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社会流动与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根据社会学的划分,在当前我国的十大社会阶层中,农民(包括农业劳动者和“农民工”)处于社会的较低层。在这种社会分层格局下,农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子弟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社会阶层的移动,一个主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就是教育。在现代社会,教育特别是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改变人们的社会地位,给人们带来各种经济和非经济的收益。尽管对此农民不一定认识那么深刻,但教育确实在农民的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广大农民也都希望子女能够通过教育这条途径来实现社会流动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遗憾的是,相对于城市孩子,农村孩子要通过教育这条途径来改变命运却是十分艰难的。这首先是城乡经济和社会二元分割的结果。城乡之间的收入鸿沟在不断加深,城乡收入差距之大甚至意味着城乡之间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模式。当大部分农村孩子仍在钓鱼、放牛或与同伴的嬉戏打闹中度过自己童年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在享受电脑、网络等信息社会的成果并开始学习钢琴或“剑桥少儿英语”了。其次,这也是农村基础教育的衰弊所致。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现正处于一个不断边缘化的困境之中,经费短缺、教师年龄老化、精英教师流失等诸多困难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孩子考好大学愈来愈难。最后,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变化也给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来改变身份带来了新的困难。大学高收费和就业风险的存在,使得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都非常缺乏的农民子弟在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此便引出了本研究的主题和线索:通过教育以实现社会流动在农民的教育需求和学校的教育供给中居于怎样的地位?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对于农民的教育需求和学校的教育供给产生着怎样的影响?农民子弟通过教育来改变身份所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导致这些困难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通过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在大量占有实际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从描述和分析农民的生活入手,探讨了农民的教育需求和学校的教育供给,并着重对农民子弟在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1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提出了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研究过程,指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2章花了不少的笔墨对一个村庄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农民生活的描述为本文提供了思考和写作的背景。农民的生活,确切地说,农民的经济生活,是农民一切教育决策的基础。要理解农民的教育需求和他们所做出的一切教育决策,就需要从他们的经济生活中来寻找原因。不同农民的生活,往往意味着不同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决策,当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决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不对农民的生活进行详尽的考察对于本研究而言是不完整的。
     第3章考察了农民的教育需求。农民希望子女能够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的处境,获得一种高于自身的社会地位。为了能够通过教育改变身份,农民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民的教育需求是强化应试教育的重要力量。这一章也将农民的教育需求与教育思想家们对教育的阐述作了比较,教育思想家们对教育抱有十分超脱的认识,而农民对教育的态度是十分功利的,他们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决策表现出了浓厚的“经济人”特征。此外,本章也考察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农民对教育需求的变化。
     第4章探讨了学校的供给目标。学校的供给目标受到了农民教育需求的影响,在当前的考试评价机制下,考试成绩决定了学生在学术道路上的前进距离以及他们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可能性。所以,学校为了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只能将应试作为最为重要的目标。而且教育系统中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也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依据来对学校进行衡量的,这也加强了学校的应试倾向。
     第5章和6六章分析了农民子弟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流动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即文化资本的缺乏、农村教育的衰弊、农民家庭对教育开支的负担水平和高考中的“分数面前不平等”。在剖析这些困难和障碍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7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对正文中一些与主题密切相关但没有进行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of some sociologists, the agriculture laborers and the peasant—workers hold very low social posi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is background, education is the key means to change the original social position of the peasant's children, especially the children in the poor areas. Therefore, education has a peculiar significance to the peasants, they hope their children can get high social position by education and change their destiny.
     However, it is a pity that the peasant's children will encounter great difficulties in changing the social position by education. The first reason lies in the econom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even means two different life styles. When the children of the countryside spend their childhood in fishing, cattle—feeding and playing, the children in the city have already enjoyed the modern technological civilization including computer, internet etc. and begun to learn piano or Cambridge English which the children in the countryside has no opportunity to learn. The second reason lies in the difficulties that the country schools encounter. The shortage of education finance, the seniority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drain of excellent teachers are all the difficulties the country school encounters. These difficulties make it hard for the rural children to enter the universities of high fame. The last reason lies in the high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high risk in job seeking, which form the great challenge for the rural students to get high social position by education.
