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藏世界:华严学的净土信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华藏世界:华严学的净土信仰——从东汉到唐宋》旨在梳理华藏世界成为中土佛教徒终极目标的历程。主要有两方面的收获:一方面在千年积淀中梳理出华严学的净土信仰丰富的变化历程。二方面是发掘其不变的宗旨。同时解答两个问题:第一、华严学本身的净土信仰是什么?与其他净土信仰(如弥陀净土)有何相关与区别?第二、华藏世界具备什么样的特质使其流传千百年,迄今仍备受信众崇敬?
     学界向来关注的中国净土信仰主要有三类:一、弥陀净土信仰,二、弥勒天宫问法信仰,三、华严与弥陀信仰融合历程。而在华严学研究方面,则多从“义学”角度探究,较少从“净土信仰”的角度切入。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有三项特点:第一,突破以前研究“华严与净土融合”的框架,直接探索华严净土信仰。第二,突破以前单纯研究翻译经典和注疏典籍的局限,把经典与不同时代的人物以及实物遗存结合起来研究,视野更为广阔。第三,从人文关怀的视角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积淀的宗教文化遗产,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具体作法如下:先还原佛教本身对净土的定义,再结合形而上的义学体系与具体的净土信仰,运用此“义理与信仰”不二的新视角,加以参照行者生平与临终的理想归宿。以此方法助于发掘中国华严学中的净土信仰发展历程与不变之信仰宗旨,乃至于佛教徒的终极世界观与宇宙观,现世修炼与来世追求等信仰生活。
     本文内容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净土类别与华藏世界义:从人文关怀、宗教比较及佛教净土要义等宏观的框架中,逐步聚焦到本文探讨中心。依序为探讨“追求理想归宿”的本质、比较佛教净土与天国等其他宗教的理想归宿,剖析佛经净土义三面向(表象、真相、实质)与净土说法五类型(他方、人间、悲愿、唯心、法界),归纳行者净土信仰有三类型(往生、建设、当下),最后是界说“华严净土信仰”。
     第二章《华严》典籍净土义的译介历程:华藏世界义的初现、此义的开显、此义增进往生净土义等三时期。
     第三章中国华严净土信仰历程:以华严学四时期(《华严经》译介、《华严》经论研究、华严立宗、华净禅融合)的程序为时间纵轴,梳理出华严净土信仰有四阶段的历程,即华藏实相世界观的酝酿、发展、成熟及圆融等四阶段。
     最后以两大历程综理(华严典籍译介与华严净土信仰)、三大信仰特色(生命时空无碍、修行取向无碍、利他实践无碍)及圆融无碍精神等三方面总结本文研究。结论有:1.《华严》具备佛经净土三面向与净土说法五类型,故华严净土信仰能够涵盖净土信仰三类型,因而流传迄今。2.《普贤行愿品》发挥的关键作用具有两面性:贤净融合纽带与华藏世界观成熟标志。3.华严法界圆融净土信仰继续被禅门宗师发扬光大。4.从“法界人中像的题名演进”到“莲华藏世界海图”的出现,华严图像由“一即一切”的佛身含藏法界表现形式,扩大为宇宙全景。5.华藏世界义不仅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也赋予中国育德体系超然性意义与实践系统,在历代社会的和谐关系构建与改革进步作出贡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等诸多创新论点。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discover the course of the Lotus Treasury World into becoming the Buddhists’ultimate aim. Two main aspects gained from the study are the changing course of the Huayan Pure Land faith during the thousand-year accumulation and its unchanging aim. The study also sought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is the faith of Huayan Pure Land itself and what is the correl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t and other faiths of Buddha lands, such as the Amitabha Pure Land? 2) What characteristics does the Lotus Treasury World have that have allowed the faith to circulat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still be esteemed by Buddhists today?
     Academic research about Pure Land faith is usually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the Amitabha Pure Land, the Maitreya Pure Land, and the fusion history between Huayan and Amitabha Pure Land.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Huayan usually cares more about metaphysical analysis than concrete Pure Land faith. Based on pre-academic research, the present study tries another approach which gives it three fingerprints: 1) Breaking through the study frame of fusion between Huayan and Pure Land to directly research Huayan Pure Land Belief. 2)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s of the mere study of sutra translation and exegesis to research by combining sutra, practitioners in different times, and historical relics for a broadening view. 3) From the humanistic angle to observe the accumulation of relig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times with positiv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e practice is as follows: First, restoring the definition of Pure Land in Budddhism, second, researching by the combined angle of the metaphysical analysis and the concrete Pure Land faith, and then taking the ideal reborn place of Huayan practitioners’choice at ordinary times and approaching their ends as reference. Through this new method, it is helpful to find not only the developing course and unchanging aim of Pure Land faith in Chinese Huayan study, but also the ultimate worldview, life practice and the next life pursuing of Buddhists.
