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文化对南朝文化的接纳与反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北朝文化对南朝文化的接纳及反馈为研究对象,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中分三个阶段讨论北朝统治者及作为文化主导力量的河北文化集团对入北南人及其所代表的南朝文化的接纳过程,下篇则讨论南北朝时期北朝文人对古朴诗体的借用和保存、对齐梁诗体的学习与改造,以及北朝文化对南朝文化所产生的影响等内容。
     北朝上层对入北南人及南朝文化的态度大概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个阶段是孝文帝时期,作为河北文化圈分支的青齐士人及零星入北的逃亡南人得到区别对待,前者得以在文化改革中被委以重任,后者却因其政治军事价值而被派驻边境,并没有太多机会参与文化事务。第二阶段是宣武孝明时期,异类身份的消除,使得入北南朝士人可以平等地与北方士人进行交流,而统治者的政治意图也导致南人得以进入政权的核心出任参与机要的重要官职。第三阶段则是在齐周并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胡化,梁亡后入北的梁朝士人在两国均被排斥在政治核心之外,但由于两国文化层面上多少继承了北魏传统,因此入北梁人的学识才华被北人所重,这使得他们只能在皇家著述机构担任文学侍臣。总体来说,北朝上层对于入北南人接纳态度的不同并非出于南人本身文化水平的差异,而是由统治者以自身政治目的为主要出发点,基于本国的文化基础和实际情况做出的决定。
     北朝诗人在长期的文学活动中,并没有培养出“诗体自觉”的意识,末能自主地改造乃至创造诗体,而是只能借用一些古早的诗体或者朴拙的民间谣歌酒令体裁进行创作。这虽然直接限制了北朝文学水平的发展,但是客观来说,也使得一些在南朝诗体革新中被摒弃的古朴诗体在北朝得以保留。在北朝的最后二十年中,由于得以和数量颇多的南朝士人频繁接触,以河北士人为主体的北方士人学习了齐梁的用韵与格律化诗体。然而,他们并没有就此抛弃古体,而是以其积极进取,经世致用的文学观、政治观为依据,去对新诗体加以充实,对旧诗体加以改造,进行了一系列创作实践,为初唐的诗歌革新奠定了基础。
     北魏的治国意识形态可以基本概括为中原模式的儒学意识形态与凉州模式的佛教意识形态相结合。凉州模式的意识形态,论其根源,是源自犍陀罗的佛教治国理论,而论其内容,则可概括为“沙门敷导民俗”。在齐梁之际,随着凉州僧人的南下和南北交聘中宗教活动的增多,这一佛教治国思想传入南方。从直观上看,它表现为佛教节日与佛教仪式的大量增加;从佛教类型上看,它表现为士大夫佛教转变为国家佛教,而从治国思想上看,它意味着南朝向北朝靠拢,采用了儒学佛教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对南朝具有重要意义。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cceptance and retroaction of Southern Dynasties culture. It is divided in two parts. In part1, we will talk about how the upper classes of Northern Dynasties'society gradually accepted the intellectuals fled from Southern China. While in part2, we will discuss several specific issues, such as the preservation and adoption of old style poetry in Northern Dynasties, as well as the imi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poetry created in the Qi and Liang Dynasties, etc.
     The upper classes' attitude to the southern intellectuals and southern culture changed about3times during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 the first phase, i.e. the period of Emperor Xiaowen, the intellectuals of Qing and Qi region, who were identified as a branch of Hebei culture circle, were entrusted with important posts in the cultural reform, while the southern refugees, no matter generals or not, were stationed along the southern border, and rarely got chance to attend in cultural affairs.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southern intellectuals came from the southern China finally got opportunities to take up important posts in the inner circle of government. However, in the third phase, as a result of the barbarization of the rulers, the southern ones were ruled out from the political cor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ulers'attitude to the southern fugitives changed basing on their political motives, cultural settings and current states of their countries.
     In a fairly long period, the northern poets failed to reform or create any style of poem in their poetry creation. What they did is adopting several kinds of ancient styles or folk styles. Indeed, it obstructed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literature. But objectively, it made quite a lot of ancient styles of poetry preserved in northern China, while they were already dismissed in the poetry innovation proceeded in Southern Dynasties. In the last20years of Northern Dynasties, there were quite a few poets moved from Liang into Northern Qi. The northern poets affiliated with them and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rhyme and form of poems written in Qi and Liang Dynasties. However, after mastering the new style of poem, the northern poets didn't get rid of the old ones. Instead of that, basing on their literature theory and politic conception, they enriched the new style, and reform the old ones as well. They also proved their theory with some writing practice. What they di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nnovation of poem in early Tang Dynasty.
     Aside from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he north China also effected the south in some respects. For example, the Buddhist ideology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outhern China, and set off a series of reactions in the categories of culture, religion and politics.
引文
1详见曹道衡著《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09-240页。
    1吴先宁著《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2杜晓勤著《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3《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第20页。
    4《八代诗史》,第284-285页。
    5《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第50页。
    1王永平著《中古士人迁徙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79页。
    2《八代诗史》,第288页。
    1杜晓勤著《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2《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第32页。
    3参见阎步克《北朝对南朝的制度回馈——以萧梁、北魏官品改革为线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3期,又收于《乐师与史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4见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6-116页。
    1见《中古文史丛稿》,第6-10页。
    2《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第287页。
    3《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第130页。
    1《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第258-259页。
    2《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第43页。
    1《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崔道固传》:“祖琼,慕容垂车骑属,父辑,南徙青州,为泰山太守。”(第628页。)卷四三《刘休宾传》:祖昶,从慕容德度河,家于北海之都昌县。(第964页。)卷六七《崔光传》:祖旷,从慕容德南渡河,居青州之时水。(第1487页。)卷六八《高聪传》:曾祖轨,随慕容德徙青州,因居北海之剧县。(第1520页。)卷七六《张烈传》:曾祖恂,散骑常侍,随慕容德南渡,因居齐郡之临淄。(第1685页。)《北史》卷三九《房法寿传》:曾祖谌,仕燕,位太尉掾。随慕容氏迁于齐,子孙因家之,遂为东清河绎幕人焉。([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4页。)
    2见[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7页。
    3《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载:“曹嶷据有青州,既叛刘聪,南禀王命,以建邺悬远,势援不接,惧勒袭之,故遣通和。”(第2727页。)《晋书》卷九《孝武帝纪》称辟闾浑为“北平原太守”(第239页),卷十《安帝纪》载“慕容德陷青州,害龙骧将军辟闾浑”(第251页),而《资治通鉴》卷一一一《晋纪三十三》载南燕韩范言曰“辟闾浑昔为燕臣”,胡三省注曰:“孝武太元十九年,辟闾浑为慕容农所破,遂臣于燕”,则辟闾浑曾同时臣服于后燕与东晋。《魏书》卷一○六《徒何段就六眷传》曰:“郁兰奔石虎,以所徙鲜卑五千人配之,使屯令支。郁兰死,子龛代之。及冉闵之乱,龛率众南移,遂据齐地。”(第2306页。)《晋书》卷八《孝宗穆帝纪》则载“辛丑,鲜卑段龛以青州来降。……二月戊寅,以段龛为镇北将军,封齐公。”(第197页。)后段龛又曾降于后燕。
    4《晋书》第2628页。
    1[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41页。
    2《晋书》第2740页。
    3《晋书》第375页。
    4《晋书》第2837页。
    5《宋书》第1411页。
    6《资治通鉴》第930页。
    7《宋书》卷一《武帝纪上》,第16页。
    1见《宋书》卷五九《江智渊传》,第1609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第499页。
    3《宋书》卷七八《萧思话传》,第2015页。
    4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北魏攻陷鲁郡之邹山,刘宋鲁郡、阳平二郡太守崔邪利降魏。其后北魏兵至彭城,太武帝遣李孝伯于阵前与刘宋名士张畅接对,论及邹山之陷,张畅曰“邹山小戍,虽有微险,河畔之民,多是新附,始慕政化,奸盗未息,示使崔邪利抚之而已。今虽陷没,何损于国”(见《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第1171页。)虽是外交辞令,未可尽信,但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刘宋时青徐等与北朝交界僵持之地在刘宋的边缘地位。
    1《南齐书》第500页。
    2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48-358页。
    3《晋书》第562页。
    4《晋书》第2806页。
    1《魏书》第628页。
    2见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卷一《后娶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4页。
    3《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第3168页。
    4同上,第3170页。
    5慕容魔以刘讚为东庠祭酒事,又,《晋书》卷一○九《慕容皝载记》载:“(皝)赐其大臣子弟为官学生者号高门生,立东庠于旧宫,以行乡射之礼,每月临观,考试优劣。皝雅好文籍,勤于讲授,学徒甚盛,至千余人。亲造《太上章》以代《急就》,又著《典诫》十五篇,以教胄子。”见《晋书》第2826页。
    6《晋书》卷一二八《慕容超载记》,第3178页。
    1《宋书》卷六五《申恬传附崔諲传》,第1726页。
    1从辈分上来看,皇兴年间入北的平齐民约有四代,第一代为崔道固、房法延、房元庆等,第二代为刘休宾、房法寿、房崇吉等,第三代为崔光、崔亮、刘芳等,第四代中颇有一些出生于桑乾,但也有年龄与第三代相差无几者如蒋少游等。初附时的平齐民以第一、二代为主体,其中的上层人士大多卒于孝文帝亲政之前,如刘休宾卒于延兴二年,崔道固亦卒于延兴中,唯房法寿卒于太和中。另外,年龄较长的平齐民不乏虽具才识却终身不得出仕者,如房灵宾,房灵建兄弟,《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灵宾传》云:“灵宾,文藻不如兄灵建,而辩悟过之。灵建在南,官至州治中、勃海太守,以才名见称。兄弟俱入国,为平齐民。虽流漂屯圮,操尚卓然。并卒于平齐。”(第971页。)第二代平齐民至太和年间得以出仕的,有房灵宾从弟房坚,房法延之子房亮,二人均曾任秘书郎,房亮还曾作为使副出使南齐。但他们在北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远比不上比其低一辈的崔光、刘芳等人。
    2《魏书》第1842页。
    3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2页。
    1《晋书》卷六九《刘隗传附刘讷传》云:“(讷)初入洛,见诸名士而叹曰:‘王夷甫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张茂先我所不解,周弘武巧于用短,杜方叔拙于用长。’”见《晋书》第1841页。
    2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2页。
    3《魏书》第2849页。
    4见《魏书》卷六一《沈文秀传》,第1367页。
    1见《魏书》卷七○《傅永传》,第1551页。
