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里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秦汉时期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末梢的里,是国家最低一级行政组织,里行政属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区划和行政组织两部分内容,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殷商时期,还不存在地方行政制度。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组织,不存在后代意义上的地方行政制度。但西周时期的县、郡、乡、州、里等地域名称的出现,各级贵族直属领地管理机构的形成,宗族制下居民共同体的产生,为东周各诸侯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春秋时期,少数诸侯在各自的疆土上不再进行封建,而由臣仆设官分职实行垂直统治。县到春秋后期发生巨变,县成为行政区划正式名称定型于战国中晚期。郡到春秋时期,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完备,并控制着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人口,是一级行政机构。时值战国后期,除了齐国施行的是五都制之外,其他六国分别建立了郡县制,但都和郡的性质相近。战国末期,各国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政治体制,基本上形成了郡(都)、县(州)、乡、里上下垂直统属的地方行政组织。
     秦朝的行政区划,其基层政区是县和道;高层政区是郡,以郡辖县,为纯粹的郡县二级行政区划制。秦楚之际实行的是按军功分封的新型封建制。汉初,诸侯王在其封地享有高度自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其实质是封建制和郡县制并存。直到汉景帝朝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失去行政管理权,只享有衣食租税权,其实质是把诸侯王国的郡纳入了郡县制体系,成为中央管辖区,这标志着封建制被郡县制完全取代,真正的中央高度集权官僚制到武帝朝就完全确立。自此以后两汉大部分时间施行的是郡县制,汉代的县级政区,有县、道、国、邑等数种名称。直到东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后,郡县二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秦汉时期地方行政组织的基本内容包括郡、县、乡、里四级。汉代的诸侯国从汉武帝以后,基本等同于郡,被视为汉代的地方行政组织的一部分。邑是分封给皇太后、太后、公主等少数皇亲的汤沐邑,地位同县,由汉政府直接管理。上述皆为秦汉正式的地方行政组织。秦汉的初郡和道是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区,其地方行政制度与内地略有不同。秦汉时期的属国,是中央政府给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建立的特殊政区,其地位与郡平行。汉代的初郡设置于汉武帝时期。属国和初郡作为特殊的地方行政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属国到东汉初性质等同内郡,初郡到永和改制之后亦等同内郡。秦汉的乡不是一级行政区划,但乡是一级政府组织。乡为县的下节分区,乡下辖里。秦汉时期的里是构成庞大帝国的基层最小行政单元,里有乡野自然之里和城邑之里之分,乡野之里是研究对象。
     秦代一个标准编户齐民居民单位的里,其里吏职位和职数设置包括:伍长二十人,什长十人;里监门二人;田典、里典各一人;里佐数目不定,多一至二人;社宰、里治中从事各一人。秦代的伍老一里一人,地位仅次于里典,但汉代不见这一里吏。汉代的里吏构成在秦代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里祭尊、里祭酒两种职位,其职数不定,通常一到两名。里正(里典、里魁)、田典、里佐、秦代的伍老、汉代的里祭酒、里祭尊等是核心里吏,他们构成里部政权的中心力量。什长、伍长、里监门、社宰、里治中从事等是外围里吏,他们受核心里吏领导,性质上属半民半吏。在户数不满百户的里中,基层政府则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里吏职数和职位,里正(里典、里魁)、田典、什长、伍长这四种里吏是基本职位,但什长、伍长未必是常设里吏。里正(里典、里魁)、田典、里佐、里监门、什长、伍长是里行政内容的主要落实者。
     秦汉的里行政,是国家大部分行政事务的缩影,是国家行政的基础。从横向划分,里行政功能主要包括六大内容,以及其他应负有的职责。里行政的各项职能通常由全体里吏协同完成,但各个里吏的职责也有所侧重,主要职能由专职里吏主管。里吏的职责分工特点可概括为大合小分,以合为主。其一是户籍基础管理功能,其二是里部治安管理职能,其三是赋税征收功能,其四是协助上级政府落实劳役征发职能。其五是落实里部教化职能。秦代不重教化,两汉吸取秦亡教训,把教化职能列入里行政职能特殊之重,这是秦代进入汉代后里部职能的一大转变。这一职能的增加,为汉代步入盛世提供了条件。此外,里吏发放分配赏赐救济财物职能、里吏举荐特殊人员职能、里部吏民为爵位继承者担保职能以及其他应负有的职责,这些职能对于里部社会的发展稳定同样重要,只是因为在文献记载中少见,还不能系统论述。
     秦汉的里自治可以分为自发型里自治和引导型里自治两部分内容。前者在秦代和两汉均是构成里部编户民的重要生活内容,后者只存在两汉时期,这是秦代和两汉里自治表现出的重大差异。邻里居民的生产生活自治属自发性里自治活动,自发性里自治内容主要包括:邻里经济上互相救助;经济无偿施与;富民出资、穷人出力共建公共工程;邻里自由结合出资、出工共建公用工程;里人自愿结合而合伙从事商业活动;婚、丧、嫁、娶上的人力、财力互相支持,或富户无偿物资施与;邻里安全互救;邻里友好礼尚往来;自行调解邻里内部矛盾等。这些自治活动对维持里部的物质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引导型里自治是两汉里部特有的自治内容,主要有五部分:其一是里部宗族亲戚自治,其内容包括宗族亲戚间经济无偿援助和收养宗族孤弱。其二是里吏组织的生产、公共工程建设,包括农业生产协作,实现畜力、劳力自愿结合互助;共买共用生产劳动工具;里吏倡导上户、中户捐款,下户出力出工合作,合力治理危及公共安全桥路墙垣等工程。其三是里吏组织的劳役、赋税自治,倡导组建正弹组织,寻找经济来源,利用富户捐款、公田收入、钱粮的利息收入等方式解决乡里民众繁重的赋税和徭役问题。其四是解决里部吏劳务付出的经济补偿。这一经济补偿的来源有两种可能,一是来自于里部自身的经济收入,二是来自于基层的赋税收入,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其五是建立里部自治组织如父老单和孝悌单。其五是里部的祭祀自治,组织里部编户民参加社祭、求雨、止雨类活动,里吏倡导富户捐款,筹集资金解决祭祀的花费,弱化基层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此外里部还设有少年单、酒单两种自治团体。
     秦汉的里行政可从两方面去认识,其一是里行政制度,其二是里行政控制力。完善的里行政制度是强力里行政控制的前提,里行政制度的建设和制度的落实是两回事。西汉哀平时期、东汉桓帝之后到汉末,里行政制度未能落实好,其他时期这一制度基本能得到正常运行。秦汉的里行政制度不断发展:秦代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里行政制度,从汉初开始,里行政制度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到平帝时基本平稳运作,而后保持在这一水平上直到汉末。里行政的实际控制力大小,由里行政制度的最终落实结果来决定。里行政控制力的实际强弱是个复杂问题,国家制度是否完善是决定性因素。秦汉不同时期里行政控制力表现出的强弱大小,我们做大致轨迹描述:秦代比较强;汉初至景帝朝比秦代稍弱;汉武帝时期持续加强;昭宣时期趋势变弱;元、成二帝时期继续下行,哀、平时期持续变弱并保持在较低水平线上。东汉初至章帝时期里行政控制力上升变强;安帝至东汉末,里行政控制力由于豪族因素的影响而下降并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线上,有时上下略有浮动,但这一时期的里行政整体控制力比西汉一直处于弱势。
     纵观秦汉里自治的发展曲线,秦代的里自治成分含量最低,表现得十分微弱。西汉初至西汉中期为里自治的培育期,里自治功能不断加强。西汉中至西汉末期里自治发展到较高水准。东汉自光武帝度田事件之后到章帝朝,里自治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献帝之后里自治转换为宗主督护下的坞壁形态,遂进入国家无力控制的不正常期。里行政制度和里行政实际控制力与国家的意识形态指导思想有一定关系,引导型里自治与国家的治国理念有因果关系,这一性质的里自治与儒学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国家在基层推行教化有直接关系。
The Li, one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basic Li units in the distal, is the national minimum level of Liorganization; it belongs to the local Li system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untry. Local Li system includesLi division and the Li organization content. The formation of the local Li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has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Qin dynasty.Political system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is a feudal system, not a complete sense of local Li organization.The Li division and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Li system are not perfect places. But there exists the westernZhou dynasty in the county, and the township, state, and the emergence of regional name, the formation ofthe aristocratic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 resident units are the local prepared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local Li system.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Zhou chamber tends to decline, a Handful of vassal statesgradually become strong, starting to develop a centralized system. These governors are no longer on theirterritory, and officer points to position of the vertical rule which is set by the governors. County, in late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ecame Li division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unty, in the spring andautumn period,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etup largely complete, county controls the amountof land and population, which is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s for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addition to Qi is one of the five system implementations and the other six countries established Chinarespectively. But all of them, the nature of the county are local Li, and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re not mature.County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is Li division unit, meaning military and Li functions, system in county,the county's political system preliminary formation belong to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a centralized political system, basically formed the county,township, up and down in the Chinese local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Qin dynasty Li divisions, belong to the grassroots Li zones. The high-level Li zones are the puresystem of county level Li division. Qin Chu as a practice is a new kind of feuda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military packet. Early Han, the governors enjoy high autonomy in their fiefs, very independent, which isnot really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unified regime, its essence is the feudal society of China,until the order after the chaos of the seven countries, the governors only enjoy the food and clothing of thetax authority, its essence is to put the kingdoms of the county into the system of China, to become thecentral jurisdictions, it marks the feudal system that is completely replaced by China, the real central highlycentralized bureaucracy to the emperor was completely established. Since Han dynasty of China, most ofthe time of the Han dynasty's county districts, county, name, countries, and cities exist. Until the spirit ofthe eastern Han dynasty emperor in five years, counties secondary system was changed into a state, countytertiary system.
     The basic content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local Li organization in the county, township, are basicequivalents to vassal states from the emperor of Han dynasty, Han dynasty's county, as a part of the Handynasty's local Li organization; City is the packet to the queen mother, the queen mother and princess aroyalty status with county,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se are official Qin and Handynasties, the local Li syste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counties and the tao arelocated in minority regions, special Li zones the local Li system and the mainland are slightly different.Territories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ean to join the minority tribes to set upspecial Li zones and its status and parallel to the county. At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county is set upin the period of Emperor Han wu. Territories and county as a special Li region, enjoys high autonomy. Territories in the nature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re at the beginning of Equivalent County, the county inthe early time to after restructuring is equal in Yonghe County. Township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is notlevel Li division, but is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ownship for county is under sectionpartition, administer.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y constitute the basic minimum Li unit of the empire, inthe compartment as qi lived and officer in cadastral, are for the imperial clan to live in.
     A standard compartment as qi Qin dynasty resident units, the collectors of jobs and positions in theSettings include: In the prison doors are for two people; Tian Dian, Canon each one, are Rizzo variablenumber, more Han one to two vice-chairmen. Clubs in the slaughter are the cure for each one. Qin dynastyWu of the old one, is in a cult status after, but the Han dynasty is in the collector. Composed collectors inHan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Qin dynasty and added in the statue and legate in two positions, theirpositions, are usually one or two. Wu old Tian Dian, Qin dynasty, Han dynasty in the drink offering, theoffering is the core in the collectors, they constitute the center of regime in power. Assorted, WuHang, inher long prison doors, is to engage in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slaughter, they ar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core collectors, collectors in nature belongs to a half and a half. The number is less Han hundredhouseholds,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in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o set up reasonable collectorspositions and position and is in the (chief) in scriptures, long Tian Dian, ramesh, WuHang collector are inthese four basic position, but long, WuHang collector is not necessarily permanent. WuCHang is the mainimplementation of the Li.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which is a microcosm of the national most Li affairs,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horizontal division, Li function mainly includessix contents, and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other dutie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function that is usuallyperformed by all the collectors to participate in, but the collectors also focused, the duty of the main function also has full-time collectors in the head. Collector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vision of dutiescan be divided into large and small, to give priority to, each has emphasized particularly on it. One is thehukou preliminary management functions. Second is in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functions. Third is a tax collector in the collection function. It is collectors to assist the superior in thegovernment to carry out the functions of labor then. Fifth is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functions. Qin dynasty has not heavy indoctrination, Han Qin put enlightenment function on the Li function,which is after the Han dynasty Qin dynasty that entered the department of a big Hange, in this function,provides conditions for Han dynasty into the prosperous time. Moreover, collectors in the distribution ofproperty functions and collectors in the recommendation from people are for the title successor to guaranteefunction and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other duties, these func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areequally important, which is just such a function literature rare and also not system.
     Autonomy in the autonomy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spontaneous and inducedautonomy in two parts, the formers in the Qin and Han are the compart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thepeople's important living contents, which there are only two Han period, the 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in the autonomy of the major differences. Neighborhood is spontaneous in the autonomy of production andlife activities, spontaneous autonomy mainly includes: in the neighborhood economic it can help each other;Economic gives free of charge; Rich capital contribution, the efforts to build public works; Neighborhoodfree combination investment needed to go to work, and utilities; People in the voluntary union, partnershipengaged in commercial activities; Marriage, funerals, marry, marry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support each other, or to give the rich material free of charge; Neighborhood safety rescue; Neighborhoodfriendly Hange; To solve contradictions among neighbors, etc., activities to maintain the autonomy in thedepartment of material reproduction,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have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duced in the autonomy is of unique content, in the Han dynasty mainly there have five parts: one isthe clan relative’s autonomy in the department. Its contents include the clan relative’s economic assistancefree of charge; Adoption of clan's helpless. Secondly, collectors are in the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public work construction. Autonomy,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mplementation work, labor,voluntary and mutual assistance; Total productive labor to buy common tools; Collectors advocating onhouseholds, mean ZhongHu’s donations of cooperation, in the efforts to work, and to family governanceendanger public safety engineering. The third is a tax collector in the organization of labor, autonomy,which is organized by collectors in advocating form "bullet", looking for sources of economic use of therich to donate, and farm income, money, interest income solve the problem of village people heavy taxesand corves. It is bound to solve the collectors in labor pay economic compensation. There are two possiblesources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it i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income, second, from thegrass-roots tax revenue, or both. Five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are based in the department took the singleand Baiban. In the kingdom of people who take part in club offerings, rain, rain check activities,collectors are all advocating the rich to donate money, success to raise money to solve the cost of sacrifice,weaken the unrest at the local level. In addition the department also has single wine list autonomy in twogroups.
