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因市场经济运行逻辑对个人自主性和权利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但公民社会的建构和完善,仅有经济层面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它同时还需要相应的伦理、文化和意识层面的支撑,需要新公民和新公民道德教育的维护。虽然公民道德教育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全方位参与,但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无疑是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同时培养现代公民也是学校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此,深入系统地分析我国公民社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考察其给我国的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指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改革面临的困惑,探讨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在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应秉持的使命、诉求和实践路径,无疑富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对我国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公民道德教育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把握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特性,推动道德教育的学科建设,而且也可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案。
     本研究针对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首先厘清中国语境中的公民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此后,以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社会作为两条平行的研究路径展开论述,一条路径对中西方公民道德教育资源进行纵向梳理,中国虽不乏公文化资源,但最终没有自发生成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公民道德是极具西化色彩、又极具变动性和包容性的概念;一条路径通过中西公民社会的比较、中国公民社会的萌发与发展阶段的比较,分析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性特征。以此得出中西方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公民道德教育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模式是相同的,具有变与不变的“双重性格”。不变的是公民道德教育之于公民社会的互动本质,变的是公民道德教育之于公民社会的内涵。只有把公民道德教育放到国家与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中,放到变与不变的双重性格中,才能对当前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不适应公民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直面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困惑,从理论上指出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改革的路向、使命和实践方案。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中国语境中的公民社会与公民道德教育。本章主要是厘清概念和提出问题。公民社会是独立于家庭、政府和市场之外,公民相互间以公民精神善待,主要通过结社提升公共利益的领域。公民道德是公民基于个体的独立人格和主体身份,在理性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追求公共善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品质。它主观上表现为对自身正当利益的维护,以及对他人与公共利益的认同与追求,客观上表现为对公共准则的遵守和执行。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具有独立人格和主体身份的公民为对象,借助公共生活实践,以培养公民德性素质为目标的系统教育工程,还将此与容易混淆的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进行了辨析。
     第二章西方公民社会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嬗变与危机。在西方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段中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一再变革,从最初受到希腊城邦至上主义基因的滋养,后经罗马共和的权利、法制精神的奠基,以及中世纪西欧臣民道德教育的逆反,近代权利本位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行其道,直至当代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等对西方主流公民道德教育内在危机的反思,种种迭加与交融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杂交优势的复合型亦或嫁接型公民道德教育传统。
     第三章中国公民社会的萌发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给了中国一次国家与社会分离的机会,从思想观念到社团组织,从地方自治到言论自由,都预示着公民社会的萌芽。作为公民道德的首倡者梁启超既批判了重私德的臣民美德观,又提出公德是新国民的首要素质,但是救国的工具化思维隐含着公民道德的中国式危机。公民社会萌发阶段的国人,不仅在思想、学说上译介和传播西方的公民道德观,而且在制度和实践上努力探索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新的教育体系。不仅在政治国家的框架内提出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的教育方针,而且在造就共和国公民的基础上解析公民道德的内涵,以课程为主要载体探索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体系,但是后来的公民道德走向了极端国家化,体现在:公民道德教育认识的惟政治化、目标的神圣化和教育实践的运动化。
     第四章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启迪。本章重点着眼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特征,以及公民道德教育在其后续健全发展的道德涵养和支撑功能。成长特征有二:一是中国性,一是发展性。无论是西方近代市民社会的形成,还是中国公民社会产生的源动力皆来自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但在基本属性、国家与社会关系、治理功能上的差别,体现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国别性特征。发展性主要表现为中国公民社会在清末民初的最初试步与当前发展状态的比较,两个阶段的共通性体现在:对公民社会倡导的现代性价值精神的认同;思想道德状况的芜杂局面客观上为思想启蒙创造了契机;政府成为公民社会的主要推动力;知识分子为公民和公民社会意识传播提供了人力支持。但是两个阶段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市场经济和小农经济的不同;国民和公民的不同;救亡图存和公共福祉的诉求不同;城市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扩张的社会环境不同。这些不同恰恰体现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性特征。中国公民社会要想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要有公民道德的涵养和启迪,但是我国过往的公民道德存在被政治道德绑架,远离公共生活,忽视道德回报,主体严重缺位,缺乏健全的机制保障,缺乏对发展性功能的重视,缺乏全球意识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公民道德的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内涵支撑作用,也更加体现出对公民道德教育的迫切性需求。
     第五章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公民道德教育的机遇与隐忧。在分析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道德境况的前提下,分析了公民道德教育改革的机遇:拓宽道德教育改革的空间;恢复道德教育主体品格的契机;重估传统公文化道德教育价值的新视角。同时,也指出了公民道德教育改革存在的隐忧:重国民缺公民与公民道德教育主体的缺位;重义务轻权利与公民道德教育取向的模糊;重知识轻理性参与与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缺失;重政府轻公意与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的抉择;重规范轻公共生活参与与公民道德教育方式的匮乏。
     第六章中国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与实践路径。不仅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在清末民初没能顺利完成,公民道德启蒙也没能彻底实现。即便现在,我们的相关理论和教育实践依然是不成熟的。现有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隐忧,都属于臣民道德、国民道德教育的遗留;至于公民道德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存在的隐忧则属于私德教育传统的产物。因此,与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相适合的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是公民道德的再启蒙,为此公民道德教育的诉求是:独立人格、公共精神和幸福自由,其中独立人格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根基,公共精神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伦理生长点,幸福自由是公民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可以从三处着手:着眼于现代公民培育调整道德教育的内容;建立日益开放的公民道德教育学科体系,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着重强调了公民道德社团的作用。