    2[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49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69页。
    4《魏书》第1476页。
    5《魏书》卷九一《术艺传·蒋少游传》,第1970页。
    6《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景伯传》,第977页
    1[唐]李延寿撰,《北史》卷九一《刘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2页。
    2《北史》卷三九《刘休宾传附刘文哗传》,第1414页。
    3[日]高楠顺次郎编:《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2年,第55册,第540a叶。
    4见《晋书》第2826页。
    5《魏书》卷三五《崔浩传》,第827页。
    6《魏书》第1499页。
    7《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载石季龙将伐慕容皝,“天竺佛图澄进曰:‘燕福德之国,未可加兵’”(第2768页),佛图澄以“福德”为由劝阻石季龙,很可能是因为前燕同样信仰佛教而欲加保全。《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曰:“(垂)遣其太子宝及农与慕容麟等率众八万伐魏,慕容德、慕容绍以步骑一万八千为宝后继。魏闻宝将至,徙往河西。宝进师临河,惧不敢济。还次参合,忽有大风黑气,状若堤防, 或高或下,临覆军上。沙门支昙猛言于宝日:‘风气暴迅,魏军将至之候,宜遣兵御之。’宝笑而不纳。昙猛固以为言,乃遣麟率骑三万为后殿,以御非常。麟以昙猛言为虚,纵骑游猎。”(第3089页。)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则载慕容德失滑台后,南燕上层或主张进攻彭城,或主张夺回滑台,或主张转攻广固,“德犹豫未决。沙门朗公素知占候,德因访其所适。朗曰:‘敬览三策,潘尚书之议可谓兴邦之术矣。今岁初,长星起于奎娄,遂扫虚危,而虚危,齐之分野,除旧布新之象。宜先定旧鲁,巡抚琅邪,待秋风戒节,然后北围临齐,天之道也。’德大悦,引师而南,兖州北鄙诸县悉降,置守宰以抚之。”(第3166页。)从这两条记载来看,慕容垂、慕容宝、慕容德等人与僧侣的交往都不仅限于佛教活动,而是常在国家政治、军事活动中征求僧人的意见,而支昙猛观风气之候,竺僧朗亦“素知占候”,均是依靠方术为燕主出谋划策,这与佛图澄在后赵的作用完全相同。竺僧朗身为佛图澄弟子,其所持佛教观亦应继承自佛图澄。这就使诸燕佛教与后赵佛教处于同一模式。反观北魏佛教,虽然与后赵、诸燕佛教一样,带有浓厚的国家佛教色彩,但是僧侣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礼佛、造像等宗教行为来吸引信众,敷导民俗,在政治军事决策中完全没有发言权。按照古正美的分法,南燕佛教应与后赵一样,属于天王传统的国家佛教意识形态,而北魏佛教意识形态则是由凉州传入平城的佛王传统。
    1《魏书》第1227页。
    2《北史》第2709页。
    3[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7页。
    4《北史》第2708页。
    1《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90页。
    2《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梁祚传》,第1843页。
    3《魏书》第825页。
    4《魏书》第1220页。
    5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08页。
    6见《魏书》第978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五一《贾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34页。
    2《魏书》第2761页。
    1《魏书》第2742页。
    2《魏书》第103页。
    1《北史》第2723页。
    2参见梁满仓撰《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642-644页。
    3《魏书》第1220页。
    4《魏书》卷六七《崔光传》,第1491页。
    1《魏书》卷六七《崔光传》,第1493页。
    2《魏书》卷一三《宣武灵皇后胡氏传》,第338页。
    3《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载:“太祖曾引玄伯讲《汉书》,至娄敬说汉祖欲以鲁元公主妻匈奴,善之,嗟叹者良久。是以诸公主皆厘降于宾附之国,朝臣子弟,虽名族美彦,不得尚焉。”(见第621页。)卷三《明元帝纪》曰:“初,帝母刘贵人赐死,太祖告帝曰:‘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见第49页。)
    1《魏书》卷九四《阉官传·仇洛齐传》,第2013页。
    2《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第79页。
    1《魏书》卷四三《房法寿附房景先传》,第978页。
    2《魏书》卷六六《崔亮传》,第1476页。
    3《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崔僧渊传》,第633页。
    4《魏书》卷六九《崔休传》,第1527页。
    5参见附表三。
    6例如随慕容德南渡的李元护子娶房伯玉女,崔猷一女嫁武威贾渊,《魏书》卷三三《贾彝传》载“(彝)弱冠,为慕容垂骠骑大将军、辽西王农记室参军。太祖先闻其名,尝遣使者求彝于垂。垂弥增器敬,更加宠秩,迁骠骑长史,带昌黎太守。垂遣其太子宝来寇,大败于参合陂,执彝及其从兄代郡太守润等”(第792页),可见贾氏非仅贾彝一人仕于慕容氏;而另一女则嫁给同为清河人氏的傅氏子弟。
    7《宋书》卷一《武帝纪》上载“北青州刺史刘该反”(第11页),为元兴三年事,然考其文义,应与卷五一《长沙景王道怜传》所载同为刘该引北魏军南侵事,非谓其初降北。《魏书》卷二六《长孙肥传》载“除肥镇远将军、充州刺史,给步骑二万,南徇许昌,略地至彭城。司马德宗将刘该遣使诣肥请降,贡其方物。”(第652页),考《道武帝纪》,诏肥南徇许昌为天兴四年(401年)秋七月事,则刘该降肥当在当年或明年。
    8田余庆《南北对立时期的彭城丛亭里刘氏》称“北魏朝廷为羁縻自南奔北重要官员的政治需要,多以宗 室或大臣子女与之联姻,所以刘该才有机缘与崔玄伯之姊妹婚配”,见《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78页。
    1见《魏书》卷九二《列女传·封卓妻刘氏传》,传云“中书令高允为之诗”,高允任中书令是在文成帝太安年间,此时刘邕兄弟已归刘宋,不知刘氏与其是何关系。
    2《魏书》第1227页。
    3《魏书》卷六八《高聪传》,第1560页。
    4《魏书》卷八二《常景传》,第1803页。
    5《魏书》卷五五《刘芳传》,第1219页。
    1《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卢度世传》,第1062页。
    2《魏书》第977页。
    3《北史》第950页。
    4《魏书》卷五七《崔挺传》载:“初,崔光之在贫贱也,挺赡遗衣食,常亲敬焉。”(第1266页。)崔挺为博陵崔氏。
    5《魏书》卷六一《张谠传》,第1369页。
    6《魏书》第978页。
    1《魏书》第1971页。
    2《魏书》卷六九《袁翻传》云:“(宣)皇兴中,东阳州平,随文秀入国。而大将军刘昶每提引之,言是其外祖淑之近亲,令与其府谘议参军袁济为宗。宣时孤寒,甚相依附。”(第1536页。)
    3《梁书》卷五○《刘峻传》云:“宋泰始初,青州陷魏,峻年八岁,为人所略至中山,中山富人刘实愍峻,以束帛赎之,教以书学。”(第701页。)
    4《梁书》第701页。
    1《北史》第1540页。
    2《资治通鉴》第1109页。
    3《资治通鉴》第1139页。
    4《魏书》第1021页。
    5《魏书》第1181页。
    1《魏书》第1410页。
    2《魏书》第1450页。
    3《魏书》第1221页。
    4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6页。
    5《北史》卷三○《卢玄传附卢道虔传》,第1078页。
    6《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李业兴传》载此事曰:“异曰:‘北间郊、丘异所,是用郑义。我此中用王义。’业兴曰:‘然,洛京郊、丘之处专用郑解。’异曰:‘若然,女子逆降傍亲亦从郑以不?’业兴曰:‘此之一事,亦不专从。若卿此间用王义,除禫应用二十五月,何以王俭丧礼禫用二十七月也?’异遂不答。”(第1863页。)
    7《隋书》第156页。
    1《魏书》第161页。
    2《魏书》第168页。
    3《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10页。
    4《魏书》第887页。
    5《魏书》卷五六《崔辩传附崔逸传》载“后为员外散骑侍郎,与著作郎韩兴宗参定朝仪”,事在崔逸接齐使萧琛、范云之后,然萧琛、范云使北魏是于太和十六年,兴宗则卒于太和十四年。据卷六○《韩麒麟传附韩显宗传》,与崔逸同参定朝仪的应为兴宗弟显宗。
    6《魏书》卷六○《韩麒麟传附韩显宗传》,第1338页。
    7《魏书》第1307页。
    1《魏书》第1971页。
    2《魏书》第1972页。
    1《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107页。
    2程树德著《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页
    3参见阎步克《北朝对南朝的制度反馈——以萧梁、北魏官品改革为线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3期,第51页。
    4《魏书》卷六六《崔亮传》载“高祖在洛,欲创革旧制,选置百官”,选崔亮兼吏部郎。《资治通鉴》卷一 三九曰:“魏主至洛阳,欲澄清流品,以尚书崔亮兼吏部郎。”亦言此事,然记载有误。依《魏书》,崔亮时为尚书二千石郎而非尚书。
    1王仲荦著《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1页。
    2参见石冬梅《北魏太和新官制并未模仿南朝》,《天府新论》2007年第3期,第121页。
    3参见阎步克《北朝对南朝的制度反馈——以萧梁、北魏官品改革为线索》。
    4《魏书》第3003页。
    5参见阎步克《北朝对南朝的制度反馈——以萧梁、北魏官品改革为线索》,第51页。
    1《魏书》卷五三《李冲传》载太和十六年孝文帝《营改太极殿诏》曰:“尚书冲器怀渊博,经度明远,可领将作大匠。司空、长乐公亮,可与大匠共监兴缮。”(第1181页。)按,《北史》卷一00《序传·李暠传附李冲传》载“及营明堂,诏冲领将作大匠,与司空、长乐公亮共监兴缮”(第3331页),应是将营改太极殿事误作营造明堂,李冲、穆亮共监兴缮时,平城明堂已经建成。
    2《魏书》卷一○五《天象志》载“司空穆亮、将作董迩缮洛阳宫室”(第2427页),卷九一《术艺传·蒋少游传》载“少游又为太极立模范,与董尔、王遇等参建之”(第1971页),此三者应为同一人。
    3参见王银田《北魏平城明堂遗址再研究》,殷宪、马志强著《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174-175页。
    1《魏书》卷二三《莫含传附莫题传》,第604页。
    2《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1页。
    3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
    4[魏]杨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09页。
    5《南齐书》第990页。
    1逯耀东著《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第175页。
    2《魏书》第1187页。
    3《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第732页。
    4《魏书》第1081页。
    1《魏书》卷五《昭成子孙传·拓跋仪传》,第371页。
    2《魏书》卷四《世祖纪》,第75页。
    3《魏书》卷一三《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第329页。
    4《魏书》卷一三《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元丕传》,第358页。
    5《魏书》卷一○九《乐志》,第2829页。
    6《魏书》卷一三《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第329页。
    7《魏书》卷五四《高闾传》,第1203页。
    8《魏书》第165页。
    1《魏书》第359页。
    1《魏书》卷五九《刘昶传》,第1310页。
    2《魏书》第1487页。
    3《魏书》第1342页。
    1《魏书》第338页。
    1《魏书》第1125页。
    2《魏书》第535页。
    1《魏书》第149页。
    2《魏书》第182页。
    1《魏书》第880页。
    2《魏书》第1012页。
    1《魏书》第871页。
    2《魏书》第865页。
    3《魏书》第875页。
    4《魏书》第876页。
    5《魏书》第860页。
    6王永平著《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82页。
    1《魏书》第627页。
    2《魏书》第962页。
    3《魏书》卷四《世祖纪》,第97页。
    4《魏书》卷七《高祖纪》,第135页。
    5《魏书》第136页。
    6《魏书》卷七六《张烈传》,第1686页。
    1《魏书》卷五○《尉元传》,第1113页。
    2《魏书》第1356页。
    3《魏书》第1521页。
    4《魏书》第1407页。
    1《魏书》第1354页。
    1《魏书》第624页。
    2《魏书》卷三八《袁式传》,第880页。
    3《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第875页。
    4《魏书》卷四三《毛修之传》,第960页。
    1殷宪、马志强著《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92页。
    2《魏书》第2744页。
    1同上。
    2《魏书》第470页。
    3《魏书》第1685页。
    4《魏书》卷六十一《沈文秀传附沈陵传》载:“及高祖崩,陵阴有叛心,长史赵俨密言于朝廷,尚书令王肃深保明之,切责俨。既而果叛,杀数十人,驱掠城中男女百馀口,夜走南入。”(第1368页。)
    5《南齐书》卷一九《魏虏传》:“时王肃伪征南将军、豫州都督。朝延既新失大镇,荒人往来,诈云肃欲归国。少帝诏以肃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豫徐司三州、右将军、豫州刺史,西丰公,邑二千户。”(第470页。)
    1《魏书》卷五九《刘昶传》,第1308页。
    2《魏书》卷二二《废太子恂传》,第588页。
    3《魏书》第1037页。
    4《魏书》第1407页。
    5《魏书》第1344页。
    1《魏书》卷一○八《礼志》,第2746页。
    2《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第1171页。
    3《宋书》卷五九《张畅传》,第1603页。
    4《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附李豹子传》,第1174页。
    1《南齐书》第990页。
    2《南齐书》第998页。
    3《南齐书》第992页。
    4《南齐书》第986页。
    5《南史》第1523页。
    1《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第1570页。
    2《魏书》第1573页。
    3《魏书》第1579页。
    4《魏书》第1580页。
    5《魏书》第1580页。
    6《魏书》第1570页。
    1《魏书》卷八《世宗纪》,第198页。
    1《魏书》第1412页。
    2《魏书》第1412页。
    3《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70页。
    4《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82页。
    1《梁书》第261页。
    2《王诵墓志》载其建义元年卒,年四十七岁。
    3《魏书》卷六三《王肃传附王衍传》载其“天平三年卒,年五十二”,则生年应为永明三年。
    4《王普贤墓志》载“春秋廿有七,魏延昌二年太岁癸巳,四月乙卯朔,廿二日乙巳,寝疾薨于金墉之内。”
    5《王绍墓志》载其“春秋廿有四,延昌四年八月二日遘疾薨于第”。
    6《魏书》第1413页。
    7《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54页。
    1《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15页。
