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易学三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吕祖谦是南宋一位重要的易學家,其重要的三本易学著述即:《古周易》、《古易音训》、《周易繁辭精羲》。此三本書的主髓内容多融裁前賢學說而成,可代表吕祖谦整理考訂前人易學文献的成就,故筆者稱此為吕祖嫌“易学三害”。
     本文即以此三本書為研究封象,分析此三書在易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以及文献上的價值。
Lu Zuqian is one of the famous scholars of/Ching in the South Song Dynasty. His three masterpieces about I Ching tha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his others, is Gu Zhou, Guyi Yingxun and Zhouyi Xici Jingyi. He compiled another prominent scholars'thoughts at that time or before in the three books. The three books could represent the achievement of his arranging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of/Ching research. Therefore, the author gives these books the name Three Works on I Ching.
     The author will explore the influence and position of these works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 Ching,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in I Ching.
引文
[1][北宋]程颐、[南宋]朱熹撰,吕祖谦音训.《周易程朱傅羲音训》.元至正六年(1346年)虞氏務本堂刊本。
    [2][南宋]李衡.《周易羲海撮要》,《通志堂經解》第一册.南京: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齋刊本,1996年版。
    [3][南宋]吕祖谦等.《古周易》,《通志堂經解》第一册.南京: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齋刊本,1996年版。
    [4][南宋]吕祖谦.《古周易》.影印文渊圈《四庫全害》本.台北:商務印书館,1983年版。
    [5][南宋]吕祖谦.《古周易》.清同治八年永康胡鳳丹退補齋刊民國補刊本。
    [6][南宋]吕祖谦.[清]宋咸熙辑《古易音訓》《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七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南宋]吕祖谦.《周易音訓》.清同治八年永康胡凰丹退補齋刊民國補刊本。
    [8][南宋]吕祖谦.《周易繁辭精羲》,《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古逸叢害》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南宋]朱熹.《宋刊(周易本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影印吴革本。
    [10][南宋]朱震.《漢上易叢說》,参見《通志堂經解》第一册.南京: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齋刊本,1996年版。
    [11][南宋]税與權.《易學啓蒙小傅·周易古經發题》,《通志堂經解》第二册.南京:江蘇庚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齋刊本,1996年版。
    [12][南宋]王應麟辑、[清]丁杰、[清]張惠言訂正《周易鄭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元]董真卿《周易会通》,《通志堂經解》第四册.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斋刊本,1996年版。
    [14][南宋]俞琰《易皋要》,文渊閣《四庫全書》本.臺北:商務印害馆,1983年版。
    [15][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北京:中華害局,1994年版。
    [16][清]惠棟撰、鄭萬耕點校.《周易述》.北京:中華害局,2007年版。
    [17][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武英殿康熙五十四年刊本。
    [18][清]傅恒.《御纂<周易述羲)》,《四庫全書薈要》本.世界害局,1985年影印摛藻堂本。
    [1][戟國]吕不韋编,王利器著.《吕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害社,2002年版。
    [2][戟國]吕不章编,静維通撰.《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華害局,2009年版。
    [3][西漢]劉向集錄.《戟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西漢]韓婴著,许维通编.《斡詩外傅集释》.北京:中華書局,1980版。
    [5][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
    [6][西漢]佚名《緯書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上册《易緯·乾鑿度》.阴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束漢]王充著,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
    [8][束漢]荀悦.《前漢纪》.《四部叢刊初编》,北京:商務印害館,民國十一年。
    [9][唐]陸德明撰、[清]盧文昭校.《经典释文》.《叢害集成初编》影印抱经堂本。
    [10][唐]陸德明撰、[清]徐乾學校,黄焯断句.《經典释文》.北京:中華書局影印通志堂本,1983年版。
    [11][唐]陸德明撰.唐寫本《周易经典释文》.《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唐]陸德明撰.《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北京圖書館馆藏宋宋元遞修本,1984年版。
    [13][唐]魏徵、令狐德菜撰.《隋害》.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版。
    [14][北宋]司馬光注.《太玄集注》.北京:中華害局,1998年版。
    [15][北宋]欧陽修著.《欧陽文忠全集》.《四部叢刊初编》,北京:商務印書館, 民国十一年。
    [16][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载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版。
    [17][宋]程颢、程颐著,王孝焦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害局,1981年版。
    [18][南宋]吕祖谦.《東莱吕太史文集》,《装害集成續编》本.臺北:台湾新文豐出版社影印《續金華叢書》本。
    [19][南宋]吕祖谦著,黄靈庚主编.《吕祖谦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0][南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害》本.上海:上海古籍、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害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2][宋]陳振搽著、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3][南宋]王柏.《鲁齋集》,《叢害集成初编》本.北京:商務印害馆,1935年排印《金華装書》本。
    [24][南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欒保羣、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5][南宋]王虑麟.《玉海》第二册.京都:中文出版社影印各宋元善本,1977年版。
    [26][元]脱脱撰.《宋史》.北京:中華害局,1977年版。
    [27][清]颇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欒保羣、吕宗力校点.《日知錄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8][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隙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
    [29][清]朱彝尊.《经羲考》.北京:中華害局缩印《四部借要》本,1998年版。
    [30][清]永瑢等撰,王伯祥断句.《四庫全害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影印浙本。
    [31][清]翁方绷.《經羲考補證》.叢書集成初编本据《粤雅堂叢書》本排印。
    [32][清]隙鳣.《經籍跋文》,《續修四庫全害》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33][清]臧庸.《拜经堂日记》,《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南京: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据經韻楼原刻本影印。
    [35][清]钱大听著、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七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6][清]徐灏.《說文解字注笺》,《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馆藏清光绪二十年徐氏刻民國三年補刻本。
    [37][清]王引之.《經羲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影印道光七年本。
    [38][清]眼玉書等编撰,王引之等校訂.《康熙字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9][清]吴壽晹.《拜經樓藏害题跋記》,《中國屋代害目题跋叢書》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0][清]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華害局,1983年版。
    [41][清]王太岳等编.《钦定四庫全害考證》.北京:商務印害馆《叢書集成初编》排印清内府聚珍本。
    [4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華害局,1981年版。
    [43][清]阮元.《清經解》.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影印學海堂本。
    [44][清]王先谦.《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45][清]王先谦.《荀子集释》.北京:中華害局1988年版。
    [46][清]丁日昌.《持静齋害目》,收錄於[清]江標《江刻害目三種》.清光绪中元和江氏靈鹣閣刊蘇州振新害社影印。
    [47][清]江建霞.《宋元本行格表》,見賈貴柴等辑《宋元版書目题跋辑刊》第二册.清光绪二十三年江標刻本。
    [48][清]莫有芝.《宋元舊本害經眼錄》.江蘇:广陵害局,2001年版。
    [49][清]陸心源.《儀顧堂题跋》.《叢害集成初编》排印《粤雅堂叢害》本,上海:商务印害馆,1935年版。
    [50][清]邵懿辰撰,邵章續錄.《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1][清]黄爽编.《黄氏逸害考》.民国二十三年朱畏圻補刻本。
    [52][清]馬國翰编.《玉函山房辑佚害》.光绪九年畏沙嫏嬛館補校刊。
    [1]羅振常遺著.周子美编訂.《善本書所見錄》.北京:商務印書馆,1958年版。
    [2][香港]胡志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版。
    [3][台湾]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台北:台湾大學文史哲叢刊,1980年版。
    [4]孫殿起.《贩書偶記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黄焯.《经典释文彙校》.北京:中華害局,1980年版。
    [6]陳國慶.《漢害藝文志註释彙编》.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7]吴承仕.《经典释文序錄疏證》.北京:中華害局,1984年版。
    [8][台湾]屈萬里.《害傭输學集》,《屈萬里全集》第十四冊.臺北:台灣聯经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版。
