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晚清(1840—1911)可以被描述为一个“被全球化”的时代,由于资本主义扩张、帝国主义以及知识和实践的全球流通,中国被“抛入”世界之中并与异质文化频繁接触、对抗和互动。此时国家/民族/个人身份都处在一个根本性的“再构”之中,而晚清的文化产品既是这种“再构”直接和有效的工具,又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晚清丰富庞杂的文化产品之中,包括报刊言论、西学译著、通俗文艺、翻译文学等等,存在着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无论被塑造为一种似是而非的“旧形象”,还是一种边界未明的新形象,女性都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再构对象。
     “女性传统”是内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儒家思想“家国同构”的逻辑十分重视对家内秩序/两性权力阶序的安排,因此对女性的文化设计与构想自有一套复杂而立体的系统。正是这一“女性传统”在晚清遭遇西方文化冲击后的种种变化,造成了晚清光怪陆离的性别景观,同时也营造了此时中西文化商榷女性形象的广阔对话空间。晚清的男性和女性,在如何参与这
     “女性传统”的变化并依据其进行道德、生活与文化的种种实践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生动有趣的“再构”故事。
     在晚清这样一个“文化政治”正在兴起的时代里,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往往不是“女性的”形象,而是民族危机下本土文化与西方对手之间经过紧张的竞争、博弈与协商之后所形成的新“文化形象”的女性化身。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大多反映出男性文人/知识分子对于女性“应当如何”的理想规划,而这一规划事实上寄寓着他们对国家富强和现代化的渴望,以及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文明焦虑与认同危机。于是,男性对女性传统的再构过程普遍汲取了儒家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想及其救亡意识这三种思想文化资源。
     晚清文学的女性形象在身体、道德与文化三个面向上被详细和精确地再构:首先,她们的身体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情欲化”到“去情欲化”的国族主义动员过程。女性身体之“莲足”从情欲的物神化符号和文学审美对象沦为国耻的象征与国家富强之罪魁,经过“放足”这一身体改造运动女性身体则不再具有情欲意味。同时,被作为爱国主义“肉弹”而使用的女性身体,在文学作者的叙述中不具备自主情欲的权利,从而使得国家控制、掌握与使用女性身体的绝对权力得以确立。
     其次,她们的道德形象在传统与西方的多种思想资源之间摇摆,并经历了复杂的熔合与重塑。这一现象与梁启超有关“新民”的道德论述具有同构关系,梁氏正是借助于儒家思想精英主义的“私德”传统与西方“公民”政治思想内涵来建构其“新民”理想的,但在针对女性的理想设计中,他更多强调了传统女德的价值并不惜以解构女性文化权威为代价。在具体的文学形象塑造中,女性的道德/政治主体位置是通过参与革命和自我牺牲而获得的,而女性的道德/文化主体位置则是通过向“传统”一再致敬而保持的,尽管表面上她们披上了西方/现代的外衣。
     第三,她们的文化形象经历了最为深刻的颠覆和重构。在以梁启超《论女学》为代表的晚清女性教育改革议程中,女性在“文”这一儒家高等文化中积累起来的文化资本被彻底剥夺了,继而成为男性规训与教化的对象。但通过对西方语言与现代知识的驾驭,女性重新获得了文化权威,因为女性的跨文化能力与中国跻身现代国家的可能性直接地联系起来。女性写作的合法性标志,从传统才女“绣余”的作诗演变为“红袖添香对译书”的现代知识行动,而后者的文化内涵被“五四”前后浮现的新文学女性写作者所突破,她们从翻译转回到母语写作,并且不再依赖男性而彰显自己的文化主体性。
     本论文以上述三条线索为内在逻辑,分为六部分论述:
     导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基础与目标、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论述在晚清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女性如何以一种特殊的否定方式浮出历史地表——“女”不是被当做与男性相对的、实存的一种性别来讨论,而往往被当做一种衰朽、病态的前现代状态的象征符码来使用。她是中国现代化的对立物和绊脚石,因此必须被声讨、剔除和再造。而改造女性的起点,就是否定前现代女性的身体,即批判“缠足”。西方目光的注视与“天足”概念自西向东的传播在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缠足”内在于其自身起源传说之中的道德危机与其外在于时代的文化危机,才是其衰微的真正原因。与此相对应,解开缠脚布的改良主义女性形象,则意味着中国参与全球种族竞争的勇气和可能性,以及面向女性开放的全新知识空间与行动空间。
     第二章探讨在晚清女性教育兴起的背景下,男性精英对女性道德与才学的重新界定对建构女性形象的影响。晚清之前的儒家主流文化赋予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才华以道德/政治意义,使得后者在儒家文化的整体格局当中占据了一个既边缘却又稳固的位置。然而,晚清中国的全面危机使得传统“才女”被问题化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革者认为以现代学校教育取代传统女性文化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前提之一,而新的女学以国家富强为旨归、以培养“国民之母”为目标、以重新定义的妇德为价值核心。女留学生既是晚清女性教育的现实产物,也是寄托知识分子富强梦想的想象媒介。
     第三章通过大量精心的文本细读,勾勒出“英雌女杰”这一晚清文学重要的女性形象谱系。在现代女学论述广泛传播的时期,“国民之母”曾一度成为理想女性的代称,它不仅仅意味着种族意义上的优秀基因,更意味着一种被重新诠释过的文化与道德。但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女性的性别角色被推向两极化,即性别化的“国民之母”与去性别化的国家保卫者——“英雌女杰”。无论是本土的“国女”形象,还是来自西方的苏菲亚与罗兰夫人,晚清文本对她们的表现都呈现出某种强调身体、道德与性别角色的特定模式,而“英雌女杰”的本土形象与译介而来的西方形象之间,存在着强烈而深入的互动关系,她们彼此提喻甚至直接参与对方的建构。
     第四章从“理想妻子”形象角度,梳理了晚清文学延续至五四时期的一个重要情结:“香草美人”传统和“理想妻子”想象是存在于中国文学的典型二元情感投射,文人以理想君王或者理想君臣关系来界定自我,而“理想妻子”则是理想自我的二度模拟。当王权制度趋于解体、“香草美人”传统无所寄托的时刻,文人们种种幽微的自我想象,以及将“自我”扩大化了的理想社会,就通过对“理想妻子”的摹写而表现出来。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晚清文学女性形象建构的基本模式及其深层的思想文化内涵,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Late Qing Dynasty (1840-1911) can be described as a "globalized age", due to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ism and imperialism and the global flow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China had been thrown into the world with different cultures among the frequent contact, confrontation and interaction. At this point, the State/national/ personal identity was entangled in a fundamental and embarrassed "re-structure". In the rich and varied cultural products of Late Qing China, including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Western translations, popular literature, translated literature, etc., there is a very interesting phenomenon, that is, whether shaped as a paradox old image, or a new image of the border were not clear, woman has become a compelling object of cultural re-structure. With "cultural politics" emerging, the women image in the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China was often not "female image", but a new "cultural image", which was born in the competition and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West and local culture. The Late Qing literary image of women, mostly reflecting the male writers/intellectuals'ideal plan for women should be, but this plan was in fact about their desire for prosperity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as well as their anxiety on civilization and identity crisis when faced a powerful culture of the West. These images were often detailed and re-structured by the physical, moral and cultural paths, and this re-structure absorbed kind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modern Western cultureand the salvation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ism.
     Female images in the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China could be detailed and precisely re-structured through physical, ethical and cultural ways:first, their body image underwent a "de-eroticized" nationalism mobilization course, in which the bounding foot became a symbol of national shame instead of the literary aesthetic object. At the same time, being used as patriotic "flesh weapon", the female body in some author's narrative did not have the right of self-empowering. Secondly, the female's moral images swung between the different ideological re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and western, during which they experienced a complex fusion and remodeling. This phenomenon was related to Liang Qichao's discuss on "New People" in which Liang mixed the Confucian elitist's private morality tradition and the western "citizenship" to build his political utopia. However, he further emphasized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feminine virtue at the expense of depriving the cultural authority of women. In some specific novels, women who paid tribute to the tradition but meanwhile putting on a western/modern coat obtained moral or political subject position by participation in the revolution and self-sacrifice. Third, the most profound sub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was put on women'cultural image. According to Liang's paper "On Women", the high cultural capital accumulated by women was completely stripped, so that they were easily delimited an object of discipline and enlightenment by the male elite. However, on the western language and modern knowledge of control, women regained their cultural authority, considering that women's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was usually relevant to the possibility of China among the modern state in a direct way. The legitimate form of women's writing turned from the poem which was created by traditional talented women after their embroidering works to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books on modern knowledg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latter had a breakthrough during the May-Fourth period, in which the emergence of women writers committed to new literary. Their turned from translation back to writing in mother tongue, by which they demonstrated their own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no longer depended on men.
     In this thesis, the three logical clues above mentioned were presented 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how women emerged from the historical surface of the Late Qing China in a negative way. At this moment, "female" was not a relative sex to male, but often a decrepit, sick symbol and the metaphor of pre-modern China. "She" was the opposit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a stumbling block of it, so "She" must be denounced, rejected and recycled. The transformation's starting point was to deny the pre-modern women's bodies. Western gaze and the "natural feet" concept spread from west to east played a key role in this moment, while the intrinsic moral crisis and cultural crisis of the era was finally found the real reason for the decline of "foot binding". Correspondingly, the reformist woman image who unlocked the foot-binding cloth means the courage and possibilities that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global race competition, and open space for women in new knowledge and a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elite male and female's redefinition of women moral or scholarship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images with the context of the rise of female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China. By Liang Qichao,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that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women'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country achieving prosperity: to get prosperity as purport, to foster "national mother" as the goal, and to redefine women's moral as the value of core. The female abroad students as the reality product of women's education of the late Qing bore the intricate imagination of intellectuals'dream of modernization. ChapterⅢoutlined a "Heroine" portrait pedigree of the late Qing literary by close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texts. "The mother of the national" once called the ideal woman, which means more than racial good genes, but also some important re-interpretation on female's cultural and moral role. But with the national crisis deepening, women's gender roles were polarized into the gender-based "national mother" and the de-gendered "Heroine". Either the local image of "country woman" or Sophia and Madame Roland from the West, the literature texts about them showed a specific discrimination model that stressed body, morality and gender roles of female. There was a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ative image and the western image that they even directly involved in each other's construction. Chapter IV analyzed a typical female image and an important complex of male elite, that is, "ideal wife". If all women images meaned that their creators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an ideal society and a political utopia, then the associated phenomenon had been followed up by the May-Fourth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the female students. Concluding section of the paper summed up the basic patterns of female imagination and its deeply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Late Qing literary, and prospected for future research.
