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府形象不仅是政府综合能力的反映,更是政府顺应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公众需求而构建起来的与社会公众间的和谐互动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形象所体现的是政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问题。政府形象的提升不仅意味着政府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更意味着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政治发展能力的增强和社会发展进程的有力推动。
     社会的危机环境,一方面加大了政府有效性实现和合法性基础巩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基于危机的灾难性提升了社会公众对于政府能力的期望与要求,这对政府形象的构建就形成了极大的挑战。政府如果不能冲破这种非常态环境所给予的困难和阻力,有效地实现以其为核心主体的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将面临因为自身执政有效性和合法性的丧失而导致的形象危机,并使得整个社会陷入危机的灾难与困境之中而无从发展。但是对于政府形象而言,危机不是只有单方面的负面效应的。危机状态使得政府形象问题备受关注,政府通过危机管理中形象构建问题的审视和反思,才能为自身的变革和发展找到合理的方向与归宿。而以此为契机所构建起来的良好政府形象,又可以成为政府危机管理的有效基础资源,有助于政府危机管理效能的提高,二者之间可以实现良性的循环。这也正是危机作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共同体中所谓的机遇的价值所在。因而,博弈与互动作为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构建之间微妙关系的最好概括,构成了危机管理视角下政府形象构建问题研究的可行性前提。
     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着不同形态的多重危机的冲击,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同时负载了对于各种危机挑战回应的过程,人类危机应对的经验在积累,在丰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掌握了规避所有危机及风险的能力,危机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透视中国当前社会的危机形态、特点及爆发根源,不难发现,危机没有离人们远去,相反,在现代社会,多元利益的分化、多重竞争主体的存在以及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参与欲望的上升均扩大了社会正常运转的裂隙空间,为本难以避免的公共危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也就使得其发生的频率上升,以多样化的形式严肃拷问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危机是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尖锐矛盾和冲突的有力揭示,政府如果不能在强大的压力之下迅速有效地回应危机,一方面会使得危机肆虐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与损失,另一方面会暴露政府执政不力的状况,而许多危机或是冲突问题的产生,恰恰与政府执政本身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对处于危机环境中的社会公众而言,就难以给予政府以强烈的认同、支持及良好形象的确认。因而,相对于常态环境,危机管理视角下的政府形象构建,所面对的更多的是压力与困境:危机造成的社会失序对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危机不可避免的社会威胁性使得危机面前社会公众的脆弱性凸显,从而对于政府危机管理效能的渴望和依赖就相应增强;危机对于价值的异化性影响使得政府的社会价值责任在此背景下更加突出和必要;危机造成的利益敏感性使得社会整体逐利性行为增加,社会公众自身的权益维护意识增强,从而给予了政府更多的话语及问责压力;全球化的背景极易造成危机更大范围的波及,从而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造成不利的影响,政府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国家形象责任。在这种压力之下,有效的危机管理便成为政府形象构建的必然诉求。
     多种危机的不期而遇,使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风险社会中抵抗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对政府本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危机的形态特点以及现有的危机管理机制架构,在有力汲取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和先进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力图实现旧有体制下成长的传统危机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建立起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整合型的危机管理体制,努力营造起危机状态下有责、有勇、有谋的公众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在自身形象的塑造问题上已近乎完美,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给危机管理视角下政府形象的理想预期平添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政府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体现为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缺位与执行的滞后造成的政府危机管理行为的法制约束能力弱化、危机财政投入及救助的不足导致的公众利益维护及保障的缺失、危机决策与危机管理效应的非理想化与滞后性造成的管理效能的低下、政府及公务员诚信品格的缺失而导致的自身形象的匮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成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升的羁绊和困扰,形成危机管理视角下当代中国政府形象构建的不力状况。而对于这些制约因素存在根源的探析,在兼顾危机客观环境本身的特殊性的同时,更需要深入挖掘政府主观方面努力的薄弱,涉及到政府及公务员的危机意识淡薄、行政道德示范作用式微、有效公关欠缺、危机管理机制改革和创新动力不足等方面。
     危机的特性以及当前中国所处特定时代背景下危机管理所要面对的复杂形势,给危机管理过程中良好政府形象的构建造成了极大的阻力与困难,而与此同时,其本身又是社会对于政府形象诉求提升的一个必然前提和环境设定。因而,政府在危机状态下的形象构建必然是要冲破重重的阻碍和压力,突破宏观上的理论决策的探讨和研究、微观上的职能与制度的安排、意识层面上的价值取向、行为层面的具体运作等各个方面所固有的狭隘,来实现对于预期目标的有效追逐,即在有效实现社会沟通基础上的政府对于社会危机的有效应对和控制,并以一系列合理、合宪、合公共利益取向的政府实在体现来适应和满足社会组织及公众的需求,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间的有效互动,以提升政府的有效性和巩固统治的合法性,推动社会的良性有序发展。政府形象是政府、社会公众及其互动关系三个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体,而危机管理更是包括危机管理的价值理念、具体运作以及危机沟通在内的系统综合过程,危机管理视角下政府形象的构建,就是在结合二者特性的基础上适应危机特殊情境中社会公众及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逐渐的调试和完善,包括价值、事实、对话三个维度。价值路径用以调控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关系,引导危机表象背后无形的“操纵之手”,事实路径用以明确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变化,缓解、遏制事态发展,传播路径用以协调危机之中的人能够达成相互理解、分享彼此的价值,共同回归常态秩序与规则。在此过程中,构建起强调民本、责任和绩效的政府危机管理的良性价值体系,建立危机意识强化、保障机制健全、体制建设完善、协同机制良好的现代危机管理体系,在提升危机管理效能的基础上开展必要的政府危机公关、推进政府形象传播,就成为危机管理视角下政府形象得以弥合、修复以及实现更高形象目标的必然的路径选择。
The government's image is not only the reflection of government's comprehensive capacity, but also the harmonious interactive relation which the government adopts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requirements. In this sense, the government's image embodies the issue of validity and legitimacy. The improvement of government's image means the government's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ocial political developing capac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society.