Since the1990s, the operational logic of market economy to some extent hasdeveloped the growth of our civil society because of its respect to the independenceand human rights. However, to 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civil society, the support ofeconomy is far from enough, and we still need the support of ethics, culture andconsciousness as well as the protection of new citizen and new civil moral education.The civil moral education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of government, family, society andschool, among which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undoubtedly plays the most efficientrole and has the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y. Therefore,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society,investigate its reflection on the moral education, find difficulties we will face in thereformation, discus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easures the moral education will takeduring the growth of the whole society. Beside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we can notonly comprehe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oral education more thoroughly anddeeply, develop the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promot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butwe can provide necessar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referential scheme for thepractical reformation.
     Firstly, this research will clarify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civil society and civil civilmorality education in Chinese context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development ofChinese society and then denote the indisputable fact of moral deficiency. Next theresearch will focus on expounding by two roads. One road is the civil moralityeducation. It means that through the sort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sources ofmoral education, we find that we did not lack in the cultural resources, but the civileducation did not generate spontaneously in the end, which was only a western conception full of change and inclusiveness. Another road is the civil society, whichmeans tha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 society and that ofthe starting and growing period in Chinese civil society, we can analyze the growing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ivil society and its differences from other countries.Accordingly, the model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 morality and civil society,which was presented from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 society, are the same. It is tosay that they both have the doubl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and changelessness. Thechangelessness refers to the interaction of civil morality and civil society, while thechange means the conception of civil morality in the society. We need to relate thecivil moral education to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of nation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as well as the double characteristics. Only by this can we rethink and try to resolve theproblems of the present moral education inappropria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society so that we can theoretically offer missions and directions of the civil moraleducation and practical scheme.
     The first chapter is generally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e civil society and civilmorality education in Chinese context. It first clarifies the conception of civil societyand civil morality, on this basis it refers to the moral deficiency and the origin fromdifferent aspects like culture, history, economy and elite class. The second chaptermainly talks about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of Western civil morality, which aims toseek cultur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entChinese civil morality. The content of the third chapter is that in the late19th centuryand early20th century when Chinese civil society started and civil morality educationbegan to appear, the history gave the nation a chance to separate from the society. Thesprout of civil society could be seen from the ideology, mass organizations, localself-government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Meanwhile, the Chinese people tried tolearn the Western moral ethics and explore new education system focused on civilmoral education prac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However, the subsequent civilmorality was nationalized, which deviated from its original intention. The fourthchapter is about the Chinese and the gr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society through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ety as well as that between the starting period and growing period in Chinese society. Based on the clarification ofbas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rowing Chinese civil society, the fifth chapter turns to the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 we will face in the re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 moraledu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mission and practical strategy ofcivil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It is another enlightenment of civil morality to makethe moral education fitting to the civil society. The basic points are independentpersonality, public spirit and freedom. What’s more,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civilmoral education can be clarifi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is to adjust the content of moraleducation. Second is to build increasingly open subject system. Third is to set up themass organization.
引文
①田晓玲:《公共部门需要更高的道德伦理素养》,《文汇报》,2011-11-20。
    ②强以华:《论社会发展的伦理张力》,《哲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①冯皓:《发展伦理的学理可能性》,《人民论坛》,2011年第24期。
    ②朱小蔓、李荣安:《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话》,《中国德育》,2006年第5期。
    ③强以华:《论社会发展的伦理张力》,《《哲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①[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下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76页。
    ①[英]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页。
    ②朱平:《道德公民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1期。
    ①李劲:《社会转型视域中的中国公民社会问题》,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论文,第85页。
    ②俞可平:《引论:治理与善治》,载于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③[英]戈登·怀特:《“公民社会”、“民主化”和发展》,新华文摘,2000年第5期。
    ④陈寿灿:《市民社会与人的尊严之内涵演进的统一》,《浙江学刊》,2011年第3期。
    ⑤Will Kymlicka and Wayne Norman. Citizenship in Diverse Societies.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0.p.6.
