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历史军事地理学的角度,以两汉时期河西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为目标,依据传世文献,参考部分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的历史军事地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着力探讨这一区域在汉匈百年战争史上的军事价值和战略地位。本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
     前言部分首先对相关课题进行历史回顾,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其次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是“河西”的含义及地理特点。介绍“河西”这一地理名词的含义及地理特点。主要根据历史时期先后顺序对“河西”这一区域名词的内涵进行分析,并确定了西汉中期宣帝时期,即河西四郡全部建起之时,四郡所统辖的区域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然后对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包括其经济状况、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情况。
     第二章是西汉前期汉匈双方的军事形势。从汉初汉匈双方的国力、采取的战略部署进行横向比较,论证汉匈双方所面临的军事形势。从比较的结果可见,汉朝处于被动的局势。
     第三章是西汉攻取河西后汉匈双方战争态势的变化。主要研究河西归汉后,汉匈军事战略态势所发生的变化。以历史进程为研究线索,分析河西之战的历史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西汉王朝在河西所建立的防务措施等。自此以后,河西成为汉王朝打击匈奴的战略前沿。
     第四章是河西归汉后汉匈战争中的河西。军事战略要地的价值需在战争中得以体现。通过列举匈奴对河西地反复激烈地争夺、西汉王朝以河西为基地对匈奴主动进攻或与其他战区协同作战的多次战役,分析河西在这些战争中的特点和作用。
     第五章是东汉时期河西的军事形势。研究东汉时期复杂的河西局势,分窦融统治下的河西、三绝西域导致动荡的河西局势和汉朝在河西的用兵情况三部分来写,并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对东汉前后期河西战略的得失给予分析。
     第六章是河西在两汉时期军事战略地位的演变及分析。通过比较两汉时期河西战略地位的演变特点,得出河西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论,并从综合国力、地理形势这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eography of Hexi Area in Han Dynasty from the viewpoint of historical military geography.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refered to some unearched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combined with the former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historical military geography of Hexi Area in Han Dynasty was discussed. The main coverage is devoted to the military value and strategy status of the area in the history of hundred years of war between Han Dynasty and Xiongnu. This paper wa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six chapters.
     In the foreword, the former related research work was reviewed, the research advance was commented, and then the reason, value, method and innovation of this study were introduced.
     In chapter one,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geographical term, Hexi, were introduc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egion noun, Hexi, was analyzed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history er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was the area of the four prefectures belonging to Hexi Area during Emperor Xuandi era of mid Xihan Dynasty when the four prefectures had just completely been built up. Then, the basic status of Hexi Area during Han Dynasty was outlined, including its economy conditions, natural geographic feature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chapter two, the military situation of Han Dynasty and Xiongnu was expounded by the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the two sides in national power and strategic disposition. It was concluded by comparison that the Han Dynasty was on the passive position.
     In chapter three, the changing of military strategy situation of Han Dynasty and Xiongnu after Hexi Area came under the authority of Han Dynasty was investigated. The historical reason, process and result of Hexi War were discussed in which history advance was taken as research clue. The measures for defence established by Western Han Dynasty in Hexi Area were described. Hexi Area became the strategic frontier for Western Han Dynasty to attack Xiongnu after it came under the authority of Han Dynasty.
     In chapter four, the Hexi Area in the war between Han Dynasty and Xiongnu was discussed. The value as military strategic point needs to be represented by war.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Hexi Area during war were discussed in which the scorching seesaw battles for Hexi Area between Han Dynasty and Xiongnu, the active attack to Xiongnu of Western Han Dynasty by taking Hexi Area as base and several campaigns by cooperating with some other war zones were listed.
     In chapter five, the complicated situation in Hexi Area in Eastern Han Dynasty was investigated. It comprised the Hexi Area under the control of Dourong, the turbulent situation in Hexi Area resulted from three times of diffidation with western areas, and the military situation of Han Dynasty in Hexi Area. In addition, the gain and loss for Eastern Han Dynasty from Hexi strategy in earlier and later period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military geography.
     The sixth chapter is a summar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mportance of the military strategic status of Hexi Area lied on the mutual action of several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tegic status of Hexi Area in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It was analyzed from two important aspec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and geographic position.
