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禮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史·礼志》史源对于了解该志的编纂,认识其史料价值及存在的史实讹误等问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围绕《宋史·礼志》史源展开论述。
     第一章,主要对《宋史·礼志》史源进行了观察,并归纳出了《宋史·礼志》的几个较明显的史源,如官方礼书、官修《会要》、《续资治通鉴长编》、《文献通攷》。另,对《宋史·礼志》采择其它官私著述的情况也有介绍。
     第二章,在《宋史·礼志》与它史史源一致或《宋史·礼志》采择它史的基础上,对史官修撰《宋史·礼志》所采用手法进行了尽可能祥尽地分析。共分两大方面:一是,各种删削,如基本照录、删削时间、原因、过程等。此外,还有一些删削,如删削籍贯、封号等,因暂不能断定其为主要手法,故仅略作叙述。二是,各种保持原意的手法,有全文照录、词句润色、简称等,而称名不称字、改别称为廟号等,因尚未探得其为主要手法,故只简要涉及。又,对於各种删削和保持文意手法之大部,本文均未仅就《宋史·礼志》来作探研,而是也极力推衍到了《宋史》其它诸志。
     第三章,首先,从记载的系统与丰富、保存了部分珍贵史料、订正它书讹误与不足,及为后世官私著述之史源四个方面论述了《宋史·礼志》的史料价值。其次,对《宋史·礼志》存在的问题,如时间、职官、地点等史实讹误,进行了订正,同时,攷察了这些讹误的类型及原因等。而封於《宋史·礼志》的编撰之失,如体例不一、前后矛盾、记载失序等,除了发现其问题所在,并指出其表现形式或原因外,还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新的阐发。
     第四章,对《宋史·礼志》进行了多角度透视。《宋史·礼志》的编纂攷述,攷察了《宋史·礼志》编纂的特点与创新之处。《宋史·礼志》与《朱子家礼》,主要从内容、结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上将两者进行了对比。《宋史·礼志》中的礼仪实施情部则从礼仪实施的前提、依据及实际情况三方面做了梳理。《宋史·礼志》中的道教,围绕道教与礼制及国家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宋史·礼志》中的赏赐,则主要透过赏赐来看宋代的礼制与社會。
The source of historical data about Li Zhi of Song Shi is very important to know about how to write Li Zhi of Song Shi, the merit of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 in its historical facts. So this text firstly goes around the source of historical data of Li Zhi of Song Shi.
     The first chapter researches the source of historical data about Li Zhi of Song Shi in chief and draws some fairly obvious sources of historical data. For example, official ritual books, official books about political system, Xu Zi Zhi Tong Jian Chang Bian and Wen Xian Tong Kao. Moreover, We introduce some facts about official and private books that are adopted by Li Zhi of Song Shi too.
     The second chapter principally analyzes the ways that arc used by these persons writing Li Zhi of Song Shi to spare no efforts. At the basis of the source of these books being the same with Li Zhi of Song Shi or being adopted by it. Including two inspects, One is every deleting, For instance, direct copying, omitting time, reasons or courses and so on. Further, other omitting ways, such as omitting personal birthplaces, or his title of nobility can not be ascertained as the chief deleting ways at present, only having simple introductions. Another is each means keeping originality. For example, complete copying, changing equivalent in meaning or called for short and so on, But calling name and altering other appellations as the posthumous title of an emperor were simply mentioned because of not definitely judging it as the main ways. Besides, about most of each deleting ways and keeping original means, We not only researches Li Zhi of Song Shi, but also does other Zhi of Song Shi.
     The third chapter, firstly, we talks about the merits of historical data of Li Zhi of Song Shi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systematical and rich record, keeping some rare historical data, correcting errors and shortcomings of other historical books with as the historical resource of official and private books in after dynasties. Secondly, correcting some mistakes of historical data about Li Zhi of Song Shi, such as dates, officials and places. Researching the types and reasons of these mistakes and other circumstances in chorus, However, about the mistakes of adaptation, such as no unified style, some contradictory records and no proper order. Except for finding the crucial reasons and pointing out its forms of expression or causes, There are new views about above every problems.
     The fourth chapter sees through Li Zhi of Song Shi from many angles. The textual research and description of the compilation on Li Zhi of Song Shi are mainly about vertical comparison, Li Zhi of Song Shi and the family rituals by Zhu Xi are chiefly of horizontal contrast about official rituals and private ones. The Taoism of Li Zhi of Song Shi carries about some researches arou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ritual system and Taoism, The carrying circumstances of rituals in Li Zhi of Song Shi straightly hit real facts of ritual system being implemented, But the award of Li Zhi of Song Shi observes the ritual system and the society of Song dynasty by awarding things.
     Key words:Li Zhi of Song Shi the source of historical data adapt merit
引文
①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62页。
    ②张舜徽主编《中国史学名著题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第233页。
    ③漆侠《求实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05页。
    ④关履权《两宋史论》,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⑤郑先生在《〈宋史·刑法志〉攷正序》中认为《宋志》史源为《国史》,《邓广铭全集》(第九卷),第229
    页,而在《〈宋史·职官志〉抉原匡谬》中有又认为《宋志》史源并非仅来自《国史》,《邓广铭全集》(第九卷),第2页,其观点前后矛盾。⑥各自观点,分见《〈宋史·职官志〉抉原匡谬》,载《邓广铭全集》(第九卷),第2页;陈高华,陈智超《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第242页;何忠礼《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舒仁辉《〈东都事略〉与〈宋史〉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65页。
    ⑦因多源说是一种模糊的提法,故不专节论说,仅在“《通攷》说”之后附述。
    ⑧《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194页。
    ⑨《〈宋史·职官志〉抉原匡谬》,第2页。
    ①《宋史》卷111《礼十三》,第2639页。
    ②《宋史》卷116《礼十九》,第2743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5,元丰六年五月丁亥,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8066页。
    ④《宋史》卷115《礼十八》,第2740页。
    ⑤马端临《文献通攷》卷71《郊礼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43页。
    ⑥《宋史》卷98《礼一》,第2427页。
    ⑦《宋史》卷111《礼十三》,第2639页。
    ⑧因宋代官修《會要》也是分类编纂礼制史料的,但现存《宋會要辑稿》的编排顺序几经周折已被打乱,所以,《宋志》的编排顺序是採自宋代官修《會要》,还是《国史》,抑或其它礼书,目前尚難断言。
    ①王应麟《玉海》卷51《嘉定国朝會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977页。
    ②汤中《宋會要研究》卷3《大典本宋會要辑订始末》,北京:商务印书馆,1932年,第14页。
    ③徐松《宋會要辑稿》礼45之3,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449页。
    ④《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2页。
    ⑤《辑稿》帝系1之11至12,第20页。
    ⑥《辑稿》礼45之26,第1460页。《宋志》本条年号“天禧”,为点校者据上下文增加,见《宋史》校勘记,第2702页。
    ⑦分见《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606页至第2607页;《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2页。
    ①《宋史》卷99《礼二》,第2438页。
    ②《长编》卷4,乾德元年十一月甲子,第109页。
    ③《辑稿》礼25之77至78,第993页。
    ①祥见梁太济、包伟民《〈宋史·食货志〉补正》,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1页。
    ②《宋史》卷98《礼一》,第2429页。
    ③《通攷》卷71《郊社攷四》,第653页。
    ④《长编》卷503,元符元年十月丁丑,第11971页。
