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1937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度假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中国近代以避暑为特征的度假旅游曾繁盛一时,但学术界对此重要现象关注较少,更缺乏全面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多方收集的研究资料,以近代中国避暑度假(1895—1937)为研究对象,结合宏观的历史背景,沿着避暑者结构及规模变化,避暑地性质变迁两条主线开展研究,以期全面勾勒近代避暑度假的概貌,揭示其发展演化规律,分析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
     本文主体研究部分厘为五章:前两章以时间为序,以避暑者为体,分析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的变迁历程。其中第一章以在华西人为主体,探讨近代中国避暑度假产生的背景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近代中国避暑度假初兴历程。第二章首先考察近代华人避暑度假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其次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揭示避暑者结构变动对近代避暑度假发展的影响,并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避暑度假走向繁荣的具体特征进行探讨。第三章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重点分析基于避暑地性质变迁所引发的三种开发与管理模式对近代避暑度假发展的不同影响。第四章全面考察近代避暑地对避暑者所承担的多种功能。第五章就近代避暑度假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两方面进行探讨。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首先采用量化分析方法,评估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消费的个体水平与总体规模,考察其对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勃兴、近代避暑地城市化所起的促进作用及由此所带来的城市化问题。在社会文化效应方面,通过对避暑地复杂的主客关系剖析,构建了近代避暑地主客关系发展模型,并在此模型框架下探讨近代避暑地的文化特征。
     本文研究显示:近代中国以避暑为特征的度假旅游肇始于在华西人,在华西人-直是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最稳定的主体之一。西风东渐,民国以后,华人避暑者的加入是近代避暑度假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最主要动力。抗战爆发之前,近代中国避暑旅游发展到繁盛阶段:避暑相关出版物大量出现,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避暑地体系不断扩展与壮大,避暑度假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因避暑地性质的变迁,近代避暑地主要有三种开发与管理模式:西人类租界模式、华人自治组织模式与政府管理模式,上述不同模式与近代避暑地发展息息相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避暑地逐渐发展成为集疗养度假中心、时尚休闲中心、观光游览中心及社交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度假区,满足了避暑者多层次的需要。在主要避暑地,较大规模的避暑度假消费,促进了近代旅游业的勃兴与避暑地的城市化进程。避暑地主客交往关系复杂,历经对抗阶段、仆从阶段、维权阶段、管理与合作阶段,使避暑地呈现出旅游移民社区文化特征:西方文化侵入并占主导地位,民族文化复兴趋势及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
     最后,本文通过分析近代中国避暑度假发展的整体特征,探讨度假旅游发展的规律,为当前中国旅游业从观光到度假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Vacation tourism is the tendency and current of present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vacation tourism characterized by summer vacation tour was prosperous. However, there are only a few academic studies on such important phenomenon which even lacks overall and systemic study.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of predesessors and multiple research data,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in China from 1895 to 1937 in order to probe into its development regulations and evaluate its social significance.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and Chapter Two analyse the changing processes of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mainly focusing on summer vacation tourists with the sequence of time. Chapter One analyses background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with Westeners in China as main body of tourists and reviews its initial process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Chapter Two investigates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and developing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among Chinese people in modern history, and then,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veals the effect of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tourists on the developement of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in modern history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flourishing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in China during 1930's.
     Chapter Three, with case study, focuses on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in modern history in China based on three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s caused by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f summer resorts.
     Chapter Four is the overall investigation of multiple functions of summer resorts for the summer vacation tourists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Chapter Five probes into the social economy and cultural effects of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conomy,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collective scale of summer vacation tour consumption and to observe the promotion function for the prosperity of tourism and for the citilization of summer resorts and its problems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ultural effects, a development model of host-guest relationship is buil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st and guest in summer resorts,and therefor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 vacation resorts in modern history are discussed under the model frame.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vacation tourism characterised by summer vacation tour in modern history began with the Westerners in China, who were one of the most stable bodies of summer vacation tourists. After the Republic period and affected by Westerners,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summer vacation tourists becam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developed to the prosperous period until the Anti-Japanese war, with a lot of publications related with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Lushan as the summer resort capital of National Government then, the enlargement of summer resorts system and the popularization tendency of summer vacation tour.
     Just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 resorts, there are three models for their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early Westerner's rental model, Chinses people self-governing model and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model,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mmer resorts in modern history. Through these long processes, the summer resorts became the comprehensive multiple-function resorts with the health recuperation and vacation center, fashion and leasure center, visiting and travelling center and social activity center, which met the needs of the summer vacation tourists from different classes. In some main summer resorts, the lage scale of consumption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tourism and the citilization process in modern history.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in summer resorts between the host and guest went through the confrontation period, master-servant period, legal right maintenance period, management and cooperation period, and thereafter, the summer resorts reveale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immigration community----the incursion and dominance of western culture, the renaissance tendency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multi-cultural symbiosis and harmony.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emtn of summer vacation tourism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developing regulations of vacation tourism in order to supply the referenc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odern tourism from visiting to vacationing.
