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共同体的边界变迁与村落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考察了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一个城郊村落共同体在自然地理边界、经济边界、政治边界、身份边界、文化边界等方面的变迁过程,并把村落边界变迁视为村落结构性转型的标志,讨论现代化背景中村落共同体终结、转型和复兴的前景和命运。
     边界的功能在于区分。边界既具有的区隔特征,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又是一个关系性的概念,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接方式。社会边界是微观社会关系和宏观社会结构的区分和联系方式,构成持续变化而又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村落共同体边界体现了村落共同体与国家、市场、城市等广阔社会之间的隔离程度与链接方式。
     传统村落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共同体,为农民提供了有秩序的生活世界和稳定的社会意义归属。现代化过程中,随着民族国家力量的渗透、市场化逻辑的侵蚀,传统村落共同体淹没在大众社会的浪潮中。村落共同体能否继续存在,以及在何种意义上存在,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坚持逆城市化的、封闭的传统村落固然不可取,但是“村落终结”的结论同样偏颇,二者之间形成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连续体(continuum),对村落命运的探讨需要在这个连续体中展开。
     自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共同体”的概念以来,共同体与社会的区分成为思考现代社会转型的一种重要维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市场经济规则无所不在的渗透和均质化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村落边界越来越开放,共同体与社会融为一体,为社会所取代,村落共同体成为一种逾行逾远的历史传统,村落共同体注定将走向终结。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社会个人主义盛行,社会流动加快,社会风险不断增加,现代性同时意味着现代性危机,共同体作为安全和归属感的源泉,成为回应现代性危机的社会反向运动而复兴。在这种理论视角下,村落共同体可以通过转型继续成为有价值的社会存在,并激起人们持续的怀旧之情。
     从知识社会学的观点看,社会边界体现了美国社会学家彼得·伯格所说的“现实的社会建构”双重过程。一方面,社会边界通过多重二元编码把复杂的社会关系类别化和范畴化,指出了现实世界中主体多元化、差异化、不可通约的区隔性特征,揭示了社会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对立、冲突;另一方面,社会边界是一个联系性概念,通过放飞“社会学的想象力”,通过公共领域内公开、充分的讨论,通过持续反思的辩证思维过程,边界可以重新划定,“理想类型”可以重新建构。在社会建构性意义上,村落共同体的边界如何变化,取决于我们把何种社会现实视为正当(justice)和可取(desirable)。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结论是:村落共同体及其边界体现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观察视角,村落边界是农民获得经济支持,实现身份认同、权利维护、意义归属的家园,是抵御极端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国家和市场蕴含的社会风险的城垣和堡垒。消除边界的社会区隔,实现村落与社会的有效链接,关键在于促使真正意义上“农民”意识的觉醒,通过对农民赋权来建构农民新的身份认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农民的参与式发展、自主性发展。考察村落共同体的边界,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发现社会,保卫社会,展现社会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he geographic, economic, politic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changes of a suburban vill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changes of village boundaries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s a transformation symbol of village which reveals the vanishing, transitional or recovering fate of the village community in the future.
     The function of boundary is to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which macro-social structure and micro-social relationships are formed. Social boundaries reflect both the segmentation and connec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Village boundaries reflect the distinction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village and broad society such as state, market and the city.
     Traditional village is a community with clear boundaries which provide farmers peaceful social order and life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both the penetration of modern national power and the encroachment of market logic burie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community under the waves of mass society. Can village community continue to exist, and exist in what sense? These questions become highly concerne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The opinion which upholds inverse urbanization and traditional closed village community is not as desirable as the opinion which upholds the vanishing of the village community. The discussions about the fate of the village will be preceded between these continuums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Tonnies'theory about distinction between community and socie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mension in explaining modern social transformations. With the penetrations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homogeneous mass consumption society, someone think that the village community will come to an end and be replaced by society. Others think that the community has aroused people's continuing nostalgia as a source of security and belonging with the growth of modern individualism and modernity social risk. Therefore, the community is far from disappearing, but to revival due to modernization and individualism. From this perspective, village community can continue to be a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social being through trans 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f knowledge, social boundaries reflec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ocial reality. On one hand, social boundaries put complex social relations into neatly orders through multiple binary encoding by categorizing and conceptualizing, reveal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versific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incommensurable feature of social relations in daily life which means contradictions, confrontation and conflicts. On the other hand, Social boundary is a relative-relationship concept which embodies connection ways of social relations. Through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and ongoing dialectic reflection in public sphere, boundaries can be re-demarcated and "ideal type" can be reconstructed.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m perspective, the fate of the village community is derived from how we see it as legitimate and desirabl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is that the village community boundaries are the places for peasants to fight against the risk brought by state and the market, to achieve economic support, identity, rights, and significance attributions. The research about village community boundaries base on peasant's autonomy and empowerment can help us find the existence of society and defend for it, thus highlighting the humanistic value of social science.
引文
① 李培林指出,一个完整的传统村落具有高度重合的五种边界,即社会边界、文化边界、行政边界、自然边界和经济边界(李培林,2004)。Wolf与开放共同体相比较,提出了封闭共同体的概念,指出村落具有区分内、外的明确边界(Wolf.1955:456)。
    ② 波普金反对使用“渗透”、“侵蚀”等类似的词,认为它们带有道义经济学的理论倾向,把村落共同体理想化,忽略了村落内部主动寻求变革的动机和力量,忽略了国家和市场对农村变迁的积极效应(Popkin,1979:34)。
    ③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④ 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表述为:“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世界银行,1997:1)
    ⑤ Summers.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Sociology.Vol.12 (1986), PP.347-371.