    ①《通攷》卷85《郊社攷十八》,第773页。
    ②《通攷》卷84《郊社攷十七》,第770页。
    ③分见《宋史》卷103《礼六》,第2512页;《宋史》卷104《礼七》,第2527页。
    ①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序,宛委别藏本。
    ②《宋史》卷120《礼二十三》,第2817页。
    ③《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12页。
    ④因《太常因革礼》也转载有不少《开宝通礼》内容,但现存《太常因革礼》有十数卷亡佚,故无法稽攷。如《宋志》礼二三“群臣上表仪”,《太常因革礼》则载于卷五八,恰在亡佚之列。
    ①《宋史》卷98《礼一》,第2425页。
    ②《宋史》卷111《礼十四》,第2654页。
    ③《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3页。
    ④《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04页。
    ⑤《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12页。
    ⑥《太常因革礼》仅有部分《开宝通礼》内容,因此,仅据《太常因革礼》不可能作出上述论断,且《宋志》中尚无半点声称引自《太常因革礼》的跡象。而《实录》、《国史》、《會要》等较原始的资料,就现存相关内容来看,对於《开宝通礼》、《政和五礼新仪》等大部头官方礼典亦不全文转载。
    ①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原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页。
    ②《辑稿》刑法2之73,第6532页。
    ③《宋史》卷98《礼一》,第2423页。
    ④《宋史》卷98《礼一》,第2423页。当然,《政和五礼新仪》不再实施是就令文而言的,而事实上是否“罗之”,尚有待进一步攷证。此与本节内容无关,不具论。
    ⑤《宋史》卷110《礼十三》,第2639页。
    ⑥《宋史》卷116《礼十九》,第2743页。
    ⑦《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08页。
    ⑧《政和五礼新仪》目录,第118页。《宋志》所载与《政和五礼新仪》目录完全吻合。因其它书目不大可能单列《政和五礼新仪》此数项礼仪,故史官除了参攷该书,很难有其它途径。
    ①吴羽《论中晚唐国家礼书编撰的新动向对宋代的影响一以〈元和曲台新礼〉、〈中兴礼书〉为中心》,《学术研究》2008年第6期,第104页。
    ②徐松辑《中兴礼书》卷288《濮安懿王园廟》,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14页。
    ③《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77页。
    ④《中兴礼书》卷232《巡幸视师三》,第104页。
    ⑤《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6页。
    ①《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0页。
    ②《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3页至第2705页。
    ③分见《中兴礼书》卷223《正旦金国使人入贺》,第82页;《中兴礼书》卷230《巡幸视师一》,第99页。
    ④关於五礼顺序,笔者在“研讨篇”第一节“《宋史·礼志》编纂攷述”中有所研讨,可参见。
    ①此处参致了王雲海《宋會要辑稿攷校》(以下简称《辑稿攷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页。
    ②《玉海》卷51《嘉定国朝會要》,第977页。
    ③王珪《华阳集》卷8《乞续修〈国朝會要〉箚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0页。
    ④见《辑稿攷校》,第1页至第2页;杨渭生《宋代文化新观察》,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7页。
    ⑤《宋代文化新观察》,第207页。
    ⑥宋濂《元史》卷156《董文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672页。
    ⑦苏天爵《滋溪文稿》卷25《三史质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97页。
    ①《廿二史劄记》卷23《宋史各传廻护处》,第500页。
    ②《宋史》卷98《礼一》,第2424页。
    ③《〈宋史·职官志〉抉原匡谬》,第1页至第2页。
    ①《辑稿》礼17之34,第703页;又见《辑稿》礼15之7,第654页。
    ②《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597页。
    ③《长编》卷306,元丰三年七月己丑,第7449页。
    ④《辑稿》礼17之35,第704页。
    ⑤《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597页至第2598页。
    ⑥《辑稿》礼45之35,第1465页。
    ⑦本条原无年号“大中祥符”,点校本据上下文增加。见《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702页。
    ⑧《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2页。
    ①《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二卷),第41页。
    ②见《〈宋史·食货志〉补正》,第8页至第9页。
    ③见高纪春《〈宋史·本纪〉攷证》,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至第6页。
    ①《长编》卷458,元祐六年五月乙丑,第10958页。
    ②《宋史》卷105《礼八》,第2560页。
    ③《长编》卷331,元丰五年十一月己卯,第7967页。
    ④《宋史》卷98《礼一》,第2431页。
    ⑤《长编》卷419,元祐三年闰十二月己酉,第10148页。
    ⑥《长编》卷304,元丰三年五月甲子,第7401页。
    ⑦分见《宋史》卷105《礼八》,第2549页;卷100《礼三》,第2450页。
    ①见《〈宋史·职官志〉抉原匡谬》,第1页至第15页;《〈宋史·食货志〉补正》,第32页至第33页。
    ②《〈宋史·食货志〉补正》,第20页至第21页。
    ③《通攷》卷126《王礼攷二十一》,第1131页。
    ①《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84页。
    ②《长编》卷115,景祐元年九月癸巳,第2699页;《辑稿》礼39之7,第1364页。
    ③《通攷》卷126《王礼攷二十一》,第1131页。
    ④《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85页。
    ⑤《通攷》卷71《郊社攷四》,第650页。
    ⑥《长编》卷442,元祐五年五月壬午,第10637页。
    ①《宋史》卷100《礼三》,第2451页。
    ②《辑稿》礼3之4,第441页;《玉海》卷93《元祐合祭》,第1709页。
    ③《通攷》卷80《郊社攷十三》,第732页。
    ④《长编》卷317,元丰四年十月戊午,第7659页。
    ⑤《宋史》卷103《礼六》,第2515页至第2516页。
    ①据统计约有230余条。
    ②《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9页。
    ③《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3页。
    ④《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3页至第2904页;《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2页。
    ⑤中国社會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80页、第424页。
    ①《宋史》卷111《礼十四》,第2664页。
    ②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壬午内禅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08页至第509页。
    ③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9,绍兴三十二年五月甲子,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6632页。
    ④《宋史》卷99《礼二》,第2433页。
    ⑤《玉海》卷93《天圣筑圆丘外壝》,第1707页。
    ①《宋史》卷103《礼六》,第2506页。
    ②《玉海》卷101《皇祐朝日夕月壇》,第1852页;《通攷》文字相同,参见卷79《郊社致十二》,第726页。
    ③《宋史》卷99《礼二》,第2439页。
    ④《宋史》卷100《礼三》,第2449页。
    ⑤《玉海》卷93《皇祐南郊並配》,第1708页;《玉海》卷101《皇祐地祗壇》,第1852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135《玉海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786页。
    ②据《辑稿》礼57之19,第1601页;《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80页,《玉海》“六”當为“十”之误。
    ③《玉海》卷74《隆兴紫宸殿上寿》,第1373页。
    ④《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80页。
    ⑤《玉海》卷74《隆兴紫宸殿上寿》,第1373页。
    ⑥《玉海》卷74《隆兴紫宸殿上寿》,第1373页。
    ⑦《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80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47《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提要》,第657页。
    ②《系年要录》卷177,绍兴二十七年五月辛卯,第5719页。
    ③《宋史》卷98《礼一》,第2426页。
    ④《系年要录》卷196,绍兴三十二年正月戊子,第6498页至第6499页。
    ⑤《中兴礼书》卷232《巡幸视师三》,第108页。
    ①《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6页。
    ②章如愚《群书攷索》卷25《郊祀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34页。
    ③《宋史》卷99《礼二》,第2438页。
    ④佚名《宋史全文》卷32,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09页。
    ⑤《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31页。
    ⑥因《宋志》史官亦对原始史料进行删减、加工,所以,若只是简单加工,则可能只是偶尔与《宋志》吻合,或比较吻合。
    ①详见《邓广铭全集》(第九卷),第2页至第15页。此外,《〈宋史·职官志〉攷正》、《〈宋史·刑法志〉攷正》正文中也有一些关於探索史官编撰手法的内容。但总的来看,作者并未将编撰手法作为专题研究,因此,其探索有著分散和时有时无的特点。
    ②详见《〈宋史·食货志〉的史源和史料价值》,第3页至第7页。
    ③祥见《〈宋史·本纪〉攷证》,第5页至第7页。
    ④《宋史》卷98《礼一》,第2424页。
    ①《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596页。
    ②《辑稿》礼17之34,第703页。
    ③《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22页。
    ④《通攷》卷94《宗廟攷四》,第849页。
    ①《宋史》卷118《礼二十一》,第2787页至第2788页。
    ②《辑稿》职官60之5至6,第3735页。
    ③《通攷》卷108《主制攷三》,第976页。
    ①《宋史》卷105《礼八》,第2560页。
    ②《辑稿》礼38之2,第1358页。
    ③《通攷》卷103《宗廟攷十三》,第941页。
    ④《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594页。
    ⑤《辑稿》礼17之30,第701页。
    ⑥《宋史》卷99《礼二》,第2440页至第2441页。
    ①《辑稿》礼28之70,第1054页。
    ②《宋史》卷102《礼五》,第2501页。
    ③《辑稿》礼18之8,第736页。
    ④《宋史》卷102《礼五》,第2486页。
    ⑤《长编》卷74,大中祥符三年八月戊申、丙寅、辛未,第1682页、第1686页、第1687页。
