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叙事为研究对象,从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历史意识、主题话语、艺术特色和艺术形态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生代历史叙事的特点和成就。新生代的历史叙事既重视个人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强调对历史的尊重,它舍弃了革命历史小说那种自认为把握了历史的本质和规律的廉价的乐观主义,也不像某些新历史小说那样因为历史理性的缺失而走向虚无,它从精神个体的立场来探究历史真实,关注个体在历史中的境遇,弥补了历史宏大叙事对个人的遮蔽和遗忘。它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将新历史小说未完成的革命引向了深入。新生代小说家以个体的人作为历史叙事的根本立足点,他们将“个人”与“历史”作对话式的杂语交锋,展现他们有关人性和历史的多重思考。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叙事无论是从思想意蕴的深刻性还是从艺术表现的深广度来说,都达到了一个无愧于前人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叙事代表着当代小说历史叙事的最高成就。
     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从现实语境、外来影响和文学传统等方面来分析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意识。新生代小说家处于相对开放的文化语境之中,他们从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等外来思潮中受到思想的启迪,这些思想资源为他们进入历史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同时他们不满足于革命历史叙事和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建构,试图重建历史的认识论基础,他们在怀疑和反思中重构历史,坚持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念,拓展了历史书写的空间。
     第二章从个体欲望、家族命运、日常生活和成长记忆四个方面切入来探讨其历史叙事的主题话语。个体欲望、家族命运、日常生活和成长记忆这些内容在革命历史叙事中往往被阶级和革命的主题所遮蔽,而在新历史小说中,个体欲望往往被无限放大,成为主导人的行为和历史走向的决定性力量,家族命运往往被神秘化或宿命化,日常生活和成长记忆的内容则较为薄弱。新生代的历史叙事在表现这些内容时比革命历史叙事和新历史小说要显得更为理性而辩证,他们努力从个人化的角度来理解和探究历史,探究时代和历史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塑造和影响。
     第三章从叙述视角、叙述结构和叙述文体三个方面来分析新生代历史叙事的艺术特色。新生代小说家在叙事艺术上有着自觉的追求,他们运用新颖的叙述视角而使历史叙事的面貌呈现出多样的变化,运用精巧的叙述结构使历史叙事的意蕴显得更为丰富,并创造出了丰富复杂的叙述文体,从而使他们在叙事艺术上超越了革命历史叙事和新历史小说。
     第四章从传奇化、寓言化和狂欢化三个方面来概括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形态和类型。新生代小说家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不仅与前辈作家的历史叙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他们内部,也因为充分尊重了创作主体的精神自由,作家的创作个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他们在面对历史存在时的精神姿态各有差别,所以他们笔下的历史呈现出多元化色彩。他们的历史叙事将正史与传奇、戏仿与荒诞、现实与寓言奇妙交织,传达出一种丰富驳杂的历史意味。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new generation writers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Cenozoic history of narrative history consciousness, subject word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morphology in detai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The new generation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is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but also emphasizes respect for history, it abandoned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that thinks to grasp the essence and law of history of cheap optimism, unlike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that because of historical reason missing and into nothingness, it from the spirit of the individual experience to explore the truth of history, from which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human existence and the view of the way, make up the history of grand narrative to personal covered and forgotten.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Cenozoic absorption of New Historicism trend of nutrition, is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it is especially in the90years since the new century took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 and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unfinished revolution to the deep. The writers of the new generation to the individual as the basic historical narrative standpoint, they will be "personal" and "history" as a conversational heteroglossia confrontation, performance and sad history vicissitudes of life, to show them about humanity and history of multiple reflections.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writer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either from the profou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r from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depth and breadth, which reached a worthy predecessors height, and even can be said that,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new generation represents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novel narrativ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from the realistic context, foreign influence and literary tradi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writer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The new generation of writers in the relatively open cultural context, they are inspired from the new historicism and feminism, external thoughts, these thinking resources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weapon for them into the history field, but they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ve and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and try to understand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theory, they reconstruct history in doubt and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ideas,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reflecting their unique "historical interest" in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expand the space of historical writing.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topic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from the individual desire, the family's destiny, the daily life and the four aspects of growing memory cutting. Physical desire, the family's destiny, daily life and grow memory the content in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ve or ignored, shelter or class struggle and revolutionary theme, but in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s, physical desire tends to be infinitely magnified, become the decisive force to dominate the human behavior and history, family's destiny is often mystery and the fate, the daily life and the growth of the contents of the memory are relatively weak.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Cenozoic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contents than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ve and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to become more rational and dialectical,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long history of human destiny, efforts from the personal point of view to understand and explore the history, inquiry to shape and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history.
