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唐书乐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位论文《两唐书乐志研究》是在《两唐书乐志校释》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导师中国音乐文献学学科建设计划的组成部分。本论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两唐书乐志的史料来源》,下篇《唐代礼乐制度研究》。全文对唐代雅乐文献及制度沿革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描述。具体内容如下:
     上篇《两唐书乐志的史料来源》,探讨了唐国史音乐志、《旧唐书·音乐志》到《新唐书·礼乐志》的编纂过程和史料关系。其主要学术观点是:
     (一)旧说据《五代会要》所载後晋史官云“唐高祖至代宗已有纪传”,以为唐国史止於代宗,唐国史最後定本是柳芳续成的一百三十卷本。本文通过考证唐史馆的编纂体例、研究《旧唐书》的叙事文本以及考察历代《旧唐书》的版本叙录和校勘记,认为唐国史的修撰一直延续到宣宗大中年间。又据《太平御览》徵引《唐书》之文本,比续《旧唐书》诸志,认为唐国史有十二志,其国史音乐志的主体部分是韦述国史音乐志。这一结果发展了史学界对纪传体唐国史之志的研究。
     (二)《旧唐书·音乐志》的史料来源是唐国史音乐志。《旧唐书·音乐志》的主体部分是韦述国史音乐志。韦述国史音乐志所述唐朝前期音乐是在刘贶《太乐令壁记》的基础上采录实录、礼乐诏令奏议而成的。开元後至宣宗朝的的音乐内容是後代国史修撰者据各朝实录补缀而成。唐末昭宗朝乐悬的记录则由後晋史官据昭宗朝论乐奏折补加。故《旧唐书·音乐志》的成书过程如圖所示:《太乐令壁记》→韦述国史音乐志→开元後史官補缀国史音乐志→後晋《旧唐书·音乐志》。
     (三)通过研究仁宗时制礼作乐的时代背景和欧阳修的礼乐观,考察了宋仁宗时期重修《新唐书·礼乐志》的目的和意义。《新志》重视典章制度,其编撰目的是仁宗时制礼作乐之“急用”。相对於《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阐明了祖孝孙八十四调宫调体系的原理,记录了俗乐二十八调,指出银字(倍四、中管)作为准器的重要性。此外,《新唐书·礼乐志》还补充记录了道教音乐、云韶乐等音乐品种以及开元後的宫廷音乐。故本文对《新唐书·礼乐志》史料来源的发掘,主要依靠为前辈学者称为“史余”的那一部分史料。对《新志》较《旧志》所增加史料的发现,是认识《新志》史识的关键”。《新唐书·礼乐志》对唐代雅乐、俗乐乐律的认识得於徐景安《乐书》,对於德宗朝至宣宗朝音乐记录的增补,多采唐人笔记小说。
     本文对《两唐书乐志》史料来源的揭示,实际上展示了从唐玄宗开元初至北宋仁宗嘉佑年间近四百年的乐志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同时是唐代音乐从被记录到被重新认识的过程。
     下篇《唐代礼乐制度研究》,对隋唐礼乐制度的建设及其沿革作出了客观的描述。共分四章:
     第一章描述了唐代雅乐建设的全过程。本章将唐代雅乐置於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通一畏峙段的音梁登展背景之中,封唐代雅梁各陪段巡行了重黔的考察。本章重默通遇南
    北朝梁工的流勤和家法颤承封音梁傅承的影馨,阴明了祖孝孤旋宫梁的来脸,捉而榷立了
    初唐雅梁在音梁史上的举榷座漂。徒家法和师承分析音梁傅承,是音梁鬃方法的有探对。
     唐代雅梁登展有著各陪段的峙代特黯。初唐雅梁是唐代雅柴的建毅峙期,祖孝探的
    (十二和)是用放徽式的雅柴系列曲目,其梁稠除祀昊天上帝、祭地祖和享太潮三项有明
    榷的规定之外,其除栗稠皆随月定均。强文收依《周覆》之制,在祖孝探旋宫梁的基礴上,
    将雅梁各植徽式的所用梁稠固定下来。唐代雅梁的宫稠模式,皆沿襄强文收所定制。高宗
    朝雅梁大事乃以《神功破阵梁》、《功成魔善梁》和《上元梁》三大舞入雅梁。而武HlJ天
    朝的雅梁定制焉服史上揭一熬二之攀,其表现焉重砚隐祀,雅梁律吕颠倒,业重改《十二
    和》之名。
     玄宗朋元峙雅柴腮名焉《大唐梁》,是以朋元十三年的封禅祭天地梁章加上玄宗峙
    太廊九室梁舞而成。《大唐梁》是唐代雅梁癸展的最高峰,朋元之俊的覆梁皆举阴元之制。
    玄宗天育年简,雅梁呈现道教化的登展超势,其漂袜是新的祭祀俄式的出现一一享玄元皇
    帝太清宫、祀九宫食神、享能池梁,皆是玄宗朝以老子焉文化祖先,重视道教的表琪。玄
    宗朝的“享太清宫一享太潮一南郊”成焉阴元俊祭祀的模式。道一模式貌明天宵以俊雅梁
    的主艘成份是祀昊天案、享太潮梁舞和崇祀道教的梁舞。
     德宗朝的雅梁中典,重祝祀九宫贵神、祀夙颇雨颇、享武成王潮,此顺梁章随之磨
    莲而生。德宗朝雅梁的中具,又促使燕梁的繁柴,遏地献梁蓬到高潮。文宗朝雅梁,其表