引文
①徐菊凤著:《中国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研究·前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页
    ②赵君豪:《编者言》,《旅行杂志》,1931年6期,1页
    《暑天连唱曲》,《义学》,1935年5期,835页
    ①吴正平著:《旅游心理学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年,31页
    ①佘贵棠:《中国游览事业之回顾》,《旅行杂志》,1943年7期,6页
    ②章必功著:《中国旅游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③郑焱著:《中国旅游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淑良著:《中国旅游史(近现代部分)》,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⑤彭勇著:《中国旅游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朝晖、陈蕴茜:《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夏都庐山的建设》,《民国档案》,2006年4期
    刘少虎:《米启钤开发北戴河海滨旅游景区的原因及启示》,《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4期
    费成康著:《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④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张俐俐著:《近代中国旅游发展的经济透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曹国新:《中国与西方旅游的古代、现代和后现代特征》,《旅游学刊》,2006年6期
    ③王专:《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Robert Bickers:Britain in China:Community Culture and Coloniali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anchester and New York,1999
    (?)John K. Walton:The English Seaside Resort:A Social History,1750-1914,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3
    (?)John K. Walton:The British Seaside:Holidays and Resor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0
    J Walvin, Beside the Seaside:a Social History of the Popular Seaside Holiday, Allen Lane Press,1978
    刘家明:《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2期
    马勇著:《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7-18页
    J.D.Strapp. The Resort Cycle and Second Hom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 (4), P504-516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地理科学》,2001年4期
    杨振之,郭凌、蔡克信:《度假研究引论——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借鉴》,《旅游学刊》,2010年9期
    徐菊凤著:《中国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页
    [英]J.克里斯托弗·霍洛韦著,向萍等译:《旅游业》,漓江出版社,1987年,30页
    John K. Walton:The English Seaside Resort:a Social History,1750-1914,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3,P52
    [英]J,克里斯托弗·霍洛韦著,向萍等译:《旅游业》,漓江出版社,1987年,35页
    陆伟芳:《英国近代休闲城市初探》,《世界历史》,2001年6期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 王章辉等译:《资本的年代:1848~1875》,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275页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资本的年代:1848~1875》,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277页
    [英]J.克里斯托弗·霍洛韦著,向萍等译:《旅游业》,漓江出版社,1987年,28页
    [英]克拉潘著,姚曾廙译:《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657页
    [英]克拉潘著,姚曾廙译:《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617页
    [英]克拉潘著,姚曾廙译:《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621页
    [英]波斯坦等主编:《剑桥经济史》(第六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7页
    [英]波斯坦等主编:《剑桥经济史》(第六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3页
    John K. Walton:The English Seaside Resort:a Social History.1750-1914,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3,p24-25
    ①[英]克拉潘著,姚曾廙译:《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887页
    (?) John K. Walton. The Blackpool Landlady:A Social Histo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8,p35
    [淘罗贝尔·朗卡尔著,陈立春、朱邦造译:《旅游和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9页
    James Walvin:Leisure and Society 1830—1950. Longman,1978, P6
    陆伟芳:《英国海滨休闲城市崛起的历史条件》,《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36页
    ④[法]罗贝尔·朗卡尔著,陈立春、朱邦造译:《旅游和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5页
    ⑤[英]克拉潘著,姚曾廙译:《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237页
    James Walvin, Beside the Seaside:a Social History of the Popular Seaside Holiday, Allen Lane Press.1978,P21
    ②[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资本的年代:1848-1875》,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274页
    ③[英]J.克里斯托弗·霍洛韦著,向萍等译:《旅游业》,漓江出版社,1987年,35页
    费成康著:《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10页
    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序言,1
    ①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9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8页
    ②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序言,4
    ③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9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316页
    ①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9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19页
    ②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9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74页
    ③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9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145页
    ④1917年5月北洋政府颁布的《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规定:国立大学教员分为4等,每等又有6级,共24级。其中,正教授月薪300—400元,本科教授180—280元,预科教授140—240元,助教50—120元。
    ①李清怵、顾岳中著:《帝国主义在上海教育侵略活动简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51-53页。
    ②教会工作人员只有先受派立礼而成为神职人员,然后才有主持圣事的资格,称为“按立职员”,非“按立职员”不能主持圣事。
    ③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33页
    ④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页
    ⑤[美]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义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8页
    ⑥李德立著:《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21页
    蒋世弟、吴振棣著:《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96页
    王铁崖著:《中外旧约章汇编(1),三联出版社,1957年,62页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1),三联出版社,1957年,107页
    ④[美]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321页
    ⑤[美]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320页
    王立新著:《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20页
    ②徐宗亮编纂:《通商约章类纂》(第20卷),文海出版社,1974年,2017页
    ③胡忠良:《从档案谈晚清欧洲人在华游历》,《历史档案》,2002年2期,101页
    徐宗亮编纂:《通商约章类纂》(第20卷),文海出版社,1974年,2013页
    ④徐宗亮编纂:《通商约章类纂》(第20卷),文海出版社,1974年,2055页
    ⑤柴松霞:《略论晚清政府关于来华外国人内地游历的执照制度》,《时代法学》,2007年6期,57页
    ⑥胡忠良:《从档案谈晚清欧洲人在华游历》,《历史档案》,2002年2期,103页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1),三联出版社,1957年,147页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045页
    ①[美]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9页
    ②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95年,87页
    ③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200页
    郑祖安:《百年上海城》,学林出版社,1999年,229页
    ④[美]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3页
    ①[美]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121页
    ②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12
    ③(法)史式微著:《江南传教史》,上海译义出版社,1983年,第5页
    ④ (美)文乃史著:《东吴大学》(王国平、杨木武合译),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林步基等编辑:《中华圣公会江苏教区九十年历史》,1935年,第8—9页
    ⑤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712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11
