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说新语》人物品藻的生态审美意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世说新语》为素材,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哲学思想指导,对魏晋人物品藻中所包含的生态审美意蕴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考察魏晋士人的自然生态意趣。中国古人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历来具有一种独特的东方生态智慧,那就是追求“天人合一”。这种智慧在魏晋士人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魏晋士人发现了自然界的美,并把自己的一往深情投入其中,与自然品题会通、相亲相融。他们在品藻人物的时候,常常用自然山水和某种景物来形象地比喻人物。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月山川,风云雷电、林木禽鸟、珠宝玉石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观物象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美好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被魏晋士人广泛用来品题人物、描摹人格。如:“飘如游云,矫若惊龙”、“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谡谡如劲松下风”等等,这些即是对人的品赏,也是对自然的礼赞,人与自然交相辉映,浑然合一。魏晋士人不仅注重人物美品评与自然美品赏话语上的会通,更追求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直接融为一体,相亲相乐。他们争相以与自然山水相处为乐,以与鸟畜禽鱼厮守为欢,或栖居于田园美墅,或雅聚于竹林幽谷,或畅游于名山大川,他们对大自然的依恋,已真正达到了“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境地。魏晋士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把自然当作自己的朋友和“自来亲人”,暗合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生态美学精神,对于我们重新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倡导生态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亲近自然的生态人格,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其次,从人与人的关系维度考察魏晋士人的社会生态理想。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家的“三纲五常”经由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强化逐渐成为整个封建时代几乎无法撼动的道德律。而魏晋时代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儒教相对衰敝、伦常关系相对松解的时期。魏晋士人将“自然”的观念引入社会领域,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世俗名教纲常,高扬人的自然本性和个体价值,不仅重新发现了自我,而且重新发现了他人,特别是重新发现了妇女和儿童,开启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境界。正如《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所反映的,君王可以为臣子“驴鸣送葬”,儿子可以直呼父亲的名字,妻子可以公然狎昵自己的丈夫……这种变化,如果用辩证法的眼光去看,就会知道,是对汉朝独尊儒术的一种否定和反动,是向前的变化,是进步。它强烈地昭示了魏晋士人对虚伪名教的批判和对真实人性的追求,表现出他们渴求建立一种相互欣赏、平等对话之人伦关系的社会生态理想和历史愿望,对于我们建设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从人与自身的关系维度考察魏晋士人的精神生态旨归。人的生存,就其活生生的状态而言都只能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最终都要落实到人与自身的关系即人的个体生存上。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具有鲜明的生存论特色,追求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高度一致,力主通过审美(艺术)达到个体生存的自由与超越,实现人诗意地栖居。“魏晋风度”即为中国古代诗性人格的典型代表。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支道林养马重其神骏、放鹤归林;阮籍见邻家妇有美色,常与之共饮,醉后便眠其侧,终无他意;王子猷深夜访友,乘兴而去,兴尽而返,至门前而不入……魏晋士人以一种超物质实用和超社会常规的审美态度待人接物,平淡的生活由此脱俗而大放异彩,个体的生存于是自由而充满诗意。这种依凭人的主体创造性而开创审美化、艺术化人生境界的生存智慧,对于我们克服人为物役和人的异化,培育具有诗性智慧和审美精神的生态人格是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源。
     总之,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魏晋士人品评人物并不持狭隘单一的标准,而是立足于人的本真存在即人是一种多维关系存在,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品题会通、相亲相融,推崇人与人之间的彼此欣赏、平等对话,高扬个体生存的自我超越,表现出一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生态智慧和审美情怀,与当今生态美学家大力提倡的生态审美理念有诸多相通之处,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人格培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Based on the book Shi Shuo Xin Yu,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ical holism made an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aesthetic implication in judgment on people during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First of all,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was examin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ince the relationship demonstrates a unique Oriental ecological wisdom, namely the "Integration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 Such wisdom is particularly conspicuous among scholars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who, once discovering the beauty in nature, became affectionate with and deeply attached to nature, and finally integrated with nature. Accordingly, when making judgment on people, these scholars frequently made a vivid comparison of people to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scenery. As a result, such natural wonders as the sun, the moon, the mountains, the clouds, the lightning, the woods, the birds, the jade and the jewelry commenced to display unprecedented grace and loveliness to the aesthetic subject, hence such natural scenery was widely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 and to depict their personality. For example,"drifting like a cloud, rearing like a startled lion","his face like congealed ointment and his eyes like dotted lacquer","bright and shining as the willow in spring","light and imposing like dawn clouds rising","brisk and bracing like the wind beneath sturdy pines"—these clauses on the one hand show poetic appreciation of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and on the other hand pay a tribute to nature, so that radiance and beauty is added to man and nature, so that man and nature are merged and integrated into one.In addition to integration of judgment on people with natural appreciation, scholar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lso made greatest endeavor to directly achieve unification with nature in daily lives in order to love and amuse each other. Consequently they competed to enjoy neighborhood with the natural landscape, to be harmonious with the livestock and fish and birds, by such ways as inhabiting in the pastoral huts, or holding parties in the bamboo or the secluded valley, or going sightseeing in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As a result their attachment to the nature went to the extent of "how could I live a single day without these gentlemen [both men and natural wonders]". These scholars became united with nature by considering nature as their friends who "come of their own accord to be intimate with men". Such a concept coincides with modern ecological aesthetic conception in terms of harmony and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hence of great inspiration for reconside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or defini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for advocation of eco-friendly production mode and lifestyle, as well as for cultivation of eco personality in loving nature, protecting nature, and endearing nature.