    2《洛阳伽蓝记校释》第89页。
    3《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09页。
    4《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92页。
    5《洛阳伽蓝记校释》第45页。
    6见《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15-116页。
    1参见宿白著《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从》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31-34页。
    2见神龟二年十一月《元腾墓志》,《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10页。
    1《魏书》第1412页。
    2《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82页。
    3《南齐书》第849页。
    4《南齐书》第850页。
    5见《高僧传》卷十三,第488页。
    1见《高僧传》卷十,第391页。
    2《宋书》卷四一《皇后传》:“顺帝谢皇后讳梵境。”
    3《高僧传》第287页。
    4西晋王祥之父名为王融,王览之子名为王琛,王衍则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之一
    5陈垣著《史讳举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6页。
    1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页。
    2[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96页。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58页。
    4[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67页。
    1[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2《史讳举例》,第116页。
    3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95页。
    4[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5同上,第5页。
    6同上,第53页。
    7[陈]徐陵编,《玉台新咏》(明小宛堂覆宋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8[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版,第1799页。
    1《南史》第630页。
    2《南齐书》第851页。
    3《南齐书》卷四九《王奂传》载“奂闻兵入,还内礼佛,未及起,军人遂斩之。年五十九”(见《南齐书》第850页),其时为永明十一年,则王奂应生于元嘉十一年。
    4《魏书》卷六三《王肃传》载肃“景明二年(501)薨于寿春,年三十八”(见《魏书》第1411页),则王肃应生于大明八年,其时王奂二十九岁。前文已论及,王肃只可能是第四子或更小,与长兄王融的年纪差距至少应有五岁。
    5《南齐书》卷三《武帝纪》载“(永明十一年春正月)丙子,皇太子长懋薨。……三月乙亥,雍州刺史王奂伏诛。……(夏四月)甲午,立皇太孙昭业,太孙妃何氏。”
    6《南齐书》第639页。
    1《南齐书》卷三六《刘祥传》载其狱中答武帝辞云“司徒殿下文德英明,四海倾属。囚不涯卑远,随例问讯,时节拜觐,亦沾眄议。”(见《南齐书》第643页。)
    2[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89页。
    3《高僧传》第391页。
    1《魏书》第1412页。
    2《魏书》第337页。
    3《魏书》第337页。
    4《魏书》第321页。
    5《晋书》第774页。
    1并见《魏书》336页。
    2《魏书》第1832页。
    3见赵君平编《邙洛墓志三百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7页。
    4《魏书》第452页。
    5《魏书》第165页。
    1见赵万里撰《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四,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109页。
    2《魏书》第1413页。
    1牟润孙著《注史斋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85页。
    2《魏书》卷五三《李冲传》:“高祖初依《周礼》,置夫、嫔之列,以冲女为夫人。”(第1181页。
    3《魏书》卷五六《郑羲传》:文明太后为高祖纳其女为嫔,征为秘书监。(第1239页。)《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严祖传》:“高祖纳其女为嫔。”(第1243页。)
    4《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高祖纳其女为嫔。(第1053页。)
    5《魏书》卷四四《韦阆传附韦崇传》:高祖纳其女为充华嫔。(第1012页。)
    6《魏书》卷六九《崔休传》:“高祖纳休妹为嫔,以为尚书主客郎。,,(第1525页。)
    7《魏书》卷五七《崔挺传》:“高祖以挺女为嫔。”(第1264页。)
    1《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附王琼传》:高祖纳其长女为嫔,拜前军将军、并州大中正。(第878页。)
    2《魏书》第534页。
    3《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49页。
    4《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84页。
    5《魏书》第962页。
    1《魏书》第1536页。
    2《魏书》第1312页。
    3《魏书》第877页。
    4《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载:“初,崔浩弟恬闻慧龙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见慧龙,曰:‘信王家儿也。’王氏世齄鼻,江东谓之‘齄王’。慧龙鼻大,浩曰:‘真贵种矣!’”(第875页。)
    5《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附王宝兴传》云:“及浩被诛,卢遐后妻,宝兴从母也。缘坐没官。”(第877页)又曰“(王)琼女适范阳卢道亮。”(第878页。)
    6正始二年《李蕤墓志》载曰:“亡父承,字伯业,雍州刺史、姑臧穆侯。夫人太原王氏,父慧龙,荆州刺史、长社穆侯。君夫人太原王氏,讳恩荣,封晋阳县君。”见《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8页。
    1《资治通鉴》第1123页。
    2《魏书》卷七○《傅永传》载“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建武将军、平南长史。咸阳王憘虑肃难信,言于高祖”(第1551页),卷六三《王肃传》则载肃“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第1410页)。而王肃在景明初出镇寿春,实际上是被诸王排挤出政治中心洛阳,不仅如此,彭城王勰与王肃同镇寿春,也与当时以北方士族和南方降人在南北边界“对为刺史”的制度一样,带有监视防范之意。
    3见《王绍墓志》。
    4见《王普贤墓志》。
    1《魏书》第464页。
    2《魏书》第571页。
    3《魏书》第530页。
    4《魏书》第2001页。
    1《魏书》卷一九下《南安王桢传附南安王熙传》载:“始熙之镇邺也,知友才学之士袁翻、李琰、李神儁、王诵兄弟、裴敬宪等咸饯于河梁,赋诗告别。”(第504页。)卷一八《临淮王谭传附临淮王或传》云:“或姿制闲裕,吐发流靡,琅邪王诵有名人也,见之未尝不心醉忘疲。”(第419页。)
    2《魏书》第336页。
    3《魏书》第337页。
    4同上。
    1参见王珊《北魏僧芝墓志考释》,《北大史学》第13期,2008年,100-101页。
    2《高僧传》卷三《译经下·求那跋陀罗传》曰:“后于东府燕会,王公毕集,勅见跋陀。时未及净发,白首皓然。世祖遥望,顾谓尚书谢庄曰:‘摩诃衍聪明机解,但老期已至。朕试问之,其必悟人意也。’”
    3《魏书》第340页。
    1《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27-128页。
    2《魏书》卷五七《崔挺传附崔孝芬传》:“后除著作郎,袭父爵。尚书令高肇亲宠权盛,子植除青州刺史,启孝芬为司马。后除司徒记室参军、司空属、定州大中正,长于剖判,甚有能名,府主任城王澄雅重之。熙平中,澄奏地制八条,孝芬所参定也。在府久之,除龙骧将军、廷尉少卿。”(第1266页。)
    3《魏书》卷三九《李宝传附李瑾传》曰:“瑾弟瓒,字道璋,少有风尚。辟司徒参军事。神龟中卒。”(第888页。)
    4《魏书》第1833页。
    5《魏书》第2768页。
    1分别为陇西李神俊、清河崔励、赵郡李场、彭城刘廞、弘农杨昱、顿丘李奖、李谐。
    2为元子直、元顺、元子攸、元修。
    3《魏书》卷四六《李訢传》,第1039页。
    4《魏书》卷五七《高佑传》,第1259页。
    5《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道昭传》,第1240页。
    6《魏书》第1175页。
    1《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序》云:“太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更,又开皇子之学。”见第1842页。
    1如《元飏妻王夫人墓志》称“周王王冀(疑为“晋”之误)之引”(见《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73页),《王绍墓志》称“姬文以大圣启源,子晋资储仙命氏”(见《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82页。)
    2《晋书》第987页。
    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598页。
    4[梁]萧统撰,[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52页。
    5见[清]梁章钜撰,穆克宏点校《文选旁证》卷二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6参见熊清元《任昉诗文系年考证》,《黄冈师专学报》第12卷,1992年,第35页。
    1《梁书》卷二一《王份传》载:“份兄奂于雍州被诛,奂子肃奔于魏,份自拘请罪,齐世祖知其诚款,喻而遣之。属肃屡引魏人来侵疆埸,世祖尝因侍坐,从容谓份曰:‘比有北信不?’份敛容对曰:‘肃既近忘坟柏,宁远忆有臣。’帝亦以此亮焉。”按,此条记载应有误。王肃于永明十一年十月方得在邺谒孝文帝,此时齐武帝已崩,况且魏齐在郁林王隆昌元年(494)还曾相互遣使,交恶开战是在齐明帝萧鸾登基之后。故疑“世祖”应为“高宗”之误。但王肃南侵会造成其在南亲属的自危心理,则是可以肯定的。
    2《南史》第639页。
    3《魏书》第1308页。
    4《魏书》第1314页
    5《魏书》第877页。
    6《魏书》第1411页。
    7参见陈迪宇《北归士族在北朝发展的几种模式初探——以太原晋阳王氏、渤海刁氏、琅琊王氏北归后的发展为例》,《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2004年。
    1《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82页。
    2《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09页
    1《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75页。
    2《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42页。
    1《魏书》中载李平、李奖父子以及李崇等人为顿丘李氏,但实际上,他们与出身顿丘李氏的李彪等并非同宗。《魏书·李彪传》及《阳平王太妃李氏墓志》中均载其籍贯为“顿丘卫国人”,而李平、李崇等的籍贯则均载为“顿丘人”。《魏书》卷八三《外戚传·李峻传》曰:“李峻,字珍之,梁国蒙县人,元皇后兄也。父方叔,刘义隆济阴太守。高宗遗间使谕之,峻与五弟诞、嶷、雅、白、永等前后归京师。拜峻镇西将军、泾州刺史、顿丘公。雅、嶷、诞等皆封公位显。后进峻爵为王,征为太宰,薨。”卷七○《刘藻传》又载“永安中,与姊夫李嶷俱来归国,赐爵易阳子”,按,此条中的“永安”应为“天安”,是献文帝继位后的第一个年号。则此李氏本为梁国李氏,献文帝因欲借外戚力量与冯太后相抗衡,故在继位后将其在南诸舅招入北魏,之所以称为“顿丘李氏”,应该是因李峻封顿丘公,并有可能家于此地的原因。因此,李奖与前文提到的胡太后倖臣李神轨一样,均为第三代入北南人,但其祖辈在南时并不以学业显,因此其“当世才度”应该大体上已北方化了。然而《颜氏家训·风操》载李奖子李构母刘氏“宋广州刺史纂之孙女,故构犹染江南风教”(见《颜氏家训集解》第104页)则其家世中的南方因素仍是不可忽视的。
    2《魏书》第1413页。
    1《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06页。
    2见罗振玉编《芒洛塚墓遗文》卷上,民国三年(1914)石印本。
    3[梁]释僧佑著,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54页。
    4[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436页。
    5[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63页。
    6《梁书》第481页。
    7《陈书》第385页。
    1《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40册,第65页。
    2《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40册,第428页。
    3罗新、叶炜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7页。
    4《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76页。
    5志石藏于南京博物院。
    6《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5页。
    7《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6页。
    8《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7页。
    1《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6页。
    2《南史》第1530页。
    3《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45页。
    4《陈书》第321页。
    5赵君平、赵文成编《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1《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60页。
    2[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08页。
    3[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874页。
    4《北史》第875页。
    5《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375页。
    1《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375页。
    1《魏书》卷五九《刘昶传》,第1308页,
    1参见本文第六章附表。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二《兰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66页。
    3[唐]令狐德棻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37页。
    4《资治通鉴》,第1304页。
    1《周书》卷一四《贺拔胜传》,第219页。
    2参见前岛佳孝《贺拔腾の经歷と活动》,《东方学》第百三辑,2002年,第49-63页。
    3见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of Asia, Second Biennial Conference,1962.
