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综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元初,大运河经过截弯取直后开始流经山东,历史上将这部分河段称为山东运河,其临清至济宁一段,亦称会通河。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会通河全线开通,标志着京杭大运河基本形成。山东运河的贯通,极大促进了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催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建筑,这些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性和文化区域性的特征,是典型的地域性建筑。本文以传统建筑作为运河研究的切入点,从建筑学、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聚居学等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地域特征和表现模式探求其深层次内涵。本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方法和内容,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第二章分析了大运河与沿岸传统聚落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发展关系。根据属性和规模不同,把山东运河沿线聚落的划分为城市、市镇和村落,并对它们发展的整体环境和表现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三章对山东运河传统居住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生土民居、商业街巷、庭院民居和宅邸园林四种类型都直接受到运河文化的影响,具有运河区域的独特风貌和明显的地域特征。
     第四章结合具体的传统公共建筑实例,探讨了山东运河对衙署建筑、会馆建筑、寺庙建筑、书院建筑这四种建筑类型的深远影响,反映出运河文化和传统公共建筑的长期互动。
     第五章通过对山东运河的河闸、桥梁、码头、堤坝等水工建筑及其遗迹的考察和研究,总结出山东运河的治河方略和河工技术,探讨了传统水工建筑这一特殊建筑形式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延伸。
     第六章分析了山东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特质,指出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衰败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原则和策略。最后结合实际案例,综合论述了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实践。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Grand Canal, after its curves being cutoff and course then being straightened, began to flow through Shandong. The sectionof the river through Shandong is historically called the Shandong canal, and the partfrom Linqing to Jining is called Huitong River. In1289, during the reign of KublaiKhan of the Yuan Dynasty, Huitong River was fully open for transportation, whichmarks the formation of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The Shandong Canal beingopen for use greatly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ein the Canal region, and causes the architecture of various types to be built, related tothe Canal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se traditional buildings, which have bothgeographically regional features and culturally regional features, are typically regional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geography, folklore,sociology, and human settlement, the thesis is devoted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buildings of the Shandong Canal through itsregional features and patterns of manifesta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s thebreak-through point of the Canal research.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It defines the concepts concerned, discusses thebackground, significance, methods and content, reviews the precedent researches, and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outlin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aims to analyze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of Grand Canal and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of mutually promoting each other. Basedon the difference of category and scope, the settlements along Shandong Canal aredivided into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Their overall environment of development andpatterns of manifestation are analyzed.
     Chapter three is devoted to the in-depth study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architecture along Shandong Canal. Earth dwellings, commercial streets, courtyardhouses, garden mansions, which are all directly influenced by the Canal culture, havethe unique styles and obvious regional features typical of the Canal region.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far-reaching influence of the Canal on governmentoffice buildings, hall buildings, temple buildings and college buildings with specifictraditional public architecture as examples, which reflects the long-term interaction ofthe Canal culture and public architecture.
     Chapter five summarizes the river managing strategy and river technology of theShandong Canal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value extension ofthe traditional hydraulic construction as a special form of architecture, through theexamination and research of such hydraulic construction as river brake, bridges, docksand dams.
     Chapter six analyzes the decay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long ShandongCanal and its cause, puts forward the protectiv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andexpounds on the practice of protecting and utilizing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along the Shandong Canal.
引文
[1]CIIC.Reports of Experts Madrid. Spain.1994
    [2]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城市问题,2005年(04):8
    [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线路宪章》包括导言、宪章目标、概念定义、元素定义、具体指标等内容。
    [2]ICOMOS.The ICOMOS Charter on Cultural Route.2008
    [3]CIIC.3rd Drdft Annotated Revise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in the World HeritageConvention Madrid. Spain.2003
    [1]阮仪三,丁援,价值评估、文化线路和大运河保护,中国名城,2008(01):41
    [2]安作璋,《山东通史》明清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290
    [1]参考: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东岳论丛,2008(05):47
    [1][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2《里社》(据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3]李泉,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东岳论丛,2008(05):57
    [1]庄丽娥,齐康在福建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08):394
    陆元鼎,民居建筑研究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代序),第十八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1]参考: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20年,小城镇建设,2006(12)
