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的在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文学批评的内容古已有之,且以“诗文评”的名目受到古代学者的关注。但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却兴起于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和中国文化急剧蜕变的二、三十年代。作为研究对象,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因此对于西方来说,它是缺席;但在建构该学科体系的过程中,西方文化、文论的观念、方法又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又是在场。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这一具有现代意义的批评史学科建设中所受的西方影响。
     本文把这些观念和方法研究浓缩为一系列最为基本的关键词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描述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建设的文化背景。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以“‘文学’的定义”、“文学批评史”、“‘为人生’与‘为艺术’的二元对立”和“文学四要素”为标题。对于这一系列关键词,论文重在追溯它们的来源,梳理它们的传播途径,揭示它们对批评史学科建设的具体影响,以及描述中国文坛之所以接受它们的土壤和环境。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is a very old subject, but it is also a young one in a sense. The content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re present in ancient times, and they have been the interests of ancient scholars by the expression of 'Commentaries and Markings'. 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in modern sense, sprung up in the twentieth to thirtieth of the twenties century when the western culture was entering China in succession and Chinese culture was altering sharply. The object of studying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is the criticism about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and therefore it is absent from the western point of view.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subject, the western culture, the concept of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methods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it, so it is existent in this sense. The thesis aims to make a deep research into the western influence in the course of the subject's moder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the studies on these ideas and methods are abstracted into keywords studies. The thesis is totally made up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culture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the second to the fifth chapter, the thesis expounds separately 'the definition of the literary\ 'the history of the literary criticism', 'the dual opposition of Art for life's sake and Art for art's sake', and 'four factors of literary'. As far as a series of the keywords, the thesis chiefly goes back to their origins, and makes their routes of communication clearer, and uncovers their concrete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give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were accepted on the circus of literary in China.
引文
1严复:《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第16页。
    2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自序》(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重印本。
    3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据1934年北平版重印)(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6页。
    4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89页。
    5严复:《严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第1319-1320页。
    6严复:《严复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第1028页。
    7胡适:《科学与人生观》,《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第218页。
    8顾颉刚:《古史辩》(第一册),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78页。
    9耿志云、闻黎明:《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出版,第240-241页。
    10杨鸿烈:《中国诗学大纲》,自序,商务印书馆,1928年出版。
    11张陈卿:《钟嵘<诗品>之研究》,小序,北京文化出版社,1926年出版。
    12参见刘绍瑾:《“整理国故”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兴盛》,《学术研究》,2001年第8期。
    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5页。
    2刘永济:《文学论》,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出版,第5页。
    3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序》,《康有为全集》(第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06页。
    4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河南》,1908年,
    
    (4)、(5)。
    5 胡行之:《中国文学史讲话》,光华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六月初版,第11页。
    6 孙俍工:《文学概论》,上海广益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三月出版,第16页。
    7 张陈卿:《钟嵘<诗品>之研究》,北京文化书社,1926年出版,第79页。
    8 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二月出版,第6页。
    9 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出版,第9页。
    10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3页。
    11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46页。
    12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82页。
    13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22页。
    14 同10。
    15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12页。
    16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5页。
    17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6页。
    18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前言》(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
    19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1页。
    20 同16。
    21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
    
    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14页。
    22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64页。
    23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97页。
    24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123页。
    25 同24。
    26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147页。
    27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167页。
    28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54页。
    29 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二月出版,第33页。
    30 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二月出版,第41页。
    31 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二月出版,第56页。
    32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44页。
    33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122页。
    34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据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重印版,第123页。
    35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04页。
    36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商务印书馆,2001
    
    年出版,第57页。
    37 郭沫若:《鲁迅和王国维》,《郭沫若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536页。
    38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上),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第67页。
    1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开明书店,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一月初版,第1页。
    2 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1页。
    3 陈君治:《新文学概论讲话》,合众书店,中华民国八年八月三月出版,第20页。
    4 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前言》(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出版,第2页。
    5 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二月出版,第8页。
    6 同上。
    7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5页。
    8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8页。
    9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23页。
    10 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第1页。
    11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出版,第32页。
    12 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出版,第2-3页。
    13 张海明:《回顾与反思——古代文论研究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出版,第52页。
    1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48页。
    2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69页。
    3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3页。
    4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82页。
    5 鲁迅:《<竖琴>前记》,《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432页。
    6 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艺术与生活》,上海中华书局,1940年出版,第432页。
    7 茅盾:《契诃夫的世界意义》,《世界文学》,1960年第2期。
    8 克鲁鲍特金:《俄国文学中的理想与现实》,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出版,第511页。
    9 茅盾:《俄国近代文学杂谭》,《小说月报》,第11卷1—2号。
    10 茅盾:《新旧文学之评议》,《小说月报》,第11卷1号。
    11 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206页。
    12 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小说月报》,第11卷1号。
    13 克鲁鲍特金:《俄国文学中的理想与现实》,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出版,第518页。
    14 茅盾:《文学者的新使命》,《文学周报》,第190页。
    15 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文论之失》,《周作人集外文》。海南国际出版中心,1995年出版。
    
