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冲突的经济学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转型期中国的劳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转型前相对静止状态发展为“建立、变更、终止”的不断运动状态;由单一公有制劳动关系模式发展为多样化、复杂化的劳资关系体系;由固定工用工制度发展为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关系。在劳资关系转型过程中,双方的权利格局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强资弱劳”特征,劳资冲突逐渐趋向明显化与激烈化,突出表现在劳资冲突数量明显增多、冲突规模不断扩大、双方的暴力对抗程度明显增强等方面。劳资冲突已成为转型期我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研究劳资冲突协调机制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在前人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劳资冲突的根源与性质,以及劳资冲突的演化机理,并就有中国特色的劳资冲突调节机制的建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1章: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对劳资关系及劳资冲突国内外研究进行回顾和评析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难点和重点。
     第2章:劳资关系相关理论。研究劳资冲突首先要界定劳资关系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以作为分析的起点,本文所研究的劳资关系是指劳动者个人或组织与雇主或雇主组织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本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这种关系天然存在着对立和矛盾:一方追求工资福利最大化,另一方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同时又存在一致性,双方的利益均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增长及其效率,社会财富的创造又源于劳动与资本这两大基本生产要素的结合。现代劳资关系无一例外都具有利益对立性与利益一致性两个方面,不同的只是两方所占的比重,若利益一致性占主导则形成合作型劳资关系,若利益对立性占主导则形成冲突型劳资关系。
     第3章:劳资冲突产生的根源。首先界定劳资冲突的含义及表现形式,冲突往往是指双方利益、目标与期望的分歧甚至背道而驰,其产生根源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私有制造成了劳动与资本的分裂、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人假设”以及社会学中的冲突论等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转型期特征,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劳资关系主体以及劳资冲突的形成。经济转型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为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做的再调整,其核心是实现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点——劳动者及劳动力产权与物质资本及其产权的有机结合。在经济转型特别是国企改革的推动下,客观上造成了我国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伴随非公有性质的经济体如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乡镇企业的出现,打破了原国有企业行政式、一体化的劳动关系格局,转变为承认多元利益的存在。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上逐渐出现等级分化,产生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劳资矛盾与冲突逐渐浮出水面。
     第4章:中国经济转型期劳资冲突的演化机理。我国转型期最初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平等化发展阶段,之后进入利益结构调整期,劳资冲突也相应改变了原先个别化、简单化、隐性化特征,渐渐呈现出集体化、复杂化、显性化等特点,甚至出现了尖锐化与扩大化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劳资冲突的产生与演化恰恰发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几乎与后者同步,因此有必要从制度变迁视角探寻劳资冲突的演化机制。中国经济转型模式基本上属于“先易后难”式的渐进式改革方式。该方式尽可能地减少了改革对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冲击,但却导致转型过程中一些问题与矛盾的不断积累,这些矛盾和问题从不同方面影响与制约了转型过程中劳资利益关系的调整,成为我国劳资冲突演化过程的助推器。从总体上来看,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非协调性”与“非匀速性”的制度变迁所带来的“滞后效应”,即在转型初期,旧体制中的硬核部分虽有调整,但并未进行实质性重组,再加之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匮乏,致使之后的改革难度与改革成本逐步加大,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也随之发展。
     第5章:国外劳资冲突调节机制的演进及启示。首先介绍劳资冲突理论从对抗到合作的演进,为把握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冲突的演化规律奠定理论基础。之后对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冲突的调节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与启示。
     第6章:中国经济转型期劳资冲突的调节目标、调节机制及政策建议。首先分析了我国劳资关系的改革目标——和谐劳资关系及其特征,并结合当前我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背景:社会主义的优势以及转型期带来的挑战,提出对应转型期多元化、复杂化的劳资关系模式,劳资关系调节机制也应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调节体系。这一调节体系包括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宏观调节机制主要是指在政府层面上保障必要的劳动制度供给,通过制定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劳动政策,组建劳资关系协调机构与组织,干预、调整、规范劳资关系运行;中观调节机制主要是为了解决职业培训、劳动力跨区自由流动以及行业与地区集体谈判等在一定的区域和行业范围内才能解决的相关问题;微观调节机制则主要从企业视角提出通过改革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树立新利润价值观以及改革企业工会组织结构等方式,构建劳资关系平等的博弈主体,实现劳资均衡的内在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构建转型期和谐劳资关系的政策建议:健全劳资关系法律体系;完善劳资冲突行政调解手段;构建劳资冲突宏观预警系统与政府规制监督体系;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改革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改革工会制度,提高劳动者的谈判地位;完善促进就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
China’s labor-capital relations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have changed greatly, from a relatively quiescent state before the transition to a continuously moving state of“establishment, change and termination”; from labor relations mode of single public ownership to diverse, complex system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from the fixed working system to the employment system based on labor market.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both parties' rights structure is showing more and more clearly a characteristic of“strong capital and weak labor”. The labor-capital conflicts gradually tend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evident and intensified,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which is the number of conflicts is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 the scale of conflicts is expanding continuously, the extent of both parties' violence resistance is enhancing significantly, and so on. The labor-capital conflict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social issues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so study of the labor-capital conflicts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s of realistic urgency and necessity. According to this, this paper, based on related previous research and Marx’s theory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investigates the root and nature of China’s labor-capital conflicts on the context of the transition econom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trend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and puts forward my own proposal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regulation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1 is the introduction. It clarifi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and then on the foundation of review and critique of domestic and abroad study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and conflicts, determines the framework of this study,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Chapter 2 is on the related theory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Before study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we must first define the meaning and nature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analysis. The labor-capital relation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re the relations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at occur in the working process between labor and employers each individual or organized, whose essence is a kind of economic interests relations. A natural confrontation and contradiction exists in this kind of relations: one party is pursuing wages and welfare to maximum, the other is pursuing profits maximization and cost minim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consistency exists between them because both interests are dependent on the growth of social wealth and efficiency, and social wealth come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labor and capital, the two basic factors of production. Modern labor-capital relations, without exception, have interests of confrontation and consistency, different only in each share, if the interests of consistency dominate, cooperative labor-capital relations can be formed, and if the interests of confrontation dominate, conflict labor-capital relations can be formed.