     The social crisis environment, adds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government effectiveness realization and legitimacy foundation consolidation on one hand, and promotes the public expectation and requirement to the government because of the disastrous crisis on the other hand. It becomes more challeng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s image construction. If the government cannot deal with difficulties and obstruction in the abnormal state, realize the government-core comprehensive crisis management effectively, it will experience the image crisis by the lost of self-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at last the whole society will endanger the disastrous crisis with no development. But for the government's image, the crisis is not just the negative effects. Crisis state emphasizes the government's image. According to survey and introspection of image construction in crisis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may find a reasonable direction and destination for their ow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ine government image which is built up by this opportunity can be valid basic resources for the government crisis management which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risis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struggle and interaction becomes the reasonable expression of the relation of crisis management and government's image construction, which also forms the feasible basis of government's image construction research from the crisis management perspective.
     Since the recorded history, human society experienced various crisis impacts.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also the history of response to the crisis challenges. Even the experiences of crisis response are increased and enriched, the capabilities of crisis avoidance are not strengthened, and the crisis cannot disappear in human society. Through the study of Chinese modern society crisis's stat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the crisis is not away from human, but occurs more frequently with its diversification to influence 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human and society, which brings critical impacts to the society. Crisis of social life that exist in a strong acut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revealed that if the Government can not, under strong pressure to respond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to a crisis state, it would cause great destruction to the society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poor ruling condition will be exposed. Furthermore, a lot of crisis or conflict issues have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thus for the public in a crisis environment,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the government a strong recognition, support and fine image recognition. Therefore, compare to the normal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overnment image faces more pressure from the crisis management perspective. The reasons ar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luralist interest,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competitive participants, the appearance and promotion of public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desire, which enhance the space rift of the social normal operation, and provide the unavoidable public crisis with conditions. The government's image also experiences difficulties in the particular background. The social disorder caused by crisis needs more requirements to the government's capability of social order supply. The unavoidable social minacity makes the foregrounding of public vulnerability, which enhances expectation and dependence of the government's crisis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he alienation of value influenced by crisis makes the necessity of government's social value responsibility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interest sensitiveness caused by crisis increases the social behavior of wealth pursuit, strengthens the public self-interest safeguard consciousness, which brings more pressure of social discourse and accountability to the government. It is easy for the spread of crisis in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and then negatively influences the whole nation, so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reinforce the nation image responsibility. Therefore, effective crisis management becomes the necessity of the government's image construction.
     The mixture of many kinds of crisis makes our government recognize the significance of capability in resisting and resolving risks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isis and current crisis management mechanism framework, draws on the foreign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s, makes efforts to realiz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pattern and form a responsible, brave and smart image under crisis state, builds up an integrative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of government's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sis management, which needs reform and perfection. The problems concern the reduction of government's legal binding force caused by the lack of relative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and executive hysteresis, the deficiency of public interest safeguard caused by crisis financial supply and lack of salvation, the deficiency of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government and civil servants' moral quality caused by unidealization and hysteresis of government crisis decision and management effect. The problems become the difficulties and obstructions for raising the government's capability of crisis management, and form the deficiency state of government's image construction. A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the existence factor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to account of government subjective weakness as well as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crisis objective environment. This involves government and civil servants weak sense of crisis, administrative and moral decline of a model, lack of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mechanism reform and little motivation of innov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isis and the current complex background inflict the obstruction and difficulties to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s image construction, in the same time both become the necessary premise and environment in rising the government's image.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s image under crisis state needs to break obstructions, breach the exploration and study of strategies from macroscopic and concrete operation in arrangement, conscious value and behavior of function and system from microcosmic, and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expected target. It means that the government's effective response and control to the social crisis are on the basis of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guided by a series of reasonable, legal and public interest value, satisfy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public needs,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al public, which can promote the government's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and the social positive ordered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image is an organism of three elements which are government, social public and their interactions. Crisis management includes the value of crisis management, specific operational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image from crisis management perspective i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properties to adapt to the special situations of social crisis and the public demand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he fact is used to define the cause, process and change of the crisis in order to relieve or repress the crisis development while the communication path in crisis is for coordinating people to reach mutual understanding, share each other's values and return to normal order and rules. The value path is for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zations and stakeholders and guiding the invisible manipulation hand behind the crisis. In this process,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struct the positive value system, which emphasizes the responsibility, service and performance concepts in the process of crisis management, establish the modern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enhances crisis consciousness, ensure mechanism perfection, improv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intain effective cooperation, and finally develop necessary government crisis public relation and advance the government's image communication, which are on the basis of promoting the crisis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he measures above are regarded as the inevitable solutions to bridge and repair the government's image, as well as realize the goal of a better image from the crisis management perspective.
