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相通之辨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論文為學科交叉之研究,跨越易學、中醫學與現代醫學三個領域,研究方法創新,融和易學理論、中醫學理論與現代醫學實驗,從醫易相通理論到科學實驗論證,採用宏觀的理論思維來探討醫易相通的研究,並透過微觀的醫學實驗室觀察數據和圖譜,用易理來闡述細胞受到環境改變之後所呈現的各種現象,以印證醫易相通關係。
     易學,廣大悉備,唯變適從。通過易理之闡發與象數之推衍,來歸納與探討萬物生生之理。天下之理廣博,但易學可以通過陰陽變化來執簡馭繁,由博返約。天下之理深邃,但易學通過象與數來取象比類,探赜索隱。易學以陰陽剛柔變化為核心,佐以五行卦象,序以先後天方位,配以河圖洛書,其獨特理論體系與思維方式廣泛影響著各個學科。
     中醫學凝聚著東方文明的智慧與結晶,其理論體系,經歷近代實證科學之挑戰,沒有被西方醫學替代與征服,顯示著頑強生命力。近年來,許多有識之士注重變革自身知識結構,吸取交叉學科研究成果,來研究中醫學理論。中醫學與其他學科之關係中,最密切的莫過於與易學的關係,醫易會通為許多研究者的共識,當然,也成為學術爭鳴的焦點之一。
     現代醫易領域研究者有醫易相通之共識,歷代醫家早有此論,不少醫家遗援易入醫以完善中醫學理論體系。明代醫學家張介賓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他在《類經附翼。醫易義》中說:“《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合陰陽消長之機。雖陰陽已備於《内經》,而變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陰陽也,醫《易》同源者,同此變化也。”此論可謂言簡意賅,將醫易兩者理論最核心内涵概括出來。現代醫學研究者,則更注重結合現代醫學理論與實驗方法來探討醫易關係,在現代化科學中發展中醫學理論,並試圖將中醫學與易學會通相關理論納入實證範圍。
     本文試圖從相關理論與實踐兩個角度出發,首先研討醫學與易學兩者在基本範疇與思維方式上的相通性;其次對醫易會通相關理論進行深入探討,在實踐層面上,通過現代醫學實驗,以實證方式,依據具體數據與圖譜,來探索中醫學臨床療效與易學的原理會通之處。
     全文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緒論”與第一章“醫易關係辨析”。“緒論”主要梳理醫易會通研究之萌芽、發展、現狀與可繼續研究之領域。第一章則著重對醫易關係的諸種說法進行辨析,以釐清和確立本文“醫易會通”論點的基本範疇、探討角度與研究重點。
     第二部分涵蓋“中醫學基本範疇”及“《周易》三才之道與中醫學天人相應論”。本部分亦可再分為三個部分。首先,重點探討中醫學氣、陰陽與五行三個最基本範疇,從整體上把握中醫學基本範疇、思維方式與理論體系的特徵。其次,探討易學氣化論、陰陽範疇、五行範疇與中醫學這三個範疇的深層聯繫。最後,探討易學三才理論對中醫學德術兩方面的影響,從而確立中醫學濃厚人文理念與易學的深層會通之處。
     第三部分包括“易學對現代醫學的啟示”以《頤》卦為例,用個案研究的方式,來探索易理對現代糖尿病的中醫學治療方法與病人日常合理飲食結構的建議。最後“醫易相通之現代實踐與運用”著重實證研究,以纖維母細胞加熱實驗為例,來論證中醫學治療原理與藥物療效與易理會通之處。
This is a cross study of Modern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ology. The study explores a new field of study, combining macro-view of Yi-ology and Micro-view of modern lab medical results, to suppor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odern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ology.
     The Yi-Jing, the Book of Changes, a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for the rule of the universal, follows the dynamics of changes. It discusses and concludes the universal interactions through elucidation of Yi-ology and generation of Shan. Though rules of the world are wide and complex, Yi-ology can convert complexity into conciseness, and handle wide knowledge with simplicity, through Yin-Yang, negative-positive poles alternation, and Shan, the syndromes generated from Yin-Yang by ways of Yi-ology . While the rules of the world are profound, the Yi-Jing conducts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probes into mystery through analogism with Yin-Yang and Firm-Yielding alternation as its core, supported by the Five Elements and the Eight Diagrams, coordinated by the sequence as original and inheriting, as well as Hetu and Luoshu, to exert extensive influence on various disciplines by its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mindse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embodies the wisdom and crystallization of Eastern civilization. Having been challenged by modern real diagnostic science, its theoretical system is precious with its unique philosophy from Western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intellectuals focus on reconstructuring their own knowledge systems by applying cross-field study on TCM theory, and Yi-ology is the closest one. The correlation study of Yi-ology and TCM have come to be the main course of Chinese medical study, since, philologically, Yi-ology's coordinates with TCM have been the common sense of modern medical study.
     Commonly accepted by modern study of the cross Medical-Yi-ology field for a long time, TCM practice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Yi-ology, and many doctors apply Yi-ology to perfect the Chinese medical theory. Ming Dynasty medical scientist Zhang Jiebin epitomizes this aspect, as he noted in "Neijing Fuyi—Medicine- Yi-Jing Theory," saying: "Yi, changes, identifies the secrets of Yin and Yang, motion and still. Medicine is to appreciate the mechanism of growth and decline between Yin and Yang. Therefore, humans change whil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nges, the same as the changes between Yin and Yang. Medicine and Yi-Jing derive from the same origin that is the cognition of Yin-yang change of 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This opinion briefly makes the point. Modern medical studies put more efforts into applying western medicine theory and lab results while discussing Medicine-Yi-Jing relationship to develop TCM theory in modern science, or even try to apply the correlation theory of TCM and Yi-ology into empirical domains.
     This study tries to discuss the Yi-ology-CTM relation from both relative theories and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First, the discussion covers the correlation of philosophy and fields of basic application between medicine and The Yi-Jing. Second,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possession of both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humanism together in CTM. Finally, through modern medical experiment, by the means of statistical and diagram analysis, it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effects of TCM and the theory of the Yi-ology.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ical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Introduction, and chapter one, Medicine-Yi-ology Relationship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Introduction mainly addresses the beginning,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ongoing research field of Medicine-Yi-ology correlation research. Chapter one compares several statements of Medicine-Yi-ology relationships to identify the basic category, points of view, and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serves to establis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umanism of TCM and Yi-ology, issues covered from chapter three, the Basic Category of TCM, through chapter eight, Universe-Earth-Human, Theory of Zhou Yi and Correlation Theory between Universe and Human in TCM. This part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First, it mainly explores the three most basic categories—Qi,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 as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categories, philosophy, and theoretical system integratively. Next, it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Qihua Theory of Yi-ology and the deep relations among Yin-yang category, the Five Elements category, as well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last section probes the impact of ethics and competenc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exerted by the Universe-Earth-Human Theory of Yi-ology.
     The third part covers "The Inspiration of Yi-ology to Modern Medicine". Applying empirical research, taking fibroblast heating experiments as the example, to prov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rapy principles and drug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Yi-ology theory; meanwhile, it explores the enlightenment of Yi-ology theory for TCM therapy of modern diabetes and daily diet structure of diabetics through the example of "Yi" Kua and by the means of individual cases.
引文
[1]翟建富、張絲珍、廖辰中合著 《醫護·生物化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版 第10頁
    [1]薛公忱編著《儒道佛與中醫學》中國書店2002年版第82頁
    [2]李良松 郭洪濤著《出入命門—中醫文化探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121頁
    [3]李良松 郭洪濤著《出入命門—中醫文化探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121頁
    [1]楊伯峻 著《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版 第1221頁
    [1]任應秋著 任廷革整理.《内經研習拓導講稿》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年版 第9-16頁
    [1]紀昀,陸錫熊等撰 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1997年版第3頁
    [1]李良松 郭洪濤著《出入命門—中醫文化探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87頁
    [2][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6月版第1701頁
    [3][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6月版第1780頁
