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犯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Research on Crime with Purpose
  • 作者:郭竹梅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刑法学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吴振兴
  • 学科代码:030104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4-01
摘要
从有限的论著可以看出,我国对目的犯的研究尚欠缺深度。而目的犯的目的,对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同为拐骗儿童这一手段,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以出卖为目的或以收养为目的相比较,定罪量刑显然不同,因此对目的犯进行深入研究,对刑法理论和刑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目的犯理论的嬗变、目的犯概念论析、目的犯的构成要件、目的犯的基本分类和目的犯停止形态疑难问题研析,对目的犯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五部分相互印证和关联,以下具体说明每一部分的核心内容。
    一、目的犯理论的嬗变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陆法系目的犯理论的演进过程,20世纪初期以前,大陆法系刑法理论认为客观要素决定有无违法性,主观要素决定有无有责性。因此,目的犯中的目的被看成是责任而非违法的构成要件要素,目的犯概念便无从产生。伴随着绝对罪刑法定主义向相对罪刑法定主义的变迁,大陆法系构成要件的要素上增加了主观的内容。目的犯中的目的作为主观的违法要素和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才逐渐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目的犯概念逐步形成。
    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从研究方向和范围来看,大都集中在犯罪目的定义的表达、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犯罪目的与犯罪故意的关系,犯罪目的与犯罪构成的关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却没有深入探究。直到1989年才有学者提出目的犯的概念,因此实际上我国对目的犯的研究处于低层次状态。
    本文还对大陆法系和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目的犯进行了比较,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差别。
    二、目的犯概念论析
    关于目的犯的概念,分歧最大的乃是在于是否必须刑法明文规定某一目的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才能成立目的犯,即是否有非法定目的犯存在余地。本文认为目的犯并不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其必备要素,它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某种特定目的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形式。
    为进一步明晰目的犯,本文对目的犯之“目的”的内涵也给予了阐释,认为目的犯之“目的”的本质是犯罪动机,它是独立于故意之外的主观要件,是主观的超过要素。
    三、目的犯的构成要件
    分析犯罪构成主、客观构成要件的关系,可以看出构成要件中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主、客观要件完全相符的构成要件,即主观要件所要求的内容与客观要件所规定的内容是相当的;二是主、客观要件不相符的构成要件,即主观要件的内容比客观要件规定的内容要多。目的犯仅存在于此种构成要件中。
    本文指出从目的与犯罪客体的关系看,目的犯有两种形态:一类是目的所指向的犯罪客体与故意针对的客体相同;另一类是目的的内涵并非针对故意所意图侵犯的保护法益本身,在该法益之外,行为人具有某种内在意向。
    四、目的犯的基本分类
    以法律对特定目的作为目的犯的构成要件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本文将目的犯分为显性目的犯(即法定目的犯)和隐性目的犯(即非法定目的犯)。显性目的犯因具有法定性、明确性而较易认定,隐性目的犯由于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认定上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是本文研讨的重点。
    依照德国学者的观点,刑法中的构成要件可分为封闭的构成要件与开放的构成要件。在封闭的构成要件情况下,构成要件具有违法性征表机能,如果行为满足了构成要件该当性且无违法阻却事由,行为即能认定违法。开放的构成要件是指由于立法者未能详尽地规定被禁止行为的各构成要素,构成要件并无违法性征表机能,是否违法需要法官来判断。本文提出隐性目的犯是开放性构成要件的观点。
    至于隐性目的犯作为开放的构成要件之适用方法,本文认为法官对开放性构成要件的补充适用,实际就是法官运用法律解释学原理适用刑法中的构成要件的问题。本文从对法律解释类别的鉴定着手,认为隐性目的犯属于法律漏洞,且属于隐藏的漏洞,应当通过目的限缩的方法来进行漏洞补充。目的性限缩是基于规范意旨的考虑,依法律规范的目的或其意义脉络,将依法律文义已被涵盖的案型排除在适用规范外。目的犯如何具体应用此项方法?本文以盗窃罪为例进行了个案演绎。
    隐性目的犯适用中由于存在法官自由裁量权,因此,其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认为隐性目的犯的存在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并提出了理由。
    五、目的犯停止形态疑难问题研析
    对于目的犯,四种犯罪停止形态认定中都有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对此也进行了探讨。
    就目的犯的既遂情形来说,应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目的所意图侵害的对象与故意所针对的保护法益相当的情况下,目的的实现是成立既遂的标准;二是目的犯的目的“溢出保护法益”的情况下,因特定目的已超出保护法益,则成立既遂并不要求行为人实现其目的,而只需要其在特定目的支配下,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该罪的实行行为,且符合刑法关于该罪的其他构成要件即可。据此,本文对素有争议的绑架勒索罪的既遂标准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明确了目的犯的既遂标准,目的犯的未完成形态便有了确立依据和参照。本文对目的犯的未遂形态之“着手”实行犯罪与犯罪未完成的判断、预备形态中预备行为的认定和中止形态的时空性条件的判断都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1?
From the limited works we can see that the study on crime with purpose is not satisfactory in our country. But purpose means much to the distinction of crime and innocence and the distinction of crime of this kind or that. For example, the punishment on the act of abducting a child will be different if purpose differs as for property, for selling or for fostering. So deep study on crime with purpose is important to both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criminal law.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rime with purpose, the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crime with purpose, the constitution of crime with purpose, the fundamental classification of crime with purpose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uspensory pattern of crime with purpose. The paper has a comparatively wide and deep study on crime with purpose. The five part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following is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core of each part.
    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rime with Purpose
    In the paper I first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rime with purpose in continental law system. Before the twentieth century, illegality is decided by the objective elements and liability is decided by the subjective elements. So purpose is not considered as element of illegality, but as element of liability. The definition of crime with purpose has no chance to come into being. With the progress from the absolute doctrine of a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fied crime to the comparative, the subjective elements have been added to the constitution of crime in continental law system. The view that purpose is the subjective element of both illegality and constitution has thus been universally agreed. The definition of crime with purpose has come into being step by step.
    The criminal theory in our country ha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criminal purpose, but it’s just in the field of the definition of criminal purpo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inal purpose and criminal motive. There are little research on the further ques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inal purpose and criminal intent, and between criminal purpose and constitution of crime. The definition of crime with purpose was brought forward till 1989. In fact, the study on crime with purpose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on the low level.
    The paper also ha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heory of crime with purpose in our country and that in continental law system.
    2. The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Crime with Purpose
    The biggest argument on the definition of crime with purpose is that if the stipulation that some purpose is an ele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crime is needed to constitute crime with purpose. In the paper, I take the view that crime with purpose can exist without the stipulation that one purpose is an ele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crime. It is a form of crime that the actor should have some purpose in offence, which is the ele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crime.
    Meanwhile I give an explanation to “purpose” in crime with purpose to make the definition more clear. In the paper I point out that purpose is criminal motive in nature, which is the subjective element, independent to criminal intent.
    3. The Constitution of Crime with Purpose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ive and the objective constitutional elements, we may see that the constitutional elements of crim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ne is that the subjective and the objective constitutional elements are corresponding with each other; the other is that the subjective and the objective constitutional elements are not corresponding. That is to say the subjective elements are more than the objective. Crime with purpose can only exist in the latter.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judg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purpose and the benefit protected by criminal law, we may say that crime with purpose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ne is that the benefit protected by criminal law both purpose and criminal intent aim at are same; the o
引文
[1] 韩忠谟:《刑法原理》,台湾雨利美印刷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140-141页。
    