     The questions above lead to the main viewpoint and the thread of this thesis: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position achieved by education to the peasants and the schools? What is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function to the education demand and the education supply? What are the difficulties for the peasants' children to change their social position by education? What are the causes of these difficulties? 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thesis wants to answer.
     This thesis answers the questions above with the help of the relevant theory of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of education. To get the first-hand date,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is used. The author conducted carefully investigation in a county in Central China. Seven chapters constitute this thesis:
     Chapter 1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ses. In this chapter, the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are posed. The research done by the former scholars are collected and explained.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are also carefully discussed in the part.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describes carefully the peasant's life in a village. The village is used as a case to represent the peasants'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easant's life 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whole thesis. The peasant's life, their economic life to be exac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education decision. To understand their education demand and then-decision concerning education, we should first consider their life foundation. Different life foundation means different education demand and different educational decision. When their life foundation changes, the education demand will change correspondingl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life foundation for the unity of the whole thesis.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education demand of the peasants. The peasants hope to change the low social status of their children by education and this is their ultimate education demand. The peasants realize that only high scores can guarantee the entry of the famous university and the high socials status in the future so they hope their children can achieve high scores in school. Their education demand is one of the reasons to form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This chapter also compares the education demand between the peasant and the education expert. The comparison shows clearly that the peasants are economy—orientated. Considering the great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this chapter als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he peasant's education demand when the higher education enter into a new era.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education supply of the school. The education supply of the school is influenced by the education demand of the peasants. In the contemporary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the scores that the students achieve in the exam determine whether the students can get high social position, so the schools have no choice but to improve the scores of the students to meet the peasant's education demand. Furthermore, the school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by the scores that the students achieved in the exam, which also enforce the trend of exam—orientation of the schools.
     The fifth and the sixth chapter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that the students encounter on the road to high social status by education. The shortage of culture capital, the declination of the rural school, the poverty of the peasant, the injustice in the university enrollment are all the difficulties that the students have to overcome on their road to high social position. The author also suggests some countermeasure to solve the questions.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author states the main conclusion drawn from the whole thesis. The authors also make a thorough inquiry into some questions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theme but are not discussed in the thesis.
引文
①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载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②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载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③关于晏阳初的教育实践和观点,选自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④梁簌溟:《乡村建设理论》,《粱簌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页。
    ⑤梁簌溟:《教育的出路与社会的出路》,《梁簌溟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84页。
    ①他们的观点分别参见,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读书》2001年第12期;覃章成:《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的博弈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田云兰:《基础教育的方向应该在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2期。
    ②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2期。
    ③他们的观点分别参见,李刊文:《西北地区农村初中生流失成因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5期;、申家龙:《提升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是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兼与覃章成先生商榷》,《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④分别参见王善迈、袁连生:《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范先佐:《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分别参见王蓉:《中国县级政府教育财政预算行为:一个案例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4期;魏向赤:《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影响的个案调查与政策建议》,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论文。
    ①[美]戴维·格伦斯基等编著,马戎等译:《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ⅶ页。
    ②李春玲对学者观点的分类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学者之间的观点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很多方面学者之间观点相似性甚至超过了他们的相异性。例如,中国社会“碎片化”的观点就是由孙立平和李强等共同提出的,李春玲也承认这一点。参见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③相关观点分别参见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4页;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②陆学艺的相关观点分别参见:《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1、14页。
    ③相关观点分别参见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13页。