     An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Cenozoic history narrative. The third chapter from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narrative style three aspects.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writers of the new generation with conscious pursuit in art of narration, they use the novel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and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appearance change, use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delicate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connotation is more rich, they created the narration style of rich and complex, which makes them in the narrative art beyond the revolution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 new historical novels.
     Type fourth chapter from the legend, fable and Carnival three aspects to generalize the Cenozoic history narrative. The new generation of writers as a group, they not only with the senior writer's historical narrative differences, within them, but also because of full respect for the creative subject of spiritual freedom, writer's creative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they in the face of historical existence of spirit and attitude varies, so they pen the history of diversified colors. The historical narration of them will history and legend, parody and absurd reality and fables, wonderful interleaving, conveys a rich and complex history means.
引文
① 洪子诚:《新编第三代诗·序》, 洪子诚、程光炜《新编第三代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 陈思和:《碎片中的世界——新生代作家小说创作散论》,《花城》1996年第6期。
    ② 李洁非:《新生代小说(1994—-))),《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
    ③ 郜元宝:《匮乏时代的精神凭吊者——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① 吴俊:《九十年代诞生的新一代作家——关于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作家现象分析》,《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3期。
    ② 梁鸿:《理性乌托邦与中产阶级化审美——对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美学思想的整体考察》,《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5期。
    ③ 洪治纲:《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① 魏天真:《新生代历史叙述:被播弄的人与是非》,《文艺评论》2002年第2期。
    ① 张学昕,葛岚:《颠覆的意义——关于断裂作家群的精神考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② 吴秀明,尹凡:《“故事新编”模式历史小说在当下的复活与发展》,《文艺研究》2003年第4期。
    ① 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
    ② 罗执廷,朱寿桐:《<红旗谱):本原历史与阶级话语的龃龆》,《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
    ① 赵俊贤:《(保卫延安)创作答问录》,《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1期。
    ① 吴强:《红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 刘复生:《蜕变中的历史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① 王又平,孙斐娟:《后革命氛围中的革命历史再叙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① 莫言:《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② 莫言:《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① 刘震云:《整体的故乡与故乡的具体》,《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① 格非:《小说和记忆》,《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6期。
    ① 苏童:《纸上的美女》,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① 司晨,金鑫:《焦虑的表意——论文学史中的“晚生代”》,《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② 朱文:《断裂:一份问卷和56份答卷》,《北京文学》1998年第10期。
    ③ 韩东:《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北京文学》1998年第10期。
    ① 张清华:《精神接力与叙事蜕变——论“新生代”写作的意义》,《小说评论》1998年第4期。
    ① 王宏图:《关于我们这一代人》.《上海文学》1997年第11期。
    ② 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① 李洱:《花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49页。
    ② 李迎丰:《国际化语境中的知识悲剧——李洱小说(花腔)中话语结构的比较文学阐释》,《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4期。
    ① 江腊生:《论革命历史传奇小说的复调叙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② 艾伟:《风和日丽》,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316页。
    ① 陈人康:《上将陈士榘——一生紧随毛泽东》,《纵横》2008年第3期。
    ② 毕飞宇:《明天遥遥无期》,《花城》1992年第5期。
    ① 毕飞宇:《叙事》,《收获》1994年第4期。
    ① 毕飞宇:《楚水》,《花城》1994年第4期。
    ① 何清:《生活在别处的精神世界里——关于红柯及其小说》,《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
    ① (法)埃莱娜·西苏:《关杜莎的笑声》,选自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页。
    ① 徐坤:《因为沉默太久》,《中华读书报》1996年1月10日第3版。
    ①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② 董之林:《女性写作与历史场景》,《文学评论》2000年第6期。
    ③ (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① 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② 唐迎欣:《困顿、荒谬中的坚守——析李冯小说<孔子>里的“在路上”形象》,《文艺争鸣》2008年第11期。
    ③ 毕飞宇:《写作<雨天的棉花糖>》,《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1期。
    ① 毕飞宇,汪政:《语言的宿命》,《南方文坛》2002年第5期。
    ① 艾伟:《(风和日丽)写作札记》,《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
    ① 艾伟:《回故乡之路》,《人民文学》2000年第12期。
