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以各类在校生2300万的总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并没有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技术型人才稀缺产生的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针对这种现状,许多本科院校,特别是一些由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的新建院校,提出要以技术性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举办本科层次技术教育,以此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这些院校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是是否需要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何在?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如何?如何按照技术教育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培养出合格的本科技术应用型人才?发展技术本科教育需哪些保障条件等等一系列问题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系列难题。本文通过多学科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等多种形式,分别就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背景、研究的出发点、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探索了技术本科教育,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释:
     第一章,导论。在对国内外已有技术本科教育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梳理与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厘定了技术本科教育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问题,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从“三元论”哲学观及技术学、经济学、人才发展观和高等教育多样化等多学科角度出发,重点对技术本科教育存在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和教育基础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提出发展技术本科教育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
     第三章,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及特征。提出技术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它有别于本科层次的普通教育与工程教育,也有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其它层次,并尝试提出技术本科教育的若干特征。
     第四章,技术本科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对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本科教育类型与院校进行比较研究,重点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日本技术科学大学、我国台湾应用科技大学及英国原多科技术学院等实施技术本科教育类型院校的基本情况与特征,并提出了借鉴方案。
     第五章,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对有关技术本科院校的实践和探索经验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技术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六章,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制度保障。在分析当前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基础上,重点就技术本科教育的管理制度、保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发展我国技术本科教育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total enroll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ranks first with the number of 230,000,000. However, with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t still can't meet the demand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of the human resources is so prominent, which is arisen by the lack of technical and technological. Many 4-year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the new 4-year universities upgraded from 3-year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evelop into Technical Education at Undergraduate Level (TEUL) which aims to train advanced technical and applied talents in order to relax the structure conflict of labor force. These universities also face many difficult problems such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EUL. How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how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technology-applied professionals are the problems that are explored by them. The paper attempts to give an interpretation on the background,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of TEUL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interdisciplinary empirical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after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s on TEUL in China and abroad, this part prescribes the definition of TEUL, proposes proposes the issue of its development under cur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states the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theoretical basis of TEUL. This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social and educational basis of TEUL in a systematic way, and proposes that TEUL is the rational choice of current situation.
    The third chapter: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TEUL. This part states that TEUL is the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at degree level,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general college education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also differs from technical education on other levels. The features of TEUL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rt.
    The fourth chapter: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EUL. This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leading features of some representative colleges which adopt TEUL, such as Fachhochschule, Japanese university of technogical science and Taiw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British Former Polytechnics.
    The fifth chapter: training mode of TEU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UL, this part states the curriculum、 training objective、 training plan and training methods, and proposes the training model of TEUL.
    The sixth chapter: the insurance system for developing TEU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present education system ,the further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system of TEUL and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on developing TEUL.
引文
① 孟广平.面向21世纪的技术与职业教育,面向未来的职业技术教育——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10周年所庆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4.
    ② 杨金土.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俞克新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C].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8。
    ① 夏建田.等.从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看我国高职教育—对上海若干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2(4):15-18.
    ① Bernal J D. Science in History[M]. London: Watts and Co. Ltd. 1954:5-6.
    ② 张华夏,张志林.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来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31-36.
    ① 上海职教论坛秘书处.对职业技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基本认识—上海职教论坛十年论文集[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5.
    ② 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③ 徐国庆.论科学与技术的平行关系[EB/OL].(2006-01-13).http://blog.cersp.com/6000/266093.aspx.
    ① UNESCO.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M].1984.
    ② "technical educatio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6.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 [EB/OL]. (2006-07-08).http://O-search.eb.com.libecnu.lib.ecnu.edu.cn/eb/article-9071524.
    ③ 同上②.
    ④ 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⑤ 同上①.
    ① 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的层次问题[J].职教论坛,2003(1)..
    ② 王沛民,孔寒冰,努力培养21世纪的中国工程师[J].中国工程科学,2001(6).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9.
    ① 夏建国,等.略论全球化视野中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J].教育发展研究,2004(1):47-49.
    ② 杨金土,我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职教论坛,2003(1).
    ③ 杨金土.台湾技职教育及其改革和发展动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12).
    ④ 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① 张妙弟,江小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② 沙梦鳞.走技术本科之路,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04(1).
    ①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6.
    ① 邹承鲁,王志珍.“科学”与“技术”不可合二为一[N].科技日报,2003-08-05.
    ② 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3-4.
    ③ 张华夏,张志林.技术解释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
    ④ Bernal J D. Science in History[M].London:Watts and Co. Ltd.,1954:5-6.
    ① 张华夏,张志林.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来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31-36.
    ② 张志林,陈少明.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46.
    ① 钱学森.论技术科学[J].科学通报,1957(3):3-10.
    ② 同上①.
    ③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4.
    ①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6-101.
    ② 陈红兵,陈昌曙.关于“技术是什么”的对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4).
