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流域作为公共池塘资源所具有的非排他性以及竞争性的组合特性,通常被认定为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在当前空前涌现的基本原由。然而这一组合特性所造成的水资源消费的“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问题并不足以提供最充分、可信的解释。实际上,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大量衍生的现实症结乃是流域政府纷纷对辖区内微观主体负外部性行为实施了地方保护的策略选择。
     流域政府地方保护行为同样形成一种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其产生的根由则在于流域政府权力产权界定不清导致了相互间正交易成本的出现。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启示,因此就须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从而规范流域政府权力产权,减少因相互间权力产权摩擦引发的交易成本,由此即可以消解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进而求得当下日趋严峻的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问题的解决。
     在“公用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逻辑”等理论模型看来,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似乎并无可能,然而,这些方面的诠释与支持更可以反向得出令人乐观的结论,例如“反复博弈”模型与制度主义的援证、居民退出选择与呼吁的力量、流域公共利益观念凸显及流域政府官员理性自觉的推动。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因而具备其可行性。而其主要类型的界分则同样可以从新制度经济学中汲取灵感,进而区别为科层协调机制、市场协调机制和府际治理协调机制等三种类型。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相关分析,三种协调机制均会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可以根据影响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对各自交易成本作一种理想状态的衡量,进而展开比较并选择某种交易成本最小的协调机制以实现对其它二者的替代。然而真实的世界是变动无常的,尤其在后工业社会场景之下,任何一种机制单一发挥作用均无法根本上求解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问题。因此较为妥当也属习以为常的选择,还是有机结合三种协调机制以便相互补益发挥整体合力,而这也正体现了治理的行动逻辑。当然,特定情形下有可能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某种协调机制仍应替代和统领其它二者,居于主导地位并发挥主要作用。
     科层协调机制的实现形态包括建立自主、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完善流域法治、谨慎实施一体化行政区划、确立绿色GDP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加强执政党资源整合等。不可否认,科层机制借助这些实现形态确乎可以有效协调跨省级行政单位对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合作治理。然而,由于受制于完备信息以及零监督成本的苛刻前提假设,以及各种实现形态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程度的缺陷,科层协调机制存在着无法掩饰的运作困境并常常遭致失败。
     市场协调机制凸显了竞争机制以及产权制度的功能。策略选择有:开展水权交易、建立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制度、实施排污收费与排污权交易、采取污水处理设施民营化战略。总体上,市场机制这几种策略选择均有助于规范流域政府职能,减少其实施地方保护的机会,从而增进流域政府间协调和对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联合治理。不过,市场机制这些策略选择的作用也是相对的,即便在政府力量佑护之下,亦存在着明显局限。
     府际治理协调机制实现形式有:建构流域“公共能量场”、型塑流域政府间电子治理、缔结流域政府间联盟以及实施流域规划等。共同特征是,主要凭借协商手段来促进流域政府间对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协作治理。优点因而在于容易实现相互理解和妥协;增进各方对流域共同体的责任意识;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矫正各自非理性观念。当然,府际治理机制亦非万能,仅仅依靠流域政府社会资本的软约束,其很有可能陷入失灵。
     基于文化以及制度的视界对美国、法国以及澳大利亚所进行的跨国比较研究发现,三国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合作治理在州(省)政府间主导性横向协调机制的选择上表现出多样性特征。但趋同性的一面或许更值得关注。很有意义的方面是,三国共同强调了对科层机制、市场机制以及府际治理机制的综合运用,而这正说明了前文提出的类似主张。
     对我国淮河1994-2004年治污的实证研究则发现,由国务院逐级实施进而占据主导地位的科层协调机制,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与此同时,市场协调机制以及府际治理协调机制的尝试则显得严重不足。这些均一起酿造了淮河十年治污令人震惊的败局,由此,对照前文分析对症下药,分别建构和完善此三种流域政府间协调机制即成为淮河污染和负外部性治理的下一步选择。
Basin, as CPRs, has combined characteristics of non-exclud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So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are often regarded as the fundamental causes of negative externality of disposing and using basin’water. But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can’t be the reliable and enough explanation of crowding effect and over-used effect. In fact, the cause of negative externality is that the basin governments provide local protection for micro subjects’negative external behaviors in their own regions.
     At the same time, local protection brings externality of reg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cause is that the obscure boundary of power between basin governments increases the transaction cost. In the light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t’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horizontal mechanism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basin governments, in order to regulate power between basin governments, decrease the transaction cost aroused by conflicts. If that, the externality of reg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can be cleared up and the worsening problem of negative externality of disposing and using basin’water can also be resolv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s of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Prisoners’Dilemma and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it’s impossible to construct horizontal mechanism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basin governments, but we can get reverse optimistic conclusions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aspects, such as demonstration from the model of Measure for Measure and Institutionalism; impetus of citizens’exit option and appealing, highlight of common interest of basin community and advancement of government officials’self-conscious reason.
     So it’s possible to construct horizontal mechanism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basin governments. Its main type can also be classified into bureaucratic mechanism, marketing mechanism and self-governance mechanism getting inspiration from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analysis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ll these thre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can cause transaction cost, so we evaluat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ransaction cost, make comparisons and then choose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which cause the least transaction cost to substitute for the other two. However, the real world is so variable espaicialy in post-industrialty that single mechanism can’t resolve the problem of negative externality of disposing and using basin’water, the reasonable choice is to combine the thre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o get comprehensive effects on the premise that one of three should displace and lead the others standing on measuring the exchange cost.
     The bureaucratic mechanism is carried out in forms of constructing united and independent basin management bureau, completing the law of basin, carefully uniting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establishing the governmen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green GDP and consolidating integrity of the ruling Party’s resources. Sometimes the bureau mechanism can get good effect by such forms. However, limited by the hypothesis of complete information, zero-supervision cost and various-degree defects of its forms in the practice, the bureaucratic mechanism usually faces the inevitable operation problems and often failed.
     The marketing mechanism highlights the competition system 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The strategic choices are as follows: running water rights transition, building basin-ecological-compensation, putting pollution charge and emission trading into practice, starting privatiza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establishment. In general, these strategic choices of the marketing mechanism are useful to regulate the functions of basin government and resist the local protection. So it can enhance the cooperation among basin governments and the cooperative governing of negative externality. But the functions of strategic choices are comparative, even in the guard of government power.
     Self-government mechanism can be carried out in forms of building basin public energy field, molding intergovernmental e-governance, forming alliances between basin governments and making watershed planning.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are to cooperatively govern the negative externality of disposing and using basin’water by deliberative means. So this i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compromise mutually, enhance the responsibility sense for the basin community and correct unreasonable conception by means of absorbing all useful ideas. Of course, Self-government mechanism is fallible if only depended on the social capital.
     In the views of culture and institution, the author makes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 France and Australia. The three countries hav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horizontal mechanism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basin governments. It is worthwhil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mon points that the three countries all highlight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bureaucratic mechanism, marketing mechanism and self-governance mechanism. Also, this confirms the suggestion stated above.
     Through study of water pollution govern in Huai River in 1994-2004,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dominated bureaucratic mechanism operated by the State Department has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Meanwhile, the effort of trying marketing mechanism and self-governance mechanism is not sufficient. These had resulted in the astonishing failure of ten-year Huai River governing. So the next choice is to construct and complete the thre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引文
① 类似狭义区域政府的定义,流域政府是指流域为传统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横向并存的各行政辖区政府。
    ② B·盖伊·彼德斯:《官僚政治》,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7 页。
    ①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1 页。
    ② 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 http://www.66wen.com/02jjx/jingjixue/jingjixue/061114/30298.html,2006-11-14/2008-02-15.
    ③ 唐彬:《中国水环境:危机下的艰难突围》,《环境》,2007 年第 4 期,第 24 页。
    ④ 毕亮亮:《“多源流框架”对中国政策过程的缓解力——以江浙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合作的政策过程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07 年第 2 期,第 37 页。
    ⑤《安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淮河治水和治污口》,http://news.sohu.com/20040811/n221469710.shtml,2004-08-11/2008-02-15.
    ①《“蓝藻事件”是“人祸” 农业污染是主因》,http://env.people.com.cn/GB/5866793.html,2007-06-14/2008-02-15.
    ②《太湖蓝藻再次爆发?怎么办?》,http://www.chinacitywater.org/rdzt/thlz/15094.shtml,2007-06-20/2008-02-15.
    ③《太湖如何尽清流 治污有四大难》,http://mn.cug.edu.cn/case/200707/978.html,2007-07-01/2008-02-15.