     This text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Chapter 1 Pure Land Categories and Lotus Treasury World Meaning: Looking gradually into from the macroscopic frame of humanistic concern, religious comparison and Buddhist Pure Lands’central meaning to the focus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 in order: discovering the essence of pursuing the ideal reborn place, comparing the Buddhist Pure Land and other religious ideal places, such as the Kingdom of Heaven, analyzing three aspects of Pure Land meaning in the Buddhist sutras (representation, reality, essence) and five categories of its preaching (world elsewhere, man’s world, compassion vow, mind only, reality realm), generalizing Buddhist practitioners’Pure Land faith into three patterns (being reborn, development, present moment), and last defining Huayan Pure Land Belief.
     Chapter 2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 and Exegesis of Huayan sutra: three developing periods of Huayan Pure Land meaning―its sprout, its manifestation and its enriching to be reborn in Pure Land.
     Chapter 3 The Course of Huayan Pure Land Belief in China: taking the four developing periods of Huayan study(the translation and exegesis of Huayan sutra, the study of Huayan sutra and explanatory treatise, the foundation of Huayan school, the fusion of Huayan, Amitabha, and Ch’an)as the time ordinate axis, to generalize the four progressive phases of Huayan Pure Land beliefs (Lotus Treasury Reality worldview incubating, growing, maturing and mutually interpenetrating without obstruction).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analyzing the course of Huayan Sutra translation and its Pure Land belief together, its three belief qualities (infinite space-time of life, boundless orientation of Buddhist practice, endless practice of altruism) and its spirit of mutual interpenetration without obstruc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lead to the following innovative points: 1) The reason why Huayan Pure Land belief is still circulating to date is that the Huayan sutra has three aspects of Pure Land meaning and five categories of preaching and thus it contains three patterns of practitioners’Pure Land faith. 2) The key role of the Chapter on the Practical Vows of Samantabhadra from the Huayan sutra has dual character– the fusion bond between Huayan and Amitabha Pure Land, and the mature mark of Lotus Treasury Worldview. 3) Ch’an masters still carry forward mutual unobstructed Pure Land faith of Huayan Reality. 4) From the evolutionary naming of Dharma-realm Buddha statue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Oceanic Contemplation Picture of the Lotus Treasury World, the Huayan images enlarge the expressive form of the Dharma-realm in Buddha’s body symbolizing“one is everything”to the universe panorama. 5) Lotus Treasury worldview not only influences Chinese Buddhism profoundly, but also endows the Chinese moral cultivation system with transcendent significance and a practice system, thus it contributes to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nd progressional reform of the society for generations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world today, etc.