引文
1《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反思——张旭东访谈》,《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17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的“中央研究院”均应加引号。
    1参见Prasenjit Duara, "Knowledge and Power in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Campaigns against Popular Religion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0:1 (Feb 1991),p8.另外按照汪荣祖的看法,这是他们接受传统教育必然的思维结果,同时也十分必要,否则变革新说就难以渗透旧思想界。参见汪荣祖《晚清变法思想论丛》,台北:联经出版社,1990年,第6页。
    1对于‘'feminism"这个词的翻译,20世纪初的译者较多采用“女权主义”,而当代学者和译者,则根据各自的立场和理解译为“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女权/女性主义”或者“妇女解放思想”。事实上,feminism有别于各种“主义”,它不是由几条定义和一系列连贯的概念组成的一种固定不变的学说,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涵盖面极广的、各种思想交锋交融的场所,它包括理论和实践,包括各种各样对妇女解放的理解、建议、设想和理论,包括广泛的民主参与以及改变男性中心的等级制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思想觉悟与能动性。详见王政的解释,《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序言,王政、杜芳琴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第8—11页。
    2早在公元1904年,一篇发表于《女子世界》上的文章就如此说道:“海通以来,欧美文明窈窕之花,将移植中国。弥勒约翰、斯宾塞之学说,汽船满载,掠太平洋而东。我同胞女豪杰亦发愤兴起,相与驱逐以图之,女界文明,稍稍启矣”,(见《黎里不缠足会缘由》,《女子世界》第三期,1904年2月1日出版)。直到1917年的《新青年》杂志仍然重复这一论调:“欧洲自卢梭,福禄贝尔,弥勒约翰,斯宾塞尔诸鸿哲提倡女权,男女渐归平等”。(见《女权平议》,《新青年》3卷4号,1917年6月1日出版,署名“吴曾兰”,实际作者是吴虞,化名是以其妻子曾春兰的名字为参考的。)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权发展的叙事,便一直是这样一则“移植”的故事,女权的故乡是“西方”或者“欧美文明”,而中国以“发愤兴起”、“相与驱逐”来回应。在这个叙事模式之下,世纪之初的知识分子纠缠的是“桔逾淮而为枳”的焦虑(严复《原强(修订稿)》言:“……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桔为枳,若存若亡,不能实收其效,则又何也?”,见王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第26页),而世纪末的学者却为“女性主义本土化”问题而耿耿于怀。
    3参阅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笔记》,台北:麦田出版社,1995年,第308页。
    4刘人鹏认为后殖民语境下的“主体”早已不再清纯,或者根本就是(思想语言的)“杂种”,见刘人鹏《近代中国女权论述:国族、翻译与性别政治》,台北:学生书局,2000年,第85页。
    1孙歌《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序言第4—5页。 主体的双方间的“对立、对峙——对话、交流”是双方能动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不仅仅是主客体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这种主体之间的交流首先是一种共同参与,一种主体的分有、共享或一种共同创造。它强调相互间的投射、筹划,相互溶浸,同时它又秉有一种相互批评,相互否定,相互校正、调节的批判功能。在此二者基础上展开了主体间本位的广阔天地,不断达成主体间的意义生成。
    1转引自赵毅衡编著《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74页。
    1[法]弗朗兹·法农(Frantz Fanon)《全世界受苦的人》,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2转引自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编者前言:身体转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署名“奋翮生”,《新民丛报》第1期(1902),第80页。
    2《新民说》共20篇系列论文,发表于1902至1905年的《新民丛报》上。
    3蔡锷的文章中并没有具体列出如何进行这项改革,后来蒋百里在《新民丛报》上译刊一篇介绍日本军国民教育的实施方法,补足了蔡文的缺憾。蒋文声称,军国民教育主要是培养人民具有爱国、公德、名誉心、体能质素和忍耐力,以使军人和国民的意识与能力在平时就能混合为一,到战时才能迅速全民出动,所谓“军人精神之在于内者,则国之所由立也,民之所由生也……军人耶,国民耶,则一而已矣”。因此“凡社会上一切之组织,皆当以军事的法律布置之;社会之精神之风俗之习惯,皆当以军人之精神贯注之。”见蒋百里《军国民之教育》,《新民丛报》第22期(1902),第34、35页。
    4《新民说·叙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当然,对国民/国民性 的忧虑并非肇始于蔡、梁,只不过他们把这一忧虑和具体的改造方法明确而高调地提出,并赋予其所有改革事项紧迫性排序中最优先的地位。事实上,之前康有为对甲午战败的反省已经意识到:“以中国之大,而昔者败于蕞尔之日本者,非吾将相之才之必远逊于日本也,乃吾无公民之不如日本也。以无公民,则散四万万人而为数人,有公民则合数千万而为一人,此其胜败之数也。”见康有为《公民自治》,《康南海官制议》,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107页。严复也表示过同样的忧虑:“苟民力已茶,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虽有富强之政,莫之能行。”见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6页。
    1《新民说·叙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2奋翮生(蔡锷)《军国民篇》,《新民丛报》第1期(1902),第80页。
    3[美]凯瑟琳·凯勒《走向后父权制的后现代精神》,见[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08页。
    1梁启超《戒缠足会叙》(1896),收入李又宁、张玉法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下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841页。
    2胡适《敬告中国的女子》(1906),《胡适文集》,卷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21页。
    3康有为《请禁妇女缠足折》(1898),收入李又宁、张玉法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上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510页。
    4金一《女界钟》(190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5“今观天下,除中国以外,妇女均无缠足,可见上主造人之足形,男女无二致,此古今之通义也。”于是中国的野蛮,在全球的时间和空间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内涵与形式。引文见抱朴子《厦门戒缠足会》,《万国公报》第十一卷(1878—1879)收入李又宁、张玉法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下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839页。
    620世纪初期的西方传教士和医生,对于缠足极为好奇和关注,他们拍摄了大量摄影图片和医学X光图片,并以书刊图注的形式把这种“东方奇观”介绍给西方人。参见John MacGowan. Man and Manners of Modern China. London:T. Fisher Unwin,1912.p249插图;以及Preston J. Maxwell. "On the Evils of Chinese Foot-Binding," The China Medical Journal 30, no.6 (Nov.1916)p396插图。
    1这个概念与“新兴”(emergent)相对应,参见Raymond Williams, The Politics of Modernism, Ed. Tony Pinkney, London:Verso Press,1989.
    2“天足”,即“天然的足”(natural feet),或者“上天赋予的足”(heavenly feet),这个概念不是中文本有的,而是由掀起戒缠足运动的传教士提出并翻译成中文的。公开使用"heavenly foot"这个英文单词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1875年派驻在厦门的英国传教士麦高望(John MacGown)所主持的一次教友聚会,这个聚会上他们成立了厦门戒缠足会(The Heavenly Foot Society),旨在遵循上帝造人的神圣设计,恢复女子双足的本来面目。麦高望在立会宗旨中杂糅了基督教和中国传统观念,指出虽然中国人对于人格化的上帝概念并不熟悉,但他们所称的“天”,也是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某些面向上,“类似于上帝”。“根据古圣先贤的教诲,人乃授命于天。……既然如此,女人也是同一股力量的产物,因此,小女孩天生的双足,其优美的构造,同样也是上天的杰作”。参见MacGown, How England Saved China, pp34,64. London;T. Fisher Unwin,1913.
    3 Dorothy Ko. Cinderella's Sisters: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pp6-9.
    1[英]乔治·斯汤顿(George Staunton)《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96—198页。
    2当时,神户领事蔡勋前往大阪力争,留日学界和华商也致函国内,要求拒绝赴会。后日本政府改为在“台湾馆”(台湾时为日本殖民地)安排此展,湖南留学生同乡会继续抗议。见《日人侮我太甚(敬告东京留学生)》、《博览会人类学馆事件》,《新民丛报》25、27号,1903年2月、3月;《湖南同乡会调查大阪博览会馆台湾女子事件》,《游学译编》第6册,1903年4月。
    1黄遵宪《臬宪告示》,收入李又宁、张玉法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下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812页。
    2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戊戌奏稿》,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张玉法、李又宁编,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上册,第509页。
    3关于一个跨国世界和全球比较视野在现代中国国族主义塑造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参见Rebecca E. Karl, Staging the World:Chinese Nationalism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2.
    1[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二《杂记上·裹足》,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31页。
    1同上
    2抱朴子《厦门戒缠足会》,《万国公报》第十一卷(1878—1879),收入《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下册,第839—840页。这位牧师毫不留情地指责强迫女儿缠足的母亲,而对女儿们更不客气,将她们说成是“冶容诲淫”的“妖姬”,罪在“惹人眺视”,但他全然没有提到男人的责任和共犯角色。有趣的是,梁启超则指出“缠足”这项人为的女性身体/文化设计出自于好淫的“贱丈夫”。
    3张之洞《张尚书不缠足会叙》,《知新报》第32册,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一,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张玉法、李又宁编,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下册,第847页。
    1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戊戌奏稿》,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张玉法、李又宁编,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上册,第509页。
    2徐珂原名昌,字仲可,别署中可、仲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光绪举人,为《辞源》编辑之一。著述甚多,最著名的是他编纂的大型史书《清稗类钞》,《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仿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全书分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馀条,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徐氏编著另有《国难稗钞》、《晚清祸乱稗史》、《小自立斋文》、《康居笔记》、《可言》、《岁时景物日咏大全》、《佛说阿弥陀经会要》、《历代白话诗选》、《古今词选集评》、《清词选集评》、《天苏阁丛刊》初集、二集等十馀种。
    3徐珂《天足考略》,收入徐珂编《天苏阁丛刊》二集第六册,杭州铅印本,1923年,第22页。
    1徐珂《知足语》,收入徐珂编《天苏阁笔记十三种》,第二卷,香港:中山图书公司,1973年,第139页。
    2关于这些不缠足的女性群体,参见高洪兴《缠足史》第131—13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3徐珂《知足语》,收入徐珂编《天苏阁笔记十三种》,第二卷,香港:中山图书公司,1973年,第140页。
    1汤颐琐《徐仲可天苏阁<娱晚图>序》,徐珂《纯飞馆词》附录,收入《天苏阁丛刊》二集第六册,第34页。
    2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收入《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上册,页549—566。针对梁启超称“女子为奴隶”的观点,请参阅Rebecca E. Karl, "'Slavery', Citizenship,and Gender in Late Qing China's Global Context", 收入 Karl and Zarrow, ed., Rethinking the 1898 Reform Period: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Qing Chin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2,pp212-244.