    ④ 毕亮亮:《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机制的操作:以江浙边界为例》,《改革》,2007 年第 9 期,第 105 页。
    
    ① 王亚华:《水权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5 页。
    ② 杨桂山等:《国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经验》,《中国水利》,2005 年第 10 期,第 61 页。
    ③ 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 年第 4 期,第 83 页。
    ④ 张彤:《论流域经济发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第 9 页。
     ① 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与区域治理》,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 3 页。
    ② 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9 页。
     ① 参见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313 页;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 年第 1 期,第 26 页。
    ②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44页。
     ①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第 95 页。
    ① 董哲仁:《维护河流健康与流域一体化管理》,《中国水利》,2006 年第 11 期,第 24 页。
    ② 俞勇军:《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第 10 页。
    ③ 吕拉昌:《区域开发导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238 页。
    ④ 胡碧玉:《流域经济论》,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第 20-28 页。
    ⑤ 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 年第 4 期,第 78-79 页。
    ① 陈晓景:《流域管理法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第 10 页。
    ② 张彤:《论流域经济发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第 21 页。
     ① 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7 页。
     ① 蓝志勇、陈国权:《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公共管理学报》,2007 年第 3 期,第 94 页。
    ① 朱留财:《从西方环境治理范式透视科学发展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5 期,第 54 页。
    ② 所谓生态善治,由善治内涵所规定,即是指政府与公民合作管理自然生态环境进而实现生态利益的最大化(参见黄爱宝:《生态善治目标下的生态型政府构建》,《理论探讨》,2006 年第 4 期)。
    ③ 张紧跟、唐玉亮:《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7 年第 3 期,第 56 页。
     ①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第 22 页。
     ① 唐彬:《中国水环境:危机下的艰难突围》,《环境》,2007 年第 27 期。
    ① 埃德温·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理论与应用》,郑琳华主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年,第1 页。
    ② 罗杰·珀曼等:《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侯元兆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年,第 147 页。
    ③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年,第 129 页。
    ④ 孙子东、高硕:《外部性与一体化发展》,《经济论坛》,2003 年第 17 期,第 26 页。
    ① 雷玉桃:《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第 25 页。
    ② 赵时亮:《代际外部性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 年第 4 期,第 1 页。
    ③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99-102页。
     ①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55-56页。
    ① 《刘学良副省长在全省加强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紧急会议上的讲话》, http://www.hljepb.gov.cn/ZwxxShow.asp?Article_id=597,2007-04-18/2007-10-28.
    ② 《中国十年累计投入 193 亿治理淮河流域污染》,http://www.cjk3d.net/news/data/2004-06/853.html,2004-06-20/2007-09-10.
    ③刘毅:《环境保护遭遇四大软肋》,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2/25/content_854923.htm,2005-02-25/2007-09-10.
    ④ 同上。
    ⑤ 赵来军等:《非畅流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管理模型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6 年第 4 期,第 18 页。
    ① “政府自利性”即是指政府除了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属性之外,还具有为自身组织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属性(参见金太军、张劲松:《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 年第 2 期)。
    ② “地方政府自主性”作为一个行政学概念,可用来考量地方政府能够在何种程度上超越各种行政力量(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制约,按照自己的行政意愿去实现其特定的行政目标的可能性(参见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行为模式及其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7 年第 4 期)。
    ③ 牛冬梅:《中国地方保护主义原因探析》,《集团经济研究》,2006 年 9 月上半月刊,第 43 页。
    ④ 陈雄根:《公民环境权与接近正义》,《求索》,2007 年第 9 期,第 70 页。
    ⑤ 仲夏、童童:《跨界污染遭遇执法“壁垒”》,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5094,2003-03-28/2007-11-01.
     ① Roland N. Mckean, Jacquelene M. Browning. Externalities from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sectors.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5, 8 (4): 574-590.
    
    ① 杜肯堂、龚勤林:《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分析》,《求索》,2006 年第 12 期,第 1 页。
    ② 汤安中:《中国县官收入与“一亩三分地”》,《经济学消息报》,2003-06-06(8)。
    ③ 王秀辉、曲福田:《流域管理:权力产权的外部性问题》,《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 年第 1 期,第 26 页。
    ① 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 年第 1 期,第 155 页。
    ② 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蒋琳琦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 43 页。
    ③ 孙鳌:《外部性的类型、庇古解、科斯解和非内部化》,《华东经济管理》,2006 年第 9 期,第 157 页。
    ④ 张淦锋:《关于经济外部性的探讨》,《金融经济》,2007 年第 2 期,第 26 页。
    ⑤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 225-226 页。
    ⑥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胡庄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253 页。
    ⑦ 周大杰等:《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期,第 134 页。
     ①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1-4 页。
    ①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18 页。
    ② 同上。
    ③ 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 年,第 20 页。
    ④ 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83 页。
    ⑤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10 页。
    
    ① 孔详云、王玉龙:《一报还一报——为什么选择合作》,《IT 经理世界》,1999 年第 19 期,第 57 页。
    ②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155 页。
    ③ 乔尔·布利克、戴维·厄恩斯:《协作型竞争》,林燕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第 1 页。
    ④ 孙柏英:《当代地方治理——面向 21 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92-96 页。 方政府间竞争可以区分为政治与市场两个维度:当竞争由中央政府裁决时,即为政治维度的竞争(例如 1978年之前我国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直接体现为地方纵向地与中央讨价还价或“跑部前进”);当竞争由普通民众裁决时,则为市场维度的竞争(也即蒂伯特所指的地方政府间为争夺稀缺资源而展开的市场竞争)。事实上,当前各国普遍发生的分权改革正在引入或扩大市场维度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单一制的中国同样包括在内(参见刘亚平:《地方政府间竞争的两个基本维度 》,《江海学刊》,2006 年第 1 期)。
    ① Buchanan, James M. Federalism as an Ideal Political Order and an Objective for Constitutional Reform. Publics: The Journal of Federalism, 1995,25(2):1-9.
    ② 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09-110 页。
    ① Keith, Dowding Peter John, Thanos Mergoupis& Mark Van Vugt. Exit, voice and loyalty: Analytic and empirical developm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2000,37:465-495.
    ②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407页。
    ③ Scott Gehlbach. A Political Model of Exit and Voice. http://polisci. Wisc. edu/users/pevehous/exitvoice3. pdf, 2005.
     ① 《无锡自来水污染事件背后:治理太湖非一日之功》,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7-06/30/content_8460766.htm,2007-06-30/2008-02-15.
    ② 胡乐明:《“交易”范畴的演化——从康芒斯到威廉姆森》,《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 期,第 16页。
    ① 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2 年,第 10-11 页。
    ②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胡庄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年,第 22 页。
    ③ 奥利佛·E.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王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 年,第 64 页。
    ④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225-226 页。
     ① 道格拉斯·C·诺思:《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 年第 5 期,第 6 页。
    ②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119-132页。
    ① 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123 页。
    ②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115-116页。
    ③ 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98-99页。
    ① 周玉玺等:《流域水资源产权的基本特性与我国水权制度建设研究》, http://www.sdhh.gov.cn/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35,2003-07-01/2007-10-06.
    ②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7页。
    ③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89 页。
    ①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陈幽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26 页。
    ② 奥利佛·E.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王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 年,第 538 页。
    ③ 葛扬、林乐芬:《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的正反馈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0 年第 2 期,第 94 页。
    ④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275 页。
    ① 武玉英:《变革社会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1 页。
    ② B·盖伊·彼德斯:《官僚政治》,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6 页。
    ③ 费勒尔·海迪:《比较公共行政》,刘俊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50 页。
    ④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228 页。
    ① R.A.W.罗茨:《新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www.51zy.cn/167007282.html,2006-09-15/2007-11-05.
    ②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第 1-5 页。
    ③ R.A.W.罗茨:《新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www.51zy.cn/167007282.html,2006-09-15/2007-11-05.
    ④ 胡晓林:《边界水污染纠纷调查处理调研报告》,http://www.zjepb.gov.cn/corpus/2002/27.htm,2003-11-27/2007-09-10.
     ① 《江浙十年污水宿怨显露转机》, http://www.icncn.com/500/ShowNews.asp?id=227110,2003-08-08/2008-02-15.
    ① Michael Talyor. The Possibility of Cooper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 P. 1987. PL.
