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与建构:净明道的历史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浮明道研究已历百年,尤以近數十年來之成果最為丰富,各方面的問题多已涉及,有关史跻之輪廓也大致釐清。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题,最突出的就是封基磁文献不狗重視,亚且封宗教研究学科以外的成果借鑒不足,由此產生不少失误。本输文即嘗試從基礎文献的收集整理出發,进行跨學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重點封遇去研究中忽视或者误解的問题予以探封。
     本输文共設七章,並附缘四種。
     第一章為學術史的回顧,封百年來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與評價。
     第二章通遇封一些關键性的文本予以追索與考辨,封以往學界关於南宋初浮明道成立史的误解予以辩證,封周方文及其降經活勤之史跻予以釐清。
     第三章主要封输文献编撰、傅記書寫與正统性構建的問题,涉及《浮明忠孝全害》、《许真君浮明宗教缘》、《浮明忠孝經傅正訛》、《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等四種集成性文獻的编撰背景、相互關係及相关人员、道圑的考證。
     第四章主要包括雨方面的内容,其一為有關唐傅奇《十二真君傅》的考證,並在利用现存所见各版本《太平廣記》封所载《十二真君傅》佚文予以校正的基磁上,封有關文本的误讀與傅訛問题予以封输;其二為有關许逐傅記在道俗雨眾中接受問题的探討,主要涉及封教内文献中差具叙述的討論以及《真君镇蛟鐵符摹刻記》、《濟瀆廟灵符碑》等石刻文献的释读與功能分析。
     第五章為目前学界较少涉及的浮明道祖师圖像的研究,以《静太史真君圖傅》為中心,討論其時代、刊行、性質、功能及其舆《静旌陽事蹟圖》等圖像资料的關係。
     第六章亦為目前學界较少涉及的浮明道医藥文献的研究,以《如意丹方》為中心,討論其產生時代、流傅演燮及其舆祖师傅記附會之意圖、與浮明道教圑活勤及與社會醫療事業發展之關保。
     第七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内容,其一為有关早期孝道史的研究,主要涉及南宋浮明道成立以前的丁羲、吴猛、许遜等孝道人物及圑體的考辨;其二為有關宋元浮明道史的研究,主要通遇宫觀管理制度的封输,封宋元浮明道圑與玉隆萬壽宫祖庭之关保予以辩證;其三為有关明清以來浮明道運勤之研究,主要涉及明初浮明道承系的考證,及封明萬曆以降所出现的各種形式的浮明道運勤的初步梳理。
     附錄一為浮明道原始文献目缘,包括著錄、知见、入藏及稻引等四编,並封有阴著錄、流傅等問题有所辩證。
     附缘二为《道藏》内所见浮明道文献提要,封有关文献的時代、歸属等問题有所辩證。
     附錄三為《道藏》所见唐佚名撰《孝道吴许二真君傅》的整理。
     附錄四為有關许遜及浮明道之金石文献的彙编。
The research on Jingming Dao can be traced back about a hundred years ago. Recently, the works in the field have covered most of the aspects already. And the facts of the history of Jingming Dao have been found out and reconstructed.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in those researches. The most important is both of the fundamental documents and the works of other research field beyond religion study have got no much attention, which causes some but false. Based on the collecting and amending or researching of the fundamental document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the past omit or misunderstood, by means of cross-disciplinary.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7 chapters and 4 appendixes. Chapter 1 is the reviews on the field of Jingming Dao's research. Chapter 2 tries to reconstruct the religious and social life of Zhou Fangwen and the birth and death of his Jingming Dao in the first years of South Sung Dynasty. Chapter 3 is focused on the idea and behaviors in pursuit of the orthodoxy. Chapter 4 includes two parts. The first tries to reconsider the historical meaning of Shier Zhenjun Zhuan, by amending the text with almost all the important editions of Taiping Guangji available for us today. The second tries to figure out how the hagiographies of Xu Xun were accepted by the daoist and the people outside the church. Chapter 5 tries to analysis the illustration tradition of Xu Xun, Patriarch of Jingming Dao, by studying texts in or beyond the Daoist Canon, such as Xu Jingyang Shiji Tu,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u Taishi Zhenjun Tu Zhuan and Xu Zhenjun Xian Zhuan. Chapter 6 trie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yi Danfang and Dingyi Shenfang, by checking the tex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ingming Dao and serious epidemics of the early Southern Song. Chapter 7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tries to reconsider the history of Xiao Dao before the coming of Jingming Dao in South Sung Dynasty. The second tries to re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ngming Dao's societies and Yulong Wanshougong, the so-called birthplace of Jingming Dao, in Sung and Yuan Dynasty. The last makes clear about the orthodoxy of daoist claimed for Jingming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and gives a simple discuss on the Jingming Dao movement since the middle ages of Ming Dynasty. Appendix 1 is a bibliography on the primitive source related to Jingming Dao. Appendix 2 is a collection of notes on the sacred documents collected in Daoist Canon. Appendix 3 is the amended text of Xiaodao Wu Xu Er Zhenjun Zhuan, also collected in Daoist Canon. Appendix 4 is a collection of documents of stone memorials.
引文
1李豐楙,《宋代水神许遜傅說之研究》,载《漢學研究》1990年第八卷第一期。後收於《许遜與蘸守堅:鄧志摸道教小說研究》。
    2萧兵,《中國文化的精英——太陽英雄神话比较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3翁獨健编,引得编纂處校訂,《道藏子目引得》,北平:哈佛燕京學社1935年版。
    4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景印商務印書馆1937年版。
    5羅常培,《道藏源流考序》,载隙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害局1963年版,頁2。
    6小柳司氣太编,《白雲觀志》,東京:束方文化学院東京研究所1934年版。
    7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景印辅仁大學1941年版。
    1陳垣编,陳智超、曾慶瑛校補,《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2咸炘著,才颖等整理,《道教徵略》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页16。
    3《道教徵略》上,页25。
    4陳國符《道藏源流考》,上海:上海害店1989年景印中華書局1949年版。
    5我在上海圖害馆古籍部看害畴所见宫志凡三種,一為乾隆五年丁步上等编《逍遥山萬壽宫志》,一為嘉慶二十六年芳等據丁步上等人編《逍遥山萬壽宫志》重刊本,一為光绪四年金桂馨等人编《逍遥山萬壽宫(通)志》。另外,我在南京圖害館古籍部看害畴,遇有一著缘作同治刊的残本,寅即光绪四年本,参见附錄一。
    6陳國符,《道藏源流考》,上海:上海害店1989年景印中苹害局1949年版,页235。
    7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害局1963年版,頁337。
    8 #12
    9李顯光,《許逐信仰小考》,载《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三期,页13。
    1小野四平、李豐楙等人雖曾及此劇,但並没有加以深入研究,且以該劇為元代作品,顯然是错误的。此外,龔國光《赣地宗教與中國民間戲曲文學》一文曾封此劇略有討输,但他韶為此劇作於万歷四十三年(實為抄寫年代),同檬也是錯誤的。我曾推考此劇产生於正德以後,参见拙撰,《許遜信仰與文学傅述》第五章《(许真人拔宅飛异〉與许遥信仰之关保》,上海:华束師範大學中文系2008年硕士學位論文。
    2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束京:弘文堂1960年版。
    3任繼愈、锺肇鹏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舍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l Cynthia J.Brokaw,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有杜正贞等中譯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國善書の研究》,页294。
    6此本藏日本内閣文庫,《内閣文庫漢籍分類目缘》著缘作“宋黄元吉撰,徐慧编,明邵以正校,明景泰三年序刊”,见《内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錄》子部道家類,束京:内閣文库1956年版,頁321。
    7 #12
    8《中國善書の研究》第五章《功過格の研究》第三节《道藏本功遇格》。
    1 #12
    2李豐楙,《邵志謨(鐵樹靛〉研究——兼論馮夢龍(旌陽宫鐵樹镇妖)的改作問题》,收《静遜與萨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此文原刊《小說戲曲研究》第二辑,臺北:聪經出版公司1989年版。
    3Taoism in Ming Culturel Judith A. Berli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8, part 2/Denis Twitchett & Frederick W. Mote,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4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l 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5陳耀庭,《道教在海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页129。
    6李丰楙,《魏晋南北朝文士舆道教之阴保》,國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1978年博士學位输文。原文未公開出版,所见為南阴大學文学院资料室藏摘编本。
    7 #12
    4秋月觀暎,《『浮明院妙済神方』小考》,载牧尾良海博士颂壽記念論集刊行会编,《牧尾良海博士颂壽記念論集—中國の宗教·思想と科学—》,東京:國書刊行會1984年版。
    5秋月觀暎,《许遜の虚像と實像》,载《東方宗教》1986年第六十七號。
    7窪德忠著,蕭坤华譯,《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8《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今知尚有《道藏辑要》所收残本、江西南昌王氏新風樓所藏十卷本、南京圖書馆所藏十卷本(我在南京圖書館讀書時,馆方以破損不予出庫,惜未能借閱)及江西省圖書館所藏残本雨種。另新風樓所藏十卷本先有2005年中國道教協會張繼禹等整理本,近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之陳立立等整理本(二者均未参考其他各本,故凡有異同、错漏、缺損俱未能知)。窪德忠所藏雖未能见,但根據秋月博士刊布的書影,應與新風樓所藏為同一版本。關於此書的编撰及刊行時代,参见第三章第四節及附錄一。
    1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64年版。
    2宫川尚志,《孫恩·盧循の乱と當時の民間信仰》,载酒井忠夫编,《道教の総合的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81年版。
    3 Local Cults around Mount Lu at the Time of Sun En's Rebellion/Hisayuki Miyakawa, Facets of Taoism:Essays in Chinese Religion/Holmes Welch & Anna Seidel, ed.,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4宫川尚志,《中团宗教史研究第一》,京都:同朋社1983年版。
    5Taoist Ritual and Local Cult of the T'ang Dynasty/K. M. Schipper,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R. A. Stein/Michel Strickmann, ed., vol.3, Bruxelles:Institut Belge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1985, p814.
    6《許遜信仰與文学傅述》第七章《廬山神信仰與古小說暨其與吴许靳蛟故事之關保》。
    7近年公布之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敦煌寫卷《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序品第一》卷末明確署有天寶十二载之纪年,见施安昌主编,《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晋唐五代書法》,上海:上海科學技衍出版社2001年版,页178。
    1 Taoist Ritual and Local Cult of the T'ang Dynasty, p826.
    2王卡,《隋唐孝道宗源》,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鄭阿财,《敦煌道教孝道文献研究之一——(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道要品第四)的成立與流行》,载《杭州大學学報》1998年第一期。
    4参见第四章第二節。
    5遊左异,《文学文献ょり见た敦煌の道教》,载塚本善隆等監修,《講座敦煌4:敦煌と中國道教》,東京:大束出版社1983年版。
    6小川陽一,《道教說話》,载《講座敦煌4:敦煌と中國道教》。
    7丁煌,《葉法善在道教史上地位之探討》,载《成功大学歷史學報》1988年第十四期。此文後收入丁煌,《漢唐道教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
    8諸文均未见,此據《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页142。又见《道教在海外》,页248。
    9孫楷第,《小說旁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相关的则是,谭正璧针封兼善堂本《警世通言》卷四十《旌陽宫鐵樹镇妖》的资料收集工作以及封《鐵樹記》的探討。参見譚正璧编,《三言雨拍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及譚正璧,譚寻,《古本稀见小說匯考》,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
    10柳存仁,《唐代以前拜火教摩尼教在中國之遗痕》,收《和風堂文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柳存仁,《许遜與蘭公》,收《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册,頁746。
    2朱越利,《浮明道與摩尼教》,载《中國學衍》第十四辑,北京:商務印害館2003年版。
    3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丁培仁,《道史小考二则》,载《宗教学研究》1989年第三——四期。此文後收入丁培仁,《求實集——丁培仁道教學術研究输文集》,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版。
    5張澤洪,《許遜與吴猛》,载《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一期。
    6Taoist Books in The Libraries of The Sung Period/Piet van der Loon. London:Ithaca Press,1984.
    7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傅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学出版社1995年修訂版。
    8Chinese Poetry and Prophecy:The Written Oracle in East Asia/Michel Strickman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9A Survey of Taoist Literature, T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Judith M. Boltz.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7.
    10福井康顺等主编,朱越利等譯,《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Taoism:Growth of Religionl Isabelle Robinet,translated by Phyllis Brook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Daoism:the Daoist Religious Communityl/John Lagerway,Encyclopedia of Religion,the 2nd edition/Lindsay Jones,eds.,vol.4,Thomas Gale,2005,2197-8.该条写作时间注明为1987年。
    3Daoism: Daoist Literature/Judith M.Boltz,Encyclopedia of Religion,the 2nd edition/Lindsay Jones,eds.,vol.4, Thomas Gale,2005,2207.该条写作时间注明为1987及2005年。
    4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
    6任繼愈主编,《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卿希泰主编,《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Channels of Connection in sung Religion:The Case of Pai Y(u|¨)-Ch'an/Judith A.Berling,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China/Patricia Buckley Ebrey、Peter N.Gregory,ed.,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s, 1993.
    9 Gods on Walls:A Case of Indian Influence on Chinese Lay Religion/Valerie Hansen,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China.
    10樂维著,張立方譯,《官吏與神靈——六朝及唐代小說中官吏與神靈之爭》,载《法國漢学》第三辑,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
    11窪德忠著,萧坤华譯,《道教入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窪德忠著,萧坤苹譯,《道教故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窪德忠,《道教の神々》,東京:講談社1996年講談社學衍文庫版。
    12詹玉新等编,《鄱陽湖的傅說》,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13肖傅俊搜集整理,《許真君捉孽龍精》,载祁連休等编,《道教傅說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此故事原刊於江西省新建縣文聊主辦之《西山雨》1985年《萬壽宫专號》,未见。又新建縣文物普查小组编《万爵宫與静真君》(燕纪年,富在1983年重修萬壽宫之後印裂),亦编入此故事。又《许仙鎮蛟龍》见江西省新建縣地方誌编纂委具會编《新建躲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618622。此外,早先尚有據此傅說编成之小人害,與肖傅俊所整理者略有差異,参见丘山编文,秉龍给壹,《许真君擒孽能》,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宗力等编,《中國民間諸神》,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5《中國戲曲志·江西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版。《中國戲曲志·安徽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年版。《中國戲曲志·浙江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7年版。《中國戲曲志·福建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版。
    16守華,《道教與中國民間文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1有《江西省高安縣浮明道科儀本彙编》、《赣東靈寶教太平醮科儀本彙编》等,收入王秋桂主编,《中國傅统科儀本彙编》,臺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景印。唯其封浮明道歷史的描述多有错误,不可依據。
    2章文焕,《中華人僳許真君》,臺北文芳印刷事務有限公司1995年列印稿。
    3章文焕,《萬壽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此書主體即為《中苹人僳静真君》及封万壽宫的調查記錄。
    4林祥彩主编,《福州閭山文化》,福州二運公司印刷廠1998年印刷。
    5枝万,《台北市松山祈安建醮慶典》,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年版,页45。
    6仇德哉,《臺湾之寺廟與神靈》,台中:臺湾省文献委员舍1984年版,第二册,页4546。該書此前以《臺湾廓神傅》為名在1979年自行出版。
    7 Taoist Ritual and Popular Cults of Southeast China/ Kenneth Dea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93.
    7葉明生,《道教閭山派之研究》,载《道韻》第九辑,臺北:中华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胡红波,《乾隆刻本(全像顯法降蛇海遊記傅〉的發现》,载《成大宗教與文化学報》2002年第二期。張澤洪,《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梅山教》,戴《中南民族大學學报》2003年第四期。葉明生,《道教閭山派舆固越神仙信仰考》,載《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三期。葉明生,《共生文化圈之巫道文化形態探討——福建閭山教與湖南梅山教之比较》,載《宗教學研究》2005年第四期。另有閩粤赣等地人士撰述之文章也舆閭山教(法主公、三奶等)有阴,收入劳格文主编,《客家文化研究》,北京:中华書局2006年版。
    9参見《許遜信仰與文学傅述》第三章第一節《〈鄱赐韶)之時代及其意羲》,页27——30。
    1Xu, The Daoist Perfected Lord Xu Zhenjun许真君The Protective Deity of Jiangxi Province/Keith Stevens & Jennifer Welch,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38,1998.
    2《許遜信仰小考》,页17。
    3郭武,《(浮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页22。
    4《道教徵略》上,页20。
    5即《正统道藏》本及明景泰刊本;另南京圖害馆原藏有清光绪铅印本一部,但我前往查閱畴,被告知已有目无書,不知现流落何處。关於諸本之討論,参见第三章第一節。
    6黄小石,《浮明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版。
    7李登祥,《唐代道教“静遜教圑”發展史初探》,载鄭志明主编,《道教的歷史與文学》,嘉羲:南苹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版。另他在1999年完成硕士論文《宋高宗绍具元年以前許遜傅說與其教圑發展研究(西元2391131年)》,未见。
    8此承南開大学孫昌武教授告知,謹致谢忱。另据國學院大学網站,知有《唐の玄宗と許遜信仰》等文,未见。
    10朱越利,《(靈劍子)的年代、内容及影響》,载《道韻》第九辑,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1参见馬小鶴,《摩尼教宗教符號“妙衣”研究》,载《中華文史输叢》第五十九辑,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99年版。此文後收入馬小鹤,《摩尼教舆古代西域史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潘雨廷,《道藏書目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许遜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三章《许遜靳蛟故事的由來及演燮》。
    3鄭阿财,《敦煌本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考論》,载中國國家圖害館特藏部敦煌吐鲁番孕资料中心编,《敦煌学國隙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馆出版社2005年版。
    4《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晋唐五代書法》中孩卷所附提要认為即《元始洞真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之卷一,並以白鹤觀為寫經人名(頁172)。
    5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缘·索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页133。
    6 Daoism and Orthodoxy:The Royal and Filial Sect/Richard Shek, Heterodo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Kwang-Ching Liu & Richard Shek, ed.,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
    2Identity and Lineage:The Taiyi jinhua zongzhi and the Spirit-Writing Cult to Patriarch L(u|¨) in Qing China/Mori Yuria, Daoist Identity:History, Lineage, and Ritual/Livia Kohn & Harold D.Roth, ed.,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2.
    3此害僅见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我所见為缩微膠片,全害共五十四葉,上像下文,傅文除首段“玉皇韶害”等内容省去外,與《许太史真君圖傅》一致(個别文字有省減舆错訛);所配圖像除個别細節以外,也舆《圖傅》一致,唯较粗豪。关於二者關係,参见第五章第二節及附錄一。
    4詹石窗,《道教科技與文化養生》第九章《浮明道的身心健康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此書我所见為北京大学圖書館藏本(缩微膠片),該書除收錄了道藏本《浮明忠孝全書》中包括诸篇序言在内的全部内容外(除個别字訛外,内容完全一致),還收錄了《靈劍子》、《石函記》等道書,並附錄明人趟一明新撰《浮明歸一内經》一卷。另據《元史藝文志辑稿》,上海圖書館亦藏残本一部,但我數次前往上海圖害館古籍部寻觅,至今未找到。参見第三章第二筋及附錄一。近见郭武在《明清畴期全真道與浮明道關係略論——以逍遥山萬壽宫為中心》一文的注脚中說他收藏有《許真君浮明宗教錄》及《太上靈寅浮明 宗教錄》(《問道昆崳山:齊鲁文化與昆崳山道教國隙學衍研討會输文集》,濟南:齊鲁害社2009年版,注7,页272),前者大概是北大藏本的複裂本,後者大概是道協内部發行的整理本。
    1参见第二章。
    2郭武,《朱道朗與青霎派——兼談道教發展與世俗社會的關保》,载中國道教协會道教文化研究所主辦,南昌万爵宫、西山萬壽宫承辦,《道教舆經濟社舍發展——第四次“道教思想舆中國社會發展进步”研討舍输文集》,南昌,2008年。此文後發表於《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四期,其摘要又见《中國道教》2009年第一期。又郭武,《略談“八大山人”與浮明道的阴保》,载《中國道教》2009年第四期。
    3雨種譜志上海圖害館古籍部均有收藏。其《江西青雲谱志》為葉恭绰赠與合眾圖害館之書,《中國道觀志叢刊》即據此上圖藏本景印;而康熙刊《青雲譜志略》则为王培孫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学圖书馆亦有收藏。另承萧鴻鳴先生出示他早年在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圖書馆複裂之《青霎譜志略》二部。参见附錄一。
    4李旦,《八大山人叢考及牛石慧考》,载《文物》1960年第七期。其後的三十年間,李旦又重復撰寫了《八大山人生平事略及有關問题考证》(《八大山人研究输文選集》)、《八大山人創建青霎譜考析》(《八大山人研究输文選集》)、《八大山人即朱道朗考略》(《故宫文物》1991年三月號)等多篇文章,宣傅其謬說。以上 俱收李旦,《八大山人研究及其他》,南昌:江西省老年文葵协舍1998年内部出版。
    1葉葉,《输胡亦堂事變及其封八大山人的影響》,载《大陸杂志》1975年第五十一卷第六期。葉葉,《讀朱道朗跋臞仙筮吉肘後經——再論八大山人非朱道朗》,载《大陸雜誌》1982年第六十五卷第五期。葉葉另有《输朱容重、朱石慧與八大山人的关保》(《大陸雜誌》1976年第五十三卷第一期)、《〈八大山人與朱道朗)讀後》(《大陵雜誌》1976年第五十三卷第六期)、《從個山小像論八大山人的身世問题》(《大陵雜誌》1977年第五十四卷第六期)、《八大山人原名朱議冲的商榷》(《大隆雜誌》1982年第六十四卷第二期)等文亦舆此問题有关。
    2王方宇,《八大山人與朱道朗》,载《大陸雜誌》1976年第五十三卷第一期。
    3汪世清的有關文章凡有《世系·後裔·為僧》(《藝林》1982年11月7日新一百七十六期)、《八大山人不是朱道朗》(《藝林》1982年12月5日新一百七十八期)、《八大山人的名與號》(《藝林》1984年3月11日新二百○九期)、《八大山人的詩和文》(《藝林》1984年12月30日新二百三十期、1985年1月13日新二百三十一期)、《再输八大山人不是朱道朗》(《文物》1986年第八期)、《三输八大山人不是朱道朗》(《名家翰墨》1990年第五期)。以上俱收汪世清,《汪世清葵苑查疑補正散考》,下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汪世清藝苑查疑補正散考》,下卷,页1923。
    5《論胡亦堂事燮及其封八大山人的影響》,页14。
    6此事承舆會的八大山人研究會海音居士告知,谨致谢忱。
    1《朱道朗與青雲派》,注2,页221。
    2李豐楙,《許遜的顯化與聖蹟——一個非常化祖师形象的歷史刻画》,载李豐楙、廖肇亨主编,《聖傅舆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输集》,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版。
    3参见李丰楙,《檀生與道士:臺湾民問社會中禮儀寅践的雨個面向》,载王秋桂等主编,《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隙研討會输文集》,上册,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1年版。
    4《许遜的顯化舆聖蹟》,頁397。
    5《許遥的顯化與聖蹟》,页393。
    6《許遜的顯化舆圣蹟》,頁391。
    7《許遜的顯化與聖蹟》,頁419420。
    8我曾就明雜劇《拔宅飛昇》與施岑系信仰的阴保造行推测,参见拙撰,《静遜信仰與文学傅述》第五章第三節《(拔宅飛昇〉與道門之關保》。
    9張廣保,《封河南濟瀆廟所藏浮明道碑刻的释读》,载中國道教協會道教文化研究所主辦,南昌万壽宫、西山萬壽宫承辦,《道教與經濟社會發展——第四次“道教思想舆中國社會發展进步”研討舍論文集》,南昌,2008年。此文後發表於《中國道教》2008年第六期。
    10拙撰,《许遜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载《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五辑,成都:巴蜀害社2009年版。拙撰,
    《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诏旌阳许真君碑)為中心》,载《國學研究》第二十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秋月觀暎,《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礎的研究》,束京:創文社1978年版,页121。黄小石,《浮明道研究》,成都:巴蜀害社1999年版,頁51。
    2任继愈主编,《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頁577。
    3卿希泰主编,《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三卷,頁128。
    4李速國,《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與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頁363。
    5郭武,《(浮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國社舍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03。
    6《(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页200。
    1任繼愈、锺肇鹏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頁400。
    2 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l 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vol.2,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1117.
    3並且,他更认為《道藏提要》误點原文,指出《靈寅浮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請畫一》卷首文字應在“上荷”下點断,作“方文上荷:六位真師既授以《浮明真經》,經有奥旨,合叩問玄微;庶幾得承演教之意,群细批教,幸甚(方文拜問)”,亚說“演教”即指浮明院周演教真公,而“上荷”的賓语富為後面整段文字,否则與“演教”矛盾,文羲不通(《(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頁198。又郭武誤引《道藏提要》文作“方文上荷六位真師,……”)。實隙上《道藏提要》讀至“真缓”下點断,作“方文上荷六位真师既授以浮明真經”並不成問题,上下文也毫無滞疑。郭武的這一標點無疑是错误的,究其原因则在於心中先有一见,欲翻舊案,故而特将“上荷”之“荷”字误讀(或本不通其羲,故而有此種误會),且将“演教”曲解為周真公,遂误以問答者為方文與周真公。倘若他能夠毫無先见地去體舍該書题目的意思,並且读竟全文的話,便可發现這裹的“演教”不可能是周真公,“真公”也不可能是“真師”,問答者也不可能是方文舆周真公。另外,實隙上,《靈寶浮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請書一》题目很明顯已經表明問者是“周真公”,而書中又见有“方文拜問”,则周真公即方文,明白如話。又按卷末有“方文伏睹真師批誨,慈悲一一。遭遇之幸,庶使演其真教,不揭人所難曉,然後可以教人。不辱。方文拜問”,则“演教”富即此處“演其真教”之意,而即便孤立地從卷首文字看至多也只能理解為“演教”之職。另外此處之“真師”即“六位真師”也即何守证序中所謂“六真”,而“方文伏睹真師批誨”则正與卷首“方文上荷六位真師既授以《浮明真經》”前後相封應,可见“真師”必非“周真公”,而問答者顯然即是方文舆六真,亦即周真公與六真。考虑到何守證序中所謂“六真降神”,此害亦當屬降筆,或者可以說即是周方文所炮裂,自問自答而已。而郭武所謂的方文與周真公問答顯然與此害性質不相符合。
    4《道藏提要》,页402。
    1《(淨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舍為背景的考察》,頁208。
    2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p1118.
