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与现代公民道德人格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科技的迅猛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但也出现了物质生活与人的精神生活不协调、失衡的现象,公民道德人格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反差,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并没有与科技的发展同步,公民个体在价值观念上迷失、道德情感上匮乏、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严重脱离,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面临荒漠化危险的严峻形势。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塑造什么样的公民道德人格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怎样塑造理想的公民道德人格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道德具有时代性、普遍性和继承性的特征,现代公民道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不仅仅要考虑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情况,也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理想人格的精华之处。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对中国古代道德人格修养影响至深,儒家理想人格模式成为传统理想人格养成的主要模式,其中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最具开创意义也最有特色,它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中,成为中华民族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现代公民道德人格教育的实际需要对其中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焕发新的光彩,对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人格教育理论、指导公民道德人格养成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社会经济基础、“人本精神”的兴起和“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等方面分析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性论基础。第二部分首先探讨了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对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的界定和追求,从君子理想和圣人理想两个方面分析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目标设计。其次阐明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主要修养方法:学思并重、存心养性、正心诚意、知行统一。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现代价值,现代公民道德人格教育既要借鉴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义制利”的价值取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等这些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合理内容,也要借鉴先秦儒家理想人格养成的方法:坚持德教为先与修身为本相结合、坚持法律他律与道德自律相结合、坚持道德要求的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坚持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The modernization of human society has brought a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there have been the appearance that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of disharmony, imbalance. There is contrast between the developments of citizen's moral personality and economic. Ideological and moral standards of citizen are no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itizens lost on the value, lack of moral emotion, and their moral cognition is out of moral practice. The moral status of the entire community is at risk of desertification of the grim situation. Faced with such serious situations, shape what kind of citizens' moral personality to adapt to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nd how to shape the ideal citizens of moral personality are the problems which we have to think about. Moralit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a, universality, and inheritance. The training of modern citizens' moral Personality must not only conside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have to fully learn and absorb the ideal person Paradigm 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s and develop the essence of the method.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thought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oral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in ancient China, the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mode became major of traditional ideal personality model, thought of pre-Qin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is the most create meaningful, but also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It is accumulated in the mode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norm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national psychology, and national character.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needs of modern moral personality education on the essence of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the glory of pre-Qin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full of new,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itizen's moral education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guiding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pract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ections:part one analyze the back ground and humanity basis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from aspects like Social and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the rise of the "human spirit" and different points about human nature.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discussed Confucius, Mencius, Xun Zi thinkers such as a gentleman personality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saint personality and pursuit firstly, from a gentleman ideal and Saint ideal analysis of two aspects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goal design. Second, it illustrates the main accomplishment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learn both think; Maintain the state of mind and the goodness; sacred heart and Sincerity; knowing-acting unity. The third section focuses on the modern value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ideal of personality, Modern moral personality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draw lessons from the unremitting self-improvement spirit,"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his country" patriotic,"the justice system to benefi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do not do to others," the golden rule, the reasonable content of Pre-Qin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but also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Pre-Qin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method:adhere to moral education first and character for the combination, adhere to the legal heteronomy and self-discipline, adhere to the moral requirements of universality and advanced combined,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practice.
