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境遇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从产生时至今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之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往往会向资本倾斜,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因此,学术界有必要在当代中国新的境遇下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进一步探索当代中国劳动力价值的实现路径,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域与现实应用,以实现当代中国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均衡。
     论文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我国的时代特征以及具体实际相结合,从生产方式的客观实践出发,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当代中国劳动力价值出现的新现状,从而实现理论的发展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主要内容如下:
     以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的架构剖析开篇,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为劳动力价值理论的产生奠定基础,并以劳动力价值的特殊性、实体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分配方式以及实现途径等多个角度构建了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的大框架,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的发展,为新境遇的现实考察提供了理论支撑。
     对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的新境遇的研究,一是外生环境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性劳动者组织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做出了很多努力,使得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价值的实现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二是内生环境变革。我国经历了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劳动力价值的实现面临新的问题。三是劳动力价值实现基础转变。随着劳动形式、劳动者结构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给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带来更多的考验。四是劳动力价值自身嬗变。劳动力价值自身构成的扩展以及表现形式的制度变迁使劳动力价值实现呈现利好态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认识为实现当代中国劳动力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
     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的思考,提出当代中国劳动力价值实现路径,从制度基础及其保障、分配途径、增值方式、人文诉求等角度促进并维护劳动力价值的实现,保障劳动者在社会收入分配中的主体地位,使劳动者在获取劳动力价值的同时能够分享社会财富的剩余,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回报的权利以及应有的社会尊重和满足。
The Marx’s labor value theory from today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Its livingenvironoment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which faces many new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social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tends to tilt to the capital, thus affect therealization of the labor valu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academic circle that re-understandingof Marx’s labor value theory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realization method of Chinese labor value, and expands horiz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arxisttheory in order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thesis is trying to combine Marxist fundamental theory with China’s characteristics of thetimes and the specific reality in using the Marxist stand, viewpoint and method, to view and analyzedialectically the new condition of labor value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objective practice ofproduction mode, in order to sol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al problems. The main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beginning is the analysis structure about Marx’s labor value theory. By combing classicalMarxist ideology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labor value theory. And this theory framework is built upfrom different angles from particularity, entity component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manifestation,distribution form, and feasible way in labor value.
     The study of the new situation on the Marx’s labor value theory is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Oneis the chang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progress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fforts from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to safeguardthe workers’ rights, m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labor value toface mo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wo is the change of internal environment. China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fromthe planned economy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ree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foundation on labor value. With the changes of labor form, laborer structure and labor market, therealization of labor value has faced more challenges. Four is labor value’s evolation. The extension ofconstitute and the system change of manifestation on labor value make the realization of labor valueto show favorable situation and unfavorable problem. These conclusions provide a wealth of researchspa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labor valu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hinking, this thesis raise the realization method onlabor value from institutional basis and its guarantee, distribution channel, value-added way andhumanistic appeal. These methods guarantee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worker in social income and distribution so that the worker can obtain labor value and share the wealth of society to ensure theworker’s income right, social respect and satisfaction.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533.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
    ①[美]阿塞·刘易斯.发展计划[M].何宝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78.
    ①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37.
    ①[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80.
    ①[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89.
    ②[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31.
    ③[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讲演[M].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91.
    ④[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85-86.
    ①[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87-88.
    ②[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46.
    ③[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74.
    ④[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91.
    ⑤[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77.
    ⑥[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78.
    ⑦[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92.
    ⑧[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
    ⑨[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5.
    ①金国利、李静江.西方经济学说史与当代流派[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93.
    ②[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46.
    ③[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
    ①[美]雅各布·明赛尔.人力资本研究[M].张凤林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
    ②[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0.
    ③何玉长等.批判与超越——西方激进经济学述评[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35-36.
    ①[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徐毓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7.
    ①薛敬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几个问题[J].世界经济.1979(3).
    ②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D].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3.
    ③石五学.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价值的构成[J].财经论丛.1996(6).
    ④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
    ⑤吕君奎.劳动与劳动力价值新论[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5).
