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会见记》异本对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弥勒会见记》是一部长达二十八幕的佛教说唱剧本。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且也是我国各民族(包括汉族在内)现存最早的剧本,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回鹘文本的跋文中明确记载了该剧本由西向东的传译过程。目前存世的《弥勒会见记》主要有两大文本,一为吐火罗文本,一为回鹘文本。上述两文本的问世均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热议,为中亚语文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纵观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将吐火罗文本和回鹘文本《弥勒会见记》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的对勘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凤毛麟角。本论文选取同题异本展开对勘分析,以期对回鹘语文、佛教流变、语言接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文献资料。
     本文选取季羡林先生译释的新博本《弥勒会见记》和耿世民先生解读的哈密本《弥勒会见记》为研究底本,全文共分四章,前三章按照吐火罗文本的顺序,对照回鹘文本的前三品内容,以新博本的编号顺序将吐火罗文本和相应的回鹘文本内容细化为一节,其中第一章八节,第二章十五节,第三章十节,共三十三节内容。具体而言,每节中采用吐火罗文转写和汉文译文、回鹘文转写和汉文译并举的形式,对吐火罗文本和回鹘文本中所具有的共同内容进行逐句对勘。对勘内容涉及两文本的增删、有无、措辞差异和文学特点等方面。
     第四章主要从普通语言学角度切入,关注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弥勒会见记》的词汇分析。本章由三节构成,分别以“kim”句法功能、回鹘语词汇的语音演变、佛教外来的构成等为研究重点展开分析。
     具体而言,第一节选取回鹘语中的特例“kim”进行分析,从该词在现代突厥语中的词性和意义为切入点,反观其在古突厥语——回鹘语中的句法功能,以《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突厥语大词典》和《金光明经》为参考,摘取上述文献中kim在句中的用法及其功能,勾勒出该词在古突厥语中的历史演变轨迹,以期对该词由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探析该词的句法功能的变化的缘由。
     第二节以《弥勒会见记》中部分回鹘语的语音变化为视角,分析该文献东传过程中,中介语——吐火罗语对回鹘语的语音演变带来的影响。学界认为《弥勒会见记》最初以古印度语为源语言,东传至西域又被译为吐火罗语,终以回鹘语为载体记录下来,在这一传译过程中,包括吐火罗人在内的西域诸民族曾起到了桥梁作用。而作为中介语的吐火罗语对回鹘语产生的影响尤以语音方面最为明显。当梵语词尾为-i/-i时,在回鹘语中变为-i、-u;-n则变为-u;-in变为-i;-jit变为-ci,这一演变说明通过了吐火罗语的过渡。在吐火罗语中,元音弱化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古代译经师傅们谙习这一现象,于是按照吐火罗语音规律将梵语中的词尾-a改变为-e;当其被译为回鹘语时,又经改造变成了-i。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梵语词尾到回鹘语词尾的转化都经历了梵语——吐火罗语——回鹘语的过程。
     第三节重点分析语言接触视阈下的佛教外来词。
     民族融合、外来宗教的传入等因素都可或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不同质素语言间的接触。本节以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前三品中的佛教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将佛教外来词划分为音译外来词和意译外来词两大类。对于音译的佛教外来词,我们按照人名、神名、经名、地名、专有名词将其归为五类,分别列出上述词语的梵文、吐火罗文和回鹘文三种不同形式,并简单概括梵文词语回鹘语化的规则。对于主要用于表达佛教的教义、制度、仪规、寺庙殿堂等词语,在回鹘语中并无对应严整的词语,为了既能保持佛教词语的原意,又能确保该类词语在西域的接受与流通性,译者采用意译的方式将此类词语回鹘语化。文中选取约24个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意译方式来进一步说明佛教外来词的回鹘语化这一现象。
"Maitrisimit"("Meeting with the Maitreya") is a Buddhist dramatic work consisting of28chapters, which is not only the first literary works in ancient Uyghur, but also the earliest script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including the Han). It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our culture. In the postscript of the Uyghur version, there are definite records of the interpretation process from the west world to the east world.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extant versions of "Maitrisimit". Academic attentions and lively discussions are thoroughly aroused as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two versions, which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study of Central Asian Philology. Taking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achievements gained by our predecessors, we can find tha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different version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with rare research fruits. We will compare the Uyghur version with the Tocharian ver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Philology, Buddhism rheology, language contact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we will view the Tocharian version translated by Ji Xianlin and the Uyghur version by Geng Shimin as master copies, and divide the paper into four parts.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s of the Tocharian version, there are eight sections in the first chapter, fifteen in the second chapter and ten in the third chapter, totally thirty three sections.
