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文学是在西方文学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小说创作更是受到西方小说的明显影响。建国以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逐渐定于一尊,典型人物、典型环境成了小说创作的重要甚至唯一追求。在评论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小说创作时,中国传统文论一度失语。但是,民族传统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停止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三十年代,京派作家的创作就明显受到中国古代文学抒情传统的影响。建国以后,京派文学虽然一度淡出了文学史叙述,但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文学仍然对一部分作家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使这些作家通过京派文学,有意识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学的丰厚遗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时期以来,当大部分作家致力于向西方文学学习艺术经验的时候,以孙犁、汪曾祺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却创作了数量不菲、深受传统文学艺术影响、尤其是受到传统笔记小说影响的小说。这些创作使传统文学的影响在八十年代由潜流再度变为一股文学创作的明显潮流,并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小说被一些评论家和读者称为笔记体小说或新笔记小说,并得到了一部分作家认可。新笔记小说形成了八十年代文坛上一个独特的景观,不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而且为中国文学如何继承传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的经验教训,都值得认真总结。但是,对新笔记小说的研究,与新笔记小说的创作成就和影响却显得不太相符,新笔记小说还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
     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又分为上、下编,上编四章为个案研究,下编三章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笔记小说进行综合研究。
     绪论首先对新笔记小说创作概况进行了描述,指出新笔记小说已经成为新时期文坛上一个无法忽视的创作潮流,产生了一定影响,完全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接下来,对新笔记小说的艺术资源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新笔记小说之所以被称为“新笔记小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直接继承了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艺术传统,但是,新笔记小说对传统的继承并不局限在笔记小说,不同作家还从中国传统散文、诗歌、史传作品、书法、绘画以及戏曲中程度不同地吸收了艺术营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因此,本文将新笔记小说界定为:新笔记小说,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孙犁、汪曾祺、林斤澜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在继承中国文言短篇小说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诗歌、散文、史传作品、书法、绘画及戏曲等的艺术经验,使用白描手法,努力追求意象、意境、神韵等具有东方特色的审美效果,创作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短篇小说。最后,对新笔记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说明。
     上编选择了四位有代表性的新笔记小说作家孙犁、汪曾祺、林斤澜、贾平凹,对他们的新笔记小说做了深入研究。“民族传统的多重影响”一章,主要探讨了孙犁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借鉴。首先,研究了孙犁进城后大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对其把握生活和表现生活方面的影响,然后,从实录精神、理性追求、道德评价及叙事特点几个方面探讨了孙犁八十年代创作的“芸斋小说”的民族风格。“‘回到民族传统’的小说创作”一章,首先研究了汪曾祺的童年经验与在传统家庭中形成的传统文学素养,然后,从小说的选材、小说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文气”追求以及小说中的艺术意境几方面研究了汪曾祺的新笔记小说的民族风格。“笔记与诗魂的交融”一章研究了林斤澜《矮凳桥风情》的民族风格。首先,结合林斤澜五十年代的创作,研究了在八十年代,林斤澜逐渐突破建国以来已经僵化了“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开始主动寻求民族传统的努力,然后从语言、结构、审美追求几个方面对林斤澜《矮凳桥风情》的民族风格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东方美与民族形式的追求”一章则研究比较年轻的新笔记小说作家贾平凹在“商州三录”和《太白山记》中形成的民族风格。贾平凹对民族风格的追求是自觉的,“商州三录”和《太白山记》分别体现了传统美学对“形神”和“隐秀”的追求。最后,论文还分析了贾平凹小说中大量对神秘现象的描写,认为这一方面是贾平凹艺术探索的需要,一方面也反映了贾平凹世界观中迷信的一面。当然,贾平凹用中国传统的哲学眼光看待现实生活时,也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批评和质疑,这显然包含作家对审美现代性的追求。这四章虽然都是个案研究,但思路同中有异,力求根据每个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贴近研究对象的创作实际,分别侧重论述了这些作家在创作中对中国传统文学所追求的意象、意境、文气、空白、隐秀等审美范畴的追求,并分析了这些作家在创作中对传统思想、道德的认同。
     下编分为三章,分别从审美范畴、作家的主体精神以及新笔记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几个方面对新笔记小说继承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成就及文学史影响进行了综合论述。“美的显现”一章,从白描、风骨、轶事、理趣及意象等几个新笔记小说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范畴进一步探讨了新笔记小说的审美追求。“精神之维”一章,则对新笔记小说作家的精神世界、生命意识以及审美关照的方式进行了讨论,论述了新笔记小说作家的传统人格对其创作在内容、风格及把握世界的方式方面带来的影响。“历史回望”一章对新笔记小说在艺术和传统道德方面对传统文学和文化的继承进行了论述,其中,“通与变:新笔记小说艺术上的继承和发展”一节,着重讨论了新笔记小说在继承传统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和不足,“传统美德的弘扬与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一节,指出新笔记小说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显然包含了对审美现代性的追求。
     “结语”在整个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新笔记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复活了传统的审美精神,创作出了一些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启示。新笔记小说对于传统文学的继承,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存在的不足,都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学史遗产。”
     研究方法上,论文注重个案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注重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对作家及其身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研究,一方面注重外部研究和文本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同时,努力将对个别作家的研究放在整个创作潮流中,尽量避免以偏盖全,从而使论文的结论建立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
New literature emerged under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western literature. It is especially so with novel writing.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alism became the dominating mode of writ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whole-hearted pursuit for typical character in typical environment. As a result,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especially novels, was seen to be largely disjoin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But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 on literary creations can never be erased. In the 1930s, the works created by writers of the Beijing school clearly show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the Beijing school gradually retreated from the literary field, but some writers of the school, represented by Shen Congwen, still exerted subtle influences on writers, who thus consciously inherit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hat is why when most writers were engaged in learning from western literature, a group of writers, represented by Sun Li, Wang Zengqi, produced a large amount of novels which show the deep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particularly note-novels. These works in the 1980s rehabilitated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o b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iterary compositions and got some critical attentions. These novels were named by some critics or readers note-novels or new note-novels, which were acknowledged by some writers. The new note-novel was a spectacular scene in the literary world of the 1980s, for its extraordinary literary compositions and its attempts at the way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both the achievements and failures during which are valuable. But the study of new note-novels is far from being adequate, considering thei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s and influences, so there is still a large space to explore about new note-novels.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namely introduction, body part and conclusion. The body part is made up of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composite of four chapters of case studies,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second section conducts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the new note-novel in thre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starts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new note-novel and pointing out that it has become a remarkable and influential current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worl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 deep study of it. Then, we briefly trace the artistic sources of new note-novel. It was named new note-novel mainly because it directly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note-novel. This apart, new note-novels learn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rose, poetry, historical biography, calligraphy, painting and opera. On the basis of all these, new note-novel acquired distinctive national style.
