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形图符到“四体妍媸”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早期人物制像是一个涉及多种媒材、多种功能、多种技术的视觉文化现象,是当时人们表达生命感受和思想观念的重要方式。出土的材料显示,从史前到夏、商、周的这个长时段内,虽然不存在前后连贯、材料统一的人物图像类型,但是,无论平面上还是器表上的人物图像的视觉特征都体现了在二维方式上的同一性,暗含了一条时隐时现、不可逆转的风格演变线索。本课题以人物图像的文化属性和功能背景为切入点,围绕单体人物形象及其图像结构的演变过程,综合运用艺术考古学、历史学、图像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借助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早期人物图像的考古发现,对出现在不同材质上的人物图像的演变过程作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早期平面图像中单体人物形象大致经历了——从人形图符的表现开始,到特定象征姿势的表现,再到具有叙事意义的动态表现的演变过程。三阶段彼此衔接,前后相叠。与此相伴,早期人物图像的平面结构和视觉程序是从人的生理秩序出发,经由平面上视觉秩序的建立,再到平面上文化秩序建立的转换,逐层推进,完成了从一般生活叙事,向宗教礼仪叙事,再到宇宙、社会、人生情态的综合叙事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视觉平面是一个历史与文化的“沉潜物”,它有着明确的视觉层位关系,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正因为这种文化背景的整体性所指涉的制像模式和视觉习惯,为我们今天在不同材质中解读平面人物图像提供了内在的逻辑和学理基础。
The two-dimensional figurative image of China’s early period is a visual cultural phenomenon involving multiple media, various image functions, and many image-making techniques. It is a pivotal means for the ancient people to demonstrate their feelings concerning life and ideas and thoughts. This project takes the cultural features and functional backgrounds of two-dimensional figurative imag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cuses on the singular figurative images and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ly applying research methods from art archaeology, history, philology, formal analysis, and iconology; illuminated by the archeological discoveries since 20th century, pondering figurative images appeared on various materials. Based on this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o categorize singular figurative images of China’s early period into three stages: the emergence of humanoid signs, the expression of specific symbolic gesture, and the dynamic expression with meaningful narratives. The planar structures and programs of early figurative images began with the physiological order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planar visual order, it had transformed into a planar cultural order. Therefore, the visual plane in early Chinese art is the“construct”of history and culture, with a clear visual hierarchical relations, transmitting abunda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Such image-making modes and visual routines inferred from this integral cultural background, provides us today with a internal logic for deciphering image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is project as well.
引文
[1]巫鸿:《武梁柌——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版,第143—151页。
    [2]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第154页。
    [3]李凇:《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289-297页。
    [4]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122页。
    [5]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45页。
    [1]《中国学术》第二辑,刘东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一版,第272页。
    [2]〔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张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版。
    [3]〔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选自俞剑华《中国画论选编》,第70页。
    [1]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5页。
    [2]刘凤君:《美术考古学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一版,第59页。
    [3]李凇:《略论考古学的影响与中国美术史学的学科性》《朵云》第六十七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第1版。
    [1]〔瑞士〕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3页。
    [2]〔美〕方闻:《中国青铜时代的艺术——研究方法与途径》黄厚明等译,《中国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美〕方闻:《中国青铜时代的艺术——研究方法与途径》黄厚明等译《中国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转自杨晓能:《另一种古史》唐际根、孙亚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一版,第49页。
    [5]转自杨晓能:《另一种古史》唐际根、孙亚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一版,第50页。罗樾关于中国商代安阳期青铜风格的五种模式为:风格Ⅰ:纹饰作纤细的细线,形式简单,轻巧而略显简单;风格Ⅱ:纹饰作带状布局,形式粗糙凝重,整体呈现一种契刻效果;风格Ⅲ:纹饰的线条紧密流畅,由早期发展而来的曲线构图增多;风格Ⅳ:主题图案与多重曲线构成的云雷纹首次分离,后者变成底纹。但主题图案与云雷纹仍在同一平面;风格Ⅴ:首次出现浮雕式的主题图案,即主题图案从云雷纹中凸现出来。
    [1]〔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43页。
    
    [1]《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范景中编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19页。
    [2]〔美〕卡里儿:《艺术史写作原理》,吴啸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7—10页。
    [3]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45页。
    [1]叶舒宪先生在对中华祖先熊图腾的研究中结合人类学的方法,提出“四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叶舒宪:《二里头铜牌饰与夏代文明—再论“第四重证据”》《民族艺术》,2008年,第四期。
    [2]王国维:《古史新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3]陈韩曦:《梨俱预流果:解读饶宗颐》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1]〔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50页。
    [2]〔美〕巫鸿:《武梁柌——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杨柳、岑河,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一版,第49页。
    [1]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余绍宋归之为“史传类”,俞剑华归之为“画史类”,而眼下很多人称它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绘画通史著作”。陈平《从传统画史到现代艺术史学的转变——张彦远、郑午昌与藤固的绘画史写作方法之比较》,《朵云》《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第六十七集,第31页。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郑午昌:《画学全史》陈佩秋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7页。
    [2]郑午昌:《画学全史》陈佩秋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2页.。
    [3]乔志强:《论梁启超“新史学”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影响》,《朵云》第67期,上海书画出版社,第1—16页。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一版,第185页。
    [5]藤固:《藤固艺术文集》沈宁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14页。
    
    [1]陈师曾:《中国绘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45页。
    [3]藤固:《藤固艺术文集》沈宁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14页。
    [1]〔英〕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90—119页。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 1984年第2版,第6页。
    [3]〔英〕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90—119页。
    
    [4]巫鸿:《美术史十议》,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1版,第115页。
    [1]阮璞《中国画史论辩》,陕西人民美术出版,1993年第1版,第86页。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年第2版,第148页。
    [1]藤固:《藤固艺术文集》沈宁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247页。
    [2]〔美〕弗朗斯·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38页。
    [3]〔法〕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345-346页。
    [4]同上第456页。
    [1]〔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版,第5页。
    [2]同上。第24页
    [3]〔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版,第5页。
    [4]同上。第72—73页。
    [5]〔法〕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第10页。
    [1]盖山林:《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小胜川:《没有平面和框格的岩画艺术与现代艺术之比较》《91国际烟花委员会年会暨宁夏国际烟花研讨会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444页。
    [1]程征钱志强:《黄河彩陶》,台湾南天书局,1994年第一版,第35页。
    [2]程征:《彩陶图画与方圆意识》,《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
    [3]张朋川:《黄河上下——美术考古文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63页。
    
