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儒学士大夫人格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典型代表,是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成功实践者。儒学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修身,曾国藩高度自律,以近乎严苛的儒家道德律令要求自己,克己成人,成为世人的道德典范;论齐家,曾国藩注重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不仅其生前家庭和睦,兄弟友爱,而且其后人也多有成就,《曾国藩家书》更是成为流传后世的著名家训;论治国平天下,曾国藩筹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并以汉人的身份封侯拜相,权倾一时,晚年还以实际行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掀起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序幕。总之,以儒家的道德标准来衡量,曾国藩绝对可以说是儒学史上的成功者。由此证明,“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人格在传统社会是可以实现的。
     具体来看,曾国藩的成功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建立在儒家道德价值体系下的个人修养以及由此养成的坚忍性格;二是团结在曾国藩周围的士大夫群体。但是如果上升到整个传统社会的高度来看的话,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儒学士大夫之所以在传统社会中能够取得成功,主要与传统社会的整体特点有关。传统社会为儒学理想人格的实现提供了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儒学思想中对天道的坚定信仰;第二,儒者精英阶层的存在;第三,传统社会的宗族制度。这三个基本的社会文化条件为儒者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了现实的保障。
     儒学士大夫所赖以生存的三个社会文化条件在现代社会都已经基本消亡殆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理论的转化使儒家的理想人格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而继续存在下去。当代中国社会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分子理论体系,并挺立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传统的儒家思想理论,将其作为可以利用的理论资源之一。在儒学思想当中,现代知识分子最应该继承的是儒者的担当意识,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础重建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和信仰。正是在这个含义上,我们重新解读、诠释曾国藩的一生,通过曾国藩的理想人格分析,对于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社会秩序的重建,必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儒学虽然在政治层面失去了其现实的价值,但是在广阔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却依旧存在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Zeng Guofan,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cholar-bureaucrats, istaken as a successful example to practise the idealistic personality of “innersageliness and outer kingliness” proposed by the Confucianism, which advocates thethought of “cultivating oneself, running the household,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bringing peace to the world”. As for cultivating oneself, Zeng imposed highself-discipline, and, approximately, severe moral discipline on himself, thusbecoming a symbol of virtue for the world. Speaking of running the household, Zeng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his family members, and not only was therea harmonious and brother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hen Zeng was still alive, butthere are also great achievements made by his off-springs. The book, Family Lettersby Zeng Guofan, has become a popular well-known one for generations. And interm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bringing peace to the world, Zeng built up anarmy in Hunan, suppressed the Taipin Rebellion, served as prime minister, and wasendowed dukedom, a title difficult for a person of Han nationality to acquire at thattime when the country was reigned by Manchu, another nationality in China, thusZeng became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men. In his later years, he initiated the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n China, opening up the door for learning from the west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In this sense, Zeng, if judged by the virtue standardof the Confucianism, can be viewed as a greatly successful figure in history. So itproves that the idea of “inner sageliness and outer kingliness” can be realized in thetraditional society.
     To be specific, Zeng’s success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two factors,one is to cultivate oneself and form the personality of perseverance on the basis ofthe Confucian virtue system, and the other one is to unite the scholar-bureaucratsaround him. But viewing the success of the bureaucratic scholars represented byZeng at the level of the whole traditional society, it can be said their success is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wholeness of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which provides three basic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dealistic personality: firstly, the firm belief ofHeavenly way in the Confucianism, secondly, the existence of the Confucian elites,and thirdly, the traditional clan system. These three fundamental social-culturalfactors guarantee the self-realization of the Confucian individual.
     Although the three factors have already been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yet, bymeans of theoretical reconstructions, we can transform the idealistic personality forthe modern intellectuals, and henceforth keep its existence. Contemporarily, Chinaneeds to construct its own theoretical system for the intellectuals, and firmly supporttheir spiritual in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In this process, we canassimilate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 and take it as one of the theoreticalresources. What deserves inheriting most from the Confucianism is theconsciousness of responsibility among the Confucians, which should serve as thefoundation for reconstructing the values and beliefs for the current scholars. In thissens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re-read and re-interpret Zeng, and to analyze hisidealistic personality, not only for our ability to be self and to interact with the world,but also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cietal order. At the political level theConfucianism has lost its practical value, but it still bears significant effect andinfluence on the social-cultural life at a broad level.
