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效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了许多按老思路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如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问题,农村分配存在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农村基层组织缺乏对农民的凝聚力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稳定,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分析与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基础层面。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北京郊区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村庄集体经济的实地考察,从制度创新方面对新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得出对我国大城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益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制度创新存在路径依赖,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研究,必须对长期形成的村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现实性有一个准确把握,否则就会失去研究的现实基础与意义,最基本的现实就是村级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以及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这个现实基础上,通过对制度经济学前沿的把握,分析村级集体经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路径依赖、产生的制度绩效、变迁趋势等问题。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进行了的研究。首先,研究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历程,提出村级集体经济新内涵、新功能和外延,并为后面的论述作了相关的理论准备。其次,结合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实践,从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包括整合村庄全部资源的社区股份合作制、非农地制度、农地制度、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村集体经济分配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创新的思路。最后,提出与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配套的一系列外部相关对策措施。
     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独到的研究并得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第一,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角度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分析,保持适度比例的集体股,对村庄社区整体发展利大于弊。第二,基于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广义内涵,提出要因村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制度体系,村级集体经济制度会以某种或更多的是某几种制度混合存在。第三,提出确权确股这种把土地承包权股份化的制度创新方式应该成为今后农地制度创新的发展思路。它是在原有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土地产权制度的一大进步,既可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又有利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第四,根据组织制度变革成本分析,考虑组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村级集体经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总结出可借鉴的四种组织制度创新模式。第五,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需要配套的外部政策。这些地区社区股份合作制源于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根本目的也在于推动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股份合作制发展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的各种矛盾与压力,其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在城乡统筹、改革二元社会管理体制新理念下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提出两大配套政策,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二是建立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第六,提出虽然村干部是最基层的管理者,但他们要兼具企业家与政治家双重素质。村级主要管理者是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there appear many new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solved by old thinking ways, for example, farmers losing their lands are facing unemployment and difficulty in life. Farmers' rights and benefits are inviolated. These problems are involved with farmers'incom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in rural areas and building our society in harmony. It is badly urgent for us to work out the new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y. Just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lysis 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via investigation of suburban areas of Beijing. Hopefully we can develop som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that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y in suburbs around big cities in China could benefit from.We have to consider the path dependence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the reality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society formed in long period at villages. We have to face the fact that all villagers own land collectively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xists at villages. Or we will lose the reality basis and significance on the study. Based on the reality the paper analyzes on mechanism, path dependence, contribution and trends of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 of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y by update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here are three main parts of the paper. Firstly, the paper reviews history of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y. It indicates updated concept, function and ways of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y and prepares some theory for the further study. Secondly, the paper focuses 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organ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It indicates trends to innova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Thirdly, the paper raises a series of solution to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ut of villages.Some conclusions, which are helpful in practice, are drawn by my own specific research. Firstly, moderate amount of collective shares set is good for a village to develop in perspective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justice and efficiency and the trend of the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Secondly, institution of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y is composed of single institution or more than one. It is important for a village to develop its own collective economic institution according to its own conditions. Thirdly, giving a farmer land rights at the form of shares should be a trend fo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farmland in the future. The form is better than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at can balance justice and efficiency Fourthly, four kinds of models of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re summed up according to analysis on cost of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y's function
