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的网络文学通过与西方相当不同的独特途径已获得巨大的成功。随着网络文学在规模上的巨大膨胀和各种媒体的热烈关注,国内网络文学研究发展很快,现已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对此,本论分别从如下五章加以展开和论述,从而对已有国内主要研究的得失作出评价,指出其局限所在,并提出一些意见。
     第一章,笔者提出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主要局限,具体表现如下三点:一、西方理论的影响过于强大;二、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过于强大;三、已有研究视野和框架局限于“作品”内部,而忽略了发生在整个“网络”中的文学活动的意义。
     第二章,进一步考察并阐述一些对网络文学的“常识”性研究成果及其结论,指出其局限性: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抽象化”和“观念化”倾向、网络文学的“自由”、“后现代”、传统文学概念对网络文学的束缚,这些问题都是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中常见的、严重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考察和纠正。
     第三章,笔者提出了两个主要概念:“土著理论.”和“网络性”。土著理论是某一种(大众)文化的原住民(native)自己的理论,它所强调的是对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这一概念不仅体现出大众拥有的反抗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而且将大众的思维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我认为,网络文学的“使用者”对网络文学的理解是局外人难以比拟的,他们有能力创造自己的理论。他们不是文化产业的受害者,而是该产业、该文化的使用主体。“网络性”则指某一(超)文本或某个人的(文学)行为在网络中所获得的独特意义和特征。该概念用以克服“作品”、“文本”、“超文本作品”等传统文学概念的局限,把握网络文学的流动的、运动的状态。“网络性”概念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新鲜的研究角度,使我们看到网络这一新文学空间中发生的独特文学风景。
     第四章,在对“土著理论”和“网络性”这两个概念上述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笔者对中国网络文学的现实展开具体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评价和意见:一、分析网络文学土著人的语言,探讨其作为土著理论的意义。由此笔者认为,网络文学的土著理论家所持有的“爽”的文学观,作为一种积极的自我辩护逻辑,是名副其实的土著理论,他们对网络文学的运作模式拥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虽然网络文学的土著理论不能全面颠覆主流意识形态,但作为对该意识形态的反省和妥协,它还是有巨大意义的。
     二、从网络性的“实践性”和“时间性”这两个不同的侧面出发,通过分别分析其在“穿越小说”、粉丝活动、“挖坑”、“剧透”等实际网络文学中的具体表现,从而指出网络文学的“时间性”是只能通过个别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而这一“实践”也只能是在个别的“时间”中才能得以展开。
     第五章,结论。笔者指出,所有的网络文学行为,都是通过“时间”和“实践”发生的意义的生成过程。网络文学是只有在使用者的实际“经验”当中才能够存在的“事件”
The Network-literature studies of China, through a course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Western, have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As the size of the object of studies and the media's attention to it grow drastically, the studies of Network-literature in China also have shown steep progress, and given birth to lots of fruitful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se very achievements, I will try to critically review them, point out some problems, and finally suggest some solutions to them.
     In Chapter 1, I argued that the main problems of Chinese Network-literature studies of today could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overwhelming influence of western theories
     2. The restraint of traditional(non-network) literary concepts
     3. The perspective and frame of study are unnecessarily limited to the concept of "work of art", therefore it fails to notice some meaningful literal activities outside of "work(of art)".
     In Chapter 2, I tried to criticize some (incorrect) claims and conclusions of Chinese Network-literature studies. Its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one-sid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Network literature studies, abstractness and notionality, the so-called "freedom" of Network-literature, post-modernism, the restraint of traditional literary concepts are all called into question.
     Chapter 3 is mostly about two main concepts of this paper:"Vernacular Theory" and "Networkedness". Vernacular theory is the deep understanding and insight of (popular) culture, possessed by the very natives of that particular culture. This concept not only allows us to see that the vernacular has the intellectual power to resist the ideology of the ruling class, but also declares their intellectual activity can be qualified as "theory". My argument is that, the "user" of Network-literature has an unmatched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is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also has an ability of creating and using their own version of "theory". They are not the simple victims of culture industry, but the "users" of that culture. What I mean by "Networkedness" is the particular meaning or quality which some lexia, or some people's activity acquires when they exist in network. This concept helps u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former literary studies caused by traditional concepts such as "work", "text" and "hypertext". It also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Network-literature as a mobile, fluid process, not as a result of it. The concept of "Networkedness" provides us a new perspective of looking at Network-literature, through which we can find out what is really happening in the literal space created by network and its users.