     Qin and Han dynasties are to be known in administration from two aspects, one is in the Li system, thesecond is the Li control. Perfect Li system is powerful in the Li control of the premise, in the constructionof the Li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ystem are two different things, crying of the western Handynasty period, after the emperor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Han, failed to implement the Li system.In the other period, the system can be implemented. Development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of the Lisystem, Li system in the Qin dynasty has established a comparatively perfect one. Since the early Han Li system constantly improved, the enriching is the content. To ping emperor basically stable, is to keep onthis level until the Han. In Li actual control over the size, the Li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final results, in theLi control of the actual strength is a complex problem, whether the system of state is the decisive factor. In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show us the actual size on the strength of Li control, we canmake a general description: the Qin dynasty is very strong; The early Han seems to scene emperor towardbetter Han Qin dynasty; The emperor period, continues to strengthen; Zhao Xuan period becomes weak;Yuan continues to weaken, into two emperor period, continued to weaken, flat period and maintain in lowlevel. Chapte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emperor period rise Li control. Fall in its lateeastern Han dynasty, is Li control and maintain in low level, sometimes slightly floating up and down, butthe administration has been in a weak overall control in this period.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y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evolution, the Qindynasty of autonomous component content in the lowest, the performance is very weak. Autonomy in thewestern Han dynast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Han dynasty to the middle for the breeding period, theautonomy function is enhanced. In the mid we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t the end ofthe autonomous development has been to a higher level. After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GuangWuDiused "field events” to the emperor in the autonomy into a rapid development. Offered to the Han emperorafter abnormal autonomy into countries, people cannot control it in a period. In Li system andadministration and actual control i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national ideology there is a certainrelationship,"autonomy" in leading and governing concept has a causal relationship, the nature of theautonom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fucianism, in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enlightenment at thegrassroots level have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引文
①李振宏,刘克辉:《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2页。
    ②徐殿才主编:《中国文化通史》(秦汉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总序第4页。
    ③龚留柱:《避免史学“碎片化”,“会通”之义大矣哉》,《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第10页。
    ①龚留柱:《避免史学“碎片化”,“会通”之义大矣哉》,《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第10页。
    ②龚留柱:《避免史学“碎片化”,“会通”之义大矣哉》,《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第10页。
    ③龚留柱:《避免史学“碎片化”,“会通”之义大矣哉》,《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第10页。
    ④龚留柱:《避免史学“碎片化”,“会通”之义大矣哉》,《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第10页。
    ⑤王子今:《秦汉史研究理论认识散谈》,《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第7页。
    ⑥彭卫:《走向未来的秦汉史研究》,《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第10页。
    ⑦杨振红,徐歆毅:《改革开放以来的秦汉史研究》,《文史哲》,2010年第1期,第137-157页。
    ①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207页。
    ②杜正胜:《“编户齐民论”的剖析》,王健文主编:《政治与权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③杜正胜:《“编户齐民论”的剖析》,王健文主编:《政治与权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①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3页。
    ①胡锦涛:《十八大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②罗志渊:《中国县政制度》,上海:上海群众杂志公司,1937年版,第1页。
    ③罗志渊:《中国县政制度》,上海:上海群众杂志公司,1937年版,第2页。
    ①罗志渊:《中国县政制度》,上海:上海群众杂志公司,1937年版,第2页。
    ②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③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④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⑤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⑥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⑦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⑧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50页。
    ②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3页。
    ③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1页。
    ④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侯志义:《采邑考》,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美)石约翰:《封建、郡县与中国历史传统》,《安徽史学》,2002年第3期,第4页。
    李家浩:《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结构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敬明:《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唐嘉弘编:《先秦史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张经:《西周土地关系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
    (宋)王安石:《周官新义》,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年版。
    张天恩:《论西周采邑制度的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2期,第51-58页。
    李春利:《闻尊铭文与西周时期的采邑制度》,《南方文物》,2012年第2期,第146-151页。
    (美)石约翰:《封建、郡县与中国历史传统》,《安徽史学》,2002年第3期,第4页。
    周书灿:《春秋时期“县”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态》,《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第136页。
    臧知非:《论县制的发展与古代国家结构的演变——兼谈郡制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113页。
    李学勤:《<世俘>篇研究》,《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第1-6页。
    赵光贤:《从裘卫诸器看西周的土地交易》,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6期,第20-21页。
    伊藤道治著;张长寿译:《裘卫诸器考——关于西周土地所有制形态的我见》,载《考古学参考资料五》,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沈长云,李秀亮:《西周时期“里”的性质》,《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第4-14页。
    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6期,第8页。
    杨向奎:《“三百年绝等双”的朴学大师孙诒让》,《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1期,第87页。
    雒有仓:《论西周的盟誓制度》,《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第42-47页。
    ①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②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9期,第36-37页。
    ③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④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⑤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第30页。
    ⑥陈长琦:《战国时代郡的嬗变》,《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79页。
    ⑦陈长琦:《战国时代郡的嬗变》,《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82页。
    ①罗志渊:《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独立出版社,1943年版,第1-34页。
    ②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③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出版。
    ④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⑤孟祥才:《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卷),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⑥老干:《汉代郡制及其对于简牍的参证》,载《傅故校长斯年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1952年版,第29-62页。
    ⑦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第45-49页。
    ⑧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第47页。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1-542页。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第346页。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未名中国史》(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132页。
    马非百:《秦集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80-586页。
    陈直:《汉书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10页。
    谭其骧:《关于秦郡和两汉州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卷〉条目初定稿(选登)》,《复旦学报》,1982年第5期,第85页。
    周庄:《秦一代为四十八郡说》,载《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陈伟:《秦苍梧、洞庭二郡刍论》,《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第172页。
    钟炜:《里耶秦简所见县邑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8页。
    谭其骧:《关于秦郡和两汉州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卷〉条目初定稿(选登)》,《复旦学报》,1982年第5期,第86-87页。
    许正文:《从汉州唐道的设置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唐都学刊》,2001年第3期,第20页。
    胡绍华:《浅析汉朝初郡政策的历史作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6期,第11页。
    张焯、张东刚:《秦“道”臆说》,《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第95页。
    骈宇骞:《秦“道”考》,载《文史》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期,第230页。
    罗开玉:《论秦汉道制》,《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54页。
    杨建:《略论秦汉道制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第22页。
    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1期,第11页。
    臧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23-30页。
    王彦辉:《田啬夫、田典考释—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基层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2期,第49-56页。
    卜宪群:《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组织的经济职能问题》,《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第30-38页。
    杜正胜:《“编户齐民论”的剖析》,载王健文主编:《政治与权力》,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1页。
    ②臧知非:《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第68-75页。
    ③李向平:《试论周秦时代的什伍制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第63-72页。
    ④吴益中:《秦什伍连坐制初探》,《北京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第71-76页。
    ①罗开玉:《秦国“什伍”、“伍人”考――读云梦秦简札记》,《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第85-88页。
    ②吴海燕、冯殿羽:《魏晋南北朝“什伍”之制与乡村社会控制》,《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137-140页。
    ③朱绍侯:《从户籍制度中看汉代的阶级关系》,《河南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第31-45页。林剑鸣:《秦王朝统一后的社会各阶级》,《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第179-183页。高敏:《秦汉的户籍制度》,《求索》,1987年第1期,第72-81页。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22-39页。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2-76页。仝晰纲:《秦汉乡官里吏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第43-47页。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管理体制》,《东岳论丛》,1999年7月第4期,第105-108页。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第第2期,30-39页。曾昭斌:《论中国古代乡村政权的双重职能》,《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9页。赵光怀:《吏与秦汉基层社会》,《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94-97页。王健:《西汉社会的伦理控制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第95-101页。王勇:《论汉代下层民众的互助活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11-15页。王爱清:《秦与汉初里民生活略论》,《唐都学刊》,2007年第3期,第6-10页。王爱清:《关于秦汉里与里吏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第134-139页。陈絜:《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第23-190页。孙英民:《从云梦秦简看秦律“连坐”法》,《中原文物》,1986年第2期,第100-104页。李四明:《秦汉时期的乡村基层组织治安管理探微》,《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第301-303页。彭年:《秦汉族刑、收孥、相坐诸法渊源考释》,《四川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第51-60页。朱筱新:《除害兴利,综合治理——从云梦秦简谈秦代社会秋序的治理》,《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第17-21页。赵理平:《秦简所见官吏的岗位责任制度》,《温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83-87页。薛军力:《从汉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第44-51页。朱明勋:《汉代的孝治政策论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37-51页。姚乐:《汉唐间县以下基层组织形态研究概述——以乡里亭村等问题为中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32-36页。田旭东:《里耶秦简所见的秦代户籍格式和相关问题》,《四川文物》,2009年第1期,第52-54页。李向平:《试论周秦时代的什伍制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第63-72页。薛军力:《从汉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第44-50页。王彦辉、徐杰令:《论东周秦汉时代的乡官》,《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第24-31页。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第62-69页。张力:《秦汉里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第102-108页。江连山:《战国秦汉历代国君逐步实现专制的政治实践》,《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9-15页。王俊国:《先秦时期的基层组织变迁考略》,《兰台世界》,2010年第14期,第70-71页。张新光:《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49-59页。周美华:《〈二年律令〉中的“置后”与“户籍”继承制度》,《东吴中文学报》,2009年第18期,第72-81页。
    ④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22-39页。
    ①仝晰纲:《秦汉时期的里》,《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第31-36页。
    ②张力:《秦汉里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第102-108页。
    ③杨宽:《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学术月刊》,1959年第6期,第39-47、61页。
    ④宁可:《述社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12-24页。
    ⑤晁福林:《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齐普学刊》,1995年第2期,第66-72页。
    ⑥杨英:《汉初祀畴考》,《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第2-7页。
    ⑦杨华:《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21-28页。
    ⑧马新:《论两汉乡村的里社》,《文史哲》,1998年第5期,第90-94页。
    ①高臻、贾艳红:《略论秦汉时期民间的社神信仰》,《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5-48页。
    ②贾军仕:《浅论两汉乡村社祭的变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第35-38页。
    ③汪桂海:《汉简所见社与社祭》,《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第72-76页。
    ④曹书杰:《稷祀与民间社日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7第2期,第89-94页。
    ⑤陈伟:《包山楚简所见邑、里、州的初步研究》,《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第45-51页。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中)》,《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48-56页。王彦辉、徐杰令:《论东周秦汉时代的乡官》,《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第24-31页。张力:《秦汉里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第102-108页。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第27-36页。
    ⑥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秦晖:《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李亚农:《中国的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陈伟:《包山楚简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陈槃:《汉晋遗简识小七种》,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三十六,1975年版。高恒《汉简牍中所见令文辑考》,《简帛研究》第三辑,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1960年版。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劳干《居延汉简考释》,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1960年版。阴法鲁、徐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三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日)金井德幸:《道教·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①黄今言:《汉代三老、父老的地位与作用》,《江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84-88页。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一九八七年版,第215-246页。王子今:《“闾左”为“里佐”说》,《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3-69页。王子今:《汉代“客田”及相关问题》,邓文宽主编、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107页。(韩)金秉骏:《汉代乡里统治之变迁》,《中华文化论丛》,2004年第1期,第76-79页。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买田约束石券〉》收入《宁可史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3页。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第2期,第30-39页。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第20页。张金光:《有关东汉侍廷里父老僤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第17-25页。
    ②(日)守屋美都雄:《父老》,载刘俊文主编,黄金山、孔繁敏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3卷·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4-584页。
    ③林甘泉:《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林甘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183页。秦进才:《汉代三老、父老异同考》,《河北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127-128页。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秩序略论》,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5-6页。
    ④邢义田:《秦汉史论稿》,东大图书公司印行,一九八七年版,第219页。
    ⑤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第233、236页。
    ⑥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①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84页。
    ②辛德勇:《闾左臆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147-151页。
    ③王好立:《“闾左”辩疑》,《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4期,第45-51页。
    ④田人隆:《“闾左”试探》,《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第67-76页。
    ⑤庄春波:《“闾左”钩沉》,《社会科学集刊》,1991年第4期,第72-79页。
    ⑥王子今:《“闾左”为“里佐”说》,《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3-69页。
    ⑦张汉东:《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⑧何清谷:《“闾左”新解》,《陕西师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第106-107页。
    ⑨臧知非:《“谪戍制”考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第23-28页。
    ⑩于敬民、丛鲁江:《陈胜与秦代的官爵秩》,《管子学刊》,1997年第3期,第74-77页。
    ①晁福林:《关于“发闾左谪戍咸阳”》,《江汉论坛》,1982年第6期,第63-64页。
    ②胡大贵:《关于秦代谪戍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25-30页。
    ③王育成:《闾左贱人说初论——兼说陈胜故里在宿州》,《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2期,第13-22页。
    ④蒋非非:《秦代谪戍、赘婿、闾左新考》,《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第55-61页。
    ⑤仝晰纲:《秦汉乡官里吏考》,《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第43-47页。
    ⑥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南都学坛》,2006年第1期,第1-6页。
    ⑦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第8-25页。
    ⑧廖伯源:《汉初县吏之秩阶及其任命——张家山汉简研究之一》,《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第100-107页。
    ⑨王彦辉:《田啬夫、田典考释——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基层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2期,第49-56页。
    ①张金光:《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农村公社残余问题》,《文史哲》,1990年第1期,第3-12页。
    ②宫长为:《浅谈秦代经济管理中对官吏的几种规定――读〈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一点意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第29-34页。
    ③张金光:《秦官社经济体制模式典型举例》,《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2-19页。
    ④林甘泉:《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收入林甘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208页。
    ⑤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13、120页。
    ⑥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22页。
    ①林甘泉:《“侍廷里父老单”与古代公社组织残余问题》,《文物》,1991年第7期,第52-59页。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收入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215-246页。黄世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20页。林兴龙:《东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相关问题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67-70页。
    ②宁可:《述社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12-24页。王子今:《“闾左”为“里佐”说》,《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3-69页。黄士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9页。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23-224页。马新:《论两汉乡村的里社》,《文史哲》1998年第5期,第90-94页。
    ③宋杰:《汉代产育风俗探析》,《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第34-42页。卢岩、葛英会:《关于殷墟卜辞的彤祭》,《故宫博物院刊》,2000年第2期,第46-56页。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30-39页。汪桂海:《汉简所见社与社祭》,《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第72-76页。贾军仕:《浅论两汉乡村社祭的变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第35-38页。高臻、贾艳红:《略论秦汉时期民间的社神信仰》,《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5-48页。
    ④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59、201、287、307、385、555、564等页(正文用分号表示和页下注不同的页码相对应,下同);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0、71、174、176、177、179等页。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官印私印》(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4、47、57、58页。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6、67、72、185、233、264、312、313、322、331、354、387、641、652、660、662页。
    (清)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
    ⑤黄世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页。
    ⑥葛生华:《春秋战国时期官制初探》,《兰州学刊》,1994年第3期,第47-50页。
    ①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30-39页。
    ②赵梦涵:《论商鞅的人口管理思想》,《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第69-75、14页。
    ③仝晰纲:《秦汉时期的里》,《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第31-36页。
    ④黄强:《中国保甲制度新论》,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版。
    ⑤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版社,1985年版。
    ⑥朱绍侯:《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⑦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⑧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⑨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⑩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1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97年版。
    ①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②白纲:《中国政治制度史》(十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③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④秦晖:《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臧知非:《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11-19页。
    ⑥臧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23-30页。
    ⑦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管理体制》,《东岳论丛》,1999年第4期,第105-108页。
    ⑧仝晰纲:《秦汉乡官里吏考》,《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第43-47页。
    ⑨王彦辉:《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第19-25页。
    ⑩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研究及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171-183页。
    11张功:《秦汉不孝罪考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12-19页。
    12贾丽英:《秦汉不孝罪考论》,《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68-79页。
    13鲁芳:《秦汉之际“孝”的操作化之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0年第3期,第43-46页。
    ①周军伟:《先秦秦汉的教民思想与实践述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88-91页。
    ②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2-76页。
    ③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南都学坛》,2006年第1期,第1-6页。
    ④卜宪群:《古代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一般关系———以中国历史为中心的探讨》,《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第87-97页。
    ⑤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版社,2010年版,第97页。
    ⑥张金光:《论汉代的乡村社会组织——弹》,《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第22-30页。
    ①秦晖:《郫县汉代残碑与汉代蜀地农村社会》,《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第90-96页。
    ②谷川道雄:《中国的中世》,载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12-113页。
    ③林甘泉:《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收入《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林甘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208页。
    ①臧知非:《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11-19页。
    ②王爱清:《关于秦汉里与里吏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第134-139页。
    ③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届毕业论文。
    ④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绪言)第1页。
    ①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②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③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④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⑤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2页。
    ①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①史正宪主编;杨亮军,韦明副主编:《行政学概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王会玲:《农村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村民自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③王会玲:《农村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村民自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2页。
    ④王会玲:《农村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村民自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4页。
    ①具体请参阅:龚留柱:《避免史学“碎片化”,“会通”之义大矣哉》,《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第12页。
    ②王国维:《古史新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第2页。
    ①黄世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页。
    ①李振宏,刘克辉:《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4-310页。
    ①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1页。
    ①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50页。
    ②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125页。
    ③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2-403页。
    ④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页。
    ⑤雒有仓:《论西周的盟誓制度》,《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第42-47页。
    ①(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86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4《周本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0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40《楚世家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91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40《楚世家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91页。
    ②徐锡台:《周原甲骨文综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58页。
    ③(美)石约翰:《封建、郡县与中国历史传统》,《安徽史学》,2002年第3期,第4页。
    ④周书灿:《春秋时期“县”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态》,《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第136页。
    ⑤李家浩:《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⑥臧知非:《论县制的发展与古代国家结构的演变——兼谈郡制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113页。
    ⑦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339页。
    ⑧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⑨佚名撰;袁宏点校:《逸周书》卷第5《作雒解第48》,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49页。
    ①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②李学勤:《<世俘>篇研究》,《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第1-6页。
    ③胡宏哲:《<尚书>与<逸周书>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第50页。
    ④罗家湘:《<逸周书>的异名与编辑》,《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9月第5期,第74-77页。
    ⑤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⑥孙敬明:《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9页。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14页。
    ⑧王连龙:《〈逸周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44页。
    ⑨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①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2页。
    ②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4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第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50页。
    ④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页。
    ⑤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69页。
    ⑥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分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4-489等页。张松如,夏传才:《商颂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112页。
    ⑦宋涟圭:《〈商颂·殷武〉之景山考》,《邯郸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第2期,第7页。
    ⑧王国维:《观堂集林》卷2《说商颂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5-118页。
    ⑨姚小鸥:《〈商颂〉五篇的分类与作年》,《文献》,2002年第2期,第18页。
    ①佚名撰;袁宏点校:《逸周书》卷第5《作雒解第四十八》,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49页。
    ②王辉:《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③(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46页。
    ④王辉:《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⑤郭沫若:《金文爜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77页。
    ⑥(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0页。
    ⑦王辉:《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⑧(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61页。
    ⑨王辉:《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⑩徐锡台:《周原甲骨文综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
    11徐中舒主编;彭裕商等编篡:《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①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219页。
    ②唐嘉弘编:《先秦史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4-212页。
    ③赵光贤:《从裘卫诸器看西周的土地交易》,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6期,第20-21页。
    ④张经:《西周土地关系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⑤伊藤道治著;张长寿译:《裘卫诸器考——关于西周土地所有制形态的我见》,载《考古学参考资料五》,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⑥沈长云,李秀亮:《西周时期“里”的性质》,《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第4-14页。