    [4]同上。第51页。
    [1]〔日〕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中国古代诸神》,常耀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版。
    
    [2]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版,第539—547页。
    [1]转自杨晓能《另一种古史》,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1版,第55页。
    [1]奥地利艺术史家李格尔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他把美术史看做是具有自然法则约束力的不断进化的发展过程,他摈弃了已往那种认为美术的历史是以无数盛衰阶段为标志的观点,就风格演变问题提出了一对范畴,“触觉的”,“视觉的”。他认为艺术描绘形式从触觉的形式向视觉形式的转变,从而建立了触觉和视觉间的关系。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2页。
    [2]方闻:《中国青铜时代的艺术——研究方法与途径》,黄厚明等译,《中国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23—27页。
    [3]俞伟超:《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古史的考古学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52页。
    [4]徐仲舒:《古代狩猎图像考》《徐仲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25—293页。
    [5]郭宝鈞:《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57页。
    [6]杨宗荣:《战国绘画资料》,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
    [1]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第119页。
    [2]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版。
    [3]李零:《琉璃阁上的神物图像》《文物天地》,1998年第4期,后收入《入山出塞》。
    [4]许雅惠:《东周的图像纹铜器与刻线纹铜器》,台北,《故宫学术季刊》,2002年第20卷,第2期,第63—108页。
    [5]贺西林:《东周线刻画像铜器研究》《美术史研究》,1995年第1期。
    [6]宋玲平:《东周铜器叙事画像纹地域风格浅析》《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第46—50页。
    [1] Esther Jacobson:《早期中国画像铜器的叙事性结构》转自武红丽《东周画像纹铜器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硕士论文,第9页。
    [2]刘晓璐:《中国帛画与楚汉帛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
    [3]刘晓璐:《对秦汉美术还应再认识》,《美术史论》,1992年4期。
    [4]陈煌:《古代帛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版。
    
    [5]张安治:《西汉帛画的艺术成就》,《文物》1973年第9期。
    [1]金维诺:《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帛画》《中国美术史论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1页。
    
    [2]张安治:《西汉帛画的艺术成就》《文物》,1973年第9期。
    [1]彭德:《长江流域古代美术——史前至东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5页。
    [2]李凇:《远古至先秦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210—222页。
    [3]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2页。
     [1]〔英〕贡布里希:《艺术与人文科学》,范景中选编,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38页。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译注,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9—10页。
    [2]张朋川:《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彩绘陶》《黄土上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3页。
    
    [1]程征钱志强:《黄河彩陶》台湾,南天书局,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4年2月,第一版。.
    [2]钱志强:《古代美术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89—90页。.
    [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1978年第3期。
    
    [1]宗日遗址发掘队:《青海宗日遗址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24日。
    [2]张朋川:《黄河上下——美术考古文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52—54页。
    
    [1]吴汝祚:《文物季刊》,1997年第1期。
    [2]张力华:《甘肃彩陶》,重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91年宁夏国际演化研讨文集》刘长宗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第78页。李凇在《远古至先秦绘画史》中统计的数据为:19个省(区),九十个以上的县(旗)。盖山林统计主要分布点有137处之多。盖山林:《中国岩画》,文物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
    [2]盖山林:《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115—129页。
    [3]盖山林:《中国岩画学》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第48页。
    [1]〔法〕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第399页。
    [2]束锡红李祥石:《岩画与游牧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58页。
    [3]同上第105页。
    [4]雷作淇等《根据沧源岩画颜料中的孢粉和硅藻化石推论沧源地区古人类生活时期的环境》载《史前研究》,1985年第二期。
    [1]〔法〕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第458页。
    [2]张朋川:《大地湾原始社会居址地画》《黄河上下——美术考古文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22页。关于地画中方框内的形象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张鹏川认为是动物,王伯敏认为是人物。从地画上的形象分析,应该为人形,这样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图像制作的动机上都能解释得通。王伯敏:《中国绘画史》,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二版,第25页。关于长方形框有人解释为木棺葬具,似是合理。李仰松:《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地画研究》《文物》,1986年第11期。
    [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3月第二版,第8页。
    [2]关于抽象的概念,阿恩海姆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作如下解释:它本来指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是以具体的感性材料为基础而进行的心理加工过程。为了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先获得具体表象,并把它们从其它一切存在物的真实环境,如时间、地点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中分离出来。〔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03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第31页。
    [2]张鹏川:《再谈装饰纹样的起源》,《黄河上下——美术考古文萃》,第92—101页。
    [3]程金城:《远古的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33页。
    [1]〔美〕罗樾:《中国画的阶段与内容》转自方闻:《心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2]〔美〕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心理学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62页。
    [1]盖山林:《中国岩画》,文物出版社编,1993年第一版,第32—101页。
    [1]盖山林:《中国岩画》,文物出版社编,1993年第一版,第32—101页。
    
    [1]〔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一版,第22页。
    [2]〔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一版,第52页。
    [3]程征:《彩陶上的方圆意识》,《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
    [1]〔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心理学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64页。
    [2]程征:《彩陶上的方圆意识》,《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
    [3]列维·施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一版,第5页。
    [4]贡布里希:《艺术与人文科学》,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124页。
    [5]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一版。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一版,第21—22页。
    [2]列维·施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一版,第24页。
    [1]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心理学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355页。
    [2]贡布里希:《木马沉思录——论艺术形式的根源》,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28页。
    [3]列维·斯特劳斯:《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一版,第163页、168页。
    [4]同上169页。
    [1]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范景中等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5页。
    [2]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范景中等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6页。
    
