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中心:晚清以来上海评弹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一种以说或唱的方式来讲述故事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评弹在我国的江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史,与明清以来的江南社会生活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广泛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以往的评弹研究,大多是从单纯的文学史或曲艺史的角度出发,失之偏颇。近年来虽然有了从历史学的角度去研究评弹与苏州社会、女弹词史的,但对评弹历史上最繁荣时期的表现及其与上海城市变迁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仍然欠缺。
     本文主要在历史学的分析框架下,借鉴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对晚清以来上海评弹的历史发展作纵向长时段的考察。从对文化社会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本文尝试将这一理论所提出的“中心地”概念加以改造,整合成评弹的“中心市场”的概念,考察中心市场、评弹、社会变迁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评弹在历史上的传播和发展始终存在一个“中心市场”。在19世纪中叶以前,评弹的传播凸显为以苏州城市为中心并向周边辐射的形态,首先是次一级的中心城镇如无锡、常熟、昆山等,并层层深入,直至广大的江南市镇乡村。苏州城市是这一时期评弹最高层级的中心市场。
     评弹的中心市场由下列要素组成:书场、书目、演员、听众等。中心市场转移到上海,表现为这些要素的质与量都超越了苏州。这是社会变迁的结果,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以后江南经济社会的中心由苏州转移到上海而实现的。在20世纪20到40年代之间,随着新的上海都市中心市场的确立,评弹的内涵发生了丰富而深刻的改变,同时也对所依存的上海都市社会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显然,中心市场的存在贯穿了评弹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评弹中心市场的强度,决定了评弹历史发展的高度和成就。评弹中心市场的层级越高,评弹所能够辐射和影响的范围就越大;反之亦然。
As a folk storytelling in Suzhou of China, Pingtan in the Jiangnan region of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It has a special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cial life of Jiangnan region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participates in various aspects of social life. Past researchers tend to study Pingt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history or folk art history, but lack of the study of history.
     Under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history, and learning from German urban geographer W.Christaller's "Central Place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ingtan in Shanghai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stud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ransform the concept of "center place" into the concept of "central market" of Pingtan. By this concep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search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center market, Pingta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Pingtan, there is always a "central market". Before the mid-19th century, the spread of Pingtan is based on the form of Suzhou as the central market. Pingtan spreads from Suzhou to the level center of city, such as Wuxi, Changshu, Kunshan, then next to the majority of the towns, villages of the Jiangnan region. Before the mid-19th century, Suzhou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central market of Pingtan.
     The central market of Pingtan is composed of the elements such as story houses, scripts, actors, audiences, and so on. The symbol of the central market shifted to Shanghai is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se elements in Shanghai are all beyond in Suzhou. This is the result of social change. Because after the mid-19th centur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enter of Jiangnan region had transfered from Suzhou to Shanghai. Between the1920s to1940s, with the new Shanghai city central market was established, the connotation of Pingtan had rich and profound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Pingtan had caused a profound impact to society and culture of Shanghai. The central market was clearly throughou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rosperity of Pingtan. The strength of the central market of Pingtan determined the height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ingtan. The higher the rank of the central market of Pingtan, the greater of the scope of the radiation and influence of Pingtan. And vice versa.
引文
①作者现为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教师,该文发表于唐力行主编:《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3期(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上,以下有关欧美学者的研究现壮均参阅此文。
    ②如1903年夏曾佑在《绣像小说》发表《小说原理》一文,对小说、戏曲、曲艺的源流作了简要分析,强调利用小说、戏曲、曲艺促进妇女和下层人民的开化。
    ③如1906年《新世界小说社报》第5期发表《论戏剧弹词有关于地方自治》一文,阐述了戏剧、弹词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①周良:《苏州评弹史话(八)》,《评弹艺术》第19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页。
    ②特别是谭正璧,在他解放前历年来编著的《中国文学进化史》(1919)、《中国女性文学史》(1930)、《国学概论讲话》(1933)、《文学概论讲话》(1934)、《国学概论新编》(1936)、《文学源流》(1941)等书中都专章或专节论述。在《中国文学家大辞典》(1934)中也列有许多弹词作家的条目。
    ③周良:《苏州评弹史话(八)》,《评弹艺术》第19集,第153-154页。
    ①笔者参阅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②可参见秦燕春:《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误区与盲点——“书场”缺失及与“案头”的百年分流》,《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③鲍震培:《晚清以来的弹词研究——兼论清代女作家弹词的文体定位》,《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清代“女中丈夫”风尚与弹词小说女豪杰形象》,《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这些成果归结为其个人专著《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论稿》,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①参其硕士论文《明清弹词的“女性写作”及其在近代的转变》。
    ②如《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误区与盲点——“书场”缺失及与“案头”的百年分流》,《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鸳蝴文人的民间情结——以案头弹词创作及评弹演出、发展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十里洋场”的“民间娱乐”——近世上海的评弹演出及其后续发展》,《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2期。
    ③盛志梅:《试论清代弹词的江南文化特色》,《江淮论坛》2003年第1期;《清代书场弹词之基本特征及其衰落原因》,《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弹词渊源流变考述》,《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④胡晓真:《才女彻夜未眠——清代妇女弹词小说中的自我呈现》,《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5年第3期;《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由弹词小说看晚清上海妇女的时代意识》,《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0年第8期;《闺情、革命与市场:由民初弹词小说家姜映清谈起》,见罗久蓉、吕妙芳著:《近代中国的妇女与文化》(1600-195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5月;《阅读反映与弹词小说的创作——清代女性叙事文学传统建立之—隅》,《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第8期;胡晓真:《酗酒、疯癫与独身——清代女性弹词小说中的极端女性人物》,《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6年第28期。
    ①略如钱谦益《牧斋有学集》、王淫《漫游纪略》等众多文集笔记记述。另,虽然柳敬亭说书已被公认为是扬州评话,而并非苏州评话,但却一直被视为苏州评弹的历史前辈。
    ②周容著:《春酒堂文集》,转见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上海艺术家》2000年第2期。
    ②《上海戏剧》2006年第7期。沈鸿鑫在60年代初开始研究评弹,系统深入地研究是在80年代后,在参加《中国曲艺志·上海卷》编纂中,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评弹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上海地区评弹发展的历史,研究了有关的理论著作、书目、作家艺术家,但主要从曲艺理论角度进行,涉及到历史探讨的有《评弹的发祥与上海的都市文化环境》、《评弹发展史上的三次高潮及其启示》(见《评弹艺术》第25集,苏州大学印刷厂1999年印刷,第19页)。
    ①参见李孝悌:《序——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载其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①著有《鸳鸯蝴蝶派: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通俗小说》(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18—-124页)一书。
    ②又译毕克伟,注重研究中国电影史,特别是沦陷期的上海电影。2007年《文艺研究》上发有《春江遗恨的是是非非与沦陷时期的中国电影》一文。
    ③著有《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④编著了《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上海书店1996年版)、《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等。
    ⑤著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着力于探索京派海派的文化因缘,对其进行历史流脉的梳理、精神文化的溯源与精神特质的认定。
    ⑥在《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吴福辉引导人们对于海派文化及小说有一个清晰认知,丰富和拓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并展望了京派(乡土)文学和海派文学在继续发展的同时还有可能既不断改造扬弃自身的弱点,又在互补基础上融合重造新的现代中国民族文化。
    ⑦在《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文学研究者张英进探讨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电影所表现的城市状态和生活,由此凸显了城市的意义。张表明,上海作为一个激动人心而又腐化堕落的城市,专注于追逐金钱和时髦,她这种暖昧不明的声誉,与北京那种符合传统并为知识分子的高雅格调所认同的地方恰成对比;它既是上海具体环境的产物,同样也应该说是作家和电影制片人的作品。
    ⑧傅葆石:《双城故事一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该书作者运用了大量极为珍贵的文字、影像资料,深入探讨日本占领区和英国殖民地的中国电影文化、错综复杂的中日文化关系、在战流散的困境下中国电影人的惶惑抉择、早期形成的暖昧难辨的香港身份、国语片和粤语片的纠缠互动。以及由此牵涉到的种种争议(如谁是“汉奸”,什么是“汉奸电影”等),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重新审视一段被人忽略、遗忘的历史。
    ⑨《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的兴起,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中,李欧梵试图将由一个作家的小圈子的作品所表征的现代文学想象在民国上海的出现置于其情境之中。他看到的上海是一个大都市——高楼大厦、百货公司、咖啡厅、舞厅和跑马场,以及由书写文化和视觉文化的繁荣所塑造和改变的社会结构。归根结底,李欧梵关心的问题是民国上海的社会和文化结构所表现的一种特殊的中国现代性。与李欧梵的描述相反,卢汉超在《霓虹光圈之外:二十世纪初上海的日常生活》一书所描述的上海则充斥着潦倒困顿的上海底层市民生活。
    ⑩参考自姜进:《追寻现代性:民国上海言情文化的历史解读》,《史林》2006年4期。
    11唐力行:《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此外,姜进教授早在1986年第1期《历史研究》上曾发表《历史研究的非线性化及其方法论问题》,提出了史学研究应以社会文化史突破政治史、思想史、经济史的传统划分。她在美期间继续探寻对文化做社会史研究的途径,并采用了女性主义史学和大众文化史的视角,对历史上不同的案例进行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有关性别、戏曲与上海都市大众文化的研究。论文有《涌动与重构:从越剧观众看都市文化中的性别和阶层》,载2005年“现代中国都市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研究会论文集;《追寻现代性:民国上海言情文化的历史解读》,《史林》,2006年4期;《可疑的繁盛:日军阴影下的都市女性文化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②除此之外,论文还有许敏:《晚清上海的戏园和娱乐生活》,《史林》1998年第3期;蓝凡:《风云季会的上海戏剧舞台》,《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李菲:《近代上海新式剧场的沿革及其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姚小欧、陈波:《(申报>与近代上海剧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等等。均开始摆脱戏曲史讨论戏曲改良、海派京剧、戏曲理论革新、戏曲变革的外来影响等问题的角度,注意到戏园社会功能和空间属性的变化等等。
    ③《评弹艺术》第25集,原载《淞滨谈故》。
    ④《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①《史林》2006年口述史增刊。
    ②《史林》2007年口述史增刊。
    ③《东吴文化遗产》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④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⑤《东吴文化遗产》第1辑。
    ⑥同上。
    ⑦同上。
    ⑧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已出版。