     So, we thus defined the new note-novel in the study. Simply speaking, new note-novel, appearing in the 1980s, is the short novel characterized by unique national style. Its representative writers, like Sun Li, Wang Zengqi and Lin Jinlan, aiming at the typically oriental aesthetic effect of image, atmosphere and romantic charm of literary works, wrote in a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style, by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short novels and drawing on the artistic feats of prose, poetry, historical biography, calligraphy, painting and opera. The introduction ends with the summary of the contemporary study of new note-novels and a short explanation of the thesis structure and methodology.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he new note-novels written by the four representative writers, namely Sun Li, Wang Zengqi, Lin Jinlan and Jia Pengwa. The chapter entitled multiple influence of national tradition mainly explores Sun Li’s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t first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Sun Li read after going to town, on his understanding and presentation of life. Then, it proceeds to explore the national style of Sun Li’s novels which were written in the 1980s and named after his study Yunzhai, concerning its realistic spirit, ideal pursuit, moral evaluation and narrative feature. The chapter named returning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 starts with Wang Zengqi’s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his literary attainments cultivated i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It goes on to study the national style of Wang’s new note-novels, manifested by their objects, culture-laden language and their artistic atmosphere. The chapter named the fusion of note and poetic soul focuses on the national style displayed by Lin Jinlan’s Customs of Aideng Bridge. Based on Lin Jinlan’s literary creations in the 1950s, this chapter first reveals that Lin Jinlan rebelled against the rigid realistic ideal and actively pursued the national tradition in the 1980s and then uncovers its national style by analyzing its language, structure, aesthetic ideal. The chapter entitled Oriental Beauty and national pursuit is designed to uncover the national style manifested in Three Accounts of Shangzhou and Travels of Taibai Mountain written by Jia Pingwa, the younger writer of this group, who consciously pursued national style. The above two works demonstrates his pursuit for the spirit-imbued form and implicit beauty. It further analyzes Jia’s large amounts of descriptions of mysterious phenomena, which are understood to be out of Jia’s aesthetic explor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his superstitious outlook on the other. It is undeniable that when Jia presented the reality in the ligh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he criticized and questioned the reality, which shows his pursuit of aesthetic modernity. Although these four chapters are all case studies, they are simultaneously similar and different. Striving to be loyal to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of the objects, they concentrate on these writers’identifications with the tradition in their compositions, particularly in their pursuits of image, aesthetic atmosphere, literary gap and implicit beauty, which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The second part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which explore the new note-novel’s inheritance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literary history, concerning new note-novel’s aesthetic category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writers’subjectivity. The chapter named The manifestation of beauty further studies new note-novels’aesthetic pursuits, displayed by their characteristic sketches, anecdotes, images, etc. The chapter entitled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discusses new note novelists’outlooks on the life and aesthetics, which are seen to be influential on their subjects, styles and presentations of the world. The chapter named looking back on history, explores new note-novels’inheritances from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s to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traditional morality. In this chapter, the section on the new note-novel’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discusses its achievements and weak points in inherit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he section named Carrying forward Traditional Virtue and Pursuing Aesthetic Modernity points out that it pursues aesthetic modernity when carrying the traditional virtue to a new height.
     The study arrives at the conclusion that new note-novels revived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to a great extent by creating many literary works of typical Chinese style. In so doing, they exerted far-reaching influences on the later literary compositions. In new note-novels’inheritance from traditional literature, both the achievements and weak points are valuable for the literary history.
     So far the research method is concerned, this study combines case studies with comprehensive studies. Besides,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factors both within and out of literary works. On the one hand it studies the qualities of the writers, 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y find themselves, on the other it compares the outside factors and texts themselves. Meanwhile, it examines individual writers’works in the light of a literary current, so th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can be more
引文
①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选集》(5),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P58。
    ①参见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增补版),P101——102。
    ①转引自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P4。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27。
    ③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30——31。
    ④汪曾祺:《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汪曾祺全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60。
    ①钟本康:《新笔记小说选·导言》,《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P2——5,我在这里的叙述和钟本康略有不同,主要是又补充了一些作家和作品。
    ①刘再复:《近十年的中国文学精神和文学道路》,《人民文学》1988第2期,P18——22。
    ①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19。
    
