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丧葬纸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纸扎作为丧俗祭祀活动的产物已传承上千年。纸扎自诞生之日起,即作为丧葬礼仪中的一种象征符号,表现出浓厚的信仰、礼仪特性。鲁西南丧葬纸扎,不是纯粹用于欣赏的工艺品,而是为祭祀亡灵制作的实用性供奉、祭祀用品,它与当地隆丧厚葬的习俗相伴生,承载着鲁西南乡民的灵魂观念、鬼神信仰、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揭示出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与意蕴,是鲁西南地区重视礼教、传统的直观反映。
     本文以田野调查为搜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在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采用整体研究的方法,考察民众生活中的纸扎如何借助视觉语言符号表述民众的心意、观念、情感,理解和把握其意义的生成与表达;并选取具体的仪式语境,将鲁西南纸扎还原到民俗活动情境与过程中,探究其深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揭示由纸扎引发的村落中纸扎艺人、孝子孝女、村民、宾客等相关群体之间关系的互动。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选题研究的缘起,在对国内民间艺术研究范式的转型及近30年来纸扎研究概况、鲁西南纸扎研究现状三个层面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说明本研究从仪式语境角度考察纸扎在乡民生活中发挥的功能及其本质特征的意义所在,力求实现以小见大的研究目的。
     第一章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生活常景三个维度描述鲁西南纸扎艺术的生存空间,揭示纸扎与乡土社会、乡民生活的依存关系。由生产方式所决定,鲁西南地区至今保持农耕文化特色,注重传统,重视礼仪,尤其是丧葬仪式,都要隆重祭祀,从而成为鲁西南纸扎生存发展的沃土。
     第二章展开纸扎的艺术形态分析。首先,梳理了随葬物由活人实物到陶俑木俑再到纸人纸马的历史脉络,考证了纸扎由唐代产生、宋代兴起、明清普及以及在现代社会出现的变化这一发展历程;并探讨了纸扎作为明器的象征意义,认为纸扎作为艺术化的造物,是民众情感与观念的物化表现形式,因此“假”的物品也就具有了“真”的意义。第二节考察并记述了鲁西南纸扎的类型、材料与工具、工艺流程及审美特征。第三节对鲁西南纸扎最具特色的纸扎戏曲人物进行了重点分析,探讨戏曲表演艺术与纸扎工艺这两种艺术形式如何能够实现结合与相互转换,呈现“戏中有画、画中有戏”的审美表达。
     第三章通过呈现鲁西南地区具体的热丧仪式与冷丧仪式个案,将纸扎置于丧葬仪式这一乡民生活常景中考察其文化功能。纸扎作为丧葬仪式中的象征符号,虽然是静止的、无声的,但在仪式过程中又表现为动态的参与。通过考察纸扎从订货与制作、使用与展示直至被焚为灰烬的过程,揭示处于仪式时空中的纸扎所扮演的角色,分析纸扎所承载的乡民的灵魂观念、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而微地呈现纸扎引发的村落中生者与死者、血亲与姻亲以及村民与孝眷、纸扎艺人之间多重社会关系的展演与互动,从而阐释纸扎在当地社会中的象征符号意义及文化功能
     第四章在对鲁西南纸扎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功能有了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纸扎艺术的特征及其生存与发展状况。由服务于丧葬仪式的功用所决定,纸扎是短命的艺术,从被下单订货至在坟头焚化,只有短短三五天时间,这种短暂性决定了其使用的材料、生产方式、工艺流程等方面都要与之相适应;同时,纸扎又是生活常态的艺术,因其实用功能未发生变化,纸扎依然表现为生活情境中的实用与审美艺术,并通过参与丧葬仪式在乡民生活中不断重复出现、使用;而且由于蕴含特定的信仰观念,纸扎制作无法实现产业化生产,也很难开发为旅游产品,所以纸扎一直以原生态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生活中。纸扎的这两大本质特征决定了纸扎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影响要素大致包括功能的决定性作用、科技进步的主导作用、“国家在场”的控制与导向作用、民间评议的隐性影响力四个方面。在多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与角力之下,鲁西南纸扎呈现出常态发展态势,至今仍是鲜活的民众生活中的艺术。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鲁西南丧葬纸扎作为仪式中的象征符号,与乡民生活形成相互构建的关系,一方面,乡民生活型塑着纸扎,乡民的信仰观念与审美情趣决定了纸扎生存发展状态与艺术形态;另一方面,纸扎服务于乡民生活,在仪式中整合与重构乡土社会的各种关系,并实现其审美、娱乐、教化功能。对于纸扎等丧俗艺术的保护,应使之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与生活同步,与市场关联,为它适应生活的自动变革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它在传统和现代、机械与手工之间寻求到适度的契合点。
The paper binding has inherited for a thousand years as a derivate of funeral customs in Chinese people's lives. The paper binding has showed up full-tasting belief and ceremony characters as a symbol mark in funeral customs since the beginning. The paper binding is not only crafts for appreciating but also appliance of worship and sacrifice for ghost. Growing up with the local grand funeral customs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paper binding, which is bearing the concept of the soul, ghosts and gods faith, moral principles, etiquette patterns of the local villagers. It reveals the deep connotation and implication i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uch attention to etiquette and tradition.
