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电影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左翼电影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为了适应当时国内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新发展的需要而发起并领导的电影运动,拍摄了一大批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影片,它于1932年绚丽亮相,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退出历史舞台。左翼电影是诸多政治、文化力量的历史合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内涵、形态以及鲜明的美学原则。本文围绕左翼电影的发生、发展、类型特色、核心价值观、人物形象、艺术表现以及左翼电影与其他电影文化力量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共产党人是如何通过左翼电影建构一种新的电影美学原则,同时也取得了文化领导权。
     本论文共分八个部分。绪论: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概况、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价值。第一章:讨论左翼电影的兴起和原因,左翼电影的发展以及作为新的电影道路的左翼电影的主要特色。第二章:阐释在政治与艺术的纠葛中左翼电影呈现出的不同类型,并在比较中结合具体的电影作品分析其美学特色。第三章:探讨作为左翼电影核心价值观的阶级斗争意识、暴力革命思想和民族意识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第四章:以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来分析左翼电影中的工农、知识分子和女性形象。生存的艰辛和民族的危机使他们积极响应左翼意识形态的询唤,并在此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转换身份,成为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革命主体。第五章:认为左翼电影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创造上,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大众的同情,展现了他们渴望改变生存处境的政治激情,同时,也在影像话语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套与它的故事和人物相契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主要体现在左翼电影的蒙太奇思维、电影声音造型,尤其是电影音乐和音响的巧妙构思上。第六章:论析左翼电影与好莱坞电影、苏联电影、软性电影之间的文化关系与较量,在冲突、借鉴、比较中进一步建构左翼电影美学。结论:归纳与总结左翼电影的美学思考与建构,并加以反思,意在表明在当今的政治文化语境下重新阐释左翼电影美学,不仅是想借着这个历史话题,重新梳理电影与政治的关系,为电影意识形态这个电影理论的核心命题注入新的历史经验,也想释放左翼理论思想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可能意义,其目的就是去建构一种更加积极的民族审美趣味与审美价值标准。
Left-wing films, initiated and led b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domestic national struggle and class conflicts at that time, were a series of anti-imperialist, anti-feudal, and anti-KMT autocracy films as a result of the film movement in Shanghai. They made their billiant debut in 1932 and quitted the stage of history in 1937 with the overall outbreak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Left-wing films were the result of the coaction of such historical composition of forces as politics and culture and had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ir specific connotations, patterns as well as the distinctive aesthetic features. This dissertation, centering around left-wing films’nascence, development, types of features, core values, character imaages, artistic langu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ft-wing films and other films forces, explores how Chinese Communists built a new film aesthetic paradigm and eventually achieve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eadership or rights of ideological discourse.
     Except for“Introduction”and“Conclusion”,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determines the object of study, research profile, research perspectives, research method and research value.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rise and its causes of left-wing films, their development and the main features of left-wing films as a new road to films. The second chapter elaborates o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eft-wing films in the dispute of politics and art and analyzes their aesthetic features in the context of comparing concrete films. Chapter three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role and historical limitations of left-wing films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class conflict, violent revolution mentality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s their core values. Chapter four, with the state machinery ideology of Althusser theory as a weapon, analyzes three main characters in left-wing films, i.e., workers and peasants, intellectuals and women. Due to their low social status, these three characters were living at the foot of the social ladder. The hardships of life and national crisis impelled them to respond positively to the call of left-wing ideology and, influenced by such ideology, they transformed their status awareness and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of class and national liberation. Chapter five holds that in creating stories and characters, left-wing films expressed their sympathy towards the general public who were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demonstrated their political passion of desiring to change the living situ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formed a set of film language which agreed with the story and its characters and which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montage thinking and sound modeling of left-wing films, especially in the skillful conception film music and stereo sound. Chapter six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ft-wing films and other film culture forces, which is mainly about the cultural conflicts with Hollywood movies, Soviet films and soft films. In the conflicts with these film cultural forces, left-wing films further constructed their aesthetics and expanded their influence in the audience, thus winning their cultural leadership. The conclusion is about the aesthetic 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left-wing films. The purpose of rethinking and interpreting left-wing film aesthetics in today'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s not only to re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m and politics with the aim to inject new historical experiences into film ideology, a core proposition of film theories, but also to release the the possible implications of left-wing theories on contemporary social reality, while aiming at constructing a more positive national aesthetic taste and aesthetic values.
引文
1.《火山情血》1932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孙瑜
    2.《野玫瑰》1932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孙瑜
    3.《脂粉市场》1933明星公司出品,编剧:夏衍导演:张石川
    4.《春蚕》1933明星公司出品,编剧:夏衍导演:程步高
    5.《姊妹花》1933明星公司出品,编剧:郑正秋导演:郑正秋
    6.《天明》1933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孙瑜
    7.《都会的早晨》1933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蔡楚生
    8.《母性之光》1933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剧:田汉导演:卜万苍
    9.《小玩意》1933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孙瑜
    10.《女儿经》1934明星公司出品编剧:夏衍等导演:张石川等
    11.《渔光曲》1934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蔡楚生
    12.《神女》1934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吴永刚
    13.《桃李劫》1934电通影片公司出品编剧:袁牧之导演:应云卫
    14.《风云儿女》1935电通影片公司出品编剧:夏衍导演:许幸之
    15.《自由神》1935电通影片公司出品编剧:夏衍导演:司徒慧敏
    16.《都市风光》1935电通影片公司出品编导:袁牧之
    17.《船家女》1935明星公司出品编导:沈西苓
    18.《大路》1935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孙瑜