    4见《铃木博士古稀记念东洋学论集》,东京:明德出版社,1972
    5见《大陆杂志语文丛书》第二辑第五册,1964年。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47页。
    2[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页。
    3《三国志》第416页。
    4《晋书》卷一○三《刘曜载记》,第2688页。
    5《晋书》卷八六《张轨传》,第2221页。
    6《晋书》第2688页。
    1[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第2293页。
    2《宋书》第2281页。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5页。
    4[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95页。
    1《南齐书》第436页。
    2《梁书》第267页。
    3《南齐书》卷一七《竟陵王萧子良传》,第698页。
    4《南齐书》第685页。
    5《南史》第1213页。
    6《南史》第1214页。
    7《南齐书》第681页。
    1[梁]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43页。
    2《梁书》卷三《武帝纪》曰:“(大同七年十二月)丙辰,于宫城西立士林馆,延集学者。”见第87页。
    3《梁书》卷三《武帝纪》,第97页。
    4《梁书》卷三四《张缅传附张绾传》,第504页。
    5[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二四《周弘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7页。
    6《陈书》卷三三《儒林传·沈洙传》,第436页。
    7《梁书》第679页。
    8《陈书》第256页。
    1《梁书》卷二七《殷钧传》,第407页。
    2《梁书》卷五○《文学传下·刘峻传》,第702页。
    3《梁书》卷三三《王僧孺传》,第474页。
    4《梁书》卷四九《文学传上·周兴嗣传》,第698页。
    5《梁书》卷五○《文学传下·任孝恭传》,第726页。
    6《陈书》卷三三《儒林传·郑灼传》,第441页。
    1《周书》第60页。
    2《唐六典》等史籍中将邺城麟趾阁亦称为麟趾殿,故有研究者将东魏于麟趾阁编纂《麟趾格》之事归为北周麟趾学士,实误。
    3《魏书》卷六九《袁翻传》,第1536页。
    4《魏书》卷六七《崔光传附崔鸿传》,第1501页。
    5《周书》第688页。
    1《周书》第523页。
    2《周书》第757页。
    3参见宋燕鹏、张素格《北周麟趾学士的设置、学术活动及其意义》,《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八卷第二期,2008年6月。
    4[唐]令狐德棻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18页。
    5《隋书》第1299页。
    1《周书》第367页。
    2《周书》第60页。
    3《周书》第752页。
    4《周书》第1415页。
    1《北齐书》第106页。
    2《北齐书》第630页。
    3《大陆杂志语文丛书》第二辑第五册,第155页。
    4参见宋燕鹏《北齐的文化著述机构——文林馆》,《兰台世界》,2006年12月;魏宏利《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七卷第五期,2006年10月。
    1《北齐书》第630页。
    2周建江著《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7页。
    3见宋燕鹏、高楠《论北齐文士的地理分布——以“待诏文林馆”籍贯为考察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1卷第4辑,2006年10月。
    4见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96页。
    1《大陆杂志语文丛书》第二辑第五册,第158页。
    2《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序》,第630页。
    3[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12页。
    4[日]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31页。
    5《北齐书》第347页。
    1《北齐书》第630页。
    2《北齐书》第563页。
    3见《大陆杂志语文丛书》第二辑第五册,第157页。另,阳俊之实际上亦为文林馆待诏。
    4见《观生我赋》自注,《颜氏家训集解》第698页。
    1《隋书》第1009页。
    2《北齐书》第106页。
    3《隋书》卷四九《牛弘传》载开皇时牛弘上书曰“高氏据有山东,初亦采访,验其本目,残缺犹多。及东夏初平,获其经史,四部重杂,三万余卷。所益旧书,五千而已。”(第1299页。)
    4[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707页。
    5《南史》卷七二《文学传·何思澄传》,第1782页。
    6《隋书》卷三四《经籍志》,第1009页。
    1《北史》第1726页。
    2《颜氏家训集解》第272页。
    1参见本文第四章。
    1任冬善《北周麟趾殿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见《社科纵横》第22卷第6期,2007年6月,第197页。
    2见宋燕鹏、张素格《北周麟趾学士的设置、学术活动及意义》,《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2期,2008年6月,第78页。
    3与任城王元澄子元顺同名而非同一人。
    1《颜氏家训集解》第581页。
    2《北史》第2781页。
    1刘璠为沛国刘氏,六世祖刘敏于永嘉乱时过江,居于广陵。《周书》卷四二《刘璠传》曰:“(范阳张)绾尝於新渝侯坐,因酒后诟京兆杜骞曰:“寒士不逊。”璠厉色曰:“此坐谁非寒士?”(第761页)虽然其本意是为讽刺张绾的出身,但也可从侧面看出,其对自身的定位同为寒士。
    2关于王克南归时间,《周书》卷四一《庾信传》载“陈氏与朝廷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留而不遣。”(第734页),殷不害于陈太建七年(575年)归国。而《陈书》卷一九《沈炯传》云“少日,(炯)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绍泰二年至都。”(第254页),二者相差二十年。《资治通鉴》卷一六六将王克归国系于绍泰元年,与沈炯同时。今从此说。
    3《周书》卷四二《萧圆肃传》,第756页。
    4《周书》第524页。
    1见牛贵琥《庾信入北的实际情况及与作品的关系》,《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第40页。
    2《梁书》卷四九《文学传上·庾肩吾传》载:“(萧纲)及居东宫,又开文德省,置学士,肩吾子信、摛子陵、吴郡张长公、北地傅弘、东海鲍至等充其选。”(第690页。)
    3《陈书》第455页。
    4见[日]矢岛美都子著《庾信研究》,东京:明治书院,2000年,第85页。
    5见《庾信研究》第83页。
    6《周书》卷四七《姚僧垣传附姚最传》,第844页。
    1《周书》卷四七《姚最传》,第844页。
    1[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0页。
    2《庾子山集注》,第65页。
    3《周书》第1131页。
    4《周书》卷四○《王轨传》,第713页。
    5《北史》卷三五《郑羲传附郑译传》,第1313页。
    1《周书》卷四○《颜之仪传》,第720页。
    2参见林怡《庾信》,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5页;田晓菲《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12页。
    3《周书》第689页。
    4《周书》第544页。
    5《周书》第768页。
    6徐宝余著《庾信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1《周书》第731页。
    1《周书》第731页。
    2《北齐书》第616页。
    1《梁书》第79页。
    2《魏书》第1873页。
    1《北齐书》第627页。
    1《北齐书》第434页。
    2同上。
    3《北齐书》第31页。
    4《北齐书》第607页。
    5《北齐书》第404页。
    6《北齐书》第511页。
    7关于东魏、北齐时期中书省权力核心的归属,可参见大峠要《东魏.北齐的中书侍郎》,《史朋》第36期,北海道大学,2003年。
    1《北齐书》第445页。
    2《北史》第258页。
    3同上。
    4《北齐书》第444页。
    1《北齐书》第445页。
    2《北齐书》第447页。
    3参见吕春盛著《北齐政治史研究——北齐衰亡原因之考察》,台湾大学文史丛刊之七十五,1987年。
    4《北齐书》第685页。
    5《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颜之推传》,第617页。
    6《北齐书》第617页。
    1同上。
    2《南齐书》第727页。
    3《北齐书》第618页。
    4《颜氏家训集注》第698页。
    1《北齐书》第111页。
    2《北齐书》第618页。
    3[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50页。
    4见《观生我赋》自注,《颜氏家训集解》第698页。
    1徐宝余《庾信研究》第53页。
    1《周书》第716页。
    2其中《奉和赵王途中五韵诗》一说为王褒作。
    3见赵以武著《唱和诗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223页。
    1《周书》卷三八《李昶传》,第687页。
    2[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830页。
    3《周书》第59页。
    4林怡著《庾信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53页。
    5《周书》第563页。
    1见吉定《庾信诗中“徐报”小考》,《文学遗产》1995年第五期,第114页。
    2《北史》第2753页。
    3《隋书》第1549页。
    1《大正藏》第50册,第513a叶。
    2《大正藏》第50册,第505b叶。
    1《陈书》卷三二《殷不害传》云“梁元帝立,以不害为中书郎,兼廷尉卿。”(第424页。)
    2《梁书》第584页。
    3《北史》第2792页。
    4《周书》第731页。
    5《隋书》第1767页。
    1《北齐书》第461页。
    1《北齐书》第512页。
    1《北齐书》第564页。
    2《隋书》第1398页。
    1《颜氏家训集解》第295页。
    2《颜氏家训集解》第296页。
    3《颜氏家训集解》第279页。
    1《北齐书·卢文伟传》载卢文伟卒于兴和三年(541年),而其子卢恭道先其而卒,卢思道《卢记室诔》中称恭道子询祖“爰在弱龄,孤根回立”,则当时询祖之龄大概不超过十岁。兴和三年距天统二年二十五年,卢询祖卒年应为三十余岁,比卢思道略年长。这也符合卢思道诔中“昔余与子,分重契深。譬诸投漆,如彼断金”(参见祝尚书著《卢思道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第74页)的措辞。
    2《颜氏家训·风操篇》,《颜氏家训集解》第79页。
    3《颜氏家训·勉学篇》,《颜氏家训集解》第225页。
    4《颜氏家训·疏证篇》,《颜氏家训集解》第498页。
    5《颜氏家训·音辞篇》,《颜氏家训集解》第530页。
    1参见宋燕鹏《籍贯与流动:东魏文士的地理分布》,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65页。
    2参见宋燕鹏《论北齐文士的地理分布——以“待诏文林馆”籍贯为考察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1卷第4缉,2006年,第60页。这一统计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例如在误将萧退列为待诏文林馆,又将刘仲威列为地方士族而非南朝士人。另外,宋文将韦道逊列为关中士族,但道逊祖上随刘义真入南,至韦崇时返回北魏,但始终居于洛阳,从文化层面来讲,已不属于关中士族的范畴。
    1此处庾信仕宦经历,参考鲁同群《庾信入北仕历及其主要作品的写作年代》,《文史》第19辑,第144-145页。
    1见[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八二《祖莹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799页。
    2参见曹道衡著:《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刘跃进《六朝僧侣: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见薛天纬、朱玉麒主编:《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葛晓音著:《八代诗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等。
    3《魏书》卷六三《王肃传》载其“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见《魏书》第1407页。
    1参见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03页;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27页。
    2见周建江《论北朝社会对入北南朝士人文学的改造》,《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57页。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60页。
    4《魏书》第1407页。
    5按《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孝文帝自太和十七年秋七月已丑车驾南伐,自平城经肆州、并州至洛阳,其后从洛阳经豫州、滑台城,于十月癸卯至邺,并于太和十八年正月癸亥再次南伐洛阳,其间在约三个月的时间均在邺城。见《魏书》第173页。又及,王肃三月份遭父丧,十月之后方至邺,历时六月有余。《魏书》卷四八《高允传附刘模传》载,“王肃之归阙,路经悬瓠,羁旅究悴,时人莫识。模独给所须,吊待以礼。”(见《魏书》第1093页。)可见王肃之北奔并未按照南北通使的惯常路线,从建康经广陵、淮阴至宿豫,直接入魏,而是绕行豫州之上蔡,因此耗时较长。由于王肃在这半年中的行迹于史未载,只能略加猜测。其父王奂乃是在雍州刺史任上于襄阳被斩,于时王彪、王爽、王弼等诸子均在襄阳,同时被杀,而王融、王琛则于建康弃市。(见《南齐书》第851页。)如果当时王肃随父在雍州,与北魏之豫州毗邻,从悬瓠入魏是比较方便的。但如果王肃确如《魏书》所说,是由建康来奔,那么从这条线路可以看出他在父兄皆被杀的情况下,在南齐境内曲折潜行的狼狈,而其良久方至,“羁旅究悴”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5《魏书》卷七九《成淹传》:王肃归国也,高祖以淹曾宦江表,诏观是非。乃造肃与语,还奏言实,时议纷纭,犹谓未审。高祖曰:“明日引入,我与语,自当知之。”及銮舆行幸,肃多扈从,敕淹将引,若有古迹,皆使知之。行到朝歌,肃问:“此是何城?”淹言:“纣都朝歌城。”肃言:“故应有殷之顽民也。”淹言:“昔武王灭纣,悉居河洛,中因刘石乱华,仍随司马东渡。”(见《魏书》第1753页。)
    6见《魏书》第1753页。
    7《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十八年闰二月)壬申,至平城宫。”见《魏书》第174页。
    1《魏书》第572页。
    2《魏书》第1799页。
    3《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载太和二十一年春正月乙巳,车驾北巡:二月癸酉,车驾至平城。见《魏书》第181页。
    1[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67页。
    2[唐]令狐德桑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2页。
    3《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传上·咸阳王禧传》,第536页。
    1《魏书》卷六三《宋弁传》,第1414页。
    2《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李同轨传》,第1860页。
    3《魏书》,第314页。
    4参见拙文《吴音吟诵与永明新变诗体》,《国学研究》第二十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78页。
    1《魏书》第1407页。
    2《魏书》第1412页。
    3参见吴先宁著《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曹道衡著《略论南北朝文学的 评价问题》,见《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177页。
    2《魏书》第1411页。
    3《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第669页。
    4《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第671页,
    1[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第4086页。
    2见《乐府诗集》卷一六《鼓吹曲辞一》,第230页。
    3《晋书》卷二八《五行志》,第857页。
    4《南齐书》卷三一《荀伯玉传》,第572页。
    5《晋书》卷八九《鞠允传》,第2307页。
    6[唐]李延寿撰《北史》卷六七《唐永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354页。
    7《隋书》第638页。
    1《休洗红》二首,《乐府诗集》等著作中未载,在时代上存在疑问。明代宋绪《元诗提要》及清人《元诗选》等将其归为元人,冯惟讷《诗纪》、胡应麟《诗薮》、《少室山房笔丛》均将其归为晋人,《古乐苑》、《采菽堂古诗选》等书及今人逯钦立、余冠英等亦将其附于晋诗之后。在此姑从此说。
    2《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第675页。
    1《乐府诗集》第707页。
    2《乐府诗集》第726页。
    1《乐府诗集》第728页。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65页。
    3《乐府诗集》第730页。
    4《乐府诗集》第736页。
    1[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65页。