    ①张顺玲等.论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框架的开放性[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
    ②叶华靓.“民工荒”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③周铁军等.论劳动力价值的动态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④刘明远、乔于桐.界定劳动力价值数量的一种思路及其现实意义[J].集宁师专学报.2003(1).
    ⑤刘志锁.培养劳动力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⑥郑志国.劳动力价值新探[J].岭南学刊.1995(3).
    ①陈永正.教育对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新探[J].经济学家.2003(4).
    ②须华斌.劳动力价值的新特征及其对收入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4(8).
    ③张学安.学习劳动与劳动力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1998(1).
    ④田本国.浅析我国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实现及特点[J].经济体制改革.1996(5).
    ⑤谭运进.对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的再认识[J].经济学家.2004(5).
    ⑥何炼成.关于劳动力商品论与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兼评何雄浪、李国平与关柏春之争[J].经济评论.2005(5).
    ①庄寿康.战后劳动力价值的变动趋势新探——兼与郑绍增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91(5).
    ②张春津.质疑“劳动价值论”(五)——劳动力价值量如何来确定[EB/OL].http://www.jjxj.com.cn/articale/9365.html2006-02-25.
    ③谢富胜、李安.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8).
    ④1997年王玉敏、杨先华最早提出劳动力发展权这一概念,详见王玉敏、杨先华.论劳动力产权中的劳动发展权[J].经济评论.1997(2).
    ⑤王玉敏.劳动力产权的价值实现探讨——兼论现代企业的工资分配模式.王冰等编.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206.
    ①蒋学模.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对劳动力商品范畴的再认识[J].复旦学报.1994(5).
    ②张德利.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结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1).
    ③王克钧.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有效方式[J].甘肃理论学刊.2008(6).
    ④查正铭、程倩.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⑤冯丛林.如何看待劳动力商品论[J].高校理论战线.1996(5).
    ①[美]劳埃德·雷诺兹.宏观经济学[M].马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1.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5.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8.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4.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8.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7.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0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1.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6.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4.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0.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10.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3.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2.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5.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15.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0.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94.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77.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9.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3.
    ⑨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
    ⑩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2.
    ②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2.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4-195.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2.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51.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72.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27.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9.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9.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9.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54.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9-200.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3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4.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6.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8-32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0.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1.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73.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93.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95-496.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24.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25-72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635.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9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3.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01-60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5.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0.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17.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19.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51.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89.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23.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39.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45-646.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74.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2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9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88.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5.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5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
    ③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6.
    ④这样的扣除一般包括六大部分:一是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部分;二是用于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三是用来应付不测事故、自然灾害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四是社会管理费用;五是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部分;六是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8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8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4-75.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9.
    ④陈岱孙主编.市场经济百科全书(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947.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31.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27-728.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40.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29.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29.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6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3.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99.
    ①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211.
    ②刘则渊.2001年技术哲学研究年鉴[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
    ③路甬祥主编.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
    ①顾海良、张雷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69.
    ②[美]M.派尔、C.赛伯.第二次产业革命——走向繁荣之可能[M].李少民、刘英莉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277.
    ③甄炳禧.美国新经济[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5.
    ①朱传一主编.科学技术发展与美国就业问题[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5:228.
    ①高惠珠.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6-17.
    ②甄炳禧.美国新经济[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82.
    ③靳辉明、谷源洋.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上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136.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1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3.
    ②丁建定.科学技术进步与当代美国就业机会的变化[J].自然辨证法通讯.2007(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M].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1.
    ③关信平.部分劳动者低收入问题——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分析[J].中国劳动.2006(9).
    ①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1).
    ②[德]格拉德·博克期贝格等.全球化的十大诺言[M].胡善君、许建东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43.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19.
