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选题是以研究战国、秦以降典籍所载古代史书书署制度文献为经,尝试以20世纪以来考古发掘简牍书迹实物的整体作为主体考察材料,主要从①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②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③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④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⑤20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⑥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⑦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⑧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与其书署形制的特点,⑨周代外史(大学)“掌达书名于四方”的“谕书名”教育,同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之间的关系,⑩书署课吏制度中“兼会杂体”与“正文字”对书法史五体并存的影响。等10个方面来探讨和论述:简牍书署制度的存在状况以及对早期中国字体的演变与书法史以及魏晋以降书法“名家流派时代”的决定性意义为主要目的。
As the selected title is a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s which recorded the classics of thewriting during Warring States, Qin dynasty and offspring contained in the system for the literature,Theauthor tries to find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calligraphy-copies of the bamboo slipsintegrated material object integrated for mainly investigated materials during20th century, MainContents①the origin of the bamboo slips and concept of the writing institution of bamboo slips,②analysi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which ar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bambooslips of Chu Culture System、bamboo slips which is at Qin dynasty since1950's.,③the chronology ofbamboo slips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slips during han dynasty,④Three Kingdoms·and Wei andJin Dynasties writing institution of, the origin and rheological of chirography,⑤since the20thcentury,, sort and research the western regions in xinjiang region loulan ruins and on slips of paperdocuments and unearthed founded⑥bamboo slips department book writing font and writing features,⑦the institution of bamboo slip’s orign and the Pre-qin dynasty scribal people’bamboo slips,⑧thecharacteristics and he shape of the Pre-qin dynasty scribal people’bamboo slips,⑨Zhou dynastyWaiShi (university)"palm of title in four directions""yu title" education, with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obook class collectors system book department of special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okdepartment⑩class collectors system "and will be mixed body" and "positive words" of Chinesecalligraph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five body coexist. en aspects to explore and discuss:dispensationalChronology of archaeological unearthed chronological scale and the system of Writing as well as tothe early Chinese font evolution and the calligraphy jin and to drop the calligraphy "famous school age"for the purpose of the decisive significance. The specific words,mainly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work:
     (1) The so-called slips of book department system, namely literature and "slips system" in all aboutslips of writing, such as the name of the slips, shape, production, writing, font, modification, writers andthe writing education regulation effect of writing the question discussion. The study of this system, tofinish the ancient as the slips to carding basic not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literature of the pre-qinChinese calligraphy, 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know the ancient as the slips of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system, also can choose to slips unearthed, collection and laced work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throughunderstanding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relevant system, facilitate will scattered slips clearly according tothe length, shape, format and style and writing style etc., classified,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hapeslips to determine its content type, recovery editor, further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ontrastof different ages, different country (such as the warring states) slips of system, which helps determine thenew slips unearthed material age or country, in archaeology and calligraphy morphology research also hasa certain significance
     (2)Then our eyesight and chu, Kennedy, new, shandong, henan, unearthed in the jianbo, roughly can be divided into scientific explore product and two kinds of collectibles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In addition to the former JianWen in only a handful of retained the chu unearthed the jianbo special age onage JiRi way, most of its, no dating material. For scientific explore product is concerned, we can generallybe under the tombs of s, reference the Jane book form, JianWen font or by archaeological circlesrecognized s more exact burial materials as horizontal contrast, to infer the unearthed Jane volumes ofdating, though, the inference sutra and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 For without scientificexcavation is handed down for generations to discuss the Jane book s, the only Jane books shape andJianWen font, etc by type is make indirect judgment as the basis. In the present Jane books shape andJianWen font type word comparative study is no system, the latter by the indirect judgment than theformer, difference seems more big.
     (3)About the ancient books in the system of slips of the text after letters signature, the past, in theearly20th century available from the dunhuang, chin han officer text generation books for typical slips,such documents after more than often with writing collectors-book sergeant, li-peng visited history name,all this for the han dynasty book slips of the system, this paper provides a very important literaturematerial. As since the1960s, many batch unearthed chu bamboo book literature, only a "document" kindof Jane's makes the chu tomb at baoshan, the JianWen after carrying documents compiled officialsignature, its content is also involved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more than in the middle of bureaucracy,chu name record check and prison suits an example, it also discussed for further chu system documents ofthe slips of slips of book department system, provide very important and reliable literature. To JianWendocuments of signature words form, example format and writing habits is consistent on the three, as thebasis of the analysis, the group JianWen documents the signature and the Jane's relations; And thesignature decision, and brings Jane and Jan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give preliminary study. In thisbatch of Jane's divination offering prayer in JianWen, also appeared a group of divination character namepeople record. Some of these names, also appeared in the view of the grave of M1lookout mountain andM1grave unearthed in the JianWen divination. The chu unearthed divination offering prayer Jane'sclassification and contact study,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4)Han "WeiLv" about a book about the history of examination style class system, inevitable in zhoudynasty official historian of "yu title" and the qin learn collectors system have inherited. Thus, popular inthe han dynasty "s class collectors" system and "good history" fashion, when it is following weeks systemdevelopment and come.
     (5)Through to sleep tiger to qin "for collectors doctrine of" qin as learning collectors system copyingtextbook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jiuquan YuMen han dynasty ruins of ocean beacons with new out ofgansu yongchang springs of water son M5han dynasty tombs excavated by the grey Jie article "and so onthe textbook, the lexicon of the discussion, make we learn enlightenment and qin official textbooklearning words, should be cause" authors change almost is a common social phenomenon, but also awritten agreement ChengSu, keep in step with the style of this period evolution "phenomenon is the mostdirect reason.
     (6)It is with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o drop "ShiShanShu climb without system" established, qin and han dynasties "HuanXue" edu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han dynasty calligraphy "model" ofcommon Sue, so, we now see a large number were excavated and acquisition from different regions thebooks on the bamboo slips of words, and han dynasty period of han tablet, will be pen and JieTi has greatsimilarities. In other words, by many contemporary theorists ChenShu for is to reflect the modern andgood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han clerical script style, most of it is not from the han people at willsprinkle, but a generation system s standard results.
     (7)A large number of appeared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the writing slips of exaggerationdecorative cutting the strokes of a Chinese character, no matter its horizontal or vertical elongate, bold orlateral reinforcement brushwork, all is to solve in the process of letters, because a single official scriptwriting easy create center of gravity partial side, or change the entire Jane books too tight tight straightenout and adjustment of sexual writing.
     (8)About learning collectors system in copying and writ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 handynasty unearthed from the later slips of font and written form, find out the continuation of this system.
     (9) From the unearthed bamboo slips of dunhuang, bergman discoveres physical perspective, the handynasty cursive hand the earliest age confirming should be in the west, toward the emperor zhao emperor,and non-traditional statement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XuanDi toward the future.
引文
1三者皆收入丛书集成初编,阮元:《诂经精舍文集》,载《清经解》第七册,上海书店,1988年版。
    2叶德辉:《书林清话》,中华书局,1957年1月版。
    3公元1905年,发表于Jjournal Asiastique series10,Vol.5。
    4上说均见爱德华·沙畹:《纸未发明前的中国书》一文。
    5王国维:《简牍检署考》,载《王国维遗书》,第六册,77-122页,上海书店,1983年9月版。
    6王国维:《流沙坠简·序》,载《观堂集林》卷十七载《王国维遗书·二》,237-252页,上海书店,1983年9月版。
    1后收入氏著:《傅振伦文录类选》,666—690页,学苑出版社,1994年5月版。
    2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四川南溪石印本,线装四册,1943年6月版;劳榦:《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四川南溪石印本,线装两册,1944年9月版;劳榦:《居延汉简·图版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十一,台北,1957年3月版,1979年再版。
    3陈梦家:《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载《武威汉简》,53-77页,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后被后人收入氏著:《汉简缀述》,291-315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4《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6卷1期。
    5台湾简牍学会,1980年版。
    6国际简牍学会编,马先醒主编:《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一号,台北·兰台出版社,1993年版,2010年再版。
    7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8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90―9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版。
    9胡平生:《简牍制度新考》,载《文物》2000年3期(66-73页);该文定稿见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之“导言·三简牍制度再研究”部分,10-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10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综论》,163―168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1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年11月初版。
    2原载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四川大学历史系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第六辑,263—321页,中华书局,1981年11月版;后收入氏着:《古文字论集》277—320页,中华书局,1992年8月版.
    3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1988年;后收入“文津博士论文丛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1迄今学界多不将青铜器铭文、甲骨卜辞视作典籍。
    2《太平御览》卷六O五“文部二一”引《恒玄伪事》。
    3王国维:《简牍检署考》,转引自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1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11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4月版。
    2李均明、刘军:《简牍文书学》,1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
    3其上书有154字,内容为记述系由他人所“受”葬车一辆,其长度、宽度则未详。载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册,276—277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4残长21厘米、宽4厘米,字迹模糊,内容未详。载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载《古代文明研究》,2000年9月总第六期(36—39页)。
    5《座谈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关于遣册》,载《文物》1972年第9期。
    6陈振裕:《云梦西汉墓出土木方初释》,载《文物》1973年第9期。
    7党寿山:《介绍武威出土的两件随葬衣物疏木方》一文首次公布,载氏著:《威武文物考述》,62—73页,(甘新出063字出版物),2001年12月版。
    8《仪礼·聘礼》贾疏。
    9《急就篇》颜注。
    10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南昌晋墓》,载《考古》1974年第6期。
    1纪达凯:《连云港出土两千年前的名片》,载《文物报》1986年4月18日。
    2湖北省孝感地区文物考古训练班:《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座秦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6年第6期。
    3陈梦家:《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被后人整理,收入氏著:《汉简缀述》·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十五号,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4因研究者个人的习惯或载体之质地的差异,又分别使用了诸如“简帛学”、“木简学”及“简牍学”等界定。
    5载李学勤主编、林剑鸣、谢桂华副主编:《简帛研究》第一辑,1—3页,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6此文原有附题作“兼与谢桂华先生商榷”。原曾以《简牍研究与简牍学刍议》为题,载2002年4月30日《光明日报·史学周刊》;后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46—4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在欧洲巴黎则有专门研究拉丁语和希伯来语的古写本者,并同时也对写本的纸张质地、写法、书体、读法、装订法、收藏法等写本有关内容之外的问题进行研究。拉丁语codex,codicis(写本)加上logie(学)就组成一个新的词汇codicologie(写本学)。日本学者藤枝晃在《图书》第399期(1982年11月)撰文介绍了“古写本学”这一新词汇。(氏着:《文字の文化史》,291页,日本·岩波书店,1991年10月15日增订版跋语《寄语“同时代藏书版”》)。
    2公元1905年,发表于Jjournal Asiastique series10,Vol.5。
    3载《文献》2004年第2期。
    4载《文物》2004年第7期。
    5载《中国文化》第21期(2004年);后收入《巴蜀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论文集》。
    6载《简牍学研究》第4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载《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8载《古文字研究》第25辑,中华书局,2004年版。
    9载《简帛研究·二○○四》。
    1419—463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10月版。
    2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9月版。
    3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9月版。
    4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年7月版。
    5高敏:《略谈简牍研究与简牍学的关系和区别——兼与谢桂华先生商榷》,原曾以《简牍研究与简牍学刍议》为题,载2002年4月30日《光明日报·史学周刊》;后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47—4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6其说分别参氏著:《桐乡徐氏印谱序》、《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两文,均载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卷七;以及1926年8—9月,王氏“致容庚书信”。载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436—438页,台湾·华世出版社,1985年2月版。
    1转引自马先醒:《汉简与汉代城市》卷上《汉简文献提要》,186—189页,台北·简牍社,1976年1月版。
    2转引自马先醒:《汉简与汉代城市》卷上《汉简文献提要》,台北·简牍社,1976年1月版。
    3收入氏著:《凡将斋金石丛稿》,261—275页,中华书局,1977年10月版。
    4作者文末自署“1932年12月12日作”;载《考古》社刊,1937年6月6期;后收入氏着:《傅振伦文录类选》,666—690页,学苑出版社,1994年5月版。
    5(日)原田淑人:《中国古代简札的编缀法》,载《东方学报》第六册,东京·1936年版;后收入《东亚古文化研究》一书。
    6载《书道全集·三》,日本·1954年版。
    7分别为1943年6月版;1944年9月版。
    8分别为台北·1960年4月版,1986年6月再版。
    1黄烈编:《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397—402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6月版。
    2此系20世纪60年代为中科院历史所所作授课提纲,载《贺昌群文集》第一卷,116—126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
    3载氏著:《余嘉锡论学杂着·下》,539—559页,中华书局,1963年1月版。
    4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4本2分册,1—22页,1983年6月版。
    5载《东南日报》(上海),1948年4月7日第七版。
    6据作者文后“附记”载:此文作于1940至1942年。后收入氏著:《静农论文集》,57—80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10月版。
    7陈梦家:《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载署名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威汉简》·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二号,53—73页,文物出版社,1964年9月版。
    8台北,1957年3月版,1979年再版。
    9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7月版。
    10分载《东洋史研究》,第12卷第3号,1953年版;第14卷第1、2号合刊,1955年版。
    11载《桥本先生古稀纪念东洋学论丛》,立命馆文学第180号,1959年版。
    12分别载《史泉》第22号,1961年;《东方学报》,日本京都,第33册,1963年。
    13日本·同朋舍,1975年3月25日版。
    14载《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论丛》52,1961年。
    1日本·创文社,1982年2月20日版;林剑鸣等汉译作:《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版。
    2日本·同朋舍,1992年10月版;徐世虹同题汉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3其一,载《东方学报》第46册,日本京都·1974年;其二,载该杂志第47册,1974年;其三,载该杂志第51册,1979年。
    4日本·同朋舍,1989年10月30日版;张学锋同题汉译本,上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5藤枝晃:《文字の文化史》,日本·岩波书店,1971年10月15日版;李运博译本题作:《汉字的文化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版。藤枝晃氏日文原版出版翌年,即荣获法国学士院颁发的“朱瑞安奖”。
    6他曾于1961至1962年之间,在日本东京留学,并参加过由森鹿三领导的汉简“轮流读解会”。
    7〔英〕迈克尔·鲁惟一:《汉代行政记录》,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于振波、车今花同题汉译本,上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8本书原以英文写作,题名作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Books and Inscriptions.作为“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丛书”之一,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中文版后定名作《中国古代书史》(周宁森译稿修订,附劳干后序),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后再以《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郑如斯增订),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三次增订再题作《书于竹帛——中国古代书史》,由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版;四次增订本题作《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由上海书店,2002年4月版(另,1980年,日本东京大学出版局,出版日译本;1990年,韩国汉城东文选,出版韩文版)。
    9周宁森译,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6卷第2期(1973年12月,45—60页);后收入《图书印刷发展史论文集》续编,17—32页,台北,1977年版;再收入氏着:《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17—37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三书分别于1976年1月、1977年1月和1980年,由台北·简牍社(或写作“简牍学”)会刊行。
    2载《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611—634页,中央研究院,1981年版。
    3载国际简牍学会编马先醒主编:《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一号,3—20页,台北·兰台出版社,1993年版,2010年再版;后有收入氏著(署名马鼎):《天才王国维与其它》,24—53页,台北·兰台出版社,2001年4月版。
    4载《史学论集》·“中华学术与现代文化”丛书,100—116页,1977年4月。
    5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版。
    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
    7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
    8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
    9文物出版社,2003年4月版。
    10何双全:《中国简牍与简牍学研究》,载氏著:《双玉兰堂文集》上册,100—136页,台北·兰台出版社,2001年元月版。
    11何双全:《敦煌悬泉置和汉简文书的特征》,载氏着:《双玉兰堂文集》上册,361—375页,台北·兰台出版社,2001年元月版。
    12学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4月版。
    14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版。
    15胡平生:《简牍制度新考》,载《文物》2000年3期,66-73页。其定稿后收入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之“导言·三简牍制度再研究”部分,10-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16前者为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4月初版。2003年3月同社修订再版;后者为同一出版社,于2005年4月版。
    17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
    18据说高敏先生与郑有国系师生关系,后者书中“秦简部分”还涉及当时新出土四川省战国秦青川《更修田律》木牍。
    19高敏:《简牍研究入门》一书,第一章绪论之四“简牍的一般内容和简牍学的研究对象”部分,16—19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版。
    1该研究原载《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郭店楚简》专号,49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后收入氏著:《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增订本,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8月再版。
    2载《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一次科学讨论会文集》,1979年版。
    3载《文献》1984年第4期,247—262页。
    4载《文史》2004年第4期,25—35页。
    5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长春。
    6原载《古今衡论》2007年第17期(65—101页);该订补稿收入氏著:《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秦汉史论着系列,1—50页,中华书局,2011年月版。
    7原载《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387—404页,台北·稻香出版社,1998年版;2006年12月21日订补,后收入氏着:《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秦汉史论着系列,450—472页,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8原刊《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0卷3分册,1999年版;2077年1月29日订补,后收入氏著:《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秦汉史论着系列,499—592页,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9原载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第一辑,275—2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010年6月15日改订,后收入氏著:《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秦汉史论着系列,473—498页,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10刑义田:《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秦汉史论着系列,595—654页,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11载《大陆杂志》第九卷六期。
    1马先醒:《简牍时代》,载台湾·简牍学会编《简牍学报》第7期(7—11页)。
    2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3王国维:《简牍检署考》,转引自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4王国维:《简牍检署考》,转引自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5俞伟超:《楚文化的渊源与三苗文化的考古学推测》,载氏着:《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228-—242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版。
    6俞伟超:《考古学理论的进步与楚文化研究的历史前景》,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版。
    1李零:《出山与入塞·序》,3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分见前征马先醒:《简牍时代》;胡平生:《简牍署检考校注·前言》两文所论述。
    1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考古学专刊丁种第37号·上册,461—464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7月版。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83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1较早关注郭店简国别问题的为李学勤先生,在1998年6月,国际儒联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召开的“郭店楚墓竹简学术讲座会”上,李氏即发言指出:《唐虞之道》、《忠信之道》并非楚文字,而是三晋文字;周凤五:《楚简文字的书法史意义》,载《古文字与商文明——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文字学组)》,195—221页,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年,台北;本篇附录:《谈谈郭店简〈五行〉篇中的非楚文字因素》;2002年10月,李家浩先生曾提出:上博《缁衣》为战国时期鲁国的抄本;陈剑:《据战国竹简文字校读古书两侧》一文中,提出《语丛》一至三是鲁国抄本的意见(此文载《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371—381页。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香港);李家浩具体指出《唐虞之道》和《忠信之道》,为鲁国抄本的意见。以上均转引自冯胜君:《论郭店简〈唐虞之道〉、〈忠信之道〉、〈语丛〉——三以及上博简〈缁衣〉为具有齐系文字特点的抄本》(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年8月,北京。
    2林沄:《我的学术道路(代序)》,载氏着:《林沄学术文集》,4—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载《方言》,1979年第4期;后收入《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
    2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3载《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4载中华书局编辑部:《云梦秦简研究》,351—357页,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后又收入氏着:《于豪亮先生学术文集》,157—162页,中华书局,1985年1月版。
    5载《中山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后收入《古文字研究》第5辑,303—319页,中华书局,1981年1月版;再收入饶宗颐、曾宪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343—361页,中华书局,1993年8月版;《曾宪通学术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载《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6月版;《江陵望山沙冢楚墓》,中华书局,1996年4月版。据前者谭维四《序》知,此文定稿于1987年。
    7载《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8载《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修订改题作:《从包山楚简纪时材料论及楚国纪年与楚历》,收入《包山楚墓》之附录二一(533—547页);后收入氏着:《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189—201页,岳麓书院,2001年7月版。
    9载《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88—107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后收入氏著:《李零自选集》,131—1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
    10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11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版。
    1《文献》2004年第2期。
    2《文物》2004第7期。
    3《中国文化》第21期,2004年版;《巴蜀文化与中国文化起源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版。
    4《简牍学研究》第4辑,1—2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5《清华大学学报》2004第3期。
    6《古文字研究》第25辑,311—313页,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版。
    7《简帛研究·二OO四》,1—-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8收入氏着:《文物中的古文明》,419—463页,商务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9邴尚白:《葛陵楚简研究》,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月;后同题以“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37)”名义,于2009年12月,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
    10113—135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博士论文原题作《新蔡楚简的初步研究》,北京大学,2007年6月13日。
    11李零:《楚国铜器编年汇释》,载《古文字研究》第13辑,353—340页,中华书局,1986年6月版。
    12参殷涤非、罗长铭:《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载《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
    1均参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332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2发掘前墓圹之上已遭破坏,有无封土不得而知。
    3《简报》载“约45岁左右”,此从《发掘报告》说,《曾侯乙墓》上册,56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4《简报》记作七千余件,此从《发掘报告》说,《曾侯乙墓》上册,60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5其中甬钟均有铭文皆错金(下层第一组一、二号钟例外)。每一件钟的铭文,除一面钲部为“曾侯乙乍口寺(持)”相同的字外,其余皆有关音乐的内容:一面隧部和左、右鼓(多在右鼓)铭文为音阶名,另一面各部铭文则可以连读,记载了音律之间以及曾和楚、周、齐、晋等地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仅中层第一组一、二号钟例外)。
    6磬上均刻有文字,少数上有墨书文字,其内容均为音律、音阶名称和编号。
    7《简报》记作22件,此从《发掘报告》说,《曾侯乙墓》上册,189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8这些铜器(包括一些小勺),绝大多数有铭文,一般位于器(盖)内,有在口沿,也有在器身外的,部位虽不一致,当内容相同,均作“曾侯乙乍口寺(持)用终”。
    9《简报》记作124件,此从《发掘报告》说,《曾侯乙墓》上册,75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10《简报》记作140件,此从《发掘报告》说,《曾侯乙墓》上册,175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1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2载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487—531页、452—458、482—486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3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4年7月。
    4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
    5后以《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读后记》为题,刊《江汉考古》1996年第3期。
    6台北·艺文印书馆,1997年1月版。
    7原载日本《骏台史学》第95号,1995年10月版;刘晓路译文,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译丛》第二辑,1—29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
    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9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
    10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1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同题论文,原为武汉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12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13后编作“北待编1—7”号。载萧圣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补正暨车马制度研究》,2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14此不包括空白无字的素简。简报记作200余枚,此处从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的文字资料》一文所记
    15《简报》记作72至75厘米,此数据从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册,487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1《简报》将简文分作三类:其一,车马的组成;其二,驭车者的组成;其三,各种车辆的装备。并注明简文所记兵器数量较之实际出土者要少;此处从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册所载附录一: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487—531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2原载日本《骏台史学》第95号,1995年10月版;刘晓路译文,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译丛》第二辑,1—29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
    3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同题论文,原为武汉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4载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458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5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341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6刘国胜:《楚丧葬简牍集释》,4—7页,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5月。
    7萧圣中:《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补正暨车马制度研究》,3页,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8该墓所出图青铜礼器、用器及附件计125件,其中有“曾侯乙”铭文者,计109件上共计117处;45件甬钟的钲部均有此铭文;兵器中戈共66件,其中38件有此铭文。
    9李学勤:《曾国之谜》,载氏著:《新出青铜器研究》,146—150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版。
    10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楚王酓(熊)章钟》,日本·文求堂,1935年版。
    11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105—108页,辽沈书社,1985年7月版;刘昭瑞:《宋代着录商周青铜器铭文笺证》,249—250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安徽省博物院编著、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考古学专刊乙种第五号,科学出版社,1956年12月版。
    2宋国定:《新蔡县葛陵楚墓》一文,将发掘时间记作:6至8月。
    3简报记作外椁分东、西、南、北四个椁室,此处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新蔡葛陵楚墓》(21页)所载。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新蔡葛陵楚墓》一书又加入簠钮一种。
    5简报未载该部分内容,
    6尚有水器及容器残片三片,简报未载。此处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新蔡葛陵楚墓》一书所载。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新蔡葛陵楚墓》一书将此两戈,分作Ba型,编号作N:180、N:220。
    8N:240和N:239号铭文只作“平夜君成之用”六字,N:242号戈铭文发掘报告定作“小篆”体,不知何据。
    9168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10题目改作《“平夜君”墓与新蔡楚简》。
    112—25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计收入出土编号之甲三类:217、240、344、349、189、137、136、112;乙四70及乙一14等计10枚。其中的9枚已在《新出简帛研究》一书中公布。
    3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4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月,台北;后同题以“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37)”名义,于2009年12月,由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
    5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6月;后署“张新俊、张胜波”以同题,由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8月出版;并收入张新俊:《新蔡葛陵楚墓竹简文字补正》(简帛研究网2004年2月22日;后刊《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
    6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7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8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9此系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原题作《新蔡楚简的初步研究》。后改作现题,被收入“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10394—466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1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12据简报统计作:甲区497支,乙区298支,另有未编号残损严重的零简700余支,总计1500余支。此处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新蔡葛陵楚墓》,173页。
    1简报记作仅10余枚,此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新蔡葛陵楚墓》,173页。
    2计7个编号,簿书的格式及内容与卜筮祭祷简都不相同,根据其内容拟加标题。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王徒于鄩郢之岁八月庚辰之日所受盟于□”(甲三221)等一组简,是记参盟者与所受酒、脯之数量。第二种薄书内容较多,由(1)“命里人祷”的指令(甲三262、275);(2)分地点统计出牲的种类、数量,包含邑、里、社、丘等为“祷”出牲的种类、数量(如甲三263等简)。实际执行情况的汇总、统计,有“不见畀”(甲三319等)、“未智其攸里之算”(甲三352)等记录;(3)里人祷于其社、述(遂)等气刂、、祷用牲的种类、数量及汇总、统计,有“未内”(乙四137、甲三360)记录等三部分组成。
    3无法归类简计359余简号。
    4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月,台北;后同题,以“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37)”名义,于2009年12月,由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
    5该书之简序亦据出土编号。其中卜筮祭祷记录约含875个编号。
    6祭祷社稷文书类约含250个编号。
    7探病馈赠或赙赠的纪录类简约含26个编号。
    8性质不明类简约含230个编号。
    9此系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原题作《新蔡楚简的初步研究》。后改作现题,被收入“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10其中卜筮类简文又分作:岁熟贞计5个编号,居郢见王贞计20个编号,逾取廪贞计4个编号,疾病贞计195个编号,祈福贞计19个编号及其他类残简计498个编号。总计740个编号。
    11祝祷类简文含71个编号。
    12楚王命人祈福类简文含8个编号。
    13祭祷文书类简文含220个编号。
    14求取祭物简类简文含15个编号。
    15此部分即整理者所分类为遣册部分,该批简文含23个编号。
    16其他类计含189个编号。
    17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载《文物》1979年第7期。
    18《发掘报告》中所谓“楚悼王末年或稍后”明显与“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340年左右”两句,似有明显矛盾处;而宋国定:《新蔡县葛陵楚墓》一文,则将该墓葬年代定在战国中期的楚宣王时期(公元前230年)以后。
    1含铜编钟一组计13枚,其中编号1—119,铸有铭文计十二字。
    2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版。
    3其中141—144号简为古书类简文。
    4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版。
    51—41页和133—177页齐鲁书社,1995年11月版。
    6124—136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版。
    7391—395页,中华书局,1979年8月版。
    8189—199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9黄山书社,1983年版。
    101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1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版。
    12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3吉林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24—9页,日本·二玄社,2012年5月25日版。
    3李学勤:《信阳楚墓中发现最早的战国竹书》,载《光明日报》1957年11月27日。
    4《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信阳长台关发掘一座战国大墓》一文记作出于前室北端,仅存残片四十余段《一篇浸透着奴隶主思想的反面教材——谈信阳长台关出土的竹书》记作:原编122号,缀合12处,归并为110号,每简约长42.5厘米;此处从《信阳楚墓》(67页)一书所记载。
    5李学勤:《信阳楚墓中发现最早的战国竹书》,载《光明日报》1957年11月27日。
    6史树青:《信阳长台关出土竹书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年第4期。
    7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楚简整理小组:《一篇浸透着奴隶主思想的反面教材——谈信阳长台关出土的竹书》,载《文物》1976年第6期(76页)。
    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123页。
    9李家浩:《从曾姬无恤壶铭文谈楚灭曾的年代》,载《文史》第33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信阳楚简“乐人之器”研究》,载《简帛研究》第3辑。