    ①许纪霖:《公共性与公民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
    ②涂文艳:《政治及其公共性:阿伦特政治伦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序,第11页。
    ①曹辉:《新中国60年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反思》,《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①梁治平:《“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 society-civil society概念再检讨》,《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0期。
    ③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2年创刊号。
    ①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载邓正来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②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3页。
    ①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②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载邓正来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③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13-214页。
    ①武经伟、陈炳生:《公民、权利、道德及范式转换》,《思想战线》,2006年第6期。
    ②李佃来:《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探讨》,《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60-65。
    ③[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思索: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①高丙中:《“公民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
    ②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③[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6页。
    ①转引自韩恒:《发育失衡的公民社会——基于公民社会三层内涵的分析》,《理论探讨》,2008年第4期。142
    ②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的溯源及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6年第3期。
    ③高丙中:《“公民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高丙中把公民精神具体概括为7项内容:礼貌的基础地位得到全社会的承认;提倡非暴力的价值观;对他人容忍和宽容的心态;对陌生人持有的同情心;志愿者精神;把共同体中的他人作为平等的一员予以尊重;把陌生人当做公民的共同体意识的养成。
    ④Shils,Edward,The Virtue of Civility:Selected Essays on Liberalism,Tradition,and Civil Society. Indianapolis:Liberty Fund,1997,p.322.
    ①高丙中:《“公民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思想战线》,2012第1期。
    ②何增科:《市民社会、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外市民社会研究述评》,中共中央编译局网站,http://www.cctb.net/zjxz/expertarticle/200502/t20050224_4881.htm,2004-01-07。
    ③蒋庆:《政治儒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0页。
    ④严从根:《社群主义道德教育的合法性判断》,《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①李劲:《社会转型视域中的中国公民社会问题》,中国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论文,第110页。
    ①贾新奇、王园:《从公民道德的角度认识儒家道德》,《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②戚万学:《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研究》,载《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①任志安、林国荣:《大共同体?小共同体?》,《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②邓正来:《哈耶克社会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8页。
    ①甘葆露:《提倡与社会主义现实相适应的公民道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
    ①张民耕:《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特征及基本规范》,《人文杂志》1986年第6期。
    ②李萍:《论公民道德的日常性基础》,《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③焦国成:《公民道德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①[美]彼得·雷森伯格著,郭台辉译:《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至卢梭》,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1页。
    ①[美]理查德·达格,王小章译:《共和主义公民权》,载[英]恩靳·伊辛、布雷恩·特纳主编《公民权研究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②成有信:《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①Alan Wolfe, Market,State,and Society as Codes of Moral Obligation, Acta Sociological1989(32),3:221-236,234.
    ②赵林、邓守成:《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页。
    ③焦国成:《公民道德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④焦国成:《公民道德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⑤焦国成:《公民道德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①江雪莲:《西方公民道德研究》,《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7期。
    ②陈玉君:《公共价值观与公民道德教育》,《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①陈桂生:《中国“德育”的若干理论问题》,《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1期。
    ②戚万学:《静水深流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研究》,载《静水深流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③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①[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6页。
    ②顾彬彬:《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③袁征:《公民教育教什么》,《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0期。31
    ①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①[英]昆廷·斯金纳:《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李宏图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7页。
    ②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序言,第7页。
    ①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1页。
    ②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0页。
    ②君主制、寡头制、贵族制、民主制等,都或多或少的依靠人民大众的力量建立政权,执政时都或多或少的取悦于公民,公民享有一定的权利。
    ③[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载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8页。
    ①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页。
    ②有学者认为各城邦政治制度大体经历了王政时代(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8世纪中期)、贵族政治时代(公元前8世纪中期至前7世纪中期)、主政治时代(约公元前7世纪中期至前6世纪末)。
    ③[法]卢梭:《爱弥尔》(上册),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页。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6页。
    ②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9页。
    ①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33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33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07页。
    ①[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2-33页。
    ②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62页。
    ③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57页。
    ④李艳霞:《西方公民身份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拓展》,《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①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95页。
    ②陈寿灿:《市民社会与人的尊严之内涵演进的统一》,《浙江学刊》,2011年第3期。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①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96页。
    ②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①[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1-142页。
    ②[加拿大]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邓正来等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③转引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①计秋枫:《市民社会的雏形——世纪欧洲城市与市民阶层的历史作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110-116,115
    ③张康之、张乾友:《城市、市民社会与近代国家的产生》,《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
    ①张博颖、陈菊:《西方公民观与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17、18世纪》,《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②张博颖、陈菊:《西方公民观与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17、18世纪》,《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③张博颖、陈菊:《西方公民观与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17、18世纪》,《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8页。
    ②刘梅:《公民的本质精神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③高丙中:《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载唐晋主编《大国策》,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④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⑤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45页。
    ①顾平安:《政府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②谢庆奎:《政府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③张康之、张乾友:《城市、市民社会与近代国家的产生》,《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
    ①[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0页。
    ②刘训练:《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演进》,《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③张博颖、陈菊:《西方公民观与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17、18世纪》,《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①许纪霖:《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17页。
    ②Turner,Citizenship and Capitalism: the Debate over Reformism,G.Allen&Unwin,1986,p.136.