    ①孙犁:《谈笔记小说》,《孙犁全集》(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92。
    ②孙犁:《关于〈聊斋志异〉》,《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39。
    ③孙犁:《关于纪昀的通信》,《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374—375。
    ④汪曾祺:《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79。
    ⑤陈军:《玩人三记》,钟本康《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1版,P205。
    ⑥何立伟:《也算创作》,《钟山》,1986年第3期。
    ⑦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3。
    
    ①孙犁:《欧阳修的散文》,《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337。
    ②贾平凹:《关于散文的日记》,《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70。
    ③贾平凹:《读书杂记摘抄》,《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84。
    
    ①汪曾祺:《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81。
    ②贾平凹:《“卧虎”说》,《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1。
    ③贾平凹:《答〈文学家〉编辑部问》,《贾平凹文集》(14),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36。
    ①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P56。
    ②参见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P18——19。
    ③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文集》第12卷第126页,转引自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P262。
    
    ①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16。
    ②张曰凯:《新笔记小说选·后记》,《新笔记小说选》,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P432。
    ③刘再复:《近十年的中国文学精神和文学道路》,《人民文学》,1988年第2期, P115——128。
    ①刘再复:《近十年的中国文学精神和文学道路》,《刘再复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P262。
    ②刘再复:《近十年的中国文学精神和文学道路》,《刘再复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P263。
    
    ①汪曾祺:《吃食和文学》,《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61——62。
    ②孙犁:《谈笔记小说》,《孙犁全集》(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91。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选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P5。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选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P5。
    
    ①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P6——7。
    ②参见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611——613。
    ③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199。
    ④汪曾祺:《捡石子儿(代序)》,《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50。
    ①聂鑫森、张曰凯、侯贺林、林斤澜的说法均摘自他们给钟本康的信,参见钟本康《新笔记小说选·导言》,《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P6——7。
    ①李陀:《中国文学中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序贾平凹著<商州三录>》,《上海文学》,1986年第1期,P86——98。
    ①郜元宝:《贾平凹研究资料·序》,锆元宝,张冉冉编《贾平凹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4。
    ①孙犁:《文虑》,《孙犁全集》(9),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327。
    ②参见金梅《〈芸斋小说〉琐谈》,文竹《滴石之言——读“芸斋主人曰”》,张占杰《孙犁“芸斋小说”的文体探索》,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林焱《论新笔记小说》,钟本康《关于新笔记小说》等。
    ①孙犁:《关于“乡土文学”》,《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47。
    