    ①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最高权利机构,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闭会期间理事会指导该组织工作,国际劳工局是其常设秘书处。主要活动有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制定公约和建议书以及技术援助和技术合作。理事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委员会,每三年经大会选举产生,在大会休会期间指导该组织工作,每年3月和11月各召开一次会议。国际劳工局:常设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劳工局总部。国际劳工组织是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但在组织结构上实行独特的“三方性”原则,即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的成员国代表团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的代表组成,三方代表有平等独立的发言和表决权。
    ①国际劳工标准按其内容可分为三类:(1)核心劳工标准,包括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废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和强制劳动、有效地废除童工劳动、同工同酬以及消除就业与职业歧视。(2)劳动专业类标准,包括促进就业、社会政策、劳动管理、劳资关系、工作条件、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约。(3)针对特定人群的标准,包括关于妇女、童工和未成年工、老年工人、残疾人、移民工人、海员、渔民、码头工人、家庭工等特定人群的公约。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对其制定的“核心劳工标准”有遵守的义务。
    ②若木.谁动了劳动者的“蛋糕”:解读国际劳工组织2012/13年全球工资报告[J].中国工人.2013(4).
    ①王雪梅.国际劳工组织的就业优先战略[J].工会博览.2003(9).
    ②刘旭.国际劳工标准概述[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67.
    ③http://www.ilo.org/ilc/ILCSessions/101stSession/lang--en/index.htm#a3
    ①[英]戴维·柯茨.资本主义的模式[M].耿修林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91.
    ②世界工会联合会(The World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WFTU),简称世界工联,是以原社会主义国家工会和共产党影响下的工会为主体组成的国际性工会组织,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会组织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该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原来设在布拉格,于2006年迁往希腊雅典;目前拥有来自105个国家的7800万会员。世界工会联合会的建立,实现了世界各国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工会的广泛团结,但是由于其成分复杂,政治主张极为不同,容易产生分歧。中国工会是世界工联的创建者之一,曾积极参加其各项活动。1966年,由于在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中国工会退出了世界工联;1990年以来,两组织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③国际工会联盟(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ITUC)成立于2006年11月1日,总部设在维也纳。是由之前国际上最大的两家工会组织——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Free TradeUnions)和世界劳工联合会(World Confederation of Labor)在2006年10月31日解散后并入组成的。该组织现有会员1.68亿,由来自世界154个国家的306个工会组成。该联盟的成立是为了消除由于“冷战”造成的国际几大工会组织间长期存在的激烈冲突,统一观点,团结一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更好地维护雇员的利益而抗争。
    ④阿拉伯工会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Arab Trade Unions),简称阿拉伯工联。成立于I956年
    3月,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的地区性工会组织,是国际工会运动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现有18个会员组织。阿拉伯工联主张实现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建立统一的阿拉伯社会主义;认为巴勒斯坦问题是阿拉伯工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阿拉伯民族的中心事业;反对阿拉伯国家工会与以色列总工会实现关系正常化。我与阿拉伯工联长期保持友好交往关系。
    ⑤美国劳联-产联(AFL-CIO),全称“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Congress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成立于1955年联合成立,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工会组织。美国共有工会组织约165个,其中附属于劳联-产联的有105个,占了总数的70%,其余的是一些分散的小型工会,如联合汽车工人工会,汽车司机工人工会等,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小组织与劳联-产联在一起活动,关系密切。劳联-产联的活动主要还是为本国工人争取权利,如提高工资,要求雇主给予福利、保险、培训、工人安全等问题。合并后的劳联-产联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经历了黄金时期,共有140多个国际性与全国性的附属工会组织,1600万会员,占所有全国性工会总数的80%以上。劳联-产联的机构也很庞大,内部组织有全体大会,执行委员会、董事会、领导集团、行业与产业部门、小组委员会与职能部门、地方组织等,另外还有各种信托组织与培训机构,深入到各州与地方。
    ①中华全国总工会(All-China Federation of Labor),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成立于192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其下有中国大陆31个省级总工会和多个全国性产业工会总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之一,是免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的社会团体。该组织是中国境内唯一官方全国性工会联合会,惟并非国际工会联盟成员。
    ②[德]米夏埃尔·施奈德.德国工会简史[M].张世鹏等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396、392-393、386.
