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与意义—社会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建构(1978-200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中国正处于“双重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不同时期价值观念的叠合和冲突造成了典型的价值失范现象,社会缺乏整体的价值规范与标准,无论是外在的“物象”,还是内在的“意义”都处于无序状态。新的价值标准亟待确立,明确精神走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公共空间以公共生活为价值本体,表达了空间与人的关联和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在转型社会背景下,同样面临着“价值失范”和“价值建构”问题。
     本文从中国社会的现实背景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背景入手开展研究。首先,明确当前中国所处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现实,通过对“双重社会转型”背景、历史进程、特点和根本目标的梳理,探讨作为社会转型期典型特征——“价值失范”的发生机制和总体状况,并就中国社会“价值失范”的具体情况和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人类社会在思想意识上从“绝对意识到极限意识”的总体走向,在个体与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协调、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地域与全球的共生的基础上探讨当代中国新的价值整合运动,提出以“重塑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价值建构的基本内涵。其次,从城市公共空间的本体——城市公共生活入手,分析作为公共生活核心内容的“公共性”在东西方语境下内涵差异以及中国式困境。从公共活动的发生原点探究公共生活的核心价值,揭示公共生活在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样态,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框架。以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公共领域为主线梳理东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发展;以消费社会视域下的公共生活为主线分析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型,以及中国近三十年(1978-2008年)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建设状况;以日常生活视域下的公共交往为主线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当代(1978-2008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评述,探究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物象迷失”的深层原因。最后,针对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失范”,以“意义重塑”为主脉,对城市公共空间价值建构的内涵、机制、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
     论文主要有以下三个创新点:
     第一,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内涵进行全面的探究,从政治哲学、社会学等方面入手,挖掘其在政治、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内涵与价值,提出认识的基本框架,并以此为线索梳理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发展、当代转型和基本特征。
     第二,全面梳理1978-2008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基本状况,建立评述框架,就城市公共空间在功能使用、社会伦理和审美取向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今后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第三,汲取当代社会的整体价值走向,结合转型期社会价值建构的基本途径,提出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价值建构的内涵、机制、策略,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Today,China is experiencing the dual social reforming time. Traditional andmodern,modern and postmodern,the typical phenomenon of value anomie is resultingfrom the composite and conflict values in different periods. Lack of holistic value normsand standards in the society,whether it is external "image" or inherent "significance"are in a state of disorder. Establish the new value standards and to have a clear pathabout spirit has become a core issu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the contemporaryChinese society. The city public space takes the public life as the main value body,expressed spatial and human's connection and function of spatial in the real world. Inthe contex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urban public space is also facing the problem ofvalue anomie and value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conducts the research from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Chinese society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urban public space. Firstly,the article is clear about basicreality that currently China is in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by combing the background,histo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ndamental objective of “double socialtransformation”,discuss the initiation mechanism and general situation of“valueanomie”,which a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and thenanalysis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 anomie”in Chinesesociety. 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trend of ideology in human society which fromabsolute cognitive consciousness to ultimate consciousness,discuss the new valueintegration movement in China contemporarily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individual and class, coordin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combination of emotionaland rational and coexistence of regional and global.The article proposes the basicconnotation that it should carries on the value construction by remodeling the culturalpattern and the life style. Secondly,starting with the city's public life,ontology of urbanpublic space,the article analyzes "publicity",the core of public life,which differences in connotation under the context of East-West and dilemma in China. From the origin ofpublic activities,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ore values of public life,the basic pattern ofpublic life revealed in terms of political,economic,and everyday life,constructs atheoretical research framework of public urban space. This article combs the historicaldevelopment of East-West city public spatial,take the public domain that under politicalphilosophy sight as the main line;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urbanpublic space and capit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urban public space in the recent30years (1978-2008),regards the public life that based on the consumer society sight asthe main line;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city public space,take public interactionunder the daily life sight as the main line. On this basis,the author comprehensivelyreviews the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1978-2008) Chinese urban public space,toexplor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of urban public space "physical phenomena lost". Finally,in connection with the phenomenon“value anomie”of contemporary Chinese urbanpublic space,take“reshaping the meaning”as the main line,the article analyzedthoroughly the connotation,machine-processed and strategy of value construction ofurban public space.