    [美]赛珍珠著:《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122页
    [美]赛珍珠著:《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122页
    The Kuling Council:Historic Lushan:the Kuling Mountains, the Arthington Press, Religious Tract Society,1921, introduction
    Paul Sherertz:Lushan Memories:Stores of Kuling American School, Kuling and China,San diego,1988,P165.
    ④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29页
    ⑤[澳]莫理循著,张皓译:《中国风情》,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28页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28页
    齐小新:《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1
    [澳]莫理循著,张皓译:《中国风情》,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5页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29—30页
    ③[澳]莫理循著,张皓译:《中国风情》,国际义化出版社,1998年,26页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793、794
    ⑤[澳]莫理循著,张皓译:《中国风情》,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70页
    [澳]莫理循著,张皓译:《中国风情》,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71页
    [美]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65页
    [美]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66页
    [美]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123页
    Paul Sherertz, Lushan Memories:Stores of Kuling, American School,Kuling and China,San Diego,1988, p178
    刘家明:《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2期,211-218页
    柳敏:《唐代的避暑》,《唐都学刊》,2001年Sl期
    张篱:《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
    ④《全唐诗》卷435,中华书局,1960年
    周庆云:《莫干山志》卷十三,大东书局,1936年,6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12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00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13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796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14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02页
    《牯牛岭案件解决协议条款》//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01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21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12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08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13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37页
    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58页
    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60页
    齐光著:《鸡公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25页
    ①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十三,大东书局,1936年,11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15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14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见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23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24页
    遏云:《全国避暑胜地记》,《东方杂志》,1917年,1917年9期,170—172页
    周庆云著:《莫十山志》卷十三《杂识》,大东书局,1936年,6页
    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12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12页
    ①陈春生:《匡庐游记自序》,《万国公报》,1899年第130期,60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27
    ③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26页
    The Kuling Council, North China Herald,25 Aug 1905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13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30页
    ④遏云:《全国避暑胜地记》,《东方杂志》,1898年9期,171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1页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撰:《北戴河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171页
    "Qinwantao Peitaiho",North China Herald,14 Aug 1899, P.324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页
    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565页
    遏云:《全国避暑胜地记》,《东方杂志》,第15卷第9期,171页
    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增汀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2页
    Mokanshan Summer Resort Association, North China Herald,12 Aug 1911
    遏云:《全国避暑胜地记》,《东方杂志》,1898年9期,171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3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18页
    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2页
    佘贵棠:《中国游览事业之回顾》,《旅行杂志》,1943年7期,6页
    ②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序》,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义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5页
    梅毅:《试析中国旅游的历史性特征》,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1期,247页
    巫恕仁:《晚明的旅游风气与士大夫心态——以江南为讨论》//熊月之、熊秉真主编:《晚明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27页
    罗大经:《鹤林玉露》丙卷五,中华书局,1983
    吕碧城:《北戴河海滨游记》,《妇女月报》,1911年1期
    庄俞:《休假利用说》,《教育杂志》,1914年5期,83页
    鸣涛:《避暑》,《独立评论》,1936年213期,11页
    ①梦白:《高桥海滨浴场》,《旅行杂志》,1936年8期,9页
    余空我:《到海滨浴场》,《旅行杂志》,1936年8期,7页
    ②周庆云:《莫干山志》,卷一《自序》,大东书局,1936年,2页
    巫仁恕:《晚明的旅游风气士大夫心态——以江南为讨论中心》///熊月之、熊秉真主编:《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243页
    ③巫仁恕:《晚明的旅游风气与士大夫心态——以江南为讨论中心》///熊月之、熊秉真主编:《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243页
    ①陈春生:《匡庐游记自序》,《万国公报》,1899年130期,59、60页
    ②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致熊主席函,档案号M002—4—7
    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著:《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70页
    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著:《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247页
    何一民著:《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322页
    恩格尔系数是个人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恩格尔系数作为判别生活水平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在30以下为最富裕型,30—40%为富裕型,40—50%为小康型,5060%为温饱型,60%以上为绝对贫困型。
    ②[法]罗歇·苏著,姜依群译:《休闲》,商务印书馆,1996年,27页
    ①国民政府教育部:《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期规程》,《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1929年2期,35页
    《民国十四年分汉口银行公会会员银行休假表》,《银行周刊》,1925年11期
    佘贵棠:《游客与交通设备》,《旅行杂志》,1942年4期
    刘庆科:《匡庐与翠微忆游》,《青年月刊》,1937年6期,83页
    胡山源:《从牯岭到莫干山》,《旅行杂志》,1949年1期,18页
    李葆溶: 《中国五大避暑区》,《旅行杂志》,1933年7期,109页
    吕碧城: 《北戴河游记》, 《妇女时报.》,1911年1期,31页
    毅园: 《北戴河旅行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16页
    莎菲: 《北戴河一周游记》, 《晨报副镌》,1926年60期,3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旧闻录》,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92页
    徐世清: 《鸡公山游记》, 《旅行杂志》,1935年第7期,32页
    杨幸之:《论中国的现代化》,《申报月刊》,1933年7期
    ①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3页
    ②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101页
    ③齐光著:《鸡公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年,25页
    ④齐光著:《鸡公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年,25页
    ⑤罗曼: 《人间天堂的北戴河》, 《新生》,1934年第28期,553页
    王主和:《记鸡公山》,《旅行杂志》,1933年10期,60页
    江寄萍: 《我的避暑》, 《论语》,1934年第48期,1106页
    陈春生:《匡庐游记自序》,《万国公报》,1899年第130期,60页
    [美]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122页
    《银行周报》,1917年12期
    赵君豪: 《消夏通讯》, 《旅行杂志》,1931年9期,148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30页
    《申报》,1922年8月18日
