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历史文献为主,结合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考察了9-18世纪中原王朝政权和儒家主流文化对赣闽粤边区的渗透和传播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与客家族群文化形成的内在逻辑;阐述了国家权力在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引用文化学的理论,对客家族群的汉民族属性作了学理上的分析。
     本文认为,随着唐宋以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东南各省在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赣闽粤边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上升;同时,大庾岭—赣江通道的开凿,也使赣闽粤边区在沟通南北交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自唐宋以来,这一地区因大量外来族群的迁入,又出现了长期的社会动乱。为了维护这一地区的社会稳定,确保国家在东南地区的财税收入和南北经济动脉的畅通,中央政府改变隋唐以前依靠地方豪强进行间接统治的方式,通过征剿招抚、增设县治、推行保甲制度等“王化”措施,加强了对这里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了中央政府对这里的直接统治。
     与此同时,宋明理学兴起亦使儒家学术发生了从“重治”到“重教”的重大转变,儒家文化重新获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国家重新构建乡村社会秩序的指导思想。受这一文化大背景的影响,中央政府在赣闽粤边区推行“王化”的过程中,也大力推行“儒化”运动,试图按照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模式构建赣闽粤边区的社会秩序。本文选取了兴办学校、推行旌表制度、控制宗教信仰三方面的事例,介绍了中央政权在赣闽粤边区大力推行儒家文化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并且认为儒家文化的广泛推广,对该地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按照文化结构理论,一种文化通常可以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其中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精神层次决定着该种文化的文化属性。通过对客家文化结构的分析,本文认为,.尽管客家文化体系包含了多元族群文化因子,在语言、民俗、神灵信仰等许多方面含有大量土著文化的因素,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汉族文化则是该文化体系的主导文化,儒家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成为客家族群最重要的文化心理。正因为客家族群对儒家文化有着高度的文化认同,表明客家族群已经融入汉民族的大家庭,成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
Mainly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while combined with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fieldwork, this research has made a study on historical traces of the spread and infiltrat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 regime and the Confucian mainstream culture in Jiangxi, Fujian and Guangdong border region from 9th century to 18th century, and reveals the inner 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changes of the border reg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Hakka culture. Moreover, the paper quotes the Culture Theory to explain why Hakka is listed as a branch of Han and interpret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state power over the formation of Hakka Culture and the social changes in the border reg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economic status of Jiangxi, Fujian and Guangdong border region has been promoted as the economic center's moving southward since Tang and Song dynasty; the Southeastern province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s revenue. Meanwhile, the excavation of the Dayuling—Ganjiang Channel has made the border region an important traffic link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However, a large number of ethnic groups immgrating from other areas since Tang and Song dynasty has lead to a long-term social unrest in the region. To secure the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border region, its revenue and its function as a traffic and economic link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the state changed the former way of ruling this area through local overlords and took "naturalization" measures such as extermination, pacifying, increasing county offices and the Bao-jia system. These measures enhanced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border region and realized the direct rul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ver this area.
     Meanwhile, the rising of Confucian philosophical school in Song and Ming dynasty made a great change over Confucianism, leading it from governing to civilization. Confucianism has regained the attention from the feudal rulers and become the guiding ideology for nation's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order in rural areas. Influenced by this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ponsored the campaign of "Confucianization" to construct the social order of the border region in the ethic mode of Confucianism whera during the process of naturalization. This paper chooses instances from three aspects-setting up schools, setting ethic examples and controlling religion believes, to make an introduction of the spread of Confucianism in the border region with supports of the state power.
     According to Hakka Culture stratification theory, a certain kind of 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material, system and mind. And the mind level which takes value as core is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nature of the culture.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measures of "naturalization" and "Confucianization" in Jiangxi, Fujian and Guangdong border region has not only boosted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Hakka branch, but also made Han culture the mainstream in Hakka culture which takes Confucianism as core. The Confucianism ethic value has become the most outstanding common cultural psychology. This nature of the Hakka culture has determined the Hakka's national nature—Han, which is also the theory foundation of listing Hakka as a branch of Han.
引文
1. (唐)孔颖达撰,(三国魏)王弼注.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Z].北京:中华书局,1957.
    2.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Z].北京:中华书局,1957.
    3. (唐)孔颖达撰.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Z].北京:中华书局,1957.
    4. (宋)朱熹集注,陈戍国标点.四书集注[Z].长沙:岳麓书社,2004.
    5. (春秋)孔丘著;张燕婴译注.论语[Z].北京:中华书局,2006.
    6. (战国)孟轲著;(东汉)赵歧等注.孟子[Z].北京:中华书局,1998.
    7. (战国)荀况著;杨凉注.荀子[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8. (战国)墨子著;李小龙译注.墨子[Z].北京:中华书局,2007.
    9. (战国)屈原等著;汤炳正等注.楚辞今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0.(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1. (战国)左丘明撰.国语[Z].长沙:岳麓书社,1988.
    12.(汉)董仲舒撰;(清)凌曙注.春秋繁露[Z]. 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 (汉)司马迁.史记[Z].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 (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南朝)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5.
    16.(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Z].北京:中华书局,1982.
    1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梁)沈约撰.宋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4.
    19.(梁)萧子显撰.南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2.
    20.(唐)姚思廉撰.陈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2.
    21.(唐)魏征等撰.隋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3.
    2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24.(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新五代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4.
    25.(清)吴任臣撰;徐敏霞,周莹点校.十国春秋[Z].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6.(清)梁廷楠著;林梓宗校点.南汉书[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27.(元)脱脱等撰.宋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7.
    28. (明)宋濂等撰.元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6.
    29.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4.
    30. (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1976.
    31. (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Z].中华书局,1963.
    32.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实录:太祖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
    3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实录:孝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
    34.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实录:武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
    35.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Z].北京:中华书局,1956.
    36.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Z].北京:中华书局,1995.
    37. (宋)袁枢撰.通鉴纪事本末[Z].北京:中华书局,1964.
    38. (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8.
    39. (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0. (汉)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1.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Z].北京:中华书局,1986.
    42. (唐)杜佑撰.通典[Z].北京:中华书局,1984.
    43.(宋)王溥撰.唐会要[Z].北京:中华书局,1955.
    44. (宋)李防.太平御览[Z].北京:中华书局,1985.
    45.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Z].北京:中华书局,1982.
    46.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2.
    47.(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Z].北京:中华书局,1957.
    48. (明)胡粹中撰:《元史续编[Z].(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3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9. (明)朱元璋.御制大诰[Z].合肥:黄山书社,1992.
    50.(明)解缙等编.永乐大典[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51.(明)李东阳撰,申时行重修.大明会典[Z].北京:中华书局1989《续修四库全书》862册,史部:政书类.
    52.大明律[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 (晋)郭璞著,(清)毕沅 校.山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点校.水经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刘安等编著;高诱注.淮南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 (唐)韩愈.韩昌黎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5. (唐)张九龄著;刘斯奋校注.曲江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6. (唐)柳宗元著.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 (唐)杜牧著.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 (唐)李翱.李文公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9. (五代)史虚白.钓矶立谈[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0. (宋)王安石:《临川文集》(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1. (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M].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上海书店,1989.
    12. (宋)杨时.杨时集[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3.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宋)周密.癸辛杂志[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 (宋)张方平.乐全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5. (宋)方勺.泊宅编[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6. (宋)余靖:《武溪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7. (宋)庄绰《鸡肋编[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8. (宋)李纲《梁溪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书馆,1983.
    19.(宋)曹彦约《昌谷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0. (宋)薛季宣.浪语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1.(宋)王安礼.王魏公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2. (宋)朱熹.晦庵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3—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3. (宋)岳珂:《金佗粹编[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4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4. (宋)陈元晋撰《渔墅类稿[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5. (宋)李纲撰《梁谿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6. (宋)真德秀.大学衍义[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7. (宋)张载撰,朱熹注.张子全书[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8. (宋)马廷鸾.碧梧玩芳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9. (南宋)曾丰.缘督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0. (南宋)许应龙.东涧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1. (宋)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2.(宋)包拯著;(宋)张田编.包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M].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4.(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5. (宋)苏颂撰;王同策等点校.苏魏公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6.(宋)苏轼著.苏东坡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
    37.(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8. (宋)方大琮.铁庵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9.(宋)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0. (宋)张载著.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41.(宋)李觏著.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2.(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M].北京:中国图书馆学会,1981.
    43. (元)苏天爵编.元文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44. (元)吴澄.吴文正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5.(明)杜范.清献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6.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7.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8. (明)董斯张.广博物志[Z].岳麓书社1991.
    49.(明)张卤辑.皇明制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0. (明)顾炎武.亭林文集[M].中华书局1980.
    51. (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M].上海:上海书店,1979.
    52. (明)邝露.赤雅[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53.(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4. (明)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5. (明)黄淮、杨士奇等编纂.历代名臣奏议[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33—4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56.(明)海瑞著,陈义钟编校.海瑞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7.(明)郑若曾撰;李致忠点校.筹海图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8. (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9.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0.(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1.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62. (清)徐栋辑.保甲书[M].《续修四库全书》895册,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3.张异编.家礼[M].四库全书提要稿辑存,经部四:礼类六.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64.(清)吴泳.鹤林集[M].(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65.(清)杨澜.临汀汇考[M].光绪四年刊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66.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7. (清)王廷抡.临汀考言[M].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八辑·第21册),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0.
    1.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Z].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Z].北京:中华书局,1984.
    3.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Z].北京:中华书局,2003.
    4. 元一统志[Z].赵万里据《永乐大典》辑本,北京:中华书局,1996.
    5. 明一统志[Z].(清)纪昀等总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6. (清)刘坤一主修.江西通志[Z].光绪七年刊本.
    7. (明)谈恺修纂.虔台续志[Z].嘉靖乙卯(1555年)刻本,台北:台北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影印本。
    8. (明)唐世济修纂.重修虔台志[Z].天启三年刻本,台北:台北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影印本。
    9. (明)康河修董天锡篡.赣州府志[Z].明嘉靖十五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重印,1982年.
    10. (清)魏瀛等修清钟音鸿等纂.赣州府志[Z].清同治十二年刊本,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87.
    11. (清)黄鸣珂 修 清 石景芬 等纂.南安府志[z].清同治七年刊本,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87.
    12. (清)杨錞 纂修.南安府志补正[Z].清光绪元年刊本,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87.
    13. (清)黄永纶、杨锡龄.道光宁都直隶州志[Z].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87.
    14. (清)高泽叙修,段彩 等纂,雩都县志[Z].乾隆二十二年刻本,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1年.
    15. (清)颜寿芝修,何戴仁 纂.雩都县志[Z].同治十三年刻本,于都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印本,1986.
    16. (清)黄瑞图 修,欧阳铎 纂,安远县志[Z].同治十一年刻本,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本,1987.
    17.(清)刘长景修,陈长栋纂.会昌县志[Z].同治十一年刻本,会昌县文史资料室重印,2005.
    18. (清)沈镕经 修 清 刘德桃等纂.长宁县志[Z].清光绪二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 成文出版社,1967.
    19.(清)勋等修,黄锡光等纂.定南厅志[Z].清道光五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67.
    20. (清)李兴元修清欧阳主生等纂吉安府志[Z].清顺治十七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67.
    21. (清)黄德溥 等修 清 褚景昕 等纂.赣县志[z].清同治十一年刻民国二十年重印本,中国方志丛书, 成文出版社,1967.
    22. (明)王廷耀修,郑乔纂.崇义县志[Z].嘉靖三十二年刻本,崇义县志办校注线装本,崇义县志办编印1987.
    23.(明)赵勋修 林有年篡.)瑞金县志[Z].嘉靖二十二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重印,1982年.
    24. (清)朱维高修,杨长世纂.瑞金县志[Z].康熙二十二年刻本,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25. (清)郭一豪修,朱雪映 等纂.康熙四十九年,续修瑞金县志[Z].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26.(清:郭灿 修,黄天策纂.瑞金县志[Z].)乾隆十八年刻本,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1年.
    27. (清)杨柏年修,黄鹤雯纂.石城县志[Z].乾隆四十六年刻本,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1年.
    28. (清)蒋大纶修,王廷 等纂,龙南县志[Z].乾隆十七年刻本,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1年.
    29. (清)康熙三十六年上犹县志[Z].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30. (清) 叶滋澜 等修 清 李临驯 纂.上犹县志[Z].清光绪七年修十九年重订本,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67.
    31. (清)定祥 等修 清 刘绎 等纂吉安府志[Z].清光绪元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67.
    32.(民国)李士梅 纂修吉安县纪事[Z].民国十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 成文出版社,1967.
    33. (清)许应鑅 等修 清 谢煌 等纂.抚州府志[Z].清光绪二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 成文出版社,1967.
    34.(清)张尚瑗修纂.潋水志林[Z].康熙五十年刻本,兴国县地方志办校注重刊,2001.
    35. (民国)吴宝炬修,刘人俊纂.大余县志[Z].大余县编史修志领导小组校注重印版,1984.
    36.赣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赣州市志(上下)[Z].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37.江西省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赣县志[Z].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38.宁都县志编辑委员会编.宁都县志[Z].宁都县志编辑委员会印行,1986.
    39.于都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于都县志[Z].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40.江西省寻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寻乌县志[Z].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41.瑞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瑞金县志[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2.江西省崇义县编史修志委员会编.崇义县志[Z].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43.江西省安远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安远县志[Z].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44.会昌县志编纂委编.会昌县志[Z].江西省地方志丛书,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45.江西省兴国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兴国县志[Z].兴国县志编纂委员会印行,2001.
    46.江西省兴国县志编纂委员会.兴国县志(上下册)[Z].兴国县志编纂委员会印行,1988.
    47.大余县志编纂委编.大余县志[Z].江西省地方志丛书,北京:三环出版社,1990.
    48.江西省石城县县志编委会编.石城县志[Z].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49.南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康县志[Z].江西省地方志丛书,新华出版社,1993.
    50.江西省上犹县志编纂委编.上犹县志[Z].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上犹县志编纂委编印行,1992.
    51.江西省信丰县县志编纂委编.信丰县志[Z].江西省地方志丛书,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52.江西省全南县县志编纂委编.全南县志[Z].江西省地方志丛书,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53.江西省定南县县志编纂委编.定南县志[Z].江西省地方志丛书,定南县县志编纂委印行,1990.
    54.江西省龙南县志编修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纂.龙南县志[Z].江西省地方志丛书,北京:中共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55. (明)黄仲昭修纂.八闽通志[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56.(明)何乔远编纂.闽书[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1995.
    57. (宋)胡太初、赵与沐.临汀志[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58. (明)邵有道纂修.汀州府志[Z].嘉靖六年刻本,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
    59. (清)曾日瑛修、李绂纂.汀州府志[Z].乾隆十七年刻本,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60. (清)陈朝羲修许春晖纂.长汀县志[Z].乾隆四十七年刻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61. (清)刘国光.长汀县志[Z].光绪五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62. (民国)黄恺元修,邓光瀛、丘复纂.长汀县志[Z].民国三十年铅印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63. (清)祝文郁修,李世熊纂.宁化县志[Z].康熙二十三年刻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64. (民国)黎彩彰、黎景曾.宁化县志[Z].民国十五年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书店,2000.
    65. (明)陈桂芳.清流县志[Z].嘉靖二十四年刻本,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
    66. (清)王士俊、王霖.康熙清流县志[Z].康熙四十一年,(1702)刻本.
    67. (清)乔有豫修雷可升、伍嘉猷纂.清流县志[Z].道光九年刻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68. (民国)林善庆、王琼.清流县志[Z].民国三十六年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书店,2000.
    69. (清)蒋廷铨.上杭县志[z].康熙二十六年刻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70. (清)赵成、赵宁静.上杭县志[Z].乾隆十八年刻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71. (清)顾人骥、潘廷仪、沈成国.上杭县志[Z].乾隆二十一年刻本,同治三年(1864)增刻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72. (民国)张汉修,丘复纂.上杭县志[Z].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印,2004.
    73. (清)杜士晋.连城县志[Z].康熙五年刻本,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74. (清)徐向忠、李龙官.连城县志[Z].乾隆十六年刻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75. (民国)王集吾修,邓光瀛纂.连城县志[Z].民国二十八年石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书8店.
    76. (清)刘胪修,赵良生纂.武平县志[Z].康熙十一年刻本,福建省武平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武平:武平印刷厂,1986.