    [1]廖育群《歧黃醫道》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伯驥著《中國醫學史》臺北華岡出版社1974年版上册序言
    [3]廖育群《試論醫學起源》《大自然探索》1986年第4期
    [4]薛公忱《略評“醫易同源”及“醫源於易”》《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5]顧植山《中醫學的起源與<醫源於易>論》《國醫論壇》1992年第2期
    [6][清]阮元校刻 中華書局 1980年版第802頁
    [1][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1962年6月版第1776頁
    [2][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1962年6月版第1778頁
    [3]詹石窗《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1至83頁。詹石窗引大均之說並加以發揮論證。
    [4]顧植山《中醫學的起源與<醫源於易>論》《國醫論壇》1992年第2期
    [1][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50頁
    [2][明]張介賓撰《類經圖翼·類經附翼》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390頁
    [3][明]張介賓撰《類經圖翼·類經附翼》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391頁
    [1][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1962年6月版第1776頁
    [2][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1962年6月版第1776頁
    [3]張其成著《易學與中醫》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頁
    [1][清]郭慶藩撰 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1067頁
    [2][清]王先謙撰 沈嘯寰 王星賢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荀子集釋》中華書局1988年版507頁
    [3]黎翔鳳撰《新編諸子集成·管子校注》中華書局2004年版1299頁
    [4][明]孫一奎撰《醫旨緒餘》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版第4至第5頁
    [1][清]郭慶藩撰 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1067頁
    [1][清]張隱菴集注《黃帝內經素問集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版第4頁
    [2][清]張隱菴集注《黃帝內經素問集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版第4頁
    [3]黃壽祺 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21頁
    [1]紀昀,陸錫熊等撰 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1997年版第3頁
    [1]黄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本.第15頁
    [2]轉引自黄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本.第15至16頁.
    [3]轉引自黄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本.第536頁
    [4]參看自黄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本.第617頁
    [1]據李浚川、蕭漢明主编《醫易會通精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頁.
    [2]林忠軍撰.《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版第79頁
    [1]林忠軍撰.《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版第80頁
    [2]林忠軍撰.《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版第200頁
    [1]參看李浚川、蕭漢明主編《醫易會通精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頁.
    [1]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3頁
    [1]吳國定輯著《內經解剖生理學》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5年版.第387頁
    [2]崔為撰《黄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頁
    [1]吳國定輯著《內經解剖生理學》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5年版.407頁
    [2]吳國定輯著《內經解剖生理學》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5年版.389-391頁
    [1]朱謙之撰《新編諸子集成·老子校釋》中華書局1984年版174頁
    [2]黎翔鳳撰《新編諸子集成·管子校注》中華書局2004年版778頁
    [3]黎翔鳳撰《新編諸子集成·管子校注》中華書局2004年版778頁
    [4]黎翔鳳撰《新編諸子集成·管子校注》中華書局2004年版931頁
    [5]吳國定輯著 《內經解剖生理學》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5年版406頁
    [1]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中華書局1960年版62頁
    [2][清]張隱菴集注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版第19頁
    [3][清]張隱菴集注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版第102頁
    [4][清]張隱菴集注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版第37頁
    [5]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頁
    [1][清]張隱菴集注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版第37頁
    [2][清]張隱菴集注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版第262頁
    [3]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頁
    [1]林忠軍撰.《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版第162頁
    [1]林忠軍撰.《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版第207至211頁
    [1]參看李浚川、蕭漢明主编《醫易會通精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1年版第82頁
    [2]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註》黑龍江: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84頁
    [1]崔為撰《黄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36頁
    [1]黃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本.第556頁
    [2]諸家關於”太極”這以範疇的不同詮釋,具體參見鄭萬耕等撰《傳統與超越——中國哲學的現代詮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版.第3頁至第15頁
    [1]以下引用張師善文著《周易入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頁至141頁
    [2]其圖淵源流傳,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分析甚詳。《宋元明易學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第182至189頁
    [1]轉引自張師善文《周易入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至138頁
    [1]張師善文著《周易入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頁
    [1]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12頁
    [2]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38頁
    [3]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38頁
    [1]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63頁
    [2]蘇穎撰《黄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4頁
    [3]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94頁
    [1]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449頁
    [1]黃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589頁
    [2][清]陳夢雷撰.賀卓君斷句、潘雨廷校訂《周易淺述》第4册.卷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5頁
    [1]轉引自蕭漢明著《<周易本義>導讀》山東:齊魯書社 2003年 第68頁
    [2]轉引自王財貴編訂《易經》臺北:讀經出版社 2002年 第10頁
    [1]轉引自蕭漢明著《<周易本義>導讀》山東:齊魯書社 2003年版 第70頁
    [1]轉引自蕭漢明著《<周易本義>導讀》 濟南:齊魯書社 2003年版 第72頁
    [2]黃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630頁
    [1][清]張隱菴集注《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59年版 第262頁
    [2]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418頁
    [1]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53頁
    [2]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89頁
    [1]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37頁
    [2]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37頁
    [1]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36頁
    [1]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39頁
    [2]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26頁
    [1]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22頁
    [2]崔為撰《黄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41頁
    [3]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79頁
    [1]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10頁
    [2]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12至18頁
    [3]崔為撰《黄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22頁
    [1]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26頁
    [2]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40頁
    [3]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54頁
    [1]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89頁
    [2]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172頁
    [3]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9頁
    [1]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48頁
    [2]蘇穎撰《黄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53頁
    [3]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65頁
    [4]蘇穎撰《黄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53頁
    [1]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1頁
    [2]崔為撰《黄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5頁
    [3]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05頁
    [1]崔為撰《黄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272頁
    [2]崔為撰《黄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456頁
    [1]陳松長,廖名春 《帛書<二三子問><易之義><要>釋文》,載《道教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第424頁至435頁
    [2]邢文著《馬王堆帛書<周易>與五行說》,載《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3]張其成著 《易學與中醫》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版 第196頁
    [1]轉載自黃壽祺、張師善文撰 《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51頁
    [1]轉載自黃壽祺、張師善文撰 《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51頁
    [1]轉載自朱伯崑著《易學哲學史》第一卷 北京:華夏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39頁
    [2]林忠軍著 《<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 2002年版 第81頁
    [1]朱伯崑著 《易學哲學史》第一卷 北京:華夏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80頁
    [2][清]阮元刻 《十三經注疏·上册·尚書正義》中華書局,1980年版 第188頁
    [1]《呂氏春秋》,《諸子集成》第6册,上海書店影印世界書局本,1986年版 第126-127頁