    [9][臺湾]屈萬里.《屈萬里先生文存》,《屈萬里全集》第十七册.臺北:台湾聯经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版。
    [10][臺湾]屈萬里.《漢石經周易残字集證》,《屈萬里全集》第十一册.臺北:臺湾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版。
    [11][台湾]劉昭仁.《吕東莱之文学與史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
    [12][美]隙榮捷.《朱子新探索》.台湾學生出版社,1988年版。
    [13][臺湾]汪惠敏.《宋代經學之研究》.台北:臺湾師大害苑有限公司,1989年版。
    [14]潘富恩、徐余慶.《吕祖谦评傅》.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15]眼善文.《歷代易學與易家要籍》.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廖名春.《帛害<易傅>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版。
    [17]陸行素主编.《天津圖書館孤本秘籍装害》.中華全國圖害館文献缩微複制中心出版,1999年版。
    [18]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代文化研究》(第八辑).四川:巴蜀書社,1999年版。
    [19][美]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陕西:陕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0]杜海軍.《吕祖谦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版。
    [21]韓自强.《阜陽漢筒<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2]徐儒宗.《婺學之宗—吕祖嫌傅》.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吴承仕撰《榆齋讀易提要》,張善文校理《尚氏易學存稿校理》第三册.北京:中國大百科全害出版社,2005年版。
    [24]尚秉和撰《易說评議》之《易童子問》,《尚氏易學存稿校理》第三卷.北 京:中國大百科全害出版社,2005年版。
    [25]張善文校理《尚氏易学存稿校理》,第一卷《焦氏易詁》.北京:中國大百科全害出版社,2005年版。
    [26]王鐡.《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7]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误》.北京:中華害局,2005年版。
    [28]冯腾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證研究》,《中國古籍與文化研究叢刊》第二輯.濟南:齊鲁書社,2006年版。
    [29]濮茅左.《楚竹害《周易》研究—兼述先秦雨漢出土與易傅世文献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0]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出版社,2006年版。
    [31]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2]杜海軍.《吕祖谦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
    [33]楊新勳.《宋代疑怨研究》.北京:中華害局,2007年版。
    [34]余嘉錫.《古害通例》.北京:中華害局,2007年版。
    [35]上海圖害馆编.《中国叢害综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6]杜海軍.《吕祖谦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
    [37]楊樹達.《周易古羲、老子古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8]楊樹達.《漢书窥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9]高懷民.《雨漢易學史》.桂林:广西师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0]白壽彝.《白壽彝文集》之《朱熹撰述叢考》.阴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徐儒宗.《周易經傅分合考》,收錄劉大钧《大易集成》.1991年版。
    [2]舒大刚.《試论宋人恢復古周易的重要意羲》.《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第2期。
    [3]静维萍.《吕祖谦與‘復古《易》运动’—兼谈《古周易》版本衍生之相關問题》,《經學研究論叢》第八辑.臺湾學生書局,2000年版。
    [4]馮春生.《吕祖谦經學著述目缘版本考述》.《浙江师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5]陈国灿.《吕祖谦的學衍風格》.《江南文化研究》第一辑.學苑出版社,2006年。
    [6]静維萍.《宋元易學的復古運勤》.[臺湾東吴大學博士论文],2001年。
    [7]楊世文《宋代经學怀疑思潮研究》.[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①徐儒宗.《周易经傅分合考).刘大约.《大易集成)清南國際《周易》学術封论舍论文集.濟南.1987年.北京:文化艺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8-173页。
    ②舒大刚.《试论宋人恢復古周易的重要意羲》.《四川大學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③據筆者研究,諸家反封王弼乃因其淆乱经傅,“復古易”並無牵涉到“玄学易”的問题。諸家也有認同象數易的,如晁說之據漢象數易以定古字。(見《古易音训》)至於復古求得解放,筆者則以为諸家復“古易”多本“尊经”思想。
    ④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宋代文化研究》(第八辑)巴蜀害社,1999年版,第1-25页。
    ⑤比如舒文徙前人之说,韶為吕大防與吕祖谦二書,邵雍與晁說之二書暗合。但是经筆者分析,以上各害皆有全文,而今僅存其節文,雨者只是匾分篇次上相似,決非暗合。邵雍書有正文,非僅訂编次而已,《经羲考》作八卷,邵、晁二書正文不同,,無暗合。“古易五家”其他三家皆有正文,見本文分析。
    ⑥舒文認为周燔的考證合出土帛害的實际,即《靓卦》前段是《擊辭》的遺篇。本文则忽為出土帛害的《易之羲》所缘之文並非《说卦傅》的佚文,因此,《說卦》前段並不隸属於《繁辭》。(見本文《古周易》章)
    ⑦ [臺]汪惠敏《宋代经学之研究》台湾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107页。
    ⑧[臺]葉國良著《宋人疑經改經考》,台湾大学文史哲叢刊,1980年版,第21-32页。
    [①]王鐡.《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6页。
    [②]楊新勳.《宋代疑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
    ①[元]脱脱撰《宋史》中華書局點校本,1977年版,第12872页。關於吕祖謙的生平,可参看潘富恩、徐余慶著《吕祖謙评傅》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徐儒宗《婺學之宗—吕祖謙傅》浙江出版社,2005年版。陳荣捷《朱子新探索》臺湾孕生出版社,1988年版,第554-555页。
    ②参看[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653页。
    ③具髓参見[美]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陕西师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93-99页。劉昭仁《吕東莱之文學與史學》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129页。
    ④参考杜海軍著《吕祖谦年谱》中華害局,2007年版,第3-17页。隙國燥則将吕祖謙學衍风格概括為“平心易氣”的學術态度;“相接以心”的學衍交往;“兼绝罘說”的治學方法;“求實致用”的為學取向。(《江南文化研究》第一辑,學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136页)
    ①叁看[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中華害局1986年版,第1653页。
    ②参見黄靈庚主编《吕祖谦全集》第一册,此乃據馮春生《吕祖谦著作版本考錄》著錄並歸納。(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6页,後實列56本)而杜海軍《吕祖谦文学研究》(學苑出版社,2003年版)附錄的《吕祖谦著述知見錄》則著錄有71本。
    ①睦行素主编《天津圖書館孤本秘籍叢書》,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献缩微複制中心出版,1999年版。
    ②罗振常遺著.周子美编訂《善本書所見錄》商務印書館1958年版第3页。
    ③《通志堂經解》第一册,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齋刊本,1996年版,第307页。
    ①據王伯样断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影印浙本.第12頁。
    ②見《叢害集成初编》排印《粤雅堂叢書》本.北京:商務印書馆.1935年版.第33册。
    ③《續修四庫全書》,930册史部目錄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2页。
    ④孫殿起著《<贩書偶記>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①[清]莫有芝著《宋元舊本书經眼錄》三卷附錄二卷,本卷一著缘(江蘇:广陵書局2001年版)
    ②[清]吴壽旸著《拜经樓藏書题跋記》《中國歷代書目题跋叢书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08页。
    ①江建霞《宋元本行格表》卷下也著錄,具髓参見賈贵荣等辑《宋元版害目题跋輯刊》第二册,辑清光绪二十三年江標刻本。
    ②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刊)收录于江標《江刻書目三種》清光绪中元和江氏靈鹣閣刊酥州振新害社影印。
    ① [台]屈萬里《宋人疑经的风气—中華民国五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宋史座谈會第四次集會报告摘要》,見《屈萬里全集》第14册《害傭论學集》臺湾聯經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238百。
    ② [臺]葉國良從其師之说,取疑经部分现象加以研究。見葉國良著《宋人疑经改经考》,臺湾大学文史哲业刊,1980年版。
    ③比如:[台]汪惠敏《宋代经學之研究》,臺湾师大書苑有限公司,1989年版;王鐡《宋代易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杨新勃《宋代疑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
    ④葉氏似乎有将疑經之说的分類当作判定疑經標準的倾向。
    ⑤然而也须综考其他因素,比如斡康伯以為“《序卦》之所明,非《易》之縕也”,(《周易正義》)不能據此认為韓康伯也疑經。
    ①按:今文派多認為六经乃孔子手定,而古文派則韶為孔子述而非作,多将六经托之於周公等先翌人。
    ②按:筆者界定這一標學乃據目前研究者封此的认識而定。撼此標準,則疑經與辨偽似燕别。
    ③按:即或多或少也受到孔颖達《正羲》傅统說法的影響。
    ④筆者以為“疑經者”與非“疑經者”皆有“尊經”、“尊孔”與“復古”思想,区分兩者的關键在於“疑經者”
    怀疑經羲的合理性,而非“疑经”者或全徙《正羲》之說,或僅就經書编次、错簡问题进行思考。本文拟用尊經者以稱呼非“疑經者”,下文不加引號者皆同。
    ⑤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经考》附錄二所列有一百三十位學者;楊新勳《宋代疑經研究》附錄則列一百六十五个學者。筆者以為其中所學的有些學者,有待商榷,比如筆者並不将吕祖谦纳入疑《易》经的學者,具體見下文考辨。
    ①筆者以為晁說之将卦爻辞合编為一,不能稱之為“疑《易》經者”。古“易”有多重版本,即有不同编次,不能把版本問题與疑經問题等同起来,如王洙家藏一古本《易》,经傅编次與今本不同,不可認為编撰此古本《易》者是“疑經者”。
    ②見葉国良著《宋人疑經改经考》,台湾大学文史哲叢刊,1980年版,第3页。
    ③見叶國良著《宋人疑經改经考》,台湾大学文史哲叢刊,1980年版,第11页。
    ① [北宋]王昭素(894-982),《宋史》有本傅,《續资治通鉴畏编》及《朱子语类》有载其言行,著有《易論》一害,宋志作三十二卷,但《經羲考》已言“未見”。
    ②范、王二氏所谓“十翼”的内容與《正羲》本所举並不相對應,(見下考證)但據文意,程氏蓋簇将雨者等同,故笨者姑且以引號標之。参見[清]朱彝尊撰《經義考》中華书局據1936年《四部借要》缩印,1998年版,卷十七。
    ③朱震(1072-1138)《宋史》有本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有《漢上学案》中華书局1986版.
