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的力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非主流设计处在社会边缘被忽视的领域,虽然它们显得微弱与边缘化,却包含着巨大的创造力,会成为未来社会主流设计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写作一直围绕这样一个潜在问题层层展开,即非主流设计究竟是在怎样的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又是怎样转变为未来社会主流设计的一部分,非主流设计另类的审美与鲜活的创造力究竟如何推动设计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本文首先对非主流设计研究概念与研究范围做了界定,将非主流设计放置到社会结构更为复杂的语境中,把问题聚焦在代际冲突与社会边缘群体共生两个方面,分析青年激进设计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从处在边缘非主流群体与主流群体共生并存角度分析了非主流设计的多样化设计表达。其次,边缘群体产生的非主流文化是流动的,从非主流设计文化流动的角度,探讨昔日的非主流文化如何会逐步转化为未来社会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并归纳出三种非主流文化流向分析其特征。文化流动现象促进了主流文化新陈代谢,为主流文化源源不断的提供了新的美学意趣和新的创造活力。本文从非主流设计美学角度探讨了非主流设计另类设计的颓废之美、暗黑设计的病态之美、死亡之美和暴力之美,以及社会边缘草根设计的自由之美和生存之美。最后,从非主流设计创造力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处在社会边缘非主流设计的自由创造力和反叛的创造力。非主流设计是社会边缘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开始时候显得微小和孤寂,但是由于远离主流中心管制与束缚充满着反叛精神和冒险精神,反而成为未来社会思潮和创造力的发源地。
Non mainstream design is always a marginalized neglected area, these non mainstreamdesign, art, culture contains great creativity,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the future social mainstream culture. In this paper, the writing has been around such apotential questions, namely non mainstream design is how social background, how toshift as part of a future society mainstream, non mainstream design offbeat aesthetic andfresh creativity exactly how to promote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development designcreation.
     Firstly, non mainstream design concept and research range, the non mainstream designplaced into the social structure is more complex in the context of the analysis of thecauses of youth of radical design focusing on the inter generational conflict and symbiosisof marginalized groups, and further from the non mainstream social groups at the edgeand symbiosis with the mainstream groups coexist angle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ofdesign a variety of non mainstream design. Secondly, the non mainstream culturemarginal groups is flowing from the non mainstream culture, design flow of nonmainstream culture, to explore the past to will be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a part ofmainstream culture in the future, and summarize three kinds of non mainstream culture tothe phenomenon and analyzing its characteristic.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flowpromotes the mainstream culture to the mainstream culture The new supersedes the old.,Everfount provides aesthetic charm of new and new creativity. Thirdly, this paper fromthe non mainstream design aesthetic perspective of non mainstream design offbeatdecadent beauty, dark world of morbid beauty, the beauty of death and beauty of violence,as well as the social edge grass root design freedom beauty and beauty of existence.Finally,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arginalized non mainstream design creativity and socialedge rebel creativity from the non mainstream design creativity perspective. Nonmainstream social edge design is a force that cannot be ignored, although at first seemsmall and lonely, but due to being away from the regulation and restraint of mainstreamcenter full of rebellious spirit and the spirit of adventure, but become the birthplace of thefuture trends of social thought and creativity.
引文
1Jon Savage.England's Dreaming: The Sex Pistols and Punk Rock, Faber&Faber, Limited,2005
    2英国伯明翰学派指的是1964年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创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宗旨是研究社会文化形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3[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63页
    4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第29页
    5鲍勃·迪伦.《时代在改变》是其代表歌曲之一.