引文
①蒋星德:《曾国藩之生平及事业》,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②何贻焜:《曾国藩评传》,《民国丛书》第一编085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③何贻焜:《曾国藩评传》,第612页。
    ④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①蒋介石:《曾胡治兵语录白话解》,转引自成晓军主编《名人评曾国藩》,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②蒋介石:《蒋主席治兵语录》,转引自成晓军主编《名人评曾国藩》,第170页。
    ③王德亮:《曾国藩之民族思想》,商务印书馆1946年。
    ④王德亮:《曾国藩之民族思想·后记》。
    ⑤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见范著《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29页。
    ①卞哲:《曾国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②卞哲:《曾国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2页。
    ①朱东安:《曾国藩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页。
    ②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
    ④成晓军:《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⑤成晓军:《曾国藩的幕僚们》,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⑥成晓军:《曾国藩家族》,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⑦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册),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全3册),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⑧易孟醇:《曾国藩传》,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十五章。
    ①章继广:《曾国藩思想简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王澧华:《曾国藩诗文系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③田澍:《曾国藩与湖湘文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④李育民:《曾国藩传统文化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张静:《曾国藩文学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⑥萧一山:《曾国藩传》,台湾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社1953年。
    ⑦李少陵:《曾国藩》,高雄大业书店1955年。
    ⑧陈启天:《曾国藩平乱要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
    ⑨何烈:《曾国藩》,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
    ⑩William James Hail, Tseng Kuo-fan and Taiping Rebellian, Paragon Book Reprint Corp.,1964.
    ①章太炎:《检论》。
    ②陈天华:《警世钟》。
    ①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85页。
    ②蒋介石:《曾胡治兵语录白话解》,转引自成晓军主编《名人评曾国藩》,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③蒋介石:《蒋主席治兵语录》,转引自成晓军主编《名人评曾国藩》,第170页。
    ④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405-429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96页。本论文中所引《曾国藩全集》为岳麓书社30卷本,1985-1994年出版,以下脚注中凡出自《曾国藩全集》的引文,一律简称《全集》,并注明卷名及页码。
    ②《全集·诗文》,第331页。
    ①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道光十五年”条,见《曾国藩年谱》,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下文中所引年谱资料,一律简称《年谱》,并只注明“某年”条。
    ②易作梅,字春谷,湖南湘乡人,与曾国藩同里。嘉庆二十三年湖南乡试举人,二十五年进士,累官江苏宿迁、江都、睢宁知县。
    ③《年谱》,“道光十六年”条。
    ④《年谱》,“道光十六年”条。
    ①刘蓉:1815-1873,字梦容,号霞仙,与曾国藩同邑,郭嵩焘对其评价道:“少负奇气,能文不事科举。”“性沉毅而阔达开朗,倾诚与人,一无隐饰。”见郭嵩焘《陕西巡抚刘公墓志铭》,《郭嵩焘诗文集》卷十九,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389页。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曾国藩著名幕僚,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②注:清代的会试共考三场,每场三日,中试者称为贡士。之后继续参加殿试,殿试试策论,取中者方为进士,以成绩分为三甲,由皇帝宣布名次,称为传胪。传胪三日后,新科进士再试论、疏、诗各一道,由皇帝亲自命题,当日交卷,称为朝考。朝考名列前茅者,选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三年,散馆成绩优秀者,才能真正成为翰林学士。见刘忆江:《曾国藩传》,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注73.