    1宋代学者车若水说:“妇人缠脚,不知起于何时……或言自唐杨太真起,亦不见出处。”见[宋]车若水《脚气集》,第20页,收入《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杂家类三。另据《南史》记载:“齐东昏侯为潘贵妃凿金为莲花贴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对女性刻意修饰的足部进行审美化欣赏的起源。
    2[宋]周密《浩然斋雅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3参见邹劲风《南唐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9-205页。
    1参见Charlotte Furth, A Flourish Yin: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pp59-93.
    2 Sigmund Fred, "Fetishism", in Sexuality and the Psychology of Love,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Philip Rieff, New York:Collier Books,1963,pp.214-219.
    3近年来的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就大脑表层的感官系统分布而言,脚部与脚趾的位置,正好在性器官之旁。见Eric R. Kandel, James H. Schwartz, and Thomas M.Jessell,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3rd ed.,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1991, p.372.
    4见Photeine P.Bourboulis, "The Bride-Show Custom and the Fairy-Story of Cinderella", in Cinderella:A Folklore Casebook, ed.by Alan Dundes, 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 Inc.,1982, p.105在《格林童话》1812年的初版本里,当灰姑娘的继姐穿不上那只小巧玲珑的鞋时,她的继母给大女儿一把刀,说道:“切掉脚趾!一旦成为皇后,你就根本不必走路了!”继母也对二女儿说了同样的话,只不过是把脚趾换成脚跟。 她们都照做了,若不是鞋子渗血而被拆穿,其中一人已经成为王妃,根本轮不到灰姑娘。这个故事里的血腥和痛楚意味,丝毫不亚于中国缠足女性真实的身体经验,而在中国,那些天生大脚的女孩子在缠足时往往遭受更多的痛苦和心理压力,也由此诞生出许多假装小脚的策略和实践,比如给鞋子装上高底以及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足服装饰等等。
    1[明]兰陵笑笑生著,戴鸿生校点《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2页。
    2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考察中国古代春宫画时,曾充满诧异地感慨:“宋和宋以后的春宫画把女人画得精赤条条,连阴部都细致入微,但我从未见过或从书上听说过有人画不包裹脚布的小脚。女人身体的这一部分是严格的禁区”。参见[荷兰]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6-287页。
    1[明]胡应麟《丹铅新录》,收入《少室山房笔从》,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48页。
    2[清]李渔《闲情偶记》卷三“声容部”关于鞋袜解释道:“男子饰足之衣,俗名为袜,女子独易其名曰‘褶’其实褶即袜也。”其附录之余怀《妇人鞋袜辩》说:“袜也,膝裤也,乃男女之通称,原无分别。但古有底,今无底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6、99页。这种无底袜又叫“藕覆”,也是缠足的必备衣物。它是用带子将纳成圆筒状的布系在小腿上,其下部刚好罩在莲足上,用来遮盖隆起的脚背。参见高洪兴《缠足史》第101页。
    3《李渔全集》第九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89页。
    1[明]胡应麟《丹铅新录》,收入《少室山房笔从》,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48页。
    2“鞋杯行酒”的习俗起于宋代,而元明清士人颇为沉溺,更是清代妓院常见的节目。参见《万历野获编》卷二三《妓女·妓鞋行酒》,第6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清代更有一些风流文人自称“莲迷”,专门研究、品赏三寸金莲,乃至形成了一套专业的品评标准和大量的“品莲”著作,方绚所著《金莲品藻》为其中佼佼者,他用带有浓厚士人气的审美眼光来衡量女子的小脚,仿照传统诗话的品评原则与体例,提出金莲有“九品三十六格”,每品每格之下都作了诗意的阐释,诸如“弱不胜羞,瘦堪入画”、“踏月有痕,拭香无迹”之类,详见《金莲品藻》,《香艳从书》第八集卷一第2047-205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1《二王保八股小脚》,《民立报》1911年1月7日。
    2《士绅刘颂虞等桌恳示禁幼女缠足批》,《湘报类纂·公牍戊下》,第15页。
    1两者之间又有比较:“兰州女子之足,大者三寸,小者犹不及焉,又能步履如飞,男子有时追之不及,然去其凌波小袜而抚摩之,犹觉刚柔相半;即有柔若无骨者,然偶见则易,频遇为难。至大同名妓,则强半皆若是也。与之同榻者,抚及金莲,令人不忍释手,觉倚翠偎红之乐,未有过于此者”。李渔《闲情偶记》卷三“声容部”《手足》,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80页。《闲情偶寄》收录了大约300则小品文,分属八部: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这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主题,使得这本刊于1671年的著作,为当时都市文化圈内的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权威而要言不烦的精致生活指南,其中前三部共同组合为一个专门的指南,指导人们如何挑选和训练家用乐伎,当然也隐含着对艳妓美妾的选择原则——这些对女性身体与艺术技能的甄选训练标准,显然不是用来要求正妻的。其中《手足》、《鞋袜》两篇对缠足的津津乐道和玩赏研究,是清初文章中少有的肯定缠足的态度。
    2姚灵犀编《采菲录》(初编),天津:时代公司,1934年,第274-275页。
    3姚灵犀编《采菲录》(续编),天津:时代公司,1936年,第193-205页
    1余怀《妇人鞋袜辩》,李渔赞赏此文“考缠足之从来,核妇履之原制,精而且准”,于是附于其《闲情偶寄》声容部《鞋袜》一篇之后。
    2语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风俗狂慢,变节易度,则为剽轻奇怪之服,故有服妖。”
    3余怀《板桥杂记·序》,《板桥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汪景祺《读书堂西征随笔》之《步光小传》,第8页,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1汪景祺《读书堂西征随笔》之《遇红石村三女记》,第11页。
    2当小云娃下炕喝茶时,汪景祺就戏弄她,玉娃正色道:“官人错。”小云娃搭腔,说了一句俏皮话:“青天白日,两边面生生地,何错之有?”说后回到炕上坐着。然后换成玉娃起身下炕吹炭燃火,汪又汪抚弄小云娃的莲足,但觉脚肉紧绷,“坚如铁石不可动”,他使出风月手段,软化小云娃:“邂逅逢卿,岂有他念,不过以爱慕之切,聊以相戏,小娘子用神力拒我,何也?”趁着小云娃意志松懈,他又去脱她的莲鞋,这下小云娃生气了:“官人不畏我嗔耶!”玉娃听了则拿刚才的俏皮话回敬她:“青天白日,两边面生生地,何畏之有?”三人相视而笑。
    1阿英把它定义为“论述妇女问题”的“政治小说”, 见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89页。
    2出版时间依据时萌在《晚清小说》中的说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09页。
    1《女学报》第七号,1898年7月。
    2著名的北平女子师范学校里就活跃着一个名为“地球社”的社团,而且还发行了一份名为《地球》的月刊。这所学校培育了许多女作家、女性职业精英和女运动员,其教育硕果或许正与“地球”的召唤作用有关。参见王树槐等编《海内外图书馆收藏有关妇女研究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第57页。
    3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一卷》,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以下《黄绣球》引文均出于此。
    1《神话历史》,见《书写历史》第]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2转引自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02页。
    1 Joan Judge, Reforming the Feminine:Female Literacy and the Legacy of 1898, Rethinking the 1898 Reform Period: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Qing China, Edited by Rebecca E. Karl & Petter Zarrow, Published by th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2002.
    1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时务报》1897年11月15日。
    2所谓“咏絮”,自谢道韫以后已经成为象征女性诗才的一个典故,它来源于谢家的一段逸事:谢道韫的伯父、南朝有名的太傅谢安组织了一次大家庭聚会,谢安以长辈的身份提出在儿女子侄辈中进行一场赋诗比赛,他随手指向屋外刚刚开始飘落的雪花,要求他们就此联句。谢安的大儿子十分自信地写出“撒盐空中差可拟”,其堂妹谢道韫随即写下“未若柳絮因风起”,一下子把他比了下去,并赢得了当日赋诗比赛的魁首。这段故事见(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3盛清时期一部大规模妇女诗歌选集《国朝闺秀正始集》的编者恽珠就在例言中自豪地谈到,居住在帝国辽远边陲(如滇黔川粤、蒙古哈密)的妇女也给这个选本增加了作品,这充分说明“圣朝文教昌明,声教所讫,无远弗届”,换言之,女性诗歌的繁荣,既是盛清时代的标志,更是这一朝代教化的成果。另有《国朝闺秀香咳集》(清许夔臣纂辑)的序言(戴鑑作),亦称“女子之工诗如是之难,而女子之工诗如是之多,不亦为盛世之休风,词坛之佳话哉?”分别见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卷十一,第633页;以及附录二第91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修订重印本)。
    1梁启超希望以竞争、进取、冒险、尚武等西方气质取而代之,参见[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第六章、第九章内容。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倡设女学堂启》,《时务报》1897年11月15日。
    2此一话语构型“在帝国/国族主义生产出来的‘西方-中国’这个权力不平衡的二元项里,制造了一种‘西方’与‘中国’的时差,具有价值的学术、思想与理论,或者存在于古老以前的中国,或者存在于现代眼前的西方,此时此刻的中国则是一片被掏空的废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晚清精英的知识结构,呈现为由周秦诸子、西方学术译作和模模糊糊的“新民”人格理想三种原素构成的、后殖民概念上的“杂种”学问。见刘人鹏《近代中国女权论述——国族、翻译与性别政治》,台北:学生书局,2000年,第49-50页。
    1 《两广学务处批女学堂绅董禀请给地拨款由》,《东方杂志》第一年第二期,第41页。见李又宁、张玉法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上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599页。
    2与此同时,在西方也同样存在一种保守的看法:每个女人天生自然都是要做妻子与母亲的,那么,给予女人学术或者专业教育,就被认为是浪费了可贵的资源,而且可能使她不能扮演好她的传统角色。比如英国学者史密斯(Goldwin Smith,1823-1910)就认为从生理的角度而言,受到较多智力教育的女人会是比较差的母亲。见Goldwin Smith,"Female Suffrage"(1874),in The Subjection of Women:Contemporary Response to John Stuart Mill. Andrew Pyle ed., Bristol, Thoemmes Press,1995, pp265-285.