    ①“校历”是指在不同学校的学习经历,在不同的学校中获得相同的学历将会具有不同的社会影响,例如北大的“校历”明显高于一般高校的“校历”。这个概念借用了日本学者天野郁夫的说法,参见天野郁夫:《社会选拔与教育》,载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页。
    ②转引自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06页。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①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②[美]塞缪尔·鲍尔斯、[美]赫伯特·吉丁斯:《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与教育》,选自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36。
    ①关于“一致性关系原则”的论述,分别参见[美]塞缪尔·鲍尔斯、[美]赫伯特·金蒂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选自曾满超等:《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7、328、321、326页。
    ②[美]塞缪尔·鲍尔斯:《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的再生产》,载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1页。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分别参见[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8页。
    ②[法]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③[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1页。
    ④[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1页。
    ⑤[英]戴维·布莱克莱吉著,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春秋出版社 1989年版,第123页。
    ①波普尔的相关论述分别参加[英]卡尔·波普尔著,陆衡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162、161页。
    ②[美]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吉丁斯:《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与教育》,选自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39页。
    ③转引自[英]戴维·布莱克莱吉著,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60页。
    ④转引自[英]戴维·布莱克莱吉著,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页。
    ①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①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26页。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③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④杨东平:《高中阶段的社会分层和教育机会获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⑤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⑥卢乃桂、许庆豫:《我国九十年代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12期。
    ⑦张玉林:《通向城市的阶梯——20世纪后期一个苏北村庄的教育志》,《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秦行音:《社会分层对农民家庭子女受教育机会的影响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年第22期。
    ②张杨波:《社会分层与农村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对农村考生高考填报志愿的影响》,《青年研究》2002年第11期。
    ③张扬波:《教育投资、经济、社会资本关系间的考察——农村贫困大学生经济来源的社会学分析》,《青年探索》2002年第6期。
    ①关于此二元分类框架,参见邓孟、赵振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写作基本规范的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1期;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③[美]古塔、弗格森著,骆建建等译:《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②[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等译:《社会学的想象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43页。
    ③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④王海龙:《<地方性知识>导读一:对阐释人类学的阐释》,[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等译:《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①郑欣:《田野调查与现场进入——当代中国研究实证方法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②曹锦清:《黄河岸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绥铭:《社会调查何谓真实?——兼谈问卷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的争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秋季卷。
    ①[美]威廉·富特·怀特著,黄育馥译:《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②严洁心:《香港街头性工作——性别与社会组织》,载《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①[美]丹尼尔·科顿姆著,仇蓓玲译:《教育为何是无用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②[德]汉斯·波斯尔著,李文潮译:《科学,什么是科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2页。
    ③[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纶等译:《实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页。
    ④[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90页。
    ①转引自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②[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等译:《社会学的想象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5页。
    ①许多学者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过“实践性知识”这个概念。陈向明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与“理论性知识”相对的一个概念,后者是“以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的知识,如学科内容、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前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显性的和隐性的)”,如处理各种教学情境的知识技能。参见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第1期。陈向明的这个概念与斯科特提出的“实践知识”基本类似。斯科特的“实践知识”是与“认识论知识”相对的一个概念,后者是指“可以通过原理和命题精确且完整地表现出来”的知识,前者是指以“不易言传和经验”为核心的知识,如有经验的船长所掌握的导航技能等。参见[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37、432页。笔者所使用的“实践性知识”概念,在掌握的难度上低于上述两位学者的“实践(性)知识”。比如,对于“促进品德存在缺陷的学生的转化”这个问题而言,上述两位学者的“实践性知识”概念均意味着掌握促进这些学生实现转化的技能,而笔者的概念仅仅意味着研究者要了解教师促进道德存在缺陷者实现转化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②[法]布罗代尔著,杨起译:《资本主义的动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③参见[印]让·德雷兹、[印]阿玛蒂亚·森著,苏雷译:《饥饿与公共行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④“社会切片”即忠实记录和描写的社会事实,参见胡靖:《城市化的累与痛——广州民工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①[英]詹·乔·弗雷泽著,李新泽等译:《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2页。
    ②[美]诺曼·K·邓金著,周勇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Fridson E. (1975). Doctoring Together: A study of Professional Social Contro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转引自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410页。
    ②Becker, H.S. (1991). Generaling from Case Studies. In E. Eisner & A. Peshkin (Eds.) Qualita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The Continuing Debate.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转引自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410页。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9页。
    ①[日]富永健一主编,孙日名等译:《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②[英]来昂内尔·罗宾斯著,朱泱译:《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页。
    ③[美]保罗·萨谬尔森著,费方域译:《经济分析基础》,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转引自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卷,第295页。
    ④[美]加里·S·贝克尔著,王业宇、陈琪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连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①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页。
    ②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①[英]马凌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②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页。
    ①参见Perkis.Dwitht.1969.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pp.184-189.