    ③关于曾国藩更名的几种说法,可以参见易孟醇著《曾国藩传》,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④《年谱》,“道光十八年”条。
    ①《全集·家书一》,第61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56页。
    ②《全集·诗文》,第168页。
    ③《全集·日记一》,第49页。
    ④《全集·日记一》,第92页。
    ①《全集·书信一》,第1页。
    ②《全集·诗文》,第168页。
    ③《年谱》,“道光二十二年”条。
    ④《全集·家书一》,第40页。
    ⑤《全集·日记一》,第138页。
    ⑥《全集·家书一》,第34页。
    ①《年谱》,“咸丰三年”条。
    ②李鸿章:《曾文正公神道碑》,见《合肥李氏三世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第762页。
    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55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35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47页。
    ②徐珂:《清稗类钞·荐举类》,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04页。
    ①《全集·书信一》,第61页。
    ②《年谱》,“道光二十五年”条。
    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缘起及经过,可以参见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①《全集·家书一》,第239页。
    ②《全集·书信一》,第96页。
    ③顾炎武:《日知录》卷五《三年之丧》。
    ④《全集·家书一》,第91页。
    ⑤《全集·奏稿一》,第39页。
    ⑥《全集·书信一》,第95页,“盖欲使知交中谅我寸心,不必登诸荐牍,令我出而办事,陷于不孝也。”。
    ①咸丰元年,江忠源曾墨綕从戎,曾国藩在得知后,多次表示强烈的反对。详见《全集·书信一》,第74-84页诸书信。
    ②《全集·书信一》,第92页。
    ③《全集·书信一》,第96页。
    ①《全集·书信一》,第131页。
    ②《全集·书信一》,第97页。
    ③《全集·书信一》,第100页。
    ④《全集·书信一》,第128页。
    ⑤《全集·奏稿一》,第44页。
    ⑥《全集·奏稿一》,第46页。
    ⑦《全集·奏稿一》,第45页。
    ⑧《全集·书信一》,第134页。
    ①黎庶昌:《拙尊园丛稿》卷三,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版,第203页。
    ②《全集·奏稿一》,第99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250页。
    ④《年谱》,“咸丰四年”条。
    ①《全集·奏稿一》,第224页。
    ②《全集·奏稿一》,第257页。
    ③对此,薛福成在其所著《庸庵文续编》中说:“文宗显皇帝喜形于色,谓军机大臣曰:‘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某公对曰:‘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崛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文宗默然变色者久之。”据此可以认为,是由于在朝官员进了谗言,才使得咸丰收回了成命。此处的“某公”,有人说是沈葆桢、有人说是祁寯藻、还有人说是彭蕴章,尚无定论,详见易孟醇所著《曾国藩传》,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刘忆江著《曾国藩评传》,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220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288页。
    ①王定安:《湘军记》,第57页。
    ②《全集·奏稿二》,第863-866页。
    ①王闿运:《湘军志》,第51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372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365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367页。
    ⑤《全集·家书二》,第1317页。
    ⑥《全集·奏稿二》,第924页。
    ①细节请参见易孟醇著《曾国藩传》,第148-159页。
    ②《全集·奏稿二》,第1146页。
    ①《全集·奏稿七》,第4215页。
    ②《全集·家书二》,第1169页。
    ①《全集·奏稿八》,第4559页。
    ②《全集·日记二》,第1068页。
    ③《全集·奏稿八》,第4568-4569页。
    ④《全集·奏稿八》,第4844页。
    ⑤《全集·奏稿八》,第4853-4854页。
    ⑥《全集·奏稿八》,第4857-4862页。
    ①《全集·奏稿八》,第4944-4945页。
    ②参见易孟醇著:《曾国藩传》,第227-232页。
    ③《全集·奏稿十》,第5985页。
    ④《全集·书信十》,第7317页。
    ①《全集·日记三》,第1753页。
    ②《清史稿》卷450《曾国藩传》。
    ③《全集·书信十》,第7317页。
    ④《全集·家书二》,第1382页。
    ①《全集·书信十》,第7375页。
    ②《全集·书信十》,第7336页。
    ①《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全集·家书一》,第39页。
    ②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78页。
    ③余英时:《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②《全集·诗文》,第442页。
    ③《全集·日记一》,第92页。
    ④余英时:《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士与中国文化》第590页。
    ①黄宗羲:《宋元学案》卷50《南轩学案》。
    ②梁启超:《儒家哲学》,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48页。
    ③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8页。
    ④李佑新:《毛泽东与曾国藩——兼论湘学传统的特征》,《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⑤余英时:《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士与中国文化》第581页。
    ①《全集·诗文》,第442-443页。
    ②易孟醇:《曾国藩传》,第416-436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④余英时:《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士与中国文化》第586页。
    ⑤《全集·书信一》,第22页。
    ①余英时:《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士与中国文化》第589-590页。
    ①《全集·诗文》,第304页。
    ②《全集·日记一》,第130页。
    ③《全集·书信一》,第4页。
    ①《全集·日记一》,第130页。
    ②《论语·颜渊》。
    ③《论语·为政》。
    ④《全集·诗文》,第362页。
    ⑤《全集·诗文集》,第147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69页。
    ②《全集·家书二》,第1393页。
    ③《全集·日记一》,第155-156页。
    ④《全集·家书二》,第1393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407页。
    ⑥《全集·家书一》,第407页。
    ⑦《全集·书信一》,第726-727页。
    ①《全集·诗文》,第435页。
    ②《全集·诗文》,第147页。
    ③《全集·日记一》,第123页。
    ④《全集·日记一》,第123页。
    ①《全集·日记一》,第138页。
    ②《全集·日记一》,第151页。
    ③《全集·日记一》,第129页。
    ④《论语·学而》。
    ①《论语·颜渊》。
    ②《孟子·尽心上》。
    ③《全集·诗文》,第360-361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381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372页。
    ⑥《全集·家书一》,第376页。
    ⑦《全集·家书一》,第365页。
    ⑧《全集·家书一》,第367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479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357-358页。
    ③《全集·日记二》,第804页。
    ④《全集·诗文》,第181页。
    ⑤《全集·诗文》,第181页。
    ①《全集·家书二》,第1393页。
    ②《全集·家书二》,第1317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1318页。
    ④《全集·家书二》,第1329页。
    ⑤《全集·家书二》,第1317-1318页。
    ①《全集·家书二》,第1370页。
    ②《全集·家书二》,第833页。
    ①《全集·家书二》,第833页。