引文
①《六十华严·普贤菩萨行品》卷33:“一一微尘中,有无量佛剎,一中知无量,无量中知一。”《大正藏》卷9,第609页。
    ①李静杰:《卢舍那法界图像研究简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2期。
    ①相关主题在1995年已刊出。《弗利尔美术馆藏北周石造交脚弥勒七尊像略考-光背僧伽梨线刻素画研究史上的一些问题》,《艺术学》第十五期,艺术家出版社,1995年3月,第63-94页。
    ①参见《简明大英百科全书》第12册,台湾中华书局,1991年第二版,第134页。
    ②荣格(Carl Gustav Jung):《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的家园》,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③保罗·田立克:《信仰的动力》(DANAMICS OF FAITH),鲁燕萍译,台北:桂冠,1994年,第3、91页。
    ④参见拙作:《生财有道:佛教的经济伦理观裨益世俗理性经济生活》,《社会理论》第四辑(宗教与社会),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
    ②《敕修百丈清规》卷2:“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众等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大正藏》卷48,第1121页。
    ③北宋杨亿述《无相大师行状》,《永嘉证道歌》卷1,《大正藏》卷48,第397页。
    ①魏道儒:《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7月,第365页。
    ②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年4月三版,第2页。
    ①东汉支谶译《道行般若经》卷9:“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皆从般若波罗蜜出生。菩萨欲得佛道者,当学六波罗蜜。何以故?六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佛语阿难:‘嘱累汝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者,佛不可尽经法之藏,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皆从六波罗蜜出生。’”《大正藏》卷8,第469页。
    ②魏道儒:《〈兜沙经〉与华严学的开端》,《佛学研究》,1994年。及魏道儒:前引书,第2-3页。
    ③《兜沙经》卷1:“诸菩萨诸天人民皆持佛威神,相视如迎,相见。”《大正藏》卷10,第446页。
    ④《兜沙经》卷1:“一切诸佛威神恩,诸过去当来今现在亦尔……不可计佛处,不可计法处,不可计诸大十方人民处,不可计佛剎处,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等所出生也。”前引书,第445页。
    ⑤参见魏道儒:《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7月。
    ⑥《四十华严》卷40:“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
     ①“此为一佛剎,号曰忍世界。释迦文佛,分身百亿,悉遍其中。于时天人,覩众小国,诸佛菩萨,若近相见。”《大正藏》卷10,第447页。
    ②《佛说菩萨本业经》,同前引,第448- 449页。
    ①澄观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1世主妙严品》卷1:“初地云:一地之中,具摄一切诸地功德,信该果海。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大正藏》卷35,,第504页。
    ①《开元释教录》卷11,《大正藏》卷55,第589-590页。
    ②魏道儒:前引书,第21页。
    ③《大正藏》卷10,第999页。
    ①《八十华严》卷53,《大正藏》卷10,第282页。
    ③成一老和尚:《华严一乘净土观》,《华严文汇》,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第680页。
    ④《法光》第151期,2002年4月。
    ⑤《八十华严.世界成就品》卷7,《大正藏》卷10,第37页。
    ⑥《八十华严.初发心功德品》卷17,《大正藏》卷10,第95页。
    ①《大正藏》卷35,第942页。
    ②《八十华严》卷3 ,《大正藏》卷10,第15页。
    
    ①《八十华严》卷19 ,《大正藏》卷10,第105页。
    
    ①《维摩诘经》卷3:“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大正藏》卷14,第557页。
    ②《维摩诘经·佛国品》卷1:“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前引书,第538页。
    
    
    ①《佛国品》卷1,前引书,第538页。
    ②《维摩诘经·7观众生品》卷2,前引书,第548页。
    ①古代印度计算时间的单位,泛指极长的时间。在印度,通常以之为梵天的一日,即人间的四亿三千二百万年。佛教则视之为不可计算的极长时间。参见《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②《八十华严·5华藏世界品》卷8,《大正藏》卷10,第39页。
    ①《大正藏》卷55,第11页。
    ②前引书,第67页。
    ③《开元释教录》卷3属总录中东晋、苻秦两录。
    ④《大正藏》卷55,第505页。
    ⑤前引书,第621、623页。
    ⑥《大正藏》卷55,第668页。
    ⑦前引书,第697页。
    ⑧《大正藏》卷55,第744、745页。
    ①《大正藏》卷55,第1124页。
    ②《大正藏》卷55,第699页。
    ③《卍新纂续藏经》卷74,第869頁。
    ⑤《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藏》卷14,第668頁。
    ②《大正藏》卷25,第756页。
    ③《六十华严经》卷60,《大正藏》卷9,第788页。
    
    ①《花严经文义纲目》:“经来不尽故无流通。又释此经总无流通。”《大正藏》卷35,第501页。