引文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6.刘向:《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8.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9.令狐德棻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0.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1.郦道元著,陈桥驿点校:《水经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3.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4.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6.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17.赵翼著,王树民校证:《甘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8.苟悦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1.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2.何滋全:《秦汉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3.纪庸:《汉代对匈奴的防御战争》,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
    4.【美】麦高文:《中亚古国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5.马长寿:《北狄与匈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
    6.林斡:《匈奴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
    7.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8.林斡:《匈奴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9.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0.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11.林斡:《匈奴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3.甘肃公路交通史编写委员会:《甘肃公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14.[日]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15.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6.党诚恩等:《甘肃民族贸易史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
    17.刘光华:《汉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18.郭厚安、陈守忠:《甘肃古代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
    19.[日]前田正明著,陈俊谋泽:《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
    20.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21.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2.余太山:《西域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23.宋超:《汉匈战争三百年》,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24.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
    25.崔永红等:《青海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6.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27.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
    28.纪忠元等:《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苗普生、田卫疆:《新疆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30.周锡山:《汉匈四千年之战》,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
    31.武沐:《匈奴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32.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33.陈序经:《匈奴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曹永年等:《内蒙古通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5.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6.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37.孙家洲:《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38.张灿辉:《两汉魏晋凉州政治史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39.刘光华主编:《甘肃通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
    40.路宝千:《中国史地综论》,台北,广文书局,1962年。
    41.谭宗义:《汉代国内陆路交通考》,香港,香港新亚研究所,1967年。
    42.中国地图出版社:《汉代中外交通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0年。
    4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44.甘肃公路交通史编写委员会:《甘肃公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45.冯绳武:《甘肃地理概述》,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46.吴松第:《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47.史念海:《河山集(第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48.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49.孙毓棠:《汉代交通》,《孙毓棠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50.胡阿祥:《兵家必争之地》,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
    51.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52.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53.张建华:《甘肃省地图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
    54.饶胜文:《布局天下》,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
    55.宋杰:《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6.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二、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7.纪宗安:《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58.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战争史》,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
    59.武国卿:《中国战争史(三)》,北京,金城出版社,1990年。
    60.陈力:《战略地理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
    61.陈梧桐等:《中国军事通史》第五卷《西汉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62.宋杰:《先秦战略地理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3.高锐:《中国军事史略》,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
    64.董良庆:《战略地理学》,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
    65.《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上)》,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
    66.《中国历代军事战略》,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
    67.《中国历代战争简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
    68.《中国历代军事制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
    69.宋杰:《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70.张春澍:《汉代边疆史论集》,台湾,食货史学丛书书,1977年。
    71.王恢:《中国历史地理(上册)》,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
    72.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73.[日]江上波夫著,张承志译:《骑马民族国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74.吕一燃:《中国边疆史地论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75.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
    76.郭松羲、张泽咸:《中国屯垦史》,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年。
    77.赵俪生:《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年。
    78.翁独健:《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79.吕思勉:《中国民族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80.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81.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
    82.齐清顺、田卫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83.谷苞:《西北通史(第一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84.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04年。
    85.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6.马长寿:《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7.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88.石云涛:《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89.薛正吕:《宁夏历史文化地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90.黄朴民:《秦汉统一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91.侯不勋、刘再聪:《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92.金玉国:《中国战术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
    93.王明珂:《游牧者的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王毓瑚:《秦汉帝国之经济及交通地理》,《文史杂志》1943年第2卷第9、10期。
    2.史念海:《秦汉时期国内之交通路线》,《文史杂志》第3卷第1、2期,1944年1月收入《河山集(第四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3.严耕望:《汉代之亭制》,《人公报》1946年9月10日。