    ②吴永亮:《统计数据的十大变数——部分县市采访札记》,载徐勇:《三农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②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乡镇(包括乡、镇、民族乡、苏木等)级行政区划数44067个,以每个乡镇有20个行政村计算,中国将近有100万个行政村。参见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第3页。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②孟天运的研究和他对其他研究的综述,见孟天运、尉建文:《山东地区农村社会分层的个案研究》,《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
    ③李全生:《农村社会分层标准浅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④费孝通先生将中国农村称之为熟人社会,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随着农村社会的变化和村庄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许多村庄成为半熟人社会。见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孙志军:《中国农村的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5页。
    ①[美]弗兰克·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浪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标准过低,仅相当于国际贫困线确定的最低贫困人口标准的1/5,相当其贫困标准的1/10,相当于我国监狱囚犯生活标准的1/4,相当于美国贫困人口标准的1/50。参见刘纯彬:《我国贫困人口标准再探讨》,《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
    ②关于“婚姻市场”中的择偶竞争,参见[美]加里·S·贝克尔著,王业宇等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4—272页。
    ③赵丹曾以小草为例对农村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支付能力问题进行过分析,参见赵丹:《<新机制>后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支付能力分析——以湖北省Y县C村一贫困生为例》,《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9期。
    ①随着税费改革的实施和近几年农业税的取消,农业税费已经不再是农民的负担。但是,几年之前这些税费曾经构成农民的沉重负担,也曾是农民家庭主要的支出之一。
    ②曹锦清:《黄河岸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①[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页。
    ②这里的疾病指的是突然而来的疾病。幼时即开始的身体缺陷,如聋哑、智障等,并没有被归为疾病的原因。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页。
    ②温铁军:《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载徐勇:《三农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蔡防、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①这曾是当时新闻媒体和学术界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对农民工悲惨境地的一个经典质性研究,见陈佩华:《生存文化——通过私人信件透视外来工人的生活》,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社会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②谢建社对“民工荒”的表现、影响和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参见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①赵晓、董栋:《权力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①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关于这几种理论的介绍和概括,都转引自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①Knight,F.1921,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Boston:Houghton Mifflin.转引自马艳:《风险利益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②K·辛奇利夫:《公共部门的就业与教育》,载[美]Martin Carnoy编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③[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④Granovetter,mark.1974.Gettting a Job.Cambridge,M 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转引自[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①笔者决定将这些开支详细地列示出来是受到了费孝通和曹锦清的启发,两位先生均强调调查农民家庭收支在农民研究中的重要性。参见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3页;曹锦清:《黄河岸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遗憾的是,两位先生都没有搜集到完整、准确的农户年度开支个案,笔者期望此个案能够对真实地反映农民生活有所帮助。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②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③[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纶等译:《实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页。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美]M·卡诺依:《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载[美]M·卡诺依编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②[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蒋斌等译:《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③[美]迈克尔·史斯:《筛选假设——就业市场信号》,载曾满超:《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①张五常:《出道题考考你的常识或者数学》,张五常博克专栏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75024.html,2006-09-11.
