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蒙古族的牧业生产习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一篇记录当代蒙古族牧业生产习俗的民俗志。笔者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克尔台乡布村为个案,研究分析了蒙古族牧业生产习俗所呈现的特点与变迁趋势。论文对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布村牧业经济的发展历史、特点以及变迁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生存环境的改变、地方经济政策的落实和村民对民族文化的主体选择是其生产民俗变迁的主要原因。
     全文包括引论、正文、余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四章内容构成。
     第一章,利用地方志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在对布村所依托的大环境杜尔伯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历史沿革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对布村的形成历史、人口构成、教育文化情况以及生计手段等进行了分析介绍。指出布村大概形成于清末年间,是以牧业经济为主要生计手段的蒙古族牧业村落。
     第二章,通过呈现布村牧业生产习俗现状来揭示该村牧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草牧场资源迅速缩减,导致布村牲畜养料获取方式的改变,促使棚圈设施得到普及。该村的牧业生产习俗出现了以定居定牧、定居圈养和畜产品商品化的新发展趋势。
     第三章,以布村人的村落生活为切入点,分析探讨牧业经济与当代蒙古族村落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村民生活节律、家庭收支的安排,到游戏娱乐活动,再到人生礼仪,牧业生产深刻影响着当代蒙古族的村落生活。研究牧业生产与村落生活的关系,不仅能够诠释牧业生产习俗对当代蒙古族村落生活的影响,更是我们了解当代蒙古族民族文化特质和变迁趋势的重要线索。
     第四章,对当代牧业经济以及牧业生产习俗的特点、形成原因、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体探讨。指出定居生活模式的形成,定牧、圈养牧业生产方式的确立,畜产品的商品化和牧业经营者商品意识的加强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生存环境的改变、牧业政策的调整与蒙古族的文化选择是其变迁转型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注蒙古族的牧业生产习俗,研究其在当代所呈现的特点与变迁趋势,从而剖析牧业生产习俗与民族文化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起社会和广大学者对蒙古族牧业生产习俗的广泛关注。
This paper take village Bu in duerbote monggol nationality autonomous county keertai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a cas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 contemporary this particular backgrou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custom of Mongolian that presents features and change trend of a paper.20th century, especially in the 1950s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cloth village history,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hange reason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urvival environment change, local econom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villagers live mode and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subject of the choice of living style and ethnic culture of villagers, is the subject of the choice the real internal production folk change.
     The paper includes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and epilogue, among them, the text content by four chapters.
     Chapter 1, useof local materials an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which the village Bu on big duerbote erea environment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the district on history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history of village Bu, population structure, belief profiles and livelihood means were analyzed introduction. Points out that formed in late qing dynasty cloth village probably in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for years, the main livelihood means of Mongolian nationality villages.
     Chapter 2, through the present status quo of village Bu,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custom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Cattle and feed, water, canopy, animal husbandry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activities with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mation and inheritance.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he rapid shrink, pasture resources caused the change access to cattle nourishment, prompting canopy facilities gained popularity, were structure appeared simplification, the village cattle feed trend to settle way appeared set animal husbandry and settled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forms of captivity.
     Chapter 3, take village life of Bu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with contemporary Mongolian village husbandry economy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fe. From the villagers rhythm of life, family income and expenditure of arrangement, the game again to lif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etiquette,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ontemporary Mongolian village life. Research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and village life relations, can not only interpret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custom the influence of contemporary Mongolian village life, but also we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Mongolian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 trend important clues.
     Chapter 4,Take contemporary Mongolian,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custom, the caus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for the fission as discussing. Points out that the formation of residency mode and the livestock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aptive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mode is the contemporary Mongolian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custom most outstanding two characteristics. Survival environment change, animal husbandry policy adjust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nge is external causation;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development rule restriction and Mongolian culture cre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oice is its change inner motivation. On this bas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temporary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are analyzed outlook, namely "the agriculture and promote animal husbandry" is the surviving development necessary way.
     Focus on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custom of Mongolian,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presented with change trend, thus analyze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custom with the national culture,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hole of this paper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We wish to a view to play a valuable effect, cause of Mongolian society and the scholars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custom attention.
引文
1布村为布和岗子村的简称,下同.
    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1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新版).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5页.
    1包路芳.布里亚特蒙古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7页.
    1马戎.三访府村:一个北方半农半牧社区的跟踪调查.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2色音.内蒙古牧区蒙古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巴林右旗洪格尔苏木调查.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1内蒙古自治区概况编写组.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63页.
    1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编写组.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页.
    2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编写组.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页.
    1波·少布.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页.
    2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县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年.第50-51页.