    [2]如明代的《漕河通志》和《漕河图志》,清代的《运河水道全图》等。
    [3]参考:向福贞,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学术研究综述,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0)
    [4]典型研究成果主要有:邹逸麟,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历史地理,1981(01);岳国芳,中国大运河,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邹宝山,京杭运河的治理与开发,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陈璧显,中国大运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1;许云飞,张嘉莉,黄河以北山东段运河开发研究,中国水利,2001(11)。
    [1]典型研究成果主要有:高炎培,明代漕运与会通河的疏浚,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06);戴鞍钢,清代漕运兴废与山东运河沿线社会经济的变化,齐鲁学刊,1988(04);彭云鹤,明清漕运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等。
    [2]典型研究成果主要有: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王守中,山东运河城市兴衰鉴,山东运河文化论文集.,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8;王明德,大运河与中国古代运河城市的双向互动,求索,2009(02);关美堞,明清时期的张秋镇,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等。
    [3]典型研究成果主要有:于德普,山东运河文化文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李泉、王云,山东运河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等。
    [1]《左传哀公九年》引自:张宗友译注,《左传》,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2]《水经注淮水注》引自:赵永复,《水经注》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国语吴语》转引自:王芳,丁富生译注,《国语》,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
    [4]《史记河渠书》引自:[清]梁玉绳撰,贺次君点校,《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
    [1]参考:陈达祚,朱江,邗城遗址与邗沟流经区域文化遗存的发现,文物,1973(12)
    [2]《史记货殖列传》引自:[清]梁玉绳撰,贺次君点校,《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
    [1]《战国策齐策》引自:缪文远,缪伟,罗永莲译注,《战国策》,北京:中华书局,2012
    [2]《隋书炀帝纪》引自:[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1]参考:李琛,京杭大运河沿岸聚落区域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7
    [2]刘婕,由唐至明运河与扬州城的变迁,华中建筑,2001(05):82
    [1][明]宋濂等撰,《元史》卷九三《食货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
    [1]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北京:中华书局,1995,431
    [1]张春红,近代临清边缘化的原因探析,世纪桥,2009(23):48
    [1]王云,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6
    [2][清]陈庆藩修,[清]叶锡麟,靳维熙纂,宣统《聊城县志》(据清宣统二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82,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3][清]董政华修,[清]孔广海纂,光绪《阳谷县志》(据民国三十一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
    [1]以上内容参考山东省情网(www.sdsqw.cn)
    [1]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发展的几个阶段,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8
    [2]《史记平淮书》引自:[清]梁玉绳撰,贺次君点校,《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
    [1][明]谢肇制,《五杂俎》卷十四《事部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康熙《张秋志》卷十《艺文志》转引自:王云,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张自清修,张树梅,王贵笙纂,民国《临清县志》《旧序》(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嘉靖《山东通志》《旧序》引自:朱鼎玲等编,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
    [3]万历《东昌府志》卷二《地理志风俗》转引自:王云,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李树德修,董瑶林纂,《民国德县志》(据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2,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清)王道亨修,[清]张庆源纂,乾隆《德州志》卷四《建置》(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清)王道亨修,[清]张庆源纂,乾隆《德州志》卷一《沿革》(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清)王道亨修,[清]张庆源纂,乾隆《德州志》卷四《建置》(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3][清)王道亨修,[清]张庆源纂,乾隆《德州志》卷一《沿革》(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4][清)王道亨修,[清]张庆源纂,乾隆《德州志》卷四《建置》(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6][清]张度,[清]邓希曾修,[清]朱镜纂,乾隆《临清州志》卷二《建置》(据清乾隆五十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张自清修,张树梅,王贵笙纂,民国《临清县志》卷二(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清]嵩山修,[清]谢香开,张熙先纂,嘉庆《东昌府志》(据清嘉庆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8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清]嵩山修,[清]谢香开,张熙先纂,嘉庆《东昌府志》卷二《风俗》(据清嘉庆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8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七《建置》(据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潘守廉修,袁绍昂,唐烜纂,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卷一《形胜》(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二引“万历旧志文”(据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清]董政华修,[清]孔广海纂,光绪《阳谷县志》(据民国三十一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3,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明]于慎行《安平镇新城记》转引自:王云,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明]于慎行《安平镇志序》转引自:王云,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清]施天裔,康熙《山东通志》卷四《城池》转引自:中国阳谷新闻网
    [2][清]董政华修,[清]孔广海纂,光绪《阳谷县志》(据民国三十一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3,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清]王振录,周凤鸣修,[清]王宝田纂,光绪《峄县志》卷十六《大事纪》(据清光绪三十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09,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温寿文,温安家乘要录,民国二十二年刻印本
    [1]严夫章,明清修建紫禁城用的临清砖,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04):94
    [1]赵鹏飞,山东运河生土民居实例探析,华中建筑,2012(10):151
    [1]赵鹏飞,山东运河生土民居实例探析,华中建筑,2012(08):134—136
    [1]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2]张杰,乔兴亚,古运河遗产村落茅草屋内在价值的探析,华中建筑,2008(03):171
    [1]薛一冰,王崇杰,李晓东,现代条件下乡土建筑与技术的生态实践,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03):247
    [1]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黄清明,传统商业街的形态特征:[硕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8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1][清]王道亨修,[清])张庆源纂,乾隆《德州志》(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康熙《张秋志》卷二《街市》转引自:王云,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徽商,安徽史学,2004(03)
    [1]卢健松,自发性建造视野下的建筑的地域性:[博士论文],清华大学,2009,217
    [2]参考:刘晓星,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的有机演进途径及其启示,城市规划学刊,2007(03):56
    [3]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160
    [1]《国语齐语》引自国学网(www.guoxue.com)
    [2]鲁威,中国文化五大层面—市井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3