    3《靈寅浮明黄素害释羲秘款》,《道藏》第十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522。
    4弘治《撫州府志》卷九,《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编》47,上海:上海害店1990年景印,上册,頁635。
    5上海圖害馆藏嘉靖二十二年刻本嘉靖《抚州府志》卷八。
    6康熙《撫州府志》(二)卷九,《清代孤本方志選》,北京:综装書局2001年景印,页792。
    7雍正《增修崇仁縣誌》卷一,《清代孤本方志選》,北京:線装害局2001年景印,页80。
    8同治《崇仁縣誌》卷六,《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49,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页265。
    9光绪《抚州府志》卷三十五,《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躲誌辑46,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 页567。
    1《靈寅浮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序,《道藏》第十册,页547。
    2而郭武以“《氣镜》之篇”為指《靈寶浮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而言,因而认為周真公晚於何真公,不输徒《靈寶浮明黄素書释羲秘决》的年代還是周方文任官的年代來看,顯然都是不能夠成立的。
    3《說郛》卷四,北京:中國害店1986年景印涵芬樓本,葉三八。
    4李心傅撰,《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一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景印文渊阁四庫全書本,第二册,頁511。
    1《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十三《摩崖》二《宋》,收《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十一册,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景印,頁355。
    2道光《泰州志》卷二十三,《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蘇府縣誌辑50,南京:江酥古籍出版社1998年景印,頁243。
    3崇祯《泰州志》卷五,《四库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10,濟南:齊鲁害社1995年景印崇祯刊本,页97。
    4《靈寶浮明院真師密告》,《道藏》第十册,頁525。
    5崇祯《泰州志》卷五,页96。
    6崇祯《泰州志》卷五,页97。
    7《臨川先生文集》卷九十六,上海:中华害局1959年版,页992994。
    8《臨川先生文集》卷一百,页1034。
    1道光《泰州志》卷二十三,页244。
    2另據周麟之《神功妙濟真君殿还醮疏文》稻“幼承先訓,獲聽浮明之篇;中坐摘居,適临冲舉之地”(《海陵集》卷二十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2册,臺北:臺湾商务印書馆1986年景印,页168),周麟之绍具十五年(1145年)進士及第,绍具三十一年(1161年)謫筠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九十一,第三册,页728),隆具二年(1164年)卒,年四十七(《宋名臣言行錄》別集上卷三,《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449册,台北:臺湾商务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393),則所謂“幼承先訓”富指绍興初年,而其時海陵周氏若非尚有旁人参舆浮明道活動,周麟之便很可能即是周方文之子。
    3祝穆撰,祝洙增訂,施和金點校,《方舆腾霓》卷四十九,北京:中华害局2003年版,页874。
    4《宋史》卷八十八,北京:中华書局1977年版,页2184。
    5康熙《安慶府志》卷十,《中國地方誌集成》安徽府縣誌辑10,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景印,页216。
    6康熙《安慶府志》卷十,页223。
    7民國《潛山縣誌》卷十,《中國地方誌集成》安徽府縣誌辑17,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景印,页146。
    8民國《潛山縣誌》卷三十,頁484。
    1李之亮,《宋兩淮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版,页440—441。
    2《宋史》卷二十五,页470。又《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十九,第一册,百441。王象之《輿地纪勝》卷四十六淮南西路安慶府人物“孫之微”條引《忠義錄》謂忠事在绍興三年(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景印道光二十九年景宋本,葉十四),與《宋史》、《要錄》不同。按《要录》注謂“四年十月,忠方據白面山,不知以何時入湖南也。知微绍興三年九月壬子推恩”(页441),“四年”當是“是年”之誤,而“推恩”富是指錄知微二子事,《舆地纪勝》“绍兴三年”蓋以此误。
    3关於此碑之討論,参见拙撰,《宋金之際的淨明道——以〈詔旌陽許真君碑〉為中心》,《國學研究》第二十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4《舆地紀勝》卷四十六,葉十五。又周真君“名應”,“應”、“廣”形近,當是傳寫之訛。
    5《安徽金石略》卷二,收《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六册,臺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景印。参见附錄四卷二。
    1《靈寶淨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序,《道藏》第十册,页547。
    2《淨明忠孝全書》卷一,《道藏》第二十四册,頁629。又“匃”《道藏提要》、《淨明道研究》均误作“匈”,见《道藏提要》,页407及《淨明道研究》,页52。
    3学者大多受到此傳敍述的影响,有意無意地都将“六真降經”與“许遜降神”默認為一回事。参见秋月等人著作。
    4光绪《逍遥山萬壽宫志》卷十三,《四庫未收書辑刊》第六輯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光绪四年铁柱宫刊本,页554下。
    5《元和郡縣誌》卷二十九,《景印文渊閣四库全書》第468册,臺北:台湾商務印書馆1986年景印,页472上。按“今曰新喻”诸本同,唯金陵書局本作“天寶後相承作喻”(见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北京:中华書局1983年版,页678),可能是据《新唐書》、《舆地廣記》等補入,清刊地志為求全借每改原文,未必可據,今依舊不改。
    6欧陽忞撰,《舆地廣記》卷二十五,光緒十三年上海蜚英馆景印士禮居叢書本,葉七。
    7《清江縣誌》卷九《金石》,又《新喻縣誌》卷十六《金石》,俱收《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十二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景印。参见附錄四卷一。
    8《舆地纪勝》卷三十四,葉六、葉十二。
    1《西山許真君八十五化錄》卷中,《道藏》第六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827。舊稱“浮觀”,按《修真十書·玉隆集》所收《旌踢許真君傅》書符,小字注“天篆靖字也”(《道藏》第四册,页761),《西山許真君八十五化錄》襲之而省去符文不書,《许太史真君圖傅》、《许真君仙傅》则承《化錄》,俱作“靖”,而清人胡之玫编《太上靈寅浮明宗教錄》(青雲譜藏版,十卷本,南京圖書馆、江西省圖書馆、南昌新風樓、日本窪德忠均有收藏,参见附缘一)卷十附錄《如意丹方》末有《许祖泽字符》,符篆與《旌阳許真君傅》相同,且早如江文蔚碑,晚如隆慶《临江府志》卷十三(《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47,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2年景印,菜十a)俱作“浮”,是“浮”字不误,其误则自白玉蟾始。
    2隆慶《臨江府志》卷十三,葉十三a。
    3隆慶《臨江府志》卷十三,葉十b。又《舆地纪腾》卷三十四江南西路臨江罩景物“隆道觀”條,葉七。
    4按隆慶《臨江府志》,墓在峡江縣。峡江,明析新淦置,群《府志》及《明史·地理志》等。
    5《范成大筆記六种》,北京:中革書局2002年版,页51。
    6《太上靈寶淨明秘法篇》,《道藏》第十册,頁539。
    7《靈寶浮明院行遣式》,《道藏》第十一册,页340。
    8《太上靈寶浮明入道品》,《道藏》第十册,页524。
    9《太上靈寶浮明飛仙度人經法》卷一,《道藏》第十册,頁554。
    10此書《道藏提要》以張天師及许遜有元代封號判出元代(百407),實误。章文焕在《中华人僳許真君》中認為封號乃後人所加(臺北文芳印刷事務有限公司1995年排印,页60),郭武襲此說,認為此書出南宋,封號乃元代所加(《(浮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頁206)。按此書非完帙,当出周真公時期,乃經元代重新編辑,群见附錄二。
    1《孝道吴許二真君傅》,《道藏》第六册,页842。
    2《墉城集仙錄》卷五,《道藏》第十八册,页192。
    3《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錄》卷下,《道藏》第六册,页818。
    4《〈浮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頁197。
    5参见拙撰,《許遜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载《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五輯,成都:巴蜀害社2009年版。
    6柳存仁,《许遜與蘭公》,收《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册,頁725。
    7参见《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韶旌陽许真君碑)为中心》。
    8俞伟超,《关於楚文化發展的新探索》,收俞伟超,《先秦雨漢考古學输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页215。
    9关於旌陽究在何地的封输,参见《许遜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
    1另虞集《许旌陽祠堂記》尚有所谓“德赐静君”之說。
    2按《浮明忠孝全害》徐慧泰定四年(1327年)序稻至治三年(1323年)從黄元吉受《浮明忠孝書》並《玉真語錄》,後以此為基楚编訂刊刻《淨明忠孝全書》,则是書之内容至少形成於至治三年以前。
    3按今《道藏》中所收此害非原本,乃散佚後重經编次,群见附錄二之《(高上月宫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浮明黄素害〉提要》。
    4《靈寶淨明院真師密诰》,《道藏》第十册,页525。
    5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p1119.
    6《〈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頁202。
    7《道藏》第二十四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613。
    1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p1124.
    2参见第六章。
    3另《太上靈寶浮明法印式》按行文富原屬《太上靈寶淨明入道品》,参见附缘二。
    4關於此序及《秘法篇》,郭武與我的意见基本一致,参见《(浮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为背景的考察》,頁205。亦可参见附錄二。
    1《太上灵寶浮明洞神上品經》卷下,《道藏》第二十四册,页610。
    2参见附錄二。
    3《靈寶浮明院行遣式》,《道藏》第十一册,页340。
    1《靈寶浮明院行遣式》,《道藏》第十一册,页340。
    2以上有关输述亦可参见附錄二之《〈高上月宫太陰元君孝道仙王灵寶淨明黄素害)提要》等。
    3《灵寅淨明院真师密诰》,《道藏》第十册,页525。
    1丁培仁以《太上灵寶浮明玉真枢真經》中“玉真”二字與玉字玉真相合而推為玉所出,虽觉不妥,亦可備一貌,见丁培仁,《增注新修道藏目缘》,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版,页154。
    2参见附錄二。
    3《浮明忠孝全書》卷五,页646上。
    4《浮明忠孝全書》卷三,頁637下。
    1参见第六章。
    2《宋史》卷二十五,頁469、470。
    3《建炎以來系年要缘》卷二十九,第一册,页440。
    4同上,第一册,頁443。
    5《宋史》卷二十五,頁471。
    6《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第一册,頁454。
    7《建炎以来系年要錄》卷三十一,第一册,頁464。
    8同上,第一册,頁467。
    9同上,第一册,页468。
    10《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第一册,頁457。
    11《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一,第一册,页468。
    12《宋史》卷二十六,頁477。
    1《建炎以来系年要錄》卷三十八,第一册,頁555。
    2《宋史》卷二十六,页485。
    3《建炎以來系年要缘》卷四十一,第一册,頁580。
    4《建炎以來系年要缘》卷四十二,第一册,页585。
    5同上,第一册,页589。
    6《建炎以來系年要缘》卷四十三,第一册,页597。
    2郭武,《〈浮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舍為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國社舍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A Survey of Taoist Literature, T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Judith M. Boltz,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7, note202, p285.
    4郭武,《明清時期全真道舆浮明道关係略论——以逍遥山万壽宫为中心》,载《問道昆崳山:齊鲁文化舆昆崳山道教國際學术研討会論文集》,濟南:齊鲁害社2009年版,注7,頁272。
    5《寅文堂害目》卷下,《明代害目题跋叢刊》,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景印,页800下。
    6《万卷堂書目》卷三,《明代書目题跋装刊》,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景印葉德辉刊本,页1086上。
    7隙清慧,《(古今害刻)版本考》,載《文献》2007年第四期,页165。
    8《傅是樓害目》卷三,《續修四庫全書》第92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味經書屋钞本,页755上。
    1《天一閣害目》卷三之二,《續修四庫全害》第920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清嘉慶文避樱刊本,页177下——178上。
    2光绪四年铁柱宫刊本《逍遥山萬壽宫志》卷十六,《四庫未收害辑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页602。
    3李顯光,《许遜信仰小考》,载《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三期,页16。
    4《内閣文库漢籍分類目錄》子部道家颧,東京:内閣文库1956年版,頁321。以上参见附錄一。
    5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弘文堂1960年版,百294。
    6A Survey of Taoist Literature, T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note202, p285.
    7有趣的是,郭武虽然对鲍菊隐有關浮明道的文字毫不知晓,但在其《(浮明忠孝全書〉研究》所附参考文献中酒井忠夫的《中國善書の研究》则赫然在列,按常理來說他實在不應富不知道這一重要版本的存在。
    1秋月觀暎,《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楚的研究》,東京:创文社1978年版,页148。
    2任繼愈、锺肇鹏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舍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页858。
    3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vo1.2/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1125.
    5《〈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頁293。
    6《浮明忠孝全書》卷三,《道藏》第二十四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639下。
    7《浮明忠孝全書》序,页621上。
    1《浮明忠孝全害》序,页621中。
    2《浮明忠孝全害》序,页621下。
    3《浮明忠孝全書》卷一,页631中。
    4《浮明忠孝全書》序,页622中。
    1参见上海圖書館藏民國九年刊本《江西青雲譜志》,亦见收《中國道觀志叢刊》第二十四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景印。
    2《浮明忠孝全書》卷一,頁632下。
    3《浮明忠孝全書》卷一,頁633上。
    4而郭武雖然最终同意該傅為後人增入,但又辩稱“徐慧本人将自己的部分事踱编入書中並非绝无可能”(《(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舍為背景的考察》,页36。),这看上去似乎是比较中允的意见,但顯然没有注意到黄元吉為玉撰傅的事實,並且也忽視了(或竟不暸解)古人著述之體例,實際上是並不符合逻辑的。
    6《〈淨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舍為背景的考察》,百346。
    7《(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页37。
    1《浮明忠孝全害》序,頁621中。
    2《浮明忠孝全書》卷三,页636下、637中。
    3《遂初堂害目》,《中國歷代書目叢刊》第一辑,北京:现代出版社1987年景印海山仙馆叢書本,页1143下。参见附錄一。
    1清嘉慶霎南刊本《淨明忠孝全書》後敘,转引自《〈浮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頁40。
    2《(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舍為背景的考察》,页40。
    3参见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書局1963年版,页176。
    4《许遜信仰小考》,页16。
    5《許遜信仰小考》,页16。
    6李豐楙,《宋朝水神许遜傅說之研究》,载《漢學研究》1990年第八卷第一期,页366。
    7《仙鉴》續编卷五,扬州:江酥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正统道藏》本,下册,页2053、2054。
    8参见附錄二之《(许真君石函記)提要》。
    9《浮明忠孝全書》卷五,頁648上。
    1《急救仙方》卷十一,《道藏》第二十六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658下。
    2转引自王育成,《明代彩给全真宗祖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36。
    3《明史》卷二九九,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頁7656。
    4另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鉴續编》卷五《黄雷渊》述清微系譜為浚儀趟宜真出安福曾麈外,曾麈外出安城彭汝劢,彭汝励出西山熊真息,熊真息出黄雷淵(頁20592060)。
    5《岘泉集》卷四《趟原陽傅》,《道藏》第三十三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232。施舟人也認為若渊可能就是渊然,见Master Chao 1-chen趟宜真(?~1382) and the Ch'ing-wei清微School of Taoism/Kristofer M. Schipper,《道教と宗教文化》,秋月觀暎编,東京:平河出版社1987年版,页726。
    6《仙鹽》續编卷五,頁2068。《岘泉集》卷四《金野庵傅》,頁231。
    1见收明万曆四十年李氏家刊本《李長卿集》,該書今存有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全二十八卷本、残十九卷本及上海圖書館藏残一卷本,詳後。亦见收於乾隆五年刊本及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玉隆萬壽宫志》卷五,即改题作《淨明忠孝全傳正訛》者,文字亦有改動。
    2中國國家圖書馆藏万曆四十年刊全二十八卷本《李長卿集》卷二十四《淨明忠孝經傳正讹下》,葉二十a。
    3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卷六,葉五十八a。
    4蓋建民等人也認為曾真人就是曾麈外,见蓋建民、陳龍,《趙宜真道履、著述及丹道特色新論》,载《問道昆崳山:齊鲁文化與昆崳山道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7。
    5陳垣编纂,陳智超、曾慶瑛校補,《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页1261。
    6窪德忠認为趙宜真、渊然一系出入各派,兼傳全真、正一及淨明教法,参见窪德忠,《老子八十一化圖說について》,载《東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968年第四十六册,页30—32。
    7《道家金石略》,页1266。
    1《浮明忠孝全書》卷一,页631下。
    2邵以正刊本所给成為諸真的標準形象,例见前文繪本,另例见聞喜郭璞像,参见第五章第三節。
    1殿绍璗,《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页325。按是害未有群细描述,而所謂萬曆三十一年草玄居刊本,或據榻雨曾序及版心所题,未必有其他依據。
    2雒竹筠遗稿,李新乾编補,《元史艺文志辑本》,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页286。
    3趟雯雲、王重民等编,《北京大学圖害館善本書錄》,北京:北京大学1948年排印,页49。
    4王重民,《中國善本害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412。
    1《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道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1066。
    2《北京大学圖書館善本害目》未见,此據北京大学圖害館榆索编目。
    3杜信孚编,《明代版刻综錄》卷二西清堂條,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二册,葉八a。
    4《北京大学圖書馆善本害缘》,页49。
    5《中國善本書提要》,页412。
    6参见《明代版刻综缘》卷五楊壐曾條,第六册,葉四十三a。
    1《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子部道家類,页1049。
    2《明代版刻综缘》卷二西清堂條,第二册,葉八a。
    3上海圖書馆藏萬唇夷白堂刊本《圖给宗彝》(存六卷)署“武林楊雨曾字聖鲁辑”,前有“萬曆丁未秋仲之吉钱唐雉衡山人楊雨曾”序。
    4潘一平等整理,《武林坊巷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三册,页613。
    1王伯敏,《中國版画通史》,石家庄:河北美衍出版社2002年版,页98。
    2周燕编,《金陵古版畫》,南京:江苏美衍出版社1993年版,页127。
    3上海圖書館所藏為天啟三年金陵九如堂刊本。
    4楊绳信编,《中國版刻综缘》,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頁47、77。《明代版刻综缘》,第六册,葉四十三a。沈津,《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害志》,上海:上海辭害出版社1999年版,页319。李茂增,《宋元明清的版壹藝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页97。瞿冕良编,《中國古籍版刻辭典》,濟南:齊鲁書社1999年版,页131、417。
    5参见隙大康,《明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6上海圖害館藏明萬曆刊本《新鐫仙媛纪事》首冯夢桢序。該本四周单遗,白口,無尾,八行二十字,版心上题“仙媛某卷”,版心下题“草玄居”,署錢塘雉衡山人楊雨曾辑,前有冯萝楨、邵于俞、沈稠元序,末有《書仙媛纪事後》(残),有“華亭耿氏所藏”、“郭氏得翁”等阳文朱印,线装十册,以“高山安可仰,從此挹清芬”排序。又王秋桂、李豐楙主编《中國民间信仰资料汇编》第一辑景印承斡嘉業堂藏明萬唇草玄居刊本,末有萬唇三十年楊雨曾《害仙嫒纪事後》,全。
    7北京大学圖害館藏明萬曆刊本《静真君浮明宗教錄》序。
    8《新鐫海内奇觀》,《绩修四庫全書》第7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万曆夷白堂刊本,页345下。
    9《許真君浮明宗教缘》序。
    1《许真君浮明宗教缘》序。
    2《明代版刻综缘》卷五楊雨曾條,第六册,葉四十三a。
    3《中國善本書提要》,页417。
    4《蘭台法鹽缘》卷十八,《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16,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景印崇祯續刊本,页469上。
    5《困學纂言》末萬唇二年德安知府馬文炜跋,《四库全害存目叢書》子部127,濟南:齊鲁害社1995年景印万曆二年刊本,页74。
    6《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道家类著缘万唇四年黄世厚刻本,页1030。《中國叢書知见缘》,施廷镛,子部道家類,第六册,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版,頁159。
    1《美國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害志》,页512。
    2《中國善本害提要》,页234。
    3《豐城縣志》卷十一,《中國方志叢書》华中地方第279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景印道光五年刊本,页11401141。
    4上海圖書館藏乾隆五年刊本《逍遥山萬壽宫志》卷二十,葉十二。又见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萬壽宫志》卷二十二,《四庫未收害輯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页706下。
    5《洪陽先生老子注解》二卷,《故宫珍本装刊》子部道家類,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景印明万曆刻本。又《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子部道家類著錄万曆十九年《道害全集》本,页1036。见1990年中國書店《海王邨古籍叢刊》景印《道書全集》。又《中國叢書综缘》子部道家類《道害全集》條挨将張位《道德經注》列入《玄宗内典褚經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一册,页817),《柏克莱加州大學東亚圖害館中文古籍善本書志》袭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頁248),反诋《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误作十一卷(页249)。按《玄宗内典諸經注》目缘僅錄十一种,並無《道德經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實不误。又《中國叢書知见錄》亦不误(頁167)。
    6《道德經解》應即前書。《南华經解》未见。《陰符經解》题《張洪赐注解陰符經》,见收於《道害全集》本《玄宗内典諸經注》,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景印。《柏克葉加州大學東亚圖害馆中文古籍善本書志》子部道家類《道害全集》條《玄宗内典諸经注》子目著錄,頁248。但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圖書館所藏《玄宗内典褚經注》所收為朱熹注,並無張位注。
    7《新建縣志》卷九十四《藝文 目錄》著缘,《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頁589下。
    8乾隆五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卷十五,又见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萬壽宮志》卷十五,参见附錄四卷四。
    9《逍遥山萬爵宫志》卷二十二,页705下。
    10同治《新建縣誌》卷九十二《葵文诗》,页565上。
    1《侣鸥閣近集》卷二,《四庫禁燬害叢刊》集部120,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康熙刊本,頁108上。参见附錄四卷五。
    2築波大學圖書館藏明万唇刊本《弇州山人續稿》卷二百二,葉二b。
    3今存道藏本外,還有中國國家圖害館所藏元刻明修本《瓊馆白玉蟾武夷集》八卷(《宋集珍本叢刊》景印),正统七年寧藩朱權刊本《海瓊玉蟾先生全集》六卷、續二卷(亦见藏中國國家圖書馆)等,其他明清诸本則多據事藩本、道藏本翻刻。
    4有關各書具體著錄、刊行情況,参见附錄一
    1参见第五章第四筋。
    2参见第二章第三箭及附錄二。
    1《许真君浮明宗教錄》序。
    1《明代版刻综錄》卷二西清堂條,第二册,葉八a。
    2《明代版刻综缘》卷二西清堂條,第二册,葉八a。
    3北京大學圖害館藏明万曆二十三年西清堂刊本《淨明歸一内經》,葉九十五b。
    1《浮明歸一内經》,葉九十四a。
    2《浮明蹄一内經》,葉九十五b。
    3《浮明蹄一内經》,葉九a。
    4有關许遜封職的討論,参见拙撰,《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韶旌赐許真君碑)為中心》,《國學研究》第二十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浮明蹄一内經》,葉七b。
    2参见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卷十三,页555。
    3《浮明歸一内經》,葉九十六b。
    1《澹生堂害目》卷十四,《明代害目题跋叢刊》,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景印,1059上。
    2上海圖書館藏万唇四十年刊本《李畏卿集》卷二十三《浮明忠孝经傅正訛上》,葉二十二b。
    3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萬曆四十年刊本《李畏卿集》目錄,第一册,葉二十二b。
    4《李畏卿集》目缘,第一册,葉二十三a。“氳”,原書作“蕴”,未改。
    5《李畏卿集》目錄,第一册,葉二十三b。关於以上诸本,参见附錄一。
    6以上三本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害館、南京圖害館等俱有收藏,参见附錄一。
    1《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磁的研究》,页167。
    2上海圖書館藏乾隆五年刊本《逍遙山萬壽宫志》卷五,葉二十八b。亦见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卷五,《四庫未收書辑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页467上。按以許遜飛异在寧康二年(374)计,一千二百四十年之讖應在万曆甲寅(1614)。
    3乾隆五年刊本《逍遥山萬壽宫志》卷十,葉十二b——十三b。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卷二十二,706下——707上。
    1其事平於萬曆二十年,见《明史》卷二十《神宗本紀》及《明史》卷二百二十二《鄭洛傅》,後者述之尤祥。
    2事在万曆二十年,见《明史》卷二十《神宗本纪》。
    1《陳士業先生全集》,《四庫全害存目叢書》補编54,濟南:齊鲁害社2001年景印康熙二十六年刊本,頁442下——444上。又校以上海圖書館藏康熙三十年刊本《隙士業全集》,第七册《敦宿堂留害》一,葉三十二a——三十五b。
    2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萬曆四十年刊本《李畏卿集》卷二十四,葉二十三a。
    3中國國家圖害馆藏万曆四十年刊本《李畏卿集》卷六,葉十七b。
    4参见中國國家圖害館藏萬唇四十年刊本《李畏卿集》卷七《定宇天光記》,卷十一《上彭又朔仙师啟》。
    1上海圖書館藏明刻《廣百川學海》本《偶譚》,葉一a、葉一b、葉二a、葉六b。
    2上海圖害館藏萬曆四十年刊本《李長卿集》卷二十三《李長卿淨明忠孝正訛序》,葉序四b。
    3《李長卿淨明忠孝正就序》,葉序五a。
    4《定宇天光記》稱“萬曆四十一年癸丑”,“於時,鼎也方擁帚操箕,在弟子之末”,则李鼎万曆四十一年尚在世,與《李長卿集》刊於萬曆四十年不合,待核。
    5上海圖書館藏万曆四十年刊本《李長卿集》卷二十三《淨明忠孝經傳正訛上》,葉二。
    1参见《许遥信仰與文學傅述》,静蔚,華束师範大學中文系2008年硕士學位論文,页70。
    2参见《许遜的顯化與聖蹟——一個非常化祖師形象的歷史刻画》,李豐楙,《聖傅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李豐楙、廖肇亨主编,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版,注96,页419。
    1《逍遥山萬壽宫志》卷十六,页608上。参见附錄四卷四。
    2《浮明忠孝經傅正訛上》,葉六。见《道藏》本《浮明忠孝全書》卷五《玉真先生语錄别集》,另玉所言乃引用《太上靈寅浮明四规明鑑經》,文字與此不同。
    3《浮明忠孝經傅正訛上》,葉十五b。
    1《逍遥山萬壽宫志》卷五,頁467上。
    2《浮明忠孝經傅正訛上》,葉十八a
    1《浮明忠孝經傅正訛上》,葉四a——b。
    2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萬唇四十年刊本《李畏卿集》卷二十四,某二十三b。
    3秋月觀暎,《浮明道研究上の二·三の問题—『道教史』の質疑にょせて》,載《東方宗教》1981年第五十八號,頁2。
    1《浮明道研究上の二·三の圈题—『道教史』の質疑にょせて—》。
    2 #12
    3秋月觀暎,《『淨明院妙济神方』小考》,载牧尾良海博士颂壽記念論集刊行会编,《牧尾良海博士颂壽記念論集-中國の宗教·思想と科學—》,東京:國書刊行舍1984年版。
    4《『淨明院妙济神方』小考》,页810。
    5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弘文堂1960年版,頁294。
    6叄见附錄一
    7另據《中國中医古籍總目》著錄,除上圖藏钞本以外,還有畏春中醫大学圖書馆藏胡氏刻本、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圖書館藏刻本及中國中醫科學院圆書館藏钞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版,页348),前二者我懷疑即自《浮明宗教錄》散出之本,後者據《全國中醫圖書聨合目缘》著錄,题《神功妙濟方》,胡之玫校,1913年钞本(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页285)。
    8《浮明宗教錄》,中國道教協舍内部流通本。該本無纪年,承王令策先生函告該本由張繼禹整理,印行於2005年顷,謹致谢忱。
    9隙立立等整理,《淨明宗教錄》,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比如任繼愈主编《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與卿希泰主编《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就均未說明。
    1 #12
    2 #12
    3参见附缘一。
    4《浮明宗教缘》,隙立立等整理本,页35。
    5唯北京大孕圖書館藏本有所不同。該本原為燕京大學圖書館舊藏,重装為一函四册,第一册序圖等有错乱,又周體觀記後插入《语略》二葉,其内容既不见於第三册之《语略》,亦不见於他本之《語略》,而版式则與周髓觀記相同,版心上题“青雲圃语略”,由此看來,早先或確曾嘗試以《青霎圃志略》為名刊行,但也不排除是後來所補刊。
    6上海圖書館藏康熙二十年刊本《青雲譜志略》序,葉三a。
    1《青霎譜志略》,葉十二b。
    2上海圖書館藏民國九年刊本《江西青雲谱志》,葉三十七a——三十八b。
    3王方宇稱《南昌文徵》所收舒性《青霎譜落成記》有注稻“譜原刻均作圃”(《八大山人與朱道朗》,载《大陸雜誌》1976年第五十三卷第一期,页20),非,榆《南昌文徵》,此注應屬戴有祺《重修青霎譜碑記》。
    4《青霎譜志略》,葉十二b。
    5《青雲譜志略》序,葉五b——六a。
    6《青霎譜志略》,葉七十。
    7葉葉認为朱道朗在建青雲譜之前,早已入浮明派多時,而他在洪崖修道可能在明亡前後,见葉葉,《读朱道朗跋臞仙筮吉肘後經——再論八大山人非朱道朗》,载《大陸雜誌》1982年第六十五卷第五期,頁29。儡焦蛊,儘管李旦始终堅持朱道朗即八大山人的错误觀點,但他卻也認為胡之玫“所谓三十馀年富系徒洪崖為道以來的長時期”,见李旦《八大山人創建青雲譜考析》,原载1988年《八大山人研究输文選集》,後收入李旦,《八大山人研究及其他》,南昌:江西省老年文藝家協含1998年内部出版,页146。
    8江西南昌新風樱藏清刊本《太上靈寅浮明宗教缘》,卷六,葉“二十九”。
    9《西江志》卷一百三,《中國方志叢書》华中地方第78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景印康熙五十九年刊本,页1766下。
    1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康熙十九年刊本《新建縣志》卷三十,葉十三b——十五b。
    2上海圖書馆藏乾隆五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卷五,葉四十五a——四十八b。光绪四年刊本《逍遙山万爵宫志》卷五,页475下——477上。
    3《堬墩集》詩下,《四库全害存目叢書》集部211,濟南:齊鲁書社1996年景印吉林大学圖書馆藏康熙舫齋刻本,頁126下。《榆溪許钞》卷下,《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19,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北京圖書館藏康熙三十年宋犖刻本,页363。
    4《留溪外傅》卷十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122,濟南:齊鲁書社1995年景印復旦大学圖書馆藏康熙三十七年自刻本,页798下——799上。
    5周著字子,万曆造士,泰昌元年任四川右布政使,蜀乱平復,遷左布政,卒於家,崇祯初赠大理寺卿,傅见《江西通志》轉引《南昌府志》,事多與《明史》卷二四九《朱燮元傅》同。
    1《南昌縣志》卷四十四,《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10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景印民國铅印本,页1264。
    2《高安縣志》卷二十六,《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輯38,南京:江酥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页790上。
    3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页557。
    4小柳司氟太编,《白雲觀志》,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束京研究所1934年版,頁110。傅勤家,《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害店1989年景印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頁222。又李善正编,《新编白霎觀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页448。
    5茫嚴居士编,《道统源流》六《道统源流志(中)》,无锡中華印刷局1929年印行,页3。
    1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卷七,葉二一。乾隆五年刊本《逍遙山万壽宫志》卷十,葉十九。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萬壽宫志》卷十,頁528上。
    2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序,葉序六a。
    3《武寧縣志》卷四十一,《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16,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页694下——695上。
    4《進賢堂稿》卷二十七,《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46,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復旦大學圖書馆藏康熙刊本,页648、649。参见附錄四卷五。
    5《武寧縣志》卷四十一青雲譜馬道人傳,页696上。
    6《青雲譜志略》,葉五九a。
    7《青雲谱志略》,葉三九b。
    8《青雲譜志略》,葉十一a。
    9《青雲譜志略》,葉五九b。
    10據《淨明宗教錄》各卷的题署可知其子名胡士信,婿名夏以鋏。據同治《新建縣誌》卷三十四《選舉志·武舉》载胡士信康熙五年丙午(1666年)中鄉試,夏以鋏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年)中鄉試(《新建縣志》卷三十四,《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第一册, 頁355);同治《南昌府志》卷三十二《選舉志·武舉》亦载胡士信,新建人,康熙五年丙午中鄉試,夏以铗,新建人,康熙十一年壬子中鄉試(《南昌府志》卷三十二,《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2,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第二册,頁242下。另外,《青雲譜志略》见存夏以鋒七絕四首,乾隆五年《逍遥山萬壽宫志》卷七夏以鋒《重建丹陵萬年宫叙》(光绪四年刊本在卷十八,作《重建丹陵萬年宫記》)一首(據淩震《重修丹陵万年宫記》载,在康熙十九年),夏以鋒與夏以鋏應為兄弟行。據夏懋覲《昭仙觀記》,夏氏又有“全真夏清澄”,或是青雲派清字辈弟子。
    1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康熙十九年刊本《新建縣志》卷五,葉四十四a。
    2中國國家圖書馆藏道光十年刊本《新建縣志》卷三十,葉十六a。
    3上海圖書館藏道光二十九年刊本《新建縣志》卷三十四,葉九a。
    4中國國家圖書馆藏乾隆十五年刊本《顺德府志》卷七,葉四十八b。
    5《南和縣志》卷六,《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90號,臺北:成文出版公司1969年景印乾隆十四年钞本,页209。
    6按同治《新淦縣志》卷七《選舉志》中未檢得胡之玫,“新淦”或係祖籍。按上海圖書馆藏康熙二十六年序刊本《颐菴集》,崇本堂藏版,署“知新淦縣事胡之琳校”,前有康熙二年胡之琳序,又有康熙二十一年裔孫胡麟兆引言,崇本堂為廬陵胡氏宗族堂號,胡之琳與胡之玫當屬同辈,為胡儼後裔。胡儼《明史》作南昌人,上海圖書馆藏明贛州府學刊本《胡祭酒颐菴集》及康熙二十六年序刊本《颐菴集》均署豫章人,新淦舊属豫章,隋屬廬陵,或本為新淦人,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同治十二年刊本《新淦縣誌》卷八《名臣》注謂“舊志儼,新淦人。《明史列傳》,南昌人。儼自序《白雲圖》,曾祖胡叔寶,新淦人,墓在泥江口”(葉六a),则確本為新淦人,则胡之玫亦得承祖而稱新淦人。
    7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序,葉序六。
    8《青雲谱志略》,葉十八b。
    1《青雲譜志略》,葉四五a。
    2關於《青雲譜志略》的成書年代及補刻問题的討论,参见汪世清,《再論八大山人不是朱道朗》,原载《文物》1986年第八期,收汪世清,《汪世清藝苑查疑補證散考》,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下册,页45。另外,該書亦见有數葉弘字闕筆,當為乾隆以後補刻,参见附录一。
    3葉葉所撰朱道朗、八大山人系年将胡之玫《太上灵寶淨明宗教錄序》系在康熙十年,未知何據,见《读朱道朗跋臞仙筮吉肘後經——再論八大山人非朱道朗》,页30。
    4上海圖書館藏乾隆五年刊本《逍遙山萬壽宫志》卷十,葉二十五b——二十六a。
    5上海圖書館藏乾隆四十年刊本《豫章十代文献略》卷三十七,第十册。
    6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十七年南昌陳家橋同德祥铅印本《萬壽宫许真君傳》第三十一章,葉三十九。
    7见《全書正宗》凡例。原書未见,此據森由利亞轉述,见Identity and Lineage: The Taiyi jinhua zongzhi and the Spirit-Writing Cult to Patriarch Lu in Qing China/Mori Yuria, Daoist Identity: History, Lineage, and Ritual/Livia Kohn & Harold D.Roth, e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2, p173.