    1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2-23页.
    2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3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4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25页.
    1何学威.经济民俗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2波·少布.黑龙江蒙古部落史.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第112页.
    1同上,第114页.
    2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62—165页.
    1敖其尔巴图.十三匹骏马.见:蒙古民间文学集.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页.
    1自朋·乌恩.蒙古族传统美德.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年.第314页.
    2牛雅琴 胡格吉夫.古族动植物崇拜文化.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43页.
    1波·少布.黑龙江蒙古部落史.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第114页.
    2同上,第113-114页.
    3同上,第115页.
    4棚圈以东、北、西三侧为封闭式的半包围结构最为多见,基本都是黄土地基,框架是用立柱和横梁组织起来的.墙壁材料是用黄土、沙、稻草、纤维加少量水拌和而成,根据需求用活动木板夹成墙体来确定墙壁的厚度,逐层累积直到需要的高度为止,围墙上基本不设窗.
    1戚珩 丹宇.景观建筑学、生态建筑学与风水理论辨析.见:王其亨等著.风水理论研究(第2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6页.
    1苏鲁格.蒙古族宗教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2犯煞在当地指煞境或盖棚圈、修棚圈时,没有选择吉日动工而得罪凶神,使财产受损.
    1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9页.
    1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2郭沫若曾就甲骨文中的“畜”字指出:“乃从么从囿,明是养畜义,概为系牛马于囿也.字变为畜.”么为绳索纠结的象征,有拘系之意,用它代表牲畜说明牲畜是经过拘系驯化的野兽.转引自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0页.由于布村的牲畜牧养方式现以圈禁牲畜,靠人工喂养为主,故笔者认为可以称其为人工拘系喂养形式.
    1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1具体要求为每天早上六点——八点、晚上六点——八点之间牧户可放水饮牲畜或储备生活用水,其他时间不予与开放.
    2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1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1斯钦朝克图.蒙古语五畜名称与草原文化.来源:内蒙古新闻网2009-07-11 19:46.
    2访谈对象:杨小脚.女.81岁.汉族.文盲.村民.访谈时间:2010年2月19日.访谈地点:杨小脚家中.
    3数据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克尔台乡畜牧站.
    4同上.
    1法院拨款人民币3000元扶持布村村民杨镇海一家(蒙)养鸡.杨振海家共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为聋哑儿童.
    22007年政府拨款6万元扶持布村养鹅业.扶持对象以杨春庆、白永地、白伟东、王志军、赵文华、吴国庆等八户蒙古族家庭为主.
    1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51-162页.
    2同上,第160-162页.
    1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60-162页.
    1同上
    1邢文.蒙古族的椎羊法.中国食品报(餐饮周刊).2000年7月27日(B01版).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5页.
    1访谈者:王丽红,女,45岁,蒙古族,初中文化.访谈时间:2010年6月13日.访谈地点:王丽红家中.访谈人:赵月梅.
    1费孝通.江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页.
    1邢莉.游牧中国.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3波·少布.黑龙江蒙古族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3-64页.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第94页.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1邢莉.游牧中国.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178页.
    1邢莉.游牧中国.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196页.
    2波·少布.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32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65年.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9-20页.
    2萧放.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之路.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46页.
    1邢莉.游牧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445页.
    1吴岚.蒙古族‘吉日格’棋戏.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2期:第98页.
    1吴岚.蒙古族‘吉日格’棋戏.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2期:第99-100页.
    2蔡东霞、夏竹筠.试析‘移民’背景下儿童游戏的文化价值.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122页.
    3宋丽范.东北传统游戏——嘎拉哈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1期:第28页.
    1转引自邢莉.游牧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440页.
    1转引自拉巴次旦.试探“堆尼玛”和“敖包”的起源.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赛应吉日嘎拉和沙日勒岱合著.成吉思汗祭奠.(郭永明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3页.
    2波·少布主编.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68页.
    3波·少布主编.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3第68页.
    4波·少布.蒙古族女性敖包的文化内涵.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5期:第31页.
    1波·少布.蒙古族女性敖包的文化内涵.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5期:第34页.鲁不鲁乞东游记.(英国)出使蒙古记.(道森编、吕浦译、周良宵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14页.
    2第三世达赖—索朗加措的出现迫使蒙古族成为笃信藏传佛教的佛教徒.3何日莫奇.蒙古族妇女敖包探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第2期:第33页.[日)福田亚细男著.民俗学的研究方法.(高木立子.陈岗龙译).民俗研究,1999年,第1期.