    [3]李泉,王云,山东运河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296
    [1]参考:孙丽平,晋商文化与山西传统商业建筑,中外建筑,2010(09):67
    [1]参考:高兴玺,晋商聚落市居空间环境与店铺民居形态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08):94—95
    [1]赵鹏飞,宋昆,山东运河传统民居研究——以临清传统店铺民居和大院民居为例,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总第7期:168—171
    [1]潘守廉修,袁绍昂,唐烜纂,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名胜志园亭》(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古迹亭馆》(据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八《人物志》(据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3][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五《名胜园亭》(据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4][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续志》卷九《名胜园亭》(据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参考:王建波,尘世蓬瀛——山东济宁荩园小考,中国园林,2010(03):99
    [2]张兆林,于源溟,明代运河济宁流域的私家园林,艺术百家,2011(07):51
    [1]贾珺,淮安清晏园考略,建筑史,27辑:135
    [2][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卷三“关中一”北京:中华书局,2004
    [1][明]宋濂等撰,《元史》卷六十四《河渠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
    [1]《明实录宣宗实录》卷四四,宣德三年六月丁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明实录熹宗实录》卷三一,天启三年二月丁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明]申时行,万历《明会典》卷一九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
    [4]李泉,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0
    [5]雍正《清会典》卷二六,北京:中华书局,1991
    [1]参考:李泉,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0
    [2][明]宋濂等撰,《元史》卷九二《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
    [3][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七三《官职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明]杨宏,谢纯,《漕运通志》卷四《漕卒表山东总》(电子版)
    [3][清]张度,邓希曾修,朱镜纂,乾隆《临清州志》卷三《兵防》(据清乾隆五十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4][清]嵩山修,谢香开,张熙先纂,《东昌府志》卷一五《兵防》(据清嘉庆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8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5][明]陆戈等纂,嘉靖《山东通志》卷一一《兵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6][清]陈顾纂,乾隆《兖州府志》卷一六《兵戎志》(据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1,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7]潘守廉修,袁绍昂,唐烜纂,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卷六《兵革志屯卫》(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8][明]陆戈等纂,嘉靖《山东通志》卷一一《兵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1]汪孔田,从元明清三代派驻济宁司运机构看济宁的历史地位,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4):25
    [1][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建置三》,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八一《食货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明]申时行,正德《明会典》卷三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
    [1]张自清修,张树梅,王贵笙纂,民国《临清县志》《大事记》(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张自清修,张树梅,王贵笙纂,民国《临清县志》《建置志》(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明史舆服志》转引自:孙健君,明清衙署文化与其艺术研究,[硕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27
    [2]姚柯楠,论中国古代衙署建筑的文化意蕴,古建园林技术,2004(02):40
    [1]赵鹏飞,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类型研究,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04):409
    [1]民国《芜湖县志》卷48《人物志宦绩》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的商业会馆,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40
    [1]李华编,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清康熙《天津卫志》卷二《利弊》转引自:王明德,明清时期的运河商人会馆,江苏商论,2011(11):32
    [3]清乾隆三十七年《吴阊钱江会馆碑记》转引自:苏州历史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合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9
    [4]清嘉庆十八年《嘉应会馆碑记》转引自:苏州历史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合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350
    [1][清]王道亨编撰,[清]姚延銮著,阳宅集成,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
    [1]碑刻《重修山陕会馆戏台、山门、钟鼓楼记》,现存山陕会馆内。
    [2]碑刻《重修山陕会馆戏台、山门、钟鼓楼记》,现存山陕会馆内。
    [1]碑刻《山陕会馆重修戏台建立看楼碑记》,现存山陕会馆内。
    [1]参考:侯宣杰,明清商人会馆中的封建宗族文化探微,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1]张礼恒,吴欣,鲁商精神与运河商业文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02
    [2]陈蔚,张兴国,“联谊与均谊,祀神与合乐”——明清会馆建筑文化内涵与形态嬗变,2011(03):126
    [1][清]袁枚,《随园笔记》卷14,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志学校部》转引自:李良玉,清代书院与历史教育,清史研究,2006(01):70
    [2]《清朝续文献通考》卷70《学校考》转引自:马学强,赵树廷,清代山东书院的发展研究,历史档案,2005(04):55
    [1]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书院和科举,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53
    [1]李良品,试论元代书院的特征,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01):46
    [1][元]刘倬《山堂书院记》转引自:龙彬,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初探,华中建筑,2000(09):50
    [2]《礼记祭统》转引自:王丹,试论《礼记祭统》中的儒家思想及铭文文体特点,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94
    [1][清]潘相纂修,,乾隆《曲阜县志》(据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3,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杨慎初,书院建筑与传统文化思想,华中建筑,1990(02):33
    [2][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赵鹏飞,山东运河传统建筑初探,华中建筑,2012(10):153
    [1]乔梁,运河沿线的清真寺,中国文化遗产,2006(01):46
    [2]参考:李兴华,济宁伊斯兰教研究,回族研究,2004(02):131
    [3][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据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4]参考:乔梁,德州回族渊源考,德州学院学报,2008(06):69
    [1]海永龙,清真寺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穆斯林,1997(01):26
    [1]仅聊城一地就有明清时期的清真寺23处,分别是“创建于明代的聊城北杨集清真寺、冠县店子乡里固七甲清真寺、清水镇蒋寨村清真寺、烟庄乡十里铺清真寺、梁堂乡高庄清真寺、梁堂乡沙阎村清真寺、冠县城南张尹庄清真寺、冠县西街清真寺、莘县俎店清真寺、阳谷张秋清真寺、莘县张鲁集清真寺、大张乡齐楼清真寺;创建于清代的聊城东关清真寺、北杨集蒋庄清真寺、莘县朝城北街清真寺、岩集乡东疃清真寺、妹冢粟海清真寺、徐庄谢集清真寺、俎店路满清真寺、阳谷范海陈庄清真寺、高唐南关清真寺、高唐北关清真寺与茌平回民里清真寺”。转引自邢培华,雷凤芹,孙建华,近代山东聊城回族概述,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137
    [1]赵鹏飞,山东运河传统建筑初探,华中建筑,2012(10):153
    [1]参考:文刀,清真寺建筑艺术的奇葩——山东临清清真寺,中国穆斯林,2006(04):36
    [1]《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卷27转移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1
    [2][清]俞樾,贞凡,顾馨,徐敏霞点校,《茶香室丛钞》卷15,北京:中华书局,1995
    [3]《钦定续文献通考》卷79《群祀考三》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4
