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鸿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引文
(1) 见邓小平副总理在白宫欢迎国宴上的祝酒词,1979年1月29日,载《历史性的大事——中美建交和邓小平副总访美》,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54页。
    【1】 见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时事出版,1982年版,第98页。
    【2】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1362页。
    【3】 见《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页。
    【4】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年版,第1325页。
    【5】 《中美关系》(文件,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48页。
    【6】 同上,第184页。
    【7】 同上,第300页。
    【8】 见《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9】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0页。
    【10】 周恩来:《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1955年7月30日。
    【11】 王炳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93页。
    【12】 同上。
    【13】 见1958年9月7日《人民日报》。
    【14】 鉴于1949年10月1日起“中华民国”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取代,按照公认的国际准则,台湾、澎湖划岛理所当然应属中华人民共和国。
    【15】 见1958年9月7日《人民日报》。
    【1】 约翰·肯尼迪:《扭转颓势》(中译本),三联书店,1976年,第7页。
    【2】 【日】三好 修:《苏联帝国主义的世界战略》(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第52—53页。
    【3】 转引自边鹏飞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
    【4】 转引自斯蒂芬·格劳巴德:《基辛格:一个智者的面像》(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9页。
    【5】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68年7月19日,第26页。
    【6】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1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86—287页。
    【7】 毛泽东在1962年曾经说:“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许多不同的伟大的斗争。”
    【8】 参见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7页。
    【1】 见1969年1月28日《人民日报》。
    【2】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1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页。
    【3】 [美]《外交季刊》,1967年10月号
    【4】 后来由于美国方面给予在荷兰叛逃的一名中国外交人员以致治避难权,中国方面取消了原订于1969年2月20日举行的这次中美大使级会谈。
    【5】 参见铁竹伟:《陈毅元帅在“文化大革命”中》,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页;《叶剑英传略》,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7页。
    【6】 见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第323-324页。
    【7】 参见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页。
    【8】 《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462-463页。
    【9】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1册,第251页。
    【10】 关于这两次会谈的内容,主要引自《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1971年5月29日,并根据其它文献作了补充和归纳。
    【11】 见1970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12】 毛泽东5.20声明详见1970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13】 转引自李长久,施鲁佳主编:《中美关系二百年》,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4-215页。
    【14】 见1970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15】 指1970年7月3日,中国空军对侵入中国广西涠岛以西领海上空的美国军用飞机采取的行动。
    【16】 参见1970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17】 转引自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中译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97页。
    【18】 《毛泽东会见斯诺的谈话》,1970年12月18日。
    【19】 [美]《时代》周刊,1970年10月5日。
    【20】 口信内容引自《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1971年5月29日。
    【21】 [美]塔德.肖尔茨:《和平的幻想——尼克松外交内幕》(中译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第463页。
    【22】 引自《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1971年5月29日。
    【23】 [美]塔德.肖尔茨:《和平的幻想》(中译本),上册,第464页。
    【24】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2册,第355页。