    19.《新女性》1935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剧:孙师毅导演:蔡楚生
    20.《新旧上海》1935明星公司出品编剧:洪深导演:程步高
    21.《生死同心》1936明星公司出品编剧:阳翰笙导演:应云卫
    22.《迷途的羔羊》1936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蔡楚生
    23.《狼山喋血记》1936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剧:沈浮费穆导演:费穆
    24.《壮志凌云》1936新华影片公司出品编导:吴永刚
    25.《压岁钱》1937明星公司出品编剧:夏衍导演:张石川
    26.《十字街头》1937明星公司出品编导:沈西苓
    27.《社会之花》1937明星公司出品编剧:洪深导演:张石川
    28.《马路天使》1937明星公司出品编导:袁牧之
    29.《联华交响曲》1937联华影业公司出品
    30.《摇钱树》1937华安影片公司出品编剧:夏衍导演:谭友六
    31.《王老五》1937明星公司出品编导:蔡楚生
    32.《夜半歌声》1937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导:马徐维邦
    33.《青年进行曲》1937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编剧:田汉导演:史东山
    1.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费穆电影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王人殷主编《蔡楚生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3.陈墨《流萤春梦费穆电影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4.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5.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王尘无电影评论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6.陈播主编,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7.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1.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秦喜清《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3.王志敏《电影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张凤铸《中国电影电视剧理论纵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7.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9.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0.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1.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12.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13.邓光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4.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5. [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16.李少白《影史傕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17.丁亚平《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18.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9.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丁亚平《1897——2001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1.黄会林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2. [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23.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24.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25.李恒基、杨远婴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26.孙沛然《影视文化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27. [匈]伊芙特?皮特《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8.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9.王志敏《电影美学原理分析》,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30. [美]李?R.波布特《电影的元素》,伍涵卿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31.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32. [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33.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4.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35.罗慧生《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36. [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37. [英]欧内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何力、李庄藩、刘芸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38. [苏联]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
    39.凌鹤编,沈西苓著《电影浅说》,中华书局,1947.
    1.王人美口述,解波整理:《我的成名与不幸》,团结出版社,2007.
    2.石曼编著《黎莉莉》,重庆出版社,2007.
    3.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郭学勤《千面人生——袁牧之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5.李辉主编《赵丹自述》,大象出版社,2003.
    6.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7.吴永刚《我的探索和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8.《袁牧之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9.田汉《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10.鲁思《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11.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1. [美]托比?米勒《文化研究指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陈书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陆阳主编《文化研究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任剑涛《后革命时代的公共政治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6.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黄山书社,2008.
    7.李应志《解构的文化政治实践斯皮瓦克后殖民文化批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
    8.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1. [美]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2.特里?N克拉克、文森特?霍夫曼—马丁诺《新政治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 [美]布鲁斯?罗宾斯编著《知识分子——美学、政治与学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6. [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7.罗刚、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9.罗刚、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0.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1.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2.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
    23.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
    1.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美]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
    3.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7.
    4. [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译林出版社,2007.
    6.钱虹《文学与性别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7.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变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 [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 [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0.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象》,华夏出版社,2006.
    11.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20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
    12.潘一禾《西方文学中的政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3. [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4. [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5.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6.孙海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7. [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8.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9. [澳大利亚]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李里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0.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2.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4. [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5. [苏联]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
    26.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7.黄药眠、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1《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文学导报》第1卷第6、7期合刊,1931年10月23日。
    2李少白:《简论中国30年代“电影文化运动”的兴起》,《当代电影》,1994年第3期。
    