    [1][清]張隱菴集注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59年版 第37頁
    [2][清]張隱菴集注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59年版 第37頁
    [3]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487頁
    [1]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487頁
    [2]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36頁
    [1]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51頁
    [2]崔為撰 《黃帝內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54頁
    [1]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73頁
    [2]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38頁
    [3]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89頁
    [1]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93頁
    [2]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354頁
    [1]朱伯崑著《易學哲學史》第一卷 北京:華夏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80頁
    [2]崔為撰 《黃帝內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121頁
    [3]崔為撰 《黃帝內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354頁
    [1]黃少華著《五行學說與中醫基礎》載自李浚川、蕭漢明主编《醫易會通精義》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1年版 第340頁
    [2]崔為撰 《黃帝內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167頁
    [1]蘇穎撰 《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443頁
    [1]崔為撰 《黃帝內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23頁
    [1]紀昀 陸錫熊等撰 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1997年版:第5頁
    [1]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上冊 中華書局1980版:第215至216頁
    [2]同上
    [3]同上
    [1]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336頁
    [2]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册 中華書局 1980版:第336頁
    [3]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336頁
    [1]參看詹石窗著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1年版:第124頁
    [2](東漢)王充著 《論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280頁
    [1]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227頁
    [2]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393頁
    [3]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227頁
    [1]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362頁
    [2]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295頁
    [3]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295頁
    [4]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212頁
    [1]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262頁
    [2]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74頁
    [3]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296頁
    [4]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上冊 中華書局 1980版:第296頁
    [1]朱謙之撰《新编諸子集成·老子校釋》 中華書局 1984年版100頁
    [2]朱謙之撰《新编諸子集成·老子校釋》 中華書局 1984年版102頁
    [3]朱謙之撰《新编諸子集成·老子校釋》 中華書局 1984年版5頁
    [1]朱謙之撰《新编諸子集成·老子校釋》 中華書局 1984年版45頁
    [2]朱謙之撰《新編諸子集成·老子校釋》 中華書局 1984年版31頁
    [3]朱謙之撰《新编諸子集成·老子校釋》 中華書局 1984年版294頁
    [4]朱謙之撰《新编諸子集成·老子校釋》 中華書局 1984年版37頁
    [5]朱謙之撰《新编諸子集成·老子校釋》 中華書局 1984年版198頁
    [1][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编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115頁
    [1][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128頁
    [2][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630頁
    [3][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编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632頁
    [1][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561頁
    [2][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535頁
    [1][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403頁
    [2][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364頁
    [3][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编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224頁
    L1][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252頁
    [2][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131頁
    [3][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737頁
    [1][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990頁
    [2]崔為撰 《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1]黃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版本.第2頁.
    [2]黃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版本.第5頁.
    [3]黄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版本.第7頁.
    [1]黃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版本.第562頁.
    [2]黃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版本.第158頁.
    [3]黄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版本.第601頁.
    [1]黃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版本.第601頁.
    [1]黃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第602頁
    [1]黄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第556頁
    [2]黃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第613頁
    [1]崔為撰《黄帝內經·素問譯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頁
    [1][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7頁
    [2][宋]王安石撰.李之亮箋注.《王荊公集箋注》中册.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第996頁
    [1]轉自黃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繫辭上·第二章》注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32頁
    [1]黃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43頁
    [1]黄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1頁
    [2]黃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99頁
    [1]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第172頁
    [2]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第334頁
    [1]黃壽棋、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64頁
    [1]以上资料轉引自黃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年:第56至60頁
    [1][清]陳夢雷撰.賀卓君斷句、潘雨廷校訂《周易淺述》第4冊.卷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頁
    [1]崔為撰 《黄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版 第119頁
    [1]崔為撰 《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頁
    [1][清]吳謙.《醫宗金鑑》台北:文化圖書公司影清本出版,第443頁
    [2][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台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影宋本出版,第173頁
    [3]張介賓著.《類經》上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頁
    [4]張介賓著.《類經》上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頁
    [1][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第2頁
    [2][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第148-150頁
    [3][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第478頁
    [1]崔為撰.《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9頁
    [2][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第144-145頁
    [1][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第191-192頁
    [1]蘇穎撰《黃帝內經·靈樞譯注》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239頁
    [2][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第518頁
    [1]黃海波主编《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版:第30至31頁
    [2]鄒學熹主编《醫易匯通》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版:第239至241頁
    [1]鄒學熹主編《醫易匯通》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版:第237至238頁
    [1][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第3頁
    [2][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第3頁
    [3][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第173頁
    [1][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第1頁
    [2][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第1頁
    [1][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第1頁
    [1][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第2頁
    [2][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1982年版 第1頁
    [1][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1982年版 第1頁
    [2]轉引自張民、張韜著 《中華醫易全書》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 第39頁
    [3][唐]張介賓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 《類經》學苑出版社2005年版 第2007頁
    [1]轉引自黄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本.第227頁.
    [1]轉引自吳國定輯著 《内經解剖生理學》臺灣: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5年版.第251-252頁
    [1]轉引自黄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本.第228頁.
    [1]轉引自黃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版本.第576頁.
    [2]轉引自黃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版本.第584頁.
    [1]轉引自黄壽祺、張師善文撰.《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本.第229頁.