    ③ 常立农.技术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9.
    ① Carl Mitcham,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 Guide to the Cultur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M].Paul T. Durbin. NewYork:The Free Press, 1980:282-344.
    ②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1.
    ① 常立农.技术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34.
    ① 章宁.技术发展的解释模型[J].科学学研究,1991(3):35-40.
    ①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 Advaa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www.doleta.gov.
    ①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② 同上①.
    ③ 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6.
    ①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9.
    ①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14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38-47,1003-1033.
    ①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影响“中国制造”的八个问题[N].经济参考报,2003-04-09.
    ② 李斌,王文韬.我国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几乎已经全军覆没[J].中国社会导刊,2003(1).
    ① 《洛桑报告》(2002~2003)//蔡如鹏.《洛桑报告》称中国科技发展突破资金瓶颈[N].科学时报,2003-08-27.
    ② 中国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陈筱红,曾伟.中科院发布城市发展报告——3药方根治5大城市病[N],北京青年报,2004-03-04.
    ③ 同上②
    ④ 朱高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
    ① 杨公仆,夏大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78-179,212-218.
    ① 胡鞍钢.中国的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J].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1998(1).
    ① 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② 岳昌君.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① 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J].高等教育研究,2003(3-4).
    ② [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得·多恩.王鸣阳,译.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40.
    ③ 肖显静.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N].科学时报,2004-02-13.
    ④ 金耀基.全球化与现代化[J].社会学研究,2003(6).
    ⑤ 同上②:355.
    ⑥ 杨振宁.新世纪的科学技术[R].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报告.
    ① 杨燕.产业结构调整对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0(1).
    ② 同上①.
    ③ 同上①.
    ① 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① 奥本海默[1904-1967],美国原子弹之父.
    ② 谢茂拾.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6-07-17.
    ① 何磊,杨生文.16万年薪聘一名技工 我国哪类人才严重缺乏?[N].中国青年报,2001-10-19.
    ② Klark B. The Open-door College[M].New York:Mc Graw-Hill, 1960:14.
    ① 路甬祥.百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J].科技大视野.2002(2).
    ② 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N].经济参考报,2003-09-03.
    ③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得·多思.王鸣阳,译.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435.
    ④ 同上②:434.
    ⑤ 罗润东.中国劳动力就业—从转轨经济到知识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15.
    ① [英]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何朝阳,王希华,译.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0.
    ② 同上①:207-208.
    ① 江苏巡抚李鸿章请社外国语言文学馆析.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三.
    ② 钦差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等奏折.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十八.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877-01-13).
    ① 教育都.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5).
    ②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8-39.
    ① 专业性院校包括神学院、部分健康职业学院、商业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法学院、教师学院、军事学院等独立设置的学院。专业教育是指专门化的系统知识培训,旨在为学生从事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职业做准备。传统上这类职业专指牧师、律师、医生和教师,现在则包括工科、农科、财经、管理、新闻、教育、技术等专业性的工作职位。
    ② 陈学飞.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①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
    ① 潘懋元.分类、定位、特点、质量—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福建工程学报,2005(2):3-8.
    ② 潘懋元.吴玖.高等学校的分类和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10-14.
    ① 何成辉,苏群.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② 马树杉.应用型本科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在21世纪的新任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1):85-88.
    ③ 孙小铃,宋明枫,何玉安.“专转本”型学校如何正确把握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24-25.
    ④ 李政云.欧阳河.论教育类型划分[J].教育评论,2003(1):31-33.
    ① 蒋新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4).
    ① "technical educatio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6.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 [EB/OL]. (2006-07-08).http://O-search.eb.com.libecnu.lib.ecnu.edu.cn/eh/article-9071524.
    ① 夏建国,等.略论全球化视野中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J].教育发展研究,2004(1).
    ② 石伟平,徐国庆.试论我国技术本科的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31):5-9.
    ① 石伟平,徐国庆.试论我国技术本科的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31):5-9.
    ① 陈厚丰.浅论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若干理论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48-50.
    ① 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7.
    ② 同是①:55.
    ③ 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的分类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15-18.
    ① 冯军.论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5(8):52-53.
    ② 上海职教论坛秘书处.对职业技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基本认识—上海职教论坛十年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
    ① 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8-89.
    ① 潘懋元,胡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① 杨金土.本科院校办好高职与本科教育的类型结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1).
    ② 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③ 张天津.台湾技职教育的历史回顾[J].中田职业技术教育,2005(23).
    ① 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4(6).
    ① 戴晓霞,等.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0.
    ① 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9.
    ② 同上①:47-48.
    ① 严雪怡.论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3-24.
    ① 朱高峰.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① 张秉福.本科高职与通才教育[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① 李建求.德固FH: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① 李建求.德田FH: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① 周丽华.德国高专的办学特色与发展走向—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4).
