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务员考核是一个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政府对公务员考核制度尽管花了很大精力研究,追求对公务员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客观,但至今难以形成一套通用的科学方法。公务员考核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社会和谐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公务员考核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在经济全球化、新公共管理冲击下,我国人事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针对面临的共同时代问题,各国应加强政府部门及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在引进欧美等西方国家先进的考核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与一衣带水近邻日本进行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交流与学习。因为,同样作为东方国家的日本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具有相似的东方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其次,日本也经历了西方公务员制度与本土结合的发展历程;再次,我国正经历着与日本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相类似的阶段。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举世公认,日本的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是其经济腾飞不可忽略的因素。同时,希望以公务员考核制度为视角,加强两国公务员制度方面的学术交流与沟通,促进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更多了解,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所以,对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比较研究具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参考了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翻阅了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地方公务员法》、《勤务评定的根本基准》和《公务员制度改革大纲》等法规条例及大量的日文书籍、原始资料。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从公务员考核制度的视角,通过比较研究中日两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探究了日本公务员制度成功之处的原因及具体做法。提出从价值取向与动机结合为核心,加强文化建设为导向,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体系的创新观点。
     本文由七章构成,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中日公务员制度异同的比较。比较出发达国家类型的日本公务员制度比发展中国家类型的我国公务员制度,在法律制度、考核体系方面的异同。第二部分,是由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及第五章组成的主体部分,对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研究。其中,第二章中日公务员考核原则及价值取向之比较。得出两国在考核制度的理念与指导上的不同,是两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不同的内在原因。第三章,中日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及标准体系之比较,通过对我国公务员考核内容中,德、能、勤、绩、廉与日本公务员勤务评定内容的工作实绩、工作能力、个人性格及适应性的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在考核指标体系设定与考核结果等次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第五章,对于公务员考核的运行机制从考核主体、考核程序、考核方式方法与考核效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比较。指出我国在公务员考核主体方面应要加强法制、制度、专业化建设,应规范化考核程序与平时考核,同时揭示
    了日本公务员考核主体缺乏培训、考核程序不公开原则等弊端;另外,总结了两国不同的考核方法,说明了日本的公务员考核效力与培训、薪酬结合的长处;第三部分,是由第六章、第七章组成的结论部分。通过中日公务员制度现状及两国考核制度发展趋势之比较,阐述了两国当前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公务员考核的发展走向与改革重点;对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建设的启示中,试图从改善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根源——文化建设,到制度完善及具体操作等三个层次为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构建模式与运作方式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及可操作性的方案。
As is well-known,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is a worldwide difficult problem. Though man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pursue a fair, just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civil servant, there is no common scientific method so far.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politic system reformation of our country, a necessary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a historical task faced by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politics and economy.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and of our country's reformation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therefore studies on the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are of critical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s for the shared current problems, every country should enhanc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on the constitution of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We should place more emphases on exchanging with and learning from Japan about the constitution of civil servant including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when we try to introduce advanced assessment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western countries. Our country had sent ministers to make an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Japanese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After PRC founded, our country had cooperated with Japan in many related issues and performed many profound close exchanges, when establishing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in the 1990s. As oriental countries, our country have many similar aspects with Japan. First, both have an environment featured by similar oriental traditional culture. Second, Japan had also experienced a developmental course to combine western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with native surroundings. Third, our country is undertaking a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now just as Japan had done after World War Two. In addition, as is well-known cross the world, the consummation of Japanese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is a indispensable factor of its boo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 hope to tak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as a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academic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 about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between two countries, to promote more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Japanese government, to impel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countries. So, it is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Japa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This dissertation has referred to and     of the Reformation of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etc and a lot of books written in Japanese and original data. Philolog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 are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concrete means of the success of Japanese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by comparing Chinese and Japa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A new point is put forward taking value orientation and motivation as core and reinforcing culture construction as direction and taking a series of concret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our country's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first chapter, that is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I point out the excellence and difference in law, constitution and the assessment system of Japanese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characterized as an advanced type over Chinese civil servant constitution characterized as a developing typ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main body composed of the second, the third, the fourth and the fifth chapter. It has made a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Japa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inciples and value orient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and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difference of ideas and instructions is the inner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 and the system of standard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By comparing virtue, competence, diligence, performance, cleanness in Chi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with performance, capability, persona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Japa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the problems in the setting of target system and result of Chi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are revealed. In the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 the running mechanisms of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concretely in assessment subject, assessment procedur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assessment effect. I point out that constructions of legal system, constitution and specializ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Chi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subject and th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regulating and intensifying routine assessment in assessment proced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reveal the disadvantages of Japanese civil assessment subject's lacking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procedure not being public; I conclud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show the superiority of combining assessment effect with training and salary in Japa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nclusion composed of the sixth chapter and the seventh chapter. By comparing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hi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with those of Japan, I expou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tendency and the keys of reformation in the future. As for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I try to provide consultative suggestions and applicable plans for the modeling and running mode of Chinese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from culture construction, constitution improvement and operation that are key points of improving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constitution.