     And finally in Chapter 4, I used these two concepts as the tools of more specific and concrete analysis on Network-literature of China.
     First, I focused on the vernacular language of the Network-literature users, scrutinized its meaning as vernacular theory. I believe the literature of "shuang", claimed by some vernacular theorists as a kind of dialectic defensive logic, trul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vernacular theory. It shows deep insight and understanding of how Network-literature actually works. Even though this vernacular theory of Network-literature practically cannot bring ultimate emancipation from the ideology of capitalism, but as an active reflection on and compromise with this ideology, it has huge cultural and literary meaning.
     Second, I tried to find out how the "Networkedness" of Network-literature is actualized in the actual network, from two different angles: "action" and "time". Specifically, my analyses are on some phenomena characteristic to (though not exclusively found in) the Network-literature, such as time-space travel fiction, fan activity, a phenomenon called "wakeng", spoiler and so on. My conclusion is, "time" of Network-literature can only be actualized through "action", and vice versa, they are two different aspects of "Networkedness"
     Chapter 5, Conclusion. Every practice in Network-literature is a part of becoming of the meaning, which is carried out through "action" and "time". We can say that Network-literature is what Deleuze calls an "event", as it only happens in the practice and action.
引文
① Vannevar Bush,As We May Thingk,Atlantic.Monthly 176(July 1945):101-8.
    ①马季: 《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第118页。
    ① George Landow, Hypertext 3.0: Critical theory and new media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6.
    ① Espen Aarseth, Cyberext:Perspectives on Ergodic Literature,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② Espen Aarseth,同上书,p.32.
    ①参见本论文1.4.1.1节, 《超文本和赛博文本》
    ①王铮: 《同人的世界》,新华出版社,2008年。
    ② John Fiske,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The Adoring Audience. Ed. L. Lewis, London:Routledge,1992. Henry Jenkins, Fans, Bloggers, and Gamers:Media Consumers in a Digital Age, New York Univesity Press,2006.
    ③ Henry Jenkins,同上书。还有他的《Textual Poachers: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Routledge,1992)也值得参考。
    ④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⑤ Pierre Levy, trans. Robert Bononno,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Mankind's Emerging World in Cyberspace, New York:Plenum Press,1998.
    ⑥ Thomas McLaughlin, Street Smart and Critical Theory: Listening to the Vernacula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
    ②该书里,乔伊思或他的作品一共出现将近20次。
    ①周志雄: 《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②其实,2002年“读写网”等网站已开始采取收费阅读方式,但其效应并不显眼。
    ①黄鸣奋: 《互联网艺术产业》,学林出版社,2008年。
    ②黄鸣奋: 《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学林出版社,2009年。
    ③黄鸣奋: 《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④黄鸣奋: 《超文本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⑤谢家浩: 《网络文学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⑥欧阳友权等著: 《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2003年
    ⑦姜英: 《网络文学的价值》,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①姜英: 《网络文学的价值》,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69-71页。
    ②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本体论》,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①欧阳友权,同上文,第96页。
    ②欧阳友权,同上文,第95页。
    ③许苗苗: 《性别视野中的网络文学》,九州出版社,2004年。
    ④何学威、蓝爱国: 《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⑤谭德晶: 《网络文学批评论》,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⑥何学威、蓝爱国: 《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303页。
    ①谭德晶: 《网络文学批评论》,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222页。
    ②同上书,第239页。
    ③朱凯: 《无纸空间的自由书写—网络文学》,华龄出版社,2005。
    ④王文宏等: 《网络文化研究》,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⑤廖祥忠: 《数字艺术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⑥金振邦: 《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⑦谭华孚: 《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⑧黄鸣奋: 《互联网艺术产业》,学林出版社,2008年。
    ⑨马季: 《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
    ①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②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③苏晓芳: 《网络小说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④顾宁: 《网络社会环境下的当下中国文学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⑤蒙星宇: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⑥蒋述卓、李风亮编: 《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⑦梅红编: 《网络文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⑧周志雄: 《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⑨根据CNKI的检索结果。
    ①蒙星宇: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42页。
    ①王小英、祝东: 《论文学网站对网络文学的制约性影响》, 《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②王黎: 《女性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倾向》,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③李馥华: 《试析网络文学中的“挖坑”现象》,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④王剑: 《韩国网络小说特征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 T. Nelson,Literary Machines,self-published,1981.