    [4]《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卷27转引同上
    [5]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126《河渠志》,北京:中华书局,1998
    [6]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84《礼三》,北京:中华书局,1998
    [7]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7《圣祖本纪二》,北京:中华书局,1998
    [8]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126《河渠志》,北京:中华书局,1998
    [9]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84《礼三》,北京:中华书局,1998
    [1]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84《礼三》,北京:中华书局,1998
    [1][明]陈文《重建会通河天井闸金龙四大王庙碑》转移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7
    [2][清]王振录,周凤鸣修,[清]王宝田纂,光绪《峄县志》卷10《祠祀》(据清光绪三十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09,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叶涛,海神、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山东沿海渔民的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调查,民俗研究,2002(03):67
    [2][清]王道亨修,[清]张庆源纂,乾隆《德州志》卷12《艺文天妃庙记》(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丁梦琦,中国明代及清代回族清真寺建筑风格形成的社会原因,中国科技信息,2008(04):175
    [1][清]张廷玉等撰,《明史河渠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清]陆耀撰,乾隆《山东运河备览》卷四,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
    [1][清]张廷玉等撰,《明史河渠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清]陆耀撰,乾隆《山东运河备览》卷四,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
    [1][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八五《河渠志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明]何乔远撰,《名山藏河漕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1]安作璋,《山东通史》明清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295
    [2]董玉勋,明清时期“引水济运”考略,济宁运河文化研究,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187
    [3]安作璋,《山东通史》明清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296
    [1][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八,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清]陆耀,乾隆《山东运河备览》卷十,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
    [1]郑连第,唐宋船闸初探,水利学报,1981(02):66转引自唐《水部式》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北京:中华书局,2004
    [1]参考:李振光等,山东聊城土桥闸遗址,中国文物报,2011-03-11
    [1]赵鹏飞,山东运河传统建筑初探,华中建筑,2012(10):154
    [1]赵鹏飞,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类型研究,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04):411
    [2]王奕,浅析五通桥码头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四川建筑,2011(06):57
    [1][清]朱鋐,河漕备考,卷四,各堤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熊达成,郭涛,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概论,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134
    [1]参考:山东戴村坝-中国网(www.china.com.cn)
    [2][清]陆耀,乾隆《山东运河备览》卷四,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
    [3]安作璋,山东通史,明清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295
    [1]路亚红,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陕西教育(高校版),2009(01):79
    [1]参考刘冠美,人文水利和水工美学,中国水利,2007(11):57
    [2]乔世修,探讨水工建筑美学观的对话,北京水利,1997(12):53
    [3]林圣钧,拱桥建筑造型的美学研究,公路交通技术,2008(11):74
    [4]李伟,陈朝晖,场所精神的深化与表达—中国传统建筑中文学语言的美学释义,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373
    [1]侯曙芳,李道先,亭台楼阁类建筑的文学价值,高等建筑教育,2008(12):51
    [1][明]王琼著.姚汉源,谭徐明点校,漕河图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147
    [1]饶明奇,明清时期关于运河水源管理的立法建设,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18):88
    [2][清]傅泽洪,行水金鉴,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卷141
    [3]于琪,明清时期京杭运河闸官研究,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37
    [4][清]永榕,钦定历代职官表,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卷59
    [1][清]钦定大清会典则例,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卷133
    [2][清]傅泽洪,行水金鉴,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卷134
    [3][清]张伯行,居济一得,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卷2
    [1]《文化线路宪章》把文化线路中的各元素分为5种:背景、内容、整体的跨文化意义、动态性、环境,为了研究更加清晰,本文把背景和环境结合为“文脉进行表述。
    [1]参考:陈怡,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东南文化,2010(01):15
    [2]参见山东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制定的《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规划》
    [1]陈怡,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东南文化,2010(01):16
    [2]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以丝绸之路陕西段为例:[博士论文],西北大学,2011,31
    [3]陈怡,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东南文化,2010(01):16
    [1]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44
    [2]安作璋,山东通史明清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151
    [1]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45
    [2]转引自:董传岭,晚清山东自然灾害对乡村习俗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312
    [3]参考同上
    [1]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6,77
    [1]刘士林,耿波,李正爱,中国脐带,大运河城市群叙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25
    [1]转引自:孙敬宣,浅议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城市规划汇刊,1996(01):60
    [2]转引自:李晓东,文物保护管理概要,北京:人文物出版社,1987,16
    [3]陈志华,介绍几份关于文物建筑和历史性城市保护的国际性宪章,世界建筑,1989(02):66
    [4]转引自:李晓东,文物保护管理概要,北京:人文物出版社,1987,17
    [5]转引自: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45
    [1]本实例参考了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合作完成的《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旅游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结合笔者的理论总结和实地调研完成。
    [2]汪芳,用“活态博物馆”解读历史街区——以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建筑学报,2007(12):82
    [3]李利,华晨,构筑开放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方法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09(01):
    [1]汪芳,刘迪,韩光辉,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活态博物馆”理念探讨——以山东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为例,华中建筑,2010(05):66
    [2]李利,华晨,构筑开放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方法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09(01):
    [1]何莹,赵永乐,国外群体记忆研究概述,宜宾学院学报,2004(05):149