    4.初师宾:《丝路羌中道小议》,《西北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5.王宗维:《汉代祁连山路考述》,《西北师大学报(社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6.王北辰:《古代西域南道上的若干历史地理问题》,《地理研究》1983年第3期。
    7.王宗维:《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8.王宗维:《汉代令居塞的地理位置》,《兰州学刊》1985年第1期。
    9.王北辰:《新疆地名考五条(一)》,《干旱区地理》1985年第4期。
    10.王北辰:《新疆地名考五条(二)》,《干旱区地理》1986年第1期。
    11.王北辰:《若羌古城考》,《干旱区地理》1987年第1期。
    12.史念海:《河西与敦煌(上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期。
    13.史念海:《河西与敦煌(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期。
    14.李并成:《汉敦煌郡广至县城及其有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
    15.李并成:《汉敦煌郡的乡、里、南境塞墙和烽燧系统考》,《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
    16.赵评春:《西汉玉门关、县及其长城建置时序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期。
    17.李并成:《汉张掖属国考》,《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18.李并成:《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及其相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
    19.张志坤:《张骞出使西域路线辨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20.雍际春:《西汉牧苑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期。
    21.钟伯清:《汉代以前的中西交通知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22.陈新海:《西汉时期湟中地区的交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
    23.李止宇:《昆仑障考》,《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24.李正宇:《新玉门关考》,《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
    25.裴雯:《汉武威城址的初步考证》,《西北史地》1997年第4期。
    26.赵鹏翥:《令居何在之我见》,《西北史地》1997年第4期。
    27.陈秀实:《汉将霍去病出北地行军路线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8.张中式:《西汉张掖郡历史地理辨正》,《西北史地》1999年第2期。
    29.李并成:《汉唐冥水(籍端水)冥泽及其变迁考》,《敦煌研究》2001年第2期。
    30.李并成:《东汉中期至宋初新旧玉门关并用考》,《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31.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一)》,《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
    32.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二)》,《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
    33.潘发俊、潘竞虎:《西汉玉门关地理位置考》,《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4.李岩云、傅立诚:《汉代玉门关址考》,《敦煌研究》2006年第4期。
    35.于光建、闫婷婷:《西夏时期河西走廊区位特点试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4期。
    36.黄兆宏:《元狩二年霍去病西征路线考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7.王新文:《试论地缘条件对汉匈关系发展的影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8.李并成:《新玉门关位置再考》,《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
    39.黄兆宏:《元狩二年霍去病西征路线考释—兼谈汉唐时期东段丝绸之路北道》,《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0.王宗维:《论霍去病在祁连山之战》,《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03期。
    41.莫任南:《窦宪击匈奴的正义性质及其意义》,《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42.赵汝清:《浅评李广利伐大宛在中西交通史上的作用》,《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43.张思恩:《霍去病与西汉抗击匈奴的战争》,《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44.崔永红:《论青海军事历史的主要特点》,《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5.张启琛:《论窦宪击北匈奴》,《安徽史学》1993年第3期。
    46.卢星、赵明:《论耿秉在汉灭北匈奴之战中的战略思想》,《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2期。
    47.刘光华:《关于西汉郅支城之战》,《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8.王庆宪:《卫青、霍去病等与伊稚邪单于接战机会之争》,《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5期。
    49.刘光华:《关于于西汉郅支城之战》,《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0.潘策:《秦汉时期的月氏、鸟孙和匈奴及河西四郡的设置》,《甘肃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
    51.莫任南:《匈奴分裂的原因和呼韩邪附汉的意义》,《湖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52王宗维:《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53.彭慧敏:《两汉在西域屯田论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54.王宗维:《秦汉之际河西地区的民族及其分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55.张军武:《河西畜牧天下饶》,《兰州学刊》1986年第01期。
    56.彭中一:《论西汉中期的汉匈战争对汉匈民族融和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
    57.梁新民:《西汉的武威郡究竟置于何年》,《史学月刊》1987年05期。
    58.张启琛:《关于东汉兵制的几个问题》,《安徽史学》1987年第04期。
    59.刘光华:《西汉边郡屯田的管理系统及其有关问题》,《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2期。
    60.刘光华:《关于汉代屯田的几个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61.刘岩:《汉匈民族关系新探》,《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第4期。
    62.徐子宏:《汉简所见烽燧系统的考核制度》,《贵州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63.向敏功:《从〈史记> <汉书>的匈奴传看汉匈民族关系》,《昆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64.黄今言:《汉代征兵制度中若干问题的考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02期。
    65.钮仲勋:《论汉代经营西域之战略形势》,《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66.理力:《金城属国》,《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67.晓克:《论新莽时期的汉匈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68.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69.莫任南:《匈奴对汉王朝的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4期。
    70.李大龙:《西汉前期”和亲“政策新论》,《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
    71.余太山:《西汉与西域关系述考》,《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01期。
    72.杨建宏:《汉和帝时期汉匈战争新析》,《吉首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73.钱伯泉:《乌孙和月氏在河西的故地及其西迁的经过》,《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74.高荣:《汉代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
    75.龚荫:《关于西汉对匈奴政策之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76.李桂荣:《汉初和亲政策作用简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第2期。
    77.吴明月:《谈西汉时期汉人入居匈奴及其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78.唐国军:《论西汉王朝对匈奴的政策与其国力兴衰的关系》,《广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79.杨建国、杨东晨:《秦汉与匈奴的战争述评》,《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80.黄今言:《说东汉在军制问题上的历史教训》,《南都学坛》1996年第02期。
    81.杨东晨、杨建国:《羌族史简论》,《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82.李三中:《汉初民族政策及其历史作用》,《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83.李三谋:《东汉于朝的边疆经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3期。
    84.白音查干:《论汉武帝对匈奴的征服战争》,《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7年05期。
    85.郝树生:《汉初的河西匈奴》,《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86.郝树生:《张骞出使与河西开发》,《丝绸之路》1998年02期。
    87.白庆红:《张骞出使西域及“凿空”的内涵与意义》,《滨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88.高荣:《论两汉对羌民族政策与东汉羌族起义》,《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89.杨永俊:《论两汉时期羌汉战争中的“羌中之利”》,《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
    90.白音查干:《长城与汉匈关系》,《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91.杨永俊:《对东汉“羌祸”的重新审视》,《西北史地》1999年第1期。
    92.黄云:《秦汉政权和匈奴的关系》,《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93.尚志迈:《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年第16卷第1期。
    94.雍秉乾:《略论西汉文景时期对匈奴的积极防御政策》,《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95.董建勇:《两汉对西域的统治及其比较》,《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96.杨永俊:《略论汉代陇右地方势力的兴起及其与羌胡的关系》,《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2期。
    97.李逸友:《中国北方长城考述》,《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