    1 [法]让?马雷、阿兰?乌鲁:《社会党历史从乌托邦到今天》,胡尧布、黄舍骁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页。
    2 [法]菲利普?布侯:《政治生活》,张台麟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89—90页。
    
    1 [法]让?马雷、阿兰?乌鲁:《社会党历史从乌托邦到今天》,胡尧布、黄舍骁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页。
    2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3夏衍:《追念瞿秋白同志》,《文艺报》,1955年第12期。
    4于伶:《党在解放前对中国电影的领导与斗争》,《中国电影》,1959年第5、6期。
    1许南明主编:《中国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2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3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1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1933年第1卷第3期。
    2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1933年第1卷第3期。
    3嘉谟:《电影之色素与毒素》,《现代电影》,1933年第1卷第5期。
    1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292页。
    2吴荫循:《粉碎资产阶级在三十年代左翼电影旗号下的进攻——批判中国电影发展史》,《电影艺术》,1966第3期。
    
    1阳翰笙:《左翼电影运动的若干历史经验》,《电影艺术》,1983年第11期。
    2阳翰笙:《左翼电影运动的若干历史经验》,《电影艺术》,1983年第11期。
    3郦苏元:《对左翼影评的再认识》,《当代电影》,1995第2期。
    4参见浙江大学盘剑的博士论文:《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和文学》, 2003年12月。
    5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电影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1毕克伟:《“通俗剧”、五四传统与中国电影》,载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1页。
    2林年同和裴开瑞的观点参见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49页。
    3参见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49页。
    4参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罗岗:《左翼思潮与上海电影文化——以<神女>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2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13页。
    3于冬云编写:《纪念赛义德》,《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1期。
    4席耐芳:《电影罪言——变相的电影时评》,《明星月报》,1933年5月。
    5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1刘锋杰:《从“从属论”到“想象论”——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新思考》,《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2刘锋杰:《从“从属论”到“想象论”——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新思考》,《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3转引自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
    2 [美]特里?N.克拉克、文森特?霍夫曼—马丁诺:《新政治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3陶东风:《重审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
    4刘锋杰:《试构文学政治学》,《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
    5刘锋杰:《从“从属论”到“想象论”——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新思考》,《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1其中关于电影与政治想象美好生活的观点,参考了刘锋杰《文学想象中的“政治”及其超越性——关于“文学政治学”的思考之三》,《西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页。
    1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2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文献选编:1921—2000》(第一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1尘无:《中国电影之路》,《明星月报》第1卷第1、2期,1933年5、6月。
    1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页。
    2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页。
    1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版,第231—232页。
    2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37、36页。
    3素民:《火烧国片》,《百幔》,1931第6期。转引自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页。
    4凤吾:《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明星月报》,1933年5月1日。
    5洪深:《1933年的中国电影》,《文学》,1934年1月。
    
    1阳翰笙:《阳翰笙选集》(第四卷文艺评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页。
    2陈立夫:《中国电影事业》,上海晨报社出版社,1933年版,第3—6页。
    3陈立夫:《中国电影事业》,上海晨报社出版社,1933年版,第3—6页。
    1沈雁冰:《封建的小市民文艺》,载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史料部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第47、48页。
    2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载王永生编:《中国现代文论选》(第三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9页。
    3柯灵:《中国电影的分水岭——郑正秋和蔡楚生的接力站》,载王人殷主编:《蔡楚生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4鲁迅:《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载《二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20页。
    1鲁迅:《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载《二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17页。
    2陈立夫:《中国电影事业》,上海晨报社出版社,1933年版,第3—6页。
    3何挺然:《何挺然君之电影谈》,《申报》,1926年8月8日,转引自汪朝光:《好莱坞的沉浮——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研究》,《美国研究》,1998年第2期。
    4罗浮:《<闺怨>偶语》,《中华日报》,1934年11月25日。
    1 [德]E.布洛赫:《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无权成为悲观主义者——与J-M.帕尔米尔的谈话》,《世界哲学》,2007年第4期,第13页。
    2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载《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6页。
    1刘再复、林岗:《中国现代小说的政治式写作——从<春蚕>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载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2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6页。
    3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6、57页。
    4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5田汉:《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1韦彧:《鲁迅与电影》,《电影?戏剧》,1936年第1卷第2期。
    1转引自[美]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9页。
    2 [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陶东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4页。
    3 [德]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4 [德]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17页。
    5程季华:《党领导了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电影艺术》,2002年5期。
    
    1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二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页。
    2汪朝光:《好莱坞的沉浮——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研究》,《美国研究》,1998年第2期。
    3转引自孙慎:《继承发扬左翼电影的优秀传统》,《电影艺术》,2002年第5期。
    1洪深:《1933年的中国电影》,《文学》,1934年1月。
    2柯灵:《这是个历史进程纪念左翼电影运动60周年》,《当代电影》,1993年第2期。
    3管海峰:《我拍摄红粉骷髅之经过》,《感慨话当年》,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页。转引自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4何秀君:《张石川和明星影片公司》(肖风整理),《文化史料》丛刊第一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版,第128—129页。
    