    ②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329 页。
    ③ 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115 页。
     ① 王树义:《流域管理体制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 年第 4 期,第 421 页。
    ② 沈大军等:《流域管理机构:国际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建议》,《自然资源学报》,2004 年第 1 期,第 87-88页。
     ① 杜梅、马中:《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社会科学家》,2005 年第 2 期,第 56-57 页。
    ① 布莱克·D·拉特纳:《流域管理——东南亚大陆山区的生活和资源竞争》,杨永平等译,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年,第 32 页。
    ② 梁慧稳:《流域水务一体化管理下水权配置与定价》,《东北水利水电》,2002 年第 5 期,第 1 页。
    ③ 何大伟、陈静生:《我国实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一体化管理构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 年第 2 期,第 31 页。
    ④ 黄秋洪:《重塑流域管理机构的设想》,《中国水利》,1999 年第 11 期,第 30 页。
    ⑤ 颜佳华等:《转型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困境及其对策》,《湖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第 53 页。
    ⑥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61页。
    ⑦ 杜梅、马中:《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社会科学家》,2005 年第 2 期,第 56 页。
     ① 王晓东、钟玉秀:《流域管理委员会制度——我国管理体制改革的选择》,《水利发展研究》,2006 年第 5期,第 10 页。
    ② MILL J S, SHIELDS C V. On liberty. New York: Liberal Arts Press, 1956.
    ① 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学林出版社,2007 年,第 279 页。
    ②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312-323 页。
    ③ 张玉霞、郝克宁:《浅谈环境管制失效问题——以淮河治理为例》,《山东教育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④ 《南方周末:再走淮河再次惊心》, http://news.163.com/2004w05/12565/2004w05_1085622372180_3.html,2004-05-27/2007-10-16.
    ① 夏青:《三河三湖治污未果谁之责》,http://news.phoenixtv.com/opinion/meiti/ph/200708/0817_1901_219599.shtml,2007-08-17/2007-10-16.
    ② 徐荟华、夏鹏飞:《国外流域管理对我国的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06 年第 5 期,第 58 页。
    ③ 袁明松:《论新〈水法〉流域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完善》,《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第 95 页。
     ① 余耀军、刘超:《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科技与法律》,2005 年第 4 期,第 113 页。
    ② 《潘岳:限批也难撼动唯 GDP 发展观》,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7/5945839.html,2007-07-042007-11-03.
     ① 王川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体制与创新——以长江三角洲为对象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第 74 页。
    ② 杨爱平、陈瑞莲:《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江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1 期,第 26-27页。
    ① 刘君德:《中国转型期“行政区经济”现象透视》,《经济地理》,2006 年第 6 期,第 898 页。
    ② 金太军等:《现行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系统思考》,《南京师大学报》,2006 年第 1 期,第 11 页。
    ③ 《漳卫新河跨界:上游治污下游方能安然》, http://www.coatren.com/News/observe/environmental/2006_09_27_54408.shtml,2006-09-27/2007-11-02.
    ④ 《海河流域水污染纠纷愈演愈烈上下游共同治理已刻不容缓》,http://hbsjx.ce65.com/detail.asp?id=137&jianbao=建设万里文明海疆,1998-07-24/2007-11-02.
    ⑤ 刘君德:《中国转型期“行政区经济”现象透视》,《经济地理》,2006 年第 6 期,第 898 页。
    ① 王国生:《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的市场地位及其行为研究》,http://web.cenet.org.cn/upfile/60160.doc,2008-04-08.
    ② 张紧跟:《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改革:以珠三角为例》,《中山大学学报》,2007 年第 5 期,第92 页。
    ③ 章文、辛述之:《广东打造第三城》,《新闻周刊》,2003 年第 3 期,第 28 页。
    ④ Oates, Wallace E. Fiscal Federal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⑤ 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54 页。
     ①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型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第 27 页。
    ① 周黎安:《晋升和财政刺激:中国地方官员的激励研究》,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报告,2002 年 11月 17 日。
    ② 顾列铭:《长三角:GDP 背后的代价与反思》,《生态经济》,2005 年第 7 期,第 14 页。
    ③ 王勇:《社会主要矛盾再认识——政治文明语境的解读》,《甘肃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第 110 页。
    ④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81 页。
    ①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型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第 8 页。
    ② 加里·尤克尔:《组织领导学》,陶文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9 页。
    ③ 范姝娴:《环境成本——一项可忽视的经济决策要素》,《生态经济》,2005 年第 7 期。
    ④ 《“科学发展观”成考评中高级干部选拔标准》,http://www.hljdaily.com.cn/by_shb/system/2007/10/24/010073918.shtml,2007-10-24/2007-11-04.
    ⑤ 《分析人士指中共将对官员正确政绩观提出新要求》,http://news.sohu.com/20071019/n252743670.shtml,2007-10-19/2007-11-06.
    ① 《“十一五”规划首次将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http://www.ce.cn/cysc/cysczh/200603/07/t20060307_6286512.shtml,2006-03-07/2007-11-04.
    ② 《环保总局:地市减排不达标党政一把手就地免职》, http://news.sohu.com/20071124/n253446524.shtml,2007-11-24/2007/11-24.
    ③ 詹姆森·E·安德森:《公共政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 年,第 20 页。
    ①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年,第 59 页。
    ② 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 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第 77-79 页。
    ③ B·盖伊·彼德斯:《官僚政治》,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74 页。
    ④ 引自胡锦涛 2004 年 3 月 10 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⑤ 郭庭天:《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特征分析》,《生态经济学报》,2005 年第 3 期,第 87 页。
    ① 引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① 李烈满:《试论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 年第 11 期,第 7-8 页。
    ② 梁妍慧:《党管干部原则内涵探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 年第 7 期,第 18 页。
    ③ 特指省级政府,作这样的限定是考虑到:一方面,从 1984 年开始,执政党中央决定只考察和下管省级主要领导干部;另一方面,本文研究的流域也主要为跨省级政府的中观流域。
    ① 徐现详等:《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7 年第 9 期,第 30 页。
    ② 奥利弗·E·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张群群、黄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29-30 页。
    ③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http://www.tianyabook.com/lishi/hxhp/002.htm,2007-11-13/2008-02-15.
    ④ 费勒尔·海迪:《比较公共行政》,刘俊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71 页。
    ⑤ 蔡英辉、周义程:《关于中国地方政府之间争议的成因及其排解》,《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 期,第 30 页。
    
    ① 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08 页。
    ② 参见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年。
    ① 全治平、江佐中:《论地方经济利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207-208 页。
    ② 金太军、沈承诚:《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困境的内在机理探究》,《中国行政管理》,2007 年第 3 期,第102 页。
    ③ 何忠洲、唐建光:《“垂直管理”风起 央地博弈:权力边界尚待清晰》,http://www.jcrb.com/zywfiles/ca598648.htm,2006-11-28/1007-11-14.
    ④ 《九三学社江苏省无锡市委会部分成员: 再不能“多龙管水”了》, http://www.bjzx.gov.cn/pub/lanmus/30/detail_jsp_qid_e4875_qsc_lanmuId_e30.htm,2007-07-17/2007-11-14.
    ⑤ 韩珺:《中国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年第 6 期,第 154 页。
    ① 萧木华:《长江流域综合管理模式研究》,《人民长江》,2005 年第 10 期,第 20 页。
    ② 王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必要性分析》,《海河水利》,2007 年第 1 期,第 12 页。
    ③ 张康之:《探索公共行政的民主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第 2 期,第 33 页。
    ④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322 页。
    ⑤ 《七部委环保行动被地方推迟未完成 基层不惧总局》,http://www.sol86.cn/info/detail/34-387.html,2007-06-14/2007-11-15.
    ⑥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24 页。
    
    ① 戴维·毕瑟姆:《官僚制》,韩志明、张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10 页。
    ② 周刚炎、谢剑:《中美流域水资源管理机制比较》,《国外水利》,2007 年第 5 期,第 57 页。
    ① 卢林:《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是不可兼得的》,《政治学研究》,1989 年第 6 期,第 38 页。
    ②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419 页。
    ③ 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8 页。
    ④ 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第 235 页。
    ⑤顾列铭:《长三角:GDP 背后的代价与反思》,《生态经济》,2005 年第 7 期,第 17 页。
    ① 《多省份要求退出绿色 GDP 试点 环保总局强硬表态》,http://www.chinagateway.com.cn/chinese/yw/61410.htm,2007-02-27/2007-11-16.
    ② 程博:《地方退出绿色 GDP 核算试点勿须指责》, http://www.gmw.cn/content/2006-12/16/content_520850.htm,2006-12-16/2007-11-16.
    ③ 齐晔:《“绿色 GDP”在干部考核中的适用性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7 年第 12 期,第 30 页。
    ④ 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学林出版社,2007 年,第 175 页。
    ⑤ 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行为模式及其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7 年第 4 期。
    ⑥ 陈振明:《政治的经济学分析——新政治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31 页。
    
    ①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146 页。
    ② 所谓用益物权,是为保障非所有人的正当利益,法律确认非所有人对所有人财产合法使用和收益的物权(见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446 页)。
     ① 李燕玲:《国外水权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价值》,《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 年第 4 期,第 12-13 页。
    ② 王治:《关于建立我国水权与水市场制度的思考》,http://www.studa.net/shuili/060220/16534522.html,2006-02-20/2007-12-07.