    ② 艾伟:《<风和日丽)写作札记》,《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
    ①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27页。
    ① 石群山:《生态与魔力:东西小说的叙事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① 石群山:《生态与魔力:东西小说的叙事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① 毕飞宇:《我们身上的鬼》,《小说选刊》2001年第6期。
    ① 毕飞宇:《孤岛》,《花城》1991年第1期。
    ② 吴义勤:《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论》,《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① 毕飞宇:《久久望着》,《小说选刊》2001年第11期。
    ② 王彬彬:《毕飞宇小说中的“性话语”》,《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1期。
    ① 洪治纲:《1976:特殊历史中的乡村挽歌——论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南方文坛》2005年第6期。
    ① 王永兵:《身体的驯顺与精神的异化——毕飞宇小说论》,《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5期。
    ① 东西:《后悔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 昌切:《身体经验“文革”记忆启蒙叙事》,《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② 陈晓明:《身体穿过历史的荒诞现场——评东西的长篇(后悔录>》,《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
    ① 胡传吉:《修复历史记忆还原身体经验——论东西的长篇小说<后悔录)》,《南方文坛》2006年第4期。
    ① 吴义勤:《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论》,《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① 毕飞宇:《叙事》,《收获》1994年第4期。
    ① 何顿:《一个偶然,却燃起了我的创作冲动》,《湖南T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① 孙谦:《在虚无中穿行——刁斗长篇小说<我哥刁北年表>读札》,《艺术广角》2010年第2期。
    ① 刘志荣:《提前死亡者或康复者纪事——刁斗<我哥刁北年表>阅读笔记》,《扬子江评论》2008年第4期。
    ① 宋晓霞,徐坤:《网络时代的女农民》(访谈录),选自徐坤《一个老外在中国》,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378页。
    ① 西惠玲:《寻找母亲的声音——世纪末长篇小说“女性系谱”的拟建》,《文艺评论》2003年第3期。
    ② 常利兵:《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一种社会史研究的再思考》,《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① 贺仲明:《毕飞宇创作论》,《小说评论》2012年第1期。
    ① 张莉:《论毕飞宇兼及一种新现实主义写作的实践意义》,《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① 翟业军:《论毕飞宇的平原世界》,《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3期。
    ② 韩东:《明亮的疤痕》,华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① 林舟:《从(爱情力学>到(扎根>——韩东作品片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② 韩东:《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① 汪政:《王家庄日常生活研究——毕飞宇<平原>札记》,《南方文坛》2005年第6期。
    ② 毕飞宇:《平原》,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① 韩东:《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11页。
    ① 王彬彬:《毕飞宇小说中的“性话语”》,《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1期。
    ① 从琳:《回望历史见证人性——读艾伟的长篇小说(风和日丽)》,《文艺评论》2011年第1期。
    ① 耿传明:《“父”之缺位与“时代孤儿”的道德困境——东西的<耳光响亮>、<后悔录>与后传统时代的寓言化写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① 黄伟林:《论晚生代小说创作的五大主题》,《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①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① 龙慧萍:《近十年来成长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① 魏微:《流年》,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①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① 吴朝晖:《毕飞宇小说的叙事视角论》,《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2期。
    ① 王瑛:《他者叙事——论李洱小说中的叙述者》,《当代文坛》2006年第5期。
    ① 韩东:《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① 刘华:《人文视点童年视角历史视闽——论艾伟近期小说创作的三个叙事维度》,《当代文坛》2005年第3期。
    ① 李振声:《“文本寄生者,,李冯和他的长篇<孔子>》,《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6期。
    ① 李洱,梁鸿:《在怀疑意识下的当代小说美学》,《上海文学》2007年第12期。
    ① 刘思谦等:《以个人名义进入历史书写——关于李洱长篇小说<花腔>及相关问题的对话》,《作家》2002年第4期。
    ① 甘秋霞:《历史文本与当代体认——李洱《遗忘》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蕴含》,《文艺争鸣》2010年第8期。
    ① 葛红兵:《文化乌托邦与拟历史——毕飞宇小说论》,《当代文坛》1995年第2期。
    ① 韩东:《扎根·后记》,《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314页。
    ① 韩东:《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② 韩东:《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③ 韩东:《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
    ① 毕飞宇:《叙事》,《收获》1994年第4期。
    ① 毕飞宇:《叙事》,《收获》1994年第4期。
    ② 张莉:《论毕飞宇兼及一种新现实主义写作的实践意义》,《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① 汪跃华:《复写之书:韩东<扎根)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① 知青奸牛的故事见《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155页,知青顶替死去农民的故事见《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页。
    ① 李洱:《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3期。
    ① 李洱:《遗忘》,《大家》1999年第4期。
    ① 格非:《记忆与对话——李洱小说解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① 李洱:《花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1页。
    ② 李洱:《花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① 梁小娟,海男:《守候灵魂的写作——海男访谈录》,《小说评论》2011年第6期。
    ① 梁小娟:《女性的妖娆与华丽蜕变——海男长篇小说中的女性成长叙事》,《小说评论》2011年第6期。
    ① 李健彪:《绝域产生大美——访著名作家红柯》,《回族文学》2006年第3期。
    ① 李健彪:《绝域产生大美——访著名作家红柯》,《回族文学》2006年第3期。