     Chapter 3 analyzes the source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Firstly,defining the meaning and forms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conflicts often refer to the differences or contradiction of both parties’interests, goals and expectations,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which can be analyz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Marxist division of labor and capital based on private ownership, the Western mainstream economics’“economic man assumption”and sociology’s conflict theory, etc.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cle concretely analyses the labor-capital relations and the source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in China. The essence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s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o adapt to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he core of which is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wo basic points of market economy: labor or labor property rights and material capital or its property rights. Driven by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especially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labor changed significantly. Accompanying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privately owned economy such as the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 the pattern of the administrative style of the original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integrated labor-capital relations has broken into the recogni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interests. Class partition emerged gradually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owners o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statu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interest demands, and labor-capital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s have been revealed.
     Chapter 4 analyses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After our country experienced a brief stage of equaliz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we come into an adjustment time of interest structure, followed by a corresponding change in labor-capital conflicts from the originally separate, simplistic and recessive characteristic to a gradually collective, complex and dominant nature, even appearing the more acute and enlarging trend. We can see that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labor-capital conflicts occurred precisely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lmost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latter, so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from a perspective of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e mode of China’s economy transformation basically belongs to a type of asymptotic reform of“first easy and difficult behind”. This mode reduced the impact on the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as much as possible, but le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som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e transition process, which influenced and constrained the interest adjustment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and became a booster to the evolution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From the general point of view, these problems can be summed up as“lagging effect”of system transition with“incompatible and non-uniform nature”, that is, in the initial stage, although the hard nuclear component is adjusted, it is not substantively reorganized, coupled with the lack of supporting policies and measures, resulting in gradually increasing reform difficulty and cost and developing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various stakeholders.
     Chapter 5 is about the 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I first introduce the evolution of the labor-capital conflicts theory from confrontation to cooperation, which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grasp the evolution law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in the market economy. Then I make som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gulation policies about labor-capital conflicts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and sum up som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Chapter 6 is about regulation goals mode,regulation mechanisms and concrete policy suggestions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in the period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 first analyze the reform target of China's labor-capital relations: that is harmonious labor-capital relation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n, combining the background that our country sets up harmonious labor-capital relations: the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and the challenges of transformation period,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diverse, complex labor-capital relations mode, I proposed that labor-capital relations adjustment mechanism should also be a multi-layered, multi-angle adjustment system. This regulating system includes three levels: macro, micro and medium. Macro regulating mechanism mainly means that the government guarantees the necessary labor institutional supply, through the formulation of related labor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and establishment of coordinating bodies and organizations, intervenes, adjusts and regulates labor relations operation; micro regulating mechanism come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to construct equal game player body through the reform of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a new profit values and reform of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etc., and finally achieves an internalization mechanism of balanced labor-capital relations; medium regulating mechanism is mainly to resolve such problems as can be resolved only within certain regions and industries, for example, vocational training, labor’s free cross-regional flow and regional or industrial collective bargaining.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build harmonious labor-capital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time: a sound legal system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perfect administrative mediation means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building of macro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labor-capital conflicts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change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structure; reform of trade union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bargaining position of labor; improving related employment-promoting policies;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so on.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708,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丁晓钦:《当代世界劳资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观察》,《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③权衡、杨鹏飞等著:《劳动与资本的共赢逻辑》,P17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David Cay Johnston,“Income Gap is Widening, Data Shows”,The New York Times,March 29,2007
    ②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33,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③杨继瑞等:《促进社会主义初次分配公平的探悉》,《决策咨询通讯》,2008年第2期
    