    ⑥ 孟德拉斯的《农民的终结》、李培林的《村落的终结》观点与结论尽管审慎,如李培林也认为:“一个由亲缘、地缘、宗族、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深层社会网络连结的村落乡土社会,其终结问题不是非农化和工业化就能解决的。”(李培林,2002)但是也足以体现历史进步主义乐观情绪。李国庆认为,当前中国农村正经历从以家庭和村集体为主体的村落类型向以各种功能组织为主体的村落类型的转变。功能组织是一种以谋求特定利益为目的的利益组织,而不是全体成员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李国庆,2005)
    ⑦ 伯格认为:曼海姆强调了乌托邦思想的重要性,它(就像意识形态一样)可以产生一种扭转既有社会现实的意象,(但与意识形态不同的是)它有动力将既有现实转变成其乌托邦想象(伯格,2009)。
    ⑧ Handy, Jim. Almost Idiotic Wretchedness:a Long History of Blaming Peasant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6: 2 (2009).pp.325-344.
    ⑨ Willems, Emilio. Peasantry and City:Cultural 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 European Cas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72, No.3 (Jun.,1970), pp.528-544.
    ⑩ [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页。
    11 毛丹:“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2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47页。
    13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4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5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
    17 Lobao, Linda and Katherine Meyer. The Great Agricultural Transition:Crisis, Chang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wentieth Century US Farming.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 27(2001), PP.103-124.
    18 Mendras, Henri. The Invention of the Peasantry:a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Post-World War Ⅱ French Sociology, franc.sociol.43, Supplement, (2002), PP.157-171.
    19 [日]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4页。
    20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2-137页。
    21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2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23 Shanin, Teodor. 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 Selected Readings. Basil Blackwell.1987.
    24 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25 [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26 例如布洛维认为劳力、货币、自然的商品化分别构成第一、二、三波市场化浪潮,引发的乌托邦社会学、政策社会学、公共社会学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学回应。
    27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8 [美]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66页。
    29 Zoomers,Annelies.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in Latin America: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side. Social scientist, vol.30. No.11/12. (2002), pp.61-84.
    30 Powel son, John P. and Anatole A. Solow,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360(1965),pp.48-62.
    31 吕新雨:“新乡土主义,还是城市贫民窟?”,《开放时代》,2010年第4期。
    32 国家统计局第一、二次农业普查数据。
    33 陆大道:中经网,2006年7月13日
    34 毛丹:“村庄的大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第4页。
    35 宋斌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理论探讨》,2004年第3期,第51页。
    36 Guo, X. It's All a Matter of Hats:Rural Urbaniz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29:1, (2001), pp.109-128.
    37 Summers.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Sociology.Vol.2 (1986), PP.347-371.
    38 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39 [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40 借用伯格的观点:现实是一种知识的社会建构。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则意味着我们的思绪脱离日常生活的现实,进入一个可以进行哲学思辨、和公开讨论的体现主体意志和人文色彩的意义领域。
    41 转引自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页。
    42 Lamont, Michele and ViragMoolnar. The Study of Boundaries in the Scienc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8(2002), pp.167-195.
    43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44 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45 马戎:“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46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47 Lei,Guang. Rural Taste, Urban Fashions: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Rural/Urban Differ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3.
    48 方文:《学科制度与社会认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9 吕大乐:“中产小区:阶级构成与道德秩序的建立”,《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50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51 李琼:《冲突的构成及其边界》,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52 Plato. The Republ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53 布迪厄说:一个集团在官方分类中的显现与缺失或者能否摆脱无名的幽暗存在状态“取决于他能否被认识、关注和承认,从而在社会秩序中赢得一席之地。”(Bourdieu,1984:481)福柯对于话语系统中的理性与疯癫、可说与不可说的话语,真理与非真理的边界区分提供了观察社会的新的视角。(柯林斯,2006)。鲍曼说:“在所有方面,知识的取得来自于怎样来制造差别,怎样使统一体区分开来,怎样给差别更多的特殊性。”(鲍曼,2002:246)
    54 例如就国内目前高度关注的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的研究,社会边界比阶级、阶层分析方法有明显的理论解释优势。边界提供了多样的、具有显著社会区隔意义的分类标准,既包括客观的阶级阶层分类标准,又包括社会成员的主观认同感受,边界的区隔程度可用来测量阶级、阶层共同体是否形成,阶级、阶层之间的敌对和冲突程度,对社会不公的容忍程度,对社会合法性的认可程度等。
    55 Plato. The Republ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000.
    57 涂尔干说:“偶像是一种很神圣的物体,而神圣是人类所公认的至高无上的东西,然而,偶像往往只不过是一块石头或一块木头,其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法]涂尔干,2002年)
    58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17页。
    59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60 [美]柯林斯:《发现社会之旅》,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页。
    61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9页。
    62 [法]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91页。布迪厄也接受了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分类方法:“一个特定的社会形式中的所有行动者,都共享着一系列基本的知觉框架,这种知觉框架通过成对的对立的形容词——它们被普遍用于区别与限定实践领域中大量的人与事物——开始其对象化活动。”(布迪厄,1984:468)
    63 中国文化称之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64 方文:《学科制度与社会认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85-487页。
    65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66 [美]柯林斯:“冲突社会学中的涂尔干传统”,《涂尔干社会学》,亚历山大编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67 [美]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121页。
    68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页。
    69 [英]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70 [美]巴特摩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四十年回眸”,《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71 马歇尔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二者不是不相容的。平等是建立在个人自由基础之上的机会平等,遵循自由契约原则,市场化条件下契约自由与经济阶级之间事实的不平等。只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为社会所认可,平等和自由则是相容的(马歇尔,1950)。
    72 [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朱红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73 [德]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74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对荣誉、财产和权力的追逐而产生的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僭主政体及其个体,作为理想城邦的三种堕落政体形式,民主政体则包含多种制度和生活模式。(柏拉图,2003)柯林斯也把财产、权力和荣誉作为社会冲突和斗争争夺的对象(柯林斯,2006)。
    75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Routledge &Kegan Paul.1984.
    76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Routledge &Kegan Paul.1984. P7, p19.