    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已出版。其前期还有《明末清初至20世纪30年代江南“女弹词”研究——以苏州、上海为中心》一文,载《史林》2006年第1期。
    ①参阅T.R.威利姆斯:《中心地理论》,《地理译报》1988第3期。
    ②横云:《昆山三书场》,《铁报》1947年10月29日。
    ①徐珂著:《清稗类钞》第10册《音乐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43-4946页。
    ②乡下人:《说书闲评》,原载《小说霸王》第57期,1919年,转引自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5页。
    ③所谓开篇,最初指弹词中的开场唱,后来弹低开篇逐渐变化为在正书前加唱的一小段,成为与正书无关的独立性的唱词。其用意是为了等候迟到的听众,同时起到定场的作用,艺人也可利用此时间来定弦。参见单弦:《“开篇”与“关篇”》,《评弹艺术》第8集,中国曲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116页。
    ④《马如飞开篇续》,《评弹艺术》第19集,第208页
    ⑤关于这一点,前辈学者们的考证详尽,各持一说。总体上认为,中国民间的说唱艺术历史悠久,就评话而言,从郑振铎等的观点看,其雏形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更早的秦汉时期,溯源于“参军”和“戏弄”,而早在汉代就有出土的说书俑为实证。就弹词而言,一般将唐代盛行的变文俗讲被视为其发轫,如郑振铎《文学百题》(1935年7月,载《郑振铎文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99页)称:“弹词和鼓词在近代民间文学里有着很大的影响,且也产生了不少伟大的作品,他们也是以唱为主体的。没有可疑的也都是由变文蝉蜕而生的。”而赵景深在《弹词选》导言(《曲艺丛谈》,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 第40页)中提出:“弹词起源于宋金元的诸宫调,弹词由叙事体发展为代言体是一大进步,(从作书人的口气向代言转)因为此点,说书有了独立的生命,不至为京戏所淘汰。”有关评话、弹词历史源流的更详尽溯源,可参见周良在《苏州评话弹词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中的讨论,兹不赘述。
    ①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②转引自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③陈汝衡认为,明清弹词远出陶真,近源词话。见《曲苑》第1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46页。
    ④参见唐力行等著:《苏州与徽州》,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5页。
    ⑤参见同上。
    ①苏州博物馆等编辑:《丹午笔记吴城日记 五石脂》,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36页。
    ②范濂著:《云间据目抄》卷5《记风俗》,1928年奉贤褚氏重刊铅印本。
    ①明末长洲人徐树丕著:《识小录》卷4《梁姬传》,涵芬楼秘芨第一集。
    ②李渔著:《闲情偶寄》,《声容部·习技·歌舞》,沈勇译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③顾禄著:《清嘉录》卷7《青龙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④引自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77页。
    ⑤顾公燮著:《消夏闲记选存》,吴中文献小丛书,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1940年3月,第14页“抚藩禁烧香演剧”条。第41页“禁屠祈雨”条则印证了钱志节求雨的真实社会环境。
    ⑥在苏州地区艺术界有句俗话叫“书不离戏”,书就是说书,而戏指昆曲。两者都以苏州为发祥地,有几百年交流历史,关系一直很深。见刘宗英:《昆剧与苏州弹词的关系》(《评弹艺术》第14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中的详细论述。
    ⑦《古佚小说丛刊初集总目》第二《三国志平话》,转引自谭正璧、谭寻搜辑:《评弹通考》,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⑧转引自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174页。
    ⑨如赵景深、李平在《(中国弹词选集>序言》中指出:“明末清初是弹词创作发展的黄金时代,顺治八年(1651)前写成的《天雨花》卷末有两句诗:‘弹词万本将充栋,此卷新词迥出尘。’”见《评弹艺术》第11集,中国曲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①参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87页。另外,1967年上海嘉定出土的明代成化《说唱词话》十六种,反映出的语言形式通俗,使乡村农民和城市中略识文化的妇女都喜欢阅读,亦证明说唱在民间的流行。见《曲苑》第1辑。
    ②徐珂著:《清稗类钞》第10册《音乐类》,第4952页。
    ③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见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下册附录,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480-481页。
    ④转自芳草编:《苏州评弹史料编年》,《评弹艺术》第21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页。
    ⑤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第14页。
    ⑥同上,第11页。
    ⑦李玉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清顺治年间,《清忠谱》的创作时间据清顺治刊本的时间和吴伟业作序的时间推断在清顺治十六年以前。其剧描写了晚明时期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斗争,揭露晚明政治的黑暗,赞扬了周顺昌的忠直,歌颂了苏州五义士为首的市民运动(见张清华校注,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二折《书闹》 开篇称:“自家姑苏城外有名的周老男周文元便是。少年无赖,独霸一方。城中玄妙观前,有一个李海泉,说得好《岳传》。被我请他在此间李王庙前开设书场,每日倒有一二千钱拉下。除了他吃饭书钱,其余剩下的尽勾我买酒吃、赌场玩耍。昨日说过金兀术破鄜延州了,他说今日要说童贯起兵,甚是热闹。此时日已过午,不免催促他来,撑起布篷,聚人开说则个。正是:要知千古兴亡事,须听当场评话来。……”(第32页)由于资料缺乏,难以形成定论,周良还提出了其判断的三个方面的依据:其一是清乾隆时期出现了有苏州话的弹词刻本;其二是在评弹的传统书目中,其传承关系有的能上溯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有了一批知名的有成就的艺人;其三是乾隆年间,评弹艺人积累说书经验开始艺术总结,有了王周士的《书品·书忌》,成为苏州评话和弹词趋向成熟的标帜。周良:《苏州评话弹词史》,第11-13页。
    ①黄宗羲著:《南雷文定》前集,卷10《柳敬亭传》,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63页。
    ②转自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7页。
    ③吴伟业著:《梅村家藏稿》卷52《柳敬亭传》,宣统三年(1911)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④转自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10页。
    ①吴伟业著:《梅村家藏稿》卷52《柳敬亭传》。
    ②《说书从话(二)》,《申报》1925年9月11日。
    ③钱谦益著:《牧斋有学集》卷6《为柳敬亭募葬地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④阎尔梅著:《阎古古全集》卷2《柳麻子小说》,转自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10页。
    ⑤吴伟业著:《梅村家藏稿》卷52《柳敬亭传》。
    ⑥同上。
    ①黄宗羲著:《南雷文定》前集,卷10《柳敬亭传》,第163页。
    ②王士稹著:《分甘余话》卷2,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③顾公燮著:《消夏闲记摘抄》卷上《苏俗奢靡》,涵芬楼秘笈第二集。
    ①从评弹的发展说,一直受昆曲的影响很深。如乾隆嘉庆年间著名的弹词艺人陈遇乾,最初为昆剧演员,先后入洪福班和集秀班,后来才改唱弹词。他把昆曲的唱腔、咬字融合到弹词的唱调,创作了陈调。此外陈遇乾还运用了昆剧中的动作和手面来充实弹词的表现手段,是最早吸引昆剧手法和身段等表演艺术的最早的弹词演员。而早期弹词唱腔流派中的俞调,也是从昆剧南曲中吸取养料,并揉合一些皮簧戏生旦的曲调发展而成的。可参阅《徐云志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古吴轩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②转自《明清时期的民歌、小曲与说唱》,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Page=4&NewsID=4523
    ③周良校点,载《评弹艺术》第13集,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173页。
    ④参见张少伯:《乾隆听书与“恕不迎送”》,《评弹艺术》第22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95-197页。
    ⑤参见《南词必览》,载《评弹艺术》第13集,第173页。
    ①省一:《小掌故记弹词先辈王周士》,《弹词画报》第20期,1941年3月23日。
    ①老生:《苏州女弹词的史料》,转引自阿英《女弹词小史》,见《阿英说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②关于前四家的说法不一,另有去姚豫章而以毛菖佩代之的说法。
    ③引自周良、朱禧编著:《弹词目录汇抄弹词经眼录》,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④《南词必览》,《评弹艺术》第13集,第174页。
    ①据周良:《苏州评弹史话》,《评弹艺术》第15集,第156页。
    ②《南词必览》,《评弹艺术》第13集,第171页。
    ③冒舒諲:《苏州评弹杂议》,评弹艺术》第4集,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
    ④周良:《苏州评弹的历史》,《评弹艺术》第4集,第210页。
    ①杨德麟:《“蒋调”并非“马调”旁支》,《评弹艺术》第2集,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
    ②杨德麟:《“蒋调”并非“马调”旁支》,《评弹艺术》第2集。
    ③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第38-39页。
    ④详情可参《评弹艺术》第2集,“弹词音乐专辑”一栏的相关文章。
    ①参见盛志梅:《试论清代弹词的江南文化特色》,《江淮论坛》2003年第1期。
    ②从1912年起,光裕公所又改称为光裕社,并将司事制改为会长制。第一任会长王绶卿,副会长王效松,社中设会计、干事等职位,分理各项事务。所有任职者都不脱产,不取任何报酬。该社于1931年改称吴县光裕说书研究社,1945年改称为吴县评弹协会,1951年4月1日改称评弹改进协会,至一九五九年二月撤销。
    ③转自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43页。
    ④转自同上,第44页。
    ⑤《南词必览》,《评弹艺术》第13集,第168-169页
    ①关于“出道”的具体说明,可参阅曲铭《“光裕社”与“出道”》,《评弹艺术》第8集,第186页。
    ①卓人:《光裕社资料初辑》,评弹研究资料之十一,苏州市曲联印发1963年3月。
    ②评弹业的三皇祖师,说法不一,有说是神农,有说是周文王之子姬亢,有的说是天、地、人三皇。民国初年则有人造了三皇像,指称为泰伯。客观上,祖师崇拜起到了团结艺人的作用。参见周良:《苏州评弹史话》,《评弹艺术》第15集,第150页。对祖师信仰的作用,另据弹词名家徐云志的回忆:“从前戏剧演员登台之前要烧香点烛拜菩萨,评弹艺之前也要拜‘三皇祖师’,他们求神灵保佑不演错戏或说错书。现在看来,这显然是迷信,但是也有其心理作用,这是借神灵来壮自己的胆,胆一壮,情绪便会镇定,演出就有精神,错漏也会减少。”见《徐云志谈艺录》,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37页。
    ③“自从王周士等人创立了光裕公所之后,评弹艺人开始有了组织,但这个组织是不健全的,仅仅便利于场方与艺人业务上有了个接洽地点而已。渐渐地,从事评弹事业的人越来越多了,场子却并没有相应增加,艺名较高的艺人你抢我夺,艺术水平较差的人就会连连接不到场子做,也有些人因病失去了演出力量,更有一些艺人身后的孤儿寡妇之类,生活发生了恐慌,就指望着同道的帮助与救济。于是便有马、姚、赵、王等等一些评弹界的有力分子发起一个救济苦难道中的办法,当时就定名为‘一文元运动’。比如某艺人生活发生了困难,同道中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来帮助解决,每人每日付给某艺人一个铜钿,这样就是所谓‘一文元’,如果同时有五十户肯帮助某艺人的话,一天有了五十细的收入,也就勉强可以解决他的最低生活了。”这种行业内部的善举直到宣统元年才完全停顿。见蒋宾初口述:《一文元和益裕社》,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④蒋宾初口述:《会书的性质与种类》,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①转自芳草编:《苏州评弹史料编年》,《评弹艺术》第21集,第180页。
    ②卓人:《光裕社资料初辑》,评弹研究资料之十一,苏州市曲联印发1963年3月。
    ③如据评弹业的历史掌故传说,马如飞曾组织过反对甲头欺诈的斗争;同时在丁日昌抚吴禁止说书之时,马如飞曾组织该业努力交涉,最终获得官府的解禁。
    ④参见风渔编写:《百余年来苏州市区书场设置概况》,《评弹艺术》第9集,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99-200页。实际数字当还要多于此,很多小茶馆书场往往是随开随歇,其实难以统计。
    ①章腾纂:《贞丰拟乘》之《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6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②柳兆薰著:《柳兆薰日记》,见《太平天国史料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③据路工:《(三笑)开创了弹词的喜剧风格》(《评弹艺术》第2集)研究,《三笑》故事以明代弘治年间苏州画家唐寅为主角,描摹了唐伯虎追求婢女秋香的故事,其故事敷衍了苏州风流才子的爱情故事。而关于秋香其人其事,则取材自《耳谈》中陈玄超与秋香的事实,是在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发生的真实故事。
    ④详细参阅沈宁:《苏州评弹与吴地风物制度》,《评弹艺术》第21集,第162页。
    ①《马如飞开篇续》,《评弹艺术》第19集,第198页。
    ②同上,第204页。
    ③碧波:《马如飞的支塘篇》,《评弹艺术》第21集,第168-169页。
    ①钱泳著:《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45页。
    ②王士稹著:《香祖笔记》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89页。
    ③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88页。
    ①匡云声:《对马如飞应如何评价》,《评弹艺术》第2集。
    ②周良:《弹词经眼录》,《评弹艺术》第11集,第31页。
    ③评弹研究室:《马如飞手迹——<梦史>及<珍珠塔>开篇、谈书艺等》,《评弹艺术》第7集,第196页。
    ①同上,第198页。
    ②钱泳著:《履园丛话》,第114页。
    ③陈宏谋著:《教女遗规》卷下,引自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第174页。
    ④石成金著:《家训钞》,引自同上。
    ⑤李仲麟著:《增订愿体集》卷1,引自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第178页。
    ⑥见罗伊德·克雷梅的《文学、批评及历史想象:海登·怀特和多米尼克·拉卡普拉的文学挑战》,引自林·亨特编:《新文化史》,姜进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5页。
    ①顾震涛著:《吴门表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62页。
    ②转自路工:《弹词言情的代表作——(玉蜻蜓>》,《评弹艺术》第10集,中国曲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③参见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第142-150页。
    ④见《评弹艺术》第9集,第162页。
    ⑤乡下人:《说书闲评》,原载《小说霸王》第57期,1919年。转自周良:《苏州评弹旧闻钞》。另据陈瑞麟《说书当差考》(转自同上),则认为在晚清时说书业已经颇被重视。
    ①唐风春口述:《关于甲头的误传》,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另见李阿毛:《书坛小掌故》,《上海书坛》1950年6月28日
    ①晚清江南社会变迁相关详论,亦可参阅周武:《小刀会起义、太平军战事与近代上海的崛起》,《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4期:周武:《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变迁散论》,《史林》2001年第3期;周武:《从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载《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汝信、赵士林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②包天笑著:《钏影楼回忆录续编》,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35页,
    ①参见杨柏岭著:《近代上海词学系年初编》“前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张春华、秦荣光、杨光辅著:《沪城岁事衢歌上海县竹枝词淞南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75页。