    ② 同上①.
    ① 高淑娟.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造就日本黄金时代[N].新京报,2007-03-18.
    ① 张有声.中国、日本、韩国私立高等教育比较[J].民办教育参考,2005(1).
    ① 潘发勤.英国高等教育:优势、挑战与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① 辛彦怀,王红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② 张建新.英团高等教育从二元制到一元制变迁的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04.
    ③ 英国教育的演变[EB/OL].(2006-08-26).http://www.dearcdu.com/news/2005-12-20/n7453.html.
    ①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ducation and Science Woolwich Polytechnic Speech[R]. Tuesday,27th April, 1965:4.
    ② 王绽蕊.从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的兴衰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选择[J].江苏高教,2003(5).
    ③ 同上③.
    ④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3)[R].1994:144.
    ① Scott P. The Meanings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M].Bucking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5:169.
    ② Trow M.Elite and Mass Higher Education:American Models and European Realities, Contribution to the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Process ed and Structures[C].Dalaro,Sweden, June 12-16,1978.
    ③ 国家教委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五)[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32,469.
    ① 李盛兵.英国高等教育新政策评析[J].高教探索,2003(2).
    ② 同上①
    ① 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决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① 王承绪,徐辉.战后英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306-307.
    ① 张天津.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① 王义智,江文雄.海峡两岸职业技术教育[M].香港:现代知识出版社,2004:64.
    ① 王义智,江文雄.海峡两岸职业技术教育[M].香港:现代知识出版社,2004:89-90.
    ①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3.
    ② 徐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EB/OL].http://www.tech.net.cn/research/segment/pattern/5534.shtml.
    ①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7-28.
    ② 同上①:7.
    ① 黄克孝.论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创建[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1).
    ② 黄克孝,严雪怡.职教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0.
    ① 注:“动作技能”是指由体能所能完成的身体动作、感知等:“智力技能”是指由大脑内完成的决策、问题解决等:“再造性技能”的特征是在技能活动中带有重复性质,当在各种情景中运用技能时很少有大的变化,应用的是一种固定的程序或算法:“创造性技能”的特征是需要作一定的计划,运用某种策略做出决定,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它应用的是一种理论或几种理论和策略。
    ② 沈勤.面向高技术发展的技术教育课程改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4).
    ③ 注:“陈述性知识即狭义的知识,就是传统概念上的知识—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主观映象,它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个人无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回答“怎么做”问题的知识.它分两亚类:(1)用于处理外部事物的程序性知识,如动作技能:(2)用于控制自身认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如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④ 石伟平,徐固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职教论坛,2001(10).
    ① 注:关于知识领域,同样存在着复杂的情况,知识按类型分有基础知识、工程知识、技术知识、职业知识;并都相应有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之分;以及不同水平(层次)的区别(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还有不同获取途径之分(直接、间接).
    ① 姜大源.职业科学:一门新学科的创立及定位—德国职业教育学理论创新追踪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① 李兆友.技术创新论—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17.
    ② 柳卸林,等.什么是田家创新体系[EB/OL].(2001-10-17).http://www.cas.ac.cn/html/dir/2001/10117/1818.htm.
    ③ 王式正,曹育南.技术创新与技术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0(4).
    ① 罗吉,王代敬.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对策思考[EB/OL].http://www.drcnet.com.cn/fullsearch/search_center_submit.aspx?newsearch=yes&pid=0&version=normal&sj=2006052220070505&xm=O&px=10&dn=10&keywrd=%ce%d2%b9%fa%bd%a8%c9%e8%b4%b4%d0%c2%d0%cd%b9%fa%bc%d2%b5%c4%b6%4%b2%df%cb%bc%bf%bc.
    ② 王立常.创新型人才与和谐环境[N].防城港日报,2007-01-10.
    ① 任淑淳,杨俊和.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2).
    ① 任彦华.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① 姒建英.构建21世纪高职教育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0(2).
    ① 胡秀锦.马树超.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6(12).
    ① 和震.来自三个国际组织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18).
    ① 和震.国际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基本范畴及其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A).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M].1998:10-14.
    ①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72.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3.
    ③ 肖化移.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发展模式之比较[EB/OL].(2005-02-04).http://www.h-edu.com/html/20050204105139.htm.
    ① 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决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① 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1.
    [1] 吴彤,胡晨.论技术复杂性[J].科学学研究,2003(2).
    [2] 王伯鲁.技术世界及其结构问题[J].东岳论丛,2003(1).
    [3] 王伯鲁.广义技术世界的结构与演进规律初探[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5(2).
    [4] [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 [荷]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6] 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7] [联邦德国]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8] 吴国林.论技术本身的要素、复杂性与本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9] 狄仁昆,曹观法.雅克·埃吕尔的技术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2002(4).