    10李学勤:《长台关竹简中的〈墨子〉佚篇》,载《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1—8页,巴蜀书社,1990年月版;后收入氏著:《简帛佚籍与学术史》,327—333页,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11何琳仪:《信阳竹书〈墨子〉佚文》,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王志平:《〈孔子家语〉札记》,载《学术集林》卷九,119—131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杨泽生:《长台关竹书的学派性质新探》,载《文史》,2001年第4辑;后辑入氏著:《战国竹书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丛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2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17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4月版。
    3李均明、刘国忠、刘光胜、邬文铃:《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2009)》,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4王志平:《〈孔子家语〉札记》,载《学术集林》卷九,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5《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信阳长台关发掘一座战国大墓》一文记作28支;商承祚编著:《战国楚竹简汇编》关于该批遣册考释部分(19页)记作30枚,计1003字。此从《信阳楚墓》(67页)一书所记载。
    6据《信阳楚墓》(67页)一书所记作“黑色丝质单带,宽0.4厘米”,现统一作此称谓。
    7此两组数据两见于于商承祚编著:《战国楚竹简汇编》(19页)与《信阳楚墓》(67页)一书所记载;据该书前言,商氏曾于1961年10月亲验该批简。
    8其主要意见参郭沫若:《信仰楚墓的国别与年代》,载《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林巳奈夫:《中国殷周时代的武器》,517页,日本·京都大学文科学研究所。
    9《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信阳长台关发掘一座战国大墓》,载《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9期;《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
    10陈振裕:《略论九座楚墓的年代》,载《考古》1981年第4期;《望山一号墓(江陵昭固墓)若干问题的探讨》,载《中山大学学报》1977年1期;商承祚编著:《战国楚竹简汇编》之前言(2页)。
    1有圆盘、方盘、杯盘等多种造型。
    2周围有竹笥、料珠、木案等,有的竹笥内盛装铜镜或植物种子。
    3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详前揭“信阳长台关M1楚墓及所出土简册”部分。
    5驻马店地区文化局:《河南正阳苏庄楚墓发掘报告》,载《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4年第10期。
    7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二十七号,文物出版社,1984年4月版。
    1其中含46页图三○所刊的12支简影,均未附原出土编号,啸东案。
    2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4—11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据当下已发表的简影,王连龙:《慈利楚简〈大武〉校读六则》,载《考古》2012年第3期(70—73页)。
    2张春龙:《慈利楚简概述》,载入艾兰、刑文编:《新出简帛研究——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11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此是大型楚墓墓道设于墓坑南边的唯一一例,其它大多设于墓坑东边。
    4此从简报载,王从礼文载墓口南北长42.2米、东西宽37.2米、下深14.2米;晏昌贵一文长记作41.2米,不知所据。
    5黄锡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图版壹柒玖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6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451—452页、1002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该书的增订本于2008年10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71171—1174页,其中一号简同于简报公布一号简影。
    8王明钦:《湖北江陵天星观楚简的初步研究》,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1998年。
    9刊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四》,1—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后汇入氏着另题:《有纪年楚简年代的研究》,刊氏着:《文物中的古文明》,419—463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10月版。
    10晏昌贵:《天星观“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载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二)》,265—298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后作为附录一,收入氏著:《巫鬼与淫祀——楚简所见方术宗教考》·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丛书,345—370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174—84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版。
    2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3番胜,发掘间保释作“番”,其中又有误作“番勅”者。有关应隶作“胜”的考释论文,可参徐在国:《楚简文字新释》,载《江汉考古》1998年第2期;白于蓝:《古壐印文字考释(四篇)》,载《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3期;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载《出土文献研究》第5辑,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此句发掘简报作“为邸阳君番贞”,显然是“为邸阳君番贞”之误。由晏昌贵:《天星观“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一文所载,计有33至37等五条简文载有与此相类的内容。
    1黄盛璋:《当阳两戈铭文考》,载《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42—45页)。
    2何浩、刘彬徽:《包山楚墓“封君”释地》,载《包山楚墓》上·附录二十五,569—570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月版。
    3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41—42页,〔台北〕艺文印书馆,2003年1月版。
    4谷口满:《再论楚郢都的地望问题——纪南城是否春秋时期的郢都》,载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6集,470—471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5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楚简所见方术宗教考》·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丛书,17—1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6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楚简所见方术宗教考》·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丛书,18页,前征简文依晏文隶定,均另标出;李学勤一文则从简报所隶定;另简报称:“卜筮记录”中出现了三次记有此年号的简文,尚不知所据。
    7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刊《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110页)。
    1李学勤:《试说江陵天星观、秦家嘴楚简的纪年》,刊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四》,1—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此部分内容,后汇入氏着另题:《有纪年楚简年代的研究》论文之内,另刊氏著:《文物中的古文明》,419—463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10月版。
    2《左传》系自晋代杜预整理后才开始出现经、传合一的通行本,以及今本以年起首分卷分章的形式。
    1但有部分学者对此批竹简的真实性,曾提出若干异议,啸东案。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一书作:“南北宽13.4米”;今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5页)所载数据。
    2李天元:《望山楚墓人骨研究》,载《江陵望山沙冢楚墓》,230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望山楚简》作“共达六百余件之多”;今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一书所载数据(19页)。
    4剑之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作“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字51977年油印本。
    6此书研究成果,是在该墓发掘后不久即开始着手的,在商氏去世后才由子女整理公布。齐鲁书社出版,1995年11月版。
    7中华书局,1995年6月版。
    8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
    1台北·艺文印书馆,2004年12月版。
    2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版。此系作者在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论文,2002年。原题作:《望山楚简文字研究》。
    3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4《江陵望山沙冢楚墓》一书所附图版中,简204为空白短片,简205系重出,简207号与《望山楚简》205同。而《望山楚简》载简207,未见于《江陵望山沙冢楚墓》。简55被拆作二片,简146、201定作“签牌”。故《楚地出土战国简册》(270页),计作205枚。
    5此成果系朱德熙、裘锡圭、李家浩三先生所完成。
    6报告未注明契口具体方位。《望山楚简》与《江陵望山沙冢楚墓》的作者均持编绳“三道”说。
    7浅原达郎:《望山一号墓竹简复原》,载《中国の礼制と礼学》,149—150页,[日]朋友书店,2001年版。
    8《江陵望山沙冢楚墓》一书有部分称作“卜筮祭祀”。卜筮记录简是楚墓出土竹简资料中的大宗,数量仅次于遣册。望山M1则系首次发现,《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将146、201号两简定作“签牌”。
    9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刊《文物》1966年第5期。
    10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出简整理小组:《江陵昭固墓若干问题的探讨》一文,载《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第2期(90—96页);中山大学古文字学研究室:《战国楚简研究〔三〕·江陵望山一号楚墓竹简考释》(1977年油印本)中,对简文内容有全面考察。
    11陈振裕:《望山一号墓的年代与墓主》,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第229—236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徐少华:《包山楚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载《江汉考古》,1989年第4期。
    2陈振裕:《望山一号墓的年代与墓主》,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第229—236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江陵望山沙冢楚墓》,211—214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74—7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
    3参《望山楚简》,136页;陈伟:《望山楚简所见的卜筮与祷祀》,载《江汉考古》1997年第2期。
    4陈振裕:《望山一号墓的年代与墓主》,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第229—236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陈振裕:《略论九座楚墓的年代》,载《考古》1981年第4期;《江陵望山沙冢楚墓》·附录三,第311页:朱德熙、裘锡圭、李家浩:《望山1、2号墓竹简的性质和内容》一文,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
    5刘彬徽:《从包山楚简纪时材料论及楚国纪年与楚历》,载《包山楚墓》,附录二一,533—547页,后收入氏著:《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189—201页,岳麓书社,2001年7月版。
    6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198—201页,齐鲁书社,1987年6月版;刘信芳:《战国楚历谱复原研究》,载《考古》1997年第11期。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隶作:“佐王既(杦)正”,今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望山楚简》说。
    1李天元:《望山楚墓人骨研究》,载《江陵望山沙冢楚墓》,230页。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望山楚简》作“共六百余件”;今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一书所载数据(123页)。
    3此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161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149页,中华书局,1995年6月版)记简长最多达70厘米。《楚地出土战国简册》(270页)载:2004年实测脱水后长度为59.0至61.2厘米。
    4《望山楚简》记作:0.6至0.67厘米,今从《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所载数据(161页)。
    5林清源以为是篇题,参氏着:《楚国文字构形演变研究》,(私立)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12月。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210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
    1发掘简报记作“片”。
    2此从简报说;李天虹:《湖北出土楚简(五种)格式初探》一文认为“简文书写于竹黄面,”尚待目验确定,啸东案。
    3李天虹:《湖北出土楚简(五种)格式初探》,载《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102—106页)。
    4其中,三号墓同一土堆下有两座墓葬,分别记作M3A、M3B。
    5刘祖信、宫琼梅:《包山楚简出土记》一文,将此墓开始发掘时间记作“1986年6月”。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94—98页,中华书局,2011年7月版;此处从发掘报告说。
    1其中竹简、签牌、封泥等数量未计入。
    2刊《江汉考古》1993年第4期(55—63页)。
    3载《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2期(该文此前曾入选1992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4载(香港)《东方文化》1998年1、2期合刊(该文此前曾入选1992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局部修改后,后收入氏着:《出土简帛文字丛考》,3—32页,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版。
    5载《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6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一辑,425—448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7载《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该文此前曾入选1992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两次出版均作修订,后收入氏著:《李零自选集》,131—1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
    8载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250—256页,中华书局,2006年月版。据该文之后著者案:此文系2001年为《庆祝李荣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而作。
    9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二○○一·上册》,25—3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10台北·艺文印书馆,1992年11月版。
    11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版。
    12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13台北·艺文印书馆,2003年1月版。
    14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5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原书系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原题:《包山楚简词汇研究》,其附录三:包山楚简释文(施谢捷撰写)》。
    16吉林大学古籍所历史文献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1《荆门市包山大冢出土一批重要文物》一文,记作438枚;《荆州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包山2号墓竹简概述》两文均作:出土竹简444枚,有字简282枚,总字数达15000字。此处据发掘报告统一。
    2如果将丧葬记录中的可能不当缀合的260、264号简析开,实有280枚。
    3《荆门市包山大冢出土一批重要文物》一文,记作130余支,此处据发掘报告。
    4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1页,记作13枚,尚不知何据。
    5其中15枚(标本2:287)均记载南室之葬器,其余2枚(标本2:358)记载的是东室之葬器。
    6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1页,记作54枚,尚不知何据。
    7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1页,记作54枚,尚不知何据。案:上征该书三组异于报告所载的数字之和,亦与其自身前述总计数字不合。
    8整理者似有意单独将其置于全部出土竹简简影之最后(图版二一○最右边),别于发掘报告图版四六至四七所载其它34枚签牌简影之外。详参本文“与文书简共存的“廷等(志)”签牌”部分之注释。
    9《包山2号墓竹简概述》一文记作:竹简长度分作两种一种长59.6至72.6厘米,卜筮祭祷记录、司法文书和遣册都写在这种简上;另一种长55.2厘米,书写关于“籴种”的文字。竹简宽度为0.5至1厘米。
    10《包山2号墓竹简概述》一文记作:遣策简的编口最深。
    11湖北省荆沙考古队:《包山楚简》,4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1载发掘报告图版四六至四七。后10—14木签牌(编号415:2—6,分别写:室、灶、门、户行);此两页据笔者统计共收34枚,加上同书图版二一○最右边所载440—1计1枚,正与《包山楚墓》6页总记作35枚数量相合。而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之《包山2号墓简册(附签牌)》记作30枚,尚不知何据。
    2《中国文字》新21期,23页,[台]艺文印书馆,1996年版。
    3《简帛研究二OO一》,34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4《古文字研究》第26辑,328页,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
    5以上简牍,整理者统称为“遣策”。陈伟:《包山楚简所见几种身份的考察》(《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187—192页。)一文认为:277号简和“竹牍”实为赗书。
    6《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辑,431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7暨南国际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硕士论文,5—6页,1999年5月。
    1此“周”字之隶定,系后来由红外线观察所得。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332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333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42002年9月7日至24日,考古队第二组在对M1周围进行铲探时,发现了封土在早年已被夷平的2号墓和1、2号车马坑,初步认定四者为一个关系密切的埋葬单元,并在1号墓墓道东部发现新墓遗迹的线索。如此,对墓地的编号进行调整,仍按由南往北的顺序,原1号墓依旧,新发现的为2号墓,原2号墓改称3号墓,其它墓编号以此类推。
    5《枣阳市九连墩楚墓出土价值极高文物》一文记作105度。
    6此坑所葬车辆中有1乘架马4匹,其余均为1车2马,全坑共葬马16匹。
    1《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197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2本文所参系作者签赠俞伟超本,啸东案。
    3336—349页,1987年12月印刷。
    4原作为“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国际汉语古文字学研讨会”(1998)论文,后收入氏着:《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215—218页,岳麓书社,2001年7月版。
    1第34号67页,2004年9月7日至10月24日サソトリ—美术馆展览图录。
    2311—313页,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版;后收入氏著:《文物中的古文明》,457—460页,改题作:《德山夕阳坡2号墓简》,商务印书馆,2008年10月版。
    3477—478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其中“最终报告精简本”(自印本),系2008年3月印刷。
    4此数据从杨启干正式发表文所载,陈伟一书亦从此说;董国安一文计作:2简均长67.6厘米、宽1.05厘米、厚0.3厘米;杨启干一文油印本计作:一枚完整简长69.5厘米,另一枚长68厘米,2简宽1.1厘米;刘彬徽一文则计作:2简各长6.8厘米、各宽1.05厘米,刘文第一个数字显然有误。而《古代中国の文字と至宝:湖南省出土古代文物展》一书,则将其形制记作“长65.5厘米至67.2厘米,宽,0.8至,0.85厘米”,不知何据。
    5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李家浩:《九店楚简》释文考释。
    2载《楚地简帛思想研究(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
    1共17件,其中标本编号M1:B10之底部,刻有铭文“东宫之杯”。
    2龙永芳:《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器物补遗与研究》,刊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八辑,251—257页,2009年9月版。
    3载《中国文物报》,2002年5月3日。
    4251—257页,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版。
    5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1月版。
    6文物出版社,2000年5月版。
    7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2000年1月版。
    8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
    9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0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1998年5月版。
    11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2月版。
    1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2月版。
    2该项研究原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49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后收入氏著:《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后增订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8月再版。
    3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4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6月版。
    5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6文物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7发掘简报载:竹简长15至32.4厘米、宽0.45至0.65厘米,此从《郭店楚墓竹简》一书所载。
    8据悉该书所公布简影,与《郭店楚墓竹简》一书中所收《老子》简影有别,啸东案。
    9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9月版;1999年4月增修版。
    10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1月版。
    11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8月版。
    12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3载《中国哲学》第二十辑·“郭店楚简研究”专号,339—35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4该项研究原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49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后收入氏著:《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后增订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8月再版。
    1邢文:《论郭店〈老子〉与今本〈老子〉不属一系——楚简〈太一生水〉及其意义》,载《中国哲学》第二十辑,165—186页;李学勤:《太一生水的数术解释》,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297页。
    2崔仁义:《郭店楚简〈〈老子〉研究》,36—37页,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3刘信芳:《荆门郭店楚简老子解诂》,75—76页,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1月版。
    4池田知久:《郭店楚墓竹简〈五行〉译注》,53—61页,载《郭店楚简思想史的研究》第1卷,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1999年11月版。
    5裘锡圭:《〈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释——兼论〈太一生水〉的分章问题》,载《古文字研究》第22辑,221页,中华书局,2000年7月版。
    6陈伟:《〈太一生水〉校读并论与〈老子〉的关系》,载《古文字研究》第22辑,227—228页,中华书局,2000年7月版;陈伟:《郭店竹简别释》,23—24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7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32—33页,2002年3月版。
    8《简帛研究》第3辑,第45—4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9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58—15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0皆收入《中国哲学》第二十辑·“郭店楚简研究”专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1《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专辑》,99—105页,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12《中国古代文明研究》,25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郑万耕主编:《中国传统哲学新论——朱伯昆教授75寿辰纪念文集》,239页,九州岛岛图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2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49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
    3载《国际简帛研究通讯》第二卷第五期,1页,2002年版。
    445—61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5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壹)》,24页1980年3月版。
    6原题作《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7月一版、1988年8月二版;后加入“郭店楚墓竹简·五行”部分。改作现书名,由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6月版。
    7台北·艺文印书馆,2000年月12版。
    8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7月版,再由中华书局,2005年12月版。
    9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49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
    1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3分,1999年9月。
    2简帛研究网2002年1月1日。
    360—73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4《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1期,87页。
    5《楚地出土简帛思想研究(三)》,483页,糊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
    6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501—50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
    7载《烟台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457—460页。
    8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6辑,215页,中华书局,2000年10月版;后收入顾史考:《郭店楚简先秦儒书宏微观》,155—168页,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6月版。
    9载《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1期(81、84页);后收入顾史考:《郭店楚简先秦儒书宏微观》,185—218页,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6月版。
    10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11页。
    1120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版。
    12载《古文字与古文献》试刊号,57页,台北·楚文化研究会筹备处,1999年10月版。
    13载《中国哲学》第21辑,258—259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499—10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5245页,台湾·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版。
    112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载《简帛》第2辑,2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3刘祖信、鲍云丰:《郭店楚简背面记数文字考》,载《新出楚简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文集(郭店·其它简卷)》,158—160页,武汉大学,2006年6月。
    4陈剑:《郭店简〈尊德义〉和〈成之闻之〉的简背数字与其简序关系的考察》,载《简帛》第2辑,2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5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52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
    6载《古文字与古文献》试刊号,57页,台北·楚文化研究会筹备处,1999年10月。
    7载《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76—77、8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8载《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260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9载《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258—259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0载《江汉考古》2000年第1期,47—55页。
    11分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6辑,213—214页,中华书局,2000年10月版;《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320页,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2003年10月版。后此两篇,均收入氏着:《郭店楚简先秦儒书宏微观》,155—168、169—184页,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6月版。
    1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0年2月15日。
    13简帛网2007年7月20日。
    14刘祖信、鲍云丰:《郭店楚简背面记数文字考》,载《新出楚简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文集(郭店·其它简卷)》,158—160页,武汉大学,2006年6月印刷。
    15陈剑:《郭店简〈尊德义〉和〈成之闻之〉的简背数字与其简序关系的考察》,载《简帛》第2辑,224—2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1105、11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21页。
    3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5月版。
    4此处与下征《语丛三》,均系首次发现。
    5载《道家文化研究》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516—51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
    6此篇中一般称47号简为“(8)前”,48号简为“(8)后”。
    7《郭店楚简儒家逸书的排列调整刍议》,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209、213页,中华书局2000年10月版。
    8《三重道德论》,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11页。
    9《郭店竹简儒家记说续探》,载《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8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0载《古文字与古文献》试刊号,57、58页,台北·楚文化研究会筹备处,1999年10月版。
    11《江汉考古》2000年第1期,47—5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109—134页。
    12228页,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月版。
    13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2分册,2001年6月,444、491页。
    1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1日。
    2载《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集》,72—76页,香港·国际炎黄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3107—121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41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5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531、53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
    6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43—144页。
    7214—21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8载《中国哲学》,第20辑,65页。
    9载《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9页。
    10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537—539页。《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169—170页。
    11载《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专辑》,246—247页。
    12龙永芳:《湖北荆门发现一枚遗漏的“郭店楚简”》,载《中国文物报》2002年5月3日。
    1庞朴:《〈语丛〉臆说》,载《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328—330页。
    2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526—52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147—14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3载《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专辑》,263—267页。
    4208—21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5218—221、22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6132—136页,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公司,2005年11月版。
    7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47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
    8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究会论文集》,391页。
    9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478—47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
    10221页,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1载《国际简帛研究通讯》第2卷第5期,4—6页。
    12载《简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59—67页。
    13《郭店楚简校读记》,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477—47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44页,2002年3月版。
    14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载《中国哲学》第20辑“郭店楚简”研究),13—1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5载《中国哲学》第二十辑,79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均载《中国哲学》第二十辑,13、15页;1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2载《本世纪出土思想文献与中国古典哲学研究论文集》,361页,辅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载《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日版。
    4即《尹至》2234、《尹诰》1530+1494、《程寤》1540+1508+1482、《保训》0131、《耆夜》1345+1390+0808、《金縢》2254、《皇门》0664、《祭公》0813、《楚居》1736。
    5上册含图版及放大图版、下册为释文、注释及字形表及竹简信息表计两册一函,下同。
    6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版。
    1此据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一文,原数量作“枚”,载《文物》,2009年第6期。
    2此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之“前言”,4页,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2010年12月版。
    3这个数目不是最后的,整理本前言又改作“内容在60篇以上”。此据李学勤:《清华简整理工作的第一年》一文所记,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
    4《清华简九篇综述》一文作“4支”,今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所记述,下同。
    5《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第544—545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6《清华简九篇综述》一文作“5支”,今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所记述。
    7《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第11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1郭店、上博简作“惟尹允及汤(上博简作康)咸有一德”。
    2《清华简九篇综述》一文作“44.5厘米”,今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所记述。
    3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第1141-11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参看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第86页,中华书局,1964年版。
    1《清华简九篇综述》一文作“45厘米”,今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所记述。
    2《清华简九篇综述》一文作“45厘米”,今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所记述。
    3啸东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记述“无序号”;《清华简九篇综述》一文则记作“有次序编号”。但上册图版中简背竹节部分(其中,一至十一号简背竹节位于竹简中部,十二至二一则位于下部,两类均呈水平线状排列),均似隐隐有数字痕迹。经电话咨询整理者之一李均明先生,确认原件简背有序号。
    4李学勤:《重写学术史》,4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5啸东案:《清华简九篇综述》一文记作“有次序号”;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一书该篇说明部分无记述。经电话咨询整理者之一李均明先生,确认原件简背无序号。
    1《清华简九篇综述》一文,将其时代下限定于楚肃王时。
    2该书“说明”记作“但有一处误记,后又加以纠正”,似不确。
    1371—37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2张胜林、张正明:《上古墓葬头向与民族关系》,载《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188—195页,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宋公文:《墓葬的头向与葬式》,载《考古》,1984年第9期;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240—248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
    3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楚简所见方术宗教考》,21—22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4李学勤:《试说江陵天星观、秦家嘴楚简的纪年》,载《简帛研究二○○四》,4—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5李家浩:《楚国官玺考释(四篇)》,载《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何琳仪:《长沙铜量铭文补释》,载《江汉考古》1988年第4期;罗运环:《古文字资料所见楚国官制研究》载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二集,277—278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版;曹锦炎:《古玺通论》,93—9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3月版;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楚简所见方术宗教考》,22—2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1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楚简所见方术宗教考》,1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2郭维德:《楚系墓葬研究》,74—7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
    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2郭维德:《江陵楚墓论述》,载《考古学报》1982年2期。
    3参陈燮君序、马承源之前言《战国楚竹书的发现保护和整理》及整理者之一陈佩芬:《(缁)衣》篇说明,载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2页、1页、17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其中如《缁衣》和《性情论》两篇文献,已先见于郭店楚简中。
    2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版。
    3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7月版。
    4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3月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增订本。
    5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03年7月、2004年7月、2005年10月,2007年3月出版。
    6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0月版。
    7台湾·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版。
    8两书均由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9465—477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版。
    10其它尚有,诸如陈琼:《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研究概况及文字编》(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牛淑娟:《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研究概况及文字编》(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曲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研究概况及文字编》(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于智博:《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研究概况及文字编》(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钟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研究概况及文字编》(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2李零:《上博楚简校读记》之〈子羔〉篇“孔子诗论”,11—46页,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3月版。
    13载《国际简帛研究通讯》第二卷第三期,2002年版。
    1简文右下角设一短画。
    2简文右下角设一或二短画。
    3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5月版。
    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5在马氏整理的文献中,对竹简的形制一般较少涉猎。
    6此亦整理者命名的又一理由。
    1陈剑:《上博简〈子羔〉、〈从政〉篇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8日。
    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二)》,20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3其中6、7两号缀合,实为18枚。
    4陈剑:《上博简〈子羔〉、〈从政〉篇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8日。
    5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16日。
    6简帛网,2006年3月7日。
    7估计此简在此篇之倒数二、三简的位置。
    8原书误作“城”作“成”,啸东案。
    1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9日;后收入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327—334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白于蓝编著:《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篡·前言》,7页,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
    3简帛研究网,2005年11月7日;刊《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后改题作《上博楚简〈容成氏〉的“有虞迵”和虞代传说的研究》,收入氏著:《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丛书,106—14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版。
    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5饶宗颐:《缁衣零简》,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七辑,328—33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饶宗颐:《在开拓中的训诂学——从楚简易经谈到新编〈经典释文〉的建议》,刊(台湾)《第一届国际训诂学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版。前者又收入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九,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2月版;再收入氏著、沈建华编:《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181—183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版。
    6陈剑:《上博竹书〈仲弓〉篇新编释文(稿)》,载简帛研究网,2004年4月18日。
    1简帛研究网,2004年4月23日。
    2北京·清华大学“多元视野中的中国历史”第二届中国史学国际会议论文,2004年8月21—24日。
    3简帛研究网,2005年4月10日。
    4176页,〔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版。
    5简帛研究网,2004年6月6日。
    6后收入氏著:《新出楚简研读》·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176—185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7文物出版社,1985年月版。
    8李零引李学勤:《帛书道原研究》,收入氏著:《古文献丛稿》,162—168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9下加底线的是调整过的简。
    10庞朴:《〈恒先〉试读》,载简帛研究网,2004年4月26日
    11简帛研究网,2004年5月8日。
    12简帛研究网,2004年5月16日。
    13此篇整理者说明记作“存完整、残简共八支”,而据每支简的说明,此八支均残简。说明所记似不确,啸东案。
    14简帛研究网,2005年1月26日。
    1246页,〔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版。
    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简二系由两支残简缀合。
    4载《上博(四)读本》,29页,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版。
    5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30日。
    6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15日。
    762—63页,〔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版
    8载《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版;后改题作:《〈昭王毁室〉等三篇竹书的国别与体裁》,收入氏著:《新出楚简研读》·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203—214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1载《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版;后改题作:《〈昭王毁室〉等三篇竹书的国别与体裁》,收入氏著:《新出楚简研读》·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203—214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2其中,“→”表能连读,“,”表不能连读,下同,啸东案。
    3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15日。
    4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20日。
    5简帛研究网,2005年3月10日。
    6载《古文字研究》26辑,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
    7载《简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873、74页,〔台〕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版。
    9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20日版。
    10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25日版。
    11简帛研究网,2005年3月10日版。
    12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系所“中国文字学的方法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5月28—30日。
    1台湾政治大学、〔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简帛资料文哲研读会合办“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2005年12月3—4日;又刊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第一辑,153—16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2简帛研究网,2005年10月16日版。
    3武大简帛网,2006年3月7日版。4103页,〔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版
    5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项士论文,2006年7月。
    6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12日版。
    7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12日版。