引文
①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赵宝煦:《中国政府形象战略评介》,《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93页。
    ② 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Coping with Crises: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 and Terrorism.Springfield:Charles C.Thomas,1989转引自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①何光林:《中国政府形象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第9页。
    ①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①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肖鹏英:《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17页。
    ②杨道田:《当代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云南大学2005,第7-11页。
    ③参见刘长敏主编:《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肖鹏英:《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17页。
    ②杨道田;《当代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云南大学2005,第17页。
    ③ Gurr.T.R.. Why Men Rebel. Princeton.[M].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①吴志敏,郭文亮:《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185-186页。
    ①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参见胡宁生:《构建政府形象的哲学思考》,《江海学刊》1998年第2期,第51页。
    ①杜建国:《试论政府形象的价值和作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第29页。
    ②徐中奇:《论我国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内涵与意义》,《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第5期,第13页。
    ③熊水龙:《市场经济与政府形象》,《桂海论丛》1995年第5期,第76页。
    ①王克安,李国友:《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载于蒋春堂主编《政府形象探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②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③廖为健:《论政府形象的构成与传播》,《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3期,第35页。
    ④袁曙宏:《政府形象论纲—政府与公民双向回应的视角》,《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17页。
    ⑤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①本文中所使用的危机概念,是指造成非常态环境的各种危机形态的总和,但在行文之中,会个别出现“突发性事件”、“突发灾难”、“紧急事件”等用词用以描述危机在某些特定状态下的突出特征,这完全是出于语言运用之需要,而非概念上的混淆,特此做以解释。
    ②参见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6页。
    ③ 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Coping with Crises: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 and Terrorism.Springfield:Charles C.Thomas,1989转引自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①胡百精主编:《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③白芹利:《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探讨》,天津大学2005,第4页。
    ④周晓丽著:《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基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⑤[美]劳伦斯·巴顿著,符彩霞译:《组织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①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科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第53页。
    ② R.T.Gurr, ed.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nflict:Theories and Research. Collier & Macmillan Publisher Co.1981,7.转引自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9页。
    ①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第7页。
    ①胡百精主编:《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2001年版,第3页。
    ②[德]乌尔里希·贝克,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著,路国林译:《自由与资本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①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2-1163页。
    ②菲克著,韩应宁译:《危机管理》,经济与生活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③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3页
    ①黄新伟:《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中南大学2005,第14页。
    ①黄顺康:《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90页。
    ②数据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80108 402456900.htm,2008-01-08。
    ③张友国:《试论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治责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第2期,第69页。
    ①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③[美]刘易斯·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版,第114页。
    ④[美]刘易斯·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版,第60页。
    ①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②郭春甫,定明捷:《试论政府形象危机的构成》,《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41页。
    ①刘湃:《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塑造》,《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第4期,第60页。
    ①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1页。
    ①转引自程方炎:《论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时机》,载于蒋春堂主编:《政府形象探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①孙宽平,腾世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王沪宁:《提高政府形象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载于赵劲夫主编:《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形象》,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②当然,合法性本身也意味着政治体系的有效产出,并制约着其的实现,有效性是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和必然要求。但对于政府形象的构建问题而言,有效性是政府实在即政府形象客观内容的重要表现及追求,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因而,笔者在此没有单一使用“合法性”这一概念来替代和涵盖“有效性”,而是借用西摩·马丁·李普塞特在《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中“任何一种特定民主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而且取决于它的政治系统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参见[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的观点,将“有效性”问题及“合法性”问题并列突出出来。
    ③[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④[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⑤[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⑥[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页。
    ①《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研究报告2005》,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塞缪尔·亨廷顿著,李盛平,杨玉生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③《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研究报告2005》,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④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3。
    ②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1页。
    ③“群体性事件”作为一个政治术语最初出现于官方的一些文件之中,但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的于建嵘教授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有一定人数参加的、通过没有法定依据的行为对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参见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第113页。)根据于建嵘教授对此概念的界定,鉴于本文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阐释和描述,笔者认为两个概念具有相似之处,所要表达的内涵也有共通。因而,笔者在本文中将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等同于社会群体性事件。
    ④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①数据参见《问责鹤岗矿难,别拿“用媒高峰”当做挡箭牌》,http://news.sohu.com/20091124/n268414017.shtml, 2009-11-24。
    ①白芹利:《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探讨》,天津大学2005,第6页。
    ①刘建军,朱喜坤:《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载于冯惠玲主编:《公共危机启示录—关于SARS的多维审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①乔晓勤编译:《危机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②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③参见于建嵘:《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6页。
    ①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9-1190页。
