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复“启蒙文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刘再复以“性格组合论”和主体性文学观确立其在新时期文论界的地位,学界对他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但在80、90年代里对于他的评价,多争鸣中的浮躁之气而少学理层面的理性思考,对其文论的发生、发展缺少整体的关注。
     始于70年代末的鲁迅研究是刘再复启蒙文论的起点,对于以后文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规定了他的文论性质和走向。即使进入90年代,鲁迅的思想在刘再复的文论中仍然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刘再复的启蒙文论是沿着鲁迅的改造国民性这一启蒙路径继续前进的,二者间具有某种同构关系。
     本文将刘再复有关鲁迅的研究作为刘再复启蒙文论的逻辑起点看等,这构成了刘再复启蒙文论的基本价值内核。同时,探讨刘再复启蒙文论的启蒙内涵,这一启蒙内涵又是如何建构自身的,从逻辑的层面上进行总结,勾勒刘再复启蒙文论的基本理论面貌。其间一个重要的立场应当是,尽管启蒙主义面临着时代文化语境发生变化以后的各种挑战,但启蒙主义仍然是文化发展中的,尤其是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无法逾越的历史问题、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启蒙并没有过时,启蒙文论仍然具有它的特定意义。
     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鲁迅论。探讨鲁迅思想在刘再复启蒙文论中的奠基作用,兼及刘再复在鲁迅研究上的思想及态度的变化对启蒙文论的影响。第二章:性格论。将刘再复性格论放在80年代的语境中,探讨刘再复通过性格组合论来揭示人的真实性的启蒙策略,并从启蒙路径、效果等方面证实这一启蒙策略的可行性。第三章:主体论。探讨刘再复通过文学意义上人的超越性证明,为“大写的人”确立合法性,思考主体论在启蒙文论中的核心地位。第四章:个体论。探讨在90年代语境中,刘再复由对人的现代化的整体诉求转向对人的个体性、人的情感本位的重视这一转变,思考刘再复对启蒙的超越与启蒙文论的内涵拓展。四章之间,以启蒙为主线贯穿并形成整体,从启蒙角度剖析70年代末以来刘再复启蒙文论思想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刘再复启蒙文论的发展、变化探讨管窥新时期文论摆脱文革之重的艰难跋涉与取得的成就。
     本论文的写作,既有历时的描绘也有共时的比较,既有刘再复本人文论的思考更有对其文论产生影响的时代背景的描绘。通过刘再复启蒙文论的研究,思考启蒙主义在新时期的必要性以及在90年代遭遇歧途的必然性,并试图回答在大众传媒时代是否需要启蒙、如何启蒙的问题。坚信对人的价值的追求与尊重,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Liu Zaifu establishes his status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theories in the new era thanks to his“theory of character mix”and“theory of literary subjectivity”, which remain academic focuses in the study of Liu as the object. Remarks about him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however, are more of a superficial debate than of a rational thinking in academic terms, and therefore lacking a holistic consideration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 theories.
     The far-reaching study on Luxun, rising from the late 1970s, i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for Liu’s enlightenment theories regarding literature and defines the nature and trend of his literary theories. Even in the 1990s, Luxun’s thoughts still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Liu’s theories. Liu’s enlightenment theories forge ahead along the path of transforming national traits blazed by Luxun, and therefore there is a correlation of some kind between Liu and Luxun.
     This dissertation treats Liu’s study of Luxun as the logical point of departure, which forms the core values of the research on Liu’s enlightenment theories. Meanwhile, it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s of enlightenment as conveyed by Liu,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 per se, and outlines by virtue of logical summarizing, the landscape of his literary theories. A significant stance maintained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that enlightenment remains an inevitably historical,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issue in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general, and in China’s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despite the various challenges after the alteration of the era’s cultural context. Enlightenment is not outmoded and enlightenment theories posses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The dissertation has four chapters. Chapter 1, On Luxun, discusses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Luxu’s thoughts in Liu’s enlightenment theorie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s upon such theories of his change in attitudes toward, and thoughts upon, the study on Luxun. By contextualizing Liu’s character theory in the 1980s, Chapter 2, On characters, explores the enlightenment strategy employed by Liu to reveal the truthfulness of men through his theories of character mix, and argues for the plausibility of such a strategy in the respects of enlightenment routes, effects,etc.. Chapter 3, On subjectivity, elaborates upon Liu’s argumentation for the transcendence of man in the literary sense of the word in order to acquire legitimacy for“men with a big M”and reflects upon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subjectivity theory in Liu’s enlightenment theories. Chapter 4, On Individuals, dwells on Liu’s shift from his aspiration to men’s modernized holism to his emphasis on men’s individuality and emotionality, and broods over Liu’s transcendence over enlightenment and the connotative expansion of his enlightenment theories. Strung together with a major thread of enlightenment, the four chapters form an integrated whole. From the enlightenment point of view,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Liu’s literary thoughts since the late 1970s, and through such development, examines the painful efforts and achievements of literary theories in the post-Cultural Revolution era.
     With diachronic descriptions and synchronic comparisons combined, this dissertation encompasses Liu’s thoughts about literary theories and the outlining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s that influenced his literary theories. Via a study on Liu’s enlightenment theories, it reflects upon the significance of enlightenment theorie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ir predicament in the 1990s, and attempts to answer the“whether”and“how”questions concerning enlightenment in an era of mass media. It argues that never outdated is the respect for, and pursuit of, men’s values.
引文
①(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第6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第35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第35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第35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第6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第37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第6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格奥尔格·皮希特(Georg Picht,1913—1982),去世前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新教神学系的宗教哲学教授。
    ③(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第37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哈佛燕京学社编:《启蒙的反思》,第2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⑤(美)罗兰·斯特龙伯格(Roland N·Stromberg)著刘北成赵国新译《西方现代思想史》,第189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①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1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1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①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后记》,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耿传明:《试论余华小说中的后人道主义倾向及其对鲁迅启蒙话语的解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3期。
    ②杨帆等著:《中国走势》,第259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①杨帆等著:《中国走势》,第260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张清华:《文化实践和精神自否——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主义的两个基本命题》,《文艺争鸣》,2001年第4期。
    