    ③参阅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5卷《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④王韬:《瀛壖杂志》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4卷《晚清经济》第27页。
    ②张春华、秦荣光、杨光辅著:《沪城岁事衢歌上海县竹枝词淞南乐府》,第52页。
    ③转自卢汉超著:《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①据《王韬日记》卷2(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9页),咸丰九年(1859)2月19日记:“酒罢,往陆氏宅听讲平话。是地系陆深旧居,俗呼角端。今其子孙式微,以其宅为茶寮矣,殊可慨也。”另吴宗锡主编的《评弹文化辞典》附录四中记为1860年,有误。
    ①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②池志潋著:《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
    ③吴馨等修,姚文枏等纂:民国《上海县志》卷14《外交志·租界沿革》。
    ④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4-45页。
    ①吴馨等修,姚文柑等纂:民国《上海县志》卷14《外交志·租界沿革》。
    ②转引自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页。
    ①《图画日报》第1册《上海社会之现象·散戏馆之挤扎》,环球社编辑部编,影印光绪期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
    ②详细情况可参见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5卷《晚清社会》的第三章“迈向近代化的市政建设”,本文从论述的需要出发,以下略作概述。
    ③同上,第141页。
    ①王韬著:《淞南梦影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②李维清编纂:《上海乡土志》第147课《电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③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169页。
    ④同上,第216页。
    ①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5卷《晚清社会》,第164页。
    ①李维清编纂:《上海乡土志》第146课《电灯》。
    ②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216页。
    ①同上,第217页。
    ②同上,第230页。
    ③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282页。
    ④郁慕侠著:《上海鳞爪》之《大旅社、大饭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①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203页。
    ②苏州市评弹研究室编印:《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苏州评弹史料之七,1983年内部资料,第2页。
    ③抗战时期评弹艺人的出码头要遭遇很多不测的风险,很多艺人都有过。如张少泉回忆1940年冬在昆山陆家桥接“年档”,结果被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匪兵军官强制为他说书赚钱,结果身心遭到摧残。见张少泉:《我的心脏病》,《评弹艺术》第4集。
    ④章庆澜:《旧上海房屋租赁概况》181-182页,引自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编《沪滨掠影》,萧乾主编,新编文史笔记丛书第四辑,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⑤王韬著:《瀛壖杂志》卷1,第8页。
    ①《上海法租界史》,转引自唐振常主编:《上海史》,第178页。
    ①王韬著:《王韬日记》卷2,第160页。
    ②胡祥翰编:《上海小志》卷1《上海开港事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③转引自唐振常主编:《上海史》,第218-219页。
    ④王韬著:《王韬日记》卷2,第160页。
    ⑤周良编:《苏州评弹旧闻钞》,第269页。
    ⑥《论洋场历年度岁情形》,《申报》1876年2月3日。
    ⑦王韬:《瀛壖杂志》卷6,第110页。
    ⑧王维江、吕澍辑译:《另眼相看——晚清德语文献中的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版,第107页。
    ①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19页。
    ②同上,第21页。
    ③包天笑著:《钏影楼回忆录》,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四辑),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5页。
    ④同上,第470页。
    ⑤范伯群:《移民都市与移民小说——论清末民初上海小说中的移民题材中长篇》,《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①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145页。
    ②同上,第310页。
    ③同上,第219-220页。
    ④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9、42页。
    ⑤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311页。
    ①张恂孔著:《上海历史演义》(上),大南书局1934年版,第205页。
    ②陈伯熙著:《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③卢汉超著:《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第42页。
    ④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21页。
    ①转引自唐振常主编:《上海史》,第222页。
    ②姚公鹤著:《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③转引自唐振常主编:《上海史》,第217页。
    ④卢汉超著:《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第45页。
    ①此处引述自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4卷《晚清经济》第162页的表述。
    ②苏州市评弹研究室编印:《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第3页。
    ①张春华、秦荣光、杨光辅著:《沪城岁事衢歌上海县竹枝词淞南乐府》,第54页。
    ②唐振常主编:《上海史》,第357-358页。
    ③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158页。
    ④同上,第159-160页。
    ⑤同上,第177页。
    ①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215页。
    ②同上,第177页。
    ③见上海通志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73页。
    ④蔡云万著:《蛰存斋笔记》,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⑤参阅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民国社会》,第73页。
    ⑥参见朱邦兴、胡林阁、徐声合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3-104页。
    ⑦伯濬:《书场琐志(一)》,《社会日报》1929年12月4日。
    ①参见刘德恩著:《职员阶层的兴起——民国时期上海职员的生活与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②邹依仁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第37页。
    ③参阅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民国社会》,第77页。
    ④德惠:《有闲阶级的消闲地,平民阶级的娱乐场——书场在上海》,《生报》1938年3月15日。
    ⑤参阅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民国社会》,第14页。
    ⑥参阅罗苏文著《上海传奇——文明嬗变的侧影(155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6页。
    ①毛祥麟著:《墨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0-131页,转引自同上。
    ②《吴煦档案选编》第6辑,第513页,转自《上海通史》第5卷《晚清社会》,第105页。
    ③第101页。
    ④王韬著:《瀛壖杂志》卷1,第3页。
    ⑤载张廷华编:《香艳丛书》第20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池志澂著:《沪游梦影》,第156页。
    ②葛元煦著:《沪游杂记》卷2《各货聚市》。
    ③修竹居戏墨:《洋场序·仿滕王阁序体》,《申报》1874年3月17日。
    ④黄式权著:《淞南梦影录》卷2,第116页。
    ⑤黄楙材著:《沪游脞记》,光绪铁香室本。
    ⑥黄式权著:《淞南梦影录》卷3,第127页。
    ⑦《查禁书场说》,《申报》1886年12月9日。
    ①王维江、吕澍辑译:《另眼相看——晚清德语文献中的上海》,第184-185页。
    ②同上,第185-186页。
    ③姚公鹤著:《上海闲话》,第10页。
    ④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0卷《民国文化》,第106页。
    ⑤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引自谢庆立《中国近现代通俗社会言情小说》,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第2章。
    ①杨华生、张振国著:《上海老滑稽》,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②朱邦兴、胡林阁、徐声合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第104页。
    ③见卢汉超著:《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第46页。
    ④《俞筱云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21页。
    ⑤《杨仁麟谈艺录》,见同上,第89页。
    ⑥《周玉泉谈艺录》,见同上,第8页。
    ⑦《周玉泉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15页。
    ①《胡天如谈艺录》,见同上,第465页。
    ②《张鉴国谈艺录》,见同上,第419页。
    ③《张鉴庭谈艺录》,见同上,第192页。
    ④《蒋月泉谈艺录》,见同上,第296页。
    ⑤横云:《弹词家播平剧》,《戏报》1947年1月15日。
    ⑥参见汤乃安:《评弹世家冠三吴》,《评弹艺术》第8集,第177-180页。
    ⑦金声伯:《学新的东西,掌握新的技巧》,《评弹艺术》第4集,第52页。
    ①筱文滨:《我的自传》,《戏曲菁英》(下),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六十二辑(戏曲专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3页。
    ①《论上海耗财之多》,《申报》1890年12月1日。
    ①词评家,系民国年间对专门在报纸杂志上撰写与评弹艺人和艺事有关的报道或杂文的研究爱好评弹者的称谓。
    ②横云阁主:《女弹词溯源》,《铁报》1946年2月23日。
    ①阿英著:《阿英说小说》,第112页。
    ②《马如飞开篇续》,《评弹艺术》第19集,第201页。
    ③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常熟实为女弹词的发源地,清末民国来一直人才不断。苏州是江南的中心城市,因而女弹词走出常熟的第一步就是到苏州。《清稗类钞》第10册《音乐类·女弹词》中称:“女弹词以常熟人为最,其音凄惋,令人神移魄荡。曲中人百计仿之,终不能并。”咸、同时期常熟最早在苏州演唱的有下文马如飞开篇中所提到的马秀英、方秋蟾、王瑞云等人。其中的马秀英,生卒不详,清嘉庆、咸丰年间人。原籍常熟,后嫁至苏州。据说是擅说《落金扇》的朱静轩的姑母。咸丰年间曾在苏州与常熟弹词男艺人朱寄庵同时说《落金扇》。她又唱《三笑》,脚本无考。咸丰后,人老珠黄,晚年生活凄凉。引自顾鸿希、浦熙炎、孔萍:《常熟评弹史话》,《评弹艺术》第9集,第188页。
    ④张春华、秦荣光、杨光辅著:《沪城岁事衢歌上海县竹枝词淞南乐府》,第175页。
    ⑤如据赵景深所考证的宛江高学成的《栗山诗存》来看,其中卷18《赠弹词陈生六首》的第二首云:“云间少艾爱云生,盲女新词有异声。弦索听君多指授,风龙虎独知名。”注云:“云先生,上海人,盲女,善弹词。君阳爱其少艾,为授数曲,有《龙虎风云会》一曲最工。”其中提到陆曜教盲女唱昆曲,陆为康熙时人,因此时间上当再往前推至清代康乾时期。参见赵景深:《弹词旧闻与(栗山诗存)》,《评弹艺术》第3集,第107-109页。
    ⑥阿英著:《阿英说小说》,第133页。又沈宥(即阿英):《词坛录旧(二)》,《弹词画报》第17期,1941年3月14日中则称:“一直到道光年间,女弹词还足个人独立,随地弹唱,没有固定的场所,及至咸丰年间,上海日趋繁华,始渐被重视,据《清稗类钞》所云,当时就有名‘陆秀卿者,吴人也,避乱至沪,貌为绝色,艺为绝技,人争招致之,一曲八金,姗姗来迟,飘飘去速,名重一时。’至弹唱之有固定书场,则约始于王,之所谓‘城内土地堂’。到同治年间,才有‘书寓”’。
    ①详细源流可参阿英的《女弹词小史》,载《阿英说小说》。
    ②阿英著:《阿英说小说》,第112页。
    ③《马如飞开篇续》,《评弹艺术》第19集,第204页。
    ①《马如飞开篇续》,《评弹艺术》第19集,第198页。
    ②阿英著:《阿英说小说》,第113页。
    ③王韬著:《瀛壖杂志》卷5,第106页。
    ④详见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5卷《晚清社会》,第一章开埠前后的上海社会中的描述。
    ⑤邹依仁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第15页。
    ⑥如据《申报》1876年2月3日的《论洋场历年度岁情形》一文回顾,1859年的上海城市娱乐行业概况为:“妓馆之屋大人多者皆在城中,而洋场不过住家者寥寥数处焉。酒馆之大则推新新楼为巨擘,其余皆小馆焉。戏馆并无开设者,人欲观剧,城内则城隍庙,城外则天后宫,常有报赛酬神之举,可以往观,余如各处会馆演戏,他处之人不能前进……烟馆虽有开设者,亦不如今日之侈奢,故凡富商大贾,皆不愿往焉。茶馆虽逐处均有,亦皆平平,故品茗者亦不众多焉。”这时的上海洋场,“尚不能如咸丰年间之苏州也”。所以,“彼时每逢礼拜,但见洋场诸人尽往城中游戏,而洋场反觉冷落焉”。
    ①王韬著:《瀛壖杂志》卷5,第106页。
    ②阿英著:《阿英说小说》,第135页。
    ③王韬著:《王韬日记》卷2,第131页。
    ④芳草编:《苏州评弹史料编年》,《评弹艺术》第21集,第178页。
    ①《上海最早的女说书》,郑逸梅、徐卓呆编著:《上海旧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第129-130页。
    ②据王韬著:《王韬日记》卷2,第136页。
    ③《新镌绣像描金凤》卷首《序》,转自谭正璧、谭寻搜辑:《评弹通考》,第300页。
    ④载张廷华编:《香艳丛书》第20集。
    ①王韬著:《瀛壖杂志》卷5,第106页。
    ②关于此点,阿英以《清稗类钞》中说陆“避难至沪”资料,结合马如飞《一张告示》开篇中所提及到的陆秀卿事,认为“陆秀卿来上海以后,才渐有书场”,而陆是女弹词在苏州遭了禁被迫来到上海的前驱。但事实上,1860年之前女弹词在沪的活动如《王韬日记》所载,已经表现为比较常态化的日常茶馆说书生涯。
    ③王韬著:《瀛壖杂志》卷5,第106页。
    ④转引自阿英《女弹词小史》,载《阿英说小说》,第117页。
    ⑤无名氏著:《绛云馆日记(稿本)》,其中记录了许多1871、1881年这十年间的上海梨园曲艺掌故。有关听书的记载梳理自《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4-316页。
    ①据梅花盦主编著:《申江胜景图说》卷下《书寓堂唱》,国立北京大学民俗学会民俗丛书第4辑第78册,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0年版。
    ②陈无我著:《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书场之小掌故》,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
    ③王韬著:《淞滨琐话》卷12《沪上词场竹枝词》,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④李秉新、徐俊元、石玉新主编:《中国近代娟妓史料》(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页。该史料集将说唱弹词的女艺人视为苏州妓女,随着上海市面的繁华而进入上海。
    ⑤具体可见李秉新、徐俊元、石玉新主编:《中国近代娟妓史料》(下),第151页。
    ⑥王韬著:《海陬冶游附录》卷上,载张廷华编:《香艳从书》第20集。
    ①徐珂著:《清稗类钞》第10册《音乐类》,第4947-4952页。
    ②徐珂著:《清稗类钞》第11册《娟妓类》,第5164页。
    ③上述《近代中国娼妓史料》(下)及其他一些后来的研究将书寓弹词女一概视为妓女中的最高等级,是有失偏颇的。从前述王韬的日记看,进入上海初期,女弹词有过单纯的茶馆书场说书经历,至于书寓的发展也是有其历史成因的,此在后文将会论及。应该说向妓女角色的转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④转引自《女弹词小史》,载《阿英说小说》,第115页。
    ⑤原图为吴友如《申江胜景图》之《女书场》,转引自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沪游杂记》第278页《女书》配图。
    ①转引自王树村:《中国古代民间通俗读物插图》,《装饰》1996年第6期。
    ②《从(申江名胜图说)中看到九十年前的上海风光》,载郑逸梅著:《书报话旧》,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③王韬著:《淞滨琐话》卷12《沪上词场竹枝词》。
    ④沪上女弹词的详细梳理,周巍博士论文《技艺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中所论甚详,不赘。
    ⑤顾炳权著:《上海洋场竹枝词》,第25、363页。
    ①徐珂著:《清稗类钞》第10册《音乐类·女弹词》,第4947-4952页。