    1 Judge Joan," Knowledge for the Nation or of the Nation:Meiji Japan and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Female Literacy in the Late Q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Qing", UCLA,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1997.
    2刘宁元《中国女性史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7页。
    3参见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4在此必须指出,“贤妻良母”、“良妻贤母”、“贤母良妻”等词汇在各语言中的演变。虽然现代中文、日文、韩文中的词汇,分别为“贤妻良母”、“良妻贤母”、“贤母良妻”,但最初的用法均为“贤母良妻”。其演变的时期以及过程不明,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日文中的用法变为“良妻贤母“始于1902年高等女学校令的宣布以后,见[日]片野真佐子《良妻贤母主义の源流》,收入日本近代女性史研究会编《女たちの近代》,东京:柏书房,1978年。而中文则经过1930年代的“妇女回家”论争后,以“贤妻良母”的用语为固定用法。
    5此种以国家富强为最终目的的妇女教育观,除了梁启超《论女学》中所表现的,在同时代的日本和韩国的舆论中也常常见到,可以举出以下实例:“如此,女子为生育男子之基本,岂非不从其根本而图谋文明之基础乎?东洋之所以微弱而不振兴,是因为女子之无受教育。女子无识字岂能求其所生男子明澈乎?欲保全东洋之君主,皆应注意于女子教育。”(《女子教育论》,《帝国新闻》1901年4月5日)又如:“凡文化之进退、风俗之隆污、种类之强弱及社会之兴衰,皆有关系于女子。故女子教育不仅为世界之精神,亦为一国之命脉。于今,清韩两国,现世界新文化之风潮非不渐被,尚此,开明进步不胜违迟,无他,女子教育不立之故。”(《女学宜兴论》,《大韩每日新报》1905年12月8日)参见陈姃湲《简介近代亚洲的“贤妻良母”思想》,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0期(2002年12月)。
    1本表依据洪良姬《日帝时期朝鲜“贤母良妻”女性观研究》,汉城:汉阳大学校史学科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
    2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 Joan Judge, Reforming the Feminine:Female Literacy and the Legacy of 1898, Rethinking the 1898 Reform Period: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Qing China.
    2忆琴《论中国女子之前途》,《江苏》第四期、第五期。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上册,第408页。
    3在梁启超看来,智力教育不能没有一个政治与道德的目标,但他同时赋予智力教育以巨大的意义,他敏锐地意识到智力教育正是中国大众所缺乏的东西,也是中国与西方冲突遭遇耻辱的根源。他主张的智力教育以西学为关键,认为西学既是有关科技知识的宝库,也是有关自然界组织原则知识的宝库。在此“读书
    1原文为:“妇学掌于九嫔,教法行于宫壶。内而臣采,外及诸侯”。参见章学诚《文史通义·妇学》,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年,第170页。以下引文不特标明,皆同。
    2原文为“妇学之目,德言容功。郑注‘言为辞令’,自非娴于经礼,习于文章,不足为学……”章氏原注强调“妇学则古实有之,惟行于卿士大夫,而非齐民妇女皆知学耳”。
    3原文为“苻秦初建学校,广置博士经师,五经粗备而《周官》失传。博士上奏,太常韦逞之母宋氏,家传《周官》音义,诏即其家讲堂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绛帷而受业,赐宋氏爵号为宣文君”。
    4原文为:“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善辞命者,未有不深于《诗》,乃至古之妇学,必由《礼》而通《诗》(非《礼》不知容,非《诗》不知言。)六艺或其兼善者耳。后世妇学失传,其秀颖而知文者,不知妇人本自有学,学必以礼为本;舍其本业而妄托于诗,而诗又非古人之所谓习辞命而善妇言也。嗟乎!古之妇学,必由礼以通诗;今之妇学,转因诗而败礼”。
    1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转引自王英志《袁枚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2考究随园女弟子的具体成员,主要依据是袁枚于嘉庆元年(1796)所编纂的《随园女弟子诗选》,此书由袁枚弟子汪毅作序并付梓。据目录选收28位女弟子诗作(今本仅存19人),但仅凭诗作,尚不足以确定这28人就是其全部女弟子。
    3汪榖《随园女弟子诗选序》,见《袁枚全集》,王英志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4Harold Kahn的说法,转引自曼素恩《缀珍录》第四章《写作》第129页。
    1《文史通义·妇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3页。
    2《丁巳札记》,见《章氏遗书》吴兴刘氏嘉兴堂刻本。转引自王英志《袁枚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3页。
    3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增订本)卷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26页。
    1孟母寡居,织布为生,供给儿子读书。少年孟子交友不慎,荒废学业,孟母激愤之下斩断了所织布匹的经线,告诉惊慌失措的儿子说,他荒废学业的行为后果,就如同斩断这布匹一样。年轻的孟子深为母亲振聋发聩的教导所打动,从此发愤学习,后来成为儒家早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见刘向《古列女传》卷一,四部丛刊本。
    2刺绣往往与高雅、纯洁、贞静等品德/道德价值联系在一起。首先,从事刺绣的大都是有教养的贵妇和小姐,她们的家庭必须雇用得起养蚕缫丝的帮工、辟有专门摆放绣花架的明亮宽敞的房间,还要有丫环在盛夏给她们打扇,以免其娇嫩的双手因出汗而弄坏绣品;其次,与纺纱织布相比,刺绣显得更为“纯洁”,因为纺纱织布者不得不下到田野去帮助耕种和收获棉花,这使得她们必须与男人接触,而刺绣的小姐往往置身于深宅大院、华楼高阁,进行一项纯粹的“一个人的劳动”,因此人们常把未出嫁的小姐的闺阁称为“绣房”、“绣楼”。
    3对于上层社会女性而言,一定的女红劳动可以应付孀居和家道中落等可能的逆境;而对于下层劳动妇女而言,统治者替她们塑造的理想,就是“男耕女织”中的女性形象。
    4参见[美]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颜宜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六章“工作”的有关内容,第183—205页。
    5查昌鵍《学绣楼名媛诗选》自序:“刺绣余间,取向所成诵者,私自研求”。见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增订本)卷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26页。
    1完颜恽珠(1771—1833),字珍浦,号星联,晚号蓉湖道人。从夫姓,丈夫完颜廷璐是满洲贵族,曾任山东泰安知府并死于任上。恽珠的三个儿子都任职官场,其中最成功的是麟庆(1791—1846),字见庭,嘉庆进士,授中书,曾任江南河道总督,著有一部图文并茂的旅行自传《鸿雪因缘图记》。
    2《国朝闺秀正始集·例言》,参见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增订本)卷十一,第633页。
    3《国朝闺秀正始集·序言》,同上,第631页。
    1《国朝闺秀正始集·序言》,同上,第631页。
    2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为了更全面地分析一个社会中结构组成的复杂性,在政治资本、经济资本之外,又提出了“文化资本”概念。文化资本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文化能力(culture competence)、文化产品(culture product)文化体制(culture institution)。其中“文化体制”的作用尤为重要,它涵盖了文本的产生机制、流通方式、评价体系以及通过成为经典(或者反经典)而被权力确认的过程。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35—151页。
    1关于此种逻辑,参见王政、刘禾、高彦颐:《从<女界钟>到“男界钟”:男性主体、国族主义与现代性》,《社会性别》第2辑[C],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2“孟母三迁”的著名故事,歌颂了母亲的道德智慧而不是她的博学,说明儒家传统存在以美德而不是才华定义好母亲的习见。但同时,识文断字、精通儒家经典的母亲能帮助儿子科考成功也是一种得到社会肯定的。因此,与孟母这一榜样同时并存,在儒家传统中有一股强大的潜流鼓励妇女接受文化教育,以成为儿子的蒙师。参见高彦颐(Dorothy Ko)《才和德的追求: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中国的教育和女性文化》(Pursuing Talent and Virtue:Education and Women's Culture in Seventeenth-and Eighteenth-Century China),《晚期中华帝国》(Late Imperial China),1992年6月号。
    1林纾(1852—1924),近代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与魏源齐名。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号冷红生,晚岁又号卓翁,福建闽侯人。初为光绪举人,后入京为京师大学堂教师。专治古文,以桐城传人自居。在政治上持改良主义立场,晚年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著有散文、笔记、小说、诗歌多种,主要成就在翻译,据连燕堂统计,林纾翻译的小说共计183种,包括英、美、法、俄、希腊、挪威、西班牙、日本等国的作品(见1982年第六期《读书》杂志《林译小说有多少种》一文)。其译文生动传神,影响深远。其译作由商务印书馆汇编成《林译小说丛书》。
    2林纾《<迦茵小传>序》,见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12页。
    3寅半生《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迦因小传>三题》,见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卷三,北京:中华书局,]960年,第285页。
    4金一,又名金松岑,号鹤舫,笔名麒麟、爱自由者、天放楼主人。江苏常熟人。他1903年加入爱国学社,与邹容、章太炎、蔡元培一起为推翻满清王朝奔走呼号,以文学鼓吹革命。1903至1904年间著有鼓 吹女界革命的《女界钟》,编有鼓吹民族革命思想的《新中国唱歌》,译有《文界之大魔王摆伦》、《三十三年落花梦》等,著有《天放楼文集》、《天放楼诗集》等。他还是小说《孽海花》的创意者及首五回初稿的原作者。
    1松岑(金一)《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原载《新小说》第2卷第5期(1905年),见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3页。
    1Elman Benjamin A., "Changes in Confucian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from the Ming to the Ch'ing Dynasty."(1994), Elman Benjamin A., and Alexander Woodside eds.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1600—1900,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111-149.