    ② James Chowning Davies:"Bi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Human Conflict" In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nflict:Theory and Research, pp62,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0.转引自胡宁生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5页。
    ①[美]米特若夫,阿纳戈诺斯著,燕清联合传媒管理资讯中心译:《危机!!!:防范与对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贵州省委书记就瓮安事件三次向百姓鞠躬道歉》,http://www.sina.com.cn,2008-07-05。
    ①《贵州省委书记称黑恶势力直接参与瓮安打砸烧事件》,中国新闻网,2008-07-01。
    ②杨耕身:《瓮安打砸事件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因素》,http://www.sina.com.cn,2008-07-03。
    ③丁烈云:《危机管理中的社会秩序恢复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2页。
    ①张善信:《中国社会秩序的复杂性走向及其对策》,《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81页。
    ②参见赵晖:《社会秩序供给:政府基本职能的学理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42-43页。
    ③张康之:《论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第45页。
    ④罗伯特·希斯著,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①参见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第113-118页。
    ②陈远章:《转型期中国突发事件社会风险管理研究》,中南大学2009,第57页。
    ③[美]R·K·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纽约1968年版,第279-440页,转引自程华云:《SARS危机中社会恐慌行为的分析与对策》,《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12页。
    ①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第113-116页。
    ②资料及数据来源于新浪网新闻中心四川汶川强烈地震专题http://news.sina.com.cn/z/08earthquake/的系列报道。
    ①彭宗超,钟开斌:《非典危机中的民众脆弱性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25页。
    ①罗伯特·希斯著,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②彭宗超,钟开斌:《非典危机中的民众脆弱性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26页。
    ①魏俊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现状》,《山东大学2009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论文集》,第55页。
    ②罗伯特·希斯著,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③王子平,孙东富:《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新唐山崛起给人们的启示》,地震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④王卫东《SARS时期民众的社会心理及行为特征》,载于冯惠玲主编:《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审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8页。
    ①彭宗超,钟开斌:《非典危机中的民众脆弱性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26页。
    ②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①《逯军事件》,http://henan.sina.com.cn/news/2009-12-14/14439953.html,2009-12-14。
    ①参见:《新华社谈逯军事件:中共要避免因基层官员失德导致失民心》,http://www.scol.com.cn/focus/sszp/20090623/2009623203917.htm,2009-06-23.
    ②《漂亮面具下的政治思维》,http://news.hsw.cn/system/2009/06/21/050215475.shtml,2009-06-21。
    ③胡百精主编:《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④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9页。
    ①潘晓珍等著:《政府的道德责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②潘晓珍等著:《政府的道德责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①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0页。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①潘晓珍等:《政府的道德责任》,广东人民出版2009年版,第211页。
    ②陈炜:《公共危机传播的媒介景象:从政治问责性到公众问责性》,复旦大学2008,第74页。
    ①王茂涛:《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公信力重塑》,《行政论坛》2005年第6期,第8页。
    ①邓研华:《生态文明语境中的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第49页。
    ①俞可平:《经济全球化冲击下的治理变迁与中国政治发展》,载于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①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③[美]约瑟夫·S.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①王钰:《权力与声誉—对中国在美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的研究》,复旦大学2006,第5页。
    ①李仕燕:《全球公共危机管理及其机制—兼论中国危机管理实践与对策》,暨南大学2006,第16页。
    ①徐家良:《政府评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②徐家良:《政府评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冯平,余泽娜等译:《评价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3页。
    ②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3页。
    ①刘业平,葛明:《政府形象的特点及其塑造》,载于蒋春堂主编:《政府形象探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①陈化:《论政府形象及其塑造—一个伦理的视角》,湖南师范大学2004,第5页。
    ②吴声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③陈化:《论政府形象及其塑造—一个伦理的视角》,湖南师范大学2004,第5页。
    ①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1333页。
    ①秦伟:《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28页。
    ②韩大元,莫于川:《“非典”疫情危机与公共应急法制—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体系研究》,载于冯惠玲主编:《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审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①韩大元,莫于川:《“非典”疫情危机与公共应急法制—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体系研究》,载于冯惠玲主编:《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审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②赵晖:《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几个问题》,《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第31页。
    ③《大地震能否催生中国的紧急状态法》,http://www.legaldaily.com.cn/misc/2008-05/27/content_865857.htm, [2008-05-27。④韩大元,莫于川:《“非典”疫情危机与公共应急法制—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体系研究》,载于冯惠玲主编:《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审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①《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07》,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②杨术:《构建突发事件的公共财政应对机制》,《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第51页。
    ①《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07》,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②《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06年》,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③参见白芹利:《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探讨》,天津大学2005,第43页。
    ④参见《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07》,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①[德]乌尔里希·贝克著,王武龙编译:《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第27-31页。
    ②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2页。
    ①刘霞,向良云:《网络治理结构:我国公共危机决策系统的现实选择》,《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34-35页。
    ①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2页。
    ②参见柳云飞,周晓丽:《中国公共危机决策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社科纵横》2007年第7期,第39页。
    ③参见李煜明:《加强政府危机决策能力建设》,《行政论坛》2004年第9期,第44页。
    ④参见钟开斌:《政府危机管理之五大软肋》,《决策》2005年第8期,第19-20页。
    ①闫尔宝:《政府诚信论纲》,《北方法学》2008年第4期,第58页。
    ②参见高丹:《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72页。
    ①转引自张亚泽:《发展中国家转型中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探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第22页。
    ②张亚泽:《发展中国家转型中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探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第22页。
    ①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5页。
    ②王娥银:《浅论危机意识》,《唐都学刊》1989年第3期,第16页。
    ①王旭宽:《“危机意识”解读》,《领导科学》,2009年第25期,第38-39页。
    ②沈远新:《转型期的行政道德冲突》,《理论与改革》1995年第1期,第24页。
    ①徐玉琼:《当代中国政府形象探析》,华中师范大学2001,第40页。
    ②张康之:《论行政道德缺失的根源》,《甘肃理论学刊》1997年第4期,第55页。
    ①张康之:《论行政道德缺失的根源》,《甘肃理论学刊》1997年第4期,第55-56页。
    ②徐玉琼:《当代中国政府形象探析》,华中师范大学2001,第36-37页。
    ③张康之:“《行政道德的制度保障》,《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第63页。
