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普通中学教育发展的量化考察(1949-199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普通中学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国后,党中央在积极恢复经济建设的同时,对新中国的教育也开始进行恢复性的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普通中学的各项指标在数量上都得到了发展。“教育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普通中学教育的发展在数量上呈现繁荣的景象,但在质量上却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教育战线进行了调整。在进行压缩普通中学数量,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的同时,关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中等教育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本论文旨在从量化的角度,考察1949年至1999年普通中学教育发展的概况。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学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的数据描述,从整体规模、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办学主体、性别构成以及教师学历水平等纬度,辅以质性分析,展现建国五十年中学教育的发展轨迹。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考察了1949-1999年普通中学学校数、学生数、教师数等相关指标的数量变化,进而对中学教育发展的整体规模进行描述性的分析。
     第二章,通过考察各省、市、自治区的普通中学学校数和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对建国五十年中学教育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
     第三章,考察了普通中学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城乡差异,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学教育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城镇或乡村倾向的原因。
     第四章,主要从办学主体维度来考察建国五十年中学教育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办学体制变化的原因。
     第五章,主要从女学生数和女教师数两个方面,对建国后女子教育事业发展概况作了量化考察。
     最后一章,从教师学历水平的纬度考察了建国五十年来教师质量的变化情况,间接反映了中学教育的发展脉络。
On October 1, 1949,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which symbolizes the development of ordinary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of China entering a brand-new historical developing era.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the Central Party Committee started the construction for recovery in education while resuming economic construction. Meanwhile, the country made very big achievements which every index of the general high school had been developed on the quantity level. During the periods of "great leap forward of education"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prosperous scene appea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dinary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on the quantity level, but its quality was destroyed.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country adjusted the policy in educational field. The educational department began to reduce the quantity and stres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cluding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which made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develop in a right direction.
     This thesis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overview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general secondary school from 1949 to 1999 in the quantized perspective. I hope that I can describe the data of every index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ranging from whole scale, to regional difference, to the differen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the subject of running a school, to sex composition and teacher's academic level, etc. Meanwhile, quality analyze is added. So that I can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rbit of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of 50 year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 mainly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he number of general secondary school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other relevant indicators from 1949 to 1999, so that I can describe the overall scale of the analysis.
     Chapter two, I focus on researching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eastern, middle and western areas manifested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from 1949 to 1999 by investigating the number of general secondary schools and every ten thousand people's numbers of students at school in each province, municipality and autonomous region.
     Chapter three, I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development of general secondary school and analyze the reason why emphasized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secondary school in cities and towns or villag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Chapter four, I mainly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in 50 years after founding the state from the subject of running a school. Meanwhile, I analyze the reason why the system of running a school changes in each historical period.
     Chapter five, I have quantized investigating to woman's education development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from aspects of the numbers of the schoolgirls and schoolmarms.
     The last chapter, I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teacher's quality over the past 50 years in the latitude of teacher's academic level, which indirectly reflects the tra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引文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96页。
    [1]程凯、王非、赵振海主编:《普通中学教育概论》,前言第3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2]详见顾明远、檀传宝主编的《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于教师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14页。
    [1]杜育红著:《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26页。
    [2]计量史学在西方大约萌芽于19世纪末,这主要是受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统计学的发展,1851年在欧洲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统计学会议,19世纪90年代又成立了国际统计学会;二是统计学开始广泛应用于经济研究领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1882年,德国学者伊纳马·斯坦格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历史与统计学》,这是最早的关于计量史学的著作。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开始进行历史计量研究的尝试,特别是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年鉴学派起了突出的作用。50年代以后,计量史学的研究重心从欧洲转向北美,应用范围也从经济史和人口史扩大到政治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等领域。电子计算机成为历史计量研究的主要手段。历史计量研究的方法也日趋复杂,从一般的描述性统计过渡到相关分析、回归方程、趋势推论、意义度量、线型规划、动态数列、超几何分布、投入产出分析、因子分析、马尔科夫链等数学模型、模糊数学,还有博奔论和对策论、曲线拓扑理论等。在计量数学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新的历史分支学科,如新经济史、新政治史、新人口史、新社会史等等。(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校世界史配套教材·现代卷》,转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782627.thm)
    [1]1953年6月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间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工作方针及任务,提出:三年来“成绩是显著的”,工作中的主要缺点和错误是“脱离实际和盲目冒进的倾向”。参见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34页。
    [2]《我们的行动口号—反对浪费,勤俭建国》,《人民日报》,1958年2月2日。
    [1]李庆刚著:《“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2]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01页。
    [1]瞿葆奎主编,雷尧珠、余光、黄容昌选编:《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26页。
    [2]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36页。
    [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363页。
    [4]《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第118页。
    [5]《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第167页。
    [6]《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第528页。
    [1]《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第2页。
    [2][澳]约翰·柯莱威利著:《中国学校教育》,张昌柱、张立中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98页。
    [3]参见杨魁孚、梁济民、张凡编写:《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第26-59页。
    [1]参见《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第1010页。
    [2]Suzanne pepper.China's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1980s.California:the Reg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0.97.