    ②澄观疏五祖宗密钞《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2,《卍新纂续藏经》卷5,第253 - 254页。
    
    ②见《华严经传记》卷一此条下注。魏道儒先生认为虽然《内典录》卷二说此经为“《华严·十地品》”,但若是十地品篇幅应不止一卷,故应以法藏判定为准。魏道儒:前引书,第9页。
    ③参见宿白:《南朝龛像遗迹初探》,《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第403页。
    ④参见《印顺吕澄佛学辞典》。
    ⑤魏道儒:前引书,第48页。
    ⑥《高僧传》卷4,《大正藏》卷50,第349页。
    ①僧佑:《出三藏记集》卷2:“其古品以下至内藏百品凡九经,安公云:似支谶出也。”《大正藏》卷55,第6页。
    ②《出三藏记集》卷9,前引书,第62页。
    ③参考魏道儒:前引书,第48-50页。
    ④《出三藏记集》卷9,前引书,第62页。
    ⑤《出三藏记集》卷15,《大正藏》卷55,第109页。
    ①《高僧传》卷5:“习凿齿与谢安书云……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大正藏》卷50,第352页。
    ②参考《佛光大辭典》。
    ③《续高僧传》卷29,《大正藏》卷50,第692页。
    ④释印海译,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年3版,第14页。
    ⑤《高僧传》卷2:“至符坚建元十三年,岁次丁丑正月,太史奏云:‘有星见于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释道安。将非此耶?’即遣使求之。”前引书第331页。
    ①《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1,《大正藏》卷45,第122-123页。
    ②这里所说的十住菩萨,指的是《华严》菩萨五十二位阶里面(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个十菩萨位阶中,最后的十地菩萨。
    ③《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1:“如《十住经》中说,菩萨坐道场欲作佛,尔时十方佛口中放光明,来入其顶。是菩萨实时,深入无量三昧、诸佛三昧、陀罗尼解脱等,通达过去未来劫数。无量劫为一劫,一劫为无量劫。一微尘为无量色,无量色为一微尘。分别无量十方三世国土名号,及众生名字、行业、因缘、本末、种种解脱道门次第。以一心(念)相应慧,通达一切法,得无碍解脱,名之为佛。无碍解脱是佛法之根本。”《大正藏》卷45,第125-126页。
    ④高峰了州:《华严思想史》,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79年,第53-54页。
    ⑤《大正藏》卷50,第356页。
    ⑥注经时间推算根据《高僧传》载他与昙翼、殷仲堪同时,并参考高峰了州:前引书,第53页。
    
    
    ①魏道儒:前引书,第51页。
    ②魏道儒:前引书,第54页。
    ③《大正藏》卷50,第334页。
    
    ①《高僧传》卷2,《大正藏》卷50,第335页。
    ②《高僧传》卷6,同前引,第359页。
    ③《高僧传》卷2,同前引,第335页。
    ④《高僧传》卷2,同前引,第335页。
    ①《华严经传记》卷1,《大正藏》卷51,第154页。
    ②《大正藏》卷49,第267页。
    ③《大正藏》卷51,第128页。
    ④《卍新纂续藏经》卷78,第117页。
    ⑤上海书店,1991年第1版,第365-371页。
    ⑥《高僧传》卷2,《大正藏》卷50,第335页。
    ①《出三藏記集》卷9,《大正藏》卷55,第6页。
    ②《出三藏记集》卷9:“顷鸠摩耆婆宣马鸣所述乃有此业。虽其道未融,盖是为山于一篑。”《大正藏》卷55,第65-66页。
    ③《出三藏记集》卷9,《大正藏》卷55,第66页。
    ④在《出三藏记集》卷2载此经为佛陀跋陀罗于晋元熙二年岁在庚申于道场寺译出④,卷9载此经后记:《大正藏》卷55,第67页。
    
    
    ①“可见自晋迄陈,南方信奉无量寿与弥勒并无门户之分。”“死后到西方与今世会龙华可一并获得。”参见宿白:《南朝龛像遗迹初探》,《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第402-403页。
    ②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4页。
    ①关于玄高曾经受学于觉贤的专题深入论证,可参见徐文明:《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北京]《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第101-110页。
    ②《大正藏》卷50,第400页。
    ③《高僧传》卷11:《大正藏》卷50,第397页。
    ④《高僧传》卷11:《大正藏》卷50,第397页。此忏法录入隋灌顶《国清百录》卷一,在后世所行忏法又取名为《金光明三昧忏》。
    ⑤《金光明经》卷1《3忏悔品》,《大正藏》卷16,第337页。
    
    
    ①此段参见《高僧传》卷8《玄畅传》与卷11《玄高传》。
    ②高峰了州:前引书,第56页。
    ‘边国人未有经,便闇与理合,岂不妙哉!’”《大正藏》卷50,第360页。
    
    ①《大正藏》卷51,第158页。
    ②《大正藏》卷10,第875页。
    ①求那跋陀罗生平参见《高僧傳》卷3,《大正藏》卷50,第344-345页。昙无竭生平参见同卷,第338-339页。
    ②参考魏道儒:前引书,第50-51页。
    ①参见[日]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第81-82頁。
    ②李裕群:前引书,第191页。
    
    ①魏道儒:前引书,第108-113页。
    ②唐道宣:《续高僧传》卷25,《大正藏》卷50,第654页。
    ③《大正藏》卷49,第276页。
    ④魏道儒:前引书,第112页。
    ⑤《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十种净土章》卷1,《大正藏》卷45,第541页。
     ①参见邱高兴:《华严净土念佛思想的三种形态》,《慈光禅学学报》,第2期。
    ②《八十华严》卷47,《大正藏》卷10,第250页。
    ①《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僧璨>,船庵:《三祖僧璨禅师》(摘自《现代佛教学术丛刊》{3})。禅师,立三宗三教,和会祖教,一际融通。”《大正藏》卷48,第614页。