    98.陈晓鸣:《两汉边防兵制若干问题之比较一以西、北地区为中心》,《史学月刊》2001年第02期。
    99.张德芳:《从悬泉汉简看两汉西域屯田及其意义》,《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
    100.王庆宪:《匈奴冒顿单于的军事活动及其政治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4期。
    101.成史章:《呼韩邪单于时期匈奴内外政策的变化》,《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6期。
    102.刘磐修:《汉代河西地区的开发》,《史学研究》2002年11期。
    103.龙敏:《析汉武帝用兵匈奴的动因和后果》,《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04.李炳泉:《西汉西域伊循屯田考论》,《西域研究》2003年第2期。
    105.王欣:《西汉后期将军考略》,《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06.刘光华:《西汉前期西北民族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07.刘光华:《先秦时期甘肃的民族》,《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08.上官绪智:《两汉政权“以夷制夷”策略的具体运用及其影响》,《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09.黄今言:《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
    110.王力:《西羌内迁述论》,《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11.李春芳:《丝绸之路对河西开发的影响》,《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5期。
    112.高荣:《古史所记的先秦河西》,《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20卷第6期。
    113.王文利:《简析匈奴鼎盛背后的中原政策支撑》,《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年第6期。
    114.刘光华:《西汉西北边塞》,《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5.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与丝绸之路的拓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
    116.张海楠:《“河西”含义在汉魏六朝的变迁》,《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
    117.陈金凤、欧阳辉:《东汉明帝民族政策论析》,《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118.张坤玲:《东汉政府对南、北匈奴的政策评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5卷第2期。
    119.牧仁:《再析匈奴分裂原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20.洪涛:《汉代西域都护研究述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21.廖健太:《略论西汉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22.张运德:《两汉时期西域屯垦的基本特征》,《西域研究》2007年03期。
    123.江海云:《汉简中所见的河西开发及启示》,《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124.马晓丽:《汉武帝民族思想关系的演变—以汉与匈奴的关系为例》,《齐鲁学刊》2007年04期。
    125.高荣:《论武帝以前的汉匈关系》,《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26.薛宗正:《西汉的使者校尉与屯田校尉》,《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27.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民族政策的演变》,《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28.胡玉春:《南匈奴与东汉的政治关系及其社会变革》,《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6期。
    129.闫廷亮:《大斗拔谷事件及相关问题探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6期。
    130.闵海霞、崔明德:《略论北匈奴西迁的原因》,《齐鲁学刊》2008年第3期。
    131.李春梅:《匈奴政权左贤王若干问题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32.牛云峰:《乌孙故地的研究述评》,《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33.同利军:《汉朝与匈奴战争述评》,《军事历史》2009年第1期。
    134.高荣:《论汉武帝“图制匈奴”战略与征伐大宛》,《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
    135.汪受宽:《两汉凉州畜牧业论述》,《敦煌学辑刊》2009年04期。
    136.王庆宪:《匈奴的社会发展与汉朝的西、北边疆》,《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6期。
    137.冯勇刚:《论汉武帝反击匈奴和经营西北边疆的政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38.张书艳:《匈奴和亲政策初探》,《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39.买买提祖农·阿布都克力木:《汉唐时期西域屯垦及其作用》,《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王庆宪:《匈奴与西汉关系史研究》,内蒙古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薄音湖教授。
    2.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2届博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史念海教授、萧正洪教授。
    3.特日格乐:《西北简牍所见汉匈关系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齐木德道尔吉教授。
    4.刘永强:《两汉时期的西域及其经济开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届博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李清凌教授。
    5.闵海霞:《匈奴发展史研究》,兰州大学2010年博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崔明德教授。
    6.谢绍鹢:《秦汉西北边地治理研究》,西北大学2010年博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余华青教授。
    7.付火水:《东汉的边防政策》,江西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卢星教授。
    8.牧仁:《两汉时期匈奴两次大内乱与分裂》,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白音查干教授。
    9.胡玉春:《南匈奴附汉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2005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留珠教授。
    10.张十伟:《汉初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研究》,内蒙古大学2005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留珠教授。
    11.索明杰:《匈奴对西汉王朝的政策》,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白音查干教授。
    12.崔丽芳:《西汉使匈奴、西域使者研究》,兰州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雷紫翰教授。
    13.余兆木:《论两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西汉初期至东汉前期》,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耕华教授。
    14.王平:《论东汉对匈奴的政策》,吉林大学2006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鹤泉教授。
    15.陈宁:《秦汉马政研究》,苏州大学2006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臧知非教授。
    16.孙吉旺:《汉武帝时期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研究》,内蒙古大学2006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赵英教授。
    17.卢清林:《两汉外交实践初探》,河南大学2006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王新谦教授。
    18.谢明伟:《汉代匈奴的内迁及其社会影响》,吉林大学2006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鹤泉教授。
    19.蒋中锋:《两汉时期西北地区的边吏及其吏治研究-以凉州部为例》,西南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徐难于教授。
    20.乌仁陶德:《“河南地”略考》,内蒙古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久和教授。
    21.邝盛彦:《东汉民族政策研究》,苏州大学2008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臧知非教授。
    22.屈罗木图:《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及统治措施》,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白音查干教授。
    23.池立新:《冒顿至握衍朐鞮时期匈奴政权的盛衰及其原因探索》,内蒙古大学2008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老师白庆宪教授。
    24.庄金秋:《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烟台大学2008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崔明德教授。
    25.范香立:《汉代河西戍边军队后勤保障考述》,西北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李宝通教授。
    26.黄慧:《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移民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2009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王绍东教授。
    27.刘子英:《西汉属国问题探讨》,内蒙古大学2009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王庆宪教授。
    28.武鑫:《两汉之际河西窦融保据政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德芳教授。
    29.谢道光:《汉宣中兴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郝树生教授。
    30.王鹏:《<史记>、<汉书>民族史料比较研究》,西南大学2010届硕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徐难于教授。
    ①郭沫若:《中国史稿》,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②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999年。
    ③劳干:《秦汉史》,台北,“中华文化出版社委员会”,1955年。
    ④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⑤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⑥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⑦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⑧何滋全:《秦汉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⑨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编写组:《中国历代战争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69年[1980]。