    1王尘无:《电影在苏联》,《时报》,1932年6月15日。
    2鹂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页。
    
    1席耐芳:《<狂流>的评价》,载郑伯奇:《两栖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页。
    2柯灵:《中国电影新路线的开始——关于<狂流>》,载陈纬编:《柯灵电影文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3苏凤:《新的良好的收获》,《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6日。
    1朱国华:《古典时代的政治权力与文学:区隔的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记者:《剪》,《晨报》“每日电影”,1932年12月30日。
    1蒋振:《国产影片的评价》,《中央时事周报》,第3卷第26期,1934年7月7日版。转引自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2夏衍:《关于<女儿经>的作者》,《羊城晚报》,1962年6月14日。
    3康:《看了<压迫>的感想》,《申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1933年8月23日。
    4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1吴家荣:《阿英原名、笔名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2田汉:《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3应云卫:《导演者的自白》,《明星半月刊》,1936年1卷4期。
    4吴永刚:《<壮志凌云>导演者言》,《新华画报》,1937年第2期。
    5沈西苓:《怎样制作<十字街头>》,《明星半月刊》,1937年第8卷3期。
    6蔡楚生:《<导演交响曲>中的<小五义>杂草》,《联华画报》,1937年第8卷第4期。
    1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页。
    2 [德]汉娜?阿伦特:《权力与暴力》,载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9页。
    1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二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页。
    2洛扬:《致<文艺新闻>的一封信》,载吉明学、孙露茜编:《30年代“文艺自由论辩”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3夏衍:《以影评为武器提高电影艺术质量》,《电影艺术》,1981年第3期。
    1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1 F.OS.《大陆报》,《电通画报》,1935年第11期。
    1毕克伟:《“通俗剧”、五四传统与中国电影》,载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1页。
    1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1参看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125页。
    2徐志福:《风雨一生阳翰笙》,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9—11页。
    3徐志福:《风雨一生阳翰笙》,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19页。
    4阳翰笙:《阳翰笙选集》(第四卷文艺评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1阳翰笙:《阳翰笙选集》(第四卷文艺评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
    2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3吴家荣:《阿英传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4吴家荣:《阿英传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1阳翰笙:《科学艺术观》,载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三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2阳翰笙:《泥泞中的战斗——影事回忆录》,载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二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页。
    3阳翰笙:《关于<生死同心>》,载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三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1于伶:《默对遗篇吊阿英》,载《阿英剧作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转引自吴家荣:《阿英传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2凤吾:《再论<春蚕>》,《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10日。
    3摩尔:《<盐潮>评》,《申报》,1934年1月6日。
    4钱杏邨:《关于中国文艺的断片》,载《阿英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07页。
    1《文学导报》,第1卷第6、7合刊,1931年10月23日。
    2阳翰笙:《泥泞中的战斗——影事回忆录》,载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二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
    3吴家荣:《阿英传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4易嘉:《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载《瞿秋白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5李少白:《论夏衍对中国电影的历史性贡献》,载中国电视家协会编:《夏衍论——纪念夏衍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1丁亚平:《心中的“风景”——夏衍论》,载中国电视家协会编:《夏衍论——纪念夏衍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2夏衍:《苏联电影十七年》,《大晚报》,1934年11月11日。
    3黄子布:《<乱世春秋>我观》,《大晚报》“火炬”,.1934年11月18日。
    4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5鲁彦周:《夏公百年诞辰随想》,载中国电视家协会编:《夏衍论——纪念夏衍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1丁谦平:《<前程>的编剧者的话——题材与出路》,《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25日。
    2罗浮:《“告诉你吧”——所谓软性电影的正体》,《大晚报》“火炬”,1934年6月21日。
    3夏衍:《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一1937电影集?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1夏衍:《三绝——推荐<万家灯火>》,原载香港《华商报》,1948年10月1日。载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四卷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744页。
    1黄子布、席耐芳、柯灵、苏凤:《<城市之夜>评》,《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9日。
    2蔡叔声、程步高等:《<春蚕>座谈会》,《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6月20日。
    3蔡叔声:《一个电影学徒的手记》,《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6月20日。
    1丁谦平:《<前程>的编剧者的话——题材与出路》,《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25日。
    2夏衍:《生活、题材、创作——和几位青年剧作家的谈话、》,载夏衍:《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215、216页。
    
    1 [苏联]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2饶曙光:《主流中的另类、类型中的作者》,《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丁亚平:《历史的旧路——中国电影与孙瑜》,《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4王为一:《一代宗师蔡楚生》,载王人殷主编:《蔡楚生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
    2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
    3罗韵文:《又论<姊妹花>及今后电影文化之路》,《大晚报》“火炬”,1934年3月24日。
    