    ①写入《劳动法典》的五大工会包括法国总工会(CGD)、法国工人力量总会(FO)、法国工人民主联合会(CFDT)、基督教工会联盟(CFTC)、法国干部总会(CGC)。
    ②德国工会联合会(Deutscher Gewerkschafts Bund,DGB)是德国所有单一性工会组织的联合总会,是德国最大的工会组织。成立于1949年。主体由全国八大行业工会联合组成,涉及服务业、铁路、教育科研、警察、建筑、农业、环保业、餐饮业、五金业、煤矿、能源、化工等。主席团成员13名,由八大行业工会主席和五名德国工会联合会专职人员组成。
    ③Donovan,T.N. Royal Commission on Trade Unions and Employees’ Associations[M]. London:HMSO.1968:10.
    ④“春斗”,又称为“春季生活斗争”、“春季劳资交涉”,开始于1955年,是指日本一般在春季(2、3月份)进行以提高新年度(每年4月至次年3月为企业年度)的工资增长水平以及减少劳动时间等改善劳动者劳动条件为目的的劳动运动。
    ⑤北京市总工会赴加拿大培训团.关于加拿大工会组织及集体合同工作的考察与思考[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1).
    ①程雪.西方职工持股制度利弊谈[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7(1).
    ②[美]迈克尔·D.耶茨.美国工人失业和工会组织现状[J].张文成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4(12).
    ①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2:310.
    ②Diana Farrell, Andrew Grant.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EB/OL]. http://www.docin.com/p-23917993.html.
    ③李扬.差距与赶超[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42-43.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运动。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指企业除了追求利润外,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要考虑相关利益人的各方利益,其中最主要的群体就是企业中的劳动者。
    ②若木.谁动了劳动者的“蛋糕”:解读国际劳工组织2012/13年全球工资报告[J].中国工人.2013(4).
    ③Sala-i-Martin, Xavier et al.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2010-2011[R]. World Economic Forum, Geneva:Switzerland.201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85.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7.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88.
    ④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44-145.
    ①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研究,工业在社会商品生产增值总额中的比重在40%-60%之间的国家为半工业化国家。2010年我国工业生产增值占当年生产增值总额的比重为40.03%,因此我国目前还属于半工业化国家。
    ②凯歌壮行60年——中国工业发展述评[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8/14/content_11883089.htm
    ③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bz/t20130114_402865889.htm
    ④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49.
    ①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特征[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GB/68294/131889/134760/8089367.html
    ②透过GDP变化看中国经济五十年结构调整不平路[EB/OL]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610/16/t20061016_8984833.shtml
    ①郭飞.新世纪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49.
    ①[澳]克莱门德·蒂斯坦尔.中国的经济发展[M].杨瑞龙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12.
    ②陈云文选(1949-195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1.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
    ②范恒山.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经验和展望[J].改革.2008(9).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①[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周立群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88.
    ①刘国光、董志凯.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5-6).
    ②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7).
    ③张卓元主编.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09.
    ①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将国有经济控制的命脉性领域进一步明确为四个方面,即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②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5.
    ①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权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佣一定数量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1.html
    ①张纯元.人口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309-312.
    ②郎永清.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14.
    ③http://www.askci.com/news/201202/20/144559_26.shtml
    ①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特征[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GB/68294/131889/134760/8089367.html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4.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05.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8-219.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1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0.
    ①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54.
    ②张泽荣.劳动价值论需要有新的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
    ③赵振华.当代劳动新特点[J].科学社会主义.2003(1).
    ①[罗]格普阿波斯托尔主编.当代资本主义[M].陆象淦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49.
    ②宗寒.脑力劳动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66.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0-101.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82.
    ⑤张思峰、何俊生.略论科技进步条件下劳动形式的变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1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31.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746.
    ①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34.
    ②常凯.关于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的界定与特点[J].工会理论与实践.1997(2).
    ③卢之超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406-407.
    ④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2/Nov/233921.htm
    ③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1[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1.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1.
    ②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5-286.
    ③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6.
    ④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8.
    ⑤蔡向东.后人口转变时期中国人口政策的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2(6).
    ⑥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⑦《人口研究》编辑部.新时期的老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J].人口研究.2011(4).