     Fieldwork is the main metho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 this thesis. Based on plenty of first-hand material, this thesis adopt holistic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how the paper binding express the demotic mind, idea and emotion in virtue of visual language symbols. By selecting the definite ritual context, this thesis restores the paper binding of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into folk custom activity situation and process, explore its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reveal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elated groups such as paper binding artists, family of the deceased, villagers and guests, etc.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preface, text and epilogue. The preface introduced the origin of this topic.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vil folk art research paradigm, civil study of paper binding since1988, and the current study of paper binding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I propose research objectives,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method of my thesis. I want to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putting paper binding into villagers'living to explore it's function and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rough a small clue can see something important.
     The chapter I describes the living circumstance of paper binding art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through natural environment, cultural history and life routine, so as to reveal the depend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per binding art and rural society, villagers'living. Determined by the mode of production, farming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is maintained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such as value the traditions and protocols, especially solemn sacrifice needed in funeral ceremony. This i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paper binding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chapter II profoundly analyzes art form of paper binding. In Section I, I give an account of historical evolutionary line of funerary wares which had changed from living persons and material objects to pottery and wooden figurines, and then to paper dolls and paper horses. Then I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aper binding art which was generated in Tang Dynasty, sprang up in Song Dynasty, popularized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and transformed in modern society. By discussing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paper binding art as funerary wares, I consider the paper binding is materialized form of popular emotion and concept as a kind of artistic creation. Therefore the "fake" material has the true meaning. The Section II investigate and narrate the genres, material, tool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aper binding art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Section III focus on analysis of opera characters of paper binding,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paper binding art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I discuss how to the opera performance art and paper binding art can combine and interconvert to aesthetic expression.
     The chapter III presents one funeral ceremony and two third anniversary ceremony, investigates cultural function of paper binding for funeral ceremony in villagers living routine. As a symbol mark of funeral ceremony, the paper binding act silently, but dynamically participate in ceremony process. By 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 of the paper binding from being ordered and manufactured, to being put to use and demonstrated, to being burnt to ashes, I reveal the role of paper binding acting in the ceremony, analyze villagers'concept of the soul, moral principles, etiquette patterns, etc,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paper binding. Then I concretely present multiple social relations'expression and interaction triggered by paper binding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the consanguinity and affinity, villagers, the bereaved and the handicraftsman. Consequently I explain the symbol meaning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paper binding art in the local society.