    1蔡楚生:《会客室中》,载王人殷主编:《蔡楚生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2蔡洪声、蔡岫:《事业与爱情——蔡楚生在1931至1935年》,《电影创作》,1997年第6期。
    3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1丁亚平:《主体定位、“角色”自觉与开放的电影现实主义——蔡楚生再解读》,载王人殷主编:《蔡楚生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2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3孙瑜:《孙瑜给洪深的信》,原载明星公司特刊第14期《富人之女》号,1926年5月25日。转引自郦苏元:《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6页。
    1郑正秋:《如何走上前进之路》,《明星月报》,1933年5月第1卷第1期。
    2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给<渔光曲>的观众们》,《影迷周报》,第1卷第1期,1934年9月。
    3蔡楚生:《<迷途的羔羊>杂谈》,《联华画报》,第8卷第1期,1936年6月。
    4吴永刚:《我的探索和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页。
    5席耐芳:《电影罪言——变相的电影时评》,《明星月报》,第1卷第1期,1933年5月。
    6尘无:《<都会的早晨>评二》,《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22日。
    1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1孟真:《评<姊妹花>》,《申报自由谈》,1934年3月5日。
    2郑伯奇:《渔光曲》,《两栖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版。
    3黑星:《从<人道>到<姊妹花>》,《大晚报》“火炬”,1934年3月21日。
    
    1凌鹤:《费穆论》,《中华图画杂志》,1936年9月第46期。
    2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3凤吾:《<春蚕>与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1月。
    4司徒慧敏:《忆蔡楚生同志》,载王人殷主编:《蔡楚生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1蔡楚生:《会客室中》,载王人殷主编:《蔡楚生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2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给<渔光曲>的观众们》,《影迷周报》第1卷,1934年9月。
    
    1蔡楚生:《会客室中》,载王人殷主编:《蔡楚生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2毛羽:《在反软性论的日子里——忆鲁思同志》,《电影新作》,1984年第3期。
    3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
    4封禾陈整理,《孙瑜自述》,《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
    1转印自李亦中:《三十不惑——蔡楚生电影观刍论》,王人殷主编:《蔡楚生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2封禾陈整理,《孙瑜自述》,《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
    1唐小兵编译:《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弗?杰姆逊教授讲演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2唐小兵编译:《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弗?杰姆逊教授讲演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3鲁思:《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20页。
    
    1中共中央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2中共中央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
    3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三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4阳翰笙:《阳翰笙选集》(第四卷文艺评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
    
    1黄子布:《<秋>观》,《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9月22日。
    2尘无:《电影讲话》(二),《时报》“电影时报”,1932年6月8日。
    3刘锋杰:《蜕变与回归——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对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60页。
    4《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文学导报》第1卷第6、7期合刊,1931年10月23日。
    1柯灵、伊文:《<都会的早晨>评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22日。
    
    1中共中央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30页。
    2尘无:《<都会的早晨>评二》,《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22日。
    3柯灵、伊文:《<都会的早晨>评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22日。
    1汪晖:《政治与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谢晋电影分析》,《电影艺术》,1990年第2期。
    1柯灵:《中国电影的分水岭——郑正秋和蔡楚生的接力站》,王人殷主编:《蔡楚生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2中共中央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页。
    3中共中央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36页。
    4中共中央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
    
    1中共中央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
    2中共中央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页。
    3 [苏联]列宁:《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1 [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陶东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3页。
    2阳翰笙:《文艺思潮的社会背景》,载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三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1亚夫:《<姊妹花>评一》,《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2月24日。
    2黄子布、席耐芳、柯灵、苏凤:《<城市之夜>评》,《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9日。
    3邹容:《革命军》,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4邹容:《革命军》,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1余英时:《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见《中国近代史思想上的激进与保守》,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2席耐芳、黄子布:《<火山情血>评一》,《晨报》“每日电影”,1932年9月16日。
    3席耐芳、黄子布:《<火山情血>评二》,《晨报》“每日电影”,1932年9月16日。
    4摩尔:《<盐潮>评》,《申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1934年1月6日。
    5李零:《读动物农场》,《读书》,2008年第8期。
    1旷新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读书》,2007年第2期。
    2朱学勤:《革命》,《南方周末》,1999年12月29日。
    1 [德]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2孟繁华:《中国电影文化的民族性与政治想象初期社会主义中国电影文化的再评价》,《电影艺术》,2001年第4期。
    
    1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2阳翰笙:《阳翰笙选集》(第四卷文艺评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
    1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载《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1刘呐鸥、黄嘉谟:《映画<春蚕>之批判》,《矛盾》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11月。
    2马德普:《近年来中国思想界围绕民族主义的争论》,载马德普等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5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9页。
    3许纪霖:《“五四”是简单的爱国运动吗?》,《同舟共进》,2009年第5期
    4唐正芒等著:《中国二十世纪全史?峥嵘岁月1927—1937》(第4卷),2001年版,第375页。
    1刘锋杰:《蜕变与回归——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对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3页。
    