    [1]馬振彪遺著 張師善文整理《周易學說》花城出版社 2001年版395頁
    [1][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 1981年版 第40頁.
    [2][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 1981年版 第40頁.
    [1]轉引自馬振彪著 張師善文整理.《周易學說》廣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本.第260-261頁.
    [1]轉引自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本.第87頁.
    [2]轉引自馬振彪著 張師善文整理.《周易學說》廣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本.第221頁.
    [3]轉引自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本.第194頁.
    [1]轉引自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翟建富教授《自然治癒力》課堂筆記
    [2]憚鐵樵著.《群經見智錄》.臺北:華鼎出版社.1988年版本.第20頁.
    [1][清]唐宗海著.《醫易通說》.四川:巴蜀書社.1992年版.第65頁
    [2][明]張介賓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類經》下冊《類經附翼》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4頁
    [1][清]唐宗海著.《醫易通說》.四川:巴蜀書社.1992年版.第65-66頁
    [2][清]唐宗海著.《醫易通說》.四川:巴蜀書社.1992年版.第66-67頁
    [1]轉引自何少初編著.《古代名醫解周易》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1年版.第155-156頁
    [1]黄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版本.第562-563頁.
    1.[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2.[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3.[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4.[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6.[北宋]程頤著.《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7.[南宋]朱熹注.《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8.[南宋]朱熹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9.[清]陳夢雷撰.賀卓君斷句、潘雨廷校訂《周易淺述》第4册.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0.[清]李道平著.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12.楊伯峻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13.楊伯峻著.《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14.黃壽祺 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臺北:鼎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15.黃壽祺 張師善文撰.《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6.張師善文著.《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17.張師善文著.《周易入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18.張師善文著.《歷代易學與易學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朱伯崑主編.《周易知識通覽》.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20.朱伯崑著.《易學哲學史》.4冊.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
    21.林忠軍撰.《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 2002年.
    22.蕭漢明著.《<周易本義>導讀》.山東:齊魯書社 2003年
    23.孫師劍秋著.《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24.高懷民著.《先秦易學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25.高懷民著.《兩漢易學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26.高懷民著.《宋元明易學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27.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28.黃慶萱著.《周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1.[漢]司馬遷撰.[宋]裴駟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2.[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3.[清]趙爾巽著.《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4.蕭一山著.《清代通史》.臺北:華岡出版部.1974年.
    1.陳邦賢、嚴菱舟編著.《中國醫學人名誌》.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
    2.謝觀著.《中國醫學源流論》.臺北:進學書局.1970年.
    3.鄭曼青、林品石著.《中華醫藥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4.仲常著.《中國醫學史》.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
    5.周策縱著.《古巫醫與六詩考》.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6.范行準著.《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86年.
    7.楊士孝注.《二十六史醫家傳記新注》.瀋陽:新華書局.1986年.
    8.任應秋主編.《中醫各家學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
    9.張志遠主編.《中國歷代名醫百家傳》.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年.
    10.趙洪鈞著.《近代中西醫論爭史》.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11.嚴世芸主編.《中醫學術史》.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89年.
    12.傅為康主編.《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中醫出版社.1990年.
    13.史蘭華等編.《中國傳統醫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年.
    14.嚴世芸主編.《中國醫籍通考》.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3年.
    15.馬伯英著.《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魏子孝、聶莉芳著.《中醫中藥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7.朱偉常著.《中醫病理學史》.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
    18.葉發正著.《傷寒學術史》.武昌:華中師範學院.1995年.
    19.朱建平、黃建著.《醫學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
    20.伯驥著.《中國醫學史》.台北:華岡出版社.1974年.
    1.[東漢]高誘注.《呂氏春秋注》.《諸子集成》.第6冊.上海:上海書店影印世界書局本.1986年.
    2.[東漢]王充著.《論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3.[明]張介賓撰.《類經圖翼·類經附翼》.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4.[明]孫一奎撰.《醫旨緒餘》.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
    5.[清]王先謙撰.沈嘯寰 王星賢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荀子集釋》.北京:中華 書局.1988年.
    6.[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7.朱謙之撰.《新編諸子集成·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8.黎翔鳳撰.《新編諸子集成·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9.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版.
    10.詹石窗著.《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11.鄭萬耕等撰.《傳統與超越——中國哲學的現代詮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出版社.2002版.
    12.邢文著.《馬王堆帛書<周易>與五行說》,載《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1.[漢]張機著.《傷寒論》.收錄於《醫統正脈全書》.臺北:新文豐書局.1975年.
    2.[漢]張機著.《金匱玉函經》.收錄於《醫統正脈全書》.臺北:新文豐書局.1975年.
    3.[漢]張機著.[金]成無己注.《注解傷寒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4.[唐]王冰注.[宋]林億等整理.《校注黃帝内經素問》.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第73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5.[唐]王燾著。《外臺秘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6.[唐]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日本江戶醫學影摹北宋刊本加句影印出版.
    7.[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臺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影宋本出版.1975年.
    8.[唐]孫思邈著.《千金翼方》.臺北:自由出版社.1982年.
    9.[宋]朱肱著.《類證活人書》.收錄於《醫統正脈全書》.臺北:新文豐書局.1975年.
    10.[宋]郭雍.《傷寒補亡論》.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出版社.1989年.
    11.[宋]許叔微著.《傷寒九十論》.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12.[宋]韓祇和著.《傷寒微旨論》.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出版社.1989年.
    13.[金]李杲著.《醫學發明》.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14.[金]李杲著.《蘭室祕藏》.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15.[金]李杲著.《内外傷感辨》.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科學技術 出版社.1996年.
    16.[金]成無己.《傷寒明理論》.收錄於《醫統正脈全書》.臺北:新文豐書局.1975年.
    17.[金]張子和著.《儒門事親》.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科學技術 出版社.1996年.
    18.[金]葛雍著.《傷寒直格論方》.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科學技 術出版社.1996年.
    19.[金]河間著.《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20.[金]完素著.《素問元機原病式》.《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21.[元]王履著.《醫經溯洄集》.收錄於《醫統正脈全書》.臺北:新文豐書局.1975年.
    22.[元]朱丹溪著.《金匱鉤玄》.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科學技術 出版社.1996年.
    23.[元]朱丹溪著.《格致餘論》.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科學技術 出版社.1996年.
    24.[元]朱丹溪著.《丹溪心法》.收錄於《金元四大家醫學全書》.天津:科學技術 出版社.1996年.
    25.[元]杜思敬編.《濟生拔萃》.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26.[明]王綸著.《明醫雜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27.[明]方有執著.《傷寒論條辨》.臺南:北一出版社.1977年.
    28.[明]方以智著.《通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9.[明]李延著.《醫學入門》.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年.
    30.[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臺南:立大出版社.1981年.
    31.[明]吳有性著.《瘟疫論》.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32.[明]徐春甫著.《古今醫統大成》.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33.[明]孫一奎著.《醫旨緒餘》.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年.
    34.[明]張介賓著.《景岳全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
    35.[明]張介賓著.《類經》.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三編》.長沙:岳麓出版社.1994年.
    36.[明]張介賓著.《類經附翼》.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v.77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37.[明]張介賓著.《類經圖翼》.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v.77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38.[明]趙獻可著.《醫貫》.北京:學苑出版社.1996年.
    39.[明]繆希雍著.《先醒廣齋筆記》.收錄於《四庫全書—國醫文庫》.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3年.