引文
1.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选自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290页。
    2.北京市统计局编,《北京市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208页。
    3.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16页。
    4.傅晨,《聚焦中国农村改革热点和重大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8 月版,第211页。
    5.同上,第248-249页
    6.王树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及其趋势”,农业经济导刊2003年第5期,第22-23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56页。
    8.同上。
    9.同上。
    10.同上,第57页。
    11.同上。
    12.同上,第70页。
    13. Mancucr 01son, "Forward", to Todd Sandler' s Collective Ac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nn Arbor(The Univecsity of Mi chigan Pcess,1992),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358页。
    14.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8页。
    15.同上,第9页。
    16.杜润生,《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17.熊文武、李笑英,“关于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北京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农村合作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内部资料,第46页。
    18.同上,第47页。
    19.同上,第48页。
    20.杜德印,“大力推进‘两个创新’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03年北京市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资料汇编,内部资料,第176-177页。
    21.张军,《制度、组织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90页。
    22.曼瑟.奥尔森,“经济学第二定律”,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354页。
    23.http://www.bjd.com.cn
    2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3页。
    25.[美]约翰.N.德勒巴克、[美]约翰.V.C.奈编,张宇燕等译,《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26.道格拉斯.诺思,“历史上经济组织的分析框架”,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299页。
    27.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保罗.托马斯,“庄园制度的兴起和衰落:一个理论模型”,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306页。
    28.科斯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30页。
    29.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页。
    30.哈罗德.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81页。
    31。同上,第82页
    32.同上,第81页。
    33.傅晨,《聚焦中国农村改革热点和重大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11页。
    3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68页。
    3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集体非农用地流转受困现行法律”,农业经济导刊,2003年第10期,第98页。
    36.北京大兴区联合调研组,“关于大兴区农村集体土地非农化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大兴区委调研,第26期,2002年12月27日,第3-4页。
    37.同上。
    38.同上。
    39.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61页。
    40.同上,第37页。
    41.张风福,“破解郊区‘三农’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北京调研2004年第9期,第55页。
    42.同上。
    43.曼瑟.奥尔森,“经济学第二定律”,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355页。
    44.管林根,“关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选择与运行效率的理论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4年第8期,第24-25页。
    45.许惠渊,“保护农民权益的关键在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北京郊区农村现代化发展论坛论文选编》,内部资料,第54页。
    46.[美]约翰.N.德勒巴克、[美]约翰.V.C.奈编,张宇燕等译,《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47.高鸿业、吴易凤,《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2-243页。
    48.“北京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http://www.cncms.org.cn
    1.陈广汉:《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版
    2.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版
    3.查金祥、曾令香、许家林:“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必须在创新”,调研世界2001年第9期
    4.陈琪、卢福营:“中国农村村庄治理方式的发展趋势”,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3期
    5.曹利群:“农村组织形态创新:现状与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10期
    6.池泽新等:“制度经济学的逻辑与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1期
    7.陈利根:“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与创新——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6期
    8.陈小梅:“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与改革”,南方农村2004年第2期
    9.常进雄:“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合理理以保障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3期
    10.车裕斌等:“中国农地产权利益集团博弈行为的绩效分析”,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
    11.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上海三联书店1999版
    12.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话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1994版
    13.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版
    14.丁长青、慈鸿飞:《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0版
    15.杜鹰、唐正平、张红宇:《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版
    16.杜德印:“深化“三级联创”推进“两个创新””,京办通报 第31期
    17.戴为平、顾海英:“制度、绩效与经济组织: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
    18.邓安国:“关于社区股份合作制问题的再认识”,北京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19.丁关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0期
    20.傅晨:《聚焦中国农村改革热点和重大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版
    21.冯海发:“论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人大报刊资料中心,农业经济学,2000年第8期
    22.冯海发:“农业宏观判断及其政策选择”,中固农业资源与区划1998年第3期
    23.冯海发.“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其我国的选择”,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24.冯海发 李溦:“试论工业化过程中的工农业关系”,经济研究1989年第12期