    ⑦(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30《周书第30下》,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一册,1998年版,第186页。
    ⑧陈戍国:《尚书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86页。
    ⑨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页。
    ⑩《毛诗注疏》卷25《大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礼类》,第857页。
    11《毛诗注疏》卷19《小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礼类》,第537页。
    ①《毛诗注疏》卷19《小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礼类》,第544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399-400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424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322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141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159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360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三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341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三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352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三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597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四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277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六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202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六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209页。
    ⑦惠栋:《周易述一》,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一册,1998年版,第6页。
    ⑧惠栋:《周易述七》,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一册,1998年版,第46页。
    ⑨惠栋:《周易述四》,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一册,1998年版,第25页。
    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三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239页。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三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240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384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414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三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527页。
    ④(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4页。
    ⑤(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60页。
    ⑥(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64页。
    ⑦(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65页。
    ①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0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一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240页。
    ③王辉:《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④陈梦家著作集:《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38-239页。
    ⑤佚名撰;袁宏点校:《逸周书》卷第5《作雒解第48》,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49页。
    ①(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1《天官冢宰第1》,北京: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二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3页。
    ②(宋)王安石:《周官新义》卷1《天官1》,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③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6期,第8页。
    ④杨向奎:《“三百年绝等双”的朴学大师孙诒让》,《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1期,第87页。
    ①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9期,第29页。
    ②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③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④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载刘俊文主编;黄金山、孔繁敏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08页。
    ⑤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载刘俊文主编;黄金山、孔繁敏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11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93-1494页。
    ⑦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5期,第38页。
    ①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5期,第41页。
    ②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③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5期,第42页。
    ④冉光荣:《春狄战国时期郡县制度的发生与发展》,《四川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第20页。
    ⑤冉光荣:《春狄战国时期郡县制度的发生与发展》,《四川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第31页。
    ⑥阎铸:《郡县制的由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第54页。
    ⑦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第25页。
    ①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95-297页。
    ②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③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5页。
    ④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13-1615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0页。
    ⑦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5页。
    ⑧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12《外储说左下第33》,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229页。
    ⑨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9《内储说上七术第30》,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165-166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9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第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3页。
    ③(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
    ④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证》卷1《立政第4》,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10页。
    ⑤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4页。
    ①田昌五:《谈临沂银雀山竹书中的田制问题》,《文物》,1986年第2期,第61页。
    ②杨作龙:《秦商鞅变法后田制问题商榷》,《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第3页。
    ③王恩田:《临沂竹书〈田法〉与爰田制》,《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65页。
    ④李根蟠:《从银雀山竹书〈田法〉看战国亩产和生产率》,《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第28页。
    ⑤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⑥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⑦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⑧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页。
    ⑨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⑩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11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12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页。
    13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页。
    ①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页。
    ②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上》,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136页。
    ③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上》,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141页。
    ④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上》,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⑤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下》,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400页。
    ⑥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下》,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410-412页。
    ⑦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下》,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497页。
    ⑧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下》,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500-502页。
    ⑨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下》,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527页。
    ⑩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下》,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617-618页。
    11郭庆藩:《庄子集解》卷3《人间事第4》,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三册,1954年版,第58页。
    12郭庆藩:《庄子集解》外篇《胠箧第10》,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三册,1954年版,第155页。
    13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卷中《王鈇第9》,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8页。
    ①顾久幸:《楚国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探讨》,《江汉论坛》,1993年第5期,第59页。
    ②顾久幸:《楚国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探讨》,《江汉论坛》,1993年第5期,第60页。
    ③谭黎明:《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政权组织》,《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第118页。
    ④沈长云等著:《赵国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9-304页。
    ⑤周建英:《赵国官制考》,《衡水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第28页。
    ⑥崔向东:《赵国官僚制度述考》,《渤海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35页。
    ⑦周建英:《赵国官制考》,《衡水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第29页。
    ①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②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③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④阎铸:《郡县制的由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第58页。
    ⑤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第25页。
    ⑥臧知非:《论县制的发展与古代国家结构的演变——兼谈郡制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121页。
    ⑦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第26页。
    ①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第30页。
    ②陈长琦:《战国时代郡的嬗变》,《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79页。
    ③陈长琦:《战国时代郡的嬗变》,《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82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29《河渠书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07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29《河渠书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07-1408页。
    ⑥(隋)虞世南:《北堂书钞》卷156《岁时部4》,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16页。
    ⑦(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卷3《蜀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2-134页。
    ⑧周九香:《试论都江堰修建与李冰崇拜》,《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125-127页。
    ①周九香:《试论都江堰修建与李冰崇拜》,《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125-127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5-16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92页。
    ②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81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⑤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82页。
    ①王焕林:《里耶秦简校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②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83页。
    ①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85页。
    ②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87-190页。
    ③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92页。
    ①臧知非:《论县制的发展与古代国家结构的演变——兼谈郡制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121页。
    ②臧知非:《论县制的发展与古代国家结构的演变——兼谈郡制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121页。
    ③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8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9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9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9页。
    ⑤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1-542页。
    ⑥谭其骧:《关于秦郡和两汉州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卷〉条目初定稿(选登)》,《复旦学报》,1982年第5期,第85页。
    ⑦周庄:《秦一代为四十八郡说》,载《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⑧陈伟:《秦苍梧、洞庭二郡刍论》,《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第172页。
    ①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②钟炜:《里耶秦简所见县邑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8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6-317页。
    ②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第346页。
    ③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1页。
    ④班固:《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8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11《孝景本纪第1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45页。
    ⑥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1页。
    ①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②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
    ③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④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①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8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39-1640页。
    ②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3《郡国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3页。
    ①(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9页。
    ②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③(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页。
    ④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3《郡国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3页。
    ⑤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743页。
    ⑥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8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0页。
    ⑦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3《郡国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3页。
    ⑧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3《郡国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3页。
    ⑨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⑩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11(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9页。
    12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3页。
    ①谭其骧:《关于秦郡和两汉州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卷〉条目初定稿(选登)》,《复旦学报》,1982年第5期,第86-87页。
    ②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未名中国史》(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132页。
    ③班固:《汉书》卷83《薛宣朱博传第53》,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86页。
    ④班固:《汉书》卷86《何武王嘉师丹传第5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90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75《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6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31页。
    ②谭其骧:《关于秦郡和两汉州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卷〉条目初定稿(选登)》,《复旦学报》,1982年第5期,第89页。
    ③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④(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8页。
    ①(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1页。
    ②(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1页。
    ③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6-77页。
    ④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7页。
    ⑤司马彪:《续汉书》百官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1页。
    ①司马彪:《续汉书》百官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1页。
    ②(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页。
    ③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7页。
    ④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9页。
    ⑤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①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1页。
    ②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3《郡国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30《平准书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40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106《西南夷列传第5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93-2994页。
    ③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8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99页。
    ④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8页。
    ⑤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8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95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30《平准书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40页。
    ⑦胡绍华:《浅析汉朝初郡政策的历史作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6期,第11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第7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33页。
    ②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③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④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2页。
    ⑤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⑥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2-3623页。
    ⑦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145页。
    ⑧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①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3页。
    ②(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9页。
    ③(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4页。
    ④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3页。
    ⑤(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9页。
    ⑥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⑦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⑧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3-3624页。
    ①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9页。
    ①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②(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页。
    ③(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1页。
    ④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0页。
    ⑤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31页。
    ⑥张焯、张东刚:《秦“道”臆说》,《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第95页。
    ⑦骈宇骞:《秦“道”考》,载《文史》(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期,第230页。
    ⑧罗开玉:《论秦汉道制》,《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54页。
    ⑨马非百:《秦集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80-586页。
    ①杨建:《略论秦汉道制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第22页。
    ②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2-3623页。
    ③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4《百官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62页。
    ④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4《百官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62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5-16页。
    ⑥上海书店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60、166、169、194页。
    ⑦罗福颐:《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⑧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⑨(清)陈介祺、吴式芬辑:《封泥考略》,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476、477-480、481、482-492、585-586、
    587-603、604-625、627-630、687-688、693-694、719、720页。
    ①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24页。
    ②陈直:《汉书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10页。
    ③班固:《汉书》卷99中《王莽传第69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03页。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6页。
    ⑤罗开玉:《论秦汉道制》,《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57页。
    ⑥罗开玉:《论秦汉道制》,《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56页。
    ⑦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页。
    ⑧罗开玉:《论秦汉道制》,《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59页。
    ⑨杨建:《略论秦汉道制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第26页。
    ⑩罗开玉:《论秦汉道制》,《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56页。
    ①杨建:《略论秦汉道制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第25页。
    ②杨建:《略论秦汉道制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第25页。
    ③罗开玉:《论秦汉道制》,《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57页。
    ④罗开玉:《论秦汉道制》,《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58页。
    ⑤杨建:《略论秦汉道制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第25页。
    ⑥罗开玉:《论秦汉道制》,《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第58页。
    ⑦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4页。
    ⑧杨建:《略论秦汉道制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第27页。
    ⑨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①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3页。
    ②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3《郡国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33页。
    ③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1期,第11页。
    ④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37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50页。
    ⑥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9-3630页。
    ⑦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⑧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4页。
    ⑨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7页。
    ①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4-125页。
    ②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84页。
    ③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90-191页。
    ④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9页。
    ⑤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92页。
    ⑥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94页。
    ①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②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4页。
    ③张信通:《秦汉时期的乡亭》,《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22-26页。
    ④臧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23-30页。
    ⑤臧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23-30页。
    ①王彦辉:《田啬夫、田典考释——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基层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2期,第49-56页。
    ②王彦辉:《田啬夫、田典考释——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基层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2期,第49-56页。
    ③卜宪群:《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组织的经济职能问题》,《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第30-38页。
    ④卜宪群:《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组织的经济职能问题》,《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第30-38页。
    ⑤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7页。
    ⑥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5页。
    ①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45《起土出书诀第61》,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9页。
    ②杜正胜:《“编户齐民论”的剖析》,载王健文主编:《政治与权力》,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元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15-1216页。
    ②华陆综注译:《尉缭子注译》卷5《兵教上第21》,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9页。
    ③华陆综注译:《尉缭子注译》卷5《兵教上第21》,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9-70页。
    ④华陆综注译:《尉缭子注译》卷4《束伍令第16》,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8页。
    ⑤石磊译注:《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1-162页。
    ⑥石磊译注:《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5页。
    ⑦司马迁:《史记》卷48《陈渉世家第1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50页。
    ⑧班固:《汉书》卷31《陈胜项籍传第1》,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86页。
    ⑨(明)董说:《七国考》卷11《魏兵制》,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34-335页。
    ⑩孙诒让:《墨子间诂》卷14《备城门第52》,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312页。
    11孙诒让:《墨子间诂》卷15《迎敌祠第68》,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340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45页。
    ②戴望:《晏子春秋校注》卷3《内篇问上第3》,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75页。
    ③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4页。
    ④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证》卷1《立政第4》,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10页。
    ⑤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证》卷8《小匡第20》,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121页。
    ⑥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版,第224页。
    ⑦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证》卷11《君臣下第31》,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
    179页。
    ⑧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证》卷18《度地第57》,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305页。
    ⑨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证》卷3《幼官第8》,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39页。
    ⑩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4页。
    11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①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卷中《王鈇第9》,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8-183页。
    ②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第55页。
    ③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203页。
    ④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1998年版,第175页。
    ⑤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1998年版,第197页。
    ⑥(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72页。
    ⑦班固:《汉书》卷76《赵尹韩张两王传第4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11页。
    ①(汉)史游著;曾仲珊校点:《急就篇》,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57页。
    ②臧知非:《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第72页。
    ③(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12《申韩第56》,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85页。
    ④(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第15《指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73页。
    ⑤(明)董说:《七国考》卷12《秦刑法》,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44页。
    ⑥班固:《汉书》卷90《酷吏传第6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73、3674页。
    ⑦班固:《汉书》卷24《食货志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1页。
    ⑧范晔:《后汉书》卷49《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3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53-1654页。
    ⑨范晔:《后汉书》卷49《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3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51页。
    ⑩范晔:《后汉书》卷61《左周黄列传第5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16页。
    11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①(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页。
    ②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5页。
    ③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14《外储说右下第35》,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253-254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43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93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30页。
    ⑦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载《秦汉史论稿》,台北: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七年版,第221页。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第219-220页。
    ⑧林甘泉:《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载《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①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75页。
    ②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第30页。
    ③万昌华,赵兴斌:《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46页。
    ④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22-39页。仝晰纲:《秦汉时期的里》,《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第31-36页。张力:《秦汉里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第102-108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77《信陵君列传第1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78页。
    ⑥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32页。
    ⑦仝晰纲:《秦汉时期的里》,《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第32页。
    ⑧(汉)刘向集録:《战国策》卷7《秦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296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3《老荘申韩列传第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55页。
    ②(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8《第24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5页。
    ③(汉)刘向集録:《战国策》卷14《楚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98页。
    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10《内储说下第31》,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192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71《樗里子甘茂列传第1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7-2318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71《樗里子甘茂列传第1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0-2311页。