    [2]汪芳,刘迪,韩光辉,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活态博物馆”理念探讨——以山东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为例,华中建筑,2010(05):66
    [1]汪芳,刘迪,韩光辉,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活态博物馆”理念探讨——以山东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为例,华中建筑,2010(05):67
    [1]参考《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旅游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本实例参考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完成的《中国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结合笔者的理论总结和实地调研完成。
    [3]转引自:丛宇,姚军,成斌,浅析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安徽建筑,2011(01):55
    [4]单霁翔,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01):3
    [1]本实例参考了上海阮仪三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台儿庄古城修建性详细规划》,结合笔者的理论总结和实地调研完成。
    [1]吴晓隽,现代旅游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2,19
    [2]曹娟,原真性概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硕士论文,2005,28
    [1]曹娟,原真性概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硕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2005,28
    [2]丁丁,二战后华沙古城的重建,建筑与文化,2012(04):108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27
    [1]绍华,大运河的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
    [2]杨正泰,明清时期长江以北运河城镇特点与变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
    [3]郑肇经,中国水利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4]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6]史念海,中国的运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7]岳国芳,中国大运河,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
    [8]山东省水利史志编辑室,山东水利大事记,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9
    [9]杨正泰,明清时期长江以北运河城镇的特点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0]熊达成,郭涛,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概论,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11]邹宝山、何凡能、何为刚,京杭运河治理与开发,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
    [12]王明远、叶青超、凌美华,朔天运河文集,北京,万象出版社,1992
    [13]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北京:中华书局,1995
    [14]庄辉明,大运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5]彭云鹤,明清漕运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6]鲍彦邦,明代漕运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17]姚汉源,京杭运河史,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18]于德普,山东运河文化文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9]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0]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1]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山东重点文物保护纪实,济南:泰山出版社,1999
    [22]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山东重点文物保护纪实,济南:泰山出版社,1999
    [23]山东省济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宁运河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24]山东省济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宁运河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25]陈璧显,中国大运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1
    [26]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7]山东省济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宁运河诗文集萃,济宁:济宁市新闻出版局,2001
    [28]山东省济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宁运河文化研究,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
    [29]夏坚勇,旷世风华:大运河传,上海:上海出版中心,2002
    [30]房仲甫,李二和,中国水运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1]傅崇兰,中国运河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32]李泉,王云,山东运河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
    [33]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与社会变迁,北京:民出版社,2006
    [34]高建军,山东运河民俗,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
    [35]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36]赵维平,明清小说与运河文化,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37]天津图书馆编,水道寻往——天津图书馆藏清代舆图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8]董文虎等,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9]刘士林、耿波、李正爱,大运河城市叙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40]陈桥驿,中国运河开发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
    [41]《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摄影》杂志社主编,大运河影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2]桑希臣,龙脉千里大运河,北京:黄山书社,2009
    [43]蔡桂森,运河传,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44]张礼恒、吴欣、李德楠,鲁商与运河商业文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45]王逸明,1609中国古地图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6]傅崇兰,运河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7]山东运河航运史编纂委员会,山东运河航运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48]俞孔坚,京杭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9]谭徐明,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50]郭涛,中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1]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52]苏州历史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合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53]鲁威,中国文化五大层面—市井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54]安作璋,《山东通史》明清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
    [55]安作璋,《山东通史》宋元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
    [56]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57]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8]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9]姜涛,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0]陈冬生、王赛时,山东经济史(古代卷),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
    [61]刘宇、颜家安,中国农村人口问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2]吴玉麟、李玉汇,人口地理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63]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64]杨子慧、张庆五,中国历代的人口与户籍,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65]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66]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67]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68]王镇华,中国建筑备忘录,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