    ①《大正藏》卷48,第612-613页。
    ②大慧宗杲禅师集并著语:《正法眼藏》卷1,《卍新纂续藏经》卷67,第560,578页。
    ③宋志磐:《佛祖统纪》卷42,《大正藏》卷49,第390页。
    ①宋虎丘山门人紹隆等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10,《大正藏》卷47,第758-759页。
    ②《正法眼藏》卷3,《卍新纂续藏经》卷67,第620页。
    ③《正法眼藏》卷1,前引书,第564页。
    ④参见开济:《华严禅: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6月。
    ⑤参见《中台禅寺建筑理念及特色》。惟觉老和尚:《见性成佛》,财团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会,2003年二版,第221-222页。
    
    ①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卷48,第352页。
    ②参见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③参见杜继文为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所作序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东汉]《人本欲生经》,安世高译,《大正藏》卷1。
    [东汉]《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安世高译,《大正藏》卷1。
    [东汉]《阴持入经》,安世高译,《大正藏》卷15。
    [东汉]《佛说鬼问目连经》,安世高译,《大正藏》卷17。
    [东汉]《佛说处处经》,安世高译,《大正藏》卷17。
    [东汉]《佛说舍利弗悔过经》,安世高译,《大正藏》卷24。
    [东汉]《大比丘三千威仪》,安世高译,《大正藏》卷24。
    [东汉]《道行般若经》,支娄迦谶译,收于《大正藏》卷8。
    [东汉]《佛说兜沙经》,支娄迦谶译,《大正藏》卷10。
    [东汉]《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支娄迦谶译,《大正藏》卷12。
    [东汉]《般舟三昧经》,支娄迦谶译,《大正藏》卷13。
    [曹魏]《佛说无量寿经》,三藏康僧铠译,《大正藏》卷12。
    [吴]《佛说菩萨本业经》,支谦译,《大正藏》卷10。
    [吴]《佛说维摩诘经》,支谦译,《大正藏》卷14。
    [西晋]《渐备一切智德经》,竺法护译,《大正藏》卷10。
    [西晋]《菩萨十住经》(《菩萨十住行道品》),竺法护译,《大正藏》卷10。
    [西晋]《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竺法护译,《大正藏》卷10。
    [西晋]《佛说如来兴显经》,竺法护译,《大正藏》卷10。
    [西晋]《度世品经》,竺法护译,《大正藏》卷10。
    [西晋]《佛说弥勒下生经》,竺法护译,《大正藏》卷14。
    [西晋]《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聂道真译,《大正藏》卷14。
    [后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卷8。
    [后秦]《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卷9。
    [后秦]《庄严菩提心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卷10。
    [后秦]《佛说阿弥陀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卷12。
    [后秦]《维摩诘所说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卷14。
    [后秦]《佛說首楞严三昧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卷15。
    [后秦]《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卷24。
    [后秦]龙树:《大智度论》,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卷25。
    [后秦]龙树:《十住毘婆沙论》,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卷26。
    [后秦]《十住断结经》,竺佛念译,《大正藏》卷10。
    [东晋]《达摩多罗禅经》,佛陀跋陀罗译,《大正藏》卷15。
    [东晋]《观佛三昧海经》,佛陀跋陀罗译,《大正藏》卷15。
    [东晋]《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佛驮跋陀罗译,《大正藏》卷9。
    [东晋]《文殊师利发愿经》,佛陀跋陀罗译,《大正藏》卷10。
    [西秦]《罗摩伽经》,圣坚译,《大正藏》卷10。
    [北凉]《悲华经》,昙无谶译,《大正藏》卷3。
    [北凉]《金光明经》,昙无谶译,《大正藏》卷16。
    [北魏]《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大方广十地经》),吉迦夜译,《大正藏》卷10。
    [北魏]世亲菩萨:《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菩提流支译,《大正藏》卷26。
    [刘宋]《弥勒上生经》,诅渠京声译,《大正藏》卷14。
    [刘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畺良耶舍译,《大正藏》卷12。
    [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大正藏》卷55。
    [梁]《大乘起信论》,真谛译,《大正藏》卷32。
    [北魏]《信力入印法门经》昙摩流支译,《大正藏》卷10。
    [梁]宝唱:《比丘尼传》,《大正藏》卷50。
    [梁]慧皎:《高僧传》,《大正藏》卷50。
    [隋]净影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卷37。
    [隋]天台智者大师:《普贤菩萨发愿文》,《卍新纂续藏经》卷55。
    [隋]《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闍那崛多譯,《大正藏》卷10。