     The paper mainly has following three innovation spot:
     First,carries on the comprehensive inquisition to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citypublic space,starting with political philosophy,sociology and other aspects,excavatesits meaning and value in politics,society,economy,life and other aspects,proposesthe basic framework of awareness and by which for clue to sort out the historicaldevelopment,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and basic features of urban public space.
     Second,comprehensively comb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urban public space'sconstruc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 during1978-2008,establishes areview framework,analyzes the problems on urban public space in the functional use,social ethics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city public space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Third,learns from contemporary society toward the general value trend,unionessential way of social value construction during transition period,proposes theconnotation,machine-processed and strategy of valu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ublicspa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re will be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urbanpublic spac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引文
①转引自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
    ②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③王新生.市民社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④汪晖,陈燕谷编.文虎与公共性[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⑤[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⑥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⑦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②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5-19
    ①转引自王晓东.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M],2005,P6
    ②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J].求是学刊,2003,30(5):44-50
    ③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④国际建协.马丘比丘宪章.1977.
    ①李少云.城市设计本土化——以现代城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②周俭.现代城市设计的环境和空间策略.城市规划,2009(3)
    ③王鹏.“显性”的城市设计观和“隐性”的城市设计观.世界建筑,2000(10)
    ④刘宛.论城市设计的作用与目标.国外城市规划,2001(2)
    ⑤刘宛.城市设计实践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⑥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⑦王世富.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⑧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⑨王世福.运动中的秩序——对城市设计实效的认识.城市规划,1999(8)
    ⑩金勇.城市设计实效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①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②余柏椿.城市设计的感性原则与方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2.
    ②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九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①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6.
    ②郑杭生,李强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大学出版社,1997.
    ③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
    ④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
    ①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37.
    ②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7.
    ①丁溪.知识经济[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55.
    ①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4.
    ①1960年美国人均GNI为2214美元,1970年为3636美元,资料来源:祝炜平.从四十年代投入、产出重心位移看我国未来经济布局战略[J].人文地理,1992(2).
    ①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1.
    ①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29.
    ②价值在各种哲学体系中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第一种“观念说”,认为价值是一种精神现象,只存在于人们对客体的评价意识之中。第二种“实体说”,认为价值一种独立存在的实体或现象体系。第三种“属性说”,认为价值是某些实体所固有的或在某些情况下产生的特殊属性。第四种“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关系现象。第五种“实践说”,是对关系说的提升。——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21-46.
    ③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9.
    ①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社会失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
    ①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变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②衣俊卿.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塑造[J].北方论丛,1995(4).
    ①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①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34.
    ②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34.
    ③吴良镛.北京宪章[R].北京:国际建协,1999.
    ②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2.
    ①吴良镛.北京宪章[R].北京:国际建协,1999.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15.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5.
    ③[美]唐纳德·沃斯特.侯文蕙译.自然的经济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70.
    ②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①引自《孟子》
    ②张康之.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的概念辨析[J].行政论坛,2003(4).
    ③王维国,宋洪云,高艳萍.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理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3.
    ①[美]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9.
    ①[英]史蒂文·卢克斯.阎克文译.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57-58.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43.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45.
    ①[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3.
    ②[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2.
    ①[美]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4.
    ②《论语子路》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15.
    ④《论语》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8-9.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67.
    ②[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
    ③[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①[日]川崎修著.斯日译.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②[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社,1999.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②[法]波德里亚著.全志钢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①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5-19.
    ②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J].求是学刊,2003,30(5):44-50.
    ③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④[英]卡莫纳等编著.冯江等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公共空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0.
    ①转引自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3):44-53.
    ②刘宛在其论著中明确提出“城市设计是一种通过控制公共空间的形成,促进城市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引自刘宛.城市设计实践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5.
    ①[奥]卡米诺·西特著.仲德崑译.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②[法]柯布西耶著.李浩译.明日之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③[英]G.卡伦著.刘杰等译.城市景观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④[美]E.N培根著.黄富厢等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①[美]罗伯特·文丘里等著.徐怡芳等译.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②[美]C.亚历山大等著.陈治业等译.城市设计新理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2.
    ③[卢森堡]罗伯·克里尔.金秋野等译.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④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51.
    ①[加]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②[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③Carr S.Public Spa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④[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①[挪威]诺波特·舒尔茨.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J].建筑师,第23期:225.
    ①[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79.
    ②Carr S.Public Spa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187
    ①转引自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97.
    ①[美]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
    ②[美]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2.