     Specifically speaking, in the form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Tocharian version, Uyghur transliteration and Chinese translations, we will compare the common content in these two different versions by each sentence. The comparative study includes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the wording differences and literary features.
     In the fourth chapter, we will concern about the vocabulary in "Maitrisimit" from the General Linguistics angle. There are three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including syntactic function of kim, voice changes in ancient Uyghur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 on Buddhist loanwords.
     In the first section, viewing kim as a special case and comparing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in the modern Turkic contrary, we will analyze how and why the term functions in the sentence in Ancient Uyghur language. Referring to the following three texts such as "The Legend of Oghuz khan","Turkish Dictionary" and "The Golden Light Sutra", we will select several typical examples of kim existing in these texts mentioned above so as to sketch ou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kim in the ancient Turkic. In addition, it is our hope to mak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about the term and analyze why its syntactic function changed.
     In the second section, we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oice influences which the interlanguage Tocharian brought to the Uyghur in the process of "Maitrisimit" eastward propag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Maitrisimit" was initially written in ancient Indian language and when introduced in the West Region, it was translated in the Tocharian language and then in ancient Uyghur language. During the interpretation process, those nations which lived in the West Region including Tocharian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s a bridge.
     As the interlanguage, the impact especially in voice on the ancient Uyghur from Tocharian is the most obvious. For example, the Sanskrit suffix-1/-1was changed for-i/-u in ancient Uyghur,-u for-u, and-in for-i,-jit for-ci. The evolution tells us the truth that there exists a vowel weakening phenomenon in Tocharian which is quite common. The ancient scriptures masters have an intimate knowledge of this phenomenon, and change the Sanskrit suffix-a for Uygh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Tocharian voice. When these words were translated into the ancient Uyghur language, they were changed for-i. Thus we can see that when the suffix in Sanskrit was translated into the ancient Uyghur, the Tocharian language has played a role as a transition language.
     In the third section, we will focus on the Buddhist loanwords in the theory of language contact. 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diffusion of foreign religions and other factors ca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ring contact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languages. Regarding the Buddhist borrowed words in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of "Maitrisimit" as object of study, we will divide them into two main categories: the transliteration loanwords and the paraphrase loanwor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rson names, the God names, Sutra names, place names and technical terms, these transliteration loanwords will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categories and respectively listed in three different forms such as Sanskrit, Tocharian and Uyghur. The rules how the Sanskrit loanwords were changed into Uyghur words will be briefly summarized. There are no strict corresponding words to those that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Buddhist doctrine, system, ritual and temple hall.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intent of these Buddhist loanwords as well as to ensure the acceptance and liquidity in Western Region, translators adopted the paraphrase way in which these words borrowed from the Sanskrit language could be accepted by Uyghur people. Selecting about24loanwords in the text, we can further illustrate the phenomen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paraphrase.
引文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②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① 多鲁坤·阚白尔:《<弥勒会见记>成书年代新考及剧本形式新探》,《戏剧》1989年第1期。
    ①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简编》,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② (日)青木正儿、蔡毅、王古鲁(合著):《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1989年版。
    ② 耿世民:《古代维吾尔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研究》,《文史》1982年第12辑。
    ① E.Sieg und W. Siegling,Tocharische Sprachreste, Berlin-Leipzig,1921.
    ① 季羡林:《吐火罗语的发现与考释及其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选自《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
    ① 宽忍编著:《佛学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香港华文国际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8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① 季羡林:《新博本吐火罗语A(焉耆语)<弥勒会见记>1.3 1/2、1.3 1/1、1.9 1/1、1.9 1/2四页译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第56页。
    ② 耿世民:《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① 耿世民:《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② 张铁山:《吐火罗文和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比较研究——以吐火罗文YQ 1.3 1/2、YQ 1.3 1/1、YQ 1.9 1/1和YQ1.91/2四页为例》,《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③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页。
    ① 耿世民:《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① 耿世民:《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② 季羡林:《吐火罗文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文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① 耿世民:《古代维吾尔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哈密写本)研究》,《文史》(第12辑),1982年。
    ①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187页。
    ① 李经纬:《回鹘文<乌古斯可汗传>中kim一词的用法举例》,《语言与翻译》1988年第1期,第37页。
    ① Tomason, Sarah Grey and Terrence Kaufman.1988. Language Contact, Creolization, and Genetic Linguistic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② 孙宏开:《丝绸之路上的语言接触和文化扩散》,《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总第62期),第53-54页。
    ① Beitrag fuer genaueren Bestimmungen der unbekannten Sprachen Mittelasiens, SPAW,1907,S.980-960.