    ①栾爽:《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责任》,《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6期
    ②资本所得约等于二、三产业增加值减去劳动者收入与生产税净额之后的余额
    
    ①【美】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P3,华夏出版社,2007年
    ②吴忠民:《和谐社会与中国改革新阶段》,《学海》,2005年第1期
    ③数据来源:《2009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P26,商务印书馆,1972年
    ②同上,P45
    ③同上,P58
    ④同上,P60
    ⑤同上
    ⑥同上
    ⑦同上
    
    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P72,商务印书馆,1972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P269,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P151,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344,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P17,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P333-337,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②段若鹏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P42,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S? Webb & B? Webb,“Industrial Democracy”,London,Longman,1897,转引自陈恕祥、杨培雷:《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P173,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④王全兴:《劳动法学》,P295,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
    ⑤丹尼尔·奎因·米尔斯:《劳工关系》,P236,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①参考程延园:《劳动关系》,P32-4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程延园:《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综述》,《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P3-6,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卫民、许继峰:《劳资关系:平等与效率》,P25,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
    ①John Godard,“Industrial Relations, the Economy, and Society”(Second Edition), P18, Captus Press Inc.,2000转引自程延园:《劳动关系》,P39-4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周新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经济评论》,2001年第5期
    ①程延园:《劳动关系》,P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曾咏梅:《劳动法》,P3,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杨海波:《当代私营企业雇佣关系》,P7,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美】伊兰博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P3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P263,人民出版社,1964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190,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③同上,P192
    ④同上,P193
    ①年志远:《企业劳资关系的变易性及政策意义》,《江汉论坛》,2010年第2期
    ②卫民、许继峰著:《劳资关系:平衡效率与公平》,P30,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
    ③同上
    ④程延园:《劳动关系学》,P3-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常凯等:《中国劳动报告》,P65,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②宋涛:《资本论词典》,P110,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③《中国劳动人事百科全书》,P741,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
    ④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P16,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
    
    ①程延园:《劳动关系学》,P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郑少华主编:《华东法律评论》,P125-126,法律出版社,2002年
    ③程延园:《劳动关系学》,P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常凯:《劳动关系学》,P400-40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②汪和建:《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P349,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③【荷】约里斯?范?鲁塞弗尔达特等主编:《欧洲劳资关系:传统与转变》,P16,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①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33,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②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P20,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③周新军:《社会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研究》,《经济评论》,1999年第1期
    ④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P6-7,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P44,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P5,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P114,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54,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⑤同上,P57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P50,人民出版社,1974年
    ①程延园:《劳动关系学》,P12-1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马艳、周杨波:《中国股份制劳资关系模型及实证分析》,转引自《海派经济学》(第20辑),P155,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同上
    ①卫民、许继峰著:《劳资关系:平衡效率与公平》,P25,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7月
    ②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P60,商务印书馆,1972年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同上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P82,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P491,人民出版社,1961年
    ⑧同上,P495
    ①张宗和:《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研究》,转引自周膺主编:《杭州蓝皮书》,P147,杭州出版社,2009年
    ②肖凤德编:《薪酬管理》,P98,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①卫民、许继峰:《劳资关系:平等与效率》,P25,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
    ①程延园:《劳动关系学》,P2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卫民、许继峰:《劳资关系:平等与效率》,P26,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
    ③【英】约翰?伊特韦尔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P563,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①常凯:《劳权论》,P275,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781,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①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55,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②宋涛:《资本论词典》,P659,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P44,人民出版社, 1957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P490,人民出版社, 1961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P491,人民出版社, 1961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P78-79,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P100,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④宋涛:《资本论词典》,P381-383,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年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P95,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①宋涛:《资本论词典》,P381-383,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P319,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③周新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经济评论》,2001年第5期
    ①周定平:《社会安全事件应对研究》,P34,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理论的结构》,P171-172,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③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P333,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④罗大文主编:《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建设》,P22,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⑤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P264,华夏出版社,1989年
    ①【美】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P2,华夏出版社,2006年
    
    ①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姚先国、郭东杰:《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②程延园:《劳动关系学》,P13-1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李景阳:《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P244-252,东方出版社,2002年
    ①尹凤婷主编:《民企职工权益保障研究》,P167-168,新华出版社,2008年
    ②张宗和:《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研究》,见周膺主编:《2009杭州发展报告》(经济卷),P145,杭州出版社,2009年
    
    ①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②转引自王振中:《中国转型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P5,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见李友梅主编:《转型与发展》(第1辑),P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P7-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③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见李友梅主编:《转型与发展》(第1辑),P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④孙立平教授将社会结构断裂界定为“结构中的有关成分过分分化且彼此间缺乏有效整合的状态”
    ①【美】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雷吉斯、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P5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美】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雷吉斯、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P5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同上
    ①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周晓红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P217-2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②刘玲玲等:《中国公共财政》,P12-13,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③转引自张昁叮骸兜贝泄投贫缺浠牍せ峁δ艿淖洹罚琍68,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④吴忠民:《和谐社会与中国改革新阶段》,《学海》,2005年第1期
    