    ⑥《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03页。
    ⑦《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03页。
    ①《宋史》卷102《礼五》,第2488页。
    ②《辑稿》礼21之1至2,第851页。
    ③《宋史》卷104《礼七》,第2535页。
    ④《辑稿》礼28之79,第1058页。
    ⑤《宋史》卷104《礼七》,第2534页。
    ⑥《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3页。
    ①《辑稿》蕃夷7之45,第7862页。
    ②《宋史》卷105《礼八》,第2551页。
    ③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26,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3933页。
    ④《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797页。
    ⑤《辑稿》崇儒7之72,第2324页。
    ⑥《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7页。
    ⑦《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1页。
    ①《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83页。
    ②《长编》卷65,景德四年正月甲子、丙寅、丁卯,第1443页至第1444页。
    ①《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76页。
    ②《辑稿》礼40之8,第1374页。
    ③《辑稿》礼40之8至9,第1374至第1375页。
    ④《辑稿》礼40之9,第1375页。
    ①《宋史》卷99《礼二》,第2445页。
    ②《辑稿》礼28之37,第1037页。
    ③光宗年号为绍熙,故“兴”为“熙”之误。
    ④《通攷》卷72《郊社攷五》,第662页。
    ⑤《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4页。
    ⑥《辑稿》蕃夷7之49,第7864页。
    ①《宋史》卷102《礼五》,第2488页。
    ②《通攷》卷83《郊社攷十六》,第759页。
    ③《宋史》卷99《礼二》,第2437页。
    ①《长编》卷61,景德二年十一月乙巳朔,第1372页。
    ②《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7页。
    ③《辑稿》礼52之5,第1556页。
    ④《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19页。
    ①《长编》卷157,庆历五年十月辛酉,第3803页;《辑稿》礼10之5,所载极简单,第550页。
    ②《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79页至第2680页。
    ③《通攷》卷252《帝系攷三》,第1989页至第1990页。
    ①《宋史》卷122《礼二十五》,第2851页。
    ②《辑稿》礼29之16,第1071页。
    ③《辑稿》礼37之27,第1333页。
    ①《宋史》卷102《礼五》,第2485页。
    ②《辑稿》礼21之1,第851页。
    ③《太常因革礼》卷49《祭五岳四镇》,第630页;《玉海》卷102《宋朝山川祠》,第1879页。
    ④《宋史》卷103《礼六》,第2516页。
    ⑤《通攷》卷80《郊社攷十三》,第731页。
    ⑥王溥《唐會要》卷22《祀风师雨师雷师及寿星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95页;《通志》卷42《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第566页;《群书攷索》续集卷25《礼乐》,第328页;《玉海》卷101《唐风伯雨师壇》,第1844页;罗濬《实庆四明志》卷2《社稷》,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010页。
    ①《宋史》卷104《礼七》,第2534页。
    ②《辑稿》礼28之41,第1039页。
    ③《宋史》卷103《礼六》,第2519页。
    ④《辑稿》礼19之22,第763页。
    ⑤《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594页。
    ⑥《辑稿》礼17之30,第701页。
    ①《宋史》卷102《礼五》,第2502页。
    ②《长编》卷393,元祐元年十二月戊戌,第9554页。
    ③《辑稿》礼21之6,第853页。
    ④《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20页至第2621页。
    ⑤《辑稿》礼10之11,第553页。
    ①《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89页。
    ②《辑稿》礼42之3,第1409页。
    ①《宋史》卷121《礼二十四》,第2829页。
    ②《辑稿》礼14之39,第606页。
    ③《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2页。
    ④《辑稿》礼41之16,第1385页。
    ①《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1页。
    ②《辑稿》礼45之1,第1448页。
    ③《宋史》卷124《植二十七》,第2902页。
    ④《辑稿攷校》,第27页。
    ⑤《宋史》卷100《礼三》,第2451页。
    ①《通攷》卷71《郊社攷四》,第650页至第651页。
    ②《辑稿》礼3之8,第443页;《玉海》卷93《元祐合祭》,第1709页。
    ③《宋史》卷122《礼二十五》,第2862页。
    ④《通攷》卷126《王礼攷二十一》,第1133页。
    ①据笔者统计,有近百处。
    ②《宋史》卷105《礼八》,第2561页。
    ③《辑稿》礼20之2,第765页。
    ④《宋史》卷125《礼二十八》,第2935页。
    ①《辑稿》礼36之16,第1316页。
    ②《宋史》卷125《礼二十八》,第2935页。
    ③《辑稿》礼36之15至16,第1315页至第1316页。
    ④《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7页。
    ⑤《辑稿》礼44之24,第1444页。
    ①《宋史》卷107《礼十》,第2583页。
    ②《通攷》卷102《宗庙攷十二》,第928页。
    ③《宋史》卷105《礼八》,第2553页至第2554页。
    ①《通攷》卷44《学校攷五》,第415页。
    ②当然,史官所概括者未必就是“大观元年”四字,可能还包括月、日或廟号等,但史官在此对时间进行了概括,则毫无疑问。
    ③《宋史》卷105《礼八》,第2561页。
    ④《辑稿》礼20之7,第768页。
    ⑤《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785页。
    ⑥《通攷》卷107《王礼攷二》,第971页。
    ①《宋史》卷161《职官一》,第3775页。
    ②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2页。
    ③《宋史》卷104《礼七》,第2545页。
    ④《辑稿》礼51之23,第1553页。
    ⑤《宋史》卷107《礼七》,第2527页。
    ①《辑稿》礼22之1,第883页。
    ②《宋史》卷102《礼五》,第2498页。
    ③《辑稿》礼14之21,第597页。
    ④《宋史》卷102《礼五》,第2498页。
    ①《辑稿》礼14之21,第597页。
    ②《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1页。
    ③《辑稿攷校》,第23页。
    ④《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1页。
    ⑤《辑稿》礼52之18,第1562页。
    ①《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16页。
    ②《辑稿》礼10之3,第549页。
    ③《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1页。
    ④《中兴礼书》卷223《正旦金国使人入贺》,第82页。
    ⑤《宋史》卷120《礼二十三》,第2820页。
    ⑥《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20页。
    ⑦《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13页至第2614页。
    ①据《长编》卷75,大中祥符四年五月甲戌,第1721页。
    ②据《辑稿》礼10之10,第552页。
    ③据《太常因革礼》卷93《孝明皇后王氏》,第1016页至第1017页。
    ④《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9页。
    ⑤《通攷》卷45《学校攷六》,第426页。
    ①《宋史》卷100《礼三》,第2454页。
    ②《辑稿》礼2之2,第418页。
    ③《宋史》卷103《礼六》,第2514页。
    ④《通攷》卷80《郊社攷十三》,第734页。
    ①《宋史》卷98《礼一》,第2428页。
    ②《长编》卷9,开宝元年十一月癸巳,第211页至第212页。
    ③《宋史》卷102《礼五》,第2498页。
    ④《辑稿》礼14之10,第591页。
    ⑤《宋史》卷116《礼十九》,第2758页。
    ⑥《长编》卷434,元祐四年十月甲寅,第10465页。
    ①《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8页。
    ②《长编》卷413,元祐三年八月乙未,第10039页至第10040页。
    ③《宋史》卷105《礼八》,第2561页至第2562页。
    ①《辑稿》礼20之9至10,第769页。
    ②《宋史》卷103《礼六》,第2505页。
    ①《长编》卷89,天禧元年四月戊寅,第2054页。
    ②《宋史》卷104《礼七》,第2543页。
    ③《辑稿》礼51之10,第1546页。
    ④《长编》卷89,天禧元年二月丁亥,第2044页。
    ①《宋史》卷162《职官二》,第3818页。
    ②《通攷》卷54《职官攷八》,第493页。
    ③《宋史》卷199《刑法一》,第4965页。
    ④《辑稿》刑法1之48,第6485页。
    ①《宋史》卷174《食货上二》,第4209页。
    ②《长编》卷300,元丰二年九月癸酉,第7300页。
    ③《宋史》卷173《食货上一》,第4165页。
    ④《长编》卷200,治平元年正月甲寅,第4846页。
    ①《宋史》卷161《职官一》,第3772页。
    ①《通攷》卷48《职官攷二》,第444页。
    ③《宋史》卷161《职官一》,第3780页。
    ④《辑稿》职官2之14,第2378页。
    ⑤《宋史》卷184《食货下六》,第4489页。
    ⑥《长编》卷103,天圣三年八月丙寅、辛未,第2387页。
    ①详见梁太济《唐宋历史文献研究丛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②《宋史》卷201《刑法三》,第5016页。
    ③《辑稿》刑法4之3,第6623页。
    ④《宋史》卷199《刑法一》,第4962页。
    ⑤《辑稿》刑法1之1,第6462页。
    ①邓广铭先生亦有同样的看法。祥见《邓广铭全集》(第九卷),第239页。
    ②《宋史》卷161《职官一》,第3778页。
    ③《辑稿》职官3之54,第2424页。
    ④《宋史》卷173《食货上一》,第4193页。
    ⑤《辑稿》食货61之31,第5889页。
    ⑥《滋溪文稿》卷25《三史质疑》,第297页。
    ①《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1页至第2692页。
    ②《辑稿》礼45之36,第1465页。
    ③《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796页。
    ④《辑稿》崇儒7之69,第2323页。
    ①《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600页。
    ②《辑稿》礼15之14,第657页。
    ③《宋史》卷122《礼二十五》,第2859页。
    ④《通攷》卷126《王礼攷二十一》,第1132页。
    ①《宋史》卷102《礼五》,第2498页。
    ②《辑稿》礼14之24至25,第598页至第599页。
    ③《宋史》卷99《礼二》,第2445页。
    ④《辑稿》礼28之37,第1037页。
    ⑤《通攷》卷72《郊社攷五》,第662页。
    ⑥《宋史》卷102《礼五》,第2503页。
    ①《系年要录》卷118,绍兴八年三月丙午,第3754页。
    ②《宋史》卷104《礼七》,第2533页至第2534页。