    ①孙犁:《谈笔记小说》,《孙犁全集》(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92。
    ②孙犁:《关于〈聊斋志异〉》,《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139。
    ③孙犁:《关于纪昀的通信》,《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374—375。
    ④孙犁:《书衣文录·洛阳伽蓝记校释》,《孙犁全集》(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432。
    ⑤孙犁:《〈书衣文录〉拾补·蒲松龄集(上)》,《孙犁全集》(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223。
    ⑥孙犁:《〈书衣文录〉拾补·七修类稿》,《孙犁全集》(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225。
    ①孙犁:《欧阳修的散文》,《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337。
    ①孙犁:《谈柳宗元》,《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45。
    ②孙犁:《欧阳修的散文》,《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335。
    ③孙犁:《小说与历史》,《孙犁全集》(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28。
    ④孙犁:《小说与历史》,《孙犁全集》(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26。
    ⑤孙犁:《读〈史记〉记(上)》,《孙犁全集》(9),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96。
    ⑥孙犁:《小说杂谈》,《孙犁全集》(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38。
    ⑦参见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①赵福生:《从“芸斋”了望“白洋淀”——论孙犁小说风格的演变》,《河南大学学报》,1994第1期,P51—55。
    ①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21,322。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选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P139。
    ③孙犁:《与友人论传记》,《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53。
    ①赵福生:《从“芸斋”了望“白洋淀”——论孙犁小说风格的演变》,《河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P51—55
    ①孙犁《地震》,《孙犁全集》(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5
    ②孙犁《续弦》,《孙犁全集》(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0
    ①孙犁《鸡缸》,《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96
    ②孙犁《修房》,《孙犁全集》(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31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选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P37
    ②孙犁《小说与伦理》,《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50——251
    ③孙犁《心脏病》,《孙犁全集》(9),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63
    ①孙犁《谈柳宗元》,《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44,145
    ①孙犁《葛覃》,《孙犁全集》(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65
    ②孙犁《小说与伦理》,《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51
    ①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36。
    ②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267。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275。
    ②李陀:《意象的激流》,《文艺研究》,1986年第3期。
    ①汪曾祺:《捡石子儿(代序)》,《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49。
    ②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24。
    ③汪曾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60。
    ④汪曾祺:《读一本新笔记体小说》,《汪曾祺全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454。
    ①汪曾祺:《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82。
    ②汪曾祺:《自报家门》,《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P3。
    ③汪曾祺:《我的祖父母》,《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P27。
    ①汪曾祺:《自报家门》,《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P3。
    ②汪曾祺:《自报家门》,《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P3。
    ③汪曾祺:《我的父亲》,《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P38。
    ④汪曾祺:《我的母亲》,《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P44。
    ①汪曾祺:《我的祖父母》,《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P32。
    
    ①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01。
    ②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01。
    ③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01。
    ①汪曾祺:《社会性·小说技巧》,《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60。
    ②汪曾祺:《自报家门》,《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P5。
    ③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汪曾祺全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491。
    ④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2。
    ①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3。
    ②况周颐,王国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P191。
    ③汪曾祺:《自报家门》,《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P6。
    ④汪曾祺:《自报家门》,《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P5。
    ⑤汪曾祺:《谈读杂书》,《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3。
    ①汪曾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57。
    ②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66。
    
    ①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后记,》《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461。
    ②汪曾祺:《谈谈风俗画》,《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50。
    ③汪曾祺:《〈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19。
    ④汪曾祺:《谈谈风俗画》,《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50。
    ①汪曾祺:《谈谈风俗画》,《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51。
    
    ①汪曾祺:《对读者的感谢》,《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455。
    ②汪曾祺:《〈孤蒲深处〉自序》,《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15。
    ③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81。
    ④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03。
    ①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03。
    ②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18。
    
    ①汪曾祺:《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01。
    ②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03。
    ③汪曾祺:《思想·语言·结构》,《汪曾祺全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81。
    ④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5。
    ⑤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5。
    
    ①汪曾祺:《小说技巧常谈》,《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94——295。
    ②汪曾祺:《小说技巧常谈》,《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94——295。
    ①汪曾祺:《小说技巧常谈》,《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94——295。
    ②参见汪曾祺:《思想·语言·结构》,《汪曾祺全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79。
    
    ①汪曾祺:《小说的思想和语言》,《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51——52。
    ②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1——12。
    ③汪曾祺:《“揉面”》,《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95。
    ④汪曾祺:《文学语言杂谈》,《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31。
    ①汪曾祺:《小说创作随谈》,《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10。
    ②汪曾祺:《小说技巧常谈》,《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96。
    ①汪曾祺:《小说技巧常谈》,《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13——314。
    ②汪曾祺:《两栖杂述》,《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98。
    ③雷达:《论汪曾祺的小说》,《钟山》,1983第4期,P85——92。
    ④汪曾祺:《〈汪曾祺自选集〉自序》,《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95。
    ⑤汪曾祺:《美国家书》,《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11。
    ①参见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25——326。
    ②汪曾祺:《美国家书》,《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11。
    
    ①汪曾祺:《美国家书》,《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11。
    ②汪曾祺:《美国家书》,《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11。
    ③汪曾祺:《美国家书》,《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12。
    ①汪曾祺:《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82。
    ①汪曾祺:《泰山片石》,《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92-193。
    ①汪曾祺:《社会性·小说技巧》,《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59——60。
    ②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后记》,《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462。
    ③雷达:《论汪曾祺的小说》,《钟山》,1983第4期,P85——92。
    ①罗强烈:《矮凳桥系列小说的叙事结构》,《当代作家评论》,1987第5期。
    ②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98。
    ①参见汤学智;《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140——145。
     ①林斤澜《短中之短》,《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6
    ②林斤澜《谈情节》,《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94
    ①林斤澜《打开思路》,《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41
    ②林斤澜《短篇短篇》,《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40
    ③林斤澜《唱出自己的歌》,《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50
    ④林斤澜《闲话小说》,《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67
    ①林斤澜:《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05。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转引自《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479。
    ③林斤澜:《无笔墨处》,《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480。
    ①林斤澜:《雅俗不共赏》,《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34。
    ①林斤澜:《短打本领》,《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1。
    ②林斤澜:《“三不”》,《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361。
    ①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00。
    