    [69]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70]刘敦桢,刘敦桢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71]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书店,1987
    [72]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73]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74](挪)偌伯格舒尔兹,存在空何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75]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76]张映勤,寺院宫观神佛,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77]尤志远,中国古建筑之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78]王其亨主编,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79]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80]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81](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态变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论著选译,刘俊文主编,黄金山、孔繁敏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
    [82]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8]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84]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85]孙运久,山东民居,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
    [86]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87]姜波,四合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88]阮仪三,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9]张家泰等主编,中国民族建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91]宋昆,平遥古城与民居,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92]刘致平、王其亨,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3]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4]孙宗文,中国建筑与哲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95]梁思成,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6]王守中、郭大松,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92]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8]沈福煦、刘杰,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99]朱晓明,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0]陆元鼎、潘安主编,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01]郑东军、黄华,建筑设计与流派,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102]王鲁民,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03]戴志中、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04]马驭寰,中国城池史,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105](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06](美)凯文林奇,城市意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07](日)藤井明,聚落探访,宁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8]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09]王深法,风水与人居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110]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1]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1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113]李万鹏、姜波,齐鲁民居,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114]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5]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16]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117]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18]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9]任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庭院,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120]熊国平,当代中国城市形态演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1]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22]郭君臣、刘广,衙门,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
    [123]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上、下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4]姜波、田禾、李万鹏,山东居住民俗,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
    [125]完颜绍元,天下衙门,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126]林乾,清代衙门图说,北京:中华书局,2006
    [127]藏尔忠,古建文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8]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29]陈晓阳、仲德崑,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30]张驭寰,中国古代县城规划图详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1]陈伯超,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32]王育林,地域性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133]王日根,中国会馆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134]徐伦虎,中国古建筑密码,北京:测绘出版社,2010
    [135]宋文,传统建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136]陈志华,中国古代装饰艺术五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37]李晓东,文物保护管理概要,北京:人文物出版社,1987
    [138]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39]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140]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41]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42]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143]国家文物局主编,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44]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45]朱祥贵,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生态法范式的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46]陆元鼎、杨新平主编,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147]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148]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149]赵逵,川盐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聚落与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150]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1]单霁翔,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152]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主编,遗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论文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153]丁援,文化线路:有形与无形之间,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154](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15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15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
    [157](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158](明)申时行,明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9