    [3]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86-1990)》,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000年。
    [1]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39页。
    [2]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39页。
    [3]国家教委中学司编:《中学教育文献选编(1977-1985)》,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4]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39页。
    [5]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39页。
    [6]国家教委中学司编:《中学教育文献选编(1977-1985)》,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第75页。
    [7]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39-340页。
    [1]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86-1990)》,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000年。
    [1]三大经济地带是根据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条件的差异而划分的特殊形式的带状经济区。其目的是便于在全国范围内因地制宜地部署生产力,促使地区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基本指导思想和战略布局提供区域依据,充分发挥各地带的优势,使各地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振兴国家经济。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参见侯景新、蒲善新、肖金成编著:《行政区划与区域管理》,导论第5-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本研究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2]由于缺乏天津、广西、福建、四川和西藏五省的资料,以及海南和重庆还没有分离出来,因此东、中、西部地区的每万人口学生数的结果不包括以上各省。
    [3]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1009页。本图根据原数据整理、分析而得。
    [1]陈潮、王锡光编:《中国县市政区资料手册》,地图出版社,1986年,第19-20、37-43页。
    [2]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1009页。本图根据原数据整理绘制。
    [1]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1009-1010页。此表根据原始数据计算而得,由于缺乏天津的数据,此表不含天津的数据。
    [1]《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09页。
    [2]由于有些省份或缺少学生数据,或者缺少人口数据,故在统计每万人口学生数过程中有一缺少,另一项也作为缺失值计算。例如天津1965年以前学生数和人口数均缺失、1972年缺少学生数据;西藏1962年以前学生数和人口数均缺失、1969-1972年之间缺少学生数,那么在统计中,该年缺少任一数值,都做双缺失,即学生数和人口数都不纳入东、中、西部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的计算中。所以以上所提各年东、中、西部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均不包括天津和西藏。学生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1010-1013页;人口数据根据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整理而得。
    [1]根据《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第1009、1010页学校数整理而得。
    [1]影响中部学校数的省份明显的还有山西省。而对东部影响较大是河北省和山东省。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的学校数量的基数比较大。虽然其他省份学校数有的也是成倍增加,但是由于基数小的缘故,因此对东、中部学校总数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2]根据《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教育成就(1985-1990)》、《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9年)等整理而得。
    [1]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学生数和人口数计算得来。原始学生数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教育成就1985-1990》、《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9年),人口数据和部分年份学生数据来源:《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
    [1]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1976-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278页。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92页。
    [3]数据来源: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7页。
    [1]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8页。
    [2]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6页。
    [1]数据来源: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7页。
    [2]数据来源: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8页。
    [1]数据来源: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6页。
    [2]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00页。
    [3]王伦信著:《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5页。
    [4]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1976-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278 页。
    [1]Jonathan unger:Education Under Mao:Class and Compitition in Candon School,1960—1980.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49-50.
    [2]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6页。
    [3]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6页。
    [1]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197页。
    [1]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7页。
    [2]两张图的数据均来源于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00页。
    [1]卓晴君、李仲汉著:《中小学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273页。
    [1]余秀兰著:《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4页。
    [2]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228页。
    [1]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57-658页。
    [2]根据1978年和1977年初高中学校数相减而得,原数据来源于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6页。
    [3]根据附表一“分城镇农村的初中学校数和班数”以及附表二“分城镇农村的高中学校数和班数”而得。
    [1]Jing Lin.Education in Post-Mao China.London:Praeger Publishers,1993.22-27.
    [2]Jing Lin.Education in Post-Mao China.London'.Praeger Publishers,1993.31.
