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标语口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动员方式,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根据其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类、总结,分析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及军事功能,再将这四个方面细化为不同的功能体现,分析总结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的特点。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在内容、制作和宣传方式上的特点,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标语口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提出了对现阶段的指导意义。
Slogans is a special way of social mobilization, i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functions played a huge role in the 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 period.Thistext classified and and summariz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logans’ content ofthe 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 period, and analysis the political function, economicfunction,culture function and military func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and detail these four functions,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logan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logans’content and the way ofpropaganda in the 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 perio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the process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stage.
引文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84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45页。
    ③尚书·汤誓.[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8页。
    ④史记·陈涉世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页。
    ⑤天朝田亩制度·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年版,第122页。
    ⑥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1页。
    ①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84
    ②朱自清.论标语口号[A].标准与尺度[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③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45
    ④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1)11
    ⑤吴光华主编:汉英大词典(第二版)[Z],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86
    ⑥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775
    ⑦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173
    ⑧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599
    ①韩承鹏,标语口号文化透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2-3
    ②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2
    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4
    ①陈建保、侯丹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2010(6)
    ②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2.
    ③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9.
    ④谭变娥.试问德育的经济功能[J].前进,2001(5)
    ⑤刘建军,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①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173.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4.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①[法]古斯塔.勒庞,革命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4
    ②朱自清.论标语口号[A].标准与尺度[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①高剑,李友云,标语口号[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3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3(一九二七)[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15.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3(一九二七)[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70.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3(一九二七)[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59.
    ①黄琨,革命与乡村——从暴动到乡村割据:1927~1929[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
    ②高剑,李友云,标语口号[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13
    ③刘云,中央苏区宣传文化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3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M],2011,261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1928年)[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14-415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1928年)[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69
    ④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1928年)[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69
    ①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A],毛泽东选集(第一巻)[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1929年)[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818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1931年)[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20
    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下),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170-171
    ②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下),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171
    ①张孝忠,胡日旺,中央苏区红军标语宣传的概况略述[A],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的时代特点和语言风格研究文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27
    ②李德芳,思想政治教育与近现代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7
    ③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456-457
    ④谭克绳,欧阳植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1
    ⑤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202
    ①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编写办公室,红安革命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②陈必,四川地区红军标语概略[A],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的时代特点和语言风格研究文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57
    ③熊华,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概说[A],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的时代特点和语言风格研究文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14
    ①中央档案馆编,总政治部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A],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1934-1935年)[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00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58
    ②田修思,长征标语口号:传播革命真理的通俗文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4)
    ③卜金宝,军政委回到参加白刃战[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944326.html,2006-10-23
    ①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1936年1月25日)[A],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三六——一九三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
    ②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1936年3月1日)[A],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三六——一九三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0
    ①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1936年9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通过)[A],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一九三六——一九三八)[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5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一九三六——一九三八)[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77
    ③中国共产党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同志爱书——为巩固国内和平,斗争民主权利实现对日抗战而斗争(1937年4月15日)[A],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一九三六——一九三八)[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4
    ①杨会清,付远征,苏区标语宣传的历史脉络[J],党史文苑,2010(2)
    ②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241
    ①吴超祥,红四方面军妇女武装的斗争[A],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下)[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492-493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11,228