    ①陈涌:《文艺学方法论问题》,《红旗》杂志1986年第8期。
    ②汤学智:《关于主体性问题的几点看法》,《当代文艺探索》1986年第4期
    ③林兴宅:《我们时代的文艺理论(评刘再复近著兼与陈涌商榷)》,《读书》1986年第12期、1987年第1期。
    
    ①《日本学者谈刘再复及其理论》,《学术研究参考》,1988年第10期。
    ②《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年第1期。
    ③《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第2期。
    ④参见汤学智:《90年代文学理论批评走向考察》,《文艺评论》2000年3期。
    ①分别载《读书》1982年第2期,《文学研究》1982年第3期,《文学评论》1982年第6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2期。
    ②陈燕谷靳大成:《刘再复现象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
    ①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①刘再复、金秋鹏、汪子春:《鲁迅和自然科学》,第8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年。
    ②刘再复、金秋鹏、汪子春:《鲁迅和自然科学》,第1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
    ③刘再复、金秋鹏、汪子春:《鲁迅和自然科学》,第191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
    ④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名人和名言》,《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杨志杰、刘再复:《横眉集·后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78年。
    ②杨志杰、刘再复:《横眉集》,第123、135、191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78年。
    ③王元化:《九十年代反思录》,第14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①刘再复:《沧桑百感》,第189-198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
    ②刘再复:《漂流手记——域外散文集》,第139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
    ①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绪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①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②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1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③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④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①夏中义:《新潮学案》,第66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②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③参见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第7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④王元化:《九十年代反思录》,第14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①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1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②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1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③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6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④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25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①陈燕谷靳大成:《刘再复现象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
    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第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①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7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498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②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41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①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41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②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42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③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11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④转引自《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第158页。
    
    ①刘再复刘剑梅:《共悟人间――父女两地书》,第276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②刘再复林非:《鲁迅传》,第30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③刘再复林非:《鲁迅传》,第34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①陈燕谷靳大成:《刘再复现象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
    ②刘再复:《鲁迅成功的时代原因和个人原因》,《文学的反思》,第35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③刘再复:《论鲁迅杂感中的‘社会相’类型形象》,《文学的反思》,第39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④刘再复:《论鲁迅杂感中的‘社会相’类型形象》,《文学的反思》,第41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①刘再复:《鲁迅论人的价值依据》,《文学的反思》,第445-44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②刘再复:《文学的反思·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③杨春时编《书园思绪——刘再复学术思想精粹》,第281-282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①杨春时编《书园思绪——刘再复学术思想精粹》,第284-285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②杨春时编《书园思绪——刘再复学术思想精粹》,第295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①刘再复:《沧桑百感》,第61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自序》,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②刘再复:《性格组合论·自序》,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③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497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黄曼君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1895-1990),第1186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②《更高举起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伟大旗帜》,1977年5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
    ③王春元:《“文艺为政治服务”是个错误的口号》,《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3期。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自序》,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②《新港》1957年第1期。
    