    ③《长编》卷70,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壬子,第1572页。
    ④《宋史》卷122《礼二十五》,第2860页。
    ①《通攷》卷122《王礼攷十七》,第1099页。
    ②《宋史》卷105《礼八》,第2560页。
    ③《通攷》卷103《宗廟攷十三》,第942页。
    ①《宋史》卷117《礼二十》,第2773页。
    ②《辑稿》礼24之84,第941页。
    ③《宋史》卷102《礼五》,第2498页。
    ④《辑稿》礼14之37,第605页。
    ⑤《宋史》卷102《礼五》,第2498页。
    ①《辑稿》礼14之21,第597页。
    ②《宋史》卷103《礼六》,第2519页。
    ③《通攷》卷81《郊社攷十四》,第736页。
    ④《宋史》卷122《礼二十五》,第2854页。
    ⑤《辑稿》礼29之48,第1073页。
    ⑥《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73页。
    ①《长编》卷242,熙宁六年正月乙亥,第5892页。
    ②《宋史》卷104《礼七》,第2545页。
    ③《辑稿》礼51之23至24,第1553页。
    ①《宋史》卷120《礼二十三》,第2824页。
    ②《长编》卷217,熙宁三年十一月庚寅,第5272页。
    ③《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16页。
    ④《辑稿》礼10之2,第548页。
    ①《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85页。
    ②《辑稿》礼39之11,第1366页。
    ③《宋史》卷106《礼九》,第2572页。
    ④《通攷》卷94《宗廟攷四》,第850页。
    ①《宋史》卷99《礼二》,第2437页。
    ②《长编》卷61,景德二年九月丁未,第1361页。
    ③《宋史》卷103《礼六》,第2519页。
    ④《通攷》卷85《郊社致十八》,第780页。
    ⑤《宋史》卷100《礼三》,第2456页。
    ⑥《通攷》卷76《郊社孜九》,第702页。
    ①《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6页。
    ②《辑稿》礼41之9,第1382页。
    ③《宋史》卷98《礼一》,第2427页。
    ④《长编》卷115,景祐元年十月乙酉,第2705页。
    ⑤《长编》卷116,景祐二年二月己巳,第2723页。
    ①《宋史》卷105《礼八》,第2559页。
    ②《通攷》卷103《宗廟攷十三》,第941页。
    ①《宋史》卷100《礼三》,第2456页。
    ②《辑稿》礼24之1,第900页。
    ③《宋史》卷118《礼二十一》,第2785页至第2786页。
    ④《辑稿》仪制6之14至15,第1940页至第1941页。
    ①《宋史》卷199《刑法一》,第4973页。
    ②《通攷》卷166《刑攷五》,第1445页。
    ①《宋史》卷173《食货上一》,第4171页。
    ②《辑稿》食货69之50至51,第6354页。
    ③《宋史》卷162《职官二》,第3806页。
    ④《通攷》卷58《职官致十二》,第526页。
    ①《宋史》卷160《选举六》,第3747页。
    ②《长编》卷384,元祐元年八月丁亥,第9355页。
    ①神宗时诏定大祀有东西太一及中太一,而庞元英《文昌杂录》载大祀恰有“立春祭东太一宫,立夏立冬祭中太一宫,立秋祭西太一宫”,丛书集成本,第36页至第37页。
    ②分见《系年要录》卷39,建炎四年十一月乙巳,第1439页,卷177,绍兴二十七年五月辛卯,第5719页。
    ③《玉海》以“中兴”统称,故当包括高宗时。
    ④《玉海》卷102《熙宁太常祠祭总要》,第1879页。
    ⑤《辑稿》礼14之1,第587页;礼1之24至25,第409页至第410页。
    ⑥分见《玉海》卷79《宋朝玉輅》,第1465页;卷93《淳化上辛祈榖》,第1703页;卷105《元丰新乐》,第1931页至第1932页。
    ⑦见《通攷》卷75《郊祀攷八》,第688页。
    ⑧《玉海》卷195《诞节名》,第3592页。
    ⑨《宋史》卷103《礼五》,第2522页。
    ①《通攷》卷160《兵攷十二》,第1393页。
    ②《宋史》卷118《礼二十一》,第2791页。
    ③《辑稿》职官7之39,第2554页。
    ④《宋大韶令集》卷35《定王嘉王侍讲沈锡等乞降见王侍王礼仪御笔》,第184页。
    ⑤《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5页至第2686页。
    ⑥《长编》卷61,景德二年九月壬子,第1365页。
    ⑦《宋史》卷99《礼二》,第2440页。
    ⑧《宋史》卷98《礼一》,第2421页。
    ⑨《长编》卷12,开宝四年六月丙子;卷14,开宝六年四月辛丑,第266页、第299页;《玉海》卷69《开宝通礼》,第1304页。
    ①《宋史》卷125《礼二十八》,第2918页。
    ②江少虞《事实类苑》卷32《品官丧许击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12页。
    ③《宋史》卷118《礼二十一》,第2787页。
    ④《宋史》卷105《礼八》,第2556页至第2557页。
    ⑤《玉海》卷113《建隆武成王廟》,第2095页。
    ①《宋史》卷98《礼一》,第2423页。
    ②《宋史》卷98《礼一》,第2424页。
    ③《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1页。
    ④《宋史》卷102《礼五》,第2485页。
    ⑤《长编》卷13,开宝五年十一月庚辰,第292页。
    ⑥《玉海》卷102《宋朝山川祠》,第1879页。
    ①《宋史》卷116《礼十九》,第2750页。
    ②此处参攷了龚延明《〈宋史·职官志〉补正》,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③《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8页。
    ④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遗集卷3《赐讲官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79页。
    ⑤《长编》卷405,元祐二年九月甲子,第9869页:彭百川《太平治跡统类》卷26《哲宗皇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53页;《玉海》卷34《元祐书唐人诗》,第642页。
    ①《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3页。
    ②《玉海》卷30《嘉祐飞白御制观书诗》,第590页。
    ③《长编》卷197,嘉祐年十二月丙申,第4785页;《辑稿》礼45之36,第1465页;《太平治跡统类》卷6《仁宗圣政》,第170页;《宋史全文》卷9下,第506页;《宋史》卷12《仁宗四》,第249页至第250页。
    ④陈垣《廿二史朔闰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8页。
    ⑤《玉海》卷27《嘉祐观三里御书》,第538页。
    ⑥《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3页。
    ⑦《玉海》卷51《熙宁宗藩庆系录》,第962页。
    ⑧《廿二史朔闰表》,第136页。
    ⑨《系年要录》卷161,绍具二十年五月癸未,第5114页。
    ⑩《宋史》卷102《礼五》,第2503页。
    11 《辑稿》瑞异3之46,第2127页。
    12 《宋史》卷104《礼七》,第2531页至第2532页。
    13 《通攷》卷84《郊社攷十七》,第770页。
    14 《辑稿》礼22之18,第859页;李攸《宋朝事实》卷11《仪注一》,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88页至第189页。
    15 《辑稿》礼18之7,第736页。
    16 《宋史》卷102《礼五》,第2501页。
    ①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9,学津讨原本,第89页至第90页。
    ②《宋史》卷105《礼八》,第2558页。
    ③《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20页。
    ④《玉海》卷160《皇祐滁州端命殿》,第2949页。
    ⑤《宋朝事实》卷6《廟制》,第99页;《通攷》卷93《宗廟攷三》,第847页。
    ⑥《长编》卷72,大中祥符二年八月庚寅,第1628页。
    ⑦《宋史》卷102《礼五》,第2486页。
    ⑧《太常因革礼》卷49《祭五岳四镇》,第631页;《通攷》卷83《郊社攷十六》,第758页;虞集《道园学古录》卷11《题董温其官诰》,四部丛刊本,第14页A。
    ⑨《长编纪事本末》卷20,第531页。
    ⑩《长编》卷503,元符元年十月丁丑,第11971页。
    11 《宋史》卷98《礼一》,第2429页。
    12 《通攷》卷71《郊社孜四》,第652页;《辑稿》礼14之59,第616页。
    13 《长编》卷499,元符元年六月丙申,第11883页。
    14 《通攷》卷85《郊社致十八》,第773页。
    15 《太常因革礼》卷79《春分祀高禖》,第809页:《政和五礼新仪》卷1《壇壝》,第136页;《群书攷索》卷34《群祀类》,第439页:《玉海》卷99《景祐高禖壇》,第1815页:《宋史》卷103《礼六》,第2511页。
    16 《文献通攷》卷85《郊社攷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9页。
    ①《辑稿》礼21之1至2,第851页。
    ②《唐會要》卷47《封诸岳渎》,第977页;高承《事物纪原》卷2《五镇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85页;《通攷》卷83《郊社攷十六》,第757页;《宋史》卷102《礼五》,第2488页。
    ③《辑稿》礼21之1,第851页。
    ④杜佑《通典》卷46《山川》,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283页。
    ⑤《长编》卷12,开宝四年五月辛丑,第265页。
    ⑥《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03页。
    ⑦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6页。
    ⑧《辑稿》礼45之1至2,第1448页。
    ①清高宗敕撰《续通志》卷116《嘉礼二》,万有文库本,第3952页。
    ②《续通志》卷116《嘉礼二》,第3952页。
    ③《宋史》卷117《礼二十》,第2772页。
    ④清世宗敕撰《山西通志》卷166《祠廟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3页。
    ⑤《宋史》卷102《礼五》,第2487页至第2488页。
    ⑥秦蕙田《五礼通攷》卷226《(?)礼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9页。
    ⑦《五礼通攷》卷226《(?)礼七》,第142页。
    ⑧《五礼通攷》卷226《(?)礼七》,第146页。
    ⑨《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0页。
    ①如明人陈邦瞻认为《宋史》“漫无统纪”,《宋宰辅编年录·序》,载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844页;清人赵翼认为《宋史》“繁芜”,《廿二史箚记》卷23《宋遼金三史重修》,第495页;清人李慈铭则认为“诸史莫劣于宋”,见《越缦堂读书记》,瀋阳:遗事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6页;而今人戴裔煊在《宋史食货志盐法正误》中则说“《宋史》的错误,多如牛毛”,载《宋代钞盐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73页。
    ②钱大昕《廿二史攷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83页至第987页。
    ③脱脱《宋史》礼志攷证部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详见《宋史》卷99至卷125各自校勘记。
    ⑤顾吉辰《宋史攷证》,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53页至第298页。
    ⑥郭声波《中华书局本〈宋史〉礼志标点正误举隅》,载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宋代文化研究资料中心《宋代文化研究》(第三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2页、第60页、第167页。
    ⑦见汤勤福、王志躍《阴於〈宋史·礼志〉记载南郊的几个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112页至第116页、第125页。