    8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20日版。
    9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25日版。
    10简帛研究网,2005年4月10日版。
    1载《中国文字》新三十一期,〔台北〕艺文印书馆,2006年版;白于蓝编著:《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篡·前言》,7页,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
    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3整理者未标示简之编号,该简长40.9厘米。
    4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5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6简帛网,2006年3月9日。
    1简帛网,2006年2月22日。
    2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3简帛网,2006年3月6日;后收入氏著:《新出楚简研读》·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246—247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4简帛网,2006年4月5日。
    5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6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7简帛网,2006年4月1日。
    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0年1月17日。
    3简帛,2007年7月26日。
    4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8年3月22日。
    1简帛网,2007年7月12日。
    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7月17日。
    3整理者据此推论:此篇简为废物再利用抑或其它原因,似不确,阙疑待考。
    4此篇简文整理者未标出各简之长度与宽度。完简之形制,亦仅标出竹简之上半段数据,致使许多有关竹简形制问题多存疑问。
    1整理者仅笼统记作:完简长度约为46厘米。
    2整理者仅笼统记作:完简长度约为43.5厘米。
    3乙本第五简之“怒”字下亦有一章节号,表示本章结束。
    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冯时:《〈郑子家丧〉与〈铎氏微〉》(载《考古》2012年2期,76—83页),对此一问题有深入探讨。
    1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8年12月31日。
    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3月20日。
    3该简下端残,残高24.1厘米。
    4初刊简帛网,2009年1月2日;后经修订,改题作《读〈吴命〉札记》,收入氏著:《新出楚简研读》·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315—31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1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版。
    1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15年至前489年。
    2啸东案:整理者在该篇说明中记述作“全篇起手及篇尾完整”,似不确。参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27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版。
    1参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420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在《考古学报》1952年第2期图版肆中,此两枚竹简影被分别被编号作4和3,啸东案。
    3仰天湖出竹简简影最早的排列顺序,即《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3期简介一文后,所刊出的未加编号的40枚黑白简影顺序。其后,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一书所收简影顺序,即据前者排序,但史书却独有43个编号。《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所刊公布计40枚竹简编号,其逐一排列次序,为简报整理者所贴于原稿的顺序。而其编号顺序,则据其编者附志:系该刊编者据“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所编之号”另外加上。此刊所收简影编号亦只有40个。因之与《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3期所刊顺序及编号数量完全相同。另,此刊所公布之简影,皆因系将竹简“经用草酸处理后”重新拍摄所得,所以其整体清晰度亦以此为最好。而该批简影中,较之史书所缺之简影,编者说明皆因此数支简“腐蚀利害,触手即破”,未能重拍之故,啸东案。
    4420—428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版。
    5其中9号简系两支缀合,另简39至42号系残缺不全,啸东案。
    6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9期(87—90页)。
    7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111—115页)。
    8群联出版社,1955年6月版。该书其中前40个编号,即据《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3期简介一文后,所刊出的未加编号的40枚黑白简影顺序。然其最后却多出3枚简影,据该书后记言:该书所用原简照片,系当时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惠借,啸东案。
    9《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
    10《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
    11载《金匮论古综合刊》第一期(66页),香港亚洲石印局印行,1957年版。
    12载《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三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343—76页、267—273页,齐鲁书社,1995年版11月版。
    14《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15《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
    16《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一辑,449—456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1843—75页,齐鲁书社,1995年11月版。
    1《简帛研究》第3辑,105—115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2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3此六枚竹简均未附原编号,且所收各简上下两端,均已用细绳缠裹。
    4第33号66页,2004年9月7日至10月24日サソトリ—美术馆展览图录。
    5据《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记述“北边箱西侧附近”;此处从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420页)一书所载。
    6《长沙仰天湖第25号木椁墓》一文记作43枚;此处从《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一文、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420页)一书所载,啸东案。
    7据《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一文记作“简长22厘米、宽1.2厘米”;《长沙仰天湖第25号木椁墓》一文记作“简长22厘米、宽1.2厘米、厚不及1厘米”(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一书即据此说);〔日本〕每日新闻社、(财)每日书道会、サソリー美术馆、湖南省博物馆编:《古代中国の文字と至宝:湖南省出土古代文物展》一书,载其形制作“长16.3至25厘米、宽0.5至0.9厘米”,不知何据,啸东案。此处从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420页)一书所记述。
    8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9期。
    9史树青、杨宗荣:《读一九五四年第九期〈文参〉笔记》,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群联出版社,1955年6月版。
    1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一书前载“叶恭绰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6月版;史树青、杨宗荣:《读一九五四年第九期〈文参〉笔记》(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已有引述其说。
    2李学勤:《谈近年发现的几种战国文字资料》,载《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
    3李学勤:《战国题名概述(下)》,载《文物》1959年第9期。
    4饶宗颐:《战国楚简笺证》,载《金匮论古综合刊》第一期(66页),香港亚洲石印局,1957年版。
    5此简号系依发掘简报;《长沙楚墓》一书编号系另排,下同。
    6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333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7此类亦为1949年以来,首次发现的战国竹简。
    86—19、54—57页,科学出版社出版,1957年8月版。
    1121—132页,齐鲁书社,1995年11月版。
    2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3该墓在《长沙发掘报告》一书中属战国墓葬:第二类墓坑(有墓道长方坑)。
    4据称竹简的出土位置,是依据当年盗墓者的口述。
    5商承祚编著:《战国楚竹简汇编》(127页)一书记作37段(枚),此处从《长沙发掘报告》(54页)一书所载。
    6商承祚编著:《战国楚竹简汇编》(127页)一书记作“最长为15.5厘米,最短为4.9厘米,宽0.6至0.7厘米”,尚不知何据。此处从《长沙发掘报告》(55页)一书所载。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近郊古墓发掘记略》,刊《科学通报》1952年三卷七期(后由《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2期予以转载)。
    8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一书前载“叶恭绰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6月版;李学勤:《战国题名概述(下)》,载《文物》1959年第9期。
    9宋少华:《长沙出土的简牍及其相关考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二○○六》,25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0《长沙发掘报告》一书均未见记述,不知商氏何据,记此存疑,啸东案。
    11商承祚编著:《战国楚竹简汇编》,2页,齐鲁书社,1995年11月版。
    1参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428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428—432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此系采自商承祚:《战国楚竹简汇编》一书摹本。
    4267—273页,齐鲁书社,1995年版11月版。
    5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6第32号65页,2004年9月7日至10月24日サソトリ—美术馆展览图录。
    7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一文,载《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99页)。
    8《长沙杨家湾M006号墓清理简报》与《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两文均将长度记作13.5厘米;而〔日本〕每日新闻社、(财)每日书道会、サソリー美术馆、湖南省博物馆编:《古代中国の文字と至宝:湖南省出土古代文物展》一书,另载该批简形制作:“长12.9至13.3厘米、宽0.5厘米”,不知何据,啸东案。
    1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威汉简》·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二号,53页,文物出版社,1964年9月版。
    2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楚简整理小组:《战国楚竹简概述》,载《中山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3《长沙杨家湾六号墓战国楚竹简考释》,载《战国楚竹简研究》(四),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1977年油印本。
    4482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此长度与信阳楚墓出土遣册、曾侯乙、包山楚墓出土遣册及卜筮简较接近。
    2多数长0.3厘米,最大者长0.45厘米、宽0.2厘米,最小长0.2厘米、宽0.1厘米。其中一枚残简,左右均有一个契口,两者间距1.3厘米
    3李天虹:《湖北出土楚简(五种)格式初探》,载《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102—106页)。
    187—109页,岳麓书社,1986年6月版。
    2301—302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9月版。
    3第31号64页,2004年9月7日至10月24日サソトリ—美术馆展览图录。
    4131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7月版。
    5215页,湖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6或曰“段”。该统计数量出自杨宝成主编、黄锡全副主编:《湖北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
    1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
    2116—121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3218—22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4主要包含:江陵藤店M1楚墓、荆门市严仓东周(楚系)墓、老河口市安岗战国(楚)墓(M1、M2)、武汉市江夏区丁家咀战国楚墓(M1、M2)楚墓及江陵红光砖瓦厂楚墓等所出土应命名作“五地七种”楚简册约800枚。
    5李天虹:《湖北出土楚简(五种)格式初探》,载《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102—106页)。
    6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
    74—5页,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8李天虹:《湖北出土楚简(五种)格式初探》,载《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102—106页)。
    1载《简帛研究》第2辑,4—5页,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2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九集,73—75页,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版。
    3以上均参李天虹:《湖北出土楚简(五种)格式初探》,载《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102—106页)。
    1443—444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2总第六期,35—36页。
    371—75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4饶宗颐:《缁衣零简》,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七辑,328—33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饶宗颐:《在开拓中的训诂学——从楚简易经谈到新编〈经典释文〉的建议》,刊(台湾)《第一届国际训诂学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版。前者又收入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九,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2月版;再收入氏著、沈建华编:《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181—183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版。
    1罗福颐:《谈长沙出土的战国竹简》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9期。
    2饶宗颐:《战国楚简笺证》,载《金匮论古综合刊》第一期(66页),香港亚洲石印局,1957年版。
    1江陵县博物馆:《江陵枣林铺楚墓发掘报告》,载《江汉考古》1995年第1期。
    2参李学勤:《重写学术史》,34页,引吕思勉先生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版。
    3《胡小石论文集》,174-1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版。
    4载《文物》,1959年第七、八、九期。
    5黄锡全:《楚系文字略论》,载氏著:《古文字论丛》,345页,台湾·艺文社出版。
    6载《古文字研究》第三辑,153—159页,中华书局,1980年11月版。
    7载《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
    8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9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0中华书局,1998年9月版。
    11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楚简整理小组:《战国楚竹简概述》,载《中山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1周凤五:《侯马盟书年代重探》,载《中国文字》新19期(1994年9月版)。
    2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3载《观堂集林》卷六。
    4裘锡圭:《古文字概要》,44—45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
    1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楚简整理小组:《战国楚竹简概述》,载《中山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2载《古文字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80年月版。
    3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4饶宗颐:《楚帛书之书法艺术》,载饶宗颐、曾宪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341—342页,中华书局,1983年8月版。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69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
    6丛文俊师博士论文:《隶书研究》(油印本),81页,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91年7月。
    1刑文编译:《郭店老子与太一生水》,90—91页,学苑出版社,2005年7月版。
    2载陈梦家:《汉简缀述》·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十五号,291—315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3转引自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威汉简》·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二号,61页,文物出版社,1964年9月版。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三十号,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版。
    2张春龙:《慈利楚简概述》,载《新出简帛研究》,4—11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M56号楚墓竹简长46.6至48.2厘米,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选择时日吉凶的数术著作。
    4周凤五:《楚简文字的书法史意义》,载《古文字与商周文明——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文字组》,195—221页,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年版。冯胜君:《论郭店简〈唐虞之道〉、〈忠信之道〉、〈语丛〉一至三以及博简〈缁衣〉为具有齐系文字特点的抄本》·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对此亦有详述。
    5曾宪通:《战国楚地简帛文字书法浅析》,载《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84—285页,中华书局,2005年12月版。
    1李学勤:《帛书〈系辞〉上篇析论》,载《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81页)。
    2李松儒:《郭店楚墓竹简字迹研究》一文之“结语”部分,吉林大学古籍所,2006年硕士论文。
    3张舜徽:《中国文献学》,83—8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版。
    1陈梦家:《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之八题记,载氏著:《汉简缀述》,301—303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2来国龙:《论战国秦汉写本文化中文本流动与固定》,载《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06》,11—16页,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2006,11、6—15(讨论本)。
    1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诗经》,载《文物》1984年第8期。
    1许慎:《说文解字》,65页上,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版。
    2清·王谟、洪颐煊辑本:《汉书·艺文志》一书,亦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说。
    3董作宾:《甲骨文字断代研究例》,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4载《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十二本。
    5参胡厚宣:《殷代史为武官说》,载《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83-197页,1985年2月版。文内藤湖南说与陈梦家说皆见胡氏引文。
    6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篡》下册,1126页,中华书局,1989年1月版。
    7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发现周初甲骨文》,载《文物》1979年第10期。
    8王国维:《观堂集林》4页,台北·中华书局影印本,1995年版。
    1王国维:《观堂集林》263—269页。
    2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三册,91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4月版。
    3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三册,298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4月版。
    4有关《格白簋》,参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第八册,4261—4265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6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卷一,12页,《攸从鼎》,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增订版。
    7以上均见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册,265—276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8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之《包山2号墓简册(附签牌)》部分,39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9分见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台湾·艺文印书馆,2003年元月版;陈伟:《包山楚简初探》之第二章第五节《集箸》、《集箸言》,57—60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1鼓浩:《楚人的纺织与服饰》,124—12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其中也有人怀疑此为墓主人姓名,整理者认为“上述衣衾同出一墓,应属同一墓主,不可能出现两个不相同的姓名”,此说可从。
    2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237—238页,中华书局,1983年3月版。
    3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五,252页,卷七,305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4转引自姚孝遂先生主编《中国文字学史》,29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版。惜该部分未标出唐氏说。
    5陈佩芬:《繁卣、鼎及梁其钟铭文诠释》,《上海博物馆集刊》第2辑;1982年版;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365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版。
    6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增订本),365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二版。
    1黄焯:《文字声韵笔记》,26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版;另唐兰氏亦有相类的观点,参氏著:《中国文字学·前论》之《中国文字学是什么》一节,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
    2发掘报告整理小组语,但该书亦有“司法文书”说,如该书266页。
    3许全胜:《包山楚简姓氏谱》,1页,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5月。
    4巫雪如:《包山楚简姓氏研究》,186页,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5月。
    5王颖:《包山楚简词汇研究》,234—258页附录二,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但该论文未作具体考证,包山楚简释文亦依据施谢捷的未刊稿。
    6朱晓雪:《包山楚简文书简、卜筮祭祷简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662—675页,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333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2李零:《包山楚简研究(文书类)》,载《李零自选集》,132—13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
    3《荆门市包山大冢出土一批重要文物》一文记作438枚;《荆州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包山2号墓竹简概述》两文均作:出土竹简444枚,有字简282枚,总字数达15000字。此处据发掘报告统一。
    4如果将丧葬记录中的可能不当缀合的260、264号简析开,实有280枚。
    5《荆门市包山大冢出土一批重要文物》一文记作130余支,此处据发掘报告。
    6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1页,记作13枚,尚不知何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7其中15枚(标本2:287)均记载南室之葬器,其余2枚(标本2:358)记载的是东室之葬器。
    8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1页,记作54枚,尚不知何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9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1页,记作54枚,尚不知何据。案:上徵该书三组异于报告所载的数字之和,亦与其自身前述总计数字不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0整理者似有意单独将其置于全部出土竹简简影之最后(图版二一○最右边),别于发掘报告图版四六至四七所载其它34枚签牌简影之外。详参本文“与文书简共存的“廷等(志)”签牌”部分之注释。
    11湖北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3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374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2袁国华:《包山竹简文字考释三则》,载《中华学苑》第44期,187页,[台湾]政治大学中研所,1994年版。
    3白于蓝:《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订》,载《中国文字》新25期,189页,[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12月版。
    4裘锡圭:《释战国楚简中的“”字》,载《古文字研究》第26辑,250—256页,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
    5黄盛璋:《包山楚简中若干重要制度发覆与争论未决关键词解难决疑》,载《湖南省考古辑刊》,第6集,191—193页,《求索》增刊,1994年版。
    6葛英会:《包山楚简治狱文书研究》,载《南方文物》1996年第2期(87页)。
    7刘信芳:《包山楚简司法术语考释》,载《简帛研究》第二辑,17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8苏杰:《释包山楚简中的“阩门又败”》,《中国文字研究》第3辑,219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9李家浩:《谈包山楚简“归邓人之金”一案及其相关问题》,载《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一辑,1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0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374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11彭浩:《包山楚简反映的楚国法律与司法制度》,载《包山楚墓》附录二二,552页。
    12陈伟:《关于包山“受期”的解读》,载《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74—79页。
    13李零:《包山楚简研究(文书类)》,载《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该文此前曾入选1992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两次出版均作修订,收入氏著:《李零自选集》,131—1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
    14陈伟:《关于包山“受期”简的读解》,载《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
    15陈伟:《包山楚简初探》,47—49页,206—215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16李孟涛:《试谈郭店楚简中不同手迹的辨别》,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等编:《简帛研究·二○○六》,
    1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此中数据均参湖北省荆沙考古队:《包山楚墓·上》之表四三《竹简尺寸、契口位置登记表》,268—272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1此中数据均参湖北省荆沙考古队:《包山楚墓·上》之表四三《竹简尺寸、契口位置登记表》,268—272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376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2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辑:《简帛研究》第二辑,22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3李零:《包山楚简研究(文书类)》,载《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该文此前曾入选1992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两次出版均作修订,收入氏著:《李零自选集》,131—1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
    4陈伟:《包山楚简初探》,44—45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5陈伟:《包山楚简初探》,36—42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6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二○○一》,27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781页,台北·艺文印书馆,2003年月版。
    1此从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86页说,台湾·艺文印书馆,2003年元月版。
    1参陈伟:《包山楚简初探》,4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史杰鹏:《读包山司法文书简札记三则》,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二○○一》,21—23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把此简归入疋狱类。
    1黄德宽:《楚系文字中的“”》。“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讨论会”论文,4页,南京1992年。
    2陈伟:《包山楚简初探》,42—4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3李零:《包山楚简研究(文书类)》,载《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该文此前曾入选1992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两次出版均作修订,收入氏著:《李零自选集》,131—1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
    4周凤五:《包山楚简〈集箸〉〈集箸言〉析论》,载《中国文字》新21期,40页。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272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6李零:《包山楚简研究(文书类)》,载《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该文此前曾入选1992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两次出版均作修订,收入氏著:《李零自选集》,131—1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
    7周凤五:《包山楚简〈集箸〉〈集箸言〉析论》,载《中国文字》新21期,36页。
    8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23页,台湾·艺文印书馆,2003年元月版。
    9李零:《读〈楚系简帛文字编〉》,载《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151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李守奎:《楚文字编》,26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黄盛璋:《包山楚简中若干重要制度发覆与争论未决关键词解难决疑》,载《湖南省考古辑刊》,第6集,189页,《求索》增刊1994年版。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267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3彭浩:《包山楚简反映的楚国法律与司法制度》,载《包山楚墓》,548页,附录二二,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4但《集箸》简所见三个纪年,依整理者编次分别是“鲁阳公以楚师后城郑之岁”、“齐客陈豫贺王之岁”、“东周之客许致胙于郢之岁”,其年代据原发掘报告一书考证为公元前320年、317年与321年,即楚怀王九年、十二年与八年。这三个年代之间然有一个不连续。
    5张光裕、袁国华:《包山楚简文字编》之序言,1页,[台北]艺文书印馆,1992年11月版。
    6李零:《包山楚简研究(文书类)》,载《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该文此前曾入选1992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两次出版均作修订,收入氏著:《李零自选集》,131—1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
    7周凤五:《包山楚简〈集箸〉〈集箸言〉析论》,载《中国文字》新21期,24页,[台北]艺文印书馆,1996年12月版。
    8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5页,台湾·艺文印书馆,2003年元月版。
    9李家浩:《谈包山楚简“归邓人之金”一案及其相关问题》,载《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1籍,25—2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裘锡圭:《释战国楚简中的“”字》(载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253页)一文认为:“秀”、“秀几”是同一人名的异写,其说可从。但该文在引用119简文时,误将“宵”(宵□)隶作“宵口”,显系误排所致。另此文书格式似与该类文书不合,啸东案。
    2载《江汉考古》,1993年第4期。
    3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71页、106页,台湾·艺文印书馆,2003年元月版。
    4曾以此求教于吴振武先生,亦答曰:“72号和19号人名字都不能确释,更难视为同一人。”此说可从。
    1载(香港)《东方文化》1998年1、2期合刊(该文此前曾入选1992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53页。局部修改后,收入氏著:《出土简帛文字丛考》,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版。
    2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之《包山2号墓简册(附签牌)》部分,39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332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2徵引者未标出原简序号,此处系笔者依发掘报告释文所加,啸东案。
    3应为“外”字,啸东案。
    4李学勤:《竹简卜辞与商周甲骨》,79-84页,载《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后收入氏著,王泽文、任会斌编:《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李学勤卷》,139—146页,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11月版。
    5彭浩:《包山楚简所反映的楚国法律与司法制度》,载《包山楚墓·上》附录二十二,548—554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1载《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405—424页,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1993年10月版。
    2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一辑,431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3暨南国际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硕士论文,5—6页,1999年5月。
    4李零:《包山楚简研究(占卜类)》,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一辑,425—448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5原载《东洋史研究》之第五九卷第四号,9—68頁,2001年3月版;汉译题作:《包山楚简〈卜筮祭祷简〉的結构与体系》,载《人文论丛》(2001年卷),78—93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6陈伟文改称其作“后占辞”或者“再占辞”。均参陈伟:《包山楚简初探》,157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7其意是有神鬼作祟,要对其攘夺。
    8载中国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献研究》第五集,163—174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1该文初稿曾于2003年12月召开的荆门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后刊《中国文字研究》第一辑(总第八辑),63-67页,大象出版社,2007年9月。
    2李学勤:《竹简卜辞与商周甲骨》,79-84页,载《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后收入氏著,王泽文、任会斌编:《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李学勤卷》,145页,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11月版。
    1工藤元男:《包山楚简“卜筮祭祷简”の构造とシステマ》,原载《东洋史研究》之第五九卷第四号,9—68頁,2001年3月版;汉译题作:《包山楚简〈卜筮祭祷简〉的結构与体系》,载《人文论丛》(2001年卷),78—93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2晏昌贵:《楚卜筮祭祷简的文本结构与性质》,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122—135页,岳麓书社,2007年9月;后收入氏著:《简帛术数与历史地理论集》,166-180頁,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版。
    3李守奎:《包山卜筮文书书迹的分类与书写的基本状况》,该文初稿曾于2003年12月召开的荆门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后刊《中国文字研究》第一辑(总第八辑),63-67页,大象出版社,2007年9月。
    4朱晓雪:《包山楚墓文书简、卜筮祭祷简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680页,吉林大学古籍所历史文献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1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内篇三之《史释》,230页,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
    2舒之梅:《珍贵的云梦秦简》,载《云梦秦简研究》,3、4页,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
    1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二)》,载《考古学报》第10期(69—142页)。
    2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235页,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1年1月版。
    3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126页所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4金毓黻:《中国史学史》,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5陈直:《考古论丛·秦陶券与秦陵文物·一秦右庶长歜封邑陶券》,载《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68页)。
    6此处据陈直:《史记新证·秦本纪》,14页注引释文,原释文未加标点,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参郭子直:《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载中国古文字研究会、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177—195页,中华书局,1986年6月版。
    8此处所徵释文,主要依郭子直一文所订补陈直说,啸东案。
    9清·阮元主编:《经籍篡诂》卷五十五,608页,成都古籍书店,1982年版3月版。
    10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载《文物》2003年第1期(75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58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96、98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此徵第二节首字“其”,系整理者漏释,啸东案。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107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133、142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103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6郭子直:《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载中国古文字研究会、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186页,中华书局,1986年6月版。
    7《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后附图版:七二L XXII·258号,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版。
    8《睡虎地秦墓竹简》,107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9《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后附图版:七二L XXII·259号,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版。
    1《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后附图版:五○(L)011简文,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版。
    2《急就章·第二四》,参高二适:《新订急就章及考证》,3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版。
    3王充:《论衡》之卷十二《程材第三十四》,18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月版。
    4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203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年版。
    5许慎:《说文解字·叙》,315页。此说与《汉书·艺文志》载有六体与八体之异但亦大同小异。史载许氏所著《说文》曾遭后世古文经学家篡改,但其说当为可信。
    1李学勤:《试说张家山简〈史律〉》,载《文物》2002年第四期。
    2张怀瓘:《书断·上》,载《历代书法论文选》,15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版,2002年5月第五次印刷本。
    3《汉书·叙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4月版。
    4邢义田:《从简牍看汉代的行政文书范本》,载《简帛研究》第3辑,295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释此两字作“民(愿)”;胡平生释此两字作“民、臂”,载胡平生等:《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219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版。此处释文以《简报》(李昭和主笔)为基础,下同。
    2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一文于此有句读。
    3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一文于此取消句读。
    4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一文释此前两字作“阪险”。
    5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一文于此有句读。
    6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一文释此字作“梁”,下从水。
    7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一文将“草”字后句读移至此处,将前“雖”字另释作“離”。
    8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一文将此前三字释作“辄为之”,并认为此后再无文字。
    9拙论文有关此牍论述,均从于豪亮释文成果。
    10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一文将此释作“九年”。
    11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一文将此段释作“□二日,□一日,章一日,□九日,□一日,□一日,□一日,□一日。”
    1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版。251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3《文物》1982年第7期。
    4《文物》1982年第10期。
    5分别载《文史》第19辑、第26辑。
    6载四川省文物研究所编:《四川考古研究论文集》,92—100页,《四川文物》增刊,1996年12月。
    7《李零自选集》,169—183页,广西师大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8《文史哲》1985年第6期。
    9《简帛研究》第2辑,69—79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0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肩上篆书“赵志”二字。
    12李昭和:《青川出土木牍文字简考》一文(25页)。
    1编号:86T·B·D·F·M1—14;含秦墓13座,汉墓1座。
    2《综述》记作:460枚,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121页)一书说。
    3《综述》篇名作《月建》。
    4《综述》篇名作《建除》。
    5邓文宽:《天水放马滩秦简〈月建〉应名〈建除〉》,载《文物》1990年第9期(83—84、82页);此观点亦见刘信芳:《〈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质疑》一文,亦载《文物》1990年第9期(85—87、73页)。
    6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一文又改篇题作《亡者》。
    7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56—60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8《综述》篇名作《人月吉凶》;此处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说。
    9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60—64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0《综述》将该简首文释作“人月”,刘信芳:《〈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质疑》(载《文物》1990年第9期,85页)改释作“入月”。其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亦从此说。
    1《综述》拟其篇名作《禹须臾行》;《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又改作《择行日》,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
    2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66—6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3王辉:《〈天水放马滩秦简〉校读记》,简帛网2010年7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cle.php? id﹦1278)。
    4孙占宇:《放马滩秦简日书整理与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其中部分内容以《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校注》,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131页,中华书局,2011年7月版。
    5《综述》篇名作《男女日》,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刘乐贤改作《男日女日篇》(《简帛数术文献探论》,64—65页)
    6《综述》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均以此篇名;刘乐贤称篇名作《十六时占生子篇》(《简帛数术文献探论》,65—66页);孙占宇:《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校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128页)一文改称篇题作《生男女》。
    7《综述》篇名作《忌》,记作“分别抄于24号简下栏和69至73简”;此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说。
    8孙占宇:《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校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129页)一文,据该篇内容与孔家坡简241号有一定的相同处,因此单独析出此部分命篇题作《绝天气》。
    9孙占宇:《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校注》,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132—133页。
    10以上三条均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133及134页,中华书局,2011年7月版。
    11《综述》拟其篇名作《禹须臾行》;《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又改作《择行日》,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
    12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67—69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3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126—127页。
    14《综述》一文与《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对此部分的分类差别极大,此处均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
    1《综述》记作30条;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所载的观点。
    2《综述》篇名作《昼夜长短表》,记作25条;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的观点。
    3《综述》篇名作《五行书》,计6条;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的观点。
    4《综述》篇名作《牝牡月》,计20条;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的观点。
    5《综述》记作2条;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的观点。
    6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95—96页。其后,孙占宇:《放马滩秦简日书“星度”篇初探》,载《考古》,2011年第4期(70—79页),对释文及编联等提出新的看法。并随文刊出此1—8、11—14计12枚简的红外线照片。
    7《综述》记作29条;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的观点。
    8《综述》篇名作《占卦》,可能含报告所分上条及本条内容两部分,计作122条;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的观点。
    9《综述》篇名作《巫医》,计59条;今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的观点。
    10此系据李学勤:《放马滩中的志怪故事》,载《文物》1990年第4期;后收入氏著:《简帛佚籍与学术史》,181—185页,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12月版。
    11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230—233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2《综述》未载具体尺寸,何双全:《简牍》一书12首次公布其形制作:简长23.5厘米、宽0.8厘米、厚0.3厘米。此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所记。