    陈云章、陈夏常著:《庐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25年,8页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046页
    徐世清: 《鸡公山游记》, 《旅行杂志》,1935年7期,36页
    ③陈春生:《匡庐游记自序》,《万国公报》,1899年130期,60页
    吕碧城:《北戴河游记》, 《妇女时报》,1911年1期,31-35页
    遏云:《全国避暑胜地记》,《东方杂志》,1918年9期,171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80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30页
    周庆云:《莫干山志》卷十三《杂识》,大东书局,1936年,8页
    蒋维乔: 《莫干山纪游》, 《小说月报》,1920年9期,117页
    周桂笙: 《莫干山游记》, 《紫罗兰》,1927年13期,16页
    吕碧城: 《北戴河游记》, 《妇女时报》,1911年1期,31页
    莎菲: 《北戴河一周游记》, 《晨报副镌》,1926年60期,2页
    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12页
    胡适著:《庐山游记》,商务印书馆,1928年,4页
    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4年
    《今年的北戴河与将来》, 《北洋画报》,1930年521期,9月6日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蒋介石年谱初编》,档案出版社,1992年
    吴宗慈著:《庐山续志稿》,江西省庐山地方志办公室印,1992年,2页
    吴宗慈著:《庐山续志稿》,江西省庐山地方志办公室印,1992年,183页
    《申报》,1937年7月8日
    姚三恩:《庐山游记》,《关声》,1937年8期,829页
    神州日报:《忘了夏天的庐山》,《月报》,1937年7期,1051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30页
    ③江西省政府统计室:《江西年鉴》,1936年
    张佚凡著:《新编庐山导游》,中华书局1937年,第15页
    刘云舫:《青岛归舟》,《旅行杂志》,1935年10期,5页
    《青岛的夏天》,《人言周刊》,1934年25期,50页
    赵君豪:《青岛导游》(第2版),中国旅行社,1935年,8页
    ⑧高梧: 《青岛游程》, 《旅行杂志》,1928年夏季号,29页
    丁惠康:《青岛嶙爪》,《旅行杂志》,1931年7期,26页
    《青岛招待所》,《旅行杂志》,1935年9期,37页
    《北戴河佳话(一)》, 《北洋画报》,1929年364期
    高梧:《青岛游程》,《旅行杂志》,1928年夏季号,29页
    《消夏通讯》, 《旅行杂志》,1931年9期,147页
    黄影呆: 《消夏胜地志》, 《旅行杂志》,1935年8期,13页
    《青岛招待所》,《旅行杂志》,1935年9期,第37页
    刘云舫:《青岛归舟》,《旅行杂志》,1935年10期,5页
    赵君豪:《青岛导游》(第2版),中国旅行社,1935年,27页
    赵君豪:《青岛导游》(第2版),中国旅行社,1935年,76页
    黄影呆:《消夏胜地志》,《旅行杂志》,1935年8期,15页
    黄影呆: 《消夏胜地志》,《旅行杂志》,1935年8期,16页
    杜绍文:《莫干山之春》,《浙江青年》,1936年7期,166页
    周庆云:《莫干山志》卷十三《杂识》,大东书局,1936年,8页
    ③莫干山民:《莫干山之今日》,《珊瑚》,1932年7期,5页
    ④杜绍文:《莫干山之春》,《浙江青年》,1936年7期,166页
    赵君豪:《莫干山消夏记》,《旅行杂志》,1931年7期,13页
    ①秦理斋: 《莫十山遊程》, 《旅行杂志》,1930年7期,59页
    N·G·Tretchikoff,《今年的北戴河》, 《旅行杂志》,1948年10期,48页
    ②吴碧筠: 《北戴河进程——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30年7期,67页
    N·G·Tretchikoff《今年的北戴河》, 《旅行杂志》,1948年10期,48页
    王风华:《北戴河海滨旧闻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83页
    孙沛甘:《仲夏午之游——高桥海滨浴场印象记》,《旅行杂志》,1936年8期,3页
    ①厂民:《高桥之行》,《十日谈》,1934年34期,104页
    ②张中平:《高桥海滨浴场三起三落》,《上海滩》,2001年7期,61页
    黄影呆:《高桥海滨浴场》,《旅行杂志》,1936年8期,13页
    上海市兴业信托社,市轮渡管理处编辑:《上海市轮渡》,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7年,186页
    梦白:《海滨浴场》,《旅行杂志》,1936年8期,9页
    ②朱曼华:《消夏胜地》,《旅行杂志》,1936年8期,8页
    ③上海市兴业信托社,市轮渡管理处编辑:《上海市轮渡》,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7年,203页
    ①上海市兴业信托社,市轮渡管理处编辑:《上海市轮渡》,上海商务印书馆山版,1937年,198页
    梦白:《海滨浴场》,《旅行杂志》,1936年8期,9页
    H.B.Morse《中国境内的租界与居留地》,《东方杂志》,1928年11期,53-55页
    杨熙时:《居留地之性质及其沿革》,《社会科学杂志》,1930年2期,56页
    费成康:《<上海的租界>序》,《上海档案》,2009年9期,8页
    费成康:《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322—325页
    "Kuling Landrenters", North China Herald,21 Aug,1920, p.487
    ①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十三,大东书局,1936年,15页
    齐光著:《鸡公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年,23页
    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十三,大东书局,1936年,20页
    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十三,大东书局,1936年,12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33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50页
    ③受百: 《牯岭英国租界收回》, 《外交评论》,1935年2期,152页
    ④《牯岭避暑地之收回》,《政治成绩统计》,1936年第3期,33页
    齐光著:《鸡公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年,8-9页
    ②周庆云著:《莫十山志》卷一,大东书局,1936年,48页
    ①李德立著: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27页
    《申报》,1914年4月9日
    ②《申报》,1914年4月9日
    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十三,1936年版,48页
    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十三,1936年,47页
    ①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4页
    毅园: 《北戴河旅行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第1卷夏季号,19页
    齐光著:《鸡公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年,4页
    齐光著:《鸡公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年,46页
    ①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得//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217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227页
    辉垣:《庐山三日游记(消夏名区之一)》,《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21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92—894页
    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34年,107页
    郑振铎著:《山中杂记》,开明出版社,14、15页
    ②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22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81页
    ④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12页
    ⑤《申报》,1914年4月9日
    郑振铎著:《山中杂记》,开明出版社,11、12页
    黄炎培:《庐山·序言》,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十三,大东书局,1936年,55页
    周庆云著:《莫十山志》卷十三,大东书局,1936年,57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3页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常会记录,1937年档案号M002-3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61贝
    枕菊居士:《庐山真面目》,《旅行杂志》,1931年6期,6页
    会侣:非房地产业主,在避暑会设备尚有余额时,经执行委员会认可,并愿遵守避暑会一切章程,缴入会费后可享受与会员同等权利
    蒋维乔: 《莫十山纪游》, 《小说月报》,1920年9期,117页
    The Kuling Landrenters' meeting, North China Herald,21 Aug.1901
    易水寒:《庐山游记(随笔)》,《前途》,1933年9期,213页
    周育涵:《庐山游记》,《旅行杂志》,1930年6期,7页
    蒋维乔: 《莫干山纪游》, 《小说月报》,1920年9期,117页
    郑振铎著:《山中杂记》,开明出版社,3页
    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十三,大东书局,1936年,56页
    赵君豪: 《莫十山消夏记》, 《旅行杂志》,1931年第7期,19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第802-804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80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5页
    ①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0页
    ②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5页
    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编:《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报告书·会计账略》,1923年,2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
    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编:《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报告书》,1930年,5页
    ①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编:《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报告书》,1930年,6页
    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编:《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报告书》,1923年
    ①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9页
    1923年5、6月间,康有为在女婿潘其璇陪同下游览北戴河,欣然写下《游莲花石公园》诗:万里波澜拍岸边,五云楼阁倚山巅。天开图画成乐土,人住蓬莱似列仙。暮卷涛声看海浴,朝飞霞翠挹山妍。东山月出西山雨,士女嬉游化乐天。
    《北戴河海滨专刊》, 《北洋l画报》,1929年351期,7月30日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0页
    ①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7
    ②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编:《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报告书》,1923年
    ①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页
    秋水: 《北戴河有什么》, 《独立评论》,1932年第17期,22页
    ③毅园: 《北戴河旅行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19页