    ② 红柯:《西去的骑手》,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 徐肖楠:《想象与梦幻中的叙事——论红柯的小说》,《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① 林霆:《小城人物:被挟裹的命运——论韩东小说(英特迈往>》,《文艺评论》2008年第1期。
    ① 韩东:《知青变形记》,《花城》2010年第1期。
    ② 王春林:《“被变形”,中的人性幽微——评韩东长篇小说(知青变形记)》,《文艺评论》2011年第11期。
    ①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① 毕飞宇:《是谁在深夜说话》,《人民文学》1995年第6期。
    ① 毕飞宇:《充满瓷器的时代》,《钟山》1994年第3期。
    ① 洪治纲:《人性的勘探与诗意的表达——论艾伟的小说创作》,《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
    ① 吴义勤,房伟:《贴着地面飞翔——艾伟小说论》,《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
    ① 黄发有:《废墟上空的鸽群——艾伟论》,《山花》2005年第3期。
    ① 艾伟:《无限之路》,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② 艾伟:《人及其时代意志》,《山花》2005年第3期。
    ① 李冯:《创作谈》,《花城》1994年第5期。
    ① 赖翅萍:《现代平民个象的审美创造与表达——论李冯小说创作的独创性》,《当代文坛》2005年第5期。
    ① 李勇,红柯:《完美生活,不完美的写作——红柯访谈录》,《小说评论》2009年第6期。
    ② 红柯:《阿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① 红柯:《阿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 张燕玲,东西:《小说还能做些什么?》,《山花》2001年第2期。
    ① 韩春燕:《写作是有经验的思想——作家东西访谈录》,《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5期。
    ① 东西:《创作谈:喜欢》,《作家》1994年第5期。
    [1][英]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版。
    [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6][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三联书店1989年版。
    [7][美]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9][捷]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1992年版。
    [10][英]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1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美]浦安修:《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法]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年版。
    [14][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5][加]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7][法]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
    [18][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
    [19][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0][法]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法]福柯:《疯颠与文明》,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美]赛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23][美]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25][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8][美]伯格:《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英]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法]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2][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2年版。
    [33][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版。
    [35][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6][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7][英]本·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8][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9][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中央编泽出版社2004年版。
    [40][法]古斯塔夫·庞勒:《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4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2][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三联书店2007年版。
    [43]张京媛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4]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5]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46]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7]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8]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9]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0]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51]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52]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3]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4]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6]张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7]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8]徐坤:《双调夜行船——90年代的女性写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9]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0]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62]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3]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90年代批判》,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64]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65]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66]汪继芳:《“断裂”:世纪末的文学事故——自由作家访谈录》,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7]李敬泽:《纸现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68]陆扬等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69]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0]许晖:《“六十年代”气质》,