     Secondly,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social and ecological ideal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from the person-to-person relationship.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e Confucian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as advocated and enhanced by the ruling clas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the unshakeable moral law throughout the feudal era. However,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re rare in the Chinese history in that the Confucianism at that time was relatively destitute and family ethics was relatively liberal.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ituation, the scholars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nature" into social dimension, proposing to "prefer nature to Ming Jiao [the Confucian ethical code]". Their objection to any secular ethical code highlighted the nature and individual value, which leads to re-discovery of self and of others, especially of women and children, thus to reach new frontiers in human relations. As reflected in the book "Shi Shuo Xin Yu" and related materials, the emperor found it acceptable to "make donkeys'brays to mourn his courtiers'decease"; the son might address his father by his first name; the wife might in public show "inappropriate" intimacy with her husband...Such a change, from the point of dialectics, is a negation of the Confucian monopolization in the Han Dynasty, a progress that strongly displays criticism of the hypocrisy of Ming Jiao and pursuit of true humanity, only to echo their desire to establish a social and ecological ideal featured by mutual appreciation and equal dialogue. This is of significant reference both in a)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
     Finally, the paper in terms of man and their ego discussed the spiritual ecological belonging of scholar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Survival of people is nothing but specific and individu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man and man, ultimately is reflec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heir ego, that is, in individual survival. Existentialism is typic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with focus on high consistence of the life realm and the aesthetic realm, so that the aesthetic subject might enjoy freedom from and surmount the individual survival by aesthetic activities, as reflected in poetic dwelling. The "Wei-Jin Styl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ic personality. The book "Shi Shuo Xin Yu" says that Liu Ling on many occas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ine would be completely uninhibited, so that occasionally he would take off his clothes and sit naked in his room; that whenever Huan Zi-ye heard unaccompanied singing, he would always cry aloud,"Alas! What shall I do?"; that Zhi Dao-lin always kept several horses and valued them for their divine swiftness, and set the crane free so that it could fly away; that Ruan Ji found the wife of his neighbor was very pretty and frequently drank with her, and in drunkenness he would sleep by her side without any evil intention; that Wang Zi-you visited his friend Dai at night, but when reaching his gate he returned home. When asked why, Wang replied,"I went there on an impulse, and when the impulse was gone what for to see him?"...These scholars handled human relationship by surpassing the pragmaticism and the social norms, thus to make the dull and flat life refined and novel, and to add poetic implication to the individual survival. Such wisdom concerning existence, proposed by human creativity, featured by aesthetization and artification, is of extremely valuable ideological resources as inspiration to overcome the human-slaved materialism and human alienation, and to cultivate poetic wisdom and ecological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of aesthetic spirit.