    ① T. Nelson, Literary Machines, self-published,1981.
    ② Landow,同上书,p.3.
    ① Landow,同上书,pp.328-330.
    ①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2-3页。
    ①金振邦: 《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 《东北师大学报》第189期,2001年1期,第75页。
    ②王宏图等: 《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笔谈》, 《社会科学》2001年8期,第75页。粗体强调是我附加的。
    ①同上文,第74页。
    ②刘俐俐、李玉平: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兰州大学学报》第32卷第5期,2004年9月,第7页。
    ③同上文章,第7页。
    ④杨梅: 《网络文学创新及其意义》, 《东岳论丛》第26卷第3期,2005年5月,第126页。
    ⑤阎连科: 《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
    ①余华: 《网络和文学》,作家,2000.转引自:刘俐俐、李玉平: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兰州大学学报》第32卷第5期,2004年9月。
    ②吴俊: 《网络文学:技术和商业的双驾马车》, 《上海文学》,2000年5月。转引自:刘俐俐、李玉平: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兰州人学学报》第32卷第5期,2004年9月。
    ③张抗扛: 《网络文学杂感》, 《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日。转引自:杨剑虹: 《当前网络文学的尴尬与成因》, 《平原大学学报》第21卷第6期,2004年12月,第54页。
    ①何学威、蓝爱国: 《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第79页。
    ②陈晓明: 《德里达的底线:解构的要义与新人文学的到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③至于这些问题,参考本论文第2.3和2.4节中的进一步讨论。
    ①黄来明: 《试论网络文学的“文本”特征》,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04年12月,第38页。
    ②王小英、祝东: 《论文学网站对网络文学的制约性影响》, 《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52页。
    ③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④王小英等,同上文,第152页。
    ①同上文,第152页。
    ②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19页。
    ③安文军: 《后现代主义与网络文学》, 《兰州学刊》2008年第11期,第184页。
    ④金振邦: 《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⑤欧阳友权,同上书,第119页。
    ⑥安文军: 《后现代主义与网络文学》, 《兰州学刊》2008年第11期,第181页。
    ⑦文彦波: 《网络文学:后现代的审美范式》, 《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9卷第9期,2008年9月,第38-39页。
    ① David J. Bolter, Wrting Space:The Computer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cy, Earlbaum, 1990, p.197.
    ② George Landow, Hypertext 3.0:Critical theory and new media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6, p.14.
    ① David J. Bolter, Wrting Space:The Computer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cy, Earlbaum, 1990, p.143.
    ② 参见 Pierre Levy, trans. Robert Bononno,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Mankind's Emerging World in Cyberspace, New York:Plenum Press,1998, Chapter 11.
    ③孙菲: 《后现代的神话—当下网络文学的背后》,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6卷第1期,第139-141页。
    ①孙菲,同上文,第140页。
    ②孙菲,同上文,第141页。
    ③陈晓明: 《现代性有什么错?》,北大博文(http://bowen.lib.pku.edu.cn/?p=2393)。
    ①[美]马泰·卡林内斯库,顾爱彬/李瑞华译: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第316-317页。
    ②金振邦: 《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一章。
    ③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20页。
    ①[美]马泰·卡林内斯库,同上书,第47-48页。
    ①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20页。
    ②在网络文学中,由于种种原因, “读者”或“接受者”等常用的术语不太恰当。以后本论文中我想使用“使用者”这一术语,因为这样可以比较明显表现参与网络文学实践当中的人们的主动性。③百度百科的“网络用语”这样解释“太监”这一词:其来源同流行用语,指网络上一个直播贴,小说的作者半途而废,长时间不更新,就称楼主为太监。网络上常简称为TJ。http://baike.bai du.com/view/20035.htm#8
    ④ http://ox.icxo.com/
    ①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23页。
    ②“消费社会的文化产业通过其所提供的程式与趣味,对受众进行刻意的建构和定义。这些作家的写作风格、个人经历、生活习惯乃至隐私往往被大众传媒刻意夸大甚至扭曲,转变为具有特定内涵的符号,以吸引、建构并扩大稳定的受众消费群体。”邓伟: 《非理性文学消费与“粉丝”身份建构——以郭敬明、韩寒粉丝群体为个案》, 《长江学术》2010·4,第175页。
    ③ http://bbs.qidian.com/show/119641_280399
    ④傅其林, 《网络文学的付费阅读现象》, 《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02期,第183-185页。
    ① Peter Brooks,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 pp.11-15.