    现焉封霎韶梁的重祝。至唐末黄巢之氰,政治的衰亡使唐代雅梁随之衰欺。糖之,唐代雅
    梁登展各陪段皆有其峙代特微。唐末殷盈孤依《周覆》研制梁怒,焉唐代雅梁史割上了句
    统。
     第二章通遇考察唐太常寺八署四院官制的滕能,貌明祭祀音梁是唐代覆梁制度的核
    心内容。封太常梁部、太常梁章以及太常直官制度的考察,宵隙上是封唐代音梁精横和太
    常莲作概制的考察。本章研究太常音梁制度的目的,旨在通遏制度桔横研究音梁拮楷。
     第三章、第四章考察吉、寰、嘉、罩、凶五梗柴曦,旨在徒覆制背景下韶藏唐代雅
    案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volume is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two Tang History Records of Music, and the last of two volumes is A Study of The Tang Ceremonial and Musical System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The author provided us with a comprehensive coll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documents and systematic evolution belonging to Elegantiae music. The contents of the paper ar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volum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compilation and the relations of historical data from the Tangguoshiyinyue zhi (唐国史音乐志), the Jiutangshuyinyue zhi (旧唐书音乐志) to the Xingtangshu liyue zhi (新唐书礼乐志) .
    (1)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angguoshi has twelve records, and its principal part is the Tangguoshi yinyue zhi written by Wei Shu (韦述), which makes up for a loss of academic study on biographical Tangguoshi.
    (2)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Jiutangshu yinyue zhi teemed from the Tangguoshi yinyue zhi that contains early Tang music by Wei Shu was accomplished by the way of gathering actual records, the memorial to an emperor on music and rites, on the basis of Taiyuelingbiji (太乐令壁记) , by Liu Kuang (刘眖) . And the musical contents from the year of late kaiyuan (开元) to Xuan-zong (宣宗) of the Tang Dynasty were added by later revisers according to the veritable records part of the previous dynasties. And records of yuexuan (乐悬) in the Zhao-zong (昭宗) of Later Tang Dynasty were supplemented by official historian during the Later Jin Dynasty in accordance with musical memorial to the emperor of Zhao-zong. The process of Jiutangshu yinyue zhi are as follows: Taiyuelingbiji→Guoshi yinyue zhi by Wei Shu→Guoshi yinyue zhi by officical historian after the years of Kaiyuan→ Jiutangshu yinyue zhi emerged in the Later Jin Dynasty.