    77 [美]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Routledge &Kegan Paul.1984. P578.
    79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Routledge &KeganPaul.1984.p372。
    80 [法]布迪厄:《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
    81 [法]布迪厄:《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193页。
    82 Kerbo称之为制度歧视(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也就是通过教育、家庭等基本制度产生的社会化过程造成的社会歧视。
    83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Routledge &Kegan Paul.1984.P.471.
    84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对于社会行动者与社会结构关系的论述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吉登斯,2003)。社会性边界与象征性边界的关系也可参见Lamont(Lamont,2002:17).
    85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Routledge &Kegan Paul.1984.P169, pp245-256.
    86 Kearney M.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The Anthropology of Global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ism.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 24 (1995), pp.547-565.
    87 Harrison, Simon. Cultural Boundaries. Anthropology Today.Vol.15, No.5 (Oct,1999), pp.10-13.
    88 [美]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8页。
    89 [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0 Lamont, Michele and Virag Moolnar. The Study of Boundaries in the Scienc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8 (2002), pp.167-195.
    91 [美]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92 滕尼斯把共同体与社会相比较,认为共同体是一种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体:鲍曼认为共同体与个人自由之间存在冲突,人类在追求归属感和稳定的秩序的同时,也追求自由,共同体只具有象征意义(鲍曼,2003);个人主义者更强调个人之间的契约性关系,而视共同体仅仅是一种工具性集体主义(巴特摩尔,2007)。
    93 [美]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7页。
    94 Harrison, Simon. Cultural Boundaries. Anthropology Today. Vol.15, No.5 (Oct.,1999), pp.10-13.
    95 Sanders, Jim M.Ethnic Boundaries and Identity in Plural Societ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8 (2002), pp.327-357.
    96 Fuller, Sylvia. Creating and Contesting Boundaries:Exploring the Dynamics of Conflict and Classification. Sociological Forum. Vol.18. No.1 (M arch.2003), pp.3-30.
    97 Jenkins. Social Identity. London:Rout ledge.1996.
    98 Wallman, Sandra. The Boundaries of Race:Processes of Ethnicity in England. New Series. Vol.13, No.2(Jun., 1978), pp.200-217.
    99 Ross, Corey. East Germans and the Berlin Wall:Popular Opinion and Social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the Border Closure of August 1961.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Vol.39. No.1. (2004). Pp.25-43.
    100 Erikson. Wayward Puritans,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1966), p.11.
    101 Kerbo.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 McGraw Hill. (2008), p.42.
    102 [美]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45页。
    103 用下岗失业人员来表述这种现象,无疑是把涉及的人当作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个人困境引发的是个人困扰,群体困境引发的是社会问题。
    104 边界冲突(Conflict)、边界争端(Dispute)边界紊乱(Dissonance)都表达了边界处于争议中的状态。
    105 Wallman, Sandra. The Boundaries of Race:Processes of Ethnicity in England. Man, New Serie.Vol.13, No. 2(Jun.,1978), pp.200-217.
    106 Fuller, Sylvia. Creating and Contesting Boundaries:Exploringthe Dynamics of Conflict and Classification Sociological Forum.Vol.18.No.1 (March.2003), pp.3-30.
    107 [美]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7页。
    108 默顿认为,社会内聚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文化上导致的社会内聚,组织上导致的社会内聚,结构语境上导致的社会内聚(默顿,2006)。
    109 蒂利的“我们,他们、你们”分类中的“你们”,鲍曼所说的共同体之外的“陌生人”描述了社会边界中人的不确定存在状态(鲍曼,2002:192)。
    110 Healey, Joserph F. Race, Ethnicity, Gender, and Class. California:Pine Forge Press.1995. P.24.
    111 Shimon i, Baruch. Cultural Borders Hybridization, and a Sense of Boundaries in Thailand, Mexican and Israel Journal of An thropological Research.Vol.62, No.2, and (2006).pp.217-234.
    112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511页。
    113 Alvarez, Jr, Robert R. The Mexican-US border:The Making of an Anthropology of Borderlands. Annual Review ofAnthropology.Vol.24(1995), pp.447-470.
    114 [美]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6页。
    115 [美]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49-152页。
    116 Alvarez, Jr, Robert R.The Mexican-US border:The Making of an Anthropology of Borderland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24(1995), pp.447-470.
    117 Kerbo, Harold R.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 McGraw Hill.2008. pp120.
    118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寡头政体下的城邦是双城,也就是分裂的城邦(柏拉图,2003:262),马克思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119 Race是指基于自然生理差异形成的人类种群,译为“种族”:而ethnicity是指赋予自然生理差异以社会意义,形成的不同群体认同,译为“族群”。
    120 Wallman, Sandra. The Boundaries of Race:Processes of Ethnicity in England. New Series.Vol.13, No.2(Jun., 1978), pp.200-217.
    121 Kerbo, Harold R.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 McGraw Hill.2008.
    122 Kerbo, Harold R.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 McGraw Hill.2008, p.309.
    123 Emirbayer, Mustafa. 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3, No.2 (Sep 1997), pp.281-317.
    124 Barth F.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oston:Little, Brown. (1969).p.15.
    125 Emirbayer, Mustafa. 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3, No.2 (Sep 1997), pp.281-317.
    126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Routledge &Kegan Paul.1984.
    127 [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328页。
    128 [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129 [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326,352页。相反,柯林斯在评价米德时说:“米德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不能解释权力和分层现象。”(柯林斯,2006:284)
    130 Rawls, John.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131 Gerson, Judith M. and Kathy Peiss. Boundaries,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Reconcep tualizing 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s.Vol.32, No.4 (Apr.1985), pp317-331.
    132 人类个体具有两种行为倾向,社会合作和社会冲突,从狭义上,仅有前者才是社会性的,后者是反社会性的,但是,从广义上讲,二者都是社会性的(米德,1999:328)。
    Shanin, Teodor.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 Selected Readings. Basil Blackwell.1987.