    ⑧其错误的详细情况,可参汤勤福、王志躍《〈宋史·礼志〉史料辨证》一文。
    ①《宋史》卷105《礼八》,第2558页。
    ②佚名《宋大诏令集》卷156《前代圣后贤臣置守陵户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84页至第585页;《长编》卷2,建隆二年四月壬寅,第43页:《通攷》卷103《宗廟攷十三》,第940页。
    ③《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70页。
    ④《辑稿》礼31之38,第1172页。
    ⑤《长编》卷57,景德元年闰九月癸酉,第1265页;《宋史》卷7《真宗二》,第125页。
    ⑥《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1页。
    ⑦《宋史》卷46《度宗》,第897页。
    ⑧《玉海》卷113《淳祐视太学》,第2082页。
    ⑨《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27页。
    ⑩《辑稿》礼13之9,第578页。
    11 《系年要录》卷53,绍兴二年闰四月丁酉,第1832页。
    ①《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28页。
    ②熊克《中兴小纪》卷11,绍兴元年十一月甲辰,丛书集成本,第135页。
    ③《宋史》卷105《礼八》,第2559页。
    ④《长编》卷11,开宝三年七月戊辰,第248页。
    ⑤《宋史》卷104《礼七》,第2544页。
    ⑥蔡縧《铁围山丛谈》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页:《宋朝事实》卷14《乐律》,第220页;洪邁《容齐三笔》卷13《十八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71页;吴曾《能改齐漫录》卷12《造九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52页至第353页;《辑稿》礼51之22,第1552页;《辑稿》舆服6之15亦有相关记载,第1833页;《玉海》卷88《崇宁九鼎》,第1618页;《长编纪事本末》卷128,第3983页;《宋史全文》卷14,第785页。
    ⑦《宋史》卷100《礼三》,第2456页。
    ⑧《太常因革礼》卷34《孟夏雩祀圜丘》,第463页;《辑稿》礼1之28,第397页;《宋大韶令集》卷118《开宝九年有事南郊诏》,第400页;《宋朝事实》卷4《郊赦一》,第54页:《太平治跡统类》卷2《太祖圣政》,第48页;《群书攷索》卷30《廟制类》,第395页;《玉海》卷93《乾德南郊行礼图》,第1702页;《通攷》卷71《郊社攷四》,第643页;《宋史全文》卷2,第84页。
    ⑨《宋史》卷3《太祖三》,第46页。
    ⑩《宋史》卷106《礼九》,第2566页。
    11 《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五月己卯,第406页。
    12 《通攷》卷93《宗廟攷三》,第845页。
    ①《宋史》卷125《礼二十八》,第2922页。
    ②《辑稿》礼36之6,第1311页。
    ③《宋史》卷117《礼二十》,第2765页。
    ④《辑稿》仪制1之21,第1851页。
    ⑤《宋史》卷118《礼二十一》,第2786页至第2787页。
    ⑥《辑稿》仪制6之17,第1942页。
    ⑦《宋史》卷99《礼二》,第2435页。
    ⑧《太常因革礼》卷30《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圆丘》,第404页至第406页;《长编》卷61,景德二年九月丁未,第1361页;《玉海》卷93《景德郊壇神位图》,第1705页;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18《郊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30页。
    ①《宋史》卷102《礼五》,第2485页。
    ②《通攷》卷82《郊社攷十五》,第751页。
    ③《宋史》卷104《礼七》,第2527页。
    ④《辑稿》礼22之1,第883页。
    ⑤《长编》卷25,雍熙元年四月丙申,第576页;《长编纪事本末》卷17,第413页。
    ⑥王称《东都事略》卷30《扈蒙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第500页;《宋史》卷269《扈蒙传》,第9240页。
    ⑦《宋史》卷104《礼七》,第2534页。
    ⑧《辑稿》礼28之41,第1039页。
    ⑨《辑稿》帝系1之31,第30页。
    ⑩孙逢吉《职官分纪》卷39,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09页。
    ①《长编》卷75,大中祥符四年二月丁卯,第1713页。
    ②《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3页。
    ③陈骙《南宋馆阁录》卷5《进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7页。
    ④《系年要录》卷161,绍兴二十年五月癸未,第5114页。
    ⑤《南宋馆阁录》卷7《官联上》,第84页。
    ⑥佚名《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47页;《系年要录》卷165,绍兴二十三年十月丙辰朔,第5280页;卷167,绍兴二十四年十一月甲寅,第5344页;马光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28《置教授》,宋元方志丛刊,1990年,第1808页;《宋史全文》卷22下,第1490页。
    ⑦如《辑稿》礼17之91,第732页;选举20之10,第4579页。它处亦有,此不赘。
    ⑧岳珂《金佗稡编》续编卷21《章尚书颍经进鄂王传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518页;周密《齐东野语》卷1《孝宗圣政》,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页。
    ⑨《宋史》卷105《礼八》,第2560页。
    ①王栐《燕翼詒谋录》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页。
    ②《宋史》卷299《狄棐傅》,第9926页。
    ③《宋史全文》卷11,第552页。
    ④韩琦《安阳集》卷11《览诸人赠狄国宾察推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85页。
    ⑤《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3页。
    ⑥《辑稿》崇儒7之43,第2310页;《长编》卷166,皇祐元年五月丙午,第4000页;《太平治跡统类》卷
    6《仁宗圣政》,第170页;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14,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12页,四库本作“宝政殿”,点校本作“宝岐殿”,今从后者;《玉海》卷76《类事》,第1412页;卷77《皇祐宝歧殿观麦》,第1426页:卷204《题》,第3728页;《宋史全文》卷9上,第426页。
    ⑦《通攷》卷4《田赋攷四》,第58页;《宋史》卷173《食货一》,第4164页。
    ⑧《宋史》卷102《礼五》,第2486页。
    ⑨《通攷》卷83《郊社攷十六》,第758页。
    ⑩王存《元丰九域志》卷1《西路》,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7页;《事物纪原》卷7《东岳诸祠》,第378页;欧阳忞《与地广记》卷7《京东西路》,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6页;郑樵《通 志》卷42《方丘》,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67页。
    ①《太常因革礼》卷41《封禅山》,第548页。
    ②《通典》卷54《封禅》,第1507页。
    ③《宋大诏令集》卷137《大中祥符元年十月辛亥·加号仁圣天齐王诏》,第483页;《通攷》卷83《郊社攷十六》,第758页。
    ④《宋史》卷102《礼五》,第2502页。
    ⑤《通攷》卷88《郊社攷二十一》,第806页。
    ⑥张纲《华阳集》卷33《异鹤记》,四部丛刊本,第1页A;《景定建康志》卷45《宫观》,第2068页。钱大昕《廿二史攷异》已攷,然证据稍显单薄,见《廿二史攷异》,第983页。
    ⑦《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2页至第2713页。
    ①《中兴礼书》卷221《车驾幸秘书省》,第75页。
    ②《南宋馆阁录》卷6《绍兴临幸》,第61页至第62页。
    ③据《政和五礼新仪》卷首增补,第23页。
    ④《宋史》卷98《礼一》,第2423页。
    ⑤《政和五礼新仪》卷首,第23页。
    ⑥《五礼通攷》电子本作“四百九十七卷”,影印本作“四百七十七卷”,今从前者。
    ⑦《玉海》卷69《政和五礼新仪》,第1308页;《长编纪事本末》卷133,第4186页;《五礼通攷》卷首第四,第122页;张英,王士禛《御定渊鉴类函》卷154《礼总载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页。
    ⑧黄道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30,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02页,已指出两者不同,但未据实以订。
    ⑨《宋史》卷98《礼一》,第2430页。
    ⑩《辑稿》礼26之11,第1009页;《长编》卷305,元丰三年六月甲辰,第7423页。
    11 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8页;杨複《仪植图》之《仪礼旁通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32页;冯複京《六家诗名物疏》卷41《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48页。
    12 《长编》卷305,元丰三年六月甲辰,第7423页。
    13 校勘者虽亦如是认为,但未据实而订。详见《宋史》第2432页“校勘记”。
    ①《宋史》卷99《礼二》,第2434页。
    ②《长编纪事本末》卷134,第4200页至第4201页。
    ③《宋史》卷99《礼二》,第2434页。
    ④卜子夏《子夏易传》卷7《系辞上第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8页;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注疏》卷1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36页;韩康伯《周易注》卷7《周易系辞上第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60页;司马光《温公易说》卷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38页。
    ⑤《宋史》卷98《礼一》,第2422页。
    ⑥陈襄《古灵集》卷9《详定礼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55页;《长编》卷288,元丰元年二月庚戌,第7042页;《宋史》卷145《仪卫三》,第3404页。
    ⑦《通攷》卷71《郊社攷四》,第643页。
    ⑧《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9页。
    ⑨司马光《书仪》卷5《魂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87页;《政和五礼新仪》卷24《丧葬之制》,第229页至第230页。
    ⑩《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第686页;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39页。
    11 魏征《隋书》卷8《礼仪三》,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56页;《通典》卷84《县重》,第2276页。
    12 详见《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第686页。
    ①《宋史》卷104《礼七》,第2536页。
    ②《辑稿》礼25之63,第986页。
    ③夏竦《文庄集》卷5《谢赐昭应宫判官兼赐章服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1页。
    ④范仲淹《范文正集》卷6《皇储资圣颂》,四部丛刊本,第1页A。
    ⑤王安中《初寮集》卷1《擬进天应颂一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页。
    ⑥《辑稿》乐2之4,第293页.