    1费穆:《<狼山喋血记>的制作》,《联华画报》,1936年复刊号。
    2尘无:《<狼山喋血记>观后感》,《大晚报》“火炬”,1936年11月22日。
    3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1葛荃:《政治文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页。
    1 [法]路易?阿尔图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载《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页。
    2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3 [法]让?路易?博德里:《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李迅译,载张红军编:《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307—324页。
    1江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区域的灾害与农村社会变动》,载张国刚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9页。
    2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51—652页。
    1阳翰笙:《五一节与中国农民运动》,载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三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页。
    2柯灵:《中国电影新路线的开始——关于<狂流>》,载陈纬编:《柯灵电影文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3席耐芳:《<狂流>的评价》,载郑伯奇:《两栖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页。
    4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384页。
    1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1阳翰笙:《五一节与中国农民运动》,载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第三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页。
    2参见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3参见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4尘无、常人:《评<天明>》,《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4日。
    
    1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下),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385页。
    2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下),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407页。
    3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社会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1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2马军骧:《被掩盖与被美化的“大众”——凌子风新时期改编作品选》,载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7页。
    
    1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2马军骧:《被掩盖与被美化的“大众”——凌子风新时期改编作品选》,载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7页。
    
    1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30页。
    2许纪霖:《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7页。
    
    1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2金光洲:《<桃李劫>评二》,《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12月17日。
    3舒湮:《<桃李劫>评一》,《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12月17日。
    4旅冈:《关于暴露现实的影片——再谈<桃李劫>之取材》,《中华日报》,1935年1月9日。
    5凌鹤:《评<桃李劫>》,《申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1934年12月17日。
    
    1凌鹤:评《桃李劫》,《申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1934年12月17日。
    2魏育:《苦言抄—关于<神女>与<桃李劫>》,《文艺电影》,1934年第1期。
    3旅冈:《关于暴露现实的影片——再谈<桃李劫>之取材》,《中华日报》,1935年1月9日。
    4魏育:《苦言抄—关于<神女>与<桃李劫>》,《文艺电影》,1934年第1期。
    5田汉:《<风云儿女>和<义勇军进行曲>》,载《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1苏凤:《<风云儿女>评一》,载伊明编选:《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519页。
    1田汉:《<风云儿女>和<义勇军进行曲>》,载《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
    1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载《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0页。
    2曹禺:《日出》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页。
    3曹禺:《曹禺选集》后记,载田本相、刘一军主编:《曹禺全集》(第五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8—59页。
    
    1《<十字街头>座谈会》,《大晚报》“剪影”,1936年4月16、18日。
    2《<十字街头>座谈会》,《大晚报》“剪影”,1936年4月16、18日。
    3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31页。
    1朱自清:《那里走》,载娄东仁、夏龙编:《朱自清小品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1马军骧:《被掩盖与被美化的“大众”——凌子风新时期改编作品选》,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7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3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9页。
    4 [美]布鲁斯?罗宾斯编著:《知识分子美学、政治与学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1田汉:《三个摩登女性与阮玲玉》,载《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2田汉:《三个摩登女性与阮玲玉》,载《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8、19页。
    3田汉:《三个摩登女性与阮玲玉》,载《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4转引自尘无:《关于<新女性>的影片?批评?及其他》,《中华日报?电影艺术》,1935年3月2日。
    5申报:《<新女性>演出后……》,《联华画报》,1935年第5卷第1期。
    
    1冰心.:《从“五四”到“四五”》,《文艺研究》,1979年1月。
    2夏衍:《关于<脂粉市场>之结尾原编剧人有所声明》,《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15日。
    
    1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2旷新年:《妇女解放的历史条件》,《天涯》,2007年第1期。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3页。
    2绀弩:《在西安》,载季红真编选:《萧萧落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1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生死场>的启示》,载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3参见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4《<十字街头>座谈会》,《大晚报》“剪影”,1936年4月16、18日。
    1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1 [法]科莫里、纳尔波尼:《电影?意识形态?批评》,载张红军编:《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52页。
    