    ①景维民:《转型经济学》,P4,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②孙立平:《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第2期
    ①卞悟:《拒绝“原始积累”》,《读书》,1998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684-685,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③马克思主义原始积累理论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684-830,人民出版社,1972年;潘石:《当代中国私营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必然性及现实基础》,《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潘石:《中国私营资本原始积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张仁寿:《试论原始积累的历史必然性》,《人大复印资料政治经济学总论部分》,1987年第8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783,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782-783,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同上,P782
    ③同上,P830
    ④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56,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⑤同上,P57
    ①程延园:《劳动关系学》,P8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GregJ?Bamber等:《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P248,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在中国尽管通过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改革逐渐将国有企业经营权下放到企业,同时,伴随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确定以及经营者年薪制的实行,使得经营者开始行使雇主的职权并享有雇主的经济待遇。但在现行的政治体制和人事管理制度下,国企经营者仍是国家干部身份,是否能够充当雇主,目前尚无定论。(赵曙明,张捷,2008)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大量出现雇佣关系,这些企业的业主和经营者构成典型的雇主阶层
    ④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P114,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818,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①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57-67,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P211-2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②《生产力之声》,1995年第1期;《中国乡镇企业报》,1997年10月14日:转引自徐小洪:《冲突与协调》, P7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
    ③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72,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④同上,P78
    
    ①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82-85,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②同上
    ①蒋学模:《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对劳动力商品范畴的再认识》,《复旦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①王珏:《关于劳动力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南方经济》,2004年第10期
    ②范省伟、白永秀:《劳动力产权的界定、特点及层次性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①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12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②同上,P120
    ③同上,P121
    ①徐小洪:《劳动力产权制度的国有制与市场化变迁》,《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①徐祥临:《进一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学习时报》,2010年1月18日
    ②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126,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为此徐小洪教授解释说,尽管农民劳动力形式上是集体所有制,但实际上生产队集体的产权很弱,大量产权被转化为政府的强制性合约控制权,所以农民劳动力实际上是国有制。
    ③郭东杰著:《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P94,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127,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①E?G??菲吕博腾,S??配杰威奇:《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P205,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
    ②李思名、邵一鸣、莫太基主编:《中国社会发展——香港学者的分析》,P93,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5年
    ③徐小洪:《固定工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及其权益补偿》,《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④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157,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①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15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②同上,P159
    ③宋桂荣:《固定工劳动产权制度变迁特征及其权益补偿》,《鲁行经院学报》,2000年第3期
    ④李静君著:《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见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P7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⑤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160,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①转引自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P82,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②宋洪远:《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P148-156,见张曙光主编:《思考变迁:经济讲演录》,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李萍、陈志舟等著:《统筹城乡发展与效率公平的权衡》,P91-93,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P83,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④徐小洪:《冲突与协调》,P12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①徐永新:《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走向》,《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②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P83,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③宋延军:《对初次分配公平问题的再认识》,《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7月7日
    ④李萍、陈志舟等著:《统筹城乡发展与效率公平的权衡》,P93,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乔建:《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4月
    
    ①石秀印:《劳动关系:由单边决定、双边决定向三方协和转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②田杨群:《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兰州学刊》2008年第6期
    ①乔健:《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中国劳动关系学报》,2007年4月
    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P395,人民出版社,1977年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见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P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周振华:《收入分配》,P68,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⑤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见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P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P93,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见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P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见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P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乔建:《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4月
    ①叶迎:《我国劳动力产权的制度变迁与劳动者权益维护》,《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3期
    ①沼田稻次郎沼:《劳动法论序说》,P6,劲草书房,1950年,转引自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P4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②同上,P24
    ③同上,P44
    ④同上,P45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见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P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②受数据所限,本文以全部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描述转型期我国劳资冲突的演变趋势。
    ③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学》,P404,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①数据来源:《2008年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9年
    ①李炳安、向树青:《转型时期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6期
    ①程延园:《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思考》,《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12月10日
    
    ①刘颖:《政府在化解私营企业劳资矛盾中的作用》,《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月
    ②同上
    ①赵人伟、李实教授将改革前的利益矛盾归为三类: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上,强调实物分配,即供给制抑制市场分配,实行隐性的福利补贴,80%的农民享受不到;工资的长期冻结,造成对青年一代不利的收入分配格局。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经济研究》,1997年第9期
    ②李拓著:《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P158,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③湛新民编:《留人策略人力资源维持系统》,P244,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
    ①陆一:《中国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巨大变化》,《企业文化》,2004年第8-9期
    ②隋学礼:《企业内部冲突与企业劳资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3月
    ③徐小洪:《论劳资关系性质的重新定位》,《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6月
    ①张宗和:《化解劳资冲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见张鹰:《“构建和谐社会与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资料通讯》,2006年第11期;《浙江省社科联科研成果要报》2007年1月19日
    ②同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P755,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李炳炎:《中国企改新谭》,P335,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
    