    ⑦(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2《第2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页。
    ⑧(汉)刘向集録:《战国策》卷11《齐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09-410页。
    ⑨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18《八经第47》,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329-330页。
    ⑩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19《五蠧第49》,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340页。
    11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1-272页。
    12司马迁:《史记》卷87《李斯列传第2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3-2554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第3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91页。
    ②班固:《汉书》卷43《郦陆朱叔孙传第13》,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05页。
    ③张力:《秦汉里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第102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第2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72页。
    ⑤班固:《汉书》卷32《张耳陈余传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30页。
    ⑥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页。
    ⑦班固:《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0-81页。
    ⑧班固:《汉书》卷51《贾邹枚路传第21》,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7页。
    ⑨范晔:《后汉书》卷111《独行列传第7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78页。
    ⑩陈直:《史记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48《陈渉世家第1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49-1950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48《陈渉世家第1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50-1951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6-277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1-282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第52》,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56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第5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90、3091页。
    ⑤(汉)髙诱注:《淮南子》卷15《兵略训》,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七册,1954年版,第256-257页。
    ⑥(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4《褒贤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1、245-246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9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48《陈渉世家第1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51-1952页。
    ③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6-1127页。
    ④班固:《汉书》卷31《陈胜项籍传第1》,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86页。
    ⑤班固:《汉书》卷45《蒯伍江息夫传第15》,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72页。
    ⑥(清)严可均辑、徐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45《郡太守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454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31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⑤(汉)史游:《急就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5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88《虞傅盖臧列传第48》,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65页。
    ⑦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照:《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⑧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72页。
    ⑨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85页。
    ⑩(汉)杨雄著;张震泽校注:《杨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①(汉)张苍等辑撰;曾海龙译解:《九章算术》卷第9《勾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263页。
    ②纪南城凤凰山168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9期,第1-8、22页。
    ③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102《神人自序出书图服色诀第16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4页。
    ④岑仲勉:《两周文史论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2-373页。
    ⑤(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10《周秦第57》,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84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⑦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⑧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0页。
    ⑨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33-134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44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45页。
    ⑤姚国旺:《秦朝官制尊左卑右考》,《北京师院学报》,1987年第2期,第39-42、38页。
    ⑥姚国旺:《西汉官制尊右尊左考》,《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第163页。
    ⑦庄春波:《也谈汉代官制的尚左与尚右》,《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49页。
    ⑧李现红:《尊左?尊右?——从车马出行图看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尊与卑》,《史林》,2012年第4期,第32页。
    ①张霭堂:《我国古代“右尊”“左尊”的源流及其具体所指》,《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第72页。
    ②张霭堂:《我国古代“右尊”“左尊”的源流及其具体所指》,《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第72页。
    ③张霭堂:《我国古代“右尊”“左尊”的源流及其具体所指》,《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第70页。
    ④(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7-78页。
    ①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6-1127页。
    ②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各阶层新论》,《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48页。
    ③李振宏:《两汉地价初探》,《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第43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12《孝武本纪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3、464页。
    ⑤(汉)张衡:《张衡诗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⑥王子今:《“闾左”为“里佐”说》,《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4页。
    ⑦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发行,2007年版,第192页。
    ①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南都学坛》,2006年第1期,第3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30-31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④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⑤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⑥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⑦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⑧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⑨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⑩张金光:《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农村公社残余问题》,《文史哲》,1990年第1期,第3-12页。
    11宫长为:《浅谈秦代经济管理中对官吏的几种规定——读〈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一点意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第29-34页。
    ①张金光:《秦官社经济体制模式典型举例》,《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2-19页。
    ②沈长云,李秀亮:《西周时期“里”的性质》,《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第14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360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四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277页。
    ①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上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258页。
    ②(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2页。
    ③王国维:《古史新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④郭沫若著,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5卷《金文丛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⑤(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2页。
    ⑥(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上之2《释言》,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五册,1998年版,第76-77页。
    ①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页。
    ②(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第16《酒诰第16》,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一册,1998年版,第114页。
    ③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页。
    ④王国维:《古史新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4页。
    ⑤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50页。
    ①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页。
    ②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7页。
    ③王冠英:《殷周的外服及其演变》,《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第80—99页。
    ④沈长云,李秀亮:《西周时期“里”的性质》,《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第13页。
    ⑤李慧:《〈唐壮武将军守左威卫大将军五原太守郭英奇墓志〉初探》,收入周天游主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编辑部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三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143页。
    ⑥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①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大封小封和赐田里》,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页。
    ②王文耀主编:《简明金文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160页。
    ③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88页。
    ④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⑤韩连琪:《先秦两汉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59页。
    ⑥徐中舒:《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74页。
    ⑦杜正胜:《周代的武装殖民与邦国》,《史学·先秦史研究论集》,大陆杂志社编辑委员会,1975年版,第351页。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三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第341页。
    ①(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7《政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6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外篇《田子方第21》,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七册,1954年版,第306页。
    ③郭庆藩:《庄子集释》杂篇《庚桑楚第23》,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三册,1954年版,第341-342页。
    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14《外储说右下第35》,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253-254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30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59页。
    ⑦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93页。
    ⑧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21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37页。
    ②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184页。
    ③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证》卷1《立政第4》,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10页。
    ④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4页。
    ⑤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卷6《内篇杂下第6》,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169页。
    ⑥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卷3《内篇问上第3》,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78-79页。
    ⑦周晓陆主编:《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3-94页。
    ⑧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证》卷8《小匡第20》,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123页。
    ①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证》卷10《戒第26》,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157页。
    ②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下》,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775页。
    ③王恩田:《陶文图录》卷2《齐国下》,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779页。
    ④曹锦炎:《古代玺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⑤叶其峰:《古玺印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⑥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
    ⑦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卷中《王鈇第9》,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8-182页。
    ①(清)朱彬:《礼记训篡》卷13《玉藻第13》,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三册,1998年版,第192页。
    ②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73页。
    ③谭黎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尹官的设置及其职掌》,《求索》,2010年第2期,第217页。
    ④陈伟:《包山楚简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3页。
    ⑤王准:《包山楚简所见里中职官研究》,《历史教学》,2011年第12期,第25页。
    ⑥刘泽华,罗宗强主编:《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3页。
    ①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②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③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④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⑤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9页(全部内容请参见第15-19页)
    ⑥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①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9页(全部内容请参见第15-19页)
    ②董说:《七国考》卷1《楚職官》,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4页。
    ③李玉洁:《楚国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④顾久幸:《楚制典章:楚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⑤顾久幸:《楚制典章:楚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①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①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②顾久幸:《楚制典章:楚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46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4-265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24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7页。
    ①(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第14《至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59-360页。
    ②(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第14《至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60页。
    ③(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2《第十四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页。
    ④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卷上《近迭第7》,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1页。
    ⑤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卷中《王鈇第9》,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6-197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27《天官書第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97页。
    ⑦司马迁:《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3页。
    ①(清)朱彬:《礼记训篡》卷6《月令第6》,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三册,1998年版,第76页。
    ②戴望:《管子校正》卷8《小匡第20》,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730页。
    ③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页。
    ④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⑤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页。
    ⑥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⑦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⑧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⑨季旭昇主编;陈林庆、郑玉姗、邹浚智合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⑩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页。
    11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12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页。
    ①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20页。
    ②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14页。
    ③董说:《七国考》卷1《楚职官》,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6页。
    ④(汉)高诱注:《淮南子》卷6《览冥训》,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六册,1954年版,第89页。
    ①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②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③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④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⑤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⑥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7页。
    ⑦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7页。
    ⑧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20《召类》,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60页。
    ⑨故宫博物院:《古玺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25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93页。
    ②董说:《七国考》卷1《楚職官》,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5页。
    ③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④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⑤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⑥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⑦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①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16页。
    ②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18页。
    ③董说:《七国考》卷1《楚職官》,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5页。
    ④董说:《七国考》卷1《楚職官》,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6页。
    ⑤沈长云等著:《赵国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3页。
    ⑥周建英:《赵国官制考》,《衡水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第28页。
    ⑦周建英:《赵国官制考》,《衡水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第29页。
    ①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231页。
    ②孙诒让:《墨子间诂》卷3《尚同上第11》,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44页。
    ③孙诒让:《墨子间诂》卷3《尚同上第11》,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45页。
    ④孙诒让:《墨子间诂》卷3《尚同中第12》,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48页。
    ⑤孙诒让:《墨子间诂》卷15《号令第70》,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349页。
    ⑥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四册,1998年版,第175页。
    ⑦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1-1122页。
    ⑧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37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②班固:《汉书》卷76《赵尹韩张两王传第4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11页。
    ③班固:《汉书》卷90《酷吏传第6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73页。
    ④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7页。
    ⑤班固:《汉书》卷90《酷吏传第6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57、3658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72页。
    ⑧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86《来善集三道文书诀第127》,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4页。
    ⑨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5页。
    ⑩王子今,吕宗力:《论秦汉“魁”及相关称谓》,《秦汉研究》,2011年00期,第15-24页。
    11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7页。
    ①张金光:《有关东汉侍廷里父老僤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第17-25页。
    ②(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
    142-159页。
    ③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秩序略论》,《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5-10页。
    ④(日)东晋次:《汉代的家族和乡里——以宇都宫清吉的汉代家族·乡里社会论为中心》,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研究译文集》(第一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内部交流本),第313-328页。
    ①(日)谷川道雄:《中国的中世》,载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113页。
    ②林甘泉:《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载林甘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208页。林甘泉:《“侍廷里父老单”与古代公社组织残余问题》,《文物》,1991年第7期,第52-59页。(日)守屋美都雄:《父老》,载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42-159页。或见:刘俊文主编;黄金山、孔繁敏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3卷《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4-584页。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买田约束石券〉》,《宁可史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0-483页。张金光:《有关东汉侍廷里父老僤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第17-25页。黄今言:《汉代三老、父老的地位与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84-88页。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载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215-246页。秦进才:《汉代三老、父老异同考》,《河北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127-132页。秦进才:《汉代里父老初探》,载严兰坤主编:《探索集》(第一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30-335页。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秩序略论》,《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56-62页。黄世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20页。(韩国)金秉骏:《汉代乡里统治之变迁》,《中华文化论丛》,2004年第1期,第76-79页。林兴龙:《东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相关问题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67-70页。
    ③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71-130页。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17-434页,第684-691页。杜正胜:《编户齐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出版,第218-228页。谷更有:《唐宋国家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91页。万昌华、赵兴斌:《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34-47页。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156页。宁可:《汉代的社》,载《宁可史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469页。(日)谷川道雄:《中国的中世》,载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2卷《专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153页。(日)东晋次(著);孙言诚(译):《汉代的家族和乡里——以宇都宫清吉的汉代家族乡里社会论为中心》,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研究译文集》(第一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内部印行),1983年版,第313-330页。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兼论中国走向公民社会之路》,载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版社,2010年版,第1-44页,第61-125页。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第19-33页。张信通:《秦汉乡里制度和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7年,第46-51页。
    ④王子今:《“闾左”为“里佐”说》,《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3-69页。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文史哲》,2006年第6期,第83-93页。臧知非:《“王杖诏书”与汉代养老制度》,《史林》,2002年第2期,第35-41、118页。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2-76页。仝晰纲:《秦汉乡官里吏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第43-47页。仝晰纲:《秦汉时期的里》,《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第31-36页。(日)东晋次:《东汉的乡里社会及其政治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第75-80页。徐勇:《中国古代乡村行政与自治二元权力体系分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第69-74页。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宗族》,《文史哲》,2000年第4期,第100-107页。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第2期,第30-39页。曾昭斌:《论中国古代乡村政权的双重职能》,《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9页。赵光怀:《吏与
    秦汉基层社会》,《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94-97页。王健:《西汉社会的伦理控制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第95-101页。王勇:《论汉代下层民众的互助活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第11-15页。
    ①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载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一九八七年版,第215-246页。
    ②黄今言:《汉代三老、父老的地位与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84-88页。
    ③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④王子今:《“闾左”为“里佐”说》,《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3-69页。
    ⑤王子今:《汉代“客田”及相关问题》,载邓文宽主编、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107页。
    ⑥(韩)金秉骏:《汉代乡里统治之变迁》,《中华文化论丛》,2004年第1期,第76-79页。
    ①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第233、236页。
    ②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第2期,第30-39页。
    ③(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42-159页。
    ④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载宁可:《宁可史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0-483页。
    ⑤秦进才:《汉代三老、父老异同考》,《河北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127-132页。
    ⑥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秩序略论》,《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5-10页。
    ⑦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第20页。
    ⑧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⑨林甘泉:《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载林甘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183页。
    ①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84页。
    ②杨伯俊:《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68页。
    ③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①(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说苑卷第11《善说》,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9页。
    ②(北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卷383《人事部24寿老》,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71页。查阅《国语》各版本,没有此条,引用《太平御览》所记。
    ③(北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卷633《治道部14赏赐》,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40页。
    ④孙诒让:《墨子间诂》卷15《号令第70》,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348页。
    ⑤孙诒让:《墨子间诂》卷15《号令第70》,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四册,1954年版,第349-350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126《滑稽列传第6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11-3213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44《邓张徐张胡列传第34》,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07页。
    ②陈浩(注);(汇证)章学诚;(协编)王智群,谢荣娥,王彩琴:《杨雄方言校释汇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85页。
    ①陈浩(注);(汇证)章学诚;(协编)王智群,谢荣娥,王彩琴:《杨雄方言校释汇证》,第485-486页。
    ②(清)陈立:《公羊义疏》卷48《宣十三年尽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四册,1998年版,第408页。
    ③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329页。
    ④胡寄窗:《关于井田制的若干问题的探讨》,《学术研究》,1981年第4期,第59-68页。《关于井田制的若干问题的探讨(续完)》,《学术研究》,1981年第5期,第57-67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0页。
    ①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10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2页。
    ③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10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第2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73页。
    ⑤班固:《汉书》卷32《张耳陈余传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30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6-277页。
    ②班固:《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6-57页。
    ③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1-252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7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7-338页。
    ⑦司马迁:《史记》卷10《孝文本纪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13页。
    ⑧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6页。
    ⑨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5页。
    ⑩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0-301页。
    11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6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0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第5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44-3049页。
    ②班固:《汉书》卷57下《司马相如传第27下》,第2582页。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2页。
    ④(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⑤(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9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6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78页。
    ⑦陈寿:《三国志》卷49《刘繇太史慈士爕传第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83页。
    ①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第3卷《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728页。
    ②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第3卷《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758页。
    ③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第3卷《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788页。
    ④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第3卷《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790页。
    ⑤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第3卷《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808页。
    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⑦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⑧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6页。
    ⑨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0页。
    ⑩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6-357页。
    11班固:《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75页。
    ①(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93-394页。
    ②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16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652页。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页。
    ⑤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8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2页。
    ⑥班固:《汉书》卷49《袁盎晁错张传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96页。
    ⑦陈寿:《三国志》卷64《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442页。
    ⑧(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下),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66页。
    ⑨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82页。