    ④按:《正羲補闕》乃邢璹所撰,據清王太岳等编的《钦定四库全書考证》卷四十六言:“邢氏《周易正义補闕》又《周易略例疏》案:《通考》及《宋志》並作《周易正義補闕畧例疏》,此分作二书,未知何據。”(商務印书馆《叢書集成初编》排印清内府聚珍本)
    ⑤朱震《漢上易叢說》,参見《通志堂经解》第一册,江酥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齋刊本,1996年版,第291页。
    ①宋儒既質疑经傅之名實,則對其篇幅當多有調整,只因其害多佚,今已難曉。因此,宋儒所舉之十翼不可與今本十翼簡單對應。今人多取傳世本十翼之名目標之,恐怕不妥。(如葉國良著《宋人疑经改经考》)
    ②按:箕子問題较複雜,容下封论。
    ③朱氏並未說明為何僅孔子可取夏制。此外,隙文子未引《小象》之文,不足以論證當時《小象》未作。
    ④鄭剐中(1088—1154)《周易窥餘》一書清初己佚,後四库铭臣從《永樂大典》中辑出此書,收入《四庫全書》。
    ⑤參見[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等注,巢保羣、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學纪聞》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此又見於《經羲考》卷十七。
    ⑥葉國良著《宋人疑经改经考》据《易童子問》,以為“欧公蓋未見范害”。但楊世文博士输文《宋代經學懷疑思潮研究》则认為欧公與范氏弟子劉牧可能有交往,也可能知曉范說。(四川大學中国古代史专业2005年度博士论文)
    ①具體参見《歐陽文忠全集》中《易童子問》、《易或問》、《傅易圖序》、《擊辭》说諸篇。(《四部叢刊》本)
    ②比如楊新勳認為吕氏治经又維護傳統经學,可能是其治经不如晁說之和朱熹等韶識深刻的一個原因。《宋代疑经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176页。
    ③見王應麟《困学纪聞》卷一,翁元圻有群注此文出虎及原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16页。
    ①余嘉锡《古害通例》認為劉向校書乃“蓋惟各存其本文,而别著校勘之語”;“蓋凡經書皆以中古文校今文。其篇數多寡不同,則雨本並存,不刪除複重”:“古書中如《易》十二篇,《詩》三百五篇,《春秋》十二篇之類,此皆秦以前之原本,無所亡失”。筆者按:余说是矣,只是諸書無所亡失,恐難質實。参見余嘉锡《古害通例》中華害局2007年版,第271、272、277页。
    ②余嘉錫有考辨,刘向遇經今古文篇數不合者,则一並著錄,如《孝经》古今文皆為一篇,然古文二十二章,而今文只有十八章,則並亦著錄,不以古文篇數合之今文。此前,李遇孫《日知錄續補正》已持此论,祥見[清]顧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欒保羣、吕宗力校点《日知缘集释》上海古籍2006年版,第8页。
    ③中秘之书管制概沉,可参見余嘉錫《古害通例》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78页。
    ④按:此處還有宣帝時河内女子得逸書問题,待下文祥论。
    ⑤冕余嘉锡《古害通例》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04页。
    ⑥参見馮勝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證研究》的第六章,馮氏根據出土文献,综合各家之說,比较全面地總結了先秦古書各髓例。(《中國古籍與文化研究叢刊》第二辑)齊魯書社,2006年版,第200-220页。
    ①見尚秉和《易說評議》之《易童子問》,《尚氏易學存稿校理》第三卷中國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②另見《古易音训》研究部分。此外,筆者者以為判断前人治易程度及贡献當综考各種因素,不當以“疑經”作單一的標準,如朱震修正欧氏之說,吕祖谦存文献,皆是治易深度的体现。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其易著的影響,吕氏《古周易》被朱子《本义》作為底本,影響深远。
    ③按:至於其他版本,可参看馮春生《吕祖谦經学著述目錄版本考述》(《浙江师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以及黄靈庚主编的《吕祖谦全集》的《前言》。黄氏取馮氏之说,稍有修正,但以上两文也未详考各本的源流情況。據筆者所知,《清芬堂叢書》本作一卷,(晁《中國叢書综錄》)其他版本如《孫氏山淵閣叢刊》(题作《周易古本十二篇》),未注明卷数,也不詳版本渊源,待考。
    ① [台]許維萍《吕祖谦與‘復古《易》運動’—兼谈《古周易》版本衍生之相關問题》(《经學研究论叢》第八辑,臺湾學生书局,2000年版,第69-110页)已說明雨害内容一致,但她没注意到雨書所题编者有别,蓋納蘭成德並不以此害為吕氏獨撰。
    ②按:凡害内已有標题則用書名號,無標题者,因内容待下文考辨,故暂擬標题而以雙引號别之。
    ③按:仁僳,《宋史》無傳。《四库全書總目提要》亦未敘其生平事蹟。據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误》一书考證:考仁僳,一字南英,號蠹隱,又號蠹豪。洛陽人,寓居昆山。博洽經史,講学於朱熹之门。乾道六年,(1170)攜所解《古周易》候見周必大。(《文忠集》卷一七0《奏事錄》)淳熙五年(1178)进士,(淳祐《玉峰志》卷中)八月,撰《樂庵先生語錄後序》。官羅田縣令,自刊《雨漢刊误補遺》十卷。慶元二年(1196)正月二十五日,畴任主管户部架閣文字點檢試卷。(《宋会要》選舉二二之一三)三年四月初五日,國子錄吴仁僳作《释褐记》。(咸淳《臨安志》卷一一)四月二十五日,“國子缘吴仁僳與簽判差遣,坐浮躁嗜進”。(《宋会要》職官七三之二三)六年,嘱方燥刊其《离骚草木疏》四卷。(参見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3页)
    ④按:据筆者考證,也並非其《古周易》的全部内容,只是《自序》,此虎暂擬標题以便行文,下同。具體見下面考證。
    ⑤按:吴仁傑“後記”有言“并二氏篇第颠末三君子後记刻真諸校宫”,故以上三書皆標《後记》。
    ⑥後附菜石林言“王原叔家得古易本”:《直齋書錄解题》言“出翰林學士睢陽王洙原叔家”;《宋史·藝文志》言“出王洙家”。
    ⑦按:据葉氏之言,此害“本自《乾》《坤》而下分《咸》、《恒》為二篇,但有六爻之文……皆别為卷正十二篇”,是此段僅是王害的“後记”。
    ①經筆者研究,此段非吕氏《古周易》的全書,乃吳仁傑錄吕書的《後記》,但文字也有刪裁,此處暂擬用其《古周易》的《後记》標之。
    ②據王伯祥断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華害局1965年影印浙本第49页。
    ③許維萍於《呂祖謙與‘復古《易》運勤’—兼谈《古周易》版本衍生之相關問题》一文中韶為吕祖谦部分甚少,其他部分蓋書贾受《周易本羲》的影響而擴充之,並認為此書“屬於‘《集古易》’的可能性大於屬於‘《古周易》’”;楊新勳《宋代疑经研究》一書則據《東萊吕氏古易》的《擊辭》部分無分章,認為吕氏《古周易》已佚:潘雨廷《讀易提要》則認為此書乃吴仁傑的《集古易》。筆者按:以上各说皆無實據,又不考各说具體内容,忽略此書内容的複雜性。
    ④見杜海軍《吕祖谦年譜》,中華書局,2007年版。
    ①参見南宋王應麟《(合璧本)玉海》第二册,京都:中文出版社影印各宋元善本,1977年版,第730页。
    ②南宋俞琰《讀易舉要》,文渊阁四库全害本。此害乃四库馆臣從《永樂大典》中辑出。
    ①這裡還有一個問题,那就是吴氏《易圖說》是否附入此書而行,如潘雨廷《讀易提要》認為《通志堂經解》将雨害分置雨處有撰,“《易圖說》實附刊於《集古易》”。吴说有言《集古易》有附圖,但只说“今侧注初上之文以見覆卦之象,并變卦、封卦、覆卦各為之圖”,可知吴氏此书只及四副圖。今《易圖說》三卷,卷一五圖、卷二八圖、卷三三圖,此外各卷圆後皆附文字解說,完全獨立成書。所錄内容也逾出《集古易》所言的範圍。此外,刻者何元壽也只言雨书一並刊刻,不言圖附入《集古易》刊行。因此,筆者以為兩書富分行。只是不知是後人無意刊落附圖,還是吴氏本意即讓人将此書與《易圆說》互相参看。此書《宋志》作二卷,俞琰言《易圆说》三卷,《通志堂經解》本同,然《經解》本後附刊刻者何元壽的《跋》,(亦見於《经羲考》)並不言此書卷數。因此,《易圖說》也可能僅是二卷,後因附入《集古易》的圖而成三卷。
    ②按:許維萍《吕祖謙與‘復古《易》運動’—兼谈《古周易》版本衍生之相關周题》一文即認為此段乃是《集古易》及《集古易》的《自序》。
    ③按:《直齋書錄解题》卷一錄吴仁傑《古周易》十二卷,陳氏提要稱:“以爻為《繫辭》,今之《繫辞》為《靓卦》。其言《十翼》,莆《彖傅》,《象傅》、《繫辭傅》上、下,《说卦》上、中、下,《文言》、《序卦》、《雜卦》,並上、下《經》為十二篇。”([宋]隙振孫著、徐小蟹、颇美華點校《直齋書缘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大抵一篇一卷。《宋史·藝文志》也作十二卷,朱彝尊《經羲考》同,但云“未見”,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易圖说》言:“《古周易》世罕傅本,僅《永樂大典》尚有全文。”即是此書有考訂正文的明證。可惜四庫馆臣燕辑出此文。
    ④按:王應麟言:昭素謂:“《序卦》云‘《離》者麗也’。麗必有所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凡十四字,晁以道《古易》取此三句增入正文,謂後人妄有上下经之辩。吴仁僳亦從王晁之論。(見《困學纪聞)李元圻言晁氏《古周易》,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作十二卷,且無此句,待考。筆者按:细考《讀書志》,十二卷本《古周易》也引諸說校訂文字。然晁氏《古周易》,《直齋書錄解题》作八卷,又據李焘書從晁氏篇次,作八篇,則大抵一卷一篇;据晁說之《自序》及吕祖謙《古周易》的《後記》,可知晁害有上下經之分;晁氏引王昭素之說又見吕祖谦《古易音訓》,因此王應麟所言不误。蓋晁公武所缘十二卷本為晁氏《古周易》的初稿,而他人所錄八卷本才是《古周易》的定本。晁害的版本問题,後面在群考。此又可辅證晁、吴二氏之书有正文。
    ①按:此害可能曾附吴仁僳《古周易》篇末,《直齋書錄解题》於吴仁傑《古周易》條下言“附見吴氏篇末,今古文参用,视諸本為無據”。
    ②後來朱子《周易本羲》取吕氏《古周易》本,更見吕書有正文。
    ③見[清]朱彝尊撰《經羲考》中華書局第1998年影印《四部備要》本,下直接注明页數。
    ④《宋志》作《古易》十二卷。
    ⑤按:《经羲考》原引作十卷,但据朱氏後引隙振孫《直齋書錄解题》之言,一篇即一卷,明作十二卷。《经義考》误。
    ①按:朱彝尊生卒年為1629至1709年,《四庫全書》開始编纂為乾隆三十七年,即1772年。
    ②接:《通志堂經解》本《古周易》题“吕祖谦等撰”,即认為此害乃眾人合编本;因此朱氏也可本前人之说。此外,此書各《序》罩篇别行時僅一兩页,因此,朱氏所據本也當是合编本。
    ③謹按:各家(除吴仁傑外)《序》、《跋》前還有一些相關說明,如《九江周氏易》有“《繫辭下第八》起八卦成列至失其守者其醉屈”,而《经羲考》皆燕錄,這些附带說明可能是吴仁僳歸納各書主旨,不遇這也可能是各家復各書细目起訖的相關說明。因此類說明無關宏旨且為下文行文方便,筆者将此類附錄并作各家《序》或《後纪》的一部分。