    [1]博厄斯:《原始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42—43页。
    [2]同上。
    [3]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版。
    [4]博厄斯:《原始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6—15页。
    [1](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第一版。
    [2] (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第131页。
    [3]常锐伦:《卫星电视教育小学教师培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第229页。
    [4]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3页。
    [1]〔美〕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第31页。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77页。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98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一版,第87页。
    [3]傅衍修:《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18页。
    [4]《十三经注疏》,第113页《史记·三皇本纪》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太昊、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
    
    [1]傅衍修:《先秦叙事研究》,第24页。
    [2]河南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1期。
    [3]〔法〕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一版,第291页。
    
    [1]傅延修:《中国叙事传统形成于先秦时期》,《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2]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第82页。
    [1]《十三经注疏》,第2569页。
    [2]〔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一版,第58页。
    [1]程征:《彩陶上的方圆意识》,《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
    [2]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21页。
    [1]程征:《彩陶上的方圆意识》,《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
    [1]〔英〕贡布里希:《装饰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范景中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第5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马恩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第57页。
    [1]〔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4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8页。
    [1]〔法〕列维—施特劳斯:《图腾制度》渠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一版,第140页。
    [2]汤惠生:《对立与同一:原始文化中的二元逻辑》,《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宁夏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77页。
    [3]〔美〕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334页。
    [2]〔英〕哈德罗·奥斯本:《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和技巧》,四川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21页。
    [1]贡布里希:《木马沉思录——论艺术的形式起源》,《艺术与人文科学》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27页。
    [2]〔英〕哈德罗·奥斯本《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和技巧》四川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第22页。
    [3]同上。
    [4]转自奥斯本《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和技巧》第22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马恩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第58页。
    [2]贡布里希:《木马沉思录——论艺术的形式起源》第27页。
    [3]贡布里希:《通过艺术的视觉发现》《贡布里希论设计》范景中选编,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93页。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37页。
    [1]〔美〕波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第261页。
    
    [1]束锡红李祥石:《岩画与游牧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17页。
    [2]《中国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编,第103页。
    [1]〔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王培基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220——226页。
    
    [1]张朋川:《论黄河中上游彩陶中的鱼类水族纹样》,见《黄土上下》,第43页。
    [2]李亦圆:《神话与宗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16页。
    [1]〔日〕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中古代诸神》,常耀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版,第9页。
    [2]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一版,第47页。
    [3]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读解》,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461页。盖山林:《嫠面石刻与古代游牧民族嫠面古俗的东传》,《2000年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第35页。
    [1]刘骁纯:《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类的美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第11页。
    
    [1]朱志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第308页。
    [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一版,第106页。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76页。
    [1]〔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19页。
    
    [1]张朋川:《黄土上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11页。
    [2]程征:《彩陶上的方圆意识》,《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
    [1]〔英〕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潘耀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5页。
    [2]〔英〕简·艾伦·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刘宗迪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一版,第13页。
    [1]〔英〕简·艾伦·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第133页。
    [2]〔美〕斯蒂芬·杰·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沉思录》,田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一版,第226页。
    [1]盖山林《宁夏贺兰山巫师岩画初探》选自《91年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户晓辉:《岩画与生殖巫术》,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92页。关于“人形”和“蛙形”在后文中将有专门的讨论。
    [2]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纲》,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17页。
    [3]袁广阔:《洪山一号墓男性生殖器图像试析》,《文物》1995年,第4期。
    [1]〔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55页。
    [2]孙新周:《试析贺兰山岩画中的蛙神崇拜及其文化艺术的价值》,《91年国际宁夏岩画研讨会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第103页。
    [1]汤惠生:《青海事前彩陶纹饰的文化解读》,《民族艺术》,2002年第2期。
    [2]靳之林:《抓吉娃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56页。
    [3]石兴邦:《关于女娲的传说及有关史迹》《女娲文化研究》周天游编,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4]闻一多:《神话研究》,巴蜀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第49页。
    [5]《山海经全译》袁珂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6]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122页。
    [7]邱钟仑:《再论左江岩画中生殖崇拜图像》《2000年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229页。
    [1]张朋川:《半山马厂上的神人纹》《黄土上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57页。
    [2]孙作云:《夏人的传说与彩陶纹饰的原始意义及其传播》,选自《孙云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第28页。
    [3]《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81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第33—34页。
    [2]俞伟超:《图腾制与人类历史的起点》《古史的考古学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3页。
    [3]〔法〕列维—施特劳斯:《图腾制度》渠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第一版,第141页。
    [1]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04—105页。
    [2]俞伟超:《图腾制与人类历史的起点》《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20页。
    [3]〔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23页。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第47页。
    
    [1]《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一版,第83页。
    [2]简·艾伦·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刘宗迪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一版,第13页。
    [3]张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觋资料》《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9月第一版,第149页。
    [1]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出版社,1992年1月第一版,第16页。
    [2]吴予敏:《中国原始礼仪艺术的符号化》《文史哲》,1998年第4期。
    [3]吴予敏:《中国原始礼仪艺术的符号化》。
    [4]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译,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4月第一版,第107页。
    [1]张光直先生这里的“商周”主要是指从商代到西周这一时期,及平王迁都之前,本文所指的“周”也与张同张光直《青铜时代》。
    [2]张光直:《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9月第一版,第262、255页。
    [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林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一版,第453页。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第95页。
    [5]张光直:《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第193页。
    
    [1]《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第1642页。
    [2]王晖:《殷商为神本时代说》《殷都学刊》,2000年第2期。
    [3]张光直:《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9月第一版,第262—284页。
    [4]张光直《青铜时代》第263页。
    
    [1]张光直:《青铜时代》,第276页。
    [2]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二版。
    [3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86页。
    
    [1]《山海经》袁珂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第298页。
    [2]《国语集解》:徐元诰撰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一版,第512页。
    [3]龚维英:《原始文化论纲》,中国民间文化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84—85页。
    [4]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二版,第79—83页。
    [5]闻一多:《伏羲考》《神话与诗》巴蜀书社,2002年12月第一版,第80页。
    