    8關於《道藏辑要》的刊行情況,参见莫尼卡(Monica Esposito)《〈道藏辑要〉及其编纂的歷史——試解清代〈道藏〉所收道經書目問题》(臺湾高雄中山大学主辦“第一届道教仙道文化國際学术研討會”論文,2006)及The Discovery of Jiang Yuanting Dao Zang Ji Yao in Jiangnan: A Presentation of the Daoist Canon of the Qing Dynasty(有中譯本《清代道藏江南蒋元廷本〈道藏辑要〉之研究》,未见),亦可参考莫尼卡主持的《道藏辑要》研究计畫主页www.daozangj iyao.org。
    9《道藏辑要子目初编》卷二,《道藏輯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缩印,第一册,页39。翁獨健编,《道藏子目引得》附錄《道藏輯要新增道經目錄》,北平:哈佛燕京學社1935年版,页39。
    1《皇極闔辟仙經·煉虚合道章第十》,《古書隐樓藏害》卷六,民國五年式一子批註重刊本,葉十一b。又《藏外道書》景印本,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版,第十册,页381下。
    2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萬壽宫志》,页600下——601。
    3北京大学圖書館及江西省圖書館、博物館藏本均有此葉《目缘》,唯中國國家圖書馆、上海圖害館藏本燕此葉,但未必屬闕葉,参见附錄一。承萧鴻呜先生出示江西二館藏本之複製本,谨致谢忱。
    4参见附錄一。亦可参见《读朱道朗跋臞仙筮吉肘後經——再输八大山人非朱道朗》,页27。
    5假如以雙面刻板计算,则有六百二十六葉,較今新風樓藏本多出三十余葉,以空葉計,那麽,全書板片應孩完整地保存了下來;但所见該書實多有缺失,可见與該害的實隙情况並不符合,因此,應該不是雙面刻板。
    6承王令策先生允借該害,谨致谢忱。
    1以上即《石函記》。
    2主要内容即《靈劍子·尊引势第八》。
    3以上二者即《灵劍子引尊子午記》。
    1本卷目缘僅概言之,正文各自有题,亚無此類標题。隙立立等整理本正文未從目缘,是;但陳立立等整理本目錄另增“真詮”等目,非。
    2本卷目缘亦概言之,正文各自有题,並無此類標题。隙立立等整理本正文從目錄,非。
    3隙立立等整理本目錄注稻“原書目錄無此標题,今據正文内容補”(页4),非,原書目錄實有此標题,正文倒並無此標题。
    4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缘》卷八,葉三四b——三五a。
    5江西南昌新風楼藏清刊本《太上灵寶浮明宗教錄》卷十,菜二五b。
    6江西南昌新風楼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缘》卷一,葉二八a——二九a。
    1参见附錄一
    2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卷三,葉三八。《重刊道藏辑要》危集四《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凡例,葉五。
    3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卷五,葉又四十b。
    4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卷六,葉六三b。
    1隙立立等整理本未作任何說明,便将第六册卷十“早裸”中的《太上洞玄靈寶异玄消炎護命妙經》(葉五b——葉七a)删除,並将該經後一百九十六字偈涌(葉七)移到第六册《修真朝裸》中同經之後(页271)。
    2陳立立等整理本未作任何貌明,便将第六册卷十“晚裸”中的《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真經》(菜十九a——葉二十b)删除,並将該經後四十字偈誦(葉二十b)移到第六册《修真晚課》中同經之後(页280)。
    3隙立立等整理本《早晚裸誦》下增小標题“早裸”,注稻“原害該篇目無此標题,今據目缘補”(頁285),目錄並無“早裸”小题,正文则有“晚裸”小题。
    4隙立立等整理本雕注意到第七册首二葉應舆第六册葉三以下同屬《早晚裸誦》,但其注稻“‘自從此渐进修’起逆推至上頁‘早晚裸誦’止,原書置於卷十之首,今據目缘調整”(页286),非,此数葉不在卷十之首,在第七册之首。又隙立立等整理本未作任何說明,便删去第六册卷十葉三、四、五、六、七的内容;另将第六册卷十《晚裸》下九十四字(葉十五a)删去未缘(页289),並将該卷末《懺悔文》下一百八十三字的《靈官誥》(葉二三)删去未錄(页292)。
    5陳立立等整理本雕注稻依照卷首语封各筋次序予以調整(頁231),實隙却仍然维持第七册的次第而未予調整。
    6隙立立等整理本未注意闕葉的問题,不僅缺失數方,且径以葉六三残闕之方题作《藥酒方》(页331),實隙該方题作《酒藥方》,所缺则逹二十四味藥之多。該方全文见上海圖書館藏清頣性室主抄本《神功妙濟方》,葉五十七a。
    1江西省圖書館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乙本)卷二,第一冊,葉四一a。
    1《重刊道藏辑要》危集四《太上靈寶浮明宗教缘》,葉二十a——二一a。
    2《重刊道藏辑要》危集四《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葉四十八b。
    3参见附錄二之《(许真君石函記)提要》。
    4参见附錄二之《(太上靈寶浮明飛仙度人經法)提要》。
    1类似之例见於许献《重修東林書院志》卷二云“景逸先生為之序,首列孔、颜、曾、思、孟,明统宗也”,转引自谢國楨,《明清之隙黛社运动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版,頁35。
    2《澹生堂藏害目》卷八,《明代害目题跋叢刊》,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景印光绪十八年徐氏鑄学齋刊本,頁1001下。
    3《鄒公存真集》卷二,《四庫禁燬害叢刊補編》7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景印北京大学圖書館藏乾隆十二年特恩堂刻本,页31上。参见附錄一。酒井忠夫最早從《邹子存真集》(版本未註明)中榆出此序,见《中國善書の研究》,頁295。
    1《太上靈寅浮明道元正印經》,《道藏》三家1988年景印,第二十四册,頁612中。
    2北京大孕圖害馆藏明萬曆刊本《許真君浮明宗教缘》卷一,葉二a。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卷一,葉二a。《重刊道藏辑要》危集四《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葉一。又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民國八年張勳刊《浮明忠孝龍沙經懺》本《太上灵寶浮明道元正印經》,菜四b。
    3福建省圖書馆藏有明刻《道書三十八種》,其中含有《高上月宫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寅淨明黄素書》等七種浮明道書,但並未包含《太上靈寶浮明道元正印经》,见《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子部道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1038。
    4以上参见第二章及附錄二。
    5参见附錄二之《(太上靈寶浮明四规明鑑經)提要》。
    1参见附錄二之《(太上靈寶浮明道元正印經)提要》及《(太上灵寶浮明中黄八柱經)提要》。
    2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寅浮明宗教缘》卷一,葉二七b。
    3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寅浮明宗教錄》卷一,葉二九b。
    1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卷八,葉三二a——三三a。
    2江西南昌新風樱藏清看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缘》卷八,葉三三b、三四、三五a。
    3據《臞仙肘後经》朱道朗跋知其為明宗室。又黎元宽《青霎譜志略序》载東湖水“直逹癡仙之宫”,癡仙“良月父”也(葉五a)。葉葉推测朱道朗為寧藩石城王議字辈或中字辈,参见《读朱道朗跋臞仙筮吉肘後經——再論八大山人非朱道朗》,页28。另承蕭鴻鳴先生告知,他在《盱眙朱氏八支宗譜》(民國江蘇盱眙重修《江西朱氏八支宗譜》)等文献中檢獲某支某人應即癡仙,有阴考證已窝入所撰《道教“浮明派”青雲譜阴山祖朱道朗》一害中(即出),謹致謝忱。《盱眙朱氏八支宗譜》據傅藏江西省博物館,未见。不遇,葉葉认為該《宗譜》错误百出,並将其與明万曆二十五年刊《江西大志》比较,指出其宗譜世系之不可憑據,见葉葉,《八大山人名朱議冲的商榷》,载《大隆雜誌》1982年第六十四卷第二期,注七,页43。汪世清也韶為該《宗譜》编撰時代较晚,且内容错乱,與傅世文献多不相符,寅不足為掳,见汪世清,《八大山人的世系問题》,原载《朵雲》1990年第四期,收《汪世清藝苑查疑補證散考》,下册,页69。
    4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卷八,葉三三a。
    5《青雲譜志略》,葉三b——葉四a。上海圖害館藏民國九年刊本《江西青雲譜志》,葉四,“害”字前有“間”字。洪井玉真壇见《浮明忠孝全害》;荷湖常清觀见康熙刊本《西江志》及乾隆、光绪刊本《逍遥山萬壽宫志》,在蹄德鄉,为“真人颐真修煉處”。
    1《青雲譜志略》,葉十a。《江西青霎譜志》,葉七a。
    2郭武《朱道朗與青霎派》一文误信民國《江西青雲譜志》以朱道朗即八大山人,且以所謂第五派指“朱道朗乃是繼静逐(或呂洞賓)、玉、黄元吉、徐慧之後的第五代傅人”(载《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四期,页9),亦屬误解。
    3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看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缘》序,葉序四b——序五a。《瀛洲籍》即《瀛洲仙籍》,一卷,见收於清嘉度間傅金銓所刊《濟一子道害十七種》(有《藏外道書》景印嘉慶刊本及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等景印民國石印本),錄八百真仙姓名,以引文確见於該害,富可信,参见第七章第四筋。
    4《青雲譜志略》序,葉三a。
    1上海圖害館藏康熙二十一年刊本《臞仙肘後經》,第二册。
    2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看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卷六,葉六三b。
    3姚品文一方面指出《涵虚朱真人傅》與史實多不合不可信據,另一方面卻又认為“朱權受過道法是真的”(姚品文,《事王朱權》,西雅圖:藝衍與人文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117)。而就其所舉《罪惟缘》“弟往觅静旌陽”、“權嘗指鐵柱宫,得真人遗戒,有终须不到頭之句,為不怡者久之”云云而言,如果不是虚構(尤以後者明顯與《鐵樹記》、《王陽明先生傅》之類的白括小說有关。“终须不到頭”见於《鐵樹耙》末回,乃小說家所傅许遜讖言,與朱權無關;而王陽明曾宿鐵柱宫,為坊間所盛傅,均易於比附),也只是表明朱權熟悉许遜的傅貌,到遇奉祀许遥的缴柱宫而已,至多表明朱榷可能受到许遜信仰的影響,但完全不能夠說明朱權信奉浮明之教。另外,姚品文将《涵虚朱真人傅》中提到的《浮明奥論》等害编入朱權著作目錄(页366),葉明花等人亦予探錄(见葉明花、蒋力生,《寧王朱權著作分類述錄》,载《江西中臀學院学報》2009年第六期,页24),不妥。
    1参见李豐楙,《许遜傅說的形成及衍燮》,收《許遜與薩守坚:鄂志摸道教小說研究》,臺北:臺湾學生書局1997年版。
    2参见拙撰,《许遥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五輯,成都:巴蜀害社2009年版,注6,頁37。
    3万振傅见《歷世真仙體道通鑒》,《逍遥山萬壽宫志》萬天師條並缘該傅及《朝野众载》,蓋以萬振即萬仞,富可同意。郭武亦襲其說,见郭武,《<浮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頁175。李豐楙以為万振即《敕建烏石觀碑記》中張開先之師祖万太元,误,见李豐楙,《许遜的顯化與聖蹟——一個非常化祖師形象的歷史刻畫》,载李豐楙、廖肇亨主编,《聖傅與詩禅——中國文學舆宗教論集》,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版,页393。
    4有关著錄情況,参见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傅奇敘錄》,天津:南阴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页123。亦可参见附缘一。
    1《唐五代志怪傅奇敘錄》,页123。
    2《周公文集》卷一百六十九《泛舟遊山錄》,《宋集珍本叢刊》第50册,北京:线装害局2004年景印明澹生堂钞本,页480下——481上。《廬陵周國文忠公集》卷一百六十九,《宋集珍本叢刊》第52册,北京:線装書局2004年景印傅增湘校清欧赐棨刊本,页660上。《文忠集》卷一百六十九,《景印文渊閣四库全耆》第1148册,臺北:臺湾商務印书館1986年景印,頁850下。三本文字基本相同。另外,《太平廣記》卷十四《吴真君》稻吴猛家於豫章武事縣,又稻干慶為武寧縣令。武寧縣,據雨《唐書·地理志》及《太平寰宇記》畏安四年分建昌置,则未知是後人改竄,抑為史志之误。
    3《朝野众载》卷五,北京:中华書局1979年版,頁116。《太平廣記》卷二八八,汪绍楹點校,北京:中華害局1961年版,页2294。
    4《太平廣靛》卷三一五,页2495。
    5《太平御覽》卷六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缩印涵芬樱景宋本,第一册,页321上。
    6《资治通鑒》卷二百六,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版,頁6546。董理以為胡超先為僧,後改行入道,误,又引《释名》“六朝道人謂僧”證明僧胡超實為道士,亦屬误解,兄董理,《關於武则天金簡的幾個問题》,载《华夏考古》2001年第二期,页84。又见董理,《武则天除罪金簡考释》,收王文超等主编,《武则天與嵩山》,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版,頁171(此文除增加末一節以外,舆前文完全一致)。顺便提一下,许多學者往往以现代人的觀念去解讀嵩山金簡,認為反映了武则天的负罪感(如董理《武则天除罪金筒考释》新增一節即談此問题),武则天到底有没有负罪感另富别输,僅就金簡本身而言,乃屬道教儀式之遗物,考虑到胡慧超圣曆三年顷煉成丹藥,此次嵩山投龍苜寅隙很可能是服丹前的程式之一;而金筒中所使用“除罪”等语彙也舆道教上章有關,一定程度上屬於程式化的通行用语,並没有多少個人色彩。
    7神塚淑子最早注意及此,参见神塚淑子,《则天武后期の道教》,载吉川忠夫编,《唐代の宗教》,京都:朋友書店2000年版,页251。董理以為胡惠超與胡超名差一字,實為一人(《关於武则天金簡的幾個問题》,頁84),其實胡惠超本名胡超。
    8《屋世真仙體道通鹽》卷三十五有冲虚子羅子房,開元中修道玉笥山元貞觀,李顯光以為即《胡慧超傅》之作者,见李顯光,《许遜信仰小考》,载《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三期,页14。
    9《唐五代志怪傅奇叙錄》,页123。
    1《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錄》卷下,《道藏》第六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840上。
    2《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六,《道藏》第四册,页771下。
    3《仙鹽》卷二十七,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頁936。
    4《唐五代志怪傅奇叙錄》,页126。
    5《天竺靈簽》,《中國版書叢刊》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景印宋嘉定刊本。
    1袁本《郡齊读書志》附志卷五上,《中國歷代書目叢刊》第一辑,北京:现代出版社1987年景印《續古逸叢書》本,页1047上。
    2《唐五代志怪傳奇叙錄》,页123。
    3同治《義寧州志》卷三十三,《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1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
    4《西江志》卷四十六《科目》,《中國方志叢書》华中地方第783號,臺北:成文出版公司1989年景印康熙五十九年刊本,页777下。另可参见傅璇琮主编,《宋登科記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版,頁126。
    5《續资治通鑒長编》卷二百一十一,北京:中华書局1995年版,頁5128。
    1《宋史》卷八十八,北京:中华害局1977年版,页2197。
    2《舆地廣記》卷二十八,光绪十三年上海蜚英館景印士檀居叢害本,葉四b。
    3《續资治通鑒畏编》卷三百三十一,页7968。
    4《續资治通鹽畏编》卷三百四十五,页8277。
    5《舆地纪腾》卷七十二,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景印道光二十九年刻本,页639。
    6《續资治通鑒》卷八十八,北京:中苹書局1957年版,页2346。
    7袁本《郡齋讀害志》附志卷五上,页1047上。
    8黄真君,五代殷崇羲、徐铉撰《祈仙觀記》俱未詳名字,《仙苑编珠》卷下引《十二真君傅》作“黄輔”,《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筠州高安縣“祈仙观”條亦稱是黄輔舊宅,则宋初尚以黄真君為黄輔,而“黄仁 覽”则屬後起。参见第七章第二筋。
    1《南昌郡乘》卷四十八,《北京圖害館古籍珍本叢刊》30,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景印康熙二年刊本,页820。
    2阴於《仙苑编珠》之作者王松年,一般認為是五代時人,丁培仁推為北宋天臺道士,此從其說,见秋月觀暎著,丁培仁譯,《中國近世道教的形成:浮明道的基礎研究》第一章,北京: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注13讀者按語,頁37。
    3参见張國風,《(太平廣記)版本考述》,北京:中华書局2004年版,页14。
    4参见拙撰,《許遜信仰與文学傅述》附缘一,上海:华東师範大學中文系2008年碩士学位输文,頁115。
    1眼國風以廣陵古籍刻印社景印之近代翻印本作黄晟刊本(见《(太平廣記)版本考述》卷首《《太平廣記〉主要版本及代稱表》,页4。又第二章《现存的(太平廣記)版本》,页14),不妥。該社景印之上海进步書局翻印本不僅删去談序及造書表,增入四庫提要,且於文字每有改描,舆黄晟原本相去不一間,不可径作黄晟刊本使用。
    2叄见《〈太平廣記〉版本考述》,页29。
    3《吴真君》,“尸枢壤孄,其魂惡,不欲復入”,陳鳣校宋本“惡”字下有“之”字,野竹齊抄本“壤爛”作“爛壤”,俱屬雨可;唯“故以此拯焉”,孫潛校宋本“拯”作“止”(孫潛校宋本未见,此據《(太平廣記〉版本考述》第六章第二箭附缘《S本異文選粹》,页429),或是。《蘭公》,“孝弟王”,唯野竹齋抄本作“孝悌王”,唐宋諸傅亦作“孝悌王”,通。
    4“竹”,隙鳣校宋本、野竹寮抄本作“祝”,《新编連相搜神廣記》作“咒”(通“祝”),盖音訛。
    5“聞”,原作“問”,據隙鳣校宋本、野竹齋抄本改。
    6“抵”,隙鳣校宋本、野竹齋抄本作“低”,南宋以降諸傅载此作“其舟稍低”,以《孝道吴許二真君傅》作“船已到廬山顶上”,富以“抵”為是,汪绍楹校本改作“低”,非。
    1“告”,《永樂大典》卷七三二八“慎郎”條節引《太平廣記》作“辭”。
    2“大王”,諸本俱如是,《仙苑编珠》卷下引《十二真君傅》作“大玉”,《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卷七引《太平廣記》、《天中記》卷五十六引《十二真君傅》亦作“大玉”,《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卷十七引《太平廣記》作“太玉”,南宋以降諸傅均作“太玉”。
    3“門”,野竹齋抄本作“闕”,蓋形訛。
    4“彼”原作“後”,野竹齋抄本亦作“後”,隙鳣校宋本、《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古今事文類聚》、《天中記》作“彼”,江酥廣陵古籍刻印社景印上海进步害局翻印黄晟刊本描改作“彼”,以《孝道吴許二真君傅》作“助劍擎之”则亦是“彼”,另據上文亦富作“彼”,汪绍楹校本據陳鳣校宋本改,是。
    5“趁”,隙鳣校宋本作“邇”,許自昌刊本作“逐”,俱屬形訛;野竹齋抄本、《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古今事文類聚》俱作“趁”,是,黄晟刊本寫作“趁”
    6“郎”,原作“即”,據隙鳣校宋本、野竹齋抄本、黄晟刊本、《天中記》改。
    1参见《静遜信仰與文學傅述》附缘一,页119。
    2参见《许遥信仰與文学傅述》附錄二,页121。
    3《周公文集》卷一百六十九,页480下。《廬陵周國文忠公集》卷一百六十九,页659下。《文忠集》卷一百六十九,页850下。
    4另可参见第七章第二筋。
    5王卡從《全唐文》榆出該碑記,但封其真實性未有論述,亦未提及秋月觀唤的研究,见王卡,《隋唐孝道宗源》,載《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頁101103。李豐楙则僅據王卡转述,见李豐楙,《许遥傅說的形成舆衍燮》,收《许遜舆薩守堅:邵志謨道教小說研究》,页44。李顯光、朱越利、郭武等亦径予延用,而未作論證。
    6大概由於唐初孝道史料之匮乏,他很高興此碑記恰可填補有關史料之空白,並興奮地指出在贞觀元年游帷 觀寥落之隙,乌石峰丹泉觀却在真觀三年獲得國家支持,值得關注,见《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礎的研究》,秋月觀暎,東京:創文社1978年版,页105。
    1《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礎的研究》,页106。
    2另據熊明遇《缴柱宫勒書亭碑》稻“我聖朝稽古釐祀,正统中命禮官具視册,威以春秋二仲守土臣行禮祠下,不因唐宋册號,专稱晋旌赐令许公”(顺治十七年刊本《文直行害詩文》文遴卷一,参见附錄四卷四),则可知明代諸碑記何以大都不见宋代封號。
    3《中國近世道教的形成:浮明道的基礎研究》,秋月觀暎著,丁培仁譯,中國社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譯者注1,页108。如果秋月博士不是從立输上就相信碑記是贞觀三年所作,很難說是否還會将《皇經》看作是貞觀初年流行的《三皇經》之缩略。
    4袁本《郡齋读害志》附志卷五上,《中國歷代害目叢刊》第一辑,北京:现代出版社1987年景印《續古逸叢害》本,頁1047上。
    5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l 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 vol.2,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1097.