    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34年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3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50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81页
    易水寒:《庐山游记(随笔)》,《前途》,1933年第9期,213页
    《上海市政府昨日成立盛况——国民政府代表蒋总司令训词》,《申报》,1927年7月8日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50页
    ①商务印书馆编:《庐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3年,12页
    ②侯骥叟:《庐山小遊》《江苏教育》,1934年第5-6期,373页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关于庐山警察署组织规则、规程、办事细则,档案号M002—4—4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关于庐山警察署组织规则、规程、办事细则,档案号M002—4—4
    《修正庐山管理局组织规程》,《江西省政府公报》,1936年529期,第1页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长致熊主席信函,1936年,档案号M002—4—7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58页
    ②侯骥叟:《庐山小遊》《江苏教育》,1934年5期,373
    ③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关于十部任免、财产移交,档案号M002—4—1
    ④吴宗慈著:《庐山续志稿》,江西省庐山地方志办公室印,1992年,第183页
    ①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咨询委员会会议记录,档案号M002—4—5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咨询委员会会议记录,档案号M002—4—5
    受百: 《牯岭英国租界收回》, 《外交评论》,1935年第2期,152页
    吴宗慈著:《庐山续志稿》,江西省文献委员会编,1947,第11、12页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致熊主席信函,档案号M0002—4—7
    恽松岩:《两游庐山小记》,《旅行杂志》,1933年11期,15页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局务会议,1936年,档案号M002-4-6
    天涯游客:《庐山风景画》//吴宗慈:《庐山续志稿》,江西省庐山地方志办公室印,1992年,第523页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咨询委员会会议记录,档案号 M002—4—5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局务会议,档案号M002—4—6
    ②严品藻:《炎夏时的庐山》,《民国日报》,1937年7月5日
    《避暑胜地唯庐山》//吴宗慈:《庐山续志稿》,江西省庐山地方志办公室印,1992年,第521页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局务会议,档案号M002—4—6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咨询委员会会议记录,档案号M002—4—5
    枕菊居士:《庐山真面目》,《旅行杂志》,1931年6期,6页
    邵祖平:《匡庐与北平》,《旅行杂志》,1935年第1期,7页
    ③侯骥叟:《庐山小遊》,《江苏教育》,1934年第5-6期,373页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警察署警士教练所简章,档案号M002—4—4
    ②抱一: 《牯岭,避暑乎!趋炎乎!》, 《论语》,1934年第48期
    ③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局长报告,1937年,档案号M002—5—1
    ④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咨询委员会会议记录,档案号 M002—4—5
    林语堂:《山居日记》,《论语》,1934年第46期,1018页
    ⑤庐山档案局藏:庐山管理局局务会议记录, 档案号M002—4—6
    庐山档案局藏:《各寺观收取茶费规则》,档案号 M002—4—36
    庐山档案局藏:《江西省庐山管理局局房屋租赁规则》,档案号M0002—4—26
    庐山档案局藏:《江西省庐山管理局不动产移转规则》,《江西省庐山管理局取缔经纪人经租房屋规则》,档案号M002—4—26
    抱一: 《牯岭,避暑乎!趋炎乎!》, 《论语》,1934年48期
    枕菊居士:《庐山真面目》,《旅行杂志》,1931年6期,6页
    受百: 《牯岭英国租界收回》, 《外交评论》,1935年2期,152页
    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126页
    书崇:《海滨避暑应有的知识》,《通俗文化》,1935年第2期,46—48页
    ②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编:《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报告书》,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0年,4页
    黄敬业:《痨肺病与社会之关系》,《社会学杂志》,1922年1期,1页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181页
    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编:《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报告书》,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0年,3页
    汪英宾: 《山居札记》, 《旅行杂志》,1927年冬季号,30页
    The Kuling Council,Historic Lushan:The Kuling Mountains, the Arthington Press.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Hankow. 1921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台湾),1971年,376页
    陈云章,陈夏常编纂:《庐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3年,13页
    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34年,85页
    赵君豪: 《莫干山消夏记》, 《旅行杂志》,1931年7期,15页
    刘家明:《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2期,216页
    秋水: 《北戴河有什么》, 《独立评论》,1932年17期,19页
    Albert H. Stone and J.Hammond Reed:Historic Lushan:the Kuling Mountains, the Arthington Press.Religious Tract Society.1920
    陈云章,陈夏常编纂:《庐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3年,9页
    老向: 《北戴河的海滨》, 《宇宙风》,1936年第24期,609页
    赵君豪:《青岛导游》(第2版),中国旅行社,1935年,27页
    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1935年,30页
    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14页
    丁惠康:《庐山风云录》,《旅行杂志》,1933年10期,18页
    孙福熙:《庐山避暑》,《南华文艺》,1932年16期
    陈大慈: 《莫十山游记》, 《浙江青年》,1935年3期,145页
    周桂笙: 《莫干山游记》, 《紫罗兰》,1927年13期,16页
    Albert H. Stone and J.Hammond Reed:Historic Lushan:the Kuling Mountains,, the Arthington Press, Religious Tract Society,1921,p.1
    廷秋: 《鸡公山游记》, 《旅行杂志》,1934年7期,17页
    王凤华著:《北戴河海滨旧闻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187页
    《消夏通讯》, 《旅行杂志》,1931年9期,151页
    The Kuling Council, Historic Lushan:the Kuling Mountains, the Arthington Press, Religious Tract Society.1921, P.1
    ③《消夏通讯》, 《旅行杂志》,1931年9期,151页
    ④商务印书馆编:《庐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9页
    《消夏通讯》, 《旅行杂志》,1931年第9号,148
    黄影呆: 《消夏胜地志》, 《旅行杂志》,1935年8期,14页
    丁惠康:《青岛鳞爪》,《旅行杂志》,1931年第7期,28页
    莎菲: 《北戴河一周游记》, 《晨报副镌》,1926年第60期,3页
    王凤华:《北戴河海滨旧闻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
    吴碧筠: 《北戴河遊程——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30年7期,67页
    菜士:《北戴河之夏》,《实报》,1937第18期,31页
    ②吴碧筠: 《北戴河进程——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30年第7期
    《消夏通讯》, 《旅行杂志》,1931年第9期,150页
    林伯铸编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18页
    宋春舫:《避暑的精神》,《青年界》,1936年第1期,81页
    老向: 《北戴河的海滨》, 《宇宙风》,1936年第24期,609页
    莱士:《北戴河之夏》,《实报》,1937第18期,30页
    吕碧城: 《北戴河游记》, 《妇女时报》,1911年1期,35灭
    《游北戴河海滨的心得》, 《北洋画报》,1929年359期,7月23日
    《北洋画报》,1929年第359期,7月23日
    《北戴河零讯》, 《北洋画报》,1935年8月8日
    《消夏通讯》, 《旅行杂志》,1931年9期,150页
    《消夏通讯》, 《旅行杂志》,1931年9期,152页
    《游北戴河海滨的心得》, 《北洋画报》,1929年359期,7月23日
    《北戴河海滨专刊》, 《北洋画报》,1929年351期,7月30 日
    韩素音: 《到北戴河过暑假》//《名人留迹北戴河诗文集萃》,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蒋维乔:《北戴河海滨纪游》,《旅行杂志》,1936年9期,26页
    老向:《北戴河的海滨》, 《宇宙风》,1936年24期,610页
    吕碧城: 《北戴河游记》, 《妇女时报》,1911年1期,35页
    《北戴河海滨专刊》, 《北洋画报》,1929年351期
    ②《戴河琐语》, 《北洋画报》,1929年359期
    秋水: 《北戴河有什么》, 《独立评论》,1932年17期,23贞
    俞斌祺:《上海游泳之启发时期》,1934年11期,38页
    刘雪松:《对于全运会游泳比赛之观感》,《勤奋体育周报》,1933年2期,12页
    朱曼华:《消夏胜地》,《旅行杂志》,1935年8期,8页
    ②莱士:《北戴河之夏》,《实报》,1937年18期,30页
    ③蒋维乔:《北戴河海滨纪游》,《旅行杂志》,1936年9期,26页
    ①陈大慈: 《莫干山游记》, 《浙江青年》,1935年3期
    郭明:《青岛与庐山》,《人言周刊》,1934年26期
    ③姚三恩:《庐山游记》,《关声》,1937年8期
    胡适著:《庐山游记》,商务印书馆,1928年,4页
    ②北宁铁路管理局、中国旅行社合编:《北戴河海滨导游》,中国旅行社,1935
    赵君豪编著:《青岛导游》(第2版),中国旅行社,1935年,41、42页
    莎菲: 《北戴河一周游记》, 《晨报副镌》,1926年第60期,2-4页
    ②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045页
    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1页
    ④赵君豪: 《消夏通讯》, 《旅行杂志》,1931年9期,147页
    秋水: 《北戴河有什么》, 《独立评论》,1932年17期,21页
    《北戴河零讯》, 《北洋画报》,1935年1280期,8月8口
    秋水: 《北戴河有什么》, 《独立评论》,1932年17期,21页
    郁达夫: 《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 《旅行杂志》,1935年1期,9页
    秋水: 《北戴河有什么》, 《独立评论》,1932年17期,23页
    老向:《北戴河的海滨》,《宇宙风》,1936年24期,608页
    王凤华编著:《北戴河海滨旧闻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129页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047页