    ①蒋春堂:《我国政府公关的现状与展望》,载于蒋春堂主编:《政府形象探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蒲江:《新时期政府形象管理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06,第22页。
    ①沈国麟:《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17-118页。
    ②韩兆坤:《论转型期我国政府形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吉林大学2007,第21页。
    ①《应急研究管理报告2006》,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9页。
    ②潘晓珍等:《政府的道德责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③《应急研究管理报告2006》,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①沈荣华编著:《中国地方政府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第73页。
    ①胡百精主编:《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①价值作为价值学和哲学的基本范畴,是对各个领域中各种特殊的、具体的价值形态的总概括、总抽象。在现实中,人们对价值有三种理解:一是政治经济学所言的价值,意为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特指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内在社会本质特征:第二种是日常生活和一些社会科学中所说的价值,它的特定含义是指有用或功利效用:第三种则是在哲学的最高抽象意义上所理解的价值,是对包括功利、道德、审美等在内的所有具体价值的概括,即各种具体价值的共性。(参见杨伍栓:《略论价值与管理价值》,《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82页)本文在此对于价值的解读和应用,便是基于第三种理解,以便与前文中所提及的政府的社会价值责任中所提到的价值规范及取向中的价值概念相区别。
    ②廖为建:《论政府形象的构成与传播》,《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3期,第35页。
    ③王沪宁:《提高政府形象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载赵劲夫主编:《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形象》,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
    ④石国亮:《新公共行政伦理与政府软实力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70页。
    ①[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译者前言第1页。
    ③施雪华.孙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发展之价值冲突与价值协调》,《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58页。
    ④参见施雪华,孙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发展之价值冲突与价值协调》,《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58-61页。
    ⑤ Robert Denhardt:《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C 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84,P17,转引自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⑥参见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②王建容,王建军:《论责任政府的制度构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2页。
    ③孙彩红:《责任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1期,第80页。
    ①时芹:《城市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75页。
    ②张友国:《试论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治责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70页。
    ③参见张成福:《责任政府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79页。
    ①皮纯协:《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转引自陈化:《论政府形象及其塑造—一个伦理的视角》,湖南师范大学2004,第29-30页。
    ①鲍晓娜:《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形象重塑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5,第40页。
    ①于潇:《政府形象与廉价政府》,《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61-62页。
    ②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③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①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755页。
    ①文森特·奥斯特洛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0页。
    ②《集体性“公权私用”才是最大的腐败》,《南方周末》,2009年3月12日。
    ③《集体性“公权私用”才是最大的腐败》,《南方周末》,2009年3月12日。
    ①冯惠玲主编《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审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4页。
    ②冯惠玲主编《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审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5页。
    ①杨波:《政府危机管理探析—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厦门大学2006,第34页。
    ②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第10页。
    ①刘荣,陈华:《公共危机财政应急机制构建:以汶川地震为例》,《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第6期,第17页。
    ①《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07》,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②莫利拉,李燕凌:《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③《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07》,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①参见赵要军,陈安:《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公共财政应急机制分析》,《灾害学》2007年第4期,第127页。
    ①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基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338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6页。
    ③[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1页。
    ④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7页。
    ①韩大元,莫于川:《“非典”疫情危机与公共应急法制—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体系研究》,载于冯惠玲主编:《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审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页。
    ②《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06)),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145页。
    ③叶海卡·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页。
    ①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②李煜明:《加强政府危机决策能力研究》,《行政论坛》2004年第9期,第43页。
    ③参见黄开腾:《政府危机决策体制完善和创新研究》,重庆大学2007,第12页。
    ④参见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200页。
    ①《应急管理报告2006》,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第48-52页。
    ①刘霞,张小进:《试论公共危机治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博弈及制度选择》,《学术论坛》2005年第3期,第71页。
    ①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34页。
    ②何水:《从政府危机管理走向危机协同治理论—中国危机管理范式革新》,《领导科学》2008年第12期,第47页。
    ①刘霞,向良云,严晓:《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框架与战略》,《软科学》2009年第4期,第6页。
    ②康伟:《我国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4期,第177页。
    ①杨扬:《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间逻辑关系》,《党政论坛》2009年第5期,第37页。
    ②詹文都主编:《政府公共关系》,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①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3页。
    ②彭伟步:《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页。
    ① T.C.Panchant,Crisis Management and Narcissism:A Kohutian Perspective.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CA,1998转引自胡百精主编:《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②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9页。
    ③文风:《突发事件的应对体现政府公关能力》,《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15日。
    ④窦效民,郭永红:《舆论引导与政治稳定》,《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90页。
    ①参见唐钧:《公共部门的危机公关与管理—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危机公共关系解决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8页。
    ②参见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4页。
    ①高世伟:《我国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研究》,吉林大学2009,第26页。
    ①[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②彭伟步:《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355页。
    ①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7页。
    1、[德]埃利亚斯·卡内提著.冯文光,刘敏,张毅译.群众与权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德]马克思·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美]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美]B·盖伊·彼得斯著.吴爱明,夏宏图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著.杨立峰,葛水林,应奇译.民主与分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7、[美]菲克著,韩应宁译.危机管理[M].台北:经济与生活出版事业公司,1987.