     Based on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art form and cultural function, the chapter IV summary the characteristic,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aper binding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Decided by its function of servicing for funeral ceremony, paper binding is a short-lived art. There are only three to five days for the paper binding from being ordered and manufactured to being burnt to ashes. This transience result on that it must adapt its material,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to the short time. At the same time, paper binding art is the normality art in daily life. Due to the utility function being maintained, paper binding art still manifest as applied and aesthetic activity in life situations and repeatedly appear in villagers life by participating in funeral ceremony.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of the faith concept, paper binding art can't carry out industr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an't be exploited to tourism products yet. As a result, paper binding art has always been in popular life by the original form. The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aper binding art determin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o four factors:the decisive role of function, dominant fun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control and guide by government, hidden influence of village regulation and agreement. Influenced by interaction of variety of factors, the paper binding art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present a norm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It still is the fresh and alive art in public lives to this day. At last, based on survival state of the paper binding, I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 of how to protect and develop funeral art.
     In the end, I propose the conclusion. As a symbol mark of funeral ceremony, the paper binding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built a kind of mutu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villagers living. On the one side, the villagers living such as the belief and aesthetic taste of villagers determines the survival status and art form of paper binding. On the other side, the paper binding service the villagers living. It integrates and reconstructs various kinds of relationship of local community, and carry out the function of aesthetic, entertainment and cultivation. Regarding the protection of funeral art such as paper binding, we should put it to natural developing status and make it together with life and market. We also should create relaxed and free environment for its voluntary change following the pace of life and make it find temperate meeting point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machine and handwork.
引文
1 张士闪:《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评20世纪的中国乡民艺术研究》,《文史哲》,2007年第3期,第26页。
    1 参见张士闪论文《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评20世纪的中国乡民艺术研宄》,《文史哲》,2007年第3期。
    2 参见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 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页。
    4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第41页。
    5 参见刘晓春论文《农民、乡绅与神祗叙事——一个村落神祗叙事的考察》,“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4年;《民间文学的语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08年;《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参见耿波论文《从现代性到后现代:中国乡民艺术的“去语境化”》,《齐鲁艺苑》,2006年第4期;《相声艺术传统与北京城市文明格局的变迁》,《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当代艺术民俗学发展的城市化语境》,《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
    1 参见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32页。作者将民艺分为八类,以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分为祭祀供奉类、装饰美化类、娱玩教化类、游艺竞技类;以实物和物质生活为主题,分为穿戴服饰类、宅居陈设类、生产劳作类、生活起居类。
    1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1 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第41页。
    1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8页。
    2 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17页。
    3 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第39页。
    4 [美]迈克尔·欧文·琼斯:《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游自荧译,《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第87页。
    1 王铭铭:《仪式的研究与社会理论的“混合观”》,《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16页。
    2 户晓辉:《作为过程的艺术》,《民族艺术》,2002年第1期,第18-19页。
    3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1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1 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
    1 [东汉]班固:《汉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82页。
    2 大汶口文化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菏泽为一片水乡泽国,而且濒临黄河,为躲避水患和野兽的袭扰,便在高地上筑室而居,且不断加高,形成高出周边地面的堌堆,后来则成为公共墓地或庙宇。
    3 参见《史记·货殖列传》:“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线装书局,2006年,第539页。