    郭明:《青岛与庐山》,《人言周刊》,1934年28期,17页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财务档案,档案号U002—6
    徐世清: 《鸡公山游记》, 《旅行杂志》,1935年7期,37页
    王宁编著:旅游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273页
    吴宗慈著:《庐山续志稿》,江西省庐山地方志办公室印,1992年,1页
    江寄萍: 《我的避暑》, 《论语》,1934年48期,1106页
    秦理斋: 《牯岭游程》, 《旅行杂志》,1931年6期,37页
    ①孙福熙:《庐山避暑》,《南华文艺》,1932年14期,75页
    ②李葆溶: 《中国五大避暑区》,《旅行杂志》,1933年7期,109页
    毅园: 《北戴河旅行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第1卷夏季号,17页
    ①赵君豪: 《莫干山消夏记》, 《旅行杂志》,1931年第7期,13页
    ②辉垣:《庐山三日游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7页
    张佚凡著:《新编庐山导游》,中华书局,1937年,36页
    《消夏通讯》,《旅行杂志》,1931年9期,150
    ③北宁铁路、中国旅行社编印: 《北戴河海滨导游》上编,1935年,5页
    ④赵君豪: 《消夏通讯》, 《旅行杂志》,1931年9期,149页
    赵村豪: 《莫十山消夏记》, 《旅行杂志》,1931年7期,14页
    ⑤陈大慈:《莫十山游记》,《浙江青年》,1935年3期,148页
    潭渔父: 《牯岭遊程》(消夏名区之三), 《旅行杂志》,1930年7期,64页
    秦理斋: 《牯岭游程》, 《旅行杂志》,1931年第6期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咨询委员会第十次常会记录,1937年,档案号M002—4—5
    谭林北:《北戴河海滨饭店录》,《益世报》,1931年7月30日
    北宁铁路、中国旅行社编印: 《北戴河海滨导游》上编,中国旅行社,1935年,5-8页
    ②《消夏通讯》,《旅行杂志》,1931年9期,149页
    ③陈大慈:《莫干山游记》, 《浙江青年》,1935年3期,145-151页
    赵君豪编: 《莫干山指南(增订版)》,中国旅行社,1937年,111页
    ①黄影呆: 《消夏胜地志》, 《旅行杂志》,1935年第8期,10页
    赵君豪: 《莫干山小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35页
    ①郭明:《青岛与庐山》,《人言周刊》,1934年26期
    巫宝三著:《中国国民所得,1933》,中华书局,1936年,171页
    赵村豪: 《莫十山小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35页
    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34年,20-31页
    侯骥叟:《庐山小遊》,《江苏教育》,1934年5期,373页
    ⑥姚三恩:《庐山游记》,《关声》,1937年8期
    佘贵棠:《中国游览事业之回顾》,《旅行杂志》,1943年7期,第6页
    ②马勇著:《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49页
    陈晓云:《上海的旅馆》,《旅行杂志》,1929年5期,第29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97页
    李葆溶: 《中国五大避暑区》,《旅行杂志》,1933年,第7卷第7号,109页
    杨恭甫撰:《匡庐避暑日记》,见劳亦安辑:《古今游记从钞》第六册,中华书局,1924版,第36页
    ①潭渔父: 《牯岭遊程》(消夏名区之三), 《旅行杂志》,1930年第7期,63-65页
    ②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18页
    毅吲: 《北戴河旅行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16—20页
    吴碧筠: 《北戴河进程——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30年第7期
    ③谭林北:《北戴河海滨饭店录》,《益世报》,1931年7月30日
    ④北宁铁路、中国旅行社编印: 《北戴河海滨导游》上编,中国旅行社,1935年,5—8页
    ⑤陈晓云:《上海的旅馆》,《旅行杂志》,1929年5期,第29页
    ⑥谭林北:《北戴河海滨饭店录》,《益世报》,1931年7月30日
    黄影呆: 《消夏胜地志》, 《旅行杂志》,1935年8期,16页
    ②吴碧筠: 《北戴河遊程——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30年7期
    ③胡山源:《从牯岭到莫干山》,《旅行杂志》,1949年1期,18页
    李葆溶: 《中国五大避暑区》,《旅行杂志》,1933年7期,109页
    ④秦理斋: 《莫干山遊程》, 《旅行杂志》,1930年7期,60页
    ⑤赵君豪: 《莫干山小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30页
    赵君豪: 《莫干山小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31页
    ⑥赵君豪著:《莫干山指南》,中国旅行社,1932年,66、67页
    《莫十山小记(消夏名区之一)》 赵君豪旅行杂志 1927年夏季号,35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咨询委页会第六次常会记录,1936年,档案号M002—2
    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咨询委员会第十四次常会记录,1937年,档案号M002—2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66页
    张佚凡著:《新编庐山导游》,中华书局,1937年,21页
    赵君豪: 《莫干山小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38页
    秦理斋: 《莫十山逝程》, 《旅行杂志》,1930年第7期,60页
    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11页
    齐光著:《鸡公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年,40页
    齐光著:《鸡公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年,38页
    毅园: 《北戴河旅行记(消夏名区之一)》, 《旅行杂志》,1927年夏季号,20页
    王凤华编著:《北戴河海滨旧闻录:1898—1948》,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193页
    上海档案馆藏:中国旅行社档案,档号:Q368-1-37
    上海档案馆藏:中国旅行社档案,档号:Q368-1-36
    蒋维乔: 《莫干山纪游》, 《小说月报》,1920年第9期
    枕菊居士:《庐山真面目》,《旅行杂志》,1931年第6期,7页
    苏竹影:《崂山观瀑记》,《旅行杂志》,1933年8期,33页
    王启熙:《高桥海滨游泳记》,《旅行杂志》,1932年10期,75页
    《本社赞誉》,《旅行杂志》,1934年2期,
    侯兵、黄震方,徐海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调控对策》,《商业经济与研究》,2010年9期,74页
    陆林:《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旅游学刊》,2005年4期,第10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0、901页
    神州日报:《忘了夏天的庐山》,《月报》,1937年第7期,1051
    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42页
    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六《局所》,大东书局,1936年,2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4—26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65、866页
    ②张佚凡著:《新编庐山导游》,中华书局,1937年,24-28页
    ③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47、148页
    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09页
    李德立:《牯岭开辟记》//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213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6页
    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见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12
    北宁铁路局、中国旅行社合编:《北戴河海滨导游》下编,北宁铁路局、中国旅行社发行,1936年,14页
    ②吴宗慈著:《庐山续志稿》,江西省庐山地方志办公室印,1992年,538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99页
    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33页。
    ③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六《局所》,大东书局,1936,152页
    张佚凡著:《新编庐山导游》,中华书局,1937年,33页
    吴宗慈著:《庐山续志稿》,江西省庐山地方志办公室印,1992年,295页
    林们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8页
    ①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34年,78页
    ②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34年,80页
    ③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42页
    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12页
    ④侯兵、黄震方,徐海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调控对策》,《商业经济与研究》,2010年9期,74页
    ①候骥叟:《廬山小遊》,《江苏教育》,1934年5期,373页
    ②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卷十三《补遗》,大东书局,1936,第357页
    ③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庐山志,899页
    ④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庐山志,900页
    ⑤徐志摩:《庐山石工歌》,《晨报副刊》,1925年第82期,第7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3页
    廷秋: 《鸡公山游记》, 《旅行杂志》,1934年7期,67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4页
    ④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2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31页
    ②《申报》,1922年8月18日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32页
    ④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第1次业务会议记录,1937年,档案号M002—4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9页
    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18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94页
    侯骥叟:《庐山小遊》,《江苏教育》,1934年第5-6期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99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1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4页
    ④王宁编著:《旅游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275页
    神州日报:《忘了夏天的庐山》,《月报》,1937年7期,1052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7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35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595页
    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12页
    ⑤[美]赛珍珠著:《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123页,