    1见[陈]徐陵编《玉台新咏》,明小宛堂覆宋本,卷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57页。
    2同上,第642页。
    3同上,第648页。
    1《艺文类聚》卷三《岁时上·春》,第45页。
    1[明1王懋德撰《金华府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影印“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1986年,第2139页。
    2[宋]张邦基撰《墨庄漫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40页。
    1[唐]张文成撰,李时人、詹绪左校注《游仙窟》,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3页。
    2《游仙窟》第26页。
    3同上。
    1[唐]李玫撰,《纂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页。
    2《纂异记》第12页。
    3《魏书》第944。
    4见《魏书》卷五七《崔挺传附崔孝芬传》,第1268页。
    5见《梁书》卷二一《王份传附王锡传》,第326页。
    6《魏书》卷四六《许彦传附许赤虎传》,第1038页。
    7《魏书》卷九十一《术艺传·蒋少游传附侯文和传》,第1971页。
    1[魏]杨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卷三“正觉寺”条,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10-111页。
    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968页。
    1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从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85页。
    2《梁书》第824页。
    3《梁书》第823页。
    4《梁书》第824页。
    5《南史》第1315页。
    6《南史》第1316页。
    7萧综事迹见于《梁书》卷五五、《南史》卷五三及《魏书》卷五九。对其入魏时间,诸史均载为魏孝明帝孝昌元年(即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并无疑义。但就其生卒年,则有不同说法。《梁书》本传载“大通二年,萧宝寅在魏据长安反,综自洛阳北遁,将赴之,为津吏所执,魏人杀之,时年四十九”,后人多据此推测萧综生于齐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实则大误。萧综以东昏侯萧宝卷子自居,而萧宝卷生于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建元二年之时,宝卷尚且未出生,以其年为萧综生年,岂非无稽。按,就萧综北遁被执一事,《南史》载曰:“及萧宝寅据长安反,综复去洛阳欲奔之。魏法,度河桥不得乘马,综乘马而行,桥吏执之送洛阳。魏孝庄初,历位司徒、太尉,尚帝姊寿阳长公主。”《魏书》则记载更详,曰:“及宝夤反,赞惶怖,欲奔白鹿山,至河桥,为北中所执。朝议明其不相干预,仍蒙慰勉。”可见萧综虽被执,但并未因此被杀,反被“慰勉”。而“卒年四十九”之说也完全经不起推敲。萧衍长子萧统生于齐和帝中兴元年(501年)九月,三子萧纲生于梁天监二年(503年)十月,作为萧衍次子,萧综当然应出生与二人之间,且《梁书》本传载“初,其母吴淑媛自齐东昏宫得幸于高祖,七月而生综,宫中多疑之者”,东昏侯于中兴元年(即东昏侯永元三年)十二月为王珍国所杀,则萧综应生于来年七八月间。而关于萧综卒年前后数年之事,也可以从《魏书》和《南史》的记载中梳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时间线。《南史》本传载“陈庆之之至洛也,送综启求还。时吴淑媛尚在,敕使以综小时衣寄之。信未达而庆之败。未几,终于魏”,其时为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魏书》卷十《孝庄纪》载永安三年十二月(531年初)“齐州城人赵洛周据西城反,应尔朱兆,刺史、丹阳王萧赞弃城走”,《魏书》本传称其“既弃州为沙门,潜诣长白山。未几,趣白鹿山。至阳平,遇病而卒,时年三十一”。古汉语中的“未几”虽作“不久”讲,但实际上有一定的弹性,例如上文《南史》中,陈庆之败与萧综卒相隔数年,但仍可以“未几”相连接。因此,萧综从齐州至长白山,又至阳平的这段路,未必是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日夜兼程的。《资治通鉴》卷一五四称其为“逃入长白山,流转,卒于阳平”,可见亦认为其弃郡而逃后颇经辗转,并非此后很快便去世。《魏书》对其事迹记载得颇为准确, 其中卒年三十一岁之说,大抵可信。而《魏书》本传又载“普泰末,敕迎其丧至洛,遣黄门郎鹿悆护丧事,以王礼与公主合葬嵩山”,前废帝于普泰二年(532)四月被废,迎丧萧综应在此前不久,而从语义上看,此时距萧综卒应已有一段时日。综上,则萧综应卒于531年至532年初的这段时间内。
    1《洛阳伽蓝记校释》第56页。
    2《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附萧赞(综)传》,第1326页。
    1《北史》第1076页。
    1《全唐诗》卷八七五,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9900页。
    1《南史》第753页。
    2见《北齐书》第18页。
    1《隋书》第637页。
    2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687页。
    1《对芳尊》诗云: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遥见青山始一醒,欲着接离还复昏。(见《全唐诗》卷一九三,第1992页。)
    2皮日休《夜会问答十》诗云:“(日休问龟蒙)寒夜清,帘外迢迢星斗明。况有萧闲洞中客,吟为紫凤呼凰声。”陆龟蒙、张贲等人所做其余九首诗体全同。(见《全唐诗》卷六一六,第7106—7107页。)
    3《听妓洞云歌》诗云:嵇叔夜,鼓琴饮酒无闲暇。若使当时闻此歌,抛掷广陵都不藉。 刘伯伦,虚生浪死过青春。一饮一硕犹自醉,无人为尔卜深尘。(见《全唐诗》卷七三二,第8374页。)
    4《摘得新》云: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摘得新,枝枝叶叶春。管弦兼美酒,最关人。平生都得几十度,展春茵。(见《全唐诗》卷八九一,第10068页。)
    5已见上文。
    6《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嘲诮五》“李主簿条”:方干姿态山野,且更兔缺,然性好凌侮人。有龙丘李主簿者,不知何许人,偶于知闻处见干,而与之传杯酌。龙丘目有翳,改令以讥之曰:“干改令,诸人象令主:‘措大吃酒点盐,军将吃酒点酱,只见门外着篱,未见眼中安障。’”
    7《嘲父》辞云:陆余庆,笔头无力嘴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曰判不竟。(见《太平广记》卷二五九《嗤鄙二》。)
    8《能改斋漫录》卷一四《记文》“举酒行令”条云:“陶毂使越,钱王奉之甚渥,因举酒行令曰:‘玉白石,碧波亭上迎仙客。’陶应声曰: ‘口耳王,圣朝天子要钱塘。’”,见[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03页。
    1[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55页。
    1《北齐书》第492页。
    2葛晓音著《八代诗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88-289页。
    1《北史》第1334页。
    1刘跃进著:《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24页。按,在下文表格中,为简洁起见,将以①-(11)的数字代替各种句式
    1《南史》第1523页。
    1《北史》第1604页。
    2关于这一阶段南北使节、主客的任职情况,参见本文第六章附表二。
    3《太平御览》第2701页。
    4参见《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第2184页。
    1《北史》第1589页。
    2《魏书》第408页。
    1《北史》第1948页。
    2《魏书》1873页。
    3《北史》卷四三《李崇传附李谐传》,第1604页。
    1《北史》第884页。
    1《北齐书》第511页。
    2《资治通鉴》,第1256页。
    3《魏书》第1877页。
    4《北齐书》第520页。
    5《魏书》第1716页。
    1《北齐书》第404页。
    2《北齐书》卷三《文襄纪》,第31页。
    3《北齐书》第404页。
    4《颜氏家训集解》第317页。
    5《颜氏家训集解》第315页。
    6《颜氏家训集解》第347页。
    7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36页。
    1《魏书》第181页。
    2《北齐书》第603页。
    3《北齐书》第454页。
    4《北齐书》第513页。
    5《颜氏家训集解》第265页。
    6《南史》卷七七《恩幸传·刘系宗传》,第1927页。
    1钱钟书撰《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171页。
    2《颜氏家训集解》第292页。
    1《颜氏家训集解》第237-238页。
    2《魏书》第1876页。
    3《颜氏家训集解》第267页。
    4《颜氏家训集解》第278页。
    5《隋书》第1730页。
    6《北齐书》第37页。
    1参见阎步克《北朝对南朝的制度回馈——以萧梁、北魏官品改革为线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3期。
    2见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6-116页。
    1[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030页。
    2[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78页。
    3《魏书》第3031页。
    4《魏书》第3030页。
    5见[日]冢本善隆著《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东京:弘文堂书房,1942年,第72-75页。
    1《高僧传》卷九《神异上·竺佛图澄传》,第352页。
    2[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八《义解篇·齐邺东大觉寺释僧范传》载:“大儒徐遵明、李宝顶等,一对信于言前,授以菩萨戒法。”见《大正藏》第50册第483c页。
    3《魏书》第3040页。
    4《续高僧传》卷二五《感通上·释超达传附释僧明传》,见《大正藏》第50册,第644c页。
    5参见古正美《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年,第234页。
    1阎文儒著,《中国石窟艺术总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3页。
    2见《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36页。
    3同上。
    4[北魏]杨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99页。
    1《高僧传》,第348页。
    2《高僧传》第97页。又,《出三藏记集》卷十载《毗婆沙经序》作“乙丑之岁,四月中旬”,见[梁]释僧佑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83页。
    3[梁]释宝唱著,王孺童校注《比丘尼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页。
    4《高僧传》第183页。通过这几条记载可以看出,在齐梁佛教著作中,已经出现了二月八日和四月八日作为佛诞日并立的情况,这在下文关于南朝佛诞日活动的记载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鉴于这一问题与本文关系不大,因为在此仅将其作为客观现象加以引用,而不进一步地分析、考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5见《大正新修大藏经》(下文略称《大正藏》)第54册,第237a页。
    1见《大正藏》第15册,第675b-c页。
    2[晋]陆翙著《邺中记》,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3《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32页。
    4《大正藏》第49卷,第355页。
    1《洛阳伽蓝记校释》,第99页。
    2同上,第42页。
    3同上,第44页。
    4同上,第59页。
    1同上,第64页。
    2同上,第99页。
    3同上,第152页。
    1《魏书》,第3032页。
    2《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33页。
    3《洛阳伽蓝记校笺》,第200页。
    1王昆吾著《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363页。
    2[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79页。
    3同上。
    4同上。
    5同上,第380页。
    6[法]王微著,余欣、陈建伟译《春祭——二月八日节的佛教仪式》,见《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五辑《敦煌学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15页。
    1《洛阳伽1蓝记校释》,第117页。
    1阎文儒著《中国石窟艺术总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1《大正藏》第12册,第853c-854a页。
    2见梅维恒(Victor H. Mair)著,王邦维、荣新江、钱文忠译,季羡林审定《绘画与表演——中国的看图讲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北京:北京燕京出版社,2000年,第66-67页。
    1见小杉一雄《行像——べゼクリクの行像壁画》,《仫教芸術》19号,昭和28年(1953年)。
    2[元]熊梦祥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1页。
    3宿白著《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1[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85页。
    2《出三藏记集》卷一三《康僧会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41页。
    1 《佛祖统纪》卷三六《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三》,见《大正藏》,第49卷,第346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四七《刘敬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409页。
    3《高僧传》卷五《义解·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第183页。
    4《高僧传》卷第一二《亡身·宋京师竹林寺释慧益》,第453页。
    5《高僧传》卷一二《亡身·宋蜀武担寺释僧庆》,第454页。
    6《比丘尼传校注》卷二《蜀郡善妙尼传》,第85页。
    7《比丘尼传校注》卷三《建福寺智胜尼传》,第134页。
    8《比丘尼传校注》卷三《法音寺昙简尼传》,第145页。依下一条《法音寺净珪尼传》,烧身应在二月八日。
    9《比丘尼传校注》卷三《法音寺净硅尼传》,第147页。
    10《高僧传》卷五《义解·晋荆州长沙寺释昙翼》,第199页。
    11《比丘尼传校注》卷二《江陵牛牧寺慧玉尼传三》,第53页。
    1《比丘尼传校注》卷三《东官曾成法缘尼传》第118页。
    2见《世说新语·巧艺篇》,[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19页。
    3[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卷一六《敬佛篇·弥勒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43页。按,此事又见于《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狮子国》:“晋义熙初,始遣献玉像,经十载乃至。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洁润,形制殊特,殆非人工。此像历晋、宋世在瓦官寺,寺先有征士戴安道手制佛像五躯,及顾长康维摩画图,世人谓为三绝。”([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800页。)直云“佛像”而非“行像”。
    4《比丘尼传校注》卷二《建福寺道瑗尼传四》,第56页。
    5《法苑珠林校注》卷九一,第2634页。
    1《高僧传》卷一○《神异下·宋岷山通云寺邵硕》,第388页。
    2参见张弓著,《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3页。
    3见林树中《早期佛像输入中国的路线与民俗化》,卢辅圣主编《中国南方佛教造像艺术(朵云60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4见吴焯《四川早期佛教遗物及其年代与传播途径的考察》,《中国南方佛教造像艺术(朵云60集)》第101页。
    5杨泓、李力著《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三联书店,2008年,第171页。
    1《高僧传》,第180页。
    1《美源》,第147,148页。
    2《高僧传》,第183页。
    3《大正藏》第50册,第429a页。
    4《大正藏》第50册,第463b页。
    5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63页。
    1《大正藏》第54册,第240a页。
    2《高僧传》第277页。
    3同上,第518页。
    4同上,第30页。
    1同上,第53页。
    2曹道衡著《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30页。
    3参见《高僧传》卷一三《宋豫州释僧洪传》,第484页。
    4《大正藏》第52册,第127b页。
    1《出三藏记集》,第476页。
    1[东晋]沙门释法显撰,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页。
    2《法显传》,第87页。