    ①税氏《周易古經彖傅》部分,(即吴本的《彖象傅》)税書有“唐孔氏曰:數十翼亦有多家,一家數十翼云:‘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繫五、下繁六、文言七、說卦八、序卦九、雜卦十。’鄭康成之徒並同此说。”吴害無此句。吴害有“唐孔氏曰:卦辞文王所作”及後面“自大哉乾元以下,《彖》之傅也,鄭康成合《彖》《象》於經,故加《彖曰》、《象曰》以别之,諸卦皆然”雨句,而税害皆無。其次,吴害“餘卷亦”下注“闕”,又補“有”字,然據說書,此字作“為”,下無“有”字。吴書“始分經傅為一雨”,而據税書,“分”字误,當作“合”。此外,雨者文字也稍異,如吴書引“班固謂孔子晚而好易”,税害“好”作“學”。段落字句次序也小有變更,如吴害“司馬谈”前有“經文王周公所作也:傅孔子所作也”。税書將此句置於該段句首。至於其他部分,税害多刪削引文,而吴書則多全引,此不一一细舉。(参見《易學啓蒙小傳·周易古經發题》,《通志堂經解》第二册,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齋刊本,1996年版,第210页)然而,吴書所刪,僅是些引文,故也可稱吴害所引即是吕祖谦《古周易》的《後記》。
    ②参見朱彝尊《经羲考》卷十九;此文又見於《梁谿遺稿》,尤侗辑尤袤《梁谿集》佚文而成,只是“嘗版以行”卻作“嘗版以行”。(見文淵閣《四库全书》本)
    ①此文也見於《经义考》,然朱彝尊刪去“然成公則議晁生并上下《经》為非,而文公《易本義》則篇第與汲公脗合”一句,以回護吕祖謙、朱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亦同朱氏所引。参兄(参見《易學启蒙小傳·周易古經發题》,《通志堂经解》第二册,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齋刊本,1996年版,第211页)
    ②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③ [宋]陳振孫著,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④据税說,结合李焘《後記》,則李焘己书内容與晁说之书全同,僅取吕大防《周易古經》書名,李焘重刻乃晁書,非吕書。
    ①據《年藉》及《宋史·李燾傳》,吕祖謙於淳熙三年(1176)十月,经李焘薦,而重修《徽宗實缘》。(参見杜海軍《吕祖謙年譜》,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193页;[元]脱脱等撰《宋史》,中華害局,1977年版,第12873页)朱子也舆李焘有交往,如《答李焘翁》。(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害》第廿一册,上海古籍、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2页)
    ②見《害所定古周易十二篇後》,見《東莱吕太史文集》(黄靈庚主编《吕祖谦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又見《叢书集成續编》臺湾新文豐出版社影印《續金華叢書》本,第128册,第529页,又見《四库》本《古周易》後,《經羲考》卷三十)
    ③《郡齋讀书志校證》引清沈嚴錄何焯批校本,何焯曰:“《易》之復古,自微仲始。”(見[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害志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蓋何焯以重定“古易”编次為訂“古易”的標準。然僅据此标學,范諤昌《易證墜簡》已重定“古易”编次,也不可謂吕大防為最早者。
    ①此外,《提要》又言“《書錄解题》又载《音訓》二卷,乃祖謙門人王華叟所筆受,又稱朱子嘗刻是書於臨漳会稽,益以程氏是正文字及晁氏锐。此本皆無之,殆傳寫者遺之欺?”按:既然此害乃吴氏《集古易》所錄,則吕文乃吴氏有意擇取,非傳寫遺脱。(王伯祥断句《四庫全书總目提要》,中華害局1965年影印浙本第49页)
    ②按《古易音訓》作“彖傅第一”,(《續修四库本》)而《東莱吕氏古易》則作“彖象傅第一”。(文渊閣《四库全害》本),筆者取《古易音训》之說。
    ③除篇目外,《繁辞》部分,雨者也存在差異:如吕大防全本王弼本,沿孔颖達《周易正羲》的分章法;而吕祖謙則取孔颖達、程颐、晁說之、朱震四家之說。吕祖謙還有考訂错簡,《上擊》第十一章從晁氏,章首天一以下二十字移別章。
    ①具體参見《檢齋讀易提要》,吴承仕根據式訓堂本,而此本即是影印宋咸熙辑本。(張師善文校理《尚氏易學存稿校理》第三册[附缘]《榆齋讀易提要》一卷,中国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王饿《宋代易學》、許維萍《吕祖謙與‘復古《易》運動’—兼谈《古周易》版本衍生之相關問题》也韶為其說於文字學上無據。
    ②或許也有富畴文字学發展水平的局限的原因。
    ③班固撰《漢書》中華害局點校本,1964年版,第1704页。
    ④余嘉錫《古書通例》中華害局2007年版,第271页。
    ①見班固《漢書》中華害局點校本,1964年版,第3599页。
    ②惠棟取“其”字,並推其法日:“五本《坤》也,《坤》终於亥,《乾》出於子,用晦而明,明不可息,故曰‘其子明夷。’《明夷》反《晋》,《晋》,盡也。《明夷》,晦也。以十二辰言之,七日來復則當子,以十日言之,自暗復明則當旦。故昭五年《春秋傳》卜楚邱論此卦,以為《明夷》富旦,亦此羲也。”([清]惠棟撰、鄭萬耕點校《周易述》,中華害局,2007年版,第102页)
    ③然则颜师古有斥語曰:“此箕子者,謂殷父師锐《洪範》者也,而賓妄為說耳。”(見班固《漢書》中華害局點校本,1964年版,第3599页)而惠棟則言“班固不通《易》,其作《喜傅》亦用雠、贺之單詞,皆非實缘。”筆者以為惠棟恐牵連遇甚。([清]惠棟撰、鄭萬耕點校《周易述》,中華害局,2007年版,第102页)
    ④挪湛之言,清儒惠棟也反驳,言“經學亡於晋,晋人不識字,且無師法,鄒湛、袁準之辈是也。”(参見黄焯《经典释文彙校》,中華害局,1980年版,第16页)
    ⑤見[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348页。
    ⑥《释文》懂出荀爽,則鄭玄富取“箕子”,不知此是後人更改還是鄭玄底本取“箕子”。但鄭玄本與王弼本不同,可能是今文本,或今古文参用本。(具見《古易音訓》章)
    ⑦見班固《漢害》中華書局點校本,1964年版,第3600页。
    ⑧尚秉和《焦氏易詁》卷十也认為“壹知劉向云:今易箕子作荄茲(《释文》作滋)。與賓讀同也。向所據皆中古文,非依賓读,可見賓讀之為舊詁,非所自創”,更推言“豈知彖傅所言之箕子,與六五所言之箕子,在當畴字必不同。蜀才箕作其,是其證。即王弼亦讀子為兹,與趙賓同。後人以其音近混同之耳”。後又据易象證之。尚氏之說可補本文所據。参見張师善文校理《尚氏易學存稿校理》,第一卷《焦氏易詁》,2005年版,第157页。
    ⑨惠棟言:“蜀才從古文作其子,今從之。其,古音亥,故讀為亥。亦作萁。劉向曰:今《易》萁子作荄兹。(《释文》作滋)荀爽據以為說,蓋讀萁子為荄兹。古文作萁子,其與亥、子與兹,字具而音羲同。《淮南子》曰:爨萁燧火。高誘注云:萁音“該借”之該。該、荄同物,故《三统曆》日:“該閡於亥,孳萌於子”是也。([清]惠棟撰、鄭萬耕點校《周易述》,中華害局,2007年版,第102页)此外,徐灏《說文解字注笺》笺“古文(?)皆象形,(?)從(?),持之。其從(?)聲,因為語詞所專,故加竹為箕”,也引《释文》“箕子”條為證, 曰“是其、箕古今字也”。如其言,則蜀才之說亦同今文《易》。(清徐灏撰《說文解字注笺》十四卷,《續修四库全書》影印上海辞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光绪二十年徐氏刻民國三年補刻本,第225册,第506页)
    ①此外,《易緯·乾鑿度》托孔子之名曰“《既濟》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剋之”,段後又言“殷人高而宗之,文王挺以校易勸德也”。鄭玄注日:“挺出高宗,以言昭易羲,所以勸人君修德者也。”《易緯》雖非解《易》之書,但可從中窥测漢人論《易》的觀點。由上條可知,西漢人及鄭玄皆以為文王作爻辭也。至於周公,鄭玄也曾提及,見《易緯·乾坤鑿度·乾鑿度》言“(孔子)思之於古聖,颐师於姬昌,法旦”,鄭玄注曰:“旦者,周公,立易簡而文”。可見,鄭玄認為周公並不作爻辭。(見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緯書集成》上册《易緯·乾鑿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19页。)
    ②其他祥見《古易音訓》章晁氏輯古字忽略通假字條。
    ③見班固撰《漢書》中華害局點校本,1964年版,第3602页。“十篇文言”,吴仁僳《古周易》的《序言》則引作“十篇之言”見《周易会通》本、《四庫》本、《金華叢書》本《古周易》。
    ①按《漢書·志文志》實乃刪約劉歆《七略》而成,而《七略》則節錄劉向《別缘》。
    ②参見屈萬里《漢石经周易残字集證》卷一《漢石經周易之篇第》,《屈萬里全集》第十一册,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七月,第18-25页。
    ③参見《通志堂经解》本《古周易》。關於汲冢書的记载,参見《晋書·束皙傳》。
    ④按:吕祖谦言“近世晁氏编《古周易》乃合而為一,且谓後人妄有上下《经》之辨,何其考之不祥哉!”然晁說之《古周易》《後記》言:“古者竹簡重大以《经》為二篇,今又何必以二篇成帙哉!”是晁氏亦知戟國時經本分上下,上下經合一是晁氏据己意為之,非“考之不詳”。
    ①見《通志堂经解》本《古周易》。按:《漢書·藝文志》引孔壁中書僅言“《古文尚書》及《禮記》、《论語》、《孝經》凡數十篇”,不言有十翼也,且隆德明於《释文》也不言壁中書有《易》傅,不知吴氏所據。
    ②参見韓自强《阜赐漢筒(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③見班固《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64年版,第1266、1268页。
    ①楊樹達已辑先秦至三团諸子直引易的材料七卷為《周易古義》,輯錄詳備。以上各條所引,参見《周易古羲、老子古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93、90、93、96页。
    ②荀悦《前漢纪》之《前漢孝成皇帝纪二,卷第二十五》參見《四部叢刊》初编本第46册。
    ③参見许维通《韓詩外傳集释》中華書局1980版,第80页。本文引用標點略改勤,又見於《四部叢刊》初编第46冊;榻樹達《周易古羲》也辑此條。
    ④参見楊樹達《漢睿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漢書·儒林傅·辑婴傳》有言:“韓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為之傅。”(班固《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64年版,第3613页)以上引文,隙國慶《漢書藝文志註釋彙编》也有辑錄(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3页)
    ⑤参見《史记》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3288页。