    (3)Through a study of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during the Ren-zong (仁宗) and Ou Yangxiu's (欧阳修) idea of music and rites, the author mak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compiling purpose and meaning of the Xintangshi liyue zhi. Xintangshi liyue zhi attached importance to decrees and regulations, whose purpose of the compilation proceeded from urgent need in music and rites the Ren-zong attached to its rule. Not alike the Jiutangshi yinyue zhi, the Xintangshi liyue zhi makes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84 modes by Zu Xiaosun (祖孝孙), which takes notes of the 28 tunes of popular music, and points out the supreme importance that takes yinzi( 银字) as
    the criterion. In addition, the Jiutangshi liyue zhi has supplementary records including Taoist music, Yunshao (云韶) music and Royal court music after the years of Kaiyuan.
    
    
    
    
    
    
    
    
    The author shall see the discovery of the additional historical data as the crux of the
    historical sense. In the Xintangshi liyuezhi, the concept of the temperament of Elegantiae
    music and folk music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benefits from musical book by Xu Jing-an
    (徐景安), and the additional musical records from De-zong (德宗) to Xuan-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chooses from literary sketches.
    The last of the two volumes, which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s the objec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evolution of musical and ritual system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thesis involves with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ang elegant music. Relying on the progressive musical background from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o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the Five Dynasties, the autho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f various stages of Tang elegant music, and expounds the source of Xuangongyue (旋宫乐) through the move of musicians dur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domestic discipline's impact on musical inheritance. Thus the precise place of elegant music during Early Tang was occupied in musical history.
    The second chapter brings to light the social functions and historical meaning of the Tang elegant music combined with ritual and musical materials.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at music of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is key contents of musical and rit
引文
詩經 十三經注疏本
    周禮 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 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 十三經注疏本
    大戴禮記解詁 清王聘珍撰 中華書局1983年校點排印本
    周禮正義 清孫詒讓撰 中華書局1987年校點排印本
    儀禮正義 清胡培翚撰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校點排印本
    禮記集解 清孫希旦撰 中華書局1989年校點排印本
    春秋左傳 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尊王發微 宋孫复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樂書耍錄 唐武則天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太樂令壁記 唐贶撰 本文用玉海引文
    歷代樂儀(樂書) 唐徐景安撰 本文用玉海引文
    樂府雜錄 唐段安節撰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校點排印本