    77. (民国)丘复.武平县志[Z].民国三十年铅印本,福建省武平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出版,1986.
    78. (明)杨缙.归化县志[Z].明正德十一年刻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79. (明)周宪章纂修.归化县志[Z].万历四十二年刻本,日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北京:中国书店,1992.
    80. (清)汤传榘.归化县志[Z].康熙三十七年刻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81. (民国)廖立元.明溪县志[Z].民国三十二年,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书店,2000.
    82. (清)潘翊清初修 陈钧奏初纂 赵良生增修.永定县志[Z].康熙三十六年增刻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83. (清)方履篯.永定县志[Z].道光十年刊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
    84. (民国)张超南.永定县志[Z].民国三十年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书店,2000.
    85.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汀县志[Z].北京:三联书店,1993.
    86.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上杭县志[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87.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化县志[Z].北京:中华书局,1994.
    88.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明溪县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89.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连城县志[Z].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
    90. (清)王之正等.嘉应州志[Z].乾隆十五年刻本,程志远等整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古籍部,1991.
    91. (清)吴宗焯等修,温仲和纂.嘉应州志[Z].光绪三十二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92. (清)周硕勋纂修.潮州府志[Z].乾隆二十七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93.(明)姚良弼修 杨宗甫篡.惠州府志[Z].嘉靖三十五年刻本,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重印,1982年.
    94. (明)杨载鸣.惠志略[Z].嘉靖三十九年刻本,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
    95. (清)刘溎年、张联修等.惠州府志[Z].光绪三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
    96. (明)郭棐.粤大记[Z].日本罕见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97. (清)刘广聪.程乡县志[Z].康熙三十年刻本,程志远等整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1993.
    98. (明)黄国奎、盛继.兴宁县志[Z].嘉靖三十一年刻本,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
    99. (明)刘熙祚修,李永茂纂.兴宁县志[Z].崇祯十年刻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北京:中国书店,1992.
    100.(清)王纶部、劳清.兴宁县志[Z].康熙二十年刻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北京:中国书店,1992.
    101.(清)仲掁履、张鹤龄、曾士梅.兴宁县志[Z].咸丰六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96.
    102.(清)孙胤光、李逢祥.长乐县志[Z].康熙二十六年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书店,2000.
    103.(清)侯坤元、温训.长乐县志[Z].道光二十五年刻本,五华县志办公室,1986.
    104.(清)卢兆鳌修,余鹏举纂.平远县志[Z].嘉庆二十五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 出版社,1974.
    105.(清)黄钊.石窟一征[Z].光绪六年刻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0.
    106.(明)吴思立、陈尧道.大埔县志[Z].嘉靖三十六年刻本,大埔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出版,2000.
    107.(清)宋嗣京、蓝应裕.埔阳志[Z].康熙二十五年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书店,2000.
    108.(清)蔺涛.乾隆大埔县志[Z].乾隆九年刻本,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
    109.(民国)刘织超、温廷敬.新修大埔县志[Z].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110.(清)葛曙、吴鹏等.丰顺县志[Z].光绪十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111.(民国)刘禹轮、李唐.新修丰顺县志[Z].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
    112.(明)李孔明篡.翁源县志[Z].嘉靖三十六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重印,1982年.
    113.梅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梅州市志[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14.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梅县志[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115.平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平远县志[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116.蕉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蕉岭县志[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1. 上犹营前.营溪陈氏重修支谱[Z].乾隆甲辰刻本.
    2. 丰顺凤坪村.《汝南堂长房(蓝氏)族谱[Z].光绪戊申刻本.
    3. 兴国《龙兴祠刘氏联修族谱[Z].民国三十年刻本.
    4. 于都寒信村.雩邑峡溪萧氏重修族谱[Z].乾隆三年刻本.
    5. 于都寒信村.雩邑峡溪萧氏七修族谱[Z].民国七年刻本.
    6. 于都寒信村.心传堂初次联修(萧氏)族谱[Z].民国三十七年.
    7. 赣州.雷氏四修族谱[Z].民国三十八年刻本.
    8. 兴国.颖川堂钟氏二修族谱——水背渡江正谊趟、文院均岭贤窗堂六修房谱[Z].1996年修撰.
    9. 宁都旸霁.胡氏十四修族谱》[Z].1995年修撰.
    10.宁都.东龙李氏十修族谱[Z].1995年修撰.
    11.瑞金.密溪罗氏六修族谱[Z].光绪三十四年.
    12.崇义上堡乡赤水村鹅嵊村组.陈氏族谱[Z].光绪三十四年.
    13.安远.蓝氏族谱[Z].1989年修撰.
    14.会昌县筠门岭龙头村.蓝氏族谱[Z].光绪乙酉年三修.
    15.筠门岭镇上增村.雷氏族谱[Z].民国丙辰年.
    16.聂都竹洞.蓝姓族谱[Z].民国八年.
    17.兴国贺堂源头山.雷氏族谱[Z].光绪丙午年.
    18.兴国龙潭口.雷氏四修族谱[Z].咸丰二年.
    19.犹崇康联修.沛国堂朱氏族谱[Z].1997修撰.
    20.上杭.昭萍蓝氏续修族谱[Z].光绪二十六年.
    21.上杭庐丰.蓝氏家谱[Z].1989修撰.
    22.上杭紫金.蓝氏族谱[Z].1999修撰.
    23.上杭兴国.钟氏三修族谱[Z].道光十年.
    24.梅州.松源蔡氏开基始祖福粤公总族谱[Z].1983修撰.
    25.梅州.松源梁氏族谱[Z].乾隆十五年.
    26.梅州.梅县刘氏族谱[Z].1995年修撰.
    27.河源漳溪.蓝氏族谱[Z].乾隆四十一年.
    28.河源漳溪.蓝氏族谱[Z].1996年新修.
    29.赣南、闽西、印尼、新加坡.《雷氏联修族谱[Z].1996年修撰.
    1.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北:南天书局1992.
    2.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
    3. 陈运栋.客家人[M].台北:台湾联亚出版社,1981.
    4. 邓迅之.客家源流研究[M].台北:台湾天明出版社,1982.
    5. 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6. 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7. 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1995.
    8. 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9. 谢重光.客家文化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8
    10.陈之平.客家源流新论[M].广西教育出版,1997
    11.王东.客家学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1996
    12.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M].湖北教育出版,2003
    13.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
    14.罗勇.客家赣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2004.
    15.罗勇,龚文瑞.客家故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2009.
    16.罗勇.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7.罗勇.客家学刊(创刊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8.林晓平.客家祠堂与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9.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教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0.钟俊昆.客家文化与文学[M].广州:南方出版社,2004.
    21.钟俊昆.客家山歌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2.赣南围屋研究万幼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3.周雪香.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2007.
    24.余兆廷.宁化客家姓氏源流[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25.蓝小玲.闽西客家方言[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26.李如龙.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7.刘纶鑫.江西客家方言概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8.谢留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9.邓晓华、罗美珍.客家方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0.李如龙、邓晓华.客家方言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31.许怀林.江西史稿[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1998
    32.陈文华、陈荣华主编.江西通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33.朱维斡.福建史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
    34.汪征鲁主编.福建史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35.徐晓望主编.福建通史(1-5卷)[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2006.
    36.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1993.
    37.黄挺,陈占山.潮汕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38.(日)冈田宏二:《中国华南民族社会史研究》(赵令志、李德龙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9.潘光旦.中国民族史料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40.罗香林.中夏系统中之百越[M].重庆:独立出版,1943
    41.郭志超.闽台民族史辨[M].厦门大学出版,2006.
    42.林惠祥.中国民族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43.江应梁.中国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44.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5.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编.广东省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M].广州: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编印,1983.
    46.福建省编辑组编.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M]福建省编辑组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47.施联朱等.《畲族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
    48.蒋炳钊.畲族史稿[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49.朱洪、姜永兴.广东畲族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50.谢滨.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
    51.吴永章.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52.邱国珍.畲族民间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3.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畲族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4.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M]. 文物出版社,1990
    55.陈柏泉编著.江西出土墓志选编[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56.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57.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六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58.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59.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M].山东大学出版,1999
    60.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3.
    61.郭振忠.宋代盐业经济史[M].人民出版,1990.
    62.漆侠.宋代经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3.黄志繁、廖声丰.清代赣南商品经济研究·山区经济典型个案[M].学苑出版社,2005
    64.蓝勇.中国历史地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5.陈代光.中国历史地理[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1998.
    66.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M].三秦出版社,2002.
    67.范中义.仝晰纲.明代倭寇史略[M].中华书局,2004.
    68.黄志繁.“贼”“民”之间——2-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69.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康雍乾时期城乡人民反抗斗争资料[M].中华书局,1979.
    70. (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社会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71. (日)獭川昌久著,钱杭译.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72.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3.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4.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75.傅衣凌、杨国祯.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76.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77.陈支平.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91.
    78.陈春声.市场机制和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的分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79.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80.叶显思主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2.
    81.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82.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3.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84.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M].中国政法大学,1997
    85.唐力行:《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86.庄英章.林圮埔—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7.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8.唐立宗.在盗区”与“政区”之间:明代闽粤赣湘交界的秩序变动与地方行政的演化[M].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18),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2.
    89.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0.刘大可.田野中的地域社会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2007.
    91.陈群.中国兵制简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92.黄今言.秦汉军制史论[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1993.
    93.奕成显.明代黄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94.张哲郎.明代巡抚研究[M].台北.文史出版,1995.
    95.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1961.
    96.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M].上海书店出版,2009.
    97.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98.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M].中华书局,1996.
    99.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100.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01.尚斌等著.中国儒学发展史[M].兰州大学出版,2008.
    102.蔡方鹿.宋明理学心性论[M].巴蜀书社,1997.
    103.朱汉民.宋明理学通论.一种文化学的诠释[M].湖南教育出版,2000.
    104.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5.
    105.陈劲松.儒学社会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
    106.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M].(修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
    107.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1995.
    108.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2005.
    10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1992.
    11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2003.
    111.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2.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113.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古代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1984.
    114.袁征.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1999.
    115.熊承涤编.中国古代教育史料系年[M].人民教育出版,1985.
    116.李国钧.中国书院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117.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M].江西教育出版,1993.
    118.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2002.
    119.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6.
    120.(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1999.
    121.[美]韩森著.包伟民译.变迁之神[M].浙江人民出版,1999.
    122.[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2007.
    123.王柏中.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M].民族出版,2005.
    124.陈咏明.儒家与中国宗教传统[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03.
    125.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M].福建人民出版,2003.
    126.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M].三联书店,2002.
    127.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4.
    128.张应杭、蔡海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
    129.庞朴.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1998.
    130.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2004.
    13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
    132.刘云德.文化论纲——一个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1998.
    133.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34.罗勇主编.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C].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97.
    135.罗勇、林晓平主编.赣南油会与民俗[C].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89.
    136.刘劲峰.赣南宗族社会与道教文化研究[M].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法国远东学院、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2000.
    137.房学嘉.梅州地区的庙会与宗族[C].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96.
    138.杨彦杰.闽西客家宗族社会研究[M].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96.
    139.杨彦杰.闽西的城乡庙会与村落文化[C].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97.
    140.房学嘉.梅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C].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97.
    141.杨彦杰.汀州府的宗族庙会与经济[C].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98.
    142.杨彦杰.闽西北的民俗宗教与社会[C].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98.
    143.谭伟伦.粤东三州的地方社会之宗族、民间信仰与民俗[C].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2002.
    144.杨彦杰.长汀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C].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2002.
    145.刘大可.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M].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2002.
    146.杨彦杰.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上、下)[C].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2005.
    1. 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D].厦门大学,2002.
    2. 于少海.经济与社会.明清赣南社会经济的动态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李坚.宋代赣粤边区地域社会变迁——以动乱为中心的考察[D].南昌大学,2007.
    4. 盛长富.宋元时期闽西地方动乱与社会变迁[D].南昌大学,2007.
    5. 林惠祥.福建龙岩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0,2.
    6. 林惠祥.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J].考古学报,1958,3.
    7. 福建省博物馆.崇安城村汉城探掘简报[J].文物,1985,11.
    8. 杨琮.福建崇安城村汉代城址出土的铁农具[J].农业考古,1990,1.
    9. 梁钊韬、李见贤.马坝人发现地点的调查及人类头骨化石的初步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1959,1,2.
    10.曾骐.石峡文化的陶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
    11.尤玉柱、董兴仁、陈存洗、范雪春.福建清流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J].人类学学报,1983,3.
    12.杨式挺.关于广东早期铁器的若干问题[J].考古,1977,2.
    13.杨式挺.广东考古五十年[J].学术研究,1999,10.
    14.苏秉琦.石峡文化初论.文物,1978,7
    15.邱立诚.广东五华县华城屋背岭遗址与龙颈坑窑址[J].考古,1996,7
    16.李子文.广东五华县仰天狮山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8,(7).
    17.李岩、魏峻等.广东韶关市矮石墓地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2008,3.
    18.古运泉、李岩、李子文.广东考古世纪回顾[J].考古,2000,6.
    19.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J].考古,2000,12.
    20.福建省博物馆、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明市博物馆.三明万寿岩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J].福建文博,2002,2.
    21.蔡奕芝.从考古发现看广东早期农业生产[J].南方文物,1998,2.
    22.夏金瑞.赣南考古工作辑录[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4
    23.童有庆、黄承焜、薛翘.赣南文物考古工作概述[J].南方文物,1984,2
    24.赣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室.赣南文物考古五十年[J].南方文物,2001,4
    25.罗勇.“客家先民”之先民—赣南远古土著居民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5.
    26.彭明瀚.枭阳新考[J].殷都学刊,2003,2.
    27.李振宏.汉代屯戍生活中的古典人道精神[J].历史研究,2001,5
    28.陈国强.福建的古民族——“木客”试探[J].厦门大学学报,1963,2
    29.万幼楠.赣南“赣巨人”“木客”识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1.
    30.宋超.东汉末年中原士民迁徙扬荆交三州考——兼论永嘉迁徙前客家先民的早期形态[J].齐鲁学刊,2000,6.
    31.薛翘、刘劲峰.从赣南出土的古代农具看汉、唐时期江西南部的开发[J].农业考古,1988,1.
    32.邱立诚.广东秦汉时期建筑遗址初探[J].东南文化,1993,1.
    33.林蔚文.福建农业考古概述[J].农业考古,1984,1.
    34.胡沧泽.魏晋南朝时期北方汉人入闽及其对福建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2.
    35.王子今.汉晋时代的“瘴气之害”[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3.
    36.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3,4.
    37.曹开华.试论南唐江西经济文化的初步发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38.蔡麟.历史上汀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客家形成的自然背景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9.曹树基.闽、粤、赣三省毗邻地区的社会变动和客家形成[J].历史地理(第14辑),1997
    40.李昌宪.宋代的监[J].历史教学问题,1992,2.
    41.李瑾明.南宋时期福建经济的地域性与米谷供求情况[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4.
    42.汪廷奎.两宋广东区域经济及其变化[J].广东社会科学,1996,3.
    43.李玉宏.试论张九龄开凿大庚岭驿道的意义——从大庾岭的战略地位及广州商业外贸发展方面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1985,1.
    44.廖声丰.清代赣关税收的变化与大庾岭商路的商品流通[J].历史档案,2001,4.
    45.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J].中国农史,1985,4
    46.黄志繁.梅关古道[J].寻根,2007,3.
    47.黄志繁.大瘐岭商路·山区市场·边缘市场——清代赣南市场研究[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
    48.黄志繁.乡约与保甲:以明代赣南为中心的分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2.
    49.黄志繁.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3,6.
    50.黄志繁.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J].史学月刊,2005,11.
    51.饶伟新.清代山区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困境:以赣南为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2
    52.李晓方.烟草生产在清代赣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考古,2006,1
    53.周振鹤.客家源流异说[J].学术月刊,1996,3
    54.王瑞莲.试论武陵、五溪的区别及五溪蛮的分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89,5.
    55.向祥海.开梅山考议[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2.
    56.郭志超.客家地区的壮侗语族族群与苗瑶语族族群[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4.
    57.郭志超.闽粤赣交界地区原住民族的再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1996,3.
    58.郭志超.闽客社区民俗、宗教比较的调查报告[J].客家,1996,2.