    ①[美]M.派尔、C.赛伯.第二次产业革命——走向繁荣之可能[M].李少民、刘英莉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359.
    ②中共教育部党组.人民教育奠基中国——新中国60年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伟大成就[J].求是.2009(19).
    ③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26/c_12606881.htm
    ④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0392/8279707.html
    ⑤胡鞍钢.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本大国:1980-2000年[J].中国人口科学.2002(5).
    ①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1/03/content_10301102_1.htm
    ②崔鹏.高级技工哪里找[N].人民日报.2009-11-02.
    ③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1[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
    ④周振华.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群体[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4).
    ①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
    ②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3.
    ①刘燕斌.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就业.2010(11).
    ①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7).
    ②伊志宏.劳动力市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
    ①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3.
    ②积极的就业政策从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主要内容包括五大支柱、六大领域和十项政策措施。五大支柱是:拉动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再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力市场(服务)政策、宏观调控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六大领域是开发就业岗位的六个方向,即非公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灵活就业和劳务输出;十项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税务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就业援助、主辅分离、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失业调控、财政投入、社会保障。参见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3.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全文》http://news.sina.com.cn/c/2007-03-25/133212608915.shtml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5.
    ⑤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51.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8.
    ①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②根据我国“十一五”中的规定,把全国分为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十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个省区;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西部地区包括其余的12个省、市、自治区。
    ③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①董筱丹等.宏观经济波动视角下的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探索.2013(2).
    ①城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7.
    ②王玉敏、杨先华.哲学对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关注——兼与张华夏教授的价值主客观二重性的讨论[J].现代哲学.2002(4).
    ①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8-49.
    ②Deng Quheng. Earnings Differential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J]. Chinese Journal ofPopulation Science.2007(2).
    ①刘冰等.劳动关系视角下的就业流动意向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②于桂兰、宋冬林.我国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与劳动争议关系的实证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0-161.
    ②罗凯.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分省数据证据[J].经济科学.2006(4).
    ①刘绮菲.脑力劳动计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504-507.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0.
    ③陈永正.教育对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新探[J].经济学家.2003(4).
    ①[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89.
    ②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8.
    ③[美]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M].杨立平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05-209.
    ①[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8.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4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6.
    ③[美]M.派尔、C.赛伯.第二次产业革命——走向繁荣之可能[M].李少民、刘英莉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24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4.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00.
    ①严忠勤主编.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07.
    ②郑海航主编.国有企业亏损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14,79.
    ①徐颂陶等.中国工资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31-3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
    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关于农村人均收入的构成中相关概念的界定,结合城镇居民的具体情况,笔者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中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收入做出如下解释:经营性收入指劳动者除了本职工作以外,通过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指劳动者作为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主要形式有利息、红利、地租等。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劳动者的各种转移支付以及劳动者家庭间的收入转移,主要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②2011年2月2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中界定了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http://www.gov.cn/jrzg/2011-02/20/content_1806766.htm
    ①童大焕.涨薪民企责无旁贷[EB/OL].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mssd/20101105/2830495.shtml
    ②郭正模、何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比重的机制完善与制度重构[J].理论与改革.2011(1).
    ③http://finance.qq.com/a/20130104/000839.htm?pgv_ref=aio
    ①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一个社会的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①据我国“十一五”中的规定,把全国分为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十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个省区;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西部地区包括其余的12个省、市、自治区。
    ①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02/c_111210219.htm
    ②城镇家庭收入分组方法是将所有调查户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低到高排队,按10%、10%、20%、20%、20%、10%、10%的比例依次分成:最低收入户、较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较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等七组。
    ①农村家庭收入分组方法是将所有调查户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低到高排队,按20%、20%、20%、20%、20%的比例依次分成: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等五组。
    ②宗寒.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原因透视[J].中州学刊.2005(4).
    ③陈佳贵、王延中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3.
    ①城乡收入差距,何处“破题”?[N].光明日报.2013-07-19.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2.