    ②同上。
    ①王韬著:《淞滨琐话》卷12《沪上词场竹枝词》,第253页。
    ②同上,第252页。
    ③陈无我著:《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第46页。
    ④何荫柟著:《鉏月馆日记(稿本)》,《清代日记汇抄》,第352页。
    ⑤池志潋著:《沪游梦影》,第156页。
    ①王维江、吕澍辑译:《另眼相看——晚清德语文献中的上海》,第119-120页。虽然不是很明确,但这些所谓的全部来自苏州的歌女应该主要是指女弹词。
    ②王韬著:《瀛壖杂志》卷1,第3页。
    ③池志潋著:《沪游梦影》,第156页。
    ④葛元煦著:《沪游杂记》卷2《各货聚市》。
    ⑤黄式权著:《淞南梦影录》卷3,第127页。
    ⑥《查禁书场说》,《申报》1886年12月9日。
    ①王维江、吕澍辑译:《另眼相看——晚清德语文献中的上海》,第184-185页。
    ②同上。
    ①梅花盦主编著:《申江胜景图说》卷下《女唱书场》。
    ①池志潋著:《沪游梦影》,第157页。
    ②徐珂著:《清稗类钞》第11册《娼妓类》,第5164页。
    ③冰子:《泛论弹词的演变》,《苏州书坛》1949年3月13日,第2版。
    ④汪吉门著:《上海60年来花界史》,上海时新书局1922年版,第6页。转引自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⑤转引自周良:《苏州评弹史话》,《评弹艺术》第15集,第160页。
    ⑥《广告:约唱会书》,《申报》1885年2月5日。
    ①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270页。
    ②池志潋著:《沪游梦影》,第157页。
    ③葛元煦著:《沪游杂记》卷2《青楼二十六则》。
    ④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第399页。
    ⑤《图画日报》第6册,第67页。
    ⑥《图画日报》第1册,第379页。
    ①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273页。
    ②徐珂著:《清稗类钞》第10册《音乐类·女弹词》,第4947-4952页。
    ③据《社会日报》1939年5月16日赵景深《弹词小论(十)》中的梳理:“她们所唱的书就所知者开列如下:周瑞仙‘三笑姻缘让瑞仙’(淞滨琐话)。严丽贞‘倭袍荤素人争听’(女弹词新咏)。此外则常唱《描金凤》与《双珠凤》,王韬《沪上词场竹枝词》云:“不道书场变曲场,京腔难脱韵铿锵。描金凤与双珠凤,当看谁识听者狂。”女弹词至此已改为京腔,迄今所谓“群芳会唱”,仍相沿不衰。”显然,女弹词所能说唱的书目非常有限。
    ④《姚荫梅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119页。
    ⑤徐珂著:《清稗类钞》第10册《音乐类》,第4939页。
    ①王韬著:《淞滨琐话》卷12《沪上词场竹枝词》,第252页。
    ②同上,第253页。
    ③苏州桃花坞陈同盛画店所绘年画《小广寒弹唱图》,系光绪宣统年间刻印,反映了上海“小广寒”书馆演唱弹词的场面。画中一方桌后面有五位女演员,三人弹琵琶,一人拉二胡,一人持拍板并敲击书鼓。桌前有两位女演员,一人手持琵琶,等待上场,一人作演唱状。转引自《明清时期的民歌、小曲与说唱》,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Page=4&NewsID=4523。另图据http://www.art-here.net/html/pv/30822.html
    ④葛元煦著:《沪游杂记》卷2《时式衣履》。
    ⑤1868年浙江定海人刘维忠在租界商业中心的五马路(广东路)宝善街兴建了一家剧场,取名丹桂茶园。在此之前,上海只有书场,附设在茶馆中,上午卖茶,下午说书。此后上海戏园不断继起,京剧从此在上海兴起,客观上也就分润了评弹的生存空间。
    ⑥王韬著:《淞滨琐话》卷12《沪上词场竹枝词》,第254页。
    ①《图画日报》第1册《上海社会之现象(四)女书场之热闹》,第259页。另,前述“小广寒弹唱图”中表现出来的场景也是如此:台口两柱上挂有长牌,书写对联一幅,右侧:“时请姑苏回申清客吴倍卿、朱文兰会唱”,左侧:“今日清客串准唱一捧雪、二度梅、三疑计、四美图”。画中人物眉目清秀、表情生动,其中一位演员背向观众演唱,颇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书场演唱的情况。长牌对联写明演唱的有京剧剧目唱段。
    ②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279页。
    ③同上,第281页。
    ④《书场之小掌故》,载陈无我著:《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第47页。
    ⑤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298页。
    ①安克强著:《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女性》,第75页。
    ②葛元煦著:《沪游杂记》卷2《青楼二十六则》。
    ③《书场之小掌故》,载陈无我著:《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第50页。
    ④上引竹枝词俱见于同上,第96-104页。
    ①郁慕侠著:《上海鳞爪》之《女校书》。
    ②叶文心:《从都市“奇观”到“辉煌”景象——1843-1945年的上海文化史》,《文汇报》2006年6月11日。
    ①转引自周良:《苏州评弹史话》,《评弹艺术》第15集,第160页。
    ②并且,据《上海生活》1941年第11期蒋九公的《女弹词六十年轮回》一文中称,民国以后,沪上书场
    和电台中流行的弹词开篇,除了一部分近人新编外,有一大部分老开篇是咸同年间女弹词时期的遗物,如《黛玉焚稿》、《满洲开篇》、《简神童》、《西宫怨》、《九子念孙》、《男哭沉香》、《女哭沉香》以及《西厢记》、《长生殿》等开篇,在当时的书寓中已经家弦户诵,风行夷场。
    ③《南词必览》,转自《评弹艺术》第13集,第175页。
    ①姚荫梅:《弦边琐忆》,《戏曲菁英》(上),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1辑(戏曲专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255页、258页。
    ②饭牛翁:《书台清话——马如飞轶事》,《红攻瑰》第2期,上海世界书局1924年。
    ③《南词必览》,转自《评弹艺术》第13集,第175页。
    ④光绪十三年间潮馆主人署检,上海图书馆藏。
    ①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161-162页。
    ①夷则:《说书界上之小掌故》,载吴疴尘主编《说书杂志》第1卷第1号,鼎鼎编译社1930年5月。
    ②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第298页。
    ③《小辈艺人打进了上海》,蒋宾初口述:《评弹发展史》,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④同上。
    ⑤唐凤春口述:《从一档独做演变为数档越做》,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⑥唐凤春口述:《清朝末年的书场业》,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①一丁:《说书闲话》,《红玫瑰》第7卷第8期,上海世界书局。
    ②同上。
    ③德惠:《有闲阶级的消闲地,平民阶级的娱乐场——书场在上海》,《生报》1938年3月15日。
    ①唐凤春口述:《清朝末年的书场业》,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②苏州市评弹研究室编印:《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第11页。
    ③整理自倪萍倩:《上海书场发展概况》,参阅同上。
    ①《图画日报》第1册,第151页。
    ②一丁:《说书闲话》,《红玫瑰》第7卷第8期,上海世界书局。
    ①夷则:《说书界上之小掌故》,载吴疴尘主编《说书杂志》第1卷第1号,鼎鼎编译社1930年5月。
    ②叔平:《说书新语》,《申报》1924年5月17日。
    ③沈陛云编辑:《开篇大王》,钟笑侬校正、黄异庵校正、陈瑞麟作谱,上海曼丽书局1938年7月发行,第76页。
    ①无边:《书坛隽录》,《社会日报》1930年11月1日。
    ②所谓外道,是苏州光裕社组织对非本社成员而从事评弹说书的艺人的统称,一般是指苏州籍以外的男说书艺人,也包括因为各种违反光裕公所社规如擅自收徒、与女档为伍而被开革的男艺人。
    ③十郎:《记高平台的纠纷》,《生报》1939年8月28日。
    ④《南词必览》,《评弹艺术》第13集,第168-169页。
    ①蒋宾初口述:《润余社成立经过》,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②1926年,夏荷生因为违反光裕社社规,本人尚未正式办理“出道”手续,就私自收徒,被开除,无法在苏州地区演出,经李文彬介绍到上海,加入润余社,在浙江各地和上海大世界等书场演出。直到1929年在缴纳罚金后又重新加入光裕社。可参见汤乃安,倪萍倩:《夏荷生》,《评弹艺术》第3集,第264-265页。
    ③顾锡东:《听书话旧录(上)》,《评弹艺术》第30集,第126页。
    ④《图画日报》第3册《书场与学堂之关系》,第358页。
    ①在九曲桥畔,为润余社的地盘,主要由润余社艺人演出。——笔者注
    ②《小辈艺人打进了上海》,蒋宾初口述:《评弹发展史》,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③或称润裕社,以下除引文中外,均统称为润余社。关于润裕社成立时间的说法也有不同,但启经过则一致。另据卓人的记述,润余社是1912年成立的。
    ④蒋宾初口述:《润余社成立经过》,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⑤顾锡东:《听书话旧录(上)》,《评弹艺术》第30集,第126页。
    ①十郎:《记高平台的纠纷》,《生报》1939年8月28日。
    ②蒋宾初口述:《润余社成立经过》,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③冰子:《泛论弹词的演变》,《苏州书坛》1949年4月11日。
    ④在同一时期,也许同样是出于与光裕社相竞争的考虑,大约1916年-1918年间,常熟地区也出现过由常熟评弹艺人自愿结合的小团体组织,称为萃和社,当时有沈耀祥、蒋心田等十余人参加,社址在石梅天香阁内,据《小说霸王》第59期(1919年版)记载:“常熟方面,说书结一小团体曰萃和社,但与苏州光裕社等无关系。”成立不久,就因无竞争力而消失了。参见顾鸿希、浦熙炎、孔萍:《常熟评弹史话》,《评弹艺术》第9集,第187页。
    ①卓人:《光裕社资料初辑》,评弹研究资料之十一,苏州市曲联印发1963年3月。
    ②姚荫梅:《弦边琐忆》,《戏曲菁英》(上),第258-259页。
    ③邹剑峰口述:《宽裕社的成立到瓦解》,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①虞凤:《书场(?)话》二,《红玫瑰》1931—1932年第7卷第15期,上海世界书局印行。
    ②邹剑峰口述:《宽裕社的成立到瓦解》,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③同上。
    ①天僇生语,转自阿英著: 《晚清小说史》,凤凰出版社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同上,第5页。
    ①可参见张左一:《南社与早期的戏剧改革》,载《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7辑,上海书店1999年版,第232页。
    ②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引自周良编《苏州评弹旧闻钞》,第79页。
    ③参见梁淑安:《南社戏剧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④盛志梅著:《清代弹词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④《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弁言”,转引自谭正壁、谭寻搜辑:《评弹通考》,第94页。
    ①见姚荫梅:《弦边琐忆》,《戏曲菁英》(上),第251页。
    ②思湖:《说书小评(卅六)》,《申报》1924年7月29日。
    ①《说书业助饷启事》,《时报》1912年1月12日,见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71—-672页。
    ②《弹词业助饷》,《民立报》1912年2月9日第六页,见同上。
    ③《虞山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虞山镇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83页。
    ①胡兰成:《五四以来中国文艺思潮》,载《上海艺术月刊》1942年第9期。
    ②陈平原著:《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4页。
    ③同上,第109-110页。
    ①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转引自范伯群:《从不肖生的黑幕与武侠代表作谈起》,《评弹艺术》第6集,中国曲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8贞。
    ②转引自同上。
    ③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3页。
    ①转引自唐振常主编:《上海史》,第249-251页。
    ②转引自樊卫国:《近代上海的奢侈消费》,《探索与争鸣》1994年12月。
    ③海上漱石生:《上海梨园变迁志》,《戏剧月刊》第2卷第2期,1930年。转自汤敏:《租界与上海戏曲的变革》,《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4期。
    ④王韬著:《瀛壖杂志》卷6,第114页。
    ⑤徐珂著:《清稗类钞》第11册《娟妓类》,第5047页。
    ⑥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21页。
    ①《张鸿声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154页。
    ①《上海的环境》,《申报》1933年10月2日。
    ②韦息予著:《上海》,大江书铺1932年发行。
    ③柳培潜编:《大上海指南》,中华书局1936年发行。
    ④黄警顽:《上海指南序》,许晚成编:《上海指南》,国光书店1938年8月发行。
    ①倪锡英著:《上海》,广州中华书局发行所,1938年发行,第2页。
    ②李欧梵著:《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第6、7、23页。
    ③如据《生报》1939年8月30日望云《闲话听书》载:“溯自战事西移,劫后孤岛,书场勃兴,光润两社之名家响挡荟集沪上,而避难民众,劫后余生,闲居无事,佥以听书消遣,较为经济,于是大小书场,辄几告满座,若大家中备有收音机者,或惮跋涉之劳,则安坐室内,机畔静聆,悠哉优哉。”
    ④苏州市评弹研究室编印:《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扉页”。
    ⑤《曹啸君谈艺录》,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272页。
    ⑥顾锡东:《听书话旧录(上)》(《评弹艺术》第30集,第118页。
    ⑦沈鸿鑫,1939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3年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毕业。笔名沈默、洪欣。作家、文艺、戏剧理论家。曾任上海市剧目工作室干部,上海市文化局创作评论组副组长,《上海文化艺术报》总编辑等职。现任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京剧史》下卷主编、《中国曲艺志上海卷》编辑部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①沈鸿鑫:《评弹的纵向继承与横向吸收》,《评弹艺术》第15集,第67页。
    ②参见凤渔编写:《百余年来苏州市区书场设置概况》,《评弹艺术》第9集,第199-200页。
    ③彭本乐:《21世纪评弹前景展望》,《评弹艺术》第26集,苏州大学印刷厂2000年印刷,第84页。有关晚清以来上海各类书场的情况统计表,可以参阅吴宗锡主编:《评弹文化词典》。
    ④彭本乐:《培养跨世纪演员,重要的是提高演员的素质》,《评弹艺术》第19集,第117页。
    ①《上海市统计总报告》,1946年上海市政府统计处编印。
    ②倪萍倩:《上海书场发展概况》,载苏州市评弹研究室编印:《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
    ①姚荫梅:《弦边琐忆》,《戏曲菁英》(上),第254-255页、258页。
    ①《驰马角胜》,《申报》1872年4月30日。
    ②鸳湖隐名氏:《洋场竹枝词》,《申报》1872年7月12日。
    ③姚民哀:《说书琐话》,《红玫瑰》1926年第30期,上海世界书局印行。
    ①《新开大乐电戏园》,《申报》1912年8月11日。
    ①张联芳:《黄楚九和早期大世界》,《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7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357页。
    ②《铁报》1946年6月21日横云阁主《小世界中小书场》文中忆称:“南市邑庙豫园的小世界……小世界的前身,是劝业场,三十年前在城内开幕,确曾轰动一时。最名贵的游艺乃是老全福班的昆剧,……后来,劝业场改称小世界,老全福班的昆剧,也辍演了。这昆剧场,就改辟为小书场。那是于三层楼上,临近九曲桥三面开窗的一个场子。光线充足,非常幽静,布置得也很雅洁。光裕润余两社的名家响档,都曾应聘登台。杨月槎、星槎昆仲的《珍珠塔》,吴小松、小石的《白蛇传》、《玉蜻蜓》竟是常年开书。还有朱兰庵、菊庵弟兄的《西厢记》,也很佳妙。兰庵就是姚民哀,他还主编刊载小世界游艺节目的《世界小报》呢。邑庙豫园,本是书场荟萃之区,可是小世界的小书场,从下午一时左右开书,直到深夜十二点为止,中间,只在旁晚换一二小时,其他游艺,如苏滩之类,所以日夜两场,好像说会书一般。有许多说书人,只隶小世界一处,所以一部份书迷,都喜欢买了门票,到小世界去听书。”
    ③楼嘉军著:《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91页。
    ①姚民哀:《说书琐话》,《红玫瑰》1926年第30期,上海世界书局印行。
    ②南宫:《书场旧话》,《生报》1939年1月15日。
    ③一丁:《说书闲话》,《红玫瑰》第7卷第8期,上海世界书局。
    ④唐凤春口述:《从一档独做演变为数档越做》,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⑤思湖:《说书小评(二十)》,《申报》1924年4月8日。
    ⑥张俊卿、孙鋆卿拜撰:《送吴西庚先生返苏序》,《光裕社150周年纪念册》,档案第23卷,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①思湖:《说书小评(二十)》,《申报》1924年4月8日。
    ②同上。
    ③同上。
    ④一呆:《书苑小志》,《上海日报》1938年7月24日。
    ⑤金碧:《海上游戏场之溯渊谈(三)》,《申报》1925年2月28日。