    ①袁则文:《新自由主义与市民社会发展》,《国际观察》,2008年第4期。
    ①刁瑷辉:《解读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路——从消极到积极的个人本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②张昌林:《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3页。
    ①苗加清、施向峰:《社群主义与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评析》,《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②苗加清、施向峰:《社群主义与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评析》,《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③宋建丽:《当代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以公民资格为焦点》,《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②张星久:《帝制中国的两种基本“公”“私”观及其制度表现——一个从制度回溯观念的尝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①甘阳:《从“民族—国家”走向“文明—国家”》,《21世纪经济报道》,2003-12-29(2)。
    ②[美]阿瑟·亨德森·史密斯著,姚锦镕译:《中国人的性格》,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
    ①许纪霖:《公共性与公民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②赵思渊:《“公”与“私”的诸种面向》,《读书》,2010年第9期。
    ①《礼运注》,《康有为全集》(第五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5页。
    ①黄俊杰:《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②许纪霖:《公共性与公民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③[日]沟口雄三著,冉毅译:《“公”的概念在中国和日本的区别》,《船山学刊》,1999年第2期。
    ④注释:也有学者对此观点持异议,认为如果按照韩非子的看法,先有“私”字,然后才有“公”字,或两字同时出现。然而考诸文字学材料的结果并非如此,“公”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而“私”字在甲骨文中无迹可寻,大约是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的。
    ⑤[日]沟口雄三著,郑静译:《中国的公与私·公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1页。
    ①许纪霖:《公共性与公民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②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1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③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④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2页。
    ①[日]沟口雄三著,郑静译:《中国的公与私·公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5页。
    ②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73页。
    ③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31页。
    ④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察》,《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3年第7期。
    ①《曾论书后》,郑大华点校:《新政真铨──何启·胡礼垣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7页。
    ②雷大川:《代民主诉求的价值取向与“五四”前后中国政抬民主化的困境》,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①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67—168页。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66页。
    ①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页。
    ②梁启超:《论国家之思想》,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页。
    ③转引自陈永森:《辛亥革命时期公民权利思想的启蒙》,《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④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页。
    ⑤梁启超:《论自由》,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0-41页。
    ⑥Joshua A. Fogel&Peter G. Zarrow. Imagining the People—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1890—1920. New York and London, M.E.Sharpe,1997, pp.3-38.
    ①朱英:《清末商会与辛亥革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①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②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239页。
    ①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9页。参与型知识分子是指对社会公共事务及政治生活表现出一种极度的关心,并试图积极“参与”政治的知识分子。
    ②严复:《论世变之亟》,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③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梁启超论“过渡时代”的中国道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序,第1页。
    ①[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3页。
    ②[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7页。
    ③梁启超:《新民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页。
    ④梁启超:《新民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页。
    ①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梁启超论“过渡时代”的中国道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①刘梅:《公民的本质精神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②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梁启超论“过渡时代”的中国道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③廖加林:《现代视域下的公共道德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60页。
    ④对于“传统”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源自于韦伯社会学,指前现代,含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这也是继承钱穆史心论的余英时所提出的内在理路说的理论基点;二是指脱离特殊情境和价值取向的抽象概念,如同历史积累。我们是在前者的意义上理解“传统”的。
    ①[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①田海洋:《中国近代德育理论的历史变奏——兼谈近年来的研究及其特点与问题》,《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第1期。
    ②李新宇:《价值重估的尺度》,《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
    ①刘正伟、薛玉琴:《清末民初蔡元培对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8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页。
    ②刘正伟、薛玉琴:《清末民初蔡元培对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
    ③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载《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2页。
    ①王汎森:《从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史中的“自我”与“政治”》,载许纪霖,宋宏编《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②转引自毕苑:《从<修身>到<公民>:近代教科书中的国民塑形》,《教育学报》,2005年第1期。
    ①刘正伟、薛玉琴:《清末民初蔡元培对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
    ②傅淳华:《近代以来公民道德教育的变迁与反思》,《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③田海洋:《中国近代德育理论的历史变奏——兼谈近年来的研究及其特点与问题》,《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第1期。