    ①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②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26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6-357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92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15《六国年表第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35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15《六国年表第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47页。
    ⑦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6-357页。
    ⑧司马迁:《史记》卷16《秦楚之际月表第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69页。
    ⑨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⑩陈寿:《三国志》卷4《魏书·3少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42-143页。
    ①秦进才:《汉代三老、父老异同考》,《河北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131页。
    ②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9页。
    ③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2页。
    ①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85-93页。
    ②王子今:《“闾左”为“里佐”说》,《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3-69页。
    ③宋杰:《汉代产育风俗探析》,《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第34-42页。卢岩、葛英会:《关于殷墟卜辞的彤祭》,《故宫博物院刊》,2000年第2期,第46-56页。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30-39页。汪桂海:《汉简所见社与社祭》,《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第72-76页。贾军仕:《浅论两汉乡村社祭的变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第35-38页。高臻、贾艳红:《略论秦汉时期民间的社神信仰》,《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5-48页。
    ④敖雪岗:《陶渊明“江州祭酒”辨》,《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4期,第96-98页。丁强《“祭酒”作为称谓起于何时——从清代学者梁章巨所撰〈称谓录〉中关于“祭酒”一名的解释谈起》,《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13-16页。连劭名:《东汉熹平二年〈张普题字〉考述》,《四川文物》,2005年第4期,第64-65页。张运华:《从〈老子想尔注〉看道家思想的神学化》,《人文杂志》,1996年第3期,第12-18页。董坤玉:《从国子祭酒的选任变化看唐代统治者对待儒学态度的转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66-67页。李昭君:《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解》,《人文杂志》,1999年第3期,第109-110页。林校生:《司马睿幕府之构成特征简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31-138页。
    ⑤(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0-171页。
    ⑥(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1页。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7-118页。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40页。
    ③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63、536、545、553、555等页(正文中分号和页下注页码一一对应,下同)
    ④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67、116页。
    ⑤罗福颐集:《古玺印考略》,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7、137页。
    ⑥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630、649、660页。
    ⑦林甘泉:《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载《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208页。
    ⑧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13、120页。
    ①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22页。
    ②林甘泉:《“侍廷里父老单”与古代公社组织残余问题》,《文物》,1991年第7期,第52-59页。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载《秦汉史论稿》,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215-246页。黄世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20页。林兴龙:《东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相关问题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67-70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28《封禅书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80页。
    ④班固:《汉书》卷25上《郊祀志第5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12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第2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52页。
    ⑥陈寿:《三国志》卷11《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11》,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53页。
    ①宁可:《述社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12-24页。
    ②王子今:《“闾左”为“里佐”说》,《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3-69页。
    ③黄士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9页。
    ④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23-224页。
    ⑤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⑥(清)王启淑:《汉铜印原》,杭州:西冷印社出版,1996年版,第71页。
    ⑦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59、201、287、307、385、555、564等页(正文用分号表示和页下注不同的页码相对应,下同)
    ⑧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0、71、174、176、177、179等页。
    ⑨(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4、47、57、58页。
    ⑩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6、67、72、185、233、264、312、313、322、331、354、387、641、652、660、662页。
    ①(清)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18、72、86、156、186、229、309、311、312、333、346、388、424页。
    ②黄世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页。
    ③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①仝晰纲:《秦汉乡官里吏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第46页。
    ②吴幼潜:《封泥汇编》,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出版,1984年版,第156-159页。
    ③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77、78、92、101、108、121、150、153、171、193、210、213、250、350、361、367、407、438、447、455、463、468、469、473、475、515、542、593、615、641、661页。
    ④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99页。
    ⑤(清)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188、200、240、307页。
    ⑥庄小霞:《释新莽“附城”爵称》,《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85-187页。
    ①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
    ②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
    ③张信通:《秦汉时期的编户齐民籍》,《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58-61、93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49《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39》,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39页。
    ⑤张信通:《秦汉时期的编户齐民籍》,《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58-61、93页。
    ①班固:《汉书》卷46《万石卫直周张传第1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97页。
    ②班固:《汉书》卷46《万石卫直周张传第1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98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49《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3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53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49《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3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53页。
    ⑤(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页。
    ⑥(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17页。
    ⑦班固:《汉书》卷32《张耳陈余传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29页。
    ⑧班固:《汉书》卷32《张耳陈余传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29页。
    ⑨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9页。
    ⑩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紀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2页。
    11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
    ①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
    ②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③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④孙筱:《秦汉户籍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第73-75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二四七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二四七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①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②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186页。
    ③杨振红:《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④臧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23-30页。
    ⑤王彦辉:《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私奴婢的社会地位》,收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九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①袁延胜:《三杨庄聚落遗址与汉代户籍问题》,《中原文物》,2012年第3期,第57-62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49页。
    ③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4-35页。
    ①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②谢雁翔:《四川郫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文物》,1974年第4期,第67-71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0-261页。
    ③(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10《周秦第57》,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84页。
    ④袁延胜:《三杨庄聚落遗址与汉代户籍问题》,《中原文物》,2012年第3期,第57-62页。
    ⑤班固:《汉书》卷34《韩彭英卢吴传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61页。
    ⑥臧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23-30页。
    ⑦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178页。
    ①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发行,2007年版,第194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39《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2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02页。
    ③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8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⑤鲁西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49页。
    ①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7、48、51、55、57页。
    ②(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③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51-74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②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9页。
    ③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40页。
    ④石磊译注:《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8页。
    ⑤石磊译注:《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7页。
    ⑥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7页。
    ⑦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8页。
    ⑧方诗铭:《从徐胜买地券论汉代“地券”的鉴别》,《文物》,1973年第5期,第52页。
    ⑨鲁波:《汉代徐胜买地铅券简介》,《文物》,1972年第5期,第60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③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④臧知非:《汉代田税及其相关问题——兼与周国林同志商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8页。
    ①张信通:《秦汉乡里赋税制度和赋税征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1期,第35-43页。
    ②臧知非:《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方式新论——对张家山汉简的初步研究》,《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第143页。
    ③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第51页。
    ④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9—70页
    ①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发行,2007年版,第203-206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43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③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1期,第11页。
    ①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③司马彪:《续汉书》志第5《礼仪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24页。
    ①(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页。
    ②(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39《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2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02页。
    ④孙筱:《秦汉户籍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第73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⑥司马彪:《续汉书》志第5《礼仪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24页。
    ⑦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⑧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②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106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178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7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③荀悦:《申鉴》,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八册,1954年版,第20页。
    ④(汉)徐干:《中论》卷下《民数第20》,北京:中华书局,年版,第37页。
    ⑤杜正胜:《“编户齐民论”的剖析》,载王健文主编:《政治与权力》,北京:中国大百科,2005年版,第38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22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42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82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81-182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83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83页
    ⑦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⑧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31页。
    ⑨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7页。
    ⑩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7页。
    11陈寿:《三国志》卷21《魏书·王卫二刘傅传第2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17页。
    ①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②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272页。
    ③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①班固:《汉书》卷76《赵尹韩张两王传第4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11页。
    ②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4-125页。
    ③班固:《汉书》卷76《赵尹韩张两王传第4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11页。
    ④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9页。
    ⑤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9-3630页。
    ⑥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5页。
    ①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②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9页。
    ③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1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第2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72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第2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72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8《商君列传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②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6页。
    ③臧知非:《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第68-75页。
    ④吴益中:《秦什伍连坐制初探》,《北京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第71-76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2-364页。
    ⑥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10《周秦第57》,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86页。
    ⑦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10《周秦第57》,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85页。
    ⑧范晔:《后汉书》卷61《左周黄列传第5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16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13《隗嚣公孙述列传第3》,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17-518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49《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3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53页。
    ③陈乃华:《关于秦汉刑事连坐的若干问题》,《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6期,第4页。
    ④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182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60页。
    ⑦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94页。
    ⑧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93页。
    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59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30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60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按:这条律文原标点多处有误,正文中笔者有改动。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⑥吕利:《“内孙”考辨》,《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91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57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55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77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78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24页。
    ⑦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24页。
    ⑧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94页。
    ②刘信芳,梁柱编著:《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③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5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⑤班固:《汉书》卷72《王贡两龚鲍传第4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88、3099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51页。
    ⑦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⑧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⑨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4《奸劫弑臣第14》,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54年版,第71页。
    ⑩司马迁:《史记》卷68《商君列传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1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08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67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68-169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70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⑤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132页。
    ①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5-138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68《商君列传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③班固:《汉书》卷3《高后纪第3》,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8页。
    ④班固:《汉书》卷46《万石卫直周张传第1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97-2198页。
    ⑤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3页。
    ⑥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8页。
    ①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3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4《和殇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8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6《顺冲质帝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8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6《顺冲质帝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9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7《桓帝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8页。
    ⑦范晔:《后汉书》卷6《和殇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6页。
    ⑧范晔:《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页。
    ⑨范晔:《后汉书》卷6《顺冲质帝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8页。
    ⑩(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3《未通第1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2页。
    11班固:《汉书》卷46《万石卫直周张传第1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98-2199页。
    ①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250页。
    ②班固:《汉书》卷24下《食货志第4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72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3《肃宗孝章帝纪第3》,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2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7《桓帝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4-295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7《桓帝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8页。
    ⑥班固:《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4-55页。
    ⑦范晔:《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6-97页。
    ⑧范晔:《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6页。
    ⑨范晔:《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3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219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②(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29-130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31页。
    ⑤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3-124页。
    ⑥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页。
    ①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5页。
    ②胡平生,张德芳等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③胡平生,张德芳等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④胡平生,张德芳等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⑤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6-307页。
    ⑥班固:《汉书》卷96下《西域传第66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14-3915页。
    ⑦班固:《汉书》卷50《张冯汲郑传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20-2321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3》,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3页。
    ②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8页。
    ③(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28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①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
    ②班固:《汉书》卷90《酷吏传第6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73-3675页。
    ③班固:《汉书》卷76《赵尹韩张两王传第4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11页。
    ④班固:《汉书》卷90《酷吏传第6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57-3658页。
    ⑤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⑥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70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3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7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78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7-268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70-272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76-277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卷20《论死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83页。
    ③黄晖:《论衡校释》卷22《订鬼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41-942页。
    ④黄晖:《论衡校释》卷23《毒篇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49-950页。
    ⑤(汉)崔寔著;上海第八钢铁厂工人理论小组注:《政论注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0页。
    ①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6《百官3》,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90页。
    ②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6《百官3》,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92页。
    ③桓谭(撰);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卷11《离事篇》,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页。
    ①班固:《汉书》卷1《高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6页。
    ②班固:《汉书》卷2《惠帝纪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1页。
    ③班固:《汉书》卷7《昭帝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9-230页。
    ④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68-569页。
    ⑤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6页。
    ①班固:《汉书》卷1《高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0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①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8页。
    ①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8-69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15《六国年表第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08页。
    ①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7页。
    ②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③杜佑:《通典》,上海图书集成局遵武英殿聚珍版校印,光绪二十七年,第77页。
    ④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7页。
    ⑤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5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0页。
    ⑦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①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70页。
    ②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70页。
    ③林甘泉,童超:《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7页。
    ④安作璋:《汉史初探》,北京:学习生活出版社,1955年版,第129页。
    ⑤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⑦(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8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③班固:《汉书》卷72《王贡两龚鲍传第4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75页。
    ④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97页。
    ⑤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①长沙简牍博物馆等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792页。
    ②长沙简牍博物馆等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794、796页。
    ③长沙简牍博物馆等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799页。
    ④臧知非:《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方式新论》,《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第149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①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9-70页。
    ①于振波:《从简牍看汉代的户赋与刍藁税》,《先秦、秦汉史》,2005年第4期,第79页。
    ②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8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4页。
    ①高凯:《秦代人口比例与人口下降问题——以刑徒墓的发现为例》,《文史哲》,2007年第5期,第123页。
    ②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7-1138页。
    ③班固:《汉书》卷7《昭帝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9页。
    ④班固:《汉书》卷7《昭帝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0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4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4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6页。
    ④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38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73《白起王剪列传第1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34页。
    ⑦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1页。
    ⑧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39-740页。
    ⑨(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3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③(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3《末通第1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2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43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21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50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78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76页。
    ①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②黄盛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及其在历史地理研究上的价值》,《文物》,1974年第6期,第72页。
    ③杨际平:《凤凰山十号汉墓据“算”派役文书研究》,《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第51页。
    ①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3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⑦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88《蒙恬列传第2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5-2566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第2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73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1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176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⑤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9页。
    ①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25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47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②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83-84页。
    ③黄盛璋:《云梦秦墓两封家信中有关历史地理的问题》,《文物》,1980年第8期,第74-77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9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8页。
    ③(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卷下《至德第8》,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8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24《乐书第2》,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99页。
    ⑤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列传第2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页。
    ①(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8《三教》,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69页。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8《三教》,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70-371页。
    ③(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8《三教》,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71页。
    ④(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8《三教》,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71页。
    ⑤荀悦:《申鉴·政体第1》,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八册,1954年版,第1页。
    ⑥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272页。
    ①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②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③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199页。
    ①班固:《汉书》卷88《儒林传第58》,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3-3594页。
    ②孙诒让:《周礼注疏》卷22《州长》,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二册,1998年版,第227页。
    ③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5页。