    [1]李凇:《论汉代艺术中西王母图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第275页。
    [2]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二十期,1936年,纪念专号。
    [3]《国语集解》徐元诰撰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一版第512页。
    [1]《礼记·曲礼下》《十三经注疏》商务印书馆,第1256页。
    
    [2]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一版,第163页。
    [3]袁珂:《山海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第7页。
    [4]袁珂:《山海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第5页。
    
    [1]袁珂:《山海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第214—215页。
    [2]张光直:《青铜时代》,第271—272页。
    [3]张光直:《青铜时代》第294页。
    [4]王晖:《商周文化比较》,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第19页。
    [1]《十三经注疏》第223页。
    [2]张光直:《濮阳三硚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9月第一版,第325页。
    
    [1]方殿春魏凡:《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1986年第8期。
    [2]钟侃:《宁夏固原店河齐家文化墓葬清理简报》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1987年第8期。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1月,第二版。
    [1]杨伯达:《巫、玉、神泛论》,《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
    [2]《十三经注疏》第2163页。
    [3]巫鸿:《礼仪中的美术》郑岩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第530页。
    [4]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4月第一版,第33页。
    [1]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第529页。
    [2]张光直:《中国远古时代仪式生活的若干资料》《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9月第一版,第129页。
    [3]《十三经注疏》第1529页。
    [4]《十三经注疏》第81、83页。
    [5]《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辽宁省考古研究所《文物》1986年第8期,郭大顺《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再认识》《文物》1997年第8期。
    [1]巫鸿:《礼仪中的美术》郑岩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第531页。
    [1]李月媚通过玉人的眼睛、面颊纹、大螺旋纹、玉人爪子等关键部位的比较分析,说明此件玉人都与石家河标准玉器风格相同。而且从雕刻工艺上看,减底浮雕式的阳刻线也符合石家河的典型风格。《玉文化论丛》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15页。
    [2]《天门石家河考古发掘报告之一:肖家屋脊》上下册,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刘安国《天门石家河出土的陶塑小动物》《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张绪球《石家河文化的陶塑品》《文物》1991年第3期。
    [4]关于龙山、石家河文化的玉人头像,近年有许多学者关注,对玉石头像的文化属性、年代、命名、形式渊源等角度展了开广泛的讨论。参与的中外学者有林巳奈夫、巫鸿、邓淑萍、李学勤、潘守永、雷虹霁等。详情见潘守永、雷虹霁《‘鹰攫人首’玉佩与中国早期神像模式问题》《民族艺术》2001年第一期。
    
    [1]段渝:《酋帮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一版,第381页。
    [2]转自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技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第303页。
    [3]《凌家滩玉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1]王仁湘:《中国史前的纵梁冠——由凌家滩遗址出土玉人说起》,《中原文物》, 2007年3期。
    [2]《凌家滩玉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一——瑶山》文物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5]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4月第一版,第45页。
    [1]张光直:《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第一版,第76页。
    [2]苏琼:《赵陵山出土的两件玉器》,《中国文物报》1992年8月11日。图选自《民族艺术》第2001年1期第135页。
    
    [1]孙维昌黄海徐坚:《卑南文化遗址》《人民日报》2003年8月28日。
    [2]黄剑华:《金沙遗址出土石雕人像探析》《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1期。
    [1]黄剑华:《金沙遗址出土石雕人像探析》《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1期。。
    [2]黄剑华:《金沙遗址——古蜀文化考古新发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第53—68页。
    [3]李零:《烁古铸今》,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8月第一版,第26页。
    [4]傅永魁:《洛阳东郊白马寺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4期。
    [1]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组《灵台白草坡西周墓》,《文物》1972年第12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84—1985年沣西西周遗址墓葬发掘报告》,《考古》1987年第1期。
    [3]周原扶风文官所《陕西扶风强家沟西周一号墓》,《文博》1987年第4期。
    [4]山西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8期。
    
    [1]周南泉:《论西周玉器上的人神图像》,《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3期。
    [2]《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等,《文物》1984年第4期。
    [3]周南泉:《论西周玉器上的人神图像》《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3期。
    [4]周南泉:《中国玉器鉴赏图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第106页。
    [1]《十三经注疏》1868页。
    [2]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2月第一版,第65页。
    [3]李凇:《远古至先秦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49页。
    [4]冯其庸:《一个持续五千年的文化现象——神人兽面图形的内涵及衍变》,《中国文化》第五期,1991年秋季号;潘守永、雷继红《古代玉鬼神面的几个问题》,载《民大史学》第三辑,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1]潘守永、雷虹霁:《“玉鬼神面”的文化意义》,《民族艺术》1999年第4期。
    [2]王玉东:《半身形象与社会变迁》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艺术史研究》第六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3]巫鸿:《一组早期的玉石雕刻》,《美术研究》1979年第1期。潘守永雷虹霁《“鹰攫人首”玉佩与中国早期神像模式问题》《民族艺术》2001年第一期。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一版。
    [4]潘守永雷虹霁:《“鹰攫人首”玉佩与中国早期神像模式问题》《民族艺术》2001年第一期。
    [5]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神》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第548页。
    
    [1]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潘守永:雷虹霁《九曲神人与良渚古玉纹饰》《民族艺术》2000年第1期。
    
    [1]《楚辞全译》黄寿祺、梅桐生等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第一版。
    [2]郭沫若:《屈原赋今解》,《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1]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10页。
    [2]俞伟超:《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111——120页。
    [1]转自郭沫若:《中国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2月第一版,第44页。
    [2]牟永康、吴汝祚:《试论玉器时代——中国文明时代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考古学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164—187页。
    [3]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第55页。
    [4]张光直:《青铜时代》第303页。
    [5]杨晓能:《另一种古史》,第338页
    [6]宫本一夫:《二里头青铜彝器的演变及意义》,《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206页。
    [1]转自杨晓能:《另一种古史》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第一版,第167页。
    [2]《十三经注疏》,第1452页。
    [3]《十三经注疏》,第906页。
    [4]俞美霞:《陶匏祭天的鸟纹符号探析》《良渚文化探秘》,人民出版社,第382页。
    [5]以上转自丁山:《中国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第一版,第48页。
    