    11—6页、7—2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2前徵《(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释文》及《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等五篇,均收入何双全:《双玉兰堂文集》,8—29页、38—56页;542—561页、562—566页、567—592页,台北·兰台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1—8页、9—16页,重庆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中华书局,2009年8月版。
    2其中,《日书》乙种编号172号简文,系2008年6月用红外线仪释读,惜无简影刊出。
    3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4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5113—136页,中华书局,2011年7月版。
    6此从《发掘简报》所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未计高度。
    7《发掘简报》载:高0.75米。
    8此从《发掘简报》所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记作:30余件。
    9《发掘简报》记作“置于棺与椁之间“,此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
    10该毛笔全长25.5厘米、锋为狼毫,长2.5厘米、毫入杆筒0.7厘米。
    11此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发掘简报》作笔套。
    12《发掘简报》作深3米,此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
    13《发掘简报》作:高0.8米,此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
    14《发掘简报》作“毛笔一支,已残损“。
    15编号M14:9,系绘在同一木板的正、背两面。
    16《发掘简报》作“随葬品均置于棺内”,此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
    1《发掘简报》作:高0.58米,此从《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
    2《发掘简报》作:残长5.5厘米,此从《天水放马滩秦简》一书说。
    3雍际春:《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4张修桂:《天水〈放马滩地图〉的绘制年代》,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44—48页)。
    5近已有学人持同样观点,参宋华强:《放马滩秦简〈邸丞谒御史书〉释读札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137—143页。
    6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221—233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1《江汉考古》,1996年第4期。
    2《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1期。
    3载《一剑集》,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4主要是《导言》部分,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5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6中华书局,2002年7月版。
    1内置算筹60支。
    2木质方形,长16厘米、宽14厘米、厚0.9厘米。一方面外围墨书二十八宿之名,内中四边分书“金”、“木”、“水”、“火”,正书“土”,其外书有月份。
    1啸东案:此系以原堆放位置为标准,下同。
    1其中《日书》乙种之《楚除》一节,应参考李家浩的意见,将原报告本所缀合第16和第19两支简重新拆开,第19简的上段与第16简的下段缀合为一新残简;第19简的下段则接于第20壹简之下,与第20简缀合为一支整简(参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188页,中华书局,2000年5月版)。
    2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5月版。
    3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年9月版。
    1附研墨石,砚面与研墨石面均有使用的痕迹与墨迹。283—84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3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年9月版。
    4简报记作“长23.1厘米,宽3.4厘米,厚0.3厘米”,此从《云梦睡虎地秦墓》发掘报告本(25页)。
    5简报记作“长17.3厘米,宽2.6厘米,厚0.3厘米”,此从《云梦睡虎地秦墓》发掘报告本(25页)。
    6《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68—69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版。
    7该墓《简报》原记为:1990年12月至1990年12月,此说似不确,啸东案。
    1载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第六辑,1页,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2此据《里耶秦简·壹·前言》所载。另还有2005年12月,护城壕第十一号坑出土简牍51枚。
    1简号分别作:J1⑸7正、背,J1⑹1正、背、2,J1⑻133正、背、134正、背、147、151正、背、152正、背、154至159正、背(155、156两号简为单面),J1⑼1至12正、背、981正、背、984正、背,J1⑿10正、背、J1⒃5至6正、背、8至9正、背。(编号中的括号均应作“圈”,啸东案)。
    2简号分别作:⑸7、⑹1至2正、⑻33正、背,⑻134正、背,⑻147、⑻152正、背,⑻154背、⑻155正,⑻156、⑻157正、背,⑻158正、背,,⑼981正、背,⑿10正、背,⒃5至6正、背,⒃8背、⒃9正。
    3其中J1⑨10正简影,上述三书均有着录,惟此书着录是整简。
    4日本·二玄社,2009年4月版。
    5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2002年7月,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自治州文物处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湘西里耶秦简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2007年10月,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里耶古城、秦简与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里耶镇和龙山县城两地召开,其中后者结集作是书。
    6载吴荣曾、汪桂海主编:《简牍与古代史研究》,14—2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7简号分别作:7—34,8—1223、1578,9—476、1082正背、1419正背、1556、2300,10—91、375、383正背,11—178,12—448正背、1951,14—105正背、405、652+650、698,16—65。
    8文物出版社,2012年1月版。
    9据此辑之卷前《凡例》知:“里耶秦简”据出土地层为单位分作五辑整理出版。其中,第二辑收第九层出土简牍;第三辑收第七、十、十一、十三层;第四辑收第十二、十四层;第五辑收第十五、十六层、十七层以及2005年12月,护城壕第十一号坑出土简牍51枚。
    10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院,2007年1月版。
    2陈松长:《综述》一文,记作2098个,今从《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前言》所载数据(下均同此),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3简号分别作:0617、0316、0465、0351、0522、0690、0355及0993、1252、1265(6)。
    4简号分别作:1650、1044、0473、2186、1647(9)。
    5简号分别作:0942(3)、0883(4)、0956)
    6简号分别作:1508、J51、1223、1512、1500。
    7简号分别作:1573至1575、1577、1580、0928、1543。
    8简号分别作:0092、0166、0600、0611、0545、0575、0627。
    930—36页,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10简号分别作:1531A、1531B、1541、0072。
    11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12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13此一状况,系联编绳之位置内,完全没有文字的痕迹。
    14陈松长之《综述》却只载有“卅四年质日”、“□□年质日”、“律”、“数”等四类。
    15据主持整理者陈松长先生与笔者于长沙核对实物,此批秦简的书写风格至少有八种以上的不同风格。
    1陈松长之《综述》一文则分作:《日志》(即《质日》)、《官箴》(即《为吏治官及黔首》)、《梦书》、《数书》、《奏谳书》、《律令杂抄》等六类。
    2《综述》一文篇题作《日志》,,现据《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统一。
    3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4赵平安:《周家台30号秦墓竹简“秦始皇三十四年历谱”的定名与性质》,载《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15—322页,中华书局,2005年12月版。
    5李零:《视日、日书和叶书》,载《文物》,2008年第12期(73—80页)。陈松长文定名作《日志》,今从其说。
    6陈松长之《综述》一文作155个编号,此处从《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所载,该书每枚简影上端,均计其出土原始简号,下端计整理者所排篇序号,下同。
    7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略说》,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30—36页,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8《综述》一文篇题作《梦书》,此处从《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统一。
    1陈松长之《综述》一文,记作40余枚。
    2陈松长之《综述》一文,记作“约有5枚”。
    3陈松长之《综述》一文篇题作《数书》,此处从《岳麓书院藏秦简(貮)》统一。
    4陈松长之《综述》一文,记作200余枚。
    5陈松长之《综述》一文,记作简长约30厘米。
    1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225—226页,齐鲁书社,1987年6月版。
    2胡东波:《北京大学新获秦简牍清理保护工作简介》,载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工作简报》第3期(9页),2010年10月版。32010年10月,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自印本。
    4随刊发表《从政之经》简9—011、9—026、9—037、9—020计四枚;同前类简9—009、9—014之局部计二枚。数学文献竹简号4—020、4—023、4—142、4—144、4—126、4—162、4—177至179等计九枚;同前类简8—00、4—111、4—091、4—220局部计四枚。《泰原有死者》牍的照片及红外线照片。数术方技类文献竹简号2—016、2—025、4—126、4—194、4—124、4—261、4—248、4—028、M—001、M—003及5—021计十一枚竹木简的简影。
    1《北京大学新获秦简牍概述》一文,原记作“近300枚”,似与下文所记同一数字不符,故改此说,笔者按。
    2胡东坡:《北京大学新获秦简牍清理保护工作简介》,载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工作简报》第3期(2010年10月),11页。
    3原整理者分作七类,其中木骰文字归入“文学类古佚书”类,似不确,今据以改之,笔者按。
    1此后两者,为已出土《日书》文献所未曾见。
    2即秦汉《日书》之《置室门》。
    3此篇比卷二中的内容详细得多,似与北大藏西汉简竹书中的《雨书》有前后承袭关系。
    4相当于《五种良日》、《五种忌日》。
    5此处除《日庭图》外,均为原篇题。
    6整理者认为可与《史记》、《汉书》所记汉代后宫争宠故事相印证。
    7整理者作《制衣书》,似不确,今据原有偏题改作《制衣》书。笔者案。
    8学界对马滩秦简所谓“志怪故事”有新说,参本书所徵,笔者按。
    1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这一地区的凤凰山、张家山、杨家山等地的秦墓曾先后被发掘,啸东案。
    2确切日期仅载于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145页。
    3发掘简报记作:出于棺椁北挡板间西南部的椁底板上,此处从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147页。
    4发掘简报记作:总计为5300余字;此处从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155页。
    5简报记作387枚,此处从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154页。
    6简报记作存242枚,此处从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154页。
    1经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鉴定其质地为油杉(Keteleeria),属松科(PINACEAE)。
    226—47页,该文另含萧家草场M26汉墓及所出土简牍概况。
    3中华书局出版,2001年8月版。
    4本课题较重要论文有张培瑜、彭锦华:《周家台30号秦墓历谱竹简与秦、汉初的历法》(载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刘国胜:《沙市出土〈式占〉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彭锦华、刘国胜:《沙市周家寨秦墓出土线图初探》,载《简帛研究二○○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黄一农:《周家台30号秦墓历谱新探》、刘信芳:《周家台秦简历谱校正》,同载《文物》2002年第10期;邓文宽:《出土秦汉简牍“历日”正名》载《文物》2003年第4期;彭锦华:《周家台三○号秦墓简牍综述》,载《简帛研究·二○○二、二○○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1《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版。
    2陈振裕:《试论湖北地区秦墓的年代分期》,载《江汉考古》1991年第2期;后收入氏着:《楚文化与漆器研究》,220—235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黄盛璋:《云梦龙岗六号秦墓木牍与告地策》,载《中国文物报》,1996年7月14日;胡平生:《云梦龙岗六号秦墓墓主考》,载《文物》,1996年第8期。
    2李学勤:《云梦龙岗木牍试释》,载《简牍学研究》第一辑,53—55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
    3刘国胜:《云梦龙岗简牍考释补正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载《江汉考古》1997年第1期。
    4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岗秦简》,160页,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5法律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版。
    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科学出版社,1997年4月版。
    8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9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月版。
    102005年印制。
    11其中瓮与M4:11等其它五件,肩部均戳有“安陆市亭”印文。
    1丛文俊师:《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裘锡圭:《从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谈关于古隶的一些问题》,载《考古》1974年第1期,53页。
    3以上两条引文皆出自裘锡圭:《文字学概要》,63—64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
    4以上两引文皆出自李学勤:《秦简的古文字学考察》,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336—337页,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
    5陈梦家:《文字学甲编》,一九三九年夏订本。后经国家图书馆刘波整理,收入氏著:《中国文字学》修订本,136页,中华书局,2011年12月版。
    6发掘报告据该墓出土秦简之《编年记》,墓主死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结合随葬器物之器形,即把此年定为该墓下葬之年。
    1郭维德:《关于寿县楚王墓椁室形制复原问题》,载《江汉考古》1982年第2期。
    2黄锡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14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3王立新:《试论楚墓木椁中的门窗结构及反映的问题》,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312、314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版。
    4扬州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为题的发掘简报,载《文物》1981年11期(12—20页)。
    5即该墓出土“文告书”所记历日为“卌七年十二月丙子朔辛卯”,即西汉广陵厉王刘胥纪年。
    6原简报将此命名作“木觚”,显然不确。
    7扬州博物馆:《江苏仪征胥浦101号汉墓》为题的发掘简报(1—19页)及陈平、王勤金:《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先令券书〉初考》一文(20—25及36页),均刊《文物》1987年1期。并随文刊出木方(正、背两面)、竹
    简(载11页);封检(简报称作木觚,不确)、木牍(载12页)、《先令券书》16枚(图版壹、贰)及上述各部分的摹本(9—10页)。
    8简报原作“木牍衣物券”。
    9啸东案:据其形制,原整理者将其定名为“木觚”,似不确。
    10《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附图版:七二L XXII·258号,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版。
    1张啸东:《“善史书”的史官渊源与汉简书风》,载《中国书法》,2004年第10期(50—53页)。
    2寺者,官署意也。啸东案。
    3唐兰:《中国文字学》之“文字变革”部分,127-128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版。
    4劳榦:《简牍之制·版书》,载氏著“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居延汉简考释之部》之《居延汉简考证》部分,3页,1960年4月版。
    5陈槃:《汉简剩义之续·扁书》,载氏著《汉晋遗简识小七种》·“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六十三,95-96页,1975年6月,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版。
    6〔日〕大庭脩:《木简》,152页,东京·学生社,1979年版。
    7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1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版。
    8魏坚主编:《额济纳汉简》,18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42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10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照:《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册,230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版。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61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2魏坚主编:《额济纳汉简》,7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4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4林梅村、李均明编:《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64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版。
    5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居延新简释粹》,85页,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版。
    6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版。
    1胡平生:《“扁书”、“大扁书”考》,载中国文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月令诏条》,53页,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2丛文俊师:《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图版据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孙膑兵法》所附图,文物出版社,1975年2月版。
    2图版据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儒家者言章题春秋事语章题及相关竹简》,169—1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报告》,载《文物》,1978年8期。
    2此说从张晋藩等编:《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黄留珠:《秦仕进制度考述》,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244-245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2黄盛璋:《云梦秦简辩证》,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3吴福助:《秦简“为吏之道”法儒道家思想交融现象剖析》,此文系第一届中国思想史研讨会论文,东海大学文学院,1989年6月。
    4胡平生:《汉简〈仓颉篇〉新资料的研究》,载《简帛研究》第二辑,338-339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胡平生、韩自强:《〈仓颉篇〉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83年第2期。
    2王家台秦简《政事之常》释文,均引自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载《新出简帛研究》,26—49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李学勤:《秦简的古文字考察》,载《云梦秦简研究》,336―337页,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
    2裘锡圭:《从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谈关于古隶的一些问题》,载《考古》1974年第一期。
    3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之二八章《文字》,文物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二版。
    1丛文俊师:《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之第五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书法》,355-357页,江苏教育社,202年6月版。
    1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8—9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1109—110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7月版。
    2啸东案,此系马先醒先生号。
    3均系1975年出版。
    4569—624页,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6月版。
    5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1992年、2002年版。
    6203—23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月版。
    7以上两条文献均参考刑义田:《秦汉史论稿》·沧海丛刊一书所载《秦汉简牍与帛书研究文献目录(1905—1985)》一文,569—624页,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6月版。
    8日本·1979年月版。
    9297—35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4月版。
    10日本·朋友书店,1981年月版。
    11314—330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12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4月版。
    2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版。
    4481—513页,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5330—34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
    6443—456页,线装书局,2008年7月版。
    7249—26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52—73页,分作;发掘的重要性,墓的时代、墓主人,棺椁制度,漆器、帛画,遣册及用鼎制度等九类,含唐兰、顾铁符、张传玺、史树青、俞伟超、常书鸿等一批重要学者。
    2啸东案:据2011年8月15日,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人民美术出版社60年社庆”宣传材料:该书系1972年刚刚恢复的文物出版社数位编辑会同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在该社排版印制而成,只是社名在最后使用了文物出版社。在此不久刚刚恢复的《文物》及《考古》杂志亦系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内恢复。
    3108—125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4孙慰祖:《马王堆汉墓出土印章与封泥旨在研究》,载《胡纳省博物馆馆刊》第1期,224页,舟山学刊杂志社,2004年7月版。
    1发掘报告图一七九为该印照相版,释作“妾辛□”;何介钧、张维明:《马王堆汉墓》,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1月版)右下角刊出该印文摹本;据陈松长先生告知:该印系蜜质,后来变形严重,研究者只能以发掘报告所刊照片为据。
    2只因该墓椁箱间无隔断,因此将东北角、西北角所出均归为北椁箱,称作头箱;而将西南角、和东南角所出归为南椁箱,即足箱。
    3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其中1支已残作两段,全长16.1厘米、宽4.5至4.8厘米,一面保持青色,另一面有毛笔书六字,已无法辨识。
    2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一文计作7枚,此据正式发掘报告,下同。
    3简报作403枚。此处从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介钧主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一书所载。
    4据简报记作出土于“西边箱的西北角”,此处从发掘报告。
    5陈松长:《告地策的行文格式与相关问题》,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十一辑,480—493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4月版。
    6据简报记作“出土于于东边箱”。
    1据裘锡圭:《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所论证:应将整理者所编《十问》之第40简置于第72与73两简之间;将第51简与第41简连读;将第39简与第52至59简连读(参氏著:《古文字论集》,525页,中华书局,1992年8月版)。
    2据裘锡圭:《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一文论证:将《杂禁方》篇之简7+9+10或简9+10+7,简8+11这两组编联组,但此两组的先后位置,却没有确定意见(载氏著:《古文字论集》,528—529页,中华书局,1992年8月版)。
    3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文史》2012年第2辑“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部分,85—102页,中华书局,2012年5月1日版。
    4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4年7期(39—48页);何介钧、张维明:《马王堆汉墓》,9—10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1月版;高至喜:《马王堆三号墓的墓主到底是谁》,载《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3期。
    5周世荣:《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载《考古》1978年第4期。
    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介钧主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238—239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版;何介钧:《马王堆汉墓》,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141—147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9月版。
    7傅举有:《关于长沙马王堆3号墓的墓主问题》,载《考古》1983年第2期;《汉代列侯的家吏——兼谈马王堆三号墓墓主》,载《文物》1999年第1期;刘晓路:《马王堆汉墓杂考》,载《湖南省博物馆文集》第4集,1998年版。
    1孙慰祖:《马王堆三号墓主之争与利豨封泥的复原》载《上海文博论丛》第2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陈松长:《马王堆三号墓主的再认识》,载《文物》2003年第8期。
    2此据山东临沂汉墓出土的《元光元年历谱》,参陈久金、陈美东:《临沂出土汉初古历初探》一文,载《文物》1974年第3期。
    3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一文记作“帛的宽度约18厘米”。此处数据均从发掘报告。
    4载《考古》1975年第1期,47—57页。
    5载《文物》1974年第9期。
    1其中,有的编号有两种或多种书,徵引者多将韩文中帛书统计数字误作“四十”件。
    2李学勤:《记在美国举行的马王堆帛书工作会议》,载《文物》1979年第11期,71—73页;《马王堆帛书与〈曷鸟冠子〉》,载氏著:《李学勤集——追溯·考据·古文明》,327—340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版。
    3谢桂华:《栉风沐浴成就斐然——50年来历史所简帛研究回顾》,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求真务实五十载:历史研究所同仁述往(1954—2004)》445—46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417—19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5陈松长:《长沙马王堆西汉墓》,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氏著:《帛书史话》,2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687—91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版。
    7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1张、于两文均见《文物》1984年第3期。
    2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简说》,载《道字文化》第3辑,190—1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陈松长:《帛书史话》,26页,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韩仲民:《帛书〈系辞〉浅说》,载《孔子研究》1988年第4期;张立文:《〈周易〉帛书浅说》,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1988年号,三联书店,1990年版;张立文:《帛书〈系辞〉与通行本〈系辞〉的比较》,载《道家文化研究》3辑,120—1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
    2廖名春:《帛书〈易之义〉简说》,载《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196—2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
    1刘国忠:《古代帛书》·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69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郭永秉:《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整理琐记(三题)》,载《文史》2012年第2辑“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部分,21—22页,中华书局,2012年5月1日版。此研究缀合了当属于接近卷尾的第312—313行的一个漏缀残片。
    3郭永秉:《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整理琐记(三题)》,记作23厘米,载《文史》2012年第2辑“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部分,21页,中华书局,2012年5月1日版。
    432开单行本,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版。
    5线装本,一函三册,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6文物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1刊《湖南考古辑刊》第六辑(1994年版)。
    2线装本,一函二册,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
    332开单行本,文物出版社1976年3月版。
    4精装本,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版。
    120世纪出土简帛文献校释及研究丛书,中华书局,2005年12月版。
    2原题作《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7月一版、1988年8月二版;后加入“郭店楚墓竹简·五行”部分。改作现书名,由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6月版。
    3凌襄(李学勤):《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文物》1974年第11期。
    4此处所据行数,均依国家文物局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版。
    5魏启鹏:《德行校释》,78页,巴蜀书社,1991年8月版。
    6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兼论其与汉初儒法斗争的的关系》,载《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7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兼论〈心术上〉〈白心〉为慎到田骈学派作品》,载《中国哲学》第二辑,三联书店,1980年版;裘锡圭:《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并非〈黄帝四经〉》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以上两文又收入氏著:《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名家专题精讲,330—352页,353—36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8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三联书店,1998年版。
    9黄人二:《马王堆帛书经法君正章试解——兼论老子乙卷前古佚书之性质与先秦汉初论语之传》,载《考古》2012年第5期(53—58页)。
    10文物出版社,1974年9月版。
    1文物出版社,1974年10月版。
    2文物出版社,1976年5月版。
    3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版。
    4李学勤:《马王堆帛书〈经法·大分〉及其它》,载《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274—2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
    5李学勤:《马王堆帛书〈经法·大分〉及其它》,载《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274—2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
    6李学勤:《〈称〉篇与〈周祝〉》,载《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241—2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
    71—13页,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8上海书店,1996年12月版。
    9《文史》2012年第2辑“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部分,103—119页,中华书局,2012年5月1日版。
    1复刊号,文物出版社,1979年10月版。
    2载《文物》1974年第9期
    3载《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第2辑,1981年版。
    4其各部分小标题系整理者所加,第四部分的表和第六部分式图经过复原。
    5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13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月版。
    6载《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第2辑,1981年版。
    7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式法〉释文摘要》,载《文物》2000年第7期。
    8李学勤:《古文字初阶》,60页,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
    9周世荣:《略谈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载《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第2辑,1981年版。
    10中国社科院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研究》第2辑,138—147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1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马王堆帛书〈刑德〉乙篇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115—130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周世荣:《略谈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第2辑,载《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1980年版。
    2赵逵夫:《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发微》,《文献》1989年第4期;《马王堆汉墓出土〈相马经·大光破章故训传〉发微》,《江汉考古》1989年第3期。
    3周世荣:《马王堆汉墓中的人物图像及其民族特点初探》,载《文物研究》第2辑,黄山书社,1986年;《马王堆汉墓“神祇图”帛画》,载《考古》1990年第10期;李零:《马王堆汉墓“神祇图”应属辟兵图》,载《考古》1991年第10期;李家浩:《论〈太一避兵图〉》,载《国学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陈松长:《马王堆汉墓帛画“太一将行”图浅论》,载《美术史论》1992年第3期;《马王堆汉墓帛画“神祇图”辨正》,载《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胡文辉:《荆门“辟兵”戈考述》,载《学人》第7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饶宗颐:《图诗与辞赋:马王堆新出〈太一出行图〉私见》,载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陈松长:《帛书〈刑德〉乙本释文校读》,《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
    2陈松长:《帛书〈刑德〉丙篇试探》,《简帛研究》第3辑,242—247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3刊《文物》1974年第9期。
    4刊《考古》1975年第1期。
    5135—147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6后刊《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后再刊《简帛研究》第一辑,89—95页,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7刊《简帛研究》第1辑,96—107页,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8均刊饶宗颐主编:《华学》第一期,82—110页、111—121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版。
    9刊《简帛研究》第2辑,156—159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0载《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1刊《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2《简牍学研究》第2辑,51—61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
    13《简帛研究》第3辑,242—247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4陈松长:《帛书〈刑德〉略说》,载《简帛研究》第1辑,96—107页,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15载《文物》2000年第3期;本节所引陈松长论文,均收入氏著:《简帛研究文稿》,线装书局,2008年7月版。
    16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7作为“出土思想文物与文献研究丛书(四)”,由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4月出版。
    1作为马王堆出土文献译著丛书编集委员会编,由日本·东方书店,2007年出版。
    2马王堆帛书中的所谓反印文,即帛书在左右折叠时或加空帛为衬所印字迹的反水平镜像。此定义最早据陈剑:《简帛古书拼缀杂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演讲,2010年6月28日。
    32012年2月16日陈剑致董珊信,收入董珊:《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与道家“应物”学说》,载《文史》2012年第2辑“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部分,31—32页,中华书局,2012年5月1日版。
    4其主要内容为《五十二病方》。
    5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版。
    6作为马王堆出土文献译著丛书编集委员会编,由日本·东方书店,2007年出版。
    7载《文史》,2012年第2辑“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部分,41—84页,中华书局,2012年5月1日版。
    1《文史》2012年第2辑“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部分,85—102页,中华书局,2012年5月1日版。
    2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版。
    3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版。
    4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版。
    5讨论两幅地图的重要论文、论著有: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地图的整理》和《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整理简报》,载《文物》1976年第1期;谭其骧:《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栽《文物》1975年第2期;《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栽《文物》1975年第6期;詹立波:《马王堆汉墓出土守备图探讨》,载《文物》1976年第1期;朱桂昌:《关于帛书驻军图的几个问题》,载《考古》1976年第6期;白建钢:《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新考》、周世荣:《马王堆三号汉墓地形图古城邑的调查》,载《湖南考古辑刊》第2辑,1984年版;张修桂:《马王堆驻军图主区范围辨析与论证》,载《历史地理研究》(一),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马王堆出土地形图的若干历史地理问题探讨》,载《历史地理》第5辑,1986年版等。12012年2月16日陈剑致董珊信,收入董珊:《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与道家“应物”学说》,载《文史》2012年第2辑“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部分,31—32页,中华书局,2012年5月1日版。
    2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原刊《文物》2006年第6期(82—87页),图版见封三,后收入氏著:《简帛研究论稿》,349—360页,线装书局,2008年月版。
    4第五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2008年4月,安徽大学)论文,收入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421—428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此文又刊于《学灯(八)》,2008年10月31日,后经修订,改题作《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试解》,收入氏著:《楚地出土文献与先秦思想研究》,32—45页,台湾·书房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
    5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先秦文本与出土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8年12月27—28日。
    6载《文史》,2012年第2辑“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部分,31—40页,中华书局,2012年5月1日版。
    7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版。
    8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除三组盒1件出于一号殉葬坑和甑出于器物坑以外。
    2文物出版社,1988年8月版。
    3126—129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杨开勇:《谢家桥1号汉墓》一文作860件或865件,今依发掘简报所载数据。
    2188—198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版。
    3107—110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3月版。
    4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229页,齐鲁书社,1987年6月版。
    1墓群年代多为唐宋及近代。
    2《文物》1960年第3期(51—55页)。
    1《辉县发掘中的历史参考资料》,《新建设》1954年第3期:《辉县发掘报告》。
    2《文物》1963年第4期,12页图二八,战国弩机。又见《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8页图八,弩机臂复原图。
    3《湖南出土铜镜图录》图版62,36图,云纹地龙纹镜,1962年长沙容园墓864出土。
    4滕壬生:《弥足珍贵的张家山汉简》一文总结,在江陵张家山共发掘清理了M247、M249、M258、M327、M336五座西汉早期墓中,出土竹简近2366余枚
    5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6日本·朋友书店,2006年月版。
    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版。
    1载荆州博物馆:《荆州重要考古发现》,198—203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版。
    2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1—8页)一文未载竹简的具体数目;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江陵张家山汉简概述》(均载《文物》1985年1期,9—15页)记作一千多支,并均未提及形制(下同)。此处从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一书所载。
    3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350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4张家山汉简研读班:《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校读记》一文(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2002、2003》,177—19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提出:将第103简从第102与104这两支简当中抽出,同时将第102简与第104简连读;将第284简与第289简连读。
    1杨建:《西汉初期津关制度研究》(武汉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所附《〈津关令〉简释》所持论点,将第501简与第499简连读;将第509简与第508简连读;将第507简与第510、511简连读。
    2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江陵张家山汉简概述》一文原释作《奏书》;记作二百支。此处从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一书所载。
    3迄今已经陆续发表:苏意雯、苏俊鸿、苏玉惠、陈凤珠、林仓忆、黄清阳、叶吉海等:《〈算数书〉校勘》,载《HMP通讯》,2000年11月;洪万生:《〈算数书〉VS〈九章算术〉》,载《科学史通讯》第21期年;洪万生、林仓忆:《〈算数书〉部分题名的再校理》,载《HMP通讯》,2002年3月;彭浩:《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的“并租”与“启从(纵)”》,载《考古》,2002年第5期;邹大海:《出土〈算数书〉初探》,载《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年第7期;刘玉堂、刘金华:《江陵张家山汉简〈算数书释文〉辨析》,载《理论月刊》,2002年第1期。
    4载《东南文化》2002年第9期。
    1均载《文物》1985年1期,1—8页、9—15页。
    2图版载118—124页,释文注释载300—305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3石云子:《揭开张家山汉墓墓主之谜》,载《中国文物报》1994年4月10日第三版;黄展岳:《张家山汉墓不会是张苍墓》,载《中国文物报》1994年5月1日第三版。
    1202—203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2荆州博物馆:《荆州重要考古发现》,198—203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版。
    3参《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卷,202—203页;荆州博物馆:《荆州重要考古发现》,198—203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版。
    4滕文记作:3米,此处从简报说,下同。
    5滕文将此组数字记为墓底的长、宽、高的数据。
    1该文另含周家台M30秦墓及出土简牍资料。
    2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3该书并含萧家草场M26汉墓及所出土竹简。
    4其中多件器物上有烙印、刻划文字符号。
    1长江流域第二期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4年第6期。
    2郭维德:《试论江陵楚墓的特点》,载《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
    3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载《文物》1985年第1期。
    4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下册),文物出版社,1973年10月版。
    5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6年第10期。
    6陈振裕:《湖北西汉墓初析》,载《文博》1988年第2期;后收入氏着:《楚文化与漆器研究》,246—257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7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载《文物》1985年第1期。
    81—28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3月版。
    952—54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0汉墓发掘组:《湖北云梦西汉墓发掘简报》一文(24页)称此作“木方”。
    11此似暗合《三礼图》所谓:一行可尽着书于简,数行乃尽者书于方,方之数不容着书于策。
    1简报作30余座,今从报告所载。
    2简报作:M4、M5、M18等墓中还出土了一批竹简和木牍;报告则只公布了M6、M18出土有简牍。今从后者说。
    3其中,M6被归入该批墓葬的乙A类;M18则归入乙B类。
    4载荆州博物馆:《荆州重要考古发现》,176—187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版。
    5简报作:椁外长2.40米、宽1.46米。今从报告说。
    6啸东案:《发掘简报》刊布后,黄盛璋对编号排序提出意见6,整理者在正式报告中采纳黄说,将M18:35乙、M18:35丙的序号对调;参照学者讨论文章,整理者对材料也作了重新梳理,因此与原《发掘简告》解说亦多有不同处。
    7简报释作“小”;黄文改释作“名”,今从后者说。
    1简告载曰“较窄的长方形”。
    2报告作“上部稍宽”,显系笔误,今从简报所载。
    3棺室与头厢和边厢之间有门窗相通。
    4其中竹简53枚,总记作一个编号。
    1分井砖和铺地砖两种。
    21—13页,2005年5月印刷。
    3编号为:009、052、054、067、068、069、073、074、084、090、091、099和118等计13枚简影。
    4编号为009、052、054、067—069、073、084、090、091,097、099、105、108、116和118等计16枚简影。
    5413—431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4月版。
    6据《南越木简》一书载:宽为1.7至2.1厘米、厚为0.1至0.2厘米。
    7可参胡平生:《南越宫署出土简牍释文辩证》,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十一辑,4430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4月版。
    1胡平生:《南越宫署出土简牍释文辩证》,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十一辑,427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4月版。
    2计二十八宿圆盘、六壬栻盘和太乙九宫占盘,其旁还有一与三件栻盘关系密切的长方形漆盒。
    3该编号同于《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一书编号。含1、3、5、6、9等至86、93、139、142及附2:1、附2:2等。
    4《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一书“附部分”简编号少于此。
    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版。
    612—30页,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版。
    1515—54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2分载15—54页、63—132页、10—1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8月版。
    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4536—53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5该书系2004年5月,由阜阳市博物馆、阜阳市老年专家协会刊印。
    6《阜阳汉简简介》记作有300多个碎简片,此从《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儒家者言章题春秋事语章题及相关竹简》一书所载。
    7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之“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简牍”部分,536—53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胡平生:《阜阳汉简〈诗经〉简册形制及书写格式之蠡测》,载《阜阳汉简诗经研究》,90—9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版。