    ②参见贺有滨: 《论19世纪西方文学中爱情观念的变异与分化》, 《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第79-83页;陈文联: 《“五四”时期“自由恋爱”思潮述论》,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第89-93页等。
    ① http://www.qidian.com/ploy_2010/20100921/index.html
    ②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24页。
    ③苏晓芳: 《试论三种网络小说新类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6期,2010年11月,第37页。
    ①杨梅: 《网络文学创新及其意义》, 《东岳论丛》第26卷第3期,2005年5月,第127页。
    ②张贺: 《跨越“数字鸿沟”的合作:网络作家走进鲁迅文学院》,人民日报2010年2月5日。
    ① Thomas McLaughlin, Street smart and critical theory-Listening to the Vernacular,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 p.6.
    ①杨新敏: 《网络文学:与谁交流?交流什么?怎么交流?》, 《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第138页。
    ①杨志芳: 《书友争鸣-网络文学走入死胡同》,福建日报,2001年9月7日。
    ①邵燕君: 《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和新型机制的生成》, 《文艺争鸣》,2009年12月,第21页。
    ②同上文,第21页。
    ③邵燕君将“YY”概括为: “YY即意淫,并非单指性上的纵欲淫乱,而是一切放纵想象的白日梦。YY小说,讲究无限制地夸大个人实力,把一切不合理变成合理,把一切不实际变成实际,这就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网络小说的所有热门类型,无论是玄幻、架空,还是盗墓、后宫,还是同人、耽美,YY都是中心的主题。”(同上文,第19页)。但该术语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邵文的概括,因为其实际用法实在太广泛。还可以参考“百度百科”的比较详细的介绍(http://bai ke.baidu.com/view/27746.htm)
    ①参见孔庆东: 《超越雅俗》,重庆出版社,2008;范伯群、孔庆东编: 《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②谭德晶: 《网络文学批评论》,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第251页。
    ①参见蒙星宇: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张晓冉: 《网络诗歌论纲》,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等等。
    ① Houston A.Baker Blues,ideoiogy,and Afro-American literature:a vernacular theor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4.
    ①习传进: 《论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2卷第2期,2003年3月,第91-96页。
    ① Thomas McLaughlin, Street smart and critical theory-Listening to the Vernacular,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 pp.5-6.
    ②同上书,第5页。
    ③同上书,第6页。
    ④同上书,第160页。
    ⑤同上书,第一章。
    ① "aca-fan"是将自己认同于粉丝的学术研究者,或将自己认同于学术研究者的粉丝。
    ② Thomas McLaughlin,同上书,第55页.
    ③ Henry Jenkins,Fans,Bloggers,and Gamers: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p.52.
    ④Henry Jenkins,同上书,第89页。John Hartley,Popular Reality: Journalism, Modernity.Popular Culture,Arnold,1996.
    ⑤ Henry Jenkins,同上书,第89-114页。
    ①同上书,第57页。
    ②同上书,第58页。
    ③参见同上书,chaper 3, "Criticism in the Zines-Vernacular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④编辑部: 《起点中文网:网络文学商业化》, 中国商业评论2007年第10期,第99页。
    ⑤ Pierre Levy, trans. Robert Bononno,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Mankind's Emerging World in Cyberspace, New York:Plenum Press,1998.
    ① Terry Eagleton, God, the Universe, Art, and Communism,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 32, No.1, p.28.
    ①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8, pp.61-62.
    ②罗兰·巴特著,杨扬译: 《从作品到文本》, 《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1期。
    ③牛永峰: 《罗兰·巴特的文本观》,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04期。
    ④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①李里: 《论罗兰·巴特在《从作品到文本》中的文本观》,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3期,2010年3月,第94页。
    ① George Landow, Hypertext 3.0: Critical theory and new media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6, p.2.