    6《道藏提要》,任繼愈、锺肇鹏主编,北京: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页14。
    1王永平,《唐代道士獲赠俗職、封爵及紫衣、师號考》,《文献》2000年第三期,頁73。
    2《明史》卷七十五《職官四》,北京:中华害局1974年版,页1583。
    3另外,《全唐文》例不著出處,而該文除《全唐文》外,又见於乾隆五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卷十四(今存尚有道光二十六年重刊本及光绪四年重编本,内容基本一致,以後者最為通行)及道光二十年刊本《黄堂隆道宫志》卷十一。關於《逍遥山万壽宫志》的编撰,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六《许太史》则至少宋元之隙已有某本《逍遥山玉隆万壽宫志》問世,但舆今存《宫志》渊源不明;據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萬壽宫志》新增《屋次编纂姓氏》,則最早可上溯至明洪武十七年鐵柱宫道士熊常静所编《鐵柱延真萬年宫纪錄類编》(存序多首),正德間經道錄鄧繼禹重编(存序一首),其後版毁,至康熙十九年重刻(存序一首),雍正四年復辑,乾隆五年校訂。《黄堂隆道宫志》属首撰,有關文字據凡例则采自《逍遥山万等宫志》。注意到,《全唐文》與《逍遥山萬壽宫志》碑题一致,俱作《敕建岛石觀碑記》,而觀名“烏石”實隙上與首句“烏石峰丹泉觀”並不相符,故《全唐文》很可能即從《逍遥山万壽宫志》收錄。有關來源之間题承隙尚君教授提示封输,謹致謝忱。
    4但此數字很可能是抄入《太平廣記》時所增,《仙苑编珠》、《施注酥詩》俱無此数字。
    5《笺释梅亭先生四六標準》卷三,《景印文渊閣四库全書》第1177册,臺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100上。
    1参见《許遜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页4145。
    2参见《許遜信仰與文學傅述》附缘一,注498,页120。
    3《仙苑编珠》卷下。参见《许遜信仰與文学傅述》附錄一,页120。
    4《宋本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景印日本宫内鹿書陵部藏宋刊本,页148上。
    5《說郛》卷五十一《豫章古今記》载“许真君遜字敬之,豫章南昌人,晋永和二年八月十五日闔家仙去,其宅遊性(帷)觀也”(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景印涵芬樓1927年版,葉五a。又四庫本無此條)。不論此說是否可信,至少《孝道吴许二真君傅》“永和三年”建觀之說或有一定的根掳。
    1柳存仁,《许遜與蘭公》,收《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册,页716717。
    2参见附錄三。
    3关於“氏阳”與“旌阳”,参见《静遜舆蘭公》,页725。《許遜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页40。
    4《许遜與蘭公》,页717。
    5汪辟疆校缘,《唐人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頁8。
    6李丰楙並不怀疑許簡一系身份的真實性,而是认為許藏秘乃许遜後代中除子侄以外的别一支,见《静遜傅說的形成與演燮》,頁46。
    7“一”字疑是“七”或“十”之误,尤以“七”为可能,盖為中元節,與撞铭“度亡”之意相合,但不知為重鐫時所误抑傅抄致误,仍之。
    1见乾隆五年、光绪四年《逍遥山萬壽宫志》卷八,参见附錄四卷一。
    2宋畴改遊帷為玉隆,除甲乙為十方(《旌陽许真君傅》),其後遂不能為一姓一族所掌握。但玉隆宫中仍不乏熊姓道士,如南宋玉隆宫知宫熊师古及副知熊大正(《泛舟遊山缘》。“熊”字,澹生堂钞本、文渊閣四库全害本俱作“能”,通,清欧惕棨刊本改作“熊”)、元初玉隆宫隐真壇的蒼崖熊先生(《浮明忠孝全書》)、明初鐵柱宫的熊常靜(《逍遥山萬壽宫志》)等,甚且至今猫然(昨歲訪西山玉隆萬壽宫,接待者研究室熊國寅道畏即近鄉熊姓子弟)。
    3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鹽》等载,萬振初居棲仙觀,後居太乙觀,身後葬西山天寶洞,有滕王李元嬰撰《德業碑》,在開元觀;胡慧超雖曾住遊帷觀,但以助觀主修葺盡客道而已,後则居於浚雲觀,身後葬盱母靖之西近山,有司馬真所撰《大周洪崖山洞真先生胡尊師碑》,在遊帷觀(玉隆宫)門前。
    4《逍遥山万壽宫志》卷七,《四庫未收害辑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光绪四年鐵柱宫刊本,頁481上。
    5参见附缘三。
    6《萬壽宫舆許真君》,新建縣文物普查小组,無纪年内部出版物(似在1981年至1983年之間),页4。
    7旌陽在荊州南郡,一度為蜀漢所掌握,其地當今湖北枝江。参见《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磁的研究》,頁56。《许遜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页40。
    8該宫屢建屡毁,现存则為1983年依遗蹟重建者,稍稍恢復清末之面貌,但规模甚小,去宋時盛況已速。
    9山西永濟永樂宫附近也另建有呂洞賓祠堂,情況可能舆此類似,参见康豹著,吴光正等譯,《多面相的神 仙——永樂宫的呂洞賓信仰》,濟南:齊鲁害社2010年版,页40、41、60。
    1《逍遥山萬壽宫志》卷七,页484上。
    2承松湖黄堂隆道宫傅國强道畏代為聯络,承西山玉隆萬壽宫研究室熊國保道畏、西山静家祠唐桂卿道畏接待,謹致谢忱。
    3见《說郛》本《豫章古今記》。有關“永和”可信程度之输證参见第七章第一節。
    4《裴铡傅奇》,周楞伽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页88。
    5關於玉皇詔書的產生時代,参兑拙撰,《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韶旌陽许真君碑)為中心》,《國学研究》第二十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頁240。
    1参见《许遥信仰與文學傅述》附錄二,页121。
    2参见《静遜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三章《許遜靳蛟故事的由來及演燮》。
    3《裴铡傅奇》,页88。
    1有关二傅產生時代及关係的討输,参见第五章第一節。
    2《道藏提要》據序認為該害為洪自所撰,時代在明初(页1158),但樂维(Jean Levi)指出該害除《萬曆續道藏》本外,亦见於洪應明《仙佛奇踪》,序為袁黄所撰洪自即洪應明(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vol.2, p895)。《仙佛奇踪》則成於萬唇三十年(1602年),今有束京大學束洋文化研究所藏明刊本、復旦大學圖書馆藏明萬唇刊本(《四庫全書存目叢书》景印)及清重刊月旦堂本(《藏外道害》景印),有关封論参见《許遜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二章《許逐相关主要文献及其關係述論》,页19。
    3除故事情節一致外,該節文字如“處仲已(“已”字乃“色”字之訛)燮”即《孝道吴静二真君傅》之“敦色燮”,可见其因襲之跻。不遇,該節“(處)仲大怒,令武士擒璞靳之。真君舉杯掷起,化为白鸽,飛繞梁問。(處)仲一翠目,已失二君。處仲竟败”雖與《孝道吴静二者君傅》“敦令武士擒璞靳之。静君翠杯掷起,化為白鴿,飛繞梁棟。敦舉目,已失二君所在。敦後竟败”略無差巽,但《旌阳许真君傅》亦作“處仲大怒,令武士擒璞靳之。真君翠杯掷起,化為白鸽,飛绕梁間。處仲一翠目,已失二君所在。處仲竟败”,文字基本相同,则此部分文字富是襲自後者。
    4《太平廣記》卷十四,北京:中華害局1961年版,第一册,頁98。
    1《颧說》卷三,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景印岳锺秀天啟六年刊本,第一册,頁203。又见文渊閣四庫全書本《類說》卷三,《景印文渊閣四庫全害》第873册,臺北:臺湾商務印害館1986年景印,页42下。亦见京都大学圖書館藏抄本《類說節要》,第一册,葉十一b。“将”,岳锺秀天啟六年刊本、文渊閣四庫全書本俱作“持”,富屬形訛,據《類說筋要》改。
    2葉廷圭撰,李之亮點校,《海錄碎事》卷九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页428。
    3《三洞群仙錄》卷一,《道藏》第三十二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239上。参加《许遜信仰與文学傅述》附錄二,頁121。
    4《韻府群玉》卷五,《景印文渊閣四库全害》第951册,臺北:臺湾商务印害館1986年景印,页165下。
    5《天中記》卷一,《景印文渊閣四庫全害》第965册,臺北:台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8下。
    1《山堂肆考》卷一百六十五,《景印文淵閣四库全害》第977册,臺北:臺湾商务印害馆1986年景印,页354上。
    2《渊鹽類函》卷三百二十三,《景印文渊閣四庫全害》第990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451下。
    3参见《静逐信仰與文學傅述》附錄二。
    4关於《搜神記》與《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之關系 参见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 vol.2, p897。關於《新编連相搜神廣記》與《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之关係,参見《许遜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二章《许遥相關主要文献及其關係述論》,页20。
    1《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景印,页502。
    2關於鄧志謨,参見吴望昔,《邵志謨鄉里、名號、生年探考》,载《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第二期。吴聖昔,《鄧志謨經屋、家境、卒年探考》,載《明清小說研究》1993年第三期。最近的研究参见潘建國,《明代通俗小說家邵志謨诗文集初探》,載《國學研究》第二十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鐵樹記》第十五回,《古本小說装刊》第十辑,北京:中苹害局1990年景印日本内閣文库藏明万曆三十一年萃度堂刊本,页2430。
    4《警世通言》卷四十,《古本小說叢刊》第三十二辑,北京:中苹書局1991年景印日本蓬左文库藏明天啟兼善堂刊本,页1973。
    5《三教偶拈》三《許真君旗(旌)陽宫靳蛟傅》,《古本小說叢刊》第四辑,北京:中華害局1990年景印束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天啟刊本,頁2513。
    6關於三者之關保,参见小野四平,《邵志謨の道教小說について》,载《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专集》第四辑,臺北:聯经出版公司1982年版(有閻文婷中挥本,未刊手稿)。李豐楙,《邵志謨〈鐵樹記)研究——兼論馮夢龍(旌陽宫擞树镇妖〉的改作問题》,载《小說戲曲研究》第二辑,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版(亦收入《許遜與薩守堅:鄧志摸道教小說研究》)。
    1《鑄鼎馀聞》卷一,《中國民間信仰资料彙编》第一辑,臺北:臺湾学生書局1989年景印,頁67。
    2佳管明刊本《鐵榭記》、兼善堂本《警世通言》及《三教偶拈》較為罕见,但是《鐵榭記》清末民初有眾多的翻刻本,較為常见。参见《许遜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二章《许逐相阴主要文献及其關係述論》,页17。
    3《晋書》卷九十八,北京:中华書局1974年版,頁2577。
    4《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景宋绍興本,葉五。
    5《太平御覽》卷四十一,中苹害局缩印涵芬樓景宋本,葉六。
    6《海日樓劄装》卷六,收沈曾植撰,钱仲聊辑,《海日樓劄叢(外一種)》,上海:中苹害局1962年版,页232。
    1關於雙龍來舟與水神故事之關係,参见《静遜信仰與文孕傅述》第三章《许遜靳蛟故事的由來及演燮》,頁39。
    2《霎笈七籤》卷一○六,三家本《道藏》,第二十二册,页727。
    3《太平御覽》卷六六六,葉七。
    4近见《文史》載文論陶淵明之宗教信仰翠《吴許二真君傅》為證,删落“孝道”二字,以“許二”为人名,連篇“许二”,竟不知為誰人。
    5关於胡慧超之意圖,参见《許遜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頁42——45。
    6《藝文類聚》卷六,葉三。
    1《三洞群仙錄序》,《道藏》第三十二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233234。
    2《靈寶浮明黄素害释羲秘訣》,《道藏》第十册,三家1988年版,頁521中。
    1張廣保,《封河南濟瀆廓所藏浮明道碑刻的释讀》,载《中國道教》2008年第六期,页53。
    2《靈寶浮明黄素害释羲秘诀》,页521中。
    1《淨明忠孝全害》卷一,《道藏》第二十四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623下。
    2《浮明忠孝全書》卷一,页629中。
    1《浮明忠孝全書》卷四,页640中。
    2《浮明忠孝全書》卷四,页640下。
    3参见《许遥信仰與文学傅述》第五章《(許真人拔宅飛异)與许遜信仰之關保》,頁66。
    4《鄒公存真集》卷二,《四庫禁毁書叢刊補编》7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景印北京大学圖害馆藏乾隆十二年特恩堂刻本,頁31上。
    5《瀛洲仙籍》见收於傅金銓所刊《濟一子道書十七種》,康熙間胡之玫《太上靈寶浮明錄序》亦见提及,参见第七章第四節。
    1上海圖害馆藏康熙刊本《黄九煙先生詩文雜钞》。另外,明清時代的白話小說比如《水浒傅》天罡地煞百单八将、《红樱夢》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镜花缘》泣红亭百花仙榜等等或静也與此種思想有關。
    2《浮明忠孝全書》卷四,页640下。
    3《浮明忠孝全害》卷四,页644中。
    4参见洪怡沙,《南宋時期的呂洞賓信仰》,载《法國漢學》第七辑,北京:中華害局2002年版。
    5《浮明忠孝全書》卷四,页644下。
    1《浮明忠孝全害》卷六,页652下。
    2《浮明忠孝全書》卷六,頁653上。
    3《浮明忠孝全書》卷六,页652中。
    1《浮明忠孝全書》卷六,页652下。
    2上海圖害館藏《格致叢書》本《新刻畏春真人语錄》,第百廿九册,葉八b——九a。
    3参见《静遜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三章《许遜靳蛟故事的由来與演燮》。
    4参见《许遥信仰舆文學傅述》第七章《廬山神信仰舆古小說暨其與吴许靳蛟故事之關係》。
    5北京圖書館金石编目组编,《北京圖害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片彙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第42册,页177。
    1張廣保,《封河南濟瀆廟所藏浮明道碑刻的释读》,载《中國道教》2008年第六期。
    1《三洞群仙錄》序,《道藏》第三十二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234上。
    2李豐楙認為白玉蟾可能本於謝守灝所撰傅,且傅注资料多出北宋,参见李豐楙,《宋代水神许遜傅說之研究》,载《漢學研究》1990年第八卷第一期,页364367。
    3《修真十害·玉隆集》卷三十三,《道藏》第四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759中。
    4参见附錄四卷六。
    5参见拙撰,《宋金之際的浮明道——以(韶旌陽許真君碑)為中心》,《國学研究》第二十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頁240。
    6《道門定制》卷三,《道藏》第三十一册,頁685下。
    1《南昌郡乘》卷四十八,《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装刊》30,北京:書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景印康熙二年刊本,頁820。
    2同治《羲寧州志》卷二《艾縣考》、卷三十一《千秋觀韶》末附王謨《黑石靖考》,《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15,南京:江酥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
    1《封河南濟瀆廓所藏浮明道碑刻的释讀》,页52。
    2《封河南濟演廟所藏浮明道碑刻的释讀》,页53。
    3兆英编,《元刻樱觀篆書本道德經》,西安:陕西旅遊出版社2003年版,頁14。
    4《太上浮明院補奏職局太玄都省须知》,《道藏》第十册,頁607中。
    1《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三,《道藏》第四册,页761上。
    2《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錄》卷中,《道藏》第六册,页827中。
    3《歷世真仙體道通鹽》卷二十六,《道藏》第五册,页253中。又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中册,页902。
    4参见第五章。
    5《古今列仙通纪》卷二十,《中華續道藏》初辑第2册,臺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景印清刻本,葉十一。
    6叄见附錄一。
    7参见第二章。
    8此碑今尚存,多磨滅,方志所载亦多巽文,参见附錄四卷一。
    9《說文解字》十一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陳昌治刻本,页235下。
    10《說文解字注》十一篇上,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景印經韻樓刻本,页536上。
    11《說文解字》五下,页106上。
    12《說文解字注》五篇下,頁215下。
    13《說文解字》二上,页28下。
    1《元刻樓觀篆書本道德經》,頁32。
    2《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五,《道藏》第一册,頁34下。
    3《清微神烈秘法》卷上,《道藏》第四册,頁141下。
    4《清微玄降大法》卷七,《道藏》第四册,页182中。
    5《元刻樓觀篆書本道德經》,页1。
    6《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卷二,《道藏》第十册,頁564中。
    7《清微玄降大法》卷三,《道藏》第四册,页166中。
    8《雲篆度人妙經》,《道藏》第二册,頁151中、151下、152上、152中、153中、153下、154中、155中、155下、158中、159上、159下。
    9《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卷三,《道藏》第十册,页574下。
    10《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卷四,《道藏》第十冊,页586中。
    11参见附录二之《〈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提要》。
    12《清微玄降大法》卷十,《道藏》第四册,頁202中。
    13《太上洞玄靈寶投簡符文要诀》,《道藏》第六冊,页383下。
    14《太上洞玄靈寶投簡符文要訣》,《道藏》第六册,页385下。
    15《雲篆度人妙經》,《道藏》第二册,頁150上。
    16《雲篆度人妙經》,《道藏》第二册,頁158下。
    17《雲篆度人妙經》,《道藏》第二册,頁161下。
    1《元刻樓觀篆害本道德经》,页125。
    2《太上靈寶浮明飛仙度人經法》卷三,《道藏》第十册,页575中。
    3《清微玄降大法》卷六,《道藏》第四册,页180上。
    4《清微玄降大法》卷七,《道藏》第四册,页182下。
    5《清微齋法》卷上,《道藏》第四册,页295中。
    6《雲篆度人妙经》,《道藏》第二册,頁152中。
    7《清微玄降大法》卷十,《道藏》第四册,页202下。
    8《清微玄降大法》卷十,《道藏》第四册,页203中。
    9《清微神烈秘法》卷上,第四册,页150下。
    10《清微玄降大法》卷四,《道藏》第四册,页170中、170下。
    11《清微齋法》卷上,《道藏》第四册,页295中。
    12《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九,《道藏》第一册,页59中。
    13《元刻樱觀篆書本道德經》,页1。
    14《元刻樱觀篆害本道德經》,页109。
    15《元刻樱觀篆害本道德经》,页66。
    1参见《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韶旌赐许真君碑)為中心》,页241。
    2《西山静真君八十五化缘》卷中,《道藏》第六册,頁826上。
    3参见第七章第一、二節。
    4参兑附錄二之《(靈劍子)提要》。
    5参见《宋金之際的浮明道——以(韶旌陽许真君碑)為中心》,頁241。
    6《墉城集仙錄》卷五,《道藏》第十八册,页192中。
    7《封河南濟瀆廟所藏浮明道碑刻的释读》,页53。
    8乾隆五年《逍遥山万壽宫志》卷七,参见附錄四卷二。
    9《封河南濟瀆廟所藏浮明道碑刻的释讀》,頁53。
    10《封河南濟瀆廟所藏浮明道碑刻的释讀》,页53。
    11《浮明忠孝全害》卷一,《道藏》第二十四册,页623下。
    1《對河南濟瀆廟所藏淨明道碑刻的释读》,页53。
    2参见黄芝崗,《中國的水神》,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景印。
    3参见乾隆《濟源縣志》卷六《水利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49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景印。
    4《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四,《道藏》第四册,頁762中。
    5陸和九,《中國金石學講義》,北京:北京圖書馆出版社2006年景印,下册,页609—610。
    1張廣保同意原整理者关於碑記書風屬“瘦金體”的判断,並由此出發认为可能為徽宗御撰,屬皇家碑刻,可從。见《封河南濟演廟所藏浮明道碑刻的释讀》,页53。
    2希古樱刊本《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百十九,参见附錄四卷二。
    3《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韶旌陽许真君碑〉为中心》,页238。
    4参见乾隆《涇陽縣志》卷四《水利志》,《中國地方誌集成》陕西府躲誌辑7,南京:凰凰出版社2007年景印。又白雨恒等编,《溝洫佚圖雜錄》,《陕山地匾水利與民間社會調查资料集》第一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版。
    5见《道家金石略》,参见附錄四卷三。
    6见《金文最》卷三十八,又见乾隆《淫陽躲志》卷九,略有巽同,参见附錄四卷二。
    1见《鐘祥金石考》,参见附錄四卷四。
    2《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韶旌陽許真君碑)為中心》,页239。
    3同治《南海躲志》卷五,《中國方志叢害》华南地方5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景印,页119上。
    4同治《南海縣志》卷十一,参见附錄四卷四。
    1此碑據稱原在支雕水上,现移在玉皇宫内,原石未见,《道家金石略》等害均不附符文,據北京大孕圖書馆藏藝風堂拓片,其符與孝道專有之镇水符不同。
    1李豐楙,《许遜的顯化與聖蹟——一個非常化祖師形象的歷史刻壽》,载李豐楙、廖肇亨主编,《聖傅與詩禅——中國文學舆宗教論集》,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版,頁416。
    2秋月觀暎,《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淨明道の基楚的研究》,東京:創文社1978年版,页16。
    3任繼愈、锺肇鹏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页325。
    4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l 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901.
    5《元史》卷六二,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版,頁15071508。
    6《明史》卷四十三,北京:中華害局1974年版,页10541055。
    1《贛州府志》卷十六,《中國方志叢書》华中地方第10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景印同治十二年刊本,页336上。参见附錄四卷三。
    2蒋引自王育成,《明代彩给全真宗祖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頁36。
    3参见第三章第一節及附錄二。
    4《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楚的研究》,页16。
    1参见拙撰,《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詔旌陽許真君碑〉為中心》,载《國學研究》第二十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或以為僅根據内容的多少來推定先後是極不準確的,後來者既可增也可删,不一定比前者内容要少。應該貌,這種看法在一般意羲上是正碴的。如果簡单地把静遥聖傅富作一般文学傅記那檬去看待,某些内容的缺失與否自然是無足轻重的。但是,封於宗教文献而言,某些细節的缺失實隙上很可能是热法容忍的,並不是随随便便想加入就加入,想删去就删去的。作為宗教性的神圣文本,像“玉皇韶書”這檬核心的具有神圣意羲的内容封许遜聖傅而言即不可或缺,是不能夠删削缩寫的。根據這檬一個泱定性的因素作出的上述判断應該說是比较準確的。
    1據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五《郡王太祖以下郡王宗系》寧府弋陽王條载栱横“初封镇國将罩,後以逆濠故,停襄,嘉靖元年始许以本職攝府事,二年嗣,渐設官屬。薨,壽五十五,諡端惠”(北京:中華害局1985年版,页625),又據明俞汝楫等撰《禮部志稿》卷七十八《宗藩備考六》藩雜例管理府事條載“嘉靖三十一年管理府事弋赐王栱横薨逝”(《明史》卷一○二《褚王世表三》、《續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均謂嘉靖三十年薨,或屬误記),知朱栱横富生於弘治十一年(1498),嘉靖二年(1523)襄爵,殁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位二十九年。
    3趟萬里编,《國立北平圖害館善本書目》卷三,北平:北平圖書馆1933年刊,葉五十八a。
    4《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子部道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1071。
    5北京圖書馆编,《中國版刻圖錄(增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年版,第一册,頁106。
    1而由於道藏本《许太史真君圖傅》的遣一缺誤,《真仙事蹟》的给者封此一细節遂不能理解,尊致将“標竹平疫”之圖像沿用於此,蓋以為桶绳為竹杖(《真仙事蹟》第十八幅《引杖浚泉》)。
    2《中國版刻圖錄(增訂本)》,圖版六六一。
    3《許太史真君圖傅》,《道藏》第六册,三家1988年景印,頁721上。
    1《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501。
    2《浮明道の祖师許遜にまつゎゐ物語の再檢討》,頁196。
    3 #12
    4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刊本《许旌陽事蹟圖》,葉五二b。此天篆自白玉蟾《玉隆集》以来皆以為“靖”字,而據南唐江文蔚《創修太平觀碑》知富為“淨”字。此碑今尚存,参见附錄四卷一。
    1参见鲩宗颐,《老子想雨注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頁3。
    2《宣和畫譜》卷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害》第813册,臺北:臺湾商务印害館1986年景印,页73。
    3《畫史》,《景印岫廬现藏罕傅善本装刊》,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館1973年景印明汲古閣刊本,葉四九a。
    4《宣和畫譜》卷十六,頁167。
    5《西山纪避記》,載《南昌郡乘》卷四十八,《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30,北京:書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景印康熙二年刊本,頁820上。
    6参见《宋金之隙的淨明道——以(韶旌陽許真君碑)為中心》,页240。
    7黄筌專畏工筆花鳥,但似乎也擅畏释道人物,他曾與專擅释道人物的趟忠羲、浦师训二人合手画天王燮相十堵,见《州名畫錄》卷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页69。
    1《静太史真君圖傅》,页731下——732上。此圖,许宜蘭稱作“雞犬飛昇圖”,觀其解說如雞犬同昇、武士侍立静遜左右及百姓封异仙的渴望云云纯為想富然之醉,既脱雕了傅記的相关描述,也與圖像的實隙内容不符,见许宜蘭,《道經圖像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版,页115。相形之下,張鲁君稻此圖為“真君昇天之圖”,觀其解說雕不夠確切,但大髓上還符合圖像之寅隙,见張鲁君,《(道藏)人物圖像研究》,濟南:山東大学2009年博士學位输文,页100。
    2《續真君傅》作“拂”,《西山許真君八十五化錄》作“绋”,作“拂”则為拂塵,作“绋”则为璽印,似富以“绋”為是。
    3《修真十書·玉隆集》,《道藏》第四册,页762中。
    1《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詔旌赐静真君碑)為中心》,页238。
    2北京大學圖害館楼讀目缘顯示共有三個副本,但實隙列藏號只编列了10831和25013雨個。
    3参见附錄四卷二。
    4《三洞群仙錄》卷十六引《西山記》载“孝武寧康二年八月一日,许真君晨起,忽有霎物自天而下,仙降於真君之庭,乃宣上帝韶”云云,舆碑文此句文字相近,则神人前闕文可能作“忽有”。另據《墉城集仙錄》、《旌陽許真君傅》等傳则下降宣韶者為崔子文、瑕丘仲二位神仙,则闕文可作“有二”,但諸傳文字與碑文差距较大,似不可據。
    5《许太史真君圖傅》“許逐受韶”一圖中有瑕丘仲、崔子文二人(黑衣),其中左侧的那一位神仙雙手持有展開的韶害(圖16)。
    1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 Stephen Little& Shawn Eichman, Chicag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p179.類似的圖像资料還有《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首的“三清”(圖14)以及某明代道經附刻之固像(圖15)。
    2不排除碑刻圖像來自當時或许還能见到的北宋宫觀壁书或壁书粉本之類的图像材料的可能。另外,所謂“度人”圖式在结構怖局上很明顯又與佛經卷首的“講法圖”一類的圖像有渊源關保。
    1《永樂宫壁畫避》,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年版,页13。
    2蘇州玄妙觀三清殿《老子像》碑。
    3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 p178.
    1《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道藏》第一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1。
    2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楮引自《道經圖像研究》,頁62。
    3《许太史真君圖傅》,页730下——731上。
    4《许太史真君圖傅》,页731。
    5河南濟源清演廟藏政和六年(1116年)九月九日所立《濟瀆廟靈符碑》一通,述许遜功德事,可能屬徽宗御制,则復夢許遜的時間很可能就在政和六年九月。关於該碑之封論参见第四章第四節。
    6《修真十害·玉隆集》,《道藏》第四册,頁763上。
    7《许遥的顯化與聖蹟——一個非常化祖师形象的歷史刻画》,页418。張鲁君未作任何說明即认定“《許太 史真君圖傅》與壁畫無关”,不知根據何在,见《道藏人物圖像研究》,页84。
    1雷朝晖,《陕西佳縣白霎觀〈老子八十一化圖)壁画研究——一個关於老子的神話》,载《道教美術新論》,页443468。
    2李凇,《山西浮山縣老君洞道教圖像的调查與初步研究》,载《藝衍史研究》第九辑,廣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頁303336。
    3鄭振鐸,《永樂宫壁画》,载《永樂宫壁画選》,頁2。
    4如果不考虑白鹤及其方位,僅就入胎及婴兄洗浴部分而言,宋明間流行的《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說》第四十五化《弘释教》中老君骑白象入胎很可能是《瑞應永樂第一》圖式的一個來源。不遇該圖式與《许太史真君圖傅》“金凰街珠”相去甚速,應無關係。
    5 #12
    6《許太史真君圖傅》,頁717上。
    1民國《修武縣志》卷十三,《中國方志叢書》华北地方第48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景印民國二十年铅印本,页962。参见附錄四卷三。
    2参见拙撰,《静遜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五辑,成都:巴蜀害社2009年版,页52。
    3龍顯昭等编,《巴蜀道教碑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頁185。参见附缘四卷三。
    4《固喜縣志》卷十一,《中國方志叢書》华北地方第43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景印乾隆三十年刊本,頁838。又见《固喜縣志》卷二十三,《中國方志叢書》华北地方第8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景印民國八年石印本,页1021。参加附錄四卷四。
    5此本之凡例又见錄於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萬壽宫志》,所謂“丁志”、“舊志”者即是。
    1关於西山黄籙大齋的舉行可追溯至《孝道吴许二真君傳》中的有關記载。而西山许遜祭祀活動,據《孝道吴许二真君傳》则唐代是在正月、五月、八月的十五日建齋,而宋代的情況據周必大《泛舟遊山錄》及白玉蟾《續真君傳》则是七月二十八日設壇,八月一日開觀,清《逍遙山萬壽宫志》所载稍有變動,但大體還是一致的,今日之慶典據熊國寶道長《西山萬壽宫廟會盛況古今談》稱七月下旬即開始準備,持續到十一月上旬,正日则是農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一(《中国道教》2004年第一期,页57——58)。在指出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的同時,鲍菊隱又认為西山許遜祭祀系列慶典的第一日也是七月十五日,不確,见《淨明道の祖師許遜にまつゎゐ物语の再檢討》,頁190。
    2 #12
    3《大元至元辨偽錄》卷三,《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77,北京:書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景印元刊本,页510下。所谓“八十二龕”不詳,有关《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說》與佛教關係的討論,可参见Buddhist-Taoist Mixtures in The Pa-shih-i-hua T'u/ Kenneth K. S. Ch'en, HJAS, Vol.9, No.1,1945.