    1 花鼓丁香是清中叶已流行于鲁西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因经常上演《休丁香》(即《张郎休妻》)而得名。
    1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1页。
    2 [东汉]班固:《汉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82页。
    3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24页。
    1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1 鲁西南丧葬礼仪中行礼的规范十分复杂,相关资料可见李卫《鲁西南丧葬礼俗与鼓吹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杨帆《“慎终追远”的背后:鲁西南“过三年”丧葬仪式的文化解读》(《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
    2 《周礼·仪礼·礼记》,陈(?)国点校,岳麓书社,1989年,第251页。
    3 参见杨帆《“慎终追远”的背后:鲁西南“过三年”丧葬仪式的文化解读》(《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据作者调查,“过三年”仪式在整个菏泽范围内都较为兴盛,并辐射影响了菏泽往西往北的河南省濮阳市、山东聊城等地区。
    1 民间也称“起会”,即新集市的设立。起集时要举行隆重的庆贺活动,例如祭拜财神,鸣放鞭炮,敲锣打鼓,请秧歌队表演,请戏班连唱数日大戏等,通过大造声势打响此集市的名声,吸引商贩和周边的居民来此买卖。若新设的集市能够迅速发展起来,规模会越来越大,日后便能站稳脚跟;反之,则可能逐渐萎缩、直至消失。例如,曹县韩集镇梁集村凭借其交通要道的优势地理位置,在数年前起集,请戏班唱了三天大戏,打响了名声,至今盛行不衰。
    2 参见李新华《山东丧葬纸扎工艺的形态及其开发利用》,《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第176页;窦兆娜硕士论文《汉族丧葬礼俗中纸扎文化的考察与研究一一以山东沂水县许家湖镇为例》(2012年)中所记述的五位纸扎艺人中仅有一位为男性。
    1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665页。
    2 《周礼·仪礼·礼记》,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89年,第310页。
    1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新石器时代墓葬己发现明器。例如蔡凤书、于海广《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群概观》(《考古学集刊》8,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65页)考证: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制冥器明显比实用器制作粗糙,甚至未经轮转加工,徒手捏制,质地疏松,烧制温度很低,一触即碎,器型也小于同类器皿。不具备实用功能,符合冥器的特点。
    2 《周礼·仪礼·礼记》,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89年,第316页。
    3 [宋]朱熹:《孟子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第6页。
    4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岳麓书社,1997年,第2592-2530页。
    5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85页。
    6 参见陆锡兴:《吐鲁番古墓纸明器研究》,《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第55页。20世纪70年代发掘唐高祖李渊第六女的咸亨四年(673)、咸亨五年(674)陪葬献陵时,在第四天井发现未燃烧透的木块和纸灰等,这是燃烧纸扎、纸钱的遗迹。
    1 纸棺的骨架用细木杆扎成,从前至后有五道弧顶支撑,再糊上废纸,外表为深红色。纸棺长2.3米,前高0.87米,宽0.68米,后高0.5米,宽0.46米。糊制纸棺的废纸,大多是唐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753-755)庭西、西州一些驿馆的马料收支账单纸。根据考古现场遗迹分析,安葬死者时,先将死者放在一片糊有废纸的苇席上,然后再罩扎制的纸棺。根据墓主人随葬品买地券上的记载,年代为唐大历四年(769)。
    2 参见陆锡兴:《吐鲁番古墓纸明器研究》,《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
    3 又称开路神,出殡时用于灵前开道,可驱疫辟邪。《周礼·夏官·方相氏》载:“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即方相氏先于灵柩到达墓圹,在四角以戈挥舞,以示殴驱方良。方良,又称罔象、魍魉,为一种好食亡者肝脑或有害于墓主安宁的怪鬼。
    4 [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34页。
    5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43页。
    6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55页。
    1 参见宋东侠:《浅析宋代丧葬明器》,《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98-99页。
    2 参见《元典章·厚风俗》记载:“至元七年十二月,尚书刑部奉尚书省扎付该准中书省咨:十一月十八日奏过,数内一件民间丧葬多有无益破费,略举一节。纸房子等近年起置有,每家费钞,不惜为之,甚为无益,其余似此多端。奉圣旨,纸房子无疑禁了者,钦此。都省议得除纸钱外,据纸糊房子金银人马,并彩帛衣服帐幕等物,钦依圣旨事意,截日尽行禁断。”
    3 《如梦录》,孔宪易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6页。
    4 [清]范寅:《越谚》(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5 [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337页。
    1 孙彦贞:《满汉丧葬俚俗之异同与演变》,《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5期,第84页。
    2 鲁迅:《家庭为中国之基本》,《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619页。
    1 [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13页。
    2 [唐]唐临:《冥报记》,中华书局,1992年,第27页。
    1 [宋]洪迈:《夷坚志》第七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3页。
    1 参见潘鲁生:《民间丧俗中的纸扎艺术》,《民族艺术》,1988年第1期,第60-61页。
    2 《说文解字新订》,臧克和、王平校订,中华书局,2002年,第396页。
    1 刘铁梁、潘鲁生等:《设计与民间文化五人谈》,《设计艺术》,2005年第3期,第7页。
    2 高粱秸秆也有需要劈开使用的时候,例如摇钱树上的盘子,需要将一根秫秸竖劈为四份,用砖头砸去上面的瓤,仅留外皮,环成圆形绑扎起来,以便在上面挂成串的元宝。
    3 过去鲁西南乡民几乎家家种植棉花,在晾晒棉花时需铺上用高粱秸秆编成的箔,所以家中都备有这种箔。因种植棉花费时费力收入又不高,乡民现已很少种植棉花,箔也没有了用途,便出售给纸扎艺人。
    1 鲁西南纸扎艺人用的尺子是传统的木尺,分为长短两种,短的长度是一尺,长的长度是二尺四,上面刻有刻度标识。
    2 潘鲁生:《纸扎制作技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页。
    1 李新华:《山东丧葬纸扎工艺的形态及其开发利用》,《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第177页。
    1 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222-223页。
    2 潘鲁生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祭祀篇·供品卷》,华一书局,1994年,概述第6页。
    1 彭牧:《作为表演的视觉艺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案》,袁博译,“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届学术讨论会”(2004年),第120页。
    1 潘鲁生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祭祀篇·供品卷》,华一书局,1994年,概述第5页。
    1 潘鲁生:《山东曹县戏曲纸扎艺术》,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9页。
    2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51页。
    3 当地纸扎艺人对于具体应写作哪两个字也都说不清楚,而且第二个字的发音也有xjng、xi的不同。
    1 潘鲁生:《民间丧俗中的纸扎艺术》,《民族艺术》,1988年第1期,第61页。
    2 潘鲁生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祭祀篇·供品卷》,华一书局,1994年,第294-295页。
    1 李心峰主编:《艺术类型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36页。
    2 [俄]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373页。
    1 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第568页。
