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萨蒂之《运动与娱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活于两个世纪之交的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 1866-1925)以其性格怪癖,总是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些可笑、荒涎的古怪标题而闻名。也许正是因为他叛逆的个性难以被人理解,长期以来,在现代音乐的领域里,这个名字因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等人显赫名声的遮蔽,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然而,这位堪称“怪人怪才”的人物,却以其独特的创作思想引导法国整整一代作曲家摆脱了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战后法国音乐新风格的形成。其简单、裸露的美学观和主张明晰、单纯的创作理念是使其在音乐史上独占一席之地的坚实力证。
     本文以三个章节分别对“萨蒂其人”、“萨蒂的创作”和“萨蒂的研究价值”作了论述,旨在将萨蒂以古朴、讽刺的笔锋表现的类似从哈哈镜中折射出来的现实社会再次展现,在宣泄的摇滚音乐和令人伤感的靡靡之音充斥满耳的当今,带来一股清新的音乐风。
     论文第一部分着重叙述萨蒂的生命历程和其怪癖的性格特征。本着物化因素总是和精神现象相互联系的原则,从音乐的主体——“人”的角度出发,为本体研究作铺垫。第二部分论述了萨蒂各个时期的创作及其美学追求,并以萨蒂的钢琴小品集——21首《运动与娱乐》(亦译作《运动项目与嬉游曲》)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创作风格、音乐形象、体裁形式、曲式结构等诸多本体因素的分析,看到他作品中现实主义标题的外表,简约朴素得近乎夸张的织体;发现其尖刻、反对伤感的喜剧精神,钢琴漫画的本质和纯朴、自然、迷人的民族音乐的成分;剖析其美学特点,透视他尽管音乐简单,却依然刻骨铭心,越是力求避免直接诉诸感情,越觉入木三分的创作特征。第三部分论述了萨蒂的创作理念对后人的影响及其研究价值。萨蒂的作品兼有19世纪和20世纪音乐的特色。虽然他并不属于一流作曲家之列,在当时的声望也并不很高,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当人们从一定距离上来观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法国音乐史上的那一段光辉时期时,就越来越发现萨蒂对整个20世纪法国音乐的发展以至对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Erik Satie (1866-1925), who lived between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20th century, was well known of his eccentric character and always giving his works odd titles that seemed almost derisive and ridiculous. During a long period, in the modern music field,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famous names of Debussy and Ravel and Stravinsky, he was lack of enough recognition because of this. However, the musician, who was called a strange man, affected the French musicians with his unique idea of creativity.
    This thesis divides three parts, named "Erik Satie" and "Satie's works" and "The value of the research", in order to unfurl the phenomenon of the society in the Satie's works and bring us the fresh music wind.
    First of all, the article depicts the life and the wacky character of Satie. In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man", it makes the matting for the noumenon research. Secondly, it gives the dissertation of Satie's woks and the aesthetics idea in various periods. And it makes the 21 pieces piano opusculum works Sports and Divertissements the main object of research. Thirdly, it discusses the research value of Satie and hi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Satie's works had the characters both of 19th century and the 20th century. Although he was not of the first class composers and was not well accept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of his time, his simplicity, innovative harmonies, freedom of form and mastery of musical understatement made a strong impression on the young French composers and modern musicians.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Satie's works have received worldwide apprecia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of his importance he should be truly deserved.
引文
[1] 网上资料由Michael Furstner提供
    [2] 转引自《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 P353
    [3] 转引自Alan M Gillmor《Erik Satie》Boston 1988 P12
    [4] 同上
    [5] 此教派也译作“蔷薇十字会”,首先从德国发起,大约起源于17世纪。最初是反罗马天主教的,其成员都是道德和宗教上的改良派。他们认为自己掌握着某种神秘的钥匙,因此该教派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该教派的组织比较松散,没有固定的指挥中心,也没能在社会上形成某个阶层,但他们的成员都拥有相同的理想。至今仍然存有“英格兰玫瑰与十字架组织”,其总部设在伦敦。
    [6] 同注释[3]P33
    [7] 转引自《乐府新声》1989年2期P47
    [8] 同注释[3]P25
    [9] 网上资料
    [10] 达达主义运动开始于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在苏黎士、纽约、柏林、科伦、西德的汉诺威和巴黎等城市兴起的一种虚无主义艺术运动。
    [11] 转引自《乐府新声》1989年2期P49
    [12] 网上资料
    [13] 转引自《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1期P76
    [14] 转引自《西方音乐史略》P239
    [15] 同注释[7]
    [16] 转引自《西方音乐史略》P241
    [17] 同注释[11]
    [18] 网上资料
    [19] 法兰西岛位于法国的中北部,也就是今日首都巴黎的所在地,历来是法国的中心,因它被塞纳河、瓦兹河、诺奈特河和戴胡安河所环绕,故得名。法兰西岛民歌具备法国歌曲的各种特点,是法兰西民间音乐文化的代表,它们曲调细腻,曲式完美,艺术生命力强,在法国几乎尽人皆知,为法兰西民族的男女老少所喜
    