    25.冯海发:《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农村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6.冯海发:《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实践》,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27.冯海发:《中国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实用全书》,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28.冯海发:《龙岗农村股份合作制发展模式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29.樊纲:“论多数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中国经济导报 2003.8.5
    30.冯继康、何芳:“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现实反思与制度创新”,农业经济学2001年第3期
    31.范鹏:“工业化进程中村庄经济的变迁——以东部地区的一个发达村庄为例”,管理世界2004年第7期
    32.盖建玲、李德伟:《股份合作——理论、时间和操作》,工商出版社1997版
    33.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中的农村合作经济》,农村读物出版社1986版
    3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集体非农用地流转受困现行法律”,中国经济时报 2003.5.19
    35.宫希魁:“中国三农问题大透视”,财经问题研究 2003年第2期
    36.高伟:“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和模式选择”,南方经济 2002年第8期
    37.国风:“创新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求是 2001年第20期
    38.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上海市农调队:“发达地区农民不想轻易放弃承包地”——农村热点问题凋研系列报告(一),中国国情国力 2001年11/12
    39.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上海市农调队:“农村基层工作与农民意愿调查”——农村热点问题调研系列报告(四),中国国情国力 2001年l1/12
    40.郭庆海:“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的分化与发展”,农业经济 2000年第8期
    41.高小军:“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调研世界 2004年第4期
    42.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版
    43.黄少安、车贵:《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多维考察》,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版
    44.厚洪乐:“农户的调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2002年第9期
    45.韩鹏:“马列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我国农业用地制度创新研究中的应用”,地理科学 2002年第1期
    46.华桂宏:“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组织创新”,南京师大学报 2001年第2期
    47.黄祖辉:“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农业经济 2000年第12期
    48.黄爱军:“新公共管理与我国的乡村治理”,中国农村经济 2005年第2期
    49.贺雪峰等:“村庄研究的若干层面”,中国农村观察 2004年第3期
    50.胡必亮:“‘以厂带村’与农村发展”,中国农村观察 2004年第5期
    51.郝寿义等:“征地补偿标准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观察 2004年第6期
    52.靳光华、孙文生:《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版
    53.贾大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走势及对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经济研究参考 2004年 第24期
    54.韩国]金正廉:《韩国经济腾飞的奥秘》——汉江奇迹与朴正熙,新华出版社 1993版
    55.(美) 科斯、诺思、威廉姆森:《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版
    56.芦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版
    57.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版
    58.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 1992版
    59.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版
    60.廖洪乐、习银生、张照新:《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3版
    61.刘茂松:《农业产业发展的制度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版
    62.李征途:“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及其创新”,农业经济导刊 2003年第9期
    63.卢福营:“两种村与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村治方式比较”,浙江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
    64.娄胜华:“论建国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农业经济学 2001年第5期
    65.陆子修:“村一级的基础地位与作用亟待强化”,农业经济问题 2001年第2期
    66.蓝万炼、朱有志:“试论构建新型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农业经济 2000年第12期
    67.雷原:“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形式”,农业经济 2000年第9期
    68.刘守英:“中国农地集体所有制向何处去”,农业经济 2000年第4期
    69.卢太平、胡敏华:“农村改革面临第二次重大抉择”——有感于肖钢考察之行,农业经济 2000年第1期
    70.刘凤芹等:“农地制度与合约选择”,中国农村观察 2004年第3期
    71.刘春广:“城乡统筹实践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北京农村经济 2005年第1期
    72.李殿安:“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 加快海淀区北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北京农村经济 2005年第3期
    73.李学军等:“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效率增进的思考”,理论学刊 2003年第6期
    74.李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博弈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2003年第12期
    75.刘承礼:“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过渡性质:一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理论的评说与前沿”,农业经济问题 2003年第11期
    76.李中华:“入世与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和模式选择”,农业经济 2002年第9期
    77.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没想”,中国农村观察 2003年第6期
    78.[英] 马克.布劳格等:《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版
    79.[英] 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版
    80.(美) 马若梦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版
    81.慕永太:《合作社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版
    82.马俊驹、吴尚芝:“农村社会进步与合作社立法”,改革 2001年第3期
    83.梅德平:《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版
    84.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经济制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版
    85.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政策读本编委会:《农村土地》,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年9月版
    86.宁泽逵:“村级干部向何处去”——关于村干部“公职化”的可行性分析,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第1期
    87.农宣:“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迅速发展”,北京农村经济 2005年第2期
    88.农村合作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经管系统2002-2003年度优秀凋研成果汇编 北京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内部资料)
    89.欧阳雪梅:“毛泽东、刘少奇关于中国农村发展道路之异同”,农业经济导刊 2002年第11期
    90.潘宗白:《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调查与比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版
    91.秦晖:“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力保障”,探索与争鸣 2002年第7期