    8、[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9、[美]雷恩O.C.麦克斯怀特著.吴琼译.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美]刘易斯·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1、[美]罗伯特·希斯著,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12、[美]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金兼斌,陈可,郭栋梁,周静译.《大众媒介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 京:华夏出版社,1988.
    14、[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三联书店。1999.
    15、[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美]约翰·杜威著,冯平,余泽娜等译.《评价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7、[美]詹姆斯·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8、[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0、曹随、陆奇.政府机关形象设计与形象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1、冯惠玲主编.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审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顾杰主编.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创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3、管文虎.国际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4、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的制度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25、贺善侃、黄德良.现代行政决策[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26、胡百精主编.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7[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7、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28、蒋春堂.政府形象探索[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29、孔德元等.政府与公关[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6.
    30、黎祖交主编.政府公共关系[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31、李一.信息网络时代的组织形象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32、刘长敏主编.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3、刘恒.政府信息公开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4、刘熙瑞.公共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5、龙永枢,杨伟光.领导者媒介形象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36、莫利拉,李燕凌.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7、潘晓珍等.政府的道德责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38、裴春秀.公开关系与形象策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9、彭伟步.信息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0、澎湃.政府角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1、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2、沈国麟.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3、施雪华.政府全能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4、孙玉红,王永,周卫民.直面危机—世界经典案例剖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45、唐钧.公共部门的危机公关与管理—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危机公共关系解决方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6、唐钧.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政府直面群众与群众博弈政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7、王成栋.责任政府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8、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9、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0、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1、吴江.公共危机管理能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52、徐国亮.政府权威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53、徐家良.政府形象与战略[M].杭州:杭州出版社,1996.
    54、许文惠等编.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5、许正中,张更华.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56、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7、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58、俞可平.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9、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0、詹文都.政府公关关系[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1、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2、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6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4、张昆.国家形象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5、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66、赵劲夫.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形象[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67、赵玲.看得见的手—中国政府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
    68、郑克强.政府应急管理与公共服务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9、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研究报告2005[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70、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研究报告2006[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71、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研究报告2007[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
    72、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基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3、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进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
    1、鲍晓娜.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形象重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2、蔡志强.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社会危机治理的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05.
    3、常春圃.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升研究[D].南京师范江大学,2008.
    4、陈改玲.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5、陈化.论政府形象及其塑造—一个伦理的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04.
    6、陈烈.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整合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
    7、陈先才.当代国际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
    8、陈远章.转型期中国突发事件社会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
    9、储志峰.论转型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
    10、邓淼.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7.
    11、丁华.论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D].电子科技大学,2009.
    12、丁猛猛.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8.
    13、杜美玲.转型期中国的公共危机管理[D].天津师范大学,2008.
    14、杜娜.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塑造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
    15、范铁峰.公共危机应对中的政府预警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6、郭小明.当代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探析[D].山西大学,2008.
    17、韩兆坤.论转型期我国政府形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7.
    18、何光林.中国政府形象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19、胡维佳.论新世纪中国政府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20、李海梅.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建设[D].四川大学,2007.
    21、李海梅.论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建设[D].四川大学,2007.
    22、李仕燕.全球公共危机管理及其机制—兼论中国危机管理实践与对策[D].暨南大学,2006.
    23、李小涛.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政策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
    24、刘宁.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5、刘湃.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26、刘媛媛.中国政府形象传播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D].燕山大学,2006.
    27、刘哲.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一个公民参与角度的探讨[D].苏州大学,2006.
    28、柳燕.市民对政府形象认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D].西南大学,2006.
    29、龙云婧.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形象建设造[D].天津师范大学,2008.
    30、卢丽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大学,2004.
    31、鲁洋.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大学,2003.
    32、陆周.基于公众心理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3、吕连合.信息网络社会政府形象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34、马晶.提高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35、马学杰.浦东新区政府形象传播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
    36、蒲江.新时期政府形象管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
    37、钱亚梅.风险社会的责任担当问题[D].复旦大学,2008.
    38、秦微琼.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39、青志敏.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0、任腾霄.防灾减灾中的公共物品供给—一般理论和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D].兰州大学,2008.