    1《南齐书》第523页。
    2《梁书》卷四八《儒林传·范缜传》,第664页。
    1《魏书》第1873页。
    2《周书》卷二一《司马消难传》载:“消难亦爱宾客,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陆印、崔赡等皆游其门。”见《周书》第354页。
    3《北史》卷一六《京兆王黎传附元罗传》载:“(元)叉当朝专政,罗望倾四海,于时才名之士王元景、邢子才、李奖等咸为其宾客,从游青土。”,见《北史》第600页。
    4《北史》第1827页。
    5《魏书》第2772页。
    6《南史》第1414页。
    1《高僧传》第306-307页。
    2见《酉阳杂俎》第38页。
    3《北史》第1212页。
    1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38页。
    1《大正藏》第45册,第122页。
    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79页。
    3参见古正美著《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
    4古正美《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第237页。
    5《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32页。
    1《高僧传》,第411页。
    2《高僧传》,第418页。
    3《高僧传》,第432页。
    4《高僧传》,第314页。
    5《高僧传》,第327页。
    6《高僧传》,第314页。
    1《高僧传》,第256页。
    2《高僧传》,第310页。
    1《高僧传》,第503页。
    2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48页。
    3《大正藏》第54册,第485b页。
    1《高僧传》,第507页。
    2《高僧传》,第499页。
    3《高僧传》,第504页。
    4《高僧传》,第505页。
    1《高僧传》,第507页。
    2《三国志》第576页。
    3《四声三问》,见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78页。
    4释永悟主编《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论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1《高僧传》,第489页。
    2《法显传校注》,第130页。
    3《大正藏》第52册,第119b页。
    1《大正藏》第49册,第57a-b页。
    1《晋书》第1824页。
    2《高僧传》第319页。
    3《高僧传》第448页。
    4《金明馆丛稿初编》,第379页。
    1《高僧传》第507页。
    2同上,第508页。
    3同上,第507页。
    4《大正藏》,第24册,第711页。
    1《高僧传》,第509页。
    2《大正藏》,第3册,第477页。
    1《高僧传》第503页、
    2《高僧传》第505页。
    3《大正藏》第3册,第477页。
    1胡适《白话文学史》第十章《佛教的翻译文学(下)》云:“当时和尚造的梵呗,据《僧传》所记,有《皇皇顾惟》,有《共议》,有《敬谒》一契。支昙钥所作六言梵呗,名‘大慈哀愍’。又有《面如满月》,源出关右,而流于晋阳,是一种西凉梵呗。”
    2董志翘《中古佛教文献词语零札》,《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见《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3期,第149页。
    4《大正藏》第34册,第19c页。
    5《大正藏》第34册,第180c页。
    6《大正藏》第4册,第28b页。
    1《出三藏记集》,第452页。
    1《出三藏记集》第489页。
    1《南京栖霞山千佛崖释迦多宝并坐像及有关问题》,见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13页。
    2参见宿白《4至6世纪中国中原北方主要佛像造型的几次变化》,见宿白著《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25页;林树中《早期佛像输入中国的路线与民俗化》、杨泓《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并收录于《中国南方佛教造像艺术(朵云60集)》等。
    3如吉村怜认为北魏龙门石窟的佛像样式是完全模仿以栖霞山石窟为代表的“南齐模式”而形成的(见[日]吉村怜著,卞立强译《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费泳则提出北魏文成帝“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之举有可能是模仿南朝(见费泳《栖霞佛教造像及传播路径研究》,《中国南方佛教造像艺术(朵云60集)》第222页。)
    4《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从》第224页。
    5《比丘尼传校注》第134页。
    1参见李书吉《北朝象教及其佛教造像意识》,云冈石窟研究院编《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22页。
    2《高僧传》第331页
    3《高僧传》,第331-332页。
    4同上。
    5《高僧传》第440页。
    1同上
    2《高僧传》第488页。
    3《高僧传》卷一二《明律·释法颖传》,第436页。
    4见宿白《南朝龛像遗迹初探》,《中国南方佛教造像艺术(朵云60集)》,第139页。
    5《梁书》第701页。
    1转引自田青编著《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宗教音乐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1《出三藏记集》,第455页。
    2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69—275页。
    1《南北朝文学编年史》,页281—286。又参见陈庆元《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页560;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53—454页。
    1见于《法苑珠林校注》,第1671-1672页。
    2《出三藏记集》,第491页。
    3《大正藏》第4册,第631c页。
    4《梁书》第559页。
    5[梁]宗懔著,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21页。
    6同上,第30页。
    7同上。
    1同上,第30页。
    2《法国汉学》第五辑《敦煌学专号》,第109页。
    3《大正藏》第10册,第135c页。
    1《高僧传》第440页。
    2依前文考证,疑当作陆云公。
    3《大正藏》第52册,第236a页。
    4《乐府诗集》第707页。
    1《大正藏》第49册,第450c页。
    1《弘明集》卷一三,《大正藏》第52册,第86b页。
    1《乐府诗集》第362页。
    2《旧唐书》第1072页。
    3《大正藏》第3册,第469c页。
    4《大正藏》第4册,第76a页。
    5《隋书》第305页。
    1《广弘明集》卷二0《法义篇第四之三》,《大正藏》第52册,第240c页。
    2见《欲色异相与梁代宫体诗》,收于许云和著《汉魏六朝文学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论佛教与梁代宫体诗的产生》,收于汪春泓著《文史探真》,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等。
    3参见归青《佛教与宫体诗关系新探》,《学术月刊》第40卷7月号,2008年。
    4《大正藏》第4册,第41c页。
    5《大正藏》第15册,第652a-b页。
    1永平四年《充州刺史荥阳文公郑羲下碑》载:“南使宋国,宋主客郎孔道均就邸设会,酒行乐作”云云。见[清]陆增祥撰《八琼室金石补正一编·北魏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2《高僧传》卷八《义解·释僧钟传》载:“永明初,魏使李道固来聘,会于寺内。帝以钟有德声,敕令酬对。”见《高僧传》第306页。
    1《梁书》卷一九《宗央传》载“永明中,与魏和亲,敕央与尚书殿中郎任防同接魏使,皆时选也。”(见《梁书》第299页。)其具体时间不详,姑列于此。
    2李冲本名李思冲,《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仍作思冲。
    1按,史籍中提及“谢景”其人之处除《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称其为通直常侍使魏外,惟《陈书》、《南史》的《沈众传》载“时梁武帝制《千文诗》,众为之注解,与陈郡谢景同时召见于文德殿”(见《陈书》第243页,《南史》第1414页)。
    1按,《酉阳杂俎》卷十一《广知》载为“魏肇师”(见《酉阳杂俎》第107页),或是“魏使肇师”之义。诸本《酉阳杂俎》整理本多依原文,将“魏肇师”当做其名,误。《北齐书》卷二三《崔忄夌附崔肇师传》载“元象中,数以中舍人接梁使。武定中,复兼中正员郎,送梁使徐州。还,敕修起居注。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梁副使。”(见《北齐书》第338页。)
    2见《酉阳杂俎》卷十一《广知》载“梁主客陆缅谓魏使尉瑾”条,第107页。
    3南朝诸史籍中均未载名“徐君房”者,然《魏书》、《北齐书》、《北史》及《酉阳杂俎》均载其北使事。按,此次北使徐君房为使主,庾信仅为使副,且《北齐书》卷三九《祖珽传》称二人“名誉甚高”,则作为使主的徐君房不应于史全然无载。《陈书》卷二八《武陵王伯礼传》中有“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徐君敷”(见《陈书》第363页),虽史中无本传,然《新唐书》卷七五下《宰相世系表五下》载“齐太尉文忠公徐孝嗣生齐侍中绲,绲生陈常侍君敷”(见《新唐书》第3418页)。则君敷为徐孝嗣之孙,与“文冠一府”的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徐君蒨及湘东王妃徐昭佩为同父兄弟。在南名誉甚高并出使东魏的当是此人。
    4《北齐书》卷三九《祖珽传》载“时徐君房、庾信来聘,名誉甚高,魏朝闻而重之,接对者多取一时之秀,卢元景之徒并降阶摄职,更递司宾”(见《北齐书》第521页),然北朝诸史中均未载“卢元景”其人,当时北朝名望甚重且曾南使者,有卢元明与王元景。史中既称“卢元景之徒并降阶摄职”,从语义上看应非一人,故疑本为二人同列,因其名相似而漏“元明”二字,误作一人。
    5按,贺季父贺场字德琳,与“贺德场”之名相似,然贺场卒于天监九年(510年),与此非一人。
    1《魏书》第1876页。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唐]姚思廉撰《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唐]令狐德棻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北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北魏]杨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北魏]杨街之著,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宋]张邦基撰:《墨庄漫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晋]陆翙著《邺中记》,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梁]宗懔著,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元]熊梦祥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明]王懋德撰:《金华府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影印“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1986年。
    [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清]钱大昕著,方诗铭、周殿杰校点:《廿二史考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二十五史补编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清]王先谦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王利器撰:《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王利器撰:《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北齐]刘昼著,傅亚庶校释:《刘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梁]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缪桂龙撰:《齐民要术译注》,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梁]萧统撰,[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梁]萧统编,[唐]吕延济等注:《日本足利学校藏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陈]徐陵编:《玉台新咏》(明小宛堂覆宋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杜文澜辑,周绍良校点:《古谣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南朝梁]刘峻著,罗国威校注:《刘孝标集校注(修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康金声著:《温子升集笺校全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祝尚书著:《卢思道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刘熙载撰:《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北齐]颜之推著,罗国威校注:《冤魂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唐]张文成撰,李时人、詹绪左校注:《游仙窟》,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唐]李玫撰:《纂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王叔岷撰《列仙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日]高楠顺次郎编:《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2年。
    董志翘著:《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东晋]释法显撰,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梁]释僧佑著,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梁]释宝唱著,王孺童校注:《比丘尼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片汇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1991年。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石刻文献全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罗新、叶炜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北朝墓志英华》,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
    赵超著:《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赵君平、赵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赵万里著:《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曹道衡著:《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曹道衡著:《中古文史丛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曹道衡著:《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陈明著:《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陈桥驿著:《郦道元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陈爽著:《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程千帆著,莫砺锋编:《程千帆选集》,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程树德著:《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邓奕琦著:《北朝法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杜晓勤著:《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杜晓勤著:《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段鹏琦著:《汉魏洛阳故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傅刚著:《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年。
    高华平著:《凡俗与神圣——佛道文化视野下的汉唐之间的文学》,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高人雄著:《北朝民族文学叙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页。
    葛晓音著:《八代诗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葛晓音著:《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古正美著:《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