    2《阜阳汉简简介》记作近60篇,此从《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一书所载。
    3载《楚文化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
    4《阜阳汉简简介》一文,记此部分只存简170余片,今从胡平生:《阜阳汉简〈年表〉整理札记》一文之说,载《文物研究》第七期,392—402页,黄山书社,1991年版;后收入氏着《胡平生简牍文物论集》,294—312页,台北·兰台出版社,2000年3月版。
    5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修订本)》,28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1月第二版。
    1《阜阳汉简简介》一文,记作“仅存少量残简”。
    2载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四辑,12—30页,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版。
    3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之“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简牍”部分称: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双古堆简“天文历占”的所有内容。52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胡平生:《阜阳双古堆汉简数术书简论》一文,篇题作《汉初朔闰表》。
    2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之“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简牍”部分,称此部分作《相狗》,538—539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阜阳汉简简介》一文记作共50余条,《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记作:约200片,此据《〈万物〉略说》一文所载数据。
    4韩自强、韩朝:《阜阳出土的〈庄子·杂篇〉汉简》,10—1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8月版。
    1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之“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简牍”部分,536—53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阜阳汉简简介》一文记作“近百片”,此处系从《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之“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简牍”部分之记述。
    3此为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儒家者言章题春秋事语章题及相关竹简》(155页)所载数据,;胡平生:《阜阳双古堆汉简与〈孔子家语〉》一文记作:长26.4厘米、宽6.1厘米、厚0.2厘米。
    4《阜阳汉简简介》及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之“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简牍”部分均作46条;此从惟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儒家者言章题春秋事语章题及相关竹简》一书载数据。
    1《阜阳汉简简介》原记作“较完整的篇题20多条”;《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之“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简牍”部分记作“亦正、背两面书字,每面分上、中、下三栏,现存篇题约33条”;此处从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儒家者言章题春秋事语章题及相关竹简》一书载数据,184页。
    2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载《文物》1977年第1期。
    3白于蓝编著:《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篡·前言》8页,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
    4204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1其中一件大漆盘,稍小于长沙马王堆M1汉墓所出,其制作之精细实为罕见。
    2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秦汉初朔润表》,231页,齐鲁书社,1987年6月版。
    3陈垣:《二十史朔润表》,13页,中华书局,1962年7月版。
    4诸多徵引文献,如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447页,多误作2000年第6期。
    550—53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679—84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版。
    7惜该文未收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84—27页,东京·二玄社,2009年2月版。
    946—48页,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1分刊第37号69页、第38号70页、第39号71页、第40号72页、第41号73页,2004年9月7日至10月24日サソトリ—美术馆展览图录。
    2此据《简报》;郭伟民:《虎溪山一号汉墓葬制及出土竹简的初步研究》一文统计“约1000余枚,计3万字”。
    3据郭文:编号余800个。
    1象岗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目前为止,所发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年代最早的一座彩画石室墓。
    2全墓计发现4型,其中此处Ⅰ型31件、Ⅱ型8件。
    3其中编号H1、H2、H17三件,在肩部打印“长乐宫器”四字阳文篆文。
    4该印出土编号A42,出于棺中部组玉佩饰的大玉璧(A9)旁,方型,鱼钮,阴刻篆文“景巷令印”四字。通高1.8厘米,印台高0.6厘米、长宽2.4厘米。
    5该器上大下小,口部呈弧形,一面光素,另一面阴刻篆书“文帝九年/乐府工造”。此文分作两行,其下每件中间分别阴刻“第一”至“第八”。
    1该铜戈编号B25,器形近关中所出秦戈,内上刻铭文三行:王四年相邦〔张〕义□□□……。
    2由方形佩、璧、环、璜各一件组成。
    3虎节1件,其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车徒”五字。
    4乙Ⅰ型编号C263肩部打有“长乐宫器”印文。
    5此玉印印文作“帝印”,除此之外,还有绿松石、水晶和玛瑙等石质各一枚,均无文。
    6编号C130,约4385颗。
    7计7枚,随葬于墓主人身上,分作3组,每组3枚。其中约当胸位置,存1枚为“文帝行玺”金印,2枚玉印均无文字;第二组的位置在腹部,有“泰子”金印和玉印各1枚,另有1枚无字玉印;第三组的位置约在腹腿之间,有“赵”、“帝印”均玉印各1枚,另1枚系无字绿松石印,印文均为阴刻篆体。
    8与其同出土者尚有“赵蓝”象牙印和绿松石印、玉印、穿带玉印等3枚无字印,从出土位置而言,此4枚印均属右夫人所有。
    9此匜计2件,其腹下刻铭“蕃”、“容”及“二斗”。
    10印章1枚,覆斗钮,印文不可见。
    11此处原作“块”,与东侧室及西耳室所记“枚”不统一,故此处径改,啸东案。
    1鼎甲Ⅱ型—G54盖刻“蕃禺少内”,腹近口沿处刻“蕃禺少内容一斗大半”;G64盖刻“蕃禺少内”,腹近口沿处刻“蕃禺少内容二斗二升”;G66盖刻“蕃禺少内”,腹近口沿处刻“蕃少内一斗二升少半”;G53盖刻“蕃一斤九两少内”,腹近口沿处刻“蕃容一斗一升”。乙Ⅱ型①—G9盘口上刻“重廿八斤容六斗大半斗”;G33盘口有漆隶书“蕃禺□”;G36盘口刻“蕃三斗”;G55口沿内刻“少内蕃一斗一升”。乙Ⅲ型—G10口沿上刻“重十六斤容三斗容大半斗”。
    2灯有刻铭,其一作“重十三斤十一两”;另一作“重十三斤十二两”。
    3《西汉南越王墓·上》第一○章“出土文字资料汇考”之二二节记作“出于带盖铜提筒内”;此处从该书“第五章西耳室”部分所载。
    4封泥部分所述封泥匣存在状态,与报告中所记述封泥匣的状况似乎不符,待考,啸东案。
    1两件带字,通体墨色,底部刻划有隶书“司马”两字。
    2本文所有引统计数字,均据《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所载,《简报》最初统计为4942枚,啸东案。
    3《简报》只标出:整简每枚长27.6厘米、宽0.5至0.9厘米、厚0.1至0.2厘米一种尺寸。
    1原出土编号分别为:99、192、205、212、228、267、293、395、432、587、944、1042、1124、1238、1264、1325、1335、1349、1552、1570、1648、1610、2023、2472、2494、2504、2720、2734、3046、3101、3230、3420、3586计33枚。
    2其中909、915、916、917、918、920号简,均为两段残简缀合。
    1系裘锡圭、李家浩整理,该卷被总称作《佚书丛残》,啸东案。
    2含:《尧与善卷、许由》、《尧与牟城》、《禹》、《汤与务光、尹伊》、《文王与太公》、《成王与周公旦》、《齐桓公与管子》、《秦穆公与百里奚》、《晋文公与郭偃》、《楚庄王与孙叔敖》及《魏襄王与杜子》等11篇。
    3银雀山汉墓简牍的内容,整理者原拟分三辑出版,出版第一辑时,据罗福颐:《临沂汉简概述》及参与该简册整理者李均明介绍,未发表的《银雀山汉墓竹简》第二、三辑的内容只包括上述全部内容,大括号内所列内容除外。
    155—63、64—65、66—76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2原载《文物》1981年第5、6期;后收入氏著:《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1—33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版。
    3诸如陶器之仓,灶、甑、釜,以及漆器之耳杯、奁盒等,其形制、纹饰基本相同。
    4黄盛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及其在历史地理研究上的价值》一文曾推论此两墓可能是夫妻墓。
    5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版。
    6原简报为此三枚木牍所编出土编号顺序分别为:3号牍、2号牍和1号牍,啸东案。
    1原简报作“遣策”,此处据全文统一。
    2原简报均记作“块”,今本论文统一记作“枚”。
    3黄盛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及其在历史地理研究上的价值》(73页)一文将此两字释作“建轂”;而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至第四章、第四节(332页)释作“逯□”。
    4骈宇骞编著:《银雀山汉简文字编》,353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7月版。
    5骈宇骞编著:《银雀山汉简文字编》,106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7月版。
    6其中弘一:《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初探》一文,计为172枚。
    7黄盛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及其在历史地理研究上的价值》一文,将六枚木牍牍文分作三类:1、2号牍是契约;3、4、5号牍是账册;6号牍是遣册。载《文物》1974年第6期(66—77页)。
    8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释文,计有黄盛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及其在历史地理研究上的价值》(以下简称黄文),载《文物》1974年第6期(66—77页);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以下简称裘文),载《文物》1974年第7期(49—62页)两种。此处以后者为底本,参以黄文,笔者个人意见,均加按语标出。
    1黄文据八号墓遣册例,以为“卑﹦”,非重文,皆表“卑虒”,其说可从。
    2该字下似有“糸”旁,下同。
    3黄文以为“柯”字,即“槌”,可证该墓随葬品中之木棰3,其说可从。
    4原简报给此牍编号作6号牍,此据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一文的编号。
    5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载《文物》1974年第7期(49—62页)。该文对此墓出土的六枚木牍重新作了编号,啸东案。
    6该笔长24.9厘米,笔杆竹质,笔头尚存墨迹,出土时置于镂孔竹笔筒内。
    7据悉此次活动带队之一为姚公孝遂先生,M167遣册的主要考释工作亦由姚公所作。
    8原载《文物》1981年第5、6期;后收入氏著:《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1—33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版。
    178—82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2江汉地区其它汉初墓葬遣册,多置于椁内,而此遣册则被置于距椁顶25厘米的清灰泥中。
    3其发掘简报载《文物》1974年6期。
    1原载《文物》1981年第5、6期;后收入氏著:《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1—33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版。
    277—82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3167—175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版。
    4简报作:长4.29米,宽3.14米,高1.53米。今从《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所刊《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一文所载数据。
    5其内有男尸一具,保存完整。
    1《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一文释作“驺”,此从发掘简报释。
    2发掘简报释作“駵”。
    3载《文物》1974年第6期。
    4载《文物》1974年第7期。
    5载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9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1月版。
    6酱后,当即酱色的漆卮。
    1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4年第6期。
    2陈久金、陈美东:《临沂出土汉初古历初探》,载《文物》1974年第3期。
    3后收入氏著:《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1—33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版。
    42010年11月,笔者曾将此部分遗稿出示来京开会的吴振武老师,先生当即指出,此三页手稿系李家浩先生手迹。
    5俞伟超:《古史分期问题的考古学观察》一文将此简文编号记作9号,此处从李家浩手稿所记载,啸东案。
    1俞伟超:《古史分期问题的考古学观察》一文将此释作“轺”,此处从李家浩手稿所记载,啸东案。
    2其中,部分耳杯底部阴刻有“任午”、“任”、“任二”等隶书字样。
    364—70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4文物出版社,2006年6月版。
    5张昌平文记作34厘米;此处从正式发掘报告,下同。
    6张文记作0.7至0.9厘米。
    7张文记作0.1厘米。
    1《文物天地》1991年第4期;后收入氏着:《简帛佚籍与学术史》,145—150页,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考古队:《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3—38页,文物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版。
    1杨开勇、朱江松执笔。
    2209—212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版。
    3另有彭浩:《读松柏出土的西汉木牍(一)》、胡平生:《松柏汉简“令九丙”释解》及曹旅宁:《新出松柏汉简“令丙第九”试释》,以上均首发于简帛网2009年3月31日、4月4日及4月12日;李松儒:《〈孝文十年献枇杷令〉释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3月27日;凡国栋:《秦汉出土法律文献所见“令”的编序问题》,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160—168页,中华书局,2011年7月版)。
    4原简报作“令”,似不确,此系笔者重拟。
    5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一文所附图十四之《律令杂抄》,载《文物》2009年第3期(87页)。
    6其中,漆圆盘1件(出土编号M1:24)。残。敞口,平底。器表、内腹壁上部髹黑漆。外底有一针刻“周”字。口径28.4厘米、高2.9厘米。
    7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134—135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经用仪器测量,现存井口的海拔高度为35.8米,井底为33.40米。
    293—100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5月版。
    3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57—64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牍社,2005年11月版。425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5此出从宋少华:《长沙出土的简牍及其相关考察》一文(256页)所载数量;长沙简牍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组(执笔宋少华、金平):《2003年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重大考古发现》一文(60页)记作“约为三四千枚”;《200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一文则作“J8出土的竹简约有万余枚”。
    6此出从宋少华:《长沙出土的简牍及其相关考察》一文(256页)所记述;长沙简牍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组(执笔宋少华、金平):《2003年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重大考古发现》一文(60页)记作“形制分为三种:其一,长46厘米,宽1.8至2.1厘米,两行文书;其二,长23厘米,宽1.8至2.1厘米,两行文书;其三,长23厘米,宽0.8至0.9厘米,单行文书;另还出土少量封检。”。
    1如临沂银雀山西汉简简文,就记有相当于西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的历日材料。
    2《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中华书局点校本(858页)表作“康王”,《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4、27页)作“戴王”,此处整理者应从《史记》之说。
    3《2003年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重大考古发现》(62页)一文载“私文书仅见一枚”;此处从宋少华:《长沙出土的简牍及其相关考察》(257页)一文所载。
    4此从《200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一文之说;而《2003年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重大考古发现》一文,则记作“目前所见走马楼西汉简的年代为:公元前125至前120年”。
    5因此该批简的编号系据起取、拍照顺序而定,啸东案。
    6《工作简报》记作“整简1600余枚”;今从《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载。
    7《工作简报》总结作“却绝无儒家经典”;《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在“其它子书”一节总结出含《管子》类文献,似应该此说,笔者按。
    1原《工作简报》载此长度的竹简只有“典籍”一类,现据整个文献实况改,笔者按。
    2《工作简报》记作“长30至32厘米”,今从《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载。
    3朱凤瀚、韩巍、陈侃理执笔。
    4其中包括朱凤瀚《北大汉简〈苍颉篇〉概述》(57—63页)、赵化成:《北大藏西汉竹书〈赵正书〉简说》(64—66页)、韩巍:《北大汉简〈老子〉简介》(67—70页)、阎步克:《北大竹书〈周驯〉简介》(71—74页)、何晋:《北大汉简〈妄稽〉简述》(75—77页)、傅刚、邵永海:《北大藏汉简〈反淫〉简说》(78—79页)、李零:《北大汉简中的数术书》(80—83页)、陈苏镇:《北大汉简中的〈雨书〉》(84—85、77页)、陈侃理:《北大汉简数术类〈六博〉、〈荆决〉等篇略述》(86—87、83页)、李家浩、杨泽生:《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简介》(88—89页)及胡东坡、张琼、王恺《北大西汉竹简的科技分析》(90—93页)等十篇。
    5其中《苍颉篇》含简号2469、2396、2148、1583;《老子》含2311、1981、1989;《赵正书》含2376、2372、2172;《周驯》含3874、3819、3910;《妄稽》含1903、1936;《反淫》含1875、1599、3883、5056;《雨书》含2022、2411;《荆决》含2427、2594、2439;《医书》含2978、2664、2600、2870等)及《赵正书》、《老子上经》、《老子下经》、《周驯》、《妄稽》、《反淫》、《日约》、《日忌第一》、《节》、《揕(堪)舆第一》、《荆决》及《雨书》等12个篇题局部,该刊封三亦刊出“六博”、“日书”等两篇题局部及《日书》中的占产子图、日廷图部分。
    6未标简号,而以篇题分类,完全同于《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刊数量。
    7而阜阳汉简《仓颉篇》存541字;甘肃永昌水泉子M5出土《仓颉篇》存字约1000个。据《工作简报》记作“70余枚,完整字约1230个”;《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记作“现存86枚,保存约1300多字”;今均从同刊之朱凤瀚:《北大汉简〈苍颉篇〉概述》一文所载。
    1《工作简报》记作“50余枚”;今从《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载。
    2最初简介记作“220余枚”;《工作简报》记作“完整简218枚”;今从《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载。
    3篇末自注字数略少于实际字数,系未将重文计算在内。
    4《工作简报》记作“存有200余枚竹简,近4800字”;今从《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载。
    5整理者称“周昭文公见于先秦文献,是战国中期的东周国君,恭太子则是西周君武公的太子。这篇文献有可能是编着于战国晚期、用来对贵族子弟进行政治教育的教材。”
    6《工作简报》记作“有110余枚竹简,近3000余字”;今从《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载。
    7《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将上节“其它子书”与此节合在一起介绍,并记“存简约31枚”;原《工作简报》中则将与银雀山汉简“地典”相类之一段,置于“兵书类”,而未提到同“与银雀山汉简中《人君不善之应》相类”这段文献;而《概说》一文则只提到与“《人君不善之应》相类”一段,似均不确,笔者按。
    1《工作简报》记为“存简近1300枚,缀合后整简接近700枚”;今从《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载。
    2《日书》直接作为篇题,目下只有其一睡虎地秦简《日书》乙种,其二是孔家坡汉简《日书》,此系第三次。
    3《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对“数术类”及“方技类医书”存简数的统计,与同文所刊“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分类一览表”、及后附各篇简介文字所记述的同一事实,亦多有相抵牾处,啸东案。
    4《工作简报》记作“椹”;今从《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载。
    5《工作简报》记作““计存700余枚竹简,其中完整简530枚”;而《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则记作“约存710多枚竹简”;今从同刊同期《文物》之李家浩、杨泽生:《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简介》一文所记。
    6《工作简报》将此篇题定作“汉赋”,归为“诗赋类”,“现存竹简50余枚”。现据《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揭内容,重新整理、分类。
    1竹书《日书》类文献中的历忌表和《雨书》的月份叙述顺序,均从正月开始,而不是以十月为岁首。因之此部分书的抄写年代上限应为太初改历(公元前104年),即属于武帝后期或稍晚的抄本。
    2此为《工作简报》之结论。
    3此从《文物》2011年第6期《概说》一文所载。
    1参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1月版。
    2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金雀山周氏墓群发掘简报》,载《文物》1984年第11期。
    3参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座汉代墓葬》,载《文物》1989年第1期。
    4含M10、M11、M12、M15等四座墓。
    5砚盒木胎,盒盖与盒身各长21.5厘米、宽7.4厘米、厚0.9厘米。盒盖里外髹赭漆,外面用朱红、土黄、深灰三色漆画出云兽纹,再以黑漆勾出云兽线条,计有虎、熊、鹿、羊等六兽。盒身里外也髹赭漆,里面有石板砚一块,长16厘米、宽6厘米、厚0.2厘米。方形凹槽内置研磨石,石长宽各2.5厘米、厚0.2厘米,胶合在一块长宽各2.5厘米、厚1.1厘米的坛形木块上。放置时,木块向上,研磨石向下,捏住木块,可以将研磨石压在石板砚上研墨。出土时,盒内尚残留粒状黑墨,石板砚上也留有墨迹。盒外底部绘有与盖表面相同的图案。
    1通体饰绳纹(包括底部)。腹上部刻有“巨丘”两字。高38.5厘米、口径18.9厘米、腹径40厘米、底径13厘米。
    2该竹笔杆实心无皮,末梢斜削。直径0.6、长23.8厘米。一端有孔,插入笔毛,毛长1厘米,上有黑墨残渣。全长24.8厘米。
    3该墓与它北面的木匠坟、南面的大坟头、东南方向的龙岗、珍珠坡等墓地位置相毗邻,墓葬的时代及特征相近,合称云梦城郊墓群。
    4石砚为灰白色砂岩,直径12.5至13.5厘米,厚约2.5厘米;研墨石为灰白色细砂岩,高2.3厘米,研磨面直径2.6至3.3厘米。
    1均未附出土编号。另附“法律”类简局部简影六枚,啸东案。
    2102—106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3月版。
    337—41页、42—45页,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4190—19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1据整理者:《湖北云梦睡虎地M77发掘简报》一文介绍,其中N组共52枚,仅1号和52号为牍,余皆为简。改组系简、牍混编,此处系将该组全部归入牍部分。
    2云梦县文物工作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汉墓发掘简报》,载《考古》1981年第1期。
    3黄冈市博物馆等:《罗州城与汉墓》,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云梦西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3年第9期。
    5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4年第6期;纪南城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5年第9期。
    6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宜黄公路荆州段田野考古报告之一》,237—249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7云梦县文物工作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汉墓发掘简报》,载《考古》1981年第1期。
    8原文均作“策”。
    9墓主头骨下发现一小金块。
    1大部分木构件如立柱、压边枋、门柱、门扇上都有朱漆书写的隶书题记,载明其名称、位置、编号、尺度等。
    2213页,南京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3尤振尧:《江苏汉代诸候王国、侯国的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价值(上)》,载《南京博物院建院60周年纪念文集》,1992年版。
    4176—177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8月版。
    1木牍编号分别作M19:40—1A、B;M19:40—5;M19:40—10A、B;M19:40—15A、B;M19:40—18;M19:40—20;M19:40—14;M19:40—13;M19:40—2和M19:40—12A、B等计10枚(14个编号)。
    2(二○○六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学国际论坛论文专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3刊《光明日报·史学》2007年6月15日第9版。
    4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2006年12月1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88.该文经删改后,改题作《天长汉墓所见书信牍管窥》,载《简帛》第3辑,261—2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5后收入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集》,465—471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走马楼简牍整理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文物出版社,1999年月版;走马楼简牍整理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文物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简报未载书信牍的具体数量,此据安徽省天长市博物馆杨以平、乔国荣:《天长西汉木牍述略》一文。
    1此牍文系仅安徽省天长市博物馆杨以平、乔国荣:《天长西汉木牍述略》一文公布,无附简影,啸东案。
    2王贵元:《安徽天长汉墓木牍初探》一文将其分作“书信”类,误;此处从安徽省天长市博物馆杨以平、乔国荣:《天长西汉木牍述略》一文说。
    3由图版观之,此牍已全断,而安徽省天长市博物馆杨以平、乔国荣:《天长西汉木牍述略》一文用符号作□,似不宜。今从王贵元:《安徽天长汉墓木牍初探》一文所记。另,第二、三行起首字前似均应加□,简报中均未见。
    4此三字,据安徽省博物馆、天长市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天长纪庄汉墓整理小组释文作“铁官丞”。
    1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10月版。
    2此牍文系仅安徽省天长市博物馆杨以平、乔国荣:《天长西汉木牍述略》一文公布,无附简影,啸东案。
    3此17号牍文系由安徽省天长市博物馆杨以平、乔国荣:《天长西汉木牍述略》一文最先公布。此处释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成立的天长纪庄汉墓木牍整理小组在前文基础上修订而成。
    4此行“岁”字前,明显尚有一字,而安徽省天长市博物馆杨以平、乔国荣:《天长西汉木牍述略》一文未标出,啸东案。
    5邬文铃:《天长纪庄汉墓墓主人姓名试探》,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二○○九》(1—1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此文亦不能确定“名或字为孟”。
    6此镜系西汉中期的标准器,该镜乳丁较少(四枚)且高,是刚出现时的特征。
    7天长市政协网站,http://www.tcszx.gov.cn/htm1/2007/4-29/2007_03_23_21_55_22_884.snfox。
    1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网2006年12月1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88.
    2刊《光明日报·史学》2007年6月15日第9版。
    3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二○○九》,1—1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4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二○一○》,76—8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5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已使用这种墓葬。
    6按《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
    1简报误释作“王印奉世”,啸东案。
    2简报误释作“王印少孙”,两印中“王印”部分为朱文,啸东案。
    3100—103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4简报原作“签牌”,啸东案。
    5简报原误作“木觚”,显然不确。
    1简报原命名作“日记牍”。
    2简报原作“日记牍”,但牍文并非逐日记述,称作“日记牍”显然不确,啸东案。
    3简报误记作“自右至右左”,啸东案。
    4简报亦误记作“自右至右左”,啸东案。
    5简报原命名作“文告牍”,此处从刘昭瑞:《记两件出土的刑狱木牍》,载《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440—443
    页(中华书局,2002年月7版)。
    6简报将重复符号释作“:”,不确,啸东案。
    7黄盛璋:《邗江胡场汉墓所谓〈文告牍〉与〈告地策〉之谜》,载《文博》1992年第期(—页)。
    8“居女”,应读为“粔籹”,亦见于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觚笋”亦见于下节平山养殖场汉墓签牌,或为葫芦、竹笋一类物品。
    9原简报将此命名作“木觚”,显然不确,啸东案。
    1整理者作“前71年”,啸东案。
    2此说参陈直:《关于“江陵丞”告地下书》,载《文物》,1977年第12期。
    3其中,漆书铭器盖一件(编号1:383)。呈圆饼形,盖面髹朱漆,余均黑漆。“周氏”二字铭漆书于朱漆上。直径7、厚1厘米。
    1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后收入氏著:《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117—124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版。
    2扬州博物馆等:《扬州邗江县胡场汉墓》,《文物》1980年3期。
    3南京博物院等:《海州西汉霍贺墓清理简报》,《考古》1974年3月。
    4定县位于冀中平原的西部,古称中山之地,汉代沿其故名,封子弟于此为中山国。
    5其中两辆为四马车,一辆为三马车,下余二马。据汉代车马制度,对照此墓所出车马饰,可知原车应是刘姓诸侯王所乘之车,其偶车也是按刘姓诸侯王所乘车制做成。
    6在墓主头部上下左右各置昭明铜镜一件;头顶部有铁削两件,头两侧各放银扣贴金箔饰漆奁一件;左侧有铁剑和玉具铁剑各一件、五铢钱千枚;右侧有石板砚和研磨器各一件、环首书刀三件、蟠螭纹柄铜剑一件、玉璧一件、玉瑗一件、璧料六件、金饼四十块、掐丝贴花镶琉璃面大小马蹄金各两件;掐丝贴花镶琉璃面麟趾金脚的左侧,放银扣贴金箔七子漆奁一件;脚下置铜弩机一件;颔下有系璧一件;两肩各有玉佩一件;两臂各挟玉璧一件;在后中室的南部两侧各置一盏铜灯,中部有一铜足方形石案,案上四角各放一错银镶松石铜羊,并放有银扣漆耳杯、盘;在地上凌乱放置的有铜勺一件、铁削一件、铁剑四件、玉珌一件,玉王遂二件。
    7其中,9号简内容为《论语》;1—8号简内容为《儒家者言》;10号简内容为《保傅传》;15号简内容为《太公》;11号简内容为《文子》;12号简内容为《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
    844—50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编号含2482(系两支残简缀合)、2360、2219、2205、0937、2242、0796、2242、1172十0802、2419(系三支残简缀合)、2647、2210、2219、2255、2215、0567、2243、0837、2442等计20个。
    2含1798、1551、1615、1686、1504、1509、2002、1700、1603、1644、1630等计11个编号。
    3含2334、0927、2343、2224、2348、2264、2228、0807、1177、2203、2328、1016、0878、2257、1175、2223、0876、0928、0763、0972计20个编号。
    4此23章均可在先秦和西汉十余种著作中找到和它部分相同或类似的记载。
    1《简介》一文则载“已整理出与今本相同的文字六章,部分或系佚文”。
    2此部分内容为《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所未载,此据《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一书“前言”所载。
    3107—113页,周天游主编,三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4391—404页,台湾·兰台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身.
    2未央宫是刘邦生前作为正式皇宫修筑的。高祖死后,刘盈即位,始以未央宫为皇宫,终西汉一代未改其制。
    3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版。
    4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1程志娟:《尹湾汉墓简牍反映汉代葬俗中的几个问题》,载《尹湾汉墓简牍综论》,200—203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1蔡万进:《尹湾汉墓简牍论考》,154—159页,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版。
    2啸东案:另有1支无字简,亦属宽简。
    3刘乐贤:《尹湾汉墓出土数术文献初探》,载《尹湾汉墓简牍综论》,175—186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4裘锡圭:《〈神乌傅(赋)〉初探》,载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综论》,1—7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1104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2李洪甫:《江苏连云港市花果山出土的汉代简牍》一文,又称西汉侍其墓与霍贺墓,均作“海州小礁山猴顶”,载《考古》1982年第5期(480页)。
    3此五件小漆盘中,26号底部刻有“尚里朱公□”字样。
    494—95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5简报作木方、遣册。
    6《散见简牍合辑》一书释此字作此,似不确。细核摹本,此字当释作“湅”,啸东案。
    7《散见简牍合辑》一书未释此字,啸东案。
    8《散见简牍合辑》一书未释此字,啸东案。
    1《散见简牍合辑》一书未释此字,啸东案。
    2《散见简牍合辑》一书释此字作“出”字,显误,啸东案。
    3《散见简牍合辑》一书释此字作“从衣,从生(无中间一竖)”字,显误,啸东案。
    4“穿上一横”和“传下半星”系西汉五铢钱常见的标记。
    5自南至北依次为一至三号棺。
    6其骨架保存完整。
    7其中三号棺内女尸保存完整。
    8标本M1:62为“精白镜”,出自4号棺,圆形,半球形钮镜背饰连弧纹,外周有一圈铭文“洁精白而事君,怨欢之弇明,伋去锡之流,恐疏日忘,怀美之穷,承愿可,莫之景,毋绝”
    9简报将竹笥归入此类,显系笔误,因此此处不含竹笥数量,笔者案。
    10计1件,出自2号棺,已残。
    11计1件,出自2号棺,已残。
    12均为汉代五铢,4具棺内皆有出土。
    1按汉制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贵族、官员才能享受此。
    2相当于《洛阳烧沟汉墓》中的第一型、第二型,不见新莽时期汉墓的钱币,参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3弘农郡,武帝元鼎四年置(《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4该称谓止于西汉末,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其长官不再称太守而称尹(《后汉书·志第十九》之郡国一《河南尹》条)。
    5东汉初即废除了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
    6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尤振尧等:《江苏新海连市石器时代遗址勘察记》,载《考古》1961年第6期。
    1包括搜集的北椁室五件木桶。
    2耳杯计17件,木胎。其中椭圆形,半月形耳,圆唇,小半底。大式12件,小式5件,内朱表黑。其中一件内墨书“”二字,长12.8厘米、宽11.1厘米、高4厘米。
    3铭文作:“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字篆书。
    4周锦屏:《连云港市唐庄高高顶汉墓发掘报告》一文称其作“木方”、“衣物劵或遣册”,现予以统一,啸东案。
    5南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西汉侍其墓》,载《考古》1975年3期。
    6南京博物院尤振尧等:《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庄木椁墓》,载《考古》1963年第6期。
    7南京博物院等:《海州西汉霍贺墓清理简报》,载《考古》1974年第3期。
    8南京博物院尤振尧等:《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庄木椁墓》,载《考古》1963年第6期。
    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载《考古》,1960年第9期。
    10黄石崖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南8公里,南距二涧村新石器时代至汉遗址300米。
    11长19厘米、宽6.8厘米,砚盒上下各一半,内装石板1块,石拭1件。
    1直径为2.5厘米、2.55厘米两种,五铢钱文的“金”字上部作三角形,“朱”字为方折,“五”字相交两笔有斜直和弯曲两种。以标记可分为三式,穿上一横30枚;穿下一横1枚,穿下半星30枚,无标记的53枚。
    2嵌于竹管内。笔残长22厘米,杆为木质,锋为兔毫,锋嵌入竹杆底端,后以细线缠绕。
    317—2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版。
    4386-389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5此牍正、背两面,多被误解成两枚牍,其《简报》及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46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5枚牍形制一致”,此牍为“正、反两面书写”之两事实,系由原整理者石雪万先生电话告知笔者,啸东案。
    1该字或应作重复号,系整理者误释,啸东案。
    2石雪万:《西郭宝墓出土木谒及其释义再探》,载《简帛研究》第2辑,386-389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3南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西汉侍其墓》,载《考古》1975年第3期。
    4周锦屏:《连云港市唐庄高高顶汉墓发掘报告》,载《东南文化》1995年第4期。
    5139-143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6李洪甫:《江苏连云港市花果山出土的汉代简牍》一文称作“木方”,此处统一作木牍,啸东案。
    1据简报载:方形,拱形钮,系私印。边宽1.5厘米,台厚0.8厘米,纽宽0.9厘米、高0.7厘米。
    2属洛阳烧沟一二型。
    3简报所公布简影之简号分别作:1、2、5、6、11、17、21、27、37、42、44、46、56、63、68、73、97、98、105、106、114、123、140、144、150、151、157、172、180、218、232、243、256、339、340、343、344、348、349、351、354、356、358、359、361、362、372、375、377、379、380。
    4《考古》编辑部编,293—3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3月版。
    531—43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6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7此系据简报所载;正式发掘报告《上孙家寨汉晋墓》一书则直接依据陈公柔、徐元邦、曹延尊、格桑本:《青海大通马良墓出土汉简的整理与研究》一所作,缀合作240余枚个编号,均未作改动。
    8此系据《上孙家寨汉晋墓》一书第三章第一○节《木简》(186—194页)所载。
    9朱国炤:《上孙家寨木简初探》,载《文物》1981年2期(27页)。
    10李零:《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汉简小议》,载《考古》1983年第6期。
    11陈公柔、徐元邦、曹延尊、格桑本:《青海大通马良墓出土汉简的整理与研究》,载《考古学集刊》第5期。
    1石类包括琥珀、玛瑙、琉璃、水晶。
    295—97页、124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
    3整理者称其为“木札”。
    4《胡平生简牍文物论集》,台北·兰台出版社,2000年3月版。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中国田野考古学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二号,97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
    6正式发掘报告称为“封泥匣”。
    788—91页、124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中国田野考古学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二号,124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
    2仪征市博物馆编:《仪征出土文物集萃》一书将发掘时间记作1985年;李均明、何双全编:《散见简牍合辑》一书则记作1984年出土。
    3105—108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4载《文物》1988年第10期(79—81页及28页)。
    5载《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2期(84—92、83页)。
    6载《文物》1992年第9期(62—65页)。
    7载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49—457页,中华书局,2005年12月版。
    8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版。
    9此处沿用简报旧称,本文改称作“遣册”。
    10该牍系正、背两面书写,此书只刊出正面部分。
    1仪征市博物馆编:《仪征出土文物集萃》一书将长度记作:20至22厘米。
    2仪征市博物馆编:《仪征出土文物集萃》一书记作:约270字左右。
    3现有简序及释文,系按简报排列,其它新说以注解形式标后,啸东案。
    4此字李解民一文释作“昃”;陈雍:《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先令券书〉补释》一文释作“今”。
    5此字李解民一文释作“疾”;陈雍:《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先令券书〉补释》一文释作“”。
    6李解民一文及陈雍一文均释作“”。
    7此字明显应为“仙君”的重复,简报似误,啸东案。
    8陈雍:《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先令券书〉补释》一文释作“孤乘”。
    9该墓整理者王勤金等及陈平、陈雍等的考证,为解读《先令券书》简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解民则在上述的基础上对简册的排次作了重新调整,将《简报》编号的16号简,编为8号,接在7号简下,将全部简文分为两个部分,1—8简为第一个部分,即《先令券书》;9—16简为第二个部分(其实《简报》的排次,券书也分两个层次)。
    10依简报所载该简摹本所示,前一字显为“仓”,简报所释“苍”显系手民所误;后一字或作,啸东案。
    11此简报整理者已将该释文前标出〔女?〕,啸东案。
    12胡平生等《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一书作“船”,核其摹本:此字显系船字异写,今从其说。
    1胡平生等《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一书作“枚”,核其摹本,今从其说。
    2胡平生等《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一书作“襦”,核其摹本,今从其说。
    3简报原作“木牍衣物券”。
    4仪征市博物馆编:《仪征出土文物集萃》一书将长度记作:长23.2厘米、宽2.9厘米。
    5依简报所载摹本所示,此字应为“缥”,啸东案。
    6依简报所载摹本所示,此字应为“绮”,啸东案。
    7依简报所载摹本所示,此字应为“綍”,啸东案。
    8据其形制,原整理者将其定名为“木觚”,似不确,啸东案。
    9发掘简报原记作“木札”。
    125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李均明先生对该条文献整理多有指导。
    2载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316—326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月版。
    3收入氏著:《双玉兰堂文集》上册,1—2页,台湾·兰台出版社,2000年3月版。
    4甘肃考古文化丛书,75—79页,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版。
    5此处为简报数据,宋少华、李鄂权一文作:长7.48米、宽5.8米、高2.68米,下同。
    1宋少华、李鄂权一文记作:长3.5米、宽2.7米、高2.2米。
    2此处从简报数据,陈建明主编:《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陈列》一书及陈松长:《湖南简帛的出土与研究》一文,均载计有2000余件,而宋少华、李鄂权一文称有5000件。
    3耳杯计2500余件。皆为木胎,曲腹、平底,外髹黑漆,内髹红漆。依其纹饰可分为4型。其中Ⅱ型和Ⅲ型外底,多锥刻“渔阳”二字。
    4盂计125件,可分为2型,其中Ⅰ型底部锥刻“渔阳”二字。
    5系球形十八面体。通体髹黑漆,阴刻篆文,内填朱漆。每面分别阴刻“一”至“十六”字,剩余两面的一面刻“酒来”,相对一面刻“”字。直径5.2厘米。
    6484—489页,文物出版社出版,2002年5月版。
    7载《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9卷(2005年第5期);后收入氏著:《简帛研究文稿》·岳麓书院学术文库·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研究系列,443—456页,线装书局,2008年7月版。
    8系由湖南省博物馆自印,35—37页。
    9132—133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1025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25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2简报未载封检形制。此据宋少华:《长沙出土的简牍及相关考察》,载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二○○六》,25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3此处从简报数据,陈建明主编:《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陈列》一书记作:长10.6厘米、宽5厘米;《长沙馆藏文物精华·简牍》一书记作:长17厘米、宽5厘米、厚0.1厘米。
    4此处从简报数据,陈建明主编:《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陈列》一书记作:长9.8厘米、宽6.4厘米;《长沙馆藏文物精华·简牍》一书记作:长9.7厘米、宽6.2厘米、厚0.1厘米。
    5此处从简报数据,陈建明主编:《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陈列》一书记作:长4.7厘米、宽3厘米、厚0.7厘米;宋少华文记作:长5厘米、宽3厘米,厚度未载。
    6长沙文化局文物组:《长沙咸嘉湖西汉曹墓》,载《文物》1979年第3期。
    7湖南省博物馆:《长沙象鼻嘴一号汉墓》,载《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1黄展岳:《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墓主推考》,载《先秦两汉考古论丛》,第54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下卷,文物出版社,1973年10月版;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化市文物处、沅陵县博物馆:《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2003年第1期。
    4《汉书》卷十三《异姓诸候王表第一》,另见《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第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
    5李洪甫:《江苏连云港市花果山出土的汉代简牍》一文,又称西汉侍其墓与霍贺墓,均作“海州小礁山猴顶”,载《考古》1982年第5期(480页)。
    6《简报》称其为“木方”。
    7《日照海曲汉代墓地考古的主要收获》一文记作:这次发掘共清理墓葬90座,分为4个区域,其中1、2、3区墓葬有封土。砖室墓17座,其余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此处从发掘简报说。
    1《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一文记作:深7.5米,此处从发掘简报说。
    2《日照海曲汉代墓地考古的主要收获》一文释作“公孙昌”(吕?)三字。
    375—80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49—59页,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5《日照海曲简〈汉武帝后元二年视日〉研究》一文,记作38枚,亦与该文后所附释文39条相悖,显系误植。此处从发掘简报说,啸东案。
    1此类文献命名多据罗振玉据《汉书·艺文志》,为敦煌汉简此部分文献定名作“历谱”。近世法国学者马克提出质疑,后邓文宽:《出土秦汉简牍“历日”正名》,载《文物》2003年第4期;李零:《视日、日书和叶书》,载《文物》2008年第12期;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简介》将类似文献定名作《日志》,载《文物》2009年第3期。
    2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2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3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禹贡》记其为西戎地,秦穆公时属小月氏,汉初匈奴破月氏,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置武威、酒泉两郡,河西入西汉版图。
    1121—124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3月版。
    2其中2枚,同《文物》所刊编号11、13者;1枚同《出土文献》第九辑所刊暂编号016者,啸东案。
    3本文中所引两帧图版,机选自此该刊封二、封三,啸东案。460—75页,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5其中暂编号009、007、021、006四简,同于《文物》所刊编号2、3、4、8者,啸东案。
    6张存良、吴荭:《水泉子汉简初识》一文,则称出于棺内,此处从简报说。
    7约合汉尺八寸,与武威磨咀子汉墓(M6)所出日书简长度相仿,是秦汉时期普通书籍简和童蒙读物简的通行长度。《仪礼》孔颖达《疏》引郑玄注《论语序》曰:“《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长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分居一又谦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1076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汉志》将《论语》、《孝经》和小学十家归在六艺之略,作为经书的附庸,正可见八寸简在当时确为童蒙读物之通行长度,也足证王国维:《简牍检署考》“以策之大小为书之尊卑”。(胡平生、马月华:《简牍检署考校注》,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之说。
    8《蠡测》一文则称:约140枚(段),现存字数约1000字;此处从简报说。
    1《汉书·艺文志》,转引自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94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
    2其中封三,指《文物》2009年第10期封三所附图版。
    1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孙家寨汉晋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月版。
    3蒲朝绂:《兰州汉代墓葬》,载《西北史地》1992年第2期。
    4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古浪峡黑松驿董家台汉代木椁墓清理概况》,载《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7期。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山县东旱坪战国秦汉墓葬》,载《考古》2003年第6期。
    1李洪甫一文多将此批出土物称作“简牍”;据该文所附简影及摹本,似乎均无简类形制,张廷皓:《江苏连云港市出土的汉代法律版牍考述》一文提出称作“版牍”,似亦不宜。因此本文迳称为牍,其前另加其质地,如竹牍等,啸东案。
    296—99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3其中还有一些是出土现场可识,后因运送、处理时损坏,摹写时已不可识者。
    1《考古》1982年第5期(480页)。
    2简报作“衣物券”今统一该称,啸东案。
    3计2件,一件底内花纹用飞廉组成,底外有隶书“上林”两字,另一件以熊为主体者,底内、外中部均用隶书“大官”,底内边缘亦用隶书“上林”两字。
    4多垫置于中馆之下,1枚为磨郭五铢。
    1旱滩坡是一处较大的墓群,目前,已露出墓道的汉墓就有六、七座。
    2文物出版社,1975年10月版。
    1根据对古井形制及出土文物的分析,初步推断战国时期古井6座,汉代古井17座,魏晋古井4座,唐宋古井3座,明清古井6座。
    2189—190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25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4宋少华、黄朴华:《长沙市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一文初称作“片”。
    5宋少华:《长沙出土的简牍及其相关考察》一文,将此年记作“公元105年”,似不确,啸东案。
    1均见史语所专刊之六三陈槃:《汉晋遗简识小七种》,56页之《汉晋遗简偶述之续》部分,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5年6月版。
    285—141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31—2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3月版。
    15—8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2磨咀子在武威县城南15公里。
    3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郭家庄和磨咀子遗址调查记》,载《考古》1959年第11期(583—584页)。
    4党国栋:《武威县磨咀子古墓清理记要》,载《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68—71页)。