    【25】 中国方面于1971年1月5日收到这一信息,这里概述的美方口信的主要内容引自《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淡的报告》,1971年5月29日。
    【26】 参见塔德.肖尔茨:《和平的幻想》中译本),上册,第466页。
    【27】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2册,第363页。
    【1】 转引自钱江:《“乒乓外交”始末》;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2】 见1971年2月5日《参考消息》。
    【3】 见1971年2月8日《参考消息》。
    【4】 见1971年3月3日《参考消息》。
    【5】 见1971年3月22日《参考消息》。
    【6】 《毛泽东关于对外宣传工作的批示》(1967年3月至1971年3月)
    【7】 转引自钱江:《“乒乓外交”始末》,第60——61页。
    【8】【9】 1971年4月7日《参考消息》。
    【10】 参见《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1971年5月29日)中的有关段落。
    【11】 参见钱江:《“乒乓外交”始末》,第137页。
    【12】 同上,第124页。
    【13】 参见1971年4月9日《参考消息》。
    【14】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367页。
    【15】 见1971年4月10日《参考消息》。
    【16】 见1971年4月11日《参考消息》。
    【17】 见1971年4月13日《参考消息》。
    【18】 见1971年4月14日《参考消息》。
    【19】 同上
    【20】 见1971年4月15日《参考消息》。
    【21】 经周恩来批示重新开放,美国队成为第一批参观的外国客人。
    【22】 周恩来同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谈话,详见《周恩来外交文选》,第469页——475页。
    【23】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267页——268页。
    【24】 转引李长久,施鲁佳主编:《中美关系二百年》,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8——219页。
    【25】 见1971年4月19日《参考消息》。
    【26】 见1971年4月24日《参考消息》。
    [27] 口信内容引自《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1971年5月29日。
    [28] 《尼克松回忆录》(中译本),中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36——237页。
    [29] 美方这三次口信内容,资料来源于《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1971年5月29日),笔者据此作了归纳。
    [30] 1971年4月17日,美国在电视广播的“黄金收视”时间里,播放了美国乒乓球队成员谈访华观感,并且在节目中穿插了美国记者迈尔斯在中国拍摄的八毫米彩色影片,使全美国观众看到了真实的中国。
    [31] 共同社东京4月15日电,见1971年4月17日《参考消息》。
    [32] 加拿大《蒙特利尔明星报》4月15日消息,见1971年4月26《参考消息》。
    [1] 口信全文引自《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的报告》附件,1971年5月29日。关于口信中建议的基辛格访华日期,后来经中美磋商改在7月9日至11日。
    [2] 参见陈敦德:《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昆仑出版社,1988版,第154页。
    [3] 这是仿照13世纪前来中国旅行从而创造了历史的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名字,意在表示这次访华行动具有“探险”的性质。
    [4] 尼克松后来说:“我们不能冒险提前公开透露这些我们无法预期其结果的会谈。这样做很可能会引起人们对连我们也无把握的会见产生过高的期望,而产生希望破灭的危险。而且那将会对中美双方造成压力,迫使我们两家都采取只能使讨论还未开始就陷于冻结的公开立场。”参见《尼克松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对外政策报告》,1972年2月。
    [5] 尼克松关于“五极世界”的讲话详见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时事出版社 1982年版,第75——80页。
    [6] 周恩来的这番话转引自王立、邱盛云:《历史的功勋——周恩来与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进程》,载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1989年版,第205——06页。
    [7] 参见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第221——222页。
    [8]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3册,第19页。
    [9] 转引自肖尔茨:《和平幻想》(中译本),下册,第543页。
    [10] 见1971年7月17日《参考消息》。
    [11] 美联社洛杉砚15日电,见1971年7月17日《参考消息》。
    [12] 原载罗伯特。萨特:《中苏关系》,美国国会研究部。转引自:庄去病:《美国对华政策中的苏联因素》,见《中美关系十年》,商务印书馆 1989年版,第67页。
    [1] 周恩来同赖斯顿的谈话详见1971年8月15日《参考消息》转载的美国《纽约时报》副社长赖斯顿8月9日发自北京的一则专电,题目是《赖斯顿在北京同中国总理谈话的正式记录》,这则专电发表于8月10日《纽约时报》。
    [2] 见1971年3月15日《参考消息》。
    [3] 赖斯顿的访华文章:《北京的购货单》,载1971年8月16日《参考消息》。
    [4] 这个文件注明:本件第一步应先印送和传达到各大军区党委常委,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常委、中央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常委(如无常委即传达给各单位领导机构正副职人员),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领导小组和党的核心小组。九屑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分别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常委和中央党、政机关领导小组的核心小组中一道听取传达和讨论。如其中有不适宜听传达和讨论的,可由各单位领导机构决定除外,并报中央备案。
    [5] 参见力平:《“文革”中的周恩来》(四)