    ①傅菊蓉:《拼性舍命学(蜻蜒>——周玉泉学艺点滴》,《评弹艺术》第11集。
    ②参见平襟亚:《上海小报史料》,载《上海地方史资料(五)》,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③上海曲艺家协会编:《评弹艺术家评传录》,第70页。
    ④玉虹:《都市之夜大世界》,《社会日报》1934年1月10日。
    ①《朱介生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74-75页。
    ②倪萍倩:《朱介生》,《评弹艺术》第12集,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94-96页。
    ③《姚荫梅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119页。
    ④《吴子安谈艺录》,见同上,第373页。
    ⑤黄兆熊作:《谢少泉的艺术》,《评弹发展史:先辈艺术》,1960年8月,档案23卷第16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并且,传统上评弹因为夏季炎热,茶馆空间逼仄,难以容纳听客,例有歇夏的传统,游戏场书场出现后还打破常规,利用其空间开放的优势,独辟屋顶露天书场,满足上海市民纳凉休闲的需求,如据《铁报》1947年7月27日横云阁主《花园书场》载:“纳凉听书,最得静趣。往岁每届夏令,上海除原有 书场外,增辟花园夜书场,招徕乘凉书迷,生涯极佳。所谓花园书场,最先创设的乃是大世界游艺场,把原有的屋内书场,移设在屋顶花园上。”在游戏场的带头下,L海都市中一度还出现过创设夏令花园书场的风头。
    ①唐凤春口述:《从一档独做演变为数档越做》,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②同上。
    ③一丁:《说书闲话》,《红玫瑰》第7卷第8期,上海世界书局。
    ①许晚成编:《上海指南》,“下编上海衣食住乐”,第8页。
    ②葛元煦著:《沪游杂记》卷1《客栈》。
    ③第766页。
    ①柳培潜编:《大上海指南》,第178页。
    ②横云:《书场中的听客》,《铁报》1946年7月20日。
    ①墨燕:《弹词在上海暴热》,《大光明》1930年2月12日。
    ②同上。
    ③蒋宾初口述:《旅馆业书场的渊源》,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④沙雁、执中:《东方艺术剧场中场说书开幕巡礼》,《弹词画报》第48期,1941年6月16日。
    ①顾锡东:《听书话旧录(上)》,《评弹艺术》第30集,第127页。
    ②《现代化书场》,《申报》1942年6月27日。
    ③健帆:《海上书场巡礼》,《申报》1942年8月12日。
    ④《徐云志谈艺录》,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38页。
    ⑤彭本乐:《借助电脑振兴评弹——兼谈高科技成果对评弹艺术的影响》,《评弹艺术》第21集,第90页。
    ①冰冷生:《书坛闲话》,《社会日报》1930年12月7日。
    ②横云阁主:《听书必览·关子书》,《茶话》1947年第10期。
    ③具体例子如:东方饭店书场、南京饭店书场中,男女并不分座;南京饭店书场更为戏院舞台形式,多用玻璃杯。参见聿修:《上海各书场写实》,《申报》1941年10月23日。
    ④陈以鸿:《艺坛忆旧》,《评弹艺术》第14集,第161页。
    ①柳培潜编:《大上海指南》,第132-133页。
    ②姚民哀:《说书琐话》,《红玫瑰》1926年第30期,上海世界书局印行。
    ③顾锡东:《听书话旧录(上)》,《评弹艺术》第30集,第127页。
    ④徐云志:《我的艺术生活——学艺和演出经历》,《评弹艺术》第25集,第57页。
    ①墨燕:《弹词在上海暴热》,《大光明》1930年2月12日。
    ②美玉:《惠尔登书场听书记》,《生报》1939年7月8日。
    ③茶博士:《书苑识小》,《铁报》1948年10月20日。
    ④茶博士:《书苑识小》,《铁报》1948年11月5日。
    ⑤茶博士:《弦边新语》,《铁报》1949年3月8日。
    ①《游杭访贾彩云!》,《上海书坛》1950年5月6日。
    ②《三日消息》,《弹词画报》第13期,1941年3月2旧。
    ③日人:《书场形色(三)》,《生报》1939年3月10日。
    ④聿修:《上海各书场写实》,《申报》1941年10月23日。
    ⑤彭本乐:《借助电脑振兴评弹——兼谈高科技成果对评弹艺术的影响》,《评弹艺术》第21集,第88页。
    ①陈瑞麟的《书坛杂忆》,《评弹艺术》第10集,第158页。
    ②蒋宾初口述:《电台上的弹词节目》,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而据上引陈瑞麟的回忆,电台做广告请评弹节目,先请饯幼卿和钱玉荪父子双档,因报销谈不妥,后改请蒋宾初。
    ③金康侯:《中国播音协会之兴替》,《无线电问答汇刊》1932年10月10日第19期。
    ①金康侯:《中国播音协会之兴替》,《无线电问答汇刊》1932年10月10日第19期。
    ②微言:《聆余漫谈(三)国内播音界之现状》,《申报》1933年11月4日。
    ③柳培潜编:《大上海指南》。
    ①另据统计,到1937年,上海有电台54家,在世界大都市中,位居首位,当时美国纽约市广播电台仅24座。见冯皓、吴敏:《旧上海无线广播电台漫话》,《上海地方史资料(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页。
    ①电迷:《收台节目指导》,《电声》1934年3月2日第3卷第7期,第138页。
    ②俞子夷:《谈广播节目》,《中国无线电》1934年第9期
    ③微言:《聆余漫谈(三)国内播音界之现状》,《申报》1933年11月4日。
    ④何占春:《广播中的评弹节目》,载《戏曲菁英》(上),第303页。
    ①老倌:《空中书场》,《上海人报》1947年7月5日。
    ①如据《苏州明报》1940年11月22日《弹词男女档严重交涉吃饭问题》中载:“上海之电台可称为响档之目的地,苏州为响档之发源”。该文并指出“现在在上海之光裕社社员如赵稼秋、朱介生、严雪亭、许继祥、朱耀祥、沈俭安、薛筱卿等,非但红在书场,而响在电台。”
    ②《蒋月泉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324页。
    ③彭本乐:《借助电脑振兴评弹——兼谈高科技成果对评弹艺术的影响》,《评弹艺术》第21集,第89页。
    ①茶博士:《书苑识小》,《铁报》1948年9月15日。
    ②倪萍倩:《评弹明珠——朱慧珍》,《评弹艺术》第11集,第133页。
    ③尤惠秋:《我的艺术生涯》,《评弹艺术》第18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④词人:《四个档开篇重上电台》,《上海无线电》1947年第1期。
    ⑤羌公:《卖弄噱头》,《铁报》1947年10月20日。
    ①横云:《测验说书人号召力》,《铁报》1947年10月12日。
    ②《戏报》1947年3月19日。
    ①庄芝明:《喜事的一角》,《弹词画报》第44期,1941年6月4日。
    ②这方面的详细研究也可参阅宋钻友著:《同乡组织与上海都市生活的适应》,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③陈希安口述,李明访谈整理:《上海“说书先生”的日常生活及演艺生涯——访弹词名家陈希安》,第5 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论坛会议论文,2011年10月,江苏常熟。
    ①顾锡东:《听书话旧录(上)》,《评弹艺术》第30集,第128页。
    ②倪萍倩:《人物传:杨斌奎》,《评弹艺术》第27集,苏州大学印刷厂2000年印刷,第200页。
    ③四维:《初上台与长堂会》,《评弹艺术》第11集,第159页。
    ④张鸿声:《书坛见闻录》,《评弹艺术》第29集,苏州大学印刷厂2001年印刷,第181-205页。
    ⑤冰冷生:《书坛闲话》,《社会日报》1930年12月7日。
    ⑥上海曲艺家协会编:《评弹艺术家评传录》,第112页。
    ①《记弹词家何云芳何琴芳兄妹》,《铁报》1936年4月17日。
    ②梅萍:《海上响档种种》,《弹词画报》第41期,1941年5月26日。
    ③董幽盒:《听书杂谈(续)》,《弹词画报》第45期,1941年6月7日。
    ④《徐云志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41页。
    ⑤陈希安口述,李明访谈整理:《上海“说书先生”的日常生活及演艺生涯——访弹词名家陈希安》,第5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论坛会议论文,2011年10月,江苏常热。
    ①《姚荫梅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119页。
    ②范戈:《投业师》,《上海生活》1939年第6期。
    ③《姚荫梅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120页。
    ①转自芳草编:《苏州评弹史料编年》,《评弹艺术》第21集,第184页。
    ②周良:《苏州评弹史话》,《评弹艺术》第15集,第157-158页。
    ①张鸿声:《我说(英烈)》,《评弹艺术》第6集,第200-203页。
    ②评弹研究室:《周玉泉谈艺录》,《评弹艺术》第7集,第139页。
    ③《张鸿声谈艺录》,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151页。
    ④顾锡东:《听书话旧录(上)》,《评弹艺术》第30集,第118页。
    ⑤香客:《评话、弹词小序》,《苏州日报》1948年12月11日,第3版。
    ⑥彭本乐:《21世纪评弹前景展望》,《评弹艺术》第26集,第91页。
    ①大地:《书坛的畸形发展》,《上海书坛》1949年2月12日。
    ②一士:《悼念蒋月泉先生》,《评弹艺术》第30集,第67页。
    ③尤光照:《书国春秋(十一)》,《弹词画报》第23期,1941年4月1日。
    ①蒋宾初口述:《会书的性质与种类》,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②横云:《弹词家播平剧》,《戏报》1947年1月15日。
    ③苏州评弹研究室编印:《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第11页。
    ①秦岭:《年档会书》,《铁报》1946年2月6日。
    ②其情形正如《上海人报》1947年10月26日横云阁主《谢毓菁飞车赶书场》所描摹的,刘天韵、谢毓菁师徒“膺聘重来,隶此间书场七家,及电台二处。自午后至深夜,所拼钟点,前后衔接,几无片刻宁晷。毓菁能驾自由车,追踪乃师所乘之三轮车,赶场子反较迅速。惟自新仙林至沧洲中场送客,规定途中时刻不足十分钟,纵有飞毛腿,亦不及驾车赶到,只得改乘出差汽车,匆匆入场,已显侷促,所费不赀。”
    ③双档形式在评弹发展的早期处于边缘状态,最早见于前述苏州光裕社男艺人排斥的所谓“雌雄档”。晚清女弹词进入上海后,双档、甚至更多档的形式主要作为女弹词的演出形态开始在上海显现,但对于当时作为评弹“正宗”的光裕社来说,直到清末民初才开始在上海有反映,从评弹艺人的回忆来看并不多见。
    ④苏州评弹研究室编印:《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第3-4页。
    ⑤倪萍倩:《书戏》,《评弹艺术》第7集,第221页。
    ①茧翁:《茧翁私记(一二五)》,《生报》1939年5月28日。
    ①倪萍倩:《书戏》,《评弹艺术》第7集,第221-224页。
    ②横云阁主:《南词摘艳录(六)》,《上海生活》1941年第2期。
    ③如百批:《书坛小常识二十二:小落位》(《弹词画报》第46期,1941年6月10日)载:“从前上海各书场和苏浙内地一般的不论日夜,都只有一档书,时间很长,须说足一个半钟头,所以在中间来一次‘小落位’,休息一下。后来开设在租界上的书场,就连续着有两档或三档的;就是战前的邑庙和城内各书场,也都增加档数了。近数年来,说书生涯盛极一时,各书场互相竞争,每天日夜像说会书一般,都有四五档书,甚而多至六档者。”
    ①令狐远:《听书补记(三)》),《评弹艺术》第15集,第146页。
    ②健帆:《稳档弹词家》,《上海生活》1940年第3期。
    ③唐耿良口述,唐力行整理:《别梦依稀——我的评弹生涯》,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80页。
    ④苏州评弹研究室编印:《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第5-6页。
    ⑤姚荫梅:《弦边琐忆》,载《戏曲菁英》(上),第255-256页。
    ①《评弹艺术》第26集。
    ②曹汉昌:《书坛烟云录》,《评弹艺术》第13集,销114页。又据曹汉昌的回忆,他在结拜“十弟兄”之前,还曾有过结拜“八弟兄”,其中有吴熊祥和曹筱英、杨稼馨、朱琴香。由于有这些结拜艺人的帮助,曹汉昌在从艺之初获得了很多在码头说书的生意。而当曹汉昌的弟弟曾啸君学说书时,也获得了这些艺人的帮助,曾拜其中的朱琴香、曹筱英为师。参见同上。
    ③《说书分党派》,《上海生活》1939年第6期。
    ①唐耿良口述,唐力行整理:《别梦依稀——我的评弹生涯》,第380页。
    ②陈瑞麟遗作:《书坛杂忆》,《评弹艺术》第10集,第152页。
    ③即以民国初年上海书坛中人物而言,评弹名家说《玉蜻蜓》、《白蛇传》的张云亭,在书场中一旦有女听客在座,就滥放不堪入耳的庸俗噱头,务使女听客离去才罢休。还有说《西厢记》的朱兰庵也是如此。
    ①庄蝶庵:《弦边绮语(二)》,《弹词画报》第28期,1941年4月16日。
    ②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274-275页。
    ③郁慕侠著:《上海鳞爪》之《女职员》。
    ④邹依仁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第107页,表16。
    ⑤杨公怀:《上海职业界的女职员》,《上海生活》1939年第4期。
    ①潘心伊:《书坛话堕(八)》,《珊瑚》第1卷第12号,1932年。
    ②横云阁主:《南词摘艳录(一)》,《社会日报》副刊《每日画刊》第一号,1939年4月10日。
    ②潘心伊:《书坛话堕(八)》,《珊瑚》第1卷第12号,1932年。
    ①王燕语、朱云天口述:《从普余社的成立谈到光普合并》,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①横云:《徐雪兰雪芳姊妹的幸运》,《铁报》1949年4月27日。
    ②沙雁:《女弹词人物志(一)》,《上海生活》1941年第7期。
    ③聊庵:《朱唇软语录》,《上海生活》1940年第9期。
    ④横云阁主:《南词摘艳录(二十六)》,《社会日报》副刊《每日画刊》第廿六号,1939年5月5日。
    ⑤《记弹词家何云芳何琴芳兄妹》,《铁报》1936年4月17日。
    ⑥《女说书的识字问题》,《上海生活》1939年第5期。
    ①庄蝶庵:《弦边绮语(一)》,《弹词画报》第27期,1941年4月13日。
    ②关于光裕社男艺人收女徒的报道在1940年代后期已经是常事,各种新闻报道也很多。如《铁报》1947年7月22日酱翁《朱耀祥新收女弟子》:“擅说《啼笑姻缘》之朱耀祥,近由范王二友介绍,新收一高姓女弟子,年仅十三龄,面目姣好,擅唱各种歌曲,且国语颇流利,故学习《啼笑姻缘》非常相宜,近日朱耀祥上书场时,有一娇小玲珑之女郎跟出跟进者,即其新收之高足也。”1947年10月31日横云《弦边新语》:“擅说《果报录》与《九丝绦》之陈瑞麟,近隶江阴一龙书场鬻技,生涯颇佳。该地弹词女票友蒋丽君,前往常州与瑞麟相值,一度登台客串,瑞麟许为可造佳材,录为弟子。兹又在故乡重晤,日往听书,得益匪浅。丽君擅唱蒋调,拟来沪播唱开篇,刻正托人介绍电台节目。”
    ③茶博士:《书苑识小》,《铁报》1948年10月12日。
    ①其生平参见顺中:《弹词皇后——范雪君》,《评弹艺术》第12集。
    ①汤雄:《妙趣横生的“自唱自”》,《评弹艺术》第9集。
    ②《说书明星》,载王行正主编:《正行集》,正行弹词评话研究社1943年6月10日出版。
    ③《评弹艺术》第11集,第39页。
    ①张鸿声:《我说(英烈)》,《评弹艺术》第6集,第202-203页。
    ①听客:《说会书》,《社会日报》1931年1月20日。
    ②德惠:《有闲阶级的消闲地,平民阶级的娱乐场——书场在上海》,《生报》1938年3月15日。
    ①陈瑞麟遗作:《书坛杂忆》,《评弹艺术》第10集,第156页。
    ①《上海市评话弹词研究会之成立及经过》,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32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①《评话弹词研究会,苏沪区自成派别!》,《上海书坛》1948年12月18日。
    ②《上海市评话弹词研究会会章》,1945年11月,档案号Q6-5-552-30,上海档案馆藏。
    ①《上海市评话弹词研究会之成立及经过》,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32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②《三日消息》,《弹词画报》第15期,1941年3月8日。
    ③《三日消息》,《弹词画报》第31期,1941年4月25日。
    ①参见档案第23卷第7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②苏州评弹研究室编印:《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第11页。
    ③同上。
    ①《评弹艺术》第14集,第66页
    ②池志潋著:《沪游梦影》,第157页。
    ③《徐云志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55页。
    ④见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第141页。
    ⑤《说书偶话(二)》,《申报》1925年3月22日。
    ⑥潘文钦:《评话与弹词》,《上海生活》1939年第7期。
    ①一相:《评话难,比弹词不易学》,《上海生活》1939年第4期。
    ②潘文钦:《评话与弹词》,《上海生活》1939年第7期。
    ③郁慕侠著:《上海鳞爪续集》,上海沪报馆出版部1935年版,第133页。
    ④健帆:《稳档弹词家》,《上海生活》1940年第3期。
    ①南山:《谈谈几位弹词家的调头》,《上海日报》1938年8月16日。
    ①《吴子安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383-384页。
    ②《蒋月泉谈艺录》,见同上,第324页。
    ③苏州市评弹研究室编印:《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第11页。
    ①二凤:《谈风行一时之“蒋调”》,《书坛周讯》1948年10月27日。
    ②参阅曹凤渔:《一部反映市民生活的佳作——长篇弹词(描金凤)艺术探析》,《评弹艺术》第26集,第21-33页。
    ①转引自谭正璧、谭寻搜辑:《评弹通考》,第72页。
    ②裘马少年:《旧书新说:陈夫人何尝势利》,《上海生活》1940年第2期。
    ③横云:《弦边新语》,《铁报》1948年3月26日。
    ④彭本乐:《21世纪评弹前景展望》,《评弹艺术》第26集,第81页。
    ①黄兆熊作:《谢少泉的艺术》,《评弹发展史:先辈艺术》,1960年8月,档案23卷第16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②沈祖安:《站稳立足点》,《评弹艺术》第14集,第77页。
    ①燕:《现代弹词之著作家》,《申报》1938年12月4日。
    ②彭本乐:《21世纪评弹前景展望》,《评弹艺术》第26集,第81页。
    ③枫:《松陵书话》,《弹词画报》第59期,1941年7月19日。
    ④肖古:《张鉴庭传略》,《评弹艺术》第6集,第239页。