    59.徐规.畲族的名称、来源和迁徙[J].杭州大学学报,1962,1
    60.李维信.试论瑶族族源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1980,1
    61.韩肇明.试论瑶族族源的几个问题[J].学术论坛,1980,2
    62.石光树.从盘瓠神话看苗、瑶、畲三族的渊源关系[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3
    63.施联朱.关于畲族的来源与迁徙[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2
    64.吴永章.槃弧考述[J].思想战线,1986,2
    65.胡阳全.近年国内畲族族源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1992,5
    66.罗勇.一个客家聚落区的形成和发展——上犹县营前镇的宗族社会调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
    67.罗勇.论民间信仰对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控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7
    68.陈春声.三山国王信仰与台湾移民社会[J].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50期,1996.
    69.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神庙系统的研究为中心[J].清史研 究.1999,2.
    70.陈春声.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J].史学月刊,2001,1.
    71.陈春声.官员、士绅与“正统”神明的地方化———潮州地区双忠公崇拜的研究[J].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C].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72.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J].中国农村研究(第二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3.陈春声,陈树良.乡村的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历史记忆问题[J]历史研究,2003,5.
    74.陈春声.地域认同与族群分类——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J].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5.黄国信.弭“盗”、党争与北宋虔州盐政[J].史林,2006,3
    76.罗雄飞.宋代汀、赣诸州私盐问题探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
    77.于贵信.关於叶宗留、邓茂七起义的几个问题[J].史学集刊,1956,1
    78.陈鸣钟.嘉靖时期东南沿海的倭寇[J].史学月刊,1955,2
    79.陈学文.论嘉靖时的倭寇问题[J].文史哲,1983,5
    80.樊树志.“倭寇”新论--以“嘉靖大倭寇”为中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81.傅衣凌.明末清初闽赣毗邻地区的社会经济与佃农抗租风潮[J],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1982.
    82.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3
    83.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历史研究,2001,6
    84.刘永华.17至18世纪闽西佃农的抗租——农村社会与乡民文化[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3
    85.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J].天津社会科学,2004,6
    86.刘志伟,陈春声.历史学本位的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研究[J].中国社会史年鉴[c].北京:三联书店,1998.
    87.谢湜.清代江南苏松常三府的分县和并县研究[J],历史地理(第22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8.黄向春.社会、文化与国家—郑振满教授访谈录[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5辑)[C].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89.黄国信.弭“盗”、党争与北宋虔州盐政[J].史林,2006,3
    90.陈占山.宋代潮州与闽粤赣边的寇乱[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91.刁培俊.乡村中国家制度的运作、互动与绩效—试论两宋户等制的紊乱及其对乡役制的影响[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3
    92.罗雄飞.宋代汀、赣诸州私盐问题探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
    93.吴榕青.宋代潮州的盐业[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3,
    94. (日)佐竹靖彦.宋代福建地区的土豪物资流通和庶民型物资流通[J].佐竹靖彦史学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5.黄宽重.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J].历史研究.2005,4
    96. (日)三木聪.清代前期福建农村社会与佃农抗租斗争[[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2.
    97.罗远道.试论保甲制的演变及其作用[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1.
    98.梁方仲.论明代里甲法和均徭法的关系[J].学术研究,1963,4、5
    99.唐文基.试论明代里甲制度[J].社会科学战线,1987,4
    100.唐文基.明中叶东南地区徭役制度的变革[J].历史研究,1982,2
    101.许总.论宋明理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必然性[J].齐鲁学刊,2000,5.
    102.王善军.强宗豪族与宋代基层社会[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103.邱捷.晚清广东的“公局”,——士绅控制乡村基层社会的权力机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04.蒋传光.略论唐宋时期的社会控制模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05.李治安.历史上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问题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06.李治安.宋元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新构建[J].南开学报,2008,3
    107.李治安.宋明理学家对乡里社会新秩序的构思与探索[J].天津社会科学,2008,6.
    108.黄艳、杨轶群.宋代士人落第后的选择[J].文博,2005,6.
    109.陈宝良.明代的义学与乡学[J].史学月刊,1993,3.
    110.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0,6.
    111.张劲松、蔡慧琴.书院与科举关系的再认识—以唐至五代时期的书院为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1.
    112.罗勇.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J].寻根,2007,5.
    113.谢重光.客家与族群文化[J].东南学术,2004,增刊.
    114.谢重光.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的传播[J].福建师大学报,2007,6.
    115.谢重光.新民向化——王阳明巡抚南赣对畲民汉化的推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
    116.谢重光.宋明理学影响下客家妇女生活的演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5.
    117.谢重光.三山国王信仰考略[J].世界宗教研究,1996,2.
    118.谢重光.闽越文化与客家文化[J].福建论坛,2000,6.
    119.陈支平、·郑振满.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2.
    120.张如珍.白鹿洞书院学规发微[J].西北师大学报,1999,4.
    121.肖文评.从“贼巢”到“邹鲁乡”: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122.秦永洲,韩帅.中国旌表制度溯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123.郗文倩.汉代图画人物风尚与赞体的生成流变[J].文史哲,2007,3
    124.刘太祥.汉代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形式[J].史学理论研究,2007,4
    125.韩帅.论汉代的旌表方式[J].云南社会科学,2009,2.
    126.蔡凌虹.明代节妇烈女旌表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6
    127.郭松义.清代妇女的守节和再嫁[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128.郭培贵,董飞.简论明朝对节烈女性的奖励,[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129.王传满.妇女节烈旌表制度的衍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30.蔡凌虹.明代节妇烈女旌表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6.
    131.伍晓明.重读“孝悌为仁之本”[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132.王洁.孝悌:一种对儒家精神的有效诠释——兼论“诚”[J].江苏社会科学,2001,2.
    133.卢明霞、王立仁.试论孝德教育的源起和产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134.巴新生.孔子“仁”的泛血缘文化特征及其在先秦儒家仁学史上的地位[J].历史教学,2002,6.
    135.康宇.论儒家孝道观的演变[J].兰州学刊,2006,2.
    136.黄修明.宋代孝文化述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37.周桂林.论朱元璋兴孝以行养老之政[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
    138.王璋,高成新.明太祖孝治政策初探[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6
    139.李定文.“神道设教”诸说考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140.李申.先秦天道观与自然科学[J].孔子研究,1987,3.
    141.李华瑞.王海鹏.朱熹禳弭救荒思想述论[J].中国农史,2004,3.
    142.晁福林.试论殷代的王权与神权[J].社会科学战线,1984,4.
    143.黄留珠.试论秦始皇对祭祀制度的统一[J].人文杂志,1985,2.
    144.张荣明.汉代儒术与政治信仰[J].天津师大学报,2003,5.
    145.皮庆生.宋人的正祀、淫祀观[J].东岳论丛,2005,4
    146.刘中平.论清代祭典制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47.周德全.明初宗教政策对正一道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
    148.邹春生.从历史人类学的视野看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以江西南康刘氏女出凡入神的过程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06,2.
    149.邹春生.自然环境与客家人文特质的形成——以赣南自然灾害研究为中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
    150.邹春生.文化学视野下的客家文化分层现象研究[J].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151.邹春生.从文化传播学的视野看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
    152.王健.祀典、私祀与淫祀: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考察[J].史林,2003,1.
    153.陈延庆.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154.庞朴.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识历程——兼论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J].教学与研究,1988,1.
    1. (美)Frederick Wakeman:Rebellion and Revolution:the Study of Popular Movement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6(2),1977.
    2. (澳)Sow-Theng Leo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MC Publishing Inc, Taipei,1998,
    3. (英)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published in 1958 by The Athlone Press, University of London,
    4. (英)Maurice Freedman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 published in 1966 by The Athlone Press, University of London,)
    5. (美)Daniel Harrision Kulp. 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 (published b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25
    6. (美)Stevan Harrell:Field Studies of Ethnic Identity:Yi Communities of southwest China.(《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7. (英)David.Faure&(美)Helen.Siu:Down to Earth,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①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北:南天书局1992年出版,第1页。
    ①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4页。
    ②按照学者观点,对客家民系形成具有直接影响的北方汉人的大举南迁,是发生在唐末五代与两宋之交,而客家族群的形成是在南宋中后期,(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59-186页)从中可以看出客家族群的形成是十分迅速的。
    ③张卫东:《客家文化》,新华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5-10页。
    ①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朱逷先先生序),(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2年出版。
    ②参见邹春生:《文化多元与文化认同:对客家族群的民族属性的再思考——兼识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汉族论》,载于肖文评主编:《罗香林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③谢重光:《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24页。这个观点最早在1995年就已提出。
    ④陈支平:《客家源流新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⑤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5-36页。
    ①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出版。
    ①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7页。
    ① Sow-Theng Leo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MC Publishing Inc, Taipei,1998该书最早于1997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
    ②谢重光先生这几部论著的出版情况分别为:《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客家形成发展史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③谢重光: 《客家与族群文化》,载于《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
    ①陈运栋:《台湾的客家人》,(台北)台湾台原出版社1990再版,第38页。
    ②李逢蕊:《客家人界定初论》,载于《客家学研究》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③钟文典:《论客家民系及其源流》,载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④丘菊贤、刘南彪: 《客家问题研究要尊重历史事实》,载于《河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⑤张天周:《客家主体“古越族人”说质疑》,载于《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⑥参见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出版,第36页)、《试论客家人之根及试论客家人之根》,(载于《嘉应大学学报》1995第2、3期)。
    ⑦吴松弟:《客家南宋源流说》,载于《复旦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⑧叶智彰:《客家民系本质的自然科学证据》和《试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客家源流》,分别载于《客家研究辑刊》1997年第2期和2001年第1期。
    ①许怀林:《走近客家——“南迁说质疑”》,载《“移民与客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陈支平:《由客家分支而成为非客家人》(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客家源流新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123页)。
    ③罗勇:《略论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其多元因素》,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④参见吴炳奎《客家源流新探》(载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李默然《论客家的形成与民族融合》(载于《客家历史文化纵横谈》,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4页)、蒋炳钊《东南民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376—434页)。
    ⑤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2页。
    ⑥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①谢重光:《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23-24页。
    ②(Sow-Theng Leo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MC Publishing Inc, Taipei,1998, P26.)(庄英章: 《客家族群历史与社会变迁的区域性比较研究:族群互动、认同与文化实作》,载于《客家文化研究通讯》2001年第4期。)(周建新:《客家祖先崇拜的二元形态与客家社会》,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参见李如龙: 《客家方言与客家的历史文化》(载于《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此外,关于客家话与畲瑶等民族语言的关系的研究成果,还可参见李如龙等: 《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蓝小玲: 《闽西客家方言》(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出版)、刘纶鑫:《江西客家方言概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谢留文: 《客家方言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邓晓华、罗美珍:《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李如龙、邓晓华主编: 《客家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④蒋炳钊:《畲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郭志超:《客家地区的壮侗语族族群与苗瑶语族族群》(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后又收入《闽台民族史辨》(黄山书社2006年出版)—书中)、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说》(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刘美崧: 《论南海王国古越人与闽粤赣边区客家先民的历史关系——兼论畲族与客家关系》(载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罗勇:《“客家先民”之先民——赣南远古土著居民析》(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吴永章:《客家民俗中的越、僮之风》(载于《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刘大可: 《客家与畲族关系再认识——闽西武平县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①谢重光: 《客家与客家文化》,载于《宁德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①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绪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12页。
    ②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3-354页。
    ③罗勇:《略论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其多元因素》,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客家赣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客家故园》(与龚文瑞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①陈支平:《客家源流新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②李如龙:《客家方言与客家的历史文化》,载于《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③邓晓华、罗美珍:《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④王东:《客家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⑤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6页。
    ①黄志繁:《20世纪华南农村社会史研究述评》,载于《中国农史》2005年第1期。
    ①这套《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的系列调查论文集,自1996年开始出版,至今已经出版了30余册,均由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联合出版。
    ②参见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三联书店2006年出版)、《清代赣南商品经济研究:山区经济典型个案》(与廖声丰合著,学苑出版社2005年出版)、《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清代赣南的乡族势力与农村墟市》(,与黄志坚合写,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载于《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神明信仰与土客关系——清代上犹县营前观音堂碑文的解读》,(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等著文。
    ③参见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清代赣南客民的联宗谱及其意义初探》(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明清时期华南地区乡村聚落的宗族化与军事化——以赣南乡村围寨为中心》(载于《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等著文。
    ①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②温春香:《风水与村落宗族社会》(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清代赣南客家人的风水观与地域社会——以三僚曾氏坟墓纠纷为例》(与朱忠飞合著,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③李晓方:《明清时期闽粤客家的倒迁与赣南生态环境的变迁述论》(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明清时期赣南客家地区的风水信仰与政府控制》(与温小兴合作,载于《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清中叶赣南的会匪问题与政府控制——以<清实录>为考察中心》(载于《史林》2008年第4期)。
    ④这四书都是分别于1997、1998、2000、2002年均由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联合出版。
    ⑤请参见罗勇《客家赣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和《“客家先民”之先民——赣南远古土著居民析》(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地区5期)、林晓平《客家祠堂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和《赣南客家宗族制度的形成与特色》(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谢庐明:《明清赣南农村墟市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变迁》(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和《赣南农村市场中的非正式制度与近代社会变迁》(载于《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周建新《江西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丁晓春:《家族与商镇——以筠门岭商镇为个案》(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戴利朝《近代赣南墟市变迁初探》(载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廖祥年《社会控制视野下的国家、地方、宗族的三重变奏——以明代赣南盐政为中心》(载于《盐业史研究》2005年第1期)等著文。
    ①于2002年由广东花城出版社一次性出版了5册,包括:谢剑等著:《围不住的围龙屋——记—个客家宗族的复苏》、房学嘉等著:《围不住的围龙屋——粤东古镇松口的社会变迁》、肖文平 等著:《民间文化与乡土社会——粤东民俗文化与地方社会》、周建新等著:《民间文化与乡土社会——粤东梅县五大圩镇考察研究》、宋德剑等著:《民间文化与乡土社会——粤东丰顺族群关系研究》。