    1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08页。
    2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08页。
    3 [苏联]爱森斯坦:《蒙太奇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1 [苏联]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版,第48页。
    2凌鹤:《费穆论》,《中华图画杂志》第46期,1936年9月。
    1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2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5—96页。
    1 [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8页。
    1苏凤、唐纳:《恶邻》,《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2月23日。
    1封禾陈整理,《孙瑜自述》,《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
    1之尔:《从<马路天使>的歌曲说起》,《新华画报》,1937年第7期。
    1聂耳:《申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1935年1月6日。
    2苏凤:《<风云儿女>评一》,《晨报》“每日电影”,1935年5月。
    3田汉:《影视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1田汉:《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1页。
    2田汉:《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3转引自孙慎:《继承发扬左翼电影的优秀传统》,《电影艺术》,2002年第5期。
    4《<春蚕>座谈会》,《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5《<春蚕>座谈会》,《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1《<春蚕>座谈会》,《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
    2鲤庭:《<脂粉市场>的三点缺憾》,《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15日。
    3丁谦评、蔡叔声:《关于<脂粉市场>之结尾原编剧人有所声明》,《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5月15日。
    
    1聂耳:《电影的音乐配奏》,《电影画报》,第1期,1933年7月1日。
    2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547页。
    3袁牧之:《漫谈音乐喜剧》,《电通》半月刊,1936年第10期。
    
    1凌鹤:《评<桃李劫>》,《申报》,1934年12月17日。
    2旅冈:《关于暴露现实的影片——再谈<桃李劫>之取材》,《中华日报》,1935年1月9日。
    
    1魏育:《苦言抄——关于<神女>与<桃李劫>》,《文艺电影》,1934年第1期。
    2《上海中西各报对<都市风光>之批评》,《电通画报》,1935年第11期。
    
    1《上海中西各报对<都市风光>之批评》,《电通画报》,1935年第11期。
    2郦苏元:《袁牧之的电影修辞艺术》,《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
    3转引自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1袁牧之:《漫谈音乐喜剧》,《电通》半月刊,1936年第10期。
    1聂耳:《电影的音乐配奏》,《电影画报》,1933年7月1日。
    
    1鲁思:《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31页。
    2摩尔:《<恋爱技术>评》,《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1月5日。
    3阳翰笙:《左翼电影运动的若干历史经验》,《电影艺术》,1983年第1期。
    
    1尘无:《中国电影之路》,《明星月报》,1933年第1卷第1、2期。
    2凤吾:《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明星月报》,第1卷第1期,1933年5月1日。
    3异郎:《美资本进攻中国电影界后怎样突破目前的危机》,《电影艺术》,1932年第3期。
    4梅朵:《好莱坞电影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影响》,《影剧丛刊》第二辑,1948年11月5日。
    5《<电影艺术>代发刊词》,《电影艺术》第1期,1932年7月8日。
    6尘无:《关于<朱门酒肉臭>的批评》,《中华日报》“电影新地”,1932年11月17日。
    
    1摩尔:《<金刚>评》,《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6日。
    2尘无:《以战争消灭战争——今天所需要的战争片》,《时报》“电影时报”,1932年6月4日。
    3摩尔:《蛮荒影片的意义》,《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9月12日。
    
    1转引自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2尘无:《中国电影之路》,《明星月报》,1933年第1卷第1、2期。
    3摩尔:《评<天降美人>》,《申报》“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5日。
    4罗浮:《白障了的“生意眼”——谁戕害了中国的新生电影》,《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7月3日。
    5 1921年1月末,美国托马斯H.英斯公司出品的影片。
    1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2 [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3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4夏衍:《答香港中国电影学会问》,香港《中国电影研究》第一辑,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年版。
    5却别麟就是卓别林。
    6蔡楚生:《会客室中》,《电影?戏剧》月刊,1936年第1卷第2、3期。
    1吴永刚:《我的探索和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页。
    2《评<女儿经>》,《电声周刊》,1934年第3卷第41期。
    
    1阳翰笙:《向着新的方向前进》,《艺华周报》,1933年第2号。
    2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3尘无:《电影在苏联》,《时报》“电影时报”,1932年6月15日。
    4尘无:《电影在苏联》,《时报》“电影时报”,1932年6月15日。
    5于伶:《党在解放前对中国电影的领导与斗争》,《中国电影》1959年第5、6期。
    1司徒慧敏.:《往事不已后有来者——散记在“左联”的旗帜下进步电影的飞跃》,《电影艺术》,1980年第6期。
    2郑正秋:《如何走上前进之路》,《明星月报》,1933年5月第1卷第1期。
    3凌鹤:《左翼剧联的影评小组及其他》,《电影艺术》,1980年第9期。
    4于伶:《党在解放前对中国电影的领导与斗争》,《中国电影》,1959年第5、6期。
    5鲁思:《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12—13页。
    6洪深:《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序》,《晨报》出版社,1933年第1版。
    