     To sum up, scholar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made judgment on people not from a narrow single standard, instead they made judgment based on human being's existence, namely a multi-dimensional relationship existence, with focus on the unity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onsequently they held in high esteem such qualities as mutual appreciation and equal dialogue, they highlighted self-transcendence of individual survival, only to demonstrate such ecological wisdom and aesthetic feelings as "Every form of beauty has its uniqueness, precious is to appreciate other forms of beauty with openness; if beauty represents itself with diversity and integrity, the world will be blessed with harmony and unity." Such a thought has many things in common with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concept advocated strongly by current ecological estheticians, thus highly inspiring for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引文
①据美国汉学家马瑞志先生统计有626人。
    ①杨勇:《读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后叙》,《<世说新语校笺>论文集》,正文书局,2003年第1版,第77页。
    ②周法高:《读世说新语小记》,《<世说新语校笺>论文集》,正文书局,2003年第1版,第133页。
    ③郑骞:《世说新语校笺书评》,《<世说新语校笺>论文集》,正文书局,2003年第1版,第103页。
    ④徐道鄰:《世说新语校笺书评》,《<世说新语校笺>论文集》,正文书局,2003年第1版,第123页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汤一介等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①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47页。
    ①王诺:《欧美生态批评》,学林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24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81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1版,第65—66页。
    ②同上,第70页。
    ③[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④同上,第2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519页。
    ②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501页。
    ②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33页。
    ③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第267页。
    ①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第273页。
    ②同上,第277页。
    ①朱熹:《论语集注》。
    ②《庄子·逍遥游》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④董仲舒:《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①王充:《论衡·淡天》。
    ②王充:《论衡·变虚》。
    ③王充:《论衡·自然》。
    ④王充:《论衡·寒暖》。
    ⑤王符:《潜夫论·本训》王符:《潜夫论·本训》。
    ⑦王符:《潜夫论·本训》
    ①王弼:《老子注》。
    ②阮籍:《达庄论》
    ③嵇康:《声五哀乐论》。
    ④郭象:《庄子注》。
    ⑤同上。
    ⑥同上。
    ⑦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54页。
    ⑧郭象:《庄子注》。
    ①《荀子·儒效》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汤一介等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②刘纲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04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7页。
    ①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40页。
    ②同上,第38页。
    ①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页。
    ①张岱年:《文化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08页。
    ②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①《周易·咸卦》。
    ①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②孙绰:《遂初赋序》。
    ③沈约:《宋书·戴颙传》。
    ④释慧皎:《高僧传》卷六《慧远传》。
    ①布尔迪厄:《区分》,英文版,罗特里奇出版社1984年版。转引自《西方美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618页。
    ①彭亮:《竹林七贤的玩法》,《风景名胜》,2009年第6期。
    ②房玄龄等:《晋书·贾谧传》。
    ①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5月第1版,第156页。
    ①逮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3页。
    ①宗炳:《画山水序》。
    ①李延寿:《南史》卷七十六《陶弘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同上。
    ③同上。
    ①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①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②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
    ①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33页。
    ①《论语·八佾》。
    ②《论语·颜渊》。
    ③《孟子·离娄下》。
    ④《孟子·尽心下》。
    ⑤《孟子·滕文公上》。
    ⑥《孟子·万章下》。
    ①蒙培元:《不应将“无常”和“三纲”捆绑在一起》,《北京日报》,2006年4月3日。
    ②《荀子》。
    ③《韩非子·忠孝》。
    ④《韩非子·爱臣》。
    ①《韩非子·忠孝》。
    ②《韩非子·主道》。
    ③《史记·叔孙通列传》。
    ④《朱子语类》卷一三五。
    ①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康有为全集》,姜义华、张荣华编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余英时:《“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
    ①范哗:《后汉书》。
    ②同上。
    ③《世说新语·德行》33刘孝标注引《晋中兴书》。
    ④同上。
    ⑤范哗:《后汉书》。
    ⑥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5页。
    ⑦同上,第34页。
    ①《老子》五十七章。
    ②《庄子·应帝王》。
    ③《庄子·则阳》。
    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6页。
    ②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1版,第779页。
    ①胡应麟:《诗薮·六朝》。
    ②陈寿:《三国志·钟会传》。
    ③姚思廉:《陈书·孝行传》。
    ④房玄龄等:《晋书·烈女传》。
    ⑤萧子显:《南齐书·王融传》。
    ⑥同上。
    ⑦李延寿:《南史·何承天传》。
    ①魏收:《魏书·崔玄伯传》。
    ②同上。
    ①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42页。
    ①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六。
    ①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2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80页。
    ②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30页。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l版,第196页。
    ①沈约:《宋书》。
    ②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2版,第230页。
    ①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85页。
    ①房玄龄:《晋书·阮籍传》
    ①皇侃:《论语义疏·阳货》章引《论语释疑》。
    ②同上。
    ③陈寿:《三国志·魏志》卷二十八《钟会卷》注引何邵《王弼传》。
    ④阮籍:《达庄论》。
    ⑤嵇康:《难自然好学论》。
    ①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论风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610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273页。
    ①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40页。
    ②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第273页。
    ③同上,第281页。
    ④陈望衡:《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真”》,《学术月刊》,1998年第4期。
    ①陈寿:《三国志·魏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注引《魏略》 第276页。