    134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12页。
    135 斯科特针对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写道:“集体农庄要代替村社或村庄,机器要代替马拉犁和人力,无产阶级工人要代替农民,科学农业要代替传统和迷信,教育要代替无知,富饶要代替贫困的生存经济。集体化意味着农民与其生活方式的结束。”(斯科特,2004:281)
    136 Ploeg, Van der, Jan Douwe and Ye Jingzhong.'Multiple Job Holding in Rural Villages and the Chinese Road to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37:3, (2010), pp.513-530.
    138 Identity,指身份,是静态概念,identification指身份认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是社会过程,三者在本文中通用。
    139 [英]鲍曼:《社会学之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3-56页。
    140 Delanty, Gerard. Community, Rout ledge,2003.
    142 [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43 尽管滕尼斯被认为是浪漫的保守主义者,在回眸传统的乡村世界,实际上他是一个激情的社会主义者,1890年代因支持汉堡罢工而失去教授职位(Delanty,2003:33),以至于他在《共同体与社会》第八版序言中不无悲怆地写道:“我还想补充说明一下,以免误导:50年前也好,今天也好,我都从不认为这本书是一本伦理的或政治的小册子。我在我的第1版的前言中,早已告诫不要作误解的阐述,不要自以为是地唯利是用。从那时以来,我自己关于伦理和政治问题的思维方式,虽然不是在本质的方面,但是在若干方面,已有所改变。我已经不再有很大希望,能以系统的方式,把我对这些问题的思维方式遗留给我的朋友们和更大范围的读者们。”(滕尼斯,1999:50)
    144 [英]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45 Delanty, Gerard.Community, Routledge,2003.
    145 [美]巴特摩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四十年回眸”,《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7 [英]鲍曼: 《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48 [英]鲍曼: 《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9 [英]鲍曼: 《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150 [英]英克尔斯:《什么是社会学》,陈观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00页。
    151 [英]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513页。
    152 Delanty, Gerard. Community, Rout ledge,2003.
    153 Wellman. The Community Question:The Intimate Networks of East York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4, (1979), pp.1201-31.
    154 Redfield, Robert. The Little Community:View-points for the Study of a Human Whol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5.
    155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5页。
    156 毛丹:“村庄的大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157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8页。
    158 [日]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9页。
    159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60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30页。
    161 Lin Nan,转引自周雪光:“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第152页。
    162 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63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0-55页。
    164 费正清: 《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165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页。
    166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67 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168 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169 Lynch, Kenneth. Rural-Urban Interac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London:London and New Rork,2005这里用“偏好发展战略”取代“优先发展战略”的传统用法。
    170 转引自: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171 《孟子.离娄上》
    172 [美]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2页。
    173 [美]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174 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2页。
    176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177 [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78 [美]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99页。
    179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页。
    180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4页。
    184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第4页。
    185 Summers, Gene F.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Sociology.Vol 12(1986), PP.347-371.
    186 [美]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201页。
    187 转引自[英]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525页。
    188 [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教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9 [英]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505页。
    190 转引自Delanty,Gerard.Community.Routledge.2003,p.149.
    193 Dauvergne, Peter and Neville, Kate J. Forests, Food, and Fuel in the Tropics:the Uneven Social and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Emerging Political Economy of Biofuel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4(2010), pp.631-660.
    194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过程中,土地的效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有形的自然资源向无形的经济资本的转变,土地商品化,虚拟化和符号化。耕地和房地产显示了土地作为自然资源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对比。受经济帝国主义的控制,僭越的行政权力、贪婪的资本大鳄和不道德的学术精英共同结盟,利用土地意义的不确定性,混淆农业用地和非农用地的区别,宣扬耕地红线理论、土地私有会使农民失去土地使用权等等,目的在于阻止农民或者民间资本自主开发,通过行政权力对土地的绝对政府垄断、肆意征用,资本大鳄与行政权力结成同盟,垄断房地产市场,成为推动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有关全球范围土地攫取的学术讨论参见Borras Jr. Saturnino M. Hall, Ruth, Scoones, Ian, White, Ben and Wolford, Wendy.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Land Grabbing(更好地理解全球土地攫取)。
    195 斯科特针对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写道:“集体农庄要代替村社或村庄,机器要代替马拉犁和人力,无产阶级工人要代替农民,科学农业要代替传统和迷信,教育要代替无知,富饶要代替贫困的生存经济。集体化意味着农民与其生活方式的结束。”(斯科特,2004:281)
    196 Ploeg, Van der, Jan Douwe and Ye Jingzhong.'Multiple Job Holding in Rural Villages and the Chinese Road to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3(2010), pp.513-530.
    200 刘玉照:“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201 [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202 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03 De Schutter, Olivier. How not to think of land-grabbing:three critiques of large-scale investments in farmland.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2011,38:2, pp.249-279.
    204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05 [德]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06-711页。
    206 Shanin. The Nature and Logic of the Peasant Economy, a Generalization.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1(1), (1973).pp.63-80.