    1 张道一主编:《中国民间美术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553页。
    1 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第39页。
    2 现在仪式简化,送路大都合并至出殡当天,在起棺前举行。
    1 参见杨帆《“慎终追远”的背后:鲁西南“过三年”丧葬仪式的文化解读》,《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第124页。
    2 随礼分烧纸、礼金、酒水、供品四类,根据礼物多少可区分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对于重礼,主家根据情况一般按照“留六回四”的原则回礼。
    1 [俄]约·阿·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2页。
    1 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99页。
    1 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53—54页。
    1 《周礼·仪礼·礼记》,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89年,第297页。
    2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4页。
    3 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8页。
    4 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第102页。
    1 释然:《来自草根文化的造诣》,《博览群书》,2001年第8期,第5页。
    1 [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3页。
    1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85页。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陈贵廷等点校,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04页。
    1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4页。
    1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43页。
    2 例如《宋刑统·卷18残害死尸》记载建隆三年(962)三月丁亥,宋太祖赵匡胤下诏:“王者设棺椁之品,建封树之制,所以厚人伦而一风化也。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又有“敕:京城外及诸处,今日多有焚烧尸枢者,宜令今后止绝。若是路远归葬,及僧尼、蕃人之类,听许焚烧。”再如,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曾两次下诏禁止火葬。
    1 TAYLOR, JAY, The Rise and Fall of Totalitarian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 New York:Paragon House Publishers,1993, p73-74.转引自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43页。
    1.《周礼·仪礼·礼记》,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89年版。
    2.[西汉]司马迁:《史记》,线装书局,2006年版。
    3.[东汉]班固:《汉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说文解字新订》,臧克和、王平校订,中华书局,2002年版。
    5.[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6.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唐]封演:《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8.[唐]唐临:《冥报记》,中华书局,1992年版。
    9.[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
    10.[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12.[宋]朱熹:《孟子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13.[宋]洪迈:《夷坚志》第七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14.《如梦录》,孔宪易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5.[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陈贵廷等点校,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6.[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7.[清]范寅:《越谚》,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
    1.安作彰主编:《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汇编—菏泽市曹县卷》,2008年版。
    3.菏泽市文化局、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2009年版。
    4.贾凤英等主编:《菏泽文化通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山东省地方史志编辑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民俗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6.山东省菏泽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菏泽市志》,齐鲁书社,1993年版。
    7.山东省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曹县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8.山东省东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东明民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9.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编印:《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十一辑),1987年版。
    10.王伯涛主编:《菏泽历史文化集萃》,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1.叶涛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山东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周广良:《鄄城民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13.朱效明主编:《中国菏泽概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1.[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2.[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鲍家虎主编:《齐鲁特色文化丛书·工艺》,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版。
    4.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陈池瑜:《现代艺术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7.董晓萍:《说话的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
    8.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董晓萍、欧达伟:《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日]渡边欣雄:《汉族的民俗宗教——社会人类学研究》,周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戴可景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费孝通主编:《当代社会人类学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6.冯骥才:《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朝花》编辑部选编,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1.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2.胡志毅:《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23.胡潇:《民间艺术的文化寻绎》,湖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24.[美]黄宗智:《中国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25.杭间:《手艺的思想》,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26.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7.侯杰、范丽珠:《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的宗教意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8.胡平:《遮蔽的美丽——中国女红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金泽著:《宗教人类学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31.[俄]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3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34.[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5.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6.李新华主编:《山东民间艺术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7.李亦园:《田野图像》,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版。