    [隋]法经等撰:《众经目录》,《大正藏》卷55。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大正藏》卷49。
    [隋]彦琮:《众经目录》,《大正藏》卷55。
    [隋]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卷50。
    [唐]杜顺:《华严五教止观》,《大正藏》卷45。
    [唐]杜顺:《华严法界观门》,宗密注《注华严法界观门》,《大正藏》卷45。
    [唐]智俨:《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大正藏》卷35。
    [唐]智俨:《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大正藏》卷45。
    [唐]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門》,《大正藏》卷45。
    [唐]《显无边佛土功德经》玄奘译,《大正藏》卷10。
    [唐]《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玄奘译,《大正藏》卷14。
    [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卷50。
    [唐]靖迈《古今译经图纪》,《大正藏》卷55。
    [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大正藏》卷55。
    [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般若译,《大正藏》卷3。
    [唐]《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提云般若译,《大正藏》卷10。
    [唐]《大方广佛华严修慈分》,提云般若译,《大正藏》卷10。
    [唐]明佺等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大正藏》卷55。
    [唐]《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卷10。
    [唐]《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卷10。
    [唐]《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卷10。
    [唐]《大方广普贤所说经》,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卷10。
    [唐]《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菩提流志译,《大正藏》卷20。
    [唐]《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般剌密帝译,《大正藏》卷19。
    [唐]杜顺:《华严五教止观》,《大正藏》卷45。
    [唐]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门》,《大正藏》卷45。
    [唐]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卷35。
    [唐]法藏:《花严经文义纲目》,《大正藏》卷35。
    [唐]法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述》,《大正藏》卷45。
    [唐]法藏集:《华严经传记》,《大正藏》卷51。
    [唐]法藏:《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卍新纂续藏经》卷58。
    [唐]李通玄:《华严经决疑论》(《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大正藏》卷36。
    [唐]李通玄:《新华严经论》,《大正藏》卷36。
    [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卷55。
    [唐]《普贤菩萨行愿赞》,不空译,《大正藏》卷10。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大正藏》卷35。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正藏》卷36。
    [唐]澄观:《三圣圆融观门》,《大正藏》卷45。
    [唐]《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大正藏》卷85。
    [唐]《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大正藏》卷85。
    [唐]《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般若译,《大正藏》卷10。
    [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大正藏》卷55。
    [唐]澄觀疏宗密钞:《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卍新纂续藏经》卷5。
    [唐]宗密注:《注华严法界观门》,《大正藏》卷45。
    [唐]白居易:《华严经社石记》,高丽义天集《圆宗文类》卷22,《卍新纂续藏经》卷58。
    [唐]日本安然集《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大正藏》卷55。
    [唐]新罗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大正藏》卷50。
    [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大正藏》卷50。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大正藏》卷51。
    [宋]杨亿:《无相大师行状》,《永嘉证道歌》卷1,《大正藏》卷48。
    [宋]杨杰:《净土十疑论序》,《大正藏》卷47。
    [宋]祖琇:《隆兴编年通论》,《卍新纂续藏经》卷75。
    [宋]义和:《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宗晓编:《乐邦文类》卷2,《大正藏》卷47。
    [宋]志磐:《佛祖统纪》,《大正藏》卷49。
    [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卷48.