    40.[清]尤怡著.《傷寒貫珠集》.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41.[清]尤怡著.《金匱要略心典》.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42.[清]余昭邦著.《醒醫六書》.收錄於《明清未刊稿彙編—夔庵遗書》.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43.[清]李冠仙著.《仿喻意草》.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出版社.1989年.
    44.[清]柯琴著.《傷寒來蘇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45.[清]柯琴著.《傷寒論翼》.臺南:北一出版社.1977年.
    46.[清]沈明宗著.《傷寒六經辨證治法》.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47.[清]吳瑭著.《溫病條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48.[清]余霖著.《疫疹一淂》.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49.[清]余聽鴻著.《診餘集》.收錄於《明清十八家名醫醫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年.
    50.[清]吳儀洛著.《傷寒分經》.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年.
    51.[清]俞震著.《古今醫案按》.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年.
    52.[清]俞根初著.《通俗傷寒論》.臺中:昭人出版社.1980年.
    53.[清]柳寶詒著.《溫熱逢源》.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54.[清]徐彬著.《金匱要略論註》.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55.[清]徐彬著.《張仲景一百十三方發明》.北京:北京中醫學院.1998年.
    56.[清]徐玉臺著.《醫門舉要》.臺北:五洲出版社.1984年.
    57.[清]高士式纂集.《張隱庵傷寒論集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58.[清]高學山著.《傷寒尚論辨似》.上海:新醫書局.1956年.
    59.[清]唐笠山著.《吳醫彙講》.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
    60.[清]徐靈胎著.《醫學源流論》.收錄於《徐靈胎醫書全集》.臺北:五洲出版社.1998年.
    61.[清]秦之楨著.《傷寒大白》.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62.[清]章楠著.《醫門棒喝》.臺北:自由出版社.1987年.
    63.[清]章楠 《醫門棒喝》.中醫古籍出版社1987年.
    64.[清]陸子賢著.《六因條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
    65.[清]陳元犀著.《金匱方歌括》.收錄於《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臺北:文化圖 書公司.1993年.
    66.[清]陳士鐸著.《本草新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年.
    67.[清]陳素中著.《精校傷寒論辨證》.臺中:昭人出版社.1986年.
    68.[清]陳修園著.《醫學從眾錄》.收錄於《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臺北:文化圖 書公司.1993年.
    69.[清]陳修園著.《傷寒論淺註》.收錄於《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臺北:文化圖 書公司.1993年.
    70.[清]黃元御著.《傷寒懸解》.收錄於《黃元御醫書十一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71.[清]許豫和著.《怡堂散記》.收錄於《新安醫集叢刊綜合類》.安徽:科學技術 出版社.1990年.
    72.[清]喻昌著.《尚論篇》.臺南:北一出版社.1977年.
    73.[清]喻昌著.《寓意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
    74.[清]喻昌著.《醫門法律》.臺北:五洲出版社.1984年.
    75.[清]華岫雲編訂.《臨証指南醫案》.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4年.
    76.[清]舒馳遠著.《新增傷寒論集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77.[清]吳鞠通原著.[清]葉霖評註.《增補評註溫病條辨》.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1958年.
    78.[清]雷豐著.《時病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79.[清]楊璿著.《傷寒瘟疫條辨》.臺北:啟業書局.1987年.
    80.[清]張璐著.《傷寒襸論》.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年.
    81.[清]張璐著.《本經逢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年.
    82.[清]張璐著.《張氏醫通》.臺北:自由出版社.1992年.
    83.[清]張遂臣著.《張卿子傷寒論》.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84.[清]費伯雄著.《醫醇賸義》.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
    85.[清]謝甘澍著.《寓意草注釋》.收錄於《宋元明清名醫類案》.天津:古籍書店.1988年.
    86.[清]繆遵義著.《溫熱朗照》.收錄於《吳中醫集溫病類》.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87.[清]何舒著.《醫門法律續編》.收錄於《中醫臨床捷徑叢書》.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年.
    88.[清]吳謙.《醫宗金鑑》.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影清本出版.1985年.
    89.[清]張隱菴集注.黃帝内經素問集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
    90.任應秋著.《如何學習中醫著作》.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年
    91.賈維著.《三百種醫籍錄》.哈爾濱:黑龍江科技出版社.1982
    92.黃自立著.《中醫百家醫論薈萃》.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年.
    93.丁光迪、裘沛然主編.《中醫各家學說》.臺北:知音出版社.1993年.
    94.魯兆鱗、陳大舜主編.《中醫各家學說》.北京:北京醫科大學與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6年.
    95.[日]大塚敬節著.何志鋒譯.《傷寒論解說》.臺北:國立中醫藥研究所.1996年.
    96.翟建富、張絲珍、廖辰中合著.《醫護·生物化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97.崔為撰.《黃帝内經·素問譯注》.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
    98.蘇穎撰.《黃帝内經·靈樞譯注》.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99.李良松 郭洪濤著.《出入命門—中醫文化探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100.吳國定輯著.《内經解剖生理學》.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5年.
    101.任應秋著.任廷革整理.《内經研習拓導講稿》.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第9-16頁.
    1.[清]邵同珍著.《醫易一理》.臺北:萬人出版社.1980年.
    2.惲鐵樵著.《藥盦論醫集》.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出版社.1980年.
    3.長林著.《内經的哲學和中醫學的方法》.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
    4.鄒學熹、鄒成永著.《中國醫易學》.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
    5.鄒偉俊主编.《醫易新探》.南京:金陵思維科研所.1988年.
    6.惲鐵樵著.《傷寒論研究》.收錄於《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臺北:萬人出版社.1989年.
    7.楊力著.《周易與中醫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8.田合祿、田蔚著.《生命與八卦—醫易啟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
    9.鄒學熹等編著.《醫易匯通》.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10.任殿雷、趙國欣主編.《中醫文化研究第一輯·中醫文化溯源》.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
    11.沈福道著.《中醫與多學科》.臺北:旺文出版社.1993年.
    12.林殷著.《儒家文化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
    13.孟慶雲著.《周易文化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
    14.張其成主編.《醫易文化與應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
    15.張錫純著.《易學衷中參西錄》.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
    16.傑、袁峻著.《中國八卦醫學》.青島:青島出版社.1995年.
    17.羅德揚詮釋.《醫易義詮釋》.南京:金陵思維科研所.1995年.
    18.張伯臾、董建華、周仲瑛主編.《中醫內科學》.臺北:知音出版社.1997年.
    19.徐儀明著.《性理與歧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20.朱炳林著.《困學齋中醫隨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年.
    21.何少初著.《神奇三學易、道、醫》.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7年.
    22.何少初著.《古代名醫解周易》.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年.
    23.曾錦坤著.《中醫與養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24.李雨村編著.《醫易集萃》.臺北:宋林出版社.1999年.
    25.李建民著.《方術 醫學 歷史》.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
    26.李建民著.《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年.
    27.宋榮章編著.《易學入門—醫學篇》.臺北:臺灣實業文化.2001年.
    28.張其成著.《易學與中醫—東方生命花園》.臺北:志遠書局.2002年.
    29.蕭漢明著.《易學與中國傳統醫學》.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
    30.張其成著.《易學與中醫<修訂版>》.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31.薛公忱編著.《儒道佛與中醫學》.上海:中國書店2002年.
    32.張其成著.《易學與中醫》.廣西: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33.黃海波主編《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
    34.鄒學熹主編《醫易匯通》.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35.張民、張韜著.《中華醫易全書》.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
    36.據李浚川、蕭漢明主编《醫易會通精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
    37.廖育群《歧黃醫道》.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38.邢文著.《馬王堆帛書<周易>與五行說》.載《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39.常秉義著.《周易與中醫》.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2年.
    40.馬平等主編.《中西醫與太極原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0年.
    41.惲鐵樵著.《群經見智錄》.臺北:華鼎出版社.1988年.
    42.黃紹祖著.《易經與中醫學》臺北:中華日報出版部.1990年.
    43.包識生著.《國醫學粹》臺北:旋風出版社.1975年
    1.王安石撰.李之亮箋注.《王荊公集箋注》中冊.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2.[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
    1.中醫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實用中醫辭典》.臺北:知音出版社.1993年.
    2.中醫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簡明中醫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3.中醫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醫大辭典—歷史文獻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4.漆浩主編.《實用醫易小辭典》.臺北:立得出版社.1998年.
    5.謝觀編著.《中國醫學大辭典》.上下.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2000年.
    6.裘沛然主編.《中國醫籍大辭典》.上海: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7.紀昀.陸錫熊等撰.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1997年.
    8.[日]田源次著.《中國醫學書目》.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9.[日]西為人著.《續中國醫學書目》.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10.張師善文撰.《周易辭典》.修訂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
    1.周雪樵.《醫學研究會章程》.《醫學報》.1904年第8期.
    2.楊之良.《内經年代考》.《現代中醫》.1913年第7期.
    3.馮一梅.《擬重刻古醫書目》.《華國》.1923年9月至1924年3月第7期第1:1卷
    4.朝陽、何之.《本館新編醫學書目》.《中大圖書館周刊》.1928年8.10月第4期5:2卷和第6期5卷.