    ①程绍国:《林斤澜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P99。
    ②林斤澜:《麦当娜现象》,《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374。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文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版,P183。
     ①林斤澜:《游词挑逗》,《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7。
    ①李洁非,张陵:《矮凳桥文体》,《当代作家评论》,1987第5期,P42——48。
    ①林斤澜:《谈“叙述”》,《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17。
    ①参见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146——147。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文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P144。
    ②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P282。
    ①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99。
    ①参见林斤澜《谈“叙述”》,《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17。
    ②林斤澜:《主攻篇》,《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74。
    ①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02。
    
    ①林斤澜:《小说构思随感(之二)》,《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98。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文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P43。
    ③林斤澜:《谈魅力》,《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98。
    ①林斤澜:《箱底儿及其他》,《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63。
    
    ①参见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99。
    ②林斤澜:《〈矮凳桥风情〉后语》,《林斤澜文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414,415。
    ③林斤澜:《两个再认识》,《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6。
    ④林斤澜:《再谈认识》,《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7。
    ⑤林斤澜:《真与假》,《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33。
    ①参见林斤澜《我看“看不懂”》,《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83——97。
    ②林斤澜:《〈小说选〉前记》,《林斤澜文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426。
    ①林斤澜:《读作品记(三)》,《孙犁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3。
    ②林斤澜:《读作品记(三)》,《孙犁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3。
    ①参见李星、孙见喜《贾平凹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9——32页
    
    ①本刊记者:《记“笔耕”组贾平凹近作讨论会》,《延河》,1982第4期,P69——70转68。
    ②贾平凹:《答〈文学家〉编辑部问》,《贾平凹文集》(14),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38。
    ①费秉勋:《贾平凹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P66。
    ①参见贾平凹《“卧虎”说》,《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0——22。
    ②贾平凹《使短篇小说短起来》,《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4。
    ③参见贾平凹《语言》,《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5。
    
    ①贾平凹:《语言》,《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4。
    ②贾平凹:《观察》,《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8——9。
    
    ①贾平凹:《自在篇》,《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8。
    ②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P131。
    ③参见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223。
    ①贾平凹:《一棵小桃树》,《贾平凹文集》(11),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67——69。
    ①费秉勋:《论贾平凹》,《当代作家评论》,1985第1期,P25——31。
    ②参见费秉勋《论贾平凹》(当代作家评论)1985第1期)、刘建军《贾平凹小说散论》(《当代作家评论》1985第1期)、李陀《中国文学中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序贾平凹著<商州三录>》(《上海文学》1986第1期)、李振声《商州:贾平凹的小说世界》(《上海文学》1986第4期)等。
    ③费秉勋《论贾平凹》,《当代作家评论》,1985第1期,P25——31
    ①贾平凹:《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贾平凹文集》(11),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97——298。
    ②贾平凹:《商州初录·引言》,《贾平凹文集》(5),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83。
    ①参见孙犁《再谈贾平凹的散文》,《孙犁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330——331。
    ②孙犁:《致贾平凹》,《孙犁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335。
    ①参见费秉勋《贾平凹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175——178。
    ②贾平凹:《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贾平凹文集》(11),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97。
    ①贾平凹:《“卧虎”说》,《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1。
    ②转引自汪曾祺《思想·语言·结构》,《汪曾祺全集》(第六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78。
    ①贾平凹:《关于小说创作的答问》,《贾平凹文集》(14),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375。
    ②《编者的话》:《上海文学》,1989第8期。
    
    ①金吐双:《〈太白山记〉阅读密码》,《上海文学》,1989第8期,P13。
    ②刘勰:《文心雕龙·隐秀》,周振甫译著《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P240。
    ③刘勰:《文心雕龙·隐秀》,周振甫译著《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P240。
    ④参见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27——128。
    ①张晓东:《荒诞·性·禅——贾平凹〈太白〉简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第1期,P56——61。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选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P30。
    ①参见钟本康选评的《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P73。
    
    ①贾平凹:《〈太白〉序》,《贾平凹文集》(14),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32。
    ②贾平凹:《人病》,《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61。
    ③贾平凹:《贾平凹答问录》,《贾平凹文集》(14),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401。
    ④贾平凹:《读〈灯下心语〉》,《贾平凹文集》(14),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41。
    ①郜元宝:《〈贾平凹研究资料〉序》,郜元宝,张冉冉编《贾平凹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4。
    ②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5年版,P25。
    ③参见樊星《贾平凹:走向神秘——简论当代志怪小说》,《文学评论》,1992年第5期,P76——83,张器友《贾平凹小说中的巫鬼文化现象》,《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4期,P71——77,张晓东《荒诞·性·禅——贾平凹〈太白〉简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期1,P56——61等。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舞戚》等。(参见《〈逛山〉小引》,《贾平凹文集》第14卷,271页)贾平凹的这些描写,显然和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
    ①张器友:《贾平凹小说中的巫鬼文化现象》,《当代作家评论》,1989第4期,P71——77。
    ①樊星:《贾平凹:走向神秘——简论当代志怪小说》,《文学评论》,1992第5期,P76——83。
    ①谢有顺:《贾平凹的实与虚》,《当代作家评论》,1999第2期,P18——22。
    ①贾平凹:《读书杂记摘抄》,《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82——183。
    ②贾平凹:《读书杂记摘抄》,《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87。
    ③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79。
    