    ②《全集·家书二》,第834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324页。
    ①《全集·家书二》,第1394-1395页。
    ②《全集·日记一》,第561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834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527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359页。
    ⑥《全集·家书二》,第1066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485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662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506页。
    ④《全集·家书二》,第1370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559页。
    ⑥《全集·书信五》,第3472页。
    ⑦《全集·书信九》,第6280页。
    ⑧《全集·家书二》,第609页。
    ⑨《全集·日记二》,第907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324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587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601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261页。
    ⑤《全集·家书二》,第1066页。
    ⑥《全集·家书二》,第819-820页。
    ⑦《全集·家书一》,第358页。
    ⑧《全集·家书二》,第820页。
    ⑨《全集·家书一》,第358页。
    ⑩《全集·家书一》,第99页。
    ①《全集·家书二》,第1317-1318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99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48页。
    ④《全集·日记一》,第561页。
    ⑤《全集·诗文》,第432页。
    ⑥《全集·家书二》,第1247页。
    ⑦《全集·家书二》,第837-838页。
    ①《论语·里仁》。
    ②《全集·家书一》,第327页。
    ③《全集·诗文》,第435页。
    ④《全集·诗文》,第434页。
    ①《全集·日记一》,第409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628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841页。
    ④《全集·家书二》,第1037页。
    ⑤《全集·家书二》,第1309页。
    ⑥《全集·家书二》,第1317页。
    ①《全集·家书二》,第933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78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1155页。
    ④《全集·家书二》,第1134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628页。
    ⑥《全集·家书一》,第601页。
    ⑦《全集·家书一》,第587页。
    ①《全集·日记一》,第538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628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328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628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662页。
    ⑥《全集·家书一》,第183页。
    ⑦《全集·书信一》,第104页。
    ⑧《全集·诗文》,第436-441页。
    ①《全集·诗文》,第438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324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1066-1067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771页。
    ⑤《全集·日记三》,第1368页。
    ⑥《全集·日记三》,第1482-1483页。
    ①《全集·日记三》,第1925页。
    ②《全集·日记三》,第1349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601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306页。
    ⑤《全集·诗文》,第434页。
    ⑥《全集·家书二》,第1159页。
    ⑦《全集·家书二》,第835页。
    ⑧《全集·家书二》,第1078页。
    ⑨《崇德老人自订年谱》,第13页。
    ⑩《全集·日记一》,第403页。
    ①《全集·家书二》,第833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599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659页。
    ④《全集·家书二》,第959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601页。
    ⑥《全集·家书一》,第277页。
    ⑦欧阳斌:《论曾国藩的性格特质及其文化成因》,《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冬之卷,总第22期。
    ①《全集·家书二》,第1307页。
    ①本论文中所引用的《大学》引文,均来自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四书章句集注》。
    ②《全集·家书一》,第39页。
    ①《全集·诗文》,第358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6册,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③《左传·隐公十五年》。
    ④《全集·家书二》,第936页。
    ①戴素芳:《论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伦理学研究》2003年9月。
    ②《全集·家书二》,第1196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1066页。
    ①《全集·家书二》,第1307页。
    ②《全集·诗文》,第329-330页。
    ①《全集·家书二》,第1307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588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588页。
    ④《全集·家书二》,第1139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506页。
    ⑥《全集·诗文》,第331页。
    ①《全集·诗文》,第329页。
    ②《全集·诗文》,第332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536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506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532页。
    ②《全集·诗文》,第329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405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420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427页。
    ⑥《全集·家书二》,第1307页。
    ①《全集·日记一》,第564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623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662页。
    ③《全集·日记一》,第485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537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418页。
    ①《孝经·纪孝行》,十三经注疏本。
    ②《全集·家书一》,第275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1214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376页。
    ②《全集·家书二》,第1066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506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183页。
    ①《全集·诗文》,第429-430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662页。
    ③《全集·诗文》,第236页。
    ①《孟子·离娄下》。
    ②《全集·诗文》,第359页。
    ③《全集·诗文》,第359页。
    ④《全集·诗文》,第360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276页。