    5.余永梁.《易卦爻辭的時代及其作者》.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1928年.
    6.闞鐸.《影寫醫籍考記事》.《北平圖書館月刊》.1929年6月第6期第2卷
    7.李文锜.《醫籍彙刻目錄續编》.《國書館季刊》.1930年4期4:3卷
    8.胡遠濬.《易述》.《國立中央大學文藝叢刊》.1933年第1卷1期.
    9.吳成章.《民間單方集》.《現代中醫》.1934年第1期.
    10.曹炳章.《歷代醫學書目考—醫經類》.《中國出版月刊》.1934年1月第4.5.6期第二卷
    11.[日]黑田源次著.萬斯年譯《中央亞細亞出土醫書四種》.《北平圖書館館刊》.1935年1月第1期第9卷
    12.釋清華述.曹志仁記.《清華醫室分類書選》.《中國出版月刊》.1934年1月6期2:4卷
    13.沈仲圭.《國醫學界參考書目》.《中國出版月刊》.1934年1月6期2:4卷
    14.王一仁.《修習國醫學書籍要目概說》.《中國出版月刊》.1934年1月6期2:4卷
    15.王潤民.《中醫界必讀之書》.《中國出版月刊》.1934年1月6期2:4卷
    16.編者.《國醫圖書索引》.《中國出版月刊》.1934年1月第4.5.6期第2卷
    17.范行準.《中醫經絡學之剖視》.《中西醫藥》.1935年第1期.
    18.宋大仁.沈警凡.《全國醫藥期刊調查記》.《中西醫藥》.1935年9-11月第1.3期第2卷
    19.章次公.《章太炎先生之醫學》.《蘇州國醫雜誌》.1936年第11期.
    20.陳鼎忠.《周易概要》.《國專月刊》.1937年第5期.
    21.余嘉錫.《寒食散考》.《輔仁學誌》.1938年12月1.2期第7卷(29-63)
    22.楊叔澄.《中國醫學史》.《國醫砥柱月刊》.1937年6月第6期(27-28)
    23.彭子.《“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下篇》.《國醫砥柱月刊》.1937年6月第6期(24)
    24.史介生集注.《重訂敖氏“傷寒金鏡錄”》.《國醫砥柱月刊》.1937年6月與 1939年6月.1937年6.7.10期與1939年第1.2.5-8期
    25.朱壺山集注.《“内經”經釋概言》.《國醫砥柱月刊》.1937年6月刊與1939年10月刊.
    26.孫世揚.《西醫所釋傷寒論藥物評議》.《制言》.1939年3月第50期(1-16)
    27.朱慕松.《中國醫學說受外來之影響》.《真知學報》.1943年3月第1期第3卷(184-190)
    28.趙少卿.《中國古代之醫學》.《學思》.1943年6月第11期第3卷(17-21)
    29.魯雯然.《針灸治療之解釋》.《河南大學學術叢刊》.(復刊)1946年12月第1期
    30.金溱波.何廷槐.《瘧疾篇》.《華西醫藥雜誌》.1947年6-8月2-5期第2卷(6-18)
    31.朱子青.《中國痘瘡考源》.《華西醫藥雜誌》.1947年10月6.7期第2卷(5-7)
    32.張昌紹:《三十年來中藥之科學研究》.1949年4月第4期31卷(99-116)
    33、張海峯.《中醫文獻中有關傳染性肝炎的記載和辨證治療的初步討論》.《江西中醫藥》.1955年第10期.
    34、壽梅隆.《中醫在精神病學方面的重要貢獻》.《江蘇中醫藥》.1956年第2期.
    35、嚴菱舟.《闋於中醫五行學說的討論》.《中醫雜志》.1957年第4期.
    36、胡少五.《中醫治療“閉經”與“逆經”》.《雲南醫藥》.1959年第4期.
    37、趙軼千.《中醫理論源淵特點及對陰陽五行學說之探討》.《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 學版.)》.1960年第2期.
    38、吳剛.《經絡在臨床上之研究》.《江西醫學院學報》.1961年第2期.
    39、梁學仁:《對中醫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的認識》.《雲南醫藥》.1961年第3期.
    40、溫碧泉.《漫談中藥的性能及其應用》.《山西醫藥雜誌》.1962年第4期.
    41.李建順.《唐宗海的學術見解與對血證的研究》.《福建中醫藥》.1963年第8卷第6期頁.34-35.
    42、星元.《中醫理論之一隅——氣化論》.《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1964年第1期.
    43、尚志鈞.《“十劑”來源的探討》.《黑龍江中醫藥》.1965年第2期.
    44.周西伯.<《黃帝内經》.之醫學中心思想>.《中央月刊》.1970.8.
    45.陳欽銘.<内經撰.述時代考釋>.《中國醫藥學院研究年報》.1974.8.
    46.陳太羲.<内經醫學的科學境界>.《中國醫藥研究叢刊》.1976.9.
    47.長林.<論《黃帝内經》.中的氣>.《哲學研究》.1978.7.
    48.陳友芝.<運氣學說與杭州氣候>.《浙江中醫雜誌》.1980第5期.
    49.長林.<《内經》.的五行學說與系統論>.《社會科學輯五十一》.第四期.1980.7.
    50.趙嘉俊.<運氣太過不及與天津氣象的印證>.《浙江中醫雜誌》.1981年第三期.
    51.辛夫.《唐容川生平置疑》.《中華醫史雜誌》.1981年第12卷第1期.
    52.廖家興.《章太炎先生之醫學見解》.《浙江中醫雜誌》.1981年第1期.
    53.陳先賦.《唐宗海生卒著.述考》.《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3年第2期.
    54.陳先賦.《唐宗海傳》.《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3年第3期.
    55.王孟俠.《唐容川傳聞瑣記》.《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3年.
    56.王旨富.《唐容川著作二題》.《中華醫史雜誌》.1984年.
    57.玉芝.<鄭州地區三十年氣象要素資料對運氣學說的驗證>.《河南中醫雜 誌》.1985年
    58.江華嗚.《中西醫匯通著.述瑣談》.《中華醫史雜誌》.1985年第15卷第4期.
    59.廖育群《試論醫學起源》.《大自然探索》.1986年第4期第五卷
    60.廖育群.《易與中國醫學無直接聯繫》.《中醫雜誌》.1987年第7期
    61.戴應新.《從周易探討西周醫學成就》.《中國考古學研究論集—紀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週年》.三秦出版社.1987年.
    62.車離.<天人關係論與《黃帝内經》.>.《中華醫史雜誌》.第十七卷第二期.1987.4.
    63.夏克平.《醫易溯源》.《周易研究》.1988年第2期..
    64.夏克平《醫易溯源》.《周易研究》.1988年第2期.
    65.梁中《淺談中醫陰陽學說與<周易>》.《山西中醫》.1989年4期
    66.可勳.《醫易相關之我見》.《貴陽中醫學院學報》.1989年第2期
    67.黃硯永、黃世明.《唐宗海「六經方證中西通解」評述》.《四川中醫》.1990年第8卷第9期.
    68.高也陶《試論腕踝針身體分區的原理與<易經><黃帝内經>學說的關係》.第二軍醫大學學報1990年第11卷第2期.
    69.張慶蓮 郭成林《周易理論在眼科臨床的運用》.1991年第7卷第2期.
    70.蕭漢明《易經中的醫學萌芽》.《濟南國際周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文化藝術 出版社.1991年..
    71.鐘肇鵬.<論精氣神>.《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1991.7.
    72.譚琏.《<内經>與<易經>太極學說》.《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1年第3期第10卷
    73.于衛東、張天渝.《“黃帝歸藏醫易學”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南京中醫學 院學報》.1991年第7卷第2期
    74.蕭漢明.《易經中的醫學萌芽》.《濟南國際周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文化藝術 出版社.1991年.
    75.顧植山.《六經探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1年第10卷第3期.
    76.顧植山.《易學模式對内經理論體系形成的影響》.《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1年第7卷第4期.
    77.王得敏《醫易同源簡論》.《貴州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2年第115期.
    78.郭憲和《周易與中醫骨科的治略思想》.《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1992年1期
    79.顧植山.《中醫學的起源與“醫源于易”論》.《國醫論壇》.1992年2期
    80.王得敏.《醫易同源簡論》.《貴州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2年第115期.
    81.李劍.《民國時期的醫史學術團體》.《中華醫史雜誌》.1992年第22卷第2期.
    82.李建民.《傳統醫療史研究的若干省思》.《新史學》.1992年第3卷第3期.
    83.丁之方.《俞樾論醫》.《史林》.1992年第3期.
    84.高毓秋、真柳.《丁福保與中日傳統醫學派交流》.《中華醫史雜誌》.1992年第22卷第3期.
    85.小斌.《中醫近代史述評(1840-1949)》.《中華醫史雜誌》.1992年第22卷第1期.
    86.陳松長.廖名春《帛書<二三子問><易之義><要>釋文》.載《道教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87.黃自元.《<周易>、<黃帝内經>關係蠡測》.《中國易學》.1993.6.
    88.趙文舉《<内經>與<周易>理論淵源淺探》.《吉林中醫藥》.1993年5期
    89.張志遠《論醫易相通》.《遼寧中醫雜誌》.1993年5期
    90.張志遠《析<周易>與辨證論治》.《遼寧中醫雜誌》.1993年8期
    91.煙建華.蘇晶《中醫學體系與<周易>象數學理論》.《中國醫藥學報》.1993年4期.
    92.崔樹芳《淺談<傷寒論>和<易經>相通内涵》.《國醫藥研究》.1993年第4期
    93.許武定等.《試論<易經 與祖 國醫學的關係》.《陝西中醫》.1994年第15卷
    94.薛公忱《略評“醫易同源”及“醫源於易”》.《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95.嗚.《<易>與中醫變蒸、天葵學說》.《易學心知》.華夏出版社.1995年.
    96.張志遠.<談《周易》.與辨證論治>.《中華易學》.1995.1
    97 陳欽銘.<《内經》.五行學說科學觀與史之探討>.《中國易學》.1996.8.
    98.葉慧昌.<中醫辨證學之歷史沿革>.《明通醫藥》.1996.7.
    99.曾立言《<易經>與中醫方劑學》.(《國醫論壇》.1996年第11卷第2期)
    100.潘長軍《<易經>氣功研解》.《<易經>氣功研解(續)》.(《中國氣功》.1996.3)
    101.錢超塵.《<周易>的哲學思想與<黃帝内經>》.《中國易學》.1996.7
    102.王維武.《論<易經>中對中醫生理病理覲形成的影響》.《國醫論壇》.1997年第十二卷第一期.
    103 周建中.《<周易>的系統思想》.《中華易學》.1997.5.
    104 車離.《<黃帝内經>和中醫學中的陰陽學說與對立統一規律》.《學習與探索》.第一期.1997.1
    105.孫桐.《儒家中庸之道對中醫藥的影響》.《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年第13卷第4期.
    106.漆浩.《周易及醫易著.作一覽表》.《實用醫易小辭典附錄一》.立得出版社.1998年.
    107.漆浩.《醫易發展簡表》.《實用醫易小辭典附錄一》.立得出版社.1998年.
    118.可勛.《氣.宇宙模式的文化要義與中醫學》.《中國醫藥學報》.第十三卷三期.1998
    109.張士卿《易理為指導.調經治不孕》.《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9年12月第 16卷第4期
    110.李金祥、續海卿《淺談六爻與十二經脈氣血循環流注》《河南中醫藥學刊》.1999年第14卷第4期
    111.王敏弘.《<内經>五臟五志關係之臨床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雜誌》.1999.12.
    112.孫師劍秋.《論中醫典籍的研究方法—以醫籍分類為例》.《中醫典籍學報》.1999年第2期.
    113.孫師劍秋.《唐宗海<醫易通說>研究之(一)論太極生成與人身陰陽》.《中醫典籍學報》.2001年第4期.
    114.王梅紅、吳錦娟.《論儒與醫中庸求和思維方法》.《中醫典籍學報》.2001年第4期.
    115.澤生.《俞樾廢止中醫思想根源探索》.《中華醫史雜誌》.2001年第31卷第3期.
    116.顧植山、陸翔.《易學對中醫學思想的影響》.《中華醫史雜誌》.2001年第31卷第3期.
    117.金宇《脊椎九宮穴與易經——試談“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易學思想》.《針苑百花》.2003年12月
    118.唐積柏.《醫易同源、防患未然—周易與醫學養生》.《大易集說》.2003年.
    119.顧植山.《“醫易同源”基本概念辨析》.《中醫文化》.2004年第4期
    1.林哲民.《黃帝内經氣論身體觀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2.裘正.《黃帝内經五運六氣的探討》.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3.楊仕哲.《内經運氣之天文曆法初探》.新竹.中國醫藥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4.黃國財.《黃帝内經五運六氣學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5.陳德興.《黃帝内經氣論思想之研究—兼論精、氣、神概念的關係》.臺北.輔仁 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6.陳韻雯.《黃帝内經系統思維與辨證醫道》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說 文.2002年.
    1.丁彰炫.《中醫學與周易的科學思想研究——醫易學的時空觀》.北京.北京中醫 藥大學博士後論文.2001年.
    2.羅會斌.《中醫運氣學說與漢代象數易學》.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3.楊一木.《<周易>與<黃帝内經>思維邏輯共通性研究暨現代科學知識之詮釋》.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
    4.李鐘隆.《鄭欽安診治陽虛證心法研究》.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5.齋藤宗則.《象思維對<内經>藏象形成之影響》.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6.田友山.《<周易>直覺思維模式對中醫學的影響及運用》.長春 長春中醫學院碩 士學位論文.2004年.
    7.李瑞.《<黃帝内經>三陰三陽範疇的研究》.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8.曾高峰.《<内經>診法學說的起源與形成研究》.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9.何義霞.《<周易>與<内經>陰陽文化的同構性研究》.河南河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10.班國光.《辨證論治源流之研究》.河北.河北醫科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11.成漢.《從<周易>象數、義理看中醫學的六經、八綱辨證》.湖北.湖北中醫 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12.馮文林.《<内經>治則治法學說的淵源與形成研究》.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13.張敬文.《從現代物理學理論發展探討孫思邈修道養生觀》.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14.星.《中國古代“天人合一”觀及對中醫學影響的研究》.湖北.湖北中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1. Macek C. East meets West to balance immunologic yin and yang. JAMA 1984;251 : 433-5,439.
    