    92.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版
    93.孙林:《新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版
    94.桑润生:《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农业出版社 1986版
    95.邵俊岗:“我国农业的制度变迁与技术变化”,经济经纬 2003年第1期
    96.孙自铎:“改革中农村两次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以安徽为例,调研世界 2003年第6期
    97.孙庆忠:“都市化与农民的终结”——广州南景村经济变迁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
    98.申延平:“合作社—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
    99.申龙均:“试论韩国农业合作社”,农业经济学 2001年第6期
    100.古磊:“解析一个企业化的社区组织:华西村”,农业经济 2000年第10期
    101.石晓平、曲福田:“农村市场发育与村庄经济研究”,中国农村观察 2004年第1期
    102.宋洪远等:“统筹城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的农村问题和未来的政策选择”,管理世界 2003年第11期
    103.宋斌文:“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调研世界 2004年第1期
    104.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版
    105.王景新:“乡村现代化种土地制度及利益格局重构——对江苏、浙江发达地区的调研”,现 代经济探讨 2004年第3期
    106.王国平:“论市场与农村社区机制”,农业经济导刊 2003年第6期
    107.王家传、朱永德:“农村集体资产宏观调控方略研究”,农业经济 2000年第9期
    108.王乐锋、金丽:“试论农村集体资产的营运与监管”,农业经济 2000年第9期
    109.吴红宇:“农村基层组织主导的混合型制度变迁模式”——南岭村制度变迁案例研究,中国农村观察 2004年第2期
    110.王树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及其趋势”,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111.吴瑞君等:“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离土农民的安置和保障问题研究”,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
    112.温铁军:“现代化要科学对接传统农村”,农业经济导刊 2004年12期
    113.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版
    114.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版
    115.徐加明:“新形势下城郊村(居)改革的有益探索”——对“槐荫模式”的调查与思考,农业经济导刊 2003年第6期
    116.徐志全:“韩国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的”,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
    117.许建文:“我国农业合作化中的四次争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
    118.夏英、牛若峰:“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农业经济 2000年第4期
    119.(美) 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版
    120.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版
    121.杨戈:《走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与创新,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版
    122.杨小凯、黄有光:“高度关注“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对浙江省“失地农民”的调查,调研世界 2003年第1期
    123.姚从容:“论人口城乡迁移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农业经济导刊 2003年第6期
    124.尹保云:“现代化中的农民问题”,农业经济导刊 2003年第6期
    125.叶艳妹等:“农村城镇化、工业化驱动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探讨”——浙江省湖州市、建德市为例,中国农村经济 2002年第9期
    126.杨鹏:“关于土地承包制下的中国小农问题和基层政府问题”,战略与管理 2001年第1期
    127.叶本乾:“村庄精英:村庄权力结构的中介地何”,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第1期
    128.杨德宏:“找准目标 突破瓶颈 推进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北京农村经济 2005年第2期
    129.袁晓江:“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体经济及其出路”,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4年第3期
    130.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 2002版
    131.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版
    132.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下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再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版
    133.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农村组织与制度变迁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版
    134.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中国村庄的工业化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版
    13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普法教材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问答即使是指南》,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版
    136.迟福林:《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版
    137.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研究室:京郊农村调查报告汇编 2002,(内部资料)
    138.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研究室:京郊农村调查报告汇编 2003,(内部资料)
    139.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2003年北京市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资料汇编 2003年9月(内部资料)
    140.中共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004年北京市城乡统筹政策性文件汇编 2005年1月(内部资料)
    141.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论坛论文选编 2004年(内部资料)
    142.周诚:“农地征用中的公正补偿”,中国经济时报 2003.9.2
    143.周诚:“现阶段我国农地征用中的是是非非”,中国经济时报 2003.3.25
    144.周诚:“关于全面开放我国土地市场问题”,中国经济时报 2004年3月8日
    145.《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学习十六大精神全面实现农村小康”,中国农村经济 2003年第3期
    146.中国统计研究所课题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仅仅走了三分之一”,中国国情国力 2003年第4期
    147.朱新山:“中国乡村生产组织演进的困境与对策”,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3年第1期
    148.朱广其、刘会同:“我国农业基础组织制度安排的创新”,农业经济导刊 2003年第6期
    149.张义珍、张素罗:“农业经营组织化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河北学刊 2001年第3期
    150.张文礼:“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选择”,甘肃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
    151.朱晓峰:“发展农村社区经济民主”,学术界 2001年第2期
    152.章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新模式的探索”——北京郊区“郑各庄现象”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5年第2期
    153.张凤福:“破解郊区“三农”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北京调研 2004年第91期(内部资料)
    154.张凤福:“立足保护农民根本利益 做好土地确权流转工作”,北京农村经济 2005年第2期
    155.郑乘文:《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56.张军:《制度、组织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版
    157.郑卫东:“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第2期
    158.张跃进:“轮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
    159.张吉清:“土地股份制是最佳的制度安排——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红旗文稿 20021年第3期
    160. Alchian, Armen A. and Demsetz, Harold,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5 (December 1972), pp. 777-795.