    ⑩军事科学院主编:《中国军事通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郭汝瑰总主编,《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3-1990年。
    12武国卿:《中国战争史》,北京,金城出版社,1990年。
    13陈梧桐、李德龙、刘曙光:《西汉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14黄今言、邵鸿、卢星、赵明:《东汉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15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16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17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8徐卫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①纪宗安:《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年。
    ②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③甘肃公路交通史编写委员会:《甘肃公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④冯绳武:《甘肃地理概述》,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⑤[英]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⑥[英]阿兰·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⑦[美]路易斯·C·佩尔蒂尔、G·埃特泽尔·珀西:《军事地理学概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⑧王普丰:《现代军事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⑨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军事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⑩郑文翰:《军事科学概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地理学分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①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②余太山:《西域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③崔永红:《青海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④苗普生、田卫疆:《新疆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⑤曾永年:《内蒙古通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⑥纪庸:《汉代对匈奴的防御战争》,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
    ⑦武国卿:《中国战争史(三)》,北京,金城出版社,1990年。
    ⑧宋超:《汉匈战争三百年》,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⑨田继周:《秦汉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①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以下同)。
    ②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以下同)。
    ③张灿辉:《两汉魏晋凉州政治史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④纪忠元、纪水元:《敦煌阳关、下门关论文选萃》,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⑤[日]尾形勇著,吕宗力译:《汉代屯田制的几个问题-以武帝、昭帝时期为中心》,中国社会利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
    史编《简牍研究译从》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①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②赵俪生:《古代西北屯出开发史》,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
    ③[日]前出正明著,陈俊谋译:《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
    ④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以下同)。
    ①安作璋:《两汉与西域关系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5年。
    ②杨建新、芦苇:《丝绸之路》,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③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
    ④林斡:《匈奴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⑤林斡:《匈奴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⑥林斡:《匈奴史论文选集(1919-197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⑦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⑧林斡:《匈奴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⑨武沐:《匈奴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⑩陈序经:《匈奴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日]江上波夫著,张承志译:《骑马民族国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②[美]麦高文:《中亚古国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③王明哲、王炳华:《乌孙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④冉光荣:《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
    ⑤杨建新:《西北少数民族关系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⑥马长寿:《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⑦马长寿:《乌桓与鲜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⑧[蒙古]策·道尔吉苏荣:《北匈奴》,蒙古国,乌兰巴托出版社,1961年。
    ⑨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①李均明:《甲渠候官规模考(上、下)》,编入《文史》第三十四、三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②初世宾:《悬泉汉简羌人资料补述》,《出十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8-189页。
    ③王均明:《居延汉简编年—居延编》,台北,新文豊出版公司,2004年。
    ④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以下同)。
    ⑤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①[日]大庭修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2页。
    ②史念海:《河山集(第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③宋杰:《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④宋杰:《先秦战略地理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黄朴民:《秦汉统一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⑥辛德勇:《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⑦程龙:《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北宋华北战区(东线)粮食补给地理研究》,博上后报告,北京大学历史系,2006年。
    ⑧宋杰:《秦对六国战争中的函谷关和豫西通道》,《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敖仓在秦汉时代的兴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⑨张星烺:《中国历代战争与气候之关系》,《中国学报》1945年1-4期。
    ⑩施和金:《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李万生:《河南之地与三国之争》,《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论侯景江北防线确立的基础》,《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2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8年第2期。
    13《史记》卷15《六国年表》,第686页。
    ①严耕望:《治史三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①胡奇光、方环海:《(尔雅)成书时代新论》,《辞书研究》2001年第6期。
    ②张海楠:《“河西”含义在汉魏六朝的变迁》,《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2期。
    ③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158页。
    ④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卷22《魏策—》,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以下同),第813页。
    ⑤《战国策注释》卷3《秦策—》,第108页。
    ⑥《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以下同),第189页。
    ⑦《史记》卷44《魏世家》,第1848页。
    ⑧《史记》卷5《秦本纪》,第206页。
    ⑨蔡锋:《春秋战国时的秦晋河西之争》,《青海帅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①《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27页。
    ②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以下同),第155页。
    ③《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11页。
    ④《史记》卷29《河渠书》,第1414页。
    ⑤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256页。
    ⑥《汉书》卷96《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以下同),第3873页。
    ⑦《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12-1614页。
    ⑧周振鹤:《西汉政区地埋》,第171页。
    ①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4-157页。
    ②《后汉书志》卷23《郡国五》,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以下同),第3518-3519页。
    ③《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799页。
    ④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108页。
    ⑤《后汉书志》卷23《郡国五》,第3520页。
    ①朱瑜章:《先秦河西走廊神话传说考略》,《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
    ②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996年,第6页。
    ③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202页。
    ④《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48页。
    ⑤同上,第3750页。
    ⑥高荣:《汉代河西人口蟊测》,《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第5卷第1期。