    ①《新港》1957年第4期。
    ②《新港》1957年第7期。
    ③《新港》1957年第7期。
    ④《<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文艺研究》1980年第3期。
    ⑤《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美和共同美问题》,《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
    ①载《译文》第1卷第4期(1934年12月出版)
    
    ①《文艺报》1952年第21期。
    ②《文艺报》1956年第3期。
    ③李希凡:《驳巴人的“人类本性”的典型论》,1960年第7期。
    ④《论阿Q》,1956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⑤《典型问题随感》,《文艺报》1956年第9期。
    ⑥《文艺月报》1957年第5期。
    
    ①蒋孔阳执笔《典型、典型化、典型人物(续一)》,《上海文艺》,1978年第8期。
    ②《关于典型问题的一封信》,《北京文艺》1979年第5期。
    ③金梅:《从传统典型论的流弊中摆脱出来》,《朔方》,1981年第2期。
    ④《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第8期。
    ①徐俊西:《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的定义——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关系的疑义》,《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
    ②《不能如此轻率地批评恩格斯》,《上海文学》1981年第4期。
    ③《上海文学》1984年第4期。此文完稿于1981年8月26日。
    
    ①《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期。
    ②《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39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②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49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③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380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④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380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⑤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49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60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②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60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③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60-61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33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②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34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③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38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④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113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149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②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151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③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289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289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参见严云受、刘锋杰《文学象征论》第二章《典型化与象征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②转引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12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③刘再复:《漂流手记——域外散文集》,第77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4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林兴宅:《文学批评:在新的挑战面前》,《文学评论》1985年第4期。
    ②刘再复:《文学研究空间的拓展》,《读书》1985年第2期。
    ①参考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第187-188页,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126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②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140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③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142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④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143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518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②刘再复:《漂流手记——域外散文集》,第92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5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何西来:《人的重新发现——论新时期的文学潮流》,《红岩》1980年第3期。
    ②邢熙环:《也谈人物性格结构及其组合的美学原理》,《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4期。
    ③何西来:《论人物性格复杂性的三个制约因素》,《文艺报》1984年第9期。
    ④刘心武:《尝鼎一脔话性格》,《读书》1984年第11期。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1240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③以上参考《哲学大辞典》(修订本),第2038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①李楠明:《价值主体性——主体性研究的新视域》,第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②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第1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哲学大辞典》(修订本),第2038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④参考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第194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⑤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第1240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⑥参考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第194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⑦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第195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①参考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第195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197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136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133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③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122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④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215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⑤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218-219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⑥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243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⑦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247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⑧刘晓波:《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对话》,第4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219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②刘再复杨春时:《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
    
    ①载1985年7月8日《文艺报》。
    ②载《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和1986年第1期。
    ③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5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①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62—6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②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6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③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6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①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7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①以上引文未注出处均见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7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②林芳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第336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③许金声刘锋等译《自我实现的人》,第286页,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④许金声刘锋等译《自我实现的人》,第289页,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①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7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①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8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②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91-9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③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91-9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①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9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②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99—10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③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10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①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第235-23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陈涌:《文艺学方法论问题》,《红旗》1988年第6期。
    ①《文学主体性问题讨论会纪要》,《文艺报》1990年12月8日。
    ②董学文:《两种文学主体观》第114、340、341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
    