    207 为什么总有三件代表性的东西受到农民重视,值得研究。农村青年定亲的礼物,是农民一生中最重要的礼仪支出,手表体现了时间观念的改变,自行车体现了空间观念的改变,缝纫机体现了效率与劳动力的节约,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解放出来,金首饰代表了人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的概念和对社会分层的接受,摩托车和汽车反映了农民走出村落共同体,参与广阔社会的愿望,房子是农民城市梦想的一部分。从社会学意义上,订亲礼物既有实用的价值,也代表了一种社会风尚,代表了农民“可实现的社会理想”,从而作为一种理想象征,成为社会共同体符号边界重要标志。
    208 [美]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37页。
    209 蔡防:“刘易斯转折点后的中国农业发展政策选择”,《中国农业经济》,2008年第8期,第3页。
    210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211 陆学艺:《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12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13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3页。
    214 典型的例子:当地一个农民带父亲到省会济南去就医,医生问:你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回答:农村的。医生说:时日不多了,回家预备后事吧,命是救不回来了,别再冤枉钱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天津血液病医院,医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家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如果是农村的,不会再继续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而只会采取保守治疗措施,患者的命运只好听天由命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讨论的核心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215 [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216 尽管不排除职业乞讨现象的存在,但是以残疾人、老年人和小孩为主体的乞丐乞讨现象,说明社会救助体系存在漏洞,无法满足社会正常需要。
    217 毛丹教授认为:村落共同体要成为公民社会的构成,需要迈出两大步:基于村落共同体的资源,恰当地训练农村居民的公共关心和处置公共事务的能力,是为第一步;解决村落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及社会的政治链合,是为第二步,他同时指出,村落共同体也有可能退化成落后、封闭的极端组织,成为公民社会的敌人。(毛丹,2010)。
    218 对于“公民社会的新自由主义化”的批评见:Pattenden,他认为在印度,从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而不是从阶级和政治观点出发,社区发展和自助社团对于减少贫困没有任何实质效果(Pattenden,2010)
    219 [美]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220 家庭在社会学意义上是家(family),经济学意义上是农户(household)。
    221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222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223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224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05页。
    225 [美]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226 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227 曹锦清等:《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228 《诗经.小雅》
    229 中国的政治权利基于卢梭的政治思想,认为政治权利与公民权利都体现在“共同意志”中,不可区分,而从另一种观点看,政治权利仅仅是从政治学意义而言,公民权利则更多是从社会学意义上而言的。
    230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
    231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232 本源意义上的政府职能不是直接推动经济增长,而是提供公共服务,并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33 Edin. Maria.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and Private Busines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0:3 (2003),pp.278-295.
    234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与公共政策方向的转变——关于中国社会保护的若干特征性事实”,《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35 Shanin, Teodor. 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 Selected Readings. Basil B lackwell.1987, p.449.
    236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01页。
    237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01页。
    238 Ito, Takeshi.'Historicizingthe Power of Civil Society:a Perspective from Decentralization in Indonesia',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8:2 (2011), pp.413-433.
    239 农村中对合法但不符合道德的物质利益的称呼。
    240 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41 [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6页。
    242 O'Brien,Kevin J,and Li,Lianjiang. Villager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Modern China,1996.Vol.22 No.1.
    243 于建嵘:“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244 国外从社会心理,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对社会运动进行了研究,内容涵盖了原因、过程、机制等等。如斯梅尔塞认为,社会变迁引起的结构性的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是社会运动产生的结构性诱因,亨廷顿认为,社会制度化低于社会变迁的速率,也是社会运动的多发期。顾尔德认为,社会组织网络对社会运动动员有重要影响等等。
    5 毛丹:“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45-73页。
    246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善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7页。
    247 胡联合等:“关于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探索》,2007年第6期。
    248 这个组织的形成过程也是在街头政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积极分子也并不是一个人,组织和动员过程效率相当低,整个活动呈半地下状态,但是村庄共同体提供的历史上长期的平等的地位,共同的境遇,村民之间个人信任,使得集体行动目标单纯而明确,行动方式相当一致。这也使得政府和村干部难以找到确切的敌人。
    49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50 周作瀚:“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和参政权”,《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41页。
    251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252 肖唐镖:“二十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4期,第60页。
    253 毛丹:“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54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94页。
    255 Identity,指身份,是静态概念,identification指身份认同,也可称为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是动态的社会过程。
    256 Handy, Jim. Almost Idiotic Wretchedness:a Long History of Blaming Peasants.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6: 2(2009), pp.325-344.
    257 [美]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259 李春玲:“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97页。
    260 Shanin,Teodor. 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 Selected Readings. Basil Blackwell,1987.
    261 高晓生塑造了陈奂生这么一个小农形象:他的经历又和村上大多数人一样,既不特别,又是别人一目了然的,讲起来无非是“小时候娘常打我的屁股,爹倒不凶”、“也算上了四年学,早忘光了”、“三九年大旱,断了河底,大家提鱼吃”、“四九年改朝换代,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成亲以后,养了一个儿子、一个小女”…(高晓生,1980)
    262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6页。
    263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1-12页。
    264 Elvin, Mark.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A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265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3页。
    266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小说月报》,1980年。
    267 农民工也称打工族,是农民的语言,比学术语言农民工、流动的农民工更传神、贴切地表达了农民工的生存处境。
    268 游均主编:《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第340页。
    269 游均主编:《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第331页。
    270 游均主编:《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第352-353页。
    271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72 游均主编:《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第321页。
    273 表现为社会关系的网络化、功利化和组织化,并与社会正式规范产生直接冲突。导致社会公共领域消失,孙立平所说的社会底线失守,他认为,其负面影响也许要上百年才能消除。我认为只要民主制度、民主意识普及,这种现象会消失,公民身份、民主意识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74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75 Shanin, Teodor. 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 Selected Readings. Basil Blackwell.1987.
    276 Ploeg, Van der, Jan Douwe and Ye Jingzhong. Multiple Job Holding in Rural Villages and the Chinese Road to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3 (2010), pp.513-530.
    277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75页。
    279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非物质文化变迁落后于物质文化变迁,从而产生文化惰距(culture lag)。
    28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82 [美]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8页。
    283 《论语》
    284 费孝通在《文字下乡》一文中也提到了类似的版本,城里的小姐误把苞米当小麦。
    285 [美]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86 此处本应该做实地调研,因时间、调查对象等原因未完成,同时,为了把论述内容放入到更大的社会背景中观察和思考,部分内容借用参考学术中国网站李灵灵2010年2月17日《想象的空间:异乡人的城市地图》一文,在此深表感谢。
    287 陈秉安:“来自女儿国的报”,杨宏海主编《打工文学备忘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1页
    288 戴沙牛:《谁的歌声令人心碎》,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
    289 安石榴:《我的深圳地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290 袁瑾:《大众传媒的城市想象与地域文化的现代认同》,广州:中山大学2007级文艺学博士论文。
    291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第265页。
    292 不可否认,法轮功有反自然、反人类的愚昧的一面。
    293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07页。
    294 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前言,2007年。
    295 Summers, Gene F. Rural Community Develop 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12(1986), PP.347-371.
    296 [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97 [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98 Ploeg, Van der, Jan Douwe and Ye, Jingzhong. Multiple job holding in rural villages and the Chinese road to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3(2010), pp.513-530.