    ⑤陈范吾(1902前后—1970前后),评弹作家。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祖父陈莲芳为清代御医,父陈山农设医寓于上海。范吾20多岁时返乡行医,1926年在青浦朱家角开设骊珠印刷局,创办《骊珠报》,行医兼写作。1949年后在上海同济医院中医科任职。
    ①详见《(黄慧如>开篇十六篇》(原载1935年《新闻夜报》),《评弹艺术》第12集,第66-73页。
    ②《朱赵档成名之由来》,《上海生活》1939年第5期。
    ①见杨松延:《姚荫梅与旧货摊》,《评弹艺术》第4集,第182页。
    ②《吴子安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375页。
    ③沈雁冰:《封建的小市民文艺》,《东方杂志》第30卷第3号,1933年2月1日出版。
    ④1923年6月发生在上海的黄慧如与陆根荣主仆情奔一案,内容大意是公馆小姐爱上男仆,双双出走,最终导致男仆入狱的恋爱悲剧。详情亦可参见魏绍吕:《“黄陆之恋”始末》,《评弹艺术》第12集,第64页。
    ①如据姚荫梅的回顾,《黄慧如和陆根荣》、《枪毙阎瑞生》,在三四十年代,首先演出的是文明戏,轰动一时。后来京剧演员露兰春演出《枪毙阎瑞生》在当年也红极一时,评弹界则有润余社的王金声,请评话家程鸿飞帮助编写。参见姚荫梅:《说书是高台教育——也谈旧上海题材的书目》,《评弹艺术》第13集。
    ②《姜映清弹词开篇集》序(1935年),转自谭正壁、谭寻搜辑:《评弹通考》,第342页。
    ③爱贞:《弹词节目之批评续》,《中国无线电》1938年第14期。
    ④逸梅:《弹词杂谈(下)》,《苏州明报》1935年8月25日。
    ⑤左右:《谈谈开篇》,《弹词画报》第14期,1941年3月5日。
    ⑥陈瑞麟遗作:《书坛杂忆》,《评弹艺术》第10集,第156-157页。
    ①矮脚虎:《弦边人语》,《上海日报》1941年12月4日。
    ②健帆:《小辈弹词家(二)》,《上海生活》1941年第2期。
    ③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84-185页。
    ①哈瓦:《倪高风开篇集之妙》,《铁报》1936年7月13日。
    ②裘马少年:《闲话开篇:夏荷生曾唱孤鸿影》,《上海生活》1939年第8期。
    ③(1998-?)弹词女作家。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幼年曾随清廷御医陈莲芳之妻祝氏习诗文,有良好的旧学根基。上海始办女校,即往求学。毕业后,在青浦(一说松江)在明女校任教。其夫陈佐彤为报界人士,夫妇间常有诗词唱和。其诗作如《春末即事》、《江浙战事告终归而赋之》、《一剪梅》、《小阑干》、《秋夜即事》等,立意较高。1911年后,有诗词、小说发表于《申报》、《商报》、《游戏杂志》、《礼拜六》等报刊。撰有弹词脚本《玉镜台》、《风流罪人》两种。1926年后辞职在家,聆听评弹之余,编写开篇寄送电台或评弹演员播唱。其作品大多描写女性历史人物和女性艺术形象。如《杨太真传》、《秋江送别》、《杜丽娘寻梦》、《妙玉修行》、《小乔下嫁》、《杜十娘·出院·泊舟·沉箱》等。也有规箴劝世,评论时事之作,如《劝戒赌》、《败子回头》、《江浙战祸》、《灾民的苦况》等。文字清丽流畅,琅琅上口,深受演员和听众欢迎,风行于30年代前后。其中《柳梦梅拾画》、《杜丽娘寻梦》等为长期传唱之作。1936年其弹词开篇和诗词作品结集为《映清女士弹词开篇》出版。——据中国评弹网
    ④《映清女士弹词开篇》“陈范我序”,家庭出版社社1936年2月初版。
    ⑤引据中国评弹网。
    ①尤玉淇:《评弹感旧录》,《评弹艺术》第13集,第130页。
    ②知音客:《书场里的女听客》,《上海日报》1938年7月15日。
    ①曹汉昌:《书坛烟云录》,《评弹艺术》第13集,第123-124页。
    ②健帆:《说书场里的听客》,《芒种》第3期,1935年3月5日。
    ③知音客:《书场里的女听客》,《上海日报》1938年7月15日。
    ④南宫:《书场旧话》,《生报》1939年1月15日。
    ⑤白鹭:《上海的游戏场(下)》,《上海常识》1928年9月29日。
    ⑥墨燕:《弹词在上海暴热》,《大光明》1930年2月12日。
    ⑦玉箫:《书场》,《上海常识》1928年9月20日。
    ①龙公:《富春书场听书略记》,《生报》1939年3月12日。
    ②伯溶:《书场琐志(三)》,《社会日报》1929年12月6日。
    ③程沙雁:《书坛偶拾》,《上海生活》1940年第6期。
    ④知音客:《书场里的女听客》,《上海日报》1938年7月15日。
    ⑤梅萍:《海上书场鸟瞰》,《弹词画报》第35期1941年5月7日。
    ①知音客:《书场里的女听客》,《上海日报》1938年7月15日。
    ②矮脚虎:《弦边人语》,《上海日报》1941年11月22日。
    ③逖修:《上海的书场》,《社会日报》1932年7月12日。
    ①横云阁主:《南词摘艳录(二十五)》,《社会日报》副刊《每日画报》第廿五号,1939年5月4日。
    ②大地:《书坛的畸形发展》,《上海书坛》1949年2月12日
    ③《说书与戏剧》,《上海生活》1939年第1期。
    ①石君:《上海三大亨的勾结和斗争》及黄振世:《我所知道的黄金荣》,载《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10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②见姜豪:《漫谈旧上海的帮会》,《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10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201页。
    ③当然,评弹艺人在上海都市中经常会受到流氓恶势力的欺凌,其对评弹的繁荣和发展又存在着不利的另一面,这又是不能否认的。
    ④编者:《前奏》:“书场为幽静园地,多文人雅士,绝非尘嚣世界可比。”见沈陛云编辑:《开篇大王》。
    ⑤秦燕春:《鸳蝴文人的民间情结——以案头弹词创作及评弹演出、发展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⑥类似的研究在胡晓真《新理想、旧体例与不可思议之社会——清末民初上海文人的弹词创作初探》一文 中也有深入的探讨,参见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一书中。
    ①在建国初的1950-1956年间平襟亚更是致力于弹词脚本的编著,为上海新评弹作者联谊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的特约编稿者,曾改编长篇弹词《杜十娘》、《陈圆圆》、《三上轿》、《十五贯》等。
    ②《吴依软语话“说书”:从四大响档说至范雪君》(《江苏日报》1943年10月17日)载:“‘啼笑姻缘’是一部成名的鸳鸯蝴蝶派代表作,首先改编的姚民哀。”
    ③曹润:《范玉山与范雪君》,《苏州明报》1946年7月12日。
    ③抱一:《论书坛人物志之谬点》,《上海生活》1939年第10期。
    ①在徐三档(即徐雪行、雪月、雪人)初次来沪献艺时,横云阁主在一次堂会演出之后,将徐雪月雪人的摄影及所撰文章刊载于报上,这是女弹词家初次被沪上报纸所刊载。见横云阁主:《南词摘艳录》,《上海生活》1940年第11期。
    ②赵易林:《赵景深与汪梅韵》,《评弹艺术》第22集,第176-178页。
    ①唐耿良发言,见闻炎记录整理:《回顾三、四十年代苏州评弹历史》,《评弹艺术》第6集,第246-252页。
    ②曹汉昌发言,见同上。
    ①南薰:《书场习语(上)》,《生报》1939年1月8日。
    ②秋翁:《评弹的路线》,《上海书坛》1949年9月14日。
    ③横云阁主:《书场忆旧录》,《百美图》第1卷第3期,1939年2月1日。
    ④《茧翁私记(七七)》,《生报》1939年3月20日。
    ⑤茶博士:《书苑识小》,《铁报》1948年9月24日。
    ①《胡天如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465页。
    ①郭枫:《中央听女子说书》,《上海日报》1938年10月11日。
    ②横云:《张鸿声覆车放噱头》,《铁报》1947年5月14日。
    ①神探:《湖园书场两椿风波》,《铁报》1946年4月6日。
    ②聿修:《上海各书场写实》,《申报》1941年10月23日。
    ①百批:《说书人与听客》,《万象》1942年第4期。
    ②健帆:《说书场里的听客》,《芒种》第3期,1935年3月5日创刊号。
    ①聿修:《上海各书场写实》,《申报》1941年10月23日。
    ②张慕良:《小茶馆素描》,《申报》1934年8月27日。
    ③《评弹艺术》第14集。
    ①令狐远:《听书补记(三)》,《评弹艺术》第15集,第145页。
    ②左右:《纪念钱琴仙(下)》,《弹词画报》第56期,1941年7月10日。
    ③庄蝶庵:《弦边绮语(三)》,《弹词画报》第29期,1941年4月19日。
    ④横云阁主:《南词摘艳录(五)》,《社会日报》副刊《每日画刊》第五号,1939年4月14日。
    ⑤《弦边绮语(十五)》,《弹词画报》第47期,1941年6月13日。
    ⑥此定义引自颜兆鹤、陈琨:《旧上海的票友和票房》,载《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7辑,第78页。关于称谓的说法的来源还有很多,可参见此文。
    ①由于受评话表演特点所限,因此,评弹的票友和票房实际上大都反映为弹词的票友和票房。
    ②辅币:《谈弹词票房》,《生报》1939年6月18日。
    ③听众:《无线电话》,《社会日报》1933年8月7日。
    ④倪萍倩:《上海解放前的业余评弹组织》,《评弹艺术》第9集。
    ⑤裘马少年:《弹词票友》,《上海生活》1939年第10期。
    ⑥辅币:《弹词票友素描产(六):张棣蒸》,《生报》1939年7月2日。
    ⑦《征求》,《弹词画报》第19期,1940年3月20日。
    ①辅币:《谈弹词票房》,《生报》1939年6月18日。
    ②大地:《书坛的畸形发展》,《上海书坛》1949年2月12日。
    ③同上。
    ①蓼公:《六社联合会书记》,《上海书坛》1949年11月30日。
    ①辅币:《弹词票友描写:陈清云的金贵生》,《生报》1939年6月20日。
    ①角票客串:《弹词票友素描(二):顾景云》,《生报》1939年6月28日。
    ②角票客串:《弹词票友素描(三):翁儒荪》,《生报》1939年6月29日。
    ③角票客串:《弹词票友素描(四):王元杰》,《生报》1939年6月30日。
    ④辅币:《弹词票友素描(六):张棣蒸》,《生报》1939年7月2日。
    ⑤辅币:《弹词票友素描(九):闵有义》,《生报》1939年7月6日。
    ⑥阿潮:《和平社花吴敏如、唐瑛》,《上海无线电》1947年第1期。
    ①茶博士:《书苑识小》,《铁报》1948年12月5日。
    ②《三日报道》,《弹词画报》第57期,1941年7月13日。
    ③横云阁主:《书坛电台新消息》,《铁报》1947年2日26日。
    ④《望弹词票友义播劳军》,《上海书坛》1949年8月20日。
    ①赤兰:《票友弹词会书记》,《申报》1942年6月3日。
    ②横云阁主:《票友义串会书节目》,《上海人报》1947年11月20日。
    ③健帆:《评话弹词票友会串说书》,《申报》1942年5月9日。
    ④横云:《弦边新语》,《铁报》1947年11月24日。
    ⑤茶博士:《书苑识小》,《铁报》1948年11月30日。
    ⑥守廉:《记潘文荫》,《上海书坛》1949年11月30日。
    ①蒋吟秋:《说书漫谈》,《新月》1卷5期,1928年,转自《评弹艺术》第9集,181-182页。蒋吟秋为苏州人,旧派文艺舞台上颇有名望的著作家。
    ②江枫:《野航室话》,《生报》1939年4月21日。
    ③据沈鸿鑫所论(《评弹与上海》,载《上海戏剧》2007年第8、第9期),还有《艺言月刊》、《凤鸣月刊》、《大方》、《南北书坛》等若干专门性的评弹刊物。遗憾的是笔者未能见到。
    ④参见曹聚仁《立报》,见氏著《我与我的世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76页。
    ①参见曹聚仁《申报·自由谈》,见同上,第362-363页。
    ②无边:《书坛隽录》,《社会日报》1930年11月1日。
    ①书侦:《书坛艳闻》,《上海日报》1938年7月26日。
    ②横云:《弦边新语》,《铁报》1947年12月24日。
    ③横云阁主:《女弹词家的照片》,《铁报》1947年7月23日。
    ①火:《上海的环境》,《申报》1933年10月2日。
    ②陈元麟:《上海早期的越剧》,载《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7辑,第132-133页。
    ①上海大同业余弹词研究社编:《大同开篇汇集》“序言”,中国新光印书馆1946年6月出版。
    ②陈端麟遗作:《书坛杂忆》(选载),《评弹艺术》第10集,第152页。
    ③小春:《范雪君之电台包银,每月二百五十万》,《铁报》1946年12月16日。
    ④曹汉昌:《书坛烟云录(续)》,《评弹艺术》第14集,第159页。
    ①裘马少年:《收音机畔蒋月泉与虾子酱油》,《生报》1939年7月5日。
    ②健帆:《书忌与书品》,《上海生活》1941年第4期。
    ③江枫:《野航室话》,《生报》1939年4月21日。
    ④裘马少年:《收音机畔蒋月泉与虾子酱油》,《生报》1939年7月5日。
    ⑤《听书琐言》,《弹词画报》第35期,1941年5月7日。
    ①伏羲:《老九和与沈薛之纠纷》,《社会日报》1934年4月3日
    ②《说书名家弹词开篇选粹》,上海东方饭店无线电台1933年10月1日发行。
    ③茜萍戏作:《盛利开篇》,《上海日报》1938年7月2日。
    ①陈子祯主编:《弹词开篇》第二集,上海国华电台、国华电器行1934年5月发行。
    ②剑公:《汪裕泰》,载赵稼秋编辑:《秋声集》,新声社1935年3月发行。
    ③《说书名家弹词开篇选粹》,上海东方饭店无线电台1933年10月1日发行。
    ①赵稼秋编辑:《秋声集》。
    ②朱尧坤藏本:《大昌绸缎局节目开篇》,《乐闻》1934年第1卷第2期。
    ③陈瑞麟遗作:《书坛杂忆》,《评弹艺术》第10集,第152153页。
    ④倪高风著:《倪高风开篇集》,上海莲花出版馆1934年12月15日出版发行。
    ①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第5页。
    ①郁慕侠:《上海鳞爪》之《欧化》。
    ②茅盾:《都市文学》,《申报月刊》第2卷第5期。
    ③叶林生:《电话弹词》,《申报》1936年1月16日。
    ④详见倪高风著:《倪高风开篇集》,上海莲花出版馆1934年12月15日发行。
    ①徐大风:《上海的透视》,《上海生活》1939年第3期。
    ②鲁迅:《上海的少女》,《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3页。
    ③郁慕侠著:《上海鳞爪》之《摩登化》。
    ④《说书名家弹词开篇选粹》,上海东方饭店无线电台1933年10月1日发行。
    ⑤《现代女子》,《申报》1935年1月11日。
    ①沈陛云编辑:《开篇大王》,第217页。
    ②同上,第474页。
    ①沈陛云编辑:《开篇大王》,第474页。
    ②张梦飞:《海上名媛开篇》,《申报》1933年8月22日。
    ③《投机》,《申报》1935年12月19日。
    ④《摩登少爷》:“摩登少爷真开心,艳妾娇妻左右分。祖宗遗产千百万,银行里存款用勿清。花圃洋房几十亩,保镖巡捕替看门。日高三丈方睡觉,电灯放光刚起身。眼泪鼻涕呵欠打,欲抽鸦片念临头。吞云吐雾(把)烟来吸,吃仔三个就有精神。大便勿通要用灌肠器,清导丸泻药异常灵。七八点钟开早饭,山珍海味眼前盈。人参毛燕白木耳。牛奶咖啡吃勿停。衣裳全是绸缎新花样。出风头羡煞路旁人。影戏馆里常常到,跳舞场中夜夜临。礼拜六记牢看跑狗,回力球场也常在心。从此知心朋友到,一千块底麻雀小输赢。堂子里先生阿姐交情好,嫖兴来时乱六横。临时公馆拉浪栈房里,不分昼夜耗精神。(试问你)有几多日子好摩登。”见沈陛云编辑:《开篇大王》,第475页。
    ①赵稼秋编辑:《秋声集》。
    ②柳絮:《蒋月泉买车记》,《铁报》1948年1月26日。
    ③横云阁主:《范雪君准备购汽车》,《铁报》1947年12月19日。
    ④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①横云:《弹词家会串书戏》,《铁报》1947年11月13日。
    ②茶博士:《书苑识小》,《铁报》1948年12月16日、12月17日。
    ③见《铁报》1949年5月间的连续报道。
    ④倪萍倩:《人物传:杨斌奎》,《评弹艺术》第27集,第200页。
    ⑤蒋宾初口述:《一文元和益裕社》,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①陈瑞麟:《益裕社说》,《弹词画报》第16期,1941年3月11日。
    ②《三日消息》,《弹词画报》第16期,1941年3月11日。
    ③蒋宾初口述:《一文元和益裕社》,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24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①王燕语:《普余社附设慈善益余社详章》,《弹词画报》第60期,1941年7月22日。
    ②《关于苏州说书业义演援沪的报导》,《申报》1925年6月9日。
    ③广告《东方书场》,《申报》1931年9月5日、6日。
    ④披藤斋主:《记夏宝琛君》,《生报》1939年7月6日。
    ⑤涤生:《书场近讯小报告》,《申报》1939年11月11日。
    ⑥1939年8月左右由上海游艺界闻人发起组织,凡弹词、评话、南方歌剧、越剧、苏滩、申曲、宁波滩簧等各种游艺从业员,均可报名加入。该社聘请海L闻人虞洽卿为名誉理事长,张啸林、袁履登任副理事长,中西药房经理周邦俊任名誉社长,该社并聘定本市著名中西医师八人、律师八人。神侦:《全沪游艺界组织联谊社》,《生报》1939年8月12日。
    ⑦《三日报道》,《弹词画报》第41期,1941年5月26日。
    ①茶博士:《弦边新语》,《铁报》1948年4月11日。
    ②茶博士:《弦边新语》,《铁报》1949年5月25日。
    ③茶博士:《弦边新语》,《铁报》1949年6月7日。
    ④江枫:《野航室话》,《生报》1939年4月21日
    ⑤横云:《弦边新语》,《铁报》1947年11月21日。
    ⑥横云:《弦边新语》,《铁报》1948年2月29日。
    ⑦《东方书场会串书戏》,《申报》1933年5月26日。
    ⑧卓人:《光裕社资料初辑》,评弹研究资料之十一,苏州市曲联印发1963年3月。
    ①《上海市评话弹词研究会之成立及经过》,1960年6月,档案第24卷第32件,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②唐力行:《徽州旅沪同乡会的社会保障功能(1923-1949)》,《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③相关研究可参阅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①《苏州市、吴县两公安局为光裕社利用说书时间阐明先贤遗训感化乡民准予备案保护碑》(1928),周良:《苏州评弹旧闻钞》第75页。
    ②《三日报道》,《弹词画报》第29期,1941年4月19日。
    ③上海市卢湾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评话名家唐耿良》,《卢湾史话》1997年5月,第150-151页。
    ④上海曲艺家协会编:《评弹艺术家评传录》,第245页。
    ①灵犀:《中央听书记》,《铁报》1947年6月2日。
    ②上海档案馆、北京档案馆、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合编:《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178、226-228页。
    ③玉勒《朱兰庵命途偃蹇——弄舌获咎,铩羽归里》,《铁报》1937年1月24日。
    ④《水果开篇集》创刊号,新发兴鲜果行老板徐天生发行,出版时间不详,上海图书馆藏。
    ①沈陛云编辑:《开篇大王》,第82页。
    ②同上,第387页。
    ①《珊瑚》第1卷第4号,1932年。
    ②顾郎:《说书先生》,《申报》1936年4月12日。
    ③横云阁主:《苏州书场生涯不振》,《上海人报》1947年10月25日。