    ①关于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的情况概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
    (上)[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26
    ②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下)[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483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①参见,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川陕革命根据地简史[M],内部资料。
    ①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耕宣传大纲[A],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下册)[C],2012.1385-1386
    ②斗争,1934(64)
    ①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川陕革命根据地简史[M],内部资料,324
    ①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川陕革命根据地简史[M],内部资料。
    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A],毛泽东选集第一巻第二版[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4
    ①郭家齐,红安革命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233
    ②国闻周报第十卷第46期。
    ③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川陕革命根据地简史(内部资料)
    ①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下册)[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239
    ①看一看团员的作用,少年先锋,1934(30)
    ②《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522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八册(一九三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38-139
    ④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下册)[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358
    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红四方面军中的妇女武装[A],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下)[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484
    ②傅钟,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边革命根据地及长征情况概述[A],党史资料[C],1955(3)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一九二八)[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25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八册(一九三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31
    ⑤陈显礼,少年先锋,1934(30)
    ①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下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587
    ②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一九三二——一九三三)甲6(内部资料),1987年,206-210
    ①通江县委党史办公室,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群众组织,原件存通江县委党史办公室。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一九二八)[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00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一九二八)[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72
    ①梁玉珍,陈文静浅谈百色起义中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J],百色学院学报,2009(3)
    ②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写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93-84
    ③周锡银,红军长征时期有关民族政策的标语[J],四川文物,1986(4)
    ①关于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的情况概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
    (上)[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33
    ①国民党报纸报道,川陕革命根据地简史中记载。
    ②访问苍溪县医院庞克道,1962年。原件存苍溪县委党史办公室。
    ①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川陕革命根据地简史[M](内部资料),309
    ①四川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川陕革命根据地科研组编,川陕革命根据地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78,185
    ②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中国党史参考资料(第六册)[C],528
    ③原件存平昌县档案局
    ④瑞龙,红军与地方武装[A],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中册)[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085
    ①关于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的情况概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上)[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28
    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385
    ②徐向前.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A].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上)[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15
    ③中国工农红军三年来光荣战绩[A].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下册)[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539
    ①王晓玲,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政工作中标语的运用[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4)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6
    ①解成秀,回忆当宣传员的片段(1961年5月12日)[A],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
    期(下)[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514
    ②引自《江西党史资料》第17期229页公秉藩“回忆第一次围剿”。
    ①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下册)[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241
    ①刘少奇.论口号的转变(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A].刘少奇文集(上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
    ②于忠元,侯德泉,简析红军标语的语言特点[J],长沙大学学报,2011(4)
    ①刘少奇,论标语口号[A],刘少奇选集(上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3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237
    ②参见: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1927).[M],北京: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1989,295-296
    ③韩承鹏,标语口号文化透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62
    ①厉有国,十年内战期间党的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色分析与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
    (2)
    ①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委员会编,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18-19.
    ①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P131.
    ②参见吴德华回忆录《劲草》。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①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A].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P67
    ②引自《江西党史资料》第17期39页。
    ③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P459
    ①韩承鹏,标语口号文化透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12月,151
    ①列宁,论口号[A],列宁全集第25巻,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5月第一版,17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刘少奇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5.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4-11册):1928年-1938年[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7.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上、下)[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
    8.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下)[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
    9.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10.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战史资料选编[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
    1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12.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13.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册至第四册)[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14.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上、中、下册)[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