    161. Breimyer, Harold F. (1993).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Revisited: Discus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75: 835-836.
    162. Bromley, Daniel W. (1993).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Revisited: Discus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75:837-839
    163. de Janvry, Alain and Elisabeth Sadoulet. (1992).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Agricultural Policy Making." Proposal Draft. IFPRI Workshop, October 5, 1992, Washington, DC.
    164. Frey, Bruno. (1993).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Vol. 149 (1): 351-359
    165. Feige, Edgar L. (1990). "Defining and Estimating Underground and Informal Economics: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pproach," World Development, Vol. 18, No. 7.
    166. Grosh, Barbara. (1994). "Contract Farming in Africa: An Applica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cs, Vol. 3:231-261
    167. Geoffrey Hodgson, The Approach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6 (1998, March): 166-192.
    168. Hubbard, Michael. (1997).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sight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48: 239-249.
    169. Hodgson, Geoffrey M. (1998). The Approach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36: 166-192.
    170. Hesse, Gunter. (1992). "Land use systems and property rights - Evolutionary versus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 195-210.
    171. Johnson, S. R. (1993). "Emerging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the New Independent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75: 828-834.
    172. Johnson, S. R. (1993). "Emerging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the New Independent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75: 828-834.
    173.John R. Commons,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1 (1931, December): 648-657.
    174. Jeff Biddle, Purpose and Evolution in Commons's Institutionalism,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22 (1990, Spring): 19-47.
    175. Keefer, Philip and Stephen Knack, "Why Don't Poor Countries Catch Up: A Cross National Test of an Institutional Explanation," Economic Inquiry, 35:3 (July 1997), pp. 590-602.
    176. Lang, Mahlon Georg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Policy Comparison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62:772-77, 1980
    177. Matthews, R. C. O., "The Economics of Institutions and 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Journal 96:903-18, December 1986.
    178. . North, Douglass C, "Institution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5:1 (Winter 1991), pp. 97-112.
    179. North, Douglass C,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 (June 1994), pp. 359-368.
    180. North, Douglass C. and Barry R. Weingast, "Constitutions and Commitment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Governing Public Choice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49:4 (December 1989).
    181. North, Douglass and Robert P. Thomas, "A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Western World,"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3(1):1-17, 1970.
    182. North, Douglass C. and Robert P. Thoma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Manorial System: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31:777-803,1971
    183. Nee, Victor and Frank W. Young. (1991). "Peasant Entrepreneurs in China's "Second Economy":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39, No. 2.
    184. Neale, Walter,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21(3):1177-1206, September 1987.
    185. O. E. Willianson, "The Economics of Governance: Framework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1984
    186. Paarlberg, Don. (1993). "The Case for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75: 823-827.
    187. Przeworski, Adam and Fernando Limongi, "Political Regimes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7(3):51-69, Summer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