    ①曹聚仁:《京派与海派》,《申报》1934年l月17日。
    ①逸僧:《谈谈说书》,《申报》1938年12月6日。
    ②彭本乐:《21世纪评弹前景展望》,《评弹艺术》第26集,第88页。
    ③思湖:《说书小评(四十一)》,《申报》1924年8月22日。
    ①横云阁主:《听书必览》,《茶话》1946第7期。
    ②横云阁主:《说书人之方言噱头》,《铁报》1946年9月22 日。
    ③《姚荫梅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134页。
    ①横云阁主:《书坛响档》,《铁报》1947年9月13日。
    ②《姚荫梅谈艺录》,见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194页。
    ③黄容:《朱赵档说书演剧化》,《上海日报》1940年4月13日。
    ④《邱肖鹏谈艺录》,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480页。
    ①潘心伊:《书坛话堕(四)》,《珊瑚》第1卷第8号,1932年。
    ②横云:《女说书饰物》,《真报》1947年4月10日。
    ③冰人:《范雪君返苏度岁》,《苏州新闻》1947年1月31日。
    ④百批:《书坛小常识·二十七衣饰(下)》,《弹词画报》第56期,1941年7月10日。
    ⑤令狐远:《听书补记(三)》,《评弹艺术》第15集,第148页。
    ⑥《说书先生起纠纷,张鉴庭损破眼镜》,《大华报》1936年7月22日。
    ⑦茶博士:《书苑识小》,《铁报》1948年9月18日。
    ⑧茶博士:《书苑识小》,《铁报》1948年11月5日。
    ⑨《秋挡来沪之艺员介绍之一》《上海书坛》1949年8月20日。
    ①《曹啸君谈艺录》,周良主编:《艺海聚珍》,第268页。
    ②梦青:《且谈集·论顾又良》,《上海书坛》1949年10月12日。
    ③此中人:《一得之见》,《弹词画报》第46期,1941年6月10日。
    ④《顾又良》,《上海书坛》1949年11月5日。
    ⑤抱一:《听书有感》,《上海书坛》1949年3月26日。
    ⑥擎南:《说书闲话》,《申报》1931年6月23日。
    ⑦顾郎:《说书先生》,《申报》1936年4月12日。
    ⑧据《申报》1924年3月21日思湖:《说书小评(七)》载:“本年海派‘润裕社’自打破‘光裕社’之界限后,其社员何可人等,即至苏州第一书场吴苑弹唱《西厢》。”
    ①《三响档分道扬镳——李伯康初进苏常道》,《铁报》1936年5月18日。
    ②如据弹词艺人倪萍倩回忆:1939年,香港德富道、远来酒家的老板看到江浙沪旅港人士中拥有大量评弹爱好者,于是增辟了评弹书场,专程到上海邀王畹香弹唱《三笑》,王燕语、王莺声弹唱《珍珠塔》。后同去的还有说《水浒》的王效荪,在香港深水饭店为杜月笙唱堂会。由于影响很好,后香港先施公司也附设书场,委托上海“白相人”朱经芳代为邀请艺人,聘陈亚伯说《狸猫换太子》,程鸿奎弹唱《描金凤》、《大红袍》,蔡小舫弹唱《倭袍》。1940年又有旅港老听众集资开设湾仔书场,函请上海委托王畹香代聘艺人,聘有徐剑衡《七侠五义》、龚炳南《济公传》、吴筱舫《白蛇传》《玉蜻蜓》4档;场方特制霓虹灯广告大肆宣传。其后,还有说《济公传》的范玉山和弹唱《啼笑姻缘》、《秋海棠》的范雪君父女与香港雪来书场联系到港演出;同去的还有徐建武的评话《封神榜》、王耕香的《三笑》等。见倪萍倩:《香港的评弹演出》,《评弹艺术》第8集,第166-168页。
    ①如据周良主编《中国苏州评弹》(百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中的介绍,到文革之前,在江浙沪一带成立了大大小小30余个评弹团体组织,可见评弹艺人被分散于各个地区。
    ②《关于清理整顿茶楼书场加强管理的意见》1963年5月18日,档案号:B98-1-1269-1,上海档案馆藏。
    ①顾锡东:《听书话旧录(下)》,《评弹艺术》第31集,古吴轩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上海文化局档案,上海档案馆藏。
    上海评弹团档案,上海评弹团档案室藏。
    《申报》(1872-1949),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金刚钻》(1923-1937),上海图书馆藏。
    《铁报》(1929-1949),上海图书馆藏。
    《福尔摩斯》(1929-1945),上海图书馆藏。
    《晶报》(1919-1940),上海图书馆藏。
    《罗宾汉》(1926-1949),上海图书馆藏。
    《社会日报》(1930-1945),上海图书馆藏。
    《中国无线电》(1933-1939),上海图书馆藏。
    《上海无线电》(1935-1947),上海图书馆藏。
    《力报》(1937-1945年),上海图书馆藏。
    《生报》(1937-1940),上海图书馆藏。
    《上海生活》(1938-1941),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弹词画报》(1941),上海图书馆藏。
    《上海日报》(1938-1943),上海图书馆藏。
    《戏报》(1946-1948),上海图书馆藏。
    《上海书坛》(1948-1951),上海图书馆藏。
    西湖老人著:《西湖老人繁胜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范濂著:《云间据目抄》卷5《记风俗》,1928年奉贤褚氏重刊铅印本。
    徐树丕著:《识小录》卷4《梁姬传》,涵芬楼秘芨第一集。
    钱谦益著:《牧斋有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吴伟业著:《梅村家藏稿》,宣统三年(1911)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黄宗羲著:《南雷文定》,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钱泳著:《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李玉著:《清忠谱》,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李渔著:《闲情偶寄》,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顾禄著:《清嘉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顾公燮著:《消夏闲记选存》,吴中文献小丛书,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1940年3月。
    顾公燮著:《消夏闲记摘抄》,涵芬楼秘笈第二集。
    王士稹著:《分甘余话》,中华书局2006年版。
    王士稹著:《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柳兆薰著:《柳兆薰日记》,见《太平天国史料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顾震涛著:《吴门表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张春华、秦荣光、杨光辅著:《沪城岁事衢歌上海县竹枝词淞南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王韬:《瀛壖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王韬著:《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
    王韬著:《淞滨琐话》,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王韬著:《海陬冶游录》、《附录》、《余录》,载张廷华编:《香艳丛书》第20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池志潋著:《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葛元煦著:《沪游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胡祥翰编:《上海小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李维清著:《上海乡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徐珂著:《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
    陈无我著:《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镜影箫声初集》,光绪十三年问潮馆主人署检,上海图书馆藏。
    《镜影箫声二集》,光绪十四年问潮馆主人署检,上海图书馆藏。
    苏州博物馆等编辑:《丹午笔记吴城日记五石脂》,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姚公鹤著:《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蔡云万著:《蛰存斋笔记》,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郁慕侠著:《上海鳞爪》,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郁慕侠著:《上海鳞爪续集》,上海沪报馆出版部1935年版。
    何海鸣著:《求幸福斋随笔》,民国史料笔记丛刊,1916年初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陈邦贤著:《自勉斋随笔》,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郑逸梅著:《郑逸梅选集》第二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韦息予著:《上海》,大江书铺1932年发行。
    柳培潜编:《大上海指南》,中华书局1936年发行。
    许晚成编:《上海指南》,国光书店1938年8月发行。
    倪锡英著:《上海》,广州中华书局发行所1938年发行。
    王行正主编:《正行集》,正行弹词评话研究社1943年6月10日出版。
    上海大同业余弹词研究社编:《大同开篇汇集》,中国新光印书馆1946年6月出版。
    《说书名家弹词开篇选粹》,上海东方饭店无线电台1933年10月1日发行。
    陈子祯主编:《弹词开篇》第二集,上海国华电台、国华电器行1934年5月发行。
    赵稼秋编辑:《秋声集》,新声社1935年3月发行。
    倪高风著:《倪高风开篇集》,上海莲花出版馆1934年12月15日发行。
    沈陛云编辑:《开篇大王》,钟笑侬校正、黄异庵校正、陈瑞麟作谱,上海曼丽书局1938年7月发行。
    姜映清著:《映清女士弹词开篇》,家庭出版社社1936年2月初版。
    周良编:《苏州评弹旧闻钞》,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吴宗锡主编:《评弹文化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年版。
    周良、朱禧编著:《弹词目录汇抄弹词经眼录》,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版。
    周良著:《弹词经眼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周良主编:《苏州评弹文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周良主编:《苏州评弹书目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2000年版
    周良主编:《见证历史——二十世纪苏州评弹图像》,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版。
    周良主编:《评弹艺术》,共计45集。
    江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书坛口述历史》,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年版
    苏州评弹研究室编:《光裕社资料初辑》(1963)、《评弹传统书目流传概要及历代传人系脉》(1980)、《苏州评弹三十年大事记》(1980)、《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1983)、《明报、大光明报、戏报评弹史料辑》(1984)等(内部资料)。
    陈希安口述,李明访谈整理:《上海“说书先生”的日常生活及演艺生涯——访弹词名家陈希安》,第5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论坛会议论文,2011年10月,江苏常熟。
    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王维江、吕澍辑译:《另眼相看——晚清德语文献中的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版。
    《戏曲菁英》(上),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1辑(戏曲专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戏曲菁英》(下),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2辑(戏曲专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李秉新、徐俊元、石玉新主编:《中国近代娼妓史料》(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上海通志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书店1984年版。
    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上海地方史资料(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吴馨等修,姚文枏等纂:民国《上海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府县志辑第4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章腾纂:《贞丰拟乘》,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6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曹允源、李根源纂修:民国《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12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虞山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虞山镇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著:《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克利福德·格尔茨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欧文·戈夫曼著,黄爱华等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等泽:《人格的文化背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林·亨特著,姜进译:《新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林·亨特著,汪珍珠译:《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罗伯特·达恩顿著,萧知纬译:《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上、下),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阿英著:《小说闲谈》,1936年良友图书公司初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阿英著:《阿英说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阿英著:《晚清小说史》,凤凰出版社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阿英著:《阿英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潘光旦著:《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陈汝衡著:《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
    陈汝衡著:《说书史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赵景深著:《曲艺丛谈》,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
    胡士莹著:《弹词宝卷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谭正璧著:《评弹通考》,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
    谭正璧著:《弹词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徐慕云著:《梨园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左弦著:《评弹艺术浅谈》,中国曲艺出版社1981年版。
    周良著:《苏州评弹艺术初探》,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版。
    周良著:《再论苏州评弹艺术》,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周良主笔:《苏州评弹史稿》,古吴轩出版社2002年版。
    周良著:《苏州评话弹词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周良主编:《苏州评弹研究六十年》,古吴轩出版社2009年版。
    唐耿良口述,唐力行整理:《别梦依稀——我的说书生涯》,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鲍震培著:《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论稿》,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盛志梅著:《清代弹词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版。
    上海曲艺家协会编:《评弹艺术家评传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杨华生、张振国著:《上海老滑稽》,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梁淑安著:《南社戏剧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胡晓真著:《才女彻夜未眠》,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3年版。
    丹麦·易德波著:《扬州评话探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据1996年英文版。
    黄育馥著:《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三联书店1998年版。