    1 #12
    2明末清初由宗奉浮明的信士所编刊的《古今列仙通纪》收缘了《孝道吴许二真君傅》、《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缘》、《许真君仙傅》三篇傅記,甚至還收錄了《屋世真仙體道通鹽》中《许太史》、《吴猛》等十餘篇傅記文字,但卻未收《许太史真君圖傅》,這可能出於刊刻费工費畴的考慮,但鹽於該書也同檬未收白玉蟾《旌陽许真君傅》等傅,而《修真十書》或《白玉蟾文集》在明清雨代卻又多有翻刻流傅,則更可能是出於文献獲取的原因,表明至少到明末一般人已很鞋见到《许太史真君圖傅》了。
    3按万曆元年富春堂刊《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實翻自元刊本《新编連相搜神廣記》,但有關圖像卻别出心
    裁,足见《許太史真君圖傅》系统圖像的神聖地位已荡然無存,故以“萬唇”為断限。
    4此圖中三人當分别為许遥、甘戰、施岑,即準甘、施二人随真君靳蛟的情節而繪製。另外諶母、吴猛、黄仁覽等人亦有圖,又有吴彩鸞、文萧二人跨虎仙去之圖像。
    5另吴猛、蘭公亦各有圖一幅,内容為羽扇渡江及三仙人塚。
    6一般稱水陸书,此據謝生保的意见改稱黄籙圖,有关討論,参见《甘肃河西道教黄籙圖簡介》,页358。
    7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民國八年刊,卷首《浮明忠孝能沙會上真像》含褚真人像共十七幅,俱為半葉大幅的版书,首幅《天枢内相许仙真君》给許遥為华冠能袍,交手中坐,二童子侍立,左執如意,右執寶劍。参见附錄一。
    1鹽於邵以正不可能见不到《許太史真君圖傅》,他所刊諸君聖像中许君、胡君二像富依舊式。
    2参见第三章第二節。
    1秋月觀暎,《『浮明院妙济神方』小考》,载牧尾良海博士颂寿記念输集刊行舍编,《牧尾良海博士颂寿記念論集—中國の宗教·思想と科學—》,東京:國書刊行會1984年版,页312。
    2李顯光,《许遜信仰小考》,载《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三期,頁16。
    3郭武,《(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國社含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页39。
    4参见第三章第一節。
    5关於瘟疫,傅统認為乃時氣、方氣所感而致病,故又稱時疫或者畴行病,有一定的流行性,危害亦很巨大,参见明吴有性《温疫输》卷上《原病》(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年版),清奎《松峰說疫》卷二《瘟疫名羲输》、《疫病有三種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年版)及清戴天章《廣瘟疫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年版)。我在此使用“瘟疫”一詞並不區别温冷,主要還是偏取其“疫”的意思,亦即隙邦贤所說的凡是有傅染性的疾病皆可稻之為疫,参见陳邦醫,《中國醫學史》第五篇《疾病史》第一章《傅染病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景印,頁361。
    6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灵寶浮明宗教缘》附方,葉三a。
    1關於該害的產生時代,参见第一章第三節及附錄二之《(靈寶浮明黄素書释羲秘诀)提要》。
    2《靈寶浮明黄素害释羲秘訣》,《道藏》第十册,三家1988年景印,頁521中——521下。
    3《晋書》卷九十五,北京:中华害局1974年版,页2482。
    4《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六,北京:中华書局1960年缩印商務印書館景宋本,页2975上。
    5《舊唐害》卷四十七,北京:中華害局1975年版,页2027。
    6《甄正输》卷中,《中华大藏短》第二十六册,北京:中苹害局1993年景印趟城金藏本,頁663下。昊天觀乃就李治晉王府改建,见《尹尊師碑》。
    7《金石錄》另著錄有阴元八年裴子餘撰《唐玄元觀尹尊師碑》,见趟明撰,金文明校證,《金石錄校證》卷五,上海:中國书畫出版社1985年版,页93。
    8陳垣编纂,隙智超、曾慶瑛校補,《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页103。
    9吉岡羲豐,《道教經典史論》,束京:道教刊行會1966年版,页377、390。
    1《金石錄校證》卷四,頁70。
    2《寶刻類編》卷八,《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辑,第二十四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景印粤雅堂叢書本,頁18512。
    3《三洞珠囊》卷七,《道藏》第二十五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340下。
    4《上清道類事相》卷一,《道藏》第二十四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877上。
    5《大洞煉真寶經修伏靈砂妙款》序,《道藏》第十九册,三家1988年景印,頁13中。《霎笈七籤》卷六十九《七返靈砂输》序,《道藏》第二十二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477下。《雲笈》本文字多有错訛,参见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卷六十九,北京:中华害局2003年版,页1520。
    6参见潘雨廷,《道藏害目提要》附錄一《(道藏编目)自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页338。亦可参见拙撰,《许逐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三章《静遜靳蛟故事的由來及演燮》,上海:华東师範大學中文系2008年硕士學位输文,页35。
    7以上参见附錄一。
    1任繼愈、锺肇鹏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页656。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l 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 vol.1,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383.
    2有关該傅的撰作及崖生時代,参见第四章第一節。
    3《修真十害·玉隆集》卷三十三,《道藏》第四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760中。
    4《浮明忠孝全害》卷一,《道藏》第二十四册,三家1988年景印,頁630下。
    5《修真十害·玉隆集》卷三十一,页750、751。
    6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卷七,葉二十b——二十四a。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卷十五,《四庫未收書辑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页575下——577上。
    7《海瓊白真人语錄》卷三,《道藏》第三十三册,三家1988年景印,頁130上。
    8《海瓊白真人语錄》卷二,页119中。
    9李丰楙,《宋朝水神许遥傅說之研究》,载《漢學研究》1990年第八卷第一期,页364—367。
    1《許遜信仰小考》,页16。
    2《仙鹽》續编卷五,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正统道藏》本,下册,頁20502055。
    3《遂初堂書目》,《中國歷代害目叢刊》第一辑,北京:现代出版社1987年景印海山仙館装書本,頁1143下。
    4吴洪浑,《尤袤詩名及其生卒年解析》,載《文学遗產》2004年第三期,页142。
    5吴洪澤,《尤袤著述考辨》,载《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四期,頁68。
    6吴洪澤,《尤袤年譜》,载《宋代文化研究》第三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頁320323。
    7《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九,《朱子全書》第二十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頁3765。
    1《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三,页760中。
    2《淨明忠孝全書》卷一,页630下。
    3《本草纲目》卷十九,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582。
    4《仙傅外科秘方》卷十一附錄,《道藏》第二十六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717下。
    5参见第三章第一節及第七章第四筋。
    6《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二,《道藏》第三十六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368中。
    7《近古堂害目》卷下,《明代書目题跋装刊》,北京:書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景印,頁1180下。
    8《玄賞齋書目》卷八,《明代害目题跋叢刊》,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景印,页1556上。
    1《醫學入門》,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页579。
    2孩書《屋代醫學姓氏》的分類雕然有高下之别,但與明清方害收羅古今名醫的名罩並没有太大的匾别,其《仙禪道術》也是歷數古今,屬於“一般性的知識”,看不出有何特别的背景。不遇,他以施岑善治療的說法不见於他書,或許值得注意。
    3参见第三章第四節。
    1秋月觀暎認為《如意丹》舆丁羲神方之關係如何並不清楚,而《太上靈寶浮明宗教缘》附《如意丹》所本富即《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著錄之《神功妙濟丹方》,雕無證據,大致可以同意,见《『浮明院妙济神方』小考》,百5。
    2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附方,葉三b——四a。
    3《本草纲目》卷十七,页501。
    4参见李零,《中國方衍考》第五章第三節《出土本草、醫方中的服食之說》,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版,页3233300關於中國古代附子的毒用及醫用史的簡明梳理,可参见大塚恭男,《附子の医史学的考察(古代·中世)》第二筋,载畏沢元夫監修,《附子の研究文献篇》,東京:出版科學縂和研究所1979年版,頁1014。
    5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缘》附方,菜三b。
    1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附方,葉四a——五b。
    2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缘》附方,葉五b——十五a。
    3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附方,葉十五a——十八a。
    4参见第五章第一節。
    1参见附錄一
    2薛清缘主编,《中國中醫古籍總目》,上海:上海辞害出版社2007年版,頁348。
    3中國中醫研究院圖害館编,《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页285。
    4《同壽錄》卷一,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版,頁21。
    5《本草網目》卷十四,页365。
    1《本草網目》卷十四,页373。
    2《同壽錄》卷一,页22。
    3《许遥信仰小考》,頁16。
    4《許遜信仰小考》,頁16。有關具體细節,因原書未见,李顯光又未詳述,故付闕如。
    5《〈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页40。
    1《(浮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舍為背景的考察》,頁3940。
    2参见附錄一。
    3《中醫外治法簡编(理瀹骈文)》,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页317。
    4《外治壽世方》,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2年版,页172。
    5上海圖書館藏光绪二十六年铅印本《吴興浚氏医學薪傅、饲鹤亭集方合刊》,葉六十二b。
    1參見附錄一。
    2《後漢書》卷七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頁2299。
    3《三國志》卷八,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頁264。
    1《三國志》卷四十六,頁1110。
    2《三洞珠囊》卷一,《道藏》第二十五册,三家1988年景印,頁300下。参见《道藏源流考》附缘七《道学傅辑佚》,隙國符,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版,下册,頁461。
    3《雲笈七籤》卷一百六,页2310。
    4《太平御覽》卷六十五,頁309。關於《豫章圖經》之時代,榆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未得其考。按《龍性堂詩話》初編见引“《豫章圖經》記唐王季友事,豐城人,家贫賣屐,博極群書,刺史李勉甚敬之”(郭绍虞编,《清詩括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二册,页991),如為原害所载,则《豫章圖經》或出於五代。
    5参见拙撰《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韶旌陽许真君碑)為中心》,《國學研究》第二十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頁240。
    6“藥”,諸傅多作“符”,但北宋释惠洪《延福寺鐘铭並序》引上帝韶即作“佳汝施藥咒水之功”,南宋初陳葆光《三洞群仙缘序》亦作“咒水行蔡治病”,富不误。
    7参见第四章第四節。
    1《三洞珠囊》卷一,頁300下。参见《道學傅辑佚》,頁462。《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六,頁2975上。李豐楙误以《御覽》所引為《太平經》,见李豐楙,《许遥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一《许遜傅說的形成與演燮》,臺北:臺湾学生書局1997年版,页27。
    2關於瘧鬼觀念之流燮,参见范家偉,《漢唐間道教與瘧鬼說》,《华林》第二辑,北京:中华害局2002年版。亦可参见范家偉,《大醫精:唐代國家信仰舆醫学》第十章《信仰與醫藥——以唐詩為中心的探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3中國國家圖書馆藏同治十二年刊本《羲寧州志》卷二十九,葉一a。参见附錄一。
    4《博濟方》卷五,上海:上海科學技衍出版社2003年版,页192。另见《聖濟總缘》卷一百九十八,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2年版,下册,页3243。
    1《本草纲目》卷三十二,頁787。
    2《養生類要前集》,《珍本醫籍叢刊》,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55。
    3《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四,页762下。
    4《證類本草》卷十一,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页319。参见《本草綱目》卷十二,頁328。
    1《道園遗稿》卷二,《北京圖害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94,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景印元至正刊本,頁20上。
    2《欧陽修全集》卷二十四,北京:中苹書局2001年版,页373。
    3《能改齋漫錄》卷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页438。
    4崇祯刊本《清江縣誌》卷八,《四库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12,濟南:齊鲁书社1996年景印崇祯刊本,页331上。参见附缘四卷一。
    5《盤洲文集》卷九,《宋集珍本叢刊》第45册,北京:錄装書局2004年景印傅增湘校洪氏晦木齋本,页109下。
    6《范成大筆記六種》,北京:中华害局2002年版,頁51。
    7《修真十害·玉隆集》卷三十三,頁761上。
    1《南昌郡乘》卷五十,《北京圖害馆古籍珍本装刊》史部地理颧30,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景印康熙二年刊本。参见附錄四卷三。
    2《許真君害》或為《許真君傅》之误。但永樂四年所刊《普濟方》卷二百七十六《諸瘡腫門》见引“许真君七十二證”,则可能確有《许真君書》一害。
    3参见第二章。
    4关於三者之時代,参见第二章第三節及附錄二。
    5《靈寶淨明院真师密誥》,《道藏》第十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525下——526上。
    1《太上靈寶淨明天尊說禦殟經》,《道藏》第二十四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613中。
    2参见《宋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亦可参见第二章第四箭。
    3《靈寶浮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道藏》第十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549上。
    4《浮明忠孝全害》卷一,页631上。
    5《浮明忠孝全害》卷一,頁630下。
    1《仙傅外科秘方》序,頁659中。
    2《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子部医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232。
    3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卷七十三,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年版,页1248。
    4《中國醫籍考》卷七十三,頁1248。
    5参见《中國醫籍考》卷七十三,页1247。《道藏提要》亦持此输,就行文看應即襄用丹波元胤之說,並未见《青囊雜纂》原書,唯未予注明(北京:中國社含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页919)。席文(Nathan Sivin)雕蒋引丹波元胤之說亦未见《青囊雜纂》原書,故僅表懷疑而已见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l 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 vol.2,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p775。
    6上海圖書馆藏明弘治崇德堂刊《青囊雜纂》本《上清紫庭追癆仙方》序,葉一a。
    1《本草網目》卷一,頁9。
    2《中國醫籍考》卷五十五,頁929。
    3中國國家圖害館藏洪武二十八年渊然刊《秘傅外科方》跋。
    4《中國醫籍考》卷五十五,頁939。
    5以上有关各害之著缘情沉以及為免繁複而略去之医害,詳见附錄一
    6另有名胡之球者,编有《幼科入室》一害,中國中醫科學院圖害館藏康熙九年(1670年)抄本(《中國中醫古籍總目》,页598),未知與胡之玫有何关係。
    1参见柳存仁,《唐代以前拜火教摩尼教在中國之遗痕》,收《和風堂文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李防撰,汪绍楹點校,《太平廣記》卷十五,北京:中华書局1961年版,页106。
    3《孝道吴静二真君傳》,《道藏》第六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842中。参见附錄三。
    1《孝經》不僅列入科翠考試之目,國子監兼授,玄宗且有御注,並於天寶三载“韶天下民間家藏《孝經》一本”(《舊唐害·玄宗本纪》)。
    2参见第四章第二節,亦可参见拙撰,《许遜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载《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五辑,成都:巴蜀害社2009年版。
    3《海日樱割叢》卷六,收沈曾植撰,钱仲聯辑,《海日樓劄叢(外一種)》,上海:中华書局1962年版,页232。
    4張君房撰,李永晟點校,《霎笈七籤》卷一百一十,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五册,頁2406。
    5柳存仁,《静遜與蘭公》,收《和風堂文集》,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页736。
    6参见拙撰,《许遜信仰舆文學傅述》第三章《許遜靳蛟故事的由来及演燮)),上海:华束师範大學中文系2008年硕士學位論文。
    7参见《静遜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七章《廬山神信仰與古小說暨其與吴静靳蛟故事之关保》。
    1陸修静《洞玄靈寶五感文》即提倡“孝”道,看上去有些特别,但實際却是很普遍的提法,很難說跟孝道派有什麽關係。
    2另《吴猛傳》中尚有身分不十分明確的丁義,詳後。
    3《晋書》卷九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页2482—2483。
    4《宋本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景印日本宫内廰書陵部藏宋刊本,页146上。
    5《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缩印商務印書館景宋本,页2975上。
    6参见第六章第一節。
    1李豐楙,《許遜傳說的形成與演變》,收《许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版,页18。逯耀東的說法也許需要修正。按《舊唐書》卷八十九《狄仁傑》傳载“仁傑前後匡復奏對,凡數萬言,開元中,北海太守李邕撰為《梁公别傳》,備载其辭”(北京:中华書局1975年版,第九冊,页2895);又《新唐書·藝文志》史部雜傳記類著錄元和間馬宇所撰《段公別傳》二卷(卷五十八,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五册,页1484),子部道家類釋氏著錄《法琳别傳》二卷(卷五十九,第五册,1529),则唐時尚有别傳。
    2《北堂書钞》卷一百六十,富文齋翻刻孔氏三十有三萬卷樓景宋本,葉十六。
    3干寶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記》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頁13。
    1陶潛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後記》卷二,北京:中华書局1981年版,页9。
    2李劍國辑校,《新辑搜神記 新辑搜神後記》,北京:中华書局2007年版,下册,页472473。
    3干寶雖是史官,《搜神記》只是要“發神道之不誣”,畢竟不是史書,故在世活人未必不能入其書,且當時著述之例亦未必有如是之嚴格。
    4在根據其他條件無法判定的情況下,李劍國制訂了三條原则即“從眾原则”、“從早原则”、“干書優先原则”,參见《新辑搜神記 新辑搜神後記》前言九《本書的輯校原则及方法》,页104。
    5《事類赋》卷二十,《北京圖書馆古籍珍本叢刊》75,北京:書目文献出版社景印宋绍興十六年刊本,页485上。
    1類似的故事還有蕭洞玄故事(《太平廣記》引《河東記》),参见汪辟疆校缘,《唐人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页233。另,杜子春故事或以為即襲自《大唐西域記》卷七之“施鹿林東涸池”(即“烈士池”)故事,参见玄奘撰,章巽校點,《大唐西域記》卷七《婆羅痆斯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页154156。
    2《霎笈七籤》卷一百六,第五册,页2311。
    3《墉城集仙錄》,《道藏》第十八册,页194。
    4《許遜舆蘭公》,页722。
    1《仙苑编珠》卷下,《道藏》第十一册,页43中。
    2《說郛》卷五十一,北京:中國害店1986年景印涵芬樓1927年版,葉五a。四庫本热此條。又其下一條述静真君飛异在“永和二年八月十五日”。另外,需要說明的是,《說郛》所收《豫章古今記》來源不明,且每有唐以後之地名,不知為後人所改,或就他書抄出,未必屬雷次宗原文。
    3《宋本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頁145下。
    4《舆地纪勝》卷二十六,扬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景印道光二十九年景宋本,页307下。
    5《浮明忠孝全書》卷五,《道藏》第二十四册,页647下——648上。
    6《宋本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頁145下。
    7《舆地紀勝》卷二十六,页313下。
    8《舆地纪腾》卷二十七,葉十一b。
    1中国國家圖害館藏同治《奉新縣志》卷一,葉十四b。
    2中國國家圖害館藏同治《奉新縣志》卷一,葉十五a。
    3《說郛》卷五十一《豫章古今記》另载“吴仙人壇在縣南二百里”(葉四b)。
    4中國國家圖書馆藏康熙十年《高安縣志》卷八,葉阐巽二a。此事亦见《歷世真仙體道通鹽》張惠感條,唯具體年代未载。
    5《舆地纪勝》卷二十七,葉五b。
    6《太平廣記》卷十四,页100。
    7《宋本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頁145上。
    8馬蓉等點校,《永樂大典方志辑佚》,北京:中华書局2004年版,頁1487。《永樂大典》卷八千九十一,北京:中华害局1986年景印,第四册,页3770下。另,唐文宗阴成僅五年,六年已是唐武宗會昌元年。
    1《宋本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页144下。
    2《宋本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页146上。
    1乾隆《事州志》卷九,《北京师範大学藏珍稀地方誌装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景印,葉二十一a——二十二b。
    2《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五,《道藏》第四册,页765中。
    3秋月觀暎認為《许太史真君圖傅》以《静真君仙傅》為蓝本而略有修補,误,见秋月觀暎,《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礎的研究》,束京:刽文社1978年版,页16。
    4参见第五章第一筋。
    5《江西通志》卷五十一,《景印文渊閣四库全害》第514册,臺北:臺湾商務印害馆1986年景印,頁679下。参见萧啟慶,《元延祐二年及五年进士辑錄》,《台大歷史學報》1999年第二十四期。沈仁國,《元延祐造士再探》,《燕京學報》新二十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6《吴文正集》卷五十,《景印文渊阁四庫全書》第1197册,臺北:臺湾商务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517下。
    1《雲笈七籤》卷八十八,第四册,页1958。
    2李劍國認為“文簫之事必聞於隐西山之畴,其畴约在大中中”,见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傅奇叙錄》,天津:南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下册,頁857。
    3裴鉶撰,周楞伽辑注,《裴铡傅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页88。
    4《裴鉶傅奇》,页89。
    1《舊唐害》卷九《玄宗纪》,北京:中苹害局1975年版,第一册,頁216。
    2《逍遥山万爵宫志》卷十八,《四庫未收書辑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光绪四年鐵柱宫刊本,页632上。
    3《南昌郡乘》卷四十八,《北京圖害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景印康熙二年刊本,页810下。
    4《造贤堂稿》卷二十七,《四庫禁燬害叢刊》集部146,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康熙刊本,页649下。
    5《南昌郡乘》卷四十八,页811下。
    6《南昌縣志》卷四十四,《中國方志叢書》华中地方10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有縣公司1970年景印民國铅印本,頁653。
    1《西山志》卷一,《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72,北京:北京出版社景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乾隆三十一年梅谷山房刊本,页600下。
    2江西省新建縣地方誌编纂委员會編,《新建縣志》,南昌:江西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頁622。
    3道光《豐城縣誌》卷一,《中國方志叢書》华中地方27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景印道光五年刊本,页190。
    4崇祯《清江縣誌》卷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12,濟南:齊鲁書社1995年景印崇祯刊本,页299。
    5崇祯《清江縣誌》卷二,页201。
    6光绪《逍遙山万壽宫志》卷十五,页597下。
    7《白氏六帖事類集》卷九,帖册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景印宋绍興刊本,葉十a。
    1《白氏六帖事類集》卷四,帖册一,葉八十五b。
    2《大洞煉真寅經修伏靈砂妙缺序》,《道藏》第十九册,三家1988年景印,百13中。
    3《仙鹽》卷二十一,揚州:江酥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道藏本,上册,真705。
    4李顯光,《许遥信仰小考》,《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三期。
    5咸炘撰,才颖等整理,《道教徵略》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页21。
    1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北京:中苹書局2007年版,页2118。《宋本太平寰宇記》無此條。
    2《舆地纪腾》卷二十七,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景印道光二十九年刻本,葉五b。
    3《舆地纪腾》卷二十七,葉五b——六a。
    4《江西通志》卷八,《景印文渊閣四库全書》第513册,臺北:臺湾商务印害館1986年景印,頁287上。
    1中國國家圖害馆藏康熙十年刊本《高安縣志》卷八,菜單異四。又见同治《高安躲志》卷十八,文字略有出入。亦略见於同治《瑞州府志》卷二十四《雜類志》仙释軼事。
    2《舆地纪腾》卷二十七,菜十一b。
    3《舆地纪腾》卷二十七,葉五b。
    4據《說郛》卷五十一《豫章古今記》载“河山在高安南,晋丁遥二女於此修道”(葉六b,又“二女”四庫本作“二子”),丁遥或是丁羲之訛,则二女或即秀英、秀华。
    1参见《西山志》卷首《西山來脈分支》,页594上。
    2《說郛》卷五十一,葉六a。
    3《說郛》涵芬樱本作“同真觀”,四庫本作“洞真觀”,從四庫本改。
    4《貌郛》涵芬樱本作“計仙觀”,四庫本作“许仙觀”,從四庫本改。
    5《墉城集仙錄》卷五,《道藏》第十八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191。
    6該宫现存1986年《重修黄堂宫勒名碑》中所列善缘涉及新建縣松湖鄉、羲渡鄉、圳頭鄉等,豐城縣湖壙鄉、城關镇、曲江鄉、小港鄉、梅林鄉等,以及清江縣(1989年改為樟榭市)等地,参见附缘四卷六。
    7吴猛信仰的中心地匾在西安,即分事、武寧二縣境内,丁氏家族的活動地區则在高安,吴猛從丁羲受神方,“因還豫章,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畫水而渡”,洪瑞間有章江、蜀水(發於高安,入章江),於史地均相合。這一故事或是實有,也可能是随著吴猛教圑的搪張而產生,而丁氏教圑在“丁羲傅法”以後仍然持續發展。
    1参见《许遜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二章。
    2王三慶编,《敦煌颧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页210——211。
    3李豐楙,《许遜傅說的形成與衍燮》,收《静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學生害局1997年版,頁25。
    4参见拙撰《静遥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载《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五辑,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版。
    5咸忻撰,才颖等整理,《道教徵略》上,上海:上海科學技衍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页16。
    1《雲笈七籤》卷一百六,
    2《墉城集仙錄》卷六,《道藏》第十八冊,页194下。参见《许遜信仰與文學傳述》附錄一,页119。
    1参见《许遜信仰與文学傅述》第三章第一節《(鄱陽記)之時代及其意羲》,页29。
    2《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礎的研究》,页23。
    3《许遜與蘸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页38。
    4《逍遥山万壽宫志》即将二者視為一人,参见《許遜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一章,注34,页12。
    5参见附錄三。
    6李豐楙認為“第三劍”表明當時有多把靳蛟劍之說(《許遜舆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页39),未必。参见《许遥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一章,注70,页23。
    1《道教靈驗記》卷二,《道藏》第十册,页805下。
    2《靈劍子》,《道藏》第十册,页667中。
    3参见《许遜信仰與文学傅述》第七章,页109。
    1今李永晟標點《霎笈七籤》本误以巨蛟、畏蛇、水默三詞連讀,未予點断,就没有搞清楚此三者並非一物。见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卷一百一十七,北京:中华害局2003年版,页2580。
    2王卡,《隋唐孝道宗源》,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104。
    3該經今存法藏敦煌寫卷R.2582《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道要品第四》一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敦煌寫卷《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經序品第一》一卷,今《道藏》中又有《洞玄灵寶道要經》一卷(内容與P.2582一致)、《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經》一卷(又《太上洞玄靈寶八仙王教戒經》即此卷别本,王卡準敦煌寫卷之例稱作《八仙王教戒品》),合計共存三卷。關於雨種敦煌寫卷,王卡最初對R.2582的抄窟年代没有韶定,但認為“從經文的文字風格及體例看,较接近南北朝末至隋唐之隙的道經”(《隋唐孝道宗源》,页106),鄭阿财则根據避諱等情況推输其抄寫年代在唐玄宗之後,德宗建中二年以前,至於成書年代则推测在唐以前(鄭阿财,《敦煌道教孝道文献研究之一——(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道要品第四)的成立與流行》,载《杭州大学學報》1998年第一期,页89)。北京藏本末署“天寶十二载六月 日白鹤觀為皇帝敬寫”,王卡認為筆跻行款與R.2582相同,遂韶為屬同時代的抄本(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缘·索引》,北京:中國社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133)。
    1“爾時三真化作婴童,托附真母,以渐畏大,随世成立。無上大道元始天尊授此三真號曰至孝真王,治化中國,傍攝四夷,有生之類,咸來受事,教其慈孝,敬天顺地,守一寶形,憐悯萬物,三千百年後又更改新,所謂淘汰滓穢,水火冶煉。是時三真孝王,一治日中,二治月中,三治斗中。上持三晨,晶曜幽夜,玄治三氣,冥適空有,應燮倏忽不待呼召,如形出影不由憶想”(《元始洞真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道藏》第二册,页31中。《太上洞玄靈寶八仙王教戒經》,《道藏》第二十四册,页659下)。另,王卡以該經中提到的“至孝真王”與“下世明王”均為孝道所奉神靈(《隋唐孝道宗源》,页107),误。“下世明王”與“至孝真王”不同,非指上界神聖,而是指俗間之帝王,這從上文所謂“下世生人”的說法亦可看出。其所以致误,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孝道吴静二真君傳》注的影響,另一方面大概是将《十二真君傅》中出现的“孝道明王”舆“下世明王”相混淆了。