引文
①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美]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 《论传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8页。
    ③檀传宝:《公民教育:中国教育与社会的整体转型》, 《中国德育》,2010年第10期。
    ①转引自: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②[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页。
    ①郑希付:《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李朝东、王金元:《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③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格观念》,《未定稿》,1989年2月号。
    ④唐凯麟:《道德人格论》,《求索》,1994年第5期。
    ①罗国杰主编:《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②王官文化,即夏、商、周以王朝为中心的官府文化系统。这种文化系统以原始宗教祭祀的礼乐传统为其核心内容而涵摄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页。
    ①《论语·述而》。
    ②张岱年:《如何分析中国哲学的人性学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③《论语·阳货》。
    ④王洁得出此结论的前提是倾向于认为《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关于《中庸》之作者问题到现在没有定论,但近代以来学者们多认为未必出于子思。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中庸》的作者是子思,直到宋代欧阳修才提出了质疑,清代崔述和近人冯友兰都认为必非子思所作。徐复观先生认为《中庸》原系两篇,上篇可以推定为出于子思,或间有他门人的言论,下篇则是对上篇思想的发展,应该是出于子思门人之手。
    ⑤《荀子·正名》。
    ⑥《荀子·性恶》。
    ① 《论语·雍也》。
    ②《论语·为政》。
    ③《孟子·尽心上》。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里仁》。
    ③《论语·为政》。
    ④《荀子·儒效》。
    ⑤唐凯麟:《道德人格论》, 《求索》,1994年第5期。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③《论语·季氏》
    ①《论语·八佾》。
    ②《论语·颜渊》。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④《左传·昭公十八年》。
    ⑤《管子·牧民》。
    ⑥《左转·桓公六年》。
    ⑦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①王沛:《人格理论研究论纲》,《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②罗国杰:《伦理学名词解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③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2页。
    ④孙德玉:《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研究》,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⑤《论语·阳货》。
    ⑥《论语·公冶长》。
    ⑦《张南轩先生文集·胡子知言序》。
    ⑧《论语·颜渊》。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颜渊》。
    ③《论语·子路》。
    ④《孟子·告子上》。
    ⑤《孟子·滕文公上》。
    ⑥《孟子·告子上》。
    ①同上。
    ②《孟子·离娄下》。
    ③《孟子·告子上》。
    ④《孟子·公孙丑上》。
    ⑤《孟子·尽心上》。
    ⑥《孟子·告子上》。
    ①《孟子·公孙丑上》。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①《荀子·非相》。
    ②《荀子·正名》。
    ③《荀子·性恶》。
    ④《荀子·正名》。
    ⑤《荀子·性恶》。
    ⑥《荀子·王霸》。
    ①《荀子·荣辱》。
    ②《荀子·性恶》。
    ③《孟子·告子下》。
    ④《荀子·性恶》。
    ①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②《诗经·小雅·瞻彼洛矣》。
    ③《诗经·小雅·裳裳者华》。
    ④《诗经·小雅·大东》。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颜渊》。
    ③《孟子·离娄下》。
    ④《论语·雍也》。
    ⑤《论语·阳货》。
    ⑥《论语·颜渊》。
    ①《论语·八佾》。
    ②《论语·尧曰》。
    ③《论语·泰伯》。
    ④《论语·述而》。
    ⑤《论语·公冶长》。
    ⑥《论语·为政》。
    ⑦《论语·雍也》。
    ⑧《论语·子罕》。
    ⑨《论语·学而》。
    ⑩《中庸》。
    ①《论语·先进》。
    ②《论语·雍也》。
    ③《论语·尧曰》。
    ④《论语·宪问》。
    ⑤《论语·雍也》。
    ⑥《论语·颜渊》。
    ⑦《论语·卫灵公》。
    ⑧《论语·公冶长》。
    ⑨《论语·为政》。
    ⑩《论语·颜渊》。
    ①《论语·述而》。
    ②《论语·泰伯》。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雍也》。
    ⑤《论语·先进》。
    ⑥《论语·雍也》。
    ⑦《论语·里仁》。
    ①《论语·公冶长》。
    ②同上。
    ③《论语·子罕》。
    ④《论语·里仁》。
    ⑤《论语·述而》。
    ⑥《论语·颜渊》。
    ⑦《论语·为政》。
    ⑧《论语·子路》。
    ①《孟子·告子下》。
    ②《孟子·离娄上》。
    ③《孟子·尽心下》。
    ④《孟子·尽心上》。
    ①《孟子·滕文公上》。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③《孟子·万章下》。
    ④《孟子·尽心上》。
    ⑤《孟子·离娄上》。
    ⑥梁韦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页。
    ⑦《孟子·离娄上》。
    ⑧《中庸》。
    ①《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万章上》。
    ③《孟子·离娄下》。
    ④《孟子·尽心上》。
    ⑤《孟子·滕文公下》。
    ⑥《孟子·尽心上》。
    ①同上。
    ②同上。
    ③同上。
    ④《荀子·不苟》。
    ⑤《荀子·王制》。
    ⑥《荀子·性恶》。
    ①《荀子·大略》。
    ②《荀子·礼论》。
    ③同上。
    ④《荀子·大略》。
    ⑤《荀子·礼论》。
    ⑥《荀子·非相》。
    ⑦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⑧《荀子·王制》。
    ①《荀子·不苟》。
    ②《荀子·非十二子》。
    ③《论语·里仁》。
    ④《论语·述而》。
    ⑤《荀子·非相》。
    ⑥《荀子·不苟》。
    ⑦《荀子·非相》。
    ⑧《荀子·不苟》。
    ⑨《论语·宪问》。
    ⑩《荀子·荣辱》。
    11《荀子·不苟》。
    12同上。
    13《荀子·修身》。
    ①《荀子·儒孝》。
    ②《荀子·荣辱》。
    ③《荀子·正论》。
    ④同上。
    ⑤《荀子·荣辱》。
    ⑥《荀子·正论》。
    ①《论语·宪问》。
    ②《论语·雍也》。
    ③《论语·述而》。
    ④同上。
    ⑤《孟子·尽心下》。
    ①《孟子·万章下》。
    ②同上。
    ③《孟子·公孙丑上》。
    ④《孟子·滕文公上》。
    ⑤《孟子·尽心下》。
    ⑥《孟子·公孙丑下》。
    ①《荀子·解蔽》。
    ②《荀子·儒效》。
    ③《荀子·正论》。
    ④《荀子·儒效》。
    ①《荀子·修身》。
    ②《荀子·正论》。
    ③《荀子·礼论》。
    ④《荀子·强国》。
    ⑤《荀子·儒效》。
    ⑥同上。
    ⑦《论语·述而》。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子张》。
    ③《论语·阳货》。
    ④《论语·为政》。
    ⑤《荀子·性恶》。
    ⑥《荀子·劝学》。
    ⑦同上。
    ⑧《荀子·大略》。
    ①《荀子·儒效》。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告子上》。
    ④《中庸》。
    ①《大学》。
    ②张祥浩:《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页。
    ③《荀子·劝学》。
    ③《大学》。
    ①《荀子·劝学》。
    ②《荀子·不苟》。
    ③《中庸》。
    ④同上。
    ⑤《论语·学而》。
    ⑥《论语·为政》。
    ⑦《论语·宪问》。
    ⑧《中庸》。
    ⑨《论语·学而》。