    ④毕苑:《从<修身>到<公民>:近代教科书中的国民塑形》,《教育学报》,2005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毕苑女士,近期有关于近代教科书的系列研究成果主要有:汉译日本教科书与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建立(1890-1915),南京大学学报,2008(3);经学教育的淡出与近代知识体系的转移:以修身和国语教科书为中心的分析,人文杂志,2007(2);从《修身》到《公民》:近代教科书中的国民塑形,教育学报,2005(1);从“蒙学教课书”到“最新教课书”:中国近代教科书的诞生,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内容精要),教育学报,2007(1);“蒙学教科书”:第一部中国近代教科书,中华读书报,2009年5月13日第14版;“国家”的诞生———教科书中的中华民,读书,2012(11)。
    ①侯琦、魏子扬:《合作治理—中国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
    ②郑全红、刘贞晔:《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及其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
    ③王云骏:《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限定性条件分析》,《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①王雁:《论教育的国家化》,河南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第2页。
    ①齐延平:《国家与社会:一种法学思维模式的重新解读》,载文史哲编辑部编《国家与社会:构建怎样的公域秩序?》,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页。
    ②高清海、张海东:《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从人的本性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①赵林、邓守成:《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4页。
    ②傅淳华:《近代以来公民道德教育的变迁与反思》,《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①[德]托马斯·海贝勒、吴志成:《中国公民社会:现在与未来》,载唐晋主编《大国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①储建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1999年第1期。
    ①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0-101页。
    ②张卫华:《和谐社会之本:善治与公民社会——专访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所长何增科教授》,《经济》,2007年第3期。
    ③朱勇等:《民办非企业单位:驶向规范发展航道》,《中国民报》,2000年第1期,第12-15页。
    ④张卫华:《和谐社会之本:善治与公民社会——专访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所长何增科教授》,《经济》,2007年第3期。
    ①黄俊杰:《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①马俊锋、袁祖社:《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7页。
    ②王代月:《马克思超越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过程史研究》,《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
    ③朱晓红:《传统市民社会与新兴市民社会之差异性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朱晓红:《传统市民社会与新兴市民社会之差异性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刘志军:《治理缓行:跳出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陷阱》,《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3期。
    ①[美]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载于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8页。
    ②高丙中:《“公民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
    ③戚万学:《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①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引论》,学位论文,第页。
    ②罗志田:《经典淡出之后的读书人》,《读书》,2009年第2期。
    ①转引自梁治平:《“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 SOCIETY——CIVIL SOCIETY概念再检讨》,《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②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出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1-462页。
    ③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出自《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第49页。
    ①邱观建、曹倩琴:《试论清末民初政府扶持工商业的政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②《奏定商会简明章程》,《东方杂志》,1904年第1期。
    ①郑大华,朱蕾:《国民观: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晋阳学刊》,2011年第5期。
    ①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任建树等《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页。
    ②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出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6页。
    ③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出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②吴志成:《中国公民社会:现在与未来—与德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托马斯·海贝勒教授学术对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16-29,28。
    ①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②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0页。
    ①转引自侯一夫:《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现状、问题与前景》,中共中央党校,2009博士论文,第35页。
    ①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导论,第16页。
    ②James Youniss. When morality meets politics in developme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Vol.38, No.2, June2009, p.129–144.
    ③焦国成、王易:《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和公民道德建设》,《新视野》,1996年第3期。
    ②张昌林:《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9页。
    ③[英]亚当·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④张昌林:《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5页。
    ①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6页。
    ②晏辉:《论市民社会的现代形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③晏辉:《论市民社会的现代形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②刘梅:《公民的本质精神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崔永学:《公民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教育评论》,2012年第3期。
    ①童建军、李萍:《道德功利性和道德教育的返本归真》,《现代哲学》,2010年第5期。
    ①张康之:《对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怀疑》,《学术界》,2003年第5期。
    ①[美]威廉·弗兰克纳,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②黄月细、田启波:《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公民道德教育》,《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③Will Kymlicka. 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Multiculturalism,and Citizenship. Lond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1.p.326.