    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郭绍虞著:《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何剑平著:《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
    侯旭东著:《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侯旭东著:《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胡阿祥著:《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吉定著:《庾信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介永强著:《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邝健行主编:《中国诗歌与宗教》,香港:中华书局,1999年。
    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黎国韬著:《先秦至两宋乐官制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黎虎著:《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继忠、牛劲著:《北魏社会生活之流变》,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李开元、管芙蓉著:《北魏文学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凭著:《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李卿著:《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书吉著:《北朝礼制法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梁满仓撰:《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林怡著:《庾信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林富士主编:《礼俗与宗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刘惠琴著:《北朝儒学及其历史作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刘淑芬著:《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刘亚丁著:《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卢辅圣主编:《中国南方佛教造像艺术(朵云60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陆明君著:《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逯耀东著:《从平城到洛阳》,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吕春盛著:《北齐政治史研究——北齐衰亡原因之考察》,台湾大学文士丛刊之七十五,1987年。
    罗常培著:《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罗维明著:《中古墓志语词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罗新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罗宗真著:《魏晋南北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洛阳考古集成·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马长寿著:《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马长寿著:《乌桓与鲜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毛汉光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牟华林著:《温子升集校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牟润孙著:《注史斋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欧昌俊、李海霞著:《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钱锺书著:《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钱志熙著:《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邵荣芬著:《邵荣芬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施和金撰《北齐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施向东著:《音史寻幽——施向东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释永悟主编《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论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宿白著:《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
    宿白著:《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汤涒著:《敦煌曲子词地域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陶新华著:《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唐长孺著:《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唐长儒著:《魏晋南北朝史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唐长孺著,朱雷、唐刚卯选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田青编著:《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宗教音乐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田余庆著:《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田余庆著:《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汪波著:《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汪春泓著:《文史探真》,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
    王恒著:《云冈石窟佛教造像》,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年。
    王昆吾著:《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王昆吾著:《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王力著:《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王青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王青著:《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王伊同著:《王伊同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王永平著:《中古士人迁徙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王云路、方一新编:《中古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王志远著:《中国佛教表现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王壮弘、马成名著:《六朝墓志检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王壮弘著:《艺林杂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王仲荦著:《魏晋南北朝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王仲荦著:《北周六典》,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王仲荦著:《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王子云著:《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
    吴海勇著:《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吴先宁著:《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夏炎著:《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项楚著:《敦煌歌词总编匡补》,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萧涤非著:《乐府诗词论薮》,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邢义田在、林丽月主编:《社会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熊德基著:《六朝史考实》,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徐宝余著:《庾信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徐蜀著:《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许云和著:《汉魏六朝文学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薛天纬、朱玉麒主编:《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阎爱民著:《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阎步克著:《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阎步克著:《乐师与史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阎文儒著:《中国石窟艺术总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阎文儒著:《云冈石窟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严耕望著:《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严耕望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杨泓著:《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姚薇元著:《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叶昌炽、柯昌泗著:《语石·语石异同评》,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殷宪、马志强著:《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殷宪、马志强著:《北朝研究》(第二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云冈石窟研究院编:《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俞鹿年著:《北魏职官制度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余太山撰:《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张灿辉著:《两汉魏晋凉州政治史研究》,岳麓书社,2008年。
    张灿辉著:《六朝区域史研究》,岳麓书社,2008年。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张建坤著:《齐梁陈隋押韵材料的数理分析》,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金龙著:《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张金龙著:《北魏政治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
    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赵超著:《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赵超著:《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赵超著:《试谈北魏墓志的等级制度》,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
    郑汝中著:《敦煌壁画乐舞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钟涛著:《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周广荣著:《梵语(悉昙章>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周建江著:《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周征松著:《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周祖谟著:《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周祖谟著:《问学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周祖谟著:《周祖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朱大渭等著:《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朱庆之编:《佛教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朱庆之编:《中古汉语研究(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朱祖延著:《北魏佚书考》,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日]塚本善隆著:《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东京:弘文堂书房,1942年。
    [日]塚本善隆著:《魏书释老志研究》,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出版部,1961年。
    [日]铃木博士古稀记念祝贺会编:《铃木博士古稀记念东洋学论集》,东京:明德出版社,1972年
    [日]小杉一雄著:《中国佛教美衍史研究》,东京:新树社,1980年。
    [日]矢岛美都子著:《庾信研究》,东京:明治书院,2000年
    [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日]宫崎市定著:《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日]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日]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译:《中国的道教》,齐鲁书社,2010年。
    [法]马伯乐著,聂鸿音译:《唐代长安方言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法]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社会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美]梅维恒(Victor H. Mair)著,王邦维、荣新江、钱文忠译,季羡林审定:《绘画与表演——中国的看图讲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北京:北京燕京出版社,2000年。
    《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五辑(敦煌学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小杉一雄著:《行像——帕孜克里克的行像壁画》,《佛教艺术》19号,1953年。樋口泰裕著:《庾信研究文献目录初稿(2001年止)》,《筑波中国文化论丛》21号,2002年
    前岛佳孝著:《贺拔胜的经历和活动》,《东方学》第百三辑,2002年。
    大裃要著:《东魏一北齐的中书侍郎》,《史朋》第36期,北海道大学,2003年。
    缪钺著:《魏收年谱》,《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3期。
    汪之明、余冠英:《隋代文学是北朝文学的尾声还是唐代文学的先驱》,《文学评论》,1963年第1期。
    费海玑著:《北齐文林馆》,《大陆杂志语文丛书》第二辑第五册,1964年。
    吉联抗著:《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伎乐之盛”》,《人民音乐》,1982年第4期。
    鲁同群著:《庾信入北仕历及其主要作品的写作年代》,《文史》第19辑。
    李德芳著:《北朝民歌的社会风俗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5期。
    刘琳著:《北朝士族的兴衰》,《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4年。
    洪廷彦著:《北朝前期之儒学——南北史札记之一》,《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5 年第3期。
    张皓著:《北朝诗风刍议》,《江汉论坛》,1985年第8期。
    祝注先著:《北朝时代鲜卑族的诗人和诗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严耀中著:《北魏中书学及其政治作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6年。
    刘志伟著:《从庾信看北朝后期的文人“节操”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关友惠著:《敦煌北朝石窟中的南朝艺术之风(摘要)》,《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