    ①《孟子·告子下》。
    ②《荀子·儒效》。
    ①傅佩荣:《人才人格人文——孔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研究》,1994年第11期。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4页。
    ③周世兴:《论公民道德人格建设》,《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第6期。
    ①唐凯麟:《道德人格论》,《求索》,1994年第5期。
    ②《孟子·滕文公下》。
    ①《论语·子罕》。
    ②《论语·泰伯》。
    ③《荀子·劝学》。
    ④《论语·述而》。
    ⑤《孟子·尽心上》。
    ⑥《荀子·劝学》。
    ①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②《中庸集注》。
    ①《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泰伯》。
    ③《孟子·滕文公下》。
    ④《荀子·正名》。
    ⑤程潮:《儒家内圣外王之道通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①《论语·里仁》。
    ②《孟子·告子上》。
    ③《荀子·荣辱》。
    ④《论语·述而》。
    ⑤《荀子·荣辱》。
    ⑥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⑦《荀子·荣辱》。
    ⑧《论语·子路》。
    ①李兰芬、马唯杰:《美德伦理——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5-0406(9)。
    ①《论语·为政》。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③《大学》。
    ④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9页。
    ⑤同上,第456页。
    ①同上,第458页。
    ②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1页。
    ①《礼记·曲礼》。
    ②《论语·颜渊》。
    ③《荀子·修身》。
    ④《中庸》。
    ①《西方法律史参考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3页。
    ②王晓虹:《论道德自律、道德他律、法律他律》, 《求实》,2004年第2期。
    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1024/589496.html
    ①《论语·公冶长》。
    ①余潇枫:《哲学人格》,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
    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6年版。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简体字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
    杨琼注:《荀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
    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朱熹撰,金良年今译:《四书集注》(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阿列克斯·英格尔斯著,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大卫·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杜维明著,曹幼华、单丁译:《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化的自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年版。
    黑格尔著,范扬等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想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卢梭著,庄澜译:《爱弥尔》,远方出版社,2001年版。
    马尔库塞著,张峰等译:《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马克思·韦伯著,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92年版。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秉公:《中国人格大趋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
    李江涛,朱秉衡:《人格论》,上海人们出版社1992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刘广明,王志跃:《中国传统人格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鲁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罗国杰:《道德建设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庞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上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月清,暴庆刚,管国兴:《中国哲学关键词》,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韦政通:《儒学与现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徐克谦:《先秦儒家及其现代阐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余潇枫:《哲学人格》,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郑雪:《人格心理学》,济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曾艳:《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启示》,《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
    陈洪澜:《孔子对君子人格理论的建构及其影响》,《史学月刊》,200年第12期。
    陈近:《儒家的理想人格与当代道德人格建构》,《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高恒天:《孔子与中国道德人格之转型》,《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2期。
    龚群:《中国的君子人格理想》,《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1期。
    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贾新奇,王园:《从公民道德的角度认识儒家道德》,《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李维武:《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述要》,《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1期。
    李莹:《“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对公民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梁国典:《孔子的“君子”人格论》, 《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
    马永庆:《儒家传统修身观与现代人格完善》,《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门献敏:《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人格境界及其现代启示》,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莫尼卡·泰勒:《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2003年第6、7期。
    邵龙宝:《儒家人格理论的历史嬗变》,《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邵龙宝:《儒家人格理论的特性》, 《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
    唐凯麟:《道德人格论》, 《求索》,1994年第5期。
    吴威威:《今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3期。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目标建构的依据》,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1期。
    肖晓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观念》,《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谢龙:《传统价值理想和现代人格塑造——兼论中西传统人格塑造比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徐柏才,狄奥:《论中国传统自然之德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许波:《人本主义健康人格和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较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1年第1期。
    杨国荣:《儒家的人格学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杨谦:《理想人格与成人之道——孔孟人格论再议》, 《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4期。
    叶智辉:《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及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张典兵:《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迪》, 《江淮论坛》,2006年第1期。
    张相乐等:《论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赵西方:《梁启超“新民”人格中的现代性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