    [6] 《周恩来外交文选》,第483页。
    [7] 姬鹏飞:《新中国外交的一代楷模》,载《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第18页。
    [8] 符洁:《“九.三”事件补白》,载《新中国外交风云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9]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3册,第56页。
    [10] [美]沃尔特斯:《秘密使命》,(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198页。
    [11] 这样安排是为了确保尼克松总统访华时不致于由于时差和高速飞行而过份疲劳。
    [12] 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时,曾在与周恩来会晤的开场白中把中国称为“神秘的国土”。
    [13] 转引自:《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3册,第60——61页。
    [14] 会谈中美方提出两个日期以供选择:1972年2月21日或3 月16日;中方选定了前一个日期。
    [15] 转引自:王立,邱盛云:《历史的功勋》,载《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第200页。
    [16] 详见《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3册,第十九章。
    [17] 参见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第222页。
    [18] 参见:王立、邱励云:《历史的功勋》。
    [19]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3册,第53页。
    [20] 见1971年6月4日《参考消息》。
    [21] 见《中美关系》(文件和资料选编),第312——318页。
    [22] 同上,第321页。
    [23] 同上,第189——192页。
    [24] 美,日等19国(后增加两国)的这两项提案是于9月22日向大会提出的。所谓“重要问题”提案,即将“驱蒋”作为重要问题对待,须三分之二多数才能通过。所谓“双重代表权”提案,即由中国取得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席位,台湾当局继续保留在联合国内。
    [25] 这一奇观格外刺激了美国。尼克松大发雷霆,他认为这是一种“毫不掩饰的高兴”和“个人仇恨”的“惊人的表演”;齐格勒威胁说,这种挑衅性的不庄重的行为可能“极其严重地损害美国对联合国的支持,甚至将“影响外援拨款”。
    [26] 见《中美关系》(文件和资料选编),第203页。
    [27] 中国代表团的组成除了团长乔冠华,副团长黄华之外,还有代表:符浩、熊向晖,陈楚;副代表:唐明照、安致远,王海容。
    [28] 中美谈判的具体过程参见熊向晖:《周总理对我的几次批评》。
    [29] 《尼克松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对外政策报告》,1972年2月9日。
    [30] 转引自李长久,施鲁佳主编:《中美关系三百年》,第230页;尼克松的这个讲话引起了中国方面的注意,后来周恩来总理曾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洒词中引用了其中的后面一段。
    [31] 当时美方的一些官员还以为真正的欢迎仪式可能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那里会是人山人海。
    [32]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4册,第17页。
    [33] 《尼克松回忆录》(中译本),中册,第251页。
    [34]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第4册。第16页。
    [35] 这曾是尼克松总统就职仪式上选用的曲目,中国方面的细致和周到由此可见一斑。
    [36] 由于时差的关系,中国的晚上恰好是美国当天的早晨。
    [37] 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第20——21页。
    [38] 同上,第90——91页。
    [39] 参见王立、邱盛云:《历史的功勋》。
    [40] 参见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第223——224页。
    [41] 刊登于1972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42] 万隆会议列举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其核心内容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致相同。
    [43] 由“空军一号”改名,意在纪念美国第一届总统乔治·华盛顿(1776年就职);他的一句名言:“对一切国家恪守信用和正义。同所有的入和平与和睦相处。”被称为“七六年精神”。
    [44] 路透社上海2月28日电,载1972年3月1日《参考消息》。
    [45] 美联社华盛顿2月28日电。载1972年3月1日《参考消息》。
    [46] 在通常情况下,只应邀请同总统访问有关的国家的使节来迎接总统回国,但这一次美国国务院破例邀请了驻华盛顿的所有外国大使出席欢迎仪式,不过台湾当局的“大使”沈剑虹没有出席。
    [47] 这里他纠正了一万六千英里的说法。
    [48] 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第94——95页。
    [49] 1972年3月1日《参考消息》。
    [50] 1972年3月2日《参考消息》。
    [51] 1971年11月,周恩来总理在同《星期日时代周刊》记者马克斯韦尔的一次谈话中,严厉批评了英国关于“台湾地位未定”的立场,指责英国“企图帮美国的忙”。参见法新社驻京记者迪萨布隆的文章:《人民中国和英国之间关系正常化》,载1972年3月16日《参考消息》。
    [52] 参见1972年3月3日《参考消息》。
    [53] 参见1972年3月1日《参考消息》。
    [54] 美国白宫副新闻秘书沃伦估计,这次会见的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参见1972年3月6日《参考消息》。
    [55][56] 参见1972年3月8日《参考消息》。
    [1] 详见《中共中央关于中美联合公报的通知》中关于口号不提“胜利”的说明,这份文件还进一步指出,国内同志对此感到不能理解,可适当予以解释。
    [2] 参见1972年3月15日《参考消息》。
    [3] 原来中国方面曾拟定由李梦华担任团长,参见《庄则栋沉浮记》,载《东方纪事精华本》(B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4] 1972年4月21日《参考消息》。
    [5] 1972年6月26日《参考消息》。