引文
① 阎树森著,《日本公务员制度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2001年,第3页。
    ① [日]日本历史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日本史年表,东京:河出书房新社,1979年第367页。
    ① 黄卫平、谭功荣主编,《公务员制度比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8页。
    ① 李和中著,《比较公务员制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215页。
    ① [日]菅野和夫,江頭憲治郎等编.《六法全书》.东京:有斐阁,2006年,295页。
    ② [日]菅野和夫,江頭憲治郎等编.《六法全书》.东京:有斐阁,2006年,613页。
    ① [日]人事院编,2006年《公务员白书》,东京:国立印刷局刊行,2006年,第1页。
    ① 李和中著,《比较公务员制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63页。
    ① 于天,《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② 王箐,《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思考》,[硕士论文],北京,政法大学,2005年。
    ① 余兴安编,《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209页。
    ① 李和中著,《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73页。
    ① 彭国甫《价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层结构》,见:郭济编,《绩效政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页-第28页。
    ① 何凤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2004—2005年度课题《中国公务员考核体系研究》,中国人事科学院,第43页-第49页。
    ① 鲁义编,《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2页。
    ① 王东理,《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② Thibant J. and Walker L. Procedural Justice:A PsychologicalAnalysis. Hillsdale, N): Erlbaum, 1975。
    ① 孙跃进,《中日两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比较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② 赖肖尔著,《近代日本新观》,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38页。
    ③ 阎树森著,《日本公务员制度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253页。
    ① 鲁义编,《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① [日]《关于职员勤务评定规则》www.town.seto.okayama.jp/reiki_int/reiki_honbun/m2150098001.html。
    ① [日]《关于职员勤务评定规则》,www.town.seto.okayama.jp/reiki_int/reiki_honbun/m2150098001.html。
    ① 《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国共产党新闻,http://cpc.people.com.cn/GB/64107/64109/5267423.html, 2007年01月10日。
    ① [日]《关于职员勤务评定规则》,www.town.seto.okayama.jp/reiki_int/reiki_honbun/m2150098001.html。
    ② [日]《关于职员勤务评定规则》,www.town.seto.okayama.jp/reiki_int/reiki_honbun/m2150098001.html。
    ③ [日]《关于职员勤务评定规则》(新),http://www.city.mine.lg.jp/reiki/reiki_honbun/am41401191.html。
    ① 施雪华编,《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48页。
    ① 钱再见、陈辉等著,《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4页-第95页。
    ① 何凤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2004—2005年度课题《中国公务员考核体系研究》,中国人事科学院,第113页。
    ① [日]菅野和夫,江頭憲治郎等编.《六法全书》.东京:有斐阁,2006年,296页。
    ② 鲁义编,《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① 李华民著,《各国人事制度》,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88年,第409页。
    ① [日],《勤务评定的基准》,日本官方网站,http://law.e-gov.go.jp/htmldata/S27/S27F04510002.html。
    ② 鲁义编,《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2页。
    ① [日]《关于职员勤务评定规则》(新),http://www.city.mine.lg.jp/reiki/reiki_honbun/am41401191.html。
    ① 李和中著,《比较公务员制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第228页。
    ① 余兴安编,《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② 何凤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2004—2005年度课题《中国公务员考核体系研究》,中国人事科学院,第120页。
    ① 何凤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2004—2005年度课题《中国公务员考核体系研究》,中国人事科学院,第121页。
    ① 肖明政编,《国家公务员考评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7页。
    ① 刘禹,《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与分析》,成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期,第21页。
    ② 肖明政编,《国家公务员考评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13页-第317页。
    ① 周敏凯著,《比较公务员制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② 余兴安编,《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17页。
    ① 孔昌生主编,《外国公务员法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313页。
    ② [日],《勤务评定的基准》,日本官方网站,http://law.e-gov.go.jp/htmldata/S27/S27F04510002.html。
    ③ [日]《关于职员勤务评定规则》,www.town.seto.okayama.jp/reiki_int/reiki_honbun/m2150098001.html。
    ④ 刘禹,《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与分析》,成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期,第22页。
    ① 郑励志主编,《日本公务员制度与政治过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0页。
    ① 周晓玮,《我国公务员绩效评测的困境与原因初探》,理论探讨,2003年,第3期。
    ② 张伟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管理世界,www.hroot.com/publish/htm/2708.htm[B/OL]。