    2. Schipper H, Goh CR, Wang TL. Shifting the cancer paradigm : must we kill to cure? J Clin Oncol 1995;13 : 801-7.
    
    3. Hanahan D, Weinberg RA. The hallmarks of cancer. Cell 2000; 100 : 57-70.
    
    4. Rafii S, Lyden D. Therapeu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organ vascularization andregeneration. Nat Med 2003;9: 702-12.
    
    5. Kerbel RS, Kamen BA. The anti-angiogenic basis of metronomic chemotherapy. Nat Rev Cancer2004;4 : 423-36.
    
    6. Houghton J, Stoicov C, Nomura S, et al. Gastric cancer originating from 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Science2004;306 : 1568-71.
    
    7. Ikemi Y, Ikemi A. An Oriental point of view i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Psychother Psychosoml986;45 : 118-26.
    
    8. Foss L. The End of Modern Medicine : Biomedical Science Under a Microscope. New York : State Universityof New YorkPress; 2002.
    
    9. Watkins AD. Perceptions, emotions and immunity : an integrated homoeostatic network. Q J Medl995;88 : 283-94.
    
    10. Dardik II. The origin of disease and health. Heart waves-the single solution to
    
    11. Pert CB, Dreher HE, Ruff MR. The psychosomatic network : foundations of mind-body medicine. Altern Ther Health Med 1998 ;4 : 30-41.
    
    12. Zhang X, Yuan Y, Kuang P, Wu W, Zhang F, Liu J.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in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J Tradit Chin Med 1997;17 : 289-93.
    
    13. Zhang X, Yuan Y, Kuang P, Wu W, Zhang F, Liu J.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somatostatin and pancreatic polypeptide in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J Tradit Chin Med 1999;19 : 54-8.
    
    14. Rubik B. Energy medicine and the unifying concept of information. Altern Ther Health Med 1995;1 : 34-9.)
    
    15. Coffey DS. Self-organization, complexity and chaos : the new biology for medicine. Nat Med 1998;4: 882-5.
    16. Cuzick J, Holland R, Barth V, et al. Electropotential measurements as a new diagnostic modality for breastancer. Lancet 1998;352 : 359-63. 23. Yin D, Tuthill D, Mufson RA, Shi Y. Chronic restraint stress promotes lymphocyte apoptosis by modulating CD95 expression. J Exp Med 2000;191:1423-8. 24. Thomas D, Collins S, Strauss S. Somatic sympathetic vasomotor changes documented by medical thermographic imaging during acupuncture analgesia. Clin Rheumatol 1992;11:55-9.
    
    17. Frey AB. Myeloid suppressor cells regulate the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to cancer. J Clin Invest 2006;116 : 2587-90. Myeloid
    
    18. Riess J, Abbas JJ.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 of cyclic movements using functional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IEEE Trans Rehabil Eng 2000;8 : 42-52. 32.
    
    Dawidson I, Blom M, Lundeberg T, Angmar-Mansson B. The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 salivary flow rates in healthy subjects. J Oral Rehabil 1997;24:204-8.
    
    19. Litscher G. Bioengineering assessment of acupuncture, part 4 :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rit Rev Biomed Eng 2006;34 : 327-45.
    
    20. Langevin HM, Yandow JA. 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 points and meridians to connective tissue planes. Anat Rec 2002;269 : 257-65. 38. Langevin HM, Churchill DL, Cipolla MJ. Mechanical signaling through connective tissue : a mechanism fo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FASEB J 2001;15 : 2275-82.
    
    21. Rosenberg Z. Treating the undesirable effects of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 with Chinese medicine. J Chin Med 1997;55 : 29-30.
    
    22. FM., W.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 of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Curr Opin Cell Biol. 1, 1107-15(1989).
    
    23. Taylor, G., Lehrer, M. S., Jensen, P. J., Sun, T. T. & Lavker, R. M. IInvolvement of follicular stem cells in forming not only the follicle but also the epidermis. Cell 102,451-61(2000).
    
    24. Clark, R. A., Folkvord, J. M. & Wertz, R. L. Fibronectin, as well as other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mediate human keratinocyte adherence. J Invest Dermatol. 84, 378-83 (1985).
    
    25. Janknecht, R., Ernst, W. H. & Nordheim, A. SAP1a is a nuclear target of signaling cascades involving ERKs. Oncogene. 10,1209-16 (1995).
    
    26. Cavani, A. et al. Distinctive integrin expression in the newly forming epidermis during wound healing in humans. J Invest Dermatol. 101, 600-4 (1993).
    
    27. Lawrence, W. T. Physiology of the acute wound. Clin Plast Surg. 25, 321-40 (1998).
    
    28. Hunt, T. K., Hopf, H. & Hussain, Z. Physiology of wound healing. Adv Skin Wound Care. 13,6-11(2000).
    29. Derynck, 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 Cell 54, 593-5 (1988).
    
    30. Sporn, M. B. & Roberts, A. 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nt progress and new challenges. J Cell Biol. 119,1017-21 (1992).
    
    31. Diegelmann, R. F. & Evans, M. C. Wound healing: an overview of acute, fibrotic and delayed healing. Front Biosci. 9,283-9 (2004).
    
    32. Diegelmann, R. F. Excessive neutrophils characterize chronic pressure ulcers. Wound Repair Regen. 11,490-5 (2003).
    
    33. Cuvelier, A., Kuntz, C., Sesboiie, R., Muir, J. F. & Martin, J. P. Metalloproteinases in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structure and activity. Rev Mal Respir. 14,1-10 (1997).
    
    34. Berse, B., Brown, L. F., Van de Water, L., Dvorak, H. F. & Senger, D. R. 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is expressed differentially in normal tissues, macrophages, and rumors. Mol Biol Cell. 3, 211-20(1992).
    
    35. Culav, E. M., Clark, C. H. & Merrilees, M. J. Connective tissues: matrix composition and its relevance to physical therapy. Phys Ther. 79, 308-19 (1999).
    
    36. Mast, B. A., Haynes, J. H., Krummel, T. M., Diegelmann, R. F. & Cohen, I. K. In vivo degradation of fetal wound hyaluronic acid results in increased 58 fibroplasia, collagen deposition, and neovascularization. Plast Reconstr Surg. 89, 503-9(1992).
    
    37. Mast, B. A., Diegelmann, R. F., Krummel, T. M. & Cohen, I. K. Scarless wound healing in the mammalian fetus. Surg Gynecol Obstet. 174,441-51 (1992).
    