    ②《全集·家书二》,第1193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15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48页。
    ②《全集·日记一》,第152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99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358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226页。
    ⑥《全集·日记一》,第158页。
    ⑦《全集·家书一》,第335页。
    ⑧《全集·家书一》,第34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34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409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1268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252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183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324-325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252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187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187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292页。
    ⑥《全集·家书一》,第80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87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87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87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261页。
    ⑤《全集·家书一》,第601页。
    ⑥《全集·日记二》,第907页。
    ⑦《全集·家书二》,第1394-1395页。
    ⑧《全集·家书一》,第771页。
    ①《全集·家书二》,第837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324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1162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318页。
    ⑤《全集·家书二》,第933页。
    ⑥《全集·家书二》,第1134页。
    ⑦《全集·家书二》,第1155页。
    ①江忠源:《江忠烈公遗集》卷一《条陈军务疏》。
    ②罗尔纲:《湘军新志》,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之947种,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第11-15页。
    ③《全集·奏稿一》,第19页。
    ④《全集·奏稿一》,第19页。
    ⑤《全集·书信一》,第137页。
    ⑥《全集·书信一》,第186页。
    ①《全集·奏稿一》,第59页。
    ②《全集·书信一》,第192页。
    ③《全集·书信一》,第223页。
    ④《全集·书信一》,第130页。
    ⑤《全集·书信一》,第186页。
    ⑥《全集·奏稿一》,第41页。
    ①《全集·书信一》,第393页。
    ②《全集·书信一》,第364页。
    ③《全集·诗文》,第463页。
    ④《全集·诗文》,第463页。
    ⑤《全集·书信一》,第409页。
    ⑥《阳湖赵惠甫年谱》,载《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太平天国》第8册,第750页。
    ⑦《全集·书信一》,第529页。
    ①《全集·批读》,第37页。
    ②《全集·书信一》,第208页。
    ③王定安:《曾文正公水陆行军练兵志》,《清代军政资料选粹》(三),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版,第241-242页。
    ④郭嵩焘:《玉池老人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第208-209页。
    ①《续四库全书》(404册),《史部·纪事本末类·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卷五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16-317页。
    ②《全集·奏稿一》,第77页。
    ③《全集·诗文》,第426页。
    ④《全集·奏稿十》,第6323页。
    ①王定安:《湘军记》,第338页。
    ②王定安:《湘军记》,第338页。
    ③易孟醇:《曾国藩传》,第333页。
    ①《全集·奏稿一》,第6页。
    ②《年谱》,“咸丰三年”条。
    ③《全集·家书一》,第359页。
    ①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②《全集·书信三》,第1839页。
    ③《曾国藩哀荣录》,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92页。
    ④《全集·日记二》,第740页。
    ⑤薛福成:《庸庵文编》卷四,光绪十四年刻本。
    ①《全集·书信二》,第1520页。
    ②薛福成:《庸庵文编》卷一,光绪十四年刻本。
    ③《全集·书信一》,第382页。
    ①《全集·诗文》,第390页。
    ②《全集·诗文》,第390页。
    ③《全集·书信二》,第1506页。
    ④《全集·日记一》,第681页。
    ⑤《全集·奏稿一》,第6页。
    ⑥《全集·诗文》,第451页。
    ①《全集·诗文》,第443-444页。
    ②《全集·日记一》,第421页。
    ③《全集·诗文》,第441页。
    ④《全集·诗文》,第156页。
    ⑤《全集·书信二》,第1574-1575页。
    ⑥《全集·诗文》,第743页。
    ⑦《全集·书信十》,第7579页。
    ⑧《全集·书信二》,第1546页。
    ①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4页。
    ①《全集·奏稿一》,第77页。
    ②《全集·奏稿一》,第78页。
    ①《全集·奏稿一》,第161页。
    ②《全集·奏稿三》,第1603页。
    ③《全集·日记二》,第748页。
    ①《全集·日记二》,第766页。
    ②《全集·日记二》,第944页。
    ③容闳:《西学东渐记》,第75页。
    ④容闳:《西学东渐记》,第77页。
    ①《全集·奏稿九》,第5785页。
    ②咸丰十一年(1861),为了尽早剿灭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最终决定向英国购买船炮来增强清军的实力,并委托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李泰国承办此事。李泰国以清政府代表自居,擅自与英国皇家海军上校谢拉德·阿斯本签订合同,规定由阿斯本担任舰队的总司令,阿斯本只执行由李泰国转达的中国皇帝的命令,其他命令概不服从。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后,清政府从上到下各级官员对此都表示强烈反对。最终,同治二年(1863)清政府决定遣散舰队,全部舰船由英国负责变价出售,所得款项交还中国,并承担阿斯本以下官兵的薪资和回国路费共37.5万两白银以及阿斯本赏银1万两。清政府这次购买西方舰船改善旧式水师的努力经营几近两年,耗银数十万两,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①《全集·奏稿一》,第160页。
    ②容闳:《西学东渐记》,第74页。
    ③《全集·奏稿十》,第6093页。
    ④《全集·奏稿十》,第6093页。
    ①《全集·奏稿十二》,第7331页。
    ②《全集·书信四》,第2648页。
    ③《全集·书信四》,第2714页。
    ①《全集·书信八》,第5675页。
    ②《全集·书信十》,第7317页。
    ③《全集·书信十》,第7219页。
    ①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09-110页。
    ①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见范著《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29页。
    ①见王澧华:《论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往及其关系》,《安徽史学》1996年第2期;贾熟村:《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恩怨》,《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董丛林:《曾国藩、左宗棠关系中的性格影响因素论析》,《晋阳学刊》2010年第3期。
    ①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5辑),文海出版社印行,《书牍》卷二。
    ②左宗棠:《左宗棠未刊书牍》,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7页。
    ③《全集·书信一》,第308页。
    ①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