    ⑦《山西通志》卷216《祀汾陰壇颂》,第209页。
    ⑧《宋史》卷102《礼五》,第2501页至第2502页。
    ⑨《辑稿》礼18之14,第739页。
    ⑩《辑稿》礼18之11,第738页;杨億《武夷新集》卷15《奏雨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45页;《群书攷索》卷36《祈报类》,第473页;《历代名臣奏议》卷243《荒政》,第3199页。
    11 《宋史》卷101《礼四》,第2477页。
    12 《系年要录》卷42,绍兴元年二月戊寅,第1499页至第1500页;《中兴礼书》卷45《明堂议礼一》,第199页;《通攷》卷74《郊社攷七》,第679页。
    ①《宋史》卷103《礼六》,第2507页。
    ②王淫《大唐郊祀录》卷6《祀九宫贵神》,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12页;《唐會要》卷10下《九宫壇》,第294页;《长编》卷116,景祐二年四月庚申,第2726页;《群书攷索》卷32《杂祭祀》,第415页;赵彦卫《云麓漫抄》卷2,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页;《玉海》卷101《太一壇》,第1845页: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3《郊廟》,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378页;《通攷》卷80《郊社攷十三》,第731页。
    ③《宋志》中有“正东”、“正南”、“正西”之说,故此处亦应为“正北”,见《宋史》卷103《礼六》,第2507页。
    ④《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7页。
    ⑤《辑稿》礼45之16,第1455页。
    ⑥《辑稿》礼45之16,第1455页。
    ⑦《长编》卷482,元祐八年三月己亥,第11472页;《长编》卷493,绍圣四年十二月庚寅,第11712页。
    ⑧《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599页至第2600页。
    ⑨《长编》卷476,元祐七年八月乙丑,第11344页至第11345页;《群书攷索》卷33《禘袷类》,第429页;《通攷》卷98《宗庙攷八》,第892页。
    ⑩《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606页。
    11 《太常因革礼》卷72《天禧元年正月九日加上六室尊諡》,第715页至第716页;《辑稿》帝系1之10,第19页;礼58之27至29,第1625页至第1626页;《宋大诏令集》卷140《太宗加諡议》,第501页;《长编》卷79,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乙亥,第1801页;《玉海》卷97《仪注》,第1772页;《通攷》卷93《宗廟攷三》,第846页。
    ①参前注。
    ②《宋史》卷98《礼一》,第2431页。
    ③《辑稿》礼14之52,第613页。
    ④《宋史》卷98《礼一》,第2441页。
    ⑤《政和五礼新仪》目录,第86页;《政和五礼新仪》卷9《亲祠奏告配帝室》,第164页。
    ⑥清高宗敕撰《续通典》卷45《礼一》,万有文库本,第1386页。
    ⑦《宋史》卷111《礼十四》,第2669页。
    ⑧《辑稿》礼59之1至2,第1670页。
    ⑨王钦若《册府元龟》卷972《朝贡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1422页;周辉《清波杂志》(别志)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因中华书局点校本无),第107页;《宋史》卷480《吴越钱氏世家》,第13911页。其中,《册府元龟》、《清波杂志》载为“狮子香”,“师”、“狮”通。
    ①《宋史》卷100《礼三》,第2456页。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卷90《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289页;《群书攷索》别集卷14《郊祀明堂》,第884页;《通攷》卷68《郊社攷一》,第618页。
    ③《宋史》卷106《礼九》,第2569页。
    ④《太常因革礼》卷96《章穆皇后郭氏》,第1054页至第1055页;《辑稿》礼15之29,第665页;《长编》卷99,乾兴元年十月己未,第2299页;《编年备要》卷8,第176页。
    ⑤《辑稿》礼58之69,第1646页;《长编》卷153,庆历四年十一月己卯,第3720页。
    ⑥《宋史》卷98《礼一》,第2427页。
    ⑦《宋史》卷98《礼一》,第2425页。
    ⑧《文昌杂录》卷4,第36页至第37页;《玉海》卷102《熙宁太常祠祭总要》,第1879页。
    ⑨《宋史》卷102《礼五》,第2487页。
    ⑩《辑稿》礼21之3,第852页;《通攷》卷83《郊社致十六》,第758页。
    11 《长编》卷76,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戊戌,第1743页。
    12 《廿二史攷异》,第983页。
    ①《宋史》卷99《礼二》,第2438页。
    ②《宋史》卷99《礼二》,第2446页。
    ③《九朝编年纲目备要》(即《编年备要》)卷2,第47页。
    ④如明人王儉、王洙、柯维騏,清人钱大昕、赵翼等。
    ⑤《宋史》卷104《礼七》,第2535页。
    ⑥《辑稿》礼28之79,第1058页。
    ①《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20页至第2621页。
    ②《辑稿》礼10之11,第553页。
    ③《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0页。
    ④《通攷》卷45《学校攷六》,第426页至第427页。
    ①《宋史》卷105《礼八》,第2552页。
    ②《辑稿》崇儒3之3至5,第2209页至第2210页;洪邁《容齐三笔》卷13《大观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70页;《通攷》卷44《学校攷五》,第397页至第398页。
    ③祥见《廿二史攷异》,第984页。
    ④《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20页。
    ⑤《辑稿》礼10之10,第552页。
    ①《宋史》卷103《礼六》,第2523页。
    ②《太常因革礼》卷81《京师及州县祭酺》,第847页至第849页。
    ③《宋史》卷106《礼九》,第2569页至第2570页。
    ④《辑稿》礼15之29,第665页。
    ⑤《宋史》卷100《礼三》,第2456页。
    ⑥《辑稿》礼24之1,第900页。
    ⑦《宋史》卷107《礼十》,第2580页。《宋志》原文较长,此仅择取部分来说明问题。
    ①《通攷》卷102《宗庙攷十二》,第927页。
    ②《宋史》卷102《礼五》,第2501页。
    ③《长编》卷131,庆历元年三月乙亥,第3113页。
    ④《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5页。
    ⑤《辑稿》礼41之4,第1379页。
    ①《宋史》卷105《礼八》,第2550页。
    ②《宋史》卷105《礼八》,第2555页。
    ③《宋史》卷98《礼一》,第2424页。
    ④《宋史》卷99《礼二》,第2445页。
    ⑤《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73页。
    ⑥《宋史》卷17《哲宗一》,第318页。
    ⑦《宋史》卷111《礼十四》,第2656页。
    ⑧《宋史》卷243《昭慈孟皇后传》,第8632页。
    ⑨《宋史》卷121《礼二十四》,第2833页。
    ⑩《宋史》卷195《兵九》,第4869页。
    11 《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4页。
    12 《宋史》卷34《孝宗二》,第659页;《宋史》卷488《交阯传》,第14071页。
    13 《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4页。
    14 《宋史》卷488《交阯传》,第14070页。
    15 《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3页。
    16 《宋史》卷173《食货一》,第4164页。
    17 《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28页。
    18 《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4页。
    ①《宋史》卷106《礼九》,第2566页。
    ②《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605页。
    ③《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1页。
    ④《宋史》卷46《度宗》,第897页。
    ⑤《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798页。
    ⑥《宋史》卷21《徽宗二》,第401页。
    ⑦《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4页。
    ⑧《通攷》卷330《四裔攷七》,第2593页;《辑稿》蕃夷4之51,第7739页;《宋史》卷34《孝宗二》,第659页;《宋史》卷488《交阯傅》,第14071页。
    ⑨《宋史》卷110《礼十三》,第2639页。
    ⑩《宋史》卷1《太祖一》,第15页。
    11 《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71页。
    12 《宋史》卷10《仁宗二》,第202页。
    13 《辑稿》礼32之21,第1210页。礼37之60,第1349页亦同。
    14 《长编》卷119,景祐三年十一月戊寅,第2811页。
    ①钱大昕《十驾齐养新录》卷7《南渡诸臣传不借》,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149页至第150页。
    ②此处的统计包括标点在内,不包括对五代礼制的评述(以下统计标准与此同)。
    ①两宋史实比例相当是史实比例失调的特殊情况,因两宋史实比例相当不等於两宋史实比例相等。
    ②《宋史》卷98《礼一》,第2425页。
    ③《十驾齐养新录》卷7《南渡诸臣传不借》,第149页至第150页。
    ④《史部要籍解题》,第128页。
    ⑤《中国史学史纲要》,第196页。
    ①详参郭声波《宋大礼五使系年》,载《宋代文化研究》(第三辑),第35页至第61页。
    ②《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0页。
    ③《中兴礼书》卷223《正旦金国使人入贺》,第82页至第94页。
    ①佚名《靖康要录》卷1,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25页。
    ②除去首段不分朝代的122字。
    ①《宋史》卷103《礼六》,第2522页。
    ②《宋史》卷103《礼六》,第2516页。
    ③《宋史》卷125《礼二十八》,第2924页。
    ④《宋史》卷125《礼二十八》,第2920页。
    ①详参《辑稿》仪制13之13至15,第2055页至第2056页。
    ②详参《文昌杂录》卷4,第36页至第37页;《玉海》卷102《宋朝山川祠》,第1879页。
    ①如清代赵翼、钱大昕等。
    ②详见《廿二史攷异》,第986页。
    ③《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8页。
    ④钱大昕已注意此问题,但如何处理,没明确态度。见《廿二史攷异》,第986页。
    ⑤《宋史》卷118《礼二十一》,第2782页。
    ①《宋史》卷170《职官十》,第4088页。
    ②《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6页。
    ③《宋史》卷26《高宗三》,第492页。
    ④如赵翼、钱大昕、周生春、舒仁辉等。
    ⑤汤勤福、王志躍《关於〈宋史·礼志〉记载南郊的几个问题》有所涉及,第115页至第116页、第125页。
    ⑥《宋史》卷100《礼三》,第2449页。
    ⑦据《长编》卷189,嘉祐四年六月戊辰,第4568页;徐松辑,陈智超整理《宋會要辑稿补编》,全国图 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98年,第860页;《玉海》卷97《嘉祐袷飨》,第1774页。
    ①《宋史》卷107《礼十》,第2580页。
    ②《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85页。
    ③据《辑稿》礼37之17,第1328页;《系年要录》卷129,绍兴九年六月己巳,第4093页。
    ①《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183页至第205页;《〈东都事略〉与〈宋史〉比较研究》,第5页至第16页,二书均对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梳理。
    ②正史礼志有礼书、礼仪志、礼乐志、礼等各种名称,本文一律简称“礼志”。
    ①《宋史》卷110《礼十三》,第2639页。
    ②祥参葛劍雄《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对禅运动》,《读书》1995年第11期,第69页至第73页。
    ①《宋史》卷98《礼一》,第2423页。
    ②《宋史》卷98《礼一》,第2424页。
    ①此处参攷了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6页。
    ②《家礼》卷1《通礼》,载朱傑人主编《朱子全书》(第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75页.