    38.梁永佳:《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9.李心峰主编:《艺术类型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40.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1.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42.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43.刘文峰:《中国戏曲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44.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5.[日]柳宗悦:《工艺文化》,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日]柳宗悦:《民艺论》,徐艺乙编,孙建君等译,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7.[法]罗伯特·赫尔兹:《死亡与右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
    48.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49.[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50.[英]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建波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法]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2.[俄]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53.[美]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董晓萍译,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4.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55.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56.潘鲁生、唐家路等:《中国民艺采风录》,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57.潘鲁生、唐家路等:《民间文化生态调查》,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58.潘鲁生:《抢救民艺——潘鲁生民艺访谈录》,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59.潘鲁生:《潘鲁生艺术文论·民艺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60.潘鲁生、赵屹:《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1.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62.潘鲁生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祭祀篇·供品卷》,华一书局,1994年版。
    63.潘鲁生编:《山东曹县戏曲纸扎艺术》,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64.潘鲁生:《纸扎制作技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65.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宋德胤著:《文艺民俗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7.[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8.[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69.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日]田中一成:《中国的宗族与戏剧》,钱杭、仁余白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7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72.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
    73.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74.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士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5.王树村:《戏出年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6.[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赵玉燕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77.[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德]沃林格:《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
    79.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80.许平:《造物之门》,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81.徐吉军:《中国丧葬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2.徐艺乙:《身边的艺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83.徐艺乙:《物华工巧——传统物质文化的探索与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84.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5.[日]盐野米松:《留住手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访谈》,英珂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
    86.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7.叶涛、吴存浩:《民俗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8.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9.臧艺兵:《民歌与安魂——武当山民间歌师与社会、历史的互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90.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民间美术文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91.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建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92.张道一:《美术长短录》,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93.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94.张道一:《吉祥文化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5.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6.张士闪、耿波:《中国艺术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7.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8.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年版。
    99.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0.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版。