    [1]张立东:《谈郑州商城出土的怪兽食人陶片》,《民族艺术》1998年第3期。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第267页。
    [3]汤威张巍:《郑州商城“人兽母题”陶片图复原及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四期。
    [4]转自丁山《中国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第一版,第48页
    [1]张光直:《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313页。
    
    [1]方闻:《中国青铜时代的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郭沫若:《中国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29页。
    [3]张光直:《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230页。
    [4]施劲松:《论带虎食人母题的商周青铜器》,《考古》1998年第3期,卢昉:《论商代及西周人虎母题青铜器的内涵流变》西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中国青铜器全集》第4卷,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2]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第153页。
    [3]《中国青铜全集》第一卷第118图。林巳奈夫认为,根据青铜尊的肩部的龙纹和虎纹风格判定,此件器物为西周中期的仿制品,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第17页。
    [4]四川文管会《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0期
    
    [1]《中国青铜全集》第三卷,第188图。
    [2]李学勤:《论美澳收藏的几件商周文物》,《文物》1979年第2期。
    [1]施劲松:《论带虎食人母题的商周青铜器》,《考古》1998年第3期。
    [2]徐良高:《商周青铜器“人兽母题”纹饰考释》,《考古》1991年第5期;张立东《谈郑州商城出土的怪兽食人陶片》,《民族艺术》1998年第3期。
    [3]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1999年版,第320页。
    [4]高西省:《论西周时期人兽母题青铜器》《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
    [5]《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1987年第10期。
    [1]沈仲常:《三星堆二号祭祀坑青铜立人像初记》,《文物》1987年第10期。
    [2]俞伟超:《三星堆蜀文化与苗文化的关系及其崇拜内容》,《文物》1997年第5期。
    [3]同上。
    [4]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中国古代诸神》第139页。
     [1]《青铜器全集》第4卷第25图。
    [1]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第91页。
    [2]王仁湘:《中国史前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艺术的解读》《文物》2010年第3期。
    [1]王毓彤《荆门出土一件铜戈》,《文物》1963年第1期。1963年见于《文物》的文物博物馆简讯。这件戈形制特殊,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俞伟超同志当年即有专文论述,根据同出的柳叶形剑推为巴人遗物,随后又引四川巴县冬笋坝出土的形制近似的戈证成其说。马承源同志则根据文献,对戈上的图象作了分析讨论。多年之后,俞伟超、李家浩两同志撰有一篇较长的文章,把戈上的铭文改释为“兵避太岁”,并作了很好的推论。李学勤《“兵避太岁”戈新证》《江汉考古》1991年02期。
    
    [1]李零:《湖北荆门“兵避太岁”戈》,《文物天地》1992年第3期。
    [2]李零:《琉璃阁铜壶上的神物图像》《文物天地》1992年第3期。
    [1]高明:《中国古代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
    [1]高明:《中国古代文字学通论》,第160页。
    [2]李凇:《车马画法与制图方式》,《艺术史与艺术理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469页。
    [3]陶磊:《从巫术到数术——上古信仰的历史嬗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4]高明:《古陶文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一版,第622页。
    [1]郑继娥:《甲骨文祭祀卜辞语言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第一版,第194页。
    [2]裘锡圭:《文字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一版;第43页。
    [3]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一版,第68页。
    [4]侯外庐:《中古代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一版,第133页。
    [5]侯外庐:《中古代社会史论》第133——137页。
    [1]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转自王平《甲骨文与殷商人祭》大象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24页。
    
    [1]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一版,第270页。
    [2]杨建芳:《石家和文化玉器及其相关问题》,台湾中国艺术文物讨论会论文,1991年,转自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第303页。
    [1]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34页。
    [1]李零:《绝地天通》《法国汉学—科技史专号》法国汉学丛书编委,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565-580页。
    [1]《国语集解》徐元诰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一版,第512—516页。
    [2]许兆昌:《重、黎绝地天通考辨二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95页。
    [2]也有说“绝地天通”是发生在帝尧时代的,见《尚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孔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为绝地天通”。《十三经注疏》第248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9月第一版。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第67——69页。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第126页。
    [1]张光直:《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9月第一版,第269页。
    [2]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4月第一版,第15页。
    [3]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第12—14页。
    [4]《十三经注疏》第1642页。
    [5]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第127页。
    [1]刘成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16—23页。
    [2]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4月第一版,第133页.
    [3]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第205页。
    [4]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第92页。
    [5]俞伟超《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第52页。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4月第一版,第18页。
    
    [1]许雅惠:《东周的图像纹铜器和刻纹铜器》《故宫学术季刊》第20卷第2期。
    [2]称这一类铜器为“画像纹铜器”的有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李零《中国的水陆攻战图和亚述的水陆攻战图》《入山出塞》第364页。
    [3]许雅惠:《东周的图像纹铜器和刻纹铜器》《故宫学术季刊》第20卷第2期,第73、79页。
    [1]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1版,第411页。
    [1]马承源:《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文物出版社1984年。转自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9页。
    [1]《山海经全译》袁珂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郭宝鈞:《山彪镇与琉璃阁》第18页。
    [3]故宫博物院《故宫青铜器》,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图。
    [1]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
    [2]《保利藏金》保利艺术博物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3]《文物》1981年,第一期。
    
    [1]许雅惠:《东周的图像纹铜器与刻纹铜器》《故宫博物院季刊》第20卷第一期。
    [2]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0页。
    [1]杨宗荣:《战国绘画资料》。
    
    [2]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月。
    [1]《世界美术全集》人民美术出版社,第404页。
    [2]李凇:《远古至先秦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1]马承源:《漫谈战国青铜器上的画像》,《文物》1961年第10期。
    [1]彭德:《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64页。
    