    38. Singer, A. J. & Clark, R. A.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N Engl J Med. 341, 738-46(1999).
    
    39. Clark, J. G., Milberg, J. A., Steinberg, K. P. & Hudson, L. D. Type III procollagen peptide in the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ssociation of increased peptide level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death. Ann Intern Med. 122,13-27 (1995).
    
    40. Whitmarsh, A. J. & Davis, R. J. Transcription factor AP-1 regulation by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J Mol Med. 74, 589-607 (1996).
    
    41. Marshall, C. J. Specificity o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signaling: transient versus sustain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activation. Cell 80,179-85 (1995).
    
    42. Davis, R. J. MAPKs: new JNK expands the group. Trends Biochem Sci. 19,470-3(1994).
    
    43. Boulton, T. G. et al. ERKs: a family of protein-serine/threonine kinases that are activated and tyrosine phosphorylated in response to insulin and NGF. Cell 65, 663-75 (1991).
    44. Kyriakis, J. M. et al. The 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ubfamily of c-Jun kinases. Nature 369,156-60(1994).
    
    45. Sluss, H. K., Barrett, T., Derijard, B. & Davis, R. J. Signal transduction by tumor necrosis factor mediated by JNK protein kinases. Mol Cell Biol. 14, 8376-84 (1994).
    
    46. Gupta, S. et al. Selective interaction of JNK protein kinase isoforms with transcription factors. EMBO J. 15,2760-70 (1996).
    
    47. Han, J., Lee, J. D., Bibbs, L. & Ulevitch, R. J. A MAP kinase targeted by endotoxin and hyperosmolarity in mammalian cells. Science 265, 808-11 (1994).
    
    48. Lee, J. C. et al. Inhibition of p38 MAP kinase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Immunopharmacology. 47,185-201 (1994).
    
    49. Ip, Y. T. & Davis, R. J. Signal transduction by the 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from inflammation to development. Curr Opin Cell Biol. 10,205-19 (1998).
    
    50. van der Geer, P., Hunter, T. & Lindberg, R. A. Receptor protein-tyrosine 59 kinases and thei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nnu Rev Cell Biol. 10,251-337(1994).
    
    51. Waskiewicz, A. J. & Cooper, J. A. Mitogen and stress response pathways: MAP kinase cascades and phosphatase regulation in mammals and yeast. Curr Opin Cell Biol. 7, 798-805 (1995).
    
    52. Ihle, J. N. STATs and MAPKs: obligate or opportunistic partners in signaling. Bioessays. 18,95-8(1996).
    
    53. Zebisch, A. et al. Signaling through RAS-RAF-MEK-ERK: from basics to bedside. Curr Med Chem. 14, 601-23 (2007).
    
    54. Owens, D. M. & Keyse, S. M.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MAP kinase signalling by dual-specificity protein phosphatases. Oncogene. 14;26, 3203-13 (2007).
    
    55. Lawler, S., Cuenda, A., Goedert, M. & Cohen, P. SKK4, a novel activator of 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1 (SAPK1/JNK). FEBS Lett. 414,153-8 (1997).
    
    56. Lu, X., Nemoto, S. & Lin, A. Identification of c-Jun NH2-terminal protein kinase (JNK)-activating kinase 2 as an activator of JNK but not p38. J Biol Chem. 272, 24751-4 (1997).
    
    57. Moriguchi, T. et al. A novel SAPK/JNK kinase, MKK7, stimulated by TNFalpha and cellular stresses. EMBO J. 1;16,7045-53 (1997).
    
    58. Nishina, H. et al. Impaired CD28-mediated interleukin 2 produc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stress kinase SAPK/ERKl kinase (SEKl)/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4 (MKK4)-deficient T lymphocytes. J Exp Med. 186, 941-53 (1997).
    
    59. Wu, Z., Wu, J., Jacinto, E. & Karin, M.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JNKK2, a novel Jun NH2-terminal kinase-specific kinase. Mol Cell Biol. 17,7407-16(1997).
    
    60. Yang, X., Khosravi-Far, R., Chang, H. Y. & Baltimore, D. Daxx, a novel Fas-binding protein that activates JNK and apoptosis. Cell 27;89,1067-76 (1997).
    
    61. Milne, D. M., Campbell, L. E., Campbell, D. G. & Meek, D. W. p53 is phosphorylated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an ultraviolet radiation-induced protein kinas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Jun kinase, JNK1. J Biol Chem. 270, 5511-8 (1995).
    
    62. Raingeaud, J., Whitmarsh, A. J., Barrett, T., Derijard, B. & Davis, R. J. MKK3- and MKK6-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 is mediated by the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Mol Cell Biol. 16,1247-55 (1996). 60
    
    63. Derijard, B. et al. Independent human MAP-kinas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defined by MEK and MKK isoforms. Science 267, 682-5 (1995).
    
    64. Wang, X. Z. & Ron, D. Stress-induced phosphoryla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CHOP (GADD153) by p38 MAP Kinase. Science 31 ;272, 1347-9 (1996).
    
    65. Rouse, J. et al. A novel kinase cascade triggered by stress and heat shock that stimulates MAPKAP kinase-2 and phosphorylation of the 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 Cell 23;78,1027-37 (1994).
    
    66. Xia, Z., Dickens, M., Raingeaud, J., Davis, R. J. & Greenberg, M. E. Opposing effects of ERK and JNK-p38 MAP kinases on apoptosis. Science 24;270,1326-31 (1995).
    
    67. Hill, C. S., Wynne, J. & Treisman, R. The Rho family GTPases RhoA, Racl, and CDC42Hs regulate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by SRF. Cell 30;81,1159-70 (1995).
    
    68. Canman, C. E. & Kastan, M. B. Signal transduction. Three paths to stress relief. Nature 21;384, 213-4 (1996).
    
    69. Chen, A. & Davis, B. H. UV irradiation activates JNK and increases alphal(I) collagen gene expression in rat hepatic stellate cells. J Biol Chem. 1;274,158-64 (1999).
    
    70. Chen, Y. R., Wang, X., Templeton, D., Davis, R. J. & Tan, T. H. The role of 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 in apoptosis induced by ultraviolet C and gamma radiation. Duration of JNK activation may determine cell death and proliferation. J Biol Chem. 13;271, 31929-36 (1996).
    
    71. Suresh, I. S. R. et al. Slowing down aging from within: mechanistic aspects of anti-aging hormetic effects of mild heat stress on human cells. Acta Biochimica Polonica 51,481-492 (2004).
    
    72. Lenaerts, K. et al. Arginine deficiency in preconfluent intestinal Caco-2 cells modulates expression of proteins involved in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heat shock response. Proteomics 10, 565-577 (2007).
    
    73. Fonager J, B. R., Clark BF, Rattan SI. Mild stress-induced stimula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 synthesis and improved functional ability of human fibroblasts undergoing aging in vitro. Exp Gerontol. 37,1223-8 (2002).
    
    74. Butterfield, L., Storey, B., Maas, L. & Heasley, L. E. c-Jun NH2-terminal kmase regulation of the apoptotic response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J Biol Chem. 11;272,10110-6 (1997).
    
    75. Wojtaszek, P. A., Heasley, L. E., Siriwardana, G. & Berl, T. Dominant-negative c-Jun NH2-terminal kinase 2 sensitizes renal inner medullary collecting duct cells to hypertonicity-induced lethality independent of organic osmolyte 61 transport. J Biol Chem. 9;273, 800-4 (1998).
    
    76. Hayakawa, T., Matsuzawa, A., Noguchi, T., Takeda, K. & Ichijo, H. The ASK1-MAP kinase pathways in immune and stress responses. Microbes Infect. 8,1098-107 (2007).
    
    77. Wheeler, D. S. & Wong, H. R. Heat shock response and acute lung injury. Free Radic Biol Med. 1;42,1-14(2007).
    
    78. Nagy, E. et al. Hyperfluidization-coupled membrane microdomain reorganization is linked to activation of the heat shock response in a murine melanoma cell lin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8;104, 7945-50 (2007).
    
    79. Verbeke, P., Fonager, J., Clark, B. F. & Rattan, S. I. Heat shock response and ageing: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Cell Biol Int. 25, 845-57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