    ①翁元圻案:《本名篇》:“大罪有五:逆天地者,罪及五世,靓文、武者罪及四世,逆人偷者罪及三世,诬鬼神者罪及二世,毅人者罪止其身。故大罪有五,毅人為下。”宋李心傅《丙子学易编》曰:“司馬谈《论六家要旨》引天下殊塗而同歸,一致而百虑(意引)謂之《易大傳》。此今《繁辭下傅》中語。故相承以《繫辭》為《大傅》。然劉向封事引《易大傅》日‘诬神者殃及三世’,此豈《繫辭傅》中語乎?意者秦、漢諸儒自為《易大傳》,如伏生《尚害大傅》之比,其間引《繁辭》之文,而谈不考祥考,簇以為《大傅》耳,亦猫‘差之毫釐,谬之千里’,本《易緯》之文,而漢儒所引,乃冠以‘易曰’二字,卤莽類此,要不足據也。”筆者按:李氏認為《易大傳》非《易傳》則是矣,但他又認為司馬谈引文出處有誤,則不確。此乃史遷敘其父论學要旨,豈容有失,縱若有失,班固後錄劉向語也富有所考辨。可見引文即是《易大傅》之文。至於李氏質疑為何漢儒引《易緯》之文卻冠以《易》之名,則祥見下文分析。参見[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欒保羣、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學纪聞》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②[西漢]司馬遷《史记》,中華害局,1959年版,第3298页。
    ③[清]王聘珍撰、王文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十三经清人注疏》,中華害局,1983年版,第23、58页。以及[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611页。胡志逢也有辑文,見《先秦諸子易說通考》,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版,第181页。
    ①[西漢]司馬遥《史記》中華害局,1959年版,第3296页。
    ②[漢]劉向集缘《戰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07页。
    ③胡志逢韶為是佚文,見《先秦諸子易說通考》,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版,第181页。
    ④王利器著《吕氏春秋注疏》,2002年版,第1333页;又見许維通撰《吕氏春秋集释》,《新编褚子集成》中華害局,2009年版,第299页。
    ⑤王先謙撰《荀子集释》,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498页。
    ①按:筆者也曾在“學”字上下功夫,认為此“學”字本從“敦”,訓作“教”。
    ②[漢]司馬遷撰《史记》,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3197页。
    ③ [漢]班固撰《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64年版,第1701页。
    ④廖名春认為帛書《繫辭》是對今本《繫辭》的改造,前者節錄後者的内容。從《易之義》、《要》的記載看,今本《擊辭》早於帛書《繫辭》。筆者以為秦漢時若存在各種《易傅》,则帛書《繁辭》是與今本《繫辭》內容有重複,也可能是有共同的渊源。其他篇如《易之羲》、《要》等,可能是與今本《易傅》完全不同的书。帛书有今本無者,也並非佚文。(參見廖名春《帛害(易傅>初探》,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44页)另外,帛书《易之羲》中有今本《易傅》的内容,且将今本《繁辭》之文與《說卦傅》前三章合并。然而荀悦《漢纪》恰有引《說卦傅》前三章之文,並名曰“《經》”,《經》的内容是不容许刪改的。而帛害《要》則作“立天之道曰陰與陽,位地之道曰柔曰刚,位人之道日仁曰藏”,與荀悦所引不同。兩書性質可能也不同,因此不可据此韶為《說卦傅》前三篇當歸入《繫辭傳》。
    ⑤黄晖《論衡校释》卷十二,1990年版,第559页。
    ①黄晖《论衡校释》卷十二,1990年版,第1124页。
    ②黄晖《論衡校释》卷十二,1990年版,第1128页。
    ③[唐]魏徵、令狐德菜撰《隋書》,1973年版,第912页。
    ④黄晖《输衡校释》卷十二,1990年版,第1124页。
    ⑤屈萬里《易损其一考》屈氏還引戴震觀點曰“《說卦》分為《序卦》、《雜卦》”,皮錫瑞、康有為同其說。後又引崔道言此逸篇即《序卦》說。但指出《淮南子·谬稱》有引“《剝》之不可遂盡也,故受之以《復》。”此即《序卦》之文。(参見《屈萬里先生文存》,《屈萬里全集》第十七册,台湾聯经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版,第87-91頁:又節錄於《漢石經周易残字集證》卷一《漢石经周易之篇第》,《屈萬里全集》第十一册,第19-22页。)後來李學勤也據《淮南子》此條認為失《序卦》一篇不可信。李学勤還據臧庸《拜经堂日記》錄《文苑英華》劉子玄議,認為《韓氏易》富有十二篇.又據王先謙《漢害補注》引沈欽韓語,認為《淮南九師道訓》也當作十二篇。李氏進而認為兩者都包括十翼。(参見阮元《清经解》,上海害店1988年影印学海堂本,第6册,第718頁:王先謙《漢害辅注》中華害局,1983年版,第866页;李學勤《周易溯源》,巴蜀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筆者按:據顧賓《漢志講疏》言:“施、孟、梁丘三家经三十六篇除圖不及外,故合针適得二百九十四篇。”(圆只一卷)若據前言補入二十卷,則最後卷數反倒不符。其次,《漢志》凡十翼之文,乃定為“經”,置於前部,若以上雨書有十翼之文,若相同则當分出,若不同才置後,因此,筆者以為以上雨害皆有十翼之文一說恐不確。(参見陳国度《漢書藝文志註釋彙编》中華害局,1983年版,第17页。)
    ⑥楊樹達《周易古羲》辑各家引《易》之文,唯獨無《雜卦傳》之文。(《周易古羲、老子古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①張守節《正義》認為此“序”字即“《易》《序卦》也”。筆者不從,認為此“序”富是勤詞,否则後面不成句。参看[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937页。
    ②[漢]班固撰《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64年版,第1704页。
    ①黄晖有引各家之說,指出司馬遷時已得《泰誓》,逸篇為《泰誓》不確。(《论衡校释》卷二十八,1990年版,第1124页)也可参見李學勤也有驳正,並認為“伏生一系的《尚書大傳》和《漢書·董仲舒傳》所引對策,都有引《泰誓》,比司馬遷要更早些”。(《周易溯源》,巴蜀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頁)
    ②“十六”本作“六十”,黄晖據下文“十六篇何在”一語及前人之說改作“十六”。(《論衡校释》卷十二,1990年版,第560页)
    ③黄晖按:《漢志》“《经》十七篇”,與刘歆、鄭玄所述《古禮经》相较合,陸氏《序錄》、阮氏《七錄》因之。《志》又言《高堂生傳》十七篇。此云“十六”,又云其間一篇得於河内,未聞。(《論衡校释》卷十二,1990年版,第561页)李學勤也認為“鄭玄《三禮目錄》所列劉向《別錄》次第,也是十七篇”,並承黄晖之言,也認為“王充的說法可能是将《士丧禮》和《既夕禮》合而為一”。(《周易溯源》,巴蜀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①见《周易会通》,《通志堂經解》本;《古周易》文渊閣《四庫全害》本。
    ②晁氏引石介之言前人多質疑,據《文献通考》引上述之言,日“家本不見此文,豈介後覺其誤改之欺?”(按此又参見《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题作《徂徕先生周易五卷》。此段《經羲考》亦载,然引文有误)又曰“隙曰:所解止六十四,解亦無大發明。晁景迂言守道曰云云。(属氏按“晁前段”。此乃略引《直寮害錄解题》之文)今觀此《解羲》,言王弼注《易》,欲人易見,使相附近,他卦皆然,惟《乾》不同者,欲存舊本而已。更燕他說,不知景迂何以云雨也。按宋咸《補註》首章颇有此意,晁殆误記耳?”(此引文與隙氏《直齋書錄解题》稍昊,而《经羲考》則全引此段之文)筆者按:晁公武、陳振孫均稱在舊本中未見此文,隙氏還懷疑此乃宋咸之文。不知是晁說之誤記還是石介後刪去。(元馬端臨《文献通考》中華書局影印萬有文库本,1986年版,第1518页。宋咸之說亦見於該页)石介(公元1005-1045),字守道。州奉符人,與孫復、胡瑗合稻“宋初三先生”。(具體参見《宋史·列傅第一百九十一·儒林傅》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37册,432卷,第12833页)據《儒林傳》言,石介曾“以《易》傅授於家,魯人號介徂徕先生。但《傅》只言其有《徂徕集》傅世,不载易著。考《宋史·藝文志》,易類有“石介《口羲》十卷”,(見《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5034页)然《文献通考》則云:“《石徂徕易解》五卷。”另查《經羲考》,作《周易解》,云“宋《志》作《口羲》,建本作《解羲》”,並引“《绍具害目》题曰:《易羲》,《通考》作五卷。”顯然,《通考》所载已非《宋志》原本。《經羲考》载此書已佚,南宋李衡《周易羲海撮要》、南宋朱震《漢上易傅》、南宋馮椅《厚齋易學》等書尚存其多條佚文。關於石介的著作及行跻,清黄宗羲、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之《泰山學案》有祥考及收錄。(具髓参見《宋元学案》,中華害局1982年版,第103-112页)筆者又按:考察石介《解羲》的版本源流,可知晁、隙二家所見之《解羲》均為五卷本,已非完本,故其說也值得商榷。
    ①白壽彝認為《本羲》淳熙四年成,“《玉海》和《年譜》所謂‘《本羲》成’,大概是指《本羲》·初稿說:用《本羲》富畴的名字,應孩說是‘《易傅》成’。”参見白壽彝撰《周易本羲考》,《白壽彝文集》第七卷《朱熹撰述叢考》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2頁。
    ②参見[宋]陳振孫著,徐小蠻、颇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③白壽彝考《本羲》之名,以發现於淳熙十五年(1188年)朱熹答蔡元定害者,為最早。並認為朱熹答元定這書,當在《易傅》改题《本羲》,別用《古周易》本、並修改本害内容不久以後的事。(参見白壽彝撰《周易本羲考》《白壽彝文集》第七卷《朱熹撰述叢考》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筆者認為雖不能断定《本羲》用吕氏《古周易》版本確是在淳熙十五年,但吕氏《古周易》一行世,朱熹並不立刻取作底本則可確定。
    ④見《書臨漳所刊四经後》一文,後又注明此《跋》文的時間即“渟熙九年夏六月庚子朔旦”。然而,其他《害》、《蔚》、《春秋》三經的《跋》文则作“绍煦庚戌冬十月壬辰”。(《朱子全害》第廿四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第五册卷82,上海古籍、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89-3890页)《周易会通》本、《四库》本、《金華叢書》本皆收錄此文,後附刊刻時間亦同。
    ⑤舒大剛《試论宋人恢復古周易的重要意義》(《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第2期)一文認為“吕本更 明確地給他展示了《易经》卜筮的面目”,又言隙振孫言“而加詳焉”乃是“封《易经》卜筮内容的阐述”。笨者按:前言可以成立:後說則值得商榷。白壽彝《周易本羲考》经考證,則認為“朱熹封於《易傅》的不满,也贝是枝節细微的地方大體上也没有什麽的”。此外,還應注意吕祖謙不一定認同此觀點,且吕氏编《古周易》也並不以“《易》為卜筮作”為内在勤因。朱子與吕祖謙關於占卜也有著不同的看法,《朱熹的思维世界》一害中有詳细输述。(具髓参見[美]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陕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138页)