    ④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5页。
    ⑤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4页。
    ⑥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8《百官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3页。
    ⑦(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6《辟雍》,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63-264页。
    ⑧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1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6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79-2480页。
    ②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34页。
    ③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4-125页。
    ④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4页。
    ⑤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352页。
    ⑥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31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0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9-230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5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6《顺冲质帝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2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7《桓帝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页。
    ⑥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12《基义第53》,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0-351页。
    ⑦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9页。
    ①班固:《汉书》卷76《赵尹韩张两王传第4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11页。
    ②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页。
    ③(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宝勤,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学纪闻》卷8《小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4页。
    ④(清)桂馥:《札朴》卷8《金石文字》,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62页。
    ⑤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第86、88页。
    ⑥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30页。
    ⑦司马迁:《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第1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8-2349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第5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86-3087页。
    ②班固:《汉书》卷54《李广苏建传第2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68页。
    ③司马彪:《续汉书》志第25《百官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72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第1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8页。
    ⑤梁章钜:《称谓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75页。
    ⑥(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0页。
    ⑦(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1页。
    ①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673页。
    ②姚伟钧:《乡饮酒礼探微》,《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22页。
    ③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42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47《孔子世家第1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45-1946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56《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1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94、895、896页。
    ⑥司马彪:《续汉书》志第4《礼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08-3109页。
    ⑦(唐)杜佑:《通典》卷第73《礼33·沿革33·嘉礼18》,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002-2008页。
    ⑧司马迁:《史记》卷24《乐书第2》,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86-1187页。
    ①班固:《汉书》卷22《礼乐志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71-1072页。
    ②班固:《汉书》卷62《司马迁传第3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14-2715页。
    ③(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0页。
    ④(清)阮元校刻:《礼记训篡》卷46《射义义第46》,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第三册,1980年版,第
    279页。
    ⑤(清)阮元校刻:《礼记训篡》卷45《乡饮酒义第45》,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第三册,1980年版,第276页。
    ⑥(清)世祖章皇帝特诏儒臣修撰;圣祖仁皇帝复命编辑:《御定孝经衍义》卷16《衍教所由生之义·乐》,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第189页。
    ①胡培翚:《仪礼正义》卷8《乡射礼第5》,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第三册,1998年版,第116页。
    ②(宋)王应麟:《玉海》卷73《礼仪》,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60页。
    ③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6页。
    ④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8页。
    ⑤司马彪:《续汉书》志第4《礼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08-3109页。
    ⑥(清)世祖章皇帝特诏儒臣修撰、圣祖仁皇帝复命编辑:《御定孝经衍义》卷13《衍教所由生之义》,第154页。
    ⑦(清)世祖章皇帝特诏儒臣修撰、圣祖仁皇帝复命编辑:《御定孝经衍义》卷14《衍教所由生之义》,第157页。
    ⑧(清)世祖章皇帝特诏儒臣修撰、圣祖仁皇帝复命编辑:《御定孝经衍义》卷13《衍教所由生之义》,第154页。
    ⑨(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卷5《某子受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
    ⑩(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卷5《某子受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91页。
    ①(汉)赵晔著;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97-98页。
    ②(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3《末通第1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2页。
    ③(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6《散不足第29》,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1页。
    ④张闻捷:《略论东周用豆制度》,《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1期,第43-53页。
    ⑤(清)阮元校刻:《礼记训篡》卷45《乡饮酒义第45》,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第三册,1980年版,第275-277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24《乐书第2》,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86-1187页。
    ②(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04页。
    ③班固:《汉书》卷76《赵尹韩张两王列传第4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11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6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7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6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7页。
    ⑥班固:《汉书》卷22《礼乐志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27-1028页。
    ⑦(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04页。
    ⑧(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5《乡射》,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47页。
    ⑨范晔:《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6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59页。
    ⑩范晔:《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6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7页。
    11范晔:《后汉书》卷21《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1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56页。
    ①(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卷11《文学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第69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7页。
    ③(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卷11《文学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④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49页。
    ⑤王均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7页。
    ⑥班固:《汉书》卷22《礼乐志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71页。
    ⑦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3-2504页。
    ⑧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743页。
    ①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页。
    ②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
    ③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4-125页。
    ①刘宝楠:《论语正义》卷2《为政第2》,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一册,1954年版,第3-4页。
    ②刘宝楠:《论语正义》卷2《为政第2》,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一册,1954年版,第10页。
    ③刘宝楠:《论语正义》卷2《为政第2》,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一册,1954年版,第15页。
    ④刘宝楠:《论语正义》卷2《为政第2》,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一册,1954年版,第25页。
    ⑤刘宝楠:《论语正义》卷2《为政第2》,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一册,1954年版,第35页。
    ⑥刘宝楠:《论语正义》卷13《子路第13》,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一册,1954年版,第293页。
    ⑦黄中业:《〈孝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流传》,《史学集刊》,1992年第3期,第7-12页。
    ⑧班固:《汉书》卷46《万石卫直周张第1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96页。
    ⑨范晔:《后汉书》卷20《垗期王霸祭遵列传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44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84《烈女传第74》,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83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96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1-262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63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④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84页。
    ⑥班固:《汉书》卷70《傅常郑甘陈段传第4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07-3008页。
    ①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41页。
    ②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26页。
    ③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5页。
    ④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6页。
    ⑤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5页。
    ①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2页。
    ②(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页。
    ③(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0页。
    ④(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1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页。
    ⑥曹金华:《光武帝刘秀研究辨疑》,《南都学坛》,2008年第1期,第24-26页。
    ⑦(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纪1·世祖光武皇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页。
    ⑧黄晖:《论衡校释》卷第30《自纪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88页。
    ⑨王子今:《两汉童蒙教育》,《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第15-25页。
    ①(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页。
    ②(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1页。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艺文印书馆,1958年版,第726页。
    ④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9-1720页。
    ⑤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5页。
    ⑥(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3《敬宗孝顺皇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1页。
    ⑦(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页。
    ⑧(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0页。
    ⑨(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1页。
    ①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106页。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6《辟雍》,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61-262页。
    ③班固:《汉书》卷30《艺文志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第69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88页。
    ⑤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44页。
    ①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17页。
    ②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1-1122页。
    ①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9-3630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30-31页。
    ③王彦辉:《田啬夫、田典考释——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基层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2期,第49-56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32页。
    ⑤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⑥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⑦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⑧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⑨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⑩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①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9页。
    ②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9-3630页。
    ③陈寿:《三国志》卷16《任苏杜郑仓传第1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96页。
    ④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8页。
    ①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3页。
    ②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1页。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2-393页。
    ④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70-72页。
    ①于琨奇:《“赐女子百户牛酒”解——兼论秦汉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中国历史文物》,1999年第1期,第37-45、60页。
    ②于琨奇:《“赐女子百户牛酒”解——兼论秦汉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中国历史文物》,1999年第1期,第37-45、60页。
    ③王文涛:《论基于救助的汉代社会保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37-45、60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第32》,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09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④阎步克:《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75-92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79《范雎蔡泽列传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7页。
    ①(汉)杨雄著;张震泽校注:《杨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29《申屠鲍郅列传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16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38《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28》,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84页。
    ④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67《大罪十治诀第103》,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6页。
    ⑤(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0《吴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40页。
    ⑥(清)严可均辑;徐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06《阙名(10)》,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063页。
    ⑦范晔:《后汉书》卷3《肃宗孝章帝纪第3》,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2-133页。
    ⑧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第62-69页。
    ⑨班固:《汉书》卷2《惠帝纪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0页。
    ①(西汉)刘安著;(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卷5《时则训》,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七册,1954年版,第84页。
    ②班固:《汉书》卷3《高后纪第3》,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6页。
    ③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页。
    ④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第62-69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①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5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31页。
    ①(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32《樊宏阴识列传第2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19-1120页。
    ③(清)严可均辑;徐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02《阙名(六)》,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031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71《皇甫嵩朱俊列传第6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08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83《逸民列传第73》,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72-2773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68《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28》,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81页。
    ⑦范晔:《后汉书》卷27《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17》,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30页。
    ⑧(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记集校》卷22《孝桓皇帝纪第22》,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7页。
    ⑨范晔:《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57》,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15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57》,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11页。
    ②(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记集校》卷4《光武皇帝纪第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③(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记集校》卷10《孝明皇帝纪第10》,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⑤(汉)张苍等辑撰;曾海龙译解:《九章算术》卷第8《方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237页。
    ①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7-68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第2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51-2052页。
    ②班固:《汉书》卷92《游侠传第6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16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27《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17》,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30页。
    ④(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4《王丹》,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21页。
    ⑤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7页。
    ①(清)严可均辑,徐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3《桓谭(2)》,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23页。
    ②班固:《汉书》卷49《爰盎鼌错传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86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93《韩王信卢绾列传第3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37页。
    ④(汉)杨雄著;张震泽校注:《杨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⑤班固:《汉书》卷83《薛宣朱博传第53》,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90-3391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25《卓鲁魏刘列传第1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70页。
    ⑦班固:《汉书》卷72《王贡两龚鲍传第4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66页。
    ①(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8《传13李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48-849页。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8《宗族·9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97-398页。
    ①(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8《宗族·9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98-399页。
    ②(清)孙星衍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卷1《尧典第1上·虞夏书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页。
    ③班固:《汉书》卷72《王贡两龚鲍传第4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95页。
    ④(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4《杜林》,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30页。
    ⑤(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0《吴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40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32《樊宏阴识列传第2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19-1120页。
    ⑦(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记集校》卷14《孝和皇帝纪第1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①(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记集校》卷14《孝和皇帝纪第1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②班固:《汉书》卷92《游侠传第6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07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6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81-2482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31《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2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03-1104页。
    ⑤(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0《耿嵩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86-387页。
    ⑥范晔:《后汉书》卷62《荀韩钟陈列传第5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49页。
    ⑦(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记集校》卷21《孝桓皇帝纪第21》,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页。
    ⑧(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页。
    ⑨(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8页。
    ⑩陈寿:《三国志》卷15《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15》,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478页。
    ①陈寿:《三国志》卷5《魏书·后妃传第5》,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59-160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56《张王种陈传列第4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26页。
    ③陈寿:《三国志》卷11《魏书·袁张凉田王邴管传第1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3页。
    ④陈寿:《三国志》卷11《魏书·袁张凉田王邴管传第11》,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0页。
    ⑤陈寿:《三国志》卷10《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6页。
    ⑥陈寿:《三国志》卷55《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289页。
    ⑦范晔:《后汉书》卷31《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2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3页。
    ⑧范晔:《后汉书》卷53《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43》,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40页。
    ⑨范晔:《后汉书》卷45《袁张韩周列传第3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34页。
    ①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06页。
    ②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106页。
    ③(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记集校》卷8《光武皇帝纪第8》,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④(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2《马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27页。
    ⑤(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记集校》卷12《孝章皇帝纪第12》,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
    ⑥陈寿:《三国志》卷57《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34页。
    ⑦范晔:《后汉书》卷35《张曹郑列传第2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98页。
    ⑧范晔:《后汉书》卷83《逸民列传第73》,北京:中华书局,1965版,第2761页。
    ①陈寿:《三国志》卷15《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1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7页。
    ②陈寿:《三国志》卷15《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1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7页。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3-394页。
    ④(清)严可均辑;徐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02《阙名(6)》,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第1031页。
    ⑤(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5页。
    ①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9页。
    ②陈寿:《三国志》卷47《吴书·吴主传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132页。
    ①(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卷1《耕田第1》,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页。
    ②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③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④谢雁翔:《四川郫县犀浦出土东汉残碑》,《文物》,1974年第4期,第67-71页。
    ⑤(汉)张苍等辑撰;曾海龙译解:《九章算术》卷第7《盈不足章》,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93页。
    ⑥(汉)张苍等辑撰;曾海龙译解:《九章算术》卷第8《方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234页。
    ⑦(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②(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5页。
    ③(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3页。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4页。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5页。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5-166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57》,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88页。
    ①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
    ②张金光:《论汉代的乡村社会组织——弹》,《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第22-30页。
    ③秦晖:《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④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85-113页。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3-164页。
    ②许敬参:《鲁山县新出二石记》,《考古社刊》,1936年第4期,第87-88页。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4-65页。
    ②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55页。
    ③张金光:《汉代的乡村社会组织——弹》,《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第28页。
    ①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5-236页。
    ①(汉)崔寔著;上海第八钢铁厂工人理论小组注:《政论注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41页。
    ②班固:《汉书》卷51《贾邹枚路传第21》,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7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30页。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247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①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75页。
    ②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8-69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第2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72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第3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91页。
    ③林剑鸣等著:《秦汉社会文明》,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5页。
    ④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93页。
    ⑤(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0页。
    ①杨宽:《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学术月刊》,1959年第6期,第39-47、61页。
    ②宁可:《述社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12-24页。
    ③晁福林:《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齐普学刊》,1995年第2期,第66-72页。
    ④杨英:《汉初祀畴考》,《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第2-7页。
    ⑤杨华:《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21-28页。
    ⑥马新:《论两汉乡村的里社》,《文史哲》,1998年第5期,第90-94页。
    ⑦高臻,贾艳红:《略论秦汉时期民间的社神信仰》,《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5-48页。
    ①汪桂海:《汉简所见社与社祭》,《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第72-76页。
    ②曹书杰:《稷祀与民间社日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7第2期,第89-94页。
    ③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2页。该书收录券文标点更切合史实,故采用。
    ④代表性论著有:林甘泉:《“侍廷里父老单”与古代公社组织残余问题》,《文物》,1991年第7期,第52-59页。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买田约束石券〉》,载《宁可史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0-483页。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127页。张金光:《有关东汉侍廷里父老僤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第17-25页。王子今:《汉代“客田”及相关问题》,载邓文宽主编、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107页。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
    载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215-246页。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秩序略论》,《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56-62页。黄士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20页。臧知非:《“王杖诏书”与汉代养老制度》,《史林》,2002年第2期,第35-41、118页。王勇:《论汉代下层民众的互助活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第11-15页。林兴龙:《东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相关问题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67-70页。
    ①宁可:《述社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12-24页。
    ②宋杰:《汉代产育风俗探析》,《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第34-42页。
    ③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23-224页
    ④王育民:《秦汉政治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28《封禅书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80页。
    ①班固:《汉书》卷25上《郊祀志第5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12页。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3《社稷·右总论社稷》,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4页。
    ③陈寿:《三国志》卷11《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11》,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53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第2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52页。
    ⑤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82页。
    ⑥班固:《汉书》卷27中之上《五行志第7中之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57页。
    ⑦班固:《汉书》卷27中之上《五行志第7中之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65页。
    ⑧范晔:《后汉书》卷71《皇甫嵩朱俊列传第6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13-2314页。
    ⑨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⑩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1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455页。
    ①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5页。
    ②班固:《汉书》卷25上《郊祀志第5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32页。
    ③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6《散不足第29》(定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1-352、382页。
    ④(汉)高诱注:《淮南子》卷7《精神训》,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7册,1954年版,第108页。