    299 郭靖:“想念打工的爸爸妈妈”,《课外生活》,2006年12月5日。
    300 据天津财经大学李炜光教授估算:1978年,也就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31.1%,1994年,这一年中国进行了以“分税制”和流转税制改革为基本内容的财税体制和制度改革,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0.8%,到2006年,这个财政收入的相对数字又上升到19.39%。而根据前任财政部长及多名学者的多种计算,包括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的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大口径”宏观税负应该在34.43%-40%之间。另据孙立平我国2002年公款吃喝达2000亿,相当于当年预算内财政收入的10%。另据2004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2004年6月进行调查的全国79300户居民家庭的教育支出调查资料,我们对全国所有大学、中专、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六个学级(不含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其他教育)的教育投入进行了详细计算,得出2002年全国正规教育总投入为9248亿元。全国教育投入的总量分为三部分: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办学资金(包括社团、个人、企业办学等)、学生家庭教育支出,简称国家投入、社会投入、个人投入。2002年,在教育投入总量9248亿元中,国家投入3107亿元,占33.6%;社会投入346亿元,占3.7%;个人投入5795亿元,占62.7%。(孙立平,2007:9,韦森博客、人民网)
    301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302 Shanin, Teodor. 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 Selected Readings. Basil Blackwell.1987. pp.456.
    303 Shanin, Teodor. 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 Selected Readings. Basil Blackwell.1987, p.398.
    304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05 [美]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善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06 [英]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8页。
    307 [英]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308 黄平等主编:《农民工反贫困——城市问题与政策导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309 [英]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310 Gidens, Athony. The Third Way——A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Polite Press.1998.
    311 Brass, Tom. The Agrarian Myth, the'New' Populism and the 'New' Right.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Vol.24, No.4 (July 1997), pp.201-245.
    312 Brass, Tom. The Agrarian Myth, the 'New' Populism and the 'New' Right.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Vol.24, No.4(July 1997), pp.201-245.
    313 以四川成都金牛区农妇自焚最为引起社会的关注。
    314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
    315 Walker, Kathy Le Mons. Gangster Capitalism' and Peasant Protest in China:The Last Twenty Year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3:1(2006), pp.1-33.
    316 Paxton, Robert O.French Peasant Fascism:Henry Dorgeres's Creenshirts and the Crises of French Agriculture, 1929-1939.New York an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317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第632页。
    318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第632页。
    319 郑永年:《保卫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
    320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321 毛丹:“王燕峰,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322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12页。
    323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经235页。
    324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25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326 潘家恩,杜洁:“现代梦的别样回声:乡村建设的资源与矛”,《开放时代》,2011年第3期。
    327 转引自[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第10页。
    328 Popkin,Samuel L.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329 Cleaver, F. Paradoxes of Participation:Questioning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to Develop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1 (4) (1999), pp.597-612.
    330 [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331 郑永年:《保卫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
    332 Cousins, Ben. Capitalism Obscured:the Limits of Law and Rights-based Approaches to Poverty Reduction and Development.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6:4(2009), pp.893-908.
    333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梁小民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第1497页。
    334 [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75-281页。
    335 [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36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19页。
    337 [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27页。
    338 Ploeg, Van der, Jan Douwe and Jingzhong, Ye. 'Multiple Job Holding in Rural Villages and the Chinese Road to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3(2010), pp.513-530.
    338 [美]黄宗智:学术中国网站,2009,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3523.
    340 Douwe, van der Ploeg.The Peasantri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Commoditization Debate Revisited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1(2010), pp.1-30.
    341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230页。
    342 [美]黄宗智:学术中国网站,2009,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3523
    343 [美]黄宗智:学术中国网站,2009,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3523
    344 Handy, Jim. Almost Idiotic Wretchedness:a Long History of Blaming Peasants.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6: 2(2009), pp.325-344.
    345 White, Ben and Dasgupta, Anirban. Agrofuels Capitalism:a View from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Peasant Studies.37:4(2010), pp.593-607.
    346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2010年第1期。
    347 Zweig, David. Freeing Chinas Farmers: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Reform Era, M.E.Sharp, Armonk, New York London, and England.1997.
    348 无独有偶,2011年6月5日,也是世界环境日,央视《朝闻天下》2011年6月5日播出“哈药总厂污染物排放调查”。对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相邻区域空气质量检测的结果,发现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氨气超标20倍,均超过国家恶臭气体排放标准。废气排放严重超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隐性过敏,产生抗生素耐药性,还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呼吸道以及眼睛刺激等症状。经新闻媒体曝光后,企业高管到北京而不是向受害者致谦,被人指责为一场企业公关而不是改过行为。事件才进入公共视野和公共讨论。
    349 Shanin, Teodor. 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 Selected Readings, Basil Blackwell,1987, pp.392.
    350 2010年,四川农妇因暴力拆迁导致自焚后,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联名建议,指出国务院征地条例违背宪法原则、民法规定。
    351 Olivier, De Schutter.How not to Think of Land-grabbing:Three Critiques of Large-scale Investments in Farmland.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8:2(2011), pp.249-279.
    352 关谷俊作:《日本的农地制度》,金洪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2页。
    353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页。
    354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善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55 Binswaneer-Mkhize, Hans's p.Local and Community Driven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2010.