    ①刘纲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30页。
    ①陈迎辉:《(世说新语)的形而上品格》,《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1期。
    ①杨祖陶、邓晓芒:《康德三大评判精粹》,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455页。
    ②同上书,第431页。
    ②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4页。
    ①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第158页。
    ②《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①宗白华:《<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第267页。
    ①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学研究概论》,学林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33页。
    ②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7页。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0页。
    ①刘再复:《多元社会中的“群”“己”权利界限》,《读书》,2012年第1期。
    ②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第一版,第266页。
    ①陈望衡:《心灵的冲突与和谐:伦理与审美》,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②孙郁:《在鲁迅的暗区里》,《读书》,2009年第6期,123灭。
    ③崔茂新:《一个有待于开发的美学研究新领域——关于建构“文化人格美学”的设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①曼弗雷德·S·弗林斯:《舍勒的心灵》,张玉平、张任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1页。
    ②傅佩荣:《哲学与人生》(第二版),东方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第121—122页。
    ①宋秀葵、李玲:《西方女性主义与文学》,《读书》,2012年第1期。
    ②[美]戴斯·贾丁斯著:《环境伦理学》,林官民、杨爱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86页。
    ①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修订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第226页。
    ①滕守尧:《艺术与创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8页。
    ②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第273页。
    ①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页。
    ②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③林清玄:《在细微的爱里》,《情深,万象皆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85页。
    ①梁从诫、梁晓燕主编:《为无告的大自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①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7月第1版,第63页。
    ②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
    [1]刘盼遂:《世说新语校笺》,《国学论丛》第一卷4号;《序》与《凡例》分别见于《文学同盟》11、13期,1928年
    [2]李审言:《世说笺释》,《制言》杂志第52期,1939年,收入《李审言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3]王先谦:《世说新语》三卷,清光绪十七年思贤讲舍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2年。
    [4]王叔岷:《世说新语补证》,台北艺文印书馆,1975年。
    [5]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
    [6]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
    [7]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正文书局有限公司,台北,2000年。
    [8]马瑞志:《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Richard B.Mathe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1976年。
    [9]韩晶、任晓彤:《世说新语》(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0]马瑞志英译,张万起、刘尚慈今泽:《世说新语(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中华书局,2007年。
    [1][德]康德:《康德三大批判精粹》,杨祖陶、邓晓芒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3][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郑之骧较,商务印书馆,1996年。
    [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
    [7][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
    [8][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
    [9][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10][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11][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12][美]M·李普曼编:《当代美学》,邓鹏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13][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5][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16][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17][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节庆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18][法]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9][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0][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1][美]德内拉·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李涛、王智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2][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3][德]H·萨克塞:《生态哲学》,文韬、佩云译,东方出版社,1991年。
    [24][澳]彼得·辛格:《动物解放》,孟祥森、钱永详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25][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吴国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6][美]莱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7][美]R·F·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史》,杨通进译,青岛人民出版社,1999年。
    [28][美]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9][美]戴斯·贾丁斯著:《环境伦理学》,林官民、杨爱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校点本。
    [2]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校点本。
    [3]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
    [4]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
    [5]刘劭:《人物志》,收入《汉魏丛书》。
    [6]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校点本。
    [7]杨伯峻:《白话四书》,岳麓出版社,1989年。
    [8]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
    [9]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1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
    [1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
    [13]朱立元:《西方美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5]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二册: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人民出版社,1979年
    [1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
    [18]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19]《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册),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81年。
    [20]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
    [21]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2]邓晓芒、易中天:《走出美学的迷惘》,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