    ③《家礼》卷1《通礼》,第879页。
    ①《宋史》卷99《礼二》,第2441页。
    ②据《家礼》点校说明,可知,还有不分卷本、七卷本及十卷本。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34《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72页。
    ②从居家杂仪及其它礼仪所需物品,可以看出,多数礼仪是庶民百姓也可以实施的。
    ③《家礼》卷4《丧礼》,第916页。
    ④《家礼》卷1《通礼》,第878页。
    ①杨志刚《〈司马氏书仪〉和〈朱子家礼〉研究》,《浙江学刊》1993年第1期,第108页至第113页;陈瑞《朱熹〈家礼〉与明清徽州宗族以礼治族的实践》,《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第86页至第93页,均有相关论述。
    ②《宋史》卷101《礼四》,第2472页至第2473页。
    ③《宋史》卷101《礼四》,第2478页。
    ④《宋史》卷107《礼十》,第2580页。
    ⑤《宋史》卷106《礼九》,第2575页。
    ⑥《宋史》卷106《礼九》,第2577页。
    ⑦《宋史》卷103《礼六》,第2510页。
    ⑧《家礼》卷2《冠礼》,第890页。
    ⑨《家礼》卷5《祭礼》,第941页。
    ①《家礼》卷2《冠礼》,第889页。
    ②《家礼》卷5《祭礼》,第941页。
    ③《宋史》卷125《礼二十八》,第2918页。
    ④祥参《宋史》卷125《礼二十八》,第2918页至第2919页。
    ⑤《家礼》卷3《婚礼》,第898页.
    ⑥《家礼》卷4《葬礼》,第905页.
    ⑦《家礼》卷4《葬植》,第907页。
    ⑧《家礼》卷3《婚礼》,第896页。
    ⑨《家礼》卷4《葬礼》,第917页。
    ⑩《宋史》卷115《礼十八》,第2735页。
    11 《宋史》卷115《礼十八》,第2735页。
    ①《宋史》卷104《礼七》,第2534页。
    ②《家礼》卷4《葬礼》,第921页。
    ③《家礼》卷1《通礼》,第881页。
    ④《家礼》卷1《通礼》,第886页。
    ⑤笔者仅见方大琮、廖德明、郑方和、杨恭懿等人。
    ⑥《五礼通攷》卷155《嘉礼二十八》,第752页。
    ①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攷》卷87《舒廷瞻先生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08页至第809页。
    ②沈佳《明儒言行录》续编卷2《杨东明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58页。
    ③沈佳《明儒言行录》卷3《郑伉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58页。
    ④孙奇逢《中州人物攷》卷2《邱经历凤》,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1页。
    ⑤《闽中理学渊源攷》卷57《庄士明先生逢辰》,第571页。
    ⑥张廷玉《明史》卷281《丁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210页。
    ⑦《明史》卷282《潘府传》,第7254页。
    ⑧阿桂,刘谨之《盛京通志》卷56《名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85页。
    ⑨江永《深衣攷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94页。
    ⑩毛奇龄《经问》卷1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91页。
    ①祥见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至第117页。现今朝鲜实行《家礼》的情况,资料不足,暂阙。
    ②其中,对葬礼的影响,可参攷王维先,宫云维《朱子〈家礼〉对日本近世丧葬礼俗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148页至第150页。
    ③荀子《荀子》卷19《大略》,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583页。
    ①《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8页。
    ②《宋史》卷116《礼十九》,第2750页。
    ③管子《管子》卷1《牧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页
    ④《宋史》卷100《礼三》,第2452页。
    ⑤《宋史》卷98《礼二》,第2426页。
    ⑥《宋史》卷98《礼一》,第2421页。
    ⑦《宋史》卷98《礼一》,第2423页。
    ①《宋史》卷105《礼八》,第2559页。
    ②《宋史》卷115《礼十八》,第2733页。
    ③《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1页。
    ④《宋史》卷106《礼九》,第2575页。
    ⑤《宋史》卷105《礼八》,第2556页。
    ⑥《宋史》卷102《礼五》,第2501页。
    ⑦《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2页。
    ⑧《宋史》卷102《礼五》,第2502页。
    ⑨《宋史》卷102《礼五》,第2503页。
    ⑩《宋史》卷111《礼十四》,第2668页。
    ①《宋史》卷110《礼十三》,第2648页。
    ②《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73页。
    ③《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19页。
    ④《宋史》卷118《礼二十一》,第2784页。
    ⑤《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3页。
    ⑥《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1页。
    ⑦《宋史》卷103《礼六》,第2512页。
    ⑧《宋史》卷101《礼四》,第2478页。
    ①《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601页。
    ②《宋史》卷111《礼十四》,第2666页。
    ③《宋史》卷100《礼三》,第2458页。
    ④《宋史》卷103《礼六》,第2523页。
    ⑤《宋史》卷102《礼五》,第2493页。
    ⑥《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5页。
    ⑦《宋史》卷111《礼十四》,第2666页。
    ⑧《宋史》卷110《礼十三》,第2645页。
    ⑨通观《宋志》可以发现,制礼的依据也多是实施礼的依据,故本文亦将制礼的依据视为实施礼的依据。
    ⑩《宋史》卷101《礼四》,第2465页。
    ①《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19页。
    ②《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22页。《仪礼》成书虽非三代,然宋人均将它视为三代圣贤所著。《礼记》亦同。
    ③《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597页。
    ④《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598页。
    ⑤《宋史》卷106《礼九》,第2576页。
    ⑥据《周礼》可知天子七廟的先王之制为三代之制。
    ⑦《宋史》卷116《礼十九》,第2744页。
    ⑧《宋史》卷100《礼三》,第2449页。
    ⑨《宋史》卷102《礼五》,第2484页。
    ⑩《宋史》卷106《礼九》,第2571页。
    ①《宋史》卷103《礼六》,第2516页。
    ②《宋史》卷100《礼三》,第2461页。
    ③《宋史》卷99《礼二》,第2438页。
    ④见《宋史》卷105《礼八》,第2557页。
    ⑤《宋史》卷105《礼八》,第2556页。
    ⑥详见《宋史》卷105《礼八》,第2551页。
    ⑦《宋史》卷103《礼六》,第2508页至第2509页。
    ⑧《宋史》卷103《礼六》,第2506页。
    ①《宋史》卷105《礼八》,第2557页。
    ②《宋史》卷105《礼八》,第2558页。
    ③《宋史》卷102《礼五》,第2501页。
    ④《宋史》卷102《礼五》,第2502页。
    ⑤《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2页。
    ①《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2页。
    ②《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5页。
    ③《宋史》卷110《礼十三》,第2647页。
    ④《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8页。
    ⑤《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2页。
    ⑥《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2页。
    ⑦《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73页至第2674页。
    ⑧《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4页。
    ⑨《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701页。
    ⑩《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8页。
    11 《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3页。
    12 《宋史》卷104《礼四》,第2468页。
    13 《宋史》卷105《礼八》,第2548页。
    ①《宋史》卷110《礼十三》,第2641页。
    ②《宋史》卷100《礼三》,第2452页。
    ③《廿二史劄记》卷25《宋郊祀之费》,第532页。
    ④《宋史》卷100《礼三》,第2451页。
    ⑤《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48页。
    ⑥《宋史》卷108《礼十一》,第2601页。
    ①《宋史》卷116《礼十九》,第2749页。
    ②《宋史》卷115《礼十八》,第2733页。
    ③《宋史》卷102《礼五》,第2484页至第2485页。
    ④《宋史》卷105《礼八》,第2553页。
    ①《宋史》卷101《礼四》,第2479页。
    ②《宋史》卷99《礼二》,第2446页。
    ③《宋史》卷104《礼二》,第2543页。
    ④《宋史》卷104《礼二》,第2476页。
    ⑤《宋史》卷122《礼二十五》,第2853页。
    ⑥《宋史》卷99《礼二》,第2442页。
    ⑦《宋史》卷101《礼四》,第2472页。
    ⑧《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80页。
    ⑨《宋史》卷102《礼五》,第2501页。
    ⑩《宋史》卷102《礼五》,第2502页。
    11 《宋史》卷102《礼五》,第2502页。
    12《宋史》卷111《礼十四》,第2661页。
    ①《宋史》卷115《礼十八》,第2728页。
    ②《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7页。
    ③《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5页至第2696页。
    ④《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7页。
    ⑤《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3页。
    ⑥见《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72页。
    ⑦《宋史》卷104《礼七》,第2538页。
    ⑧《宋史》卷105《礼八》,第2562页。
    ⑨《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4页。
    ①《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4页。
    ②《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7页。
    ③《宋史》卷104《礼七》,第2534页。
    ④《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71页。
    ⑤《宋史》卷117《礼二十》,第2773页。
    ⑥《宋史》卷120《礼二十三》,第2817页。
    ⑦《宋史》卷125《礼二十八》,第2917页。
    ①曾公亮、吴育二人事,见《宋史》卷120《礼二十三》,第2825页。
    ②详见《宋史》卷102《礼五》,第2500页。
    ③《宋史》卷102《礼五》,第2501页。
    ④详见《宋史》卷102《礼五》,第2497页。
    ⑤《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5页。
    ⑥《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8页。
    ①《宋史》卷102《礼五》,第2500页。
    ②《宋史》卷103《礼六》,第2509页。
    ③《宋史》卷109《礼十二》,第2622页。
    ④《宋史》卷102《礼五》,第2501页。
    ⑤《宋史》卷356《蒋静传》,第11211页至第11212页。
    ⑥王明清《挥塵录》后录卷8,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140页。
    ①《长编纪事本末》卷127,第3969页。
    ②《宋史》卷462《林灵素传》,第13529页。
    ③其谋反事跡见徐孟华《三朝北盟会编》卷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73页;《资治通鉴后编》卷97,第773页。
    ①《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7页。
    ②《宋史》卷115《礼十七》,第2735页。
    ③《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00页。
    ④《宋史》卷104《礼七》,第2528页。
    ⑤《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1页。
    ⑥《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8页。
    ⑦《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7页。
    ⑧《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3页。
    ①《宋史》卷123《礼二十六》,第2893页。
    ②《宋史》卷105《礼八》,第2562页。
    ③《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700页。
    ④《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2页。
    ⑤《宋史》卷105《礼八》,第2548页。
    ⑥《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72页。
    ①《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4页。
    ②《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8页。
    ③《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0页至第2711页。
    ④《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701页。
    ⑤《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0页。
    ⑥《宋史》卷5《太宗二》,第82页。
    ⑦《宋史》卷23《钦宗》,第424页。
    ⑧《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2页。
    ⑨《宋史》卷121《礼二十四》第2831页。
    ①《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8页。
    ②《宋史》卷115《礼十八》,第2732页。
    ③《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2页。
    ④《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73页。
    ⑤《宋史》卷104《礼七》,第2543页。
    ⑥《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9页。
    ①《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02页。
    ②《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3页至第2704页。
    ③《宋史》卷121《礼二十四》,第2832页。
    ④《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6页。
    ⑤《宋史》卷121《礼二十四》,第2833页至第2834页。
    ⑥《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700页。
    ⑦《宋史》卷104《礼七》,第2527页。
    ⑧《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6页。
    ⑨《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9页。
    ⑩《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701页。
    11 《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6页。
    ①祥参《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05页至第2808页。
    ②《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0页。
    ③《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4页。
    ④《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0页。
    ⑤《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3页。
    ⑥详参《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1页至第2812页。
    ⑦《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3页。
    ①详见《辑稿》礼25之1,第955页。
    ②详见《辑稿》礼25之1,第955页。
    ③见《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700页。
    ④《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4页。
    ⑤《宋史》卷121《礼二十四》,第2841页。
    ①《宋史》卷115《礼十七》,第2735页。
    ②《宋史》卷112《礼十五》,第2672页。
    ③《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7页。
    ④《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07页至第2908页。