    ①白天亮.相同工作收入最高差10倍,按劳还是按身份分配?[N].人民日报.2007-07-16.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2/Nov/233921.htm
    ③王珏等.分配制度十人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305-30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2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20.
    ②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93.
    ③[英]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M].何慕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1.
    ①“橄榄型”的分配格局是指社会阶层中极富极贫收入的人群很少,中等收入人群相当庞大,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一种分配格局。
    ②关于中等收入者或中产阶层的解释众说纷纭,我国经济学家曾为中等收入阶层归纳了六个方面的特征,较有代表性,即教育背景通常极佳;有基本的经济基础和创业知识;比较富有,愿意在相对约束但不是在完全约束下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拉动效应,往往可以带动贫穷阶层的就业;非常易于形成专家、职业群体;有部分的固定资产。
    ③William Easterly. The Middle Class Consensu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6).
    ①就我国国情而言,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者的工资收入不属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范畴。
    ②2004年3月1日实施的新的《最低工资规定》中指出,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或特殊条件下的津贴,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①刘冰等.劳动关系视角下的就业流动意向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1.
    ③“劳者有其股”的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王珏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旨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使劳动者真正成为有产者、投资者。
    ④梅慎实.现代公司权力构造论——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56-57.
    ⑤劳动力产权主要包括劳动力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等。
    ①朱沁夫.论劳动力价值——从劳动力再生产的角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1(9).
    ②本部分从税收和转移支付两个方面探讨再分配的调节机制,关于社会保障的角度见7.3.3健全与完善劳动者的社会保障。
    ③李实.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主要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1(4).
    ④常兴华等.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25).
    ①1980年9月10日我国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指出将针对国内公民征收个人所得税改为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个人所得税成为针对在中国有所外籍人员征收的一种税收。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将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以及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征收。
    ①Theodore W. Schultz. Investing in People, 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Quality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4.
    ②王小鲁等.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47.
    ③[英]理查德·威尔金森、凯特·皮克特.不平等的痛苦[M].吴珠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02.
    ①陈宇等.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259-260.
    ②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46.
    ①伊志宏.劳动力市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1.
    ②刘燕斌.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就业.2010(11).
    ①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新共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
    ②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N].人民日报.2010-09-1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1.
    ①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0702/501591.html
    ②Streeten, P. P. Human Development: Means and End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
    ③[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67.
    ④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J].经济研究.2003(2).
    [1]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6,13,16,20-27,34,42,46-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4]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列宁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8][英]坎南编.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讲演[M].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9][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0][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2][美]雅各布·明赛尔.人力资本研究[M].张凤林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3][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徐毓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美]阿塞·刘易斯.发展计划[M].何宝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
    [15][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6][美]劳埃德·雷诺兹.宏观经济学[M].马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7][美]M.派尔、C.赛伯.第二次产业革命——走向繁荣之可能[M].李少民、刘英莉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
    [18][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M].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9][德]格拉德·博克期贝格等.全球化的十大诺言[M].胡善君、许建东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20][英]戴维·柯茨.资本主义的模式[M].耿修林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1][德]米夏埃尔·施奈德.德国工会简史[M].张世鹏等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
    [22][澳]克莱门德·蒂斯坦尔.中国的经济发展[M].杨瑞龙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
    [23][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周立群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4][罗]格普阿波斯托尔主编.当代资本主义[M].陆象淦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25][美]哈里·布雷夫曼.劳动与垄断资本[M].方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6][美]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M].杨立平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7][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8][英]理查德·威尔金森、凯特·皮克特.不平等的痛苦[M].吴珠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9]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0][英]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M].何慕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2]邓小平文选(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3]陈云文选(1949-195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4]金国利、李静江.西方经济学说史与当代流派[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35]何玉长等.批判与超越——西方激进经济学述评[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36]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7]王冰等编.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8]陈岱孙主编.市场经济百科全书(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39]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40]刘则渊.2001年技术哲学研究年鉴[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1]路甬祥主编.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2]顾海良、张雷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3]甄炳禧.美国新经济[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4]高惠珠.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5]靳辉明、谷源洋.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上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46]庞中英.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理解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7]刘旭.国际劳工标准概述[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48]陈征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1]张卓元主编.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2]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3]张纯元.人口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4]郎永清.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5]郭飞.新世纪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6]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57]宗寒.脑力劳动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59]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0]卢之超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61]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2.