    ②由房学嘉主编,分别于1996年、1997年,由(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出版。
    ③敬请参见陈春声先生的系列论文:《社神崇拜与社区地域关系——樟林三山国王的研究》(与陈文惠合作,载于《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二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三山国王信仰与台湾移民社会》(载于《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50期,1996年)、《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神庙系统的研究为中心》(载于《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天后故事与社区历史的演变——樟林四个天后庙的研究》(与吴雪彬合作,载于《潮学研究》第八辑,花城出版社2000年出版)、《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载于《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官员、士绅与“正统”神明的地方化——潮州地区双忠公崇拜的研究》(载于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载于《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载于《中国农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乡村的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历史记忆问题》(与陈树良合作,载于《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地域认同与族群分类——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载于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出版)。
    ①肖文评:《从“贼巢”,到“邹鲁乡”: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载于《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明清之际粤东北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以大埔县白堠村为例》(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②周建新:《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发展形态与地方社会(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晚清粤东妇女集体自杀事件与地方族群社会——以民国《丰顺县志》为中心的讨论》(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③请参见吴榕青: 《潮州历史政区地理述略》(载于《岭南文史》1998年第4期)、 《宋元潮州的书院》(载于《岭南文史》1998年第4期)、《潮汕地区明清书院发展述略》(载于《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粤东闽南“文公帕(兜)"之历史考察》(载于《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
    ④请参见周云《粤东客家妇女的婚姻与家庭》(载于《南方人口》1995年第1期)、曾国华《宗族组织与乡村权力结构——赣南和粤东两个村镇个案的研究》(载于《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粤东地区潮客村落的比较研究》(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王威廉《乡村社区:国家的权力视野——以粤东凤凰两村为例》(载于《粤海风》2007年第2期)、李坚《土豪、动乱与王朝变迁——宋代闽粤赣边区基层社会的演变》(载于《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等文。
    ①刘大可:《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院联合出版,2002年)、《田野中的地域社会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7年)、《闽台地域社会与族群文化新探》(方志出版社,2004年)、《闽台地域与民间信仰研究》(海风出版社,2008年)、《传统村落视野下小姓弱房的生存形态——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载于《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论传统客家村落的纷争处理程序——闽西武北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载于《民族研究》2003年第6期)、《从地名看客家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以闽西武平县村落为考察对象》(载于《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公王与社公:客家村落的保护神》(载于《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科举与传统客家村落社会——以闽西武北村落为例》(载于《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等专著和论文。
    ②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③周雪香:《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民间信仰与移民社会——以台湾的闽粤客家移民为例》(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的商品流通与城乡市场》(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2期)、《明清时期闽西客家地区的经济变迁与科举事业》(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4期)。
    ①①刘永华也在《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为中心》(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道教传统、士大夫文化与地方社会——宋明以来闽西四保邹公崇拜研究》(载于《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②谢重光:《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的传播》,载于《福建师大学报》2007年第6期。
    ①请参见刘辉平《试述理学在赣南的流传与演变》(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2期)、周建华《周敦颐在赣州的理学活动和遗迹考释》(载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期)、《王阳明在江西于都的活动和遗迹考释》(载于《赣南师范学院》2002年4期)、《王阳明在龙南的活动和遗迹考释》(载于《赣南师范学院》2003年1期)、《王阳明赣南活动年谱》(载于《赣南师范学院》2002年2期)等论文。
    ②谢重光:《新民向化——王阳明巡抚南赣对畲民汉化的推动》,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宋明理学影响下客家妇女生活的演变》,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5期。
    ③陈进国:《理性的驱驰与义利的兼容——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载于《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
    ①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载于《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3期。
    ①嘉靖《虔台续志》卷四《事纪》
    ②《元一统志》卷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汀州路》,中华书局1966出版,第629页;
    ③嘉靖《汀州府志》卷一《地理·形胜》
    ④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康熙版点校本),卷二《舆地志·形胜》,方志出版社出版1997年出版。
    ⑤主安石:《虔州学记》,《临川文集》卷八十二。四库本
    ⑥嘉靖三十二年《崇义县志》引郑乔《序》。
    ⑦光绪《嘉应州志》卷三《气候》
    ①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卷二《自然环境·地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②梅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梅州市志·自然环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5-280页。
    ③广东国土资源年鉴编纂委员会:《广东国土资源年鉴(2002年)》,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④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赣南概况·自然条件》,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7页。
    ⑤嘉靖三十二年《崇义县志》之《舆地志·形胜》
    ⑥(清)蔺涛 纂修:《大浦县志》卷10《民风》。
    ⑦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康熙版点校本),首卷《旧序》,方志出版社出版1997年出版;
    ⑧同治7年版《南安府志》卷四《仓庾》
    ⑨(清)方履篯修、巫宜福纂:道光十年《永定县志》卷十六《风俗》。
    ①(清)卢兆鳖修、余鹏举纂:嘉庆《平远县志》卷一《田赋》。
    ②(南朝·宋)邓德明:《南康记》,载于刘纬毅辑:《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1997年出版,第240页。
    ③(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
    ④如据清康熙22年《兴国县志·轶事》载:赣南“兴国上洛山,有木客。形似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
    ⑤《晋书》卷一百《卢循列传》
    ⑥引自同治七年《南安府志》卷2《疆域·物产附》。此当指《隋书》志第二十一《百官上》所云:“南康、建安、晋安,伐船谒者,晋安练葛屯主,为三品蕴位。”
    ①同治《赣州府志》卷六《舆地志·水》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鑑》(元刊胡注本,全十册)卷17"建元六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出版。
    ③《晋书》卷100《卢循列传》。
    ④郦道元:《水经注》卷39"赣水”条。
    ⑤嘉靖《汀州府志》卷一《地理·形胜》
    ⑥(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02《广东南路》“梅州”之“恶溪”条。
    ⑦(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32《福建路》“汀州”之“风俗形胜”条。
    ⑧《读史方舆纪要》卷98《福建四·汀州府》
    ⑨(清)刘广聪纂:康熙《程乡县志》,引李士淳撰《序》。
    ①杨澜:《临汀汇考》卷一《山川考》。
    ②(吕思勉著:《中国民族史》,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04月第1版,第209页。)
    ③1938年12月,林教授撰写了《福建武平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一论文,在新加坡召开的“远东史前学”第三届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该文后又刊载在《厦门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
    ④林惠祥,.福建龙岩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0,(2).第119页。
    ⑤林惠祥,.福建长汀县河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1).第124页。
    ⑥尤玉柱、董兴仁、陈存洗、范雪春:《福建清流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载于《人类学学报》1989年第3期;
    ①尤玉柱主编:《漳州史前文化》,福建人民出版1991年出版。
    ②福建省博物馆、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明市博物馆:《三明万寿岩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载《福建文博》2002年第2期。
    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载于《考古》2000年第12期。
    ④夏金瑞:《赣南考古工作辑录》,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童有庆、黄承焜、薛翘:《赣南文物考古工作概述》,载于《南方文物》1984年第2期;赣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室:《赣南文物考古五十年》,载于《南方文物》2001年第4期;
    ⑤杨式挺:《广东考古五十年》,载于《学术研究》,1999年第10期;古运泉、李岩、李子文:《广东考古世纪回顾》,载于《考古》,2000年第6期。
    ⑥参见梁钊韬、李见贤:《马坝人发现地点的调查及人类头骨化石的初步观察》一文,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59年第1、2期(合刊):
    ①杨式挺:《建国以来广东新石器时代考古略述》,载于《学术研究》1985年5期。
    ②参见苏秉琦:《石峡文化初论》,《文物》1978年第7期;曾骐:《石峡文化的陶器》,载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③邱立诚,古运泉:《广东乐昌市对面山东周秦汉墓》,载于《考古》2000年第6期:
    ④邱立诚,.广东五华县华城屋背岭遗址与龙颈坑窑址[J].考古,1996,(7)
    ⑥李子文,.广东五华县仰天狮山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8,(7).
    ⑦吴海贵,陈子昂,杨廷强,.广东和平县古文化遗存的发掘与调查[J].文物,2000,(6).
    ⑧李岩、魏峻等:《广东韶关市矮石墓地发掘简报》,载于《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
    ⑧林惠祥:《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
    ⑨参见林惠祥《福建长汀县河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1期)、李伯谦《我国南方几何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有关问题》(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蒋炳钊《百越族属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载于朱俊明主编《百越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86-92页)、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概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478-479页)等文著。
    ①这里的“粤”通“越”,即指越族。此等事例,在《汉书》中屡有出现,如,《史记》写作“东越”、“南越”、“百越”,《汉书》则写成“闽粤”、“南粤”、“百粤”
    ②《汉书》卷95《闽越王传》
    ③《三国志》卷47《吴主传》
    ④许怀林:《江西史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60-64页; 徐晓望主编:《福建通史》(第一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90-193页。
    ⑤林惠祥,.福建长汀县河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57,(1).第124页。
    ①(宋)乐史撰:《宋本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引王文楚《宋版<太平寰宇记>前言》,第一册第1-4页。
    ②牛肃大约生于唐武周时期,卒于唐唐德宗贞元年间,所撰《纪闻》十卷,是唐代第一部小说集。此书所载皆唐代开元、乾元间之事,虽多为徵应、怪异之事,但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请参见黄楼.:《牛肃<纪闻>及其史料价值探讨》,载于《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③《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江南东道十四》,“汀州”条。
    ④[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58《岭南道二》,“潮州·海阳县”条。
    ⑤参见王晶波:《汉唐间已佚《异物志》考述》,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专刊。
    ①[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09《江南西道七》,“吉州,庐陵县”条。
    ②[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09《江南西道七》,“吉州,太和县”条。
    ③《南康记》为邓德明所著,其生卒年不详,估计生活在东晋南朝间,南康郡(今赣州市)人,幼好学,后投师于当时著名学者雷次宗门下。《南康记》综合介绍了家乡的山川胜迹、自然景物、社会人事、以至民间奇闻,为赣南最早的山水人文志,明天启《赣州府志》称该书为“此邦文献之冠”。
    ④[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08《江南西道七》,“虔州,雩都县”条。
    ⑤《隋书》志第二十八《经籍志二》云:“《舆地志》三十卷,陈顾野王撰。……(南朝)陈时顾野王抄撰众家之言,作《舆地志》。”
    ⑥[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08《江南西道七》,“虔州,赣都县”条。
    ⑦《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四《神鬼部四》
    ⑧《隋书》志第二十八《经籍志二》云:“《述异记》十卷,(南朝)祖冲之撰。”
    ①《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四《神鬼部四》
    ②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出版,第319、516页。
    ③自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出版,第320页,郭璞注云。
    ④(唐)韩愈: 《昌黎先生文集》卷四,四部备要本。
    ⑤郭志超:《闽台民族史辨》,第119页。
    ⑥唐代徐坚《初学记》卷一木客条云。另外,《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吉州太和县条也有类似内容。
    ⑦《全唐诗》卷35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⑧《夷坚丁志》卷19
    ⑨(明)邝露:《赤雅》卷1《木客》。
    ①(清)杨澜:《临汀汇考》卷4《山鬼淫祠考》
    ②关于山都、木客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敬请参看陈国强:《福建的古民族——“木客”试探》,《厦门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蒋炳钊:《古民族“山都木客”历史初探》,载于《厦门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万幼楠:《赣南“赣巨人”“木客”识考》,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郭志超:《闽粤赣交界地区原住民族的再研究》,载于《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彭明瀚:《枭阳新考》,载于《殷都学刊》2003年第2期:罗勇:《“客家先民”之先民—赣南远古土著居民析》,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③参见其著《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4-55页。
    ④参见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北:南天书局1992年出版,第40-48页。
    ①参见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43-75页。
    ②《淮南子·人间训》
    ③《史记》卷113《南越列传》
    ④《史记》卷114《东越列传》
    ⑤(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三《广东四·潮州》“揭阳山”条
    ⑥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3页。
    ⑦黄留珠:《从龙川令到南粤王——岭南早期中土移民变迁史考察》,载于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①《后汉书》《郡国志第二十三》
    ②《太平寰宇记》卷一百《江南东道十二》“福州”条
    ③(南朝)范晔:《后汉书》志第二十三《郡国》
    ④《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⑤《后汉书》卷86《南蛮传》
    ⑥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560-564页。
    ⑦李振宏:《汉代屯戍生活中的古典人道精神》,载于《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65-73页。
    ①黄今言:《秦汉军制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卷25《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条。
    ③(东汉)班固:《汉书》卷49《爰盎晁错传》,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
    ④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考古世纪回顾》,载于《考古》2000年第6期。
    ⑤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载于《考古》1954年第3期。
    ⑥杨式挺:《关于广东早期铁器的若干问题》,载于《考古》1977年第2期。
    ⑦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管会考古工作队:《福建近十年的文物考古收获》,载于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146页。
    ⑧蔡奕芝:《从考古发现看广东早期农业生产》,载于《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①广东省文管会:《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发掘报告》.《考古》1964年第9期。
    ②福建省博物馆:《崇安城村汉城探掘简报》,载于《文物》1985年第11期。
    ③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273页。
    ④参见《三国志》卷47《吴主传》和《三国志》卷14《蒋济传》中的相关记载。
    ⑤宋超:《东汉末年中原士民迁徙扬荆交三州考——兼论永嘉迁徙前客家先民的早期形态》,载于《齐鲁学刊》2000年第6期。
    ①《晋书》卷《王导传》
    ②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载于谭其骧:《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220页。
    ③罗香林:《客家源流考》,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出版,第13-16页。该书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香港嘉应商会印制。
    ④(参见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载于谭其骧:《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220页)(参见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9页)
    ⑤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载于谭其骧:《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注二。
    ⑥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9页。
    ①罗勇:《客家赣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页;
    ②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90-91页。
    ③薛翘、刘劲峰:《从赣南出土的古代农具看汉、唐时期江西南部的开发》,载于《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
    ④请参见邱立诚:《广东秦汉时期建筑遗址初探》,载于《东南文化》1993年第1期。
    ①蓝勇:《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35页.
    ②王应山:《闽都记》卷15。
    ③许鸿磐:《方舆考证稿》卷78《福建福州府》
    ④胡沧泽:《魏晋南朝时期北方汉人入闽及其对福建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
    ①杨式挺:《关于广东早期铁器的若干问题》,载于《考古》,1977年第2期。
    ②《汉书·地理志》
    ③《太平御览》卷八三九“稻”引《异物志》云:“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
    ④关于广东地区在汉晋时期的发展情况,敬请参阅子月:《岭南经济史话》,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上册第56-82页:
    ⑤《新干县发现战国粮仓遗址》,载于《文物工作资料》(内部资料),1976年第4期。转引自许怀林《江西史稿》第39-40页。
    ⑥《汉书》卷64上《严助传》
    ⑦《汉书》卷28《地理志》
    ⑧《后汉书》卷32《郡国志》
    ⑨许怀林:《江西史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36页。
    ①《太平寰宇记》卷106《江南西道·洪州》注引《豫章记》。
    ②《宋书》卷82《周朗传》
    ③《晋书》卷100《卢循列传》
    ④《太平寰宇记》卷108"虔州”条
    ⑤《陈书》卷5《宣帝纪》
    ①《汉书》卷64上《严助传》
    ②《隋书》志第二十六《地理志下》
    ③《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江南东道十四汀州》
    ④光绪《嘉应州志》卷四《山川》
    ⑤(宋)方勺:《泊宅编》。
    ⑥《宋史》卷473《秦桧传》
    ⑦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载于《地理学报》 1993年第4期。
    ①《隋书》卷82《南蛮》。
    ②《史记》卷《东越列传》。
    ③参见钱大听《潜研堂文集》卷三
    五《再与谈阶平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页632页。转引自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载于其著《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
    ①《陈书》卷8《侯安都传》
    ②《隋书》卷80《谁国夫人传》
    ③《陈书·陈宝应传》
    ④《汉书》卷64上《严助传》
    ⑤(唐)韩愈:《昌黎先生文集》卷1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四部丛刊本。
    ⑥(宋)李焘:《绩资治通鑑長编》卷110。
    ①《柳宗元集》卷23《送李渭题京师序》。
    ②(宋)方勺:《泊宅编》。
    ①《宋书·州郡志》
    ②《南齐书》卷14《州郡志上》。
    ③卜宪群:《吏与秦汉官僚行政管理》,载于《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④赵光怀:《吏员制度起源考》,载于《管子学刊》2008年第4期。
    ⑤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⑥谭其骧:《粤东初民考》,《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
    ①参见《陈书》卷1《高祖上》。
    ①参见徐晓望主编:《福建通史》(第二卷·隋唐五代),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80页。
    ②《十国春秋》卷42《南唐·烈祖本纪》
    ③《吴唐拾遗录·劝农桑》.