    [159](明)谢肇制,五杂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60](明)何乔远撰,名山藏,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161](明)杨宏,谢纯,漕运通志(电子版)
    [162](明)陆戈等纂,山东通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163](明)万恭,治水筌蹄,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5
    [164](明)王琼著,姚汉源,谭徐明点校,漕河图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165](清)梁玉绳撰,贺次君点校,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6](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67](清)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168](清)王道亨编撰,(清)姚延銮著,阳宅集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
    [169](清)袁枚,随园笔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70](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71](清)陆耀撰,山东运河备览,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
    [172](清)傅泽洪,行水金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73](清)朱鋐,河漕备考,卷四,各堤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74](清)永榕,钦定历代职官表,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176]张宗友译注,左传,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177]赵永复译注,水经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78]王芳,丁富生译注,国语,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
    [179]缪文远,缪伟,罗永莲译注,战国策,北京:中华书局,2012
    [180]温寿文,温安家乘要录(影印本),民国二十二年刻印本
    [181](清)王振录,周凤鸣修,(清)王宝田纂,光绪峄县志(据清光绪三十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09,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82](清)王道亨修,(清)张庆源纂,乾隆德州志(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83]李树德修,董瑶林纂,民国德县志(据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2,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84](清)颜希深修,(清)成城等纂,乾隆泰安府志(据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6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85]张志熙修,刘靖宇纂,民国东平县志(据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6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86](清)左宜似等修,(清)卢崟等纂,光绪东平州志(据清光绪七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87](清)徐宗幹修,(清)许瀚纂,道光济宁直隶州志(据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88](清)卢朝安纂修,咸丰济宁直隶州续志(据清咸丰九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89]潘守廉修,袁绍昂,唐烜纂,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0]潘守廉修,袁绍昂纂,民国济宁县志(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8,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1](明)栗可仕修;(明)王命新纂,万历汶上县志(据清康熙五十六年补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8,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2](清)闻元炅纂,修康熙续修汶上县志(据清康熙五十六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8,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3](清)陈庆藩修,(清)叶锡麟,靳维熙纂,宣统聊城县志(据清宣统二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82,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4](清)嵩山修,(清)谢香开,张熙先纂,嘉庆东昌府志(据清嘉庆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8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5](清)李贤书修,道光东阿县志(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2,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6]周竹生修,靳维熙纂,民国东阿县志(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2,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7](清)董政华修,(清)孔广海纂,光绪阳谷县志(据民国三十一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3,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8](清)张度,(清)邓希曾修;(清)朱镜纂,乾隆临清直隶州志(据清乾隆五十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9]张自清修;张树梅,王贵笙纂,民国临清县志(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00]韩晓,论明代山东运河城镇的发展与功能变迁:[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
    [201]赵宁,北京城市运河、水系演变的历史研究:[硕士论文],武汉大学,2004
    [202]曹娟,原真性概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硕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2005
    [203]邱亦锦,地域建筑形态特征研究:[硕士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6
    [204]王弢,明清南北大运河山东段沿岸的城市:[硕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
    [205]李琛,京杭大运河沿岸聚落区域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7
    [206]王海峰,明清东昌运河经济研究:[硕士论文],南昌大学,2007
    [207]韩晓,论明代山东运河城镇的发展与功能变迁:[硕士论文],南昌大学,2007
    [208]王晓慧,山东运河沿岸卫所研究:[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
    [209]向福贞,明清时期的临清钞关:[硕士论文],聊城大学,2007
    [210]高梅,齐鲁地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硕士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21]郑民德,明清运河水次仓研究:[硕士论文],聊城大学,2010
    [222]李海华,运河变迁与聊城的发展:[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10
    [223]孙健君,明清衙署文化与其艺术研究,[硕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224]赵翔,运河流域法律文化研究:[硕士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11
    [225]李菁,解读运河:[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2
    [226]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博士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227]朱祥贵,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基础理论研究:[博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6
    [228]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博士论文],重庆大学,2006
    [229]郑东军,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博士论文],天津大学,2007
    [230]谭立峰,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博士论文],天津大学,2007
    [231]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博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232]应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博士论文],同济大学,2008
    [233]黄明玉,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9
    [234]卢健松,自发性建造视野下的建筑的地域性,[博士论文]:清华大学,2009
    [235]狄雅静,中国建筑遗产记录规范化初探:[博士论文],天津大学,2010
    [236]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以丝绸之路陕西段为例:[博士论文],西北大学,2011
    [237]牛会聪,多元文化生态廊道影响下京杭大运河天津段聚落形态研究:[博士论文],天津大学,2012
    [238]陈达祚、朱江,邗城遗址与邗沟流经区域文化遗存的发现,文物,1973年(12)期
    [239]高炎培,明代漕运与会通河的疏浚,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06)期