    2陈彦安《劝女子留学说》,《江苏》第三期,1903年,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上册,第672页。
    3《共爱会同人劝留学启》,《江苏》第六期,1903年,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上册,第674页。
    4《牖报》第二号,1907年。见《史料》上册,第681页。
    5《日本留学女学生共爱会章程》,《浙江潮》第三期;《记留学女生拟创赤十字社之缘起》,《浙江潮》第五期,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下册,第911、919页。
    1[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第五章,第76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康爱德(1873—1931),江西九江人,自幼父母双亡,被一美国女传教士吴格矩(Gertrude Howe)收养,1882年被养母带至美国接受教育,189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密西根大学学习医科。康爱德学习刻苦,成绩优异,1896年她以出色成绩毕业。在毕业仪式上,她着中国服装登台领取毕业证书,校长当众称誉她,这一场面轰动一时。之后康爱德回国,先后在九江、南昌从医,妙手回春,广受赞誉。
    3一则褒扬康爱德医术的新闻饶有兴致地谈到,众多慕名而来的患者里,混杂着一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男性,以至于康爱德不得不拒绝了所有的男性求诊者。(“近因求诊多轻薄子弟,女士厌之,特改章非女病不诊”,见《康女士之神技》,《警钟日报》,1904年10月22日)
    1梁启超《记江西康女士》,见《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卷,第119页,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2关于康爱德的讨论,参见Hu Yin, Naming the First"New Woman",,Rethinking the 1898 Reform Perio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Oing China, Rebecca E.Karl & Peter Zarrow(ed.)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p.180-211.
    1高劳《吾人将以何法治疗社会之疾病乎?》,载《东方杂志》第9卷第8号。
    2伧父《中华民国之前途》,载《东方杂志》第8卷第10号。
    3参见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第254页。
    4我们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见到不少女医生的形象,她们的形象、气质与格调,她们的时代特征与政治内涵,都起源于这种象征性。例如丁玲小说《在医院中》(1941)里的陆萍,谌容小说《人到中年》(1980)里的陆文婷——其内在联系并不在于两位女医生都姓陆的巧合,而在于“女医生”这一形象及其文学化的特定表达方式,构成了特定的政治情境下文学与科学/现代化、女性与民族国家建设的微妙提喻关系。相关分析参见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第八章:病的隐喻和文学生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此书作者狄平子(1873—1942),祖籍江苏溧阳,原名葆贤,字楚青,别号平情居士、平情客、高平子,以擅长书画及古画鉴定、收藏而知名,同时也是一位革命者和出版家。他戊戌变法时期与唐才常、谭嗣同等人交好,1900年参与唐才常发起的正气会,后易名自立会,对外则称东文译社,组织自立军,策划在长江沿岸各省起事,事败后遁走日本。1904年回上海,创办《时报》,并开设有正书局。其间狄氏皈依佛教,并借助有正书局的传播发行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份佛教月刊《佛学丛报》。
    2徐天啸(1886—1941),名啸亚,字天啸,别署秋槐室主、天涯沦落人等,常熟人。早年即以才名与其弟徐枕亚并称“海虞二徐”。1912年初偕徐枕亚赴上海,同任《民权报》编辑,徐天啸负责社说及评论,立论相当激烈,以致次年该报被袁世凯政府强行停刊。1914年起任上海《黄花旬报》主编,同时助徐枕亚编辑《小说丛报》。又兄弟同人南社。徐天啸以政论见长,除散见于《民权报》、《大同日报》等报刊者外,尚著有《神州女子新史》、《太平建国史》。亦能诗文,有《天啸残墨》及《珠江画舫话沧桑》二书。其小说则有《湖上百日记》、《鸳鸯梦》、《自由梦》等。
    3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复印,第351—352页。
    1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卷》,上海:中华书局,1960年,第570页。
    1[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18页。
    2这首词原题《贺新郎·壬寅》,是梁启超自己在光绪壬寅年(1902年)所作,亦被收入其文集。全词如下:昨夜东风里,忍回首、月明故国,凄凉到此。鹑首赐秦如昨梦,莫是钧天沉醉?也不管、人间憔悴。落日长烟关塞黑,望阴山铁骑纵横地。汉帜拔,鼓声死。物华依旧山河异,是谁家、庄严卧榻,尽伊酣睡?不信千年神明胄,一个更无男子。问春水、干卿何事?我自伤心人不见,访明夷别有英雄泪。鸡声乱,剑光起。词作者化用了南唐后主李煜著名的《虞美人》词来表达“亡国”之哀思,“鹑首赐秦”、“卧榻酣睡”的典故用来讽刺清廷割地求和,导致国土沦丧、民族危亡。“落日长烟”一句令人联想起汉代猛将霍去病大败匈奴、封狼居胥的雄威,“不信千年神明胄,一个更无男子”化用花蕊夫人的“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也是对于清廷恨其不争的意思。最后,“访明夷”一语道出了作者政治倾向的思想资源,即明末清初著名的反清思想家黄宗羲(1610-1695)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其思想已经有近代代议制度的萌芽,但依然采用托古改制的方式表达。此书对清末维新运动影响很大,梁启超本人曾积极抄印散布此书,借以宣传维新思想。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夏晓虹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
    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罗荣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7页。
    2相关概念参见Shlomith Rimmon-Kenan, Narrative Fiction:Contemporary Poetics, Methuen:London and New York,1983,pp10-38
    1[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193页。
    2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5页。
    3参见李英桃《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3页。
    4当时流行的类似词汇还有女雄、女豪杰、女丈夫、巾帼英豪、女中大志士等,对这些新造词汇的梳理参见夏晓虹《晚清文人妇女观》,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118页。关于“英雌”这个词语的源流、 话语构型与意义演变,参见李奇志《清末民初思想与文学中的“英雌”话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1《女子为国民母》,转引自张玉法、李又宁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上册,第607页。
    2亚特《论铸造国民母》,《女子世界》1904年第7期。
    3伊瓦-戴维斯《妇女、族裔身份和赋权:走向横向政治》,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和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4关于这两种角色,参见班德利《南斯拉夫分裂后的国家战争中的强暴、女性主义和民族主义》,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和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
    5《女杰花木兰歌》,《女子世界》1905年第2期。
    6金一《女学生入学歌》,《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
    7佛哉《女国民歌》,《女子世界》1907年第6期。
    1柳亚子《题留溪钦明女校写真,为天梅作》,《磨剑室诗词集》(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2页。
    2金一《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页。
    3蒋智由《爱国女学校开学演讲》,《女报》(《女学报》)1902年第9期。
    4[英]伯克著《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1西方思想家关于“公民”身份的概念界定,参见[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4、197、197、197页,[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二卷,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5—74页。《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
    2陈撷芬《女界之可危》,《中国日报》1904年3月11、12日。
    3马君武《弥勒约翰之学说》,《马君武集》,莫世祥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2—145页。
    4据日本学者须藤瑞代考证,在近代启蒙语境下,“民权”概念是指国民之公权即参与国事的权力,偏重于公民的政治权利,而“人权”概念是指人生来就拥有的权利,包含男女平等、言论自由等含义(须藤瑞代《近代中国的女权概念》,《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而在时人的论述中,这两个概念的边界较为模糊,尤其在论述女权问题时,论者时常把两者兼而论之,统统纳入女权的辨析之中。
    1金天翮《女界钟》第六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大同书局1903年刊行本重新标点简体字版,2003年,第46页。下引《女界钟》均出自此版本。
    2《女界钟》,第六节,第46页。
    3《女界钟》,第一节,第4页。
    4《女界钟》,第七节,第56、65页。
    5参见宋少鹏《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6吕碧城《兴女学议》,载《大公报》,1906年2月18、26日。
    1吕碧城《论某督札幼稚园公文》,载《女子世界》第9期,1904年9月10日。
    2陈撷芬《独立篇》, 《女学报》第二年第一期,1902年,引自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第245页。
    3龚圆常《男女平权说》,《江苏》第四期。
    4例如《女国民歌》云:“胡尘必扫荡,大唱男降女不降”。佛哉《女国民歌》,《女子世界》1907年第6期。
    5当时民间有所谓“十不从”之说,指的是女子、小孩、乞丐、僧人、死人等“边缘人群”可以在衣冠服制上不遵从清朝对汉人“髡发易服”的要求。而女人的“服制”实际指的是“脚制”。尽管自顺治二年(1645年)起,清廷就不断发布禁缠足令,然而由于缠足风习过于固久,禁令一直不能顺利推行,清廷索性于康熙七年(1668年)弛禁。所以直到晚清,汉族妇女的缠足风习依旧如故。由此,妇女缠足这一相沿未改的习俗,被视为汉人区别于满人的民族特征而加以强调,甚至有了“气节”的意味,所谓“男降女不降”的说法即产生于此。参见夏晓虹《历史记忆的重构——晚清“男降女不降”释义》,《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参见王晓明《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
    2当时一位佚名作者评论著名女医生、女性教育和慈善家张竹君时说:“如竹君有这样的学问,方可讲平权,倘没有一点儿学问,和有学问的男子比起来,一高一低,怎么会平呀?”(《张竹君女士历史》,1905年11月16日《顺天时报》)充分说明了“女权”持论者的精英性质。
    1这些小说包括《女举人》(1903)、《六月霜》(1903)、《自由结婚》(1903)、《女狱花》(1904)、《女娲石》(1904)、《黄绣球》(1905)、《女子权》(1907)、《女英雄独立传》(1907)、《中国之女铜像》(1909)等。
    2夏曾佑《小说原理》,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年—1916年)》(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1页。
    3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年—1916年)》(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2页。
    4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间的关系》,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年—1916年)》(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3页。
    5用一位小说作者的话来说:“故社会改革,以男子难,而以妇女易。妇女一变,而全国皆变矣”。见海天独啸子著《女娲石》之卧虎浪士序,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年—1916年)》(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89年,第130页。
    1罗景仁《<女狱花>跋》,王继权等编《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女子权><侠义佳人><女狱花>》,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760页。
    2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说唱文学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乌托邦小说”在晚清庚子事变之后一度蔚为大观,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挫折的曲折反映,也是中国近代化知识、情感、意志的承载。参见耿传明《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综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思琦斋《女子权》,《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女子权)(侠义佳人)<女狱花)》,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7页。