    ①“利他”的基本定义是“寻求他人的利益”。对利他行为的一种综述性研究,参见陈心想:《人为什么会有利他行为》,载《社会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辑,第53页。但是,伦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父母之爱实际上也是有条件的,因为子女可以“给予父母以利益和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的行为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利他”行为,父母对子女之爱也是追求自身效用的过程,这与经济学的人的假设并不违背。见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1页。
    ②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①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9页。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①李全生:《农村“怕子成龙”现象分析——以东夼村为例》,《青年研究》2003年第6期。
    ②这反映了社会调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相同的时空范围内对同一社会问题进行调查时,不同调查者往往会得出不同结论。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并不是由于研究者的主观故意所致,而是研究者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已有观点的影响。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不断提醒自己避免受到已有观点的过多影响。
    ①[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2页。
    ②“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是契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参加[美]科斯等:《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③沈颖:《毕业陷学债泥潭 就业如镜花水月》,《南方周末》2006年5月25日。
    ①[美]J·毕晓普:《过度教育》,载[美]M·卡诺依编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页。
    ①对当前污蔑农民的几种观点的综述和批评,参见赵俊臣:《试论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六个侵犯贫困农民名誉权观点的荒谬性》,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①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载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②陶行知:《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载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③参加平教会工作的人包括时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的侄子汪德亮、北京政法专科学校校长陈筑山、中国哈佛教育学博士第一人瞿世农、康纳尔大学农学博士冯锐和著名社会学家李景汉等。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行政院、金陵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也给予了平教会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参见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④参见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①刘易斯在著作中曾经间接提到这一点,参见[美]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等译:《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97页。
    ①马克思·韦伯对文化的社会作用做了经典性的论述,韦伯之后的很多学者也讨论了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等组成文化的因素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参见戴维·兰德斯:《文化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载[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编,程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
    ②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①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①孙云晓、胡霞:《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海燕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转引自易益典:《社会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①[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3页。
    ②[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1页。
    ③[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8页。
    ①[英]赫·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7页。
    ②[英]赫·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8页。
    ③[美]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④[美]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⑤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4页。
    ⑥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⑦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页。
    ①[英]霍布斯著,黎思复等译:《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页。
    ①[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3页。
    ②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③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④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⑤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⑥弗朗索瓦·雅科布生于1920年,法国医生及生物化学家,于1965年与安德烈·洛夫、雅克·莫诺同获诺贝尔医学奖。
    ⑦[法]让—弗朗索瓦·勒维尔、[法]马蒂厄·里卡尔著,陆元昶译:《和尚与哲学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⑧[法]让—弗朗索瓦·勒维尔、[法]马蒂厄·里卡尔著,陆元昶译:《和尚与哲学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庄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①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①[美]H·M·列文:《工作与教育》,载[美]Martin Carnoy编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官僚”是韦伯意义上的官僚制。韦伯意义上的“官僚”并不含贬义,韦伯认为官僚制是应付现代生活的有效地制度安排,典型的官僚制是行政管理或组织效率不可或缺的条件。参见[英]戴维·毕瑟姆著,韩志明等译:《官僚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②峰:《学校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4年硕士论文。
    ①[美]克利福德·吉尔兹,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②转引自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社会学评论》,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③吴思:《血筹定律·潜规则》,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①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2页
    ②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4页。
    ③胡适先生很早之前就说“我们中国已成了口号标语的世界”,并将我国称为是一个信仰“名教”的国家。他在讽刺对诸如“五四”、“六三”等日期的纪念活动时说,“放一天假,开个纪念会,贴无数标语,喊几句口号,就算了做了纪念了!”时至今日,“名教”之崇拜在我国有愈演愈烈之趋势,而在教育领域中尤甚。参见胡适:《名教》,载张菊香:《胡适代表作》,河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78页。
    ①杜时忠、邹强:《湖北省中小学德育效果的调查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调查报告。
    ①杜时忠、邹强:《湖北省中小学德育效果的调查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调查报告。