    ⑤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22页。
    ⑥林甘泉:《“侍廷里父老单”与古代公社组织残余问题》,《文物》1991年第7期,第56页。
    ⑦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载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218页。
    ⑧林兴龙:《关于汉代社会救济的若干问题》,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8年,第122页。
    ⑨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22页。
    ⑩黄士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9页。
    ①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求雨第7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2页。
    ②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求雨第7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4页。
    ③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求雨第7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5页。
    ④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求雨第7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6页。
    ⑤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7页。
    ⑥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8页。
    ⑦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8页。
    ①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9页。
    ②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9页。
    ③黄晖:《论衡校释》卷15《明雩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80页。
    ④黄晖:《论衡校释》卷15《明雩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79页。
    ⑤黄晖:《论衡校释》卷15《明雩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81页。
    ⑥(清)孙星衍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3页。
    ⑦(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43《礼3·沿革3·吉礼2》,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202-1203页。
    ⑧(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3《社稷·右总论社稷》,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4页。
    ⑨(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3《社稷·右总论社稷》,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4页。
    ⑩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7页。
    ①(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第3《末通第1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2页。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6《致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51页。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58《〔碑文〕陈太丘碑文》,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03页。
    ④潘墉:《汉唐时期的退休制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第56-62页。王文涛:《论汉代官吏的七十致仕》,《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第151-155页。张艳玲,李锋敏:《两汉时期官吏的致仕制度》,《温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91-96页。
    ⑤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⑥(清)王启淑:《汉铜印原》,杭州:西冷印社出版,1996年版。
    ⑦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①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②(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③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
    ④(清)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
    ⑤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⑥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59、63、333页。
    ⑦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7、67、73、248、385、644页。
    ⑧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1、184、185、442页。
    ⑨(清)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第249页。
    ⑩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页。
    ①“长寿万岁单左平政;万岁单三老。”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6、8页。
    ②“万岁单三老;万岁单三老;万岁单三老;万岁无极;万岁单三老,安久单敬老,千岁怀老,长寿单右厨;长寿单右厨。”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59、63、226、333、370页。
    ③“干中三老;父老佳印。”罗福颐编:《汉印文字征补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68、103页。
    ④“乐安广世大尊,常乐单印,万岁单尉;单尉为百众刻千岁印;长寿万年单左平政,万岁单平印,始乐单祭尊;新成顺德单右集之印;千秋乐平单祭尊印,千岁单祭尊毋极印;新昌始安右父老。”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5、47、58、59页。
    ⑤“长寿万年单左平政。”罗福颐集:《古玺印考略》,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⑥“祭长寿印;万岁单三老;寿唯印;长寿单右厨护单吉私印;万岁单三老;万岁单三老;单尉为百众刻千岁印;新成顺德单右集之印;单尉为百众刻千岁印;干中三老;长生安乐单祭尊之印;千岁怀老;万岁单三老,安久单敬老,千岁怀老,老千秋,贾印父老,西都三老,长寿单右厨护;长寿单右厨护;长寿单右厨护;慈孝单左史;万岁单三老。”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2、64、67、73、135、172、185、190、248、264、379、385、419、428、474、644页。
    ⑦“慈孝单左史,长生安乐单祭尊之印,万岁单三老,万岁单平印;常乐单印,长寿单印,常乐单印,长寿单厨护,万岁单尉,单尉为百众刻千岁印;新成□德单右集之印;千秋乐平单祭尊,安民千岁单祭尊之印,千秋乐平单祭尊之印;万岁单祭尊印,千岁单祭尊印,祭尊之印,长生单祭尊之印;始乐安民三老,西都三老;干中三老,新昌始安右父老,安久单敬老,城北单父老印,中甘大老,父老毋死万岁;长寿单印;长寿万年单左平政,藁街千岁单尉之印,奉宗天极单右平政;长久唯印;三老田长公印;三老舍印,千岁哀老私印。”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1、72、116、177、179、184、185、186、187、197、441、442页。
    ⑧“新成顺德单右集之印,新昌始安右父老;安民千岁单祭尊之印;乐安广世大尊,千秋乐平单祭尊印;千秋乐平单祭尊印;里中万岁印;万岁左父老印,新昌始安右父老;汉三老印万岁左父老,万岁单三老,新昌始安右父老,千岁□老私印;万岁单尉;万岁左父老,里中万岁印,万岁单祭尊,千岁单祭尊无极印,万岁单尉;了安广世大尊,安民千岁单祭尊之印,千岁乐平单祭尊印;长生安乐单祭尊之印;汉三老信印;万岁左父老印,万岁单祭尊印;汉三老信印;千岁单祭尊毋极印;新成顺德单右集之印。”(清)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68、72、86、156、207、221、249、297、309、311、312、326、333、336、424、430页。
    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5页。
    ②(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3页。
    ③(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70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10《孝文本纪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29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2-243页。
    ⑥班固:《汉书》卷73《韦贤传第43》,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29页。
    ⑦班固:《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第25》,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86-2488页。
    ⑧范晔:《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2页。
    ⑨范晔:《后汉书》卷74下《袁绍刘表列传第64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19页。
    ①司马彪:《续汉书》志第7《祭祀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70页。
    ②司马彪:《续汉书》志第9《祭祀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97、3199页。
    ③(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8页。
    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453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02页。
    ⑥徐元诰等编:《中华大字典》(寅集·土部),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22页。
    ⑦徐元诰等编:《中华大字典》(子集·人部),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82页。
    ⑧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⑨(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⑩罗福颐集:《古玺印考略》,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11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1、187页。
    12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370页。
    ①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64、385页。
    ②(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5页。
    ③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97页。
    ④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⑤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59、63、333页。
    ⑥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7、67、379、644页。
    ⑦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1、184、185、441、442页。
    ⑧(清)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249、430页。
    ⑨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8页。
    ⑩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9页。
    11(清)孙星衍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3页。
    12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8页。
    ①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7页。
    ②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求雨第7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2页。
    ③(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43《礼3·沿革3·吉礼2》,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202-1203页。
    ④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求雨第7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2页。
    ⑤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求雨第7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4页。
    ⑥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求雨第7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5页。
    ⑦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求雨第74》,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6页。
    ⑧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7页。
    ⑨黄晖:《论衡校释》卷15《明雩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79页。
    ⑩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第16《止雨第75》,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37页。
    11“孝悌单右史诩,孝子单祭尊。”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①“孝悌祭尊之印;明孝信印。”(清)王启淑:《汉铜印原》,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71、135页。
    ②“孝子单祭尊;孝子单祭尊;孝悌祭尊之印;东单祭尊;孝子单祭尊,孝子新德单谷左史印;孝子单祭尊;孝子单祭尊。”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59、201、307、385、555、564页。
    ③“慈孝单左史。”罗福颐编:《汉印文字征补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132页。
    ④“孝子单祭尊;新成顺德单右集之印。”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58页。
    ⑤“孝子单祭尊;孝子单祭尊;孝弟祭尊之印;孝子单祭尊,孝子新德单谷史印;慈孝单左史;孝子单祭尊;孝子单祭尊。”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6、67、233、387、474、652、662页。
    ⑥“孝悌祭尊之印;慈孝单左史,孝子单祭尊;孝仁单左平印;孝子新德单谷左史印;孝义唯印;孝宜唯印;孝子唯印;孝谊唯;孝悌单右史诩。”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0、71、72、188、194、197、198、203、439页。
    ⑦“孝弟祭尊之印,孝子单祭尊;孝弟祭尊之印;孝弟祭尊之印,孝子单祭尊;新成顺德单右集之印。”(清)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86、311、346、430页。
    ⑧(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3页。
    ⑨(汉)蔡邕撰:《独断》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页。
    ⑩(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24页。
    11班固:《汉书》卷2《惠帝纪第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0页。
    ①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4-125页。
    ②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0页。
    ③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4页。
    ④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第1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4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4《孝和殇帝纪第4》,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页。
    ⑥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⑦(清)王启淑:《汉铜印原》,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⑧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59、201、385、555、564页。
    ⑨(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⑩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387页。
    ①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0、71页。
    ②(清)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86、311、346页。
    ③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④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59、201、307、385、555、564页。
    ⑤罗福颐编:《汉印文字征补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132页。
    ⑥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6、67、233、387、474、652、662页。
    ⑦(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⑧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94、197、198、203页。
    ⑨赵克尧:《论汉代的以孝治天下》,《复旦学报》,1992年第3期,第80-86页。
    ①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
    ②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
    ③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第62-69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9页。
    ②霍印章:《中国军事通史》(秦代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③霍印章:《中国军事通史》(秦代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④霍印章:《中国军事通史》(秦代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⑤霍印章:《中国军事通史》(秦代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①严宾:《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历时几年》,《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第79-80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28《蒙恬列传第2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5-2566页。
    ③王子今:《秦汉长城与北边交通》,《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第91-105页。
    ④王先慎:《淮南子》卷18《人间训》,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七册,1954年版,第322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页。
    ⑦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1页。
    ⑧王子今:《秦汉长城与北边交通》,《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第91-105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第52》,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54页。
    ②(明)董说:《七国考》卷3《秦都邑》,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16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5页。
    ⑤王子今:《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照》,《人文杂志》,2005年第5期,第107-112页。
    ⑥吴宏岐:《秦直道及其历史意义》,《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3月第1期,第75-78页。
    ⑦黄留珠等编:《周秦汉唐文明》,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⑧吴宏岐:《秦直道及其历史意义》,《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3月第1期,第75-78页。
    ⑨黄留珠等编:《周秦汉唐文明》,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⑩王子今:《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照》,《人文杂志》,2005年第5期,第107-112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242页。
    ②霍印章:《中国军事通史》(秦代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4-95页。
    ③斯特林·席格烈夫著;林文集,真如译:《龙的帝国——华人在太平洋区的巨大影响力》,智库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43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5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5页。
    ②林剑鸣等著:《秦汉社会文明》,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2-83页。
    ③霍印章:《中国军事通史》(秦代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70页。
    ④林剑鸣等著:《秦汉社会文明》,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⑤(元)马端临:《文献统考》卷149《兵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7页。
    ①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81页
    ②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③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页。
    ④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1页。
    ⑤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①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①朱绍侯,龚留柱:《盛衰苍茫——汉元成二帝传》,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2页。
    ②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③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④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第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2页。
    ⑤李振宏:《睿通孔子》,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①王子今:《两汉童蒙教育》,《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第15-25页。
    ②王子今:《两汉童蒙教育》,《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第15-25页。
    ③王子今:《两汉童蒙教育》,《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第15-25页。
    ④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1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5页。
    ⑤李振宏:《睿通孔子》,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⑥李振宏:《睿通孔子》,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⑦王子今:《两汉童蒙教育》,《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第15-25页。
    ⑧李振宏:《睿通孔子》,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①班固:《汉书》卷8《宣帝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4页。
    ②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0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0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2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70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48《陈渉世家第1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50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第2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52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57《绛侯周勃世家第2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65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第3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91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第2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72页。
    ①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07页。
    ②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32《樊宏阴识列传第2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20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56《张王种陈列传第46》,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18页。
    ⑤班固:《汉书》卷99下《王莽传第69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70-4171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11《刘玄刘盆子列传第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78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11《刘玄刘盆子列传第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79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11《刘玄刘盆子列传第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80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21《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11》,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52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22《朱景王杜马刘列传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84页。
    ⑥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
    ⑦范晔:《后汉书》卷75《刘焉袁绍吕布列传第6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35-2436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75《刘焉袁绍吕布列传第65》,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35-2436页。
    ②陈寿:《三国志》卷8《二公孙瓒四张第8》,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63-264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102《阙名(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032页。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9页。
    ⑤(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2页。
    ①林继福,王丹著:《解释民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②林继福,王丹著:《解释民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90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第2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51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57《绛侯周勃世家第2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65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第2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52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7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9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7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1页。
    ③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352页。
    ①(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②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195、201、202、203页。
    ③王子今:《说秦汉“少年”与“恶少年”》,载《秦汉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41页。
    ④王子今:《说秦汉“少年”与“恶少年”》,载《秦汉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41页。
    ⑤王子今:《说秦汉“少年”与“恶少年”》,载《秦汉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41页。
    ①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59、555页。
    ②(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③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39、67、660页。
    ④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页。
    ⑤(清)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86页。
    ⑥于琨奇:《“赐女子百户牛酒”解——兼论秦汉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中国历史文物》,1999年第期,第37-45、60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1下《武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6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1下《武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7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1下《武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7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1下《武帝纪第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7页。
    ⑤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页。
    ⑥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5页。
    1.毕沅校注;吴旭民标点:《墨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蔡邕撰:《独断》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5.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6.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7.陈浩(注):《礼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崔豹:《古今注》,上海: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刻本。
    9.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0.陈浩(注);(汇证)章学诚;(协编)王智群,谢荣娥,王彩琴:《杨雄方言校释汇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1.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12.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3.董说:《七国考》,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14.董斯张:《广博物志》,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
    15.戴望:《晏子春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6.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7.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8.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19.葛洪(撰);胡守卫校释:《神仙传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20.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1.顾迁(译注):《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22.华陆综(注译):《尉缭子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3.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4.皇甫谧,佚名,佚名,佚名撰;周渭卿,袁宏,张洁,戴和冰点校:《帝王世纪·世本·逸周书·古本竹书纪年》,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版。
    25.黄石公(著);张商定(注):《素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6.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27.桓谭(撰);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28.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9.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30.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32.刘向(集録):《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3.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34.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35.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36.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37.刘庆柱(辑注):《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38.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39.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40.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41.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2.卢弼:《三国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43.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4.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45.钱仪吉:《三国会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6.世祖章皇帝特诏儒臣修撰;圣祖仁皇帝复命编辑:《御定孝经衍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
    47.石磊(译注):《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48.史游:《急就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9.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50.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1.司马彪:《续汉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52.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53.孙诒让,孙以楷点校:《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4.孙星衍(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5.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56.孙楷(著);杨善群校补:《秦会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7.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58.沈家本(撰);邓经元,骈宇骞点校:《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9.沈钦韩:《后汉书疏证》,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0.王均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6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62.王符(撰);张觉等校注:《潜夫论校注》,长沙:岳麓书社出版发行,2008年版。
    63.王褒(等撰);陈晓捷辑注:《关中轶志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64.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65.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6.王应麟:《玉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67.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68.王充:《论衡》,上海:育文书局,民国六年(1917年)。
    69.王荣宝(撰);陈忠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70.王念孙:《读书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71.王念孙(著);锺宇讯点校:《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72.王先谦:《后汉书集结》,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73.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4.汪文台(辑):《七家后汉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5.卫宏(撰);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旧仪》,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76.卫宏(撰);孙星衍校:《汉官旧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77.万国鼎(辑释):《泛胜之书辑释》,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78.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79.徐天麟:《西汉会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0.徐天麟:《东汉会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1.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82.徐干:《中论》,上海:上海涵芬楼借江安傅氏双鑬楼藏,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影印原书。
    83.荀悦,袁宏(撰);张烈点校:《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84.荀悦:《申鉴》,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85.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86.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87.虞世南(撰):《北堂书钞》,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88.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8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90.杨雄(著);张震泽校注:《杨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91.杨侃:《两汉博闻》,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92.严可均(辑);徐振生审订:《全后汉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
    93.严可均(辑);徐振生审订:《全后汉文》(下),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版。
    94.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记集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5.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注疏十三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96.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7.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98.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99.张苍(等辑撰);曾海龙译解:《九章算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版。
    100.张衡:《张衡诗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1.(策划)朱艳萍;责任编辑张姣;美术编辑刘欣:《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2·秦-南北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编:《长沙东牌楼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3.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上、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4.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5.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
    6.曹锦炎:《古代玺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7.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8.陈介祺:《石钟山房印举》,涵芬楼石印本,1922年版。
    9.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上海:上海书店,1999年版。
    12.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1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6.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楼书社出版发行,2007年版。