    1文物出版社,1964年9月版。其中该书执笔者依次如下:实物清理、简报,甘肃省博物馆郭德勇等;摄影,省博物馆吴柏年;摹录文字,张邦彦;叙论、校勘、释文等整理工作,陈梦家。
    2(台北)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1965年版。
    3系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文学硕士论文,1966年。
    4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版。
    5国家文史丛书82,(台北)国家出版社,2006年3月版。
    6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71—24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
    822—2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3月版。
    9何双全:《简牍》(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56—59页,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饶宗颐、李均明:《新莽简辑证》·“补资治通鉴史料长编稿系列”丛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9月版。
    1何双全:《简牍》(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56—59页,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版。
    2即M6之时代在新莽时。啸东案。
    1数量3,简报文字中却无此项,可能系“发钗”之误,啸东案。
    2140—147页,文物出版社,1964年9月版。
    3本文即从陈梦家先生排序。
    43—4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574—75页,(日本)二玄社,1990年10月5日版。
    662—69页,(日本)二玄社,2009年10月16日版。
    7简报所载摹本虽已有“·”,但释文均未标出。原简报释文将此条排在第十条,第二条简为起首,其它顺序均同此;此处从陈梦家在《武威汉简》中之排序;郭沫若所排次第为:⑩—①—④—⑤—⑥—⑦—⑧—⑨—②—③;陈直排序作:(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⑩;而武伯纶一文提出:②—③—①为一诏书,④—⑨为一诏都是前书诏书,后书受杖者的名字。
    1陈直:《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王(玉)仗十简通考》一文则认为:“幼伯”为磨咀子M18的墓主人,授王杖者,亦仅“幼伯”一人。
    234—61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315—18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431—52页,甘新出063字出版物,2001年12月版。
    576页,(日本)二玄社,1990年10月5日版。
    667页,(日本)大阪府立近つ飛鳥博物馆,1994年月日版。
    76—7页,(日本)每日新闻社,1994年12月22日版。
    1257—25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21—32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版。
    3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东牌楼7号古井(J7)发掘简报》则称:有字简牍数量为218枚,无字简牍数量为208枚;此处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合编:《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21页)一书所载。
    4此一类仅宋少华:《长沙出土的简牍及其相关考察》一文另分出此一类;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合编:《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26页)一书亦未载,记此存疑,啸东案。
    162—73页,甘新出063字出版物,2001年12月版。
    1王育成:《东汉道符释例》,载《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刘钊:《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出土木简神名考释》,载《东南文化》2003年第1期;刘昭瑞:《居延新出汉简所见方术考释》,载《文史》第43期,1997年版;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总第六期,35—36页。
    271—75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1年1月版。
    4啸东案:《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一书,仅东晋“松人”解除木牍一例列出具体形制的数据。此处其它所标数据,均引自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45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尚不知作者所依据,特此说明。
    5曹旅宁:《〈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中的“河堤”释义》,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二○○六》,203—20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6饶宗颐:《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建初四年“序宁病简”与“包山简”》,载《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1996年11月版。
    1载《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7月版。
    2另据胡平生记述:200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夏德安教授亦向其提出过此类看法。此文载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45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岳桥古墓群位于荆州州市沙市区关沮乡岳桥村四、五组,由麻子塘墓地、印台墓地和岳家草场墓地组成,南北长约1000米。
    4早在1991年,肖家草场墓葬地就出土过大量保存完好的竹简。
    5250—251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8月版。
    6204—208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版。
    7早期报道为郑中华:《荆州市岳桥秦汉墓葬》一文,则计作“六座墓葬出土简牍约700余枚”。
    1其中,M1采:5、4、8-2等均在杯内一侧朱书“王□”字样;M1:9杯底朱书“王□”字样。
    2M1采:18盘底朱书“王□”字样。
    3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7月版。
    4周天游主编《寻觅散落的瑰宝——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文物精萃》,126页,三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1蔡万进:《新世纪初我国简牍重要发现概述》一文作“刘家坝乡”,不知何据。该文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等编:《简帛研究·二○○八》(33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此处据《中国文物报》2000年9月24日所刊内容。
    1柳秉兴:《考古学领域的成果》,载《朝鲜考古研究》1992年第2期(2页),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
    2曹喜胜:《絹と硯をはじめとした樂浪遺物を通じて觀た樂浪文化之性格と出雲地方への傳播》,シソボウㄙ《樂浪文化の出雲》资料集,2002年11月20日,出雲市。
    3174—206页,中华书局,2011年7月版。
    4竹简号分别作1、3至6、8、10、12至22、24、25、27至29、31至34、36至39等。
    5竹简号分别作2、7、9、11、23、26、30、35等。
    6据说该墓出土遗物的另外一部分黑白照片有一位居住于日本大阪市的研究者保存。
    1主要依据照片一所写的出土地标示和照片二的说明。
    2釜山大学校博物馆:《金海凤凰洞低湿地遗迹》,载《釜山大学校博物馆研究丛刊》書第33辑,2007年;鲜文大学校考古研究所:《仁川桂阳山城东门址内集水井出土木简保存处理结果报告》,2005年6月。
    3新井重行:《習書、落書の世界》,载平川南、沖森卓也、榮原永远男、山中章编:《文字と古代日本5》220—224页,2006年。
    4槗本繁:《古代朝鲜におけゐ〈论语〉受容再论》,载朝鲜文化研究所编:《朝鲜出土木简の世界》,278页,雄山閣2007年。
    1一般多以1949年为界线,分为新、旧两类。
    2亦多以1949年为界线,分为新、旧两类。
    31944年,夏氏和北大教授阎文儒赴敦煌考古,发现了汉简。1948年夏氏在公布其成果时,将该批简定名作“新获之敦煌汉简”。以此曲别于1900年以来,斯坦因所获,沙畹所整理命名之“东土耳其斯坦沙漠发现的汉文书”及后由罗振玉、王国维改称的“流沙坠简”。
    4由殷晴等参与的中译本,1994年9月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1文物出版社,1985年2月版。
    2侯灿:《论楼兰城的发展及其衰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一期(又该文英文版,发表于该刊1985年第1期);后增补收入氏著:《高昌楼兰研究论集》,237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
    3此处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报告》一文记作:702枚,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下册之51页(中华书局,1991年7月版)。《敦煌汉简》一书实际所载亦为此数目;《敦煌汉简》上册之“前言”部分则记作:708枚;亦有计作704枚者;陈梦家:《汉简考述》一文统计作:705枚,原载《考古学报》1963年1期,后被收入氏著:《汉简缀述》·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十五号,1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4即斯著:《西域考古图记》之最后部分。
    518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6法国学者郭鲁柏(V.Goloubew)将此报告缩写为《西域考古记举要》,刊布于《法国远东学院学报》(BEFEO,第25卷,1925),冯承钧译成中文,195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7亦译作《斯坦因在中亚所获中国古简与文书》。
    8沙畹:《斯坦因在东突厥斯坦沙漠中所获汉语文书》,1913年,牛津法文版。
    11914年罗振玉、王国维于《流沙坠简》中,首次提出N.XIV遗址出土简应为汉简;因之1962年,史树青:《谈新疆民丰尼雅遗址》(载《文物》)1962年7—8期,22—23页)对尼雅隶书简的年代,提出应在西汉或新莽年间。
    2159—24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3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4罗琨、张永山:《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158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5论文的初稿,当时就由日本学者铃木虎雄译为日文,在京都文学会的杂志《艺文》上连载,刊登在第三年之第四五六号上(其中第六号上,别有《补正》一节)。至1914年,方刊入《云窗丛刊》中。现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分别藏有王国维:《简牍检署考》一文的第二、四稿手稿。
    6此经过参罗振玉:《流沙坠简·序》,1914年版。另据氏著:《汉两京石刻图象考序》(1912年版)载,罗氏与沙畹之交,系宣统元年(1909年)通过伯希和“宛转通音问于博士。……由是邮使往来”,“遂成夙好”。
    7日·大庭修:《大英博物馆藏敦煌汉简》解说篇之《概说》部分(第五章第二节,23页上,日本·同朋舍,1990年6月版)曾对王国维:《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及《王观堂先生全集》均未收入此书,而收入罗振玉:《罗雪堂先生全集续编》,提出看法。惜其多未对上徵两文集,皆非作者本人生前编订之史实稍加注意,其说多误。
    8所考乃斯坦因《古代和阗》第二册所载尼雅出土汉文木简;沙畹对此部分的考释载《古代和阗》第一册之附录一。
    9系对日·橘瑞超氏在蒲昌海所获西域长史孝李柏文书的考释,末为《烽燧表》。
    10系王氏补苴前说,曾收入《学术丛编》。
    11据说还有一种1916年上海“仓圣明智大学广窘丛书”版,惜笔者至今未能寓目。
    1据森鹿三:《亚洲历史事典》,日本·平凡社,1962年月版。
    2原载《国立北平图书馆刊》八卷五号,1934年版;1935年以“《流沙坠简》校补”为题,转载于《图书季刊》第二卷一期;后经作者修订,收入氏著:《贺昌群史学论著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版;再收入氏著:《贺昌群文集》第一卷·史学丛论,98—115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
    3再版时则对照沙畹本,据斯坦因的原编号,在各简整理编号之下注明了出土地点,初版释文脱误者,再版时已多改正,并加新考释近十一处。
    4日·门田明:《〈流沙坠简〉版本考》(徐世虹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译丛》第二辑,273—286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
    5《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9页,东方出版社,2000年7月版。
    6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
    7郭峰:《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甘肃、新疆出土汉文文书——未经马斯伯乐刊布的部分》,124—125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
    8裘氏主要看了1817号以后的部分,从1817到3325号,都是一号一件。其中3230到3242十三号,是字迹不清的封检;此外的一千五百号,除少数残简外,均为削杮。其中3326是一个集体号,含37个盒子,35个基本都是削杮,总数在五千片左右。参裘锡圭:《谈谈不列颠图书馆所藏的敦煌汉简》,载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56—360页,中华书局,2005年12月版。
    9指《苍颉》、《爰历》、《博学》三篇合编本。
    1作者原误作“今安西县以西、毛目以东”,啸东案。
    2陈梦家曾主张将后者,称为“酒泉汉简”。
    3或曰现藏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4斯坦因考察敦煌和酒泉边塞遗址的情况,即第二、三次探险所获,亦可参林梅村、李均明编:《疏靳河流域出土汉简》,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版。
    5张凤:《汉晋西陲木简汇编·序》,上海·有正书局,1931年版。
    6或译作马伯禄、马伯乐、马司帛洛及马斯波罗等。
    7一说自1921年。参李宝通:《楼兰汉文简牍文书的发掘与整理》,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编《简牍学研究》第一辑,17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8亦有出土160枚之说,不知何据;陈梦家:《玉门关与玉门县》据斯坦因:《亚洲腹地——在中亚、甘肃和伊朗东部考察报告》,将总简数记作168枚;该文载《考古》1965年第9期(469—477页),后收入氏著:《汉简缀述》·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十五号,200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敦煌汉简释文》与《敦煌汉简》之前言则均作84枚、105枚,合计189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报告》一文记作:166枚,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下册之52页(中华书局,1991年7月版)。
    9参见亨利·马斯伯乐:《斯坦因爵士第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文书》,1953年,伦敦法文版。
    1《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华书局,1936年9月初版;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7年2月再版。
    2243—266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3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4字天方,浙江嘉善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秀才,民国十三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5此书作者自序写于民国二十年六月;前有叶恭绰序。上海:有正书局,1931年版。同年,因该书在国内的出版,张氏曾被英国学者马伯乐告上国际法庭,而最终以张氏胜诉告终;后《汉简研究文献四种》下册,543—661页,重新影印收录了该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6张春树:《八十年来罕见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载《简帛研究》第3辑,481—507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7后分别于1985年12月(原记作“民国七十四年”)增订、1999年3月(民国八十八年)影印。
    8前徴两段均,参劳榦:《汉晋西陲木简新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二十七,1983年12月版。
    1周氏系敦煌驻军、肃州巡防营管带。据李正宇:《敦煌学导论》之第五章,103—104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2据周炳南题识云:“1920年春掘得于敦煌西北之古玉门关外之沙滩中”。
    31—2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4148—150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5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释文编号1431—1447,载该书下册273—274页;图版载下册“图版壹叁壹”。
    6148—150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7释文收入下册:273—274页,图版载上册图版壹叁壹,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8史载东汉桓帝、刘宋文帝元年纪年均有“元嘉”,整理者初师宾先生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及简文字体,确定其为东汉桓帝物,并据《后汉书·西域传》所载并推论1447简文中的“府君”,当为宋亮。待考。
    9据《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报告》第一部分记作“从10月31日至11月15日”,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下册52页,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10此处系据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牍整理小组:《居延汉简补编》一书所载数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2页)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两书书之“前言”(1页),均记作49枚。而同载一书的《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报告》第一部分却记作“44枚”;李永良:《河西汉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一文,据夏鼐:《新获之敦煌汉简》所载,将总简数记作48枚。
    11该文未注明该批简的数量,只注出该批简中有T.XVII.N.4等三件系竹质。
    12夏鼐:《新获之敦煌汉简》,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本,1948年版;后又收入氏著:《考古学论文集》,73-93页,后附图版贰拾伍至贰拾柒,科学出版社,1961年10月版;其图版与释文,再收入《居延汉简补编》,217—277、235—238页。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前言》记作“原简现藏台北图书馆”,显然系误笔。著者案。
    2266—270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3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4《敦煌汉简》释文比《敦煌汉简释文》一书所载多出2485号简文(含A、B、C、D、E五面),啸东案。
    5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九十九,1998年5月版。
    6王冀青:《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文书》,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三卷,273—274页,1998年9月版。
    7Jeannette Mirsky, Sir Aurel Stein Archaeological Explorer,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7;中译本有田卫疆等译:《斯坦因考古与探险》,459-463页,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年版。
    8张力和于江:《斯坦因第四次入新简述》,载《新疆文物》1992年第4期,111-114页;王冀青:《奥莱尔·斯坦因爵士第四次中央亚细亚考察》,载《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1期,98-110页;冯锡时:《法显西行路线考辨》,载《西域考察与研究》,291-298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林梅村:《汉代边塞遗址极其汉简的发现与研究》,载赵化成等编:《秦汉考古》,204—222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3月版。
    9王冀青:《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文书》,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三卷,259—290页,1998年9月版。
    10Wang Jiqing,“Photographs in the British Library of Documents and Manuscripts from Sir Aurel Stein’s Fourth CentralAsian Expedition,”the British Library Journal, vol.24,no.1,spring,1998,plates in pp.40-41,p.51and p.62.
    11王冀青:《关于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所发现的文物》,刊《九州岛学刊》第6卷第4期,131-147页,1995年版;林梅村:《汉代精绝国与尼雅遗址》,刊《文物》1996年第12期,53-59页;《尼雅汉简中有关西汉与大月氏关系的重要史料》,刊《九州岛》第一辑,71-79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林氏两文又收入氏着:《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240—255页、256—264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版;林梅村:《尼雅汉简综考——兼论汉文化在西域的最初传播》,载《“作为文化制度的中国古典”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京都大学,2000年版。
    12载由汪涛、胡平生、吴芳思三人联合主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因所获未刊汉文简牍》之附录部分,145—148页,图版载149—150页,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
    2此处及下引均参郭峰:《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甘肃、新疆出土汉文文书——未经马斯伯乐刊布的部分》,113—115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
    3裘锡圭:《谈谈不列颠图书馆所藏的敦煌汉简》,载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56—360页,中华书局,2005年12月版;裘先生称此文发表时“因故未写完”,此文定稿改题作《谈谈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敦煌汉简》,载汪涛、胡平生、吴芳思主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因所获未刊汉文简牍》,57—61页,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4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版。该书释文顺序号系依出土地点由西向东,又每一地点依原出土号顺序排列,啸东案。
    5此完全同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所收释文数目及顺序,啸东案。
    6马圈湾出土总计1217个编号,此处此处仅为选录。
    7此完全同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之附录《罗布淖尔汉简释文》,所收释文数目及顺序。
    1该书还编制了图版、释文《新号与英国国家图书馆藏品号对照表》。
    2载由汪涛、胡平生、吴芳思三人联合主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因所获未刊汉文简牍》之附录部分,145—148页,图版载149—150页,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3周氏系敦煌驻军、肃州巡防营管带。据李正宇:《敦煌学导论》之第五章,103—104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49—14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515—3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6108—125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7150—15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8221—278页,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9嘉峪关文物保管所:《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载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汉简研究文集》,15—3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其释文后均收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50—15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1499—512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21—127、271—361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其中图版收入该书上册第一部分第1—1217号简部分,载图版壹至壹零玖;释文及正式发掘报告,收入该书下册之附录二(51—134页),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1系阴刻“□□印”,长宽均为1.7厘米、高1.6厘米。
    2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上册之彩版:13。
    3简报记作:共出土1217枚,此从发掘报告所记。
    4啸东案:发掘报告计作T5—17,而T11、T16、T17三灰区均无出土简牍,此说似不确。
    5简报记作:简、牍、符、觚、签、封检、削衣等七种。
    1简报以为:系晚期被弃入夹层者,发掘报告却未提及。
    2西汉五凤只有四年,该年系改元消息未到所致。
    3简报作最晚纪年简为“王莽始建国地皇二年(公元21年)”,此处从发掘报告说。
    4啸东案:发掘报告作“和平四年”,显为误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之下册68页,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5此从简报说,何双全:《简牍》作“苏油土”。
    6敦煌县文化馆:《敦煌西北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木简》。
    7李永良:《河西汉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一文,将获取简总数记作76枚(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辑,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亦记作76枚(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81—14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919—24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0141—14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11图版壹贰贰至图版壹叁零,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26—127页,简编号1218—1234。
    2该遗址系1979年6月,甘肃省博物馆工作队和敦煌县文化馆在敦煌考察汉塞烽燧遗址时发现。同年9月,进行了科学发掘。参甘肃省博物馆、敦煌文化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简报》,载《文物》,1981年第10期(1-8页)。后收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27—128页,简编号1235—1238。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28页,简编号1239、1240。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28页,简编号1241、1242。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28—129页,简编号1243—1247。
    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29—130页,简编号1248—1259。
    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30—131页,简编号1260—1270。
    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31—133页,简编号1271—1289。
    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33—140页,简编号1290—1353。
    10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140—141页,简编号1254。
    1126—141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何双全:《简牍》·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169页载:“1979至1989年间,敦煌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在“芦草井沟、人头疙瘩、条胡坡”等12处遗址(其它十处地名同于上文所徵)中,陆续采集到汉木简147枚”,不知何据。
    2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其中,前书与本书上、下册所载简牍数目基本一致,后者只多出简2485之A、B、C、D、E五简的释文及图版,啸东案。
    3368—385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4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5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1何双全:《简牍》·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169页,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版。
    2390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8月版。
    3何双全:《简牍》·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197—202页,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汉悬泉置遗址发掘获重大收获》,载《中国文物报》1992年1月5日第1版,1993年3月14日第1版;何双全:《敦煌悬泉置和汉简文书的特征》,载大庭修主编《汉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关西大学出版部,1993年版;何双全、孟力:《甘肃出土简牍文献大观》,载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94年第10期,3-10页;何双全:《敦煌新出简牍辑录》,收入李学勤主编:《简帛研究》第1辑,228-232页,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版;吴礽骧:《敦煌悬泉遗址简牍整理简介》,载《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张俊民:《散见“悬泉汉简”》,载《敦煌研究辑刊》1997年第2期;张德芳:《从悬泉汉简看西域屯田及其意义》,载《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版;中国文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月令诏条》,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230—33页,台北·兰台出版社,2001年元月版。
    3361—375页,台北·兰台出版社,2001年元月版。
    4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版。
    6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版。
    7日本·每日新闻社、每日书道会,1994年12月22日版。
    1日本·二玄社,2009年11月10日版。
    2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3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4李永良:《河西汉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一文,将总简数记作18790枚。该文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辑,2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5有简文曰:“诏书必明白大书以两行着,故恩泽诏书无嘉德,书佐方宜以二尺两行与嘉德长短等者,以便宜从事,毋令刺史到不谨办致案,毋忽。”(Ⅱ90DXT0114③:404)
    1详参中国文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月令诏条》,38—39页,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2李正宇:《敦煌学导论》,104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据陈梦家:《汉简考述》一文,原载《考古学报》1963年1期,后被收入氏著:《汉简缀述》·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十五号,1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2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简记》,179—220页,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12月版;该书于1968年3月,由日本大安株式会社影印。载黄烈编:《黄文弼历史考古集》一书的第四编,357—408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6月版。
    3参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439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版;孟凡人:《楼兰新史》,60—83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4傅振伦:《回忆西陲简牍的发现及研究》,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辑,237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5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简记》,179—220页,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12月版;该书于1968年3月,由日本大安株式会社影印。载黄烈编:《黄文弼历史考古集》一书的第四编,357—408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6月版。
    6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12月版;该书于1968年3月,由日本大安株式会社影印。此部分内容,后又收入黄烈编:《黄文弼历史考古集》一书的第四编,357—408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6月版。
    7而傅振伦:《回忆西陲简牍的发现及研究》一文记作“在罗布淖尔的默得沙尔地方,得木简17枚”,“在交河城鸦尔岩,得数枚;在蒲昌海六十泉烽燧望楼得木简百余枚(公元前49年至前12年物)”,尚不知何据。此文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辑,237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8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版。
    9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九十九,1998年5月印行。
    1亦即对简牍制度及书写格式作了考释;分简端之缺口及凿孔,简文中际之空白,判书简,简之尺度,简书之写法,及字数四个方面推论了木简的形制。
    2中国科学院1954年4月版;科学出版社,1958年1月版。
    3科学出版社,1958年4月版。
    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2《太平广记·卷八》,2928页,中华书局,1961年9月版。
    3该协议后收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858—86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4傅振伦:《回忆西陲简牍的发现与研究》,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辑,237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5马先醒:《简牍论集》,233页,台北·简牍学会,1977年1月版。
    6徐炳昶(1888—1976),河南唐河人,字旭生。1949年以后,在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工作。著有:《斯文赫定小传》、《徐旭生西游日记》、《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等。
    7贾梅仙:《北京大学考古系缘起(上)》,载《文物天地》1992年第5期(40页)。其文认为“中方团员十名,均为北大师生”。
    1此系据这次发掘的正式报告——玻·索马尔斯特罗姆:《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研究报告》及《居延汉简甲乙编》所载具体简数核出。
    2参傅振伦:《回忆西陲简牍的发现及研究》,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编《简牍学研究》第一辑,237—23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9月版。
    3其中包括著名的“永元器物簿”。
    4陈梦家:《汉简缀述·汉简考述》之“叙言”部分,1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5马先醒:《〈居延新简〉商榷》,载李学勤主编、林剑鸣、谢桂华副主编《简帛研究》第一辑,206—211页,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6此据饶宗颐主编、李均明著:《居延汉简编年——居延编》·补资治通鉴史料长编稿系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年7月版;另,最早劳榦:《居延汉简释文》(338页)提出:起于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步于建武六年(公元30年);后陈直:《居延汉简的发现和研究一文的商榷》提出:系年最早者为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最晚者为东汉光武十六年(公元40年)。
    1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9页和31—32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版。
    2此书为上下两册,1956至1958年,出版于瑞典。关于伯格曼考察居延汉代边塞的情况,参陈梦家:《汉简考述》,载《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后收入氏着:《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291页,附录五:“居延汉简的出土地点及编号”,中华书局,1980年7月版。
    3傅振伦:《第一批居延汉简的采集与整理始末记》,载《文物天地》1987年第1期(27—29页),后收入氏著:《傅振伦文录类选》,661—665页,学苑出版社,1994年5月版;傅振伦:《回忆西陲简牍的发现与研究》,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辑,237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同参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编》编辑后记,139页,1959年7月版。
    4刑义田:《傅斯年、胡适与居延汉简的运美及返台》,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六六本三分之附载,922页,1995年9月台北版。
    5傅振伦:《回忆西陲简牍的发现与研究》,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辑,237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6刑义田:《傅斯年、胡适与居延汉简的运美及返台》,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六六本三分之附载,922页,1995年9月台北版。
    7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牍整理小组:《居延汉简补编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九十九,3页注七,台北·文渊企业有限公司,1998年5月版。
    1刑义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居延汉简整理工作简报》,载“1992汉简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报告书——大庭脩编:《汉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日本·关西大学出版部,1993年版;刑义田:《傅斯年、胡适与居延汉简的运美及返台》,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六六本三分之附载,932页,1995年9月(台北)版。前征两文全面介绍了居延汉简运美、及返台的保存状况、重新整理及建立简帛金石电脑全文检索资料库的成果。
    2沈仲章口述(霍伟记录、胡绣枫整理):《抢救“居延汉简”历险记》,原刊《团结报》1986年1月25日、2月1日、2月8日,后为《新华文摘》1986年第4期(244—248页)转载;大庭脩:《在美国的居延汉简始末》,载氏著:《汉简研究》,300—303页,日本·同朋社,1992年12月10日版。
    3啸东案:《甲编》作为裘氏旧藏者编入的计40简,因此推定有四五十简。据载该书所收照片系据原物直接摄影而得,该批简至今应仍保留与国内。据〔日〕大庭脩:《汉简札记》(胡平生译,载《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之162—172及161页)载作41简,系将第五项“上海博物馆所藏张珩捐赠1简”误计入所致。据同文《居延汉简甲乙编》之《乙编》所载:四枚简五个编号(即46、47、48A·B、49),亦裘善元旧藏,后经金匮室入藏,现存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4载《简牍学报》第三期,1—12页,台北·简牍学会,1975年(民国六十四年)版。
    5马先醒:《劳贞一先生着晒蓝本汉简释文集钞——以居延汉简释文南溪本、上海本、台北本均未着录者为限》、《晒蓝本汉简释文中之复出简及其有关诸问题》,原均刊《简牍学报》第二期,后收入氏著:《简牍论集》·简牍社丛书之三,3—36页,1977年1月版;薛英群:《介评〈晒蓝本〉居延汉简释文》,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285—290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6劳榦:《居延汉简新编序》,载《简牍学报》第九期·居延汉简出土五十周年纪念专号,4页,台北·简牍学会,1981年5月版。
    1据著者目验:原书自署“民国三十二年六月出版”,并参《汉简研究文献四种》上册所受影印《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卷一“史语所谨白”部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同参《中瑞西北科学考古团大事记》,载《开创中外科技合作的先驱》,103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2四川南溪石印本,1943年6月版。
    3劳榦:《居延汉简新编序》,载《简牍学报》第九期·居延汉简出土五十周年纪念专号,4页,台北·简牍学会,1981年5月版。
    4大庭脩:《〈居延汉简考释〉的版本与劳干来日》,载氏著:《汉简研究》,314页,日本·同朋社,1992年12月10日版;同参大庭脩:《汉简研究的新阶段》(喻红译),载《简牍研究译丛》第2辑,4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5月版。
    5劳榦:《居延汉简新编序》,载《简牍学报》第九期·居延汉简出土五十周年纪念专号,4页,台北·简牍学会,1981年5月版。
    6沈颂金:《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110页),曾将劳榦“居延汉简”释文第三版中关于“考释”部分的分类,误作简文的分类。学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7劳榦:《居延汉简考释序》,收入氏著:《劳榦学术论文集》甲编之上册,249页,台湾·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8括号内的数字系指该类简的数目。
    1收入马先醒:《简牍论集》,85—102页,台北·简牍社,1977年1月版。
    2贺昌群:《近年西北考古的成绩》,载《燕京学报》第十二期(1932年12月版)。
    3此稿的内容为其自题《居延汉简释文》三册中简文的选录,因之“甲乙编”《序》径称作“十五册”。
    4持此观点者主要有:郑有国编着《中国简牍学综论》,13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傅振伦:《回忆西陲简牍的发现及研究》,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编《简牍学研究》第一辑,237—23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9月版。
    5赵诚:《〈居延汉简甲乙编〉简介》,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12期(4—7页)。
    6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7月版。
    1啸东案:《甲编》作为裘氏旧藏者编入的计40简,因此推定有四五十简。据载该书所收照片系据原物直接摄影而得,该批简至今应仍保留与国内。据〔日〕大庭脩:《汉简札记》(胡平生译,载《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之162—172及161页)载作41简,系将第五项“上海博物馆所藏张珩捐赠1简”误计入所致。
    2上海:中华书局,1980年7月版。
    3参《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第2期,1931年12月版。
    4据〔日〕大庭脩:《汉简札记》(胡平生译,载《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之162—172及161页)载:此四简(即46、47、48A·B、49)五个编号,亦裘善元旧藏,后经金匮室入藏,现存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5前徵两文均系该书编纂的主持者陈梦家所撰。
    6此表系根据贺、马二氏的释文稿、签上所记的材料完成。
    1此篇后收入氏著:《简牍论集》·简牍社丛书之三,145—175页,简牍社,1977年1月版。
    2收录入《劳贞一先生七秩荣庆论文集》,135—212页,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年1月版。
    3原书记作民国七十年五月。
    4参吴昌廉:《〈居延汉简新编〉序》;刘欣:《〈居延汉简新编〉之誊录及其着录简数——〈居延汉简新编〉序》,载《简牍学报》第九期·居延汉简出土五十周年纪念专号,14—15页,20—21页,台北·简牍学会,1981年5月版。
    1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载《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12期,53—71页;原文略作增补后又载《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4期,135—152页;1987年1期,130—148页。
    2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3此据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肩水金关汉简(壹)·前言》,1页(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西书局,2011年8月版),发掘简报未记述此事。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汉简牍论文集》,284页注1,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5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报告》,载《汉简研究文集》,62—84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1—25页。
    6马先醒:《〈居延新简〉商榷》,载李学勤主编、林剑鸣、谢桂华副主编《简帛研究》第一辑,206—211页,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7据陈梦家:《汉简考叙》一文:塞的上下系统是:都尉(比二千石,驻地称府)——塞(候,比六百石,驻地称官或鄣)——部(候长,乡级,驻大烽火台)——燧(燧长,驻小烽台)。载《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陈文推测居延都尉府亦在甲渠候官是错误的。
    1饶宗颐主编、李均明著:《居延汉简编年——居延编》·补资治通鉴史料长编稿系列,5页和156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9月版;另《敦》1835系历谱,据罗振玉考证系年为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2年),此处存疑。
    2可参:73EJT10,元凤四至六年通道厩“财务出入”“谷出入”等简册。
    3此据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肩水金关汉简(壹)·前言》,1页(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西书局,2011年8月版),发掘简报与该书所记述文献基本无差别,笔者按。
    1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232开释文简装本,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3包括1976年在居延布肯托尼以北地区作考古调查时所采集汉简173枚;1982年于甲渠候官遗址所发现汉简22枚。
    4八开图文精装本,上下两册一函。上册为简牍之释文,下册为简牍图版,中华书局,1994年12月版。
    5一函上中下三册,其中,上册为彩色图版、中册为红外线图版、下册为释文。笔者于2011年8月24日至28日,参加“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蒙会务组寄赠一部,得以先睹,此批简整理者拟共出版五卷。
    1据简报:其中亦有因不易区分,暂归一册的,如元凤五年、六年“通道厩粮谷出入属”(EJT10)共72枚,包括两年的五个月簿。
    2其中简册名称除自身已有定名的以外,其余均为整理者据内容拟定。
    1《后汉书》和诸家年表皆作“汉复”。
    2八开图文精装本,上下两册一函。中华书局,1994年12月版。
    332开释文简装本,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4八开图文精装本,上下两册一函。中华书局,1994年12月版。
    532开释文简装本,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6八开图文精装本,上下两册一函。中华书局,1994年12月版。在此书中却单单被记作“20枚”,确切数据待考。李永良:《河西汉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一文对此亦记述作“22枚”,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辑,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7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整理:《额济纳汉简》,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8274—275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1魏坚:《额济纳旗汉代居延遗址调查与发掘述要》,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额济纳汉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1计8个编号,其中编号LMW2为双面书写;此据《居延汉简补编》所记述数字。
    2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九十九,1998年5月印行。
    3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1321—322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9月版。另,李永良:《河西汉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一文(载《简牍学研究》,1—13页),在“1989年”一条,曾记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今武威五霸山汉墓发掘中发现17枚木牍”。参考文献亦作“《中国文物报》1989年12月29日;《考古学年鉴·1990》。”其中所载恐有误,笔者按。
    1载《新疆文物》1989年第2期(18-19页)。
    2林永健、李希光、孙跃新主编:《梦幻尼雅》之“梦断废墟·文物”,99页图版右中,民族出版社,1995年4月版。
    3《梦幻尼雅》一书未注明确切的出土地点,此处亦当年斯坦因在尼雅掘获八枚汉文木札处,此处编号亦据王樾文而加。详参王樾:《略说尼雅发现的“苍劼篇”》,载《西域研究》1998年第4期(55—58页)。
    4林梅村:《尼雅汉简与汉文化在西域的初传——兼论悬泉汉简中的相关史料》,载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1年第2期(总第六辑,240—258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版;后删去副题,收入氏著:《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90—10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惜林文将林永健误记作中日联合尼雅遗迹考察队队员,此据《梦幻尼雅》前序改,啸东案。
    5史树青:《谈新疆民丰尼雅遗址》,载《文物》1962年第7—8期合刊(22-23页)。
    1马先醒:《简牍行制》,载《简牍学要义》,89页,台湾·简牍学会,1980年月版。
    1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4页,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12月版。
    1胡平生:《简牍制度新考》,载《文物》2000年3期,66-73页。该文定稿,后收入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导言·三简牍制度再研究”部分,10-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1启功:《古代字体论稿》,34页,文物出版社,1964年7月版。
    2唐兰:《中国文字学》,169—17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
    3即《敦》1922号简,裘先生未能列出简号,可参该书附图49C。
    1丛文俊师:《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41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75—76页,图版载第一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3所谓旧居延汉简,也是由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于1930—1931年于内蒙古居延地区额济纳河流域汉塞河黑城南的卅井塞烽燧遗址作考古调查时发现的万余枚汉简,出土地点约在汉代张掖郡居延和肩水两都尉,因以名之,后也有学者主张称其为张掖汉简。
    4载氏着:《居延汉简考释之部·居延汉简考证》,台湾·中研院史语所,1960年版。
    5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6中华书局,1994年12月版。
    715—3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8150—15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下册,附录二51—134页,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1041—124页,重庆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132—47页,日本·二玄社,2009年10月版。
    1林永健、李希光、孙跃新主编《梦幻尼雅》之“梦断废墟·文物”,99页,民族出版社,1995年4月版。
    2《梦幻尼雅》一书未注明确切的出土地点,此系研究者王樾询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华先生而确认的,此处亦当年斯坦因在尼雅掘获八枚汉文木札处,此处编号亦据王文而加。详参王樾:《略说尼雅发现的“苍劼篇”》,载《西域研究》1998年第4期(55—58页)。
    3林梅村:《尼雅汉简与汉文化在西域的初传——兼论悬泉汉简中的相关史料》,载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六辑,240—258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版;后收入氏着:《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其中副题作者自行删去),90—109页,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