    ②[英]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30页。
    ③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15页。
    ①郭元祥:《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1期。
    ①夏丐尊:《<爱的教育>译者序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8页。
    ①[美]欧文·戈夫曼著,黄爱华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②择校是学术界和新闻媒体感兴趣的讨论话题之一,《南方周末》曾发表过几篇较有影响的关于择校的调查报告。关于安徽铜陵推进均衡发展取消择校的报道,见柴会群:《一个无需择校的城市》,载《南方周末》2005年12月1日;对高中生择校的报道,见傅剑锋等:《尖子生“转会”:一场混战,一地鸡毛》,《南方周末》2006年5月25日;对安徽芜湖“铁腕治择校”及其产生的影响的报道,见朱红军:《漩涡里的初一“特权班”》,《南方周末》2006年11月9日。
    ①在学校的会计核算中,学校的收入有特定的会计科目名称,如教育经费拨款、事业收入、勤工俭学收入、捐赠收入、附属单位缴款等。这里没有严格按照会计科目的分类对学校收入进行处理,但这并不影响分析的结果。而且,大部分农村学校根本没有捐赠收入和附属单位缴款等收入来源。参见金黎明:《中小学会计制度操作指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①黄国光:《道德脸面与社会脸面:儒家社会中的依附性自尊》,载黄国光、胡先缙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利游戏》,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②黄国光:《道德脸面与社会脸面:儒家社会中的依附性自尊》,载黄国光、胡先缙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利游戏》,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①政治学界用“全能主义”来说明这种情况,“全能主义”指的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的情况。在不同时期,“全能主义”的表现强度不同,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现了浓厚的“全能主义”倾向。参见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
    ①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5页。
    ②[美]Y·巴泽尔著,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③[美]诺曼·K·邓金著,周勇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①吴非:《“不是爱红尘,又被红尘误”——反思南京教育界的一场讨论》,原载《南方周末》2004年9月16日,《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10期转载。
    ②范先佐:《教育的低效率与教育产权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③徐文:《我国现行教育产权制度的弊端与对策》,《教育与经济》2005年第3期。
    ①[美]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载[美]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
    ②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③[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著,刘元春译:《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①[美]H.M.列文:《提高教育生产率》,载[美]Martin Carnoy编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②[美]H.M.列文:《提高教育生产率》,载[美]Martin Carnoy编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③[美]H.M.列文:《提高教育生产率》,载[美]Martin Carnoy编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①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②从此事件中可以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实际上,涉及到上百个学生和十几个老师的补课行为不可能真正躲避教育局的检查。而教育局对这种“秘密”的补课行为不管不问,说明了教育局对于自己出台的关于严禁补课的规定并没有认真执行,这也是目前很多教育政策得不到真正落实的根本原因。
    ①[美]A.A.阿尔钦、[美]H.登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载[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①转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页。
    ③[英]霍布斯著,黎思复等译:《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页。
    ①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人是理性的,而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个人在互动情境下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理论。囚徒困境是基本的博弈类型之一,它是一种非合作性博弈,在这种博弈中,博弈各方只有选择不与对方合作的策略才能够最大化自身的利益。
    ②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①[美]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等译:《明日之学校*学校与社会》,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②[美]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等译:《明日之学校*学校与社会》,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①[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154页。
    ②最新的研究成果参见郑若玲:《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例》,《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①阎凤桥、桌晓辉、余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变化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①资料来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9—2005年。转引自阎凤桥、桌晓辉、余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变化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①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①钟宇平、陆根书:《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分析》,《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赵海利:《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王伟宜:《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张玉林、刘宝军:《中国的职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法]P·布迪厄、[美]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页。
    ②[法]P·布迪厄、[美]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页。
    ①[法]布迪厄,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93页。
    ②Dimaggion,P.,Reviev Essay:“On Pierre Bourdieu”,AJS.,Vol.84,No.6,pp.1468—69.转引自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③[英]戴维·布莱克莱吉,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页。
    ④[法]布尔迪厄,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⑤[法]布尔迪厄,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94页。
    ⑥[法]P.布迪厄、[英]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页。
    ①[英]巴兹尔·伯恩斯坦:《社会阶级、语言与社会化》,载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7页。
    ①[美]詹姆斯·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载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7页。
    ②Kingston, Paul W. (2001),"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Cultural Capital Theory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xtra Issue):88-99.