    ③[美]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8.
    ④[美]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5.
    ①[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上学林出版社,1999.29.
    ②[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上学林出版社,1999.32.
    ③[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上学林出版社,1999.2.
    ④[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上学林出版社,1999.21.
    ①转引自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
    ①转引自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
    ②[法]让·皮埃尔·韦尔南著.秦海鹰译.希腊思想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996.37.
    ③[法]皮埃尔·勒维克.王鹏等译.希腊的诞生灿烂的古典文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109.
    ④[法]让·皮埃尔·韦尔南著.秦海鹰译.希腊思想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1996.65.
    ①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0.
    ①[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8.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7.
    ①[美]斯皮罗·科斯托夫著.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15.
    ②[美]埃蒙德·N·培根著.黄富厢等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7.
    ③[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峻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69.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峻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03.
    ①易承志.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回溯[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5).
    ②转引自[美]马克·吉罗德著.郑炘等译.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10.
    ①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69.
    ②转引自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69.
    ①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6.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③转引自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0.
    ④河南郑州市北发现距今5300年前的古城,把中国古城历史推向了近6000年左右,这里的古城是具有防御职能的工事。转引自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8.
    ①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17.
    ②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市民”,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双重活动”和“单项活动”两类。一般手工业者除从事商业外,还从事农业活动,商人亦然,除从事手工业外,还从事农业活动。参见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59.
    ③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50.
    ④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371.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59.
    ①李瑞.北宋东京公共娱乐空间形态分析[J].南都学坛,2005(6).
    ①哈贝马斯在阐述欧洲中世纪的国王与领主的性质时使用的“代表的公共性”概念,对于分析中国帝王权力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分析工具。在欧洲中世纪的领主权力中,哈贝马斯指出,所有权与治理权是未分离的;所有权与公共性是一个意思,公共性意味着领主占有;特殊性和豁免性是领主所有制的真正核心,也是其“公共性”的核心。参见[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
    ②顾炎武《日知录·人聚》
    ③[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7.
    ①转引自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历史发展逻辑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67.
    ①周进.近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与社会近代化——以北京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8(01).
    ①何俊萍.会馆文化与会馆建筑.华中建筑.1998,16(2):11-13
    ②刘俊.中国市民社会广场研究.华中建筑.2000(2).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郭国良,徐建华译.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1.77.
    ①[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82.
    ②[美]C·莱特·米尔斯著.杨小东等译.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73.
    ③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2.
    ①[美]C·莱特·米尔斯著.杨小东等译.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71.
    ②福特主义以美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亨利福特的名字命名,特指大型的统一公司从事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一种工业体系。在这种工业体系中,每一个公司都由许多不同的专业部门组成,并且每一项产品的组建都由流水线装配而成。1910年到1916年,福特率先在美国的底特律工厂和停车场的T型车的生产中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从而创造了福特主义。引自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5.
    ③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所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
    ④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7.
    ⑤转引自夏莹.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基于早期鲍德利亚的一种批判理论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6.
    ①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17.
    ①[德]马克斯·舍勒著.李伯杰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4.
    ③[英]齐格蒙·鲍曼著.郇建立等译.后现代性及其缺憾[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66.
    ①转引自何小青.消费伦理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
    ②于光远.经济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983.
    ③王淼洋.经济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47.
    ④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
    ⑤[法]让··波德里亚著.林志明译.物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3.
    ①[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52-58.
    ②[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5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8.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7-168.
    ①赵玲.消费的人本理念[J].学海,2002(3):50.
    ①转引自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12.
    ①谢文蕙,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36.
    ①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64.
    ①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99.
    ①[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铦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
    ②[英]弗兰克·莫特著.余宁平译.消费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8.
    ③[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2.
    ②[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37.
    ③[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3.
    ①引自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生产[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0.
    ②空间生产的概念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在1970年提出的,他从空间的维度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消费社会、城市权利、主体意识城市化、城市变革的必要性、从本土到全球范围内不平衡发展等问题做了广泛的考察和论述。在他的经典之作《空间的生产》(1974年)中,他提出了当代社会已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production in space)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production ofspace)的重要观点,并认为这一转变是生产力自身的成长、以及知识在物质生产中的直接介入,其具体表现在具有一定历史性的城市的急速扩张、社会的普遍都市化,以及空间性组织问题等方面。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生产[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7.
    ③参见[美]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26.