    356 Ito, Takeshi. Historicizing the Power of Civil Society:a Perspective from Decentralization in Indonesia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8:2(2010), pp.413-433.
    357 [英]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泽,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33页。
    358 [英]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27-532页。
    359 [英]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27-532页。
    360 [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5页。
    361 [印度]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田立年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62 Vermeulen, Sonja and Cotula, Lorenzo. Over the heads of local people:consultation, consent, and recompense in large-scale land deals for biofuels projects in Africa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2010,37:4, pp.899-916.
    363 De Schutter, Olivier. How not to think of land-grabbing:three critiques of large-scale investments in farmland.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8:2(2010), pp.249-279.
    364 Douwe, Van der Ploeg. The Peasantri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Commoditization Debate Revisited.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1(2010), pp.1- 30.
    365 Holt Gimenez. Eric and Shattuck, Annie. Food Crises, Food Regimes and Food Movements:Rumblings of Reform or Tides of Transformation?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8:1(2011), pp.109-144.
    366 如俄罗斯的“达卡”实现的功能一样,作为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一种反城市异化生活方式的情感寄托(马强,2011)。
    367 Handy, Jim. Almost Idiotic Wretchedness:a LongHistory of Blaming Peasant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6: 2(2009), pp.325-344.
    368 Cerulo, Karen A. Identity Construction:New Issues, New Direc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3 (1997), pp.385-409.
    369 Subir Sinha指出,新的农村政策进一步的研究应当关注:农民集体身份的建构,社会群体、国家与世界体系之间的持续契合,使政策变革议程转变为大众政治改革的进程(Subir Sinha,2000)。
    [英]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安石榴:《我的深圳地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英]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文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巴特摩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四十年回眸”,《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英]特纳:《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英]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英]鲍曼:《社会学之思》,李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英]鲍曼:“免于国家干预的自由、在国家中的自由和通过国家获得的自由”,《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编,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
    [美]布洛维著:《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与公共政策方向的转变——关于中国社会保护的若干特征性事实”,《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后的中国农业发展政策选择”,《中国农业经济》,2008年第8期。
    程同顺:“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中国政治》,1996年第2期。
    曹锦清:《黄河岸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 版社,1995年。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美]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陈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戴沙牛:《谁的歌声令我心碎》,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
    [英]英克尔斯:《什么是社会学》,陈观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方文:《学科制度与社会认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方文:“中国宗教和民间信仰”,《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日]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英]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高丙中:“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2期。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小说月报》,1980年。
    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及社会效应”,《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美]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日]关谷俊作:《日本的农地制度》,金洪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美]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H市志》,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美]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美]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
    胡联合:“关于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探索》,2007年第6期。
    黄平,杜铭那克主编:《农民工反贫困——城市问题与政策导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美]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美]黄宗智:学术中国网站,2009,http://www,xschina,org/show, phpid=13523。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
    [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柯林斯:“冲突社会学中的涂尔干传统”,《涂尔干社会学》,亚历山大编辑,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美]柯林斯:《发现社会之旅》,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梁效革:村落终结与村落共同体的未来研究——以山东省南山村为例,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刘玉照:“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 会结构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李琼:《冲突的构成及其边界》,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2期。
    李春玲:“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陆益龙:《农民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林刚:“良性互动与恶性循环——关于中国城乡关系历史变动的一点思考”,《中国乡村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联合国人居署:《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于静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吕大乐:“中产小区:阶级构成与道德秩序的建立”,《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吕新雨:“新乡土主义,还是城市贫民窟?”,《开放时代》,2010年第4期。
    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英]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马戎:“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美]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
    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毛丹:“村庄的大转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毛丹:“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印度]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田立年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帕克:《城市社会学》,宋俊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潘家恩,杜洁:“现代梦的别样回声:乡村建设的资源与矛盾”,《开放时代》,2011年第3期。
    [美]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美]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梁小民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美]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美]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善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宋斌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理论探讨》,2004年第3期。
    田毅鹏、韩丹:“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美]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法]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美]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春光:“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王云飞:“农民维权的尴尬——基于安徽省肥东县某镇的案例调”,《中国改革》,2007年第9期。
    [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朱红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德]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肖唐镖:“二十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4期。
    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应星:“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中国社会学》,2008年第6辑,北京:世纪出版集团。
    于建嵘:“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调研世界》,2005年第3期。
    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H县考察”,《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于建嵘:“当代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一个解释框”,《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美]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于洪生:《城郊村——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务管理调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袁瑾:《大众传媒的城市想象与地域文化的现代认同》,中山大学,2007博士论文。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会,2006年。
    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中国社会学》,2008第6辑,北京:世纪出版集团。
    张啸:“基层腐败:农民维权中过激行为的根源”,《中国改革》,2003第5期。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郑永年:《保卫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
    周雪光:“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周作瀚:“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和参政权”,《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Alvarez Jr, Robert R. The Mexican-US Border:The Making of Anthropology of Borderland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24(1995), pp.447-470.
    Barth.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ittle, Brown.1969.
    Binswanger-Mkhize, Hans P. Local and Community Driven Development. The World Bank.2010.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Rout ledge &Kegan Paul.1984.
    Brass, Tom.The Agrarian Myth, the 'New' Populism and the 'New' Rright.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y. Vol.24, No.4 (July 1997), pp.201-245.
    Cerulo, Karen A. Identity Construction:New Issues, New Direc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 23 (1997), pp.385-409.
    Cleaver. Paradoxes of Participation:Questioning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to Develop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1 (4) (1999), pp.597-612.
    Cohen. Deviance and Contro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1966.
    Cohen.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ondon Tavistock.1985.
    Cousins, Ben. Capitalism Obscured:the Limits of Law and Rights-Based Approaches to Poverty Reduction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6: 4(2009), pp.893-908.