    ③[英]戴维·布莱克莱吉,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页。
    ④[英]戴维·布莱克莱吉,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页。
    ⑤转引自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⑥转引自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①Dimaggion,P.,Review Essay:“On Pierre Bourdieu”,AJS.,Vol.84.No.6,pp.1468—69.转引自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②转引自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页。
    ②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2页。
    ③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页。
    ④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2页。
    ⑤雷德菲尔德提出的“小传统”与“大传统”的划分对于理解我国的文化是有益的。“小传统”是指乡民社会中一般的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文化,“大传统”是指以都市为中心、以绅士阶层和政府为发明者和支撑力量的文化。是否以文本为传承的方式是两种传统的主要分类标志之一,因此两种传统又可称为“非文本传统”与“文本传统”。笔者认为,虽然中国区域性的“小传统”有所不同并且与全国性的“大传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和排斥,但是“大传统”却是团结整个社会的最大力量,而且决定社会流动的科举考试所考内容也是全国一致的“大传统”。参见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⑥转引自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①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②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①作为一个标志,在其他篇章的分析中大量引用了布迪厄等人的观点作为支持,而在分析国家政策和城乡师资时却找不到布迪厄的一句引语作为支撑。
    ②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③转引自[英]戴维·布莱克莱吉,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226页。
    ④参见[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纶等译:《实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页;[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90页。
    ①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14页。
    ②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沁春”誓词》,《胡适作品集》(36),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287页。
    ③胡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载《胡适作品集》(6),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139页。
    ①[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0页。
    ①余伟等学者认为,老龄教师具有如下特征:对教育改革漠视、知识老化、教学成绩下降、职业理想缺乏、工作倦怠、漠视教育管理等。参见余伟等:《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结构性困境与破解》,《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①[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①[英]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30页。
    ①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①[美]加雷思·琼斯等著,李建伟等译:《当代管理学》(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①[美]盖瑞·J·米勒著,王勇等译:《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美]保罗·萨谬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肖琛等译:《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68页。
    ①[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曹廷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页。
    ②[美]E·科恩著,王玉琨等译:《教育经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页。
    ③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④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页。
    ⑤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①王一涛:《她为什么不上学了——对一例因贫辍学个案的质性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2期。
    ②[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曹廷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0页。
    ③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④孙志军:《中国农村的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以甘肃省为基础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⑤上个世纪40、50和60年代所出生的人口,接受教育的主要经济障碍不是教育的现金支出而是教育的机会成本。那个时期教育的现金成本很低,而由于家庭极端贫困,放弃教育而增加的诸如喂猪、喂鸡和照看弟弟妹妹等活动对于维持家庭的运转十分重要。
    ①袁桂林:《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2期。
    ②廖其发:《关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的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
    ②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4页。
    ①对陕西省“两免一补”实施情况的调查,参见王冬妮、陈鹏:《对西部农村地区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思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对安徽省“两免一补”实施情况的调查,参见郜合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①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王旭明在2006年4月25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说,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共安排“两免一补”资金72亿元,其中免费教科书资金30.4亿元,免杂费资金30.6亿元,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近11亿元。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
    ①在社会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中,一般都将房屋作为家庭经济地位的标志。参见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①[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5页.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4页。
    ①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4页。
    ①需要注意的是,西部贫困地区对非义务教育的承受能力远远低于中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民盟青海省委副主委程苏说,“按平均水平计算,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支出7000元,这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强劳力35年纯收入。”见沈颖:《毕业陷学债泥潭 就业如镜花水月》,《南方周末》2006年5月25日。
    ②实际上,为子女的教育而储蓄,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储蓄动机之一,参见杨凌、陈学彬:《我国居民家庭生命周期消费储蓄行为动态模拟研究》,《财经研究》2006年第6期。
    ①张学敏、郝风亮:《教育放弃:部分农村家庭无奈的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②根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我国1986年农村综合生育率为2.7。从1987年至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发生变化,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基本保持稳定,因此我国农村的生育率基本上会维持在这个水平。参见曾毅:《中国人口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③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学生所考取的大都是就业没有保障的高职院校,正如我们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如果他们考取的是名牌大学,家庭的贫困不会使他们放弃高等教育机会。
    ①关于互惠利他理论的详尽阐述,参见[美]罗伯特·艾克斯罗德著,吴坚忠译:《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②[印]阿马蒂亚·森著,任赜等译:《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①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①胡海鸥:《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①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92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③[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美]罗斯·弗里德曼著,胡骑等译:《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9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②李杨:《高招名额分配的背后博弈》,《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03月24日。
    ③李新玲:《全国重点大学要地方化?》,《中国青年报》2005年7月19日。
    ④张玉林:《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关于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状况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葛剑雄:《教育公平为何很难做到》,《新京报》2006年03月27日。
    ②童大焕:《大学共建对招生名额的倾斜应有度》,《南方周末》2006年4月6日。
    ①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①张玉林:《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关于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状况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张玉林:《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关于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状况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张玉林:《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关于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状况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等译:《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6页。
    ①[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宪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关于“丰收悖论”的详细的经济学解释,参见[美]保罗·萨谬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肖琛等译:《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②刘振武等:《农村职教大有可为》,《中国教育报》1994年10月14日第3版;刘振武等:《黄冈职教眼盯农村》,《中国青年报》1995年5月27日第1版。
    ①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
    ②[美]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等译:《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8页。
    ①[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9页。
    ①李树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②李树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3.梁簌溟:《乡村建设理论》,《梁簌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梁簌溟:《教育的出路与社会的出路》,《梁簌溟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5.范先佐:《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美]戴维·格伦斯基著,马戎等译:《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7.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2.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3.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5.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曾满超等:《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8.[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版