    ①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①朱蕴丽:《社会基本道德缺失的原因与公民道德教育的重构》,《求实》,2010年第3期。
    ①朱蕴丽:《社会基本道德缺失的原因与公民道德教育的重构》,《求实》,2010年第3期。
    ①金生鈜:《论公民道德教育》,《职教通讯》,2002年第3期。
    ①高长见:《“见死不救”应否“入刑”?》,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news/424098.htm,2011-11-03。
    ②例如,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颁发的《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于2012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
    ③[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潘嘉玢等译:《大失控与大混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④廖小平:《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哲学随想》,《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①厉以宁:《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载《全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4页。
    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①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451页。
    ①余维武:《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对当前我国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一种解读》,《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5年Z1期。
    ②吴祚来:《损人文化借助春晚登峰造极——希望听到央视与蔡明的道歉》,http://dajia.qq.com/blog/256244019163269?pgv_ref=aio
    ③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①余维武:《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对当前我国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一种解读》,《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5年Z1期。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页。
    ③金生鈜:《论公民道德教育》,《职教通讯》,2002年第3期。
    ①余维武:《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对当前我国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一种解读》,《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5年Z1期。
    ②余维武:《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对当前我国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一种解读》,《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5年Z1期。
    ③注释: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为人们详尽地构建了一个理想道德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全部权利转让给主权者的集体,这种毫无保留的权利转让促使“公意”的产生。假如每个共同体成员交出的只是部分权利,那么产生的便是“众意”,而非“公意”。
    ④李敬巍:《从“自然人”到“道德公民”——试论卢梭的道德教育观及现实启示》,《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⑤[苏联]瓦西留克著,黄明译:《体验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①胡明:《“五四”文化精神的迷失与复归》,《文艺争鸣》,1989年第4期。
    ①贾新奇:《论中国伦理思想的近代转型——从公民道德的角度所作的考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
    ①曹辉:《公民道德教育的三个基本理念》,《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7期。
    ②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0-141页。
    ①檀传宝等:《公民教育引论——国际经验、历史变迁与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9页。
    ②刘可风:《中国公民道德和中国公民社会》,《伦理学与道德建设》,2003年第1期。
    ①刘芳林天宏:《一所学校的公民实验》节选,中国青年报,2010-01-06。
    ①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②马俊锋、袁祖社:《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
    ①马俊锋、袁祖社:《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
    ②许纪霖:《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页。
    ③郑照魁:《“举牌哥”彰显广东公民精神》节选,南方日报,2011-8-8,第五版。
    ①宋建丽:《当代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以公民资格为焦点》,《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①黄雁玲:《论道德回报的实质与心理基础》,《理论导刊》,2010年第6期。
    ①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②戚万学:《静水深流剑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研究》,载《静水深流剑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③戚万学:《静水深流剑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研究》,载《静水深流剑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①朱小蔓:《思想品德: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人民教育》,2012年第6期。
    ②严从根:《公民不服从与公民道德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11期。
    ①[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5页。
    ③Audrey Osler:Moral Education in a Global Age: Promotion Social Justice by Enabling Children Right andParticipative Citizenship,泰山学术论坛“全球化与道德教育专题”,2012年11月26日。
    ④[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4页。
    ①Heater Derek, A History of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Taylor&Francis Group,2004,p.38.
    ②[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7页。
    ①[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宋景堂等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页。
    [1][美]托·雅诺斯基,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德]恩斯特·卡希尔著,甘阳译.人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3][法]爱弥儿·涂尔干著,渠东、付德根译.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美]沃尔特·C.帕克著,谢竹艳译.美国小学社会与公民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英]布赖恩·特纳编,郭忠华,蒋红军译.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6][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7][加]乔治·H.理查森,[加]大卫·W.布莱兹主编,郭洋生、邓海译.质疑公民教育的准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8][英]德里克·希特著,郭台辉,余慧元译.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学与教育学中的公民理想[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9][英]亚当·斯密著,谢宗林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0][英]尼克·史蒂文森.文化公民身份:世界性的问题(英文影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12]万俊人.伦理学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13]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14]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5]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6]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7]龚海泉等.当代公民道德教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8]杜威,王承绪译.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9]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金生鈜.德性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2]朱晓宏.公民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3]任剑涛.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24]肖雪慧.公民社会的诞生[M].上海:三联书店,2000.
    [25]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6]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7]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8]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9]万俊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伦理学前沿:道德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0]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修订版),2005.
    [31]邵龙宝、李晓菲.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2]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3]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34]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5]应齐、刘训练.公民共和主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36]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7]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38]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9]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40]蓝维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1]赵辉.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2]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3]周国文.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4]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5]秦树理.公民道德导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46]赵可金.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47]刘明珍选编.公民社会与治理转型——发展中国家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8]吴潜涛.论公共伦理与公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49]王维国等著,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理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50]张天雪.校长权力论:政府、公民社会和学校层面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1]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52]秦树理等.国外公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53]梁金霞.中国德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4]陈乐民、史傅德,晨枫编译.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55]魏贤超,王小飞等.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东西方德育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6]杜时忠,卢旭.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57]李仁武.制度伦理研究——探寻公共道德理性的生成路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8]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9]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60]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1]刘鑫淼.当代中国公共精神的培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2]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63]冯俊、龚群.东西方公民道德研究[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4]韩水法等.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5]江畅、周鸿雁.幸福与优雅[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6]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D].北京师范大学,2001.
    [67]李长伟.好人与好公民—古希腊公民教育思想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
    [68]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69]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
    [70]汪昌平.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6.
    [71]武俊斌.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72]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D].浙江大学,2007.
    [73]李茂平.民间组织的道德整合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74]宋洪峰.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道德建设[D].吉林大学,2009.