    15.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16.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1927-1937)[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17.朱乔森,柳建辉,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8.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9.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0.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2.唯物史观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3.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4.石凤妍,徐建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5.李德芳,思想政治教育与近现代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6.黄琨,革命与乡村—从暴利到乡村割据:1927~1929[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7.韩承鹏,标语口号文化透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28.高剑,李友云,标语口号[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
    29.王志强,中国的标语口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30.陶永灿,老标语—中国墙壁上的历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1.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的时代特点和语言风格研究文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32.师永刚,刘琼雄,红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3.李敏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34.傅维利,教育功能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35.王瑞孙,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6.雷鸣强,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1996,(2)
    37.郑为汕,时代口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8.张文和,口号与中国[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39.万建强编著,红色文物[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40.陈蜀奎主编,雅安地区文物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
    41.江西省靖安县史志办公室,战斗历程[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0
    42.王万邦,河南革命根据地实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43.四川省博物馆,红军长征过四川革命文物选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44.《湘鄂川黔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编辑组编,湘鄂川黔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
    45.甘肃省博物馆编,红军长征在甘肃的文物[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46.云南省档案馆编,国民党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云南部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7
    47.吴健雄,靖安县革命根据地战斗历程[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0
    48.甘肃省档案馆,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和西路军西进档案史料汇编[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
    49.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主编,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石刻影印集[C],2005
    50.王敏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5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吴旗县委员会编,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吴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52.郑国明,正在消逝的历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3.保山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编,溅血岁月[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54.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广州起义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5.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6.陕西省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五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57.福建省档案馆,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档案汇编第一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
    58.龚文庠,标语口号的传播功能[J],新闻界,2006(2)
    59.韩承鹏,标语口号的特征分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7)
    60.韩承鹏,标语口号的功能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61.张永远,土地革命时期党对红军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德育论衡,2010(4)
    62.王晓玲,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政工作中标语的运用[J],中国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7)
    63.叶福林,力抵神兵震敌胆鼓舞斗志壮军威——试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标语宣传工作[J],军事历史,2012(2)
    64.于忠元,侯德泉,简析红军标语的语言特点[J],长沙大学学报,2011(4)
    65.刘扬雄,李德芳,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口号宣传的特点及启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66.蓝卡佳,遵义红军标语口号的语言学分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1(1)
    67.田修思,长征标语口号:传播革命真理的通俗文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4)
    68.张勇,论红军在民族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形式[J],天中学刊,2007(6)
    69.雷小倩,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的宣传教育[J],重庆社会科学,2012(7)
    70.孔庆东,口号万岁[J],领导文萃,2012(10)
    71.王泽,川东北地方美术发展略论——以石刻、糖画、红军画为例[J],四川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2.杨会清,付远征,苏区标语宣传的历史脉络[J],党史文苑,2010(2)
    73.叶云明,论中央苏区时期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文苑,2012(4)
    74.肖小华,中央苏区时期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2)
    75.刘善玖,黄保华,论中央苏区革命标语宣传的特点与作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4)
    76.韩云,中央苏区时期《红色中华》报标语口号研究[J],新闻世界,2011(2)
    77.黄保华,朱腾云,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2)
    78.张文标,李媛,中央苏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与启示[J],党史文苑,2012(12)
    79.雷结斌,陈满生、李琦,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及启示[J],教育评论,2012(1)
    80.厉有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分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5)
    81.渠长根,贾迎宾,标语口号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形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3)
    82.谭献民,黄建国,中央苏区的文化宣传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长白学刊,2011(3)
    83.文茂琼,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7)
    84.李正军,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考察对象[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1)
    85.厉有国,十年内战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分析与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2)
    86.刘浩林,论井冈山红色标语的历史作用和启示[J],福建党史月刊,2012(18)
    87.胡昌恩,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关系[J],探索,2006(3)
    88.邹京徽,红军时期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1)
    89.吴晓荣,略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J],江西社会科学,2012(1)
    90.陈岗,从川陕苏区红军石刻看解决民生问题的蓝图[J],临沂大学学报,2011(5)
    91.蔡东洲,黄涓,从川陕苏区红军石刻看劳动者解放蓝图[J],中共党史研究,2010(11)
    92.谯长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石刻[J],四川档案,2011(3)
    93.张国新,川陕红军石刻:宣传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独特形式和文化景观[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6)
    94.杨尚通,川陕苏区报刊文献、石刻标语的作用、现状及保护[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6)
    95.李茹,李敏,川陕苏区党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96.孙梦云,辛屾淼,周小清,论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口号的科学内涵[J],湖南科技雪域啊U年学报,2009(5)
    97.宋彩梅,土地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标语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研究[J],东南传播,2012(3)
    98.王俊诠,宋彩梅,论作为政治符号传播的标语形式[J],东南传播,2012(8)
    99.张学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J],中国党史研究,2011(12)
    100.龚上华,革命年代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整合的基本经验[J],求实,2012(11)
    101.阮云志,卢黎歌,口号:大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毛泽东的论述为中心[J],河北学刊,2012(6)
    102.侯丽波,标语口号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东南传播,2012(3)
    103.詹勇,“宣传口号”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催化作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5)
    104.程耿,政治口号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时代经贸,2008(6)
    105.徐禹强,长征路上事文教[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4).
    106.吴慧龄,川陕苏区红军碑林[J],四川党史,1996(6).
    107.王志英,从标语口号又上西姚墙谈起[J],先锋队,2007(2).
    108.廖广莉,“暴力”标语口号的语言评价[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7).