    ②《左宗棠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269-270页。
    ③《全集·奏稿一》,第252页。
    ④《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
    ①《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三。
    ②《左宗棠未刊书牍》,第23页。
    ③《全集·书信五》,第3139页。
    ①《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
    ②《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二八。
    ①《左宗棠全集·家书》,第14页。
    ②王澧华:《论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往及其关系》,《安徽史学》1996年第2期。
    ③王澧华:《论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往及其关系》,《安徽史学》1996年第2期。
    ①《左宗棠全集·家书》,第19页。
    ②《全集·日记三》,第1753页。
    ①《全集·书信十》,第7195页。
    ②《全集·奏稿十二》,第6991页。
    ③《清史稿》卷450《曾国藩传》。
    ④《全集·书信十》,第7262页。
    ①徐凌霄、徐一士:《曾胡谭荟》,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一辑第10册,第38页。
    ②《全集·书信十》,第7317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1382页。
    ①《全集·书信五》,第3442页。
    ②《全集·书信十》,第7247-7248页。
    ①《全集·书信二》,第827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35页。
    ③《全集·家书一》,第335页。
    ①《年谱》,“道光十六年”条。
    ②《全集·家书一》,第327页。
    ③《全集·日记一》,第152页。
    ④《全集·家书一》,第94页。
    ⑤《全集·日记一》,第150页。
    ⑥葛荃:《君子小人辨:传统政治人格与君主政治》,《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①《论语·里仁》。
    ①《全集·家书二》,第1330页。
    ②《全集·家书二》,第1328页。
    ③《全集·家书二》,第1309页。
    ④《全集·家书二》,第1309页。
    ①蒋星德:《曾国藩传》,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②余英时:《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士与中国文化》第586页。
    ①徐珂:《清稗类钞·幕僚类》。
    ②容闳:《西学东渐记》,第74页。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学而》。
    ⑤《全集·家书一》,第34页。
    ⑥《全集·家书一》,第47页。
    ①余英时:《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士与中国文化》第587页。
    ②《全集·日记一》,第92页。
    ③《全集·书信一》,第1页。
    ④《全集·诗文》,第168页。
    ⑤《年谱》,“道光二十二年”条。
    ⑥《全集·家书一》,第40页。
    ①《全集·书信二》,第1643页。
    ②《全集·书信三》,第1694页。
    ③《全集·书信三》,第1718页。
    ④薛福成:《庸庵笔记》卷四,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版,第309-310页。
    ①郭嵩焘:《玉池老人自叙》,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一辑),文海出版社。
    ②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十二《钱东平创捐法》。
    ①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俳优”与“修身”》,《士与中国文化》第107页。
    ①黑格尔:《哲学是讲演录》(第1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9页。
    ②郝大维、安乐哲:《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③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2页。
    ①《论语·述而》。
    ②《论语·宪问》。
    ①《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
    ①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②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俳优”与“修身”》,《士与中国文化》第107页。
    ①严正:《论中国传统儒者的生存特征》,《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②余英时:《道统与政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士与中国文化》第95-96页。
    ①《全集·家书一》,第34页。
    ②《全集·家书一》,第40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9页。
    ①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八《乡亭之职》载:“汉世之于三老,命之以秩,颁之以禄。”
    ③顾炎武:《日知录》卷八《乡亭之职》。
    ④李治安:《宋元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新构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⑤李治安:《宋元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新构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43页。
    ①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②陈来:《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紧张——“五四”文化思潮的反思》,见《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①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见《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页。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全30册),长沙:岳麓书社1985-1994年。
    [2]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上下册),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
    [3]曾国藩:《曾国藩诗文集》,王澧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黎庶昌:《曾国藩年谱》,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5]彭玉麟:《彭玉麟集》,梁绍辉、刘志盛、任光亮、梁小进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6]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5辑),文海出版社印行。
    [7]刘蓉:《刘蓉集》(全2册),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8]李鸿章:《李鸿章全集》(全39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9]《湘军史料四种》(王闿运:《湘军志》;郭振墉:《湘军志平议》;朱德裳:《续湘军志》;王定安:《湘军记》),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10]赵烈文:《能静居日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朱孔彰:《中兴将帅别传》,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
    [12]薛福成:《庸庵笔记》,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13]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4]蒋星德:《曾国藩之生平及事业》,商务印书馆1935年。
    [15]何贻焜:《曾国藩评传》,《民国丛书》第一编085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16]王德亮:《曾国藩之民族思想》,商务印书馆1946年。
    [17]萧一山:《曾国藩传》,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年。