    ①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社会》,2006年第4期
    ②谢清主编:《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P167,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樊纲:《关于渐进式改革的理论思考》,《安徽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①赵凌云:《经济体制改革的八大不协调现象》,《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②同上
    
    ①赵凌云:《经济体制改革的八大不协调现象》,《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②高新会:《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失衡问题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③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调查》,P8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①赵凌云:《经济体制改革的八大不协调现象》,《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P176,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暨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①高新会:《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失衡问题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②同上
    ①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调查》,P12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①因受资料限制,本表格并未严格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劳资冲突,但由于当前不同所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性质及特点的趋同性,本表格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够反映出企业内部导致劳资冲突产生的具体情况。
    ②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协调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调查》,P5-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①《2008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②胥辑:《中国“民工潮”发展的三个阶段》,《浙江日报》,2005年7月12日
    ①李芝倩:《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劳动力流动模型》,《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见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P5-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转引自李贵卿、陈维政:《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P67-69,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郑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707,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③王大庆、焦建国:《西方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1期
    ①陈恕祥、杨培雷:《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P80,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②陈大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走向和谐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③郑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①孙寿涛:《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P19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②郑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③孙寿涛:《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P195,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①詹真荣:《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构想》,《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344,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P498,人民出版社,1974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832,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①黑启明:《近代西方劳动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3月
    ②李敏、张彤:《西方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综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9月
    ③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P134,商务印书馆,1983年
    ④Dunlop:《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P47-61,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58
    ⑤程延园:《劳动关系学》,P5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程延园:《劳动关系学》,P5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同上
    ①郭庆松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P1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Sandver:《Labor Relation:Process and Outcomes》,P26-34,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7
    ③郭庆松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P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①郭庆松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P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同上
     ①胡代光、高鸿业著:《西方经济学大辞典》,P38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①杨剑等编:《人力资源的量化管理》,P348-349,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
    ②柳可白等编:《当代工人阶级地位与作用》,P319,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
    ③马丁?魏茨曼:《分享经济》,P2,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
    ①杨剑等编:《人力资源的量化管理》,P350,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
    
    ①孙寿涛:《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P187,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②Greg J?Bamber等:《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P49,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Greg J?Bamber等:《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P48,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同上
    
    ①王大庆、焦建国:《劳资关系的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1期
    ②赵领娣等编:《劳动经济学:理论、工具、制度、操作》,P250,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
    
    ①Greg J?Bamber等:《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P57,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同上,P149
    ③同上,P150
    ①王德辉编:《领导法则》,P224,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
    ②王大庆、焦建国:《劳资关系的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1期
    ③周茂荣、聂文星:《德国共同决定制的起源、演化及其在战后德国发展中的作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0年第5期
    ①孙钱章编:《新领导力全书》,P732,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①Young-bum Park等:《韩国的雇佣关系》,转引自Greg J?Bamber等:《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P220,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Young-bum Park等:《韩国的雇佣关系》,转引自Greg J?Bamber等:《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P221,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王晓玲:《韩国劳资关系:从对抗走向和谐》,《当代亚太》,2009年第4期
    ③Young-bum Park等:《韩国的雇佣关系》,转引自Greg J?Bamber等:《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P224,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④同上,P222
    ①Young-bum Park等:《韩国的雇佣关系》,转引自Greg J?Bamber等:《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P227,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同上
    
    ①郑桥:《俄罗斯私有化与工人阶级和工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第3期
    ②李景阳:《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P244-251,东方出版社,2002年
    ①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暨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西蒙?克拉克:《俄罗斯工会的转变》,转引自常凯:《全球化的劳资关系与劳工政策》,P395,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
    ①程多生:《俄罗斯三方协商机制介绍》,《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②景维民:《转型经济学》,P177,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杨正喜等:《论市场经济国家对劳资冲突的法律规制》,《行政与法》,2007年第2期
    ①胡连生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P108,人民出版社,2000年;转引自夏顺忠等:《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变化的新动向》,《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②颜鹏飞:《社会“轴心”理论和实践:转型时期的中国工会》,《海派经济学(20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③陈恕祥等:《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P196,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P5,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
    ①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P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②同上,P71
    ③触发战略,即在无限重复博弈中,若有一方选择非合作战略,以后所有阶段都不会再有合作产生。见肖条军:《博弈论及其应用》,P127-130,上海三联书店,2004
    
    ①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当代财经》,2007年第10期
    ②吕景春:《论劳资合作博弈中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经济学家》,2009年第4期
    