    41、戎向平.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2、商巍.中国县级政府形象传播系统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
    43、宋涛.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05.
    44、孙海文.从传播学角度看地方政府形象塑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5、谭川.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绩效的评测研究[D].河海大学,2007.
    46、王合兴.中国大城市危机管理协调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
    47、王麒.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中的沟通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07.
    48、王萱.问责理念下动静结合的公共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探析[D].南昌大学,2006.
    49、王勇.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6.
    50、王钰.权力与声誉—对中国在美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
    51、王岳.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研究[D].湘潭大学,2007.
    52、王志.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
    53、温志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54、闻洪涛.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政府形象传播战略研究—以桂林市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6.
    55、伍洪杏.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与政府形象塑造[D].湘潭大学,2005.
    56、武静.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探析[D].西北大学,2007.
    57、徐金菊.政府形象的定位取向研究[D].四川大学,2007.
    58、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
    59、徐玉琼.当代中国政府形象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
    60、杨道田.当代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D].云南大学,2005.
    61、尹达.县级政府形象建设问题研究—以黄冈市县级政府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05。
    62、印度.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
    63、曾焱.公关目标下的政府形象评价体系[D].浙江大学,2006.
    64、张宁.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媒介再现[D].复旦大学,2007.
    65、张青.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66、张屹立.公共委机关中的县级政府能力研究—以T县政府处置春蚕中毒事件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6.
    67、张翼飞.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68、郑永兰.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形象塑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4.
    1、Jeffrey L. Bradford and Dennis E. Garrett.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Responses to Accusations of Unethical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4(11).1995.
    2、Timothy Coombs, Lainen Schmid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mage Restoration: Texaco's Racism Crisis.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12(2).2000.
    3、W. Timothy Coombs and Sherry J. Holladay. An Extended Examination of the Crisis Situations:A Fusion of the Relational Management and Symbolic Approaches,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13(4).2001.
    4、W. Timothy Coombs and Sherry J. Holladay. Communication and Atrributions in a Crisis: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8(4).1996.
    5、W. Timothy Coombs. Choosing The Right Words:The Development of Guideline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Crisis-Response Strategie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8(4).1995.
    6、W. Timothy Coombs. Information and Compassion in Crisis Responses:A Test of Their Effects.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11(2).1999.
    7、William L.Benoit and Anne Czerwinski. A Critical Analysis of USAir's Image Repair Discourse.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60(3).1997.
    8、William L.Benoit and Susan L. Brinson. Queen Elizabeth's Image Repair Discourse: Insensitive Royal or Compassionate Queen? Public Relations Review.25(2).1999.
    9、William L.Benoit. Image Repair Disourse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Public Relations Review.23(2).1997.
    10、蔡小慎,贺利军.我国地方政府形象重塑的目标及途径分析[J].决策探讨,2004(2).
    11、曹静晖.危机管理中行政指导的基本价值、行为方式与推行策略[J].长白学刊,2009(3).
    12、曹芝蓉.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13、丁煌.政府形象建设: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的重要途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6).
    14、丁秋玲.行政伦理价值冲突及其消解[J].江西社会科学,2008(9).
    15、窦效民,郭永红.舆论引导与政治稳定[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16、郭渐强,刘菲.民主行政的价值诉求与行政程序的制度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09(8).
    17、何水.从危机管理走向危机协同治理[J].领导科学,2008(12).
    18、胡宁生.构建政府形象的哲学思考[J].江海学刊,1998(2).
    19、黄凯旋.试论建立良好政府形象问题[J].理论研究,1999(2).
    20、黄顺康.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J].甘肃社会科学,2006(1).
    21、黄阳,张微.论政府形象系统的建设[J].理论界,2005(9).
    22、蒋文武.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形象构建[J].探索,2002.(3).
    23、金莲,梁艳菊,郭喜.浅析政府公信力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关系[J].前沿,2007(6).
    24、康伟.我国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J].学习与探索,2009(4).
    25、黎祖交.政府形象刍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
    26、李春华,于国松.论经济转型中政府形象的塑造[J].行政论坛,1998(1).
    27、李近维.塑造有能力廉洁的地方政府形象[J].科学社会主义,1996(2).
    28、李凌亚.危机信息发布机制评析[J].中国减灾,2008(9).
    29、李素萍.论政府形象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2 (1).
    30、李习彬.改进和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几条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3(11).
    31、李永刚.政府形象建设的政治学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5).
    32、李泽州.建构危机时期的政府治理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3(6).
    33、廖为建.论政府形象的构成与传播[J].中国行政管理,2001(3).
    34、凌彤炜.论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的塑造[J].社科纵横,2008(9).
    35、刘乃仲,钟蔚.浅析我国政府形象管理的意旨及策略[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1).
    36、刘湃.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塑造[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37、刘荣,陈华.公共危机财政应急机制构建:以汶川地震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098(6).
    38、刘尚希,陈少强.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J].财政研究,2003(8).
    39、刘卫.浅析影响政府形象管理的公众变量[J].理论界,2005(3).
    40、刘卫.政府形象管理措施剖析[J].管理学研究,2004(5).