    ② David J. Bolter, Wrting Space: The Computer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cy, Earlbaum, 1990, p.143.
    ① Terry Eagleton,Base and Superstructure revisited,New Literary History,Vol.31, No.2,spring 2000,p.240.
    ② Landow,同上书,第232页.
    ③ David J.Bolter,Wrting Space:The Computer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cy,Earlbaum, 1990,p.182-185.
    ① J. David Bolter, Richard Grusin, 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MIT Press, 2000.
    ① http://www.qidian.com
    ② http://www.qidian.com/Book/1321320.aspx
    ①安德森著,吴叡人译: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
    ①阿瑟·C.丹托(Arthur C. Danto)著,王春辰译: 《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第76页。
    ① Pierre Levy, trans. Robert Bononno,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Mankind's Emerging World in Cyberspace, New York:Plenum Press,1998.
    ① Pierre Levy, trans. Robert Bononno,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Mankind's Emerging World in Cyberspace, New York:Plenum Press,1998.
    ② Michael Hardt, Antonio Negri, Multitude, Penguin,2005.
    ③比如,正在(2011年3月)起点文学网站上连载的《从零开始》一书目前已超过一千万字。
    ①[德]彼得·比格尔著,高建平译: 《先锋派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②同上书,第68-69页。
    ① Thomas McLaughlin, Street smart and critical theory- Listening to the Vernacular,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 p.58.
    ①同上书,p.57.
    ①于辉: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 《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书店,2008年,第51页。
    ①同上书,第86页。
    ②谭德晶: 《网络文学批评论》,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第57页。
    ①雷小芳: 《网络穿越小说简论》,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第11卷第4其,2009年7月,第108页。
    ②李玉萍: 《网络穿越小说热潮原因解析》,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第7页。
    ③同上文,第8页。
    ①吴心怡: 《穿越小说的基本模式与特点》, 《文艺争鸣》,2009年02期,第145页。
    ②郭名华,赵玲: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5卷第5期,2008年10月,第83页。
    ③宋建峰: 《穿越小说:流行元素下的仿徨与呐喊》,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6期,2010年12月,第68页。
    ④参见Ien Ang, Watching Dallas: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Methuen, 1985; John Fiske, Reading the popular, Routledge,2007等。
    ①参见潘皓: 《文学作品中的“穿越时空”母题——兼议当道网络穿越小说》, 《青年文学》2010年第14期、王珂: 《穿越小说承载的社会意义》, 《电影评介》,2010年22期、郭名华,赵玲: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5卷第5期,2008年10月等等。
    ③宋建峰: 《穿越小说:流行元素下的彷徨与呐喊》,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6期,2010年12月,第69页。
    ③杨林香: 《青年青睐网络“穿越”小说的深层原因分析》, 《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06期。
    ①雷小芳: 《网络穿越小说简论》,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第11卷第4其,2009年7月,第110页。
    ②郭名华,赵玲: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5卷第5期,2008年10月,第82页。
    ① 参见 John Fiskc,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in Lisa A.Lewis(ed.) The Adoring Audic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cdia,Routledge,1992;邓伟: 《非理性文学消费与“粉丝”身份建构——以郭敬明、韩寒粉丝群体为个案》, 《长江学术》2010年04期等等。
    ②参见本论文第1章3节, “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局限”
    ③ http://forum.qidian.com/bookforumnew.aspx?BookId=1017141
    ②[德]彼得·比格尔著,高建平译: 《先锋派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2页。
    ③参见:N. Katherine Hayl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rrative and the Materiality of Hypertext, Narrative, Vol.9, No.1 (Jan.,2001), pp.21-39; Laura Shackelford, Narrative Subjects Meet Their Limits: John Berth's "Click" and the Remediation of Hypertext,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46, No.2 (Summer,2005), pp.275-310等等。
    ①李馥华: 《试析网络文学中的“挖坑”现象》,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中文摘要。
    ②同上文,第16-17页。
    ①李馥华: 《试析网络文学中的“挖坑”现象》,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15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版,第342页。
    ②苏晓芳: 《网络小说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37页。
    邓伟: 《非理性文学消费与“粉丝”身份建构——以郭敬明、韩寒粉丝群体为个案》, 《长江学术》2010·4。
    潘皓: 《文学作品中的“穿越时空”母题——兼议当道网络穿越小说》, 《青年文学》2010年第14期、王珂: 《穿越小说承载的社会意义》, 《电影评介》,2010年22期。
    傅其林, 《网络文学的付费阅读现象》, 《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02期。
    郭国昌: 《网络文学呼唤文学批评》, 《人民日报》2010年2月5日。
    郭名华,赵玲: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5卷第5期,2008年10月。
    贺天忠,鲁定元: 《网络文学无厘头与恶搞探析》, 《江汉大学学报》,第28卷第6期,2009年12月。
    何志钧: 《网络文学:无法忽略的“物质基因”》, 《中华读书报》2003年5月22日。
    胡庆军: 《虚伪者的狂欢节》, 《南方周末》,2000年7月7日第23版。
    黄来明: 《试论网络文学的“文本”特征》,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04年12月。
    金振邦: 《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 《东北师大学报》第189期,2001年1期。
    雷小芳: 《网络穿越小说简论》,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第11卷第4其,2009年7月。
    李存: 《试论“短信文学”》, 《文艺评论》2005/1。