    ① 雷玉桃:《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第 78-81 页。
    ② 冯等田、何欣:《西北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环境友好建设模式及制度设计》,《开发研究》,2007 年第 1期,第 54 页。
    ③ 李海红、王光谦:《水权交易机理分析》,《水力发电学报》,2005 年第 4 期,第 105 页。
    
    ① 张杰、姚树荣:《关于水权交易的再思考》,《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 年第 1 期,第 5 页。
    ② 李海红、王光谦:《水权交易机理分析》,《水力发电学报》,2005 年第 4 期,第 107 页。
    ③ 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法律出版社,2003 年,第 355 页。
    ① 周大杰等:《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期,第 132 页。
    ② 李克国:《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几点思考》,《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年第 1 期,第 21 页。
    ③ 刘观香:《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江西化工》,2006 年第 4 期,第 175 页。
    ① 薛卫民:《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政协天地》,2007 年 Z1 期,第 13 页。
    ② 洪尚群等:《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的基础和保障》,《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 年增刊,第 41-42 页。
    ③ 周大杰等:《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期,第 133 页。
    ④ 尤艳馨:《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地方财政研究》,2007 年第 4 期,第 62 页。
    ① 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 http://www.cnread.net/cnread1/jjzp/k/kesi/ccql/004.htm,2007-12-20/2008-02-15.
    ② 尤艳馨:《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地方财政研究》,2007 年第 4 期,第 62 页。
    ③ 刘观香:《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江西化工》,2006 年第 4 期,第 176 页。
    ④ 王金南等:《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环境保护》,2006 年第 10A 期,第 26 页。
    ⑤ 梁丽娟、葛颜祥:《关于我国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软科学》2006 年第 4 期,第 70 页。
     ① 崔宇明、常云昆:《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开发研究》,2007 年第 3 期,第 43 页。
     ① 张玲、杨文选:《污染削减——基于市场环境政策工具的分析》,《开发研究》,2007 年第 5 期,第 74 页。
    ② 穆红莉、孙丽欣:《从外部性控制策略分析主要环境经济手段的异同》,《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第 3 期,第 17 页。
    ① 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谢旭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年,第 36页。
    ②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36 页。
    ③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314 页。
    ④ 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81页。
    ⑤ 菲利普·J·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李文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6 页。
    ⑥ Vincent Ostrom, Charls Tiebout, and Robert Warren, “The Organiza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s: A Theoretical”,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5, no.4(1961): 831-842.
    ① 在经济学中,“沉淀成本”是指“过去发生的一定情况下无法补偿的成本”。也就是说,当企业家选择了一个投资项目并开始实行以后,所投入的成本就成了“沉淀成本”,这些投资不会再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② 陈振明:《竞争型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436-443 页。
    ③ 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88页。
    ① 同上,第 251 页。
    ② 陈振明:《竞争型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425-426 页。
    ③ 楼铭育:《探讨城市污水处理的民营化》,《中国给水排水》,2002 年第 6 期,第 25 页。
    ④ 成金华等:《关于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 年第 6 期,第 164 页。
    ① 聂辉华:《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管理世界》,2004 年第 12 期,第 149 页。
    ② J·R 沙克尔顿、G·洛克斯利:《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陶海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年,第 205 页。
    ③ 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55页。
    ④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328 页。
    ⑤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277 页。
     ① 同上,第 309 页。
    
    ① 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72 页。
    ②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24 页。
    ① 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谢旭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年,第 113页。
    ② 杨琴:《对水权交易的几点思考》,《人文杂志》,2005 年第 1 期,第 82 页。
    ③ 李海红、王光谦:《水权交易机理分析》,《水力发电学报》,2005 年第 4 期,第 106-107 页。
    ① 刘成玉等:《推动生态补偿机制从理念到实践转化的路径探讨》,《生态经济》,2007 年第 3 期,第 57 页。
    ② 刘玉龙等:《从生态补偿到流域生态共建共享》,《中国水利》,2006 年第 10 期,第 8 页。
    ③ 穆贤清等:《国外环境经济理论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4 年第 2 期,第 32 页。
    ④ 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穆贤清、方志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55 页。
    ⑤ 张玲、杨文选:《污染削减——基于市场环境政策工具的分析》,《开发研究》,2007 年第 5 期,第 75 页。
    ⑥ 徐波等:《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类型与选择》,《人文杂志》,2003 年第 1 期,第 124 页。
    ⑦蓝虹:《排污权交易的产权分析》,《生态经济》,2005 年第 4 期,第 73 页。
    ① 钱水苗:《论政府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的职能定位》,《中州学刊》,2005 年第 3 期,第 90 页。
    ② 幸红:《排污权交易及其法律规范》,《学术研究》,2006 年第 8 期,第 79 页。
    ③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37 页。
    ④ 菲利普·J·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李文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96 页。
    ⑤ 詹姆斯·W·费斯勒、唐纳德·F·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陈振明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350-353。
    ⑥ 乔治·伯克利、约翰·劳斯:《公共管理的技巧》,丁煌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418 页。
    ⑦ 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215页。
    ⑧ 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年,第 552 页。
    ①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 年,第 476 页。
    ②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三联书店,1994 年,第 91页。
    ③ 金太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 年第 5 期,第 57 页。
    ④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301 页。
    ①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6 页。
    ② 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89 页。
    ③ 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汪大海、吴群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5 页。
    ④ 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9 页。
    ⑤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 57 页。
    ⑥ 按照李普斯基《走向街头官僚理论》一文的解释,街层官僚是指处于低层次行政执行单位同时也是最前线的政府工作人员,包括警察、公立学校的教师、社会工作者、公共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收税员,等等。
    ⑦ 纪丽萍:《价值理性视角下的电子政府与网络政府》,《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 年第 4 期,第 71 页。
    ⑧ 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207-208 页。
    ① 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89 页。
    ② 同上,第 123 页。
    ③ 康特妮等:《新公共行政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中国行政管理》,2001 年第 2 期,第 43 页。
    ④ 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17 页。
    ⑤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62-67页。
    ⑥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0页。
    ① 登哈特夫妇:《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3 页。
    ② 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05 页。
    ③ 登哈特夫妇:《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44 页。
    ④ 参见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① 参见唐·泰普斯克特等:《数字经济蓝图:电子商务的勃兴》,陈劲、何丹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 出版公司,1999 年。
    ② 仵希亮、常春芹:《电子政府时代的行政理念》,《东岳论丛》,2005 年第 5 期,第 202 页。
    ③ 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邵国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40 页。
    ④ 李建建等:《论流域生态区际补偿的主导模式与运行机制》,《生态经济》,2006 年第 10 期,第 321 页。
    ⑤ 雷玉桃:《论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生态经济》,2006 年第 6 期,第 88 页。
    ⑥ 王浦劬、杨凤春:《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中国行政管理》,2005 年第 1 期,第 76 页。
    ① 参见顾平安:《政府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64 页。
    ② 吴爱明:《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419 页。
    ③ 孙学玉等:《当代中国行政结构扁平化的战略构想》,《中国行政管理》,2004 年第 3 期,第 83 页。
    ④ 在一国政府体系中,对照中央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宏观管理,省级政府管理通常被视为中观管理。
    ⑤ 黄璜:《电子治理:超越电子政务的新范式》,《江苏社会科学》,2006 年学术版,第 49 页。
    ⑥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76-78 页。
    ① 宋迎法:《电子治理:公共部门改革的新模式》,《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 期,第 88 页。
    ② 王浦劬、杨凤春:《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中国行政管理》,2005 年第 1 期,第 75 页。
    ③ Sunny Marche, James D McNiven. E-government and e-governance: the future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on Science, Mar, 2003, 20, 1.
    ④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 页。
    ⑤ 同上,第 153 页。
    ⑥ 布莱克·D·拉特纳:《流域管理——东南亚大陆山区的生活和资源竞争》,杨永平等译,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年,第 38 页。
    ⑦ 陈晓景:《流域管理法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第 103 页。
    ⑧ 《河南沈丘因污染出现癌症村 村庄人口负增长》,http://www.zjol.com.cn/05zjhealth/system/2007/09/26/008833367_01.shtml,2007-09-26/2008-01-13.
    ⑨孔繁玲:《构建电子治理运行机制探析》,《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6 期,第 72 页。
    
    ① 黄健荣等:《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第 441 页。
    ② B·盖伊·彼德斯:《官僚政治》,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51 页。
    ③ 刘莘:《诚信政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279 页。
    ①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张昕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655 页。
    ②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三联书店,1999 年,第 161 页。
    ③ David Rusk, Cites Without Suburbs (Washington, DC: Woodrow Center Press, 1993), p.88.