    ①贾平凹《人病》,《读书杂记摘抄》,《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60。
    ②贾平凹《人病》,《读书杂记摘抄》,《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60。
    ③贾平凹《人病》,《读书杂记摘抄》,《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61。
    ①李陀:《中国文学中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序贾平凹著〈商州三录〉》,郜元宝,张冉冉编《贾平凹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104。
    ①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选集》(1),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P241——242。
    
    ①参见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400——404。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选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P38。
    ③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24。
    ①贾平凹:《语言——人道与文道杂说之一》,《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4——5。
    ②何立伟:《美的语言与情调》,《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9。
    ①转引自傅正谷《孙犁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见解和借鉴》,刘宗武编《孙犁研究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47。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选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P37。
    ①汪曾祺:《〈菰蒲深处〉自序》,《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15。
    ②参见汪曾祺、林斤澜、崔道怡《社会性·小说技巧》,《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60。
    ①朱自清:《论气节》,《标准与尺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33,34。
     ①朱自清:《文学的标准和尺度》,《标准与尺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14。
    
    ①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05。
    ②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79。
    ①参见陈文新《中国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15——16。
    ②《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1616,1617
    ①孙犁:《谈柳宗元》,《孙犁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45。
    ①参见汪曾祺、林斤澜、崔道怡《社会性·小说技巧》,《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61——67。
    ②《编者的话》,《人民文学》,1985第7期。
    ①钟本康:《别有洞天在人间》,《文学评论》,1985第5期,P136——142。
    ①朱立元:《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朱光潜《谈美书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P4。
    ②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P113。
    ①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69。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275。
    ②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56,157。
    ③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267——268。
    ①李陀:《意象的激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研究室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2。
    ②李陀:《意象的激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研究室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3。
    ①这里对意象的分类,参照了杨义在《中国叙事学》中的分类,见该书289至304页。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315——329。
    ①陈红军:《汪曾祺作品研讨会纪要》,《北京文学》,1982第8期,P72——73。
    ②陈红军:《汪曾祺作品研讨会纪要》,《北京文学》,1982第8期,P72——73。
    ①参见汪政、晓华《论文人小说》,《上海文学》,1991第7期,P70——75。
    ①何立伟:《美的语言与情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P37。
    ②何立伟:《也算创作谈》,《钟山》,1986第3期,P91。
    ③参见程绍国:《林斤澜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P130——135。
    ①李星、孙见喜:《贾平凹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P106——107。
    ②这是刘宗武在为叶君的《参与、守持与怀乡》所做的序言中提到的,刘宗武认为这些书法作品可能对孙犁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③参见汪曾祺《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晚翠园曲会》等,另外,程绍国在《林斤澜说》中还写到汪曾祺晚年到温州演唱的情景。
    ④参见程绍国《林斤澜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P130——133。
    ①贾平凹:《一位作家》,《贾平凹文集》(11),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44。
    ②参见吴亮为李庆西小说集《不二法门》写的序言,《不二法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③孙先科:《作家的“主体间性”与小说创作中的“间性形象”——以赵树理、孙犁的小说创作为例》,《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④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4期。
    ⑤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4期。
    
    ①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P7。
    ②参见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P103——138。
    ③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汪曾祺全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494。
    ④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汪曾祺全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494。
    ①李庆西:《文学的当代性·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P1。
    ②李庆西:《寻找手稿·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5。
    
    ①参见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4。
    ②参见程绍国《林斤澜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P117。
    ③参见程绍国《林斤澜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P19。
    ①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P138。
    ②参见林斤澜整理的《〈汪曾祺全集〉出版前言》,《汪曾祺全集》(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7。
    ③汪曾祺:《〈晚翠文谈〉自序》,《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50。
    ①转引自李星、孙见喜《贾平凹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212。
    ②何立伟:《酒后》(创作谈),上海文学,1985年第12期。
    ①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清·张伯行编《唐宋八大家文集》,远方出版社,原书无出版年,P117。
    ②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清·张伯行编《唐宋八大家文集》,远方出版社,原书无出版年,P117。
    ③孙犁:《小说与历史》,《孙犁全集》(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北京第1版,P128。
    
    ①孙犁:《真实的小说和唬人的小说》,《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58。
    ②孙犁:《小说的体和用》,《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55——256。
    ③孙犁:《关于“乡土文学”》,《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47。
    ①林斤澜:《二十个字》,《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59。
    ②贾平凹:《关于小说创作的答问》,《贾平凹文集》(14),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370。
    ③孙犁:《小说的作用》,《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66。
    ①汪曾祺:《漫话作家的责任感》,《汪曾祺全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75——278。
    ②孙犁:《小说与伦理》,《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50。
    ①孙犁:《真实的小说和唬人的小说》,《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58。
    ②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7。
    ③程绍国:《林斤澜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P126——127。
    