    41、刘霞,向良云,严晓.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框架与战略[J].软科学,2009(4).
    42、刘霞,向良云.我国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双重整合机制的构建[J].东南学术,2006(3).
    43、刘霞,张小进.试论公共危机治理中多远参与主体的博弈及制度选择[J].学术
    论坛,2005(3).
    44、刘小燕.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内涵[J].国际新闻界,2003(6).
    45、刘小燕.政府形象传播的理论框架[J].现代传播,2005(4).
    46、刘亚平.新时期政府形象的塑造[J].地方政府管理,1999(2).
    47、柳云飞,周晓丽.中国公共危机决策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社科纵横,2007(7).
    48、吕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战略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9、马建珍.浅析政府危机管理[J].长江论坛,2003 (5).
    50、瓯子艳.公共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责任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51、彭宗超,钟开斌.非典危机中的民众脆弱性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52、秦伟.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53、曲延春.“华南虎照片”事件与政府形象塑造[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2).
    54、阮雯.地方政府形象及政府与公众的沟通[J].探索,2002(1).
    55、沈惠平,黄兴生.建设服务型政府塑造政府好形象[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5).
    56、沈远新.论转型期的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及对策[J].理论与现代化,2000(3).
    57、沈远新.转型期的行政道德冲突[J].理论与改革,1995(1).
    58、施雪华,孙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发展之价值冲突与价值协调[J].天津社会科学,2007(6).
    59、史清华.重塑中国政府新形象[J].理论界,2005(3).
    60、唐均.公共危机管理:国际动态与建设经验[J].新视野,2003(6).
    61、唐绍洪,刘屹.在基层治理中实现社会秩序“动态稳定”的协商民主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09(1).
    62、汪淑珍.政府危机管理效益初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63、王爱英.新时期政府良好形象建设的着力点[J]学习论坛,2005(10).
    64、王娥银.浅论危机意识[J].唐都学刊,1989(3).
    65、王嘉瑞.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的塑造[J].齐鲁学刊,20059(3).
    66、王茂涛.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公信力重塑[J].行政论坛,2005(6).
    67、王晓君.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权责关系探析[J].社会科学,2008(5).,
    68、王旭宽.“危机意识”解读[J].领导科学,2009(17).
    69、温俊萍.试析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4).
    70、闻洪涛,卿孟军.关于近年来政府形象研究的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5(6).
    71、吴海航.秩序、过程、代价—社会秩序建构解析[J].学术论坛,2002(3).
    72、吴志敏,郭文亮.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7 (6).
    73、武术杰,李昭昊.风险社会中政府的媒体管理和形象管理[J].前沿,2004(1).
    74、夏渝杰,王振卯.我国政府形象风险及其化解[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4).
    75、夏志强.公共危机治理多元主体的功能耦合机制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5).
    肖金明.反思SARS危机:政府再造、法制建设与道德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76、2003(7).
    77、熊水龙.市场经济与政府形象[J].桂海论丛,1995(5).
    78、徐刚,黄训美.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关系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79、徐中奇.论我国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内涵与意义[J].党政干部论坛,2000(5).
    80、薛澜,朱琴.危机管理的国际借鉴:以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3(8).
    81、颜如春.政府形象管理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2(6).
    82、杨安华.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2005(1).
    83、杨冠琼.危机事件的特征、类别与政府危机管理[J].新视野,2003(6).
    84、杨扬.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间逻辑关系[J].党政论坛,2009(5).
    85、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J].学习与探索,2009(5).
    86、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
    87、于建嵘.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定—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88、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对“瓮安事件”发生机制的一种解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
    89、袁曙宏.政府形象论纲[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3).
    90、曾庆双,曾国平,徐艳.政府形象力的价值及其构建过程[J].云南社会科学,2005(5).
    91、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7).
    92、张康之.公共行政的伦理把握及其取向[J].中山大学学报,2006(5).
    93、张康之.论行政道德缺失的根源[J].甘肃理论学刊,1997(4).
    94、张康之.论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J].东南学术,2001(6).
    95、张康之.行政道德的制度保障[J].浙江社会科学,1998(4).
    96、张康之.行政发展逻辑中的行政道德[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2).
    97、张康之.行政伦理研究的反思与建构[J].浙江学刊,2006(3).
    98、张立荣,、冷向明.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99、张乾红,董志雄.中国政府形象管理的策略选择[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
    100、张善信.中国社会秩序的复杂性走向及其对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01、张维平.关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02、张小明.从SARA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03、张友国.试论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的政治责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04、赵宝煦.《中国政府形象战略》评介[J].政治学研究,1999(4).
    105、赵晖.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责任[J].理论探讨,2006(5).
    106、赵晖.社会秩序供给:政府基本职能的学理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4(6).
    107、赵要军,陈安.地震类突发事件中的公共财政应急机制分析[J].灾害学,2007(4).
    108、赵宇峰.试析政府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3(9).
    109、郑永兰.政府形象建设的若干对策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10、钟开斌.政府危机管理之五大软肋[J].决策,2005(8).
    111、周春燕.基于电子政务条件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12、朱秦.危机事件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其重塑[J].行政论坛,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