    ④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374-376 页。
    ⑤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 122 页。
    ⑥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371-372 页。
    ⑦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 131 页。
    ⑧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433-457页。
    ①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373-376 页。
    ②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张昕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675 页。
    ③ 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 年第 4 期,第 76 页。
    ④ 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与区域治理》,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 11 页。
    ⑤ 理查德·D·宾厄姆:《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九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156 页。
    ① 刘军宁:《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1997 年。
    ②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56-57页。
    ③ Robert B. Denhardt,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9, p.73.
    ④ 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 年第 4 期,第 77 页。
    ⑤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65页。
    ⑥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373-376 页。
    ⑦ Katz, Reflections on Regionalism. Editor’s Notes.
    ⑧ 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65 页。
    ① RABE B G. Frag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State Enviromental management. Washington D. C.: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1986.
    ② 张伟天:《加拿大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水权制度》,《中国给水排水》,2006 年第 6 期,第 100-101 页。
    ③ 《鲁苏边界治污 “互防”变“互访”》,http://www.zhb.gov.cn/info/gxdt/200702/t20070202_100571.htm,2007-02-02/2008-02-15.
    ④郭培章、宋群:《中外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案例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年,第 22 页。
    ① 陈晓景:《流域管理法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第 109 页。
    ② 欧阳至云、王如松:《区域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第 9 页。
    ③ 邢利民:《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做法及经验借鉴》,《生产力研究》,2004 年第 7 期,第 108 页。
    ④ 万军、张惠英:《法国的流域管理》,《中国水利》,2002 年第 10 期,第 165 页。
    ⑤ 徐荟华、夏鹏飞:《国外流域管理对我国的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06 年第 5 期,第 59 页。
    ⑥ 欧阳至云、王如松:《区域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第 10 页。
    ⑦ 陈晓景:《流域管理法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第 110 页。
    ① 陈楷根等:《基于资源环境考虑的产业结构选择基准的探讨》,《人文地理》,2003 年第 18 期,第 73 页。
    ② 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指流域内产业与产业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体现出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流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则是指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是主导产业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一个历史演进过程。通常,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③ 赵雪雁等:《黑河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辨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年第 4 期,第 72 页。
    ④ 张雪松等:《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水利发展研究》,2003 年第 4 期,第 20 页。
    ⑤ 霍家明:《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构想》,《海河水利》,2000 年第 2 期,第 13 页。
    ① 滕藤:《社会和谐与生态经济研究》,《生态经济学报》,2005 年第 4 期,第 233 页。
    ② 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74 页。
    ③ 菲利普·J·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李文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28 页。
    ① 同上,第 99 页。
    ② 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孔宪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139 页。
    ③ Gerlach ML. & Lincoln J R. . The organization of business network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pp. 491~520; Nohria N. Is network perspective a useful way of studying organization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pp. 1~22.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2.
    ① Powell W W.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ing.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p. 295~336. Greenwich, CT:JAI. 1990.
    ② 张紧跟:《组织间网络理论:公共行政学的新视野》,《武汉大学学报》,2003 年第 4 期,第 481 页。
    ③ 芮国强、郭风旗:《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理论基础与结构要素》,《江海学刊》,2006 年第 5 期,第 213 页。
    ④ Candace Jones, William S. Hesterly. 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 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pp. 911~945. 1997(4).
    ⑤ Berly A Radin, Managing across Boundaries, The Public State of Management, Edited by Donald F. Kettle and H. Briton Milwar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45-167.
    ⑥ Gore Albert, 1993, 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and Costs Less: Report of the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48.
    ⑦ Dilulio, John J., Jr. Geralo Garvey, and Donald F Kettle, Improving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 Owner’s Manual, 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s, 1993, p.60.
     ① 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27 页。
    ② 张明军、汪伟全:《论和谐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构建:基于府际治理的新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07 年第 11 期,第 94 页。
    ① 登哈特夫妇:《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31 页。
    ②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年,第 87 页。
    ③ 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年,第 45页。
    ④ 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学林出版社,2007 年,第 9 页。
    ⑤ 马克·沃伦:《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 年,第 318-319 页。
    ⑥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21页。
    ⑦ Jesse C.Ribot:《自然资源的民主分权:民众参与的制度化》,《林业经济》,2006 年第 2 期,第 68 页。
    ⑧ B·盖伊·彼德斯:《官僚政治》,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78 页。
    ⑨ 刘莘:《诚信政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222-223 页。
    ① B·盖伊·彼德斯:《官僚政治》,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55 页。
    ② 熊向阳:《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探讨》,《水利发展研究》,2006 年第 6 期,第 7-8 页。
    ③ 戴维·卡梅伦:《政府间关系的几种结构》,《国外社会科学》,2002 年第 1 期,第 115 页。
    ④ 张明军、汪伟全:《论和谐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构建:基于府际治理的新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07 年第 11 期,第 94 页。
    ⑤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310 页。
    ⑥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第 95 页。
    ① 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33 页。
    ②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01页。
    ③ Bourdieu, P., 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G.(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p.248.
    ④ 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195 页。
    ⑤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第 380 页。
    ⑥ 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http://www.66wen.com/02jjx/jingjixue/jingjixue/061114/30298.html,2006-11-14/2008-02-15。
    
    ① 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学林出版社,2007 年,第 118 页。
    ② 李玉文、徐中文:《黑河流域社会资本评价》,《生态经济学报》,2006 年第 3 期,第 211 页。
    ③ 张康之:《探索公共行政的民主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第 2 期,第 35 页。
    ④ 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98 页。
    ⑤ 宋迎法:《电子治理:公共部门改革的新模式》,《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 期,第 91 页。
    ⑥ 王浦劬、杨凤春:《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中国行政管理》,2005 年第 1 期,第 76 页。
    ① 黄健荣等:《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第 282 页。
    ② J·罗杰斯·霍林斯沃斯,罗伯特·博耶:《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移植》,许耀桐等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 1-54 页。
    ③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310 页。
     ① 杨彦明:《科罗拉多河水权分配的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04 年第 9 期,第 47 页。
    
    ① 《美国科罗拉多河分水引起争议》,《水利水电快报》,2006 年第 5 期,第 14 页。
    ② 梁波、姜翔程:《水权与水权交易的制度分析》,《水利经济》,2006 年,第 2 期,第 26 页。
    ③ 杨彦明:《科罗拉多河水权分配的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04 年第 9 期,第 47 页。
    
    ① 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82-83 页。
    ② 梁波、姜翔程:《水权与水权交易的制度分析》,《水利经济》,2006 年第 2 期,第 27 页。
     ①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337 页。
     ① 谈国良、万军:《美国田纳西河的流域管理》,《中国水利》,2002 年第 10 期,第 157 页。
     ① 同上,第 158 页。
     ① 邓柏喜:《法国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湖南水利水电》,1999 年第 6 期,第 34 页。
     ① 王海等:《法国水资源流域管理情况简介》,《水利发展研究》,2003 年第 8 期,第 60 页。
    ② 尤明清:《墨累—达令流域水资源管理机制简评》,《2003 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3 年,第 205 页。
     ① Scanlon John and M Dyson. Trading in water entitlements in the Murray-Daring Basin in Australia-Realizing the potential for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UCN ELP News letter, 2002,1.
    ① Scanlon John. Applie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http:www.iucn.org/themes/law/pdfdocuments/Neuchatel Overview%20MDBC.pdf/2004-12-07.2004-12-07/2008-02-15.
    ② 刘毅、贺骥:《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协商管理模式的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05 年第 10 期,第55 页。
    ③同上,第 54 页。
    ① 赫尔穆特·沃尔曼:《德国地方政府》,陈伟、段德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 页。
    ②赫尔穆特·沃尔曼,等:《比较英德公共部门改革》,王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 页。
    ③ 沈亚平、吴志成:《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9 页。
    ④ 参见 O·C·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吴琼译,中国大学出版社,2002 年。
    ⑤ B·盖伊·彼德斯:《官僚政治》,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43 页。
    ⑥ 费勒尔·海迪:《比较公共行政》,刘俊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60 页。
    
    ① 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第 161 页。
    ② 谈国良、万军:《美国田纳西河的流域管理》,《中国水利》,2002 年第 10 期,第 159 页。
    ③ 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年,第 535 页。
     ① 布莱克·D·拉特纳:《流域管理——东南亚大陆山区的生活和资源竞争》,杨永平等译,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年,第 32 页。
    ① 《曾培炎安徽淮河探清浊,十年治淮再论喜忧》, http://news.sohu.com/20041025/n222659939.shtml,2004-10-25/2008-01-31.