    [62]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1[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3]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4]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No.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5]伊志宏.劳动力市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6]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状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7]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8]刘绮菲.脑力劳动计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69]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第一卷)[M].北京: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1994.
    [70]严忠勤主编.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1]郑海航主编.国有企业亏损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72]徐颂陶等.中国工资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73]王珏等.分配制度十人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74]梅慎实.现代公司权力构造论——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5]王小鲁等.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76]陈宇等.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77]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新共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78]朱传一主编.科学技术发展与美国就业问题[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5.
    [79]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J].经济研究.2003(2).
    [80]薛敬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几个问题[J].世界经济.1979(3).
    [81]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D].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3.
    [82]石五学.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价值的构成[J].财经论丛.1996(6).
    [83]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
    [84]张顺玲等.论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框架的开放性[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
    [85]叶华靓.“民工荒”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86]周铁军等.论劳动力价值的动态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87]郑志国.劳动力价值新探[J].岭南学刊.1995(3).
    [88]陈永正.教育对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新探[J].经济学家.2003(4).
    [89]须华斌.劳动力价值的新特征及其对收入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4(8).
    [90]张学安.学习劳动与劳动力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1998(1).
    [91]田本国.浅析我国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实现及特点[J].经济体制改革.1996(5).
    [92]谭运进.对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的再认识[J].经济学家.2004(5).
    [93]何炼成.关于劳动力商品论与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兼评何雄浪、李国平与关柏春之争[J].经济评论.2005(5).
    [94]庄寿康.战后劳动力价值的变动趋势新探——兼与郑绍增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91(5).
    [95]张春津.质疑“劳动价值论”(五)——劳动力价值量如何来确定[EB/OL].http://www.jjxj.com.cn/articale/9365.html
    [96]谢富胜、李安.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8).
    [97]王玉敏、杨先华.论劳动力产权中的劳动发展权[J].经济评论.1997(2).
    [9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1.html
    [99]蒋学模.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对劳动力商品范畴的再认识[J].复旦学报.1994(5).
    [100]张德利.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结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1).
    [101]王克钧.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有效方式[J].甘肃理论学刊.2008(6).
    [102]冯丛林.如何看待劳动力商品论[J].高校理论战线.1996(5).
    [103]陈忠.全球发展公正性:伦理本质与历史建构——兼论“中国新殖民论”的实质与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0(5).
    [104]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1).
    [105]若木.谁动了劳动者的“蛋糕”:解读国际劳工组织2012/13年全球工资报告[J].中国工人.2013(4).
    [106]王雪梅.国际劳工组织的就业优先战略[J].工会博览.2003(9).
    [107]郭懋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工会组织的联合趋势[J].国外理论动态.2007(5).
    [108]王继停、李元.从危机到全球正义——国际工会联合会“二大”的最新政策走向[J].科学社会主义.2011(3).
    [109]郑桥、张喜亮.新加坡的劳资关系与工会运动[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3).
    [110]北京市总工会赴加拿大培训团.关于加拿大工会组织及集体合同工作的考察与思考[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1).
    [111]程雪.西方职工持股制度利弊谈[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7(1).
    [112][美]迈克尔·D.耶茨.美国工人失业和工会组织现状[J].张文成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4(12).
    [113]范恒山.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经验和展望[J].改革.2008(9).
    [114]刘精明.市场化与国家规制——转型期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115]刘国光、董志凯.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5-6).
    [116]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7).
    [117]凯歌壮行60年——中国工业发展述评[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8/14/content_11883089.htm
    [118]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特征[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68294/131889/134760/8089367.html
    [119]透过GDP变化看中国经济五十年结构调整不平路[EB/OL]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610/16/t20061016_8984833.shtml
    [120]赵振华.当代劳动新特点[J].科学社会主义.2003(1).