    [2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4]陈寅恪:《魏晋南北朝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
    [2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6]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汤一介等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7]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东方出版社,1996年。
    [28]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9]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31]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唐异明:《魏晋清谈》,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33]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4]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35]钟仕伦主编:《魏晋南北朝美育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6]何善蒙:《魏晋情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
    [37]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38]范子烨:《世说新语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39]蒋凡:《世说新语研究》,学林出版社,1998年
    [40]杨勇:《世说新语校笺论文集》,正文书局有限公司,2003年。
    [41]中家仁:《世说新语与人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2]萧虹:《世说新语整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43]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
    [44]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5]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题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6]陈望衡:《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
    [47]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48]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
    [49]萧诗美:《是的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50]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
    [51]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52]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
    [53]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54]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55]鲁枢元主编:《自然与人文》,学林出版社,2006。
    [56]梁从戒、梁晓燕主编:《为无告的大自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57]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58]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59]滕守尧:《艺术与创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0]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中华书局,2006年。
    [61]袁鼎生:《生态艺术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
    [62]王诺:《欧美生态批评》,学林出版社,2008年。
    [63]赵红梅:《美学走向荒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6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65]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6]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67]何宗齐:《审美人格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68]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69]傅佩荣:《哲学与人生》(第2版),东方出版社,2012年
    [1]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篇“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中山大学学报》,1956年第6期。
    [2]刘盼遂:《唐写本世说新语跋尾》,《清华学报》2卷2号;1925年
    [3]傅增湘:《世说三卷:日本帝室图书寮观书记》,《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4卷第1期、1930年2期。
    [4]赵罔:《世说新语刘注义例考》,《国文月刊》83期,1949年第2期。
    [5]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927年9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
    [6]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星期评论》1940年第10期,后收入《美学散步》。
    [7]冯友兰:《论风流》,《哲学评论》第四卷3期,1944年。
    [8]周一良:《(世说新语)和作者刘义庆身世的考察》,《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1期)。
    [9]王能宪:《(世说新语)在日本的流传与研究》,《文学遗产》1992年第2期。
    [10]汤用彤:《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它的政治背景》,《历史研究》1954年3月。
    [11]汤一介:《略论王弼与魏晋玄学》,《学术月刊》1963年1期。
    [12]许抗生:《略论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79年第12期,
    [13]孔繁:《从(世说新语)看清谈》,《文史哲》1981年6期。
    [14]刘强:《20世纪<世说新语)研究综述》,《文史知识》2000年4期。
    [15]刘强:《世说学论纲》,《学术月刊》,2003年第11期
    [16]董晋骞:《论(世说新语)中的人物美思想》,《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3期,
    [17]熊国华:《(世说新语品评人物的审美特征)》,《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18]熊国华:《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及文化蕴涵》,《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9]张丹飞:《论贤媛之“贤”:从(贤媛>门看<世说新语)品评妇女的标准》,《新疆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20]王玫、钱保文:《理想男性主义的光华——(世说新语>新论》,《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21]RichardB.Mather:《<世说新语>的世界》,范子烨译,《学术交流》,1996年第1期。
    [22]赵春宁:《(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两极思维模式》,《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23]陈迎辉:《(世说新语>的形而上品格》,《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1期。
    [24]聂鸿飞:《从(世说新语)看汉魏六朝时期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5]宁稼雨:《<世说新语)》与人物品藻的范畴演变,《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26]陈望衡:《生态美学及其哲学基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7]陈望衡:《深层生态学及其美学观照》,《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8]陈望衡:《生态中心主义视角下的自然审美观》,《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9]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中华读书报》2002年4月24日。
    [30]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31]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光明日报》2005年2月8日。
    [32]燕世超:《中国古代生态美学的物性与神性——从(世说新语>看古人的生态智慧》,《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3]马现诚:《魏晋玄学与山水田园诗的生态取向》,《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
    [34]董哗:《论魏晋士人的生态智慧与生命选择——以<世说新语)为例》,《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5]谭立:《论“魏晋风度”崇尚自然之理念的生态主义价值》,《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9期(下)
    [36]孙郁:《在鲁迅的暗区里》,《读书》,2009年第6期,123页。
    [37]崔茂新:《一个有待于开发的美学研究新领域——关于建构“文化人格美学”的设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8]刘再复:《多元社会中的“群”“己”权利界限》,《读书》,2012年第1期。
    [39]宋秀葵、李玲:《西方女性主义与文学》,《读书》,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