    [18]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19]卞哲:《曾国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20]章继广:《曾国藩思想简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21]唐浩明:《曾国藩》(上中下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2]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册),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23]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24]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全3册),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25]成晓军:《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26]成晓军:《曾国藩的幕僚们》,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27]成晓军:《曾国藩论稿》,群言出版社2004年。
    [28]成晓军:《曾国藩家族》,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29]成晓军:《名人评曾国藩》,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30]朱东安:《曾国藩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31]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32]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
    [33]王继平主编:《曾国藩研究》(1-5辑),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2009年。
    [34]王澧华:《曾国藩诗文系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35]易孟醇:《曾国藩传》,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36]董蔡时:《曾国藩评传》,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37]田澍:《曾国藩与湖湘文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8]刘忆江:《曾国藩评传》,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
    [39]李育民:《曾国藩传统文化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0]池子华:《旷世名相曾国藩》,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41]张静:《曾国藩文学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42]袁基亮:《重读曾国藩》,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43]陈慰宣:《曾国藩齐家思想之研究》,台湾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研究所2004年硕士毕业论文。
    [4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6]徐世昌:《清儒学案》,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
    [47]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48]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4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50]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1]萧一山:《清代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2]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53]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5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5]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余英时文集第四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6]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57]张舜徽:《清儒学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全五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59]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60]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1]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62]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4]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65]罗尔纲:《湘军新志》,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
    [66]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67]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8]苑书义:《李鸿章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69]丁凤麟:《薛福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0]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2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71]樊百川:《湘军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72]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73]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74]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
    [75]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76]董蔡时、王国平:《胡林翼评传》,团结出版社1990年。
    [77]董蔡时:《左宗棠评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78]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79]王继平:《湘军集团与晚清湖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80]徐成志、江小角主编:《桐城派与明清学术文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81]方朝晖:《儒家修身九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82](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83](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刚译,刘东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84](美)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颜世安、高华、黄东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85](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6]〔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87](美)史景迁:《“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朱庆葆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88](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89](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房德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90](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下册),但焘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91] William James Hail, Tseng Kuo-fan and Taiping Rebellian, Paragon Book Reprint Corp.1964.