    爱。
    [20] 转引自《西方音乐史略》P239—240
    [21] 转引自《20世纪音乐概论》P212
    
    
    1.《西方音乐史》 [美]唐纳德·杰·格劳特 克劳德·帕利斯卡 著 汪启璋 吴佩华 顾连理译1996年1月版
    2.《简明牛津音乐史》 [英]杰拉尔德·亚伯拉罕 著 顾犇 译 钱仁康 杨燕迪校 1999年12月版
    3.《欧洲音乐简史》 钱仁康 编著 1991年6月版
    4.《欧洲音乐史话》 钱仁康 编著 1989年11月版
    5.《欧洲音乐史》 张洪岛 主编 1983年10月版
    6.《西方音乐史简编》 沈旋 谷文娴 陶辛 著 1999年5月版
    7.《西方音乐史略》 叶松荣著1990年3月版
    8.《西洋音乐史与风格》 刘志明著 1970年12月版
    9.《音乐史话》 [日]属 啓成 著 陈文甲 译 1983年2月版
    10.《外国钢琴音乐及演奏》 侯康为 王永振 编著 1999年5月版
    11.《20世纪音乐概论》 (上下) [美] 彼德·斯·汉森 著 孟宪福 译 1981年10月版(上) 1986年4月版(下)
    12,《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 杨儒怀 著 1995年6月版
    13.《音乐分析》 [美]约翰·怀特 著 张洪模译 1981年9月版
    14.《音乐语言》 [英]戴里克·柯克著 茅于润译 1981年6月版
    15.《和声处理法》 [英] 柏西·勃克 著 吴增荣 译 1953年5月版
    16.《当代和声》 [英] 莫·卡纳 著 冯覃燕 孟文涛 译 1983年6月版
    17.《12音序列》 王震亚 著 1991年7月版
    18.《20世纪西方作曲技法》 季家锦 编著 2000年8月版
    19.《法国歌曲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1983年12月版
    20.《西方音乐的观念》 姚亚平 著1999年11月版
    
    
    21.《西方现代音乐概述》 钟子林 编著1991年6月版
    22.《音乐家心理学》 [英]柏西·布克 著 金士铭译 景霑 陈仲庚校 1982年3月版
    23.《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 [德]孙志文 著 陈永禹译 1994年9月版
    24.《探索与狂热——现代西方音乐艺术》 庄曜著 2000年10月版
    25.《萨特其人及其“人学”》 黄颂杰 吴晓明 安延明著 1986年1月版
    26.《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 刘放桐等 编著 1990年8月版(上下)
    27.《诗人哲学家》 周国平 主编 1987年12月版
    28.《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 郭宏安 章国锋 王逢振 著 1997年6月版
    29.《存在哲学》 [法]让·华尔著 翁绍军 译 赵鑫珊校 1987年2月版
    30.《存在主义文论》 李钧著 2000年3月版
    31.《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 于润洋著 2000年1月版
    32.《西洋音乐的风格和流派》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1990年7月版
    33.《新音乐语汇》 霍华德·里萨蒂 选编 苏澜深 杨衡展 罗新民译 陈世宾 校 1992年2月版
    34.《音乐圣经》(增订本) 林逸聪 著 2000年版
    35.《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 STANLEY SADIE著1、2版
    36.《SATIE THE COMPOSER》 ROBERT ORLEDGE 1990版
    37.《SATIE SEEN THROUGH HIS LETTERS》 MICHAEL BULLOCK 1989版
    38.《ERIK SATIE》 ALAN·M·GILLMOR 1988版
    39.《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先锋人物——埃里克·萨蒂》 陈敏 编译 《乐府新声》 1989年2期
    40.《从作品看20世纪的钢琴音乐史》 徐元勇 摘译 程文新 校 《人民音乐》1987年5期
    41.《20世纪的钢琴作品》 [美]彼得·库珀 著 汪启璋 译 《国外音乐资料》1981年16辑
    
    
    42.《20世纪的法国钢琴艺术》 [苏]阿列克谢耶夫 著 谌国璋 译 《交响》1985年2、3、4期
    43.《法国的“阿格伊学派”》 [法]克洛德·罗斯坦 著 卢韦 译《外国音乐参考资料》 1982年3、4合期
    44.《法国的“六人团”》 [法]克洛德·罗斯坦 著 卢韦 译 《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2年3、4合期
    45.《出于友情的结合》 沈旋著《音乐爱好者》1987年2期
    46.《萨蒂和“六人团”》 钟子林 著 《人民音乐》1982年11期
    47.《法国的音乐与音乐家》 [法]路易·杜列依 著 吴广 译 《人民音乐》1956年7期
    48.《中世纪世俗音乐与萨蒂的钢琴音乐》 李磊《高保真音响》2001年12期
    49.《“非功能性”音响的历史意义——兼论德彪西、拉威尔、萨蒂音乐作品的某些特点》 张庆阳《人民音乐》 2000年9期
    50.《约翰·凯奇——先锋的旗帜》 余丹红《人民音乐》1999年12期
    51.《简约派音乐》 王今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4期
    52.《20世纪西欧作曲家概览》 常罡 编译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1—4期
    53.《4分33秒的先声——简评萨蒂的<烦恼>》 刘瑾《交响》2000年4期
    54.《埃里克·萨蒂和达达主义》刘瑾《中国音乐学》2001年2期
    55.《立体:西方音乐的基本研究方法——以萨蒂为例》仓淼 徐宗涛 《淄博学院学报》 200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