    [元]东阳德辉编:《敕修百丈清规》,《大正藏》卷48。
    [明]仁潮集:《法界安立图》,《卍新纂续藏经》卷57。
    [明]如馨:《经律戒相布萨轨仪》,《卍新纂续藏经》卷60。
    [明]性祇:《毗尼日用录》,《卍新纂续藏经》卷60。
    [清]戒显订阅济岳彚笺:《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卍新纂续藏经》卷60。
    [清]读体汇集:《毗尼日用切要》,《卍新纂续藏经》卷60。
    [清]彭際清:《华严念佛三昧论》,《卍新纂续藏经》卷58。
    [清]咫观:《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卍新纂续藏经》卷74。
    承天禅寺编:《广公上人事迹续编》(附开示录·行持语录),http://www.fofaseng.cn/books/0001.htm。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
    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杜斗城辑编:《正史佛教资料类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5月。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3月。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范观澜主编:《华严文汇》(上下册),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
    焦德森主编:《北朝摩崖刻经研究.续》,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003年。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开济:《华严禅: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6月。
    赖品超、学愚主编:《天国、净土与人间:耶佛对话与社会关怀》,中华书局,2008年9月。
    李崇智编著:《中国历代年号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重印。
    李富华、何梅:《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李珍华,周长楫主编:《汉字古今音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1月。
    卢辅圣主编:《中国南方佛教造像艺术》(朵云第60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6月。
    吕澂:《印度佛教史略》,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5年。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 1979(1995第5次印刷)。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重印版。
    青州市博物馆编著:《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11月。
    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重印。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1-3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
    释觉醒:《清净国土:佛教净土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
    释圣严等著:《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论文集汇编1》,法鼓文化,1998年。
    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1981年1月。
    王颂:《宋代华严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
    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
    魏道儒主编:《普贤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惟觉老和尚:《见性成佛》,财团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会,2003年二版。
    夏名采:《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 2004年。
    贤度法师编著:《华严净土思想与念佛法门》,台北:华严莲社,2001年4月。
    严更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杨曾文、方广錩编:《佛教与历代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中国佛协会编:《中国佛教》四册,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年。
    邹振亚主编:《北朝摩崖刻经研究》,齐鲁书社,1991年12月。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德]马克斯·韦伯:《印度的宗教》,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1996。
    [德]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2000。
    [美]保罗·田立克:《信仰的动力》(DANAMICS OF FAITH),鲁燕萍译,台北:桂冠,1994年。
    [美]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主编:《情绪疗愈(Healing Emotions)》,李孟浩译,台北县:立绪文化,1998年初版。
    [美]Mark Epstein, 1998, Going to Pieces Without Falling Apart, NY:Broadway.
    [日]川田雄太郎.中村元等著:《华严思想》,李世杰译,台北:法尔出版社1989年。
    [日]高峰了州:《华严思想史》,释慧岳译,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79年。
    [日]龟川教信:《华严学》,释印海译,佛光经典丛书第1163册,佛光出版社,1997年。
    [日]木村清孝:《中国华严思想史》,李惠英译,台北:东大图书出版社,1996年初版。
    [日]平川彰:《印度佛教史》,庄昆木译,商周出版社,2002年10月。
    [日]松本三郎:《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日]藤田宏达等:《净土教思想论》,释印海译,严宽祜基金会,2003年12月。
    [日]望月信亨:《净土教概论》,释印海译,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52冊,台北:华宇出版
    社,1987年9月初版。
    [日]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释印海译,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年4月三版。
    [日]中村薰:《中国华严净土思想的研究》,京都:法藏馆,2001年3月。
    [日]中岛隆藏等:《亚洲佛教思想论》,释印海译,严宽祜基金会,2003年12月。
    [瑞士]荣格:《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的家园》,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
    [英]渥德尔:《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陈敏龄:《西方净土的宗教学诠释》,《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年。
    陈维峰于《五、六世纪卢舍那造像称名意向的诠释——关于方法论的思考》,《艺术学》22
    期,台北: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2006年。