    [1]王少普:《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2]章继光:《曾国藩政治思想述评》,《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第1期。
    [3]冯凤珠:《评曾国藩的人才观》,《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4]王继平:《左宗棠与曾国藩之比较》,《求索》1986年第2期。
    [5]章继光:《曾国藩的人才思想》,《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6]唐兆梅:《简论曾国藩与程朱理学》,《江汉论坛》1988年第2期。
    [7]陈立生:《曾国藩的人才思想简论》,《学术论坛》1988年第4期。
    [8]黄顺力:《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与洋务运动》,《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9]杨国强:《曾国藩和传统文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
    [10]董蔡时:《略论曾国藩李鸿章关系》,《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期。
    [11]易孟醇:《曾国藩在办理天津教案中的心理矛盾》,《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期。
    [12]熊熊:《曾国藩湘军的宗法性及其命运》,《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2期。
    [13]王继平:《略论曾国藩幕府》,《求索》1991年第4期。
    [14]易孟醇:《曾国藩的礼治思想》,《求索》1992年第6期。
    [15]杨国洪:《论曾国藩的外交思想》,《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9卷。
    [16]周朝栋:《论曾国藩与理学复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7]陈居渊:《略论曾国藩的学术思想》,《求索》1994年第6期。
    [18]成晓军:《120年来曾国藩研究著作和资料出版述评》,《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9]孙春芝:《浅论曾国藩的“知人之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0]孙丽萍:《曾国藩的用人之道》,《晋阳学刊》1995年第3期。
    [21]成晓军:《曾国藩总体评价十年述评》,《历史教学》(高校版)1995年第6期。
    [22]胡维革、张昭君:《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北方论丛》1996年第1期。
    [23]王兴国:《曾国藩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三个贡献》,《求索》1996年第2期。
    [24]王澧华:《论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往及其关系》,《安徽史学》1996年第2期。
    [25]朱东安:《曾国藩的洋务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船山学刊》1996年第2期。
    [26]薛麒麟:《曾国藩文化人格论》,《江淮论坛》1996年第3期。
    [27]王继平:《论曾国藩的学术观》,《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
    [28]朱东安:《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29]潘富恩、杨建祥:《曾国藩论“自概之道”》,《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30]梁霖《:浅论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在经世之学的延伸中为西学东渐拓开门洞者》,《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31]欧阳斌:《论曾国藩的性格特质及其文化成因》,《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冬之卷。
    [32]马啸:《试论曾国藩人才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
    [33]李细珠:《理学与“同治中兴”——倭仁与曾国藩比较观察》,《学术月刊》1999年第3期。
    [34]梁景和:《论曾国藩的家教术》,《孔子研究》2000年第2期。
    [35]孙理兴:《曾国藩治家伦理思想探析》,《齐鲁学刊》2000年第2期。
    [36]孙峻山:《曾国藩与李鸿章关系的几点阐述》,《安徽史学》2000年第4期。
    [37]贾熟村:《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恩怨》,《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8]曾郁园:《曾国藩的家教观》,《船山学刊》2001年第2期。
    [39]李志茗:《规模·能量·影响——李鸿章幕府与曾国藩幕府之比较》,《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
    [40]朱东安:《曾国藩集团的人才理论和实践》,《求索》2003年第4期。
    [41]李德阳:《曾国藩的“德治”思想及其实践》,《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42]戴素芳:《论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5期。
    [43]张昭军:《曾国藩理学思想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4]陈明:《英雄、豪杰与圣贤——读<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一》,载陈明著《儒者之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66页。
    [45]陈明:《此身合是儒生未?——读<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二》,载陈明著《儒者之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72页。
    [46]陈慰宣:《曾国藩齐家思想之研究》,台湾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研究所2004年硕士毕业论文。
    [47]蒋广学:《曾国藩:近代中国政治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奠基者》,《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48]武道房:《曾国藩理学思想发微》,《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49]武道房:《从师友关系看曾国藩理学信仰的形成》,《船山学刊》2006年第1期。
    [50]林存阳:《曾国藩理学思想论》,《船山学刊》2006年第1期。
    [51]童中平:《论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与经验来源》,《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52]朱汉民、吴国荣:《曾国藩的礼学及其经世理念》,《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1期。
    [53]严正:《论中国传统儒者的生存特征》,《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54]朱钟颐、陈滨南:《曾国藩的“勤”字析》,《船山学刊》2007年第2期。
    [55]唐佳海:《儒学视野下曾国藩的道德实践》,《船山学刊》2007年第3期。
    [56]严俊杰、黄正泉:《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船山学刊》2007年第4期。
    [57]许丽英:《论曾国藩的家教思想》,《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58]武道房:《曾国藩对理学的反思、再造及其对晚清社会的影响》,《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
    [59]杨春蕊:《曾国藩士大夫之学及其内在逻辑》,《齐鲁学刊》2007年第6期。
    [60]成晓军:《近十年来曾国藩研究述评》,《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7期。
    [61]朱明勋:《论曾国藩的家训思想》,《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
    [62]朱钟颐、赵岳峰:《从自概之道探曾国藩修身之鉴》,《船山学刊》2008年第1期。
    [63]李治安:《宋元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新构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64]刘红燃、李文斌:《曾国藩核心价值观初探》,《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65]李洪华:《曾国藩政治思想的文化特性》,《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3期。
    [66]董丛林:《曾国藩、左宗棠关系中的性格影响因素论析》,《晋阳学刊》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