    [6] 1972年底毛泽东主席亲自会见了越南南方临时革命政府外长阮氏萍女士,表明了中国支持越南人民打到底的坚定立场,与此同时,周恩来明确表示,美国恢复对北越的轰炸“肯定会影响中美关系”,参见1973年11月1日《参考消息》。
    [7] 参见索尔兹伯里的文章:《周如何结束越南战争的劝告》,载1972年6月20日《参考消息》,其中周恩来提到的几个美国将军认为,“朝鲜战争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进行的错误的战争”这段话,译文有误,实际上那几个美国将军是说如果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那将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进行的错误的战争。
    [8] 基辛格认为这种戏十分枯燥乏味,为了免受其苦,只好俏然打盹,但为了避免出洋相,必须在最后一幕演完,灯光大亮之前醒过来。
    [9] 基辛格:《动乱年代》(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册,第69—70页。
    [10] 《毛泽东会见基辛格时的谈话》(节录),1973年2月17日。
    [11] 这两名美国飞行员于3月15日由深圳出境。
    [12] 后来的事实证明,当时中共中央对来自苏联的危险有些估计过高,同时把苏联称作“苏修”也不符合苏联国内的实际情况,但当时苏联在对外关系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政策,并且处在一种咄咄逼入的态势,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方面的高度警惕。
    [13] 基辛格的谈话详见1973年2月24日《参考消息》,第1版。
    [14] 这一条纯粹是为了安抚苏联。
    [15][16] 197 3年3月1日《人民日报》。
    [17] 参见1973年3月25日《参考消息》。
    [18] 指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
    [19] 指他与尼克松的会见。
    [20] 指中国与西德建交事宜。
    [21] 毛泽东关于国际局势的意见,详见《毛泽东同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纪要》,1973年7月4日。
    [22] 国防大学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1988年10月版,第25-26页。
    [23] 参见1973年11月12日《参考消息》。
    [24] 姬鹏飞和基辛格的讲话详见 1973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25] 参见基辛格:《动乱年代》(中译文),第2册,第十五章。
    [26] 毛泽东同基辛格的谈话转引自基辛格:《动乱年代》,第2册,第十五章。
    [27] 基辛格、姬鹏飞的讲话详见197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32页。
    [2] 毛泽东:《和美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089页。
    [3] 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美国和法国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为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伙同以色列于同年10月底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埃及人民奋起抗战,终于在11月6日迫使英、法和以色列同意停火,随后相继撤军。美国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借机混水摸鱼,多方活动,排挤英法,企图称霸中东。
    [4]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41页。
    [5] 转引自陈忠经:《国际战略问题》,时事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128页。
    [6] 邓小平1974年4月10日在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7] 毛泽东曾批示:“好,赞同。毛泽东,七四年四月四。”
    [8] 邓小平1974年4月10日在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9]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7页。
    [10] 邓小平1974年4月10日在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11] 毛泽东1970年10月的一次谈话,转引自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12] 邓小平1974年4月10日在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13] 同上。
    [14] 毛泽东1973年9月的一次谈话。毛泽东在1973年11月和1975年4月的谈话中也说过类似的话。转 引自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15][16] 邓小平1974年4月10日在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1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9页。
    [18] 邓小平1974年4月10日在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19] 同上。
    [20] 同上。
    [21] 同上。
    [1] 转引自《尼克松回忆录》(中译本),中册,第336页。
    [2] 1970年6月美国各情报机构的联合报告,其中有窃听电话等内容。
    [3] 参见《尼克松回忆录》(中译本),下册,第278—279页。
    [4] 见1974年8月11日《参考消息》。
    [5] 见1974年10月23日《参考消息》。
    [6] 参见1974年11月28日《参考消息》。
    [7] 同上。
    [8] 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6页。
    [9] 基辛格:《动乱年代》(中译本),第2册,第337页。
    [10] 见国防大学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下册,第25页。
    [11] 1973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12] 转引自1976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13] 外交部:《外交通报:毛泽东同卡翁达、布迈丁的两次谈话》,1974年3月12日。