    ④转引自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98.
    ①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98.
    ②转引自罗钢.消费文化读本[M].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9.
    ③莫天伟,莫弘之.市、集、生活形态的生成在商业空间的构建中恢复创造生活方式的能力[J].时代建筑,2005(2):16-21.
    ④[美]阿尔文·托夫勒著.孟广均等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191.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著.孟广均等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120.
    ②[英]西利亚·卢瑞著.张萍译.消费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68.
    ①转引自转引自罗钢.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9.
    ①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83.
    ②陈煜.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0年民生往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62.
    ③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它奠定了此后中国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参考陈煜.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0年民生往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50.
    ④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4.
    ①[美]麦克法奈尔著.谢亮生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5-198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759.
    ①转引自潘维,廉思.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77.
    ②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79.
    ③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95.
    ④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7.
    ⑤参考人民网党史百科[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5617/index.html.
    ⑥参考1949年档案(十一)新华社发表社论: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中国经济网[EB/OL].http://bn.ce.cn.
    ⑦董志凯.从建设工业城市到提高城市竞争力新中国城建理念的演进(1949-2001)[M].经济前沿,2003(8).
    ①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D].四川大学.2005,171.
    ②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7.
    ③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8.
    ①1957年末,设市城市177个,1960年末达到199个。全国城镇人口,1957年末9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5.4%;1960年末猛增到13073万人,占总人口的19.8%。三年净增人口3124万人。参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48.
    ①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8.
    ②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8.
    ③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8.
    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7.
    ①参考国家统计局系列报告之四: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R].国家统计局,2009.
    ②转引自范佳凤,冯伟伦.供给结构的调整与我国消费型社会的形成[J].集团经济研究,2006(13):64.
    ①参考国家统计局系列报告之四: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R].国家统计局,2009.
    ①牛凤瑞等.中国城市发展30年(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
    ②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81.
    ③新华月报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6.
    ①转引自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王绍光.私人时间与政治中国城市闲暇模式的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夏季刊:110.
    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编著.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41.
    ②李少云.城市设计本土化——以现代城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9.
    ①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D].成都:四川大学,2005,209.
    ②群桑,郭礼华.拉萨大昭寺街心广场建成[N].人民日报,1985-08-02.
    ①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292.
    ①官建文,万秀斌.大连看草[N].人民日报,1996-06-14.
    ①王永海.用建筑装点城市[N].人民日报,1996-01-10.林庆民.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大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N].人民日报,1996-01-11.官建文,万秀斌.大连看草[N].人民日报,1996-06-14.段存章,刘大保.绿色的启示走向文明的大连(上篇)[N].人民日报,1997-01-07.马利.构筑都市的灵魂走向文明的大连(中篇)[N].人民日报,1997-01-08.
    ②周彦华.大连城市广场形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25.
    ③牛慧恩.城市中心广场主导功能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2(1).
    ①徐望川.从“皇城”到“天府广场”——一部建设的历史还是破坏的历史[J].时代建筑,2002(1):35.
    ①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
    ①张立,沈亮.鸡西市反复造假欺瞒中央温总理三次批示追查真相[N].南方周末,2004-08-05.
    ①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284.
    ①转引自王晓东.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M],2005.1.
    ②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5-19.
    ③转引自王晓东.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M],2005.6.
    ①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J].求是学刊,2003,30(5):44-50
    ②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③[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397
    ④[英]尼格尔·泰勒著,李白玉等译.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①转引自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210
    ①王国有.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M],2005.12
    ②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307
    ③[匈]卢卡奇.审美特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1986,1
    ③[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02.
    ①[美]爱德华·W·索亚.后现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10.
    ②冯雷.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
    ①[西]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04.
    ②[挪威]诺伯特·舒尔茨.王淳隆译.实存·空间·建筑[M].台湾:台隆书店,1985,11.
    ③[挪威]诺波特·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台北:尚林出版社.1986,61.
    ①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91
    ②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
    ③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3
    ④Stephen Carr,Mark Francis,Leanne G Rivlin,Andrew M.Stone.Public Space[M].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5,50
    ①转引自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3).
    ①[英]Matthew Carmona编著.冯江等译.城市设计的维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②转引自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2.
    ①[英]Matthew Carmona编著.冯江等译.城市设计的维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5
    ①[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5
    ①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6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0.
    ②[美]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11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33.