    ①《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805-806页。
    ②《后汉书》卷19《耿夔列传》,第718页。
    ③杨蕤:《西夏地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1页。
    ①刘光华、谷苞:《两北通史(第一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以下同),第30页。
    ②《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12页。
    ③《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13、1614页。
    ④《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39页。
    ⑤《汉书》卷29《沟洫志》,第1684页。
    ⑥《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13-1614页。
    ⑦同上,第1615页。
    ①《史记》卷2《夏本纪》,第70页。
    ②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二卷,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以下同),第623页。
    ③《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14页。
    ④[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028页。
    ⑤《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第3810页。
    ①《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29页。
    ②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159页。
    ③《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807页。
    ④[北齐]魏收:《魏书》卷110《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857页。
    ⑤《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下》,第1183页。
    ⑥薛正昌:《宁夏历史文化地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2页。
    ⑦《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43贝。
    ①《后汉书·郡国志五》,第3521页。
    ②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145页。
    ③梁晓英等:《武威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石器遗址》,《中国文物报》1995年5月30。
    ④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77页。
    ⑤《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第3810页。
    ⑥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369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3《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3页
    ②《后汉书》卷65《段熲列传》,第2146页。
    ③李并成:《汉张掖属国考》,《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④《汉书》卷69《赵充国传》,第2977页。
    ⑤《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83页。
    ①吴扔骧:《河西汉塞的调查与研究》,第39页。
    ②《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929页。
    ③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43页。
    ①侯丕勋、刘再聪:《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转引《甘肃省乡十志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以下同),第179页。
    ②侯不勋、刘再聪:《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转引冯国瑞的《炳灵寺石窟勘察记》,第184页。
    ③《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796页。
    ④《汉书》卷69《赵充国传》,第2975页。
    ⑤《后汉书》卷16《邓训列传》,第609页。
    ⑥侯不勋、刘再聪:《两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转引乾隆《重修肃州新志·高台县》第五册《边墙》,第180页。
    ①刘光华、谷苞:《西北通史(第一卷)》,第30页。
    ②《汉书》卷69《赵充国传》,第2978页。
    ③《后汉书》卷76《循吏任延传》,第2463页。
    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3《陕西十二·甘肃镇》,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以下同),第2971页。
    ①《汉书》卷61《张骞传》,第2687页。
    ①《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796页。
    ①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64页。
    ②《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第2482页。
    ③《汉书》卷69《赵充国传》,第2975页。
    ④《汉书》卷69《赵充国传》,第2976页。
    ⑤刘光华、谷苞:《西北通史(第一卷)》,第68页
    ⑥《后汉书》卷87《西羌传》,第2897页。
    ①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从》,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4页。
    ②《汉书》卷61《张骞传》,第2695页。
    ③《汉书》卷70《郑吉传》,第3005页。
    ④石云涛:《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以下同),第89页。
    ①马雍:《从新疆历史文物看汉代在西域的政治措施和经济建设》,《文物》1975年第7期。
    ②《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下》,第3924页。
    ③[日]岛崎昌:《西域交通史上的新道与伊吾路》,《东方学》第12辑,1956年;孟凡人:《<后汉书·班勇传>补注和跋》,《北庭史地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6页。
    ④石云涛:《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第103-104页。
    ①《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2914页。
    ②李正宇:《昆仑障考》,《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③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28页。
    ①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99页。
    ②陈新海:《西汉时期湟中地区的交通》,《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7年第1期。
    ③《汉书》卷69《赵充国传》,第2979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以下同),第1045页。
    ①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95-97页。
    ②《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第2950页。
    ①《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802页。
    ②柳春藩:《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2页。
    ③《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17页。
    ④《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编写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⑤《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96贝。
    ⑥《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43页。
    ⑦《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53页。
    八《汉书》卷49《晁错传》,第2281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55页。
    ②《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90-2891页。
    ③宋超:《汉匈战争与北边郡守尉》,《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④郝树生:《论月氏在河西的几个问题》,《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⑤贾文丽:《冒顿为质月氏考》,《德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⑥《汉书》卷96上《西域传上》,第3891页。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96贝。
    ②马长寿:《北狄与匈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③王宗维:《秦汉之际河西地区的民族及其分布》,《兰州大学学报(社)》1985年第3期。
    ④李并成:《汉张掖属国考》,《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⑤王宗维:《秦汉之际河西地区的民族及其分布》,《兰州大学学报(社)》1 985年第3期。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83页。
    ②《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第3810页。
    ③《汉书》卷4《文帝纪》,第123、125、126页。
    ④《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01、2904页。
    ⑤《汉书》卷5《景帝纪》,第145、150、151页。
    ①《汉书》卷96下《西域传》,第3928页。
    ②[日]桑原骘藏著,杨錬译:《张骞西征考》,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6页。
    ③《汉书》卷61《张骞传》,第2687-2689页。
    ④《汉书》卷43《刘敬传》,第2123页载“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66页。
    ②《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925页。
    ③同上,第2928页。
    ①《汉书》卷44《淮南衡山传》,第2152页。
    ②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43页。
    ③《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66页。
    ①《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第2479、2480页载“票骑将军……冀获单于了……”;“……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九人……”。
    ②《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51页。
    ③《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929页。
    ④《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66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68页。
    ②《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931页。
    ③《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第2480页,