    ① 于天,《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② 姜海如著,《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1页。
    ① 李景平、李亮,《中外公务员制度之比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① 肖明政编,《国家公务员考评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13页-第317页。
    ① [日]公务员改革,《日本论点》,东京:文艺春秋出版社,2006年,406页。
    ① 仝志敏主编,《国家公务员管理》,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第233页-第236页。
    ② 周志忍编,《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66页-第81页。
    ① 周志忍编,《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第134页。
    ② [日]片冈宽光著,熊达云、郑希宏译,《论职员公务员》,上海:上海科普出版社,2001年,第202页。
    ③ 佟宝贵,《英国现行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概述》,中国人大新闻,http://zgrdxw.peopledaily.com.cn, 2001年5月15日。
    ④ 何凤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2004—2005年度课题《中国公务员考核体系研究》,中国人事科学院,第38—第40页。
    ① 李和中著,《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① [日]《认识评价系统讨论议案》,国公劳联第47回定期大会讨论资料,http://www.kokko-net.org/kokkororen/t011004.htm, 2001年8月。
    ② 《新人事制度的构建2006年》,公务员制度改革大纲,http://www.gyoukaku.go.jp/jimukyoku/koumuin/taikou/honbun.html077
    ① [美]费雷德,鲁森斯著,王垒等译校,《组织行为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第175页。
    ① [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年,第166页。
    ② 卢盛忠等编,《组织行为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889页。
    ① 金太军,《法治—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根本标尺》,行政论坛,1997年,第4期。
    ① [美]埃莉塔·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② 于天,《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第62页。
    ① 于天,《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硕十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第38页。
    ① 于天,《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第35页。
    ① 卢达元,《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第33页。
    ① 于天,《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第62页。
    ① 于天,《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46页。
    ① 于天,《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第51页。
    ① 荣仕星编著,《实用行政管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4页.第116页。
    ① 于天,《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65页。
    ② B. Guy Peters. 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c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1。
    ③ 《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国共产党新闻,http://cpc.people.com.cn/GB/64107/64109/5267423.html, 2007年01月10日。
    [1] 荣仕星.实用行政管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2] 郑励志.日本公务员制度与政治过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卢嘉旗,刘锡恒.人事管理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4]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愁.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5] 陈昌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6] 孙非等译.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与工具.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7] 徐振寰.外国公务员制度.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
    [8] 杨百揆等,西方文官系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9] 赵玉霞,韩金峰.外国政治制度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年。
    [10] 杨祖功,顾俊礼.西方政治制度比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11]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 谭建.二十国人事制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
    [13] 姜海如.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年。
    [14] 马华.当代激励理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15] 孙彤.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6年。
    [16] 徐菊芬等,现代人事心理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
    [17] 程连昌等,国家公务员制度全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
    [18] 李如海等,中国公务员管理学.经济同报出版社,1989年。
    [19] 李顺义.中国公务员制度.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0] 田培炎.公务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1] 熊继宁.差异、变化与耦合——香港、澳门公务员系统与国家公务员系统比较研究.北京:中困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22] 刘守恒、吴统慧.比较人事行政.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23] 钱再见.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 黄卫平,谭功荣.公务员制度比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25] 溪流.中国公务员制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6] 曹志.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8年。