    李涛: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 《皖西学院学报》第18卷第1期,2002年2月。
    李玉萍: 《网络穿越小说热潮原因解析》,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刘俐俐、李玉平: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兰州大学学报》第32卷第5期,2004年9月。
    龙秋嫒: 《超文本文学:网络与文学的新生儿》, 《赤峰学院学报》第30卷第12期,2009年12月。
    马慧: 《赛博空间的艺术真实性浅析》,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6卷第4期,2009年12月。
    牛永峰: 《罗兰·巴特的文本观》,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04期。
    孟繁华: 《网络文学:游戏狂欢还是“革命”?》,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04日。
    欧阳友权: 《学院派眼中的网络文学:中国首届“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中华读书报》,2004年09月22日。
    宋晖、赖大仁: 《文学生产的麦当劳化和网络化》, 《文学评论》2000年5月。
    宋建峰: 《穿越小说:流行元素下的仿徨与呐喊》,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6期,2010 年12月。
    邵燕君: 《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和新型机制的生成》, 《文艺争鸣:当代文学论坛》2009年12月。
    王宏图等: 《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笔谈》, 《社会科学》2001年8期。
    王小英、祝东: 《论文学网站对网络文学的制约性影响》, 《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王颖: 《十年论剑:新世纪网络文学现状与问题》,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王新萍: 《网络文学的界定及其特征》,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6期,2002年11月。
    王晓华: 《网络文学是什么?》, 《人文杂志》2002年第1期。
    吴心怡: 《穿越小说的基本模式与特点》, 《文艺争鸣》,2009年02期。
    杨剑虹: 《当前网络文学的尴尬与成因》, 《平原大学学报》第21卷第6期,2004年12月。
    杨林香: 《青年青睐网络“穿越”小说的深层原因分析》, 《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06期。
    杨梅: 《网络文学创新及其意义》, 《东岳论丛》第26卷第3期,2005年5月。
    杨新敏: 《网络文学:与谁交流?交流什么?怎么交流?》, 《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
    张海峰: 《浅论网络文学出版的几个问题》, 《出版发行研究》,2004年第6期。
    张贺: 《跨越“数字鸿沟”的合作:网络作家走进鲁迅文学院》, 《人民日报》2010年2月5日。
    张雅妮: 《国内网络文学现状的反思》,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8卷第2期,2005年5月。
    曹怀明 : 《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邓文华: 《海峡两岸数字艺术产业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付丹: 《从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三次转型看文学语言的发展模式》,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顾宁: 《网络社会环境下的当下中国文学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姜英: 《网络文学的价值》,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李馥华: 《试析网络文学中的“挖坑”现象》,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蒙星宇: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本体论》,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谭华孚: 《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王剑: 《韩国网络小说特征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王黎: 《女性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倾向》,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卫婷: 《网络传媒中的中国玄幻武侠文化》,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谢家浩: 《网络文学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张邦卫: 《媒介诗学导论》,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张雨: 《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柏定国, 《网络传播与文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陈晓明: 《德里达的底线:解构的要义与新人文学的到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何学威、蓝爱国: 《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梅红编: 《网络文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黄鸣奋: 《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黄鸣奋: 《超文本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黄鸣奋: 《互联网艺术产业》,学林出版社,2008。
    黄鸣奋: 《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学林出版社,2009。
    黄作: 《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金振邦: 《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蒋述卓、李风亮编: 《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孔庆东: 《超越雅俗》,重庆出版社,2008。
    廖祥忠: 《数字艺术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马季: 《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欧阳友权等: 《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2003。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4。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欧阳友权编: 《网络文学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欧阳文风、王晓生: 《博客文学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苏晓芳: 《网络小说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唐小兵编: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谭德晶: 《网络文学批评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王辉: 《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书店,2008。
    王文宏等: 《网络文化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王先霈编: 《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
    王铮: 《同人的世界》,新华出版社,2008。
    许苗苗: 《性别视野中的网络文学》,九州出版社,2004。
    张伟编: 《艺术视界》,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
    周志雄: 《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朱凯: 《无纸空间的自由书写—网络文学》,华龄出版社,2005。
    [美]阿瑟·C.丹托(Arthur C. Danto)著,王春辰译: 《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美]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日]柄谷行人: 《近代文学の终り》,NIPPON IPS CO., LTD.,2005.