    
    16 郭沫若:《印象与表现》,《时事新报<艺术>》,1923年出版,第33页。
    17 成仿吾:《批评与同情》,收入创造社出版社,1928年出版,第36页。
    18 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艺术与生活》,上海群益书社,1930年出版,第34页。
    19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艺术与生活》,上海群益书社,1930年出版,第87页。
    20 胡适:《白话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2页。
    21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7页。
    22 朱自清:《“诗言志”辩》,台北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出版,第178页。
    23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23—24页。
    24 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上海商务出版社,1947年出版,第214页。
    25 此节参考了刘绍瑾教授的待刊稿。
    26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63页。
    27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全集》(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28页。
    1 刘文翮:《介绍<文学批评之原理>》,《文哲学报》,第3期,1923年3月。
    2 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出版,第5页。
    3 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自序》,上海商务出版社,1947年出版。
    4 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上海商务出版社,1947年出版,第189页。
    5 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商务出版社,1947年出版,第214页。
    6 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二月出版,第5页。
    7 此节参考了刘绍瑾教授的待刊稿。
    
    
    1. 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二月出版,
    2.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出版。
    3.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
    4.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世界书局,1934年出版。
    5.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开明书店,1944年1月出版。
    6. 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8月出版。
    7. 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中华书局,中华民国六年出版。
    8. 胡小石:《中国文学史》,上海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30年初版。
    9. 胡行之:《中国文学史讲话》,光华书局,1932年初版。
    10. 蒋鉴璋:《中国文学史纲》,亚细亚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初版。
    11. 胡怀琛:《中国文学通评》,上海人文书店,1923年出版。
    12. 李笠:《中国文学述评》,雅宬学社出版社,1928年初版。
    13. 杨鸿烈:《中国文学杂论》,亚东图书馆,中华民国十七年四月出版。
    14. 刘永济:《文学论》,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出版。
    15. 张梦麟:《文学浅说》,中华书局,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出版。
    16. 段凌辰:《中国文学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初版。
    17. 曹百川:《文学概论》,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出版。
    18. 马仲殊:《文学概论》,现代书局,1932年出版。
    19. 马宗霍:《文学概论》,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四年十月初版。
    20. 陈君治:《新文学概论讲话》,合众书店,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八月出版。
    21. 孙俍工:《文学概论》,上海广益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三月出版。
    22. 潘梓年:《文学概论》,上海北新书局,1925年出版。
    23. 蔡钟翔、成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出版。
    24. 黄曼君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25.朱自清:《“诗言志”辩》,台北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出版。
    26.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
    27.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出版。
    28.王瑶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9.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30.周作人:《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出版。
    31.张海明:《回顾与反思——古代文论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32.罗钢:《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3.杜书瀛、钱竞编:《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34.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35.张陈卿:《钟嵘<诗品>之研究》,北京文化出版社,1926年出版。
    36.陈铨:《文学批评新动向》,正中书局,1943年5月出版。
    37.赵乐甡:《中日文学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初版。
    38.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39.何德功:《中日启蒙文学记》,东方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
    40.《文学研究会资料》,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41.《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10月初版。
    42.周海波:《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43.周勋初:《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
    44.吴兴明:《中国传统文论的知识谱系》,巴蜀书社,2001年12月出版。
    45.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46.刘为民:《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47.张志建:《严复学术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出版。
    48.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49.葛懋春,李兴芝:《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
    
    
    50.陈鹏鸣:《梁启超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51.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52.温彻斯特(Winchester)著,景昌极、钱堃新合译:《文学批评之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第三版。
    53.韩德(Hunt.w.h)著,傅东华译:《文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出版。
    54.哈德逊(Hudson)著,宋桂煌译:《文学研究法》,上海光华书局,1933年出版。
    55.丸山学著,郭中云译:《文学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
    56.本间久雄著,章锡琛译:《新文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出版。
    57.宫岛新三郎著,高明译:《文艺批评史》,上海开明书局,1930年出版。
    58.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出版。
    59.克鲁鲍特金:《俄国文学中的理想与现实》,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出版。
    60.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8月出版。
    61.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出版。
    6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11月出版。
    63. Hudson, William Henr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G. G. Harrap, London, 1921.
    64. Moulton, Richard Green, The Modern Study of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and Interpretation, University Press of Chicago, 1915.
    65. Wellek Rene,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1750-1950,V. 1-V. 5,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1955-1991.
    66. Winchester, C .T., Som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Macmillan Company, New York, 1899.
    1、彭玉平、吴承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2、代迅:《中西两套文论话语的龃龉与磨合——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世纪进行》,《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
    3、曹顺庆:《替换中的失落——从文化转型看古文论转换的学理背境》,《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4、陈伯海:《变则通,通则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文学遗产》,2000年第1期。
    《东方杂志》
    《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