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1]张英:《文学的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72]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3]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4]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75]葛红兵:《正午的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6]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7]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8]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9]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80]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2]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83]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84]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85]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86]林建法,傅任选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7]李新宇:《走过荒原——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8]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关键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89]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0]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灵魂》,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91]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2]谢有顺:《身体修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93]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4]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路文彬:《历史想象的现实诉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96]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王爱松:《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98]金文兵:《颠覆的喜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小说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9]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00]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01]姜广平:《经过与穿越——与当代著名作家对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2]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3]张清华:《境外谈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04]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5]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从“70后”到“80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6]洪治纲:《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7]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108]吴义勤:《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9]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0]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1]樊星:《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2]程文超主编:《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3]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4]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5]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90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6]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7]程波:《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8]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9]胡群慧:《我读东西:时空境遇里的身心言说》(当代文学新秀解读系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0]张资:《我读刁斗:来自边缘的坚守》(当代文学新秀解读系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1]魏天真:《我读李洱:求真的愉悦》(当代文学新秀解读系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2]阳燕:《我读李修文:青春的叙事》(当代文学新秀解读系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3]翟文铖:《生活世界的喧嚣——新生代小说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4]梁鸿:《“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125]洪治纲:《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26]邵明:《文学棱镜中的历史景观——世纪之交历史叙事的文化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7]吴义勤:《自由与局限——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家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8]陈晓明:《最后的仪式》,《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
    [129]王干,张颐武,张未民:《“新状态文学”三人谈》,《文艺争鸣》1994年第3期。
    [130]樊星《新生代的崛起——“当代思想史”片断》,《文艺评论》1995年第1期。
    [131]朱立元:《命名的情结——“新状态文学”论刍议》,《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5期。
    [132]凤群、洪治纲《丧失否定的代价——晚生代作家论之一》,《文艺评论》1996年第2期。
    [133]凤群、洪治纲《乌托邦的背离与写实的困顿——晚生代作家论之二》,《文艺评论》1996年第3期。
    [134]凤群、洪治纲《欲望的舞蹈——晚生代作家论之三》,《文艺评论》1996年第4期。
    [135]洪治纲《叙事的挣扎——晚生代作家论之四》,《文艺评论》1996年第6期。
    [136]李洁非:《新生代小说(1994—)》,《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
    [137]李洁非:《新生代小说(一九九四)(续)》,《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
    [138]丁帆,王彬彬,费振钟:《晚生代:“集体失明”的“性状态”与可疑话语的寻证人》,《文艺争鸣》1997年第1期。
    [139]耿传明:《以“身体”代主体的写作——晚生代小说家非观念化写作的态度和立场》,《理论与创作》1998年第3期。