    [1]张正明邵学海:《史前至东汉长江流域古代美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1]张正明邵学海:《史前至东汉长江流域古代美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6页。
    [2]同上。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二版,第46页。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1]孙作云:《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画考释》《考古》1983年第4期,刘敦愿《长沙马王堆棺饰的动物戏画与连环画》《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
    [1]陈梦家:《商代的神话和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第535页。
    [1]张光直:《濮阳三硚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中国青铜艺术》三联书店,1999年第一版第320页。
    [1]许雅惠《东周的图像纹铜器与刻纹铜器》《故宫学术月刊》二十卷第二期第75页。
    [2]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第268页。
    [3]宋兆麟:《战国弋射图及弋射溯源》《文物》1981年第6期。
    [4]《十三经注疏》第2435页。
    [5]杨宽:《古礼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10月第一版,第263页。
    [6]《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墓大批战国时期丝织品》荆州地区博物馆1982年第10期。
    
    [1]《十三经注疏》第1679页
    [2]《十三经注疏》第2148页。
    [3]《十三经注疏》第2535页。
    [1]《十三经注疏》第515页。
    [2]《十三经注疏》第568页,第540页。
    [3]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178页。
    
    [1]《十三经注疏》第2493页。
    [2]《楚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第87页。
    
    [1]闻一多:《神话研究》巴蜀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24—26页。
    [2]《诗经·豳风槟·七月》《十三经注疏》第389页。
    [3]刘敦愿:《中国青铜器上的采桑图像》《文物天地》1990年第5期,后收入《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
    [1]侯马市考古发掘委员会《侯马牛村古城南东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2期图版2。
    [1]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318页。
    [2]《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山西大同市博物馆,《文物》1972年第3期。
    [1]吴卫鸣:《民间祖容像的传承》,《艺术史与艺术理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45页。
    [2]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6页。
    [1]〔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2007年第一版,第168页。
    [2]〔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七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556页。
    [3]《艺术学关键词》李建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315页。
    [4]〔唐〕《历代名画记》俞剑华译注,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29页.
    
    [1]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第7—8页。
    [2]敷衍修:《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107—111页。
    
    [3]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413页。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2页。
    [2]顾森:《秦汉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262页。
    [1]关于射礼过程的分析是根据杨宽《射礼新探》中对古礼的解释。杨宽《古礼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第315页。
    [2]《考工记》闻人军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第68页。
    [1]巫鸿《汉明、魏文的礼制改革与汉代画像艺术之盛衰》《礼仪中的美术》第274页。巫鸿也认为汉代是中国美术史中一个转折点,古礼器上装饰性的艺术让位于画像艺术,而后来的卷轴画是在这一新型艺术形式中萌生。
    [2]〔英〕罗森《中国的丧葬模式》,《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孙心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363页。
    [3]刘晓璐《中国帛画与楚汉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第100页。
    [1]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北京三联书店,第101页。
    [2]巫鸿:《超越“大限”》《礼仪中的美术》,第211页。
    [3]湖南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长沙马王堆一、二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7期,第43页。
    [1]转自郭沫若《中国青铜时代》第44页。
    [1]方闻:《中国青铜时代的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同上。
    [3]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30页。
    [4] [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张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一版,第104页。
    [5]巫鸿:《武梁柌》第76页。
    [6]方闻也认为中国早期人物画的变革是从拘谨呆板的古风中“苏醒”,而变为空间中举止自如的有机结合形象。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
    [1]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9页。
    [1]〔美〕罗樾:《中国绘画史的一些基本问题》《海外中国画研究文献》洪再新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第74页。
    
    [1]《历代名画记》俞剑华译注,第29页。
    [2]〔清〕邹一桂《小山画谱·六法前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编,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75页。
    
    [1]方闻:《心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247页。
    [2]〔清〕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一版,第512页。
    [3]《国语集解》第516页。
    [1]《国语集解》第60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77页。
    [3]丁海琴:《中国史传叙事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一版,第6页。
    [4]《国语·楚语》第516页。
    
    [1]《十三经注疏》第1686页。
    [2]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43页。
    [3]许雅惠:《东周图像纹铜器与刻纹铜器》《故宫学术季刊》第20卷,第二期,第71—72页。
    
    [1]陈煌:《古代帛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3页。
    [2]《国语集解》第513页。
    [3]陈煌《古代帛画》第70页。
    [1]胡懿勳:《中国古代绘画知识的考古》上?笱С霭嫔纾?008年第一版,第80页。
    [2]商志:《马王堆一号汉墓“非衣”试释》,《文物》1972年9期。
    [3]安志敏:《长沙新发现的西汉帛画试探》,《考古》,1973年1期。
    [4]孙作云:《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画幡考释》,《考古》1973年1期。
    
    [1]马雍:《论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的名称和作用》,《考古》1973年2期。
    [2]萧兵:《马王堆〈帛画〉与〈楚辞〉神话》,《楚辞与神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
    [3]刘晓路:《马王堆帛画再认识》,《文艺研究》1992年3期。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250页。
    
    [1]《鬼谷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42页。
    [2]贺西林:《古墓丹青》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7页。
    [3 ]陈煌:《古代帛画》,第193页。
    [4]李零:《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77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37页。
    [2]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第645页。
    [3]洛阳博物馆《洛阳卜千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浅井头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5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交大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4期。
    
    [1]《十三经注疏》第1249页。
    [2]杨宽:《古礼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第145页。
    [3]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4]《十三经注疏》,第1258页。
    
    [1]张一兵:《名堂制度流源考》,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53—54页。
    [2]张一兵:《名堂制度流源考》,第64页。
    [3]〔西汉〕刘安《淮南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28页。
    
    [1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0—172页。
    [2]张一兵:《名堂制度流源考》,第25页。
    [3]巫鸿:《礼仪中的美术》560页
    [4]同上。
    [1]〔西汉〕刘安《淮南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8页。
    [2]《十三经注疏》第906页。
    [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607页。
    [4]《十三经注疏》第436页。
    [5]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文物》1976年第11期。
    [1]孙作云:《楚辞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516页。
    [2]何新:《宇宙之问》,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3]萧通编,李善注:《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15页。
    