    [14] 外交部:《关于毛泽东同尼雷尔谈话内容的通报》,1974年5月12日。
    [15] 外交部:《关于毛主席同希思谈话内容的通报》,1974年6月10日。
    [16] 见1975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17] 同上。
    [18] 见1975年2月21日《参考消息》。
    [19] 见1975年5月4日《参考消息》。
    [20] 见国防大学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下册,第203页。
    [21] 见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第25页。
    [22] 见1975年5月10日《参考消息》。
    [23] 参见1975年6月5日《参考消息》。
    [24] 见1975年9月19日《参考消息》。
    [25] 转引自: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中译本),第106页。
    [26] 见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第114—115页。
    [27] 见1975年12月1日《参考消息》。
    [28] 见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第26—27页。
    [29] 见1975年12月5日《参考消息》的报道。
    [30] 1975年12月6日《参考消息》。
    [31] 见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第119页。
    [32] 福特关于“新太平洋主义”的讲话,详见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第127—130页。
    [33] 见1976年4月2日《参考资料》下午版。
    [1] 见1977年5月25日《参考消息》。
    [2] 见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第133页。
    [3] 见1977年7月2日《参考消息》。
    [4] 参见卡特:《保持信心》(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76页。
    [5] 这里万斯有意不用“废除”一词。
    [6] 参见万斯:《困难的抉择》(中译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82——83页。
    [7] 1977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8] 1978年5月19日,邓小平会见一批美国报刊发行人和编辑时曾说:当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企业为签订同一个合同而竞争的时候,中国必然要照顾那些早先已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国家。见1978年5月22日《参考消息》。
    [9] 布热津斯基:《实力与原则》(中译本)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237页。
    [10] 参见《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决策人访问记》,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中文丛书系列第80册,第35页
    [11] 1978年4月14日《参考消息》。
    [12] 参见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选编:《美中建交前后——卡特,布热津斯基和万斯的回忆》,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第48—49页。
    [13] 黄华外长和布热津斯基的谈话详见 1978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14] 布热津斯基同邓小平的谈话详见《美中建交前后——卡特,布热津斯基和万斯的回忆》第55—56页;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第18章有关部分。
    [15] 布热津斯基和黄华的讲话详见 197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16] 见1978年5月30日《参考消息》。
    [17] 即布热津斯基。
    [18] 参见1978年12月1日《参考消息》。
    [19] 在中美关系正常之前,中国就邀请了一些美国大公司来华为自然资源的开发,重工业建设以及石油开采等领域提出建议。
    [20 参见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第230页。
    [21] 参见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第229页。
    [22] 卡特总统的讲话详见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第138——140页。
    [23] 见1978年12月17日《参考消息》。
    [24] 布热津斯基:《实力与原则》(中译本),第267页。
    [25] 万斯:《困难的择抉》(中译本),第120页。
    [26] 参见1978年12月18日《参考消息》。
    [27] 转引自邓小平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国家美术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亚洲协会五团体招待会上的讲话,1979年1月30日。
    [28] 美国《时代》杂志在报道邓小平谈话时,把这句话说成是“70年代初以来,美国一直处于战略退却”,邓小平访美期间 就此对记者作了订正,这里采用邓小平订正过的话,后面的一句:目前战争的主要策源地是苏联,也是采用邓小平访美期间订正过的话。
    [29] 参见美国《时代》:杂志报道邓小平副总理会见记,载1979年1月31日,2月1日《参考消息》。
    [30] 卡特总统在白宫欢迎邓小平副总理的仪式上的讲话,载《历史性的大事——中美建交和邓小平副总理访美》,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46页。
    [31] 邓小平副总理在白宫欢迎仪式上的讲话,载《历史性的大事——中美建交和邓小平副总理访美》,第49页。
    [32] 参见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选编:《美中建交前后——卡特、布热津斯基、万斯的回忆》,第22——23页。
    [33] 参见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第231页。
    [34] 冬梅编:《中美关系资料选编》(1971.7——1981.7),第11页。
    [35] 1979年2月5日《参考消息》。
    [36] 参见1979年2月2日《参考消息》。