    [240]邹逸麟,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历史地理,1981年(01)期
    [241]郑连第,唐宋船闸初探,水利学报,1981年(02)期
    [242]戴鞍钢,清代漕运兴废与山东运河沿线社会经济的变化,齐鲁学刊,1988年(04)期
    [243]陈志华,介绍几份关于文物建筑和历史性城市保护的国际性宪章,世界建筑,1989年(02)期
    [244]杨慎初,书院建筑与传统文化思想,华中建筑,1990年(02)期
    [245]海永龙,清真寺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穆斯林,1997年(01)期
    [246]吕舟,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2000
    [247]龙彬,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初探,华中建筑,2000年(09)期
    [248]许云飞、张嘉莉,黄河以北山东段运河开发研究,中国水利,2001年(11)期
    [250]刘婕,由唐至明运河与扬州城的变迁,华中建筑,2001年(05)期
    [251]叶涛,海神、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山东沿海渔民的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调查,民俗研究,2002年(03)期
    [252]王瑞成,《运河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53]侯宣杰,明清商人会馆中的封建宗族文化探微,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54]王景慧,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
    [256]李兴华,济宁伊斯兰教研究,回族研究,2004年(02)期
    [257]姚柯楠,论中国古代衙署建筑的文化意蕴,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02)期
    [258]高建军,高飞,《棋布于运河之滨的济宁私家园林》,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59]魏梦太,《试论明清时期山东运河沿岸城市经济》,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60]何莹、赵永乐,国外群体记忆研究概述,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61]周畅,传统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建筑学报,2004年(06)期
    [262]李良品,试论元代书院的特征,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1)期
    [263]李良品,试论元代书院的特征,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1)期
    [264]叶正洪,社会转型时期文物保护的公众参与问题,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265]马学强,赵树廷,清代山东书院的发展研究,历史档案,2005年(04)期
    [266][184]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城市问题,2005年(04)期
    [267]王弢,元明清时期运河经济下的城市—济宁,荷泽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268]乔梁,运河沿线的清真寺,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01)期
    [269]李良玉,清代书院与历史教育,清史研究,2006年(01)期
    [270]乔梁,运河沿线的清真寺,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01)期)
    [271]文刀,清真寺建筑艺术的奇葩——山东临清清真寺,中国穆斯林,2006年(04)期
    [272]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73]张荣仁,济宁古运河主航道船闸考,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10)期
    [274]刘捷,明代钞关建筑初探,华中建筑,2006年(11)期
    [275]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20年,小城镇建设,2006年(12)期
    [276]刘晓星,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的有机演进途径及其启示,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3)期
    [277]李伟,陈朝晖,场所精神的深化与表达—中国传统建筑中文学语言的美学释义,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78]李伟、陈朝晖,场所精神的深化与表达—中国传统建筑中文学语言的美学释义,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79]胡戎睿、胡绍学,关于武汉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的思考,建筑学报,2007年(05)期
    [280]刘冠美,人文水利和水工美学,中国水利,2007年(11)期
    [281]汪芳,用“活态博物馆”解读历史街区——以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建筑学报,2007年(12)期
    [282]王星光、贾兵强,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283]阮仪三、丁援,价值评估、文化线路和大运河保护,中国名城,2008年(01)期
    [284]董传岭,晚清山东自然灾害对乡村习俗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85]张杰、乔兴亚,古运河遗产村落茅草屋内在价值的探析,华中建筑,2008年(03)期
    [286]丁梦琦,中国明代及清代回族清真寺建筑风格形成的社会原因,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4)期
    [287]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东岳论丛,2008年(05)期
    [288]李泉,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东岳论丛,2008年(05)期
    [289]乔梁,德州回族渊源考,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90]向福贞,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学术研究综述,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0)期
    [291]饶明奇,明清时期关于运河水源管理的立法建设,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18)期
    [292]路亚红,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陕西教育(高校版),2009年(01)期
    [293]韩振华,赵娟.形式借鉴、遗产保护与精神寄托—论福建土楼的当下价值及其保护,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94]李利、华晨,构筑开放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方法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09(01)期
    [295]于琪,明清时期京杭运河闸官研究,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96]王明德,大运河与中国古代运河城市的双向互动,求索,2009年(02)期
    [297]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书院和科举,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期
    [298]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书院和科举,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99]薛一冰、王崇杰、李晓东,现代条件下乡土建筑与技术的生态实践,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00]李浈、雷冬霞,历史建筑价值认识的发展及其保护的经济学因素,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01]陆元鼎,民居建筑研究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代序),第十八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年
    [302]陈怡,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东南文化,2010年(01)期
    [303]单霁翔,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304]王建波,尘世蓬瀛——山东济宁荩园小考,中国园林,2010年(03)期
    [305]郝士艳,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06]庄丽娥,齐康在福建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307]孙丽平,晋商文化与山西传统商业建筑,中外建筑,2010年(09)期
    [308]丛宇、姚军、成斌,浅析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309]丛宇,姚军,成斌,浅析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310]陈蔚,张兴国,“联谊与均谊,祀神与合乐”——明清会馆建筑文化内涵与形态嬗变,2011年(03)期
    [311]王奕,浅析五通桥码头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四川建筑,2011年(06)期
    [312]贾珺,淮安清晏园考略,建筑史,2011年总第27辑
    [313]张兆林,于源溟,明代运河济宁流域的私家园林,艺术百家,2011年(07)期
    [314]高兴玺,晋商聚落市居空间环境与店铺民居形态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8)期
    [315]赵鹏飞,宋昆,山东运河传统民居研究——以临清传统店铺民居和大院民居为例,建筑学报,2012年(S1)期
    [316]王丹,试论《礼记祭统》中的儒家思想及铭文文体特点,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17]吕舟,基于价值认识的世界遗产事业发展趋势,中国文物报,2012年(02)期
    [318]赵鹏飞,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类型研究,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19]丁丁,二战后华沙古城的重建,建筑与文化,2012年(04)期
    [320]赵鹏飞,山东运河生土民居实例探析,华中建筑,2012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