    ①汪曾祺:《文学语言杂谈》,《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31。
    ②汪曾祺:《文学语言杂谈》,《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33。
    ③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02。
    ④程绍国:《林斤澜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P121。
    ①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后记》,《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461。
    
    ①林斤澜:《〈矮凳桥风情〉后语》,《林斤澜文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414。
    ②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01。
    ③贾平凹:《〈商州再录〉题记》,《贾平凹文集》(5),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09——210。
    ①转引自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8。
    ①孙犁:《关于〈聊斋志异〉》,《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139。
    ②孙犁:《谈笔记小说》,《孙犁全集》(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91。
    ③参见刘宗武编《孙犁研究论文集》,傅正谷《孙犁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见解和借鉴》一文后的“作者附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52。
    ④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24。
    ①汪曾祺:《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89。
    ②参见何立伟《美的语言与情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7——43。
    ③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7——16。
    ④汪曾祺:《无笔墨处》,《林斤澜文集》(第六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474——480。
    ①林斤澜:《蒲家庄杂感》,《林斤澜文集》(第六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45。
    ②林斤澜:《雅俗不共赏》,《林斤澜文集》(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P134。
    ③贾平凹:《“卧虎”说》,《贾平凹文集》(12),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1。
    ④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27。
    ①陈军:《玩人三记》,钟本康选评《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P204——205。
    ①这是聂鑫森给钟本康信中的话,参见钟本康选评《新笔记小说选·导言》,《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P6。
    ②张曰凯:《新笔记小说选·后记》,《新笔记小说选》,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P435。
    ③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30——331。
    ①晓华、汪政:《仿古的意味》,《上海文学》,1989第8期,P75——80。
    ②晓华、汪政:《仿古的意味》,《上海文学》,1989第8期,P75——80。
    ③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19。
    ④参看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方著共六章,除第一章为引论外,其他五章分别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①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31。
    ②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64。
    ①刘勰:《文心雕龙·通变》,周振甫选评《文心雕龙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P156。
    ①汪曾祺:《〈菰蒲深处〉自序》,《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15。
    ②孙犁:《小说与伦理》,《孙犁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50。
    ①孙犁:《谈柳宗元》,《孙犁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250。
    ①汪曾祺:《社会性·小说技巧》,《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60。
    ①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04——105。
    ①【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斌、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P47——48。
    ①《文学研究会宣言》,转引自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6。
    ①汪政、晓华:《仿古的意味》,《上海文学》,1989,8,P75——80。
    ①何立伟:《美的语言与情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42。
    ②朱光潜:《开场话》,《谈美书简》,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P72——73。
    ③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文集》(12),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114。
    ①汪曾祺:《<聊斋新义>后记》,《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39。
    贾平凹:《贾平凹文集》(1——14),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林斤澜:《林斤澜文集》(1——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汪曾祺:《汪曾祺全集》(1——8),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汪曾祺:《自报家门》,《汪曾祺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孙犁:《孙犁全集》(1——11),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庆西:《不二法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阿城:《胡天胡地风骚》,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钟本康选评:《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张曰凯编:《新笔记小说选》,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蒲松龄:《聊斋志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罗宗阳编:《历代笔记小说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汪名凡主编:《中国当代小说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李洁非:《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史》,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刘再复:《刘再复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锆元宝、张冉冉编:《贾平凹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汤学智;《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管蠡:《孙犁传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管蠡:《孙犁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韩映山:《孙犁的人品和作品》,大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金梅编著:《孙犁的小说艺术》,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宗武编:《孙犁研究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程绍国:《林斤澜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星、孙见喜:《贾平凹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孙见喜:《贾平凹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娜:《贾平凹的道路》,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费秉勋:《贾平凹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孙见喜:《贾平凹之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李庆西:《文学的当代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李庆西:《寻找手稿》,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庆全:《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选集》(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朱自清:《标准与尺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12),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刘进才:《京派小说诗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刘烨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吴礼权:《中国笔记小说史》,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3年版。