    [37] 邓小平副总理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签字仪式上的讲话 ,载《历史性的大事——中美建交和邓小平副总理访美》,第66页。
    [38] 卡特总统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签字仪式上的讲话,载《历史性的大事——中美建交和邓小平副总理访美》,第67页。
    1、《毛泽东关于对外宣传工作的批示》,1967年至1971年3月。
    2、《毛泽东会见斯诺的谈话》,1970年12月18日。
    3、《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1971年5月29日。
    4、《中共中央关于中美联合公报的通知》,1972年3月7日
    5、《中联部、外交部关于召开外事会议的请示报告和周恩来的批语》,1972年12月28日,30日。
    6、《毛泽东会见基辛格时的谈话》,1973年2月17日。
    7、外交部:《外交通报》第12期,1973年2月24日。
    8、《毛泽东会见马里国家元首特拉奥雷时的谈话》,1973年6月22日。
    9、《毛泽东同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纪要》,1973年7月4日。
    10、《毛泽东会见刚果人民共和国总统恩古瓦比时的谈话》,1973年7月29日。
    11、《毛泽东对江青诬陷周恩来的批评》,1973年12月9日。
    12、《毛泽东关于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等问题的谈话要点》,1973年12月。
    13、《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的谈活》,1974年2月22日。
    14、《邓小平在联大特别会议上的发言》,1974年4月10日
    15、中共中央转发外交部《关于毛主席同尼雷尔谈话的主要内容的通报》的通知,1974年5月12日。
    16、中共中央转发外交部《关于毛主席同希思谈话内容的通报》的通知,1974年6月10日。
    17、《周恩来在政治局常委会上传达的毛泽东谈话要点》,1974年末至1975年初。
    18、《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75年7月14日。
    19、《叶剑英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1975年7月15日。
    20、《邓小平副总理同美国广播电视界的谈话》,1979年1月31日。
    21、尼克松:《越战之后的亚洲》,载《外交季刊》(英文版),1967年10月号。
    22、《美国总统公文汇编:理查德·尼克松,1971》(英文版),华盛顿:政府印刷局,1972年版。
    23、《美国总统公文汇编:理查德·尼克松,1971》(英文版),华盛顿:政府印刷局,1972年版。
    24、《尼克松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对外政策报告》(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5、《尼克松1973年对外政策报告》(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6、《1974年美国对外关系:文件记录》,(英文版),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1977年版。
    27、《缓和:第93届国会第2次会议参议院外交委员举行的关于美国与共产党国家关系听证会》(英文版),华盛顿:政府印刷局,1975年版。
    28、《中美关系(文件、资料选编),北京人出版社,1971年版。
    29、冬梅编:《中美资料选编》(1971.7——1981.7),时事出版社,1982年版。
    30、李长久,施鲁佳主编:《中美关系二百年》,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31、《历史性的大事——中美建交和邓小平剐总理访美》(资料),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2、《“文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中、下册,国防大学党史建政工教研室编,1988年版。
    33、《中共党史参考资料》(1966.5——1977.8),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1979年版。
    3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6、廖盖隆主编:《1949——1989年新中国编年史》,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37、《毛泽东选集》1——5卷。
    38、 周恩来外交文选》。
    39、《邓小平文选》。
    40、[美]《尼克松回忆录》(中译本),上、中、下册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41、[美]理查德·尼克松:《领导者》(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
    42、[美]理查德·尼克松:《现实的和平》(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43、[美]《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1——4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版。
    44、《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中译本),1——3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45、[美]亨利·基辛格:《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景》(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46、[美]《福特言论选集》(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47、[美]《布热津斯基言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48、[美]吉米·卡特:《保持信心》,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
    49、[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实力与原则,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50、[美]赛勒斯·万斯:《困难的抉择——美国对外政策的危急年代》,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51、[日]宇佐美滋、苏起:《美国对中国政策决策人访问记》(中译本),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中文丛书系列第80册。