    ② 同上。
    ③ 夏青:《三河三湖治污未果谁之责》,http://news.phoenixtv.com/opinion/meiti/ph/200708/0817_1901_219599.shtml,2007-08-17/2007-10-16.
    ④ 朱文轶:《淮河治污,六分之一人口的人道主义命题》,http://www.china-up.com,2005-03-24/2008-01-31.
    ⑤ 闫云侠、李柏年:《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治理》,《水利发展研究》,2005 年第 3 期,第 17 页。
    ① 《中国十年累计投入 193 亿治理淮河流域污染》,http://www.cjk3d.net/news/data/2004-06/853.html,2004-06-20/2007-09-10.
    ② Motinola, G., Qian, Ying Yi, and Weigast, B. R, Federralism, 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1995.48(1):50-81.
    ③ 刘毅:《环境保护遭遇四大软肋》,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2/25/content_854923.htm,2005-02-25/2007-09-10.
    ④ 《松弛后污染反弹不可避免——寻求淮河的治本之策》,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40810/0932937416.shtml,2004-08-10/2008-01-31.
    ① 蔡英辉、周义程:《关于中国地方政府之间争议的成因及其排解》,《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 期,第 30 页。
    ② 李松:《淮河水污染治理再审视》,《中国投资与建设》,1999 年第 5 期,第 14 页。
    ③ 《专家详解十年治污真相:急功近利误治根本》,http://gb.cri.cn/3821/2004/07/15/146@232640.htm,2004-07-15/2007-09-10.
    ① 何俊仕等:《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年,第 30-62 页。
    ② 王亚红:《浙江省水务管理体制的探索》,《中国水利》,2003 年第 5B 期,第 34 页。
    ③ 薛卫民:《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政协天地》,2007 年第 Z1 期,第 13 页。
    ④ 黄秋洪:《重塑流域管理机构的设想》,《中国水利》,1999 年第 11 期,第 30 页。
    ① 苗红:《环保总局水利部矛盾多,淮河治理 11 年难变清》, http://finance.sina.com.cn/xiaofei/consume/20060216/1020553554.shtml,2006-02-16/2007-09-10.
    ② 陈强:《淮河流域重点跨省河道治理工程》,《治淮》,2002 年第 12 期,第 9 页。
    ③ 李光丽、霍有光:《流域管理的地位亟待加强》,《水利天地》,2005 年第 11 期,第 21 页。
    ④ 葛继志等:《淮河水污染及其治理的现状和展望》,《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年第 2 期,第104 页。
    ① 余耀军、刘超:《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科技与法律》,2005 年第 4 期,第 113 页。
    ② 谢望礼:《淮河污染治理难在哪?》,《经济视角》,2005 年第 4 期,第 31 页。
    ③ 张玉霞、郝克宁:《浅谈环境管制失效问题——以淮河治理为例》,《山东教育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105 页。
    ④ 李代祥:《10 年 600 亿治污污染更重,曝出的短视病》,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4-06/02/content_1502896.htm,2005-06-15/2008-01-26.
     ① 朱力:《社会学家解读“和谐社会”》,http://www.sociology.cass.cn,2005-02-16/2006-10-22.
    ② 华璐:《东莞禁猪令出台背后:GDP 和治污的较量》, http://news.eastday.com/c/20080118/u1a3358798.html,2008-01-18/2008-01-31.
    ① 《新京报:2010 年我们的淮河能变清吗?》, http://news.sohu.com/20041026/n222686304.shtml,2004-10-26/2008-01-31.
    ② 董广霞、毛剑英:《淮河流域污染“久治不愈”原因浅析及治理措施建议》,《中国环境监测》,2005 年第6 期,第 77 页。
    ①《曾培炎安徽淮河探清浊,十年治淮再论喜忧》, http://news.sohu.com/20041025/n222659939.shtml,2004-10-25/2008-01-31.
    ② 《央视<共同关注>:谁是污染淮河的罪魁祸首?》, http://news.sohu.com/2004/04/24/02/news219940233.shtml,2004-04-24/2008-01-31.
     ① 《600 亿元治淮资金为何付诸东流》,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1073/2543003.html,2004-06-03/2008-01-31.
    ② 王灿发:《从淮河治污看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环境保护》,2007 年第 7B 期,第 23页。
    ① 董广霞、毛剑英:《淮河流域污染“久治不愈”原因浅析及治理措施建议》,《中国环境监测》,2005 年第6 期,第 77 页。
    ② 《让人心疼的“面子工程”》,http://news.sina.com.cn/o/2004-05-21/04142584961s.shtml,2004-05-21/2008-02-15.
    ③ 李松:《淮河水污染治理再审视》,《中国投资与建设》,1999 年第 5 期,第 15 页。
    ④ 《南方周末:再走淮河 再次触目惊心》, http://news.sina.com.cn/c/2004-05-27/09413347139.shtml,2004-05-27/2008-02-02.
    ① 《王宝贞称辨别性学习外国水业先进经验》, http://info.water.hc360.com/2007/01/29085378168-3.shtml,2007-01-29/2008-02-01.
    ② 高杰:《城市污水处理要市场化》,《人民日报》,2004-08-12 (16)。
    ③ 《央视<共同关注>:谁是污染淮河的罪魁祸首?》, http://news.sohu.com/2004/04/24/02/news219940233.shtml,2004-04-24/2008-01-31.
    ① 熊向阳:《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探讨》,《水利发展研究》,2006 年第 6 期,第 5 页。
    ② 《松弛后污染反弹不可避免——寻求淮河的治本之策》,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40810/0932937416.shtml,2004-08-10/2008-01-31.
    ③ 张玉霞、郝克宁:《浅谈环境管制失效问题——以淮河治理为例》,《山东教育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第 104 页。
    ① 《鲁苏边界治污“互防”变“互访”》,http://www.zhb.gov.cn/info/gxdt/200702/t20070202_100571.htm,2007-02-02.
    ② 《偶正涛:淮河治污具有标本意义》,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S/935317.htm,2005-08-08-2008-02-02.
    ① 杨力行:《淮河治理新战略》,《科技导报》,2005 年第 9 期,第 73 页。
    ② 王勇:《试论构建和谐政府管理》,《求实》,2007 年第 10 期,第 50 页。
    ③ 《专家:淮河治理问题多时间长任务重》,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1073/2782667.html,2004-09-22/2008-02-02.
    ① 张彤:《论流域经济发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第 165 页。
    ② 《淮河治污:从 1994 到 2010》, http://news.sohu.com/20041027/n222711583.shtml,2004-10-27/2008-02-15.