    19.[法]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英]戴维·布莱克莱吉著,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21.[英]卡尔·波普尔著,陆衡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美]古塔(Akhil Gupta)、[美]弗格森(James Ferguson)著,骆建建等译:《人类学定位 ——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2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5.[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等译:《社会学的想象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26.[美]威廉·富特·怀特,黄育馥译:《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7.[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等译:《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8.曹锦清:《黄河岸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9.[美]丹尼尔·科顿姆著,仇蓓玲译:《教育为何是无用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德]汉斯·波斯尔:《科学,什么是科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1.[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纶等译:《实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2.[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33.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34.[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35.[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6.[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印]让·德雷兹、[印]阿玛蒂亚·森著,苏雷译:《饥饿与公共行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8.胡靖:《城市化的累与痛——广州民工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39.[英]詹·乔·弗雷泽著,李新泽等译:《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40.[美]诺曼·K·邓金著,周勇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2.[日]富永健一主编,孙日名等译:《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43.[英]来昂内尔·罗宾斯著,朱泱译:《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4.[美]保罗·萨谬尔森著,费方域译:《经济分析基础》,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转引白徐
    45.徐勇:《中国农村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卷
    46.[美]加里·S·贝克尔著,王业宇、陈琪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连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7.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0.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孙志军:《中国农村的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3.[美]弗兰克.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浪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54.[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55.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中国一个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7.马艳:《风险利益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8.[美]Martin Carnoy编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9.[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0.蔡防、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1.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2.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社会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3.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4.[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纶等译:《实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5.[美]西奧多·W·舒尔茨著,蒋斌等译:《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66.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7.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产籍制度改革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8.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9.科斯等:《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0.[美]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等译:《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2.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4.易益典:《社会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5.[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76.[英]赫·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77.[美]杜威著,赵样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8.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79.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英]霍布斯著,黎思复等译:《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8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2.[法]让一弗朗索瓦·勒维尔、马蒂厄·里卡尔著,陆元昶译:《和尚与哲学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3.[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庄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4.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5.戴维·毕瑟姆著,韩志明等译:《官僚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6.吴思:《血筹定律·潜规则》,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
    87.[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8.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9.张菊香:《胡适代表作》,河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91.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2.[美]欧文·戈夫曼著,黄爱华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3.黄国光、胡先缙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利游戏》,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4.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5.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6.[美]Y·巴泽尔著,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7.[美]诺曼.K.邓金著,周勇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8.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9.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1.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2.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3.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4.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5.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06.[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7.[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8.[美]盖瑞·J·米勒著,王勇等译:《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9.[美]西奧多·W·舒尔茨著,曹廷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10.[美]E·科恩著,王玉琨等译:《教育经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1.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2.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3.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4.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15.[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6.曾毅:《中国人口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7.[印]阿马蒂亚·森著,任赜等译:《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8.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9.[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等译:《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0.[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宪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21.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2.李树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3.[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编,程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24.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25.孙云晓,胡霞:《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海燕出版社2003年版
    126.金黎明:《中小学会计制度操作指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7.[美]加雷思·琼斯等著.李建伟等译:《当代管理学》(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128.[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9.胡海鸥:《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0.[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1.[意]米亚契斯著,夏丐尊译:《爱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2.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
    133.[英]马凌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34.[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美]罗斯·弗里德曼著,胡骑等译:《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5.[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著,刘元春译:《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6.英山县财政局、英山县统计局:《英山统计年鉴2003》
    137.英山县财政局、英山县统计局:《英山统计年鉴2004》
    138.英山县财政局、英山县统计局:《英山统计年鉴2005》
    139.英山县财政局、英山县统计局:《英山统计年鉴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