    3下文引文见于《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第三卷)·(女娲石)》,董文成等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
    1对于梁启超《新民说》制欲面向的详细分析,参见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57—61页。
    1鞠普《女德篇》,《新世纪》第四十八号,1908年5月。
    2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74-75页。
    1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10—116页。
    1不仅“国”需要学问来救,而且个人如何在晚清风云突变的政治格局中游刃有余、全身避祸所需要的智慧机变,似乎也完全系之于“学”。林纾在他描写庚子之变的小说《京华碧血录》中,塑造了多位因为纵容义和团杀教士而最终获罪身死的官员形象,他们的共同点是造成其政治与人生悲剧的原因——林氏归结为“寡读书,见理昧”,林纾在一种扼腕痛惜的情绪中假设并感叹道:“(果能)折节向学,或出洋留学,亦足有为。乃不学无术,自戕其身,甚哉!人之不可以不学也。”《京华碧血录》创作于1900至1902年之间,与庚子事变同步,可称时政小说。共二十五章,1913年北京平报社印行,署名冷红生著。本文所依据的版本为《中国近代珍惜本小说(第十三卷)·京华碧血录》,董文成第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
    2曾朴(1872—1935),初字太朴,后改字孟朴,笔名东亚病夫,病夫国之病夫等。江苏常熟人。19岁即考中秀才,次年中举,可谓少年得志,名震乡里。转年即赴京应试,却名落孙山。随即捐官内阁中书,留京供职。甲午海战后,曾朴立志进入外交界,以实现“为国宣劳”的人生理想,为此而入同文馆学习法文。1903年赴上海经营实业,次年转入出版业,创办“小说林社”,出版中外小说。1907年创办《小说林》月刊。同时热衷政治活动,他曾参加张謇、孟昭常等人为中心的预备立宪公会,积极倡导君主立宪制。1927年重操旧业,创办“真善美”书店,并出版发行《真善美》杂志至1931年歇业。《孽海花》第一、二回发表于1904年留日青年在东京创办的《江苏》杂志第8期,而作者并不是曾朴而是金松岑。金氏以“爱自由者”为笔名刊发两回之后,又写成四回,遂以六回书稿寄送好友曾朴商酌。曾朴以为题材尚好,只是格局过于狭隘,建议作大的修改,使之“尽量容纳三十年来的历史”。金氏以为写小说非己所长,则顺水推舟,任由曾朴去修改、续写。曾朴遂埋首案头三月余,得二十回(含对金氏六回彻底改写)。1905年由日本翔鸾社分两集出版发行。至1930年,续写至三十五回,其中前二十回于1928年由真善美书店再版,依然分作两集。后十五回则由《真善美》杂志陆续刊发。1931年将此十五回的前十回结集,由真善美书店出版,是为第三集。继而,又将三集合为一册出版。简而言之,合刊后的版本为三十回,后五回并未放入其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出版的宝文堂本、1956年出版的上海文化出版社本,以及1959年上海中华书局本,都是三十回本。直到1962年,中华书局才将后五回作为附录增入出版,是为增订本。本文所依据的版本是《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孽海花(增订本)》,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下文标注页码的引文均出自此本。
    3见《胡适文存·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第1125—1138页。 年,第4页。
    1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强调:“必非如醉心西风者流,蔑弃吾数千年之道德学问风俗,以求伍于他人;亦非如墨守故纸者流,谓仅抱此数千年之道德学问风俗,遂足以立于大地也。”见《新民丛报》第一号,1902年。
    2胡适致《新青年》编者陈独秀信,刊于《新青年》三卷四期,1917年。
    3《孽海花资料》,魏绍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0页。
    1蒋俊、李兴芝《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5页。
    1例如张继《无政府主义及无政府党之精神》(1904年)一文,就认为无政府主义与“恐怖党”有关,主张“杀害之事”。见《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葛懋春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上册第25页。
    2[美]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3 Price,Don. Russia and the Root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1896-1911.Cambrigd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p199.
    1褚民谊:《普及革命》,载《新世纪》第18期,1907年10月19日。
    2任克《俄国虚无党女杰沙勃罗克传》,《浙江潮》第七期,收入《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上册第331—334页。
    3“不忍”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如下: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李又宁《(中国新女界>的创刊与内涵》,收入《中国妇女史论文集》,李又宁、张玉法编,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41页。
    1清末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接受者们往往把无政府主义与同时复兴的佛学思想联系起来,这种联系甚至一直保持到中华民国早期。参见[美]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4-66页。
    2[美]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3《精卫石·序》,《秋瑾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7页。
    1这些照片在网络上的“秋瑾纪念馆”可以看到。网址http://www.lifeall.com/mem/140/main.ahtml
    2例如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女弹词”《再生缘》和《笔生花》,参见胡晓真《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第一章、第二章内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自题小照(男装)》,作于1906年自日本回国后。
    1德里克(Arif Dirlik)认为,无政府主义归根结底是一种个人哲学,它不是强调以自我为目的的个人主义,而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所以尽管20世纪初对自我的迷恋已经成为中国思想的一个特征,但体现在相信无私的行动能拯救社会的年轻激进派的行动中。见[美]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0页。
    2秋瑾弟弟秋宗章《六六私乘》中云:“姊既归(指1906年回国),乃弃和装不御,制月白色竹衫一袭,梳辨着革履,盖俨然须眉焉。此种装束,直至就义,犹未更易。改装伊始,曾往邑中蒋子良照相馆,摄一小影,英气流露,神情毕肖。”见《漫云女子不英雄——秋瑾诗词注评》,郭蓁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3秋瑾《敬告女同胞》,《中国女报》第一期,1907年12月1日。载《史料》上册,第434页。
    1马叙伦《二十世纪新主义》,1903年,见《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册,第15页。
    2这一观点的详细论述参见陈平原《晚清志士的游侠心态》,《学人》第三期,1992年,第29-70页。
    1首先注意到《孽海花》与《红楼梦》这一对文本互文性特征的是胡缨,特此注明。
    1梁启超著《新中国未来记》,原载《新小说》第一、二、三、七号,1902至1903年出版,标“政治小说”,署名“饮冰室主人著,平等阁主人批”。引文所依据的版本是《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新中国未来记》,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摘引自第32—44页。
    2《杜威演讲录》,《新青年》第7卷第4号。
    3杜亚泉《论人民重视官吏之害》,《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
    4关于“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对卢梭以及法国启蒙思想的接受,参阅高力克《<新青年>与两种自由主义传统》,《二十一世纪》,1997年8月号。
    1这是郑振铎作为读者对梁启超的《罗兰夫人传》、《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等新体传记的评价,但限于体例,他还是把这些文章作为历史著作,而与代表新文体的政论文章区分开来。参见郑振铎《梁任公先生》,《小说月报》第20卷第2号,1929年2月。
    2梁启超《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载1902年10月《新民丛报》第17、18期,署名“中国之新民”,但此文并非梁氏原创,而基本上是德富芦花所编《世界古今名妇鉴》第一章《法国革命之花》的翻译。
    3冯自由(1839-1944)《革命逸史》第2卷,第13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
    1参见Maureen Robertson, "Voicing the Feminine:Constructions of the Gendered Subject in Lyric Poetry by Women of Medieval and Late Imprial China.", Late Impial China 13/1,1992关于这种受苦妇女的色情化铺陈的写作传统及其复杂演变,在当代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白毛女》,参见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载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值得注意的是“白色”的美学与心理内涵,能够提供的联想素材还有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受苦的“白蛇”白素贞,以及通俗戏曲里常见的一身缟素的“小寡妇”(哭坟)等等。
    2阿英《小说闲谈四种》,第3卷第47—10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又见胡晓真《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第一章、第二章内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转引自阿英《小说闲谈四种》,第2卷第8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转引自阿英《小说闲谈四种》,第3卷第7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关于这个潮流的具体现象与阐释,参见夏晓虹《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从中外女杰传到女报传记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1[意]安倍托·艾柯(Umberto Eco)《悠游小说林》,俞冰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40页。
    2鲁迅《灯下漫笔》,此篇最初分两次发表于1925年5月1日、22日《莽原》周刊第二期和第五期。见《鲁迅杂文全编》上编,王得后编、李庆西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诗人,也是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开创了“楚辞”诗体,并在其诗歌中开创了“香草美人”传统,即在诗歌中以美人的意象比喻君王,表达向往;或者以美人自喻,表达见弃之忧思;(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同时以香草的意象比喻品格高洁的文臣,或者政治斗争中被黑暗势力排挤的正义一方。在诗歌中屈原往往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故其格调哀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君臣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作。自屈原以后,文人自怜自恋而又无限寄托的“香草美人”情结在中国文学里绵延不绝,例子不胜枚举。
    2王韬(1828—1897)初名利宾,字兰瀛;后改名瀚,字懒今。江苏长洲人。十八岁以第一名考中秀才,以后屡试不第,遂绝意科举。二十二岁到上海,入英国教会所办墨海书馆工作了十三年,广泛接触到西方社会、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1862年因上书太平军遭清廷通缉,逃亡香港,更名韬,字仲韬,一字紫诠、兰卿,自号天南遁叟、淞北逸民、弢园老民。在港期间,他主要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中国的四书五经翻译成英文。1867至1869年受理雅各邀请游历西欧,遂眼界大开,思想激变。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中国首家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自任主笔,发表大量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的文章,其思想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立宪运动都产生重大影响。他的政论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集大成于梁启超。其思想言论深受日本维新派知识分子尊崇,曾于1879年受邀访日。1884年,王韬回到上海,主持格致书院,于城西筑弢园,以著述自娱,1897年病逝。王韬学识渊博,除写作政论外,还研究经史、写作诗、文、词,创作笔记小说,并大力介绍西方学术,著述极丰。重要的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普法战纪》、《法国志略》、《漫游随录》、《蘅花馆诗录》、《瀛壖杂志》、《海陬冶游录》和文言短篇小说集《遁窟谰言》、《淞隐漫录》和《淞滨琐话》等。