    ⑤刘柯、李克利《管子译注》卷3《五辅第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⑥《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95页。
    ⑦《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3页。
    ①《宋史》卷121《礼二十四》,第2838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卷1《曲礼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③《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14页。
    ④《宋史》卷121《礼二十四》,第2842页。
    ⑤《礼记译注》卷1《曲礼上》,第1页。
    ⑥陈澔《礼记集说》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页。
    ⑦《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6页。
    ⑧二人之言,祥见《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685页。
    ⑨王天海《荀子校释》卷19《大略篇第二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58页。
    ⑩《宋史》卷119《礼二十二》,第2801页。
    11 《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19页。
    12 金良年《孟子注疏》卷11下《告子章句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03页。
    ①《宋史》卷114《礼十七》,第2703页。
    ②《宋史》卷113《礼十六》,第2701页。
    ③《宋史》卷124《礼二十七》,第2913页。
    1、(先秦)卜子夏《子夏易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先秦)荀子《荀子》,重庆出版社2009年。
    3、(先秦)管子《管子》,中华书局2009年。
    4、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金良年《孟子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6、刘柯、李克利《管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7、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8、(汉)郑玄注,(汉)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晋)韩康伯《周易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 (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12、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
    13、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14、 (唐)王涇《大唐郊祀录》,续修四库全书本。
    15、 (宋)王溥《唐會要》,中华书局2006年。
    16、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82年。
    17、 (宋)杨德《武夷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 (宋)夏竦《文莊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 (宋)范仲淹《范文正集》,四部装刊本。
    20、 (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宛委别藏本。
    21、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中华书局1980年。
    22、 (宋)韩琦《安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 (宋)陈襄《古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年。
    25、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中华书局1985年。
    26、 (宋)高承《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
    27、 (宋)王珪《华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 (宋)司马光《温公易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 (宋)司马光《书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 (宋)孙逢吉《职官分纪》,中华书局1998年。
    31、 (宋)蔡縧《铁围山丛谈》,中华书局1983年。
    32、 (宋)欧阳态《与地庆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 (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 (宋)王安中《初寮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5、 (宋)佚名《靖康要录》,文海出版社1967年。
    36、 (宋)江少虞《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7、 (宋)李攸《宋朝事实》,中华书局1955年。
    38、 (宋)佚名《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
    39、 (宋)佚名《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41、 (宋)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
    42、 (宋)张纲《华阳集》,四部丛刊本。
    4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2年。
    44、 (宋)陈骙《南宋馆阁录》,中华书局1998年。
    45、 (宋)王称《东都事略》,文海出版社1979年。
    46、 (宋)周辉《清波杂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7、 (宋)熊克《中兴小纪》,丛书集成本。
    48、 (宋)徐孟华《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9、 (宋)王明清《挥尘录》,上海书店2001年。
    50、 (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51、 (宋)洪邁《容齐三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2、 (宋)洪邁《容齐三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3、 (宋)赵彦卫《云麓漫抄》,中华书局1996年。
    54、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击年要录》,文海出版社1980年。
    55、 (宋)李心伟《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华书局2000年。
    56、 (宋)彭百川《太平治跻统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7、 (宋)章如愚《群书攷索》,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8、 (宋)岳珂《金佗稡编》,中华书局1989年。
    59、 (宋)杨複《仪礼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0、 (宋)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61、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中华书局1981年。
    62、 (宋)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中华书局2006年。
    63、 (宋)罗濬《宝庆四明志》,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1990年。
    64、 (宋)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5、 (宋)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中华书局1984年。
    66、 (宋)马光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1990年。
    67、 (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
    68、 (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学津讨原本。
    69、 (宋)周密《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
    70、 (元)马端临《文献通攷》,中华书局1986年。
    71、 (元)马端临《文献通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2、 (元)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3、 (元)佚名《宋史全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74、 (元)陈澔《礼记集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5、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四部丛刊本。
    76、 (元)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1990年。
    77、 (元)苏天爵《滋溪文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8、 (元)脱脱《宋史》, 中华书局1977年。
    79、 (元)脱脱《宋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0、 (元)苏天爵《滋溪文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1、 (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82、 (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83、 (明)冯複京《六家诗名物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4、 (清)黄道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中华书局2004年。
    85、 (清)孙奇逢《中州人物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6、 (清)清世宗敕撰《山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7、 (清)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8、 (清)沈佳《明儒言行录》续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9、 (清)沈佳《明儒言行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0、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1、 (清)清高宗敕撰《续通典》,万有文库本。
    92、 (清)清高宗敕撰《续通志》,万有文库本。
    93、 (清)张英,王士禛《御定渊鉴类函》,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4、 (清)毛奇龄《经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5、 (清)秦蕙田《五祀通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6、 (清)阿桂,刘谨之《盛京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7、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98、 (清)江永《深衣攷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9、 (清)钱大昕《十驾齐养新录》,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100、 (清)钱大昕《廿二史攷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01、 (清)赵翼《廿二十劄记》,中华书局1984年。
    102、 (清)《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
    103、 (清)徐松辑《中兴礼书》,续修四库全书本。
    104、 (清)徐松辑《宋會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
    105、 徐松辑,隙智超整理《宋會要辑稿补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98年。
    106、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7、 汤中《宋會要研究》,商务印书馆1932年。
    108、 陈垣《廿二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62年。
    109、 戴裔煊《宋代钞盐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
    110、 王树民《史部要籍解题》,中华书局1981年。
    111、 高振铎主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2、 漆侠《求实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3、 关履权《两宋史论》,中州书画出版社1983年。
    114、 陈高华,陈智超《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
    115、 王雲海《宋會要辑稿研究》,河南师大学报编辑部1984年。
    116、 张舜徽主编《中国史学名著题解》,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
    117、 李宗侗《中国史学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
    118、 裴汝诚《续资治通鉴长编攷略》,中华书局1985年。
    119、 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120、 王雲海《宋會要辑稿攷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21、 张孟伦《中国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2、 仓修良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评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123、 龚延明《〈宋史·职官志〉补正》,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124、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宋代文化研究资料中心《宋代文化研究》(第三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5、 梁太济、包伟民《〈宋史·食货志〉补正》,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6、 麒吉辰《宋史攷证》,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7、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128、 高纪春《(宋史·本纪〉攷证》,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9、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0、 朱傑人主编《朱子全书》(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1、 梁太济《唐宋历史文献研究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32、 邓广铭《邓广铭全集》(第九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3、 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4、 郭培贵《〈明史·选举志〉孜论》,中华书局2006年。
    135、 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
    136、 汪征鲁《中国史学史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7、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中华害局2006年。
    138、 汪圣铎《宋代社会生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9、 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0、 舒仁辉《〈东都事略〉与〈宋史〉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
    141、 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2、 杨渭生《宋代文化新观察》,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3、 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44、 葛兆光《宋官修国史孜》,《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1期。
    145、 杨志刚《〈司马氏书仪〉和〈朱子家礼〉研究》,《浙江学刊》1993年第1期。
    146、 葛劍雄《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动》,《读书》1995年第11期。
    147、 詹子庆《礼学和中国传统史学》,《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48、 雷闻《论中晚唐佛道教与民间祠祀的合流》,《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49、 王维先、宫雲维《朱子〈家礼〉封日本近世丧葬礼俗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50、 王美华博士论文《唐宋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51、 陈瑞《朱熹〈家礼〉与明清徽州宗族以礼治族的实践》,《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
    152、 吴羽《论中晚唐国家礼书编撰的新动向对宋代的影响—以〈元和曲台新礼〉、〈中兴礼书〉为中心》,《学术研究》2008年第6期。
    153、 汤勤福、王志躍《关於〈宋史·礼志〉记载南郊的几个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