    ①周杨波、马艳:《构建私有企业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思路与对策》,《理论月刊》,2009年第6期
    ②同上
    ③常凯:《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法制化》,《检察风云》,2007年第6期
    ①吕景春:《和谐劳资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经济学家》,2006年第6期
    ①郑桥:《中国劳动关系变迁30年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现代交际》,2009年第2期
    ①常凯:《中国劳动关系报告》,P164-165,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①窦肯:《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中国劳动出版社,2008年
    ①黄河涛等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劳动关系重建》,P17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②常凯:《中国劳动关系报告》,P5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①黄速建等编:《现代企业管理》,P57-58,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①周长城:《劳动法原理》,P154,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②胡家强:《论我国劳动立法体系的完善》,《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4月
    
    ①胡家强:《论我国劳动立法体系的完善》,《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4月
    ②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经济学家》,2006年第6期
    ①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经济学家》,2006年第6期
    
    ①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经济学家》,2006年第6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P490,人民出版社,1961年
    ①常凯:《中国劳动关系报告》,P195-196,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①常凯:《中国劳动关系报告》,P195-196,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②孙德强:《中国现代工会法律制度构建》,P428,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
    ③同上,P427
    
    ①胡虎林:《和谐社会与浙江法制建设》,P50,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杨宜勇:《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P253,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①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调查》,P109-11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②同上,P111
    ③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调查》,P11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④孙光德主编:《社会保障概论》,P25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美】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17]【美】丹尼尔·奎因·米尔斯.劳工关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18]【美】伊兰博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0]【英】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荷】约里斯?范?鲁塞弗尔达特等.欧洲劳资关系:传统与转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3]【美】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雷吉斯、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澳】GregJ?Bamber等.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26]【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7]【美】马丁?魏茨曼.分享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
    [28]【美】窦肯.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8年版.
    [29]【英】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0]【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1]【英】大卫?桑普斯福特等.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
    [32]【美】R?H?齐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3]【美】R?H?齐尔科特.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4]【韩】具海根.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5]【韩】金秀坤.韩国劳资关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美】麦克纳尔蒂.劳动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M].北京:劳动出版社1993年版.
    [37]【美】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世界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39]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宋涛.资本论词典[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1]胡代光、高鸿业著.西方经济学大辞典[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中国劳动人事百科全书[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43]程恩富、顾海良.海派经济学(第20辑)[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李友梅.转型与发展(第1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5]张曙光.思考变迁:经济讲演录[C].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47]常凯.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48]常凯等.中国劳动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49]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50]徐小洪.冲突与协调[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51]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52]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3]杨海波.当代私营企业雇佣关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4]陈恕祥、杨培雷.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5]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程延园.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风笑天.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8]赵振华.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年版.
    [59]赵振华.劳动价值新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60]汪和建.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61]黄河涛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劳动关系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2]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63]黄越钦.劳动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5]王全兴.劳动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66]曾咏梅.劳动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郑少华.华东法律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8]周膺.杭州蓝皮书[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年版.
    [69]肖凤德.薪酬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70]周定平.社会安全事件应对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1]罗大文.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建设[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2]段若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3]李景阳.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74]尹凤婷.民企职工权益保障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75]王振中.中国转型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7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7]周晓红.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8]刘玲玲等.中国公共财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9]张昁?当代中国劳动制度变化与工会功能的转变[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景维民.转型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81]潘石.中国私营资本原始积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2]郭东杰.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李思名、邵一鸣、莫太基.中国社会发展——香港学者的分析[M].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5年版.
    [84]李萍、陈志舟.统筹城乡发展与效率公平的权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5]周振华.收入分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6]李拓著.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87]湛新民.留人策略:人力资源维持系统[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88]李炳炎.中国企改新谭[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版.