    3[清]王韬《漫游随录·自序》,顾钧校注,李雪涛主编《西洋映像手记》丛书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这部煌煌十二卷、一百二十余篇的小说集最初以单篇形式发表于《申报》发行的《画报》中。这个画报每月出版三期,《淞隐漫录》从1884年下半年开始在《画报》刊载,每期一篇,配图一幅,直到1887年底才刊登完毕,不久由点石斋结集成书,由当时著名画家吴友如、田英配图,石印单行本行世。
    1[清]王韬《淞隐漫录》,《卷一·仙人岛》,王思宇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5页。下二引文同。
    1[清]王韬《淞隐漫录·自序》,王思宇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下二引文同。
    1两诗句见柳亚子《磨剑室诗词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6、61页。
    2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95页。
    3柳亚子《哀女界》,《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
    4见柳亚子《磨剑室诗词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5么凤《咏史八首·之七》,《中国新女界杂志》,1907年,第3期。
    6有关秋瑾之死在当时社会引发的舆论与后续事件,详见夏晓虹《晚清人眼中的秋瑾之死》,《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 《药》作于1919年4月,后被收入小说集《呐喊》中。这篇小说通常被解读为鲁迅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省: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牺牲了,后者不仅浑然不觉,而且觉得这牺牲是可以“享用”的。主人公夏瑜则隐喻秋瑾——“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而且都从玉旁;夏瑜被杀的地方有四个暗淡金字“古某亭口”,暗指秋瑾就义之处“古轩亭口”。不过经此转换,革命者的性别以及性别赋予历史的更多意味被忽视了。
    2秋瑾《谢道韫》,见郭长海、郭君兮辑注《秋瑾全集笺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3陶在东《苗山今昔谈·秋瑾遗闻》,《大风》,1938年7月,第15期。
    1秋瑾《致秋誉章·其四》,见郭长海、郭君兮辑注《秋瑾全集笺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2徐自华《祭秋女士文》,转引自刘纳《颠踬窄路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175页。
    3同注释2。
    4秋瑾《芝龛记·之三》,见郭长海、郭君兮辑注《秋瑾全集笺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5转引自李奇志《清末民初思想与文学中的“英雌”话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1孙中山《建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10页。
    2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3、132页。
    3在此我不打算讨论这些鸳鸯蝴蝶小说及其女性形象塑造,一方面是因为前贤已经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如Perry Link,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林培瑞《鸳鸯蝴蝶派:20世纪早期中国城市通俗小说》),以及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一女性支系不属于我们之前确立的主题,它是一种声嘶力竭之后的喘息,一种无所寄托的沉溺。
    4包括[明]冒辟疆《影梅庵忆语》、[清]沈复《浮生六记》、[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清]蒋坦《秋灯琐忆》等,这些几百年前江南民间文人写下的旧籍小文,所记内容均为个人的家庭夫妇生活。在旧时,这类文字既属闺阃生活琐事,复多不合正统礼教,故皆属文坛末流,为士林所不屑。然而,在西学涌入、新说叠出的二三十年代,它们却成了与西书新著并列流行的文字,此一现象颇值得玩味。
    5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人,无详细生平记载,据他流传于世的自传散文《浮生六记》记载,他出身于幕僚家庭,从未参加科举,热爱书画、园艺,曾习幕、经商、卖画为生。《浮生六记》以相敬如宾、情意绵绵的夫妻生活为主线,记述了作者夫妇布衣蔬食而又充满文化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此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所塑造的芸娘形象丰满生动,所抒发的伉俪深情真切动人。《浮生六记》实际仅存前四记,于1877年被王韬的妻兄杨引传于苏州旧书摊上发现,后两记应为后人伪撰,但2008年考古收藏界爆出发现第五记佚文的消息,详见网页http://baike.baidu.com/view/116847.htm?fr=ala0_1
    1俞平伯《重印<浮生六记>序》,[清]沈复《浮生六记》,俞平伯校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据北京朴社1925年第三版),第11页。下文所引俞平伯文出处皆同。
    1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序》,《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14页。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文集》第七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272页。
    3同上注。
    4林语堂《论读书》,《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78页。
    5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序》,《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14页。
    6同上注。
    7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序》,《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13页。
    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文集》第七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149页。
    2[英]霭理士(Henry Havelock Ellis 1859-1939)原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Psychology of Sex),原书由英国伦敦威廉·海纳曼出版公司于1933年出版,潘光旦于1939年开译,1941年译完,1946年在重庆出版。本文对此书的引文据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1[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437页。
    2[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第437页。
    3潘光旦弟子、也是著名社会学家的费孝通在《重刊潘光旦译注霭理士<性心理学>书后》中写到:“潘先生广博洋溢的学术思想始终没有越出他自己选定的那条‘强种优生’的主流”。见[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756页。
    4潘光旦《优生概论》,《潘光旦文集》第一卷,潘光旦著、潘乃穆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81-282页。
    5同上注。
    1《辜鸿铭文集》,冯天瑜标点,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36页“女子改良学堂”。
    1《“破坏与建设时代”的女学生》,载于1919年9月4日北京《晨报》,署名“生谢婉莹投稿”。引文见《冰心选集》第六卷,李保初、李嘉言选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29—235页。
    1这个启蒙逻辑的悖论则在于,“众生”们可能因为过于隔膜而并不领情。鲁迅把这些难以理喻的众生斥为“庸众”。在另一位现代作家沈从文(1902—1988)的笔下,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关系重点不在于对立,而在于隔膜。有趣的是他采取了女性的视角。作于1929年的小说《萧萧》中,“女学生”是一个始终不出场的“现代化魅影”。她们不停地从宁谧自足的湘西世界的边上“过身”,农人对她们有种种荒诞不经的传闻,既好奇又轻蔑。而作为女主人公的湘西少女萧萧,对“女学生”一词始终陌生和懵懂,她只在一闪而过的逃跑念头想到必须“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沈从文1929年原作结尾是这样的:“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小毛毛,却在屋前榆蜡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不过,在1957年较改字句的时候,沈从文加了这样的一句关于女学生的话:“小毛毛哭了,唱歌一般地哄着他:‘哪,毛毛,看,花轿来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体面!不许闹,不讲道理不成的!不讲理我要生气的!看看,女学生也来了!明天长大了,我们也讨个女学生媳妇!’”见凌宇《沈从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2《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大会宣言》,见《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18页。
    1庐隐《海滨故人》,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4卷第10号(1923年10月),引文见《庐隐选集》,肖凤、孙可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79页。
    1同前页注释2,第78页。
    2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44页。
    3《秋风秋雨愁煞人》,连载于1919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北京《晨报》,后收入小说集《去国》(1933年北新书局出版)。发表时题前注“实事小说”,署名“冰心女士”。引文见《冰心文集》第一卷,卓如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97—102页。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44页。
    2见《庐隐选集》,肖凤、孙可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81页。
    1曾琦《妇女问题与现代社会》,《妇女杂志》第8卷第1号,1922年1月。
    2鲁迅认为易卜生的本意并非要做妇女解放的导师,写《玩偶之家》“不过是做诗”。演讲原文为:“……伊孛生是在做诗,不是为社会提出问题来而且代为解答。就如黄莺一样,因为他自己要歌唱,所以他歌唱,不是要唱给人们听得有趣,有益。伊孛生是很不通世故的,相传在许多妇女们一同招待他的筵宴上,代表者起来致谢他作了《傀儡家庭》,将女性的自觉,解放这些事,给人心以新的启示的时候,他却答道,‘我写那篇却并不是这意思,我不过是做诗。’”鲁迅在这里有意要破解文学/诗的迷思,希望女学生们不要把文学当做真实的社会和人生来理解。
    3演讲原文为:“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
    4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收入《余英时文集》第二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沈志佳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36页。
    5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第4卷第6号,1918年6月。
    1Vera Schwarcz, "Ibsen's Nora:The Promise and the Trap",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Vol.7, No.1, 1975, pp3-5.
    1以往的历史/文学书写,绝大多数忽略了女性的存在、声音与诉求,但晚近以彰显女性声音、正视女性诉求的研究视点,在拆解男性精英建构女性这一“他者”以再现自身的叙述策略的同时,却也容易忽视男性自身的欲望、焦虑与价值诉求。
    3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97页。
    4许寿裳在谈论鲁迅创作的《弟兄》时认为小说取材于鲁迅和周作人兄弟的真实经历,并且不无伤感地说:“在1923年8月迁居砖塔胡同之前,他们两人真是‘兄弟怡怡’。”“兄弟怡怡”是孔子教子路之语,见《论语·子路》,向来用作兄弟和洽关系的最高形容。小说中的兄弟二人,正是被称为“兄弟怡怡”的,然而这一谀辞却是在不易察觉的讽刺的意义上使用的。误以为弟弟患了猩红热的沛君,在同事、车夫、大夫等人面前,表现得十分焦虑关切,甚至有些夸张而神经质地联想到棺木、后事、养活侄儿;当弟弟被确诊为“疹子”而无生命之虞后,沛君却继续在梦境中按规矩收殓弟弟的尸首而得到宗族众人的“交口称赞”。这些臆想不顾弟弟可以存活的现实而执意继续,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有的研究者指出小说“在兄弟友善的表层意识背后,隐含着一种强烈的悼亡心理和复仇心理”(李明《关于(弟兄)隐喻的解读》,见《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而这悼亡和复仇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而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念,鲁迅通过小说所表达出来的,是“想摆脱伦理的粘连,实现‘个人主义’”的冲动(唐复华《鲁迅的“寻根”——读<弟兄>和(离婚>》,见《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7月号)。
    1 Margaret L. King, "Book-Lined Cells:Women and Humanism in the Early Italian Renaissance", in Patrica H. LaBalme, ed., Beyond Their Sex:Learned Women of the European Past.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0.