    [10]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1] 陈红兵,陈昌曙.关于“技术是什么”的对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4).
    [12] [美]卡尔·米奇安.技术的类型[A].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C].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13] 章宁.技术发展的解释模型[J].科学学研究,1991(3).
    [14] [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王鸣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5] 鲍宗豪,等.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一)[J].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7(2).
    [16] 罗文标,黄照升.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互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
    [17] 张秀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J].人口学刊,2006(5).
    [18]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9).
    [19] 刘治.对产业结构调整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宏观经济研究,2006(7).
    [20] 刘乃全,孙海鸣.上海产业结构、人口、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3(1).
    [21] 邱永明.人才问题的历史学思考——人才概念及标准历史演变的考察[J].中国人才,2004(4).
    [22] 华才.人才概念与人才标准[J].中国人才,2004(2).
    [23] 付强.论优化人才结构[J].晋阳学刊,2003(4).
    [24] 刘海燕.人才标准重构对高等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25] 曹华玲.人才新标准及其对高教改革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26] 张利华.中国近代技术人才的培养[J].科学学研究,1993(3).
    [27]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8] 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9] 赵庆年.高校定位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30] 华长慧.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31] 邹承鲁,王志珍.“科学”与“技术”不可合二为一[N].科技日报,003-08-05.
    [32] 孙小铃,宋明枫,何玉安.“专转本”型学校如何正确把握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33] 相启东.高科技与技职教育[M].台北:三民书局出版,1985.
    [34] 余瑞霖.工业教育群集课程发展之研究[J].教育资料文摘(台湾),1977(9).
    [35] 季兴生.技术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特性及理论构架[J].工业职业教育(台湾),1986(6).
    [36] 孙仲山,赵育玄,刘金泉.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及其社会经济背景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37] 林俊彦.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对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38] 周丽华.德国高专的办学特色与发展走向——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4).
    [39] 邓志伟.联邦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FH)[J].外国教育资料,1994(2).
    [40] 邓耀彩.蔡元培关于高校类型划分的观点述评——兼谈我国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41] 徐理勤.论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1998(4).
    [42] 姜大源.德国专科大学综述[A].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3] 孙纯道.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及其基本走向——“职教高移化”与“高职职业化”的典型范例[J].比较教育研究,1995(5).
    [44] 周玉明.德国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其特色[J].石油教育,1995(12).
    [45] 刘明慧.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色述评[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3).
    [46] 姜国才,陈铁军.德国高等职业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1998(6).
    [47] 姜大源.教育层次提升与教育内容扩展——从德国IT领域继续教育方案看我国高职定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48] 沈学初.当代日本职业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49] 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技术教育实践论文集萃(2001-2003)[C].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0] 李德方.中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
    [51] 刘江林,周国贞.浅谈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
    [52] 施雨丹.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机构及启示——日本长冈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个案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4).
    [53] 和歌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专攻科.机电一体化工学专业与环境工学两专业专攻科学生履修手册[A].日本:和歌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专攻科,平成16年度(2004年).
    [54] 福井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福井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教学方针与概要[A].日本:福井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平成9年度(1997年).
    [55] 和歌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和歌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教学方针与概要[A].日本:和歌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专攻科,平成17年度(2005年).
    [56] 丰桥技术科学大学.丰桥技术科学大学课程介绍[A].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平成16年度(2004年度).
    [57] 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8] 潘懋元,吴玫.高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59] 杨斌.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措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3(6).
    [60]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1]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62] 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6),(9).
    [63] 陶岩平.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性质与特征[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
    [64] 李政云,欧阳河.论教育类型的划分[J].教育评论,2003(1).
    [65] 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66] 杨金土.本科院校办好高职与本科教育的类型结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1).
    [67] 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的分类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7).
    [68] 陈厚丰.浅论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若干理论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69] 石伟平,徐国庆.试论我国技术本科的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31).
    [70] 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71] 李志平,张海波,等.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育基本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9).
    [72] 张秉福.本科高职与通才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73] 朱新生.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J].教育与职业,2006(18).
    [74] 李炳义.教育类型结构改革是本科院校办好高职的关键[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75] 夏建国,刘文华.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4).
    [76] 汪建华,俞贵邦.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2).
    [77] 刘生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6(2).
    [78] 任淑淳,杨俊和.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2).
    [79] 王式正,曹育南.技术创新与技术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0(4).
    [80] 刘健,等.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及其实践环节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81] 刘连新.对本科工程教育人才素质及其培养模式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82] Mackenzie D & Wajcman J.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M].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9.
    [83] Westrum R. Technologies and Society, the Shaping of People and Things[M].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 Cot, 1991.
    [84] Williams R &, Edge D.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J]. Research Policy, 1996(25).
    [85] Zinser R. New Roles to Meet Industry Needs:A Look at Advance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rogram[J]. The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