    4121—124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3月版。
    5其中2枚同《文物》所刊编号11、13者;1枚同《出土文献》所刊暂编号016,啸东案。660—75页,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7其中暂编号009、007、021、006同《文物》所刊编号2、3、4、8者,啸东案。
    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1《流沙坠简》小学类第五章。
    2约合汉尺八寸,与武威磨咀子汉墓(M6)所出日书简长度相仿,是秦汉时期普通书籍简和童蒙读物简的通行长度。《仪礼》孔颖达《疏》引郑玄注《论语序》曰:“《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长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分居一又谦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1076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汉志》将《论语》、《孝经》和小学十家归在六艺之略,作为经书的附庸,正可见八寸简在当时确为童蒙读物之通行长度,也足证王国维《简牍检署考》“以策之大小为书之尊卑”。(胡平生、马月华:《简牍检署考校注》,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之说。
    3参胡平生:《汉简〈苍颉篇〉新资料的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第二辑,332—349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日〕福田哲之:《〈苍颉篇〉之内容与结构》,载氏着:《中国出土文献与战国文字之研究》,29—60页,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版。
    1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170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2《历代书法论文选》下册,577页,台北·有正书局,1998年10月版。
    1《战国楚竹简概述》,载《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见郝本性:《河南温县东周盟誓遗址发掘与整理情况》,载《新出简帛研究——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76—79页及前附图片,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此处从李学勤先生说,参李学勤:《楚帛书中的天象》,载《简帛佚籍与学术史》,37页,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月12版。
    4文中帛书形制及释文,皆依饶宗颐先生所藏红外线照片,载饶宗颐、曾宪通:《楚帛书》后附图,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5年9月版。
    1在笔者硕士论文《简牍书署制度暨书法史渊薮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6年6月)中,将此夸张笔画与古文字学中多余笔画的习称“羡画”概念合并,统以“羡画”命名。后经林沄、吴振武两位先生指正,遂改今说。
    2王筠:《说文释例》卷五。
    3姜亮夫:《古文字学》85页。
    4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38—54页,中华书局,1986年6月版,据吴振武老师相告:此系汤先生博士论文改定本。又见汤余惠博士论文:《战国文字形体研究》,92—106页,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84年10月;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257—26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5俗称之《石门颂》,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即公元148年,刻于陕西褒城褒斜道石壁。
    6镌立于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即公元前56年。
    7镌立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即公元154年。
    8镌立于东汉桓帝延熹二年,即公元159年。
    9陆锡兴:《汉隶长垂考略》,载《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5月版;后收入氏著:《急就集:陆锡兴文字论集》,264—27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姜夔:《续书谱》,载《历代书法论文选》,385页;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亦载此说,均载《历代书法论文选》,53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版。
    2《历代书法论文选》,485—48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一版。
    3《历代书法论文选》,22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一版。
    4陆锡兴:《汉隶长垂考略》,载《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5月版;后收入氏着:《急就集:陆锡兴文字论集》,264—27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5陆文中已援引汉简例。
    61934年,该书作为上海仓圣明智大学广仓学丛书本,出版了修订本,中华书局于1993年重印本。
    1陆锡兴:《汉隶长垂考略》,载《急就集:陆锡兴文字论集》,268—26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图录选自傅举有、陈松长:《马王堆汉墓文物》,37页,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3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2006年11期(4—21页)。
    1扬州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江苏邗江胡场5号汉墓》,载《文物》1981年11期(12-20页)。陆文曾将此牍视为其总结特点之特例,但将两牍误为一牍之正反面。
    2湖北省荆川地区博物馆:《江陵高台18号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93年第8期(12—20页)。
    3郑惠美:《汉简文字的书法研究》·台湾故宫丛刊甲种之三十二,82—83页,1984年12月版。
    1载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八号,壹图版,科学出版社,1957年7月版。
    2亦参陆文。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龙山县文物管理所:《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载《文物》2003年1期(4—35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载《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1期(8—25页);国家文物局主编:《2002·中国重要考古发现》,62—69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清理简报》,载《文物》1999年6期(26—47页);后收入湖北省荆州
    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78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
    1丛文俊师博士论文:《隶书研究》,38—43页,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91年7月。
    2魏建功:《草书在文字学上之新认识》,载《辅仁学志》14卷1、2期合刊。
    3《说文·叙》曰:“及亡新居摄……时有六书……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把程邈说成造小篆的人。但一般都认为程邈造的是隶书。《法书要录》卷七载张怀瓘:《书断》引蔡邕:《皇圣篇》说“程邈删古立隶文”。南北朝时宋代之羊欣、齐之王僧虔和北魏江式等人亦皆曰程邈为秦始皇帝作隶书。
    4唐兰:《中国文字学》,132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版。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68—69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
    1裘锡圭:《从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谈关于古隶的一些问题》,载《考古》1974年第1期;氏著:《文字学概要》之“汉代草书”一节,基本同前说。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
    1据饶宗颐、李均明考订定,系年为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具体参前徵两氏著:《敦煌汉简编年考证》·补资治通鉴史料长编稿系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9月版。
    1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109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2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106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3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102—103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版。
    4《睡虎地秦墓竹简》,36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5《文物》2003年第1期,20、33页。
    1主要收在《文物》2003年第1期;《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2002中国重要考古发现》,62—69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版。
    1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及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文物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之《楷书的形成和发展、草书和行书》一节,74—96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89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
    4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法书要录》卷一。
    5台静农:《智永禅师的书学及其对于后世的影响》,载氏著:《静农论文集》,267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10月版。
    1唐兰:《中国文字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版。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35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7月版。
    3平板长方形,长14.5厘米、宽9.5厘米、厚0.4厘米。
    4呈圆柱状,上部较小,有叶脉纹,长9.5厘米,下端直径3.5厘米。
    589—93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6原《简报》称其为木简,似不妥。笔者案。
    7原《简报》称作“木方”。
    1计2件,呈长方弧形,内嵌石板,长24厘米、宽13.8厘米、厚0.8厘米。
    285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翌年改称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正式发掘编号为一至五十七。初步判定战国时代五口、汉代二十六口、魏晋六口、唐宋三口、明清十二口、时代不明三口、破坏者二口。
    3其简号分别作:1.12—6332、2.6—2263、3.6—1843、4.6—2277、5.11—4392、6.6—2378;1.6—2326、2.12—5899、3.12—5915、4.1—1、5.4—1315、6.9—2899;1.9—3048、2.9—3017、3.9—3323、4.12—5328、5.12—5287、6.11—4750;1.12—6331、2.5—1518、3.12—5319、4.11—4357、5.9—3221、6.10—7270等计24枚。
    4上、下两册,文物出版社,1999年9月版。
    5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6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07年1月版。
    7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版。
    8分别刊《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5期、《文物》2000年第10期、《中州学刊》2000年第5期。
    9两文分别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102—108页);《中国文物报》2002年10月18日第7版。高氏论文后均收入氏著:《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简帛研究文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101998年末,在台湾魏晋南北朝史研讨会宣读;后刊《文物》1999年第5期发表。
    11在台北召开的“第一届简帛学术研讨会”发表,后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2001》下册,492—51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12《文物》1999年第9期。
    13载《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一期;后载《吴简研究》第一辑,1—31页,崇文书局,2004年7月版。后者在前注基础上又增补七条。
    1其中包括王素:《吴简所见“调”应是“户调”》、罗新:《吴简中的“督军粮都尉”》、孟彦弘:《释“还民”》、韩树峰:《吴简中的口算钱》、侯旭东:《三国吴简两文书初探》、汪小烜:《吴简所见“肿足”解》、刘聪:《吴简中所见“关邸阁”试解》等。
    2论文有关尾史郎:《长沙吴简所见“丘”诸问题》和《试论吏民田家莂性质与机能》、阿部幸信:《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田种初探》、小岛茂稔:《试论“丘”》、安部聪一郎《嘉禾四、五年吏民田家莂所见仓吏和丘》、森本淳:《关于嘉禾吏民田家莂所见同姓同名情形的考察》、满田刚:《关于长沙走马楼吏民田家莂所见性氏》、伊藤敏雄:《长沙走马楼简牍调查见闻记》等。
    3含王素、宋少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新材料与旧问题——以邸阁、许迪案、私学身份为中心》(1—26页);陈明光:《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官府仓库账簿体系试探》(27—56页);侯旭东:《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贰〕“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复原的初步研究》(57—94页);蒋福亚:《〈嘉禾四年吏民田家莂〉中的“斛加五升”》(95—120页)及罗新:《“真吏”新解》(121—132页)等六篇。
    4载《吴简研究》第一辑,344—361页,崇文书局,2004年7月版。
    5载《吴简研究》第二辑,292—303页,崇文书局,2006年9月版。
    6载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及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吴简研究》第三辑,382—404页,中华书局,2011年6月版。
    7原《简报》记作:2.2至2.7米,此处从《发掘报告》所记述。
    8该部分木简主要呈东西向排列,唯一束呈南北向放置。
    9该部分木简主要呈南北向放置。
    10《发掘报告》注明此含断简在内。
    1《简报》计分作五类,但文中却未标出第四类,或系手误所致。
    2据《发掘报告》载: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对此批木简木质所做的检测,确定木简质地为杉(CunninghamiaLanceolata)。
    3据《发掘报告》载: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对此批竹简竹质所做的检测,确定竹简质地为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此两注均与《简报》多有不同,笔者案。
    4宋少华:《长沙出土吴简17万》,载《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第9期(47—53页)。
    5汪力工:《略谈长沙三国吴简的清理与保护》,载《中国文物报》2002年12月13日第8版。
    6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研究·二○○六》,25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该文系集中①宋少华、何旭红执笔《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发掘报告》,载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及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上、下册)一书;②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及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等两书之研究成果。
    7原《简报》记作:莂券最长者56.2厘米(编号5·215),最短者42.2厘米(4·264);最宽者5.5厘米(4·207),最窄者1.2厘米(4·49);最厚者1.5厘米(4·491),最薄者0.1厘米(4·129)。此处从《发掘报告》所记述。
    8该厚度只载于宋少华:《长沙出土的简牍及其相关考察》(254页)一文中。
    9有学者提出:这样做的目的,是否意味着便于将所需部分分开。此类形式的木简应当是一种券书。胡平生:《木简券书破莂形式述略》(载:《简牍学研究》第二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月版)一文,据新疆楼兰遗址的残简和甘肃敦煌悬泉驿出土简牍,指出两汉及魏晋的券书制度主要有左右券别券、正背券别券两种形式。走马楼吴简中的大木简木券形式,应亦属此范围。
    1均参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一书第七章之第四节“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604—60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卷册里层的竹简则呈黄褐色,剥离后转瞬即亦呈棕褐色。
    3此术语不规范,据整理者下文知:所谓“竹里”系竹之“正面”。笔者案。
    4原《简报》记作:长22至23.5厘米,此处从《发掘报告》所记述。
    1原《简报》记作:长23.4厘米;宋少华:《长沙出土的简牍及其相关考察》(254页)一文记作:长24.2厘米;此处从《发掘报告》所记述。
    2较早,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所刊《湖南郴州苏仙桥J4三国吴简》一文记作:井口直径1.25米,深约6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152—168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465—69页,东京·二玄社,2009年2月版。
    193—117页,岳麓书社,2009年12月版。
    2该缀合工作由段国庆完成。
    1《颜氏家训》卷七《终制》。
    2《三国志》卷三九《蜀书·刘巴传》引《零陵先生贤传》。
    3其中,武昌黄武六年(公元227年)墓出土“太平百钱”128枚。参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昌任家湾六朝初期墓葬清理简报》,载《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4参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南昌晋墓》,载《考古》1974年第6期;江西省历史博物馆:《江西南昌市东吴高荣墓的发掘》,载《考古》1980年第3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6年第3期;鄂城县博物馆:《湖北鄂城四座吴墓发掘报告》,载《考古》1982年第3期。
    5参《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193—117页,岳麓书社,2009年12月版。
    2230—23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3通过整理者对比观察约知为杉木。
    4《珍贵的苏仙桥晋简》一文厚记作:0.2至0.4厘米,其它数据相同。
    5含残简,《中国文物报》所刊《先睹为快:湖南郴州简牍揭秘》记作近千枚;《珍贵的苏仙桥晋简》一文记作:七捆共计六百余枚;《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计作:940枚。
    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简号:14—177等。
    7内容为便县和晋宁县的周长、城墙高度、县城与郡城的相对位置、距离及与京城的距离,县级行政区方圆大小和至相邻郡县的距离等。
    1古代医书以为疾病的发生,与长期保留火种有关,故每个季节灭火除灰,重燃火种,相延成习。
    2陈卓、马大东:《书坛至圣墨中称皇》,载《宋拓怀仁集王圣教序》,文物出版社,2007年6月版。
    1357—358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计一件,长19.5厘米、残宽12.2厘米、厚0.8厘米。
    386—88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136—139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4月版。
    2长2.3厘米、宽2.2厘米、厚1.5厘米,穿孔径0.35厘米。
    3简报称此作“木方”,数量词均记作“块”,下同。
    1其它随葬品概况,均参党寿山:《介绍武威出土的两件随葬衣物疏木方》一文所记。
    262—73页,甘新出063字出版物,2001年12月印刷。
    3党寿山:《介绍武威出土的两件随葬衣物疏木方》一文记作“长24厘米、宽35厘米”,不知何据;此处据何双全、狄晓霞:《甘肃省近年来新出土三国两晋简帛综述》及梁继红:《武威出土的汉代衣物疏木牍》两文所载。啸东案。
    4介绍该木牍的三文所作释文争议较大,此处结合党寿山先生所公布的简影,综合三家观点而成。从梁继红一文所附图版及释文的顺序来看,及所记木牍“右上方残缺一角”的记述,系明显将该木牍正、背两面顺序颠倒。据牍文原义观之,此处不从其说。啸东案。
    1何双全、狄晓霞:《甘肃省近年来新出土三国两晋简帛综述》一文记作:本世纪初,今从曹国新:《骆驼城出土珍贵文物》一文所载。
    2曹国新:《骆驼城出土珍贵文物》一文称此作“墓志”,似不确;该墓形制,仅曹国新一文有记述,编者案。
    3曹国新:《骆驼城出土珍贵文物》一文,径将木牍称作“纪年墓志”,似不确。啸东案。
    4何双全、狄晓霞:《甘肃省近年来新出土三国两晋简帛综述》一文则记作:长23.5厘米、宽12厘米。
    5此字曹国新一文释作“平”。
    6曹国新一文亦释作“平”。
    7而由牍文知,此墓系迁葬墓,似与此说不符,著者案。
    1具体发掘月份,据田建:《武威市旱滩坡西晋、前凉时期墓群》一文所记述。
    2《散见简牍合辑》一书记作“松树乡上畦大队”,此据田建一文所记述。
    3234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3月版。
    426—29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5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6史载,骆驼城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属表氏县6,魏晋因之。东晋咸康元年,前凉分置建康郡,后凉因之。
    1《甘肃省近年来新出土三国两晋简帛综述》一文记作:牍长36.4米;其它未注明者,均从简报。
    2括号内字,系整理者漏释,啸东案。
    3《甘肃省近年来新出土三国两晋简帛综述》一文,疑“应”为“影”之假借。审影,约为铜镜的别称或俗称。
    4长31厘米、宽5厘米、厚0.5厘米,但已无法看清上面是否有字。
    5种类有五铢、半两、太平百钱、大泉五十、货泉等计3630枚。
    6简报称其作木简,依其形制看,应系名刺,啸东案。
    1简报作“木方”,现于此统一作木牍,啸东案。
    2232—233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1月版。
    330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李均明先生于电话中对该条文献的搜集多有指导。
    4收入氏著:《双玉兰堂文集》上册,298页,台湾·兰台出版社,2000年3月版。
    5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辑,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1总第六期,35—36页。
    271—75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2林梅村:《尼雅汉简与汉文化在西域的初传——兼论悬泉汉简中的相关史料》,原刊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1年第2期(总第六辑),240—258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版;后删去副题,收入氏著:《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90—10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
    3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版。
    4“秦汉魏晋出土文献”,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5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6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
    71900年3月29日晚,系其向导先发现L﹒B组点;后由斯坦因后来编号。参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下册,501页,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8S.Hedin,Lop-nor,王安洪、崔延虎汉译本题作《罗布泊探秘》,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孔拉德:《斯文赫定在楼兰所得的中国文书与其他发现》,1920年德文版及所附图版;该书将“木简”简称作“简版”;将“纸文书”简称作“纸版”。
    2侯灿:《论楼兰城的发展及其衰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一期(又该文英文版,发表于该刊1985年第1期);后经增补,收入氏著:《高昌楼兰研究论集》,238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
    325—64页(并附书影),向氏所录孔拉第氏简牍中,因原第120a与120b两号系佉卢文版书,因之缺抄。
    4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5转引自林剑鸣:《简牍概述》,12—1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郑有国:《中国简牍学综论》,1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王子今、赵宠亮:《简牍史话》一书记作1908年(12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版),不知何据。
    6大谷光瑞(1876—1948)日本京都西本愿寺第22代宗主。
    7此处据金子民雄编《橘瑞超年谱》所记。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下册,521页(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记作“1909年3月中旬”;李宝通:《楼兰汉文简牍文书的发掘与整理》一文记作“1908年6月”,后两者所据资料均不详。
    8此据大谷光瑞序、香川默识编:《西域考古图谱》(日本·国华社出版,1915年5月版)及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下册,521页,(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两书所载;而侯灿:《论楼兰城的发展及其衰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二期);后经增补,再收入氏著:《高昌楼兰研究论集》,237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记作“残纸39件、木简5枚”;另有文献记作“残纸40件、木简4枚”之说,似均不确。
    1橘瑞超著、柳洪亮译:《橘瑞超西行记》·西域探险考察大系,该书附录部分170—261页,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版。
    2以上均参金子民雄编:《橘瑞超年谱》,载橘瑞超:《中亚探险》·日本·中公文库,该书后附部分;日本·中央公论社,1989年5月25日再版(原为日本·东京博文馆,1912年版,);另载橘瑞超著、柳洪亮译:《橘瑞超西行记》·西域探险考察大系,159—169页,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版。
    3日本·国华社,1915年5月版。
    4日本·法藏馆,1984年3月版。
    5日本·法藏馆,1990年3月版。
    6文物出版社,1985年2月版。
    7日本京都·法藏馆,1996年2月版。
    8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1年3月版。
    9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10大谷光瑞序、香川默识编:《西域考古图谱》,日本·国华社出版,1915年5月版。
    11载《中国古代的法与社会》,日本·汲古书院院刊,1988年版。
    1刊《龙谷史坛》第四十五号,1959年(日·昭和34年)7月版;后收入氏著:《东洋学研究·居延汉简篇》·“东洋史研究丛刊之二十三之二“,208—222页,日本·同朋舍,1975年(日本·昭和50年)3月25日版。
    2而此书“综述”附斯坦因绘制L﹒K平面图时,仍将第一、第三组归入L﹒K遗址内讨论。
    3篆书四字,但似不宜称“印章”。
    1“建兴”系西晋愍帝年号,凡四年(始自公元313年),西晋亡,边地尚不改年号,前凉张氏沿用“建兴”年号至四十九年。“建兴十八年”为前凉张骏在位的第七年,即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
    2日本东京·平凡社,1931年版。
    3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4魏坚:《额济纳旗汉代居延遗址调查与发掘述要》,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额济纳汉简》,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5作为“秦汉魏晋出土文献”丛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2月版。
    6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
    1载由汪涛、胡平生、吴芳思三人联合主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因所获未刊汉文简牍》之附录部分,145—148页,图版载149—150页,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侯灿:《楼兰新发现木简纸文书考释》一文,记作219件。
    3此处据金子民雄编《橘瑞超年谱》所记。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下册,521页(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记作“1909年3月中旬”;李宝通:《楼兰汉文简牍文书的发掘与整理》一文记作“1908年6月”,后两者所据资料均不详。
    4此据大谷光瑞序、香川默识编:《西域考古图谱》(日本·国华社出版,1915年5月版)及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下册,521页,(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两书所载;而侯灿:《论楼兰城的发展及其衰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二期);后经增补,再收入氏著:《高昌楼兰研究论集》,237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记作“残纸39件、木简5枚”;另有文献记作“残纸40件、木简4枚”之说,似均不确。
    5作为“秦汉魏晋出土文献”丛书,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1大谷光瑞:《西域考古图谱》,日本·国华社,1915年版。
    2简报只记述“其中大部分都书写着古佉卢文字”。此处从林氏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新疆民丰大沙漠中的古代遗址》,载《考古》1961年第3期(119—122、126页)。
    3马雍:《古代鄯善、于阗地区佉卢文字资料综考》,载《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侯灿:《楼兰遗址考察报告》,载《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5载《文物》1988年第8期。
    1R﹒Salomon著,黄盛璋译:《尼雅新出的一件佉卢文书》,刊《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2此批新内容系由林梅村1986年夏季到新疆考察时所了解,参林梅村:《沙海古卷——中国所出佉卢文书(初集)》·秦汉魏晋出土文献,19—22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3关于此次考察的概况,参《新疆巴楚县脱库孜沙来古城发现古代木简、带文字纸片等文物》,刊《文物》1959年第7期。
    4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5参见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罗布泊综合考察队:《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楼兰文物普查队;《罗布泊地区文物普查简报》,《新疆文物》1988年3期;新疆楼兰考古队:《楼兰古城址调查与试掘简报》,《文物》1988年7期等。
    1文物出版社,1983年1月版。
    2150页、158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
    3《文物》1959年7期(2页)记作3000余件;此处均从《新疆考古三十年》一书所记,下同。
    4《文物》1959年7期(2页)记作20枚。
    5《文物》1959年7期(2页)记作150多片。
    6172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
    7165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
    8477—493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9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第53页。
    183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
    1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91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
    3载《出土文献研究》第一辑,152—158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版;后收入陈国灿:《吐鲁番敦煌出土文献史事论集》·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15—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版。
    4477—493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5东经89°55′22″,北纬40°29′55″。
    1新疆楼兰考古队:《楼兰古城遗址调查与试掘简报》(5页)记作“60枚”;此从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373页(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所载。
    2参林梅村:《楼兰新发现的东汉佉卢文考释》一文,载《文物》1988年第8期。
    3该刊图版肆刊出《新疆楼兰古城遗址出土木简》计含“释官类”(T:001、T:003、T:020),“释地类”(T:028、T:011、T:0006、T:0039、T:0042),“簿书类”(T:035、T:017、T:047、T:043)等14个编号;图版伍刊出《新疆楼兰古城遗址出土纸文书》计含F1:7(正面)、F1:7(背面)及T:061等3个编号;并随文刊出“图一”木简影“簿书类”(T:044、T:008、T:015),“名籍类”(T:030、T:033),“屯戍类”(T:022、T:004、T:056、T:038、T:016、T:021、T:032、T:045)等13个编号;“图二”木简影“屯戍类”(T:009、T:031),“廪给类”(T:051、T:1、T:040、T:048、T:050、T:018),“器物类”(T:007、T:012、T:010、T:060、T:023)等计15个编号;“图三”木简影“器物类”(T:058、T1:1、T:059),“买卖类”(T:037、T:025、T:034、T:026),“杂释类”(T:002、T:005、T:052、T:049、T:046、T:054、T:057)等15个编号;“图四”木简影“杂释类”(T:041、T:027、T:053、T:029、T:019),“簿书”(F3:2),佉卢文
    牍(T:055)等8个编号。4307—333页,254—277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
    5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6其它三次分别为:1906年,斯坦因盗掘219件,收入沙畹:《斯坦因在东土耳其斯坦沙漠中发现的汉文文书》,又由《流沙坠简》一书转录;1909年,日本大谷探险队橘瑞超于楼兰(斯坦因命名的LK)遗址内掘获44件汉文书,收入日本国华社1915年版《西域考古图谱》;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楼兰掘获,收入H·马斯伯乐:《斯坦因爵士第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文书》,1953年,伦敦法文版;此木简部分后收收入张凤:《汉晋西陲木简汇编》。
    7侯灿:《楼兰新发现木简纸文书考释》(40页)一文记作“576号”(刊《文物》1988年第7期);今从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20页(天地出版社,1999年11月版)所载。
    8205—212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964—71页,1990年版。
    1考察报告未说明具体时间,此系笔者据《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之前言确定。
    298—116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5月版。
    1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12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4月版。
    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1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3萧圣中:《关于曾侯乙墓竹简编连(联)的调整》,载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169—172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社,2005年11月版。
    1《居延汉简的断简缀合和册书复原》,载《简帛研究》第二辑,238—256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2林清源:《睡虎地秦简标题格式析论》,载氏著:《简牍帛书标题格式研究》,107—152页,台北艺文印书馆,2004年2月版。
    3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4成家辙郎:《中国古代的占星术和占星盘》,载《文博》1989年6期。
    1丛文俊师:《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12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14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4月版。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3葛志毅:《谭史斋论稿续编》,446—447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
    2.司马迁:《史记》(点校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
    3.班固:《汉书》(点校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
    4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1版;1998年10月北京第16次印刷。
    5.《十三经清人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6.王先谦:《汉书补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7月版。
    7.郭忠恕、夏竦:《汗简古文四声韵》,李零、刘新光校勘,中华书局,1983年12月版。
    8、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中华书局标点本,1990年9月版。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1—18卷,中华书局,1984~1994年版。
    11、安徽省考古学会出文化研究小组:《楚史参考资料》,安徽省考古学会,年代不详。
    12、于省吾:《双剑誃群经新证·双剑誃诸子新证》,上海书店,1999年版。
    13、于省吾:《殷契骈枝全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75年11月版。
    14、严一萍编:《金文总集》,台北·艺文印书馆,年月版。
    15、黄焯撰《古今声类通转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版。
    16、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
    17、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18、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19、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7月版。
    20、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63年3月版。
    21、刘钧杰:《同源字典》,语文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22、陈垣:《二十史朔润表》,中华书局,1962年7月版。
    23、张培喻:《中国先秦史历表》,齐鲁书社,1987年6月版。
    24、张培喻、薄树人等:《中国古代历法》(上、下两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版。
    25、鲁惟一:《中国古代典籍导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版。
    1、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京都东山学社,1914年版;上海仓圣明智大学广窘丛书本,1916年版;永慕园丛书增订本,1934年版;中华书局影印本,1993年3月版。
    2、张凤:《汉晋西陲木简汇编(初、二编)》,上海有正书局,1931年版。
    3、劳榦:《汉晋西陲木简新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二十七,台北·1983年12月版;1985年12月增订,1999年3月影印再版。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上、下两册),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
    5、中国文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月令诏条》,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6、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四川南溪石印本,线装四册,1943年6月版。
    7、劳榦:《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四川南溪石印本,线装两册,1944年9月版。
    8、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一二两册铅印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十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年11月版。
    9、劳榦:《居延汉简·考释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台北·1960年4月版;1986年6月再版。
    10、劳榦:《居延汉简·图版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十一,台北·1957年3月版;1979年再版。
    1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八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7月版。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上、下两册)·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六号,上海·中华书局,1980年7月版。(乙编的简影照片,取自劳榦“图版之部”一书。)
    1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上、下两册),中华书局,1994年12月版。
    14、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肩水金关汉简(壹)》,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西书局出版,2011年8月版。
    1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牍整理小组:《居延汉简补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九十九,台北·文渊企业有限公司,1998年5月版。
    1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额济纳汉简》(魏坚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17、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威汉简》·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二号,文物出版社,1964年9月版。
    18、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武威汉代医简》,八开影印线装及平装缩印本,文物出版社,1975年10月版。
    19、蔡季襄:《晚周缯书考证》(石印本),1944年版,1972年台湾艺文印书馆重印。
    20、〔澳〕巴纳(Noel Barnard):《楚帛书的科学检视及隶定、释读与历史评价——楚帛书研究一》(英文16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972年版。
    21、〔澳〕巴纳(Noel Barnard):《楚帛书——翻译及其诠释:楚帛书研究二》(英文16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973年版。
    2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
    22、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上、下两册),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3、文物出版社:《长沙楚墓帛画》,文物出版社,1973年8月版。
    24、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上下册),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5、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编辑委员会:《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出版社,1972年7月版。
    26、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下两册),文物出版社,1973年10月版。
    27、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6开线装本),文物出版社,1974年9月版。
    28、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八开精装本),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版。
    29、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叁》(八开精装本),文物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30、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八开精装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版。
    31、傅举有、陈松长编着:《马王堆汉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32、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3、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信阳楚墓文物图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月版。
    3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版。
    35、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八开线装一函柒册),文物出版社,1975年月版。
    36、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八开精装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版。
    37、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贰》(八开精装本),文物出版社,2010年1月版。
    38、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八开线装一函柒册),文物出版社,1977年9月版。
    39、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三二开平装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40、《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版。
    41、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
    4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八开精装本),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版。
    4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下两册),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
    4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上、下两册),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4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4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
    4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九店楚简》,中华书局,2000年5月版。
    4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
    4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6月版。
    50、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版。
    5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8月版。
    52、大葆台汉墓发掘组:《北京大葆台汉墓》,文物出版社出版,1989年12月版。
    53、青海省文物考研究所:《上孙家寨汉晋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5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55、连云港市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9月版。
    56、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57、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及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上、下两册(并含宋少华、何旭红执笔《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版。
    58、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及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59、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及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贰〕》,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07年1月版;
    60、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及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版。
    61、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及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肆〕》,上、中、下三册,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版。
    62、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63、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岗秦简》,中华书局,2001年8月版。
    64、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2月版。
    65、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年7月版。
    66、湖北省荆州博物馆:《宜黄公路荆州段田野考古报告之一:荆州高台秦汉墓》,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67、商承祚:《战国楚竹简汇编》,齐鲁书社,1995年11月版。
    68、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69、陈松长:《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初版。
    70、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7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7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73、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74、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75、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版。
    76、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77、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上海古籍出版社,年月版。
    78、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上海古籍出版社,年月版。
    79、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80、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版。
    8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7年1月版。
    8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里耶秦简·壹》,文物出版社,2012年1月版。
    83、陈伟主编、何有祖、鲁家亮、凡国栋撰:《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8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秦简》,中华书局,2009年8月版。
    85、马建华主编:《河西简牍》,重庆出版社,2003年1月版。
    86、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文物出版社,1976年3月版。
    87、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5月版。
    88、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89、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文物出版社,1976年3月版。
    90、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文物出版社,1979年4月版。
    91、严一萍:《帛书竹简》,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月版。
    92、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9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94、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秦汉魏晋出土文献,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版。
    95、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秦汉魏晋出土文献,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96、林梅村:《沙海古卷——中国所出佉卢文书(初集)》·秦汉魏晋出土文献,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97、林梅村:《松漠之间——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