    1[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2、83页。
    1[日]竹内好《鲁迅》,见《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8页。
    2《(野草)主体建构的逻辑及其方法》,见[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赵京华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3《“死火”重温——(反抗绝望)新版导论(代)》,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3、24页。
    4因此鲁迅在专门为女学生所作的《娜拉走后怎样》中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但是,万不可做将来的梦。阿尔志跋绥夫曾经借了他所做的小说,质问过梦想将来的黄金世界的理想家,因为要造那世界,先唤起许多人们来受苦。他说,‘你们将黄金世界预约给他们的子孙了,可是有什么给他们自己呢?’有是有的,就是将来的希望。但代价也太大了,为了这希望,要使人练敏了感觉来更深切地感到自己的苦痛,叫起灵魂来目睹他自己的腐烂的尸骸。惟有说诳和做梦,这些时候便见得伟大。”
    5鲁迅《答有恒先生》,原刊1927年10月1日《北新》周刊第49、50期合刊,后收入《而已集》。引文见《鲁迅杂文全编》(上册),王得后编、李庆西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5页。
    1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原载1930年9月《小说月报》第21卷第9号,后收入《一个人的诞生》,上海:上海新月书局,1931年。引文见《丁玲文集》第一卷,湖南人民出版社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8页。
    1《冰心文集》第三卷,卓如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47页。
    1《回忆“五四”》,作于1979年3月2日,载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论丛》第8辑,引文见《冰心文集》第五卷,卓如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18页。
    2鲁迅作于1922年的《<呐喊>自序》谈到留学日本仙台学医和“幻灯片事件”:“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冰心文集》第二卷,卓如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32页。
    2严敦易《对于<寂寞>的观察》,《小说月报》第13卷11号。
    3赤子《读冰心女士作品底感想》,《小说月报》第13卷11号。
    4[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51页。
    1戚真赫《论冰心的良知意识与人格模式》,《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8年10月号。
    2这些诗歌发表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上,以至于出现了好几个关于其私生活的传说版本。一个版本说,梁启超这个当时已婚的男人主动追求何惠珍,遭到何的拒绝,理由是“文明国律”不认可一夫多妻。另一个相反的版本则说是梁启超拒绝了何惠珍的追求,理由是他婚姻幸福,而且早就公开反对一夫多妻。然而,在夏威夷逗留两年后,梁启超却纳了一个妾,尽管没有正式承认过她。参见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7—121页。
    1[美]曼素恩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颜宜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2《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反思——张旭东访谈》,《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17日。
    [1]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3]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孙歌《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7]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8]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9]夏晓虹《阅读梁启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0]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1][荷兰]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2][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3][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14][英]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6][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1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18][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9][美]卡尔·瑞贝卡(Rebecca E. Karl)《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主义》,高瑾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20][美]舒衡哲(Vera Schwarcz)《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21][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2][美]余英时《余英时文集》,沈志佳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美]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桂林: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罗荣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5][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26]Rethinking the 1898 Reform Period: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Qing China, Edited by Rebecca E. Karl & Petter Zarrow,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7]Raymond Williams, The Politics of Modernism, Ed. Tony Pinkney, London:Verso Press, 1989.
    [28]The Subjection of Women:Contemporary Response to John Stuart Mill. Andrew Pyle ed., Bristol, Thoemmes Press,1995.
    [29]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1600-1900, Elman Benjamin A. and Alexander Woodside ed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30]Price,Don. Russia and the Root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1896-1911.Cambrigd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31]Chun-fang Yu, Kuan-yin: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var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1.
    [32]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3]李英桃《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4]王绯《空前之迹: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1851—193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5]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36]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37]李又宁、张玉法编《中国妇女史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年。
    [38][日]近代女性史研究会编《女たちの近代》,东京:柏书房,1978年。
    [39]刘人鹏《近代中国女权论述:国族、翻译与性别政治》,台北:学生书局,2000年。
    [40][美]曼素恩(Mann Susan)《章学诚的<妇学>:中国第一篇女性文化史》,《晚期中华帝国》(Late Imperial China)13卷第一期,1992年。
    [41][美]曼素恩(Mann Susan)《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颜宜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 Centur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42][美]高彦颐(Dorothy Ko)《才和德的追求: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中国的教育和女性文化》(Pursuing Talent and Virtue:Education and Women's Culture in Seventeenth-and Eighteenth-Century China),《晚期中华帝国》(Late Imperial China),1992年6月号。
    [43][美]高彦颐(Dorothy Ko)《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4][美]高彦颐(Dorothy Ko)《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苗延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Dorothy Ko. Cinderella's Sisters: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45]Beyond Their Sex:Learned Women of the European Past, Patrica H. LaBalme, ed.,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0.
    [46]王英志《袁枚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7]郭蓁《漫云女子不英雄——秋瑾诗词注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8]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4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50]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51]阿英《小说闲谈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53]赵毅衡编著:《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54]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笔记》,台北:麦田出版社,1995年。
    [55]胡晓真《才女彻夜末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6]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彭姗姗、龙瑜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Hu Ying, Tales of Translations:Composing the New Woman in China,1898-1918,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57]刘纳《颠踬窄路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58]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9]李奇志《清末民初思想与文学中的“英雌”话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60]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
    [61][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62][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赵京华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3][意]安倍托·艾柯(Umberto Eco)《悠游小说林》,俞冰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64][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5][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66][美]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67][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68]Shlomith Rimmon-Kenan, Narrative Fiction:Contemporary Poetics, Methuen:London and New York,1983.
    [69]Kang-Ⅰ Sun Chang, The Late Ming Poet Ch'en Tzu-lung:Crisis of Love and Loyalism, New Haven:Yale UP,1991.
    [70]Perry Link,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71][明]兰陵笑笑生著,戴鸿生校点《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72][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73][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74][清]钱泳《履园丛话》,张伟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75][清]袁枚《袁枚全集》,王英志主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76][清]李渔《李渔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77][清]汪景祺《读书堂西征随笔》,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78]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79]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台北:宏业书局有限公司,1987年。
    [80]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据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影印)。
    [8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夏晓虹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82]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83]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84]冯天瑜标点《辜鸿铭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85]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86]柳亚子《磨剑室诗词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87]秋瑾《秋瑾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88]王继权等编《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89]董文成等编《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
    [90]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据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6年版影印)。
    [91]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至1987年。
    [92]胡适《胡适文存》,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
    [9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94]鲁迅《鲁迅杂文全编》,王得后编、李庆西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5][清]王韬《淞隐漫录》,王思宇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96][清]沈复《浮生六记》,俞平伯校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980年。
    [97]林语堂《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
    [98]林语堂《林语堂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99][英]霭理士(Henry Havelock Ellis 1859-1939)著《性心理学》(Psychology of Sex), 潘光旦译注,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100]潘光旦《潘光旦文集》,潘乃穆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1]周作人《知堂回想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2]肖凤、孙可编《庐隐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
    [103]《冰心选集》,李保初、李嘉言选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4]《冰心文集》,卓如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105]《丁玲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106]《万国公报》
    [107]《新民丛报》
    [108]《东方杂志》
    [109]《女子世界》
    [110]《新小说》
    [111]《青年杂志》/《新青年》
    [112]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年—1916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13]王树槐等编《海内外图书馆收藏有关妇女研究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
    [114]冯自由《革命逸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
    [115]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116]李又宁、张玉法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
    [117]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系列期刊。
    [118]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修订重印本)。
    [119]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修订重印本)。
    [120]高洪兴《缠足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121]姚灵犀编《采菲录》,天津:时代公司,1934年。
    [122]魏绍昌编《孽海花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23]葛懋春等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124][英]乔治·斯汤顿(George Staunton)《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125]陈平原《晚清志士的游侠心态》,《学人》第三期,1992年。
    [126]高力克《<新青年>与两种自由主义传统》,《二十一世纪》,1997年8月号。
    [127]王晓明《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
    [128]耿传明《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综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29]董丽敏《女性主义:本土化及其维度》,《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130]李又宁《(中国新女界>的创刊与内涵》,《中国妇女史论文集》,李又宁、张玉法编,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年。
    [131]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32][日]片野真佐子《良妻贤母主义の源流》,日本近代女性史研究会编《女たちの近代》,东京:柏书房,1978年。
    [133][日]须藤瑞代《近代中国的女权概念》,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34]陈妊湲《简介近代亚洲的“贤妻良母”思想》,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0期(2002年12月)
    [135][韩]洪良姬《日帝时期朝鲜“贤母良妻”女性观研究》,汉城:汉阳大学校史学科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
    [136][韩]任佑卿《现代家庭的设计与女性/民族的发现:从冰心<两个家庭>的悖论说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137]王政、刘禾、高彦颐:《从<女界钟>到“男界钟”:男性主体、国族主义与现代性》,《社会性别》第2辑[C],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8]伊瓦-戴维斯《妇女、族裔身份和赋权:走向横向政治》,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和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39]班德利《南斯拉夫分裂后的国家战争中的强暴、女性主义和民族主义》,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和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40]宋少鹏《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141]夏晓虹《历史记忆的重构——晚清“男降女不降”释义》,《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2]夏晓虹《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从中外女杰传到女报传记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143]李长莉《<浮生六记>与“五四”文化人的三种解读——现代家庭观念中民间传统的延续与变异》,《现代中国》第七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4]戚真赫《论冰心的良知意识与人格模式》,《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8年10月号。
    [145]Prasenjit Duara, "Knowledge and Power in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Campaigns against Popular Religion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0:1(Feb 1991)
    [146]Maureen Robertson, "Voicing the Feminine:Constructions of the Gendered Subject in Lyric Poetry by Women of Medieval and Late Imprial China.", Late Impial China 13/1,1992.
    [147]Joan Judge, " Knowledge for the Nation or of the Nation:Meiji Japan and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Female Literacy in the Late Q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Qing", UCLA,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1997.
    [148]Rebecca E. Karl, "'Slavery', Citizenship, and Gender in Late Qing China's Global Context", Karl and Zarrow, ed., Rethinking the 1898 Reform Period: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Qing Chin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2.
    [149]Hu Yin, Naming the First "New Woman", Rethinking the 1898 Reform Period: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Qing China, Rebecca E. Karl& Peter Zarrow(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50]Sigmund Fred, "Fetishism", in Sexuality and the Psychology of Love,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Philip Rieff, New York:Collier Books,1963.
    [151]Eric R. Kandel, James H. Schwartz, and Thomas M. Jessell,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3rd ed., New York: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1991.
    [152]Photeine P.Bourboulis, "The Bride-Show Custom and the Fairy-Story of Cinderella", in Cinderella:A Folklore Casebook, ed.by Alan Dundes, 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 Inc.,1982.
    [153]Goldwin Smith,"Female Suffrage"(1874), in The Subjection of Women:Contemporary Response to John Stuart Mill. Andrew Pyle ed.,Bristol,Thoemmes Press,1995.
    [154]Elman Benjamin A., "Changes in Confucian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from the Ming to the Ch'ing Dynasty", Elman Benjamin A., and Alexander Woodside eds.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1600-1900,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155]Brigitte Syzmanek, "French Women's Revolutionary Writings:Maname Roland or the Pleasure of the Mask",Tulsa Studies in Women's Literature, Vol.15, No.1 (Spring 1996)
    [156]Kathryn Ann Kadane, "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Manon Phlipon and Madame Roland", 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 Vol.3, No.4 (Autumn 1964)
    [157]Margaret L. King, "Book-Lined Cells:Women and Humanism in the Early Italian Renaissance", in Patrica H. LaBalme, ed., Beyond Their Sex:Learned Women of the European Past.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