    1鲁思:《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14页。
    2尘无:《打倒一切迷药和毒药电影应作大众的食粮》,《时报》“电影时报”,1932年6月1日。
    3韦彧:《苏联电影十七年》,《大晚报》“火炬”,1934年11月11、12日。
    4尘无:《电影在苏联》,《时报》“电影时报”,1932年6月15日。
    1黄子布:《<生路>评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16日。
    2尘无:《<生路>的尾声——关于<生路>的批评》,《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17日。
    3鲤庭:《看<生路>》,《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月17日。
    4洪深、席耐芳:《<生路>详评》,《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17日。
    5《中国电影从业员的<生路>观后感》,《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16—17日。
    6韦彧:《苏联电影十七年》,《大晚报》“火炬”,1934年11月11、12日。
    1韦彧:《苏联电影十七年》,《大晚报》“火炬”,1934年11月11、12日。
    2黄子布:《<生路>评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16日。
    3聂耳:《我所知道的<生路>里的音乐》,《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20日。
    4沈西苓:《<金山>的导演技巧值得给我们学习》,《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9月12日。
    5夏衍:《答香港中国电影学会问》,香港《中国电影研究》第一辑,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年版。
    1 [苏联]爱森斯坦:《蒙太奇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2尘无:《<生路>的尾声——关于<生路>的批评》,《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17日。
    
    1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第1卷第3期,1933年4月6日。
    2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第1卷第3期,1933年4月6日。
    3尘无:《电影讲话》,《时报》“电影时报”,1932年6月7、8、10、12、26,7月4日。
    4《敬告艺华公司》,《大晚报》“剪影”,1936年11月22日。
    5《<电影艺术>代发刊词》,《电影艺术》,第1期,1932年7月8日。
    
    1黄嘉谟:《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现代电影》第1卷第6期,1933年12月1日。
    2黄嘉谟:《软性电影与说教电影》,《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28日和7月2—4日。
    3嘉谟:《电影之色素与毒素》,《现代电影》第1卷第5期,1933年10月1日。
    4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选集》(上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页。
    5旷新年:《把文学还给文学史》,《读书》,2009年第1期。
    6尘无:《中国电影之路》,《明星月报》,1933年第1卷第1、2期。
    1《瓦尔顿和普多夫金的两次谈话》,载《画面与音响》,1948—1949年冬季号第17卷,总第68期,第161页,转引自[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2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1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第1卷第3期,1933年4月6日。
    2罗浮:《“告诉你吧”——所谓软性电影的正体》,《大晚报》“火炬”,1934年6月21日。
    3唐纳:《清算软性电影论》,《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15日—27日。
    4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第1卷第3期,1933年4月6日。
    5江兼霞:《关于影评人》,《现代演剧》,1934年12月20日。
    6嘉谟:《电影之色素与毒素》,《现代电影》第1卷第5期,1933年10月1日。
    
    1胡之铎:《“粗制滥造”与“精心杰构”》,《大晚报》,1936年7月19日。
    2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1鲁思:《驳江兼霞的<关于影评人>》,《现代演剧》第1期,1934年12月20日。
    2凤吾:《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明星月报》第1卷第1期,1933年5月1日。
    3唐纳:《清算软性电影论》,《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15—27日。
    1夏衍:《懒寻旧梦录》,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6页。
    2《<电影艺术>代发刊词》,《电影艺术》第1期,1932年7月8日。
    3罗浮:《软性的硬论》,《晨报》“每日电影”,1936年6月13日。
    1穆维芳:《化身姑娘》,《民报》“影谭”,1936年6月7日。
    2嘉谟:《电影之色素与毒素》,《现代电影》,第1卷第5期,1933年10月1日。
    3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第1卷第3期,1933年4月6日。
    4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365页。
    5鲁思:《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20页。
    
    1唐纳:《清算软性电影论》,《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15日—27日。
    2黄嘉谟:《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现代电影》第1卷第6期,1933年12月1日。
    3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第1卷第3期,1933年4月6日。
    4 [美]尤第斯?赫斯:《类型电影的现状》,见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1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1933年第1卷第3期。
    2嘉谟:《电影之色素与毒素》,《现代电影》,1933年第1卷第5期。
    3江兼霞:《关于影评人》,《现代演剧》,1934年12月20日。
    4嘉谟:《软性电影与说教电影》,《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28日,7月2—4日。
    5鲁思:《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17页。
    6鲁思:《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23页
    7鲁思:《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23页。
    1于敏:《发扬左翼电影传统传承先进文化精神——纪念左翼电影运动七十周年》,《当代电影》,2002年第5期。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4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见《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3毛羽:《在反软性论的日子里——亿鲁思同志》,《电影新作》,1984年第3期。
    4鲁思:《影评忆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12—13页。
    
    1 [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77年版,第280页。
    2李云雷:《<问苍茫>与“新左翼文学”的可能性》,《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
    3李云雷:《<问苍茫>与“新左翼文学”的可能性》,《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
    1参见旷新年:《“新左翼文学”与历史的可能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