    ⑥吴宗慈著:《庐山续志稿》,江西省庐山地方志办公室,1992年,:538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义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1471页
    肋祖平:《匡庐与北平》,《旅行杂志》,1935年1期,7页
    [法]罗贝尔·朗卡尔著,.陈立春、朱邦造译:《旅游和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12页
    熊月之:《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学术月刊》,2002年5期,56页
    胡适著:《庐山游记》,商务印书馆,1928年,21、22页
    ①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386页
    ①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8
    ②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899
    《牯岭市政之扩张》,申报,1922年8月18日
    ④老向: 《北戴河的海滨》, 《宇宙风》,1936年第24期,608页
    ①王克让:《庐山纪游》,《中学生文艺》,1934年第1期下册,235页
    ②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12
    老向:《北戴河的海滨》,《宇宙风》,1936年第24期,608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4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9页
    老向: 《北戴河的海滨》, 《宇宙风》,1936年24期,608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04页
    莱士:《北戴河之夏》,《实报》,1937第18期,31页
    老舍:《避暑》, 《论语》,1934年46期
    木石:《从避暑说到新生活》,《中央日报》,1935年6月17月
    萼荪: 《牯岭三日话蓬莱》, 《是非公论》,1936年20期,12页
    ①范文: 《消夏漫谈》,《上海青年》,1936年28期,6页
    ②崔致劝:《避暑新谏》,《人世间》,1935年42期,35页
    ③亢德: 《公开信——劝友人莫避暑》, 《论语》,1934年46期,1018页
    ④许榖人: 《牯岭小休记》, 《旅行杂志》,1935年9期,71页
    ⑤宋春舫:《避暑的精神》,《青年界》,1936年1期,81页
    ⑥“孙福熙: 《庐山避暑》, 《南华文艺》,1932年16期
    ⑦芸芸:《救国和娱乐》,《女青年》,1934年33期,37页
    ⑧平伯:《国难与娱乐》,《论语》,1934年33期,439页
    ⑨《庐山悬空电梯》,《中央日报》,1937年6月16日
    李长莉著:《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539页
    高梧:《青岛游程》,《旅行杂志》,1928年夏季号,20页
    徐世清: 《鸡公山游记》, 《旅行杂志》,1935年7期,34页
    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931页
    郭明:《青岛与庐山》,《人言周刊》,1934年26期
    供骥叟:《庐山小进》,《江苏教育》,1934年5期,373页
    ③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23页
    ④上海市兴业信托社,市轮渡管理处编辑:《上海市轮渡》,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7年,203页
    陆伟芳:《英国近代休闲城市初探》,《世界历史》,2001年6期,18页
    1.庐山档案馆藏:庐山管理局档案,档案号M002
    2.上海档案馆藏:中国旅行社档案,档案号Q368
    3.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1),三联出版社,1957年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蒋介石年谱初编》,档案出版社,1992年
    5.徐宗亮等编,《通商约章类纂》,文海出版社,1975年
    6.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1.《旅行杂志》
    2. North China Herald
    3.《万国公报》
    4.《中央日报》
    5. 《中报》
    6.《大公报》
    7.《北洋画报》
    8. 《民国日报》
    9. 《良友》
    10.《论语》
    11.《东方杂志》
    12.《独立评论》
    13.《勤奋体育周报》
    14.《社会科学杂志》
    15.《中报月刊》
    16.《实报》
    17.《紫罗兰》
    18.《小说月报》
    19.《前途》
    20.《南华文艺》
    21.《浙江青年》
    22.《月报》
    23.《晨报副镌》
    24.《江苏教育》
    25.《青年界》
    26.《十日谈》
    27.《外交评论》
    28.《关声》
    29.《妇女时报》
    30.《江西省政府公报》
    31.《青年月刊》
    32.《中学生文艺》
    33.《珊瑚》
    34.《摇蓝》
    35.《新生》
    36.《女青年》
    37.《宇宙风》
    38.《人言周刊》
    39.《银行周报》
    40.《人世间》
    41.《政治成绩统计》
    42.《国民》
    43.《新生》
    44.《机联会刊》
    45.《上海青年》
    46.《文学》
    47.《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
    1.吴宗慈:《庐山续志稿》,江西省庐山地方志办公室印,1992年
    2.吴宗慈著:《庐山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台湾),1971年
    3.吴宗慈著:《庐山小乘》,中华书局,1933年
    4.林伯铸著:《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志略》,北戴河海滨风景区管理局,1938年,
    5.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撰:《北戴河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6.河南省鸡公山志编辑委员会:《鸡公山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7.周庆云著:《莫干山志》,大东书局,1936年
    8.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编:《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报告书》,1930年
    9.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编:《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报告书》,1923年
    10.上海市兴业信托社,市轮渡管理处编辑:《上海市轮渡》,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7年
    10.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92—1931)——海关十年报告泽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1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2.黄炎培、吕寿颐:《庐山》,商务出版社,1914年
    13.陈云章,陈夏常编纂:《庐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3年
    14.牯岭公司董事会编:《牯岭指南》(中英合刊)、牯岭公司董事会,1933年
    15.中国旅行社编:《庐山游程》,1936年
    16.商务印书馆编:《庐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出版,1937年
    17.张佚凡著:《新编庐山导游》,中华书局,1937年
    18.庐山管理局编:《庐山新游程》,庐山管理局,1936年
    19.朱偰著:《匡庐纪游》,商务印书馆,1935年
    20.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25年
    21.商务印书馆编:《莫干山指南(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34年
    22.赵君豪著:《莫干山导游》,中国旅行社,1932年
    23.赵君豪著:《青岛导游》(第2版),中国旅行社,1935年
    24.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1935年
    25.徐柯著:《北戴河指南》,商务印书馆,1921年
    26.北宁铁路管理局、中国旅行社合编:《北戴河海滨导游》,中国旅行社,1935年
    27.北戴河海滨自治区公署编:《北戴河海滨指南.》,北戴河海滨自治区公署,1936年
    28.齐光著:《鸡公山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年
    29. Albert H. Stone and J.Hammond Reed:Historic Lushan:the Kuling Mountains, the Arthington Press,Religious Tract Society.1920
    1.(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卷五,中华书局,1983年
    2.(唐)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
    3.(清)曹寅、彭定求等编撰:《全唐诗》卷435,中华书局,1960年
    4.(清)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5.胡适著:《庐山游记》,商务印书馆,1928年
    6.郑振铎著:《山中杂记》,开明出版社,1924年
    7.林步基等编辑:《中华圣公会江苏教区九十年历史》,江苏教区议会出版,1935年
    8.吴雷川著:《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上海青年协会,1936年
    9.巫宝三著:《中国国民所得,1933》,中华书局,1936年
    10.[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资本的年代:1848-1875》,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法]罗歇·苏著,姜依群译:《休闲》,商务印书馆,1996年
    12.[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澳]莫理循著,张皓译:《中国风情》,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
    14.[法]史式微著,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译写组译:《江南传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15.[美]文乃史著,王国平、杨木武译:《东吴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
    16.[法]罗贝尔·朗卡尔著,陈立春、朱邦造译:《旅游和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
    17.[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美]明傅恩著,匡雁鹏译:《中国人的特性》,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
    19.[美]Dean MacCannell著,张晓萍等译:《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美]凡勃伦著,蔡受白‘泽:《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
    21.[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2.[美]爱德华·因斯克普、马克·科伦伯格著,国家旅游局人教司组织翻译:《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模式:世界六个旅游度假区开发实例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年
    23.[美]纳什著,宗晓莲译:《旅游人类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加]史密斯·斯蒂芬著,吴必虎等译:《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25.[英]J.克里斯托弗·霍洛韦著,向萍等泽:《旅游业》,漓江出版社,1987年
    26.[美]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
    27.[英]克拉潘著,姚曾虞译:《现代英国经济史》(上、中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
    28.[英]波斯坦等主编:《剑桥经济史》(第六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29.[美]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0.徐效钢著:《庐山典籍史》,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年