    2《墉城集仙錄》卷五,《道藏》第十八册,頁192中。
    1《隋唐孝道宗源》,页113。
    2《宣和書譜》卷一,《景印文渊閣四庫全害》第813册,臺湾商務印害館1986年景印,頁73。
    3《置史》,《景印岫庭现藏罕傅善本叢刊》,臺北:台湾商务印害馆1973年景印明汲古閣刊本,葉四九a。
    4據《歷世真仙髓道通鑒》所载,到唐高宗上元年間胡慧超才自廬山來棲於豫章西山,而入京则更在此之後。
    5但是,《宣和畫譜》卷二又著錄张素卿《十二真君像》,謂“各寫其賣卜、货丹、書符、導引之意”(《宣和畫譜》卷二,页81),顯然舆胡慧超所傅諸君事不合,另據黄休復《州名畫錄》卷上载張素卿“於筒州開元觀畫容成子、董仲舒、嚴君平、李阿、馬自然、葛玄、畏壽仙、黄初平、葛永璝、寶子明、左慈、酥耽十二仙君像,各窝富初賣卜賈藥、害符導引畴真,筆跟從灑落,彩書因循,當代名流皆推畫手”, “值蜀主誔生之辰,安公造素卿所畫《十二仙真形》十二帧”(《州名画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版,页10),是張素卿所繪並非洪州西山之“十二真君”。鑒於張素卿與杜光庭同朝,杜光庭既封洪州孝道派之仙真極為熟稔(有關仙真事蹟编入《墉城集仙錄》等),張素卿不富不知洪州西山諸君已专有“十二真君”之名目,可见晚唐時所謂“十二真君”尚非专名,则閻立本所给“十二真君”或亦另有旁人(富然,張素卿此畫往往又稱作“十二仙君像”、“十二仙真形”等,富時未必就题作“十二真君像”,可能只是《宣和畫譜》著缘作此名而已)。此外,即便閻畫不存在内容上的問题,根據米芾的記述,邵必家藏本也只是题作閻立本,是否真跻,米芾雖持保守態度而未予断言,但就《画史》中所见其他幾條鑒閻畫例來看,似乎還是倾向於偽题的。
    1参见附缘四卷一。
    2又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洪州奉新縣载“晏嶂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山南有仙嚴,相傅晋别道成修煉之所”(北京:中华害局2007年版,页2114),又“丹井。相傅道成煉丹所,今在昭德觀”(页2115),亦作“道成”。《宋本太平寰宇記》無此二條。
    3另外,碑文有“霸雨福鄉,依然舊址,锦帷乍降,玉舄畏留”之句,许遥“锦帷”與王喬“玉舄”封,所用“遊帷”之典當然應該看作是徐铉臨文的發挥,但其中是否隐含著、許有關之信息则又未可知。
    4参加《许遜信仰舆文学傅述》第一章,頁12。
    5参见附錄四卷一。又金陵害局本《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洪州南昌縣载“十二真君宅。许真君、隙真君、施真君、周真君並居南昌躲水西敦孝鄉,號进帷觀是也;盱真君亦遊帷觀侧;锺真君在南昌豚蒙牙江,號丹陵觀;彭真君在宗华觀:黄真君在今祈仙觀;甘真君,丰城縣飛皇觀;曾真君,豐城躲貞(真?)陽觀;時真君在遊帷觀;吴真君,分寧縣吴仙觀”,见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页2108。但該卷《宋本太平寰宇記》葉七以上原闕,故不知是否有此條。
    6唯酥辙於元豐四年(1081年)六月十七日所撰《筠州望壽院法堂記》稻“昔東晋太寧間,道士许遜與其徒十有二人,散居山中,能以術救民(或作“人”)疾苦,民尊而化之。至今道士比他州為多,至於婦人、孺子亦喜為道士服”(《欒城集》卷二十三),亦不以許遜入十二人之數,與世說迥異,應該不是富時流傅的說法,很可能是受到《孝道吴许二真君傳》或類似敘述的影響。
    7《三洞群仙錄》卷七,《道藏》第三十二册,页279。
    1《仙鹽》,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道藏本,上册,页372380。
    2《道門定制》卷三,《道藏》第三十一册,页685下。
    3《仙苑编珠》卷下,《道藏》第十一册,頁43下。参见《许遜信仰與文學傅述》附缘一,頁120。
    4《宋本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北京:中华害局2000年景印日本宫内鹿害陵部藏宋刊本,页148上。
    1中國國家圖害馆藏康熙十年《高安縣志》卷十,题作《南唐祈仙观記》,参见附錄四卷一
    2晉惠帝時以“毗陵郡封束海王世子毗,避毗諱,改為晋陵”(见《晋害》卷十五,北京:中华害局1974年版,页463),隋平隙,郡發,大業初置毗陵郡(《隋書》卷三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版,页877)。
    3相關的,《說郛》卷五十一《豫章古今記》载“黄輔字万石,高安人,束晋末飛异,其宅今祈仙觀”(《說郛》卷五十一,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景印涵芬樓1927年版,葉五b。四庫本無此條),又“祈仙觀,高安縣束北二十五里,黄輔仙人宅”(《說郛》卷五十一,菜四a),高安乃武德五年所改,萬石则可能入宋方有,可见非雷次宗原文,但黄辅事應屬古說。
    4光绪《逍遥山万嘉宫志》卷十五,頁578。参见附錄四卷二。
    5另據《舆地纪腾》卷三十一江南西路吉州载“黄仁覽,為青州從事,娶旌陽令许遜女,從遜學道衍,居安福縣清化鄉洞陽山,後全家上异”,可知有关傅說至少在南宋已經出现,至於黄辅、黄仁霓二者如何更替尚不得而知。
    1《仙鹽》後集卷四,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下册,頁2214。
    2《三洞群仙錄》卷五,《道藏》第三十二册,頁265上。
    3《三洞群仙錄》卷三,页252。
    1《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五,《道藏》第四册,页767下——768上。
    1《仙苑编珠》卷下,頁43下。
    2《永樂大典》卷六六九八,北京:中苹書局1986年景印,页2706上。馬蓉等點校,《永樂大典方志辑佚》,北京:中华書局2004年版,页1588。
    1《永樂大典》卷六六九八,页2706下。《永樂大典方志辑佚》,页1589。又见《全唐文》卷九二八,以题作《玉清廣福觀碑铭並序》,知從《永樂大典》抄出,参见附錄四卷一
    2《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五,页766下。
    3此處雕然借用秋月博士语,但並非僅僅指所謂神格化的“虚像”(《許遜の虚像と實像》,秋月觀暎,《東方宗教》1986年第六十七號,页59),同畴也是指有關傅記中许遜事蹟之構凝属性。
    4参见《许逐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七章第二節《廬山神信仰之衰落舆吴許信仰之崛起》。
    5《永樂大典》引《江州志》瑞昌縣又有“紫陽觀,舊在縣南,唐紫陽真人飛昇之地,本朝赐額,今在縣北(通真橘北),亦晋施君别隐也(本通真橘亭,邑人望祀廬山採訪则登之,亭旁地乃施君别業,後入於民,數见光怪,故歸之)。淳熙置藏室,嘉定十四年徙額來贲” (《永樂大典》卷六六九八,頁2705下——页2706上。《永樂大典方志辑佚》,页1588),後附嘉定十一年(1218年)林時英所撰《永豐道院藏耙》,曰“大江而西,名山靈秘多萃,獨匡廬間為盛。蓋自九天探訪真君宫於北山,名於天下,是集寅奉,重足错轂,垂靈敷佑,江人尤敬向之。敬向之深,又未有瑞昌若者。縣北望仙橋舊有亭,邑人望而祷焉,然無高棟巨梁、夷庭宏宇以肅威儀,觀者陋之。绍興辛酉,邑大夫伯英咨訪耆老,踞亭百步得施真君舊隐,常现靈光,民莫敢屋,勉以營建道院,咸慶躍唯唯。遂披刜蠲疏,封求木石,充大厥宇,取故里永豐道院名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八,頁2706上。《永樂大典方志輯佚》,页1589。参见附錄四卷二)。值得注 意的是,這一“别隐”傅說的產生時代雕亦不可考(理應在前述“蕾宅”傅說產生之後),至绍具辛酉(绍興十一年,1141年)重新被發掘出來,去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敕封尚不太久速(三十年),而去南宋初浮明道初創则不遇十年。按建炎二、三年間周方文所從事之降經活勤僅涉及孝道明王、孝道仙王、張道陵、諶姆、許遜、吴猛等六真,绍興元年何守證所從事之降經活動则主要是许遜一人,富時諸经典未提及十二真君,更未提及施真君。也就是說,該傅說的重新發掘雖可能受到宋徽宗崇祀诸君的影響,但與南宋初浮明道的活動似乎關保不大,應該說更多地屬於地方信仰圑體所為。另外,這一傅說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廬山的九天探訪真君與施岑傅說之关係,如排除地缘因素所引起的偶然關聯,以施君别業為祀探訪之所顯然具有别檬的意味。富然,儘管二者可能存在聯繋,這也並不是說有关傅說就可以上推到阴元年間,即唐玄宗推勤九天探訪使崇拜的時期。二者如確實存在某種爭競或共存之关係,也很可能是在北宋崇祀探訪真君之時。
    1阴於施岑一系,李丰楙根據元至正《金陵新志》所见“崇真道院”、“悟真道院”等條推論勇悟弟子的活勤,参见李豐楙,《许遥的顯化與聖蹟——一個非常化祖師形象的歷史刻畫》,载李丰楙、廖肇亨主编,《聖傅與詩禅——中國文學舆宗教論集》,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版,页419。我亦曾在《许真君拔宅飛异》一劇的研究中略作推測(《许遜信仰與文學傅述》第五章,页70)。
    2陳尚君辑,《玉堂間話》卷二,《五代史書彙编》乙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四册,页1863。秋月博士據此故事認為褚真君的傅承多可追溯自唐代中期,见《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磁的研究》,页24。
    3《豐城縣志》卷二十一,《中國方志從書》華中地方第二七九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景印道光五年刊本,頁19731976。又见《岘泉集》卷二,《道藏》第三十三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209。
    1《道法會元》卷二二七,《道藏》第三十冊,三家1988年景印,页412下。
    2鄭阿财就《江西通志》榆出豐城白鹤觀,並推测《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經序品第一》出於唐代豐城白鹤觀高道,见鄭阿财,《敦煌本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经考输》,载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魯番學资料中心编,《敦煌学國隙研討會输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馆出版社2005年版,頁138。就上述諸觀之演燮而言,似不能成立。
    3今人或以為“十二真君”與摩尼教的教圑體制有关,亦屬附會,且同檬燕法解释人數不定的問题。见朱越利,《浮明道與摩尼教》,载《中國學衍》第十四辑,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页116。
    1《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卷六《書·黄商伯》,《朱子全書》第二十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页4959。
    2據徐铉《洪州西山重建應聖宫碑銘亚序》稱“乃以庚申歳(960年)逐奉松檟,卜兆於鸞岡之陽。敢言折臂之祥,願占维桑之地。明年(961年)復以王事再至山中,祠虚皇於游帷之宫,投能簡於天寅之洞”,则不知是否晚至後主畴方有题榜之事。
    3上海圖書館藏乾隆五年刊本《逍遥山萬壽宫志》卷七,葉二a。亦见光緒《逍遥山萬壽宫志》卷七,《四庫未收害辑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光绪四年鐵柱宫刊本,页481下。
    4《修真十害·玉隆集》卷三十四,页761下。《浮明忠孝全害》卷一《浮明道師旌陽许真君傅》、《唇世真仙髓道通鹽》卷二十六《静太史》襲之。
    1武德九年韶“诸僧、尼、道士、女寇等,有精勤練行、守戒律者,並令大寺觀居住,给衣食,勿令乏短。其不能精造、戒行有关、不堪供善者,並令罷遣,各還桑梓。所司明為條式,務依法教,違制之事,悉宜停断。诸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馀天下诸州,各留一所。馀悉罷之”(《舊唐書》卷一《高祖本紀》,北京:中华害局1975年版,页17)。湯用彤指出儘管此韶颁於五月,六月高祖即退位,太宗摄政,大赦天下,其事不行,但太宗即位之初,禁令仍嚴,见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页8。
    2永淳無三年,據《舊唐害》,永淳二年十二月己酉改弘道元年,高宗卒,中宗即位,改元嗣里,二月中宗廢,睿宗立,改元文明,九月武氏即位,改元光宅。按《孝道吴许二真君傅》所撰速在元和十四年以後,则作者不可能不知改元之事,蓋不欲用武周年號。另,秋月博士認為三年乃元年之讹,见《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礎的研究》,页115。
    3鄭阿财,《敦煌本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考输》,载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中心编,《敦煌学國際研討會输文集》,北京:北京圖害館出版社2005年版,頁137。
    4《修真十害·玉隆集》卷三十四,页761下。
    5《宋會要辑稿》第十九册《禮二十(上)》载“太祖開寶四年二月二十五日韶前代祠宇各與崇修”(葉一)。
    6《周公文集》卷一百六十九《泛舟遊山錄》,周必大,《宋集珍本叢刊》第50册,北京:線装書局2004年景印明澹生堂钞本,页480下。另,题王安石所撰《重建許旌陽祠堂記》稱“祥符中升其觀為宫,公亦造位於侯王之上”,與王欽若碑、《續资治通鹽畏编》等書不合,如非偽託,必有訛誤;而乾隆《逍遙山万爵宫志》亦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升觀為宫,改赐额曰玉隆”云云,舆諸書亦不合,當屬牵附,不可信。
    7有阴雨宋祠禄制度的詳盡研究,可参兑梁天锡,《宋代之祠禄制度》,载《大睦雜誌史學装書》第二辑第二册《唐宋附五代研究输集》,臺北:大陸雜誌社1967年版,页2032。
    8《續资治通鑒畏编》卷二百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頁5128。
    1或以為祠禄官参與宫觀事务也含有監视宫觀、分割道官權力之意圖,见唐代劍,《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第二章《道觀制度》,北京:线装書局2003年版,页182。
    2淩郁之,《洪邁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446、448、452。
    3于北山著,于蕴生整理,《楊萬里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454。
    4《周公文集》卷一百六十九《泛舟遊山錄》,480下。
    5《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四,页762中。
    6《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四,頁762下——763上。
    7《書錄》卷上,《景印文淵閣四庫全害》第814册,臺北:臺湾商務印害館1986年景印,页287。
    1参见《渭南文集》卷二十六所收《跋坐忘論》等题跋,所署年代最早為乾道二年正月(天寧筋),最晚為乾道三年夏。又《跋老子道德古文》雕未著來源,以跋於乾道二年十月,可能也是借抄自玉隆宫。
    2《入蜀記》卷四,《知不足齋叢書》本,葉一b——二a。
    3《松隐集》卷十七,《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1129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423。同题絕句共四首,此為第一首。
    4《道園集古錄》卷二十八,《四部叢刊》初编,上海:商务印害館1922年景印明景泰翻元至正刊本,葉七a。另,明初覆刊元撫州路學刊本《道園類稿》题作《宋乾道宸翰霎壑二字》(《元人文集珍本叢刊》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景印,页327下)。
    1杜光庭《墉城集仙錄》卷六《盱姆》载盱姆靖在游帷束北八十馀步(《道藏》第十八册,页194下),似误。白玉蟾《逍遥山群仙傅》謂在进帷西數十步(《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五,頁767中),或是。據《大周洪崖山洞真先生胡尊師碑》,胡慧超葬盱姆靖西舍近山,如盱姆靖在游帷觀東北,则碑當稻胡慧超葬處在游帷束北或正北近山(白玉蟾稻在进帷觀西北,盖政和六年敕造玉隆宫,範圍極廣,盱姆靖故地亦缘宫牆而重建)。
    2参见第四章第二節。
    3民國三十七年燕京大學圖書館刊本《慶元條法事類》卷五十,葉十六a。
    4《仙鹽》續编卷五《謝守灏》,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正统道藏》本,下册,頁2052。
    5《洞霄宫志》卷五,《知不足齋装害》本,葉三十四a。
    6《周公文集》卷一百六十九《泛舟遊山錄》,頁480下。
    7《南昌郡乘》卷四十八。参见附缘四卷三。
    8光绪《逍遥山万壽宫志》卷七,页483下。
    1畏東,《宋代佛教政策输稿》第五章《宋代的甲乙制與十方制寺院》,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版,页184。
    2关於近现代的情沉,據閔智亭道畏介绍,“子孫廓收徒弟代代相傅”;“十方常住也稻十方叢林,有傅戒特權而不得私收徒弟”,屑全國道教徒公有,不分地域舆派别,见閔智亭,《道教儀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页10。
    3光緒四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卷七,页487下。参见附錄四卷二。
    4《靈寶浮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序,《道藏》第十册,頁547。
    5参见第二章第一節。
    1《洞霄宫志》卷五,葉十八a。
    2白玉蟾曾向弟子提到太上浮明院法及太上浮明院印,见《海瓊白真人语錄》卷一,《道藏》第三十三册,页113。另外,除提及浮明法以外,海瓊语錄亦往往兑有與周方文書相關或者相涉處。
    3《西山静真君八十五化錄》卷首施岑跋,《道藏》第六册,页815上。
    4《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錄》卷首施岑序,頁815下。
    5关於崇真道院與勇悟道院的存續情況,参见李豐楙,《許遜的顯化與聖蹟——一個非常化祖師形象的歷史刻画》,载李豐楙、廖肇亨主编,《聖傅與祷禅——中國文學與宗教输集》,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版,页419。
    6《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錄》卷末孫元明跋,頁840。
    1江西省新建縣地方誌编纂委员舍编纂,《新建縣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頁526。
    1“万古”或是“乃占”之訛。
    2《貞一齋詩稿》卷二,《叢害集成續编》集部第109册,上海:上海書店1995年景印適園叢書本,頁347下——348上。
    1朱祖媒辑《疆邨叢書》收有《貞一齋詞》一卷,僅三首,俱见《貞一齋詩稿》。關於朱思本,内藤湖南曾封事蹟作遇初步的梳理,但多有闕漏,见内藤虎次郎著,吴晗譯,《地理学家朱思本》,载《國立北平圖害館館刊》民國三十二年第七卷第二號,页1122。此後则有黄畏椿作過进一步的梳理,见黄畏椿,《朱思本及其(舆地圖)》,载《江西师院学報》1983年第三期,页6164。另外,有關地圖問题,海野一隆曾撰《朱思本の舆地図について》等多篇输文予以封論,俱见海野一隆,《地図文化史上の広舆図》,束京:東洋文庫2010年版。
    2《地理學家朱思本》,页14。
    3《朱思本及其(舆地圖)》,页61。
    4光绪《逍遥山萬壽宫志》卷十五,頁578下。叄见附錄四卷三。
    5《貞一齋雜著》卷一,页316下。又“貞一”原作“貞弘速”,當是傅抄之误。
    6《貞一齋詩稿》卷二,页341下。
    7黄畏椿指出朱思本进京是去弔唁張留孫,见《朱思本及其(舆地圖)》,页61。
    8《貞一齋詩稿》卷二,頁336上。
    9《至正集》卷三十二《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1211冊,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228——229。
    10敕差住持制度,宋代已见寅行,據岳珂《愧郯缘》卷十“寺觀敕差住持條”载“中具以後,驻蹕浙右,大刹如径山、浮慈、靈隐、天竺,宫觀如太一、阴元、佑聖,皆降敕劄差主首”(《装書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害馆1939年版,页87)。阴於宋代佛教十方寺院“敕差住持制”的封論,可参见《宋代佛教政策输稿》第六章《宋代寺院的敕差住持制》,页275——348。
    1光绪《逍遥山万壽宫志》卷十五,页578下。参见附錄四卷三。
    2隙垣编纂,隙智超、曾慶瑛增補,《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页900。参见附錄四卷三。
    3《霞外诗集》卷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4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馆1986年景印,页166。
    4《道家金石略》,页900。参见附缘四卷三。
    5《浮明忠孝全害》卷一,《道藏》第二十四册,页632中。参见附錄四卷三。
    6《養蒙文集》卷四,《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1194册,臺北:臺湾商務印害馆1986年景印,页463465。参见附錄四卷三。
    7《浮明忠孝全書》卷一,页629上。
    8《貞一寮雜著》卷一,页321上。
    1陳元亮有诗寄陳霎隐,朱思本有次韻奉和一首,见《貞一齋詩稿》卷二,页345下。
    2《浮明忠孝全害》卷一,页629中——630上。
    3《仙鹽》續编卷五,页2067。
    4同治《撫州府志》卷二十一。参见附錄四卷三。
    5《浮明忠孝全害》卷一,页632下。参见附缘四卷三。
    1《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三,《道藏》第四册,三家1988年景印,頁758上。
    2《浮明忠孝全害》卷一,《道藏》第二十四册,页629中。
    1《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礎的研究》,页155164。
    2任繼愈主编《中國道教史》一方面根據《浮明宗教錄》(指《太上灵寶浮明宗教錄》)、《逍遥山萬壽宫志》指出趟宜真、渊然被浮明道尊為第五、六代嗣师,而朱權、張逍遥亦是浮明傅人:另一方面也指出趟宜真、渊然兼傅他派(任繼愈主编,《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页639641)。卿希泰主编《中國道教史》亦根據《浮明宗教錄》及《逍遥山万壽宫志》指出趟宜真、渊然雕然派屬複雜,但都被浮明道尊為嗣師,而朱權、張逍遥也都是浮明傅人;此外,又指出渊然的弟子邵以正亦富兼傅浮明之学,並指出清代尚有周德锋、傅金銓等人亦屬浮明派(卿希泰主编,《中國道教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页443、459、515。卿希泰主编,《中國道教史》第四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页191208)。應該說,除了表述上的差巽及新增諸人以外,以上二部通史的意见與秋月博士基本相同。
    3参见第三章第三、四箭。
    4参见第五章第一節。亦可参见王育成,《明代彩繪全真宗祖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页36。
    5《天一閣書目》卷三之二,《續修四庫全害》第920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清嘉度文選樓刊本,頁177下——178上。
    6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刊有《仙傅外科集驗方》、《仙傅外科方》、《仙授理傷續断方》,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刊有《上清紫庭追癆仙方》,洪武三十年(1397年)刊有《仙傅濟除方》,参见附錄一。
    7郭武,《(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页40。
    1《岘泉集》卷四,《道藏》第三十三册,三家1988年景印,页232。
    2《抑庵文集》後集卷二十四,《景印文渊阁四庫全害》第1242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3132。参见附錄四卷四。
    3中國國家圖書馆藏明萬唇四十年刊本《李畏卿集》卷二十四,葉二十a。
    4参见附錄一。
    5曹希鳴事踱见張宇初所撰《故道绿司演法朝天宫提點曹公墓志》,曰“公諱某,字希鸣,號沖陽子,别號光岳道人,世为鄱之馀干人”,“生元辛未十有一月十八日”,“學道龍虎山,师事仙隐院太虚薛公,凡道家仙經、洞籙玄奥靡不精究”, “時贛之紫陽觀元陽趟公以道行固,公事之謹,盡究諸法品,名於時。洪武十年秋,上有祀於嶽瀆北嶽,遣公代之,明年復代焉,皆有異徵。十五年,設道绿司,命下掄材赴選,上目之知為纯謹者,授司之右演法。踰年,正一具缺,公掌司事,亚授朝天宫提點。公性素纯薦,尤慎於焚誦,雕寒暑不少怠,眾遵服之。故於崇禬之顷无不應,上嘉之。二十五年,公以宫之玉皇殿弗如制,請於上勅官新之。未幾,復廣三清殿,廊廡三門畢具。二十七年春,赐洪鐘一。二十八年,赐壽星像凡若干轴。其年大祀,命分献天下神祗。廿九年,分献南嶽。三十年,分献歷代帝王,歳如式。是年,春宫中有初育兄夜辍啼,勅内侍索符,夜即止。上嘉其應,每譽於朝。廿八年,以科典試天下道士,悉度以文,未習者命再至,人皆德之。居職凡十五年,世累一不系其中,凡道家内文秘授若《太上實錄》、《玄史》皆捐貲廣其傅。”,“以洪武三十年十一月十五日卒於京,其徒吴某奔扑,舆柩還 ,“明年十二月某日”“葬里之通真橘”,“享年六十有七”(《岘泉集》卷三,《景印文淵阁四库全害》第1236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437438。道藏本未收。参见附缘四卷四)。
    6《金陵玄觀志》卷一,《續修四庫全鲁》第7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南京圖害館藏明刊本,页146上。
    7隙垣编纂,隙智超、曾度瑛校補,《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页1261。参见附錄四卷 四。
    1《抑庵文集》後集卷五,《景印文渊阁四庫全害》第1241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427428。参见附缘四卷四。
    2《金陵玄觀志》卷一《敕護西山道院》附喻道纯奏,页139。
    3参见Master Chao I-chen趟宜真(?~1382)and the Ch'ing-wei清微School of Taoism/ Kristofer M. Schipper,载秋月觀暎编,《道教と宗教文化》,東京:平河出版社1987年版,页726。
    4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年刊本《李畏卿集》卷二十四,葉二十b。又《太上靈寶浮明宗教缘》卷六(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第四册,葉五八)、《逍遥山萬壽宫志》卷五(《四庫未收害辑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光绪四年鐵柱宫刊本,页469上)均作“無極浮明”。
    5《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三十,臺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景印,页3364。另喻道纯《奏》稱在洪武二十五年,富属误記,或为傅刻之误(《金陵玄觀志》卷一,页139上)。
    6按今江西贛州市博物館所藏永樂铜鐘有铭曰“大明永樂四年丙戌春,渊然命工鑄造铜鐘一口”(见張嗣介,《江西贛州渊然铜鐘小考》,载《南方文物》1992年第四期,页108。参见附錄四卷四),则淵然謫霎南至早富在永樂四年春以後。
    7另據光绪《江西通志》引《贛州府志》载曾辉,字雲隐,吉之永豐人,早歲築室飛輦峰,晚歲遇異人於洪都西山,受异元之衍及雷門諸陪大法,隐寧都青陽洞,洪熙元年,集其徒捂以浮明忠孝之道,端坐而逝(蘇晋仁、萧辣子選輯,《歷代释道人物志》,成都:巴蜀害社1998年景印,页581)。曾辉之授受不清,以活勤於赣州一带,不知與趟宜真、渊然是否有關;而洪熙元年云云亦不知是否與别渊然歸朝及提倡浮明忠孝之道有關。
    8《明仁宗實錄》卷四下,臺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3年景印,页152。
    9《金陵玄觀志》卷一,页138下。
    10《明宣宗實缘》卷三十载“(宣德二年八月)戊辰,大真人張宇清卒。宇清字彦璣,永樂間嗣兄宇初教事,授正一嗣教清虚冲素光祖演道真人。上嗣位來朝峙,道士渊然已赐號大真人。宇清欲與之並,懇求當道為之精。上曲從之,赐號崇謙守静洞玄大真人,蓋示訓也。至是卒,扑固,赐祭”(臺北:中研院歷史捂言研究所1964年景印,页782)。
    11宣德七年二月日《御制山水圖歌赐畏春真人(有序)》,见《金陵玄魏志》卷一,页139下。
    12據報载,渊然墓已於2010年12月17日在今南京市雨花臺匾西善橘街道梅山村發现,墓葬保存完好,但墓誌已蚀損嚴重。有阴群细情況俟核。
    13《濟急仙方》或為趟宜真所撰,参见附錄一
    14據王直《送道士王貞白序》,王貞白,贛州具國縣治平觀道士,“常從今畏春真人割渊然学道,造其閫奥”(《抑菴文集》卷十三,《景印文淵閣四库全書》第1241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馆1986年景印,页300。 参见附缘四卷四)。
    1據徐有貞《福濟觀新建祠宇記》,队雲煉師郭君宗衡, “出白玉峰士族,而學道冶城西山,初師朝天提翠隙渊然,繼師長春真人渊然,(得)清微、靈寶、浮明、神霄褚法之傅”(《吴中金石新编》卷六,《景印文渊閣四庫全害》第683册,臺北:臺湾商務印害館1986年景印,頁200201。参见附錄四卷四)。
    2《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二载“(永樂八年三月)辛卯,嗣教真人張宇初卒,事聞,皇太子遣官赐祭。宇初,洪武間襄父職,赐號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阐祖光範真人。建文中,居鄉恣肆,數有言其遇者,罷去之。上即位,召復之。宇初為人聰敏,涉知儒害,喜為詩政畫。其道法盖受之别渊然。後舆渊然忤,互為詆訾,人以是少之”(臺北:中研院歷史捂言研究所1963年景印,頁1332)。
    3《道家金石略》,页1266。参见附錄四卷四。
    4《束里集》續集卷三十一,《景印文渊閣四库全書》第1239册,臺北:臺湾商务印害馆1986年景印,页74。参见附錄四卷四。
    5《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八十一,臺北:中研院屋史语言研究所1964年景印,页6037。
    6《明英宗實錄》卷一百二十二,页2444。
    7《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三十四,页5101。
    8《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四十八,页5374。
    9《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九十九,頁6348。
    10《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八十一,页6036。另據《敕左正一邵以正》则在天順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金陵玄觀志》卷一,頁138上),以《寅錄》凡雨见,似有误。
    11《明英宗實錄》卷三百四十三,页6949。
    12據王直《畏春真人祠堂記》,南京棲真觀畏春真人祠堂,邵以正命弟子道錄司玄羲李希祖所建。
    13《道家金石略》,頁1266。参见附缘四卷四。
    14《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三十五,臺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4年景印,頁2529。
    1《明憲宗實錄》卷一百四十四,页2659。
    2成化二十年十一月日《御制山水圖歌赐普濟真人(有序)》,见《金陵玄觀志》卷一,頁140上。
    3《金陵玄觀志》卷一,页146下。
    4上海圖書馆藏格致叢書本《新刻長春真人语錄》,葉一b。
    5上海圖書館藏格致叢書本《新刻長春真人语錄》,葉九a。
    6上海圖書館藏格致叢書本《新刻長春真人语錄》,葉九a。
    7《武功集》卷四《送羽士邵希先還滇南詩序》,《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1245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页143。
    1参见附錄一。
    3光绪《逍遥山万壽宫志》卷十五,《四庫未收書辑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光绪四年鐵柱宫刊本,页582上。
    4南京圖書館藏嘉靖二十六年刊本《旌陽石函記》一卷一册,邵輔注,所见為缩微膠片。據丁丙跋,邵輔為邵太后之侄,则其注《旌陽石函記》與嘉靖皇帝之信仰或亦有关。
    5以上参见第三章第二、三節。
    6上海圖書館藏乾隆五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卷五,葉二十八b。亦见光绪四年刊本《逍遥山万壽宫志》卷五,《四库未收書辑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頁467上。
    1《鄒公存真集》,《四库禁燬叢書》補编7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景印乾隆十二年特恩堂刻本,百31上。
    2《明神宗寅錄》卷一百四十五,臺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6年景印,頁2712。
    3《明神宗實錄》卷一百六十三,頁2980。
    4《明神宗寅錄》卷二百三十,页4261。
    5《明史》卷二百四十三,北京:中華害局1974年版,頁6304。
    6《呂祖全害》卷四十九《屠宇庵题太乙金华宗旨缘起》,《中华續道藏》初辑第二十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景印乾隆四十年邵志琳刊本,菜十五b。参见附錄一。
    7《新鐫道害樵陽經》卷二《瀛洲仙籍》,《藏外道書》第十一冊,成都:巴蜀害社1992年景印《濟一子道 害十七種》本,页664上。《新鐫道害樵赐經》卷二另见收《许祖浮雲宫八百洞天真師記》一首,顯系依托玉“華林八百洞天”语而造出,而《記》中亦稻石碑留記,九師度八百云云(页668)。
    1首都圖書馆藏崇祯九年方逢畴刊本《道元一炁内外篇》,葉六a。另,郭士泰亦曰“今日者俞俞子以紫陽道氣振起東南,余也以梅嶼遗民揣摩西北。雨人者業已绝俗逃世、呼迷唤萝,慨然於一千二百四十年後身任接引斯人之责。万勿懈其初心,謂僅僅著書立言便足了我身心大事。必也醴祖師普渡共濟之懷,廣祖師浮明忠孝之教,接祖师無上秘要之傅,务使五陵之内八百仙侣由我二人聯翩而起,以應祖師龍沙之讖,庶不负束南有俞俞子,西北有燕胎道人也”(葉六b)。
    2参见第三章第四筋。
    3江西南昌新風樓藏清刊本《太上靈寶浮明宗教缘》序,葉序五a。亦可参见光绪《逍遙山万壽宫志》卷十六,页601上。
    4《新鐫道書樵陽經》卷二《瀛洲仙籍》,页667。
    5上海圖書馆藏康熙刊本《黄九煙先生詩文雜钞》附《園铭》。按清微派亦奉許遜為祖师之一,趟宜真、渊然亦兼傅清微道法,但清微、浮明畢竟不同,此處将清微弟子黄周星之活勤歸入“浮明道運勤”
    6上海圖書馆藏康熙刊本《黄九煙先生诗文雜钞》。
    1關於該碑記的辨偽参见第四章第二筋。
    2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万曆刊本《许真君浮明宗教缘》序。
    3北京大学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浮明歸一内經》,葉七b。
    4《古今列仙通纪》首《列仙通纪小引》,《中华續道藏》初辑第二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景印清刊本。
    5《古今列仙通纪》末附《潜山司命傅》。
    1《呂祖全害》卷四十九《荘惺庵太乙金华宗旨原序》,葉十四b。並参易庵、度庵、深庵等序。
    2康熙三十一年所降之仙真據褚序凡有“斗中嗣教孝悌明王”、“浮明教主許逐”、“大羅天仙斗中闡法真人呂嚴”、“斗中闡教真人邱處機”、“神霄雷霆侍宸斗中真人譚處端”、“先天首将王善”。
    3《呂祖全書》卷四十九《張爽庵害太乙金华宗旨缘起後》,葉十八a。又有不入道而稱“浮明嗣派弟子”的顧日融,见《顧旦初太乙金华宗旨原序》(葉十四a)。
    4《呂祖全害》卷四十九《呂祖全書先天虚無太乙金华宗旨小序》,葉一。
    5《呂祖全害》卷四十九附《神霄侍宸譚畏真真人宗旨垂示》,葉三十五b。
    6《呂祖全書》卷四十九附《神霄侍宸譚畏真真人宗旨垂示》,葉三十六b。
    7《呂祖全書》卷四十九附《全真宗主邱畏春真人宗旨垂示》,葉三十九a。
    1《呂祖全書》卷四十九《屠宇庵题太乙金华宗旨缘起》,葉十五b。
    2《呂祖全書》卷四十九《屠宇庵题太乙金華宗旨缘起》,葉十六a。
    3《呂祖全書》卷四十九附《神霄侍宸譚畏真真人宗旨垂示》,葉三十六b。
    4《呂祖全害》卷四十九《先天虚無太乙金华宗旨·天心第一》,葉一b。
    5 #12
    6亦可参见第三章第二、三節。
    7《玄晏齋集·玄晏齋文抄》卷三,《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3,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崇祯刊本,页160上。
    8《胡維霖集·畏啸山房匯稿》卷一,《四庫禁燬害叢刊》集部164,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江西圖書馆藏崇祯刊本,頁675上。
    9首都圖書馆藏崇祯九年方逢畴刊本《道元一炁内外篇》,葉五a。以上参见附缘一
    10北京德寶2010年春季拍賣會古籍善本专場拍出。参见附錄一
    11参见第三章第四箭。
    1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傅奇敍錄》,天津:南阴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頁123。
    2李颖光,《許遜信仰小考》,载《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三期,页14。
    1任繼愈、锺肇鵬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含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頁656。
    2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 vol.1,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383.