    ② 耿世民:《吐火罗人及其语言》,《民族语文》,2004年第6期,第29-30页。
    ① 季羡林:《吐火罗语的发现与考释及其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11-112页。
    ② 杨富学:《吐火罗与回鹘文化》,《龟兹学研究》,第二辑,第89页。
    ① 庄垣内正弘(日本):《古维吾尔借用印度语词的各种渠道》,《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1986年第9期。
    ① 戴庆厦:《语言学基础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80页。
    ② 耿世民:《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90页。
    ① 梁启超:翻译文学语佛典,佛教与中国文学、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第19页。
    ① 孔祥珍:《<金刚经>外来词汇研究》,《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2期,第107页。
    ①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② 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 阮炜:《翻译在佛经中国化中的作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24页
    ④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
    ⑤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
    ① 刘川:《佛经翻译家对中国文化之影响》,《作家杂志》,2009年第1期,第188页
    [1]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2]季羡林:《吐火罗文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3]耿世民:《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伊斯拉菲尔·玉素甫等:《回鹘文弥勒会见记(1)》,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S. Tekin. Maitrisimit nom bitig, Die uigurische Ubersetzung eines Werkes der buddhistischen Vaibhasika-Schule. Berlin,1980.
    [6]A. von Gabain. Maitrisimit I:Faksimile der altturkischen Version eines Werkes der buddhistischen Vaibhasika-Schule, Wiesbaden,1957; Ⅱ, Berlin,1961.
    [7]S. Tekin. Maytrisimit, Burkancilarin mehdisi maitreya ile bulusma uygurca iptidai bir dram, Ankara,1960.
    [1]季羡林:《季羡林谈佛》,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
    [2]季羡林:《季羡林讲佛教》,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版。
    [3]季羡林:《季羡林谈文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4]季羡林:《佛教与佛教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5]刘敬国:《系统中的风格——<小品般若经>六种汉译本翻译风格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杨同军:《语言接触和文化互动:汉译佛经词汇的生成与演变研究——以支谦译经复音词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7]汤一介:《季羡林佛教论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8]周菁葆:《丝绸之路——佛教文化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林斡:《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耿世民:《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1]方立天:《中国佛教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孔惠怡:《重写翻译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年版。
    [13]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6]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7]冯加班:《古代突厥语法》,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耿世民:《新疆文史论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耿世民:《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0]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1]曲六乙:《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史初稿(上、下)》,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3年版。
    [22]王欣:《吐火罗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
    [24]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25]方立天:《中国佛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26]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7]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8]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29]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31]李增祥、买提热依木、张铁山:《回鹘文文献语言简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杨富学:《回鹘之佛教》,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3]郑远汉:《言语风格学》(增订本)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4]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5]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乌鲁木齐: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6]颜洽茂:《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1-4),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38]曲六乙、李肖冰编:《西域戏剧与戏剧的发生》,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9]季羡林:《罗摩衍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0]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1]曹仕帮:《中国佛教译经试论集》,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年版。
    [42]释法云:《翻译名义集》,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版。
    [43]曲六乙:《戏剧的起源》,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44]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45]《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46]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编纂:《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7]季羡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8]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9]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50]张德明:《语言风格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51]耿世民:《维吾尔族古代文化和文献概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2]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考古三十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54]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55]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56]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版。
    [1]Marcel Erdal. A Grammar of Old Turkic, Brill Academic Pub,2005.
    [2]Peter Zieme.Vimalaki'rtinirdesasutra Edition altturkischer Ubersetzungen nach Handschrift-fragmenten von Berlin und Kyoto, BBT XX, Brepols,1999.
    [3]Peter Zieme. Die Stabreimtexte der Uiguren von Turfan und Dunhuang, Studien zur Altturkischen Dichtung, Budapest,1991.
    [4]W.Thomas. Tocharische Maitreya-Parallelen aus Hami, Sitzungsber. D. Wiss. Gesellschaft an der 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at Frankfurt am Main,27-1, Stuttgart,1990.
    [5]Werner Thomas. Tocharisches Elementarbuch,Bd.2, Texte und Glossar, Heidelberg 1964.