    律書樂圖 不詳撰者 本文用教訓鈔、文獻通考引文
    大周正樂 後周竇儼撰 本文用太平御覽、玉海引文
    樂書 宋陳暘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聖門樂志 清孔尚任撰 山東友誼書社影清光緒刊本
    史記 漢司馬遷撰 中華書局1959年校點排印本
    漢書 漢班固撰 中華書局1962年校點排印本
    後漢書 漢范曄撰 中華書局1965年校點排印本
    三國志 晉陳壽撰 中華書局1959年校點排印本
    宋書 梁沈約撰 中華書局1974年校點排印本
    南齊書 梁蕭子顯撰 中華書局1972年校點排印本
    魏書 北齊魏收撰 中華書局1974年校點排印本
    梁書 唐姚思廉撰 中華書局1973年校點排印本
    陳書 唐姚思廉撰 中華書局1974年校點排印本
    北齊書 唐李百藥撰 中華書局1972年校點排印本
    周書 唐令狐德棻撰 中華書局1971年校點排印本
    晉書 唐房玄齡等撰 中華書局1974年校點排印本
    隋書 唐魏徵、房玄齡、長孫無忌等撰 中華書局1973年校點排印本
    北史 唐李延壽撰 中華書局1974年校點排印本
    南史 唐李延壽撰 中華書局1975年校點排印本
    
    
    舊唐書 後晉昫等撰 中華書局1975年校點排印本
    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撰 中華書局1976年校點排印本
    新唐書 宋歐陽修撰 中華書局1975年校點排印本
    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撰 中華書局1974年校點排印本
    宋史 元脫脫撰 中華書局1977年校點排印本
    遼史 元脫脫撰 中華書局1974年校點排印本
    大唐創業起居注 唐溫大雅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校點排印本
    通曆 唐馬總撰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校點排印本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撰 中華書局1956年校點排印本
    資治通鑑考異 宋司馬光撰 學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通鑑史料别裁本
    資治通鑑目錄 宋司馬光撰 學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通鑑史料别裁本
    稽古錄 宋司馬光撰 四部叢刊本
    續資治通鑑長編 宋李燾撰 中華書局1985年校點排印本
    建康實錄 唐許嵩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校點排印本
    通志 南宋鄭樵撰 中華書局1995年排印通志二十略本
    東觀奏記 唐裴庭裕撰 中華書局1994年校點排印本
    唐大詔令集 宋宋敏求編 商務印書館1959年排印本
    唐才子傳 元辛文房撰 中華書局1987年排印傅璇琮校箋本
    唐書合鈔 清沈炳震撰 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影印海昌查氏刊本
    十六國春秋 商務印書館1958年排印清湯球輯本
    蠻書 唐樊綽撰 中華書局1962年排印向達校注本
    錦里耆舊傳 宋勾延慶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蜀檮杌 宋張唐英撰 巴蜀書社1999年排印王文才、王炎校箋本
    南唐書 宋馬令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南唐書 宋陸游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十國春秋 清吳任臣撰 中華書局1983年校點排印本
    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撰 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楊守敬、熊會曾注疏本
    洛陽伽藍記 北魏楊衒之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排印范祥雍校注本
    括地志 唐李泰等撰 中華書局1980年排印賀次君輯校本
    大唐西域記 唐玄奘撰 中華書局1985年排印季羨林等校注本
    元和郡縣圖志 唐李吉甫撰 中華書局1983年校點排印本
    長安志 宋宋敏求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雍錄 宋程大昌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通鑑地理通釋 宋王應麟撰 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浙江書局本
    長安图志 元李好文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兩京城坊考 清徐松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唐六典 唐李隆基撰 李林甫注 中華書局1992年校點排印本
    翰林志 唐李肇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 清趙钺、勞格撰 中華書局1997年校點排印本
    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题名考 清勞格、趙钺撰 中華書局1992年校點排印本
    登科記考 清徐松撰 中華書局1984年校點排印本
    漢官儀 漢應劭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唐律疏議 唐長孫無忌撰 中華書局1983年校點排印本
    大唐開元禮 唐蕭嵩等撰 民族出版社2000年影印洪氏公善堂刊本
    通典 唐杜佑撰 中華書局1988年校點排印本
    大唐郊祀錄 唐王涇撰 民族出版社2000年影印適園叢書本
    唐會要 宋王溥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校點排印本
    五代會要 宋王溥撰 中華書局1998年排印本
    太常因革禮 宋歐陽修等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宋會要輯稿 清徐松輯 中華書局1957年影印本
    文獻通考 元馬端臨撰 中華書局1986年影印萬有文庫十通本
    崇文總目 宋王堯臣、歐陽修等撰 清錢東垣輯釋 現代出版社1987年影印中國歷代書目叢刊本
    集古錄 宋歐陽修撰 四部叢刊本