    6[美]玛格丽特·米德著.《代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6页
    8[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第544-545页
    12[法]让·雅克·卢梭著.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0页
    13[美]保罗·西蒙.电影《毕业生》中的歌曲《寂静的声音》(Sounds of Silence).1967年
    16孙立武著.《耐克之道》.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第81页
    17[德].西美尔·齐奥尔格著.费勇等译.《时尚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18[美].托斯丹·凡勃伦著.菜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1页
    19郝舫.《伤花怒放――摇滚乐的被缚与抗争》.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绪言
    20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68页。
    21[美]苏珊·凯瑟著.李宏伟译.《服装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第619页
    22[德].鲍姆加登著.《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44页
    23柏拉图.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178页
    24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慕尼黑发表了题为《以学术为业》演讲,1919年
    25柏拉图.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93页
    26布莱兹·帕斯卡(Blaise Pascal).何兆武译.《思想录》.第六编
    27高尔基著.《高尔基文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71页
    28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7页
    29[美]米歇尔·沃尔德罗普.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5页
    30[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3页
    孟瑾,方二著.《涂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陈琦著.《画在墙上的声音――涂鸦文化史》.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张志成编著.《波普设计》.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韩巍编著.《孟菲斯设计》.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钟燕齐Joel Chung、陶杰Chip Tsao著.《九龙皇帝The Art of Treason》.CupMagazine Publishing Limited,发行:德记书报发行有限公司
    章立国著.《现代设计社会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陶东风著.《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杨雄.《当代青年文化回溯与思考》.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杨文镒、王实.《当代亚文化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郝舫.《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黄俊杰、吴素清.《都市青少年的价值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
    吴俊雄、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夏学花著.《嬉皮士――美国主流社会的叛逆一代》.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李银河著.《同性恋亚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朱光潜著.张隆溪译.《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颜翔林著.《死亡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庄锡昌著.《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陶东风,胡疆锋主编.《亚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美]朱丽安·西沃卡著.周向民,田力男译.《肥皂剧、性和香烟:美国广告200年经典范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美]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著.罗筠筠译.《20世纪风格与设计》.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陈德民等译.《艺态――视觉大爆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陈德民等译.《艺态――图形大熔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陈德民等译.《艺态――寻找自己的符号》.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尚华兴等译.《艺态――新视觉流》.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陈德民等译.《艺态――从你的眼角看世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何积惠,姜颖译.《艺态――海报牛仔》.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陈玥蕾,戴佳敏译.《艺态――游击广告》.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顾婳琳等译.《艺态――新字体语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汤梅洁等译.《艺态――国家设计》.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尚华兴等译.《艺态――现代主义设计》.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法]法国金字塔出版社编.龚斯悦等译.《艺态――图像大挪移》.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意]斯丹法诺·马扎诺著.蔡军,宋煜,徐海生译.《飞利浦设计思想》.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美]诺曼著.梅琼译.《设计心理学》.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文化、史学、哲学、社会学及其它类
    [美]克莱.舍基著.胡泳、沈满琳译.《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克莱.舍基著.胡泳、哈丽丝译.《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英]安迪.班尼特、基斯.哈恩.哈里斯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译介小组译.《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
    [美]杰里米·里夫金著.张体伟,孙豫宁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
    [英]迪克.赫布迪齐著.张儒林译.《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义》.台北:骆驼出版社,1997
    [美]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英]保罗.杜盖伊、斯图亚特.霍尔等著.霍炜译.《做文化研究――索尼随声听的故事》.台北:巨流图书出版社,2005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田晓菲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英]约翰·费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英]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北京:三联出版社,1989
    [美]马赫著.洪谦,唐钺,梁志学译.《感觉的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德]阿诺德·盖伦著.何兆武,何冰译.《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
    [德]彼德·比格尔著.高建平译.《先锋派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马凡,赵勇,李霞,佘江涛译.《极端年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英]雷蒙·威廉斯著.高晓玲译.《文化与社会1780-1950》.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法]勒庞著.陈吴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日]养老孟司著.吕婷轩译.《打破思维定势》.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美]马克·第亚尼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英]彭妮·斯帕克著.李信,黄艳,吕莲,于娜译.《设计百年――20世纪现代设计的先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挪威]史文德森著.李漫译.《时尚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新西兰]林勇,[新西兰]霍华德·麦克诺顿编.《21世纪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英]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著.郜元宝等译.《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戴维·斯泰格沃德著.周郎,新港译.《六十年代与现代美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美]加里·R·卡比,杰弗里·R·古德帕斯特著.韩广忠译.《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英]卡尔·波普尔著.《二十世纪的教训――卡尔波普尔访谈演讲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等编著,邓敬等译.《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城,郭晓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铦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丹尼尔·贝尔.赵翼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古希腊]柏拉图.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德]鲍姆加登.《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美]凯瑟.《服装社会心理学》.李宏伟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美]托斯丹·凡勃伦.菜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法]让·雅克·卢梭.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美]杰克·D·道格拉斯、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著.张宁、朱欣民译.《越轨社会学概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美]托马斯·弗兰克著.朱珊、胡传胜、孙冬译.《酷的征服:商业文化、反主流文化与嬉皮消费主义的兴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英]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著.允春喜译.《社会结构》.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米歇尔·沃尔德罗普.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