    ③ 梁本凡:《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措施创新》,《水资源保护》,2006 年第 3 期,第 85 页。
     ① 参见李卫东:《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原理和方法》,《中国行政管理》,2008 年第 1 期,第 67 页。
     ①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22 页。
     ① B·盖伊·彼德斯:《官僚政治》,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71 页。
    ② 菲利普·J·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李文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7 页。
    ① 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孔宪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37 页。
    ② 费勒尔·海迪:《比较公共行政》,刘俊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9 页。
    ③ 理查德·D·宾厄姆:《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九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167 页。
    
    ① 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李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第 252-254 页。
    ②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24 页。
    1、B·盖伊·彼德斯:《官僚政治》,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2、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
    4、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155页。
    5、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6、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陈幽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7、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年。
    8、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三联书店,1999 年。
    9、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
    10、加里·尤克尔:《组织领导学》,陶文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1、戴维·毕瑟姆:《官僚制》,韩志明、张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2、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3、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4、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5、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 年。
    16、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张昕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7、菲利普·J·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李文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8、詹姆斯·W·费斯勒、唐纳德·F·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陈振明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9、乔治·伯克利、约翰·劳斯:《公共管理的技巧》,丁煌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汪大海、吴群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登哈特夫妇:《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邵国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4、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理查德·D·宾厄姆:《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九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
    26、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孔宪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7、赫尔穆特·沃尔曼:《德国地方政府》,陈伟、段德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8、赫尔穆特·沃尔曼等:《比较英德公共部门改革》,王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9、O·C·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吴琼译,中国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0、费勒尔·海迪:《比较公共行政》,刘俊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3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李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
    32、詹姆森·E·安德森:《公共政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 年。
    33、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穆贤清、方志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34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5、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谢旭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年。
    36、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三联书店,1994 年。
    37、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
    38、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 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
    39、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
    40、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年。
    41、奥利弗·E·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张群群、黄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42、奥利佛·E.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王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 年。
    43、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44、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蒋琳琦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
    45、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6、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胡庄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
    47、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48、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49、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 年。
    50、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
    51、马克·沃伦:《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 年。
    52、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年。
    53、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年。
    54、布莱克·D·拉特纳:《流域管理——东南亚大陆山区的生活和资源竞争》,杨永平等译,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年。
    55、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56、J·R 沙克尔顿、G·洛克斯利:《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陶海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57、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 年。
    58、唐·泰普斯克特等:《数字经济蓝图:电子商务的勃兴》,陈劲、何丹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 出版公司,1999 年。
    59、J·罗杰斯·霍林斯沃斯、罗伯特·博耶:《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移植》,许耀桐等译,重庆出版社,2001 年。
    60、埃德温·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理论与应用》,郑琳华主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年。
    61、罗杰·珀曼等:《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侯元兆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年。
    6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主译,华夏出版社,1999 年。
    63、乔尔·布利克、戴维·厄恩斯:《协作型竞争》,林燕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6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65、黄健荣等:《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
    66、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
    67、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68、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学林出版社,2007 年。
    69、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年。
    70、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
    71、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
    72、陈振明:《竞争型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7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74、陈振明:《政治的经济学分析——新政治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75、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76、顾平安:《政府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77、吴爱明:《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
    78、刘莘:《诚信政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79、孙柏英:《当代地方治理——面向 21 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80、沈亚平,吴志成:《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年。
    81、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年。
    82、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年。
    83、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型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
    84、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
    8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86、刘军宁:《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1997 年。
    87、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88、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89、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2 年。
    90、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年。
    91、全治平、江佐中:《论地方经济利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年。
    92、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法律出版社,2003 年。
    93、郭培章、宋群:《中外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案例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年。
    94、欧阳至云、王如松:《区域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
    95、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96、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97、《2003 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3 年。
    98、王亚华:《水权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99、吕拉昌:《区域开发导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年。
    100、武玉英:《变革社会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康特妮等:《新公共行政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中国行政管理》2001 年第 2 期。
    2、戴维·卡梅伦:《政府间关系的几种结构》,《国外社会科学》2002 年第 1 期。
    3、Jesse C.Ribot:《自然资源的民主分权:民众参与的制度化》,《林业经济》2006 年第 2期。
    4、道格拉斯·C·诺思:《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 年第 5 期。
    5、王晓东、钟玉秀:《流域管理委员会制度——我国管理体制改革的选择》,《水利发展研究》2006 年第 5 期。
    6、梁本凡:《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措施创新》,《水资源保护》2006 年第 3 期。
    7、杨力行:《淮河治理新战略》,《科技导报》2005 年第 9 期。
    8、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 年第 4 期。
    9、杨爱平、陈瑞莲:《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江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11 期。
    10、毕亮亮:《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机制的操作:以江浙边界为例》,《改革》2007 年第 9 期。
    11、毕亮亮:《“多源流框架”对中国政策过程的缓解力——以江浙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合作的政策过程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07 年第 2 期。
    12、蓝志勇、陈国权:《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公共管理学报》2007 年第 3 期。
    13、金太军、沈承诚:《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困境的内在机理探究》,《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 3 期。
    14、芮国强、郭风旗:《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理论基础与结构要素》,《江海学刊》,2006 年第 5 期,第 213 页。
    15、金太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 年第 5 期。
    16、金太军等:《现行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系统思考》,《南京师大学报》2006 年第 1 期。
    17、金太军、张劲松:《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 年第 2 期。
    18、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行为模式及其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7 年第 4 期。
    19、牛冬梅:《中国地方保护主义原因探析》,《集团经济研究》2006 年 9 月上半月刊。
    20、张紧跟:《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改革:以珠三角为例》,《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 5 期。
    21、张紧跟、唐玉亮:《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7 年第 3 期。
    22、张紧跟:《组织间网络理论:公共行政学的新视野》,《武汉大学学报》2003 年第 4 期。
    23、刘亚平:《地方政府间竞争的两个基本维度 》,《江海学刊》2006 年第 1 期。
    24、王浦劬、杨凤春:《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中国行政管理》2005 年第1 期。
    25、张康之:《探索公共行政的民主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第 2 期。
    26、齐晔:《“绿色 GDP”在干部考核中的适用性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7 年第 12 期。
    27、孙学玉等:《当代中国行政结构扁平化的战略构想》,《中国行政管理》2004 年第 3期。
    28、张明军、汪伟全:《论和谐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构建:基于府际治理的新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07 年第 11 期。
    29、李卫东:《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原理和方法》,《中国行政管理》2008 年第 1 期。
    30、颜佳华等:《转型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困境及其对策》,《湖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31、刘君德:《中国转型期“行政区经济”现象透视》,《经济地理》2006 年第 6 期。
    32、余耀军、刘超:《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科技与法律》2005 年第 4 期。
    33、蔡英辉、周义程:《关于中国地方政府之间争议的成因及其排解》,《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 期。
    34、徐现详,等:《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7 年第 9 期。
    35、郭庭天:《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特征分析》,《生态经济学报》2005 年第 3 期。
    36、李烈满:《试论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 11 期。
    37、梁妍慧:《党管干部原则内涵探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 年第 7 期。
    38、王勇:《试论构建和谐政府管理》,《求实》2007 年第 10 期。
    39、王勇:《社会主要矛盾再认识——政治文明语境的解读》,《甘肃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期。