    [6]A. Bombaci. On Ancient Turkish Dramatic Performances, Aspects of Altaic Civilization, Bloomington-The Hague 1963.
    [7]Wolfgang Krause und Werner Thomas. Tocharisches Elementarbuch, Bd.l, Grammatik, Heidelberg 1960.
    [8]E.Sieg-E.Siegling. Tocharische Grammatik,G6ttigen 1931.
    [1]周菁葆:《丝绸之路与西域佛教戏剧研究》,《丝绸之路》,2012年第4期。
    [2]徐世璇:《借词和词语输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3]俞理明,顾满林:《东汉佛教文献词汇新质中的外来成分》,《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4]张铁山:《吐火罗文和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比较研究——以吐火罗文YQ1.31/2、YQ1.31/1、YQ1.9 1/1和YQ1.9 1/2四页为例》,《敦煌吐鲁番研究》,2011年第12卷。
    [5]黄适远:《哈密回鹘文本<弥勒会见记>的主要内容和文化意义》,《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8卷第2期。
    [6]孟万春:《佛教与汉语外来词研究》,《江淮论坛》,2010年第2期。
    [7]徐嘉媛:《浅析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的影响》,《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8]柳元丰:《古代维吾尔语借词研究》,《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9]任利霞:《汉语外来词中的佛源词汇研究》,《现代语文》,2010年第9期。
    [10]张明明:《简论汉语词汇中的佛教外来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1]孙宏开:《丝绸之路上的语言接触和文化扩散》,《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12]吴福祥:《语法化的新视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当代语言学》,2009年第3期。
    [13]吴福祥:《语法化的新视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当代语言学》,2009年第3期。
    [14]陈文杰:《同经异译语言研究价值新探》,《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1期。
    [15]柳元丰:《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的语音研究》,《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1期。
    [16]曹凌燕:《吐鲁番地区古戏剧初探》,《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17]牛汝极:《回鹘佛经翻译活动简述》,《民族翻译》,2008年第2期。
    [18]陈文杰:《汉译佛典译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9]李占鹏:《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历史沿革与地域分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5卷第5期。
    [20]孔祥珍:《<金刚经>外来词汇研究》,《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2期。
    [21]龙志强:《印度梵剧影响中国戏曲研究述评》,《艺术百家》,2007年第1期。
    [22]杨富学:《吐火罗与回鹘文化(历史研究)》,《龟兹学研究》(第2辑),2007年。
    [23]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
    [24]洪勇明:《论语言影响的若干规律——以新疆语言接触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5]姚艳颖:《试谈语言接触中的借用现象》,《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6]热孜亚·努日:《<弥勒会见记>属于n-方言吗?》,《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第14卷第2期。
    [27]孙玫:《“中国戏曲源于印度梵剧说”再探讨》,《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28]谈宏慧:《鸠摩罗什佛经翻译的社会接受视角》,《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9]王继红:《语言接触与佛教汉语研究》,《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0]朱雄全:《论民族古籍文献的文化价值》,《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6年第4期。
    [31]耿世民:《新发现的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第二品十四、十五、十六三叶(六面)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4卷第6期。
    [32]孙尚勇:《佛经偈颂的翻译体例及相关问题》,《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3]王燕:《梵声佛曲与汉辞华章——中印古典戏剧因缘》,《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4]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移》,《中国翻译》,2005年第2期。
    [35]丁石庆:《语言:由“此岸”通向“彼岸”的符号阶梯——宗教与语言关系概说》,《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6]黄行:《语言接触与语言区域性特征》,《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
    [37]普惠:《佛典汉译及汉译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文艺研究》,2005年第 3期。
    [38]史凯:《中西融合古体今用——从异化与归化看中国古代佛经翻译》,《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第3期。
    [39]高人雄:《<弥勒会见记>与中国戏曲——古代维吾尔族戏剧与中国戏剧之刍议》,《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3卷第5期。
    [40]马红军,卢颖:《魏晋南北朝佛教翻译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41]辛刚国:《六朝佛经翻译的文饰倾向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42]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43]耿世民:《<古印度和中国新疆——语言和文化的接触>简介》,《语言与翻译(汉文)》,2004年第2期。
    [44]张箭:《佛教对汉语文字词汇的影响》,《成都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5]耿世民:《吐火罗人及其语言》,《民族语文》,2004年第6期。