    ①参阅武国卿:《中国战争史(三)》,北京,金城出版社,1990年,第75页;刘光华、谷苞:《西北通史(第一卷)》,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4页。
    ②参阅王北辰:《古代居延道路》,《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32页。
    ③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叫喉—河西路》,第185页。
    ④《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第2479页载:“……收休屠祭天金人,师率减什七,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
    ⑤《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08-2909页。
    ①《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第2480页。
    ②宋杰:《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83-284页。
    ③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第1336页,
    ④《中国历代政区沿革》编写组:《中国历代政区沿革》,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1页。
    ⑤《汉书》卷4《文帝纪》,第130-131页载:“六年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云中。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次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
    ⑥《汉书》卷6《武帝纪》,第160页。
    ⑦同上,第164页。
    ①《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第2872-2873页。
    ②《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08页。
    ③同上。
    ④《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933页。
    ⑤《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934页。
    ①《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38-1439页。
    ②《后汉书》卷87《西羌传》,第2876页。
    ③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73页。
    ④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106页。
    ⑤《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0页。
    ⑥《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13页。
    ⑦《汉书》卷61《张骞传》,第2695-2696页。
    ⑧吴礽骧:《河西汉塞》,《文物》1990年第12期。
    ①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110-111页。
    ②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2页。
    ③《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9页。
    ④《汉书》卷96上《西域传上》,第3873页。
    ⑤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110页。
    ⑥吴扔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第16页。
    ①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7页。
    ②《后汉书》卷31《陆康传》,第1112-1113页。
    ③《汉书》卷69《赵充国传》,第2973页。
    ④《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1645贝。
    ⑤《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25页。
    ①《汉书》卷57下《司马相如传》,第2578页。
    ②《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14页。
    ③黄朴民:《秦汉统一战略研研究》转引《草庐经略》卷3《粮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④同上,第2911页。
    ⑤《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1613页。
    ⑥《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42页。
    ⑦《后汉书志》卷28《百官五》,第3621页。
    ⑧《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6页。
    ⑨刘光华:《汉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4页。
    ①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页。
    ②《后汉书》卷34《梁统列传》,第1166页。
    ③吴扔骧:《敦煌悬泉遗址简牍整理简介》,《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其中后一简又见胡平生、张德芳编撰的《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5页,该书作者在注释中推断此简为神爵元年简。
    ④《汉书》卷6《武帝纪》,第184页。
    ⑤徐乐尧、余贤杰:《西汉敦煌军屯的几个问题》,《西北师院学报》1985年第4期。
    ⑥同上。
    ⑦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释文》,马圈湾汉简中的282、283、284、285等简,均为大煎都候官屯田谷输入郡仓的记录,其纪年为王莽居摄三年正月。
    ①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351页。
    ②《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84页。
    ③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219-221页: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87-88页。
    ④王宗维:《汉代河西走廊的咽喉—河西路》,第256页。
    ①河西四郡县城城址的确定除非特别注明,均采用高荣先生在《先秦汉魏河西史略》中所引用的研究成果。参阅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92-94页。
    ②刘兴义:《汉晋表是县和唐锁阳城探原》,《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2期。
    ①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以下同),第342页。
    《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797页。
    ①《汉书》卷55《霍去病传》,第2483页。
    ②《后汉书·百官志五》,第3621页。
    ③杨芳:《从西汉属国的设置看汉对匈奴的外交策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年第2期。
    ④《后汉书·郡国志五》,第3521页。
    ⑤《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83页载:“明年,单于使犁汙王窥边,言酒泉、张掖兵益弱,出兵试击,冀可复得其地。时汉先得降者,闻其计,天子诏边警备。后无几,右贤王、犁汙王四千骑分三队,入日勒、屋兰,番和。张掖太守、属国都尉发兵击,大破之,得脱者数百人。属国千长义渠王骑士射杀犁汗王赐黄金二百斤,马二百匹,因封为犁
    汙王。属国都尉郭忠封成安侯。自是后,匈奴不敢入张掖。”
    ⑥《汉书》卷54《李陵传》,第2451页。
    ⑦同上
    ⑧《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8贝。
    ①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250页。
    ②同上,第252页。
    ③同上,第248-250页。
    ④《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2909页。
    ⑤《后汉书》卷58《虞诩列传》,第1866页。
    ①《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2911页。
    ②《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22页。
    ③李正宇:《昆仑障考》,《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④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237页。
    ⑤同上。
    ①徐坚:《初学记》卷上《地部下》引《礼记》郑玄注。
    ②《汉书》卷61《李广利传》,第2695页。
    ①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241页。
    ②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
    ③吴礽骧:《河西汉塞的调查与研究》,第146页。
    ④《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2页。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16页。
    ②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以下同),第215页。
    ③《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6页。
    ④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121页。
    ⑤《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6页。
    ⑥陈梦家:《汉简缀述》,第4页。
    ⑦色音:《居延故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7页。
    ⑧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238页。
    ①《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第2945、2946、2950页。
    ②《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08-2909贝。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09页。
    ②同上,第2911页。
    ③钮仲勋:《论汉代经营西域之战略形势》,《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①《后汉书》卷87《西羌传》,第2869页。
    ②《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0贝。
    ③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笫71页。
    ④侯不勋、刘再聪:《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第197页。
    ①《汉书》卷6《武帝纪》,第188页。
    ②《汉书》卷6《武帝纪》,第188页。
    ③《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38-1439页。
    ④《后汉书》卷87《西羌传》,第2877页。
    ⑤《汉书》卷61《张骞传》,第2695页。
    ①《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2页载:“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孙,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
    ②《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3页。
    ③《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4-3175页。
    ④《汉书》卷61《李广利传》,第2703、2699页。
    ⑤《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15页。
    ⑥《汉书》卷61《李广利传》,第2703页。
    ⑦同上。
    ⑧《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6页。