    彭体用著:《试论北朝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关系》,《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罗华庆著:《9至11世纪敦煌的行像和浴佛活动》,《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
    阎采平著:《北朝乐府民歌的南流及其对南朝文坛的影响》,《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韩杰著:《北魏时期“十六国史”的撰述》,《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3期。
    李星著:《隋代文学的地位及杨素、薛道衡的诗作》,《汉中师院学报》,1989年第3期。
    董淮平著:《论北魏名臣高允的悲剧命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鲁同群著:《庾信在北朝的真实处境及其乡关之思产生的深层原因》,《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周一良著:《略论南朝北朝史学之异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欧阳小桃著:《汉族士大夫与北魏政权》,《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张国星著:《北朝文化主潮与文学的式微》,《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
    曹道衡著:《略论北朝辞赋及其与南朝辞赋的异同》,《文史哲》,1991年第6期。
    高国兴著:《北朝文化的几个问题略说》,《北方文物》,1992年第3期。
    余世明著:《北朝的学校及学校教育》,《贵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陈朝晖著:《北魏的儒学与士人》,《文史哲》1992年第4期。
    吴先宁著《<北朝三书)文学论》,《江淮论坛》1992年第5期。
    田青著:《梁武帝与佛乐》,《佛教文化》,1993年第1期。
    张弓著:《北朝儒释道论议与北方学风流变》,《孔子研究》,1993年第3期。
    张金龙著:《十六国北朝文化区的再认识》,《文史哲》,1993年第3期。
    周建江著:《北魏皇室文学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 期。
    唐长孺著:《论南朝文学的北传》,《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臧清著:《枯树意象:庾信在北朝》,《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夏之卷。
    夏毅辉著:《北朝皇后与佛教》,《学术月刊》,1994年第11期。
    张金龙著:《河西士人在北魏的政治境遇及其文化影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吉定著:《庾信诗中“徐报”小考》,《文学遗产》一九九五年第五期
    李炳海著:《北朝民族融合与纪实型边塞诗》,《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李炳海著:《北朝文人的临战心态及边塞诗的格调》,《晋阳学刊》,1996年第1期。
    李方元、李渝梅著:《北魏宫廷音乐机构考》,《音乐研究》,1996年第2期。
    何德章著:《北朝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6年。
    [日]樋口泰裕,《北朝诗格律化趋势及其进程》,《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6期。
    王记录著:《北朝史学与北朝政治》,《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高诗敏著:《北朝范阳卢氏形成冠冕之首的诸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阎步克著:《北朝对南朝的制度回馈——以萧梁、北魏官品改革为线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3期。
    侯旭东著:《十六国北朝时期僧人游方及其作用述略》,《佳木斯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李方元、俞梅著:《北魏宫廷音乐考述》,《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2期。
    罗国威著:《温子升年谱》,《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4期。
    杨洪权:《关于北魏青齐土民的几个问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8年。
    李必友著:《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点》,《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王静:《北魏四夷馆论考》,《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高诗敏《北朝清河崔氏的曲折发展及其特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高诗敏著:《十六国北朝时期渤海封氏的变迁》,《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 年第3期。
    孙兰著:《北朝诗论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孔定芳著:《论北朝文化的姿质》,《湖北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霍然著:《论北朝西部乐舞及其与隋唐乐舞的源流关系》,《西域研究》2000年第4期。
    牛贵琥著:《庾信入北的实际情况及与作品的关系》,《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古正美著:《北凉佛教与北魏太武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历程》,《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年。
    周建江著:《论北朝社会对入北南朝士人文学的改造》,《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韩]姜必任著:《庾信对北朝文化环境的接受》,《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
    霍然著:《论北朝民族大融合对唐代文化的影响》,《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吉定著:《南朝文学盛于北朝的原因》,《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张泉著:《北魏行人的文学表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王华山著:《近二十年来十六国北朝儒学研究述评》,《孔子研究》2003年第2期。
    阮忠著:《北朝风习与北朝散文的南化》,《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胡大雷著:《注重典故与场面化叙写的北朝描摹女性之作》,《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6月。
    陈德弟著:《北魏官府藏书活动考述》,《图书馆杂志》,2003年第7期。
    刘怀荣著:《北魏的汉化历程与歌诗艺术考论》,《中国诗歌研究》第二辑,2003年。
    何德章著:《北魏迁洛后鲜卑贵族的文士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年。
    高贤栋著:《北朝时政谣谚与民间信仰》,《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
    罗新著:《说<文馆词林>魏收<征南将军和安碑铭>》,《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陈友冰:《民族和解的历史见证和胡汉交融的典型诗例——对北朝乐府<敕勒歌>的另类解读》,《文学前沿》2004年第1期。
    李俊著:《北朝后期诗歌创作心理的本土认同》,《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版)》,2004年第2期。
    陈德弟著:《十六国北朝官府藏书活动述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年第3期。
    李静杰著:《北朝佛传雕刻所见佛教美术的东方化过程——以诞生前后的场面为中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4期。
    董志翘著:《中古佛教文献词语零札》,《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蔡鸿著:《北朝诗韵字举误》,《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梁满仓著:《北魏中书学》,《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
    八届年会暨缪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黎国韬著:《乐部尚书考略——北魏宫廷乐官制度的重新审察》,《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缪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李中华著:《苏绰<六条诏书>的儒学思想评析——兼谈北朝儒学》,《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三)》,2004年。
    曹道衡著:《北朝社会环境对学术和文艺的影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宋冰著:《北魏文化发展史上的崔浩时代》,《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王志清著:《庾信乐府诗创作与北朝历史文化之关系》,《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12月。
    魏斌著:《北魏末年的青齐士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年。
    白贤著:《北魏儒风与河西文化之东渐》:《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宋冰著:《北魏早期汉族士人的文学观念与散文传统形成之关系》,《晋阳学刊》,2006年第1期。
    尚永琪著:《北朝胡人与佛教的传播》,《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宋冰著:《论凉州士人在北魏的文化学术活动及其影响》,《学术交流》2006年第2期。
    邓乐群著:《北魏统一中原前十六国政权的汉化先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王玫著:《建安文学在十六国及北朝的接受状况》,《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刘涛著:《由经学的传承发展看北朝儒学的时代特点》,《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李建栋著:《邢邵年谱》,《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逢成华著:《北朝“褒衣博带”装束渊源考辨》,《学术交流》,2006年第4期。
    李文才著:《北朝国家编撰出版机构略论》,《求索》,2006年第7期。
    宋燕鹏著:《论北齐文士的地理分布——以“待诏文林馆”籍贯为考察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1卷第4缉,2006年。
    李嘎著:《北魏崔猷墓志及相关问题》,《考古》,2007年第1期。
    孙光:《河北士族对北朝文学的影响》,《北方论丛》,2007年第2期。
    杭红梅著:《试谈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内蒙古艺术》,2007年第2期。
    赵超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北朝封氏诸墓志会考》,《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2期。
    罗新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北魏元则、元宥墓志疏解》,《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2期。
    王松山著:《北魏博士略论》,《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石冬梅著:《北魏太和新官制并未模仿南朝》,《天府新论》,2007年第3期。
    张建坤著:《北魏墓志铭用韵研究》,《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赵青山著:《敦煌地区寺院行像活动财政考》,《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宋冰著:《北朝散文“笔”盛于“文”原因探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李建栋著:《西域胡戎乐在北魏的传播与被接受》,《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张鹏著:《北朝佛教造像记的文学意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侯迎华著:《论(颜氏家训)及北朝的公文理论》,《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赵雷著:《坞堡的社会组织形式对北朝学术、士风及文学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6期。
    郭建勋著:《北朝骚体文学概说》,《中国楚辞学》第九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
    袁卧雪著:《薛道衡年谱》,《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六卷),2007年。
    王珊《北魏僧芝墓志考释》,《北大史学》第13期,2008年
    王志刚著:《十六国北朝的史官制度与史学发展》,《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1期。
    张建坤著:《北朝后期诗文用韵研究(阳声韵、入声韵部分)》,《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邵正坤著:《试论北朝以传承儒学为主的家学及其嬗变》,《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
    [日]稻烟耕一郎著:《历代地方志中习俗记载的利用价值及其问题——以“佛诞节”习俗为例》《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3期。
    于英丽著:《论薛道衡及其诗歌》,《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宋燕鹏,孙继民著:《论六世纪邺城文学在北朝文学史上的地位》,《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李童:《汉魏六朝佛诞节仪考述》,《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4期。
    宋燕鹏、吴克燕著:《论北魏后期的文学活动》,《兰台世界》2008年7月上半月。
    翟景运:《略论北朝前期音乐及其影响》,《乐府学》第四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吴栓虎著:《略论北朝环境对庾信后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牛润珍著:《北魏史官制度与国史纂修》,《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
    赵兰香著:《从墓志解读北魏时期的文献传承》,《兰台世界》,2009年第2期。
    孙艳庆著:《北朝王昕之名士风度及其交游考述——从一个侧面看北朝后期士风的变化》,《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王志刚著:《民族文化认同与北朝史官制度的发展》,《史学集刊》,2009年第3期。
    马立军:《论北朝以志为史的文体观》,《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3期。
    王永平著:《略论北魏孝文帝之文化修养及其表现与影响》,《史学集刊》2009年5月。
    钱慧著:《论萧子良、梁武帝对佛教音乐本土化的贡献》,《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张鹤泉:《略论北朝儒生对“三礼”的传授》,《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
    王永平著:《北朝时期之玄学及其相关文化风尚考述》,《学术研究》,2009年第 11期。
    尹建东著:《试论北魏统治时期关东豪族士族化的过程及特点》,《思想战线》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
    柏俊才著:《北魏前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学精神》,《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魏宏利著:《私家藏书与北朝学术文化之发展》,《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1期。
    韩高年著:《士人文化心态对北朝诗赋文体的吁求——对北朝诗赋特质成因的文
    体学考察》,《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韩]姜必任著:《论关陇、山东文化圈的嬗变及其文学创作》,北京大学,1999年。
    江中柱著《北朝文人心态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黄寿成著:《论北朝后期区域文化趋同及比较——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之比较》,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赵海丽著:《北朝墓志文献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
    魏宏利著:《北朝碑志文研究》,西北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