    [46]陈明:《西域出土文献与印度古典文学研究》,《文献》,2003年第1期。
    [47]郎樱:《西域歌舞戏对中原戏剧发展的贡献》,《西域研究》,2003年第1期。
    [48]张洋:《古代新疆多语种双语的流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9]赵永红:《试论佛教文化对回鹘语词汇的影响》,《西域研究》,2003年第4期。
    [50]黎嫱:《20世纪西域古典戏剧文本的发掘与研究》,《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51]康保成:《“戏场”:从印度到中国——兼说汉译佛经中的梵剧史料》,《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2]颜洽茂:《中古佛经借词略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53]郎樱:《西域佛教戏剧对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贡献》,《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54]董琨:《“同经异译”与佛经语言特点管窥》,《中国语文》,2002年第6期。
    [55]傅小平,郑欢:《佛教翻译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文化交流看翻译的价值》,《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期。
    [56]陈全明:《玄奘对我国翻译及文化交流事业的历史性贡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57]王庆芳:《论中印古典戏剧之缘》,《孝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58]余志鸿:《语言接触语语言结构的变异》,《民族语文》,2000年第4期。
    [59]余欣:《回鹘文中的汉语借词》,《西域研究》,2000年第4期。
    [60]若舟:《关于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哈密本)的文体与首抄年代》,《新疆艺术》,1999年第5期。
    [61]含微:《论佛经在我国的翻译与影响》,《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62]黄永明:《西域戏曲艺术探源》,《西域研究》,1997年第1期。
    [63]孙玫:《“中国戏曲源于印度梵剧说”考辨》,《艺术百家》,1997年第2期。
    [64]孙崇涛:《西域戏剧文献的发现及研究》,《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
    [65]廖奔:《从梵剧到俗讲—对一种文化转型现象的剖析》,《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
    [66]廖奔:《西域戏剧文化东向探迹》,《西域研究》,1995年第4期。
    [67]葛维钧:《曲从方言,妙不乖本:谈《妙法莲华经》的灵活译笔》,《东南文化》,1994年第2期。
    [68]刘萍:《佛教的传播对古代维吾尔书面语的影响》,《语言与翻译》,1994年第4期。
    [69]梁晓红:《论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70]尤俊成:《试论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71]袁江:《浅论佛教语汉语词汇》,《法音月刊》,1993年总第109期。
    [72]季羡林著,靳尚怡译:《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译文——对新疆博物馆本(编号76YQ1.16和1.15)两叶的转写、翻译和注释》,《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3期。
    [73]梁晓红:《佛教翻译对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启迪》,《语文建设》,1992年第3期。
    [74]梁晓红:《简论佛教对汉语的影响》,《汉语学习》,1992年第6期。
    [75]梁晓红:《汉魏六朝译经对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76]陈福康:《古代佛经翻译理论的传统文化意义》,《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77]季羡林:《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与中国戏剧发展之关系》,《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
    [78]沈尧:《<弥勒会见记>形态辨析》,《戏剧艺术》,1990年第2期。
    [79]多鲁坤·阚白尔:《<弥勒会见记>成书年代新考及剧本形式新探》,《戏剧》,1989年第1期。
    [80]王远新:《突厥语言学界语言影响与语言关系研究综述》,《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
    [81]黎蔷:《印度梵剧与中国戏曲关系之研究》,《戏剧艺术》,1986年第3期。
    [82]梁晓红:《论梵汉合璧造新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83]姚宝瑄:《试析古代西域的五种戏剧:兼论古代西域戏剧与中国古代戏曲的关系》,《文学遗产》,1986年第5期。
    [84]季羡林:《谈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A弥勒会见记剧本》,《文物》,1983年第1期。
    [85]李经纬:《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三弥底经>初探》,《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86]季羡林:《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民族语文》,1982年第4期。
    [87]耿世民:《古代维吾尔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哈密写本)研究》,《文史》(第12辑),1982年。
    [88]李经纬:《<如来三十二吉相>回鹘译文浅论》,《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89]冯加班:《高昌回鹘王国(公元850-1250)》,《新疆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90]耿世民:《新疆古代语文的发现和研究》,《新疆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91]冯家异:《1959年哈密新发现的回鹘文佛经》,《文物》,1962年7、8期。
    [92]冯加班:《中世纪以来中亚的突厥文献》,《突厥语研究通讯》,第9期。
    [93]李经纬:《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三弥底经>第三卷研究》,《中亚学刊》,第1期。
    [94]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
    [1]艾力·阿布拉:《<弥勒会见记>之中的对偶词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热孜亚·努日:《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名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伊斯拉菲尔·迪拉娜:《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动词词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