    1参见第四章第一節。
    2骼兆平编,《新编天一閣目缘》,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版,页320。
    3Taoist books in the libraries of the Sung period/Piet van der Loon. London: Ithaca Press,1984, p138.
    1A Survey of Taoist Literature, T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 Judith M. Boltz.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7, p282.
    1有關情況承西山万壽宫研究室熊國寶道畏告之,謹致谢忱。
    3 Chinese poetry and prophecy: the written oracle in East Asia / Michel Strickman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 155, note No.18.
    1《许遜信仰小考》,頁16。
    2亦可参见兆祐,《宋史藝文志史部佚籍考》,臺北:國立编譯館中华叢書编審委员舍1984年版,页759。
    1隙清慧,《(古今書刻〉版本考》,載《文献》2007年第四期,页165。
    1筑波大學圖書馆藏明萬唇刊本《弇州山人續稿》卷一百五十八,葉五。
    1王卡,《隋唐孝道宗源》,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106。
    1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錄·索引》,北京: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页24。
    2《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醫家颧,页232。
    3趟萬里编,《國立北平圖害館善本害目》卷三,北平:北平圖害館1933年刊,葉五十八a。
    4《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道家類,頁1071。
    5参见第五章第二節。
    1北京圖書館编,《中國版刻圖錄(增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年版,第一册,页106。
    2《内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錄》子部道家類,東京:内閣文庫1956年版,页321。
    3轉引自王育成,《明代彩繪全真宗祖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页36。
    4《醫藏害目》,上海:群聯出版社1955年景印明崇祯刊本,页49。《中國中醫古籍總目》,页909。
    5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卷五十五,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年版,頁939。
    6《醫藏書目》,頁49。
    7上海圖害館编,《中國叢害综錄》子部醫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一册,页708。《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子部醫家颧,頁162。
    8薛清錄主编,《中國中醫古籍總目》,上海:上海辭害出版社2007年版,页909。
    1参见《中國醫籍考》卷七十三,页1247。《道藏提要》亦持此输,就行文看應即襲用丹波元胤之說,並未见《青囊雜纂》原書,唯未予註明(頁919)。席文(Nathan Sivin)雖轉引丹波元胤之說,亦未见《青囊雜纂》原書,故僅表懷疑而已,见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 vol.2,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775。
    2《中國醫籍考》卷七十三,页1248。
    3.《中國醫籍考》卷五十五,页929。
    1《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道家類著錄上海圖書馆藏本,據馆方稻已退遐,则不知今在何處。又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1966年据万唇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刊本景照一部,内外篇共三十六种,其中外篇著錄有“铜符铁券一卷”、“石函記一卷,晋静遜撰”,见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编,《京都大学人文科學研究所漢籍目缘》,京都:同朋舍1981年版,页470。
    2《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道家類,页1030。
    3《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子部道家類,頁1049。北京大學圖害館编目作明万曆三十二年詹氏西清堂刊本,當是據《浮明歸一内經》末附牌記著錄,因《内經》與《宗教缘》版式不同,似不妥富;而《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則富是據版心所题著錄明草玄居刊本,以扉页有“西清堂”印記,亦不甚妥,王重民以詹氏為承雨曾之竟付梓者,不热可能,但又以為即万寿宫刊《内經》為一事,或非。愚意是害或草玄居渡與西清堂者。又《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题“晋静遜撰,元黄元吉辑”,不知何據;北京大学圖害館编目题“晋许遜撰,明黄元吉编,明楊爾增訂”尤為舛誤,黄元吉為元人,楊爾增當作楊雨曾,且亦未知何據,或均據封面原题,以未见原書,不能據論。
    4嚴绍璗,《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页325。按是書未有详细描述,而所謂萬曆三十一年草玄居刊本,富是據楊爾曾序及版心所题,未必有其他依據。
    5雒竹筠遗稿,李新乾编補,《元史藝文志輯本》,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页286。
    6趟雯雲、王重民等编,《北京大學圖書館善本害缘》,北京:北京大學1948年排印,页49。
    7王重民,《中國善本害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412。
    1杜信孚编,《明代版刻综錄》卷五,揚州:江酥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六册,葉四十三a
    2《弇州山人續稿》卷二百二,筑波大学圖害館藏明萬歷刊本,葉二b。
    3咸忻,《道教微略》,上海:上海科學技衍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頁25。
    4《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道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1066。
    5《江西地方文献索引》著錄误作万曆四十年門人張氏表刻本二十八卷,子目《经傅正訛》则误作《全傅正訛》,又謂為《贩害偶記》所錄(江西省社含科学院情報资料研究所1985年编,下编,页562),今檢孫書實未见著錄,则不知何據。
    1《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道家類,页1052。
    1“國立中央圖害館”编輯,《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臺北:中苹叢害委员舍1957年,上册,页327。
    2中國科学院圖害館编,《中國科學院圖害館藏中文古籍善本害目》,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页347。
    3施廷镛编,《中國叢書综錄續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頁271。
    4《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目》,页682。《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叢部,頁243。
    5《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叢部,页246。
    1《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子部道家類,页1058。
    2《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叢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229。
    3《中國科学院圖害馆藏中文古籍善本害目》,页682。《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叢部,真242。
    4《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道家類,頁1038。
    5《中國古籍善本害目》子部道家類,页1030。
    6《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道家類,页1039。
    7有关祥细論證,参见第三章第四節。
    8南京圖書館所藏本以破損不予出库,故未能借阴。
    9 #12
    10承王咨臣先生哲嗣王令策先生允借該書,謹致谢忱。
    1《中國中醫古籍總目》,页348。
    2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馆编,《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页285。
    3南京圖害馆所藏本以濕度未连要求不予出庫,故未能借阅。
    4上海圖書馆编目据序著錄作康熙十四年刊本,不確,今據朱道朗、隙德航二跋著錄作康熙二十年刊本。
    1朱越利推测該書出元明之隙,或是,见朱越利,《道藏分類解题》,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版,页191。
    [1]《說文解字》[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陳昌治刻本
    [2]《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景印经韻樓刻本
    [3]《三國志》[M].北京:中华書局1959年版
    [4]《後漢害》[M].北京:中华書局1965年版
    [5]《晋害》[M].北京:中华書局1974年版
    [6]《隋書》[M].北京:中华書局1973年版
    [7]《舊唐害》[M].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
    [8]《新唐害》[M].北京:中华書局1975年版
    [9]《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
    [10]《元史》[M].北京:中革書局1976年版
    [11]《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974年版
    [12]《明太祖實錄》[M].臺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景印
    [13]《明太宗實缘》[M].蔓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3年景印
    [14]《明仁宗實錄》[M].臺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3年景印
    [15]《明宣宗實錄》[M].臺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4年景印
    [16]《明英宗實缘》[M].臺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4年景印
    [17]《明憲宗實錄》[M].台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4年景印
    []8]《明神宗實錄》[M].台北: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6年景印
    [19]《资治通鑒》[M].北京:中华書局1956年版
    [20]《續资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版
    [21]《續资治通鑒畏编》[M].北京:中华書局1995年版
    [22]李心傅.《建炎以來系年要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景印文淵閣四库全書本
    [23]《宋名臣言行錄》[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449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
    [24]《蘭台法鑒錄》[M].《北京圖書馆古籍珍本叢刊》史部16,北京:書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景印崇祯續刊本,
    [25]隙鼎.《留溪外傅》[M].《四庫全書存目叢害》.史部122,濟南:齊鲁書社景印復旦大學圖書馆藏康熙三十七年自刻本
    [26]錢大昕.《洪文敏公年譜》[M].《北京圖害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二十五册,北京:北京圖書馆出版社1999年景印嘉慶八年李賡芸刊本
    [27].趟明撰,金文明校證.《金石錄校證》[M].上海:中國書畫书出版社1985年版
    [28]《寅刻類编》[M].《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四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景印粤雅堂叢書本
    [29]《吴中金石新编》[M].《景印文渊阁四庫全書》第683册,臺北:臺湾商务印書館1986年景印
    [30]《安徽金石略》[M].《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六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景印。
    [31]徐乃昌.《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M].《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十一册,臺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景印
    [32]《清江縣誌·金石》[M].《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十二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景印
    [33]《新喻縣誌·金石》[M].《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十二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景印
    [34]《遂初堂害目》[M].《中國歷代害目装刊》第一辑,北京:现代出版社1987年景印海山仙館叢書本
    [35]袁本《郡齋讀害志》[M].《中國歷代書目叢刊》第一辑,北京:现代出版社1987年景印《續古逸叢書》本
    [36]《寶文堂書目》[M].《明代書目题跋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景印
    [37]《澹生堂書目》[M].《明代书目题跋叢刊》,北京:書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景印
    [38]《萬卷堂書目》[M].《明代害目题跋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景印
    [39]《近古堂書目》[M].《明代害目题跋叢刊》,北京:書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景印
    [40]《玄赏齋書目》[M].《明代害目题跋叢刊》,北京:書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景印
    [41]《傅是樓書目》[M].《續修四庫全害》第9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味經書屋钞本
    [42]《天一閣書目》[M].《續修四庫全書》第920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清嘉慶文遗樱刊本
    [43]《元和郡縣誌》[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468冊,臺北:臺湾商务印書馆1986年景印
    [44]贺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45]《宋本太平寰宇記》[M].北京:中華害局2000年景印日本宫内廰書陵部藏宋刊本
    [46]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M].北京:中华害局2007年版
    [47]王象之.《輿地纪勝》[M].楊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景印道光二十九年景宋本
    [48]欧陽吝.《舆地廣記》[M].光绪十三年上海蜚英館景印士禮居叢害本
    [49]祝穆撰,祝洙增訂,施和金點校.《方舆勝覽》[M].北京:中华害局2003年版
    [50]《江西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害》第513、514册,臺北:臺湾商務印害館1986年景印
    [51]《撫州府志》[M].《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编》47,上海:上海害店1990年景印弘治刊本
    [52]《撫州府志》[M].嘉靖二十二年刻本,上海圖害館藏
    [53]《臨江府志》[M].《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47,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景印隆慶刊本
    [54]《泰州志》[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10,濟南:齊鲁書社1995年景印崇祯刊本
    [55]《清江縣誌》[M].《四库全害存目叢害》史部212,濟南:齊鲁書社1996年景印崇祯刊本
    [56]《南昌郡乘》[M].《北京圖害館古籍珍本叢刊》30,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景印康熙二年刊本
    [57]《高安縣志》[M].康熙十年刊本,中國國家圖害館藏
    [58]《新建縣志》[M].康熙十九年刊本,中國國家圖害馆藏
    [59]《安慶府志》[M].《中國地方誌集成》安徽府縣誌辑10,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景印康熙刊本
    [60]《撫州府志》[M].《清代孤本方志選》,北京:线装書局2001年景印康熙刊本
    [61]《西江志》[M].《中國方志叢害》华中地方第783號,臺北:成文出版公司1989年景印康熙五十九年刊本
    [62]《增修崇仁躲誌》[M].《清代孤本方志選》,北京:线装書局2001年景印雍正刊本
    [63]《南和縣志》[M].《中國方志叢害》华北地方第190號,臺北:成文出版公司1969年景印乾隆十四年钞本
    [64]《顺德府志》[M].乾隆十五年刊本,中國國家圖害館藏
    [65]《聞喜縣志》[M].《中國方志叢害》苹北地方第43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景印乾隆三十年刊本
    [66]《濟源縣志》[M].《中國方志叢書》华北地方49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景印乾隆刊本
    [67]《涇陽縣志》[M].《中國地方誌集成》陕西府縣誌辑7,南京:凰凰出版社2007年景印乾隆刊本
    [68]《寧州志》[M].《北京師範大學藏珍稀地方誌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景印乾隆刊本
    [69]《豐城縣志》[M].《中國方志叢害》华中地方第27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景印道光五年刊本
    [70]《新建縣志》[M].道光十年刊本,中國國家圖害館藏
    [71]《新建縣志》[M].道光二十九年刊本,上海圖害館藏
    [72]《泰州志》[M].《中國地方誌集成》江酥府縣誌辑50,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景印道光刊本
    [73]《新淦縣誌》[M].同治十二年刊本,中國國家圖害館藏
    [74]《南海縣志》[M].《中國方志叢害》苹南地方5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景印同治刊本
    [75]《赣州府志》[M].《中國方志叢害》华中地方第10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景印同治十二年刊本
    [76]《南昌府志》[M].《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2,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
    [77]《新建縣志》[M].《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
    [78]《羲寧州志》[M].《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1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
    [79]《武寧縣志》[M].《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16,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
    [80]《高安縣志》[M].《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38,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
    [81]《崇仁縣誌》[M].《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49,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同治刊本
    [82]《撫州府志》[M].《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西府縣誌辑46,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景印光绪刊本
    [83]《聞喜縣志》[M].《中國方志叢書》华北地方第8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景印民國八年石印本
    [84]《南昌縣志》[M].《中國方志叢書》华中地方第10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景印民國铅印本
    [85]《修武縣志》[M].《中國方志装害》华北地方第48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景印民國二十年铅印本
    [86]《潛山縣蒜》[M].《中國地方誌集成》安徽府縣誌辑17,南京:江酥古籍出版社1998 年景印民國刊本
    [87]《金陵玄觀志》[M].《續修四庫全害》第7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南京圖害館藏明刊本
    [88]《西山志》[M].《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72,北京:北京出版社景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乾隆三十一年梅谷山房刊本
    [89]潘一平等整理.《武林坊巷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0]《青雲藉志略》[M].康熙二十年刊本,北京大學圖書館
    [91]《青霎譜志略》[M].康熙二十年刊本,中國國家圖害館藏
    [92]《青雲譜志略》[M].康熙二十年刊本,上海圖害館藏
    [93]丁步上等编.《逍遥山萬壽宫志》[M].乾隆五年刊本,上海圖害館藏
    [94]丁步上等编.《逍遥山万壽宫志》[M].嘉慶二十六年重刊本,上海圖害馆藏
    [95]《黄堂隆道宫志》[M].道光二十年刊本,上海圖害館藏
    [96]金桂馨等编.《逍遥山万壽宫(通)志》[M].光绪四年鐡柱宫刊本,上海圖害館藏
    [97]《逍遥山万寿宫志》[M].《四庫未收害辑刊》第六辑1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景印光绪四年绒柱宫刊本
    [98]《江西青雲譜志》[M].民國九年刊本,上海圖害館藏
    [99]《江西青霎譜志》[M].《中國道觀志叢刊》第二十四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景印民國九年刊本
    [100]王袞.《博濟方》[M].上海:上海科學技衍出版社2003年版
    [101]趟佶.《聖濟總錄》[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2年版
    [102]唐慎微.《證類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
    [103]趟宜真撰.《秘傅外科方》[M].洪武二十八年渊然刊本,中团國家圖害馆藏
    [104]邵以正编.《青囊雜纂》[M].明弘治崇德堂刊本,上海圖害馆藏
    [105]李時珍.《本草網目》[M].北京:中臀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06]李梃.《臀學入門》[M].上海:上海科學技衍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07]吴正偷.《養生類要前集》[M].《珍本醫籍叢刊》,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08]吴有性.《温疫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年版
    [109]项天瑞.《同壽缘》[M].合肥:安徽科學技衍出版社1995年版
    [110]吴尚先.《中臀外治法筒编(理瀹駢文)》[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ll]鄒存淦.《外治壽世方》[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2年版
    [112]《醫藏書目》[M].上海:群聯出版社1955年景印明崇祯刊本
    [113]奎.《松峰說疫》[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年版
    [114]戴天章.《廣瘟疫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年版
    [115]淩奐.《吴具淩氏臀學薪傅、饲鹤亭集方合刊》[M].光绪二十六年铅印本,上海圖書館藏
    [116]《神功妙濟方》[M].清颐性室主抄本,上海圖害館藏
    [117]干寶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記》[M].北京:中苹害局1979年版
    [118]陶潛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後記》[M].北京:中华書局1981年版
    [119]李劍國辑校.《新辑搜神記新辑搜神後記》[M].北京:中华害局2007年版
    [120]《朝野僉载》[M].北京:中华害局1979年版
    [121]玄奘撰,章巽校點.《大唐西域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22]隙尚君辑.《玉堂問話》[M].《五代史害集编》乙编第四冊,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
    [123]《太平廣記》[M].中國國家圖害館出版社2009年景印明談愷刊本
    [124]《太平廣記》[M].沈與文野竹齋抄本,中國國家圖害館藏
    [125]《太平廣記》[M].陳鳣校宋本,中國國家圖害館藏
    [126]《太平廣記》[M].明許自昌刊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127]《太平廣記》[M].乾隆黄晟刊巾箱本,上海圖書館藏
    [128]汪绍楹點校.《太平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
    [129]范成大.《范成大笔記六種》[M].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
    [130]吴曾.《能改齋漫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31]岳珂.《愧郯錄》[M].《叢書集成初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版
    [132]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随笔》[M].北京:中华書局2005年版
    [133]《孔氏祖庭廣記》[M].《續古逸叢害》之二十五景元刊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據涵芬模印本景印
    [134]《困學纂言》[M].《四库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27,济南:齊鲁書社1995年景印萬曆二年刊本
    [135]《偶譚》[M].明刊《廣百川學海》本,上海圖害館藏
    [136]錢大听.《竹汀先生日記钞》[M].《嘉定钱大昕全集》第八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37]錢大昕.《十驾齋養新錄》[M].上海:上海害店1983年複印商務印害館1937年版
    [138]《宣和书譜》[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813册,臺北:臺湾商務印害館1986年景印
    [139]《害錄》[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害》第814册,臺北:臺湾商務印害館1986年景印
    [140]《书史》[M].《景印岫廬现藏罕傅善本叢刊》,臺北:臺湾商務印害館1973年景印明汲古閣刊本
    [141]《州名书錄》[M].北京:人民美衍出版社1964年版
    [142]《新鐫海内奇觀》[M].《續修四库全書》第7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万曆夷白堂刊本
    [143]《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序品第一》[M].《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晋唐五代害法》,上海:上海科學技衍出版社2001年景印
    [144]《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M].《續修四庫全害》第954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宋刊本
    [145]《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景印
    [146]兆英编.《元刻樱觀篆書本道德經》[M].西安:陕西旅遊出版社2003年版
    [147]《新刻畏春真人語缘》[M].明刊《格致叢害》第百廿九册,上海圖害館藏
    [148]《道藏》[M].文物出版社、上海害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景印
    [149]《仙鑒》[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景印正统道藏本
    [150]《旌赐石函記》[M].嘉靖二十六年刊本,南京圖書館藏
    [151]《许真君浮明宗教缘》[M].明万歷刊本,北京大學圖害館藏
    [152]《浮明歸一内經》[M].明万曆二十三年西清堂刊本,北京大學圖害館藏
    [153]《有像列仙全傅》[M].《中华續道藏》初辑第一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景印萬唇二十八年汪霎鹏玩虎轩刊本
    [154]《道元一炁内外篇》[M].崇祯九年方逢時刊本,首都圖害馆藏
    [155]《臞仙肘後經》[M].康熙二十一年刊本,上海圖書館藏
    [156]《太上靈寅浮明宗教錄》[M].清刊本,江西南昌王氏新風樱所藏
    [157]《太上灵寶浮明宗教缘》(甲本)[M].清刊本,江西省圖害館藏
    [158]《太上靈寅浮明宗教缘》(乙本)[M].清刊本,江西省圖害館藏
    [159]《古今列仙通紀》[M].《中华續道藏》初辑第二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景印清刻本
    [160]《呂祖全害》[M].《中華續道藏》初辑第二十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景印乾隆四十年邵志琳刊本
    [161]《濟一子道害十七種》[M].《藏外道害》第十一册,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景印本
    [162]《道藏辑要子目初编》[M].《道藏辑要》,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缩印
    [163]《太上靈寶浮明宗教錄》[M].《道藏辑要》危集,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缩印
    [164]《古害隱樓藏害》[M].《藏外道害》第十册,成都:巴蜀害社1992年版景印
    [165]《浮明忠孝龍沙經懺》[M].民國八年张勳刊,中國国家圖害馆藏
    [166]荘嚴居士编.《道统源流》[M].热锡中華印刷局1929年铅印本
    [167]《浮明儀範》[M].民國二十年湖南石印本,南京圖書館藏
    [168]毛禮镁编.《江西省高安縣浮明道科儀本彙编》[M].《中國傅统科儀本彙编》,臺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景印
    [169]毛禮镁编.《赣束靈寶教太平醮科儀本彙编》[M].《中國傅统科儀本彙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景印
    [170]《甄正論》[M].《中华大藏經》第二十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景印趟城金藏本
    [171]《天竺靈簽》[M].《中國版书叢刊》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景印宋嘉定刊本
    [172]《大元至元辨偽缘》[M].《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77,北京:書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景印元刊本
    [173]《鑄鼎馀聞》[M].《中國民間信仰资料彙编》第一辑,臺北:臺湾學生書局1989年景印
    [174]魏向炎编辑,曾一之繪圖.《许真君》[M].江西省立實驗民眾教育館民國三十七年铅印本,南京圖害館藏
    [175]《藝文颊聚》[M].北京:中華害局1959年景宋绍興本
    [176]《白氏六帖事類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景印宋绍興刊本
    [177]《太平御覽》[M].北京:中华害局1960年缩印涵芬樓景宋本
    [178]《事類赋》[M].《北京圖害館古籍珍本叢刊》75,北京:害目文献出版社景印宋绍興十六年刊本
    [179]曾慥.《類說》[M].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6年景印岳锺秀天啟六年刊本
    [180]曾慥.《類說》[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害》第873册,臺北:臺湾商务印書館1986年景印
    [181]《類說節要》[M]抄本,京都大學圖書館藏
    [182]葉廷圭撰,李之亮點校.《海缘碎事》[M].北京:中華害局2002年版
    [183]陰時夫.《韻府群玉》[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51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
    [184]《永樂大典》[M].北京:中華害局1986年景印
    [185]陳耀文.《天中記》[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害》第965册,臺北:臺湾商务印書館1986年景印
    [186]彭大翼.《山堂肆考》[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害》第977册,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馆1986年景印
    [187]《渊鑒類函》[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90冊,臺北:臺湾商務印書馆1986年 景印
    [188]孫雲翼.《笺釋梅亭先生四六標準》[M].《景印文渊閣四库全書》第1177册,臺湾商务印書馆1986年景印
    [189]王謨辑.《豫章十代文獻略》[M].乾隆四十年刊本,上海圖书館藏
    [190]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M].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版
    [191]欧陽修.《欧陽修全集》[M].北京:中华書局2001年版
    [192]曹勳.《松隐集》[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书》第1129册,臺北:臺湾商務印书館1986年景印
    [193]周必大.《周公文集》[M].《宋集珍本装刊》第50册,北京:線装書局2004年景印明澹生堂钞本
    [194]周必大.《廬陵周國文忠公集》[M].《宋集珍本叢刊》第52冊,北京:線装书局2004年景印傳增湘校清欧阳棨刊本
    [195]周必大.《文忠集》[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1148册,薹北:臺湾商務印书館1986年景印
    [196]周麟之.《海陵集》[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书》第1142册,臺北:臺湾商務印书馆1986年景印
    [197]洪適.《盤洲文集》[M].《宋集珍本叢刊》第45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景印傳增湘校洪氏晦木斋本
    [198]虞集.《道園集古錄》[M].《四部叢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館1922年景印明景泰翻元至正刊本
    [199]虞集.《道園遗稿》[M].《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94,北京:书目文獻出版社1998年景印元至正刊本
    [200]虞集.《道園類稿》[M].《元人文集珍本叢刊》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景印明初覆刊元撫州路學刊本
    [201]朱思本.《貞—齋詩稿 貞—齋雜著》[M].《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109册,上海:上海书店1995年景印適園叢书本
    [202]張伯淳.《養蒙文集》[M].《景印文渊閣四库全书》第1194册,臺北:臺灣商务印书館1986年景印
    [203]吴澄.《吴文正集》[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1197册,臺北:臺湾商務印书館1986年景印
    [204]馬臻.《霞外詩集》[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1204册,臺北:臺湾商務印书馆1986年景印
    [205]许有壬.《至正集》[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书》第1211册,臺北:臺湾商务印书馆1986 年景印
    [206]王直.《抑庵文集》[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书》第1241、1242册,臺北:臺湾商務印书館1986年景印
    [207]胡儼.《胡祭酒颐菴集》[M].明赣州府學刊本,上海圖书館藏
    [208]胡儼.《颐菴集》[M].康熙二十六年序刊本,上海圖書館藏
    [209]張宇初.《岘泉集》[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書》第1236冊,臺北:臺湾商务印书館1986年景印
    [210]楊士奇.《東里集》[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书》第1239册,臺北:臺湾商務印书館1986年景印
    [211]徐有貞.《武功集》[M].《景印文渊閣四庫全书》第1245冊,臺北:臺湾商務印书館1986年景印
    [212]王世贞.《弇州山人續稿》[M].明万曆刊本,築波大學圖书館藏
    [213]王世贞.《弇山堂別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214]李鼎.《李長卿集》[M].明万曆四十年李氏家刊本,中國國家圖書馆藏二十八卷本