    [27] 魏海波.建立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务员制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
    [28] 刘天纯.日本现代化研究.台北:东方出版社,1992年5月版。
    [29] 李庆臻、金吉龙.韩国现代化研究.济南出版社,1995年。
    [30] 张旅平.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日本现代化研究.天津出版社,1993年。
    [31] 曾繁正.人事行政管理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
    [32] 曾繁正.行政组织管理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
    [33] 龚祥瑞.文官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34] 李盛平.各国公务员制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35] 徐振寰、王晓初.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
    [36] 黄达强.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37] 应松年、武树帜.公务员制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38] 秦郁彦.日本官僚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12月版。
    [39] 刘晓峰、张玉林等,日本的危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0] 严强、魏妹.东亚公共行政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1] 卢盛忠,等.组织行为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42] 金滢基,等.日本的公务员制度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
    [43] 阎树森.日本公务员制度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
    [44] 刘小林.当代各国政治体制—日本.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45] 田桓.日本战后体制改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
    [46] 李盛平.各国公务员制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47] 吴寄南.新世纪日本的行政改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
    [48] 谭健.日本政府体制与官员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49] 张健、王金林.日本两次跨世纪的变革.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50] 李顺德.价值学大辞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51] 仝志敏.国家公务员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2] 毛信德.当代中国词库.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年。
    [53] 王珏等.中国价值哲学新论.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54] 仝志敏.国家公务员管理.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
    [55] 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
    [56]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57]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58] 付亚、许玉林.绩效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59] 孔昌生主编.外国公务员法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60] 黄卫平、谭功荣主编,公务员制度比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61] 李和中.比较公务员制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63] 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64] 余兴安.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
    [65] 顾家麒、娄金美编译,日本政府机构和行政改革.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
    [66] 鲁义.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67] 王东理.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68] 赖肖尔.近代日本新观.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69] 钱再见、陈辉等,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70] 卢盛忠等,组织行为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71] 李华民.各国人事制度.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88年。
    [72] 肖明政.国家公务员考评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
    [73] 周敏凯.比较公务员制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74] 赫赤、潭健.日本政治概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75] 文海英.日本公务员制度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
    [76] 日本政府机构编写组,日本政府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 (日)阿部齐·内田满.现代政治学小辞典.东京:有斐阁,1986年。
    [2] (日)松本隆利、山本庸幸监修.中央省厅改革法规集.东京:商事法务研究会,1999年。
    [3] (日)雄川一郎等.现代行政法大系.东京:有斐阁,1984年。
    [4] (日)东京新闻社.官厅物语.东京:潮文社,1985年。
    [5] (日)日本历史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日本史年表.东京:河出书房新社,1979年。
    [6] (日)公务员改革.日本论点.东京:文艺春秋出版社,2006年。
    [7] (日)鹈饲信成,曹海科译.日本公务员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年。
    [8] (日)片冈宽光,熊达云、郑希宏译.论职业公务员.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
    [9] (日)室井力主编,吴微译.日本现代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5年。
    [10] (日)西谷敏、晴山一穗.公务员制度改革.东京:大月书店,2002年。
    [11] (日)山中俊之.公务员人事研究非效率部门的处方笺.东京:东洋经济报社,2006年。
    [12] (日)日本历史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日本史年表.东京:河出书房新社,1979年。
    [13] (日)人事院.2006年公务员白书.东京:国立印刷局刊行,2006年。
    [14] (日)高千穗商科大学商学会编.中日公务员制度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共同研究.东京:高千穗商科大学综合研究所.1996年。