    98、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秦汉魏晋出土文献,文物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99、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照:《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下两册)·秦汉魏晋出土文献,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版。
    100、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文化部文献研究室:《居延新简——甲渠侯官与第四燧》·秦汉魏晋出土文献,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0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薛英群、何双全、李永良:《居延新简释粹》,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版。
    102、李均明、何双全编:《散见简牍合辑》·秦汉魏晋出土文献,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0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104、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版。
    10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编:《甘肃简牍百年论著目录》,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10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文物出版社,1997年7月版。
    107、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0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考古队:《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文物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版。
    109、孙家洲主编:《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文物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110、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文论丛》特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11、郭店楚简研究(国际)中心:《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专辑》,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1998年5月版。
    112、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12、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编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书》,文物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113、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12月版。
    114、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2010年12月版。
    115、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2011年12月版。
    1、罗振玉:《流沙坠简考证》,日本·贞松堂,1900至1913年版。
    2、王国维:《简牍检署考》(上虞罗氏云窗丛刻本),1914年版。
    3、王国维:《流沙坠简补正》(上海仓圣明智大学·广仓学窘丛书本),1916年版。又收入1927年海宁王忠悫公遗书本和1940年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本。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
    5、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新1版。
    6、唐兰:《古文字导论》,齐鲁书社,1981年1月版。
    7、陈直:《木简考略》(石印本)一卷,1932年版。
    8、陈直:《汉简木简考略》(石印本一册)·摹庐丛著之一,1934年版。
    9、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0、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版。
    11、陈直:《摹庐丛着七种》,齐鲁书社,1981年版。
    12、陈邦福:《汉魏木简义证》(石印本一册)·亿年堂丛书,1934年版。
    13、Sven Hedin(斯文·赫定)着,李述礼译:《亚洲腹地旅行记》,开明书店,1934年版。
    14、傅振伦:《傅振伦文录类选》,学苑出版社,1994年5月版。
    15、劳榦:《劳榦学术论文集·甲编》(上下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16、劳榦:《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版。
    17、Aurel Stein(斯坦因)著,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18、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丛刊之一,1948年版。
    19、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考古学特刊第三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中国科学院印行,1954年4月版。
    20、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五A,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90年版。
    21、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57年月版。
    22、王关仕:《仪礼汉简本考证》,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
    23、陈槃:《汉晋遗简识小七种》(线装,上、下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六十三,台北,1975年6月版。
    24、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考古学专刊甲种第二号,科学出版社,1956年7月版。
    25、陈梦家:《汉简缀述》·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十五号,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26、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下册),中华书局,2006年7月版。
    27、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7月版。
    28、饶宗颐:《长沙出土战国楚简初释》(油印本),1954年版。
    29、饶宗颐:《战国楚简笺证》,上海出版社,1957年版。
    30、饶宗颐:《长沙出土战国缯书新释》·选堂丛书之四,香港义友昌记印务公司,1958年版。
    31、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年11月初版。
    32、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33、饶宗颐、曾宪通:《楚帛书》,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5年9月版。
    34、饶宗颐、曾宪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8月版。
    35、饶宗颐、李均明:《敦煌汉简编年考证》·补资治通鉴史料长编稿系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9月版。
    36、饶宗颐、李均明:《新莽简辑证》·补资治通鉴史料长编稿系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9月版。
    37、饶宗颐、李均明:《居延汉简编年——居延编》·补资治通鉴史料长编稿系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年7月版。
    38、饶宗颐、曾宪通:《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9、张政烺、日知编《云梦竹简〔Ⅰ〕·秦记、南郡守腾文书、语书》·世界古典文明丛书(中、英文对照),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5月版。
    40、张政烺、日知编《云梦竹简〔Ⅱ〕·秦律十八种》·世界古典文明丛书(中、英文对照),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5月版。
    41、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群联出版社,1955年6月版。
    42、姚孝遂:《许慎与说文解字》(精校本),作家出版社,2008年1月版。
    43、姚孝遂主编:《中国文字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版。
    44、林澐:《古文字研究简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9月版。
    45、林澐:《林澐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46、林澐:《林澐学术文集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7、陈世辉、汤余惠:《古文字学概要》,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48、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49、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版;1991年11月,文物出版社修订再版;2007年1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修订三版。
    50、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
    51、李学勤:《李学勤集——追溯·考据·古文明》,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版。
    52、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版。
    53、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长春出版社,1992年8月版;巴蜀书社,2006年1月再版。
    54、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12月版。
    55、李学勤:《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56、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57、李学勒:《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2007年1月,长春出版社修订再版。
    58、李学勤:《比较考古学随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
    59、李学勤:《缀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60、李学勤:《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月版。
    61、李学勤:《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62、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札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63、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64、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李学勤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65、李学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商务印书馆,2008年10月版。
    66、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版。
    67、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版。
    68、裘锡圭:《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8月版。
    69、裘锡圭:《裘锡圭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
    70、裘锡圭:《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71、裘锡圭:《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72、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73、李家浩:《著名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74、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1985年7月版。
    75、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4月版。
    76、李零:《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二版版。
    77、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东方出版社,2001年8月版。
    78、李零:《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8月版。
    79、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增订本。
    80、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3月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增订本。
    81、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4月版。
    82、李零:《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6月版。
    83、李零:《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8月再版。
    84、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中华书局,2006年8月版。
    85、曾宪通:《曾宪通学术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86、曾宪通:《古文字与汉语史论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87、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版。
    88、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儒家者言章题春秋事语章题及相关竹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89、胡平生:《孝经译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
    90、胡平生:《胡平生简牍文物论集》,台湾·兰台出版社,2000年3月版。
    91、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92、王国维原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93、李均明、刘军:《简牍文书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
    94、李均明:《初学录》,台北·兰台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95、李均明:《古代简牍》,文物出版社,2003年4月版。
    96、李均明:《简牍法制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年4月版。
    97、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版。
    98、李均明、刘国忠、刘国胜、邬文铃:《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2009)》·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99、罗运环:《出土文献与楚史研究》·珞珈史学文库,商务印书馆,2011年10月版。
    100、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中国文化史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101、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中国文化史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
    102、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年月版。
    103、韩仲民:《帛易说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104、赵平安:《隶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月版;2009年3月再版。
    105、赵平安:《〈说文〉小篆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6、黄锡全:《汗简注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
    107、黄锡全:《古文字论丛》,台湾·艺文印书馆,1999年10月版。
    108、黄锡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109、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0、吴振武:《〈古玺文编〉校订》(油印本),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4年,长春。后同题收入“人民美术名家学术文丛”,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1月版。
    111、刘钊:《出土简帛文字丛考》,台湾·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
    112、马先醒:《汉简与汉代城市》(上中下三卷)·简牍学会丛书之一,台北·简牍学会,1976年1月版。
    113、马先醒:《简牍论集》·简牍学会丛书之三,台北·简牍学会,1977年1月版。
    114、马先醒:《简牍学要义》·简牍学会丛书之六,台北·简牍学会,1980年1月版。
    115、马先醒、吴昌廉、张寿仁、刘欣、朱楠:《居延汉简新编》,载《简牍学报》第九期·居延汉简出土五十周年纪念专号,简牍学会编辑部主编,1980年5月版。
    116、马先醒等:《汉居延志长编》,台北·国立编译馆,2001年10月版。
    117、刑义田:《秦汉史论考》·沧海丛刊,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6月版。
    118、刑义田:《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秦汉史论著系列,中华书局,2011年月版。
    119、刑义田:《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秦汉史论著系列,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120、刑义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秦汉史论著系列,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121、刑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秦汉史论著系列,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122、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
    123、俞忠鑫:《汉简考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月版。
    124、孟凡人:《楼兰新史》,中国边疆·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指南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125、孟凡人:《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楼兰文化研究丛书,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126、何双全:《双玉兰堂文集》(上下册),台湾·兰台出版社,2000年3月版。
    127、何双全:《简牍》·甘肃考古文化丛书,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28、李振宏、孙英民:《居延汉简人名编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29、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版。
    130、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版。
    131、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32、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7月一版、1988年8月二版;后加入“郭店楚墓竹简·五行”部分。改书名作,《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由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6月版。
    133、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研究论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134、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5月版。
    135、邢文:《帛书〈周易〉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6、陈松长编著:《马王堆帛书艺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37、陈松长:《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
    138、陈松长:《帛书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139、陈松长:《简牍帛书粹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8月、2001年7月版。
    140、陈松长:《马王堆帛书〈刑德〉研究论稿》,台湾·古籍出版社,2001年4月版。、
    141、陈松长:《简帛研究文稿》,线装书局,2008年7月版。
    142、赵建伟:《出土简帛〈周易〉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月版。
    143、中华书局编辑部:《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
    144、〔日〕堀毅:《秦汉法制史论考》,法律出版社,1988年8月版。
    145、傅荣珂:《睡虎地秦简刑律研究》,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月版。
    146、吴福助:《睡虎地秦简论考》,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版。
    147、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
    148、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9、于振波:《走马楼吴简初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50、崔永东:《简帛文献与古代法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51、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52、王子今、赵宠亮:《简牍史话》·物化历史系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版
    153、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54、郑良树:《竹简帛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1月版。
    155、林剑鸣:《简牍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156、郑有国:《中国简牍学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
    157、高敏:《简牍研究入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版。
    158、高敏:《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59、高敏:《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160、李玉:《秦汉简牍帛书音韵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月版。
    161、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版。
    162、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63、刘乐贤:《马王堆天文书考释》,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64、刘乐贤:《战国秦汉简帛丛考》,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165、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版。
    166、廖名春:《中国学术史论集》,岳麓书社,2000年版。
    167、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月版
    168、廖名春:《帛书〈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169、骈宇骞:《银雀山汉墓竹简晏子春秋校释》,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月版。
    170、骈宇骞、段书安:《本世纪以来出土简帛概述》,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4月版。
    172、骈宇骞:《简帛文献概述》,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版。
    173、高大伦:《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成都出版社,1992年6月版。
    174、高大伦:《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巴蜀书社,1995年5月版。
    175、彭浩:《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注释》,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176、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研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177、曹旅宁:《张家山汉律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8月版。
    178、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79、蔡万进:《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80、邵鸿:《张家山汉简〈盖庐〉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181、曾加:《张家山汉简汉律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2月版。
    182、张正明:《楚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
    183、张正明主编:《楚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版。
    184、张正明:《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
    185、杨权喜:《楚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文物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86、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87、丁原植:《郭店竹简〈老子〉释析与研究》,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版。
    188、陈伟:《楚“东国”地理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
    189、陈伟:《包山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190、陈伟:《郭店楚简别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91、陈伟:《燕说集》·珞珈史学文库,商务印书馆,2011年11月版。
    192、李运富:《楚国简帛文字构形系统研究》,岳麓书社,1997年10月版。
    193、崔仁义:《郭店楚简〈老子〉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194、高至喜:《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岳麓书社,1999年6月版。
    195、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196、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197、刘彬徽:《早期文明与楚文化研究》,岳麓书社,2001年7月版。
    198、刘彬徽:《江汉文化与荆楚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版。
    199、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00、刘信芳:《子弹库楚墓出土文献研究》,台北·艺文印书馆,2002年1月版。
    201、刘信芳:《简帛五行解诂》,台北·艺文印书馆,2002年1月版。
    202、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台北·艺文印书馆,2003年1月版。
    203、刘信芳:《孔子诗论述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04、刘信芳:《荆门郭店竹简老子解诂》,台北·艺文印书馆,2008年1月版。
    205、刘信芳:《楚简帛通假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2月版。
    206、刘信芳:《楚系简帛释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207、刘祖信、龙永芳:《郭店楚简综览》,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版。
    208、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3月版。
    209、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2004年7月版。
    210、黄怀信:《古文献与古史考论》,齐鲁书社,2003年6月版。
    211、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12、谢维扬、朱渊清:《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13、郑刚:《楚简道家文献辨证》,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月版。
    214、郑刚:《楚简孔子论说辨证》,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月版。
    215、季旭升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版。
    215、季旭升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版。
    216、季旭升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版。
    217、季旭升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版。
    219、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8月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增订本。
    220、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1、韩自强主编《阜阳·亳州出土文物文字篇》,阜阳市大方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制,2004年5月版。
    222、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23、陈炜湛:《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224、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北大博士论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235、沈培:《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北大博士论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1月。
    236、陈剑:《甲骨卜辞的分类对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性》(打印本),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北京。
    237、林清源:《简牍帛书标题格式研究》,台北·艺文印书馆,2004年2月版。
    238、冯胜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证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1月版。
    239、冯胜君:《郭店简与上博简对比研究》,线装书局,2007年4月版。
    240、陈伟:《新出楚简研读》·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41、吴良宝:《战国楚简地名辑证》·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42、陈仁仁:《战国楚简竹书〈周易〉研究》·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43、丁四新:《郭店楚简竹书〈老子〉校注》·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45、曹建国:《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46、萧毅:《楚简文字研究》·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47、虞万里:《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48、李明晓:《战国楚简语法研究》·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49、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50、晏昌贵:《巫鬼与淫祀——楚简所见方术宗教考》·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51、晏昌贵:《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珞珈史学文库,商务印书馆,2011年10月版。
    252、徐少华:《荆楚历史地理与考古探研》·珞珈史学文库,商务印书馆,2011年10月版。
    253、邴尚白:《葛陵楚简研究》·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月,台北;后同题以“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37)”名义,于2009年12月,由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
    254、徐富昌:《睡虎地秦简研究》·文史哲学集成,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5月版。
    240、〔日〕大谷光瑞:《西域考古图谱》,日本·国华社,1915年版;后收入《书道全集2·中国2》日本·平凡社,1954年版。
    241、〔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日〕广濑熏雄、曹峰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42、〔日〕伏见冲敬:《汉晋木简残纸》,日本·二玄社,1966年版。
    243、〔日〕森田子龙:《木简集英》,日本·墨美出版社,1966年版。
    244、〔日〕饭岛稻太郎:《西域出土木简》,日本·书艺文化新社,1970年版。
    245、〔日〕宇野雪村:《简牍精华》,日本·飞云会,1971年。
    246、Michael Loewe:Records of Han Adminstraion2Vol.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67.〔英〕迈克尔·鲁惟一:《汉代行政记录》,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于振波、车今花同题汉译本,上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247、〔日〕藤枝晃:《文字の文化史》,日本·岩波书店,1971年10月15日版;李运博译本题作:《汉字的文化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48、〔日〕森鹿三:《东洋学研究——居延汉简篇》·东洋史研究丛刊之二十三之二,日本·同朋舍,1975年3月25日版。249〔日〕大庭脩:《木简》,日本·学生社,1979年3月10日版。
    250、〔日〕大庭脩:《江户时代中国文化传播之研究》,日本·研文社,1984年版;戚印平、王勇等汉译本译作:《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
    251、〔日〕大庭脩:《秦汉法制史の研究》,日本·创文社,1982年2月20日版;林剑鸣等汉译题作:《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版。
    252、〔日〕大庭脩:《汉简研究》,日本·同朋舍,1992年10月版;徐世虹同题汉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53、〔日〕大庭脩:《居延汉简索引》(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索引シリㄧズ1),日本·关西大学出版部刊,1995年3月版。
    254、〔日〕大庭脩:《大英博物馆藏敦煌汉简》·《古代史讲座月报》7期,日本·学生社,1973年版;此书于1990年6月由日本·同朋舍版。
    255、〔日〕永田英正:《居延汉简の研究》·东洋史研究丛刊之四十一,日本·同朋舍,1989年10月30日版;张学锋同题汉译本,上、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56、〔日〕富谷至:《秦汉刑罚制度の研究》,日本·同朋舍,2009年1月版;柴生芳、朱恒晔同题汉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57、〔日〕富谷至编着《流沙出土の文字数据——楼兰尼雅文书を中心に》日本·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1年3月25日版。
    258、〔日〕富谷至:《木简·竹简の语る中国古代——书记の文化史》·世界歴史选书,日本·岩波书店,2003年7月29日版;刘恒武译作:《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黄流珠校,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259〔日〕浅野裕一:《战国楚简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2月版。
    260、〔日〕福田哲之:《中国出土古文献与战国文字之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版。
    261、〔日〕汤浅邦弘:《战国楚简与秦简之思想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版。
    262、〔美〕夏含夷:《古史异观》,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263、丛文俊师:《隶书研究》(油印本),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91年10月·长春。
    264、丛文俊师:《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65、丛文俊师:《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张啸东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66、丛文俊师:《书法史鉴》,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67、丛文俊师:《篆隶书基础教程》,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68、张金梁:《明代书法史探微》,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69、张金梁:《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打印本),吉林大学古籍所博士论文,2004年3月·长春。同题后由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马先醒:《简牍学报》(1—18期),简牍学会编,台北:简牍学会,1974年6月至今。
    2、国际简牍学会编马先醒主编:《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一号,台北:兰台出版社,1993年版,2010年再版。
    3、国际简牍学会编何双全主编:《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二号,台北:兰台出版社,1996年版。
    4、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编何双全主编:《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三号,台北:兰台出版社,2001年7月版。
    5、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编何双全主编:《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四号,台北:兰台出版社,2002年5月版。
    6、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编:《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五号,台北:兰台出版社,20082年11月版。
    7、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编何双全主编:《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六号,台北:兰台出版社,2011年8月版。
    8、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史研究室:《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4月版。
    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史研究室:《简牍研究译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月版。
    10、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一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版。
    11、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版。
    12、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七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
    13、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十一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4月版。
    14、文化部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版。
    15、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出土文献研究续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16、中国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献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版。
    17、中国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献研究》第四辑,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版。
    18、中国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献研究》第五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19、中国文物研究所、胡平生、李均明主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0、中国文物研究所、邓文宽、刘绍刚主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21、中国文物研究所、李均明、刘军等主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22、中国文华遗产研究院、刘少刚等主编:《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23、中国文华遗产研究院、刘少刚主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中华书局,2011年7月版。
    24、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1月版。
    25、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版。
    26、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版。
    27、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版。
    28、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6月版。
    29、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30、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9月版。
    31、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八集,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版。
    32、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版。
    33、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辑,谢桂华、陈松长、刘乐贤主编:《简帛研究译丛》第一辑,湖南出版社,1996年。
    34、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辑,谢桂华、陈松长、刘乐贤、赵平安主编:《简帛研究译丛》第二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5、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至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1998年3月、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版。
    36、李学勤主编、林剑鸣、谢桂华副主编:《简帛研究》第一辑,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37、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辑;李学勤主编、林剑鸣、谢桂华副主编:《简帛研究》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38、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辑;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第三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39、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辑;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二○○一》(上下册),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40、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辑;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二○○二、二○○三》,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41、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编辑;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四》,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42、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编辑;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五》,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版。
    43、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编辑;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六》,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45、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编辑;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七》,广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
    46、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编辑;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八》,广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版。
    47、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室编辑;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九》,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48、湖北省考古学会:《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至三》,湖北省考古学会,1990—1998年版。
    49、陈文豪主编:《简帛研究汇刊》(第一届简帛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辑,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2003年3月版。
    50、陈文豪主编:《简帛研究汇刊》(第二届简帛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辑,中国文化大学文学院,2004年5月版。
    51、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马王堆专号续集)第八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月版。
    52、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郭店楚简专号)第十七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月版。
    53、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简帛研究号)第十八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
    54、北京吴简研讨班:《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年7月版。
    55、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吴简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年9月版。
    56、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57、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58、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59、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60、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61、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6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63、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64、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65、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66、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67、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
    68、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三》(“新出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
    69、丁四新、夏世华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四》,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年12月版。
    1、孙海波:《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月版。
    2、刘钊、洪扬、张新俊编纂:《新甲骨文编》·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专刊之三,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版。
    3、张光裕、曹锦炎:《东周鸟篆文字编》,香港:翰墨轩,1994年9月版。
    4、曾宪通:《长沙楚帛书文字编》,中华书局,1993年2月版。
    5、郭若愚:《战国楚简文字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月版。
    6、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楚学文库,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其增订本,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7、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上下册),中华书局,1998年9月版。
    8、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9、李守奎编着:《楚文字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0、张光裕主编、袁国华合编:《包山楚简文字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92年11月版。
    11、张光裕、黄锡全、滕壬生主编:《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97年1月版。
    12、张光裕主编:《郭店楚简研究·第一卷·文字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1月版。
    13、张玉春、张世超:《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日本:中文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14、陈振裕、刘信芳:《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15、张守中撰集:《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2月版。
    16、张守中:《包山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版。
    17、张守中、张小沧、郝建文撰集:《郭店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8、王梦鸥:《汉简文字类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年版。
    19、骈宇骞:《银雀山汉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0、陈松长:《马王堆帛书竹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8月版。
    21、徐富昌:《武威仪礼汉简文字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6年3月版。
    22、白于蓝编著:《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其修订版改题作《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篡》,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
    1、《华学》
    2、《中华文史论丛》
    3、《文史》
    4、《考古学报》
    5、《文物》
    6、《江汉考古》
    7、《历史研究》
    8、《中国史研究》
    9、《古文字研究》一至二八辑
    10、《出土文献研究》丛刊一至九辑
    11、《古汉语研究》
    12、《中国书法》
    13、《陇右文博》
    14、《荣宝斋》
    15、《中国历史文物》
    16、《考古》
    17、《考古与文物》
    18、《中国学术》丛刊
    19、《中国文字研究》
    20、《考古学集刊》
    21、《中国文字》(台湾)一至二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