    ①引文見《毛詩正義》卷一之《周南關雎詁訓傅第一》之“鄭玄笺”條目下。朱子引此文也有所刪裁,全文則為:“漢初為《傅》、《訓》者皆與《經》别行,《三傅》之文不與《經》连,故石经書《公羊傅》皆燕《經》文,《藝文志》云‘《毛詩經》二十九卷,《毛詩故訓傳》三十卷’,是毛為詁訓,亦與经别行也,及馬融為《周禮》之《注》乃云‘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载本文’,然則後漢以來始就《经》為注,未審此《詩》引经附傅是誰為之。”(参見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害局,1980年版,第269页。
    ①参見税與權《易學放蒙小傅·周易古经發题》,《通志堂經解》第二冊,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齋刊本,1996年版,第211页。此文又見於元董真卿《周易合通》,同治八年胡鳳丹刊刻的《金華叢書》附錄據《周易会通》本也收缘此文,题作《朱子害嵩山古易跋》。(按:民國補刊本《金華文萃》則無錄)
    ②朱鑑言:“至於《嵩山古易跋語》,先公誉折衷晁吕之說於其後。”(具體見朱鑑《跋》载董真卿《周易会通》,《通志堂經解》本第二册,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版,第188;此外《经義考》復引此條,見《古易音训》條下,卷三十,《四庫備要》本)
    ③‘周易本羲》正式成害大概於慶元四年左右。(1198年)(参見白壽彝撰《周易本羲考》《白壽彝文集》第七卷《朱熹撰述叢考》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④《記嵩山晁氏卦爻彖象說》共有雨段,前段引《詩》《疏》之文與税氏所缘全文相同,後段引孔颖達《正羲》之文也舆全文相同。其他則有差異。前段還有“此晁氏所引以證王弼分合《经》、《傅》者。然其言夫子作《象》辞元在六爻《經》辭之後,則孔氏亦初不見十二篇之《易》矣。又不於《彖》及《大象》发至,似亦有所未盡”幾句,税文無。後段又引《魏志·高貴鄉公》一段, 税文略去。後段朱子案語:“晁氏所謂初乱古制畴猫若今之《乾》卦,而卒大亂於王弼者,似亦未可盎廢,税文則略去而增入朱子的觀點“《乾》卦盏存鄭氏所附之例也,《坤》以下六十三卦,又弼之所自分也”。(《朱子全書》第廿三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第四册卷六十六,上海古籍、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7-3218页)可見,《文集》所錄與税文尚有差異。今《朱子全書》無復缘税氏所引《晁吕二氏古易得失辨》一文,似富据補。
    ⑤所引孔《疏》之文出自《周易正義》的《坤》卦初六《小象》疏文。
    ⑥朱子言“吕氏於《跋》語雖言康成辅嗣合《傅》於《经》,然於《音训》乃獨歸之鄭氏而不及王弼,則未知其何以為二家之别”。筆者按:吕祖謙《古易音訓》有言:“漢上朱氏曰:‘王弼以《文言》附於《乾》、《坤》二卦’。案淳于俊謂鄭康成合《彖》、《象》於經,不言合《彖》、《象》《文言》於《經》,则朱氏之說是也。”吕氏認為《文言》傅乃王弼附入。有辨雨家之别,非闕。只是不解《乾》卦《彖》、《象》次第與他卦不同的問题。朱子從孔《疏》,蓋以為《文言》也是鄭玄附入,故其亦無辨誰附《文言》於《乾》、《坤》雨卦的問題。
    ①参見董真卿《周易会通》,卷首,《周易经傳歷代因革》的《朱子(易>》條下案語。(《通志堂經解》第四册,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富文齋刊本,1996年版,第182页)
    ②此外,朱子考訂错簡也與吕祖謙稍異。吕祖谦考訂錯簡,據《音训》言“第十一章從晁氏,章首‘天一以下二十字移别章”。至於何章,吕氏燕明言。又考《音訓》“天一地二”條下,有论《前漢·律历志》引《易》之文,吕氏案“程氏、張氏說並云自‘天一至地十合在天數五上”,則知晁氏移此文入《繫》第九章“大衍之數”後。又據《音训》,《上繫》第八、九、十章,晁、程二氏相同,而第十一章却僅言晁氏移“大衍之數”,是程颐並未移此段文字也。今《本羲》於第九章又将“天一、地二”連同“行於鬼神也”一段置於“大衍之數”前,並下注“程子曰‘宜在此”,然程子並未移,蓋朱子據程子之說自移之。吕氏雖移卻将“天一、地二”置於“大衍之數”後,因此吕、朱二氏考訂错簡虎置的方式稍異。
    ①具髓見白壽彝《周易本羲考》,《白壽彝文集》第七卷《朱熹撰述叢考》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白毒彝該文列八種版本,均以吴本作底本。
    ②見《宋刊<周易本義>》福建人民出版社影印吴革本。《中國再造善本》也收缘吴革害《本羲》。
    ③今《宋刊<周易本義>》一書,此害前署“宋咸淳元年吴革刻本影印”,然筆者發现此書《序卦》後的字髓不同,顯是補版,此害當是覆刻吴革遞修本,故有所修補。以上隙鳣所出之字,除《雜卦傅》中“豐多故”下,《宋刊<周易本義>》仍有“也”字外,餘則同。據《古易音訓》吕氏言“今本有也字”,则古本當無“也”字,此“也”字蓋翻刻時误入。因此,陳氏所錄即是吴革本《周易本羲》的用字。
    ①[清]陳鳣《經籍跋文》見《續修四庫全害》本史部923册,第658页。
    ②見[宋]陳振孫著,徐小蠻、颇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③按王鐵认為陳氏之說不盡然,他認為吕祖謙從《释文》用字,舆宋本《本羲》用字不同。然而,不知他認定吕氏從《释文》用字有何依據,吕氏《音訓》並燕此說。(王鐵《宋代易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④朱子言“《音剖》则妄意其或有所遺脱”,並非指《音訓》各條目在當畴有散佚。因吕、朱二氏曾親校程子《易傅》,朱子此虎蓋不明吕氏《音訓》為何不引程說,且全取晁說而無辩證。
    ⑤按:“御纂”的雨段文字皆顶格。該文版心部分刻作“古周易考”。
    ①参見清武英殿康熙五十四年刊本《御纂(周易折中>·凡例》。
    ②《四庫全書薈要》第15册,世界書局,1985年影印摛藻堂本,第1页。
    ③許維萍《吕祖謙與‘復古《易》運動’—兼谈《古周易》版本衍生之相關問题》一文認為以上雨段乃李光地、傅恒引他靓,误矣。至於雨文中,一說《本羲》本晁氏書,一說為吕書,那是因為吕書即本晁書。
    ①吴承仕根据式训堂本,而此本即是影印宋咸熙辑本。具體参見《檢齋讀易提要》(張師善文校理《尚氏易學存稿校理》第三册[附錄]《檢齋讀易提要》一卷,中國大百科全害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②潘雨廷《讀易提要》已舉數則吕氏刪引文之例:“如《谦》卦中,‘撝谦’之‘撝’,《释文》尚引‘《書》云,右秉白旄以麾是也’,以證撝即麾;《旅》卦之“旅”字,則引《序卦》‘旅而无所容’、《雜卦》‘親寡旅’以證羁旅之羲;《雜卦》之‘雜’字,《释文》尚有‘孟(原文訛作直)云,雜乱也’。凡此等,吕氏皆删焉。”(見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筆者再補數則吕氏削注文、備注之例:如《音训》《噬嗑·彖》與《賁·彖》皆出“上”字,训“時掌反”,《释文》於前者則出“上行”,後面還有“注同”二字;後者則出“刚上”,後面還有“注剛上皆同”五字。又如《剝·彖》,出“長”字,注作“丁丈反”,而《释文》則出“人畏”二字,後面還有“下注皆同”四字。再如《遯·彖》出“畏”,注“隆丁丈反,或如字”,而《释文》則出“而畏”,注作“並丁丈反,内同,或如字”。
    ①参見《康熙字典》引《唐韻》《广韻》《集韻》《韻会》《正韻》之文。[清]張玉書等编撰,王引之等校訂《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页。
    ①具體見阮元《十三經注疏》中華书局,1980年版,第550页;“徐”字,《禮記·檀弓》“戎事乘翰”條下,鄭注“翰”字曰“胡旦反;又音寒”,見第1276页。
    ①《續修四库全書》经部第一册,宋王應麟辑,清丁杰訂,清眼惠言訂正之《周易鄭注》第85页。
    ②阮元《十三经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276页。
    0以上参見阮元《十三经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276页。
    ④具體見宗福邦等主编《故训匯纂》商务印書馆,2003年版,第686页。
    ⑤具體見阮元《十三经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550页。
    ①参見《康熙字典》引《唐韻》《广韻》《集韻》《韻会》《正韻》之文。[清]張玉書等编撰,王引之等校訂《康 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第484页。
    ①《集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述古堂影抄南宋明州本第725页。
    ①参見《十三經注疏》中華书局1980年版第213、2627页。
    ①《广雅》“蔚”字則作“(?)”,見[魏]张揖撰,[隋]曹宪音《广雅》,《叢害集成初编》影印《小學彙函》本,第1160册,第37页。唐释玄應《一切经音羲》卷七之《持世经》第三卷條下出“蔚有”二字,言:“於謂反,文章也;《广雅》,蔚,數也,纹彩繁數也。”参見《叢害集成初编》影印《海山仙馆装害本》,第740册,第334页。此外,王念孫《广雅疏證》於“蔚”字條下也有群注,具體見王念孫《广雅疏證》,中華書局,1983年版,103页。
    ①具體見宗福邦等主编《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馆2003年版,第2271页。
    ①筆者按:馬國翰编《京房易章句》、《黄直易》即辑引《音训》之文,不知為何,《孟喜章句》及《蜀才注》二害反而遺漏《音訓》之文。此外,《京房易章句》輯引《音訓》中晁氏之說,题為晁說之《易詁训傳》。然《易詁訓傅》乃晁公武所撰,具體見《直齋害缘解题》卷一及《經羲考》卷二十五。因此,引文實乃出自晁說之《古周易》一害。
    ①按:不遇此丈字有異文,宋、隆本作‘大’字,具體見宋司馬光《太玄集注》中華害局,1998年版,第66贾。
    ②即《吴、延、史、盧、趙列傅第五十四》,具體参見[劉宋]《後漢書》中華害局,1965年版,第八册,第2103页。
    ③[唐]魏徵等撰《隋書》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四册,第1058页。
    ①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书局,1994年版第168页。
    ②張师善文校理《尚氏易學存稿校理》第三册,中国大百科全書2005年版,第128页。
    ③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书局,1994年版第308页。
    ①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336页。
    ②見宋睦佃撰《埤雅》,《叢害集成初编》影印《五雅全害》本。
    ③見惠棟撰、鄭萬耕點校《周易述》中華害局2007年版第392页。
    ④張师善文校理《尚氏易學存稿校理》第三册,中国大百科全書2005年版,第148页。
    ⑤見惠棟撰、鄭萬耕點校《周易述》中華害局2007年版第341页。
    ⑥張师善文校理《尚氏易学存稿校理》第三册,中國大百科全書2005年版,第151页。