    109.聂桂兰,标语口号:劝说和宣告功能丧失之后--江西吉安乡村“过期”标语口号的调查[J],修辞学习,2004(6).
    110.汤军,标语口号的潜意识[J],社会学家茶座,2008.3
    111.韩承鹏,标语口号成因探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1
    112.肖学周,标语口号:时代变迁的话语形态[J],中国社会导刊
    113.郝幸田,标语口号也要与时俱进[J],企业文明,2006(10).
    114.孙峰,标语口号折射党的执政理念的演进[J],传承,2009(12).
    115.王铭铭,标语口号这“玩意儿”[J],广州日报,2007.4.26
    116.殷菠,从标语口号变迁看社会发展[J],西部时报,2011.7.12
    117.周红萍,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体育标语口号看时代精神的变迁[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
    118.姚天麟,时代的特征--标语口号[J],集邮博览,2010(4)
    119.赵为、荣洁,苏联及俄联邦初级标语口号的使用特点、特征结构、功能之比较[J],黑龙江大学学报校庆专号,1996(4).
    120.翟华,我们的标语口号给谁看[J],环球时报
    121.天波,闲话标语口号[J],本溪日报,2010.3.1
    122.朱文倩,小议中国的标语口号[J],现代语文,2008.10
    123.厉有国,政治资源建设视阈下中国共产党打造和变革标语口号的历程与经验[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
    124.相德宝,中国标语口号研究的八种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3).
    125.陈午晴,中国人为何喜好标语口号[J],北京科技报,2005.9.14
    126.严文静,作为舆论工具的标语口号[J],青年记者,2005(12).
    127.单鸿恩,标语秀与口号秀[J],唯实,2006.7
    128.曹红蓓,孔庆东:见不得“不说人话”的东西[J],新闻周刊,2004.7.19
    129.裴恒涛,略论红军长征中的宣传工作[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2).
    130.王智慧,论“革命文学”的艺术性追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
    131.聂德民、宋守华,民众评价视野中的标语研究[J],兰州学刊,2008(6).
    132.厉有国,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政治口号变迁的历史审视[J],南都学坛,2011(3).
    133.成嘉廷,保护红色遗产传承红色精神--德江县枫香溪会议会址见闻[J],贵州日报,2011.6.17
    134.李昕,标语口号下的朝鲜[J],世界知识,2003(13).
    135.厉有国,执政资源建设视阈下党打造和变革标语口号的历程与经验[J],青海社会科学,2010(6).
    136.曾长秋、田珺,论湘西少数民族良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三峡大学学报,2010(2).
    137.刘雪明,论政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138.牛素枝、巫鑫,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创新--“井冈山精神”引发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6(上).
    139.张应生,强化中国革命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0(6).
    14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课题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稳定作用--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展和运用的分析[J],探索,2009(2).
    14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海大学学报,2011.9
    142.李习文,长征标语穿越时空70年[J],军营文化天地,2006(10).
    143.辛屾淼,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标语口号[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144.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45.杨烁,根据地创建时期党的思想工作及其对我党独创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46.阿坝州三普办,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新发现红军长征时有关宗教政策的石刻标语[OL],http://pucha.sach.gov.cn/tabid/348/InfoID/14097/Default.aspx
    147.红军标语:长征精神的燎原星火[OL],中国文明网:http://hxd.wenming.cn/zhuanti/jg60nian/2009-02/17/content_23201.htm
    148.红军长征经过广西时留下的标语[OL],广西日报数字报刊:http://epaper.gxnews.com.cn/gxrb/html/2006-10/20/content_13833.htm
    149.红军长征时期的标语[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68298/72509/4927427.html
    150.记者手记:在泸定感受红军长征时期的革命口号[OL],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news.cntv.cn/20110614/102082.shtml
    151.见证中国共产党最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红军抗日标语群[OL],延安旅游网:http://www.ya123.com/ly/show.asp?typeid=1&id=17005
    152余腾松,铁炉红军标语群[OL],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网:http://www.luobinghui.com/cz/zl/200512/8704.html
    153.田行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综述[J],湘潮,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