    ④曹开华:《试论南唐江西经济文化的初步发展》,载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⑤《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南汉世家》
    ⑥参见蒋祖缘、方志钦编著:《简明广东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01-102页。
    ①《隋书》卷24《食货志》。
    ②谭其骧:《粤东初民考》,载于其著《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出版。
    ③谢重光:《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33页。
    ④《唐会要》卷75《南选》
    ⑤《旧唐书》卷112《李山传》附弟《李岘传》。
    ⑥《唐六典》卷2
    ⑦《通典》卷15《选举三》;《册府元龟》卷629《铨选部》。
    ⑧《唐会要》卷75《南选》“开元八年九月敕令”条;
    ①戴显群:《唐代的南选制度》,载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②《资治通鉴》卷202,“高宗仪凤元年”条: “(仪凤元年)壬寅,敕桂、广、交、黔等都督府,比来注拟土人,简择未精,自今每四年遣五品已上清正官充使,仍令御史同往注拟,时人谓之南选。”
    ③《全唐文》卷525罗让《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
    ④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79页。
    ⑤《册府元龟》卷638《铨选部·谬滥》
    ⑥《唐会要》卷75《南选》
    ①《重纂福建通志》卷49《田赋》
    ①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①敬请参见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221页)、郭豫庆《黄河流域地理变迁的历史考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鲍晓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载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6月专刊)等著文。
    ②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起止时间,学术界争议比较大。具体内容敬请参见程民生:《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载于《殷都学刊》2004年第1期)一文。
    ③齐涛主编: 《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3-468页。
    ④相关文论,敬请参见董咸明: 《唐代的自然生产力与经济重心南移:试论森林对唐代农业、手工业的影响》(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倪根金: 《试论气候变迁对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经济的影响》(载于《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郭豫庆: 《黄河流域地理变迁的历史考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郑学檬:《略论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彭克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析》(载于《安徽史学》1995年第4期)、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220-222页)等文章。
    ①参见吴旭霞:《宋代江西的茶业》,载于《农业考古》1991年第2期。
    ②《宋会要辑稿》之“食货二九之一九”
    ③《宋会要辑稿》之“食货二九之一九”
    ④《宋会要辑稿》之“食货二九之三”
    ⑤《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址发掘简报》,《江西文物》,1990年第4期。
    ①参见古运泉《广东唐宋陶瓷生产发展原因初探》、曾广亿:《广东唐宋陶瓷工艺特点》,均载于《广东唐宋窑址出土陶瓷》(由广东省博物馆、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1985年印行)一书。
    ②余靖:《武溪集》卷15,《韶州新置永通监记》。
    ③(宋)梁克家:《三山志》卷14《版籍类五》
    ④《宋史》卷185《食货志下七》
    ⑤吴泳《鹤林集·隆兴府劝农文》卷三九
    ⑥许应龙:《东涧集》卷一三《初到潮州劝农文》。
    ⑦《新唐书·权德舆传》
    ⑧杜牧《樊川文集》卷一六
    ①《宋史·食货志》
    ②包拯:《包拯集》卷三《请置发运判官》。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
    ④关于赣南、闽西和粤北在两宋时期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研究成果,敬请参阅许怀林:《江西史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290-292页;李瑾明:《南宋时期福建经济的地域性与米谷供求情况》,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汪廷奎:《两宋广东区域经济及其变化》,载于《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⑤同治版《南安府志》卷3。
    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83
    ②民国八年版《大庚县志》序文
    ③(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四《岭南道》“广州”条
    ④参见陈代光:《中国历史地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257-268页。
    ⑤(唐)张九龄:《曲江集》卷十七,《开凿大庾岭路序》。
    ⑥《全唐诗》卷96,《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此诗由初唐诗人沈佺期所写,他因得罪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被流放下驩州,因而路过大庾岭。
    ⑦《全唐诗》卷52,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①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曲江集》卷十七。
    ②(宋)余靖:《武溪集》卷五《韶州真水馆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明)嘉靖版《南安府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书局影印1989年版,第331页。
    ④《读史方舆纪要》卷83。
    ⑤(宋)张方平:《乐全集》卷40《工部尚书蔡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史》卷328《蔡挺传》。
    ⑦(清)道光版《直隶南雄州志》卷6《名宦》。
    ⑧(清)乾隆版《大庾县志》卷18《艺文》引(明)桑悦《重修岭路记》。
    ①(明)嘉靖版《南雄府志》卷下《营缮》“道路”条
    ②(清)乾隆版《大庾县志》卷18《艺文》引(明)桑悦《重修岭路记》。
    ③(意大利)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第279页。
    ④(清)同治版《南安府志》卷19《艺文》引(清)甘棠《重修梅岭路记》。
    ⑤(清)同治版《南安府志》卷19《艺文》(清)周礼《重修梅岭记》。
    ①李玉宏:《试论张九龄开凿大庚岭驿道的意义——从大庾岭的战略地位及广州商业外贸发展方面探讨》,载于《韶关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②《宋史·食货志》
    ③(清)同治版《南安府志》卷21《艺文》引(明)桑悦《重修岭路记》。
    ④(意大利)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第278-279页。
    ⑤转引自黄志繁:《梅关古道》,载于《寻根》2007年第3期。
    ①(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79,“江西一”。
    ②嘉靖《南安府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书局影印1989年版,第317页。
    ③(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83
    ①廖声丰:《清代赣关税收的变化与大庾岭商路的商品流通》,载于《历史档案》2001年第4期。
    ②关于明清时期赣南地区商品性生产的研究,请参阅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载于《中国农史》1985年第4期)、黄志繁《大瘐岭商路·山区市场·边缘市场——清代赣南市场研究》(载于《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饶伟新《清代山区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困境:以赣南为例》(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黄志繁、廖声丰《清代赣南商品经济研究:山区经济典型个案》(学苑出版社2005年出版)、李晓方:《烟草生产在清代赣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载于《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等著文。
    ③(清)雍正八年《广东通志》卷60《艺文志二》引(明)邱浚:《唐丞相张文献公开大庾岭路碑阴记》。
    ①关于唐代以后北方汉人南迁的研究,最为全面、系统的当数葛剑雄先生主编的《中国移民史》,该丛书第三卷(隋唐时期)和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均由吴松弟先生所著)里对唐至宋元时期北方汉人南迁的情况作了详细的阐述。至于对北方汉人南迁对赣闽粤边区客家族群形成的影响的研究,敬请参见罗香林先生《客家研究导论》(台湾:南天书局1992年再版)、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著文。
    ②参见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43-75页。谢先生的这一判断,亦得到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印证。请参见参见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208-243页)、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3卷隋唐五代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242—243页)、周振鹤《客家源流异说》(载于《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等著文。
    ③谢重光:《客家文化述论》第89页。
    ①《十国春秋》卷42《南唐·烈祖本纪》
    ②《新唐书》卷190《王审邽传》
    ③《宋史》卷23《钦宗纪》,第430页。
    ④《三朝北盟会编》卷64,靖康中帙三九。
    ⑤《鸡肋编》卷上。
    ⑥(参见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时期)第327-341页)参见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第172-176页。
    ①参见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三卷),第327-341页、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第172-176页。
    ②杜范《清献集》卷8《便民五事奏札》,四库全书本。
    ③《宋史》卷42《理宗纪》
    ④《宋史》卷42《理宗纪》
    ⑤《宋季三朝政要》附录卷6《广王本末》
    ⑥上述人口数据分别来自《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宋史·地理志》、《临汀志》等文献。
    ①李纲《梁溪集》卷12《桃源行并序》,四库全书本。
    ②《宋史》卷89《地理志五》
    ③(陈之平:《客家源流新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126页)(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5页)
    ④参见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湾)南天书局1992年版,第17页。
    ⑤罗美珍、邓晓华《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8-33页。
    ⑥转引自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第356页。
    ⑧罗美珍、邓晓华《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9页。
    ①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76页。
    ②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秦汉时期(上册)》,第98页。
    ③王瑞莲:《试论武陵、五溪的区别及五溪蛮的分布》,载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④参见江应梁:《中国民族史(上)》,第263-265页;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秦汉时期(上册)》,第96-99页。
    ①向祥海:《开梅山考议》,载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2期。
    ②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40页。
    ③敬请参见徐规《畲族的名称、来源和迁徙》(载于《杭州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李维信《试论瑶族族源问题》(载于《广西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韩肇明《试论瑶族族源的几个问题》(载于《学术论坛》1980年第2期)石光树《从盘瓠神话看苗、瑶、畲三族的渊源关系》(载于《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施联朱《关于畲族的来源与迁徙》(载于《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吴永章《槃弧考述》(载于《思想战线》1986年第2期)、蒋炳钊《畲族史稿》(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21-44页)、胡阳全:《近年国内畲族族源研究综述》(载于《历史教学》1992年第5期)、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9-45页)、郭志超《闽台民族史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32页)等专著和论文。
    ④(嘉靖)《惠州府志》卷14《外志·瑶疍》
    ⑤乾隆:《龙岩州志》卷12《杂记志》
    ⑥清光绪十年刊本《福安县志》
    ①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编:《广东省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1983年编印,第63-66页。参见《中国历史大词典》第3204页。
    ②转引自《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福建省编辑组编:《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96页。(见《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4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8。
    ②(南宋)曾丰《缘督集》卷17《送缪帐干解任诣铨改秩序》,四库全书本。
    ③(明)黄淮、杨士奇等编纂:《历代名臣奏议》卷54叶适《民事中》,四库全书本。
    ④(南宋)许应龙:《东涧集》卷13《初到潮州劝农文》,四库全书本。
    ⑤《永乐大典》卷5345引林安宅《潮惠下路修驿植木记》
    ⑥祝穆《方舆胜览》卷36《潮州·事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⑦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00《潮州·四六》
    ⑧祝穆《方舆胜览》卷36,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①光绪《嘉应州志》卷12。
    ②参见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第200-205页。
    ③不可否认,这一时期,仍然有部分人口从闽西流向粤北。参见吴建新《明清广东人口流动概观》,载于《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第408-410页。
    ④曹树基:《闽、粤、赣三省毗邻地区的社会变动和客家形成》,《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①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第254-255页。
    ②同治《赣州府志》卷《艺文》引杨霄远《薄敛疏》
    ③③同治《赣州府志》艺文杨士奇《送张鸣玉序》
    ④(明)海瑞:《兴国八议》,《海瑞集》,中华书局1962年,第203页。
    ⑤康熙五十二年《赣州府志》卷3。
    ⑥康熙二十三年《赣县志》卷3风俗
    ⑦康熙《西江志》卷147,《艺文》,王新命《清除荒疏》
    ⑧同治《南康县志》卷首《旧序》引康熙十二年知县陈晖序。
    ⑨王守仁《立崇义县治疏》,载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⑩康熙《兴国县志·序》
    ⑩康熙《兴国县志》卷3《赋役志》“户口”条
    ①同治《南康县志》卷首《旧序》引康熙十二年知县陈晖序。
    ②同治《兴国县志》武事
    ③周雪香:《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11-114页;
    ④乾隆《赣州府志》卷2《风土》。
    ⑤魏礼《魏季子文集》卷8《与李邑侯书》
    ⑥清同治本《南康县志·序跋》
    ⑦罗勇:《客家赣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5页。
    ①林天筹:《乞鉴力役之苦敕部严禁疏》转引自李文治等《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第70页。
    ②同治《兴国县志》武事
    ③《十国春秋》卷42《南唐·烈祖本纪》
    ④《新唐书》卷190《王审邽传》
    ⑤王守仁《立崇义县治疏》,载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⑥(明)姚镆:《东泉文集》卷8《督抚事宜·禁兴炉冶》
    ⑦康熙《龙南县志》卷4《食货》
    ⑧同治《赣州府志》国朝文《定南县改厅部义》
    ①(明)戴璟修、张岳纂:《广东通志初稿》卷30。
    ②康熙二十二年《安远县志》卷1《舆地志》
    ③陆稳:《边方灾患恳免加派钱粮以安人心疏免南赣加派》,《明经世文编》卷314
    ④《明史》卷一百八十七《洪钟传》。
    ⑤康熙《埔阳志》卷二《政纪》引《平砂村煽炉议》。
    ①(宋)王安礼:《王魏公集》卷2《制敕·前守汀州上杭县尉林璋可著作佐郎制》。
    ②《宋史)卷183《食货下五》
    ③(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13,《少师黄叔灿先生彦臣》。
    ①(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6,“嘉祜七年”条。
    ②参见郭振忠《宋代盐业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710-883页)、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86页)、姜锡东《宋代的商人和商业资本》(中华书局2002出版,第197-214页)、黄国信《弭“盗”、党争与北宋虔州盐政》(载于《史林》2006年第3期)、罗雄飞《宋代汀、赣诸州私盐问题探析》(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等著文。
    ③《宋会要辑稿》兵11之26。
    ④(宋)朱熹:《晦庵集》卷27,《书·与张定史书》。
    ⑤(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389,《弭盗·赵汝愚论汀赣盗贼利害》。
    ⑥(宋)薛季宣:《浪语集》卷33,《论国服札子遗编》。
    ①(宋)岳珂:《金佗粹编》卷5《行实编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雍正《广东通志》卷6《编年》。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8。