    [215]李鼎.《李長卿集》[M].明万曆四十年李氏家刊本,中國國家圖书館藏残十九卷本
    [216]李鼎.《李長卿集》[M].明万曆四十年李氏家刊本,上海圖书馆藏残一卷本
    [217]鄒元標.《鄒公存真集》[M].《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编》7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景印北京大學圖书館藏乾隆十二年特恩堂刻本
    [218]孫慎行.《玄晏齊集》[M].《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3,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北京大學圖書馆藏崇祯刊本
    [219]胡維霖.《胡維霖集》[M].《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64,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江西圖书館藏崇祯刊本
    [220]熊明遇.《文直行書詩文》[M].《四庫禁燬书叢刊》集部106,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顺治十七年刊本
    [221]熊文舉.《侣鷗閣近集》[M].《四庫禁燬书叢刊》集部120,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康熙刊本
    [222]黎元寬.《进贤堂稿》[M].《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46,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印復旦大學圖书館藏康熙刊本
    [223]陳弘绪.《陳士業先生全集》[M].《四庫全書存目叢书》補编54,濟南:齊鲁书社2001年景印康熙二十六年刊本
    [224]陳弘绪.《陳士業全集》[M].康熙三十年刊本,上海圖書館藏
    [225]徐世溥.《堬墩集》[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11,濟南:齊鲁書社1996年景印吉林大學圖書館藏康熙舫齋刻本
    [226]徐世溥.《榆溪詩钞》[M].《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19,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景 印北京圖害館藏康熙三十年宋犖刻本
    [227]黄周星.《黄九煙先生詩文雜钞》[M].康熙刊本,上海圖書館藏
    [228]朱彝尊.《曝害亭集》[M].上海:世界書局1937年版
    [229]錢大昕著,呂友仁校點.《潛研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30]楊雨曾辑.《新鐫仙媛纪事》[M].明万曆刊本,上海圖害館藏
    [231]楊雨曾辑.《新鐫仙媛纪事》[M].《中國民間信仰资料彙编》第一辑,臺北:薹湾學生害局1989年景印承斡嘉業堂藏明萬曆草玄居刊本
    [232]鄧志謨撰.《鐵榭記》[M].《古本小說装刊》第十辑,北京:中华害局1990年景印日本内閣文库藏明万唇三十一年萃慶堂刊本
    [233]馮萝龍编.《三教偶拈》[M].《古本小說叢刊》第四辑,北京:中華害局1990年景印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天啟刊本
    [234]馮萝龍编.《警世通言》[M].《古本小說叢刊》第三十二辑,北京:中华書局1991年景印日本蓬左文库藏明天啟兼善堂刊本
    [235]师培.《读道藏記》[J].《國粹學報》1911年第七十九期,南京:廣陵害社2006年景印
    [236](日)内藤虎次郎著,吴晗譯.《地理學家朱思本》[J].《國立北平圖害館館刊》民國三十二年第七卷第二號
    [237]李旦.《八大山人装考及牛石慧考》[J].《文物》1960年第七期
    [238]梁天锡.《宋代之祠禄制度》[A].《大陛雜誌史学叢書》第二辑第二册《唐宋附五代研究输集》[C].臺北:大陸雜誌社1967年版
    [239]葉葉.《输胡亦堂事燮及其封八大山人的影響》[J].《大陸雜誌》1975年第五十一卷第六期
    [240]葉葉.《输朱容重、朱石慧與八大山人的阴係》[J].《大陸雜誌》1976年第五十三卷第一期
    [241]王方宇.《八大山人與朱道朗》[J].《大陸雜誌》1976年第五十三卷第一期
    [242]葉葉.《〈八大山人與朱道朗〉读後》[J].《大陸雜誌》1976年第五十三卷第六期
    [243]葉葉.《徒個山小像输八大山人的身世問题》[J].《大陸雜誌》1977年第五十四卷第六期
    [244]葉葉.《八大山人原名朱議沖的商榷》[J].《大陸雜誌》1982年第六十四卷第二期
    [245]葉葉.《读朱道朗跋臞仙筮吉肘後经——再論八大山人非朱道朗》[J].《大陸雜誌》1982年第六十五卷第五期
    [246]黄畏椿.《朱思本及其〈舆地圖〉》[J].《江西虾院學报》1983年第三期
    [247]汪世清.《再输八大山人不是朱道朗》[J].《文物》1986年第八期
    [248]李豐楙.《鄧志摸〈绒樹記〉研究——兼論馮夢龍(旌阳宫鐵樹镇妖〉的改作問题》[J].《小說戲曲研究》第二辑,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版
    [249]張浑洪.《许遜與吴猛》[J].《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一期
    [250]李豐楙.《宋代水神许遜傅說之研究》[J].《漢學研究》1990年第八卷第一期
    [251]柳存仁.《唐代以前拜火教摩尼教在中國之遗痕》[A].《和風堂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52]柳存仁.《许遜與蘭公》[A].《和風堂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53]吴望昔.《鄧志謨鄉里、名號、生年探考》[J].《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第二期
    [254]張嗣介.《江西赣州渊然銅鐘小考》[J].《南方文物》1992年第四期
    [255]吴聖昔.《鄧志摸經歷、家境、卒年探考》[J].《明清小貌研究》1993年第三期
    [256]吴洪浑.《尤袤年譜》[J].《宋代文化研究》第三辑,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257]王卡.《隋唐孝道宗源》[J].《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58]李豐林.《许遜傅說的形成與演燮——以六朝至唐為主的考察》[A].《许逐與薩守堅:鄧志摸道教小說研究》[M].臺北:學生害局1997年版
    [259](法)樂維著,張立方譯.《官吏與神靈——六朝及唐代小說中官吏與神灵之爭》[J].《法國漢學》第三辑,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
    [260]鄭阿财.《敦煌道教孝道文獻研究之一——〈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道要品第四〉的成立與流行》[J].《杭州大学學報》1998年第一期
    [261]李顯光.《许遜信仰小考》[J].《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三期,
    [262]吴洪澤.《尤袤著述考辨》[J].《四川大學学报》1999年第四期
    [263]萧啟慶.《元延祐二年及五年进士辑錄》[J].《台大屋史學報》1999年第二十四期
    [264]李登群.《唐代道教“许遜教圑”發展史初探》[A].鄭志明主编.《道教的歷史與文學》[M].嘉羲:南华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版
    [265]王永平.《唐代道士獲赠俗職、封爵及紫衣、師號考》[J].《文獻》2000年第三期
    [266]董理.《關於武则天金簡的幾個問题》[J].《華夏考古》2001年第二期
    [267]固盛.《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試输》[J].《中國道教》2001年第二期
    [268]葉明生.《道教固山派之研究》[J].《道韻》第九辑,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269]朱越利.《(靈劍子〉的年代、内容及影響》[J].《道韻》第九辑,臺北:中华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270]李豐楙.《禮生與道士:臺湾民間社舍中禮儀實践的雨個面向》[A].王秋桂等主编.《社 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隙研討會输文集》[c].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1年版
    [271](法)洪怡沙.《南宋時期的呂洞賓信仰》[J]《法國漢學》第七辑,北京:中华害局2002年版
    [272]胡红波.《乾隆刻本〈全像顯法降蛇海遊記傅〉的發现》[J]《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002年第二期
    [273]董理.《武则天除罪金筒考释》[A].王文超等主編《武则天與嵩山》[C].北京:中革害局2003年版
    [274]張澤洪.《中國南方少数民族的梅山教》[J].《中南民族大学學報》2003年第四期
    [275]朱越利.《浮明道與摩尼教》[J].《中國學術》第十四辑,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276]吴洪澤.《尤袤詩名及其生卒年解析》[J].《文学遗產》2004年第三期
    [277]熊國寶.《西山万壽宫廟會盛沉古今談》[J].《中國道教》2004年第一期
    [278]葉明生.《道教閭山派與閩越神仙信仰考》[J].《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三期
    [279]葉明生.《共生文化圈之巫道文化形悲探討——福建閭山教與湖南梅山教之比较》[J].《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四期
    [280]鄭阿财.《敦煌本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考输》[A].中國國家圖害館特藏部敦煌吐鲁番學资料中心編.《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北京圖害馆出版社2005年版
    [281]丁培仁.《道史小考二则》[A].《求實集——丁培仁道教學衍研究論文集》[M].成都:巴蜀害社2006年版
    [282](意)莫尼卡.《(道藏辑要)及其编纂的歷史——試解清代(道藏)所收道經害目問题》[L].高雄:中山大學主辦“第一届道教仙道文化國隙學術研討舍”输文,2006
    [283]沈仁國.《元延祐进士再探》[J].《燕京學報》新二十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84]隙清慧.《(古今害刻)版本考》[J].《文獻》2007年第四期
    [285]李豐楙.《许遜的顯化與聖蹟——一個非常化祖师形象的歷史刻书》[A].李豐楙等主编.《聖傅與詩禅——中國文學與宗教输集》[C].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版
    [286]李凇.《山西浮山縣老君洞道教圖像的调查與初步研究》[J].《藝衍史研究》第九辑,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87]雷朝晖.《陕西佳縣白雲觀〈老子八十一化圖)壁书研究——一個關於老子的神括》[A].李凇主编.《道教美衍新論》[C].济南:山束美衍出版社2008年版
    [288]郭武.《朱道朗與青霎派——兼談道教發展與世俗社含的关保》[J].《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四期
    [289]馬小鹤.《摩尼教宗教符號“妙衣”研究》[A].《摩尼教與古代西域史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90]谢生保.《甘肃河西道教黄籙圖簡介》[A].李凇主编.《道教美衍新输》[C].濟南:山東美 術出版社2008年版
    [291]張廣保.《封河南濟瀆廟所藏浮明道碑刻的释讀》[J].《中國道教》2008年第六期
    [292]]丁煌.《葉法善在道教史上地位之探討》[A].《漢唐道教输集》[M].北京:中华書局2009年版
    [293]郭武.《略談“八大山人”與浮明道的關係》[J].《中國道教》2009年第四期
    [294]盖建民、隙龍.《趟宜真道履、著述及丹道特色新输》[A].《問道昆崳山:齊鲁文化與昆崳山道教國隙學衍研封舍論文集》[C].濟南:齊鲁害社2009年版
    [295]郭武.《明清畴期全真道與浮明道關保略論——以逍遥山万壽宫为中心》[A].《問道昆崳山:齊鲁文化與昆崳山道教國隙學衍研討會输文集》[C].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版
    [296]汪世清.《世系·後裔·為僧》[A].《汪世清藝苑查疑補正散考》[M].下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97]汪世清.《八大山人不是朱道朗》[A].《汪世清藝苑查疑補正散考》[M].下卷,石家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98]汪世清.《八大山人的名舆號》[A].《汪世清藝苑查疑補正散考》[M].下卷,汪世清,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99]汪世清.《八大山人的詩和文》[A].《汪世清藝苑查疑補正散考》[M].下卷,石家蔽: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00]汪世清.《三論八大山人不是朱道朗》[A].《汪世清藝苑查疑補正散考》[M].下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01]潘建國.《明代通俗小說家鄧志謨詩文集初探》[J].《國學研究》第二十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02]许蔚.《许遜形象的構建及其意羲》[J].《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五辑,成都:巴蜀害社2009年版
    [303]许蔚.《宋金之隙的浮明道——以(韶旌陽许真君碑〉为中心》[J].《國學研究》第二十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04]葉明花、蒋力生.《寧王朱權著作分類述缘》[J].《江西中臀學院學報》2009年第六期
    [305]《萬壽宫许真君傅》[M].民國十七年南昌隙家橘同德祥铅印本,上海圖書馆藏
    [306]趟萬里编.《國立北平圖害館善本害目》[M].北平:北平圖害館1933年刊
    [307]黄芝岗.《中國的水神》[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景印生活書店1934年版
    [308]小柳司氣太编.《白雲觀志》[M].束京:東方文化学院束京研究所1934年版
    [309]翁鐲健编,引得编纂處校訂.《道藏子目引得》[M].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35年版
    [310]傅勤家.《中國道教史》[M].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景印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
    [311]隙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M].上海:上海害店1989年景印輔仁大學1941年版
    [312]趟雯雲、王重民等编.《北京大學圖書館善本書錄》[M].北京:北京大學1948年排印
    [313]陳國符.《道藏源流考》[M].上海:上海害店1989年景印中華書局1949年版
    [314](日)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M].北京:人民衡生出版社1956年版
    [3]5]《内閣文库漢籍分類目錄》[M].束京:内閣文庫1956年版
    [316]“國立中央圖害館”编辑.《國立中央圖害館善本害目》[M].臺北:中华叢書委員會1957年
    [317]《永樂宫壁书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年版
    [318]北京圖書館编.《中國版刻圖錄(增訂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年版
    [319]沈曾植撰,錢仲聯辑.《海日楼劄叢(外一種)》[M].上海:中華害局1962年版
    [320]隙國符.《道藏源流考》[M].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版
    [321]枝万.《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慶典》[M].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年版
    [322]李豐林.《魏晋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D].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1978年博士学位输文,南阴大學文學院资料室藏摘编本
    [323]汪辟疆校錄.《唐人小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24]譚正璧编.《三言雨拍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25]周楞伽辑注.《裴鉶傅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26]京都大學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漢籍目錄》[M].京都:同朋舍1981年版
    [327]上海圖書館编.《中國叢害综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28]杜信孚编.《明代版刻综錄》[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329郭绍虞编.《清詩話續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30]丘山编文,秉龍繪书.《許真君擒孽龍》[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31]王重民.《中國善本害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32]新建縣文物普查小组编.《万壽宫與许真君》[M].無紀年内部出版物
    [333]兆祐.《宋史藝文志史部佚籍考》[M].臺北:“國立”编挥馆中华叢害编審委员舍1984年版
    [334]仇德哉.《臺湾之寺廓與神靈》[M].臺中:臺湾省文獻委具含1984年版
    [335]譚正璧,譚寻.《古本稀见小說匯考》[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
    [336]李盛鐸著,張玉範整理.《木樨軒藏書题記及書錄》[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337]俞偉超.《先秦雨漢考古學输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338]《江西地方文献索引》[M].南昌: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情報资料研究所1985年内部出版
    [339]宗力等编.《中國民間諸神》[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40]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41](日)窪德忠著,萧坤华譯.《道教史》[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342]楊繩信编.《中國版刻综缘》[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43]詹玉新等编.《鄱陽湖的傅說》[M].北京:中国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344]隙邦贤.《中國臀學史》[M].北京:商务印書館1988年景印
    [345]隙垣编,隙智超、曾度瑛校補.《道家金石略》[M].北京:文物出版社]988年版
    [346]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47]北京圖書館金石编目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片彙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48]李養正.《道教概說》[M].北京:中华書局1989年版
    [349]江西省新建縣地方誌编纂委具會编.《新建縣志》[M].南昌:江西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
    [350]萧兵.《中國文化的精英——太陽英雄神話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351](日)福井康顺等主编,朱越利等譯.《道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52]任繼愈主编.《中國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53]守华.《道教與中國民間文學》[M].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354]鐃宗颐.《老子想雨注校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55]任繼愈、锺肇鹏主编.《道藏提要》[M].北京:中國社含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356]江西省新建縣地方誌编纂委具含编.《新建縣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57]中國中臀研究院圖害館编.《全國中醫圖害聯合目錄》[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58]嚴绍璗.《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59]王三慶编.《敦煌颊書》[M].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360]周蕪编.《金陵古版书》[M].南京:江蘇美衍出版社1993年版
    [361]《中國戲曲志·安徽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年版
    [362]《中國戲曲志·福建卷》[M].北京:文化藝衍出版社1993年版
    [363]中國科學院圖害馆编.《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害目》[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364]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傅奇叙錄》[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修訂版
    [365]章文焕.《中华人僳許真君》[M].臺北:文芳印刷事務有限公司1995年列印
    [366]駱兆平编.《新编天一阁目缘》[M].北京:中华書局1996年版
    [367]卿希泰主编.《中國道教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68]祁連休等编.《道教傅說大觀》[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369](日)窟德忠著,萧坤华譯.《道教故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70](日)窟德忠著,萧坤华譯.《道教入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71]朱越利.《道藏分類解题》[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版
    [372]《中國古籍善本害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73]龍顯昭等编.《巴蜀道教碑刻集成》[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74](日)小野四平著,施小煒等挥.《中國近代白話短篇小說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75]鄭永曉.《黄庭堅年譜新编》[M].北京:社會科學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376]《中国戲曲志·浙江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7年版
    [377]李旦.《八大山人研究及其他》[M].南昌:江西省老年文藝協會1998年内部出版
    [378]林祥彩主编.《福州閭山文化》[C].福州:福州二運公司印刷廠1998年印刷
    [379]蘇晉仁、萧辣子選辑.《歷代釋道人物志》[M].成都:巴蜀害社1998年景印
    [380]《中國戲曲志·江西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版
    [381]黄小石.《浮明道研究》[M].成都:巴蜀害社1999年版
    [382]雒竹筠遗稿,李新乾编補.《元史藝文志辑本》[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
    [383]瞿冕良编.《中國古籍版刻辭典》[M].濟南:齊鲁害社1999年版
    [384]沈津.《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害館中文善本書志》[M].上海:上海辭害出版社1999年版
    [385]隙耀庭.《道教在海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86]李茂增.《宋元明清的版畫藝衍》[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387]孫楷第.《小說旁證》[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388]李零.《中國方衍考》[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版
    [389]李之亮.《宋雨淮大郡守臣易替考》[M].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版
    [390](法)索安著,呂鹏志等譯.《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391]王伯敏.《中國版书通史》[M].石家驻:河北美衍出版社2002年版
    [392]姚品文.《寧王朱權》[M].西雅圖:藝衍與人文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393]白雨恒等编.《满洫佚聞雜錄》[M].《陕山地匾水利與民間社會調查资料集》第一集,北京:中华害局2003年版
    [394]李養正编.《新编白雲觀志》[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395]李永晟點校.《霎笈七籤》[M].北京:中华害局2003年版
    [396]李速國.《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與思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97]潘雨廷.《道藏害目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98]施廷镛编.《中國装害综錄續编》[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
    [399]唐代劍.《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M].北京:线装書局2003年版
    [400]王育成.《明代彩繪全真宗祖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401]馬蓉等點校.《永樂大典方志辑佚》[M].北京:中华書局2004年版
    [402]閔智亭.《道教儀范》[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403]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錄·索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404]谢國桢.《明清之隙黨社逞勤考》[M].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2004年版
    [405]詹石窗.《道教科技舆文化善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406]張國風.《(太平廣記)版本考述》[M].北京:中华害局2004年版
    [407]柏克莱加州大學東亚圖害館编.《柏克莱加州大學束亚圖害馆中文古籍善本書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08]傅璇琮主编.《宋登科記考》[M].南京:凰凰出版社2005年版
    [409]郭武.《(浮明忠孝全害〉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410]長東.《宋代佛教政策論稿》[M].成都:巴蜀害社2005年版
    [411](日)秋月觀暎著,丁培仁譯.《中國近世道教的形成:浮明道基磁的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412]施廷鏞.《中國叢害知见錄》[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版
    [413](法)勞格文主编.《客家文化研究》[c]北京:中华害局2006年版
    [414]淩郁之.《洪邁年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15]陸和九.《中国金石學講羲》[M].北京:北京圖害館出版社2006年景印
    [416]于北山著,于蕴生整理.《楊萬里年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17]章文焕.《萬壽宫》[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版
    [418]隙大康.《明代小說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版
    [419]范家偉.《大臀精:唐代國家信仰與醫學》[M].臺北:東大圖害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420]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21]许全勝.《沈曾植年譜畏编》[M].北京:中華害局2007年版
    [422]薛清錄主编.《中國中臀古籍總目》[M].上海:上海辭害出版社2007年版
    [423]许蔚.《许遜信仰與文學傅述》[D].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2008年硕士學位输文
    [424]丁培仁.《增注新修道藏目錄》[M].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版
    [425]陳立立等整理.《浮明宗教錄》[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26]许宜蘭.《道经圖像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版
    [427]張鲁君.《(道藏)人物固像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9年博士學位输文
    [428]咸炘著,才颖等整理.《道教徵略》[M].上海:上海科學技衍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429]康豹著,吴光正等譯.《多面相的神仙——永樂宫的呂洞賓信仰》[M].濟南:齊鲁害社2010年版
    [430]漥德忠.《老子八十一化圖說について》[J].《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968年第四十六册
    [431]吉同羲豐.《初期の功過格について》[A].《道教と佛教 第二》[M].東京:豐岛書房1970年版
    [432]秋月觀暎.《浮明道研究上の二·三の問题—『道教史』の質疑にょせて—》[J].《束方宗教》1981年第五十八號
    [433]宫川尚志.《孫恩·盧循の乱と當時の民間信仰》[A].酒井忠夫编.《道教の総合的研究》[C].東京:國害刊行會1981年版
    [434]小野四平.《鄧志謨の道教小說について》[J].《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专集》第四辑,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版
    [437]进左异.《文学文献ょり见た敦煌の道教》[A].塚本善隆等監修.《講座敦煌4:敦煌と中國道教》[C].束京:大東出版社1983年版
    [438]小川阳一.《道教說話》[A].塚本善隆等監修.《講座敦煌4:敦煌と中國道教》[C].東京:大東出版社1983年版
    [439]秋月觀暎.《『淨明院ここ済神方』小考》[A].牧尾良海博士颂寿記念論集刊行会编.《牧尾良海博士颂壽記念論集-中國の宗教·思想と科學—》[C].束京:國害刊行會1984年版
    [440]秋月觀暎.《許遜の虚像と實像》[J].《東方宗教》1986年第六十七號
    [443]神塚淑子.《则天武后期の道教》[A].吉川忠夫编.《唐代の宗教》[C].京都:朋友書店2000年版
    [444]烟忍.《「道法」の淨明道的展開—元代淨明道の士玉の「道法」觀一》[J].《東方宗教》2001年第九十五號
    [447]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M].東京:弘文堂1960年版
    [448]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M].京都:平樂寺害店1964年版
    [449]吉同羲豐.《道教经典史論》[M].束京:道教刊行會1966年版
    [450]秋月觀暎.《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浮明道の基礎的研究》[M].束京:創文社1978年版
    [451]畏沢元夫監修.《附子の研究文献篇》[C].束京:出版科學縂和研究所1979年版
    [452]宫川尚志.《中國宗教史研究第一》[M].京都:同朋社1983年版
    [453]窪德忠.《道教の神々》[M].束京:讲談社1996年講談社學衍文庫版
    [454]海野一隆.《地図文化史上の広輿図》[M].束京:束洋文庫2010年版
    [455]Kenneth K. S. Ch'en: Buddhist-Taoist Mixtures in The Pa-shih-i-hua T'u[J]. HJAS, Vol.9, No.l,1945
    [456]Hisayuki Miyakawa. Local Cults around Mount Lu at the Time of Sun En's Rebellion[A]. Holmes Welch & Anna Seidel, ed. Facets of Taoism:Essays in Chinese Religion[C].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457]K. M. Schipper. Taoist Ritual and Local Cult of the T'ang Dynasty[A]. Michel Strickmann, ed.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 A. Stein[C]. vol.3, Bruxelles:Institut Belge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1985
    [458]Kristofer M. Schipper. Master Chao I-chen趟宜真(?-1382) and the Ch'ing-wei清微School of Taoism[A]秋月觀暎编.《道教と宗教文化》[C].東京:平河出版社1987年版
    [459]Judith A.Berling. Channels of Connection in Sung Religion: The Case of Pai Yii-Ch'an[A]. Patricia Buckley Ebrey、Peter N. Gregory, ed.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China[C].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s,1993
    [460]Valerie Hansen. Gods on Walls: A Case of Indian Influence on Chinese Lay Religion[A]. Patricia Buckley Ebrey、Peter N. Gregory, ed.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China[C].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s,1993
    [461]Keith Stevens & Jennifer Welch. Xu, The Daoist Perfected Lord Xu Zhenjun & 许真君 The Protective Deity of Jiangxi Province[J].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38,1998
    [462]Judith A. Berling. Taoism in Ming Culture[A]. Denis Twitchett & Frederick W. Mote,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M]. vol.8, part 2,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463]Mori Yuria. Identity and Lineage:The Taiyi jinhua zongzhi and the Spirit-Writing Cult to Patriarch Lu in Qing China[A]. Livia Kohn & Harold D.Roth, ed. Daoist Identity: History, Lineage, and Ritual[C].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2
    [464]Richard Shek. Daoism and Orthodoxy: The Royal and Filial Sect[A]. Kwang-Ching Liu & Richard Shek, ed. Heterodo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C].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467]John Lagerway. Daoism:the Daoist Religious Community[A].Lindsay Jones, eds.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the 2nd edition[M]. vol.4, Thomas Gale,2005
    [468]Judith M. Boltz. Daoism:Daoist Literature[A]. Lindsay Jones, eds.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the 2nd edition[M]. vol.4, Thomas Gale,2005
    [469]Piet van der Loon. Taoist Books in The Libraries of The Sung Period [M]. London:Ithaca Press,1984
    [470]Judith M. Boltz. A Survey of Taoist Literature, T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7
    [471]Cynthia J. Brokaw. 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472]Kenneth Dean. Taoist Ritual and Popular Cults of Southeast China[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93
    [473]Isabelle Robinet, translated by Phyllis Brooks. Taoism:Growth of A Religion[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474]Stephen Little& Shawn Eichman, 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M]. Chicag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475]Kristofer Schipper & Franciscus Verellen, ed. 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476]Michel Strickmann. Chinese Poetry and Prophecy: The Written Oracle in East Asia[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