    40、卢林:《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是不可兼得的》,《政治学研究》1989 年第 6 期。
    41、纪丽萍:《价值理性视角下的电子政府与网络政府》,《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 年第 4期。
    42、仵希亮、常春芹:《电子政府时代的行政理念》,《东岳论丛》2005 年第 5 期。
    43、宋迎法:《电子治理:公共部门改革的新模式》,《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 期。
    44、孔繁玲:《构建电子治理运行机制探析》,《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6 期。
    45、黄璜:《电子治理:超越电子政务的新范式》,《江苏社会科学》2006 年学术版。
    46、高杰:《城市污水处理要市场化》,《人民日报》2004-08-12 (16)。
    47、唐彬:《中国水环境:危机下的艰难突围》,《环境》2007 年第 4 期。
    48、杨桂山,等:《国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经验》,《中国水利》2005 年第 10 期。
    49、雷玉桃:《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第 25 页。
    50、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与区域治理》,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1、俞勇军:《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
    52、胡碧玉:《流域经济论》,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
    53、陈晓景:《流域管理法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54、张彤:《论流域经济发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
    55、王川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体制与创新——以长江三角洲为对象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第 74 页。
    56、董哲仁:《维护河流健康与流域一体化管理》,《中国水利》2006 年第 11 期。
    57、朱留财:《从西方环境治理范式透视科学发展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5 期。
    58、孙子东、高硕:《外部性与一体化发展》,《经济论坛》2003 年第 17 期。
    59、赵时亮:《代际外部性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 年第 4 期。
    60、赵来军,等:《非畅流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管理模型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6 年第4 期。
    61、陈雄根:《公民环境权与接近正义》,《求索》2007 年第 9 期。
    62、杜肯堂、龚勤林:《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分析》,《求索》2006 年第 12 期。
    63、汤安中:《中国县官收入与“一亩三分地”》,《经济学消息报》2003-06-06(8)。
    64、王秀辉、曲福田:《流域管理:权力产权的外部性问题》,《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第 1 期。
    65、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 年第 1期。
    66、孙鳌:《外部性的类型、庇古解、科斯解和非内部化》,《华东经济管理》2006 年第 9 期。
    67、张淦锋:《关于经济外部性的探讨》,《金融经济》2007 年第 2 期。
    68、周大杰等:《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
    69、孔详云、王玉龙:《一报还一报——为什么选择合作》,《IT 经理世界》1999 年第 19 期。
    70、胡乐明:《“交易”范畴的演化——从康芒斯到威廉姆森》,《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 1 期。
    71、谢望礼:《淮河污染治理难在哪?》,《经济视角》2005 年第 4 期。
    72、葛扬、林乐芬:《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的正反馈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0 年第 2 期。
    73、王树义:《流域管理体制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 年第 4 期。
    74、沈大军等:《流域管理机构:国际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建议》,《自然资源学报》2004 年第 1 期。
    75、何大伟、陈静生:《我国实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一体化管理构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 年第 2 期。
    76、黄秋洪:《重塑流域管理机构的设想》,《中国水利》1999 年第 11 期。
    77、杜梅、马中:《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社会科学家》2005 年第 2 期。
    78、张玉霞、郝克宁:《浅谈环境管制失效问题——以淮河治理为例》,《山东教育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79、徐荟华,夏鹏飞:《国外流域管理对我国的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06 年第 5 期。
    80、袁明松:《论新〈水法〉流域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完善》,《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
    81、余耀军、刘超:《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科技与法律》2005 年第 4 期。
    82、顾列铭:《长三角:GDP 背后的代价与反思》,《生态经济》2005 年第 7 期。
    83、范姝娴:《环境成本——一项可忽视的经济决策要素》,《生态经济》2005 年第 7 期。
    84、王灿发:《从淮河治污看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环境保护》2007 年第 7B 期。
    85、韩珺:《中国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年第 6 期。
    86、萧木华:《长江流域综合管理模式研究》,《人民长江》2005 年第 10 期。
    87、王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必要性分析》,《海河水利》2007 年第 1 期。
    88、周刚炎、谢剑:《中美流域水资源管理机制比较》,《国外水利》2007 年第 5 期。
    89、李燕玲:《国外水权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价值》,《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 年第 4 期。
    90、董广霞、毛剑英:《淮河流域污染“久治不愈”原因浅析及治理措施建议》,《中国环境监测》2005 年第 6 期。
    91、冯等田、何欣:《西北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环境友好建设模式及制度设计》,《开发研究》2007 年第 1 期。
    92、李海红、王光谦:《水权交易机理分析》,《水力发电学报》2005 年第 4 期。
    93、张杰、姚树荣:《关于水权交易的再思考》,《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 年第 1 期。
    94、崔宇明、常云昆:《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开发研究》2007 年第 3期。
    95、张玲、杨文选:《污染削减——基于市场环境政策工具的分析》,《开发研究》2007 年第5 期。
    96、穆红莉、孙丽欣:《从外部性控制策略分析主要环境经济手段的异同》,《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 年第 3 期。
    97、李克国:《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几点思考》,《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年第 1期。
    98、刘观香:《流域生态补偿分析》,《江西化工》2006 年第 4 期。
    99、薛卫民:《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政协天地》2007 年 Z1 期。
    100、洪尚群等:《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的基础和保障》,《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 年增刊。
    101、尤艳馨:《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地方财政研究》2007 年第 4 期。
    102、王金南等:《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环境保护》2006 年第 10A期。
    103、梁丽娟、葛颜祥:《关于我国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软科学》2006 年第 4 期。
    104、楼铭育:《探讨城市污水处理的民营化》,《中国给水排水》2002 年第 6 期。
    105、成金华等:《关于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 年第 6期。
    106、聂辉华:《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管理世界》2004 年第 12 期。
    107、杨琴:《对水权交易的几点思考》,《人文杂志》2005 年第 1 期。
    108、穆贤清等:《国外环境经济理论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4 年第 2 期。
    109、徐波等:《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类型与选择》,《人文杂志》2003 年第 1 期。
    110、蓝虹:《排污权交易的产权分析》,《生态经济》2005 年第 4 期。
    112、钱水苗:《论政府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的职能定位》,《中州学刊》2005 年第 3 期。
    113、幸红:《排污权交易及其法律规范》,《学术研究》2006 年第 8 期。
    114、刘成玉等:《推动生态补偿机制从理念到实践转化的路径探讨》,《生态经济》2007 年第 3 期。
    115、刘玉龙等:《从生态补偿到流域生态共建共享》,《中国水利》2006 年第 10 期。
    116、李建建等:《论流域生态区际补偿的主导模式与运行机制》,《生态经济》2006 年第10 期。
    117、张伟天:《加拿大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水权制度》,《中国给水排水》2006 年第 6 期。
    118、邢利民:《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做法及经验借鉴》,《生产力研究》2004 年第 7 期。
    119、万军、张惠英:《法国的流域管理》,《中国水利》2002 年第 10 期。
    120、陈楷根等:《基于资源环境考虑的产业结构选择基准的探讨》,《人文地理》2003 年第18 期。
    121、赵雪雁等:《黑河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辨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年第 4 期。
    122、张雪松等:《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水利发展研究》2003 年第 4 期。
    123、霍家明:《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构想》,《海河水利》2000 年第 2 期。
    124、滕藤:《社会和谐与生态经济研究》,《生态经济学报》2005 年第 4 期。
    125、熊向阳:《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探讨》,《水利发展研究》2006 年第 6 期。
    126、李玉文、徐中文:《黑河流域社会资本评价》,《生态经济学报》2006 年第 3 期。
    127、杨彦明:《科罗拉多河水权分配的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04 年第 9 期。
    128、梁波、姜翔程:《水权与水权交易的制度分析》,《水利经济》2006 年第 2 期。
    129、谈国良、万军:《美国田纳西河的流域管理》,《中国水利》2002 年第 10 期。
    130、邓柏喜:《法国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湖南水利水电》1999 年第 6 期。
    131、王海等:《法国水资源流域管理情况简介》,《水利发展研究》2003 年第 8 期。
    132、刘毅、贺骥:《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协商管理模式的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05年第 10 期。
    133、闫云侠、李柏年:《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治理》,《水利发展研究》2005 年第 3 期。
    134、李松:《淮河水污染治理再审视》,《中国投资与建设》1999 年第 5 期。
    135、王亚红:《浙江省水务管理体制的探索》,《中国水利》2003 年第 5B 期。
    136、高而坤:《谈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发展研究》2004年第 4 期。
    137、陈强:《淮河流域重点跨省河道治理工程》,《治淮》2002 年第 12 期。
    138、李光丽、霍有光:《流域管理的地位亟待加强》,《水利天地》2005 年第 11 期。
    139、葛继志等:《淮河水污染及其治理的现状和展望》,《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 2 期。
    140、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 年第 1 期。
    141、王国生:《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的市场地位及其行为研究》, http://web.cenet.org.cn/upfile/60160.doc,2008-04-08.
    142、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 http://www.66wen.com/02jjx/jingjixue/jingjixue/061114/30298.html,2006-11-14/2008-02-15.
    143、周玉玺,等:《流域水资源产权的基本特性与我国水权制度建设研究》, http://www.sdhh.gov.cn/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35,2003-07-01/2007-10-06.
    144、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http://www.tianyabook.com/lishi/hxhp/002.htm,2007-11-13/2008-02-15.
    145、王治:《关于建立我国水权与水市场制度的思考》, http://www.studa.net/shuili/060220/16534522.html,2006-02-20/2007-12-07.
    146、朱力:《社会学家解读“和谐社会”》,http://www.sociology.cass.cn,2005-02-16/2006-10-22.
    147、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 http://www.cnread.net/cnread1/jjzp/k/kesi/ccql/004.htm,2007-12-20/2008-02-15.
    148、R.A.W.罗茨:《新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 www.51zy.cn/167007282.html,2006-09-15/2007-11-05.
    1、Berly A Radin, Managing across Boundaries, The Public State of Management, Edited by Donald F. Kettle and H. Briton Milwar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2、Bourdieu, P., 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G.(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3、Buchanan, James M. Federalism as an Ideal Political Order and an Objective for Constitutional Reform. Publics: The Journal of Federalism, 1995,25(2).
    4、Burt, R.,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Candace Jones, William S. Hesterly. 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 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4).
    6、David Rusk, Cites Without Suburbs.Washington, DC: Woodrow Center Press, 1993.
    7、Dilulio, John J., Jr. Geralo Garvey, and Donald F Kettle, Improving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 Owner’s Manual, 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s, 1993.
    8、Gerlach ML. & Lincoln J R. . The organization of business network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Nohria N. Is network perspective a useful way of studying organization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2.
    9、Gore Albert, 1993, 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and Costs Less: Report of the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0、Katz, Reflections on Regionalism. Editor’s Notes.
    11、Keith, Dowding Peter John, Thanos Mergoupis& Mark Van Vugt. Exit, voice and loyalty: Analytic and empirical developm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2000,37.
    12、Michael Talyor. The Possibility of Cooper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 P. 1987. PL.
    13、MILL J S, SHIELDS C V. On liberty. New York: Liberal Arts Press, 1956.
    14、Oates, Wallace E. Fiscal Federal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15、Powell W W.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ing.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Greenwich, CT:JAI. 1990.
    16、RABE B G. Frag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State Enviromental management. Washington D. C.: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1986.
    17、Robert B. Denhardt,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9.
    18、Scanlon John. Applie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http:www.iucn.org.2004-12-07/2008-02-15.
    19、Scanlon John and M Dyson. Trading in water entitlements in the Murray-Daring Basin in Australia-Realizing the potential for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UCN ELP News letter, 2002.
    20、Scott Gehlbach. A Political Model of Exit and Voice. http://polisci. Wisc. edu/users/pevehous/exitvoice3. pdf, 2005.
    21、Sunny Marche, James D McNiven. E-government and e-governance: the future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on Science, Mar, 2003, 20.
    22、Vincent Ostrom, Charls Tiebout, and Robert Warren, “The Organiza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s: A Theoretical”,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5, no.4(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