    ⑦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害局,1994年版第345页。
    ⑧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361页。
    ①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408页。
    ②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425页。
    ①具體見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然而王昭素之說並非全無版本根据,如“而天下随時”,(《随·彖》)晁氏曰:王昭素云,舊本无此時字,乃有之字。說之案:王肃、陸绩作天下随之,意自可見也;又如“與地”(《下繫·二章》):晁氏日:王昭素云,印本“地上”脱一“天”字,諸本多有。因此,王氏之說還是值得参考的。
    ②見阮元《清经解》,上海害店1988年影印學海堂本,第6册,第731页。
    ①现存鄭玄《易注》的所有異文,具髓参見宋王應麟辑、清丁杰訂、清張惠言訂正的《周易鄭注》十二卷(續修四庫經部第一册)
    ②王應麟曰:“鄭注《詩》、《禮》中所引易羲皆用京氏學。”具體見宋王應麟辑、清丁杰舒、清張惠言訂正的《周易鄭注》十二卷(《續修四庫》经部第一冊,第65页)
    ①按:王弼無此說,《鐘会傳》、裴注引《博物記》也無明文。
    ②帝又問曰:“孔子作彖、象,鄭玄作注,雖聖賢不同,其所释經羲一也,今彖、象不與经文相連,而注連之,何也?”俊封日:“鄭玄合彖、象于經者,欲使學者辱省易了也。”(《三國志》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36页)筆者按:中華書局於彖、象二字不加書名號,當是嚴謹的。但此處富加引號,因為此虎彖、象並不一定封鹰於今本《彖》、《象》二傅。只是無史料可證,而晁、吕二氏皆定為《彖》、《象》二傅,姑且從二氏之說,以便討论兩家之說的是非。
    ①李遇孫认為“《魏志》殊未明”,引此段言“此時方论《彖》、《象》不與经連,何轉云合之耶?方疑鄭注與經文相連,何忽及《彖》、《象》之合不合耶?此史家承上文有‘彖’‘象’二字而误耳,所以帝又云‘聖人以不合為谦,鄭玄何獨不谦耶?’蓋言孔子以不合《彖》、《象》為謙,鄭玄何不謙而以注合之也”,故李氏以為“是则康成合注於经,非合《彖》、《象》於经”。詳見[清]顧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欒保羣、吕宗力校点《日知錄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高懷民《兩漢易學史》從吴仁傑《古周易》之說,認為今本《易》以傳合經的問题,應該是逐步演變而成的,即費直附《彖》、《象》於經文後;鄭玄又從而析兩傳文入经;王弼繼而散《文言傳》入《乾》、《坤》二卦。(参晁高懷民《兩漢易學史》,广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筆者以為經傳相合可能經歷一段時間,但這個過程不當忽略其他易家的贡献。此外,也要考虑到经傳相合本與分離本是可以並行不悖的,因為當時並不存在獨尊鄭玄一家易說的现象。各家可各据所需來擇取不同的版本。因而,經傳相合也可能是共時性的,即在短時間内完成。
    ③此外,王柏還舉五個例子質疑晁氏所定的古字,具體参見王柏《鲁齋集·古易音訓》卷之九,第172页.(《叢 书集成初编》,商務印害館1935年排印《金華叢害》本)
    ①以上引自濮茅左著《楚竹書《周易》研究—兼述先秦雨漢出土與易傅世文献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此外,關於楚竹書《周易》的用字情況,具體参見該書的47页至68页。
    ②此條考證,詳見本文附表《古易音训》校勘記第一條。
    ①即使與《說文》相符,也须有版本依據,才能確定此字為古本用字,因為先秦古本取字還可能存在此字的異體字、通假字、不同寫法等情況。這也可回答王柏提出的為何若的古字僅出现於《離》卦,而不是所有的古本皆用此古字的疑惑。詳見王柏《鲁齋集·古易音訓》卷之九,第172页,《叢書集成初编》,商務印書馆1935年排印《金華装書》本。
    ①属國翰认為“晁合諸家以訂古文,最為明晰”,此說可商榷。其所辑《費直易》一卷,蛊缘晁氏所定的古文,更不可據。
    ②可能是《離》九三於《卦氣六日七分圆》中封應於未,未又與《遯》卦相應,故燕凶。王柏提到“至以卦氣断其字之是非有無,此则不能不疑也”,當本此例。具體見《鲁齋集·古易音训》。
    ③具體参見王柏《魯齋集·古易音訓》卷之九,第172页。(《叢書集成初编》,商務印書馆,1935年排印《金華叢書》本)
    ①朱鑑言:“先公著述,经傅悉加音訓,而於《易》獨否者,以有東莱先生此書也。”(具體見朱鑑《跋》,载董真卿《周易會通》,《通志堂經解》本,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版;此外《经羲考》亦有引,具髓見卷三十,《四庫借要》本)今《經羲考》於《周易本羲》後復出《古易音训》此條,翁方網《經義考補證》已有說明,此乃從《宋害·藝文志》之舊,非别有一害。(叢害集成初编據《粤雅堂叢害》本排印,第14页)
    ②参兑《答滕德章》一害,朱子曰:“《古易音訓》最後數版,有欲改易處,今寫去。所欲全换者雨版,并第三十四版之末行五字。”(《朱子全书》第廿二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1页)
    ③按:除宋咸熙辑本外,《金華叢害》本《音训》不明何時何人據何本所辑,此書並無多出條目,非單行本可知。
    ④参見《續修四庫提要》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31页。
    ⑤参見張师善文校理《尚氏易學存稿校理》第三册[附錄]《檢齋讀易提要》一卷,中國大百科全害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①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①筆者按:《束莱太史别集》卷第十六有收錄《答朱侍講所問》一書札,就其雨人問答内容而言,可知吕祖謙熟知程颐及其高弟(如楊畴、吕大臨、游酢)论《中庸》及《易傅》异同之處。此舆《精羲》所引相應,可资参考。(《吕祖謙全集》第一册《東萊太史别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93-597页)
    ②[元]董真卿曰:“《程傅》正文只據王弼本,亦只有六十四卦,《繁》、《序》有及爻卦者,掇入《傅》中,故無《繫辞》以後。至東莱吕氏始集周子、二程、張子諸家經說、語绿及二程r,人共十四家之說為《精羲》以補之。”(具體見朱彝尊撰《经羲考》卷二十,《程氏易傅》僚下,但此語不見於《周易会通》)董真卿曾刊刻《古易音訓》一書,其說當有據。
    ①潘雨廷《讀易提要》定為十二家,遺漏胡宏一家;董真卿定為十四家,蓋将《序卦》條下《程氏遺書》引“斡康伯注”(為陰文)四字定為一家,然而《精羲》無引斡氏之文。此外,吕祖謙注音之文不算,實則僅十三家。
    ②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①[宋]黎靖德编,王星置點校《朱子語類》,中華害局,1986年版,第2950页。
    ①[宋]黎靖德编,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中华書局,1986年版,第2950页。
    ②又見[宋]程類、程颐著《二程集》,王孝焦點校,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18页。
    ③此是二程共同之語,又見[宋]程颢、程颐著《二程集》卷六,王孝魚點校,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9页。
    ④又見[宋]張载著,章锡琛點校《张载集》之《横渠易說》,中華害局,1978年版,第238页。
    ⑤按:此出自《遺書》卷十之《洛阳議输》中張载之语,又見[宋]程顥、程颐著《二程集》,王孝焦點校,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15页。
    ①[宋]黎靖德编,王星暨點校《朱子捂類》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950页。
    ②又見[宋]張载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正蒙·神化篇第四》,中華害局,1978年版,第16页。
    ③[宋]張载著,章錫琛點校《张載集》,《正蒙·作者篇第十》,中華书局,1978年版,第38页。
    ④[宋]張载著,章錫琛點校《張载集》《正蒙·至當篇第九》,中華害局,1978年版,第36頁。
    ⑤[宋]眼载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正蒙·至富篇第九》,中華书局,1978年版,第36页。
    ①[宋]張载著,章錫琛點校《張载集》《横渠易說》中華書局,1978年版,第185页。
    ②参見[宋]程顥、程颐著《二程集》卷十八《伊川先生語四》,王孝焦點校,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25-226页。
    ①笨者按:諸家也有援佛老释《易》的倾向,只是潭化無跻,很難察觉。以朱子《杂学辨》中批评吕本中《大學解》“彼以阳離陰合气暗用“释氏‘一聞千悟’、‘一超直入’的虚谈”等的標準來看,所辑褚高弟言论亦多有之,如第13页,游酢即言“非思非應,非视非骢,孑然遺照而独存者”等等。然而,虽各說互異,但殊途同归,那就是有意保持儒家思想的独特性。其次,吕祖嫌择取褚家言输的侧重點還是為申說儒家羲理的。(《朱子全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廿四册,第3493页)
    ②参见[宋]程顥、程颐著《二程集》,王孝焦點校,中華书局,1981年版,第141页。
    ③又見[宋]張载著,章錫琛點校《眼载集》《正蒙·神化篇第四》,中華害局,1978年版,第16页。
    ④又見[宋]張载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横渠易說·繁辭上》,中華書局,1978年版,第188-189页。
    ⑤按:诸說或者也可稻“道学”,然而“道學”这一說法又失之宽泛。因為“道學”這一詞可以容纳雨宋時與吕、朱二氏觀點不同的學說,如张九成。此外,從《精羲》一書看,首先,吕祖嫌编纂的原則與朱子编辑《伊洛渊源缘》的思想還是大體一致的,即認為北宋五子為他們所认為“道学”的创始人。其次,各高弟论易所占的比重相差很大,如胡宏之說,才三條。因此吕氏按傅承谱系辑各說,据一定標准的,且這标准舆朱子輯《伊洛渊源錄》的標准相差不大。最後,諸說多不離理输易。所以本文決定還是用範围较小的“理学”遣一詞。
    ①另見[宋]程颢、程颐著《二程集》之《明道先生語四》,王孝焦點校,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41页。
    ①另見[宋]張载著,章錫琛點校《張载集》之《横渠易說·繫辭上》,中華害局,1978年版,第192页。
    ②按:《楊龜山集》今常見本有《叢书集成初编》排印《正誼堂全書》本以及《四库》本。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害局,1980年版,第1672页。
    ②[南宋]朱子撰《四害章句》中華害局,1983年版,第5页。
    ③章踢琛曰:本書以明萬歷四十八年沈自彰凤翔府《張子全害》官刻本清初翻刻本为底本,用郿縣本、朱轼刻本、《正誼堂叢害》本及《張子抄释》等互校,同時以《周易繁辞精羲》(古逸叢害本)参校,害中各篇互見的文字也作了内校。[北宋]張载著,章锡琛點校《張载集》中華書局,1978年版。
