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机制的法理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理性基础为研究基点和线索,从物权变动中保护第三人利益的角度,对善意取得制度、公示公信原则和物权行为理论等几种主要的第三人利益保护机制进行了分析检讨,并在对比其制度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事立法中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基本模式和规则。
    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利益保护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物权法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我国物权法保护第三人利益的传统做法是采用善意取得制度,但由于善意取得制度采用主观的善意标准,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难以充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公示公信原则的确立可以弥补善意取得制度的不足,为善意的确定提供便于客观查知的标准。物权行为理论为公示公信原则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保护第三人利益方面较善意取得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通过对三种主要的第三人保护机制的法理分析,本文指出,三种制度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各有其发挥作用的特定领域,单纯依赖任何一种制度都无法实现对第三人利益的妥善保护,在我国的民事立法中,应当建立一种以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理论为核心的第三人利益保护机制,以物权合意及公示完成作为物权变动的判断标准,弥补单纯采纳公示公信原则的不足,并吸收善意取得制度的合理内核,用客观推断的办法来证明第三人主观上的善意或者恶意,以推定之善意为原则,以原权利人举证之恶意为例外,在物权变动制度中建立起三种制度协力共存的第三人利益保护机制。
    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针对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问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二章对物权变动及第三人进行了类型化的分析以确定本文研究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第三人保护的理性基础,从而为下文的论述提供了研究基点和线索。第三章从第三人利益保护的角度对三种制度各自的作用机理、优势劣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检讨。第四章为结论,在前面几章探讨的基础上为我国民事立法中的第三人利益保护机制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构建模式。
Based on the rational cognition of protecting the third party's interests in real right altern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such theories as the bona fide acquisition, demonstrative principle of real right and abstractness of real right act in terms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third party's interests in the altern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is examination, this paper advances a fundamental pattern and specific rule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third party in China's civil legislati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third party's interests in real right altern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market economy as well as one of the basic categories in the field of jus rerem. China's traditional practice to protect the third party's interests is bona fide acquisition, but this method cannot fulfill its responsibility in practice because it uses a subjective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third party's bona f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monstrative principle of real right can fill this hole left by bona fide acquisition by providing an objective standard, which is fairly comprehensible.
    The theory of juristic act of real right provide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monstrative principle of real right, and has apparent advantages over bona fide acquisition in the protection of third party's interests.
    After analyzing these three theorie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each theory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can be most effective in certain occasions. One method, by itself, is not enough to protect the third party's interests. Therefore, in China's civil legislation, the system to protect the third party's interes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juristic act of real right and bona fide acquisition. As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alternation of real right, the standard should be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tract of real right and accomplishment of public summons and this standard can supply the gap left by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summons. As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third party's subjective bona fide, the advantage of the bona fide acquisition should be absorbed and the approach of objectiv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adopted. Thus, the principle is that the third party is assumed to have bona fide unless the original owner of real right proves malice on the third party's side. All these measures can help to establish, in the alternation of real right, a third-party-protecting system where the three methods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includes four chapters. Chapter 1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subject. Based on a typology analysis of the real right alternation and the third party to define the scope of the discussion, Chapter 2 approaches the rational cognition of protecting the third party's interests. Thereby it provide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read for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Chapter 3 analyses the mechanism,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oroughly of the three methods in terms of protecting the third party's interes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er chapters, Chapter 4 advances a fundamental pattern and specific rule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third party in China's civil legislation.
引文
一、中文专著:
    [1]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2]佟柔等:《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梅仲协:《民法要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梁彗星、陈华彬编著:《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5]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6]梁慧星:《民法解释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崔建远等著:《中国房地产法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9]崔建远:《合同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0]崔建远主编:《新合同法与案例评释》,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王利明:《民商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3]王家福等:《民法债权》,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王利明:《物权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王利明等:《民法新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沈达明、梁仁洁:《德意志法上的法律行为》,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2版。
    [17]沈达明:《英美合同法引论》,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版。
    [18]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20]周枏:《罗马法提要》,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21]周枏:《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2]史尚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史尚宽:《物权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5]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6]郑玉波:《民法总则》,台北,三民书局,1979年版。
    [27]郑玉波:《民法物权》,台北,三民书局,1979年版。
    [28]郑玉波、林纪东:《民法总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29]林诚二:《民法总则编讲义》,台北,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30]中国物权法研究课题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1]陈华彬:《物权法原理》,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32]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3]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孙宪忠:《论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5]谢在全:《民法物权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李开国:《民法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7]王轶:《物权变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尹田:《法国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9]刘春堂:《判解民法物权》,台北,三民书局,1987年版。
    [40]张俊浩:《民法学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8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3]张俊浩:《民法学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4]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二、译著及英文专著:
    [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德]霍恩、科茨:《德国民商法导论》,楚建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3][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意]桑得罗·斯契巴尼:《法律行为》,徐国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美]考特、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7][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美]科宾:《科宾论合同》,王卫国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9][法]莱尼·达维:《英国法与法国法》,潘华仿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高鸿钧、贺卫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英]F·H·劳森、B·拉登:《财产法》,施天涛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2][德]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德]罗伯特·霍恩:《德国民商法导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14]贝勒斯:《法律的原则》,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5]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
    [16] F.H.Lawson and B.Rudden(1982), The Law of Proper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7] Zweigert, Konrad and k?tz, Hein(1998), An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Law Vol. I: The Framework, translated by Tony Wei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论文:
    [1]屈茂辉:“市场交易的内在需求与物权行为立法”,《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
    [2]崔建远:“我国物权法应选取的结构原则”,《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第3期。
    [3]王利明、王轶:“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现代法学》,1997年第5期。
    [4]王利明:“论无权处分”,《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5]齐毅保:“论物权公示的性质与制度价值”,《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
    [6]丁南:“论民商法上的外观主义”,《法商研究》,1997年第5期。
    [7][德]乌尔里希·德隆波里希:“论物权变动”,于海涌译,《民商法论丛(第22卷)》,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
    [8][德]弗拉克·费拉利:“从抽象原则与合意原则到交付原则”,田士永译,《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3期。
    [9]孙宪忠:“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下)”,《中国法学》,1999年第6期。
    [10]孙宪忠:“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的区分原则”,《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
    [11]孙宪忠:“再谈物权行为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2]孙宪忠:“物权行为理论探源及其意义”,《法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3]陈华彬:“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4]陈亚平:“我国物权变动制度理论构建之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15]封锐:“物权行为之无因构成能否保障交易安全”,《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6]史尚宽:“论物权行为之独立性与无因性”,郑玉波主编:《民法物权论文选辑(上)》,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
    [17]安永正昭:“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考察”,《法学论丛(第88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8]田士永、王萍:“物权行为理论研讨会综述”,《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
    [19][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孙宪忠译:“‘抽象物权契约’理论”,《外国法译评》
    
    1995年第2期。
    [20]刘得宽:“对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之探讨”,郑玉波主编:《民法物权论文选辑(上)》,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
    [21]彭诚信:“公示公信力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2]李永军:“我国民法上真的不存在物权行为吗?”,《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
    [23]孙毅:“物权法公示与公信原则研究”,《民商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4]程宗璋:“关于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原则的探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5]彭学龙、毕涛:《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与交易公正》,《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四、立法文件:
    [1]《法国民法典》,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2]《瑞士民法典》,殷生根、王燕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德国民法典》,杜景林、卢谌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