    [1]何新:《宇宙之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4页。
    [2]孙作云:《楚辞研究》下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5—580页。
    [3]《十三经注疏》第582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二版,第95页。
    [2]孙作云:《楚辞研究》下,第549页。
    [3]贺西林《汉代的墓室壁画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4]《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译,第2页。
    [5]陈衡恪《中国绘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6]〔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俞剑华注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译,第2页。
    [2]石守谦:《风格与世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1]郭熙、郭思:《林泉高致?画诀》俞剑华译注。
    [1]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年版,第57页。
    [1]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第77页。
    [1]《文物》1976年第3期。
    [1]韩伟、曹明檀《陕西凤翔高王寺战国铜器窖藏》,《文物》1981年第1期。
    [1]〔奥〕里格尔:《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陈平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第60—61页。
    [2]赵丰:《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第8页。
    [3]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第248页。
    [1]〔英〕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王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36页。
    [1]贺西林:《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43页。
    [1]卢辅圣:《历史的“象限”》《朵云》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第9期,第13—42页。
    [2]石守谦:《风格与世变》第9页。
    [3]〔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第672页。
    [4]〔美〕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第11页。
    
    [1]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36页。
    [2]〔汉〕许慎《说文解字》影印版〔清〕段玉裁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365页。
    [3]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第36页。
    [1]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第200页。
    [2]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第374页。
    [3]刘骁纯《致广大与尽精微——秦俑艺术略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第1—14页。
    [1]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434—437页。
    [2]巫鸿:《礼仪中的美术》,第679页。
    [3]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第429页。
    [4]〔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第344页。
    
    [1]〔东汉〕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8页。
    [2]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页。
    [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第484页。
    [4]俞剑华:《中国画论选编》第12页。
    [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西汉〕刘安:《淮南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第971页。
    [2]刘向:《别录·史记集解》严可均《全汉文卷三十八》第607页,
    [3]刘向:《别录·史记集解》严可均《全汉文卷三十八》第558页。
    [4]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第10—29页。
    [5]金维诺:《从楚帛画看早期肖像画的发展》,《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18页。
    [6]〔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第103页。
    