    31.高福进著:《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李清怵、顾岳中编:《帝国主义在上海教育侵略活动简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33.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34.张俐俐著:《近代中国旅游发展的经济透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35.蒋世弟、吴振棣编:《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36.刘纯主编:《旅游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7.王立新著:《美国传教十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教传教十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38.王宁等编著:《旅游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39.易伟新著:《民国旅业回眸:中国旅行社研究》,岳麓书社,2009年
    40.郑祖安著:《百年上海城》,学林出版社,1999年
    41.何一民著:《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42.胡焕庸、张善余著:《中国人口地理》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山版社,1984年
    43.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著:《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44.王垂芳著:《洋商史——上海:1843—1956》,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5.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46.顾艳著:《到莫干山看老别苏》,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
    47.孙志升著:《到北戴河看老别别墅》,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48.孙志升著:《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摇篮》,燕山出版社,2001年
    49.王凤华编著:《北戴河海滨旧闻录:1898—1948》,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
    50.冯树合编著:《北戴河史迹》,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51.王凤华主编:《名人流迹北戴河诗文集萃》,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52.张国宏著:《宗教与庐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53.罗时叙著:《点击大师的文化基因——庐山新说》,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54.马社香著:《庐山旧事:民国名人寻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55.陈政主编:《庐山老相册1895—1987年》,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
    56.李长莉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现代》,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57.李长莉著:《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58.方方著:《到庐山看老别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9.罗时叙著:《庐山别墅大观》,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
    60.张雷著:《会讲故事的庐山别墅》,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
    61.周銮书著:《庐山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62.周銮书,赵明选注:《庐山游记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63.顾卫民著:《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4.马勇著:《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65.徐菊凤著:《中国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66.王淑良著:《中国旅游史(近现代部分)》,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年
    67.庐山建筑学会主编:《庐山风景建筑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
    68.彭开福等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庐山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69.吴正平著:《旅游心理学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年
    70.章必功著:《中国旅游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71.郑焱著:《中国旅游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72.王凤华著:《北戴河海滨旧闻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
    73.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4.孙仲明主编:《.旅游开发研究论集》,: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年
    75.彭勇著:《中国旅游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
    76.费成康著:《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77.赵春霞编著:《会展旅游管理实务》,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年
    78.熊月之等主编:《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79.邹统钎著:《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旅游教育出版,1996年
    80.陈建勤著:《明清旅游活动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81. John K. Walton:The British Seaside:Holidays and Resor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0
    82. John K. Walton. The Blackpool Landlady:A Social Histo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8
    83. James Walvin. Leisure and Society 1830—1950. Longman,1978
    84. J Walvin:Beside the Seaside:a Social History of the Popular Seaside Holiday, Allen Lane Press,1978
    85. Paul Sherertz, Lushan Memories:Stores of Kuling, American School,Kuling and China,San Diego,1988
    86. Robert Bickers:Britain in China:Community Culture and Coloniali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9
    87. John K. Walton:The English Seaside Resort:a Social History,1750-1914,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3
    1.陈朝晖、陈蕴茜:《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夏都庐山的建设》,《民国档案》,2006年4期
    2.刘少虎:《朱启钤开发北戴河海滨旅游景区的原因及启示》,《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4期
    3.曹国新:《中国与西方旅游的古代、现代和后现代特征》,《旅游学刊》,2006年6期
    4.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地理科学》,2001年4期
    5.杨振之,郭凌、蔡克信:《度假研究引论——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借鉴》,《旅游学刊》,2010年9期
    6.陆伟芳:《英国近代海滨休闲城市初探》,《世界历史》,2001年6期
    8.陆伟芳:《英国海滨休闲城市崛起的历史条件》,《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9.费成康:《<上海的租界>序》,《上海档案》,2009年9期,
    10.侯兵、黄震方,徐海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调控对策》,《商业经济与研究》,2010年9期,
    11.陆林:《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旅游学刊》,2005年4期
    12.熊月之:《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学术书刊》,2002年5期
    13.尤乙:《租界——从居留地到城市》,《档案春秋》,2008年10期
    14.柴松霞:《略论晚清政府关于来华外国人内地游历的执照制度》,《时代法学》,2007年6期
    15.胡忠良:《从档案谈晚清欧洲人在华游历》,《历史档案》,2002年2期
    16.柳敏:《唐代的避暑》,《唐都学刊》,2001年S1期
    17.梅毅:《试析中国旅游的历史性特征》,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1期
    18.张中平:《高桥海滨浴场三起三落》,《上海滩》,2001年7期
    19.陈蕴茜:《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空间的变化——以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4年5期
    20.邱扶东:《反思中国旅游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6期
    21.巫仁恕:《近代早期西方人对中国旅游设施的评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3期
    22.龚志强:《近代庐山避暑地开发及其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23.龚志强、江小蓉:《近现代庐山开发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南昌大学学报》,2007年3期
    24.龚志强、刘志刚、江小蓉:《楔入于融合:1895—1937年庐山社会的历史演进》,《开发研究》,2008年1期
    25.刘家明:《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2期
    26.巫仁恕:《晚明的旅游风气与士大夫心态——以江南为讨论中心》//熊月之,熊秉真主编:《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27.陈寅恪著:《王观堂先生挽词序》//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28.祝顺保:《庐山旅游近代化研究(1895—1949)》,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9.龚志强:《近现代(1885—1937)庐山开发及其社会变迁》,南吕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0.张明瑜:《论鸡公山避暑地的形成及影响(1902—1937)》,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31.李峥峥:《莫干山避暑地发展历史与建设活动研究(1896—1937)》,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32.李灿:《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比较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3.王专:《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34. J.D.Strapp. The Resort Cycle and Second Hom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