    [140]葛红兵:《非激情时代的暖昧意象——晚生代小说的主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4期。
    [141]张清华:《精神接力与叙事蜕变——论“新生代”写作的意义》,《小说评论》1998年第4期。
    [142]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九十年代新生代作家论》,《钟山》1998年第1期。
    [143]葛红兵:《非激情时代的暖昧意象——晚生代小说的主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4期。
    [144]葛红兵:《世纪末中国的审美处境——晚生代写作论纲》(上、中、下),《小说评论》1999年第4、5、6期。
    [145]王洁:《断裂与叙事——评部分晚生代小说》,《文艺评论》1992年第4期。
    [146]黄伟林:《论晚生代》,《文艺争鸣》1999年第5期。
    [147]杨剑龙:《在对传统的颠覆中走向虚无——新生代小说批判》,《中州学刊》1999年第3期。
    [148]汪政:《先锋小说·新写实·新生代——对一个文学宗谱的描述与思考》,《上海文学》1999年第7期。
    [149]王拥军:《后现代语境下的尴尬叙述——新生代小说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50]黄伟林:《论晚生代小说创作的五大主题》,《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
    [151]何言宏:《文学体制、知识分子身份与“晚生代”写作》,《文艺评论》2000年第1期。
    [152]黄伟林:《叙事的风景——晚生代小说形式技巧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153]施战军:《方位调整与精神新生》,《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154]丛新强:《比较与反拨——新时期文学视野中的“新生代”小说》,《理论学刊》2001年第5期。
    [155]杨剑龙:《对生活的直接体验与真正面对——论新生代小说的艺术追求》,《江海学刊》2001年第4期。
    [156]赵小琪:《金钱和金钱崇拜——新生代小说中金钱欲的文化阐释》,《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57]贺仲明:《反抗的意义与局限——“新生代”作家精神批评》,《小说评论》2001年第4期。
    [158]施战军:《告别“新生代”》,《小说评论》2001年第3期。
    [159]刘晓蕾:《个体的遭际——论“晚生代”小说的审美个人主义》,《文艺评论》2001年第6期。
    [160]管宁:《大众文化生态与后先锋的突围——对新生代小说生成语境的考察》,《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6期。
    [161]池永文:《世纪末的心灵变奏曲——“新生代”小说中的城市青年文化心态剖析》,《当代文坛》2002年第4期。
    [162]薛忠文:《论“新生代”小说的主题话语》,《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63]管宁:《错位与弥合:新生代小说的叙事策略》,《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164]管宁:《从文本体验到欲望书写——对先锋小说与新生代写作叙事方式的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65]张琴凤:《断裂与对抗——论部分“新生代”小说》,《当代文坛》2003年第6期。
    [166]陈晓明:《超越与逃逸:对“60年代出生作家群”的重新反省》,《河北学刊》2003年第5期。
    [167]吴义勤:《新生代长篇小说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168]董小玉:《试论“新生代”小说的局限与精神提升》,《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169]樊星:《“新生代”与传统文化》,《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1期。
    [170]冉小平:《论新生代女作家的女性书写》,《求索》2004年第1期。
    [171]董之林:《“身上的鬼”和“日常的梦”——关于毕飞宇的小说》,《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172]汪跃华:《复写之书:韩尔<扎根>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173]赖翅萍:《现代平民个象的审美创造与表达——论李冯小说创作的独创性》,《当代文坛》2005年第5期。
    [174]樊星:《论新生代作家的狂放心态》,《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175]张琴凤:《体验与彰显——论“新生代”小说的叙事策略》,《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176]张琴凤:《论新生代小说“断裂”本质的双重内涵》,《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77]余玲:《“喧嚣”的另一种解读——再论新生代日常叙事》,《当代文坛》2006年第2期。
    [178]徐肖楠:《想象与梦幻中的叙事——论红柯的小说》,《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179]张先云,乔东义:《现象学视域中的“新生代”小说创作》,《小说评论》2006年第5期。
    [180]王彬彬:《毕飞宇小说修辞艺术片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181]何清:《生活在别处的精神世界里——关于红柯及其小说》,《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
    [182]雷鸣:《悠远的回响:魏晋风度与新生代作家》,《学术探索》2007年第5期。
    [183]方维保,刘波:《新生代创作中的个体自由伦理叙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84]吴义勤:《自由与局限——中国“新生代”小说家论》,《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185]李丹梦:《反抒情的自我抒写——李洱论》,《南方文坛》2007年第5期。
    [186]王彬彬:《毕飞宇小说中的“性话语”》,《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1期。
    [187]林霆:《小城人物:被挟裹的命运——论韩东小说(英特迈往)》,《文艺评论》2008年第1期。
    [188]李丹梦:《红柯中短篇小说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189]俞敏华:《“新生代”小说创作新论》,《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
    [190]张莉:《论毕飞宇兼及一种新现实主义写作的实践意义》,《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191]翟业军:《论毕飞宇的平原世界》,《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3期。
    [192]韩敏:《从失范家庭结构中走出来的一代——论新生代作家的家庭叙事》,《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193]杨会:《“联网四重奏”与晚生代创作》,《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2期。
    [194]董文桃:《作为反抗工具的性话语和欲望消费观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生代小说的叙事策略》,《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195]刘永春:《“人性内在的深广性和广泛的隐喻性相结合”——艾伟<风和日丽>的叙事美学》,《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1期。
    [196]杨扬:《“60年代生”及对应的文学气质——毕飞宇论》,《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1期。
    [197]甘秋霞:《历史文本与当代体认—李洱(遗忘)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蕴含》,《文艺争鸣》2010年第8期。
    [198]梁小娟:《女性的妖娆与华丽蜕变——海男长篇小说中的女性成长叙事》,《小说评论》2011年第6期。
    [199]耿传明:《“父”之缺位与“时代孤儿”的道德困境——东西(耳光响亮)、<后悔录>与后传统时代的寓言化写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00]李遇春:《新神话写作的四种叙述结构——论红柯的“天山系列”长篇小说》,《南方文坛》2011年第4期。
    [201]王迅:《他们,在游走的路上迷失——论李冯小说的精神特征》,《南方文坛》2011年第4期。
    [202]王春林:《“被变形”中的人性幽微——评韩东长篇小说<知青变形记>》,《文艺评论》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