    ①斯特凡纳·托内拉著黄春晓陈烨译,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学[J].国际城市规划,2009(4).
    ①[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36.
    ②[美]乔治·盖洛普.操纵人类命运的九大力量[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117.
    ③转引自赵海月.政治冷漠现象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1995,(6).
    ①刘德霓.当代中国政治冷漠现象的成因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2,(1):144,143.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6
    ③许纪霖.市民社会及其话语的构建.新世纪的思想地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42
    ①沈祉杏.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3
    ②[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02.
    ①王伟光.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1978-2008)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2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1.
    ①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91.
    ②于海.中国城市丧失个性魅力专家忧北京沦为二手香港[N].中国新闻周刊,2005-05-12.
    ①周在春.上海人民广场改建设计[J].规划师,1998(1).
    ②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规划控制与引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51.
    ①[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44.
    ①吴伟余.中国旅游报,2004-05-28.
    ②王维仁.关于城市广场公共性的思考[J].新建筑,2003(3).
    ③刘伟.当前公共领域的特征分析[EB/OL].
    ①转引自[美]肯尼斯·科尔森.游宏滔等译.大规划——城市设计的魅惑和荒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7.
    ①[美]斯皮罗·科斯托夫.邓东译.城市的组合——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形态元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72.
    ①冷平生.城市植物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②快速推进郊区基础设施建设[N].城市导报,2002-12-05.
    ①参见王金鲁.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文物宝华的关系[J].北京文博,1995(2):20-21.
    ②冯骥才.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1.
    ③转引自李舒雅.谁偷走了城市的灵魂[J].人民画报.2006(11).
    ①杨宇振.焦饰的欢颜:全球流动空间中的中国城市美化[J].国际城市规划,2010(1).
    ②崔雪.形象工程的危害和根源[J].城市开发,2004(3).
    ①[美]丹尼斯·米都斯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M].吉林:吉林出版社,1997.
    ①[英]波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8.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9.
    ②潘维,廉思.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24.
    ①潘维,廉思.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30.
    ②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15.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5.
    ③[美]唐纳德·沃斯特.侯文蕙译.自然的经济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70.
    ①[德]于·哈贝马斯.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②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79.
    ①梁鹤年.城市设计与真善美追求[J].城市规划,1999(1):49.
    ②[英]杰夫里·怀特海德著.王晓秦译.经济学(第15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78.
    ①[美]柯林·罗.拼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①[英]麦克·哈格著.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②[丹麦]杨·盖尔著.欧阳文,徐哲文译.人性化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①吴良镛.北京宪章[R].北京:国际建协,1999.
    ①史永高,仲德崑.文化趋同与异质抵抗:地域主义建筑辨析及其当代的意义[J].建筑师,2005(6).
    ②何小娥.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J].中外建筑,2004(2).
    ①[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
    ③[美]理查德·桑内特著.李继宏译.公共人的衰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①[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
    ②[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③[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田晓菲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④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4-40.
    ①[德]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转引自: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7.
    ②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4.
    ①陈力君,黄擎.言说与不可言说—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精神的话语流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4(1):229.
    ①程晓喜.建筑评论的传播观[J].华中建筑,2007(2).
    ②程晓喜.建筑评论的传播观[J].华中建筑,2007(2).
    ①崔勇.关于建筑评论学的思考与构想[J].建筑.1999(12).
    ②章明.当代中国建筑的文化价值认同[D].上海:同济大学.
    ③朱剑飞.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9.
    ④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国际竞赛方案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①张光芒.启蒙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46.
    ①[法]齐尔格特·鲍曼著.高华等译.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①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三联书店,2004.
    ②郭建,孙惠莲.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伦理意蕴[J].城市规划,2007,31(7).
    ①王宁.回归生活世界与提升人文精神——兼对当前城市规划技术化倾向的批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1(6).
    ①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61.
    ①[美]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的形象[J].建筑师,1984.19.
    ①陈勇.城市生态支持系统[J].城市发展研究,1998(5):18-20.
    ①[挪]诺波特·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台北:尚林出版社,1986.18.
    ①[挪]诺波特·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台湾:尚林出版社,1986.32.
    ②史永高,仲德崑.文化趋同与异质抵抗:地域主义建筑辨析及其当代的意义[J].建筑师,2005(6).
    ①[荷]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著.王丙辰译.批判性地域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②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华中建筑,1997(2).