    101.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2.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10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1.曹田:《扬州纸扎技艺的考察与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第1期。
    2.陈华文、陈淑君:《民间特色:随葬物与阴间生活信仰——以浙江丧葬文化为例》,《民俗研究》,2012年第1期。
    3.程蔷:《祭祀与民间行为叙事》,《民俗研究》,2001年第1期。
    4.程蔷:《民间叙事与古代戏剧》,《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5.段友文、刘禾奕:《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模式的文化哲思》,《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第3期。
    6.方李莉:《技艺传承与社会发展——艺术人类学视角》,《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7.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8.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9.耿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中国乡民艺术的“去语境化”》,《齐鲁艺苑》,2006年第4期。
    10.耿敬:《民间仪式与国家悬置》,《社会》,2003年第7期。
    11.户晓辉:《作为过程的艺术》,《民族艺术》,2002年第1期。
    12.梁景和:《五四时期丧葬礼俗的变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3.李立新:《中国工艺美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艺术百家》,2008年第4期。
    14.李卫:《鲁西南丧葬礼俗与鼓吹乐》,《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4期。
    15.李新华:《山东丧葬纸扎工艺的形态及其开发利用》,《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16.李砚祖:《大陆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之传承方式、困境与创新》,《浙江工艺美术》,2001年第1期。
    17.廖明君、巴莫曲布嫫:《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巴莫曲布嫫访谈录》,《民族艺术》,2004年第3期。
    18.刘进:《生命的休止符——鲁西南纸扎装饰艺术符号解读》,《美与时代》(上),2012年第2期。
    19.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0.刘铁梁:《村落集体仪式文艺表演活动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21.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
    22.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3.刘铁梁、潘鲁生等:《设计与民间文化五人谈》,《设计艺术》,2005年第3期。
    24.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25.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26.刘阳:《古代乡村明器纸扎渊源钩沉》,《农业考古》,2011年第4期。
    27.刘宗迪:《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8.陆锡兴:《古代的纸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4期。
    29.陆锡兴:《吐鲁番古墓纸明器研究》,《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
    30.金泽:《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31.[美]迈克尔·欧文·琼斯:《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游自荧译,《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
    32.孟令法:《殡葬与纸扎》,《寻根》,2013年第2期。
    33.潘鲁建:《戏曲纸扎摭谈》,《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34.潘鲁生:《民间丧俗中的纸扎艺术》,《民族艺术》,1988年第1期。
    35.潘鲁生:《民俗“纸扎”之源流》,《中华文化报》,2006年4月27日出版。
    36.潘鲁生、赵屹:《谁家的书本子》,《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37.潘鲁生:《走进民艺——呼吁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美术研究》,2003年第2期。
    38.彭牧:《作为表演的视觉艺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案》,袁博译,“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届学术讨论会”(2004年)。
    39.申恒胜:《乡村社会中的“国家在场”》,《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2期。
    40.宋东侠:《浅析宋代丧葬明器》,《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1.孙彦贞:《满汉丧葬俚俗之异同与演变》,《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5期。
    42.唐家路:《晶莹素雅“糖人供”——山东曹县相糖及相糖模》,《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第2期。
    43.王会莹:《民间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当地建构》,《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1期。
    44.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45.王铭铭:《仪式的研究与社会理论的“混合观”》,《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46.王文章、陈飞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7.王媖娴:《民间手工艺的研究范式》,《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8.杨帆:《“慎终追远”的背后:鲁西南“过三年”丧葬仪式的文化解读》,《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
    49.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
    50.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1.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52.尹凌、余风:《从传承人到继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思维》,《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53.袁东升:《近20年来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研究述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54.[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程式理论:口头传统研究概述》,朝戈金译,《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55.岳永逸:《两个世纪初的想象:原生态与民间艺术的吊诡》,《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
    56.张荣华:《文化史研究中的大、小传统关系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7.张士闪:《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评20世纪的中国乡民艺术研究》,《文史哲》,2007年第3期。
    58.张士闪:《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与学科景观——以艺术民俗学为核心的考察》,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部分),2012年7月。
    59.张宪文:《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60.赵飞飞、王佩:《谈民间丧俗中纸扎工艺的转变》,《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61.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62.郑萍:《村落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读书》,2005年第7期。
    63.钟福民:《论民间美术研究范式的当代转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