    [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
    
    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页。
    
    甘雨沛主编:《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31页。
    
    张智辉:《我国刑法中的流氓罪》,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第19-20页。
    
    王勇:《定罪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143页。
    
    陈立:《略论我国刑法中的目的犯》,载《法学杂志》,1989年第4期,第18页。
    
    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4-65页。
    
    [日]木村龟二主编,顾肖荣等译:《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59页。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十九),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84年编印,第428页。
    
    《中国刑法词典》,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
    
    梁世伟:《刑法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6页。
    
    陈立:《略论我国刑法中的目的犯》,载《法学杂志》,1989年第4期,第18页。
    
    张明楷:《犯罪论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
    
    高铭暄:《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页。
    
    刘明祥:《论目的犯》,载《河北法学》,1994年第1期,第11页。
    
    陈立:《略论我国刑法中的目的犯》,载《法学杂志》,1989年第4期,第18-19页。
    
    邱国梁:《犯罪动机论》,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50-51页。
    
    刘明祥:《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第46页。
    
    赵秉志等主编:《全国刑法硕士论文荟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3页。
    
    刘明祥:《论目的犯》,载《河北法学》,1994年第1期,第12页。
    
    倾向犯,是指行为必须表现出行为人的特定主观倾向的犯罪,只有当这种内心倾向被发现时,才能认为行为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典型的倾向犯是各种猥亵罪。
    
    表现犯,是指行为反映了行为人的内部的、心理的经过或状态的犯罪,对于这种犯罪的认定,必须将外部的事实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进行比较,否则不可能判断是否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与违法性。典型的表现犯被认为是伪证罪,只有当行为人所作的证明与其记忆的事实不相符合时,才能认为行为人作了虚伪证明。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行为人是否作了虚伪证明,不是以其记忆的事实为标准,而是客观事实与之是否相符为比较标准。
    
    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
    
    [日]小野清一郎著,玉泰译:《构成要件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页。
    
    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9-400页。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页。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页。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4页。
    
    赵秉志:《新刑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2页。
    
    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96页。
    
    马克昌:《刑法学全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63页;杨旺年:《试论绑架勒索罪》,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年第3期,第56页;刘培哲:《绑架勒索罪若干问题》,载《人民检察》,1996年第9期,第11页。
    
    刘培哲:《绑架勒索罪若干问题》,载《人民检察》,1996年第9期,第11页。
    
    李希慧:《论绑架勒索罪的几个问题》,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1期,第59页。
    
    赵秉志:《中国特别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99页;陈兴良:《刑法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3页。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李希慧、王彦:《目的犯的犯罪形态研究》,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第22页。
    
    
    参 考 文 献
    
    著作类:
    1、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 [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3、 [日]小野清一郎著,玉泰译:《构成要件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 韩忠谟:《刑法原理》,台湾雨利美印刷有限公司1981年版。
    5、 姜伟著:《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6、 吴振兴:《刑法新立罪的理论与实务》(上、下),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 李洁:《犯罪既遂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0、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1、马克昌:《刑法学全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
    15、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赵秉志:《中国特别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沈宗灵主编、张文显副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9、邱国梁:《犯罪动机论》,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20、陈兴良:《刑法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论文类:
    李希慧、王彦:《目的犯的犯罪形态研究》,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
    刘培哲:《绑架勒索罪若干问题》,载《人民检察》,1996年第9期。
    李希慧:《论绑架勒索罪的几个问题》,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1期。
    4、刘艳红:《论非法定目的犯的构成要件构造及其适用》,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5期。
    5、刘明祥:《论目的犯》,载《河北法学》,1994年第1期。
    6、刘明祥:《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7、陈立:《略论我国刑法中的目的犯》,载《法学杂志》,1989年第4期。
    8、段立文:《我国刑法目的犯立法探析》,载《法律科学》,1995年第3期。
    9、周少华:《罪刑法定在刑事司法中的命运》,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