    ④(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59,《宋经略墓志铭》。
    ①刘坝:《水云村泯稿》卷13,《汀寇钟明亮事略》,清道光十八年版本。
    ②《宋史》卷418《文天祥传》。
    ③《宋史》卷47"本纪第四十七·瀛国公·二王附”。
    ④《元史》卷10《世祖纪七》。
    ⑤不著撰人:《宋季三朝政要》卷6“益王本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光绪《漳州府志》卷46《艺文》引郑经岩《南胜伯赠侯爵赐谥忠洁陈公墓铭》。此事亦载于《元史》卷39《顺帝纪二》。
    ②《元史》卷139《列传第二十六》
    ③(明)胡粹中撰:《元史续编》卷十三。
    ④《元史》卷92《百官八》
    ⑤清乾隆《长汀县志》卷15《武功》
    ⑥《元史》卷45《顺帝纪八》。
    ⑦乾隆《宁化县志》卷13《寇变志》。
    ⑧《元史》卷131《完者都传》
    ⑨《元史》卷7《世祖本纪七》。
    ⑩《元史》卷15《世祖纪十二》。
    11刘埙:《水云村泯稿》卷2,《参政陇西公平寇碑》,清道光十八年版本。
    12(元)吴澄:《吴文正集》卷69引《石城胡际叔妻徐氏墓表》,四库全书本。
    ①《元史》卷167《王恽传》。
    ②(元)谢枋得:《叠山集》卷六,《送史县尹朝京序》,四部丛刊本。
    ①同治《赣州府志》卷32《武事》。
    ①同治《赣州府志》卷32《武事志》。
    ②乾隆《汀州府志》卷45《杂志·兵戎》。
    ③乾隆《嘉应州志》卷8《杂纪部·寇变》。
    ④关于邓茂七、叶宗留起义的相关研究,敬请参见朱维斡《福建史稿》(下册,第113-153页)、汪征鲁《福建史纲》(第166-167页)、徐晓望《福建通史》(第四卷明清,第58-88页),以及于贵信:《关於叶宗留、邓茂七起义的几个问题》(载于《史学集刊》1956年第1期)、郑先进《明中期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矿工和农民起义》(载于《历史教学》1981年第7期)。
    ⑤《明孝宗实录》卷13,弘治八年四月辛巳条
    ⑥乾隆《汀州府志》,卷40《艺文二》,引(明)马森《汀郡节推刘侯生祠记》。
    ⑦顺治《定南县志》卷1《纪事》。
    ①万历《重修南安府志》卷10《建置志》。
    ②同治《赣州府志》卷32《武事》
    ③《明武宗实录》卷79,“正德六年九月己巳”条。
    ④同治《赣州府志》卷32《武事》
    ⑤梅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梅州市志》(上册),《大事记·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⑥(清)张廷玉:《明史》卷195《王守仁传》
    ⑦(明)王廷耀修,郑乔纂:《崇义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850,嘉靖32年刊本,不分卷,第53-54页。
    ⑧康熙《龙南县志》卷11《纪事志》
    ⑨敬请参见陈鸣钟《嘉靖时期东南沿海的倭寇》(载于《史学月刊》1955年第2期)、陈学文《论嘉靖时的倭寇问题》(载于《文史哲》1983年第5期)、 (日)田中健夫《倭寇一海上历史》(杨翰球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樊树志《“倭寇”新论--以“嘉靖大倭寇”为中心》(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范中义,仝晰纲《明代倭寇史略》(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等著文。
    ①林大椿:《林井丹先生集》卷8,《论海寇必诛状》。
    ②道光《宁都直隶州》卷14《武事志》。
    ③(明)天启《赣州府志》卷12《兵防志》
    ④康熙《雩都县志》卷4《食货志·户口》
    ⑤乾隆《汀州府志》卷45《杂记·兵戎》
    ①参见同治《赣州府志》卷32《武事志》、同治《南安府志》卷29《事考》、光绪《南安府志补正》卷10《武事志》、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14《武事志》。
    ②乾隆《嘉应州志》卷8《杂纪部·寇变》
    ③康熙《宁化县志》卷7《寇变志》
    ④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14《武事志》
    ⑤敬请参见傅衣凌:《明末清初闽赣毗邻地区的社会经济与佃农抗租风潮》(载于《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8-380页)、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2002年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刘永华《17至18世纪闽西佃农的抗租——农村社会与乡民文化》(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黄志繁《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等论文。
    ⑥刘永华《17至18世纪闽西佃农的抗租——农村社会与乡民文化》,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①乾隆《汀州府志》卷42《艺文·碑》,李世熊《古城阵亡士卒碑》。
    ②(清)魏礼《魏季子文集》卷9,《报当事》。
    ①(宋)陈元晋撰《渔墅类稿》卷四,《申措置南安山前事宜状》,四库全书本。
    ②同治《会昌县志》卷31《艺文志》,引(明)欧阳德《羊角水堡记》。
    ③乾隆《汀州府志》卷40《艺文二》, (明)邱衍箕《邑侯涧叟赵公岩前营堡碑记》。
    ①康熙《永定县志》卷9《兵制志》
    ②《临汀志》“城池”条
    ③康熙《连城县志》卷8《艺文志》,(明)童玺《筑城奏疏》
    ④乾隆《永定县志》卷2《营建志》
    ①康熙《永定县志》卷9《兵制志》
    ①乾隆《汀州府志》卷40《艺文二》,(明)童玺《重修冠豸寨记》。
    ②(宋)李纲撰《梁谿集》卷82《表札奏议四十四》,《论虔州盗贼札子》。
    ③参见(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319,《弭盗·赵汝愚论汀赣盗贼利害》。请参见(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24,《秩官类五·安抚司使臣》。
    ④嘉靖《虔台续志》卷二《纪事一》。
    ①乾隆《汀州府志》卷41《艺文三》,(明)王慎中《上杭缪侯抚寇碑》。
    ②(元)脱脱:《宋史》卷26《高宗纪三》
    ③(元)脱脱:《宋史》卷39《宁宗纪三》
    ④《元史》卷15《世祖纪一二》
    ⑤参见《元史》卷10《世祖本纪七》和卷131《完者都传》。
    ⑥乾隆15年《嘉应州志》卷11《平远县·攘寇》
    ⑦(宋)杨时撰《杨时集》卷21《书六》,《荅曾元忠其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9-500页。
    ⑧(宋)李纲撰《梁谿集》卷107《状三》,《申督府宻院相度措置虔州盗贼状》。
    ⑨《王阳明全集》卷9,《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10-311页。
    ①(宋)李纲撰《梁谿集》卷107《状三》,《申督府宻院相度措置虔州盗贼状》,四库全书本。
    ②《王阳明全集》卷9,《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10-311页。
    ③《宋史》卷365《岳飞传》
    ④《宋史》卷364《韩世忠传》
    ⑤参见陈群《中国兵制简史》,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第238-242页。
    ①《临汀志》“营寨”
    ②《宋会要辑稿》兵三,之“三二”。
    ③《王阳明全集》卷16《别录八》,《选拣民兵》。
    ④嘉靖《虔台续志》卷4《事纪三》
    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56,《兵考八,江西枪仗手》。
    ⑥(宋)薛季宣:《浪语集》卷33,《先大夫行状笺》,四库全书本。
    ⑦《王阳明全集》卷16《别录八》,《选拣民兵》
    ⑧嘉靖《虔台续志》卷4《事纪三》
    ⑨如嘉靖《虔台续志》卷5《事纪四》载:“宪台于去年冬月新募图兵五百五十员,名计扼邵武,以防楚寇轶入。先声既张,寇亦喙息。”
    ①(宋)李纲撰《梁谿集》卷107《状三》,《申督府宻院相度措置虔州盗贼状》。
    ②《宋会要辑稿》,第87册,职官47嘉定八年七月十一日,页3446—3447。
    ③《明孝宗实录》卷99,“弘治八年四月辛巳”条。
    ④(明)何乔新《新建巡抚院记》,嘉靖《赣州府志》卷31《艺文志》,(明)康河、董天锡纂,明嘉靖十五年刻本,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38),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28年版。何乔新(1427—1502),字廷秀,江西广昌人,景泰年间进士,累拜刑部侍郎。
    ⑤(宋)李纲撰《梁豁集》卷82《表札奏议四十四》,《论虔州盗贼札子》
    ⑥唐立宗:《在盗区”与“政区”之间:明代闽粤赣湘交界的秩序变动与地方行政的演化》,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2年出版。
    ⑦嘉靖《虔台续志》卷2《事纪一》
    ⑧嘉靖《虔台续志》卷3《事纪二》
    ⑨嘉靖《虔台续志》卷4《事纪三》
    ⑩天启《重修虔台志》卷4《事纪一》
    ①同治《赣州府志》卷2《舆地志·沿革》。但这与同治十一年《安远县志》的记载有所不同,该志卷1《地理志·沿革》云:“南齐建县,随罢。南梁复建,隋又废入雩都。唐复析雩都地建县。”
    ②同治《赣州府志》卷2《舆地志·沿革》
    ③乾隆《汀州府志》卷2《建置》。
    ④据乾隆《嘉应州志》卷9《兴宁县·沿革》记载,齐昌的历史沿革大约是:南齐,析兴宁置齐昌:唐肃宗省兴宁入齐昌;五代南汉置齐昌府;宋太祖复齐昌县,神宗,齐昌复兴宁。
    ⑤《旧唐书》卷41《地理》
    ⑥乾隆十八年:《瑞金县志》卷1《舆地志·沿革》。故宫珍本丛刊第117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1版。
    ①乾隆四十六年《石城县志》卷1《舆地志·沿革》。故宫珍本丛刊第118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1版。
    ②乾隆十七年《龙南县志》卷2《沿革》,故宫珍本丛刊第118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1版。
    ③同治《赣州府志》卷2《舆地志·沿革》
    ④乾隆《汀州府志》卷2《建置志·沿革》
    ⑤乾隆《嘉应州志》卷10《长乐县·沿革》
    ⑥同治《赣州府志》卷2《舆地志·沿革》,同治《南安府志》卷2《沿革表》。
    ⑦乾隆《汀州府志》卷2《建置志·沿革》
    ⑧乾隆《嘉应州志》卷11《清远县·沿革》、卷12《镇平县·沿革》。
    ①同治十一年《雩都县志》卷1《沿革志》。
    ②同治《南安府志》卷2《沿革考》
    ③乾隆《汀州府志》卷2《建置志·沿革》
    ④同治《赣州府志》卷2《疆域·沿革附》
    ⑤乾隆《嘉应州志》卷11《平远县·沿革》
    ①同治《赣州府志》卷2《疆域·沿革附》
    ①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34-35页。
    ②《临汀志》,《建置沿革》,不分卷。
    ③(清)杨澜《临汀汇考》卷1《建置考》
    ①(乾隆十八年:《瑞金县志》卷1《舆地志·沿革》)
    ②例如,乾隆《汀州府志》卷2《建置志·沿革》载:“(宋)淳化五年,析长汀地,益上杭、武平二场并升为县”“绍兴三年,升长汀之莲城堡为县。”
    ④(清)勋修,黄锡光纂,《定南厅志》卷1《图说·定南厅疆界图》,(道光五年刊本)。
    ①(明)《王阳明全集》卷10《别录二·奏疏二》,《立崇义县治疏》,第350-352页。
    ②同治《赣州府志》卷67《艺文志》,引(明)吴百朋:《分建长宁县疏》。
    ①乾隆《汀州府志》卷40《艺文二》,引(明)林文《初建归化县记》。
    ②(清)乾隆丁丑年镌刻《永定县志》卷1《封域志·建置》,引(明)吴节《新建永定县记》。
    ③(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1《别录三·奏疏三》,《添设和平县治疏》,第366-370页。
    ④(清)勋修,黄锡光纂,《定南厅志》卷7《艺文上》,(明)张翀:《建定南县疏》,(道光五年刊本)。
    ①乾隆二十七年《潮州府志》卷38《征抚》。
    ②乾隆丁丑年镌刻《永定县志》卷卷8《职官志·名宦》
    ③(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26册,福建,郭造卿《闽中分处郡县议》。第24页。
    ④同治《赣州府志》卷67《艺文志》,引(明)吴百朋:《分建长宁县疏》。
    ⑤(清)勋修,黄锡光纂,《定南厅志》卷1《建置沿革》,(明)张翀:《建定南县疏》,(道光五年刊本)。
    ①道光五年《定南厅志》卷3《贡赋·户口》
    ②道光五年《定南厅志》卷3《贡赋·户口》
    ③《左传》“僖公四年”
    ④《通鉴纪事本末》卷48,引《桂阳蛮猺之叛》。
    ⑤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0,引《横水桶冈捷音疏》。
    ①乾隆《汀州府志》卷40《艺文二》,引(明)林文《初建归化县记》。
    ②万历《漳州府志》卷36,引谢彬《海道周公生祠记》。
    ③此则典故乃指西汉宣帝时龚遂为渤海太守,因治盗有术,劝民农桑,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终致盗息且化。详见《汉书》卷89《循吏传·龚遂》。
    ④道光五年《定南厅志》卷7《艺文上》,(明)殷从俭:《新建定南县记》。
    ①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208页。
    ②(清)徐栋辑:《保甲书》卷3,《广存》。
    ③罗远道:《试论保甲制的演变及其作用》,载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第1期。
    ①《天启实录》,卷63。黄六鸿《保甲三论》《清朝经世文编》,卷74。
    ②《清朝经世文编》卷74,(清)黄六鸿《保甲三论》。
    ③吴泰:《宋代“保甲法”探微》,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宋辽金史研究室编:《宋辽金史论从》第二辑,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
    ④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⑤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8,“熙宁四年三月丁未”条。
    ⑦《宋史》卷187《兵一·禁军上》
    ①《宋史》卷192《兵六·乡兵三·保甲》
    ②《宋史》卷192《兵六·乡兵三·保甲》
    ③(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82,《虔州学记》,四库全书本。
    ④(宋)李纲《梁溪集》卷首,《行状下》。
    ⑤(宋)王安礼:《王魏公集》卷2《制敕·前守汀州上杭县尉林璋可著作佐郎制》。
    ⑥(宋)朱熹:《晦庵集》卷27,《书·与张定史书》。
    ⑥(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389,《弭盗·赵汝愚论汀赣盗贼利害》。
    ①(宋)李纲撰《梁谿集》卷82《表札奏议四十四》,《论虔州盗贼札子》。
    ②《欧阳修全集》第五册,《河北奉使奏草·五保牒》,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第1830页。
    ③《苏魏公文集》卷53,《资政殿学士通义大夫孙公神道碑铭》,四库全书本。
    ④《宋史》卷328《蔡挺传》。
    ⑤(宋)张守《昆陵集》卷7,《措置江西善后札子》,四库全书本。
    ①(宋)宋似孙:《宋故户部郎中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彭公行状》,载于《江西出土墓志选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8页。
    ②(宋)文天祥:《文山集》卷6,《与广东曹提刑》,四库全书本。
    ③(宋)文天祥:《文山集》卷7,《与曾曹尉先之》,四库全书本。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6,“嘉祜七年二月辛巳”条。
    ⑤同治《赣州府志》卷42《官师志·府名宦》。
    ⑤(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18,《兵马·福建保伍》,中华书局,2000年。
    ①淳熙《三山志》卷14,《版籍类五·州县役人》,“耆、户长保正、副”条。
    ②康熙《连城县志》卷末《增添》。
    ①(南宋)《临汀志))之((丛录》(不分卷)。
    ②(宋)方大踪《铁庵集》卷81,《书·郑金部(逢辰)》,四库本。
    ①《明史》卷77《食货一·户口》
    ②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9页。
    ③参见梁方仲《论明代里甲法和均徭法的关系》(载于《学术研究》1963第4、5期)、唐文基《试论明代里甲制度》(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两文。
    ④(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31,《治国平天下之要·制国用》,四库全书本)
    ①参见梁方仲《一条鞭法》(1936年5月发表于《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第4卷第1期)、唐文基《明中叶东南地区徭役制度的变革》(发表于《历史研究》1982年第2期)。
    ②明朝中后期各地推行保甲制度的情况,请参见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03-233页。请参见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第37-59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16《别录八·公移一》,《案行各分巡道督编十家牌》。
    ①嘉靖三十四年《重修虔台志》卷4《事纪一》。
    ①《王阳明全集》卷17《别录九·公移二》,第608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18《别录十·公移三》,第635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16《别录八·公移一》,《案行各分巡道督编十家牌》。
    ①《王阳明全集》卷16《别录八·公移一》,《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第528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31《续编六·征藩公移下》,《申行十家牌法》,第1153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17《别录九·公移二》,第608页。
    ③嘉靖三十四年本《虔台续志》卷5《纪事四》。
    ④唐立宗《在“盗区”与“政区”之间——明代闽粤赣湘交界的秩序变动与地方行政演化》》,第469。
    ①(乾隆27年)《潮州府志2》卷38《征抚》
    ②定南《陈氏联修族谱》,不分卷,《锣虹润洞陈氏家约》。
    ④(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1,《经略一·练乡兵》,四库全书本。
    ④康熙《连城县志》卷1《历年纪》。
    ①乾隆《永定县志》卷首,(清)伍炜《永定县志序》。
    ②乾隆《汀州府志》卷43《艺文五》,(清)邱嘉穗《与翁明府、蒋参戎论洞寇书》。
    ①许总: 《论宋明理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必然性》,载于《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
    ②《宋史》卷173《食货志》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251-357页。
    ②《韩昌黎集》卷11,《原道》
    ①(宋) 苏轼:《苏东坡集·续集》卷12《潮州韩文公庙碑》。
    ②(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二《泰山学案》
    ③尚斌 等著:《中国儒学发展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④(清)黄宗羲: 《宋儒学案·宋元公案》。
    ①《张子全书》卷二《正蒙·诚明篇》朱熹注文。
    ②《朱子语类》卷40。
    ①此节内容主要参考了以下著述: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陈来:《宋明理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人民出版2002年出版;朱汉民:《宋明理学通论:一种文化学的诠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蔡方鹿:《宋明理学心性论》,巴蜀书社1997年出版。
    ①钱穆:《孔子与春秋》,载于《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第296-298页。
    ①《宋元学案·安定案》。
    ②《河南程氏遗书》卷6
    ③《真西山文集》卷36,《跋刘弥邵读书小记》
    ④《朱文公文集》卷45,《答游成之》
    ⑤《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3
    ⑥(宋)真德秀的《大学衍义》卷1.
    ⑦《朱文公文集》卷11,《戊申封事》
    ⑧朱汉民:《宋明理学通论:一种文化学的诠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93-94页。
    ①《大学衍义·尚书省剳子》
    ②《朱文公文集》卷25,《答张敬夫》
    ③《朱文公文集》卷36.