    ①史永高,仲德崑.文化趋同与异质抵抗:地域主义建筑辨析及其当代的意义[J].建筑师,2005(6).
    ①郑时龄,薛密编译.黑川纪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5-3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夏之放.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4]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5]黄俊杰.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徐岱.美学新概念[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7]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8]王伟光.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1978-2008)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孙正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王新生.市民社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11]王雅林、董鸿林.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2]衣俊卿.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3]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6]章仁彪.哲学导论新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17]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8]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9]赵馥洁.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0]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21]郑杭生,李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大学出版社,1997.
    [22]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2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4]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变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25]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6]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7]基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8]陈煜.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0年民生往事.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9]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0]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1]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2]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M]:转型·分化·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4]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5]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6]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7]何小青.消费伦理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8]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9]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0]王军.城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1]华揽洪.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1949-1979)[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2]冯骥才.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3]牛凤瑞等.中国城市发展30年(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4]薛求理著.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5]邹德侬,王明贤,张向炜著.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纵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6]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47]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8]董鉴涨.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9]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0]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51]刘永德等.建筑外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52]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4]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5]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6]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7]陈旭光.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8]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9]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0]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61]汤桦.营造乌托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2]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63]谢文蕙,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64]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5]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6]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7]吴明伟,孔令龙.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68]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69]钱健,宋雷.建筑外环境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70]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1]王佐.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整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72]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3]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4]新闻周刊杂志社编.第N城一座城市和它承载的价值[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75]李程骅.商业新业态——城市消费大变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76]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77]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8]蔡永洁.城市广场:历史脉络·发展动力·空间品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79]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80]张钦楠.特色取胜——建筑理论的探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1]王世富.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2]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
    [83]李少云.城市设计本土化——以现代城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4]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编著.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5]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6]冯雷.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87]成砚.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8]刘宛.城市设计实践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9]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90][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91][法]让·皮埃尔·韦尔南著.秦海鹰译.希腊思想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1996.
    [92][美]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9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94][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95][德]马克思·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96][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97][法]让·波德里亚著.全志钢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8][南非]保罗·希利亚斯著.曾国屏译.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99][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田晓菲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00][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郭国良,徐建华译.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1.
    [101][英]弗兰克·莫特著.余宁平译.消费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2][法]皮埃尔·勒维克著.王鹏等译.希腊的诞生——灿烂的古典文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103][匈]卢卡奇.审美特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0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5][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06][英]F·吉伯德等著.程里尧译.市镇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107][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8][美]埃蒙德· N·培根著.黄富厢等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9][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峻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0][美]斯皮罗·科斯托夫著.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1][美]马克·吉罗德著.郑炘等译.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2][英]尼格尔·泰勒著.李白玉等译.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3][加]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14][卢森堡]罗伯·克里尔著.金秋野等译.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15][美]R·E·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16][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17][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编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18][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9][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120][英]西利亚·卢瑞著.张萍译.消费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1][美]戴维·戈斯林著.陈雪明译.美国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122][英]Matthew Carmona编著.冯江等译.城市设计的维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23][美]肯尼思·科尔森著.游宏滔等译.大规划城市设计的魅惑和荒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4][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5][丹麦]扬·盖尔著.人性化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26][美]史蒂文·卢克斯著.阎克文译.个人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27][德]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4
    [128][日]川崎修著.斯日译.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29][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30][英]G·卡伦著.刘杰等译.城市景观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131][美]C·亚历山大等著.陈治业等译.城市设计新理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2.
    [132][美]斯皮罗·科斯托夫著.邓东译.城市的组合——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形态元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33][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34][荷]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著.王丙辰译.批判性地域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35]章明.当代中国建筑的文化价值认同(1978-2008)[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36]江天风.资本逻辑与建筑生产——关于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建筑认识[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37]甘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环境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38]季松.从空间到文化从物质到符号——消费文化对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9.
    [139]张雪伟.日常生活空间研究——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D].上海:同济大学,2007.
    [140]左辅强.城市公共空间柔性更新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141]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D].成都:四川大学,2005.
    [142]李文.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143]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144]周彦华.大连城市广场形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145]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华中建筑,1997.
    [146]崔勇.关于建筑评论学的思考与构想[J].建筑,1999.
    [147]梁鹤年.城市设计与真善美追求[J].城市规划,1999.