    17.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8.胡平生,张德芳(等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9.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0.季旭昇主编;陈林庆,郑玉姗,邹浚智(合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编:《古玺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22.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编:《古玺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23.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4.罗福颐:《汉印文字征》,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25.罗福颐编:《汉印文字征补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6.罗福颐集:《增订汉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27.罗福颐主编;故宫研究室玺印组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28.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29.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30.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2.容媛辑录;胡海帆整理:《秦汉石刻题跋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3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34.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周叔弢先生捐献古印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5.吴幼潜:《封泥汇编》,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出版,1984年版。
    36.魏坚主编;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联合整理:《额济纳汉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王恩田:《陶文图录》,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38.王启淑:《汉铜印丛》,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1998年版。
    39.王启淑:《汉铜印原》,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1996年版。
    40.王昶:《金石萃编》,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41.吴幼潜:《封泥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2.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43.徐锡台:《周原甲骨文综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44.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小臣的职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45.叶其峰:《古玺印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46.袁日省(辑);谢景卿,孟昭鸿续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
    48.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二四七号墓):《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49.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0.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1.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周晓陆主编:《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古汉语常用自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自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王文耀主编:《简明金文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3.徐中舒主编;彭裕商等编篡:《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4.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5.徐元诰(等编):《中华大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2.安作璋:《汉史初探》,北京:学习生活出版社,1955年版。
    3.白纲:《中国政治制度史》(十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陈直:《史记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7.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陈伟:《包山楚简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曹旅宁:《秦律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2.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版。
    13.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岑仲勉:《两周文史论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6.杜正胜:《周代的武装殖民与邦国》,《史学·先秦史研究论集》,大陆杂志社编辑委员会,1975年版。
    17.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版。
    18.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19.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郭沫若:《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22.郭沫若(著);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五卷·金文丛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高恒:《简帛研究》(第三辑),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5.谷更有:《唐宋国家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顾久幸:《楚制典章:楚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7.韩连琪:《先秦两汉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28.黄留珠等编:《周秦汉唐文明》,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9.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0.黄强:《中国保甲制度新论》,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版。
    31.侯志义:《采邑考》,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2.霍印章:《中国军事通史》(秦代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胡锦涛:《十八大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4.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5.孔庆明:《秦汉法律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6.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7.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8.林剑鸣,赵宏:《秦汉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9.林继福,王丹:《解释民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梁章钜:《称谓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4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
    42.李振宏,刘克辉:《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李振宏:《历史与思想》,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4.李振宏:《睿通孔子》,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45.李玉洁:《齐国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46.李玉洁:《中国早期国家性质》,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李玉洁:《儒学与中国政治》,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8.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分析》,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49.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51.李亚农:《中国的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52.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3.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4.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55.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上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56.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7.廖伯源:《秦汉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58.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9.林甘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0.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61.林甘泉,童超:《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2.劳干:《居延汉简考释》,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1960年版。
    63.刘俊文(主编);黄金山,孔繁敏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64.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65.刘泽华,罗宗强(主编):《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6.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视野下的社会与国家关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孟祥才:《先秦秦汉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9.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70.马新:《中国传统文化要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1.马彪:《秦汉豪族社会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02年版。
    72.宁可:《宁可史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3.彭卫:《汉代社会风尚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74.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75.秦晖:《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6.史正宪(主编);杨亮军,韦明副主编:《行政学概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7.苏俊良:《汉朝典章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78.宋杰:《〈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9.栗劲:《秦律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0.孙达人:《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1.田昌五:《中国古代农民革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2.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3.童超,林甘泉(主编):《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4.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5.王会玲:《农村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村民自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6.王国维:《古史新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7.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88.王子今:《秦汉社会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9.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0.王子今:《秦汉时期的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1.王思治:《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它》,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
    92.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3.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94.万昌华,赵兴斌:《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95.邢义田:《秦汉史论稿》,东大图书公司印行,一九八七年版。
    96.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97.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8.许维遹,闻一多,郭沫若:《管子集校》,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99.徐中舒:《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
    100.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1.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0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3.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4.阴法鲁,徐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三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5.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106.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7.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09.杨树达(著);王子今导读:《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10.杨振红:《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1.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2.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13.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4.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版社,1985年版。
    115.朱绍侯:《军功爵制试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6.朱绍侯:《雏飞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7.朱绍侯,龚留柱:《盛衰苍茫——汉元成二帝传》,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118.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9.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120张汉东:《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
    121.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22.张景贤:《汉代法制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23.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24.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25.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6.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27.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8.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29.郑师渠(总主编);徐殿才分册主编:《中国文化通史》(秦汉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0.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1.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2.周耀明,万建中,陈华文:《汉族风俗史》(第2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33.章学诚(汇证);王智群,谢荣娥,王彩琴(协编):《杨雄方言校释汇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34.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三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5.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等编著:《夏县东下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136.(日)池田温(著);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37.(日)古贺登:《汉长安城与阡陌·县乡亭里制度》,雄山阁,1980年版。
    138.(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39.(日)宇都宫清吉(著);马彪译:《中国古代中世史研究》,东京:创文社,1977年版。
    140.(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41.(日)富谷至(著);柴生芳,朱恒晔译:《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2.(日)堀毅(著);萧红燕等译:《秦汉法制史论考》,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143.(日)西田太一郎(著);段秋关译:《中国刑法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44.(日)西岛定生(著);武尚清译:《二十等爵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145.(日)池田温(著);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46.(日)山根幸夫(编):《中国史研究入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47.(日)西岛定生(著);冯佐哲译:《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148.(日)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49.(日)谷川道雄:《中国的中世》,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0.(英)崔瑞德,鲁惟一(编);杨品泉等译;张书生,杨品泉校订:《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敖雪岗:《陶渊明“江州祭酒”辨》,《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4期。
    2.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南都学坛》,2006年第1期。
    3.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南都学坛》,2006年第1期。
    5.卜宪群:《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的文书问题》,《文史哲》,2007年第6期。
    6.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
    7.卜宪群:《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组织的经济职能问题》,《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
    8.晁福林:《关于“发闾左谪戍咸阳”》,《江汉论坛》,1982年第6期。
    9.晁福林:《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齐普学刊》,1995年第2期。
    10.晁中辰:《尚左尚右辨》,《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2期。
    11.晁中辰:《秦汉管制尚左尚右考辨》,《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12.曹金华:《光武帝刘秀研究辨疑》,《南都学坛》,2008年第1期。
    13.曹书杰:《稷祀与民间社日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7第2期。
    14.陈伟:《包山楚简所见邑、里、州的初步研究》,《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5.陈絜:《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
    16.陈二峰:《论汉代的籍田礼》,《南都学坛》,2009年第3期。
    17.杜正胜:《“编户齐民论”的剖析》,载王健文主编:《政治与权力》,北京:中国大百科,2005年版。
    18.丁强:《“祭酒”作为称谓起于何时——从清代学者梁章巨所撰〈称谓录〉中关于“祭酒”一名的解释谈起》,《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9.董坤玉:《从国子祭酒的选任变化看唐代统治者对待儒学态度的转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1期。
    20.高敏:《秦汉的户籍制度》,《求索》,1987年第1期。
    21.高敏:《论〈秦律〉中的“啬夫”一官》,《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
    22.高凯:《秦代人口比例与人口下降问题——以刑徒墓的发现为例》,《文史哲》,2007年第5期。
    23.高臻,贾艳红:《略论秦汉时期民间的社神信仰》,《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4.龚留柱:《避免史学“碎片化”,“会通”之义大矣哉》,《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
    25.龚留柱:《评半个世纪以来〈秦汉史〉编纂之得失》,《史学月刊》,1997年第6期。
    26.龚留柱:《中国古代车、步、骑的递擅》,《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27.龚留柱:《〈尉缭子〉考辨》,《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4期。
    28.宫长为:《浅谈秦代经济管理中对官吏的几种规定——读〈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一点意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
    29.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9年。
    30.葛生华:《春秋战国时期官制初探》,《兰州学刊》,1994年第3期。
    31.黄今言:《汉代三老、父老的地位与作用》,《江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2.黄今言:《秦汉兵徭服役期限问题商榷》,《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33.黄留珠:《汉代的选廉制度》,《唐都学刊》,1998年第1期。
    34.黄世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
    35.黄季力:《秦代农业生产浅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36.黄盛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及其在历史地理研究上的价值》,《文物》,1974年第6期。
    37.黄中业:《〈孝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流传》,《史学集刊》,1992年第3期。
    38.贺昌群:《秦汉间个体小农的形成和发展——并论陈涉起义的阶级关系》,《历史研究》,1959年第12期。
    39.何浩:《尚左、尚右与楚、秦、宋官的尊卑》,《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
    40.何清谷:《“闾左”新解》,《陕西师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41.胡寄窗:《关于井田制的若干问题的探讨》,《学术研究》,1981年第4期。《关于井田制的若干问题的探讨(续完)》,《学术研究》,1981年第5期。
    42.胡大贵:《关于秦代谪戍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4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
    44.纪南城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9期。
    45.江连山:《战国秦汉历代国君逐步实现专制的政治实践》,《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6.蒋非非:《秦代谪戍、赘婿、闾左新考》,《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47.贾军仕:《浅论两汉乡村社祭的变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48.廖伯源:《汉初县吏之秩阶及其任命—张家山汉简研究之一》,《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49.林甘泉:《“侍廷里父老单”与古代公社组织残余问题》,《文物》,1991年第7期。
    50.林剑鸣:《秦王朝统一后的社会各阶级》,《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
    51.李慧:《〈唐壮武将军守左威卫大将军五原太守郭英奇墓志〉初探》,收入周天游主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编辑部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三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2.林兴龙:《东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相关问题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3.李均明:《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适用刑罚原则》,《湖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4.李向平:《试论周秦时代的什伍制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55.李四明:《秦汉时期的乡村基层组织治安管理探微》,《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
    56.李振宏:《两汉地价初探》,《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
    57.李玉洁:《儒学与汉初政权的谨慎结合》,《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58.李玉洁:《儒、道“耻辱观”之比较》,《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
    59.李玉洁:《“三老五更”与先秦时期的养老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0.李昭君:《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解》,《人文杂志》,1999年第3期。
    61.李现红:《尊左?尊右?——从车马出行图看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尊与卑》,《史林》,2012年第4期。
    62.连劭名:《东汉熹平二年〈张普题字〉考述》,《四川文物》,2005年第4期。
    63.罗开玉:《秦国“什伍”、“伍人”考——读云梦秦简札记》,《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64.雒有仓:《论西周的盟誓制度》,《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
    65.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
    66.吕利:《“内孙”考辨》,《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7.卢南乔:《“闾左”辨疑》,《历史研究》,1978年第11期。
    68.鲁西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69.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大封小封和赐田里》,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70.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文史哲》,2006年第6期。
    71.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宗族》,《文史哲》,2000年第4期。
    72.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秩序略论》,《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73.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文史哲》,1998年第5期。
    74.马新,齐涛:《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文史哲》,2006年第4期。
    75.马芳:《〈说文解字〉中“□”族字试联——“汉字字族”之探例》,《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76.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买田约束石券〉》,载《宁可史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7.宁可:《汉代的社》,载《宁可史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8.宁可:《述社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79.聂本立:《“田畯至喜”新解》,《河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80.彭年:《秦汉族刑、收孥、相坐诸法渊源考释》,《四川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
    81.彭卫:《走向未来的秦汉史研究》,《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
    82.秦进才:《汉代三老、父老异同考》,《河北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83.秦进才:《汉代里父老初探》,载严兰坤(主编):《探索集》(第一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84.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载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版社,2010年版。
    85.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兼论中国走向公民社会之路》,载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版社,2010年版。
    86.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中)》,《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87.秦晖:《郫县汉代残碑与汉代蜀地社会》,《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88.屈建军:《〈“谪戍制”考析〉一文质疑》,《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90.孙筱:《秦汉户籍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91.孙英民:《从云梦秦简看秦律“连坐”法》,《中原文物》,1986年第2期。
    92.孙家洲:《游侠与政治》,《寻根》,2003年4期。
    93.沈长云:《西周时期“里”的性质》,《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
    94.沈刚:《〈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所见汉初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学术月刊》,2004年第10期。
    95.谭黎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尹官的设置及其职掌》,《求索》,2010年第2期。
    96.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豪民》,《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
    97.仝晰纲:《汉代的乡里风谣与举谣言》,《人文杂志》,1999年第4期。
    98.仝晰纲:《秦汉乡官里吏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99.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管理体制》,《东岳论丛》,1999年7月第4期。
    100.仝晰纲:《秦汉时期的里》,《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
    101.田人隆:《“闾左”试探》,《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
    102.田昌五:《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后果》,《历史研究》,1965年第4期。
    103.田旭东:《里耶秦简所见的秦代户籍格式和相关问题》,《四川文物》,2009年第1期。
    104.吴宏岐:《秦直道及其历史意义》,《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3月第1期。
    105.吴海燕,冯殿羽:《魏晋南北朝“什伍”之制与乡村社会控制》,《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06.吴益中:《秦什伍连坐制初探》,《北京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
    107.王冠英:《殷周的外服及其演变》,《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108.王子今:《“闾左”为“里佐”说》,《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09.王子今:《秦汉长城与北边交通》,《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110.王子今:《秦汉史研究理论认识散谈》,《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
    111.王子今、吕宗力:《论秦汉“魁”及相关称谓》,《秦汉研究》,2011年00期。
    112.王子今:《汉代“客田”及相关问题》,载邓文宽(主编),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13.王子今:《两汉童蒙教育》,《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
    114.王子今:《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照》,《人文杂志》,2005年第5期。
    115.王子今:《说秦汉“少年”与“恶少年”》,载王子今:《秦汉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16.王勇:《从秦简看战国晚期秦国农业生产的技术选择》,《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17.王勇:《论汉代下层民众的互助活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18.王彦辉:《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私奴婢的社会地位》,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九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119.王彦辉:《田啬夫、田典考释——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基层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2期。
    120.王彦辉:《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121.王彦辉,徐杰令:《论东周秦汉时代的乡官》,《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122.王文涛:《论基于救助的汉代社会保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23.王俊梅、孙家洲:《口碑、心碑——汉代民众对地方官的社会评价》,《理论学刊》,2008第2期。
    124.王俊国:《先秦时期的基层组织变迁考略》,《兰台世界》,2010年第14期。
    125.王育成:《闾左贱人说初论——兼说陈胜故里在宿州》,《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2期。
    126.王健:《西汉社会的伦理控制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
    127.王爱清:《秦与汉初里民生活略论》,《唐都学刊》,2007年第3期。
    128.王爱清:《关于秦汉里与里吏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
    129.王好立:《“闾左”辩疑》,《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4期。
    130.汪桂海:《汉简所见社与社祭》,《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
    131.薛军力:《从汉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
    132.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载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版。
    133.辛德勇:《闾左臆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34.许敬参:《鲁山县新出二石记》,《考古社刊》,1936年第4期。
    135.徐勇:《中国古代乡村行政与自治二元权力体系分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
    136.徐卫民:《汉长安城中的里制研究》,《唐都学刊》,2008年第3期。
    137.萧正洪:《秦农业经济立法探析》,《陕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
    138.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139.姚乐:《汉唐间县以下基层组织形态研究概述——以乡里亭村等问题为中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40.姚国旺:《西汉官制尊右尊左考》,《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141.姚伟钧:《乡饮酒礼探微》,《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42.杨宽:《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学术月刊》,1959年第6期。
    143.杨英:《汉初祀畴考》,《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
    144.杨华:《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45.杨钰侠:《陈胜里籍与身份探微》,《宿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46.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中革文史论丛》,总第八十五辑。
    147.杨际平:《凤凰山十号汉墓据“算”派役文书研究》,《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
    148.杨剑虹:《秦汉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新探索》,《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149.杨振红、徐歆毅:《改革开放以来的秦汉史研究》,《文史哲》,2010年第1期。
    150.于振波:《里耶秦简中的“除邮人”简》,《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51.于敬民,丛鲁江:《陈胜与秦代的官爵秩》,《管子学刊》,1997年第3期。
    152.袁延胜:《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牛的用途》,《文博》,2002年第5期。
    153.袁延胜:《三杨庄聚落遗址与汉代户籍问题》,《中原文物》,2012年第3期。
    154.严宾:《商鞅授田制研究》,《复旦学报》,1991年第5期。
    155.严宾:《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历时几年》,《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156阎步克:《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57.朱绍侯:《从户籍制度中看汉代的阶级关系》,《河南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
    158.朱绍侯:《〈尹湾汉墓简牍〉是东海郡非常时期的档案资料》,《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159.朱筱新:《从秦简谈秦的“依法为治”》,《东南文化》,1998年第3期。
    160.朱明勋:《汉代的孝治政策论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61.朱玲玲:《坊里的起源及其演变初探》,《郑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162.朱和平:《关于秦时农业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1990年第3期。
    163.臧知非:《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方式新论》,《先秦秦汉史》,2003年第5期。
    164.臧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165.臧知非:《再谈汉代田税征收方式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66.臧知非:《“谪戍制”考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167.臧知非:《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
    168.臧嵘:《张耳陈余新论》,《历史教学》,1981年第9期。
    169.庄春波:《“闾左”钩沉》,《社会科学集刊》,1991年第4期。
    170.庄春波:《也谈汉代官制的尚左与尚右》,《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71.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72.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
    174.张金光:《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农村公社残余问题》,《文史哲》,1990年第1期。
    175.张金光:《秦官社经济体制模式典型举例》,《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76.张金光:《有关东汉侍廷里父老僤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
    177.张容芳:《论两汉的“公田”》,《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78.张力:《秦汉里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179.张新光:《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80.张云霞,潘晓丹:《汉代城市的治安管理制度》,《兰台世界》,2010年5月上。
    181.张焯:《秦汉魏晋官制尚左尚右问题——兼与姚国旺同志商榷》,《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2期。
    182.张天社:《陈胜出身及有关问题的考辨》,《唐都学刊》,2012年第4期。
    183.张霭堂:《我国古代“右尊”“左尊”的源流及其具体所指》,《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
    184.张信通:《秦汉乡里制度和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7年。
    185.张信通:《秦汉时期的编户齐民籍》,《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86.张信通:《秦汉时期的乡亭》,《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87.张信通:《秦汉乡里赋税制度和赋税征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1期。
    188.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第第2期。
    189.周美华:《〈二年律令〉中的“置后”与“户籍”继承制度》,《东吴中文学报》,2009年第18期。
    190.周建英:《赵国官制考》,《衡水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191.曾昭斌:《论中国古代乡村政权的双重职能》,《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92.赵克尧:《论汉代的以孝治天下》,《复旦学报》,1992年第3期。
    193.赵光怀:《吏与秦汉基层社会》,《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94.赵雨:《〈诗豳风七月〉研究》,《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95.赵理平:《秦简所见官吏的岗位责任制度》,《温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96.赵梦涵:《论商鞅的人口管理思想》,《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
    197.庄小霞:《释新莽“附城”爵称》,《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98.(日)守屋美都雄:《父老》,载(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99.(日)东晋次:《东汉的乡里社会及其政治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
    200.(日)谷川道雄:《中国的中世》,载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2卷·专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01.(日)东晋次(著);孙言诚译:《汉代的家族和乡里——以宇都宫清吉的汉代家族乡里社会论为中心》,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研究译文集》(第1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内部印行),1983年版。
    202.(日)伊藤道治(著);张长寿译:《裘卫诸器考——关于西周土地所有制形态的我见》,载《考古学参考资料五》,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03.(日)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载刘俊文主编;黄金山,孔繁敏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204.(韩国)金秉骏:《汉代乡里统治之变迁》,《中华文化论丛》,2004年第1期。
    205.(美)石约翰:《封建、郡县与中国历史传统》,《安徽史学》,2002年第3期。
    206.(美)斯特林·席格烈夫著;林文集,真如译:《龙的帝国——华人在太平洋区的巨大影响力》,智库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