    [15] (日)菅野和夫,江頭憲治郎等编.六法全书.东京:有斐阁,2006年。
    [16] (美)查默斯·约翰逊.戴汉笠,等译.通产省与日本奇迹.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
    [17] (美)费雷德,鲁森斯.王垒,等译.组织行为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18] (美)丹尼尔A.雷恩.赵睿,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9] (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 (美)约瑟夫·J·马尔托奇奥.周眉译,战略薪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21] (美)斯蒂芬·P·罗宾斯.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上海:三联出版社,
    [23] [(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 (美)加里·德斯勒,刘听、吴雯芳译.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25] (加)莱瑟姆,韦克斯利.萧鸣政,等译.绩效考评——致力于提高企事业组织的综合实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6] 2000年。B. Guy Peters. 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c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7] Thibant J. and Walker L. Procedural Justice: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Hillsdale, N): Erlbaum, 1975。
    [1] 梁建东.公共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核心冲突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2)。
    [2] 申少君.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激励机制探究.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1)。
    [3] 袁东.美国公务员的工作考评[J].中国行政管理,2003,(1)。
    [4] 马逢春,罗永新.浅谈公务员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与组织实施.陕西政报,1998,(3)。
    [5] 皇娟.试论中国公务员考核制的缺陷与改进.理论与改革,1998,(4)。
    [6] 唐小阳.实施公务员考核制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地方政府管理,1997年,(2)。
    [7] 刘国峰,程秋实.论考核思维的突破.行政论坛,2001,(5)。
    [8] 杨献东.浅谈国家公务员考核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公务员,2001,(1)。
    [9] 罗蓉.重塑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党政干部论坛.2005,(2)。
    [10] 刘禹.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与分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11] 薄兆梅.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学习论坛,2000,(1)。
    [12] 金太军.法治—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根本标尺.行政论坛,1997,(4)。
    [13] 周晓玮.我国公务员绩效评测的困境与原因初探.理论探讨.2003,(3)。
    [14] 李景平、李亮,中外公务员制度之比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15] (日)西尾.隆.公务员制度改革与「霞关文化」.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展望.2003年,(5)。
    [16] (日)野见山宏.公务员制度改革和成绩主义.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展望.2003年,(5)。
    [1] 于天.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孙跃进.中日两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比较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卢达元.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箐.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思考:[硕士论文],北京:政法大学,2005年。
    [5] 阎树森.战后日本公务员制度.[博士论文].北京:北京大学 1998年。
    [1] 《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国共产党新闻,http://cpc.people.com.cn/GB/64107/64109/5267423.html,2007年1月10日。
    [2] 张伟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管理世界,www.hroot.com/publish/htm/2708.htm[B/OL]。
    [3] 佟宝贵,《英国现行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概述》,中国人大新闻,http://zgrdxw.peopledaily.com.cn,200 1年5月15日。
    [4] 徐云飞,《日本电子政府最新政策解析》,中国电子政务网,http://www.e-gov.org.cn/news/news004/2007-03-07/52343.html 2007年3月7日。
    [5] (日)Japaneselaw Online, http://www.cmmi. gr.jp/topics/0001index.html。
    [6] (日)《新人事制度的构建2006年》,公务员制度改革大纲,http://www.gyoukaku.go.jp/jimukyoku/koumuin/taikou/honbun.html。
    [7] (日)日本人事院网址, http://www.jinji.go.jp/syoukai。
    [8] (日)《认识评价系统讨论议案》,国公劳联第47回定期大会讨论资料,http://www.kokko-net.org/kokkororen/t0ll004.htm, 2001年8月。
    [9] (日)《公务员制度改革大纲》,日本行政改革推进本部网址,http://www.kantei.go.jp。
    [10] (日)《勤务评定的基准》,日本官方网站,http://law.e-gov.go.jp/htmldata/S27/S27F04510002.html。
    [11] (日)《关于职员勤务评定规则》(新),http://www.city.mine.lg.jp/reiki/reiki_honbun/am41401191.html。
    [12] (日)《关于职员勤务评定规则》,www.town.seto.okayama.jp/reiki_int/reiki_honbun/m2150098001.html。
    [1] 彭国甫.价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层结构.见:郭济.绩效政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日)高千穗商科大学商学会.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设——政治体制改革与人事行政.见:高千穗商科大学商学会.高千穗论文集,东京:高千穗商科大学商学会,1990年(12)。
    [1] 何风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2004—2005年度课题《中国公务员考核体系研究》,中国人事科学院,尚未公开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