    [1]〔东晋〕顾恺之:《论画》选自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第16、22页。
    [2]石炯:《构图——一个西方观念史的个案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121页。
    [1]转引自方闻《心印》第257页。
    [1]严文明:《鸛鱼石斧图跋》《文物》1982年第12期。
    [1]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第2页。
    1、〔清〕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一版
    2、《山海经全译》袁珂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3、《楚辞全译》黄寿祺梅桐生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第一版
    4、《古今文尚书全译》江灏钱宗武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第一版
    5、《考工记译注》闻人军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6、《周礼仪礼礼记》陈戌国点校岳麓书社2006年12月第二版
    7、〔西汉〕刘安《淮南子》徐匡一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8、〔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一版
    9、〔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10月第二版
    12、〔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13、〔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等译朱立元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1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恩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15、〔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9月第一版
    16、〔法〕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8月第一版
    17、〔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5月第一版
    18、〔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1月第一版
    19、〔英〕马林洛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年2月第一版
    20、〔英〕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1、〔英〕马林洛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22、朱狄《艺术的起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23、岑家梧《图腾艺术史》学林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
    24、刘骁纯《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
    25、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26、李安宅《礼仪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一版
    27、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第一版
    29、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30、孙作云《楚辞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3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32、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33、闻一多《神话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34、陈建宪《神祇与英雄》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35、詹鄞鑫《神灵与祭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6、王晖《商周文化比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古史传说时代新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8、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9、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40、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三联书店2009年版
    41、李学勤《中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王平《甲骨文与殷商人祭》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
    43、郑杰祥《夏文化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4、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45、丁海琴《中国史传叙事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6月第一版
    46、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47、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0月第一版
    48、张一兵《明堂制度流源考》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49、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50、〔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徐冲译中华书局2008年第一版
    52、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出版社1992年1月第一版
    53、张光直《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9月第一版
    54、张光直《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55、张光直《中国古代考古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56、郭沫若《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57、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初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6月第一版
    58、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59、《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社科院考古所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60、裴文中《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2月第一版
    61、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62、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63、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 007年11月第一版
    64、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65、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66、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二版
    67、段渝《酋帮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一版
    68、《良渚文化探秘》浙江社会科学院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69、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文明》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第一版
    70、何新《宇宙之问——天问新考》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71、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73、〔美〕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李维琨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74、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75、孙作云《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76、孙作云《楚辞研究上、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77、张朋川《黄土上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78、〔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郑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
    79、〔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国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0、〔美〕巫鸿《空间中的美术》梅枚肖铁施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82、〔日〕林巳奈夫《中国古玉研究》杨美莉译台北艺术图书公司1997年7月第一版
    83、〔日〕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中国古代诸神》常耀华王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84、常庆林《殷墟玉器》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杨建芳编《玉文化论丛——1、2》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86、《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湖南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87、《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一瑶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88、《安阳文物精华》安阳市文物管理局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89、《凌家滩玉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90、《天门石家河考古报告之一——肖家屋脊》湖北省考古所荆州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石家河考古队文物出版社1999年
    91、《天门石家河考古报告之一——邓家湾》湖北省考古所荆州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石家河考古队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92、《中国绘画全集·战国至唐》文物出版社1997年
    93、《中国玉器全集·原始社会》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
    94、《中国玉器全集·商西周》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
    95、《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文物出版社1996年
    96、《中国青铜器全集·商》文物出版社1996年
    97、张安治《中国美术全集·原始社会至南北朝》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98、赵丰《中古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99、高明《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0、李零《入山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01、郭宝均《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
    102、郭宝均《山彪镇与琉璃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9月第一版
    103、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第一版
    104、李济《殷墟青铜器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4月第一版
    105、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106、〔美〕杨晓能《另一种古史》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第一版
    107、〔英〕罗森《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 002年7月第一版
    108、〔英〕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刘宗迪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一版
    109、程征钱志强《黄河彩陶》江苏美术出版社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第一版
    110、张鹏川《中国彩陶图谱》文物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112、马承源《仰韶文化彩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8月第一版
    113、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114、户晓辉《中国彩陶与岩画的生死母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115、《中国岩画》文物出版社编1993年版
    116、张正明邵学海《长江流域古代美术——史前至东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117、马承源《仰韶文化彩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18、陶磊《从巫术到数术——上古信仰的历史嬗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9、《中国帛画与楚汉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120、陈鍠《古代帛画》文物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121、贺西林《古墓丹青》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122、黄佩贤《汉代墓室壁画研究》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
    124、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24、张正明邵学海《长江流域古代美术——绘画与雕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5、胡懿勳《中国古代绘画知识的考古》上?笱С霭嫔? 2008年版
    126、周晋《传神写照——晋唐肖像画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2008年版
    127、石炯《构图——一个西方观念史的个案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2008年版
    128、盖山林《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129、束锡红李祥石《岩画与游牧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130、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131、曹意强《艺术与历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32、曹意强《艺术史的视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33、〔英〕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6、〔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
    137、〔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范景中、杨思梁等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
    138、〔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
    139、〔德〕阿道夫·希尔德布兰特《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潘耀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0、〔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1、〔美〕温尼·海德·米奈《艺术史的历史》李建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142、〔美〕卡里儿《艺术史写作原理》吴啸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43、〔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4、〔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张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45、〔英〕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王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6、Emmanuel loewy (伊曼纽·鲁惟一) Art and history , record of the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 19, 1960.
    147、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Ludwig bachhofer(巴霍菲尔) , The evolution of shang and early chou bronze, the art bulletin 26| 2 ,June 1944.
    Max loehr (罗樾)Some fundamental issu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3\ 2 February 1964 .
    苏秉琦《地层学与器物形态学》《文物》1982年第4期
    安志敏《从猿到人的过程和界限》《文物》1976年第6期
    孙守道《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的发现与研究》《文物》1986年第8期
    青海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1978年第3期
    张朋川《甘肃出土的几件仰韶文化人像陶塑》《文物》1979年第11期
    张建刚《陶器的肩腹分化和人的审美活动—从原始陶器看日用生活器具方面审美关系的发生》《文物》1987年第8期
    李凇《论先秦与汉代的神像观念》《新美术》2000年第1期
    杨英杰《先秦旗帜考释》《文物》1986年第2期
    石志廉《商代人形玉佩饰》《文物》1960年第2期
    陈志达《商代王室玉器与玉石人雕像》《文物》1982年第12期
    李学勤《新干大洋洲商墓的若干问题》《文物》1991年第10期
    高志喜《商代人面方鼎》《文物》1960年第10期
    李学勤《新干大洋洲商墓的若干问题》《文物》1991年第10期
    彭德《长江流域古代美术——史前至东汉·绪论》张证明邵学海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石志廉《战国小儿骑兽玉佩和猛虎食人玉佩》《文物》1978年第4期
    《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5期
    《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
    许雅惠《东周的图像纹铜器与线刻画像铜器》台北《故宫学术季刊》2002年第20卷第2期
    杨宗荣《战国漆器花纹与战国绘画》《文物》1957年第7期
    宋兆麟《战国弋射图与弋射溯源》《文物》1981年第6期
    严文明《鸛鱼石斧图跋》《文物》1957年第12期
    张光直《濮阳三硚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文物》1988年第11期
    吴荣曾《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有关神话迷信的变异》《文物1989年第10期
    马承源《漫谈战国青铜器上的画像》《文物》1961年第10期
    梓溪《战国刻绘宴乐画像铜器残片》《文物》1962年第2期
    杜恒《试论百花潭嵌错图像铜壶》《文物》1976年第3期
    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长沙战国楚墓帛画》《文物》1973年第7期
    连劭名《长沙楚帛书与中国古代的宇宙论》《文物》1991年第2期
    商志醰《马王堆一号墓“非衣”试析》《文物》1972年第9期
    刘家骥刘炳森《金雀山西汉墓帛画临摹后感》《文物》1977年第11期
    杨泓《战国绘画初探》《文物》1989年第10期
    张安治《西汉帛画艺术的成就》《文物》1973年第9期
    刘炳森《临摹马王堆西汉墓帛画的点滴体会》《文物》1973年第9期
    盖山林《内蒙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岩画》《文物》1980年第6期
    叶青《中国绘画叙事传统的形成》《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傅修延《中国叙事传统形成于先秦时期》《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张宁张新科《中国叙事传统溯源》《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1期
    傅修延《试论青铜器上的前叙事》《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宋玲平《东周青铜器叙事画像纹地域风格浅析》《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
    方辉:《商周时代的青铜面具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二十周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宋镇豪:《中国上古时代的丧葬礼俗》,《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傅聚良《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一批越族铜剑》,《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6期。
    钟少异《略论人面纹扁茎铜剑》,《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
    钱耀鹏《试论我国史前时代的猎头习俗》,《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
    叶万松、李德方《僵师二里头遗址兽纹铜牌考识》,《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
    杨彩娥、赵雪娟、李萍《彩绘人面陶壶》,《南方文物》2004年第1期。
    尚民杰《史前时期的偶像崇拜》,《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何星亮《半坡鱼纹是图腾标志,还是女阴象征?》,《中原文物》1996年第3期。
    李成《吉林省镇妾县出土人面头像饰》,《北方文物》1999年第1期。
    田园《石家河文化出土玉器拾零》,《江汉考古》1989年第1期。
    马沙《我国古代“嫠面”研究》,《江汉考古》1999年第1期。
    赵殿增《从“眼睛”崇拜谈“蜀”字的本义与起源—三星堆文明精神世界探索之一》,《四川文物》1997年第3期。
    张文《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动物纹”彩陶盆新解》,《四川文物》1997年第6期。
    工宜涛《半坡仰韶人面鱼纹含义新识》,《文博》1995年第3期。
    郝树平《西安半坡博物馆人头壶简介》,《史前研究》1984年第4期。
    宋兆麟《原始雕塑人面考》,《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年第15一16期。
    江伊莉《商代青铜器纹饰的象征意义一与人兽变形》,《殷都学刊》2002年第2期。
    郑师许《餐餐考》,《东方杂志》第28卷第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