    [75]廖加林.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基础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76]侯一夫.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现状、问题与前景[D].中共中央党校,2009.
    [77]张甜.论中国公民社会形成的趋势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
    [78]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哲学研究,2001,(11).
    [79]许启贤.论开展“公民道德”的教育和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1,(1).
    [80]金生鈜.个人自主性与公民的德性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
    [81]陈宏平.公民道德教育的前提批判[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
    [82]焦亚葳、张光成、韩新保.“公天下”思潮与中国20世纪历史[J].河北学刊,2002,(4).
    [83]谢维雁.宪政与公民社会[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84]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10).
    [85]周必彧.公民道德和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选择[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86]陈宏平.公民道德教育的前提批判[J].湖南师范大学,2003,(2).
    [87]廖小平.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哲学随想[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88]张博颖.“市民社会”视域中的公民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4,(2).
    [89]张铁勇.发达国家公民道德教育的几点经验与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90]魏开琼.论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J].河北学刊2004,(3).
    [91]欧阳林、黄月细论政治文明视域下学校德育发展路向的调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92]黄月细、欧阳林.公民社会与中国德育发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93]杨立英.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0)
    [94]汪太贤.从神谕到自然的启示:古希腊自然法的源起与生成[J].现代法学,2004,(12).
    [95]余玉花.公民社会形成中的伦理文化建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96]包国庆.从阶级道德到公民道德的德育转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1).
    [97]余玉花.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伦理文化建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98]徐继超.论公民道德教育的生活之维——德性伦理与制度化规则的双重考量[J].广东社会科学,2005,(1).
    [99][德]托马斯·海贝勒、诺拉·绍斯米卡特.西方公民社会观适合中国吗?[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00]毕苑.从《修身》到《公民》:近代教科书中的国民塑形[J].教育学报,2005,(2).
    [101]刘鑫淼.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复兴及其当代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02]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伦理[J].社会科学,2005,(2).
    [103]吴威威.近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5,(3).
    [104]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105]张博颖.公民道德教育中国家伦理实现的三种方式[J].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5,(5).
    [106]张博颖.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公民道德的启蒙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107]魏传光、杨仕奎.“21世纪学校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108]姿淑华、余彦.从方法论的视角透视现代公民道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109]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溯源及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3).
    [110]苏榕娜.美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教育评论,2006,(5).
    [111]蔡小平.中国民主政治的道德预设[J].甘肃社会科学,2007,(1).
    [112]姚楠.市民社会德性化发展——对市民社会道德建构的思考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13]姚兰.历史的回归与超越——两次世纪之交公民道德教育比较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7,(2).
    [114]李彬.公民的两种身份及其道德要求[J].伦理学研究,2007,(3).
    [115]李承贵、赖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公”、“私”关系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16]王学风.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及其特色[J].中小学管理,2007,(8).
    [117]郑芸.西方公民社会形成原因探微——兼从中西方公民社会发展史比较谈起[J].学术论坛,2007,(10).
    [118]唐克军.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
    [119]贾西津.中国公民社会图纲[J].社会学家茶座,2008,(1).
    [120]廖申白.形成中的中国公民社会[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21]邵龙宝.中西方公民社会的历史嬗变及其文化传统之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22]蒯正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述评[J].甘肃理论学刊,2008,(4).
    [123]寇东亮.公民道德教育中道德资源供给的三个基本路径[J].云南社会科学,2008,(5).
    [124]王荣德.从“政治国家”转向“公民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社会变革的审视[J].探索,2008,(6).
    [125]王晓莉.从国民公德教育到社会公德教育——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转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8,(6).
    [126]王荣德.从“政治国家”转向“公民社会”[J].探索,2008,(6).
    [127]毕世响.公民:道德教育中“人”的政治形态支撑意义——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内[J].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
    [128]罗泉铁、刘雪梅.现代公民社会道德论说:从“自性”到“他性”[J].求索,2009,(2).
    [129]卜玉华.西方道德教育、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初探[J].教育学报,2009,(3).
    [130]路鹏.西方公民社会理论演进之概观[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131]唐克军、蔡迎旗.公民与道德教育视域下美国和平学校的构建[J].外国教育研究,2009,(4).
    [132]严从根.社群主义道德教育的合法性判断[J].外国教育研究,2009,(4)
    [133]孙龙国.单向度的耻感及其文化本源——兼谈我国公民道德建构的几个问题[J].求索,2009,(5).
    [134]苗加清、施向峰.社群主义与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评析[J].国外理论动态,2009,(7).
    [135]曹辉.新中国60年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反思[J].伦理学研究,2009,(9).
    [136]付轶男.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研究的现代化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9,(12).
    [137][美]M·斯洛特.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J].世界哲学,2010,(1).
    [139]傅淳华.近代以来公民道德教育的变迁与反思[J].教育导刊,2010,(1).