    ①潘雨廷《讀易提要》已舉數則吕氏刪引文之例:“如《謙》卦中,‘撝謙’之‘撝’,《释文》尚引‘《書》云,右秉白旄以麾是也’,以證撝即麾;《旅》卦之“旅”字,则引《序卦》‘旅而无所容’、《雜卦》‘親寡旅’以證羁旅之羲;《雜卦》之‘雜’字,《释文》尚有‘孟(原文訛作直)云,雜乱也’。凡此等,吕氏皆刪焉。”(見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筆者再補數則吕氏削注文、借注之例:如《音副》《噬嗑·彖》與《賁·彖》皆出“上”字,训“時掌反”,《释文》於前者則出“上行”,後面還有“注同”二字:後者则出“刚上”,後面还有“注剛上皆同”五字。又如《剥·彖》,出“畏”字,注作“丁丈反”,而《释文》則出“人畏”二字,後面還有“下注皆同”四字。再如《遯·彖》出“畏”,注“陸丁丈反,或如字”,而《释文》則出“而畏”,注作“並丁丈反,内同,或如字”。
    [①]具體見阮元《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550页;“徐”字,《禮記·檀弓》“戎事乘翰”倏下,鄭注“翰”字曰“胡旦反;又音寒”,見第1276页。
    ① 《續修四库全書》經部第一册,宋王應麟辑,清丁杰订,清張惠言訂正之《周易鄭注》第85页。
    ②阮元《十三经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276页。
    ③以上参見阮元《十三经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276页。
    ④具髓见宗福邦等主编《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馆,2003年版,第686页。
    ⑤具體見阮元《十三经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550页。
    ①參見《康熙字典》引《唐韻》《广馥》《集韻》《韻会》《正韻》之文。[清]張玉害等编撰,王引之等校订《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第484页。
    ①《集韻》,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述古堂影抄南宋明州本第725页。
    ②参見《康熙字典》引《唐韻》《广韻》《集韻》《韻会》《正韻》之文。[清]張玉書等编撰,王引之等校訂《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页。
    ①参見《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13、2627页。
    ① 《广雅》“蔚”字則作“敲”,見[魏]张揖撰,[隋]曹宪音《广雅》,《叢書集成初编》影印《小學彙函》本,第1160册,第37页。唐释玄應《一切经音羲》卷七之《持世经》第三卷條下出“蔚有”二字,言:“於謂反,文章也;《广雅》,蔚,數也,纹彩繁數也。”參見《叢書集成初编》影印《海山仙馆叢書本》,第740册, 第334页。此外,王念孙《广雅疏證》於“蔚”字条下也有详注,具體見王念孫《广雅疏證》,中華害局,1983年版,103页。
    ①潘雨廷著《讀易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②具體見宗福邦等主编《故训匯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2271页。
    ①[清]盧文弨撰《经典释文考證》,《叢害集成初编》本影印《抱经堂叢書》本,第1201册,第43页。
    ①張师善文校理《尚氏易学存稿校理》第三册,[附錄]《榆齋讀易提要》一卷,第25页。
    ①見阮元《清经解》,上海書店1988年影印學海堂本,第6册,第730页。
    ②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七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①見阮元《清經解》,上海書店1988年影印學海堂本,第6册,第731页;今《續修四庫全書》也收錄此書,乃据武进臧氏拜經堂刻本影印,兩相對校,发现《经解》本刪去他家的序跋及臧氏的自序,不過《古易音訓》部分内容则相同,祥見《續修四庫全書》子部杂家類,第1158册。
    ①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據經韻楼原刻本影印,第315页。
    ② [清]張玉書等编撰,王引之等校訂《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页。
    ③[清]段玉裁《靓文解字注》,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據經韻樓原刻本影印,第404,19页。
    ① [清]張玉書等编撰,王引之等校訂《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页。
    ①不過此丈字有異文,宋、睦本作‘大’字,具髓見宋司馬光《太玄集注》中華书局,1998年版,第66页。
    ② [清]惠棟著,鄭萬耕點校《周易述》,中華书局2007年版,第33页。
    ①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书局,1994年版,第168页。
    ①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第720页。
    ②見《宋刊(周易本羲)》福建人民出版社影印吴革本,第91页。
    ③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205页。
    ④ [清]張玉書等编撰,王引之等校订《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页。
    ①其書提要可参見朱彝尊《經羲考》卷十七,中華書局影印《四部借要》本1998年,第108页。
    ② 《九家》易的撰者及内容,吴承仕《疏證》,(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48页)有详细闡說;張师善文《要籍》,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也有辨析。
    ③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215页。
    ④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205页。
    ⑤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害局,1994年版,第168页。
    ⑥具髓見張师善文《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48页。
    ①眼师善文校理《周易尚氏学》中國大百科全害出版社第108页。
    ②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七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③ [清]王引之《經羲述闻》,具體見卷一“无祗悔”條目,江蘇古籍出版社影印道光七年本。
    ①《漢书》中華害局點校本,1962年版第4257页。
    ②[清]黄爽《黄氏逸書考》民国二十三年朱长圻补刻本。
    ①尚秉和著《周易尚氏學》張师善文校理,中國大百科全害2005年版,第128页。
    ①耱引自宗福邦等编《故训匯纂》,商务印害馆,2003版,第371页。
    ② 《續修四库全书》经部第一册,宋王應麟辑,清丁杰訂,清眼惠言訂正之《周易鄭注》十二卷,第89页。
    ③ 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江苏: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第744页。
    ① 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江蘇: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第72页。
    ①見[宋]王應麟辑,清丁杰訂,清張惠言訂正之《周易鄭注十二卷》,《續修四庫全害》第1册,第96页。
    ①具體見《漢書》,第4册,第1224页,中華書局,1962年版。
    ②具體見《杨守敬》全集第6册,湖北教育出版社聯合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33至900页。
    ①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江蘇:江蘇广陵古籍刻印社,第200页。
    ①可参考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篡疏》,中華害局,1994年版第98页。
    ①張師善文著《歷代易學與易家要籍》,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②張师善文著《歷代易学與易家要籍》,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①即《吴、延、史、盧、赵列傅第五十四》,具髓参見《後漢書》,中華害局,1965年版, 第八册,第2103頁。
    ②《隋書》中華害局,1973年版,第四册,第1058页。 辅颊,常西方神也。
    260、故受之以履(《序卦》):晁氏曰:案,王輔嗣《略例》所引下有“履者禮也”一句,误入註中,如《巽》之《彖》。
    261、履而泰(《序卦》):晁氏曰:鄭无“而泰”二字。
    262、有大者(《序卦》):晁氏曰:鄭作有大有。
    263、然後可畜(《序卦》):晁氏曰:鄭作,物然後可畜。
    264、離者麗也(《序卦》):晁氏曰:王昭素云,諸本更有三句:云麗必有所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
    265、物不可以久居其所(《序卦》):晁氏曰:鄭作,物不可以终久於其所。
    266、未濟终焉(《序卦》):晁氏曰:趟蕤谓“终焉”二字疑非仲尼之辭,後人傅之误也。
    267、怠(《序卦》):(隆氏曰,虞作怡)晁氏曰:虞云,豫樂祖考故怡。
    268、食(《序卦》):晁氏曰:一作合。
    269、見(《雜卦》):晁氏曰:鄭作說。
    270、豐多故(《杂卦》):(今本有也字)晁氏曰:荀本无也字。
    271、大遇颠也(《雜卦》):晁氏曰:鄭云自此以下卦旨不協,似错乱失正,弗敢改耳。按:底本原作“卦音”,据他本改作“卦旨”,具見《<音訓>校勘记》。
    272、憂(《雜卦》):晁氏曰:鄭作消。
    ①[清]邵懿辰撰,邵章續錄《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棵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85-686页。
    ②潘雨廷著《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①具體参見《宋元學案》第二册,中華害局1982年版,第939-9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