    程华平著:《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孙玫著:《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
    苗怀明著:《二十世纪戏曲文献学述略》,中华书局2005年版。
    胡晓明主编:《近代上海戏曲系年初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杨柏岭著:《近代上海词学系年初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傅晓航、张秀莲主编:《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李孝悌著:《清末下层社会启蒙运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台北联经2005年版。
    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朱寿桐著:《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袁进著:《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存仁著:《抗战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邹依仁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一卷(1843-18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全1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熊月之著:《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李长莉著:《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齐卫平,朱敏彦,何继良著:《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欧梵著:《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的兴起,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乐正著:《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罗苏文著:《上海传奇——文明嬗变的侧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罗苏文著:《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中华书局2006年版。
    贺萧著:《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安克强著:《1927-1939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韩起澜著:《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小浜正子著:《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卢汉超著:《霓虹光圈之外:二十世纪初上海的日常生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李楠著:《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洪煜著:《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梅兰芳述;许姬传等记:《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娑婆生,包天笑著:《人间地狱》(全二册),上海滩与上海人(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海上说梦人(朱瘦菊)著:《歇浦潮》(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明恩溥(Arthur H. Smith)著:《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林达·约翰逊主编:《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朱小田著:《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乔治·蒙格雷迪安著:《莫里哀时代演员的生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柯克·约翰逊著:《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张赣生著:《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张英进著:《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唐力行等著:《苏州与徽州》,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唐力行著:《读史偶得:关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若干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魏绍昌编著:《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上海书店1996年版。
    魏绍昌编著:《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吴福辉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吴宗锡主编:《评弹文化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年版。
    杨义著:《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编:《沪滨掠影》,萧乾主编,新编文史笔记丛书第四辑,中华书局2005年版。
    韩邦庆著:《海上花列传》,岳麓书社2005年版。
    谢庆立著:《中国近现代通俗社会言情小说》,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陈平原著:《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伟著:《沪渎旧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郑逸梅、徐卓呆编著:《上海旧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
    李楠著:《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曹聚仁著:《我与我的世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鲁迅著:《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包天笑著:《钏影楼回忆录》、《钏影楼回忆录续编》,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四辑),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陈伯熙著:《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张恂孔著:《上海历史演义》(上),大南书局1934年版。
    柯尔登著:《从茶馆到收音机:评弹与1930年代上海文化的商业化》(Carlton Benson, From teahouse to radio:storytell ing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culture in 1930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Fall 1996, P73-140)。
    威廉·A·哈维兰著:《文化人类学》第10版,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周云瑞:《评弹唱腔流派初探》,《上海戏剧》1961年第10期。
    周云瑞:《评弹唱腔流派初探(续)》,《上海戏剧》1961年第11期。
    周云瑞:《评弹唱腔流派初探(续完)》,《上海戏剧》1961年第11期。
    黄永生、蔡伟中:《简论上海说唱的艺术特色与发展趋向——兼及上海说唱和苏州弹词的区别》,《上海戏剧》1990年第1期。
    许周鹣:《论明清弹词文化与吴地妇女》,《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芳草:《女弹词考》,《铁道师院学报》1999年第6期。
    周良:《评弹称谓辨析》,《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沈定卢:《清光绪十年至十八年间上海曲坛概况及书场经营方式》,《戏剧艺术》1991年第1期。
    夏玉才:《环境民俗与苏州弹词》,《艺术百家》1992年第3期。
    俞旭:《父亲和评弹》,《苏州杂志》2009年第5期。
    秦燕春:《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误区与盲点——“书场”缺失及与“案头”的百年分流》,《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秦燕春:《鸳蝴文人的民间情结——以案头弹词创作及评弹演出、发展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秦燕春:《“十里洋场”的“民间娱乐”——近世上海的评弹演出及其后续发展》,《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6期。
    沈鸿鑫:《评弹行的<出道录)》,《上海戏剧》2006年第7期。
    彭本乐:《借助电脑振兴评弹——兼谈高科技成果对评弹艺术的影响》,《上海艺术家》1996年第6期。
    彭本乐:《上海的书场、听众和评弹演员——当前评弹市场调查报告》,《上海艺术家》2000年第2期。
    孟兆臣:《从书场献艺到报纸连载——张智兰、庄耀亭、尹箴明的“评讲<聊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纪德君:《从案头走向书场——明清时期说书对小说的改编及其意义》,《文艺研究》2008年第10期。
    杨作铭:《以史为鉴,振兴评弹》,《上海艺术家》1998年第5期。
    蓝凡:《作为民俗艺术的评弹在当下上海文化中的地位及趋变》,《上海艺术家》1998年第5期。
    鲍震培:《晚清以来的弹词研究——兼论清代女作家弹词的文体定位》,《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鲍震培:《清代“女中丈夫”风尚与弹词小说女豪杰形象》,《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鲍震培:《明清时代江南才女文化的繁荣与弹词体小说》,《阅江学刊》2011年第6期。
    盛志梅:《试论清代弹词的江南文化特色》,《江淮论坛》2003年第1期。
    盛志梅:《简析清代书场弹词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征》,《中华戏曲》2004年第1期。
    盛志梅:《清代书场弹词之基本特征及其衰落原因》,《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盛志梅:《弹词渊源流变考述》,《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杨海滨:《苏南乡镇茶楼书场在苏州弹词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宋立中:《晚清上海弹词女艺人的职业生涯与历史命运》,《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
    胡晓真:《才女彻夜未眠——清代妇女弹词小说中的自我呈现》,《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5年第3期。
    胡晓真:《阅读反映与弹词小说的创作——清代女性叙事文学传统建立之一隅》,《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第8期。
    胡晓真:《秩序追求与末世恐惧——由弹词小说看晚清上海妇女的时代意识》,《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0年第8期。
    胡晓真:《闺情、革命与市场:由民初弹词小说家姜映清谈起》,见罗久蓉、吕妙芳著:《近代中国的妇女与文化》(1600-195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5月。
    胡晓真:《酗酒、疯癫与独身——清代女性弹词小说中的极端女性人物》,《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28期,2006年3月。
    孟蒙:《清代弹词文学论略》,《齐鲁学刊》,2002年第1期。
    叶文心:《从都市“奇观”到“辉煌”景象——1843-1945年的上海文化史》,《文汇报》2006年6月11日。
    许敏:《晚清上海的戏园和娱乐生活》,《史林》,1998年第3期。
    徐剑雄:《近代上海的京剧票友、票房(1911-1949)》,《史林》,2006年第4期。
    唐力行:《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唐力行:《超越地域的疆界:有关区域和区域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史林》,2008年第6期。
    唐力行:《从苏州到上海:评弹与都市文化圈的变迁》,《史林》2010年第4期。
    唐耿良:《缅怀评弹一支笔》,《上海戏剧》2002年第2期
    唐耿良口述,唐力行整理:《我的说书生涯》,《史林》2006年口述史增刊
    唐耿良口述,唐力行整理:《不思量自难忘:我在十年浩劫中的遭遇》,《史林》2007年口述史增刊。
    唐耿良口述,唐力行整理:《薪火相传:回忆六老艺人苏州评校授艺》,《东吴文化遗产》(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吴琛瑜:《“茶社弹词”——近代苏州的书场》,《东吴文化遗产》(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周巍:《1949年书坛“皇后选举”事件——苏州沪两地的舆论导向、大众心态与政府角色》,《东吴文化遗产》(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周巍:《明末清初至20世纪30年代江南“女弹词”研究——以苏州、上海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1期。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视野下的苏州评弹》,《史林》2010年第1期。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苏州评弹》,《史学月刊》2010年第8期。
    何其亮:《英语世界中的评弹研究》,载唐力行主编:《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3期,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葛涛:《声音记录下的社会变迁——20世纪初叶至1937年的上海唱片业》,《史林》2004年第6期。
    T.R.威利姆斯:《中心地理论》,《地理译报》1988第3期。
    葛本中:《中心地理论评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2期。
    张大卫:《克里斯塔勒与中心地理论》,《人文地理》1989年第4期。
    姜进:《历史研究的非线性化及其方法论问题》,《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姜进:《断裂与延续:1950年代上海的文化改造》,《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姜进:《追寻现代性:民国上海言情文化的历史解读》,《史林》2006年4期。
    姜进:《可疑的繁盛:日军阴影下的都市女性文化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王笛:《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对近年美国有关研究的述评》,《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樊卫国:《近代上海的奢侈消费》,《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12期。
    汤敏:《租界与上海戏曲的变革》,《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4期。
    范伯群:《移民都市与移民小说——论清末民初上海小说中的移民题材中长篇》,《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王家范:《从苏州到上海:区域整体研究的视界》,《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5期。
    周武:《小刀会起义、太平军战事与近代上海的崛起》,《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4期。
    周武:《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变迁散论》,《史林》2001年第3期。
    周武:《从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载《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汝信、赵士林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楼嘉军著:《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刘德恩著:《职员阶层的兴起——民国时期上海职员的生活与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汪英著:《上海广播与社会生活机制互动研究(1927-1937)》,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陈洁著:《苏州评弹艺术生存状态初探》,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硕士论文。
    徐剑雄著:《京剧与上海都市社会(1867—1949)》,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汪华著:《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朱琳著:《昆曲与近世江南社会生活》,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吴琛瑜著:《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以书场为中心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周巍著:《技艺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