    成一老和尚:《华严一乘净土观》,《华严文汇》,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
    蔡彦仁主讲《什么是宗教?──宗教哲学》,《香光庄严》编辑组整理,《香光庄严》第47期,1996年9月。
    道昱:《隋唐初期禅观对西方净土法门的影响》(上)(下),普门学报第21、22期,2004年。
    道证法师主讲:《清莲飘香》,莲乡记。见承天禅寺编:《一代高僧──广钦老和尚语录》(转载自莲音学刊第八期),第393-442页。
    杜继文:《中国佛教的净土观念和社会改革观念》。释圣严等著:《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论文集汇编1》,法鼓文化,1998年。
    杜继文:《中国佛教宗派的个性》,《宗风》春之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段新龙:《<普贤行愿品>如何成为净土宗之根本经典》,《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方立天:《弥陀净土理念:净土宗与其它重要宗派终极信仰的共同基础》,《学术月刊》, 2004年第11期。
    高明道:《漫谈华严中的净土》,《法光》第151期,2002年4月。
    郭绍林:《唐代佛典在士大夫中流传的情况》,《史学月刊》,1986年第3期。
    何梅:《汉文大藏经概述》,《法音》,2005年第3期(总第247期)。
    华方田:《普贤菩萨与中土弥陀信仰》,魏道儒主编:《普贤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黄炳章:《房山石经静琬刻成<涅槃经>题记残石考》,《法音》,1990年第9期。
    黄炳章:《房山石经武德八年题记残石考》,《法音》,1999年第10期。
    赖鹏举:《唐代莫高窟的多重“华严”结构与“中心坛场”的形成》,圆光佛学学报第7期, 1999年12月。
    赖文英:《唐代安西榆林25窟之卢舍那佛》,《圆光佛学学报》第四期,1999年12月。
    李富华:《佛教典籍的传译与中国佛教宗派》,《中华佛学学报》,1999年7月第12期。
    李富华:《华严经与普贤菩萨思想》,《佛学研究》,1999年第8期。
    李静杰:《卢舍那法界图像研究》,《佛教文化》增刊,1999年11月。
    李静杰:《卢舍那法界图像研究简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2期。
    李静杰:《北齐到隋时期卢舍那法界佛像的图像解释》,《艺术学》22期,台北: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2006年。
    李玉珉:《法界人中像》,《故宫文物月刊》第11卷第1期,1993年。
    李玉珉:《宝山大住圣窟初探》,《故宫学术季刊》,第16卷第2期,1998。
    林保尧:《弗利尔美术馆藏北周石造交脚弥勒七尊像略考-光背僧伽梨线刻素画研究史上的一些问题》,《艺术学》,1995.03第十五期。
    梁丰:《从房山石经题记看唐代的邑社组织》,吕铁钢主编:《房山石经研究》第3册,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初版。
    廖明活:《净影寺慧远的净土思想》,《中华佛学学报》,1995年7月第8期。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1993年修订版。
    彭杰:《新疆库车新发现的卢舍那佛像刍议》,《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
    邱高兴:《华严净土念佛思想的三种形态》,《慈光禅学学报》(2001年两岸禅学研讨会专辑),2001年第2期。
    任继愈:《汉传佛教与东方文化》,《中华佛学学报》,1999年7月第12期。
    释见辟:《生财有道:佛教的经济伦理观裨益世俗理性经济生活》,《社会理论》第四辑(宗教与社会),2008。
    宿白:《南朝龛像遗迹初探》,《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石朝颖:《禅学与哲学的心理疗养》,普门学报第三期,2001年5月。
    王公伟:《从弥勒信仰到弥陀信仰──道安和慧远不同净土信仰原因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4期。
    王公伟:《中国佛教净土宗的思想发展历程探析》,《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4期。
    王孺童:《别时意趣本义探源──别时意趣与凈土教(一)、(二)》,《法音》,2005年第5期
    (总第249期)、2005年第9期(总第253期)。
    魏道儒:《东晋南北朝华严学的发展趋向》,《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1期。
    魏道儒:《〈兜沙经〉与华严学的开端》,《佛学研究》,1994年刊。
    魏道儒:《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为例》,《中华佛学学报》,2000年第13期。
    徐文明:《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北京]《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杨白衣:《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华冈佛学学报第8期,1985年10月。
    杨维中:《<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普门学报》第26期,2003年3月。
    杨曾文:《道绰、善导和唐代净土宗》。蓝吉富主编:《中印佛学泛论──傅伟勋教授六十大寿祝寿论文集》,1993年出版。
    姚长寿:《净土三经与净土五经》,《佛教文化》, 1990年第2期。
    殷光明:《敦煌卢舍那法界图像研究之一、二》,《敦煌研究》总第70、71期,2001、2002年。
    赵立春:《邺城地区新发现的慧光法师资料》,《中原文物》2006年第1期。
    [韩]朴亨国:《人中像名称-吉村<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的研究>的再检讨》,《密教研究》,第16号,1997。
    [美]Claudia Kalb ,“Buddha Lessons”, Newsweek , Vol. 144, No. 13. Sep. 27, 2004, pp.48- 51.
    [日]高崎直道:《华严思想的展开》(摘录自《世界佛学名著译丛》{61}),《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日]吉村怜:《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的研究》,贺小萍译,《敦煌研究》第3期,1986年。
    [日]吉村怜:《卢舍那法界人中像再论——华严教主卢舍那仏と宇宙主的释迦仏》,《佛教艺术》第242号,1999年。
    [日]镰田茂雄:《华严思想的接受形态──中国、朝鲜、日本华严的特点》,《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
    [日]平川彰:《净土的现代意义》,《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论文集汇编1》,法鼓文化,1998年。
    [日]桐谷征一:《房山雷音洞石经考》,学凡译,吕铁钢主编:《房山石经研究》第2册,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初版。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台北:佛光出版社,2000年,光盘第2版。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佛教电脑资讯库功德会提供电子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光盘1.2版。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县: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
    佛学数字图书馆暨博物馆,http://buddhism.lib.ntu.edu.tw/。
    《数字典藏联合目录》,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http://中华佛教网.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