簡帛研究2001(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1—5.
    楊澤生.長臺關竹書的學派性質新探[J].文史,北京:中華書局,2001(4):31—38.
    葉瑛.文史通義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一蟲.由《鄭子家喪》看《左傳》的一處注文[EB].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09.
    余嘉錫.古書通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于凱.上博楚簡《容成氏》疏札九則[A].見: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编[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379—390.
    袁國華.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十一則[J].臺灣《中國文字》(新廿四期):135—146.
    張春龍.慈利楚簡概述[A].見:艾蘭、邢文.新出簡帛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4—11.
    張豐乾.出土文獻與文子公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張富海.郭店楚簡《緇衣》篇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2002.
    張紅.郭店簡《窮達以時》集釋[D].長春:吉林大學,2006.
    張維波.中醫外治法的鼻祖——砭石療法[J].中國針灸,2003(5):299—300.
    張政烺.《春秋事語》解題[J].文物,1977(1):36—39.
    張政烺.奭字說[A].見:張政烺文史論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115—118.
    趙逵夫.唐勒《論義御》與楚辭向漢賦的轉變——兼論《遠遊》的作者問題[J].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5):32—39.
    趙平安.釋郭店簡《成之聞之》中的“(?)”字[J].見:李學勤、謝桂華.簡帛研究2001(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174—176.
    趙平安.楚竹書《容成氏》的篇名及其性質[J].華學(第六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75—78.
    趙平安.《武王踐阼》“曼”字補說[EB].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58.
    鄭良樹.《春秋事語》校釋[A].見:鄭良樹.竹簡帛書論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2:18—46.
    鄭良樹.論《晏子春秋》的编寫及成書過程[J].管子學刊,2000(1):25—33.
    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一篇浸透著奴隸主思想的反面教材——談信陽長臺關出土的竹書[J].文物,1976(6):76—79.
    鐘益研、淩襄.我國現已發現的最古醫方——帛書《五十二病方》[J].文物,1975(9):49—60.
    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札記[EB].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zhoufengwu01.htm.
    周鳳五.郭店楚簡識字札記[A].見: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C].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353—354.
    周一謀、蕭佐桃.馬王堆醫書考注[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朱大星.《文子》敦煌本與竹簡本、今本關係考論[J].敦煌研究,2003(2):60—63.
    朱淵清、廖名春.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朱淵清.從孔子論《甘棠》看孔門《詩》傳[A].見:朱淵清、廖名春.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C].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118—139.
    朱淵清.阜陽雙古堆1號木牘札記二則[J].齊魯學刊,2002(4):18—19.
    座談馬王堆漢墓帛書[J].文物,1974(9):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