    ④参见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出版: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王善军:《强宗豪族与宋代基层社会》,载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邱捷:《晚清广东的“公局”,——士绅控制乡村基层社会的权力机构》,载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蒋传光:《略论唐宋时期的社会控制模式》,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李治安:《历史上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问题研究》,载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版;李治安:《宋元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新构建》,载于《南开学报》2008年第3期;李治安:《宋明理学家对乡里社会新秩序的构思与探索》,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⑤(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出版。
    ⑥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出版,第3-8页。
    ①《张子全书》卷4《宗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王铭铭:《想象的异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45页。
    ③朱熹:《晦庵集》卷七十五《家礼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四库全书提要》经部四《礼类六·家礼》。
    ①《朱子语类》卷12。
    ②《逊志斋集》卷1,《幼仪杂箴二十首》
    ③《朱子语类》卷12。
    ⑤(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幼仪杂箴二十首》
    ⑤陈劲松:《儒学社会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30页。
    ①袁征:《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310-314页。
    ②同治十二年《赣州府志》卷23《经政志·学校》
    ③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12《学校》
    ④光绪《嘉应州志》卷16《学校》
    ①康熙五十八年《信丰县志》卷8《名宦志》。
    ②嘉靖《汀州府志》卷12《名宦》
    ③同治十一年《安远县志》卷六《职官志·名宦》
    ①李国钧主编:《中国书院史》1994年出版。
    ②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③嘉靖《惠州府志》卷八《学校》,“龙川县”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
    ④嘉靖《惠州府志》卷八《学校》,“兴宁县”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
    ①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39 《艺文一》,引杨昱:《<崇正书院志>序》。
    ①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41 《艺文三》,引(清)秦士望《豸山五贤书院碑记》。
    ②同治十二年《赣州府志》卷26《经政志·书院》,引(清)吴湘皋《紫云书院记》。
    ③同治十一年《安远县志》卷9《艺文志》,引(清)钟文奎《聚五书院记》。
    ④《元史·食货志》
    ⑤《元典章》卷二三,《户部九·农桑·劝农立社事理》。
    ⑥《明会典》卷76,四库全书本。
    ⑦《清会典事例》卷三九六《,学校·各省义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转引自熊承涤编:《中国古代教育史料系年》,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791页。
    ①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十二《学校》。
    ②《定南厅志》卷二《学校·书院》
    ③同治十一年《南康县志》卷4《学校·社学附》
    ④光绪《嘉应州志》卷十六《学校·社学》
    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第1613页。
    ①(明)朱元璋:《御制大诰》卷6,合肥:黄山书社1992出版。
    ②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359-373页。
    ③民国《上杭县志》卷15《学校志》。
    ④瑞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瑞金县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646-647页。
    ⑤江西省石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石城县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403页。
    ⑥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出版,第684页。
    ①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连城县志》,群众出版社出版1993年出版,第679页。
    ②兴宁县志编修委员会:《兴宁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635-636页。
    ③蕉岭县志编修委员会:《蕉岭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516页。
    ④同治《赣州府志》卷24《经政志·学校·雩都县》,引(清)管奏韺:《重修明伦堂记》
    ①同治《赣州府志》卷23《经政志·学校》,引(清)姚孔锌:《修建赣州府学记》
    ②同治《赣州府志》卷24《经政志·学校·兴国县》,引(清)王思轼:《重建儒学记》
    ③同治《赣州府志》卷24《经政志·学校·信丰县》,引(明)薛甲:《新修学记》
    ④《孟子·滕文公上》
    ⑤《汉书》卷56《董仲舒传》
    ⑥同治《赣州府志》卷24《经政志·学校·会昌县》,引(明)郭子章:《重建儒学记》
    ⑦同治《赣州府志》卷24《经政志·学校·赣县》,引(明)周应秋:《重修明伦堂记》P847
    ⑧同治《赣州府志》卷24《经政志·学校·信丰县》,引(元)古笃鲁丁:《建学记》
    ⑨同治《赣州府志》卷25《经政志·学校·长宁县》,引(清)宋儒任:《县学记》
    ①同治《赣州府志》卷23《经政志·学校》,引(清)魏瀛:《重修赣州府学记》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选举四》,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③《宋史》卷88《地理志》,“江南东、西路”条。
    ④(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1,《赋十首·江西道院赋》。
    ⑤(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82《记·虔州学记》。
    ⑥光绪《江西通志》卷68,引(宋)段缝:《建县记》。段缝为至和元年(1051年)永丰设县的第一任县令。
    ⑦《明史》卷187《洪钟传》
    ①《王阳明全集》卷19《别录九·公移二》,引《兴举社学牌》。
    ②《王阳明全集》卷19《别录九·公移二》,引《颁行社学教条》
    ③《王阳明全集》卷19《别录九·公移二》,引《颁行社学教条》
    ①《王阳明全集》卷二,《传习录中》,引《教约》
    ①《王阳明全集》卷二,《传习录中》,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②王阳明担任南赣巡抚的时间是在正德十一年(1516年)-正德十六年(1521年),共6年。
    ③嘉靖《虔台续志》卷4《事纪三》
    ④嘉靖《虔台续志》卷4《事纪三》
    ⑤(明)陈昌积:《龙津原集》卷1,《御史大夫周受菴功行谱》。
    ⑥乾隆《长宁县志》卷5《艺文志》,引(明)江一麟:《平黄乡疏》。
    ⑦嘉靖《虔台续志》卷4《事纪三》
    ⑧王兰荫:《明代之社学》,载于《师大月刊》第21期(1935年),第80页。
    ①(宋)李觏:《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载于《李觏集》卷23,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①政协石城县文史委员会、石城客家温氏考略编撰委员会:《石城客家温氏考略》,2006年编印,第15页。
    ②《明一统志》卷5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雍正《江西通志》卷42,“赣州府·古迹”条。
    ④顺治17年《石城县志》卷7《人物志·乡贤》。
    ⑤参见道光4年《石城县志》卷6《人物志·乡贤》、《宁都直隶州志》卷22《人物志·儒林》、同治12年修纂的《赣州府志》卷56《人物志·善行》。
    ①黄艳、杨轶群:《宋代士人落第后的选择》,载于《文博》2005年第6期。参见陈宝良: 《明代的义学与乡学》,载于《史学月刊》1993年第3期。
    ②参见温上杭《源流简传》、温涌泉《石城温氏同保公位下简传》,载于政协石城县文史委员会、石城客家温氏
    ③《宋史》卷432《儒林二·李觏》考略编撰委员会:《石城客家温氏考略》,2006年编印,第3页、第7页。
    ①(宋)李觏:《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载于,《李觏集》卷23,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①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60年出版,第292页。
    ②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③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④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2002年出版,第255页。
    ⑤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1、55-59、106页。
    ⑥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5页。
    ①张劲松、蔡慧琴:《书院与科举关系的再认识—以唐至五代时期的书院为例》,《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③温涌泉:《客家民系的发祥地——石城》,作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9页。
    ④兴国《龙兴祠刘氏联修族谱》卷1,《族规》,民国三十年刻本。
    ⑤乾隆三年《雩邑峡溪萧氏重修族谱·族规》。
    ①(民国三十八年)赣州《雷氏四修族谱·冯翊郡重修家谱族规》。
    ②乾隆甲辰上犹营前《营溪陈氏重修支谱》,不分卷, 《家规》“训子弟”条。
    ③转引自谢重光:《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408页。
    ④乾隆三年《雩邑峡溪萧氏重修族谱·族规》。
    ⑤《南康严氏族谱》,不分卷,《族规》。
    ⑥康熙版《宁化县志》卷4《人物志·乡行》
    ①转引自林晓平:
    ②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32页。
    ③(明)顾炎武:《亭林文集》卷1,中华书局1980出版,第17—18页。
    ④(道光十年)《永定县志》卷1《圣制》,引《世祖章皇帝训饬士子卧碑文》。
    ⑤罗勇: 《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载于《寻根》2007年第5期。
    ⑥刘大可:《田野中的地域社会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244-267页。
    ①同治《赣州府志》卷23《经政志·学校·赣州府·府学》
    ①乾隆《汀州府志》卷11《典礼·祭至圣先师仪注》。
    ②清制,向全国颁发用黄纸誊写的诏书。
    ①《元典章》卷二三,《户部九·农桑·劝农立社事理》。
    ②宁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化县志》,卷26《教育·学校教育·私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出版。
    ①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教育志》,第一章《官学·社学》,方志出版社1998年出版。
    ①乾隆十九年《汀州府志》卷43《艺文五》,引(清)黄惠:《龙山书院学规》。
    ②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卷9《书院志·宁都州》
    ③《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七,“洪武十五年八月”条。
    ④道光十年《永定县志》卷1《圣制》,引《世祖章皇帝训饬士子卧碑文》。
    ①陈支平、郑振满:《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②民国三十八年《永定县志》卷12《选举志》。
    ③民国三十八年《永定县志》卷12《选举志》。
    ④参见同治七年《南安府志》卷12《选举·进士表》和卷16《宦迹》。
    ⑤嘉庆《大浦县志》卷17《人物志》
    ①同治《赣州府志》卷46《选举志·进士表·明代》云:会昌士奇,崇祯十六年癸未,特典赐进士。
    ①康熙版点校本《连城县志》“风俗”引《郡志》及《旧志》,第48页,方志出版社,1997。
    ②正德《归化县志·风俗》
    ③康熙《归化县志·风俗》。
    ④嘉靖《汀州府志·风俗》
    ⑤肖文评:《从“贼巢”到“邹鲁乡”: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载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⑥陈增弼: 《释“干旄旌幢”》,载于《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3期。
    ①张庆:《旌旗杂谈》,载于《中学语文》1987年第1期。
    ②《礼记·表记》
    ③《尚书正义》卷19《衰毕命第二十六》。
    ④秦永洲,韩帅: 《中国旌表制度溯源》,载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⑤(南朝)范晔:《后汉书》志28《百官志》。
    ⑥参见:郗文倩: 《汉代图画人物风尚与赞体的生成流变》,载于《文史哲》2007年第3期;刘太祥: 《汉代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形式》,载于《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韩帅: 《论汉代的旌表方式》,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①(后晋)刘晌:《旧唐书》卷9《玄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
    ②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第1688页。
    ③弘治《明会典》卷78《旌表》,四库全书本。
    ①(南朝)范哗:《后汉书》志28《百官志》。
    ②敬请参见蔡凌虹:《明代节妇烈女旌表初探》(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郭松义:《清代妇女的守节和再嫁》(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郭培贵,董飞: 《简论明朝对节烈女性的奖励》(载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王传满:《明清节烈妇女问题研究综述》(载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王传满:《妇女节烈旌表制度的衍变》(载于《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铁爱花: 《论宋代国家对女性的旌表》(载于《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第6期)等文章。
    ③《明会典》卷23《预备仓》。
    ④参见赵克生: 《义民旌表:明代荒政中的奖劝之法》,载于《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杨建宏: 《论宋代的民间旌表与国家权力的基层运作》,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李莎:《元代官方的救荒和抚恤政策》,载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铁爱花: 《论宋代国家对女性的旌表》,载于《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第6期等论文。
    ①参见(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长春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613页。
    ②(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23《闺壶》,岳麓书社1991年出版,第488页。
    ③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卷22《人物志·忠义》
    ④乾隆《汀州府志》卷31《孝义》
    ①康熙三年《程乡县志》卷6《人物志·人物列传上》
    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2,《册部》,中华书局1963出版,第48页。
    ③薛冰:《江南牌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④乾隆《汀州府志》卷31《孝义》
    ⑤乾隆22年《永定县志》卷7《人物志·列女》
    ⑥康熙七年《连城县志》卷7《人物志·乡贤》
    ①道光4年《宁都直隶州志》卷22《人物志·质行》。
    ②乾隆《汀州府志》卷42《艺文四》,引(清)张钦:《王文成公庙碑》。
    ③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卷9《书院志·宁都州》
    ④蔡凌虹:《明代节妇烈女旌表初探》,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
    ⑤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卷8《公署志》,引《推广育婴议》
    ⑥同治《会昌县志》卷31《艺文志》,引(清)王骥:《胡公隆盛、隆兴兄弟善行传》。
    ①乾隆《汀州府志》卷32《乡行》。
    ②《明武宗实录》卷77,“正德六年七月”条。
    ③乾隆《汀州府志》卷30《人物》。
    ④乾隆《汀州府志》卷31《孝义》
    ⑥乾隆《汀州府志》卷40《艺文志二》(清)李世熊《招捕祠记》
    ⑧(1996年)《颖川堂钟氏兴国二修族谱——水背渡江正谊趟、文院均岭贤窗堂六修房谱》,不分卷,《旌义民敕》。
    ①《宋史》志131《食货上六·役法下·振恤》
    ②《明会典》卷23《预备仓》
    ③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288户部137《蠲恤》。
    ④伍晓明: 《重读“孝悌为仁之本”》,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⑤(宋)朱熹:《论语集注》卷1《学而第一》。
    ⑥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7.253.
    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8,“老部”, 清代陳昌治刻本。
    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10,“心部”,清代陳昌治刻本。
    ③《论语·学而》,载于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67页。
    ④《论语·为政》,载于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75页。
    ⑤《孟子·离娄上》,载于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408页。
    ⑥《论语·学而》
    ⑦《论语·颜渊》。
    ⑧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97年出版第253页。
    ⑨参见王洁: 《孝悌:一种对儒家精神的有效诠释——兼论“诚”》,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⑩《论语·八佾》。
    11《孟子·滕文公上》。
    12《论语·里仁》。
    ①参见孙景坛:《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载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徐玲:《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措施论析》,载于《洛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吴凡明:《汉代的孝治及其社会秩序建构的德化机制》,载于《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等文。
    ②何本方:《文史英华》,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0页。
    ③康宇: 《论儒家孝道观的演变》,载于《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322,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
    ⑤《续资治通鉴》卷6。
    ⑥《宋会要辑稿·崇儒二·郡县学》
    ⑦黄修明: 《宋代孝文化述论》,载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⑧《明太祖实录》卷29。
    ①《明太祖实录》卷73。
    ②参见周桂林:《论朱元璋兴孝以行养老之政》(载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刘晓东:《以“孝”促“悌”:朱元璋丧制改革述论》(载于《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 王璋,高成新:《明太祖孝治政策初探》(载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等专文。
    ③光绪《长汀县志》卷32《祥异》。
    ①(清)道光四年版《石城县志》卷六《人物志颐寿》
    ②请参阅(清)爱新觉罗·弘历:《御制诗五集》卷8,引《留京王大臣飞报得五代元孙之喜,诗以志意》和《命彭元瑞曹文埴检四库全书古来见元孙者有几,据奏,自唐迄明凡六人,诗以志事》,四库全书本。
    ①(清)道光四年版《石城县志》卷6《人物志颐寿》。
    ②(道光十年)《永定县志》卷29《列女传·寿妇》。
    ③(清)同治《安远县志》卷8《善士·附耆寿》
    ④乾隆22年《永定县志》卷7《人物志·列女·寿妇》。
    ⑤(道光十年)《永定县志》卷29《列女传·寿妇》
    ⑥(道光十年)《永定县志》卷29《列女传·寿妇》
    ⑦(道光十年)《永定县志》卷29《列女传·寿妇》
    ⑧宁都《东龙李氏十修族谱》卷1《儒人五世同堂详文》
    ①乾隆22年《永定县志》卷7《人物志·忠义》
    ②乾隆22年《永定县志》卷7《人物志·列女·寿妇》。
    ③宁都《东龙李氏十修族谱》卷1《儒人五世同堂详文》
    ④《吕氏春秋·尊师》
    ⑤《尚书·尧典》
    ①《史记》卷55《留侯世家》
    ②《礼记·王制》。
    ③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2-78页。
    ④光绪《长汀县志》卷32《祥异》
    ①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214页。
    ②参见李定文: 《“神道设教”诸说考辨,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③李申:《先秦天道观与自然科学》,载于《孔子研究》1987年3期。
    ④唐端正:《儒家的天道鬼神观》,载于《孔子研究》1986年2期。
    ⑤《论语·雍也》
    ①沈海波: 《论孔子的神道设教思想》,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凇1996年第1期。
    ②《汉书·董仲舒传》
    ③《春秋繁露·顺命》
    ④《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⑤参见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修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二次出版;李华瑞,王海鹏:《朱熹禳弭救荒思想述论》,载于《中国农史》2004年第3期。
    ①[明]王守仁著,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21《别集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800-801页。
    ②《国语.楚语下》
    ③岳红琴.: 《商王朝对方国的祭祀影响》,载于《殷都学刊》1998年3期。
    ①晁福林: 《试论先秦时期的“神道设教’》,载于《江汉论坛》2006年第2期。
    ②黄留珠:《试论秦始皇对祭祀制度的统一》,载于《人文杂志》1985年2期。
    ③王柏中:《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
    ①参见(美)韩森:《变迁之神》,包伟民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出版。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
    ②敬请参见王健:《祀典、私祀与淫祀: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考察》,载于《史林》2003年第1期; 赵克生:《试论明代孔庙祀典的升降》,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范正义:《祀典抑或淫祀:正统标签的边陲解读——以明清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例》,载于《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 刘方玲:《国家祀典与民间信仰:祭厉及其社会意义》,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2期;李媛:《弘治初年祀典厘正论初探》,载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刘中平:《论清代祭典制度》,载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等文章。
    ①[南宋]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之《祠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7-68页。
    ②[南宋]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之《祠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3-64页。
    ①[南宋]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之《坛壝》,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3页。
    ②[南宋]胡太初修、赵与沐纂:《I临汀志》之《祠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2页。
    ③[南宋]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之《坛壝》,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3页。
    ④《淳熙三山》卷第八《公廨类二》
    ⑤[南宋]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之《坛壝》,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3页。