    Dauvergne, Peter and Neville, Kate J. Forests, Food, and Fuel in the Tropics:the Uneven Social and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Emerging Political Economy of Bio fuel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4(2010), pp.631-660.
    Delanty, Gerard. Community. Rout ledge.2003.
    Douwe, van der Ploeg. The Peasantri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Commoditization Debate revisited',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2010), pp.1-30.
    Edin, Maria.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and Private Busines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0:3(2003), pp.278-295.
    Elvin,Mark.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A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Emirbayer, Mustafa. 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3, No,2 (Sep,1997), pp.281-317.
    Fuller, Sylvia. Creating and Contesting Boundaries:Exploring the Dynamics of Conflict and Classification. Sociological Forum.Vol,18, No,1 (March,2003), pp.3-30.
    Gerson, Judith M and Peiss, Kathy. Boundaries,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 Reconceptualizing 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s.Vol.32, No,4 (Apr,985), pp.317-331.
    Gidens, Anthony.The Third Way:A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e Press.1998.
    Eric,Gimenez Holt and Shattuck, Annie. Food Crises, Food Regimes and Food Movements:Rumblings of Reform or Tides of Transformation?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8:1(2011), pp.109-144.
    Handy, Jim. Almost Idiotic Wretchedness:a Long History of Blaming Peasant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6:2(2009),325-344.
    Harrison, Simon. Cultural Boundaries. Anthropology Today.Vol.15, No,5 (Oct, 1999), pp.10-13.
    Healey. Race, Ethnicity, Gender, and Class. California:Pine Forge Press,1995.
    Jenkins. Social Identity. London:Rout ledge,2008.
    Mendras, Henri. The invention of the Peasantry:a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Post-World War Ⅱ French Sociology.R,franc,social.43,Supplement(2002), pp.157-171.
    Kearney M.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The Anthropology of Global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ism.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24 (1995), pp.547-565.
    Kerbo, Harold R.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Mcgrow Hill.2008.
    Lei,Guang. Rural Taste, Urban Fashions: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Rural/Urban Differ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2003.Duke University Press.
    Lobao, Linda and Meyer, Katherine. The Great Agricultural Transition:Crisis, Chang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wentieth Century US Farming.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1 (2001), PP.103-124.
    Lynch, Kenneth. Rural-Urban Interac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London: London and New Rork.2005.
    Lamont, Michele and Moolnar,Virag. The Study of Boundaries in the Scienc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28 (2002), pp.167-195.
    Li Tania Murray. Centering Labor in the Land Grab Debat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8:2(2011), pp.281-298.
    O'Brien, Kevin J and Li Lianjiang.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O'Brien, Kevin J and Li Lianjiang. Villager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Modern China.Vol22 No,1(1996).
    Olivier, De Schutter. How not to Think of Land-Grabbing:Three Critiques of Large-Scale Investments in Farmland. Journal of Peasant Study.38:2(2011), pp.249-279.
    Patten den, Jonathan. ANeoliberalisation of Civil Society? Self-Help Groups and the Laboring Class Poor in Rural South India.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3(2010), pp.485-512.
    Paxton, Robert O. French Peasant Fascism:Henry Dorgeres's Creenshirts and the Crises of French Agriculture.1929-1939.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lato. The Republ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loeg, Van der, Jan Douwe and Ye Jingzhong. Multiple Job Holding in Rural Villages and the Chinese Road to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3, (2010), pp.513-530.
    Popkin, Samuel L. 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Powel son, John P and Anatole, Solow A.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360: (1965),pp.48-62.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Redfield, Robert. The Little Community:View-points for the Study of a Human Whol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5.
    Ross, Corey. East Germans and the Berlin Wall:Popular Opinion and Social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the Border Closure of August 1961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39, No,1(2004), pp.5-43.
    Sanders, Jim M. Ethnic Boundaries and Identity in Plural Societ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8 (2002), pp.327-357.
    Shimoni, Baruch. Cultural Borders Hybridization, and a Sense of Boundaries in Thailand, Mexican and Israel.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Vol.62, No.2 (2006), pp.217-234.
    Shanin, Teodor. 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 Selected Readings. Basil Blackwell.1987.
    Shanin, Teodor. The Nature and Logic of the Peasant Economy.1:a generalization.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1(1) (1973), pp.63-80.
    Skinner, William G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 Studies.1964,1965, Party 1/224 pp.3-43; pp.195-228.
    Summers.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 12(1986), PP.347-371.
    Stein, M.RThe Eclipse of communit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Smelser, Neil J. 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Free Press.1962.
    Sinha, Subir. The Other Agrarian Transition? Structure, Institutions and Agency in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27:2(2000), pp.169-204.
    Takeshi, Ito. Historicizing the Power of Civil Society:a Perspective from Decentralization in Indonesia.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8:2(2011), pp.413-433.
    Vermeulen, Sonja and Cotula, Lorenzo. Over the Heads of Local People: Consultation, Consent, and Recompense in Large-scale Land Deals for Biofuels Projects in Africa.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7:4(2010), pp.899-916.
    Walker, Kathy Le Mons. Gangster capitalism' and peasant protest in China:The last twenty year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3:1(2006), pp.1-33.
    Wallman, Sandra. The Boundaries of Race:Processes of Ethnicity in England. New Series.Vol.13, No.2 (Jun1978), pp.200-217.
    Wellman B. The Community Question:The Intimate Networks of East York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4:1(1979), pp.201-31.
    White, Ben and Dasgupta, Anirban. Agrofuels Capitalism:a View from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7:4(2010), pp.593-607.
    Wolf. Types of Latin American peasantry: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57(1955), pp.452-71.
    Zoomers, Annelies.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in Latin America: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side.Social scientist.vol.30,No,11/12(2002),pp.61-84.
    Zurcher, Louis A and David A Snow. Collective Behavior:Social Movements. Social Psycholog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ed.Morris Rosenberg and Ralph Turner. New York:Basic Books.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