    张智华:《宋代笔记小说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未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提供。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译:《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吴波:《阅微草堂笔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勰著,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
    况周颐,王国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朱光潜:《谈美书简》,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宗白华:《美学漫话》,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王国维著,李建中、秦李注视:《人间词话新释》,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年版。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刘思谦等:《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增补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199。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斌、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W·C·布斯著,华明等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奥】弗洛伊德著,彭舜等译:《精神分析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澳】J·丹纳赫、T·斯奇拉托、J·韦伯著,刘瑾译:《理解福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英】爱·摩·福斯特著,苏炳文译:《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刘再复,《近十年的中国文学精神和文学道路》,《人民文学》1988第2期。
    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上海文学》,1987年第1期。
    何立伟《也算创作》,《钟山》,1986年第3期。
    李陀:《中国文学中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序贾平凹著<商州三录>》,《上海文学》,1986年第1期。
    常玉荣:《二十年孙犁研究述评》,《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李玉霞:《孙犁小说创作研究述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阎庆生:《孙犁<书衣文录>的精神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
    阎庆生:《孙犁与中国传统美学关系之整体观——兼论孙犁晚年文学创作的现代转型》,《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杨振喜:《孙犁与柳宗元——孙犁对中国古代作家的个案研究》,《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9年第3期。
    杨玉霞:《痛苦的意义——孙犁<芸斋小说>的悲剧意识及其超越》,《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杨鼎川:《从诗意写实到散文写实——孙犁<芸斋小说>研究之一》,《小说评论》,1994年第2期。
    赵福生:《从“芸斋”了望“白洋淀”——论孙犁小说风格的演变》,《河南大学学报》,1994第1期。
    学正:《寻觅旧梦——评孙犁晚年的思想与创作》,《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张占杰:《孙犁“芸斋小说”的文体探索》,《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张占杰:《孙犁晚年的精神世界》,《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李中华:《论孙犁创作的虚与实》,《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李陀:《意象的激流》,《文艺研究》,1986年第3期。
    汪政、晓华:《论文人小说》,《上海文学》,1991第7期。
    陈红军:《汪曾祺作品研讨会纪要》,《北京文学》,1982第8期。
    雷达:《论汪曾祺的小说》,《钟山》,1983第4期。
    马金起:《风俗画与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李国涛:《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谷海慧:《古典文人话语的当代表达——论汪曾祺、贾平凹散文中的“雅趣”》,《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林超然:《回望岁月的动情实录——论汪曾祺的笔记体小说》,《阅读与写作》,2006年第1期。
    杨红莉:《论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文化意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杨红莉:《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杨学民:《古代文气论的现代性转换——汪曾祺小说理论散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周翔华:《论汪曾祺小说与中国文人画》,《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
    庞守英:《汪曾祺与笔记小说》,《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石兴泽:《汪曾祺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陆建华:《汪曾祺年谱》,《文教资料》,1997年第4期。
    高平:《汪曾祺小说的空白艺术》,《理论界》,2007年第4期。
    许徐:《汪曾祺小说的空白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温少梅:《由中国画感悟汪曾祺作品的留白艺术》,《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孟悦:《一个不可多得的寓言——〈矮凳桥风情〉试析》,《当代作家评论》,1987第5期。汪
    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晓南:《林斤澜论》,《山花》,2006年第7期。
    肖敏、张志忠:《林斤澜论》,《天府新论》,2007年第3期。
    李庆西:《说<矮凳桥风情>》,《当代作家评论》,1987第5期。
    罗强烈:《矮凳桥系列小说的叙事结构》,《当代作家评论》,1987第5期。
    李洁非,张陵:《矮凳桥文体》,《当代作家评论》,1987第5期。
    贺绍俊、潘凯雄:《矮凳桥作雾中看——<矮凳桥风情>的别一种读法》,《当代作家评论》,1987第5期。
    本刊记者:《记“笔耕”组贾平凹近作讨论会》,《延河》,1982第4期。
    费秉勋:《论贾平凹》,《当代作家评论》,1985第1期。
    刘建军:《贾平凹小说散论》,《当代作家评论》,1985第1期。
    李振声:《商州:贾平凹的小说世界》,《上海文学》1986第4期。
    金吐双:《〈太白山记〉阅读密码》,《上海文学》,1989第8期。
    张晓东:《荒诞·性·禅——贾平凹〈太白〉简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第1期。
    樊星:《贾平凹:走向神秘——简论当代志怪小说》,《文学评论》,1992年第5期。
    张器友:《贾平凹小说中的巫鬼文化现象》,《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4期。
    谢有顺:《贾平凹的实与虚》,《当代作家评论》,1999第2。
    李霁宇:《贾平凹去香格里拉》,《文学自由谈》,2000年第1期。
    闵良臣《妖妖道道贾平凹》,《文学自由谈》,2000第5期。
    何立伟:《美的语言与情调》,《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钟本康:《别有洞天在人间》,《文学评论》,1985第5期。
    黄子平:《笔记人间——李庆西小说漫论》,《当代作家评论》,1987第5期。
    吴亮:《人的尴尬境况——评李庆西的<人间笔记>》,《当代作家评论》,1987第5期。
    孙先科:《作家的“主体间性”与小说创作中的“间性形象”——以赵树理、孙犁的小说创作
    为例》,《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4期。
    何立伟:《酒后》(创作谈),上海文学,1985年第12期。
    晓华、汪政:《仿古的意味》,《上海文学》,1989第8期。
    祝一勇:《论“新笔记小说”的艺术渊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曾利君:《新笔记小说论》,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曾利君:《论新笔记小说的传统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曾利君:《论新笔记小说的现代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