    4邢莉.当代敖包祭祀的民间组织与传统的建构——以东乌珠穆沁旗白音敖包祭祀为个案.民族研究,2009年,第5期:第82页.
    1转引自邢莉.游牧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253页.
    2赵永铣.蒙古族婚礼的形成与婚礼祝词.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第51页.
    3邢莉.游牧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253页.
    41997年布村出嫁的6名女子分别为崔四丫、张娟、万海琴、赵文英、乌树娟、白艳芳.
    1林继富.灵性高原-------西藏民间信仰源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8页.
    2邢莉.游牧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240页.
    3波·少布.黑龙江蒙古族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1波·少布主编.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19页.
    1七户长生 丁泽霁编.干旱、游牧、草原——中国干旱地区草原畜牧经营.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年.
    1邢莉.游牧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5页.
    2佟拉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特质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蒙古族民族文化与内蒙古民族经济发展为例.前沿,2008年,第2期:第46页.
    3欧军.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第55页.
    1自治区赴内地畜牧业考察组.内蒙古、河北等五省区畜牧业考察报告.农村经济,2002年,第4期.
    2邢莉.游牧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7页.
    1塔拉什·可比.实现牧民定居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见牧业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1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10页.
    1乌日陶克套胡.论蒙古族游牧经济的特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33页.
    1王建革.定居游牧、草原景观与东蒙社会政治的构建(1950-1980).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71页.
    2舒景祥.关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重振奶业生产的调查分析.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2002年,第3期:第52-53页.
    3自治区赴内地畜牧业考察组.内蒙古、河北等五省区畜牧业考察报告.见新疆农村经济,2002年,第4页.
    1舒景祥.关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重振奶业生产的调查分析。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2002年,第3期:第52页.
    3包玉山.蒙古族古代游牧业与农业——兼评畜牧业落后论.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18页.
    1[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09页.
    2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第246页.
    1张卓元.试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与规律.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第8页.
    2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7-48页.
    1同上,第46页.
    2同上,第39-46页.
    1白淑英、张树文、张养贞.农牧交错区50年来耕地开发过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资源科学,2005年,第2期:第73页.
    1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第243页.
    2色音.从牧民到农民——蒙地开垦后蒙汉经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2期:第48页.
    1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1页.
    2宋蜀华.民族学的应用与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见:社会科学的应用与中国现代化.乔健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8页.
    1色音.从牧民到农民——蒙地开垦后蒙汉经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2期:第50页.
    1乌云巴图.论蒙古族传统文化——草原文化的本体论研究.见: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第134页.
    2[美]威廉·菲尔丁·奥格本著.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陈育国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4页.
    1[英]雷蒙德·弗斯著.《人文世界》(费孝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40页.
    2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225-232页.贡嘎尔.喀尔喀简史(下册)].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年,788-789页.高文德.蒙古奴隶制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7-32页.
    3高文德.蒙古奴隶制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8-29页.
    4包玉山.蒙古族古代游牧业与农业——兼评牧业落后论.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19页.
    1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第245页.
    1马戎.只有“人”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2010 年,第005版:第1页.
    1乌丙安.论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民俗研究,2996年,第2期:第1-2页.
    2乌丙安.论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民俗研究,2996年,第2期:第3页.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22页.
    1.波·少布.黑龙江蒙古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1990.
    2.波·少布、何日莫奇.黑龙江蒙古部落史[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3.波·少布.黑龙江蒙古族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
    4.波·少布.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辞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孛儿只斤·布仁赛音.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6.陈伯霖.黑龙江少数民族风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7.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编写组.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8.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杜尔伯特蒙族自治县县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9.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10.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
    1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2.高文德.蒙古奴隶制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13.贡嘎尔.喀尔喀简史(下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
    14.江帆.生态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5.韩茂莉.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6.何学威.经济民俗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17.朋乌恩.蒙古族传统美德[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18.江帆.生态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9.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0.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1.林继富著.灵性高原——西藏民间信仰源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2.雷蒙德·弗斯著.[英].人文世界(费孝通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3.刘朝晖.超越乡土社会—一个侨乡村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结构[M],北京:民族 出版社,2005.
    24.马戎、潘乃谷等.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5.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社,2004.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科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7.马克思.资本论(卷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28.七户长生、丁泽霁编.干旱、游牧、草原——中国干旱地区草原畜牧经营[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29.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30.赛应吉日嘎拉和沙日勒岱合著、由郭永明译.成吉思汗祭奠[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31.苏浩、陈红艳.融入草原的村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2.苏鲁格.蒙古族宗教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33.汤因比.[英]历史研究(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34.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35.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6.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新版)[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37.威廉·菲尔丁·奥格本著.[美].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陈育国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8.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39.王建革.定居与近代蒙古族农业的变迁[M],载中国历史地理丛论[M],2000.