    ⑨《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6页。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16页。
    ②《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6页。
    ③《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6页。
    ①《汉书》卷61《李广利传》,第2703页。
    ②《汉书》卷96上《两域传上》,第3872页。
    ③安作璋:《两汉与西域关系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7--38页。
    ④《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7页载:“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面还。
    ⑤《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下》,第3922贝。
    ①《汉书》卷69《赵充国传》,第2971页。
    ②《史记》卷109《李陵传》,第2877页。
    ③《汉书》卷54《李陵传》,第2451页。
    ①《汉书》卷54《李陵传》,第2454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7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9-3780页。
    ②同上,第3778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9页。
    ②《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下》,第3922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83页。
    ②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第21页。
    ③《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第3810页。
    ④同上,第3783页。
    ⑤《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85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85-3786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87贝。
    ②《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下》,第3923页。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19页。
    ①《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796页。
    ②同上,第797页。
    ③同上
    ④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82页。
    ①《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797页。
    ②《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2912页。
    ③《后汉书》卷4《和帝纪》,第182页。
    ④同上,第187、188、190、191页。
    ⑤《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2911页。
    ①《后汉书》卷47《班勇列传》,第1589页。
    ②《资治通鉴》卷50《汉纪四十二》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夏四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以下同),第1625页。
    ③《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2912页。
    ④《后汉书》卷6《顺帝纪》,第252页。
    ⑤《后汉书》卷19《耿秉列传》,第716页。
    ⑥同上,第716页。
    ①《资治通鉴》卷45《汉纪三十七》明帝永平年十五年(72年)眷二月条,第1459页。
    ②《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2914页。
    ③《后汉书》卷23《窦固列传》,第810页。
    ①《后汉书》卷19《耿秉列传》,第717页。
    ①《后汉书》卷24《马防列传》,第855页载:“建初二年,金城、陇西保塞羌皆反,拜防行车骑将军事,以长水校尉耿恭副,将北军五校兵及诸郡积射士三万人击之。
    ②《后汉书》卷64《卢植列传》,第2118页载:“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以乌桓中郎将宗员副,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③吕昕:《东汉的北军与洛阳防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④武国卿:《中国战争史(三)》,北京,金城出版社,1992年,第376页。
    ⑤《后汉书》卷23《窦宪列传》,第814页。
    ⑥同上,第814页。
    ①《后汉书》卷23《窦宪列传》,第814、817页。
    ②同上,第815页。
    ③《后汉书》卷19《耿夔列传》,第718页。
    ①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235页。
    ②参考马雍的《新疆巴里坤、哈密汉唐石刻丛考》。
    ③参考《资治通鉴》卷50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夏四月条。
    ①《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22页载永平十七年(74年),“冬十一月,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塞,击破白山虏于蒲类海上,遂入车师。初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
    ②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237页。
    ③《后汉书》卷47《班勇列传》,第1588页。
    ④《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第2950页。
    ⑤参考《资治通鉴》卷172《陈纪六》宣帝太建七年(575),第5341页;[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31《韦孝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40-541页。
    ①《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214、222页。
    ②《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22页。
    ③《后汉书》卷87《西羌传》,第2886页。
    ④《汉书》卷96上《西域传》.第3877页。
    ①王国维:《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咏史·第十二》。
    ②参考刘光华:《论东汉敦煌在中原与西域关系中之重要地位》.敦煌文物研究所编《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①《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53贝。
    ②[北魏]郦道元:《水经··河水注》,据(清)l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卷二,第32b页;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07页。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01页载:“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印,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于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而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遬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大发车骑往击胡。单于留塞内月余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
    ②同上,第2904页载:“军臣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略甚众而去。于是汉使三将军军屯北地,代屯句注,赵屯飞狐口,缘边亦各坚守以备胡寇·又置三将军,车长安西细柳、渭北棘门、霸上以备胡。
    ③《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4页。
    ①贾文丽:《汉朝在河西的防御与战略演变研究》,《南都学坛》2010年第4期。
    ②《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25页。
    ③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第182页。
    ④曾问开:《中国经营西域史》,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2页。
    ⑤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79页。
    ①《汉书》卷96上《西域传上》,第3873页。
    ②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342页。
    ③《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16页。
    ④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以下同),第152页。
    ⑤《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2912页。
    ⑥《汉书》卷7《昭帝纪》,第233页。
    ⑦《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下》,第3929页。
    ①《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第1141页。
    ②《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85页。
    ③《汉书》卷10《成帝纪》,第309页。
    ④《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第3810页。
    ①《后汉书》卷58《虞诩列传》,第1866页。
    ②《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2911页。
    ③《后汉书》卷51《陈龟列传》,第1692页。
    ④《后汉书》卷38《冯綑列传》,第1283页。
    ①[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0-60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68页。
    ②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185页。
    ③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342页。
    ④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226贝。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83页。
    ①《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6页。
    ②《后汉书》卷88《西域传》,第2911页。
    ①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第237页。
    ②李正宇:《昆仑障考》,《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③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99页。
    ④《汉书》卷69《赵充国传》,第2979页。
    ①王宗维:《汉书·赵充国传中的鲜水》,《西北史地》1983年第2期;《汉代祁连山路考述》,《西北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第1045页。
    ③《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16页。
    ④陈梦家:《汉简缀述》,第215页。
    ⑤《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6页。
    ①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第152页
    ②《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6页。
    ③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