    [法]德里达著,张宁译: 《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0年。
    [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著,洪佩郁、蔺月峰译: 《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
    [加]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著,赖盈满译: 《古腾堡星系:活版印刷人的造成》,猫头鹰出版,2008。
    [法]米歇尔·德·塞尔托(Michel de Certeau)著,李树芬译: 《多元文化素养:大众文化研究与文化制度话语》,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德]彼得·比格尔著,高建平译: 《先锋派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
    [新西兰]肖恩·库比特: 《数字美学》,商务印书馆,2007。
    F. Nietzsche, tran. Ian Johnston,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First Essay.
    John Fiske,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The Adoring Audience. Ed. L. Lewis, London:Rout ledge,1992.
    Laura Shackelford, Narrative Subjects Meet Their Limits:John Barth's "Click" and the Remediation of Hypertext,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46, No.2 (Summer,2005), pp.275-310.
    Lev Manovich, Database as a Symbolic Form, Cambridge:MIT Press,1998. http://transcriptions.english.ucsb.edu/archive/courses/warner/english197/Schedule_files/Manovich/Database_as_symbolic_form. htm
    N. Katherine Hayl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rrative and the Materiality of Hypertext, Narrative, Vol.9, No.1 (Jan.,2001), pp.21-39.
    Terry Eagleton, God, the Universe, Art, and Communism,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32, No.1, pp.23-32.
    Terry Eagleton,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revisited,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31, No.2, spring 2000, pp.231-240.
    Vannevar Bush, As We May Think, Atlantic Monthly 176(July 1945):101-8.
    David J. Bolter, Wrting Space:The Computer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cy, Earlbaum, 1990.
    David J. Bolter, Richard Grusin, Remediation:understanding new media, MIT Press, 2000.
    Espen Aarseth, Cyberext:Perspectives on Ergodic Literature,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George Landow, Hypertext 3.0: Critical theory and new media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6.
    Gilles Deleuze, The Logic of Sense, New York,1990.
    Henry Jenkins, Fans, Bloggers, and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
    Houston A. Baker, Blues, ideology, and Afro-American literature:a vernacular theo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4.
    Ien Ang, Watching Dallas: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Methuen,1985.
    John Fiske, Reading the popular, Routledge,2007.
    N. Katherine Hayles, My mother was a computer: digital subjects and literary text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Lawrence Lessig, Free Culture:The Nature and Future of Creativity, Penguin Books, 2005.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Peter Brooks,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
    Pickowicz, Paul. G., "Melodramatic Representation and the "May Fourth" Tradition of Chinese Cinema", in Widmer Ellen and Wang Te-wei, eds., 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rth:fiction and film in twentieth centrury cin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ierre Levy, trans. Robert Bononno,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Mankind's Emerging World in Cyberspace, New York:Plenum Press,1998.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8.
    T. Nelson,,Literary Machines, self-published,1981.
    Thomas McLaughlin, Street Smart and Critical Theory: Listening to the Vernacula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
    Walter J. Ong, Orality and literacy: 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Methuen,198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