    40.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1.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42.邢莉.游牧中国[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43.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4.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蒙古族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5.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北京:三联书店,2000.
    46.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4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1.阿德力汗·叶斯汗.从游牧到定居是游牧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J].西北民族研究,2004(4).
    2.敖其尔巴图等.十三匹骏马[J].蒙古民间文学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3).
    3.欧军.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3).
    4.白淑英、张树文、张养贞.农牧交错区50年来耕地开发过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5(3)
    5.白晓清.黑龙江蒙古族饮食习俗述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4(6).
    6.波·少布.蒙古族女性敖包的文化内涵[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5)
    7.包玉山.蒙古族古代游牧业与农业—兼评畜牧业落后论[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8.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J].文化研究,2007(4).
    9.包智明.变动中的蒙民生活——三爷府村实地调查[J].社会学研究,1991(1).
    10.蔡东霞、夏竹筠.试析“移民”背景下儿童游戏的文化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1.8.6)
    11.陈建宪.论民俗与文化的关系[J].民俗研究,1992(3).
    12.陈华文.论民俗文化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13.福田亚细男著.高木立子.陈岗龙译.民俗学的研究方法[J].民俗研究,1999(1)
    14.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统一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4).
    15.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16.黄健英.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中演变[J].江汉论坛,2008(8)
    17.贺其叶勒图.蒙古族游牧经济与传统生态环境意识[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4).
    18.何日莫奇.蒙古族妇女敖包探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2)
    19.马戎,潘乃谷.赤峰农村牧区蒙汉通婚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20.马戎.三访府村:一个北方半农半牧社区的跟踪调查[J].马戎等主编.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21.马戎.只有“人”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J].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2010(1).
    22.拉巴次旦.试探“堆尼玛”和“敖包”的起源[J].西藏大学学报,2006(3)
    23.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24.李安民.论民俗的融合[J].民俗研究,1994(4).
    25.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6).
    26.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6).
    27.刘新有.史正涛.唐姣艳.民族文化变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以云南为例[J].生态环境,2007(5).
    28.牛雅琴、胡格吉夫.古族动植物崇拜文化[J].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9.戚珩、丹宇.景观建筑学、生态建筑学与风水理论辨析[J].王其亨等著.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2)
    30.宋蜀华.民族学的应用与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J].乔健主编.社会科学的应
    用与中国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1.宋丽范.东北传统游戏——嘎拉哈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1).
    32.色音.内蒙古牧区蒙古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巴林右旗洪格尔苏木调查[J].载于马戎等主编.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3.色音.从牧民到农民——蒙地开垦后蒙汉经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2).
    34.舒景祥.关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重振奶业生产的调查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2002(3).
    35.佟拉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特质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蒙古族民族文化与内蒙古民族经济发展为例[J].前沿2008(2).
    36.塔拉什·可比.实现牧民定居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关键[J].牧业论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37.萧放.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之路[J].载于河南社会科学2010(3.18.2)
    38.邢莉.当代敖包祭祀的民间组织与传统的建构——以东乌珠穆沁旗白音敖包祭祀为个案[J].民族研究,2009(5)
    39.万建中.传统建构与村落记忆[J].载于南昌大学学报,2004(3).
    40.王俊敏.一种新型社区——牧区社区[J].载于内蒙古大学学报,1993(2)
    41.王建革.定居与近代蒙古族农业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丛论,2000(2).
    42.王建革.定居游牧、草原景观与东蒙社会政治的构建(1950-1980)[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3.吴岚.蒙古族‘吉日格’棋戏[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2).
    44.乌云巴图.论蒙古族传统文化——草原文化的本体论研究[J].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4.
    45.乌丙安.论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J].民俗研究1996(2).
    46.乌日陶克套胡.论蒙古族游牧经济的特征[J].载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47.乌日陶克套胡.论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基本矛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48.乌云巴图.论蒙古族传统文化——草原文化的本体论研究[J].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4.
    49.闫天灵.塞外蒙汉杂居格局的形成与蒙汉双向文化吸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50.自治区赴内地畜牧业考察组.内蒙古、河北等五省区畜牧业考察报告[J].农村经济,2002(4).
    51.张卓元.试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与规律[J].宏观经济研,2004(7).
    52.庄孔韶.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53.赵永铣.蒙古族婚礼的形成与婚礼祝词[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4)
    54.钟敬文.民俗学:眼睛向下看的学问——在田传江同志与北师大研究生座谈会上的致辞[J].民俗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