    [121]张思峰、何俊生.略论科技进步条件下劳动形式的变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10).
    [122]张泽荣.劳动价值论需要有新的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
    [123]常凯.关于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的界定与特点[J].工会理论与实践.1997(2).
    [12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2/Nov/233921.htm
    [125]蔡向东.后人口转变时期中国人口政策的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2(6).
    [126]《人口研究》编辑部.新时期的老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J].人口研究.2011(4).
    [127]中共教育部党组.人民教育奠基中国——新中国60年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伟大成就[J].求是.2009(19).
    [128]胡鞍钢.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本大国:1980-2000年[J].中国人口科学.2002(5).
    [129]周振华.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群体[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4).
    [130]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7).
    [131]董筱丹等.宏观经济波动视角下的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探索.2013(2).
    [132]成德宁.人口素质的提高与中国经济起飞[J].经济评论.1996(4).
    [133]刘冰等.劳动关系视角下的就业流动意向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34]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135]Diana Farrell, Andrew Grant.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EB/OL].http://www.docin.com/p-23917993.html.
    [136]于桂兰、宋冬林.我国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与劳动争议关系的实证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
    [137]罗凯.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分省数据证据[J].经济科学.2006(4).
    [138]王玉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产权的思想[J].经济评论.1998(4).
    [139]我国农村教育三大症结[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3-09/19/content_1089107.htm
    [140]宗寒.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原因透视[J].中州学刊.2005(4).
    [141]童大焕.涨薪民企责无旁贷[EB/OL].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mssd/20101105/2830495.shtml
    [142]郭正模、何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比重的机制完善与制度重构[J].理论与改革.2011(1).
    [143]朱沁夫.论劳动力价值——从劳动力再生产的角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1(9).
    [144]李实.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主要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1(4).
    [145]常兴华等.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25).
    [146]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07).
    [147]丁建定.科学技术进步与当代美国就业机会的变化[J].自然辨证法通讯.2007(1).
    [148]劳动力价值被严重低估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04-29.
    [149]崔鹏.高级技工哪里找[N].人民日报.2009-11-02.
    [150]赵振华.收入分配的突出问题与改革重点[N].学习时报.2012-10-08.
    [151]城乡收入差距,何处“破题”?[N].光明日报.2013-07-19.
    [152]白天亮.相同工作收入最高差10倍,按劳还是按身份分配?[N].人民日报.2007-07-16.
    [153]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N].人民日报.2010-09-17.
    [154]Sala-i-Martin, Xavier et al.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2010-2011[R]. World EconomicForum, Geneva: Switzerland.2010.
    [155]Donovan,T.N. Royal Commission on Trade Unions and Employees’ Associations[M].London:HMSO.1968.
    [156]S. Bowles, H. Gintis. The Problem with Human Capital Theory–A Marxiam Critiqu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5(2).
    [157]G. J. Papagiannis, S. J. Klees, R. N. Bickel.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EducationalInnovation[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2(2).
    [158]Card David, Krueger Alan B. Myth and Measurement: The New Economics of the Minimum Wag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59]Deng Quheng. Earnings Differential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J]. Chinese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07(2).
    [160]Hammermesh, Daniel S. Minimum Wages and the Demand for Labor[J]. Economic Inquiry.1982(20).
    [161]Smith, Ralph E, Vavrichek, Bruce. The Mobility of Minimum Wage Workers[J]. Industrial andLabor Relations Review.1992(46).
    [162]William Easterly. The Middle Class Consensu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Growth.2001(6).
    [163]Theodore W. Schultz. Investing in People. 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Quality[M].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164]M.Piore, C.Sabel. 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 Possibilities for Prosperity[M]. New York: BasicBook.1984.
    [165]Daniel M. Hausman. Essays on Philosophy and Economic Methodolog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66]Streeten, P. P. Human Development: Means and End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
    [167]Bentolina S, Saint-Pauig. Explaining Movements in Labor Share[J]. Contributions toMacroeconomics.2003,3(1).
    [168]Forbes Kristin J. A Re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