    52、沈剑虹:《使美八年纪要》,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
    53、[美]《黑格回忆录》(中译本),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
    54、[美]弗农·阿·沃尔特斯:《秘密使命》(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
    55、[美]比尔·加利:《白宫秘闻》(中译本),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56、[美]雅洛布·比姆:《出使苏联东欧回忆录》(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7、[苏]舍甫琴柯:《与莫斯科决裂》(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58、[美]《斯诺文集》(中译本)1——4卷,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59、王炳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60、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新中国外交风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61、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2、谢益显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3、谢益显:《折冲与共处——新中国对外关系4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4、《中美关系十年》(中美建交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65、方钜成、姜桂侬:《周恩来传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6、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67、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8、金春明:《“文化大革命”论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9、《不尽的思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70、钱江:《“乒乓外交”始末》,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71、陈敦德:《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昆仑出版社,1988年版。
    72、袁明、[美]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1945—1955年中美关系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3、刘德斌:《美国世界战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版。
    74、时事出版社选编:《中美苏战略三角》,时事出版社,1983年版。
    75、时殷弘:《尼克松主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76、陈忠经:《国际战略问题》, 时事出版社,1987年版。
    77、啸天:《尼克松》,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8、陈有为:《基辛格评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79、马克任:《中美外交评论两百篇》上、下册,台北:世界日报社,1984年版。
    80、[美]亨利·布兰登;《美国力量的收缩》(中译本),三联书店,1974版。
    81、[美]亨利·欧文主编:《七十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中译本),三联书店,1975年版。
    82、[美]塔德·肖尔茨:《和平的幻想——尼克松外交内幕》(中译本)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3、[美]M·贝科威茨:《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84、[美]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一个外国人看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外交政策》(中译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85、[美]哈里什·卡普尔编:《开放中的中国》(中译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86、[美]弗正清:《美国与中国》(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87、《美中关系未来十年——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对华政策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院编译组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8、[法]安德烈·方丹:《同床异梦——纷纭世事二十年,(1962——1981)》(中译本),新华出版社出版,1986年版。
    89、[美]迈克尔·谢勒:《二十世纪的美国与中国》(中译本),三联书店,1985年版。
    90、[美]马文·卡尔布,伯纳德·卡尔布:《基辛格》(中译本)上、下册,三联书店,1975年版。
    91、[美]威廉·富布赖特:《跛足巨人:美国对外政策及其国内影响 》(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92、[美]罗斯·Y·凯思:《美国政治中的“院外援华集团”》(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93、《战后美国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94、李强:《美国与台湾关系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95、《人民日报》。
    96、《参考消息》。
    97、《外交季刊》(英文版)。
    98、《中国季刊》(英文版)。
    99、《新闻周刊》(英文版)。
    100、《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文版)。
    101、《政治科学季刊》(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