    [89]谢清.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0]李贵卿、陈维政.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1]孙寿涛.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92]郭庆松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3]杨剑.人力资源的量化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版.
    [94]柳可白.当代工人阶级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版.
    [95]赵领娣等.劳动经济学:理论、工具、制度、操作[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96]王德辉.领导法则[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97]孙钱章.新领导力全书[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98]胡连生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9]黄速建等.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100]周长城.劳动法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1]孙光德主.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2]孙德强.中国现代工会法律制度构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03]胡虎林.和谐社会与浙江法制建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4]杨宜勇.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05]石美遐.市场中的劳资关系:德、美的集体谈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6]杨体仁、李丽林.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107]权衡、杨鹏飞.劳动与资本的共赢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8]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9]姚先国.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0]肖条军.博弈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版.
    [111]卫民、许继峰著.劳资关系:平衡效率与公平[M].台北:前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
    [1]赵振华.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战略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6.
    [2]赵振华.理性认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J].理论学刊,2008年,3.
    [3]赵振华.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经纬,2007年,3.
    [4]程延园.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3年,3.
    [5]周新军.社会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研究[J].经济评论,1999年,1.
    [6]周新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J].经济评论,2001年,5.
    [7]洪银兴.合作博弈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J].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3.
    [8]年志远.企业劳资关系的变易性及政策意义[J].江汉论坛,2010年,2.
    [9]李培林.高度重视人均GDP1000-3000美元关键阶段的稳定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5年,2.
    [10]李培林、张翼.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9.
    [11]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7.
    [12]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9.
    [13]吕景春.论劳资合作博弈中利益的帕累托改进[J].经济学家,2009年,4.
    [14]姚先国、郭东杰.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5.
    [15]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2004年,7.
    [16]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3.
    [17]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
    [18]孙立平.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J].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2.
    [19]卞悟.拒绝“原始积累”[J].读书,1998年,1.
    [20]潘石.当代中国私营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必然性及现实基础[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7.
    [21]张仁寿.试论原始积累的历史必然性[J].人大复印资料政治经济学总论部分,1987年,8.
    [22]蒋学模.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对劳动力商品范畴的再认识[J].复旦大学学报,1994年,5.
    [23]王珏.关于劳动力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J].南方经济,2004年,10.
    [24]范省伟、白永秀.劳动力产权的界定、特点及层次性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 2003年,8.
    [25]徐小洪.劳动力产权制度的国有制与市场化变迁[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
    [26]徐小洪.固定工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及其权益补偿[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4.
    [27]徐小洪.论劳资关系性质的重新定位[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6.
    [28]丁晓钦.当代世界劳资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观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2.
    [29]栾爽.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6.
    [30]吴忠民.和谐社会与中国改革新阶段[J].学海,2005年,1.
    [31]徐永新.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走向[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4.
    [32]乔建.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4.
    [33]石秀印.劳动关系:由单边决定、双边决定向三方协和转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6.
    [34]田杨群.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J].兰州学刊,2008年,6.
    [35]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年,9.
    [36]陆一.中国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巨大变化[J].企业文化,2004年,8-9.
    [37]叶迎.我国劳动力产权的制度变迁与劳动者权益维护[J].生产力研究,2009年,13.
    [38]李炳安、向树青.转型时期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年,6.
    [39]刘颖.政府在化解私营企业劳资矛盾中的作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
    [40]隋学礼.企业内部冲突与企业劳资关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3.
    [41]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J].社会,2006年,4.
    [42]樊纲.关于渐进式改革的理论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1992年,4.
    [43]赵凌云.经济体制改革的八大不协调现象[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4.
    [44]高新会.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失衡问题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6.
    [45]李芝倩.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劳动力流动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1.
    [460]郑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7年,3.
    [47]郑桥.中国劳动关系变迁30年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J].现代交际,2009年,2.
    [48]郑桥.俄罗斯私有化与工人阶级和工会[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3.
    [49]郑桥.全球化冲击下的劳资关系与工会运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7.
    [50]郑桥.全球化对劳资关系体制的冲击[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3.
    [51]王大庆、焦建国.西方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51.
    [52]王大庆.从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看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调整[J].特区经济,2003年,3.
    [53]陈大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走向和谐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年,6.
    [54]詹真荣.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构想[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1.
    [55]黑启明.近代西方劳动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3.
    [56]李敏、张彤.西方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9.
    [57]周茂荣、聂文星.德国共同决定制的起源、演化及其在战后德国发展中的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5.
    [58]王晓玲.韩国劳资关系:从对抗走向和谐[J].当代亚太,2009年,4.
    [59]程多生.俄罗斯三方协商机制介绍[J].中国劳动,2004年,12.
    [60]杨正喜等.论市场经济国家对劳资冲突的法律规制[J].行政与法,2007年,2.
    [61]夏顺忠等.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变化的新动向[J].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1.