    [148]王绍光.私人时间与政治——中国城市闲暇模式的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
    [149]董志凯.从建设工业城市到提高城市竞争力——新中国城建理念的演进(1949-2001)[J].经济前沿,2003.
    [150]周在春.上海人民广场改建设计[J].规划师,1998.
    [151]何俊萍.会馆文化与会馆建筑[J].华中建筑,1998.
    [152]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153]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J].求是学刊,2003.
    [154]焦文峰.韦伯科层制理论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155]刘俊.中国市民社会广场研究[J].华中建筑,2000.
    [156]张康之.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的概念辨析[J].行政论坛,2003.
    [157]王维仁.关于城市广场公共性的思考[J].新建筑,2003.
    [158]莫天伟,莫弘之.市、集、生活形态的生成——在商业空间的构建中恢复创造生活方式的能力[J].时代建筑,2005.
    [159]史永高,仲德崑.文化趋同与异质抵抗:地域主义建筑辨析及其当代的意义[J].建筑师,2005.
    [160]王宁.回归生活世界与提升人文精神——兼对当前城市规划技术化倾向的批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1.
    [161]陈力君,黄擎.言说与不可言说——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精神的话语流变[J].社会科学,2004.
    [162]陈勇.城市生态支持系统[J].城市发展研究,1998.
    [163]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
    [164]斯特凡纳·托内拉著.黄春晓,陈烨译.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学[J].国际城市规划,2009.
    [165]范佳凤,冯伟伦.供给结构的调整与我国消费型社会的形成[J].集团经济研究.2006.
    [166]郭建,孙惠莲.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伦理意蕴[J].城市规划2007,31卷第7期
    [167]程晓喜.建筑评论的传播观[J].华中建筑,2007.
    [168]何小娥.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J].中外建筑,2004.
    [169]徐望川.从“皇城”到“天府广场”——一部建设的历史还是破坏的历史[J].时代建筑,2002.
    [170]牛慧恩.城市中心广场主导功能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2.
    [171]崔雪.形象工程的危害和根源[J].城市开发,2004.
    [172]杨宇振.焦饰的欢颜:全球流动空间中的中国城市美化[J].国际城市规划,2010.
    [173] ChristopherAlexander, Hajo Neis,ArtemisAnninou, Ingrid King, ANew Theory ofUrban Desig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74] Carr S.Public Spa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75] Stephen Carr,Mark Francis,Leanne G Rivlin,Andrew M.Stone.PublicSpa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76] David Gosling.The Evolution ofAmerican Urban Design:AChronologicalAnthology[M].Academy Press2001.
    [177] Peter Hall.Cities of Tomorrow: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the Twentieth Century[M].Blackwell Publishing2002.
    [178] J C Moughtin.Urban Design: Street and Square[M].Architectural Press,2003.
    [179] J C Moughtin,Rafael Cuesta,Christine Sarris,Paola Signoretta,Urban Design: Methodand Techniques[M].Architectural Press,2003.
    [180] Wiley.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Standards.Urban DesignAssociates,2006.
    [181] Malcolm Moor.Urban Design Futures.Routledge,2006.
    [182] Michael Larice,Elizabeth Macdonald.The Urban Design Reader.Routledge,2006
    [183]红网http://hn.rednet.cn/c/2008/03/11/1481557.html
    [184]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2011-06/05/content_22716982.html
    [185]金羊网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2-06/14/content_375640.html
    [186] http://bn.ce.cn
    [187]人民网党史百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5617/index.html
    [188]人民网《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9178994.html
    [189]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6513189.html
    [190]合肥晚报http://epaper.hf365.com/hfwb/html/2011-01/05/content_367608.html
    [191]中国政协新闻网http://cppcc.people.com.cn/GB/11832680.html
    [192]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6-09/25/content_5133132.html
    [193] http://old.jfdaily.com/gb/jfxww/yaowen/pinglun/userobject1ai1790777.html
    [194]人民网http://leaders.people.com.cn/GB/11821290.html
    [195]中国国家地理网http://news.dili360.com/hjda/hjbh/2010/0629/28287.shtml
    [196]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4-06/28/content_1938067.html
    [197]艾凯数据研究中心http://www.icandata.com/data/200906/060312143H009.html
    [198]中国画报http://news.sina.com.cn/c/2004-06-08/15033393083.shtml
    [199] http://pic.people.com.cn/GB/31655/579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