    ①[南宋]胡太初修、赵与沐纂: 《临汀志》之《祠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0页。
    ②[南宋l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之《祠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5页。
    ①清流设于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莲城设立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归化设立于明朝成化六年(1470年),永定设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
    ②乾隆《永定县志》卷二《营建志·坛庙》
    ①乾隆《永定县志》卷二《营建志·坛庙》
    ①罗勇:《论民间信仰对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控功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
    ②俞伟超:《铜山丘湾商代社祀遗址的推定》,载于《考古》1973年第5期:
    ③汪毅夫:《客家民间信仰》,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①张嗣介:《赣州仙娘古庙宇太太生日》,载于罗勇、林晓平主编:《赣南庙会与民俗》,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98联合出版:
    ②参见熊佐:《黄屋乾真君庙庙会》,载于罗勇、劳格文主编:《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97年联合出版:李晓文:《赣南客家地区许真君信仰研究》,载于《客家》2007年第3期;
    ②值此再次感谢感谢李良锦(1946年出生,东龙小学教师)、李品珍(1935年出生,农民)、李罗春(1938年③出生,农民)等为笔者于2003年8月,2004年11月在该村作田野调查时所提供的帮助;
    ①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汀县志》卷35《风俗·迎神赛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出版:
    ②林晓平:《客家祠堂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③邹春生:《从历史人类学的视野看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以江西南康刘氏女出凡入神的过程为例》,载于《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④参见(清)道光四年版《宁都直隶州志》卷25、卷28、卷31中的相关记述:
    ⑤综观明清时期赣闽粤边区地方志的纂写体例,对于地方神祠庙宇的记述主要有两种:《祠庙志》(有的称为《坛庙志》、《祠祀》)一般是记载政府认可并岁时致祀的正统神灵,而《寺观志》(或称《宫观志》、《寺庙志》)则是
    记载佛教、道教和普通民间神灵。并且在编排顺序上也是《祠庙志》在前,《寺观志》在后,以突出官方祀典的正统地位。
    ①郑玄,等:《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②《明太祖实录》卷3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③同治七年《南安府志》卷23《艺文刘》,引 (清)董榕:《章源神庙记》。
    ①《明太祖实录》卷53。
    ②(明)李东阳撰,申时行重修:《大明会典》卷164《刑部七·律例六·祭祀·禁止师巫邪术》,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
    ③同治12年《赣州府志》卷43《官师志·县名宦》
    ④同治七年《南安府志》卷15《名宦》。
    ⑤同治13年《雩都县志》卷7《明名宦》
    ⑥查同治11年《南康县志》卷6《职官志·文职》和同治7年《南安府志》卷9《秩官·南康秩官表》,当知应指洪武元年。
    ⑦同治11年《南康县志》卷六《职官志·名宦》。
    ①同治七年《南安府志》卷25《艺文八·书》,引(明)张弼:《复广东提学赵佥宪书》。
    ②王健:《祀典、私祀与淫祀: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考察》,载于《史林》2003年第1期。
    ③陈咏明:《儒家与中国宗教传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页。
    ④[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2-35页。
    ⑤同治13年《雩都县志》卷13《艺文》,引(清)李睿《雩山神行田引》。
    ①同治11年《安远县志》卷二《坛庙》。
    ①《赣州府志》卷78《艺文》,引(清)杨豫成《劝诫词》。
    ②《赣州府志》卷67《艺文》,引(明)黄宏纲:《简方邑侯论神会书》。
    ③康熙49年《南康县志》卷12《乡贤志·节烈》。
    ①这是笔者在2004年与《赣南日报》副主编龚文瑞一起到南康做田野调查时,由雅淮先生(1949年出生,时任贤女墟下街村村民小组组长)向我们讲述的,于此再次表示感谢。
    ②同治版《南安府志》卷17《列女》。
    ③光绪版《南安府志补正》卷10《杂志》。
    ④同治版《南安府志》卷6《典祀》。
    ①在方志的记载体例中,寺观志往往记述佛教和道教等宗教神,而祠庙志则多记述合乎儒教礼仪为国家所尊奉的人格神。遍稽相关方志,对贤女祠的记载,都出自于《祠庙志》,从方志的记载体例中,可以明显看出国家对贤女信仰的态度。
    ②政协南康县委员会:《南康文史资料》(第三辑),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1990年编印第7页。
    ③同治版《南安府志》卷26《艺文》。
    ④同治版《南安府志》卷26《艺文》。
    ①康熙四十九年《南康县志》卷十六《艺文三》。
    ②同治版《南安府志》卷26《艺文》。
    ③康熙四十九年《南康县志》卷十六《艺文三》。
    ④(南朝)范晔《后汉书》卷84《列女传·孝女曹娥》
    ①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7-326页。
    ②《论语·颜渊》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④《朱子语类》卷13。
    ⑤参见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5—261页;张应杭、蔡海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7—149页;陈延庆:《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等著述。
    ①《宋书》卷82《周朗传》
    ②《汉书》卷64上《严助传》
    ①参见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第二章第一节,第50-51页“表五”及相关分析。
    ②以上引文俱出《临汀志》“山川”。
    ③(宋)方勺:《泊宅编》卷3,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①(宋)苏轼:《东坡全集》卷25,《诗八十六首》,四库全书本。
    ②参见:(宋)庄绰:《鸡肋篇》下卷和(宋)方勺:《泊宅编》第三卷,两书均由中华书局于1983年出版。
    ③许怀林:《江西史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291页
    ④(唐)白居易:《清明送韦侍郎贬虔州》,载于《白氏长庆集》卷17,四库全书本。
    ⑤(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82《记·虔州学记》
    ⑥(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33,《回刘汀州书》,四部丛刊本。
    ⑦(宋)朱熹:《晦庵集》卷93,《墓志铭·运判宋公墓志铭》。
    ⑧(宋)朱熹:《晦庵集》卷27,《书·时事出处·与张定叟书》。
    ⑨(宋)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不分卷,《丛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⑩(宋)吴潜:《许国公奏议》卷1,《应诏上封事条陈国家大体治道要务凡九条》,四库全书本。
    11(元)刘将孙:《养吾斋集》卷28,《定光圆应普慈通圣大师事状》四库全书本。
    ①《永乐大典》卷5345引林安宅《潮惠下路修驿植木记》
    ②参见周雪香:《明清时期闽粤边客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2-74页。
    ③嘉靖《清流县志》卷4《秩官》
    ④(康熙)《连城县志》卷5《官师志》。
    ⑤(明)吴士奇:《绿滋馆征信编》卷1《七大寇》。
    ⑥(明)海瑞:《兴国八议》,《海瑞集》,中华书局1962年,第203页。
    ⑦(清)黄钊:《石窟一征》卷1《征抚》。
    ⑧嘉靖《兴宁县志》卷3《风俗》。
    ⑨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71页。
    ⑩乾隆《上杭县志》卷12《杂志》。
    11(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4。
    12乾隆《河源县志》卷11《风俗·农功》
    1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1《别录三·奏疏三》,《添设和平县治疏》,第366-370页。
    14光绪《长宁县志》卷2,《风俗》
    ①同治《南安府志》卷四《仓庾》
    ②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载于《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
    ④王子今:《汉晋时代的“瘴气之害”》,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期。
    ⑤《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江南东道十四汀州》
    ⑥光绪《嘉应州志》卷四《山川》
    ⑦(宋)方勺:《泊宅编》。
    ⑧《宋史》卷473《秦桧传》
    ⑨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1,《气候》
    ①该志在卷一《舆地志·气候》中载有:“若夫瘴气,则郡郭为少,而信丰、安远、龙南、石城诸处时有之。
    ②该志在卷一《天文志·气候附》中载有:“乍至者饮食不节,往往难调,盖其居山之中岚烟易侵也。”、
    ③(宋)李纲撰《梁谿集》卷82《表札奏议四十四》,《论虔州盗贼札子》。
    ④(宋)李觏:《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载于《李靓集》卷23,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⑤(宋)真德秀著《真文忠公全集》卷九《江西奏便民五事》。
    ⑥载于(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82《记·虔州学记》。
    ⑦同治《赣州府志》卷23《经政志·学校》,引(清)魏瀛:《重修赣州府学记》
    ⑧嘉靖《赣州府志》卷1《地理志》
    ①(清)王廷抡《临汀考言》卷2《龙山书院学规》,《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
    ②嘉靖《汀州府志》卷1《风俗》。
    ③乾隆《嘉应州志》卷1《风俗》、卷9《兴宁县·风俗》、卷12《镇平县·风俗》、卷11《长乐县·风俗》、卷10《长乐县·厢都》。
    ④(清)黄钊《石窟一征》,转引自蕉岭县志编修委员会:《蕉岭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516页。
    ⑤康熙三年《程乡县志》卷1《舆地志·风俗》
    ①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66页。
    ②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93-194页。
    ③(宋)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赋税》,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①(参见其著《中国华南民族社会史研究》,赵令志、李德龙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21页)但从宋代所修的《淳熙三山志》和《临汀志》等宋代地方志来看,汀州等地似乎并没有对溪峒山民实行特殊的政策。
    ②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7-34页;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72-200页。
    ③同治《赣州府志》卷69《艺文》,引黄大节《为阻冒籍与杨太守书》。
    ①同治版《赣州府志》卷68《艺文》,引廖宪《警俗论》。
    ②光绪《瑞金县志》卷16《谕附》,引朱三锡《严禁退脚科敛名色示》。
    ③刘永华: 《17至18世纪闽西佃农的抗租——农村社会与乡民文化》,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①《永乐大典》卷7890,“风俗形势”条引《元一统志》。
    ②(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6《别录八》,《咨报湖广巡抚右副都御史秦夹攻事宜》,第547页。
    ①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4,98-109页。
    ②黄志繁、胡琼:《宋代南方山区的“峒寇——以江西赣南为例》,载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①请参见罗香林:《中夏系统中之百越》,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年出版,128-163页。
    ②参见林惠祥:《福建长汀县河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载于《厦门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
    ③参见林蔚文: 《福建民间动物神灵信仰》,方志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④陆招英: 《闽顺昌方言古越语底层词初探》,载于《双语学习》2007年第11期。
    ⑤分别参见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4-55页: 罗勇《“客家先民”之先民—赣南远古土著居民析》,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林蔚文: 《福建民间动物神灵信仰》,方志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39-150页。
    ①其地理范围大约包括今天的湘中、湘南和黔东、鄂西南一带。
    ②《宋史》卷182《食货志下四》
    ③(宋)蔡襄:《端明集》卷37,《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润州刘君墓碣》,四库全书本。
    ①(宋)熊克:《中兴小纪》卷15,绍兴三年十月戊戌。
    ②道光《石城县志》卷7《武事》
    ③乾隆《汀州府志》卷42《艺文志四》,引(清)邱嘉穗《与翁明府、蒋参戎论洞寇书》
    ④(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6《别录八·公移一》,“案行各分巡道督编十家牌”条,第531页。
    ⑤同治《赣州府志》卷32《武事》
    ①光绪版《嘉应州志》卷32《从谈》,“谈梅”条。
    ②《元史》卷167,《王恽传》
    ③(明)陈子龙 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110,引王琼《南赣类序》,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16页。
    ④(宋)吴潜:《许国公奏议》卷1,《应诏上封事条陈国家大体治道要务凡九事》。
    ⑤(明)姚镆:《东泉文集》卷8《督抚事宜》,四库存目本。
    ①(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7《人语》“章人”条,中华书局1997出版。
    ②吴永章:《客家文化与畲瑶文化研究》,载于罗勇主编:《“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8-19页。
    ①丘桓兴:《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44页。
    ②蒋炳钊:《客家与畲族的关系》,载于《客家研究辑刊》1994年第1期。
    ③(清)光绪版《南安府志补正》卷1《风俗》。
    ④(清)乾隆版《上犹县志》卷11引游绍安《七姬庙》。
    ⑤刘兆升、田惠裕.安远民俗浅说[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安远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远县文史资料(第5辑),1991.121-123.
    ⑥杨彦杰.长汀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上册)[M].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
    院联合出版,2002,134-135.
    ①林蔚文:《福建动物民间神灵信仰》,方志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35-40页。
    ②谢重光《三山国王信仰考略》,北京,《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2期。
    ③郭志超:《闽客社区民俗、宗教比较的调查报告》。载于福建省客家学会:《客家》1996年2期。
    ④谢重光: 《闽越文化与客家文化》,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⑤张佑周:《论客家地区传统生产方式的形成及其对客家文化的影响》,载于《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⑦参见黎虎:《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中原大家族制度——客家居处方式探源之一》,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①刘沛林:《中国风水的起源与传播》,载于《寻根》1996年第4期。
    ②罗勇:《客家赣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06-116页。
    ③这是笔者在2009年7月12日在该村作田野调查时,萧翰注先生向笔者讲述的故事。萧翰注,男,1953年出生,曾参与该村萧氏第十修族谱的纂修工作。
    ④参见罗美珍:《谈谈客家方言的形成》,载闽西客家研究会《客家纵横》增刊《乡音传真情—首届火家方言学术研讨合专集》.福建龙岩.1994年印行。
    ⑤参见刘纶鑫:《贵溪漳坪畲话的语音特点与客家方言的关系》,载于罗勇主编:《“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02-106页。
    ①参见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北:南天书局1992年再版,第18-19页。
    ②他最早在1995年提出这个观点,最近又在新著《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书中重新加以论证。
    ③(参见曹树基:《赣闽粤三省毗邻地区的社会变动和客家形成》,载于《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5页)(参见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204页、243页)
    ⑤关于族群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现据我国著名人类学者庄孔韶先生的观点。请参见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42页。
    ①庞朴:《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识历程——兼论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载于《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
    ②刘云德:《文化论纲——一个社会学的视野》,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132页。
    ⑦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③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④如(1997年)赣南上犹崇义南康联修《沛国堂朱氏族谱》在《族规》中规定:“国家法令森严,稍不自检即罹于法而不知。究守法之方,只在守分。为父兄者诚以守分之事朝夕训诲。如所编家规一一遵行,遇官府告示更牢记在心,自不误投法网。至若钱粮租税,尤应早完,庶免拖累”。
    ①弘农郡“四知堂”杨族史编纂委员会瑞金市分会编印:《瑞金杨氏族史》卷首《杨氏祖传族规族训》。
    ②朱洪、李筱文:《广东畲族古籍资料汇编—图腾文化及其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第1、3、5、168页。
    ③敬请参见拙文:《从道德价值观念的塑造看客家文化的儒家特质——以客家族群的自我救助为例》,载于《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
    ①参见唐立宗《在“盗区”与“政区”之间——明代闽粤赣湘交界的秩序变动与地方行政演化》,第471-476;黄志繁:《乡约与保甲:以明代赣南为中心的分析》,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谢重光:《新民向化——王阳明巡抚南赣对畲民汉化的推动》,载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②根据饶伟新博士的统计,顺治年间赣南发生动乱52次,康熙年间30次,雍正2次,乾隆2次,嘉庆2次。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附录二:《明清时期赣南地区社会动乱年表(1368—1850)》),厦门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冯天瑜: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展开》,载于《江汉论坛》2002年第1期。
    ②(美)露斯·本尼迪科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出版,第216页。
    ③房学嘉:《客家民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页。
    ④刘劲峰: 《略论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及赣南在客家文化形成中的作用》,载于《南方文物》2001年第4期。
    ①杨善民、韩锋著:《文化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93-94页。
    ①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74-175页。
    ②司马云杰:《社会文化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6页。
    ③王东:《客家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16-18页。
    ①谢重光: 《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23页。该观点最早在《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一书中提出。
    ②(吴泽:《建立客家学刍议》,《客家学研究》(第2辑),上海人民1990年,第6页)(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第12-13页)
    高校出版社,1995年,第32-33页)(万陆:《客家学概论》,江西(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上册,第60页)
    ①吴克礼主编:《文化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65页。
    ②参阅庞朴:《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出版)(请(请参阅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34页)
    ③庞朴:《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识历程——兼论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载于《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
    期。
    ①刘云德:《文化论纲——一个社会学的视野》,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39页。
    ②刘云德:《文化论纲——一个社会学的视野》,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132页。
    ③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④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4页。
    ⑤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180页。
    ⑥请参见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42页。
    请参见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39-342页。
    ① Raoul Naroll:On Ethnic Unit Classification, Current Anthropology,1964,5:4:4,pp.238-291,pp.306-312.转引自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42页。
    ②潘蛟:《勃罗姆列伊的民族分类及其关联》,载于《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③(美)戈登:《同化的性质》,载于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2-93页。
    ④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5页。
    ⑤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189页。
    ③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理论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⑥如(1997年)赣南上犹崇义南康联修《沛国堂朱氏族谱》在《族规》中规定:“国家法令森严,稍不自检即罹于法而不知。究守法之方,只在守分。为父兄者诚以守分之事朝夕训诲。如所编家规——遵行,遇官府告示更牢记在心,自不误投法网。至若钱粮租税,尤应早完,庶免拖累”。
    ⑦弘农郡“四知堂”杨族史编纂委员会瑞金市分会编印:《瑞金杨氏族史》卷首《杨氏祖传族规族训》:
    ⑧朱洪、李筱文:《广东畲族古籍资料汇编——图腾文化及其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5、168页;
    ①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198页;
    ②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载于“历史·田野”丛书《总序》,转引自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和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
    ①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174页。
    ②同治十一年《安远县志》卷9《艺文·文移》
    ①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卷11《风俗志》附“应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