    [62]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J].当代财经,2007年,10.
    [63]周杨波、马艳.构建私有企业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思路与对策[J].理论月刊, 2009年,6.
    [64]常凯.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法制化[J].检察风云,2007年,6.
    [65]胡家强.论我国劳动立法体系的完善[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4.
    [66]宋桂荣.固定工劳动产权制度变迁特征及其权益补偿[J].鲁行经院学报,2000年,3.
    [67]张鹰.“构建和谐社会与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J].资料通讯,2006年,11.
    [68]赵薇.西方劳资关系理论、实践及借鉴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7年,3.
    [69]赵曙明、赵薇.美、德、日劳资关系管理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1.
    [70]杨鹏飞.新合作主义能否整合中国的劳资关系[J].社会科学,2006年,8.
    [71]苏方国.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年,7.
    [72]郭铁民、黎元生,我国构建民营企业新型劳资关系的实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
    [73]吴江、刘行前.劳资关系与经济发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6.
    [74]贺艳秋.论道德调整私人企业劳资关系的必然性[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
    [75]夏小林.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J].管理世界,2004年,6.
    [76]夏小林.经济增长的背后:解读浙江省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和宏观背景[J].经济研究参考, 2004年,2.
    [77]周长城、吴淑凤.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J].经济评论,2000年,7.
    [78]周长城.西方劳资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J].学术研究,1997年,5.
    [79]姜作培、陈峰燕.论构建和谐的私营企业劳资关系[J].中州学刊,2006年,1.
    [80]周道华.政府与劳资关系的和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2.
    [81]戴建中.私营企业雇工及劳资关系调查报告[J].社会学研究,1996年,11. [82卢现祥.转轨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形成的特征[J].经济问题,1999年,11.
    [83]曹艳春.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新视点[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3.
    [84]佟新.“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J].学海,2005年,8.
    [85]陈微波.论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以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融合为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05,l.
    [86]陈杰平.市场经济中几种主要的劳资关系调整模式[J].中国工运,2005,9.
    [87]晁罡、曹能业.论中国私营企业家族管理模式对劳资关系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9.
    [88]雷云、吴娅茹.论非公有制企业和谐稳定劳资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2.
    [89]郭爱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劳资关系思考[J].求实,2006年,8.
    [90]任泽民等.美国劳资关系调整制度的若干方面[J].中国劳动科学,1995年,1.
    [91]平新乔.关注民企劳资关系[J].中国改革,2005年,4.
    [92]吴德辉.新形势下的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2.
    [93]胡涤非.三方博弈下劳资关系发展的制度选择[J].社会科学家,2006年,5.
    [94]舒建玲.政府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5年,10.
    [95]郑钢.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存问题及其根源[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5.
    [96]许峰.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4年,8.
    [97]陈伯庚.论构建民营经济的新型劳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
    [98]刘元文、高红霞.产权改革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基本状况[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2年,12.
    [99]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A].李友梅.转型与发展(第1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0]李静君.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A].李友梅.转型与发展(第1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1]宋洪远.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A].张曙光.思考变迁:经济讲演录[C].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2]颜鹏飞.社会“轴心”理论和实践:转型时期的中国工会[A].程恩富、顾海良.海派经济学(第20辑)[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3]马艳、周杨波.中国股份制劳资关系模型及实证分析[A].程恩富、顾海良.海派经济学(第20辑)[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4]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5]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6]潘啸.新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7]黑启明.政府规制的劳动关系理论与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8]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9]徐祥临.进一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N].学习时报,2010-1-18
    [110]宋延军.对初次分配公平问题的再认识[N].中国经济时报,2008-7-7
    [111]程延园.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12-10
    [112]胥辑.中国“民工潮”发展的三个阶段[N].浙江日报,2005-7-12
    [113]钟琴.劳资关系已成当务之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6-27
    [114]郭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N].中国经济时报,2001-3-27
    [115]郭悦.中国民营企业劳工调查[N].社会科学报,2004-3-11
    [1]S, Webb & B, Webb: Industrial Democracy [M], London: Longman, 1897.
    [2]John Godard: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Second Edition) [M], North York: Captus Press Inc., 2000.
    [3]Dunlop: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58.
    [4]Sandver: Labor Relation: Process and Outcomes [M], Boston and Toron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7.
    [5]Adoms and Roy: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 Scope and Pedagogy [M],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1993.
    [6]Chamberlain, Neil W. and Kuhn J. W.: Collective Bargaining [M], NewYork: McGraw-Hill, 1965.
    [7]Taylor, Bill, Chang Kai and Li Qi: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M], Aldersho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2003.
    [8]Slomp, Hans: Labour Relations in Europe [M], London: Greenwood, 1990.
    [9]Pinto, Stanle: Smooth industrial relations [J], Economist, May 30, 2009.
    [10]Zhang, Li: Chinese Workers Confront Capitalist Labor Relations [J], Labor / Le Travail, Vol. 63, 2009.
    [11] Meardi, Guglielmo: Labour Relations in Central Europe [J],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47, 2009.
    [12]Phillips, Jim: Industrial Relations, Historical Contingencies and Political Economy: Britain in the 1960s and 1970s [J], Labor History Review, Vol. 72, 2007.
    [13]Norton, Andrew: The end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reform? [J], Policy, Vol. 23, 2007.
    [14]Sung Ho Park: Economic Vulnerability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Developed EU Countries [A], (Conference Papers) Midwester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 2007
    [15]Alemán, José,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Labor De-commodification in New Democracies: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A],( Conference Paper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 2008.
    [16]Lansbury, Russell D., Work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A], Relations Industrielles / Industrial Relations [C], Vol. 64, 2009.
    [17]Susan Pigg, Labour relations [N], Toronto Star, April 28, 2009
    [18]David Cay Johnston, Income Gap is Widening, Data Shows [N],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9, 2007.