    [1]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4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3页。
    [2]根据附表二“分城镇农村的高中学校数和班数”分析而得。
    [3]根据附表三“分城镇农村初中在校学生数及比重”分析而得。
    [1]卓晴君、李仲汉著:《中小学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468页。
    [2]根据附表四:“分城镇农村的初中毕业生数和招生数”部分数据分析而得。
    [3]根据附表四:“分城镇农村的初中毕业生数和招生数”部分数据分析而得。
    [1]根据附表五:“分城镇农村高中在校学生数及比重”分析而得。
    [1]根据附表七:“分城镇农村的专任教师数”分析而得。
    [2]根据附表七:“分城镇农村的专任教师数”分析而得。
    [1]教育政策对城乡教育二元对立的形成起了很大的影响,这在前文的分析中可以有具体的阐述。即便在现在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协商日报》2005年7月15日第3版,谢湘、原春琳发表了题为《政策是教育差距拉大的原因》,文中指出:“政策原因是教育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
    [1]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4页。
    [2]文章主要根据《中国教育成就》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所出现的“分别办”的类型来划分办学主体,主要包括“教育部门办、其他部门办、集体办和民办”四种,而“集体办”是在1994年以后才出现的办学主体。对于各个办学主体的概念和范围本文不作解释。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民办教育的发展,更多的相关概念纠缠在一起,很难从公私立的角度来划分上述几个概念。因此笔者在文章的分析中仅沿承官方统计数据中的称谓,不做概念的界定。
    [3]曾天山著:《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4]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0、191页。
    [1]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5-187页。
    [1]王宗敏、张秀岩著:《多元化办学模式探索》,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1页。对于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把私立学校废除的原因,Peng Deng在其《Privat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一书中也把它归结为向苏联学习的消极后果。(参见Peng Deng.Privat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London:Praeger Publishers,1997.96.)
    [2]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0、191页的数据绘制而得。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98页。
    [1]河南教育通史编纂委员会编:《河南教育通史》,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79-80页。
    [2]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43页。
    [3]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90、191页的数据整理而得。
    [1]转引自Peng Deng.Private Education.in Modem China.London:Praeger Publishers,1997.112.
    [2]数据来源:《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中国教育成就(1986-1990)》,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000年。
    [1]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实用要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1页。
    [2]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2287页。
    [3]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2638页。
    [4]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2911页。
    [5]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3284页。
    [1]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3469页。
    [2]金忠明、李若驰、王冠著:《中国民办教育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6页。
    [3]房剑森著:《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0页。
    [1]1933年的数据来源于王伦信著:《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1950年的数据来源于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02页。
    [2]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02页相关数据分析而得。
    [3]参见杜学元著:《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38-741页。
    [1]数据来源: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02页。这里的“总人数”和原表“调查的总人数”相同,由于笔者查阅了“调查的总人数”和实际的学生总数相同,故本表直接改为“学生总人数”。其中男生人数所占学生总体人数的百分比是根据女子的数据计算而来。
    [2]根据“附表八:男女生在校学生数所占总学生数比重表”分析而得。
    [1]人口数据来源于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第6页。学生的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0、198页。
    [1]宋月萍、谭琳:《论我国基础教育的性别公平》,《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3月第2期。
    [2]数据来源:《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中国统计年鉴(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中国教育成就(1986-1990)》,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000年。笔者查阅原表1990年以前的数据是以“万人”作单位,笔者在此表中把单位换算成“人”;同时,由于笔者查阅了原表中“调查的总人数”和实际的教师总数相同(单位不同),故本表直接改为“教师总人数”。男教师所占百分比根据女教师所占可分比计算得来,原数据没有男教师的比值。
    [1]金一鸣著:《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72页。转引自查晓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21卷第2期。
    [1]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5页。
    [2]两表数据均来源于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5页。
    [1]《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编:《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55页。亦可参见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62页。
    [1]《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编:《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56页。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第182页。
    [2]《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编:《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救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57页。
    [3]《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编:《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57页。
    [4]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5页。
    [5]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95页。
    [1]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95页。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435页。
    [2]根据Jonathan unger:Education Under Mao:Class and Compitition in Candon School,1960—1980.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148意译。
    [3]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记(1949-1990)》,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049页。
    [1]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中国教育成就(1986-1990)》,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000年。
    [1]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中国教育成就(1986-1990)》,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000年。
    [1]《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编:《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65页。
    [2]国家教委中学司编:《中学教育文献选编(1977-1985)》,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第540-548页。
    [1]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2114页。
    [2]《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编:《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73页。
    [3]《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编:《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74页。
    [4]国家教委人事司教师工作处:《教师咨询》,《人民教育》,1997年第2期,第25页
    [1]周洪宇:《怎样实现教育公平》,《光明日报》,2005年7月27日。
    [1]http://wz.online.gz.cn/Pedagogy/Education/37216.html
    [2]彭兴庭:《教育差距本质是城乡差距》,《中国改革报》,2005年,6月30日第1版。
    [3]任正隆:《教育的不公平在于城乡教育差距大》,《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2007年3月12日第3版。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172页。
    [2]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1页。
    [1]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8页。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4.《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编:《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5.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实用要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6.国家教委中学司编:《中学教育文献选编(1977-1985)》,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
    7.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8.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86-1990)》,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9.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
    10.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1976-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
    11.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0)》,海南出版社,2003年。
    12.瞿葆奎主编,雷尧珠、余光、黄容昌选编《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13.刘英杰主编:《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14.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15.杨魁孚、梁济民、张凡编写:《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000年。
    1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人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
    1.Jing Lin.Education in Post-Mao China.London:Praeger Publishers,1993.