    祕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 葉德輝考證 中國歷代書目叢刊本
    中興館閣書目 宋陳騤等撰 趙士煒輯考 中國歷代書目叢刊本
    中興館閣續書目 宋張攀等撰 趙士煒輯考 中國歷代書目叢刊本
    遂初堂書目 宋尤袤撰 中國歷代書目叢刊本
    郡齋讀書志 宋晁公武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1990年孫猛校證本
    直齋書錄解題 宋陳振孫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校點排印本
    宋國史藝文志 宋官修 趙士煒輯本 商務印書館1957年排印宋史藝文志附編本
    文淵閣書目 明楊士奇編 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明代書目題跋叢刊本
    國史經籍志 明焦竑撰 明代書目題跋叢刊本
    經義考 清朱彝尊撰 中華書局1998年影印本
    善本書室藏書志 清丁丙輯 清光緒錢塘丁氏刊本
    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 清邵懿辰撰 邵章續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排印本
    史通 唐知幾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排印清浦起龍通釋本
    唐鑑 宋范祖禹撰 商務印書館1958年排印本
    唐史論斷 宋孫甫撰 學津討原本
    唐書直筆 宋呂夏卿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新唐書糾謬 宋吳縝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新舊唐書互證 宋趙紹祖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史略 宋高似孫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新舊唐書雜論 明李東陽撰 清鈔本
    舊唐書瑣瑣 明郝敬撰 明郝洪範刻草山堂集本
    舊唐書疑義 清張道撰 清刊本
    
    
    廿二史考異 清錢大昕撰 江蘇占籍出版社1997年排印錢大昕全集本
    十七史商榷 清王鳴盛撰 中國書店1987年影印上海文瑞樓本
    廿二史札記 清趙翼撰 中華書局1984年排印王樹民校證本
    陔餘叢考 清趙翼撰 商務印書館1957年排印本
    唐書合鈔 清沈炳震編著 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影印海昌查氏刊本
    舊唐書校勘記 清岑建功、羅士琳等撰 二十五史三編本
    舊唐書佚文 清揚州岑建功刊本
    文史通義 清章學撰 中華書局1994年排印葉瑛校注本
    白虎通 漢班固撰 中華書局1994年排印清陳立疏證本
    春秋繁露 漢董仲舒撰 中華書局1992年排印清蘇輿義證本
    司馬法 戰國司馬穰苴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排印李零譯注本
    九章算術 晉徽注 唐李淳風注釋 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排印李繼閔校證本
    開元占經 唐瞿曇悉達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羯鼓錄 唐南卓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校點排印本
    呂氏春秋 學林出版社1984年排印陳奇猷校釋本
    淮南子 漢安撰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排印張雙棣校釋本
    風俗通義 漢應劭撰 中華書局1981年排印王利器校注本
    顏氏家訓 北齊顏之推撰 中華書局1993年排印王利器集解本
    中華古今注 唐馬縞撰 商務印書館1956年校點排印本
    資暇集 唐匡义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封氏聞見錄 唐封演撰 中華書局1958年排印趙貞信校注本
    尚書故實 唐李綽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卓異記 唐李翱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刊誤 唐李涪撰 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校點排印本
    兼明書 五代邱光庭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中朝故事 南唐尉遲偓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春明退朝錄 宋宋敏求撰 中華書局1980年校點排印本
    夢溪筆談 宋沈括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重印胡道靜校注本
    雲鈔漫錄 宋趙彥衛撰 中華書局1996年校點排印本
    容齋隨筆 宋洪邁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校點排印本
    演繁露 宋程大昌撰 學津討原本
    困學紀聞 宋王應麟撰 四部叢刊本
    說郛三種 明陶宗儀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日知錄 清顧炎武撰 岳麓書社1994年排印清黃汝成集釋本
    藝文類聚 唐歐陽詢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排印汪紹楹校本
    北堂書鈔 唐虞世南撰 中國書店1989年影印孔廣陶本
    
    
    初學記 唐徐堅撰 中華書局1962年校點排印本
    元和姓纂 唐林寶撰 中華書局1994年校點排印本
    白孔六帖 唐白居易撰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影印傅增湘舊藏本
    太平御覽 宋李昉等編 中華書局1960年影印本
    太平廣記 宋李昉等編 中華書局1961年校勘排印本
    冊府元龜 宋王若欽等編 中華書局1960年影印明刻本
    事類賦注 宋吳淑撰 中華書局1989年校點排印本
    事物紀原 宋高承撰 中華書局1989年校點排印本
    玉海 宋王應麟撰 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8年影印本
    世說新語 宋義慶撰 梁孝標注 上海古籍出社1993年排印余嘉錫箋疏本