    ①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第29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③参见《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①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第32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刘再复著,杨春时编《书园思绪》,第451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③刘再复著,杨春时编《书园思绪》,第451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④刘再复:《文学的反思》,第5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①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17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②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17-318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③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18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④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19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⑤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18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①刘再复杨春时:《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
    ②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19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①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20——321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②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21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③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22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④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23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⑤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22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①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24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②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24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③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14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④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17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①李贽《童心说》。
    ②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24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①刘再复林岗:《论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第97-98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11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③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13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④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24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⑤刘再复:《放逐诸神》,第324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07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伯林:《两种自由观念》陈晓林译,载《公共论丛》1995年第1期,北京:三联书店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182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 第182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05——206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05页至206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③李泽厚、刘再复《辑一——历史的反思》,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65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刘再复林岗:《罪与文学·导言》,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第17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③李泽厚、刘再复《辑四——文艺评论》,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69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④李泽厚、刘再复《辑四——文艺评论》,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67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四——文艺评论》,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68—269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179—180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177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李泽厚、刘再复《辑一——历史的反思》,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115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③李泽厚、刘再复《辑一——历史的反思》,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117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一——历史的反思》,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114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178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10—211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10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33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刘再复杨春时:《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
    ③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53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四——文艺评论》,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79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刘再复:《红楼梦悟·自序(二)》,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①刘再复:《沧桑百感》,第53-54,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
    ②李泽厚、刘再复《辑四——文艺评论》,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82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③李泽厚、刘再复《辑四——文艺评论》,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89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④李泽厚、刘再复《辑四——文艺评论》,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65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四——文艺评论》,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85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一——历史的反思》,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82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李泽厚、刘再复《辑一——历史的反思》,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82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一——历史的反思》,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8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李泽厚、刘再复《辑一——历史的反思》,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79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③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19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④李泽厚、刘再复《辑一——历史的反思》,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8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一——历史的反思》,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85—86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四——文艺评论》,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308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刘锋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四题》,《人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论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参见刘锋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四题》,《人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论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196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②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196—197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①夏中义:《新潮学案》,第69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②夏中义:《新潮学案》,第60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①(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第67页,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①李泽厚、刘再复《辑三——主义·理论·哲学》,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第211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1.林剑:《人的自由的哲学思考》,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美)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
    4.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论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5.(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马林韬:《“第一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吴春华主编《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英)理查德·贝拉米:《重新思考自由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9.(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副面孔》,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0.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1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陆梅林盛同主编《新时期文艺论争辑要》,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4.程文超:《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15.余三定:《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6.曹维进魏承恩:《中国80年代人文思潮》,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17.张一兵:《西方人学第五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18.蒋承勇:《西方文学“人”母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9.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0.杜书瀛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1.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2.许纪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23.孔范今施战军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24.谷方主编《主体哲学与文化问题》,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25.(美)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6.敏泽:《主体性、创新、艺术规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27.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8.李楠明:《价值主体性:主体性研究的新领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9.单少杰:《主客体理论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0.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1.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5
    32.张汝伦:《良知与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4.刘桂生主编《时代的错位与理论的选择:西方近代思潮与中国“五四“启蒙》,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35.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6.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7.张光芒:《中国近代启蒙文学思潮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38.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
    39.(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0.哈佛燕京学社编《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1.(美)卡尔·贝克尔:《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2.胡建:《启蒙的价值目标与人类解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3.萧延中朱艺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湾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44.张宝明:《启蒙与祖国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45.许志英倪婷婷:《五·四:人的文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6.丁帆:《重回“五四”起跑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7.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48.陈明主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9.(英)凯蒂·索珀:《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0.北京大学哲学系编《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1.陆贵山:《文艺人学论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2.(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3.魏金声:《现代西方人学思潮的振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4.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55.何信全:《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6.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57.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8.刘锋杰:《六大批评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59.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0.夏中义:《新潮学案》,上海:三联书店,1996
    61.吴炫:《中国当代思想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62.包忠文:《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63.姚鹤鸣:《理性的追踪——新时期文学批评论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64.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5.钱中文:《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6.王光明:《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7.张韧:《新时期文学现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68.何西来:《探寻者的心迹》,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69.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0.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71.周海波:《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3.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74.朱志荣:《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75.白烨主编《2003年度中国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
    76.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7.陶东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3
    78.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9.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长沙:岳麓书社,1999
    80.汪晖:《反抗绝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81.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82.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料室《新时期文艺学论争资料》(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83.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84.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5.葛兆光:《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5
    86.邓晓芒译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7.哈佛燕京学社主编:《理性主义及其限制》,北京:三联书店,2003
    88.王元化:《九十年代反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9.林芳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