    2.Jonathan unger:Education Under Mao:Class and Compitition in Candon School,1960—1980.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
    3.Julia Kwong:Chinese Education in Transition:Prelude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Canada: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79.
    4.Peng Deng.Privat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London:Praeger Publishers,1997.
    5.Suzanne pepper.China's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1980s.California:the Reg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0.
    1.[澳]约翰·柯莱威利著:《中国学校教育》,张昌柱、张立中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2.[美]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3.[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金光耀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4.[英]彼得·伯克著,刘永华译:《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陈潮、王锡光编:《中国县市政区资料手册》,地图出版社,1986年。
    6.陈学恂主编,高奇分卷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7.程凯、王非、赵振海主编:《普通中学教育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8.邓力群、马洪、武衡主编:《当代中国教育》,上、下册,当代中国教育出版社,1996年。
    9.杜学元著:《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
    10.杜育红著:《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房剑森著:《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2.高奇著:《新中国教育历程》,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3.耿莉萍、陈念平编著:《经济地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14.顾明远、檀传宝主编:《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郭笙、王炳照、苏渭昌:《新中国教育4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
    16.河南教育通史编纂委员会编:《河南教育通史》,大象出版社,2004年。
    17.侯景新、蒲善新、肖金成编著:《行政区划与区域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胡卫主编:《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9.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0.黄书光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21.姜国钧著:《中国教育周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金一鸣著:《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23.金忠明、李若驰、王冠著:《中国民办教育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4.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25.李庆刚著:《“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26.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27.王伦信著:《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8.王宗敏、张秀岩著:《多元化办学模式探索》,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
    29.熊贤君著:《中国女子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30.余秀兰著:《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31.郑谦著:《被革命的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共和国教育五十年:1949-199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3.周全华著:《“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34.卓晴君、李仲汉著:《中小学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
    1.查晓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21卷第2期。
    2.常长岭:《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学教育现代化》,华中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3.陈晓洁、韩飞:《我国分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02年10月增刊。
    4.陈仲常、谢曼、张薇:《我国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结果性别差异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5.董江华:《新中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6.蒋纯焦:《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变迁的区域差异》,华东师范大学,2000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7.蒋萍、李婷:《女性人口受教育机会均等性分析》,《人口研究》,1995年3月第19卷第2期。
    8.李林波:《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投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9.李庆刚:《十年来“大跃进”研究若干问题综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0.李松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育研究(1927-1949)》,河北大学,2006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11.林瑞华:《江西近代中等教育发展概述》,《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第3期。
    12.刘虹、魏会茹:《近代中等教育的演进》,《教育评论》,2002年第4期。
    13.卢红玲:《民国早期中学教育研究(1912-1927)),河北大学,2006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14.吕学静:《中国女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北京成人教育》,1994年第10期。
    15.宋月萍、谭琳:《论我国基础教育的性别公平》,《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3月第2期。
    16.孙宁东:《教育产业化与中学办学体制改革》,华中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17.吴丽君:《民国时期成都私立中学教育发展述论》,四川大学,2005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18.郑真真、连鹏灵:《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9月第5期。
    1.http://wz.online.gz.cn/Pedagoy/Education/37216.html。
    2.彭兴庭:《教育差距本质是城乡差距》,《中国改革报》,2005年6月30日第1版。
    3.谢湘、原春琳:《政策是教育差距拉大的原因》,《协商日报.》,2005年7月15日第3版。
    4.周洪宇:《怎样实现教育公平》,《光明日报》,2005年7月27日。
    5.任正隆:《教育的不公平在于城乡教育差距大》,《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2007年3月12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