    隋唐嘉話 唐(食束)撰 中華書局1979年校點排印本
    朝野僉載 唐張鷟撰 中華書局1979年校點排印本
    唐國史補 唐李肇撰 學津討原本
    大唐新語 唐肅撰 中華書局1984年校點排印本
    明皇雜錄 唐鄭處誨撰 中華書局1994年校點排印本
    安祿山事跡 唐姚汝能撰 藕香零拾本
    大唐傳載 唐闕名撰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排印本
    教坊記 唐崔令欽撰 中華書局1962年排印任半塘箋訂本
    幽閒鼓吹 唐張固撰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校點排印本
    松窗雜錄 唐李濬撰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校點排印本
    雲溪友議 唐范擄撰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校點排印本
    三水小牘 唐皇甫枚撰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校點排印本
    酉陽雜俎 唐段成式撰 中華書局1981年校點排印本
    杜陽雜編 唐蘇鹗撰 學津討原本
    譚賓錄 唐胡璩撰 泰山出版社中華野史陳尚君輯校本
    劇談錄 唐康駢撰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校點排印本
    桂苑叢談 唐馮翊子撰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校點排印本
    北里志 唐孫棨撰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校點排印本
    唐闕史 唐高彥休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甘澤謠 唐袁郊撰 汪辟疆校錄唐人小說本
    開天傳信記 唐鄭棨撰 叢書集成初編本
    玉泉子 唐闕名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校點排印本
    唐摭言 五代王定保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點排印本
    開元天寶遺事 五代王仁裕撰 歷代小史本
    鑒誡錄 五代何光遠撰 學津討原本
    南部新書 宋錢易撰 學津討原本
    涑水記聞 宋司馬光撰 中華書局1989年校點排印本
    歸田錄 宋歐陽修撰 學津討原本
    
    
    東齋記事 宋范鎮撰 中華書局1980年校點排印本
    唐語林 宋王讜撰 中華書局1987年周勳初校注本
    永樂大典 明解縉等奉敕編纂 中華書局1959年影印明嘉靖本
    庾子山集 北周庾信撰 四部叢刊本
    張說之文集 唐張說撰 四部叢刊本
    曲江文集 唐張九齡撰 四部叢刊本
    顏魯公集 唐顏真卿撰 四部備要本
    李文饒文集 唐李德裕撰 四部叢刊木
    會昌一品集 唐李德裕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柳宗元集 唐柳宗元撰 中華書局1979年校點排印本
    樊川文集 唐杜牧撰 四部叢刊本
    翰苑集 唐陸贄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權文公集 唐權德輿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韓愈文集 唐韓愈撰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馬其昶校注本
    白居易集 唐白居易撰 中華書局1979年顧學頡校點本
    元稹集 唐元稹撰 中華書局1982年冀勸校點本
    李文公集 唐李翱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李相國論事集 唐李絳撰 文淵阁四库全書本
    宋景文集 宋宋祁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孫明復小集 宋孫復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徂徠石先生文集 宋石介撰 中華書局1984年校點排印本
    歐陽修全集 宋歐陽修撰 中國書店1986年影印世界書局1936年排印本
    公是集 宋敞撰 叢書集成初編木
    校禮堂文集 清凌廷堪撰 中華書局1998年校點排印本
    文選 梁蕭統編 唐李善注 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胡刻本
    玉臺新詠 陳徐陵編 中華書局1985年校點排印清吳兆宜等箋注本
    文館詞林殘卷 唐徐敬宗編 古逸叢書本
    翰林學士集 唐許敬宗等撰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唐文粹 宋姚鉉編 四部叢刊本
    文苑英華 宋李昉等編 中華書局1966年影印本
    樂府詩集 宋郭茂倩輯 中華書局1979年校點排印本
    古詩紀 明馮惟訥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全唐詩 清彭定求等纂輯 中華書局1960年排印本
    全唐文 清官修 中華書局1982年影嘉慶內府刊本
    全上古漢魏秦漢三國六朝文 清嚴可均校輯 中華書局1958年斷句影印本
    唐詩紀事 宋計有功撰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5年校點排印本
    宋詩紀事 清厲鹗輯 上海古籍1983年校點排印本
    
    
    唐音癸籤 明胡震亨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校點排印本
    古今樂錄 陳智匠撰 本文用樂府詩集引文
    樂府古題要解 唐吳兢撰 學津討原本
    碧雞漫志 宋王灼撰 巴蜀書社2000年排印岳珍校正本
    中國度量衡史 吳承洛著 上海書店1984年影印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
    校史隨筆 張元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中國史學史 金毓黻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敦煌曲初探 任二北著 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版