    [139]傅静.西方市民社会的演进及本质[J].理论学刊,2010,(1)
    [140]刘晓根.试析公民社会概念内涵的比对与探究[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0,(2)
    [141]叶凌.“宽容”伦理及公民道德构建的当代趋向性[J].社会科学家,2010,(2)
    [142]郑全红、刘贞晔.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及其特点[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4)
    [143]涂文娟.权利与责任的较量——论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概念[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
    [144]郝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心理的演进[J].中国行政管理,2010,(6).
    [145]孙淑秋、宋玉忠.日本和韩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相似性及其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146]邓达,孔凡胜.我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检视[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7).
    [147]卜玉华.试析学校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共享区域与差异边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148]严从根.公民不服从与公民道德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
    [149]古小军.中国政治民主化与公民社会之耦合趋势分析[J].理论月刊,2011,(2).
    [150]张宜海.传统德性资源与现代公民德性的培养[J].道德与文明,2011,(3).
    [151]刁瑷辉.围绕公民身份理论的分歧及弥合的可能——兼评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文化多元主义[J].理论与现代化,2011,(3).
    [152]陈忠.集体行动、发展伦理与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1,(4).
    [153]詹世友.启蒙运动早期洛克对道德的奠基:谋划和证成[J].社会科学,2011,(6).
    [154]肖朗、田海洋.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与民国德育观念的变革[J].社会科学战线,2011,(7).
    [155]富兵.澳门公民教育的缺失及《品德与公民》教科书的回应[J].全球教育展望,2011,(8).
    [156]傅慧芳.公民意识的多维向度——基于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社群主义的论争[J].理论学刊,2011,(9).
    [157]朱彩霞.自由的,抑或社群的——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理路分析[J].理论导刊,2011,(9).
    [158]杨勇、杨秀玉.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11,(11).
    [159]丁晶晶.公民社会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基于上世纪90年代市民社会大讨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160]吕志、黄紫华.美国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审视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4).
    [161]陈玉君.公共价值观与公民道德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2012,(6).
    [162]张法.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史上的三个重要概念[J].社会科学,2012,(6).
    [163]金家新、易连云.政治社会化取向的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行动[J].南京社会科学,2012,(7).
    [164]张笑涛.为“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正名[J].现代教育管理,2012,(9).
    [165]刘正伟、薛玉琴.清末民初蔡元培对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166]何增科.公民社会是否就是“公民的社会”[N].解放日报,2006-9-11(13).
    [167]陈海娟.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前景——访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N].社会科学报,2010-6-10(3).
    [168]Adam B. Seligman.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2.Philip Selznick.The Moral Commonwealth: Social Theory and the Promise ofCommunity[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169]Sinopoli,R.C. The Foundation of American Citizenship and Civic Virtue[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70]Gordon White, Jude Howell, Hsiao-yüan Shang, Xiaoyuan Shang..In Search ofCivil Society: 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M].China.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6.
    [171]John Beck. Morality and Citizenship in Education[M]. London: Cassell,1998.
    [172]Will Kymlicka and Wayne Norman. Citizenship in Diverse Societies[M].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73]Sudipta Kaviraj, Sunil Khilnani.Civil Society History and Possibiliti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74]Tim Sprod.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 in Moral Education:The Community ofEthical Inquiry[M].London:Routledge,2001.
    [175]Diane Ravitch, Joseph P. Viteritti. Making Good Citizens:Education and CivilSociety[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
    [176]Anne Colby, Etc. Educationg Citizens: Preparing America’s Undergraduates forLives of Moral and Civic Responsibility[M].Jossey-bass,2003.
    [177]Lester M. Salamon&S. Wojciech Sokolowski.Global civil society: dimensionsof the nonprofit sector [M]. Kumarian,2004.
    [178]Richard G. Niemi, Jane Junn.Civic Education: What Makes Students Learn [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5.
    [179]James L.Creighton.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Handbook: Making BetterDecisionsThrough Citizen Involvement [M].Oversea Publishing House,2005.
    [180]Susan D.Collins. Aristotle and the Rediscovery of Citizenship [M].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9.
    [181]Lorenzo Fioramonti, Antonio Fiori. The Changing Roles of Civil Society inDemocratization: Evidence from South Africa (1990-2009) and SouthKorea(1987-2009)[J] African and Asian Studies,9(2010). pp.83-104.
    [182]James Youniss. When morality meets polititics in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Moral Education, June2009, pp.129-144.
    [183]William T.Rowe.The Problem of “Civil Society”in Late Imperial China [J].Modern China,Vol.19, April1993. pp.139-157.
    [184]Mercedes Oraison, Ana Maria Perez. The school in non-inclusive contexts:moraleducation, building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 Argentinianexample[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December2009,pp.12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