    唐聲詩 任半塘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唐戲弄 任半塘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敦煌歌辭總編 任半塘編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元白詩箋證稿 陳寅恪著 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陳寅恪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陳寅恪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黃山書社1987年版
    陳寅恪讀史札記 陳寅恪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向達著 三聯書店1957年版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辶彔)欽立輯 中華書局1958年版
    唐史餘瀋 岑仲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年版
    通鑑隋唐紀比事質疑 岑仲勉著 中華書局1964年版
    隋唐史 岑仲勉著 中華書局1982年版
    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 岑仲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岑仲勉史學論文集 岑仲勉著 中華書局1990年版
    隋書求是 岑仲勉著 二十五史三編本
    二十史朔閏表 陳垣著 中華書局1962年版
    史諱舉例 陳垣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本
    舊五代史輯本發覆 陳垣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本
    校勘學釋例 陳垣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本
    清史樂志研究 臺灣陳萬鼐著 國立故宮博物院1978年版
    燕樂探微 丘瓊蓀遺著 隗芾輯補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歷代樂志律志校釋(第一、二分冊) 丘瓊蓀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版
    唐代詩人叢考 傅璇琮撰 中華書局1980年版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 傅璇琮主編 遼海出版社1998年版
    中國歷史地圖集 譚其骧主編 地圖出版社1982年版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楊蔭瀏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年版
    唐僕尚丞郎表 嚴耕望著 中華書局1986年版
    漢唐音樂文化論集 王昆吾著 臺灣學藝出版社1991年版
    
    
    唐代酒令藝術 王昆吾著 東方出版中心1995年版
    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研究 王昆吾著 中華書局1996年版
    中國早期藝術與宗教 王昆吾著 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全唐詩補編 陳尚君輯校 中華書局1992年版
    唐代文學叢考 陳尚君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中國歷代度量衡考 丘光明著 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中國的權衡度量 郭正忠撰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資治通鑑疑年錄 吳玉貴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聲學史 戴念祖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隋唐五代史學 謝保成著 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歐陽修資料彙編 洪本健編 中華書局1995年版
    唐五代書儀研究 周一良、趙和平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唐人軼事彙編 周勛初主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樂府詩述論 王運熙著 上海占籍出版社1996年版
    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 姜學勤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中國移民史 葛劍雄主編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 趙超著 中華書局1998年版
    中國禮制史(隋唐五代卷) 陳戍國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正倉院考古記 傅芸子著 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樂問 黃翔鵬著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社2000年版
    日本國見在書目 古逸叢書本
    教訓抄 日本狛近真撰 日本內閣文庫本
    隋唐燕樂調研究 日本林謙三撰 郭沫若譯 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
    東亞樂器考 林謙三著 錢稻孫譯 人民音樂出版社1962年版
    唐代的樂器 岸邊成雄、林謙三著 東洋音樂學會編音樂之友社1968年版
    唐代音樂史的研究 岸邊成雄著 梁在平譯 臺灣中華書局1973年版
    唐令拾遺 仁井田陞撰 粟勁等編譯 長春出版社1989年版
    唐令拾遺補 仁井田陞、池田溫編集 東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唐代詔敕目錄 池田溫撰 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燕樂名義考 岸邊成雄著 王小盾、秦序譯 中國藝術研究院油印本
    唐代的長安與洛陽 平崗武夫、今井清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韓國古詩歌(資料篇) 尹榮玉編 學文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